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不是特定的某一种知识、技能,但是它却展现了数学的基本价值,涵盖了数学的本质与内涵。在数学的教学中,数感与数的认识密切相关,符号意识、空间观念与图形的认识相关,数据分析观念与统计概念直接相关,等等。要学好这些数学知识,一定要具备数学核心素养。

1.审题能力的培养

费心去加强对他们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力度,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审题实例训练,这应该被学校作为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路线与目标。审题能力应该要从小时候抓起。从接触数学应用题时就应该开始,老师需要关注对他们审题能力进行深入教学指导,并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们逐渐地养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性的审题思维习惯,培养比较强的审题能力。

2.运用试卷问题进行引导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学习教育的主体,这种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发散,连教师的教学成果也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私下提出一些较具价值力的问题,教师可将其进行记录,上课时提出,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进一步探究解决。除过书本之外,试卷也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错题考究不失为一个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良好方式,“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错题探究意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该心理特点,运用错题引导探究使得学生不断纠正,不断反省,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削弱错题几率,进一步强化复习内容。

3.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应该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好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给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的时间,当布置了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着急给学生答案,而是应该让学生先思考一下,等学生思考的差不多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看自己的看法。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好同一个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自由的提问和表达的机会,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思考和提问。

4.提升教师素质与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核心素养的内涵必须通过教师在课内外学习生活中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与意识。教师要实现自身提高,首先要不断深入学习,形成素养教育的思维。

要深入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形成以人为本、教育终身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内容安排、课堂教学方式及课后评价方法上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课堂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课外作业要精、简、活。要把握好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5.有责任心,敢于实践和创新

5.1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数学中的创新意识创新一是更新,二是自主,三是改变。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必须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同时也可以在数学小组合作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认识,能分担起自己的任务,并保质保量完成。

5.2巧妙进行新课

求知欲能使学生产生自我创造的激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策略地提出问题,以引发他们的求知欲。

6.抽象与概括的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往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流,逐渐进行抽象概括等活动,来认识所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它具有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

7.注意科学评价

在具体评价中教师可以运用富有趣味和经典的数学问题作为评价突破口,通过考察学生在解题中的表现来给予学生综合评价。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如南北两城的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北城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南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公里,慢车平均每小时比快车少行多少公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解题中运用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采取的态度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等来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并针对性地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进行指导。

学生在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素养的培养能够较好地对相关的经验体系进行构建。数学素养的获得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步骤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掌握,对于减小记忆难度以及知识的迁移有非常大的帮助。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培养,就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一过程。如此,才能够对数学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4):42-45.48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核心素养

G623.5

当前核心素养的分析研究逐渐深入,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中要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内容,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概述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是简单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将数学的思想以及本质在数学学习中有效形成,提高其综合性与整体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目标密切相关,对于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素养注重的使知识、能力等统一,[1]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对周围事物认识、理解等品质,使人们与周边环境发生作用而表现出的思考方式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人们遇到的问题有些是数学问题,有些与数学问题的联系并不直接,有了数学素养就能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数学核心素养与学习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等与数学直接相关,[2]数的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素养关系密切,数的学习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感的建立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计算、测量、认数以及统计等数学知识技能等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不同领域知识时,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分析,对教材中的话、图片、例题以及习题等进行分析,[3]对知识进行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质进行分析,了解知识技能中的核心素养,以及能够培养的核心素养,将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中需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问题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公式进行理解,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计算,并能够正确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模型思想、符号意识、推理、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探究,使其转化为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经验,行动以思想作为前提,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意识,才能够对教学行为进行外化,使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主导,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全面提升,使数学内容与实际情境密切联系,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教师需要让数学知识趣味化,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升与毫升”时,这一问题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记录自己家中瓶瓶罐罐的容量,以及喝的饮料瓶以及酸奶瓶的容量,[4]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升与毫升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强化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感对于科学直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数学态度以及数学素养水平。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也会有对数以及数运算的适应力和感受力,能够有目的的利用数学知识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数学特点进行观察、解释,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感受数学特征。因此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数学内容灵活的展示出来,教材中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创设野营的情境,让学生从野餐到野营进行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5]再如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农村小朋友进入到城市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城市学生到农村之后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知识中,学生可以通过万以内的数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和描述,对较大数进行大小比较,能够口算几千几百加减法,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以及符号感。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情境,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使数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强化知识技能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以知识技能为主,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性质、定律、公式、法则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基本技能有测量、运算以及画图等。[6]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分类方法、模型以及推理等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引导同数相加的问题,通过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计算,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渗透,同时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读法,体会乘法的含义。在数学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层次性的练习,积极转化直观图形、语言文字以及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深入的对乘法意义进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书写、符号表征、观察以及操作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了解乘法概念的思想,认识到乘法读好的简洁性,[7]使符号意识得以发展。通过图形以及实物等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表达,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5.开展多元化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检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数学教学以及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时,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教活动中注重情感以及态度等表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评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数学课堂评价更加公正、客观,提高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效性,在数学评价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若教师能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有效的把握,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使其更好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强化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核心素养的地位,将其置于课程改革中,使立德树人的目标顺利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日常工作的开展,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高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科学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知识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智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一――例谈数感素养的培养[J]. 中华少年,2016,33:134.

[2]王玉. 淡化细节 注重本质――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5:11.

[3]陈敏.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 人民教育,2015,23:46-47.

[4]陈六一,刘晓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5]李星云. 基于笛Ш诵乃匮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1.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們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 

3.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思考”。 

只有学生喜欢思考,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出理性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等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老师要更加有耐心。但是,在积极提倡“核心素养”的同时,我们又应防止纯粹的“口号操作”与“文字游戏”,因为,这正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常见弊病,即是口号的频繁更替,以至一线教育工作者忙于应付,甚至感到无可适从。 

4.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4.1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4.2什么是数学素养呢? 

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 

4.3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4.3.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 

4.3.2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我们从小开始学习数学,不是只为了考试,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要会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数学。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和生活实际相贴切,将本就枯燥无味的数学建立在学生有趣丰富的生活和游戏上,让学生自己去参透感悟,学会用数学角度去看生活中的事情。进而使学生多应用数学他,更加了解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敏感性。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和展示一些和他们玩游戏相关的图片,我们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然后鼓励学生们对于图片中的秋千,滑梯,木马的数量进行查数,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和动画片,小动物有关的图片,让他们查看那种颜色的相关事物和个数。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理解数的抽象概念。又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分成小组,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卖蔬菜的阿姨等人物,就学习了解教学质量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去超市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通过对各种菜品的看一看,和估一估,粗略的计算出各种食品与蔬菜的重量,需要花多少钱等,通过开展这种具备趣味性的活动,来让学生得以充分的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因此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可以很好的利用和建立情境,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和感受数学并且进行应用,学生就会很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富有活力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上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起到启蒙的作业。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建立数感

数学是练就思维的学科,观察则是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发展数学的方法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可带领学生画视角图。也可引导学生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例如:在新课程“数的认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先联系实际观察再说一说。如: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30张、50张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5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比如七星瓢虫。然后出示七星瓢虫主体图让学生自主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并且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多思考,同时也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他们习惯在观察的同时也要多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变得积极主动。

三、实践出真知

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平台,把学生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操作等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真正的发展。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一个让儿童数100根小棒的游?颍?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去数分组数,并且10根10根地去进行统计。数完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怎样数才能数的快一些呀”,数感强的学生便会说出:我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此时,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的感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学生从逐一地计数到十个一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当然要让学生有数感,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数独游戏,再练习多了,会有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和想法,进而加强学生的数感。

四、解决实际实际问题,提升数感

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实际的、有趣的或者与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起讨论,引发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最初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全班43人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合理?”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计算,不难得出需要8条船。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乘船,学生的方案有6×7+1;6×6+4+3;6×5+4×2+5;6×3+5×5等。在交流学生想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是一个,最后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能够明白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方法,还会学会怎样选择适当的算法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更能够学会如何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有效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自身的数感。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一、美术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在书法、美术方面的造诣也是十分高深的。更有一些剪纸、刺绣等美术手工艺术在现代被列为中国的文化遗产行列,这些足以证明,自古以来,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美术的学习不只包括手工绘画,剪纸、刺绣、画作欣赏等都属于美术这个领域。小学生接受美术教育不只是要学会一些线条的勾勒、颜色的搭配以及简单的绘画,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美能力和水平,学会欣赏美的事物和作品,在美丽事物的熏陶下,逐渐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美术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艺术教育环节,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漏洞,很多教师在根本观念上仍旧坚持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是给学生出示一些范画,让学生进行模仿勾勒,画的最像的就是优秀的,而没有教授给学生一些绘画技巧、优秀作品赏析的方法和手工制作的技巧等,一点也不重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这是十分严重的弊端,从根本上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三、小学各阶段美术学情分析

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比较弱,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便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勾画技巧及初步培养作品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为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还包括一些剪纸等简单的手工制作。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绘画水平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所以在美术教学设计上大多是一些简单的添画、涂色及撕纸,如《花花绿绿的糖衣》《洗洗涂涂》《奇妙的撕纸添画》等,初步让低年级的学生感受颜色的魅力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美术课的学习内容相对就会上升一个空间,开始学习线条勾画,画出简单的动物,动手操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开始做一些《酒水成画》《自画像》《神鸟变树》等稍有难度的作品。这一阶段的学生因为有了低年级时专业技巧的简单学习和动手练习,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素养,相对于低年级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配合得更加融洽,学习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

高年级学生无论是绘画水平、手工制作还是艺术欣赏,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他们也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思维去想象创作出美的作品。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仍需要教师引导其进行艺术鉴赏和美术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阶段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安排课程,循序渐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措施

1.改进教师教学观念

提高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教会学生绘画的同时,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不断学习,改进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欣赏时,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之处,对学生予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纵,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操作,学生只是观赏。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在大自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美。

3.授之以渔,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临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美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坚定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传授给学生艺术鉴赏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不同审美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两年以来,笔者作为主讲教师连续十五期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共有750位教师接受了培训,中学教师有300位,小学教师有450位,教师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在培训期间我们对所有受训教师做了调查,调查的主题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状况,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和访谈形式。经过分析总结,笔者所处的县区农村教师目前信息素养的现状有如下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一)不同年龄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差别较大,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调查结果发现,中青年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能,老年教师队伍中大多数老师只掌握很基本的操作甚至不会操作,根本不能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他们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缺乏对信息的敏锐性及获取与利用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有利的条件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

(二)对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教师自我需求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自我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意识和习惯,具备较低的信息素养水平

主要依赖上级教育部门开展的项目工程, 学校、个人缺乏投入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深度不够。

(三)硬件设施落后,教师信息技能没有施展的空间

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是培养老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教师信息素养提高及信息技能的运用必须要有硬件的支持。受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区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普遍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较偏远的学校甚至不具备有相关的信息技术设备,多数学校则是滞后于社会其他相关产品,大大影响了教师教学需求,教师纵使掌握我很好的信息技能也没有“用武之地”。

(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只停留于简单的运用

很多教师只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只有在公开课或教师技能比赛的时候才采用一些信息技术设备,或者简单地把传统的板书改为PPT幻灯片。未能够较有深度地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二、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素养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针对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特点,我提出以下几点对应的提高策略:

(一)教师应自发自觉地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视程度,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自主学习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自我发展观念,自发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改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信息时代要求每个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学习,具备信息素养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能的继续教育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很大部分的老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他们希望能够接受一些信息技能方面的具体的软件培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聘用相应课程的优秀人员进行上课,保证上课的质量和效果,也可借助学校内部信息技术中心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学方式自我提高信息素养,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进行自考、函授与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等学科相关的进修活动。

(三)学校建立激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

学校应鼓励教师在课堂内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使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教师学习掌握新技术和网络工作可以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组织开展课程信息化技术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优秀课堂评奖等形式,增加老师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四)上级行政部门应加大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创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够是一个比较突显的问题,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不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个别教师信息素养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完善必要的基础设备设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高的分析总结,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一听到学习数学就感到头疼。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行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一旦具备了数学核心素养,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只有具备较强核心素养得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重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能够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慌不乱,并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今后数学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全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不不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多数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思想较为落后,没有创新性。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小学教学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就能够提高核心素养,过分重视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和考试成绩,将学生的考试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唯一标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从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来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很高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具备创新意识。因此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更新自我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从中协助,一起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小学数学教学,要做到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要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文字和理论公式,而且还要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如果只能用知识来解决试卷上的数学问题,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学生没有学习好数学,不能做到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外,还要确保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时,教师还需要从中作出指导。教师除了将课本中的例题讲清楚,讲透彻之外,还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产生共鸣,更好的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完一次方程之后,老师除了讲解课本中的例题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如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中买菜,这个摊位的西红柿每公斤4.5元,而另一个摊位的西红柿价格是这个摊位,西红柿价格的1.5倍,那么请问另一个摊位西红柿价格是多少?”针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经过思考之后会发现,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和本次课堂中所学习的一次方程联系紧密,学生可以轻松的写出“y=1.5x”的一次方程。通过让学生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列出相应数字,并进行解答,一方面能够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被慢慢培养起来。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目的是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是实现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想象能力的基础。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正处于思维发展与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各科教师均肩负着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重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发挥个人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一、营造实践教学情境,调动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规律,还可为他们发挥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提供契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主动营造部分特殊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化抽象为具体,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此,小学生就能够善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授“元、角、分”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超市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接着在课堂上分别出示1元、1角的纸币和硬币,帮助他们认识元和角。之后,在实践环节,教师可联系购买文具的情境,设计问题:一本练习本1元钱,但是你的口袋里只有一些1角的纸币,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出答案:付10张1角的纸币。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够提升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会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时间和思考空间,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学习态度极为被动,不仅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时,针对“三角形”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画三角形,或者使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卡片,让他们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做归类整理。接着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诸如船帆、晾衣架、路标、彩旗和信号塔等,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在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可准备一些长度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计算观察,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此,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和探究,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解决疑难数学问题,锻炼创新思维

数学学科知识面广泛,在小数数学教学实践中,对于部分基础性的简单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很难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目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大、层次较深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分析与研究,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丰富教学思路,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可列出计算式:18×32、21×45,结合计算式要求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由于他们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知识,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尝试运用竖式来计算两位乘两位数。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猜测和计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大胆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其创新思维,不被教师的观点和教材中的法则所限制。接着教师可运用生活中的购物情形设计问题:王老师在商场购买23副乒乓球拍,每副3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继续探究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提出个人想法c见解,寻找运算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针对核心素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须给予格外关注,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从营造实践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和解决疑难问题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艳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3):59.

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1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73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使其更加生活化,易于学生对数学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另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很容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际价值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会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导线,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最好状态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堂观察,探究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积累,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数学实践环境,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习惯的养成。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与数学水平建立数学学习目标,不断探究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材资源质量

教学内容的质量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进行开展的,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材受地区的影响,其内容和案例场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认知规律以及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材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制定学生的专属教学内容,实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百分数》教学设计中,“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这种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教师可以将设计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题案例,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将购物理念应用到百分比应用题设计中,为学生创建商场购物环境,将实现准备好的课件播放出来,课件上播放“好消息,本店商品一律七折出售”的信息,提出问题:“老师用300元买个外套,请你帮老师算一算,这件外套的原价多少元?”待学生解决后,再提出:“一家店满200送50,而另一家8折优惠,请你们想一想哪家店便宜?”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活化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数学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真实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数学知识中隐含的规律,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质量,其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要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构建科学有效的问题探究程序,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辅助下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清晰思路。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可创设情景,导入新知,提出:“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有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很多没学到的知识,请大家观察教材第28页的图,你会发现什么?”经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内容。其次,教师要举出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树叶、蝴蝶、房屋、天安门等图片,引导学生对其形状、花纹、大小以及图案等方面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设计数学游戏,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具有很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进行数学游戏的合理设计,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混合运算”中,教师可以提出类似“30-12×2 =36”等式诊断游戏的问题,把学生划分为5个小组,进行小组竞赛,根据等式判断的准确率进行综合评估。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算数速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