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小学生特殊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特殊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特殊教育

第1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动漫;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59-03

An Investigation on Animation Course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JIANG Xiao-yan, DUAN Wei-ju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a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China)

Abstract: Us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province’s 61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animation course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post- Jiangsu Province opened animation course special schools are few in number; lack of animation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 the creativity of the student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so on.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Anim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为振兴国产动漫,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动漫教育从小抓起,经教育部有关司局批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2007年联合组织并启动了“中国国际动漫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动漫计划”),旨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普及动漫基础知识,开展动漫教育的国际交流,培养动漫后备人才,增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后劲,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扎实基础。

目前,我国在一些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学校,均已开展动漫教育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其学生进行动漫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漫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创意思维能力,进而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动漫教育地区和国际交流。然而,在我国青少年中,还有一批由于听障、视障、智障等原因而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这些残疾学生在我国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是从扩大残疾学生将来就业面的角度还是从培养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我们同样要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漫教育的培养。为此,笔者对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动漫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目的是了解目前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动漫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动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资料。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苏省61所特殊教育学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调查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特殊教育学校动漫课程开设情况,了解特殊教育学校当前信息技术与动漫教学情况等。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动漫课程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了70份,有效回收问卷61份,有效回收率达87.14%。回收问卷中,普通特殊教育学校37所,占61%;培智学校17所,占28%;盲校2所,占3%聋校5所,占8%。

2研究结果

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动漫的创作过程就是获取信息到合理运用信息的过程。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动漫教育与信息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部分普通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含有动漫知识的教学。因此,我们不仅对动漫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而且也调查了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情况。在被调查的61所特殊教育学校中,90%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0%的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原因中,缺少师资占到50%,缺少资金与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存在障碍各占25%(见表1)。同时,调查了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际开课情况。从开课结果来看,85%的特殊教育学校能够按照课表安排正常开课,15%的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有时被置换,实际上课课时数比计划课时数少(见表2)。

表1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原因

表2信息技术课程开课情况

2.2动漫课程开设情况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动漫”课程情况问卷调查中,其结果显示,仅有5%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动漫课程,95%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这表明动漫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推广面还远远不够,动漫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2.3对开设动漫课程的态度

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动漫课程的态度进行调查,由数据整理得知,38%的学校表示不干涉,42%的学校表示支持,20%的学校对动漫课程不了解。这些数据表明:对特殊学生进行动漫教育持积极态度的特殊教育学校占一半不到,说明动漫教育的积极作用推广度还不够(见表3)。

表3开设动漫课程的态度

2.4对动漫教育的认同度

通过调查,17%的特殊教育学校认为动漫教育对特殊学生非常重要,认为比较重要的特殊教育学校占74%,9%的特殊教育学校认为动漫教育不重要(见表4)。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是还是认同动漫教育在特殊儿童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5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眼中的学生创造力总体情况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眼中的学生创造力的调查,11%校长认为大部分学生有创作能力,35%的校长认为少数学生有,54%的校长认为学生几乎没有创作能力(见表5)。这些数据表明:特殊儿童的创作能力还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表5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创造力总体情况

3结论与分析

3.1绝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江苏省绝大部分的特殊学校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还有少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存在缺乏信息技术教师、缺少资金以致不能购买教学设备等问题。对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上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师资培养迫切需要解决。

3.2开设动漫课程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少

江苏省开设动漫课程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少,甚至有些特殊教育学校对动漫教育还不了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除了特殊教育学校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存在障碍原因外(如视障、智障学生),还有诸如学校缺少资金,缺少师资,学校对动漫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不重视动漫课程的开设等原因。此外,通过调查,对动漫教育了解的绝大部分老师认为动漫课程对特殊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3.3特殊教育学校严重缺乏动漫师资

有些学校想开设动漫课程,但是缺少动漫老师。开设动漫课程的特殊教育学校,其师资也是由信息技术教师或美术教师兼任,而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缺乏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动漫师资的培养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动漫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3.4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待加强

人的创造力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创造型人才是最宝贵的人才。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并非朝夕之间即可完成,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重视。动漫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智力水平,促进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将来拓宽聋生的就业领域奠定较好的基础。

3.5聋生在动漫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会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和与众不同的视角。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不少聋生对动漫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很积极地参加绘画等各类比赛。一部好的动漫作品从创意、设计、制作再到后期处理,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专注的心态,而聋生由于他们自身特殊的生理状况,使得他们能够以更加踏实、专一的态度从事艺术活动,说明他们以后只要踏实工作,就一定可以在动漫道路上走得更远。

4建议

4.1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漫教育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加强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动漫教育工作的推广,各级教育管理、科研部门、学校应高度重视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行动漫教育,加强资金、师资等投入。

4.2特殊教育学校对动漫教育应有正确的认识

特殊教育学校应要意识到动漫教育对学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重视动漫教育。加强动漫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等工作的研究,通过引进或培训教师等方式加大动漫教育师资的投入,加大动漫设备等硬件资源的投入,同时,学校也可开展有关动漫的各类活动与比赛等,为学生创设动漫学习的条件与氛围。

4.3高校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学校动漫师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肩负着培养动漫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状况的特殊性,使得高校不能照搬一般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动漫师资,必须积极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牟振基.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加强素质教育的核心[J].武警学院学报,1999(1).

第2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音乐教学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的现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许多,特殊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盲生作为特殊学生的组成部分,是特殊学生的庞大群体。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盲生他们拥有灵敏的听觉,音乐教学能够为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打开一扇窗,给予他们自信,使他们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并且拥有美。通过创新音乐教学,不仅能对盲生的缺陷给予补偿,对其今后的个人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借鉴的材料。

1.特殊音乐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特殊音乐教学的理念。

特殊音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根据特殊儿童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程,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音乐教学目标。对盲生,他们的视力之窗关闭,但在音乐教学中将所需用眼的线谱等通过言语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他们用耳朵或者触觉就能够感受音乐之美,感受音乐的魅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做了良好的铺垫。

1.2特殊音乐教学的研究背景。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大量音乐与身心健康的报告。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就是特殊人群中的一员,但通过特殊教育使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光发热,充分证明了特殊教育的意义。随特殊音乐教学在国际教育大会中地位逐步上升,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特殊人群的音乐教学。放眼中国,盲人人数大约为800万,在中国知网以“特殊音乐教学”为关键词检索,就有1268条检索结果,可见在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应用已经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

1.3特殊音乐教学对盲生的意义。

首先,特殊音乐教学使得盲生体魄更加健壮。音乐无疑是锻炼的健康伴侣,在听音乐的同时能够舒缓锻炼的疲惫感,刺激盲生的运动兴奋度,使他们能够坚持锻炼,增强体魄。其次,特殊音乐教学使得盲生心理更加健康。盲生看不见大千世界的美好,在他们的内心中可能会有孤独的情愫,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让他们心灵产生一个伴侣,借音乐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与触觉。避开他们的劣势,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对盲生今后的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2.特殊音乐教学的现状

2.1学校特殊音乐设备的缺失。

特殊音乐教学需要有宽敞的音乐场地,丰富的乐器以及多媒体音乐教室。但多数学校常常没有足够的资金给音乐教学提供专门的音乐教室以及购买充足的乐器,仅仅把普通的教室用以充当音乐教室以及仅有的两三件廉价乐器。同时学校也没有宽敞的音乐场地,类似礼堂,能够给予学生表演、实践的机会。

2.2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够。

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都仅仅是中专或者大专的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很少,其中受过专业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教师在特殊音乐教学中缺乏专业性,缺乏创新性,同时教师对特殊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不够了解,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特殊音乐教学的优势,通过音乐教学培养特殊学生。

2.2特殊音乐教育体制未完善。

我国对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完善的特殊音乐教育体制,对教师的特殊音乐教育也缺少评估体制,导致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倾向出现偏差。完善自主学习教育体制,标准评估体制,能够使得教师及学生更加注重特殊音乐教学,教师能够尽快改变教学方法,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特殊音乐的教学培养盲生能够挖掘到各自的潜能。

3.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音乐教学的创新

3.1学校充分重视特殊音乐教育。

学校充分重视特殊音乐教育,加大财力、物力及人力。为特殊音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增设不同种类的音乐器材,提供学生表演实践的场所,使得特殊音乐教学能够很好的进行。对音乐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在特殊音乐课堂中得以提高。

3.2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在盲生的音乐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塑造感丰富的音乐,使得盲生在听的过程中脑海能够呈现出画面。可以试图让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比如动物的叫声等,让他们亲自参与音乐的创造中,感悟音乐的美。教师也可以利用不同乐器声音的组合,创造画面,让他们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得音乐美丽的画面长留在他们的脑海中。

3.3完善特殊音乐教育体制。

完善的特殊音乐教育体制,完善的音乐教学评价标准,能够协助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学校出台相应的音乐评估,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样也能提高家长及教师对于特殊音乐教学重视,了解特殊音乐教学的意义,使得特殊学生也同样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结论

本文围绕特殊教育的相关背景,对特殊教育学校盲生特殊音乐教学进行研讨以及对特殊音乐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创新。特殊音乐教学是教师、学生不可小视的部分,它能够帮助盲生培养发散的思维,体会美的力量,培育健康的身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盲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望各个学校、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充分重视特殊音乐教学,将特殊的学生培养成全方面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猛,苏慧.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嫁接与再生成: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2(01).

[2]牟晓宇,昝飞.美国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RTI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11(04).

[3]王希海,郭红丽,周姊毓.教育学实践教学策略: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J].林区教学,2010(02).

第3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力障碍;聋生 厌学;心理辅导

一、背景资料

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条件、时间上异于听力正常儿童;而对于聋生本身这个群体,在致聋程度、康复训练、接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导致聋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很多聋生因为知道自己身患残疾,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就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群接触,导致聋生容易形成自卑、自暴自弃、厌学的不健康心理【1】。

二、基本资料

小江,男,17岁,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学生,初中一年级,成绩中等偏下,在学校住宿。每月回家一次,父母务农,经济条件一般,家中有一弟弟。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讲课时手语看不懂,课程很难,我不想继续上学,朋友(听力障碍)邀我去油漆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可有800元工资。

个人陈述:小学是在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进入初中后进入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老师和同学们的手语速度快,看不懂,学习的内容理解不了,上课的时候想睡觉,老师有时候叫我回答问题我也不会,只好摇头。原来的聋人朋友去工厂打工,可以挣钱补贴家用,朋友叫我一起去。但是觉得辍学是不对的。心里很犹豫。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观察:沟通时小江手语不规范。沟通不畅。有时需要借助书面表达方式。

父亲反映:对孩子没有太高要求,希望能够读完初中,自己能够自力更生。

教师反映:对老师同学都比较有礼貌,表现普通,喜欢画内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总睡觉,提问不回答,作业质量不高。

五、评估与诊断

心理状态评估:厌学、心情压抑,情绪不稳定,

评估依据【2】:

(1) 消极不良认识自我,认为学习作用不大,不能带来眼前的实际利益,想去打工挣钱。

(2) 应付式学习,不会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计划,成绩下降。

(3) 对学习失去兴趣,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课堂学习消极怠惰、课外作业质量不高等。

六、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小江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学会使用规范的手语,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最终目标:熟练运用手语,完成最终学业,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能够自力更生。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及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情况,倾听小江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是住宿生,每月回家一次。与同学人际关系一般,对画鼻烟壶内画的技能课程比较感兴趣。

作业:把这次与辅导员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小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谈话基本符合辅导员的目的与要求。

2、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小江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认知领悟、支持疗法。小江说“感觉轻松很多”,让他把自己心里的苦闷说出来,辅导员的亲切态度让小江感到安全、亲切,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辅导员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小江分析他的现实处境。并且明确告知了小江还是未成年人,不能出去打工,否则会触犯法律。聋人朋友虽然现在挣钱,从事的却是高强度、低报酬的工作。告诉小江投入与回报的道理。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

第二次咨询:

目的:A建立学习信心B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小江表情放松,面带微笑。采用支持疗法,讨论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小江希望自己能顺利读完初中,最好找一个画内画的工作,能自食其力。接着,辅导员与小江分析小江目前的学习成绩。首先要学习好手语。这样才能听懂老师讲课,辅导员结合学校课程表,帮助小江制定了手语学习计划时间表,要求回去实践,做到一项,就打一个“√”,下次来时谈体会。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严格按照计划表表安排作息时间,以便下次来作进一步调整。

第三次咨询

目的:A继续增强学习信心B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小江表情明朗,情绪愉快。自叙一周来用辅导员的方法学习手语效果很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利用画内画的特长帮助同学,人际关系改善,时间安排按计划表走。小江希望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辅导员充分肯定了小江,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小江听得十分用心,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

作业: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运动,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完成情况:小江配合辅导员按照要求能够听讲,主动和同学交流,情绪状况明显好转。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自我评估:大家都很关心我,很开心,上课也不睡觉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有意思的,期末考试排到第4名(全班人数为8人)。

师生反映:因为手语是听力障碍学生的第一语言,小江掌握了手语之后,语言的瓶颈打开了,上课有积极性,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心理健康辅导员: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书法教育 特色 实践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9-01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文件明确指出: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着“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宗旨,重视书法教育,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之中,配备专用教室,开齐开足书法课,学校着眼于“环境、课程、课堂、评价、活动”五方面创建书法艺术特色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环境――雅

校园的布置处处体现“文化育人”。大操场的文化长廊,求真楼右楼梯的学生水彩、蜡笔画、国画系列,中楼梯的科幻画、七巧板作品欣赏系列,一、三楼走廊的学生书法作品展示,二、四楼走廊的学生绘画作品展示,各教室外的名言警句、古代书家名作系列,各年级组的文化橱窗;润智楼一、二楼的手工制作、线描作品欣赏,三楼的学生书法精品展示等。求真楼两面大墙镶刻上由原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林剑丹题写的两句《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小操场前的“博艺堂”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书法博士康亲笔题写的。让蒲小每一根楼道,每一条楼梯,每一堵墙壁,每一个橱窗都成为育人阵地。构建景观文化,优化人文环境,努力打造墨韵、高雅、人文、和谐的校园。

课程――精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选择一套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书法课是一门传统的课程,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系统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为此,我们组织一线书法教师编写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书法校本教材――《书法启蒙》,这套教材是蒲小《智慧教育》校本课程系列丛书之一,也是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与温州市“青年双百”课题《普及书法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研究成果之一。

《书法启蒙》的编写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顺序渐进,按楷书基本笔画――楷书笔画运用――楷书偏旁部首的顺序,描写、临写相结合,同时,穿插阶段性的练习与评价。每一章节还穿插前人学书、治学、处世的箴言,旨在能与前人搭起“沟通的桥”,汲取“精神营养”,写字与做人同等重要,“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等等。《书法启蒙》作为学生学习书法的最初范本,开启学生艺术心灵之窗,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与艺术感知的丰富有赖于教育的先行。”

课堂――优

上好每一堂书法课是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关键,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如何提高书法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学校提出:优化教学结构,探索以练为主线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质量。“以练为主线教学模式”可归结为以下流程:精讲要领―示范、模仿―练习、辅导―评价、小结。各环节具有序列性、承启性,但有时同步或交叉进行的。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练习,体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以学生为主的训练特点。同时注重以下两点:

1.改变那种陈旧的机械模仿和枯燥训练,不简单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书法艺术学习。书法教学它既有实用价值,能使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书法教育应定位在美育的层面上。

2.强调学生学习书法的个性化,“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书法这门课程中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理解,那种“千人一面”、“馆阁体”的作品是艺术的极大悲哀,它限制了学生的个人体验、个人表达和创作方式,这不是书法活动的本性。

评价――活

教育评价应具有鉴别、导向、激励、反馈等功能,书法教育的考核评价是促进书法教育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举措。

出台《蒲公英小书法家评选方案》,其包含指导思想、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四项内容,通过对学生作业、书法作品及学生书写基本素养的评价,每项评价指标均有具体标准,评价分为自评、语文老师评价、学校评价,获取各种数据和事实信息,予以分析并进行价值判断。得分达到40分者即评为班级“蒲公英小书法家”,得分达到45分者即评为校级“蒲公英小书法家”,全校学生全员参与,每学期组织评选一次,对评上小书法家的学生名单予以张榜公布,对优秀写字班级也予以表彰奖励,并以“某某书法家班级”来命名该班,以资鼓励。同时也促进班级、校级书法人才的梯队建设。

活动――实

打造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是我们的追求。近几年,在学校精心组织下,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掀起“学习书法,品读经典”的热潮,各项书法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

1.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学校自2005年成立“蒲公英”书法社,面向全体、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每周三下午1:30-3:00是蒲公英社团活动时间,辅导老师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注重过程,注重实践,注重实效,2011年6月,我校“蒲公英”书法社被鹿城区教育局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2.开展校园各项书艺展示活动。(1)艺术节选拔,每年4月,组织班级书法选拔赛,学生全员参与,分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各班将优秀学生推荐参加校级现场赛,学校组织书法名家、一线教师评选,将优秀学生推荐参加省、市、区艺术节比赛;(2)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了庆元旦师生书法展,迎新年写春联送春联等;(3)每学期的班级、校级“蒲公英小书法家”评选活动。

3.提高教师三笔字水平及写字辅导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书法理论及技法辅导,要求教师每周写一小黑板粉笔字,一张楷书毛笔字,一张十六开钢笔字,制定《教师三笔字等级评估标准》,定期组织教师三笔字考核,切实有效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和写字指导能力。

第5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学生工作尽管特殊学生只是高校中的一个小群体,但如果不加以重视、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不但会使他们继续成为大学生中的“困难户”和弱势群体,而且会影响其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将积化、演变和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因此,务必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特殊学生群体的主要类型

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多。根据不同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习困难学生

近年来,因学习困难而被延长学制、降级、退学、不被授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数量日渐攀升。这部分学生有的基础知识太差,学习方法欠妥,虽然主观上很努力,成绩却往往不理想;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过差,时常逃课、旷课;有的虽然入学成绩优异,但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相关科目或任课教师等原因,学业严重滑坡。

2.经济困难学生

相关资料显示,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其困生为5%。他们主要来自欠发达省份的偏远山区、农村或城市失业家庭,大多依靠勤工助学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来维持生计。经济上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难以逾越的首要问题,是一个沉重的包袱,甚至成为精神上的枷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使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我封闭,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3.心理困难学生

据统计,出现心理困难的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诱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际关系不适、遭受重大变故、家里突发不幸、失恋等。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调适,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突出行为表现是同学关系紧张、产生自杀意念、行为举止怪异,而普通的教育管理方式此时对其很难凑效。

4.沉迷网络学生

存在于少数学生中的长时间上网、不良资讯、溺于网络游戏等现象也不容忽视,许多学生的学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重大伤害,不仅使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困扰,而且使校风、学风建设受到严重腐蚀,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策略

1.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对策

为了督促学习困难学生刻苦努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业中来,杜绝因贪玩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应当推行强制晚自习制度,要求他们在学院指定的教室统一上自习,以加强考勤工作。同时,可以通过这部分学生自行寻找、成绩优异学生自荐等方式,为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每人安排一至两名“学习指导员”,协助、督促相关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此外,还应当采取限制上网制度,规定这些学生不得在同宿舍其他同学或他人电脑上从事网络游戏活动,其本人电脑不得联网,确因学业原因需要上网或开通网络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说明。辅导员也应定期与学生本人座谈,及时、详细了解在某一时间段的学习状况和早读、晚自习情况。

2.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对策

近几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逐年增大,高校应当制定详尽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办法和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力争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搞好资助工作的同时,高校应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拥有感恩意识,通过开展“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等征文、宣讲活动,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国家对他们的资助。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经济困难的态度,帮助克服“心理贫困”的问题。另外,高校应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给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经济收入。

3.针对心理困难学生的对策

有的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就对其进行心理测评,并参考测评结果和由不同渠道提交的个体异常信息,认真甄别并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对象,并邀请专业老师实施个体心理咨询。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确实能够及时发现和帮扶大多数心理困难学生,可以借鉴和完善这种工作方法。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应创造各种条件,顺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偏好,除了提供现场咨询、特定场所咨询外,还应积极尝试为学生提供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

4.针对沉迷网络学生的对策

对具有较大网瘾或其他不良网络习惯的学生应进行重点引导和教育,可以为其每人确定一名“网络监督员”从事专门的帮扶,协助其定期制订和修正学习计划、期末进行检验和总结。为了使学生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养成文明、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高校应经常开展远离网瘾、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关于网络和如何使用网络的讨论,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层面定期开展休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休闲时光,培养他们对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休闲方式价值判断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和休闲双赢的目的。

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摸清具体情况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特殊学生的具体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详细了解每名学生特别是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和所需,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贴心、优质的指导与服务。

2.注意帮扶的技巧

可以通过赏识教育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对于不同类别的特殊学生,在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途径上应区别对待,探索和构建分特点、分群体、分层次的关爱、帮扶、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

3.注意帮扶的方法

在帮助他们时不应带有任何偏见,尊重其隐私,多给一些人文性的关怀,少一些功利性的帮助,培养特殊困难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地开展自我心理调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畏缩、不自卑、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总之,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以爱心和耐心面对学生,以细心和责任心面对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更满意、让家长更放心。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一、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当前阶段我国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财力,但是特殊教育的基础缺陷还是会通过教学观念和方式来限制其真正的发展,所以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与普通的小W教学相区别,特殊教育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更高,这就使得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匮乏,难以迈出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另外,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对自己能力和情感的了解不完整,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无论教学效果还是教学进度都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一)师资力量不强,专业能力不高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使得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师资力量不强,与普通学校相比差距太大,不能满足这类学校的教学需求。而且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智力难以达到普通学校的水平,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了阻碍,直接导致了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效率低和效果差的后果。所以,在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中老师专业水平不高和师资力量不强是严重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帮助其他应对策略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积极性差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感知迟钝,生活节奏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等使得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这就是大多数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后仍然出现语言障碍如发音困难,出现语法错误等,无法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这种限制和表现是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更不用说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了。因此老师应该加深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选择新鲜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根据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和措施有很多。结合当前阶段高度发展的经济和科技,可以从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尝试利用了科技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与学生多多共同和交流,在教学实践中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应用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助力特殊教育发展的同时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得受到特殊教育的学生能够在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延伸和拓展生活空间,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观念首先,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这项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即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不轻视不歧视。在教学中放弃灌输知识的教学观念,尝试利用反复训导和耐心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知识。其次,有关部门也要配合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福利,从物质上给予鼓励和精神上加以安抚,使得特殊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总之,用专业的能力解决针对性问题是解决如何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二)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先进科技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生理上有着某些缺陷,使得他们对抽象概念或者知识的接受程度大幅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尝试利用先进技术的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示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和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可以尝试进行新型教材的编写和应用,使得学生能通过这种传统教学手段和高科技教学媒体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手段理解学习到的知识。

(三)加强交流沟通,联系生活实际

当前阶段的教育教学与未来的经济发展挂钩,那么如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也是一个重点任务。比如在食堂打饭,医院看病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实际上把教学和学习的空间拓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学生能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都是有益无害的,值得每个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际的尝试。

三、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能够教会学生利用需要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小学是人情感和能力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在有些观点的认识和观念的建设中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所以内心的诉求更加强烈。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能利用其良好的效果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与义务,从而就可以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整体的质量,这点无论对于特殊教育还是教育事业来说都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第7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特殊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上当受骗。

2、意志力薄弱,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3、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

4、自私自利,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关系疏远,常发生冲突。

针对以上的论述,我认为在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与家长配合,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国特殊儿童入学年龄一般比正常儿童来得晚,他们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比正常儿童长,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以其启蒙性、连续性、终身性、潜移性的特点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可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使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

好的环境能使人振奋。对特殊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这些都会使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特殊教育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 特殊学生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

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这些都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架起沟通桥梁,融入文明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则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

如,与正常学校建立友谊班,加强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和交往,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正常儿童每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辅导他们做数学题。他们也可以为正常学生表演他们的文艺节目,或者向正常儿童赠送小礼品等。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友爱,从而培养了正常儿童理解、尊重、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美德,对特殊学生来说也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独立意识,也学习了正常儿童的办事效率与优秀品质。

四、将德育融入生活,感恩社会

在抓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

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的信心。毕竟,这群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将来想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获得更多人的帮助。那么,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第8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武术;体育课;课间操;业余队;文化

武术于1961年被纳入体育教材内容之中,1998年再次被当时国家教委规定为体育课项目。“学校武术”有着教师、学生、课时和练习场地相对稳定,有利于武术大面积传授的教学条件。中国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急需要这样一个年龄结构轻、文化层次高,人员集中固定的大领域。可见,学校开展武术教学课程具有健身、防身、教育功能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弘扬民族精神,锤炼陶冶人的性格。武术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传统武术只有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得到生存,所以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前提,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以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如何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正确、科学、有效地普及教学。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1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体育生活为根基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技能和教学方式充分结合生活情节,体验等经验,并以此指导学生健康、娱乐、生活行为的教育课程。在武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武术教学视为一种生活,创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创建积极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创设有挫折、有成功、有喜悦、有悲伤、有猜想、有思考、有交流、有争论等,多彩的教学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探索的潜能 。这样武术课堂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需要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相渗透。

1.1体育场地布置生活化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体育场地的布置上下足功夫,场地的设置、装饰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一眼看上去感觉非常的逼真、充满吸引力,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立刻参与其中的欲望,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针对小学生心理的特点,设置情景,将学生身体辅助练习和武术教学内容同教学任务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1.2情景教学趣味化

情景教学生活化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氛围,给学生应有的自,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结合武术教学情景来渲染课堂的氛围。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允许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让他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实施他们的做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各种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创造性学习的真正主人,生动活泼地发展、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为今后更好的生活打下基础。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课的开始到结束的设计,都必须让学生一直在情景中学习。 如:教学《猴拳》。课的开始,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规范课堂管理,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展开。

准备活动部分。内容设计让的辅助练习,应将学生身体辅助练习和武术教学内容同教学任务充分联系起来。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窜出“水帘洞”“绕过小树林”“ 跳过溪”“走过独木桥”“过爬杆 “短距离疾跑”等活动,让他们把自己融入到情景中,把自己看做是一只真正的小猴子。教师就扮演“大王”的角色参与其中,但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形象逼真,语言生动有趣,引领学生完成整个准备活动。正是这种真实的情景再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拼搏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热情。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更加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这个环节。学生学习猴拳时,先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想孙悟空在花果山和候孙们挠痒痒时的神态、出洞、窥探、赏桃、攀登、摘果、争斗、嬉戏、摘桃、蹬枝、拼抢、藏桃、蹲坐、吃桃、喜乐、惊窜、入洞的样子;然后再由老师将猴拳的动作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由浅入深,进行掌握猴子的形态的系列动作;接着再掌握猴拳的基本动作方法如:抓、甩、采、切、刁、拿、扣、顶、个“度”。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进行指导,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和尊重他们的意愿,包容他们的错误,并积极参考学生的建议与要求,优化武术课堂教学进程和方法。定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动作的想象和学习中去,达到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2开发有价值的系例武术操,提升民族素养

国家体育总局指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进校园活动”,《学生体育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对“课间操”等活动形式规定出勤考核标准,以加强学生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在新《九年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关政策实施下,紧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入,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武术操开始走进中小学校园,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开展。2010年9月,当全国小学生武术操《旭日东升》等以武术基本动作为元素,以广播操为基本形式,保留了武术的韵味和属性,吸收了部分韵律操动作,丰富了体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在全国中小学大部分学校开展起来。然而,众多的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学校武术的教学指导思想,导致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开课率更不理想,武术操的开展没有在各学校普及开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形式,停留表层,口号响亮,没有行动,事不追我,能过就过,人为地让学生停留在维持性的学习上。现代社会处于急速变换之中,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不能只对学生提出掌握知识的要求,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不断的掌握新的技能。实际上校园是指传承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育人场所,是培养人和造就人的实验基地,是让师生眷恋的地方,是人们取得和谐发展的一个空间。如果校园没能给学生施展武术锻炼的平台,那么就阻碍了教育保持民族传统性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中国武术才能在学校领域里和谐发展和。

2.1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探索、好奇、模仿能力和表现欲特强,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学生这些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做到让学生“一看就精彩”。 首先让专职武术教师为全校师生来一次精彩的武术表演,从教师娴熟自如,舒展大方、准确到位、富有力量的优美示范,给学生一种健与美的感受;从学生理解到欣赏武术的神韵美到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激情; 从教师展示时发出的号子如“哈 、哈哈”等,积极调动和激发大课间的课堂氛围。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先分节教学,难度大的动作要分解来教,,教完第一节武术操后,让学生在课堂课外练习、互相展示、互相指点。待整套操教学完后再连起来练习,纠正、规范动作。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配上教师灵活多样的口令和音乐伴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时还要仔细观察,挖掘那些模仿能力强、身材协调性好、节奏感强、动作比较到位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在全校的大课间操时示范表演,以促进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再次,对刚入学的新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只凭单纯的简单的讲解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慢播功能,让学生跟着画面中的动作慢慢模仿;其次,利用课间操组织高年级武术操做得好的学生为一年级新生带操,既可以使学生对武术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又可以树立学好武术操的信心。这样,每天的模仿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再步步深入,在众多爱好中形成一个中心爱好。由单纯从兴趣出发转到有目的的去发展特长的轨道上。

2.2构建武术操校本教材

武术操作为体育课程进入我校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是玉溪市唯一的一所,最早把中华武术课程引进校园的学校,武术课间操早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更好的在校园传承和普及武术体育课程,打造学校体育特色,让武术操成为学校对外的宣传、展示的窗口,继承中华武术的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武术操作为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早已在1999年就开发了《中国功夫》的校本教材,以推动武术运动的开展。新生入学的新生第一学期都要学习武术操。在此基础上2009年我校又开发了具有观赏性和武术技术元素为一体的《精忠报国》武术操的校本教材,囊括了武术中的拳术、剑术、棍术和少林入门功夫等基本动作。“在武术操的创编过程中,力求做到三大突破”首先是主题突破。武术不仅贯穿了中国文化的主题,还渗透了文化内涵,突出“以武养德”,而不是单纯的武术动作的组合。第二是内容上的突破。打破了极少吸收韵律操的动作,丰富了本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还原了武术的本性。第三是形式上的突破。将武术的本质属性通过操的形式体现出攻防内容,保留了武术的韵味和属性。使整套操贯穿着培养民族精神和因我是中国人而骄傲的主旋律,以及武术动作劲美结合的特点,激发和调动学生做好每一次、每一个动作的激情。培养了少年儿童活泼、向上、开朗的精神风貌。丰富了想象力与表现欲。同时,音乐铿锵有力,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和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风采。其次,动作变化和歌曲相融会贯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武术动作的表达。如最后一句歌词:“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达到整套操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倍增,学生展示武术功夫的意境更强。再加上武术操中的基本手形、步形、腿法、跳跃、抱拳礼、起势、侧展、砸拳、剑指、划臂仆步等,一招一式打得更是有模有样。当表演到出拳、踹腿、横扫千军、少林的拳脚功夫时那一声声整齐的“哈、哈哈”,把“武术的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显示出中国武术气吞山河的气势和中华武魂的魅力。展现了武术运动的体育性和艺术性的和谐发展,对中国武术能否在学校领域中发挥作用做了最好的诠释。所以,丰富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发不同系列的武术健身操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带动群体推动学生锻炼的意识。

3提高学校武术队的水平,是带动群体锻炼需要

学校武术业余运动队主要指利用业余时间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好的同学,通过运动队的形式集中进行较系统的训练,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与提高武术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可以培养优秀武术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还可以推动和指导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带动更多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融入到传统武术文化的氛围里。如我校的业余武术队,从建队到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玉溪市唯一的一所,最早把中华武术引进校园的学校,学校把它作为特色项目来抓,引人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进一步探讨,开展武术课程教学研究。为了使武术更加系统性、阶段性、融合性,学生天天坚持训练,从不间断,不断的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思维、创新的良好个性,成为自信、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体校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今年我校的三名队员代表红塔区在省运会女子拳术比赛中又获得第七、第八名的理想成绩,双人对练获得铜牌。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武术队伍中来,形成了办学特色,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使武术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不断升华。

第9篇:小学生特殊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童真特点;童趣课堂

一、用童话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1.策略

比如,在进行简便计算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向学生引入这种计算方法必要性的相关说明。这时候笔者就引入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阿里巴巴和强盗准备瓜分五个山洞里的宝藏,已知每个山洞里都有2个宝箱,要想两个人分得一样多的财宝该如何分呢?

很多学生在听到教师的提问之后,结合童话故事大致都能联想到这样的解决方式,将所有的财宝聚集到一起,进行平均划分。但是同时很多学生也意识到这样搬来搬去有些麻烦。可不可以省去这个搬运的步骤,直接进行瓜分呢?换言之,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将总的宝藏数直接分成两份,利用基本的口诀出发来进行计算?

当教师按照如此的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就说明学生已经走进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当中,已经知道方便计算、快速计算的意义何在。接下来教师只要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学生马上就能有所领悟。

2.评述

童话对于小学生有着异常强大的吸引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童话故事,不仅能够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让课堂充满童趣,增加吸引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的因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不要使用那些存有争议的故事以及存在两极分化评议的故事角色,避免让故事本身的情结喧宾夺主。

二、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1.策略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折纸游戏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尝试着对折一张长方形的纸张,看看能对折出多少种效果。有的学生直接将长方形纸张的两条边对齐,这样就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长方形;有的学生从两个角的位置进行对折,这样就会形成两个三角形。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三角形和长方形知识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将由长方形所折叠出的两个三角形用剪刀裁开,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三角形是怎么出现的大家都知道,大家肯定也能将这两个三角形还原,再拼成一个长方形,但是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其他形状?”

很多学生因为之前对三角形的裁剪过程印象非常深,所以当笔者问这类问题的时候,学生还是会习惯性地将刚才分离的两条边组合到一起,但是这样组合而成的依然是之前的长方形,显然不是笔者所要的答案。当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定,并没有实现思维的灵活转换时,会接着问:“既然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大家可不可以尝试着将其他的边拼到一起呢?”学生一听犹如受到启发一般,纷纷跃跃欲试,于是一个全新的图形就出现了。

2.评述

游戏是较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最为他们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合理地将游戏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在充满童趣的游戏活动当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心智,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在使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游戏的主体性原则,即对游戏的选择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没有围绕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游戏必然只是学生间的嬉戏打闹,不仅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无法达到提升学生认知的效果。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大部分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一定生活气息、竞赛性质的小游戏来辅助记忆和掌握。

三、结论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理想的教学方法必然能够让学生在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以轻松的状态接受和感知学习内容,产生较强的记忆能力。而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最为有效和合理的方法就是基于小学生机体成长的特点,充分利用其成长过程中性格和心理上的特征来展开教学。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单纯、真实而又充满童真与童趣的特点,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幻想,对美好事物充满着向往和追求,所以常常沉迷在童话故事里,沉迷在单纯而不复杂的游戏世界中。数学知识看似冷静、毫无感彩,事实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情感上的特点,利用童话般的教学情境和充满童趣的游戏设定来展开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吸收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大春.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满“儿童味”的尝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