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第1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社会因素;企业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国有煤炭企业

现代管理学认为,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人力资源是企业这四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从我国国有大型煤矿的组织结构看,通常属于二级法人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受到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社会经济等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期需要正确分析影响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通过对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内部体制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可以为国有煤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

1 现行企业制度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企业,实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因素不健全。其主要表现为:

1.1 企业的产权不明晰

企业通常只是矿务局下属的二级独立法人单位,在经营管理以及发展规划上都受矿务局的约束和限制。国有煤炭企业不具备完全的用人自,对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设置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评价使用没有决策权。

1.2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市场化不足

市场经济要求资本运行机制以资产为纽带,而国有煤炭企业设立的直属经济部门,虽然进行独立的核算,有的还具有法人资格,但其与国有煤炭企业企业之间的产权仍不明晰,也没有独立的资本运作权限,国有煤炭企业企业干预其行政运作,一个不是独立市场竞争主体的单位,无法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3 企业还担负着各种社会职能

企业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还履行着本应由政府来完成的社会职能,即我们通常说的“企业办社会”。这种企业的外部特征和内在结构,决定了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社会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无法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它需要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做出平衡。

2 用工制度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

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国有大型煤矿通常都是多种用工模式并存的局面。在用工的选择方面已经拥有了部分自,但是从现在情况看旧的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废除,特别是按照身份用工这样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户籍把员工分为城镇职工和农民职工,二是按照所有制模式把职工分为全民用工和集体用工。从这种情况看,企业职工的用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和等级,主要为全民城镇职工、集体城镇职工和农民工。这三个层次的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权利存在很大的区别。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煤炭生产一线的用工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整个煤矿需要建立完善的人类资源管理制度才能解决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问题。

3 身份制度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

我国把身份制度作为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基础。这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干部与工人之间的身份差别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上,其主要是把职工作为生产关系的载体进行处理的,但是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从根本上消除了这种差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把职工看成生产率要素的,所以需要建立在身份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管理,这种关系需要依赖劳动过程中员工的相互关系。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没有把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之间实现全面优化配置。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以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为根本目标,从根本上获取人力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只要存在身份制度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4 户籍制度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

户籍制度是作为自给自足时代农业社会控制人口外流的工具,促进人们更好的安居乐业,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模式是以第三产业和工业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模式下是不相适应的。现代工业需要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通,通过劳动力的全面流通才能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由于我国以前实施计划经济,各种劳动力资源都是通过计划配置。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实施了身份证制度,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身份证可以代替户籍,逐步缩小了户籍的使用范围。针对煤矿企业来说,很多煤矿都是远离大城市,因此吸纳煤矿职工就业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间职工的流动通常是异地流动为主,户籍制度对职工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5 做好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5.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国有大型煤矿劳动力市场能够得到健全有效的发展,保证各种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情况看,大都是依靠企业保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机制,从一定程度看承担了一些社会职能。但是这些职能与企业人力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的配置是不相干的,如果企业承担了相关的职能之后,这些职能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制约因素。

5.2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人才是企业经营的重点,惟有企业或组织拥有优秀的人才,企业才有可能生机不断。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国有煤炭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价值。

5.3 制定并实施符合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国内外企业管理的经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一方面,需要企业的自身行为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加以引导,为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5.4 建立市场化的人员招聘及配置体系

人是所有组织的、技术的、财务的或者管理过程和系统的核心,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管理这些系统,即使有好的技术和系统,组织绩效也一样很低。因此,成功的人员招募和配置对于构建和维持一个成功的组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5.5 进行科学的薪酬设计

以期望理论为基础,以岗位等级工资制度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提出发展工资的概念。发展工资对企业中层及一般员工均使用,允许员工工资等级升到封顶档级后,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下转第304页)(上接第257页)果继续上浮工资,从而为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持续动力”。

6 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要努力建立起一整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和开发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积极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纪玉.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

第2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人际交往 特点 原则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事业有成的决定因素。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断言: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百分之八十五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与为人处事的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免不了要与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而也就免不了要与他人进行交往。研究发现,乐于与人沟通并注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者,绝大多数身体健康长寿,并且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而那些人际关系差的人总是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经常发生人际冲突。可见,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路。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向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化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得以进行和实现。一个人的交往性质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着自身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它是促进个人自我完善的基本途经。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优化。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就会形成乐观、开朗、积极、主动的个性特征,能够迅速融入到社会中去。

3.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因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要求人们必须善于整合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标。一些人力资源专家研究发现,被解雇的员工中,有95%是因为人际关系差,仅有5%是因为技术能力低。著名的霍桑实验也表明,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分析

1.交往无功利性。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或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大学生要自觉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与团结,自觉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要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真诚的交往,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2.交往具有社会性。交往活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个人之间的私事,但事实上,这种存在于个人之间的交往又具有社会性。因为交往主体――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社会性。社会性是是决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可以这样来讲,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交往过程,交往过程所揭示的是人们相互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状况。因此,大学生的交往要适应社会、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3.交往具有复杂性。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每个人都担负着多种角色,在特定的场合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在同一方发生交往的同时,与社会其它各方面也间接发生着交往,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特点。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要求每个大学生既不要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畏首畏尾,束手无策;又不要忽视自己在特定交往领域中的社会角色及相应规范,要去勇敢地面对这些社会关系,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交往双方相互尊重,二是交往双方相互理解。人之所以发生交往,是因为各自有对对方的需要。“敬人者,人必敬之”,给别人以充分的尊重,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坚持平等原则,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建立起有利于成长和进步的人际关系。

2.诚信原则。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往原则。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一个心地坦诚、纯洁无私的人,对朋友应该永远心口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那种娇饰、伪装、抑制自己的真情,闪烁其辞,敷衍搪塞的人是难以获得美好的真情的。在各种美好的人际关系中莫不体现这种以诚待诚,以心换心的原则。当然,大学生也应该看到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不仅要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必须学会善于分辨那些虚情假意之辈。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说“仁者”应有爱憎分明的态度。

3.宽容原则。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自成长环境、道德修养、个性特征等差异的存在,交往中出现认识不一致或因误会、不理解而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原则。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然,宽容不等于怯懦、退让,更不等于拿原则作交易,大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要善于把宽容与对坏人坏事的姑息迁就区别开来。

4.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必然要求。交往双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是一种自觉自愿的相互付出、相互奉献,对增强彼此的理解,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一个人既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能够帮助别人。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了解他人的困难,主动帮助他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和谐

【中国分类法】:G47

一、人际关系与班级管理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更是心理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重要因素。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既是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班级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对解决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有重要的帮助。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是联系班级与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对辅导员的管理班级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调节师生人际关系,优化班级管理的一些原则

(1)平行管理原则。平行管理原则,是指教师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①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可以激励和推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断进取。

②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和管理作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向集体,通过集体,影响和教育个别学生。

③加强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教育集体并不否定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不是仅仅指对后进生的教育,而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2)协调一致原则。这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者主动组织协调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步调一致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

①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

②要做好与团、对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班上的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人际关系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班级人际关系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总和。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复杂多样,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学生的发展和管理的效率。

1.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中不但要善于使用班干部,管理班干部,而且还要善于培养班干部,在工作中为他们多出点子,多压担子,多指路子,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生中的领导地位,锻炼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方式,将本班建设成为比学习,争先进,讲团结的优秀集体。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融洽,产出的班级凝聚力就越大,成员对班级做出的努力也就越大;反之,班级内部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环境不好,情绪不高,集体观念淡薄,就会丧失战斗力,缺乏对班级的认同感,班级凝聚力也就不高。

2.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良好、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协助和支持,其中一部分的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积极情感会影响带动其他人。在班级内,绝大部分学生奋进向上,学习积极主动,那么,有消极行为的学生就会感到有压力,迫使自己改变消极行为,融入大家的奋发行列。

3.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和互相体谅,从而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发展。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中,学生在思想、信念、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相互积极影响,互相关心,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班级风气,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复杂混乱的人际关系对管理活动起阻碍作用,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管理活动具有积极意义。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班级工作的开展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密切,感情融洽,相互认同,才会团结一致,行为协调,相互促进,因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反之,人际关系部和,就会各唱各调,降低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阻碍工作的开展,对个体而言,会使人心情压抑,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对班级管理工作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石,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依托,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总之,班级管理应借鉴人际关系理论,重视人的感情,动机的作用,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孟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2]张潮,孟丽,姜海.团体心理辅导中领导者的角色分析[J].教育探索,2011(11)

第4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人际关系;社会交换;内在联系

1、人际关系与社会交换的基本理论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类需求而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里联系,不仅体现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同时还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倾向。人际关系的构成有三个因素,分别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人际关系的不同,带来的情绪体验也千差万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短,人际关系的双方越愉悦,如果人与人之间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存在矛盾,那么心理距离很大,双方都会不愉快。人际关系的模式可体现出三种不同的人际需要,分别是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以及情感的需要,这三类需要都会转变为动机,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

1.1社会交换理论基础

社会交换作为人们生活中遵循的原则之一,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人们的交往活动都会受到交换的影响,社会交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功利主义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是功利主义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认为人都追求利益,在自由贸易以及市场竞争的交易中,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过理性选择代价小、收益大的交易行为获取利益。第二,功能主义人类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不仅进行物质交换,同时还进行非物质的交换。基于非物质的交换是一种社会义务性的互惠交换,通过对代表声望以及其他象征性价值的交换,确立个人的地位并且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社会动机促使交换的完成。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甫洛夫对“酬赏”在条件反射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桑代克通过实验对“酬赏”的行为模式进行了验证,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证实了实验中动物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报酬或者逃避惩罚。因此,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学家认为人也是为了追求酬赏而做出行为的,而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是一种与经济交易相互影响和相互酬赏的过程。

2、社会交换行为的主要内涵与人际关系

角色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定的角色关系对应一定的社会交换,但不同的角色关系有不同的行为特点,因此社会交换行为的类型与人际关系的好恶紧密相连。

第一,利他型――亲密性。该类型的关系中,双方重视对方的利益,角色关系亲密。行为由于受到友好情感的影响,而具有亲密、慷慨等特点,不会受到付出多少的影响。第二,利己型――疏远性。这种人际关系中,行为的双方注重个人利益,不考虑对方的情况。交换过程中行为主体从个人立场出发,双方的关系较为疏远。当出现问题时,双方可能出现各类矛盾。第三,合作型――互利性。合作型的交换行为中,双方既要考虑个人利益,还会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实现对方的需求。这种关系不需要亲缘关系为基础,但是社会关系较为稳定。合作型的交换较为理性,双方通过制定原则或者制度进行双方的约束,但是该类关系具有两个前提,首先是双方都有合作的欲望;其次是社会的有效控制。第四,冲突型――对抗性。冲突型的交换关系是利己型关系的恶化,当利己型的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会变成冲突型。但冲突型不完全是从利己型转化而来。冲突型和利己型都是追求个人利益,危害对方,但是冲突型比利己型更加严重。该类交换行为中双方无从交流,人际关系紧张,当利益平衡打破后,交换行为终止,只有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变才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

3、社会交换原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行为中涉及到两个原则,分别是强化原则和公平原则。

3.1强化原则

社会交换行为中,行动者在交换过程中付出的越多,希望从其他行动者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当行动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回报,出现类似情境时会再次进行交往活动。当行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交往行为对他的意义更大,更具价值,而交往越具备价值,行动者则会更加努力。在交往活动中,人们更倾向于收益高的交往活动。而这就是社会交换中的“强化原则”。强化原则能够对交换主体进行预估,并决定了是否进行交换行为的可能性。

3.2公平原则

社会交换中,人的意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交换过程中,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付出与获得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因素的控制。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流,是按照“公平分配原则”进行的。也就是当人们在交往过程时,要对交往的代价和所得进行判断,在付出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更多的获得。

结束语:社会交换行为能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社会交换行为是一致的。社会交换行为中,人们都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化的回报,从而决定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的构建,我们能够获得陪伴、自信以及情感交流甚至是物质帮助等。人情是我国人际关系中重要的纽带,人情是我国人际交往的重要特征,但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功利意识更加明显,人际关系出现了互惠化特征。因此,人际关系构建中,要赋予更多的情感,满足对方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倩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4).

第5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集体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资源配置;个性和谐

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道德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打牢扎实的社会基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通的,能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集体主义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人际关系角度,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需要我们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人们建立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因此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即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要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之一。人们总是从各自的价值观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衍生出各种各样对社会、他人或自身的态度。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人那里,由于其价值观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价值观对外部世界的这种阐释机制,使人在认识与评价与他人的关系时,不仅要从事实本身出发,还要从己的价值观出发,受它的指导和调节。

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优良的品德做基础,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优良品德,尤其是奉献精神。奉献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为不图回报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培养奉献的品德,就要培养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当国家集体和他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尽自己的努力,做一切能办到的事情。奉献品德的核心是“爱心”,是超越“自爱”的范畴,真诚的爱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人人都有爱的需要,如果一方能给另一方帮助,满足其爱的需要,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与好感,就容易成为人们交往的对象。正如英国著名活动家玛琳所指出的,奉献品德能使人在社交中应付自如,落得好名声,好信誉,这是建立友谊网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奉献品德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真挚情感,会化作巨大的动力,极大的促进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进步与发展,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二、集体主义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协调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要使社会成员能够实现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就不必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用合作、共赢、双赢代替“零和”游戏,代替你死我活的斗争和恶性竞争。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要求人们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做到集体利益优先,并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和谐共存――这正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在要求;顾全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急功近利,考虑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要求恰恰反映了资源配置的要求,蕴涵着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丰富内容。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质,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的两者的统一。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是一个真正代表全体成员利益的集体,因而集体利益中就包含着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集体利益代表了每个集体成员的长远的、根本的和全局的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这就决定了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所以,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把集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地二位,它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以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自觉的坚持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关心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本身既体现着集体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也包含着对个人正当利益和个人发展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集体的民族、国家、社团、政党乃至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等,必须充分的关心和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满足,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力求使每个成员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个人和集体不可分割,互为目的和手段,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结合,辨证统一。集体利益的实现、集体的命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个人利益的真实程度,只有真正代表个人利益的集体才能真正为个体所接受并自觉自愿地尽集体的义务和责任。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找到调动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通过维护和发展集体利益满足个人利益的正确途径,才能产生对社会、集体的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有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保障。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妥善处理,作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相统一的,二者是相辅相成、辨证发展的关系。但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有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发生矛盾是,作为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条件下,为了集体利益、他人利益要牺牲个人的自我利益。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是因为只有更注重集体利益,人们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好的得到实现,没有集体利益首先实现的前提,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没有基础和保证。集体利益是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只有自觉维护和大力发展国家和集体利益,才能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集体,有时也应该作出牺牲,尤其是在个人需要帮助或者在个人利益大于集体的个别或局部利益时,集体利益应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体现了集体主义维护个人利益的一面。

三、集体主义及集体有利于个性和谐发展

和谐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个体而言自身的和谐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人是社会的核心,和谐社会自然也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主要指人的个性和谐。个性即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它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情感、兴趣、意志、智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其基本特征之一协调性,要求个性结构完整和谐,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和谐发展,并适应社会的要求。

集体是个性发展的摇篮。人的主观心理品质本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交往的直接结果。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集体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交往的棱镜折射过来,并内化于个人身上,表现在他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之中。因此,个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集体主义有利于个性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

个性与集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竞争产生动力,合作带来效果,这样一对尖锐的矛盾如此巧妙的统一在人类物质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并使之充满活力,这是客观世界的杰作,它必然要对人的主观世界造成深刻影响,所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就相应的产生了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即个性和协调性。而集体主义本身就蕴涵着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品格,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发展才是现代人基本的品格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要靠人们高度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要求人们以集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以平等、真诚、友善、合作的态度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取得与社会、集体的协调一致,以期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为了谋求集体发展的良好服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满足个人的利益,建立现代化的协调品格。

只有满足趋群需求、取得心理支援、得到集体的认同,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体情绪的健康与否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和指标之一。根据现代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情绪障碍和情感危机,除了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变因外,还取决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中,个体能否积极的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特别是通过积极主动的交往,建立并保持与社会群体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获得来自群体的心理支援,则是缓解、甚至消除情感障碍、情感危机的关键所在。社会学研究表明,长期脱离社会群体而处于近乎隔离状态的人,由于得不到群体的心理支援,其心理调试功能会逐渐退化,社会适应能力也更加迟缓、匮乏,并会出现包括情感障碍在内的人格障碍症状,最终将导致全面精神崩溃。

人类是群集的社会性动物。趋群是人类所固有的以生物本能为基础又超越生物本能的社会属性。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亲近别人的合理需要、与人沟通的交往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在社会大空间和所属的群体中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来实现的。就我们而言,交往主要发生于所属的集体内。因而我们都应热爱自己的集体,自觉将自身溶于集体之中,与集体保持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关系,这样,就能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支持与合作、友谊和爱情,为集体成员所认同,为集体所悦纳,从而增进彼此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稳定感,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原则,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文保障,它在人际关系、资源配置和个性的和谐方面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集体主义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集体主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9-150.

第6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中职班级管理 学校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耦合的网络体系,每个人都处在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中职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所以培养好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无论是对其在校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是对其毕业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及意义

人际交往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有关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和意向,进行沟通、理解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从人际关系中得到的信息、机遇、扶助可以助人们走上成功之路。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中职学校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际交往就是个体学习、掌握并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

2.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影响,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

3.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能够消除孤独、交流情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同时心理学家也从各个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如果人们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那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他们有着一系列有利于积极交往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特点,如友好、可靠、替别人着想、温厚、诚挚、信任别人等。

二、中职学生特点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个性心理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或属于留守少年,感受到的家庭温暖很少,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精神上萎靡不振。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学业成绩就不理想,可能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甚至鄙视,不少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2.学习心理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这些使得不少学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3.自我心理问题。

不少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只有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歧视的眼光,以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是那些稍微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自暴、自弃现象严重。而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又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因此很少考虑尊、重别人,只一味索取,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三、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

职业教育的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不仅要指导就业,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人生。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

学校是学生一生中可塑性最强时期的主要环境。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构造青少年社会经验和他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概念与情感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老师的爱,可以从中陶冶感情,学会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对待别人,养成热情合作的性格。相信人类有美德,世界有真理,才能较容易地把这种关心他人的感情、行为从学校扩展迁移到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开设团队游戏课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最佳方式。

团队游戏是一群人遵守一个或若干个规则而进行的健康、快乐的游戏活动。这种旅游活动通常通过情境设置、参与活动而达成某个目标,如愉悦身心、竞赛、合作、沟通、训练、教育和辅导等。将团队旅游引入心理辅导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沟通、树立自信、学会表现,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最佳方式。

3.发扬团队精神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团体能逐渐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经常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在参加活动中学会沟通、学会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激发他们与人交往的热情,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使他们团结进取,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组织管理能力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学校范围内,主要是通过成立班委会或学生会等方式来培养这一能力,它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做法能激发学生的工作愿望和工作热情,增强学生间建立人际交往关系的积极性,同时增长才干、增添自信心,积累与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的经验。

总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中职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略,学校管理[J],2006,5.

第7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仁爱 和谐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学、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产物,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有的还产生了强烈的受挫感。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压抑、人际关系和谐度和人际关系压力是导致自杀的三大因素。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而言,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学会人际关系的适应与和谐?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另有调查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只有青年时期才有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要学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入手探析大学生应如何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解析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由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仁”即仁爱,是孔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精华。从结构上看,“仁”由“人”和“二”组成,其本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孔子的“仁爱”思想有两层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是爱人。“爱人”是仁爱的本质内涵,它也包括两层含义:“爱亲”和“爱众”。“爱亲”指的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爱众”是对“爱亲”的提升,意为要把爱亲之情推广到周围的朋友和更多的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众”体现了一种差等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1]二是忠恕之道。“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恕”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合在一起,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要学会宽容,能容忍别人的缺点,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尊重和体谅他人。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同情、爱护和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种提倡爱人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际和谐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融洽友好、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十报告中指出:必须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非常有益的。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交往。”[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受他人影响。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是人们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此外,每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增强自信心,塑造完美人格。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造成的。”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由于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偏差引起的,这种偏差给他们带来忧愁、孤独、苦恼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科学研究也证明,调整心情的最好方法就是找自己知心的朋友倾述和沟通,在交流中两个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会慢慢达到一致,不良情绪得以化解,生理和心理获得满足。因此,人际关系越和谐,情绪就会越积极、生活态度也就会越乐观,精神生活就越丰富,身心也就越健康。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的成功。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为自己构建深厚的友谊基础,获得周围广泛的支持和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缺少了与他人的交往,就不能摆正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不能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个人潜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才能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施展自己学业和未来事业才能的同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以孔子的“仁爱”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仁爱”与人际和谐都是涉及人际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人际和谐是人际关系的目标和理想境界,而“仁爱”是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人际和谐的达成必须以讲求“仁爱”为前提;而讲求“仁爱”,又能保证具有不同爱好和利益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和谐相处。具体而言,二者的关系如下:

1.“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仁爱”思想中的“爱人”所体现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其实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总的精神。[4]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互相关爱,这种爱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而且要推广到周围的其他人,即要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性格上属于“自我中心型”,凡事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包容心,且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也不懂真正的交友原则,缺少和周围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总觉得难以和其他同学成为朋友,对友谊失去信任。如果大学生能将“仁爱”思想中的“爱人”原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自然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愉快顺利地完成学业。

2.“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强调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正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人际关系顺利进行的桥梁。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呢?墨子认为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造成的,即大家都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那么,如何解决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些思想都是仁爱思想的精华,也是儒家道德修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把它们概括为“忠恕”,即要求在人与人交往时做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及量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5]因为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一切,宽恕待人。虽然生活中每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性别、身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但每个人的人格是生而平等的,学会将“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运用于人际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懂得心理换位,才能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人际和谐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和文化”历史的传统国家,“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个性成熟,能较好地理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和缺陷,具有给人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同周围的人有良好融洽的关系。这些特征与“仁爱”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际和谐表现于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和关爱的融洽关系,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能做到以仁爱之心相互对待,从而建立起人们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唯有以“仁爱”思想作为理论和行动的指导,人际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人际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仁爱”强调以爱人之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包容人与人的差异,在尊重和体谅中积极寻求人与人的和谐。对大学生而言,只要能将“仁爱”思想贯穿在人际交往中,活学活用,人际和谐将不再是难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4]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5.

第8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信任;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66-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信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高度信任的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一、和谐社会的第一基石――人际信任

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广泛的人际关系复合成为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社会最直接表现为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以人们之间信任为前提的。“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1]人际信任是建立在共同的观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坦诚对待和相互放心,它是维系人们之间的基本情感,影响着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首要条件。

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是最常见的人际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式的纯粹关系上面的一种特殊信任。这种特殊信任以血缘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庭或准家族关系之上。家庭成员之间一般有天然的血缘联系,他们之间的信任具有天然性。由于宗亲关系在社会整体关系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因此家庭人员关系的和谐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中国人对“自己人”和“外人”的信任,既会受人与人之间先天注定的这种血缘联系的制约限制,也会受到血缘宗亲关系的泛化影响。所谓泛化,是指人们关系中出现的各种以宗亲为特征的人际关系,可能最终会形成类似血缘宗亲的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朋友、同学、生意伙伴等等人际之间的信任,发生于各种社会成员人际交往之间,它突破家庭与宗族的范围,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影响着社会的人际环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和谐和稳定,孔子还将朋友对自己的信任作为他追求的人生志向之一。“子路问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古人说“人无信不可交也”,数千年中国文化的洗礼与涤荡,诚实信任早已融入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当中,成为中国人信守不变的基本准则。人们在不断交往中获得人际信任,同时,建立的这种人际信任成了人们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对对方的诚信品德和行为不断积累,良性信任经验使相互在内心中建立起很高的信用,由此产生相互的人际信任,并通过紧密的社会交往、信息的频繁传递形成了人际信任的有效保护机制。

人际信任也会出现危机,主要是指各种人际关系的不可靠性。指出,中国的社会关系互动按照“差序格局”来运作的,它是 “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体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中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3] 按照“差序格局”的理论,最值得信任的就是亲人,这种关系也是最牢固、最可靠的,是信任其他人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信任,虽然有天然性可靠性,但并不是绝对的,也会出现各种危机。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之间有利益之争时,这种信任就面临着瓦解。为了获取更多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这些利益之争的形式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吵架到争斗甚至存在着,从而导致了这种人际信任关系基础的不牢固,致使信任总体不稳定,影响着对于其他人或者说与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建立。[4 ]

二、和谐社会的第二基石――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依赖,它是人们关于政治角色当局、政策、政治制度等的心理预期,本质上是指社会大众对政治系统的合理预期以及系统回应基础之上的一种互动合作关系,它的鲜明特征是具有政治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转型期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政治信任度降低的阶段性历史现象,转型期的政治信任度之所以降低,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具有政治参与特征的听证会,但几多面临冷场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人们愿意通过体制内渠道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体制外的对抗性积极政治参与事件呈上升趋势。集体拦截火车,暴力抗法,设置路障堵塞交通等事件屡屡发生,中国社会整体诚信度的降低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实越来越引人关注。

政治信任才能带来政治合作,政治合作才能带来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政治合作的方式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因此,以政治合作来衡量政治信任水平时要考虑积极合作与消极合作两种方式。有了政治信任,人们对合作是否可能和是否可取的信念就会大大改变。政治不信任会破坏政治合作,这种政治不信任是由于政治信任匮乏以及由信任匮乏普遍扩散而来的。政治不信任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政治表达和政治退出。政治表达是政治不合作的积极方式,是一种明确的抗议活动,如游行示威、网络责问、道路封锁、罢工等。政治退出是政治不合作的消极方式,表现为政治冷漠、消极抵制、在各种政治行为中选择退出,如在投票中不相信自己的选择会影响政府行为时所选择的弃权。政治信任的低水平或者政治不信任的高水平与政治不合作的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政治不合作在政治信任水平高时较少发生,在政治不信任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频繁发生。

中国公民政治信任具有这样的特征,对中央政府绝大部分人表示相当信任;对省政府表示相当信任的人数相对少些,不过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对市政府就有很多人只表示出有点信任;到了县乡级,表示相当信任的人就很少了,不相信的比例明显升高。[5]这表明,越到基层,公民政治信任程度就越低。这反映出很多中国人还保留着传统的崇拜权威,相信权威的价值观。作为中国公民政治信任的生成资源之一,各级党和政府的权威确实对维持公民的政治信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这也说明,维护各级党和政府的威信,特别是维护中央的权威,对于增强政治信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和谐社会的第三基石――制度信任

当前整个社会信任缺失现象日渐突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性,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复杂性更加突出。依靠一定的强制规则可以降低这种复杂性,这就是制度在发展社会信任中的作用,但前提是需要建立起人们对于制度本身信任。卢曼制度信任的含义解释为“用外在的像法律一类的惩戒或预防式的机制,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7],制度信任是“以人与人交往中所受到的规范准则、法纪制度的管束制约为基础”[8],从信任产生的机制可以把这种信任划归为“由法制产生的信任”。比如人们在借给他人钱时,要求对方立字据、打借条、找第三人做担保或见证等一系列契约性、法制性的行为,就是人们对于制度的信任。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制度和契约的普遍信任。由于广泛交往的人们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更需要像克劳斯•奥弗所描述的那样“制度要被赋予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模糊的道德理论、一种观念导向 ……正是制度的这种暗含的规范意义以及我假定它对于其他人所具有的道德合理性使我信任那些处于相同制度中的人――尽管他们是陌生人且不为我了解”[9]。“从信任机制因社会变迁而变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信任匮乏可以被看成是信任处在一种正在转化、有待充分形成的时期,因而特别需要积极加以引导。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信任是将社会引入良性运行的必要的途径。”[10]因此加强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增强民众的法制意识,把法制观念真正内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树立起法律和制度的公正性和独立权威,是建立制度信任的必然要求。

制度信任必须完善制度、执行制度。当前应该健全各项法规、法制,尽全力摈除传统社会的情面观,对制度的信任与尊重应该是原则性的,公正无他的,与人情面子无关的,从而形成一种对制度、对原则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伦理的普遍信任。对于不诚信、不值得信任的方面要进行惩罚,从而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制度信任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制度信任在我国才能真正的实现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弗兰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 .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王冠,赵颖.增强制度信任和文化信任共建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1).

[5] 汝信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

[7]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

[8]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9] (美)马克•沃伦.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第9篇: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管理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15-02

大学阶段作为同学们由校园迈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是同学们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宿舍作为大学中同学们生活与学习的一个载体,是同学们情感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发地区。所以构建和谐校园,应先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小小的宿舍不仅是大家最直接参与的交流会所,更是一根衡量大学生交际能力、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尺。如果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则可能导致舍友间的互不理睬,互相埋怨,甚至滋生孤僻、嫉妒、自私、自立等有害心理。

一、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人际关系处理一直都是大学生薄弱的一项环节,而与中学相比较,更为广泛,复杂的社交环境,要求大学生需要具有更高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宿舍作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许多同学却对宿舍人际关系抱有怨言。据麦可思调查,有近六成高校学生对自己宿舍的人际关系表示不满意。而引发宿舍人际不和谐的原因也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社会发展了,为何宿舍人际却变得复杂了?

二、引发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贫富差距过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也被迅速拉大,而高校学生家庭状况也是层次不齐。俗话说,物以类聚,消费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穷孩子愿与穷孩子在一起,富孩子自然更愿意和富孩子一起,无形之中便造成了一种交流阻碍。而家庭条件的不同也使同学们有着或多或少的优越感与自卑感,有着这两种感受的同学极易形成敌对关系。

(二)不健全的心智

由于目前在校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失团队意识,再加之中小学教育偏重于课堂知识学习,而对于课外教育,如人格教育、心理教育严重缺失,导致高校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易产生嫉妒、自私、自利、自傲、敏感等一些不良心理。

1.嫉妒

由于现实与期望的强大的反差,而自己却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希望其它人不如自己,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如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一些妒忌心、功利心较强的同学往往因为自己不能享受到利益,而产生嫉妒、猜忌心理,甚至从中作梗,由此影响舍友关系。

2.自私

很多大学生由于是家中独子,自小受尽各种爱护,目中无人,不顾后果。做事只以自己为中心,不愿意考虑他人感受,爱推脱责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易使他人产生厌恶情绪,然后逐步演变成矛盾。

3.自卑

由于多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猛增,由于无法找到自信,便易受到自卑情绪的困扰。而产生自卑情绪的主要原因并非成绩不如他人,更多的是缺乏让他人崇拜的特长以及没有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

4.生活习惯差异

虽然大家就读于一所学校,但同学却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区生活造就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活习惯必然引起相互的摩擦。加之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未进行过集体生活,集体生活意识淡薄,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聊天、玩游戏、打牌、喝酒划拳。不注意个人卫生,乱扔脏衣服,脏袜子,寝室抽烟,乱扔烟头。这些不恰当的行为常常干扰了舍友的生活与休息,时常成为舍友间矛盾的导火索。

三、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几点建议

培养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深远影响。那我们该如何构建宿舍和谐人际关系?

(一)以诚交流

在大学生宿舍交往文化中,为人处世是否以诚为本是评价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舍友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以真诚相待的根基,若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相互帮助与支持。如果带着一副面具做人,满是虚情假意,人家自然会感受到,长久之后,便会对你进而远之。

(二)善于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缩小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而许多因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容易不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他人误会,进而对沟通心生畏惧,放弃沟通,以至于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沟通,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心理与信心,其次一定的沟通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交际中剂,它能更好、更轻松的建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所以,在交流时,应先学会听,了解会沟通的人是如何沟通的;其次,要学会简明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听者更易更快明白;再而要学会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若时机成熟再运用批判、幽默等语言艺术,则更有助于提升交流质量,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三)互相理解

社会的复杂性必然导致个体的丰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习惯相互碰撞,必然引起个体之间不小的摩擦。所以,人生要学会谅解,学会宽容,宽容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学会宽容他人的不足,面对别人的缺点要糊涂点,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该宽容的时候就要宽容。要学会,保持大家之间和谐的气氛,建立互助、互信。而面对平时不可避免的纠纷与矛盾时,应先找自身的错误,敞开心扉,互相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是融洽相处的基础。要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首先,应尊重他人人格,无论他人是否残疾、贫困、或生理缺陷。其次,尊重他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切勿用自己的观念衡量他人。遵守舍规,不侵害舍友生活权益,如乱扔垃圾、深夜玩游戏。尽量不要做舍友不愿见到的事。学会换位思考,“已不所欲,勿施于人”。

总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归属感,还有有益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更好的走向社会。而和谐宿舍关系的构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和谐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需要各级领导、老师、同学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大学生们更好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蔡 杨.浅谈构建和谐校园――正确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J].今传媒,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