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明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地方文献”,从图书馆学的角度讲,其涵盖面广泛,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宗教等等。换言之,所谓“地方文献”,其实也就是一个地域概念上的“大文化”。本文只从狭义的角度,谈谈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浅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西部社会带来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现代文明逐步步入西部社会,这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不同文化冲撞和融合。现代文明取代传统文明几乎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传统文化的消逝似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些本土文化人不无心存忧虑,意识到现代文明不可阻挡地淹没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这些地区地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将面I临着灭顶之灾。这不是多虑,更不是杞人忧天。现代文明取代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不能也不可能为保持地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拒绝现代文明。如同人们不可能不接受明亮、便捷。价廉的电灯而坚持用昏暗如豆的小油灯照明。但小油灯作为数千年的照明设备,这历史需要记载,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灯具都要作为文物保存下来,展示给后代。这就是历史的、延续的人类文明史。
从这种文化的角度看西部,它有如下特点。
原始性。西部大部分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有很多地方甚至还与世隔绝,这种状况可以说从远古一直保持至今,在这种封闭状态下,这些地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具有显明的独特性,即使世居在这些地方的汉族,与中原汉族相比有显明的区别。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所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保持了诸多原始风貌,可以称得上是“活化石”,甚至在交流的语言中还保留了许多中原及东部发达地区早已“死去”的古老词汇,节庆礼仪中更是古风遗存。
民族性。广大西部是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与单一民族聚居的中东部汉族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每个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优劣,都是平等的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同等的价值。这一“多样性”不仅表现出这些地区文化的异彩纷呈,同时也为文化的建设、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带来难度。对待各个民族的文化,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南辕北辙。
濒危性。西部许多地区由于遥远偏僻,数千年来的中原王朝“鞭长莫及”,处在天高皇帝远、“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状态下。历史上的这些地方的教育普及可以说是空白。所以用文字记载的文化少之又少。即便是国家的“正史”的记载也是点点滴滴,一带而过。这些地域的传统文化都积淀在民间,靠的仅是口头传承,很容易“失传”。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青海省的土族、撒拉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各自深厚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是全靠口头流传, 一旦忽略,就有流失的危险。所以说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犹如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脆弱。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088-05
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重点和热点之一,这一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依然有深入探索的学术空间,例如,如何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为此,本文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性及其整体结构上,对这一重要学术命题发表一些见解,以求抛砖引玉。
一、“被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为
“自觉现代”的文学 学界有一种共识,即现代文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特别密切,中国现代社会确认的现代文明,便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而西方文明又是现代化的成果。现代化是指对传统社会的根本变革,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相应的文化变革,以变革确立了围绕中心的统一、秩序、规范的理性价值体系。现代化是社会学概念,作为现代化本质的现代性则是一个哲学性的概念,它指一种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根据哈贝马斯的看法,欧洲的现代性发生于中世纪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旧有世界观的崩溃,是一个M.韦伯所谓“理性化”的过程――以天赋而自足的理性为普遍依据和价值准则。
现代性在世界的传播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统一世界史,这是一个由西方和非西方相对的二元对立和等级高下的世界:西方/非西方,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科学/迷信,理性/愚昧。西方向贫穷、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输入的现代性,除了能够促使这些国家进行社会变革和文明进化,也使这些国家被归入了西方世界全球称霸的统一世界史进程中,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落后国家不得不承受欺凌和屈辱的“被现代”的历史。
尽管与现代文明相关联的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所必需的,但中国现代社会救亡压倒一切,使得中国在引入西方现代文明或曰现代性的时候,又努力坚持本民族的独立性,在抗拒为奴的现代性诉求中,既坚持走向世界,又抗拒西方视野的话语霸权。现代性的存在是与中国现代社会本身的存在性质紧密关联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存在既是客观的,又是复杂的、矛盾的,正如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一样,具有悖谬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西方现代性的观念体系密切相关。作为五四延伸的五四文学革命,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启蒙理性的张扬,对个性解放的倡导以及激进的反传统态度,都是西方现代性精神在中国文学语境中的具体实践。
中国近现代社会“被现代性”的文明进程中,中国人始终在承受着中心失落和民族日趋衰败的剧痛,救亡与复兴是中国现代社会引入和发展现代性的宗旨所在。赢得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独立,使民族重新崛起,便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有理想追求的知识分子深藏于内心的爱国爱民的情结。重造民族性,重建民族辉煌,重新编织民族美好的梦想,促使中国现代社会将西化的“被现代性”转变为自觉的本土现代性。于是,在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的作家高张科学理性的旗帜,以文学创作实现救亡和启蒙的社会变革宗旨,以理性的精神理想重造民族强盛的梦想,例如文学研究会作家、左翼作家等;有的作家是以纯粹的西方现代性人文理念,在自我的心灵世界,构想生命的自由、尊严、本色、超然、洒脱,在文学情境中表现美的独立、自足、理想色调,如前期创造社作家、巴金、九叶派诗人等;有的作家怀想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古朴和诗意美,在中西文化和审美意境的对照中,重塑美善的中国民族性,例如,京派作家,其中沈从文小说的情境多为原始状态的自然纯朴的人生,其作品中没有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人们依照生命的自然本性,呈现出坦然、自在、自由、自主的生命活力,这些作品表明沈从文观照现代性的特别视角;还有的作家则在现代文明浸染下的城市风情中,体验和感受市井文化的现代韵味,例如作家老舍,他的小说通过描绘旧中国儿女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京味民俗文化的内蕴中体会现代性在中国世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意义;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是对现代都市欲望风情的直觉呈现,将人的潜意识中的情念,迷离恍惚地体验着,作品具有明显的颓废倾向。
个人主体性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社会变革,都应属于现代性的先锋姿态,叛逆性的先锋姿态,是现代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语境的形成和嬗变中,长期存在着,陈思和提出:“现代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仍然会不断遭遇新的叛逆,这种叛逆性不是来自传统的保守立场,而是来自更激进,同时也是边缘化的先锋立场;不是来自某种集团势力的反对,而是更具有个人色彩的独特立行的反叛。”[1]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而言,这种激进的个人主体性,其文学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个人主义文学书写。个人主体自由的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并未形成独立的语式,它时常顺应民族和国家的救亡和复兴的宏大叙事模式,个人主体性的反思、叛逆、批判性都融入到了民族的救亡和振兴中,以及探寻广大民众生命完善途径的宏大叙事中。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存在受到明显抑制,现代性的影响越来越衰弱,但是,现代性依然在中国20世纪30~40年代生存、发展、变化着。一方面,现代性更加本土化了,另一方面,现代性精神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入到人的深层意识中。
总而言之,由“被现代”发展为“自觉现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土化特征
1895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颠覆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明确提出了遗传与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等进化论观点,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后,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和科技、经济的发达,让中国人的天朝帝国心态彻底丧失,痛苦地承受着中国落后、保守的事实,进化论观点才让中国人真正明白中国落后的根源,那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观念的僵化和保守,实际上,天要变,道更要变,唯有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国才能不落后,才能救亡和复兴,进化论还使中国人获得了复兴的信心和激情,达尔文进化论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进化论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对现代性的最直观的、最单纯的认识,这也形成了中国对现代性的基本态度:由改变了对传统的迷信,进而发展为要改变传统以实现社会变革,进而要彻底反叛传统实现现代性的文明进化,因此,“发展”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确立的最朴素、最基本形态的现代性价值观,“发展”也便成了中国本土现代性确立的价值依据。
引荐西方现代性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依照西方现代性模式造出一个完全西化的中国现代性,即使倡导唯新是举和全面西化的五四时期,作为中国的先知先觉者的有识之士,依然是根据中国民族危机的症结所在,确立现代性启蒙的宗旨,而且是依据中国历史积淀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性,确定中国文明进化(即现代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强调了启蒙现代性是资产阶级的现代性,他强调的是工具理性和历史理性,他提出,技术等物质层面会在日渐增长的过程中给人的精神带来压迫,形成困境,于是,便产生了反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现代性,也就是:“将导致先锋派产生的现代性,自其浪漫派开端即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的态度。”[2](P48)这另一种现代性便是“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与反省、反思、批判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二者共生共存,且各呈完整体系,这是西方现代性发展的特色。中国语境现代性的发生和嬗变,则表现为全面的启蒙现代性和残缺的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更广泛和深入地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影响力,这是中国本土特色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中国本土现代性还有一条明显的发展脉络,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体性向广大社会民众的普遍社会性的转化。
五四前后,新文化界和新文学阵营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普遍具有偏激的意识,这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因为彻底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腐朽和落后,便要极力摒弃之,为了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如鲁迅所言“别求新声于异邦”,异邦的新声最先进,也是最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病根的,自然是西方现代性文化,于是,西方现代性文化便以其纯正的、完全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现代社会,结果促使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当然,在五四时期,这种转型只是具有了雏形。
西方现代性的理性启蒙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其标志是自觉为人的自由意识的充分实现,即个人主体性的完全确立。中国现代性语境确立的人的个性价值,则是指向社会人生价值的个体生命欲求的表现,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是以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和国民精神的救赎为宗旨的,在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现代性强调的个人主体自由的生命欲望被压抑了。于是,推崇个人生命的独立、尊严、自由创造性的话语形式,便具有了某种先锋姿态。具有先锋姿态的作家受到的西方先锋性思潮的影响,常不是来自于先锋理论中,而是受到尼采等西方文化哲人的“超人”意识和歌德等人的“狂飙情调”以及惠特曼等人的“狂野”自由意志的感染。
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先锋姿态的文学观和创作倾向,有特别的存在形式,例如表现出主观浪漫和唯美主义艺术风情的创造社前期的文艺理想和创作实践,这些作家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视作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的原动力,他们推崇的生命独立尊严、个人灵魂的天才创造力以及艺术审美的纯正,都呈现出现代性的先锋姿态。在中国现代社会救亡压倒一切的主流话语中,启蒙服从救亡,人的解放是以社会整体的文明化为根据的,此种社会生态环境下,审美现代性坚持的纯粹个人的主体自由,成为游离于社会主流话语的先锋姿态的话语形态,这种文学倾向在新诗创作方面表现得更明显。20世纪30年代,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梁宗岱以及一批围绕于“现代”杂志的诗人,都具有现代主义的先锋性创作倾向。到了40年代,则有“九叶诗派”的主观审美理想的创作,这些具有审美现代性的诗歌艺术,具有主观玄想、心灵象征、创作意识自由的先锋特色。
中国现代性语境中,审美现代性没有获得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主要原因是其与中国现实社会的生存环境不协调,审美现代性只能以别样风情展现着先锋姿态。作为西方审美现代性根基的唯美主义和艺术自律观,反思和批判现代化对人的自由的制约。在中国现代社会,个人主体绝对自由的西方式的审美现代性被挤压到特殊时空环境下的特殊人群中,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创造社,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30年代的海派文学家,他们的艺术话语是残缺的和扭曲变形的,超强的社会功利性挤压了中国现代社会中作家的审美心理追求,作家普遍具有对审美现代性避而远之的心理倾向,提倡纯粹审美的追求,则使一些作家有忘却世间苦难和民族危亡的负罪感,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中国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背离更是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抗战初期,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尤其突出了救亡图存的社会功利理性。这时期某些偏离社会功利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先锋姿态的文学家,他们倡导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精神的审美理论,如周作人提倡“独立”的艺术美,朱光潜重视文艺的审美特性,梁实秋提倡基于普遍人性的审美观,梁宗岱提倡“纯诗”,此外,某些海派文艺如“新感觉派”一味沉湎直觉心理体验的写作实践。这些先锋作家的创作倾向多元化地表现了主观个性特色,某些创作具有人道主义人生价值确认,还有的则是对艺术女神的痴迷,以及在纯粹自我的心理感受中追寻奇异的审美情境。
总而言之,形成本土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又一本质特征,这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特殊性和变异性。
三、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多元化语式
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存在着多元化的话语形态,也体现着发展中不断完善的属性。五四时期,从事现代和文学革命的知识分子,真诚地从事现代性思想启蒙,却成效甚少,黑暗和专制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愚昧、麻木、奴性的国民病态心理素质,使从事现代性启蒙的知识分子的主体理性承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们个人主体性的精神追求――对民主和自由的推崇,促使他们以现代性人文理念启发和唤醒民众,让他们摆脱“为奴”的心理状态,知识分子想象着凭文化及文学之力拯救国家,救赎国民精神,然而这却被证明是乌托邦式的精神幻想。20世纪30年代,作为文化精英特别是新文学家的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社会贫富差距更巨大的社会现实,强烈感受着社会底层广大民众的艰难生活处境和非人道的惨状,形成了将个人主体理性融入社会道德中的心理愿望,此外,五四时期产生的主体精神迷失,也促使他们寻求别样的救赎国民精神和拯救国家衰落的动力源,特别是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使得一些原先痴迷文学艺术精神救赎力量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理想的崇高而实际力量的微弱,例如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在1924年初写给郭沫若、成仿吾的信中声称:“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3](P12)郭沫若则干脆表示与艺术的决裂:“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文学,什么叫名誉,什么叫事业哟!这些镀金的套狗圈,我是什么都不要了,我不要丢了我的人性做个什么艺术家。”[4](P312)当知识分子认识到了社会革命对于改变中国黑暗、贫穷、混乱社会状况的实际作用时,他们便又身处精神的迷惘中,宣扬大众文艺创作时,他们发现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在于社会中最广泛的底层民众,此时民众的觉醒在于自身,民众的优良品质也在于自身,五四时期高居于民众之上的启蒙者,如今成了需要迎合大众的“大众化者”,他们的个人主体性迷失于社会最广大群体的阶级意识中。
“五四”时期的“救亡”/“启蒙”的双重思想正是现代性的“个人主体”/“民族国家”观念的表征。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个人主体的生命是自由的,但却不是个人意识的完全独立和放纵。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本土特征及其多元化语式,既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学及对现代性的双重反思和批判,还体现为现代性的地域性书写。五四时期,中西方社会鲜明的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存在方面,还体现为国民的心理倾向,于是,全盘西化和全面反传统,便成为中国开始全面现代性变革的激越姿态,这种偏激意识的变体是唯新是举,这是在进化论社会生态背景下的现代性领悟,由维新是举进一步发展为全盘西化。但是,中国现代社会以及现代文学领域,却没有真正认同和实践西方式的现代性人文理念,当时社会采取单一的直线式思维方式,将传统的腐败看成一无是处,必须彻底摒弃,对西方现代文明又完全推崇,结果造成“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对立,所谓“新旧主义不能相容,更甚于水火,冰炭至不能相入也。”“旧者不根本打破,则新者绝对不能发生;新者不能排除登净,则旧者亦终不能保存。”[5]这也正是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后期,现代文化和新文学的提倡者,淡化了原先的激情,也逐渐认识到观念的偏激,更何况他们以理想主义的偏激态度倡导的现代新文化和新文学,在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中的存在,却如浮萍和轻烟一样浮泛,社会的黑暗、腐败,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势力强大,也促使新文化界人士和新文学家反思现代性在中国生存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反思现代性之于中国的实际意义,于是,便有了针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特征的本土现代性的探寻。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地域性书写,其存在的原因正如学者妥建清所言:“不同于西方现代性注重时间的进步意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出空间性特点。此种空间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地域性方面。”[6]
中国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存在于诸多结构性矛盾关系中,最核心的矛盾是“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国现代社会一直处于对“现代”的“文明进化”的理性价值追求中。“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状况,长期存在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改造,始终面对着中国传统秩序和观念的强大阻碍,中国现代文学家的启蒙和救赎的功效便陷入这种困境中。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的存在境况即是如此,对此,陈思和分析道:“当时大部分中国还处于古老秩序下的超稳定结构中,新型的经济城市所形成的海派文化与处于缓慢变革中的古老中国的整体文化环境之间,构成了特定意义下的一种紧张关系,我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叛逆性。”[1]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海派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海派文学,表露出全然的西方现代性面孔,在艺术形态上呈现令人难以亲近的变态和奇异的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构成因素存在着复杂多样性,在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对强盛的西方及其现代性充满了奇异幻想,在“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态势中,价值取向决然地倾向于现代,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上海、北平、天津、武汉等地,发达的商业和冷酷的机器工业,以其疯狂力量扭曲了人性,现代社会的畸形、病态发展,使中国知识分子感到痛心和迷惑,于是,传统的温情又逐渐复活。京派作家大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的性情也多为温文尔雅的传统士绅情调,然而,他们之中又大都有留洋经历,对西方现代文化颇为熟识,于是便有了在文化品性方面熔铸古今、学贯中西的包容并蓄。显然,在中国现代性文学语境中,“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中有交织,侧重一方面兼顾他者,周作人和沈从文就更偏重中国民族性的审美情境,京派作家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重诂和重建中国的民族文化品性。
此外,“被现代性”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也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必然抉择,这形成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语境的显和隐两种形态的二元对立,很明显,为了彻底告别腐朽、保守僵死的封建传统,中国现代社会选择了西方的现代性,而且在五四时期采取了唯新是举和全盘西化的极端立场,便形成了现代性与中国传统性的二元对立,这也正是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在潜隐层面,中国被迫接受的现代性,其异质文化特征,在中国本土的环境中,不断被改造,这就造成了西式现代性与中国本土性的持久对立,最终形成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性及其多元化语式。
总而言之,存在多元化语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另一本质特征,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参考文献][1]陈思和.复杂的叛逆性――现代海派文学的特点[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郁达夫.北国的微音――寄给郭沫若与仿吾[J].创造周报,1924.
[4]郭沫若.十字架[J].创造周报,1924.
[5]汪淑.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
[6]妥建清.中国文学自身现代性的追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3).
The Essence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UANG Jian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China)
图腾一般是指远古时代的民族所崇拜的物品或民族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播及创新发展,现代文明中的图腾早已不是单一的图腾标志,更多是将图腾进行分解,出现了体现图腾信物的载体,将图腾自身的价值和无限魅力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被称为“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延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现代社会解构图腾文化,在一定的领域中应用图腾文化,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文化领域,并将图腾文化应用其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一、龙凤图腾简述
中国传统的龙凤图腾的萌发与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原始先民利用巫术保护自己和崇拜图腾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到人们以各种方式崇拜龙凤,这样的背景下,凤图腾得到不断发展。龙图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与中国原始的宗教、神话传说、民风习俗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在以蛇图腾崇拜为主的华夏族的演变和融合中发展而来的。凤图腾是东方民族的另一个图腾符号,是原始部落中的一个简单代号。而龙凤图腾的标志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的联盟。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对称,龙、凤也为一组对称,原本是古代先民的崇拜之物,而后逐渐演变成象征福瑞的标志。在今天,龙凤纹样呈现出刚柔并济、形态各异的特点,频繁出现在建筑、服饰等领域,不断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因素。
二、龙凤图腾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中的应用
龙凤图腾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需求,成为了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素材之一。通过对品牌设计的研究,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更多的设计师将龙凤图腾和现代的审美观相融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具体的视觉传达领域包括标志的设计、包装的设计、品牌的设计等,在不同的视觉传达领域中,对龙凤图腾的应用也不同。
(一)标志设计与龙凤图腾龙凤图腾是一种文化,能承载人们的感情和需求,更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在不少标志的设计中,利用龙凤图腾的元素,赋予标志新的内涵和意义。例如一些运动会的会徽设计中加入龙凤元素,结合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更加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诠释了美好的意义。还有众多借鉴龙凤图腾的标志设计,如华夏银行的行标、香港的新形象标志灯,都有龙凤图腾的内涵在其中。
(二)包装设计与龙凤图腾现代社会中,包装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可以使商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良好的包装设计对商品的销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在具体的包装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的龙凤图腾,为整个包装设计提供了较多的素材,也更好的诠释了产品的内涵和意蕴。例如,名为“骄子”的香烟盒设计图案为海水江崖云龙,有龙飞在天,惠泽天下的寓意。另外,含有龙凤纹样的现代包装一般用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中,使产品更加突出,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也传播的民族文化。
(三)品牌设计与龙凤图腾品牌设计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现代人不再对图腾具有崇拜的观念,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被有效运用,龙凤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产品的品牌标志设计就是要充分体现特色,引导品牌经营的方向。因此,将龙凤图腾应用到品牌设计中,促进了品牌的发展。如在著名的瑞士腕表中国推介会上,设计者以龙凤为主题,其具体的系列表盘上有以龙为造型的图案以及鲜艳的活动色,极好的展现了龙凤元素,使这一品牌的手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另外,龙凤图腾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还有不断演变的图形纹样,都对现代视觉传达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结语
一、相同之处
1.不落俗尘的外貌美
无疑,香雪是美丽的,她有一张“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有一双“洁如水晶的眼睛”,有两片“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你只需看她一眼,心中就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情感。
三姑娘的外貌也是美的,是属于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你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两位作家善于用精炼的笔墨,通过三言两语的点染,将人物外貌刻画得深刻、细致。对三姑娘,不是传统的肖像描写,是由虚而实,未写其眉眼口鼻肤色身段,仅仅用“穿旧衣服好看”来烘托,三姑娘的美丽就已经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试想,穿上新衣服的她该是如何的光亮照人呢!而对于香雪,作家铁凝则侧重于其面部特写,从面孔到眼睛和嘴唇,进行面与点的形容,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突出她的纯净不俗之美。三姑娘纯美中露出宁静,香雪则在纯美中透出活力。尽管二人之美各有特点,但两位作家通过或浓或淡、或实或虚的描绘,便将女主人公不落俗尘、山川般灵秀的自然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2.纯真善良的内心美
显然,香雪是单纯的,她和其他姑娘一样,挎着家乡的特产,同火车上的人做生意,但她身上却没有沾染一些小商贩的狡黠。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价,顶多会看着对方说一句“你看着给吧”。旅客们爱买她的东西,因为她那纯洁、晶莹的眼睛会告诉他们,她还不知道什么叫欺骗。面对如此单纯、美丽的小姑娘,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不会和她耍滑头。即便是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在她面前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当一群女孩彼此嘲弄、取笑时,香雪始终保持着善意的沉默,因为她不知道如何用言语去“攻击”别人,更不知道如何用言语去保护自己和别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她用一篮子鸡蛋去交换火车上女孩的铅笔盒时,她谢绝了那个女孩无条件将铅笔盒赠予她的好意,表现了她有一颗不占他人便宜的金子般的心。在她的身上,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纯美。
而三姑娘的心灵同样是美的,她虽记得昔日看龙灯的情景,但为了陪伴孤单的母亲,她谢绝了堂嫂们的邀请,抵制住了外界的诱惑,放弃看龙灯的机会,透露出对寡母相依不舍的挚爱之情。她话说得不能再得体,事处得不能再恰当。她纯真的气质与智慧具有威慑邪念的力量,把青年学生的心灵都净化了,她的心灵如竹和水一样清纯。
3.勤劳能干的行为美
当火车在台儿沟停靠一分钟时,香雪便和伙伴们一起“挎着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以此换取城市带来的生活必需品。香雪在做买卖时,没有父母的强迫,没有为生活所迫的压抑,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可见,香雪身上具备山村姑娘勤劳的本质特点。
三姑娘也是勤劳能干的,八岁时,她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每天清晨起来,把家里的家具抹干净。在她的操持下,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在别人看龙灯的晚上,她却在家捆菜以便第二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在废名的笔下,三姑娘没有偷闲打盹的片刻,洗、抹、操持、捆、卖这几个动词,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三姑娘的勤快有力地描绘出来了。
铁凝和废名两位作家在不同的年代,塑造了同样具有外貌美、内心美、行为美的两位姑娘。
二、相异之处
1.文化内涵不同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三姑娘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作者废名在她身上极力讴歌的是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通过她状写乡村自然之纯净,也状写当地人心灵之纯净。作者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不可否认,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种人生形式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是一种现实的自为自在的人生形式。此种背景下的三姑娘身上流露出了孤寂的色彩,她的内心其实无比孤独。她虽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彼此间交流甚少,三姑娘的少女情怀没有袒露,更无处倾诉,不去看龙灯也使其失去了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最终使得她在孤独中挣扎着。
而香雪则不同,她是正在接受着文明洗礼的初中生,她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有改变命运的渴望和举动,有与伙伴一起奋斗的勇气和幸运。作者铁凝赋予这个人物以鲜明的时代印记,她是那个时代乡村青年的代表,她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作者用香雪卓尔不群、独具风标的举动诠释了一种理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当香雪换取铅笔盒回家时,在铁轨的那一头迎接她的是台儿沟的姐妹们,山谷里突然爆发的姑娘们欢乐的呐喊,使群山也为之感动得颤栗,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同姑娘们共同欢呼。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听见香雪前进的脚步声,更是听见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2.追求不同
因为文化内涵的不同,因而导致她们追求的不同。三姑娘捍卫的是本真的人性,香雪追求的是现代文明和知识,两者的追求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折射出强烈的时代信息。
三姑娘身上更多的是传统女子古朴纯洁的乡间特点,表现出人的天性。她勤劳、早慧、乖巧、淑静,不被世俗喧嚣所浸染,脱却原始乡野的粗粝。尽管命运坎坷,家庭的不幸遭遇带给她伤痛、哀愁和寂寞,但她选择平静地面对,体现了“自然人”的坚忍的生命力。
而香雪执着追求梦想,渴望知识与现代文明。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每天要到15公里外的公社去上学,她拥有一颗聪慧、上进的心。在和车上的旅客做生意的时候,她关注的是书包、铅笔盒、配乐诗朗诵、上大学等。她在那停车的一分钟里踏进火车,用四十个鸡蛋和走三十里夜路的艰辛,换来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不难理解,那个自动的铅笔盒,在香雪的眼里,已经成了文明进步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她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就越能表明她追求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香雪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17岁的香雪姑娘用40个鸡蛋和走30里山路艰辛换来了一个她向往已久的泡沫塑料铅笔盒,这是一种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交换吗?不,香雪看得更远。她换回来的是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一个“满”字传递出香雪内心的喜悦。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来镂刻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了香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摆脱山村封闭、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这显然同三姑娘有着本质的区别。
3.命运不同
《竹林的故事》的结尾:“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小说结尾又现竹林流水的图景,暗示了主人公的现状,用晦涩的写意指向了三姑娘的难解的命运与朦胧的未来。
第一,必须树立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城乡文化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乡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吸纳契合现代化要求的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难以完成全国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排斥乡村文化,相反,是对乡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在世界城市所谓无名化的危机中,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可起到一定的标识作用,如中心城市可以从所在区域的乡村文化中取得特色与借鉴,从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文化特色中心。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乡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又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乡村文化底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第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一方面,城市文化必须把发展乡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乡村文化培植新质素。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根本措施在于“软硬兼施”,既要重视覆盖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又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与制度化建设。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发挥进城务工人员这支悄然兴起的庞大队伍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城务工人员作为进城的农民,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具有较其他农民更深的感悟力与接受能力,同时,对于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来说,他们又有较城市文化工作者更强的适应性与选择能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他们的文化需求纳入总体规划,确立培养民主法治、宽容大度、卫生保健、目光长远的新型农民,变打工者为创业者与现代文明使者,而不是城市流浪者与盲流的战略目标。而农村地方政府特别是相关的文化建设部门应该特别注重发挥进城务工人员的作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与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与定期沟通机制,如利用他们返乡之际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吸纳他们好的建议,同时给他们以文化交流使者的任务,敦促他们注重自身形象,积极地宣传本地文化,提升地方形象,创造条件招商引资,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现状;原因;对策
一、前言
贵州省地处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山脉河流众多。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因素决定了少数民族广泛分布,形成了贵州地区共有族群多,各族群间交叉度大等特点,而且由于这些地理特征如交通闭塞等阻碍了文化间的有效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类型,但是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的促进了国家及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现代文化气息的融合,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及紧密,使得灿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变异或消失的威胁,而少数民族体育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少数民族身体素质、增进团结、增强自信心及自豪感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探讨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发展现状,主要是从存在的问题方面来论述,存在问题必然联系着深层次的原因,因此不仅发掘问题,而且阐述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几个方面如下所示:
(一)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步伐
由于贵州省处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因素影响使得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在少数民族驻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导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滞后。贵州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地处偏远的贫穷山区,经济落后,有的少数民族还处于温饱之下,很难有财力发展传统体育事业,使得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贵州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水、电、公路等生活基础设施不健全也从间接的制约了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体育教学缺乏重视
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购买体育设施和器材相当有限,熟悉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师较少,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没有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谈不上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
(三)受到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及影响
随着现代文明进入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汉族文化不断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淡化,甚至消失。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校与其他汉族学校接轨,或者按照汉族学校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体育技能明显带有现代特征,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如现代竞技体育刺激,观赏性不如现代竞技体育强”。
(四)受到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及影响
先前由于少数民族居住地方比较偏僻,文化生活贫乏,以点着篝火唱歌、跳舞、踢腱子等为主,一部分体育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通常受到现代娱乐文化影响比较小。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少数民族居住点,电、甚至网络通达,具有现代特征的娱乐方式多了起来,打麻将、打扑克、闲聊、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等娱乐,已经很少有人去玩传统的体育项目。
二、改善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
贵州省应该把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高到战略的层面,努力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支具有地方体育特色的供游人娱乐的项目。所需资金可以由当地筹备和省财政转移支付来筹集,逐步改善落后的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
(二)在少数民族学校把其传统体育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
学校是一个很好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是很多知识及体育项目推广、普及、发展、提高的有利场所。根据学生所在地情况来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把其纳入到正规教学内容中。学校可以就地取材,可缓解学校体育经费的短缺及场地、器材、设备的匮乏。由学生带入少数民族居住地更便于向大众宣传。
(三)利用创新思维把现代体育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随着现代文化、文明进入贵州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体育对传统体育的影响是肯定的,因此趁早就应该利用创新的思维把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相结合,取现代体育的精华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发展创新,使这些项目与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状况相协调,同时应积极吸收现代竞技运动的精髓,找到它们的结合点。
(四)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
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不利一面,但是也有着有利的一面,现代传媒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介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知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少数民族体育,转播各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比赛,建立贵州各省少数民族体育相关网站等手段推广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本德育 中等职校 策略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到位。在新的背景下,广大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者们也期盼着有一种更为有效、更有时代气息的德育范式出现。人本德育这一新的德育范式由于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作为现代德育深化发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获取的必然选择,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此展开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人本德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从德育的功能上讲,德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功能。过去,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学校德育往往片面强调德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使密切联系学生的德育实践远离了学生。显然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人自身发展、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回归原点,重视人权、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性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人本德育这一理念逐步得到了认可。不少学校把发展“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纷纷确定了人本德育的办学思路,许多德育工作都围绕“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可以说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二)人本德育实践得到有效开展
随着人本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有的德育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将人本德育的理念融入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方式的选择、结果的评价等过程之中,可以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实践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学生遵章守纪,维护校园稳定,而是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还瞄准学生的明天,在制订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都体现着这一目标。二是形式多样。人本德育实践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思想教育,还有各种丰富的德育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走出了校门。三是参与面广。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为将人本德育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开展德育实践时都力争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由于这些实践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乐于参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实践不仅有学校师生参与,还有家长、企业人士、社会人士参与。
(三)人本德育成效得到初步呈现
一是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将人本德育理念本土化,涌现出许多德育管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二是广泛的人本德育实践促使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较为科学的确定。在校内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三是受人本德育的影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还表现在就业后的后续发展上。
在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之时,审视当前在中等职校开展的人本德育实践,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较为肤浅
由于人本德育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着对人本德育理论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尤其是在内涵的把握、路径的建构上还不够全面。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性的完善发展。
(二)实践缺乏系统
虽然人本德育的实践已经展开,但这种实践目前还只是穿插在业已形成的德育框架之中,不少中等职校对此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实践的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影响了实践的效果。
(三)特点不够鲜明
由于这一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人本德育的目标,与中等职业教育联系得还不是非常紧密。因此在不少已经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中等职校,普遍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烙印不明显、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当前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给予重新审视,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更要冷静思考、正确定位、科学实践。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的思考
人本德育的内涵很丰富。面对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我们需要在深刻领会人本德育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中等职校的实际,深入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内涵,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潮流,增强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把握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要进一步优化
人本德育的目标在于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在中等职校开展人本德育实践就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清楚中等职业学校中“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中等职业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否则只能是空谈。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职校比一般院校更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学生要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但技能毕竟只是谋生的手段,学生一旦成为社会人,其需求也就不单单是谋生。因此,中等职校中的“人”不仅仅是“校园人”,还是“社会人”“家庭人”“职业人”,是有现代特征的文明人,中等职校在培养学生时也不仅要考虑学生今天的进步,更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发展。所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应优化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幸福为本,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各种社会角色的现代文明人。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
根据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目标,我们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明人。而要实现或支撑起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如同建造一座房子,修建房子牢固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柱最为重要。
1.基础是尊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基石,没有人的生命,人的德性只能是无。因此,德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要顾及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领悟。
2.支柱是四位一体的德性培养。中职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或身份有校园学生、社会成员、家庭成员和企业职员。我们将道德以每一种身份和角色进行细化,确立人本德育的支柱: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即以学生个人品德培养为核心,塑造校园文明人;以学生社会公德培养为核心,塑造社会文明人;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塑造职业文明人;以学生家庭美德培养为核心,塑造家庭文明人,从而建构学校、职业、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途径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中等职校人本德育本身是一个新的德育范式。要实现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反馈,再到实践中进行论证反思,在人本德育实践中获得新启示。教师在人本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使教师具有人本德育理论和人本德育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课题研究是关键。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带动教师的日常德育工作,为人本德育实践指引方向,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要以课题研究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丰富人本德育实践的操作内容。
2.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基石。人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本德育并没有否认道德知识的作用,而是对道德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德育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本德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机械式、灌输式、填鸭式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只会让学生远离道德。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以课堂为平台,完成道德知识的习得才能夯实人本德育实践基石。
3.以体系构建为纽带,提升人本德育实践的成效。我们要立足校园文明人、社会文明人、职业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培养,构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体系,要以课堂渗透奠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基础;以活动引领丰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形式;以社会实践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增强人本德育的实践性。尤其在活动的开展上要进行系统思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是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有力支点,也是提升人本德育实践成效的有效举措。要依据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开展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德育活动,活动内容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实践,反思其在校园、社会、企业和家庭的职责和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实现常规活动普及化、主题活动系列化和品牌活动个性化,从而真正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
(二)把握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关键
1.评价要科学。人本德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中等职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德育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德性的发展,一是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累积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来衡量学校人本德育的效果。二是因为检测卷所能检测到的多半是“知识”类成果,不能覆盖发展的全部,而发展是多元的,需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进行。因此,人本德育的评价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具体对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进行评价时,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被学生认同与喜欢,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构建有效的人本德育评价体系。
2.传统要继承。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发掘、总结、提炼、继承德育遗产,为人本德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古代传统德育就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八种。这些都是与人本德育相通的,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继承和发扬。
3.内容要互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企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否则就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因此,将企业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理念等融入人本德育实践中,学生就业后就可以缩短过渡期,这样对学生本人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也是与人本德育理念相符的。因此,人本德育的内容要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胡剑虹.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2]何小群.基于人体生命立场的人本德育理论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
[3]圾正奎.关于职业院校“人本德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17)
[4]黄钊.研究传统德育方法 深化现代德育理论――为崔华前博士《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研究》所作的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关键词:纪录片;赏析;音乐;色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45-01
赏析音乐。本片使用类似非洲打击乐的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塑造远古的神秘气息。当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响起时,镜头叙事的节奏也就相应加快。使用电子合成乐器,让观众听到平时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音色,使得在音乐上有一种新鲜感。在宏大场面中,尤其大楼瞬间倒塌的时候,使音乐与音响瞬间消失,声音的戛然而止,推动了整场的紧张,创造一种庄严的氛围,体现大音希声的创作理念,大楼的倒塌变得富有某种仪式性,其代表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现代文明的消失。使用类似宗教音乐的配乐,使音乐的旋律变幻性丰富,创造出其神秘性,音乐的共鸣性极强,多采用共鸣强烈的低音,塑造庄严的氛围,从气势上震撼观众,表现的是人类对自然所应有的一种敬畏。
品评音响。声画分离,声音采用回音效果,使人的声音变得悠远,在观众的听觉上创造一种时空上的距离感,在空旷的镜头中配以音响,一方面说明人类确实曾经存在,一方面表现使得虚拟的回忆镜头增强了真实感。在诸多镜头中不仅仅出现人类的声音,更多的是动物和自然界的声效,立体上还原原始的自然界。
细说解说词。整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旁白的叙述,一部分是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的分析。旁白的叙述大多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而在中间穿插着对于人类文明消失的评论,描述性的语言是对真实感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尽可能的保持了对于想象中的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的真实性;而旁白对于人类文明的评论,把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所展现的脆弱,渺小直接点出,使整部纪录片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例如“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常常只是种幻想……现在没有人的照看,现代城市孤立在大自然面前,接受大自然的复仇。”
片中使用专家的分析,其目的也在于提高真实性和对观众的说服力。而专家的出场方式也很独特,导演采用的是让专家的形象在空镜头中突然出现,犹如闪电一般,在这种特技的运用上是与片中反复提及的电力问题的强调,片中一直在想象当人类消失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电力系统会如何,而让现实中的专家以闪电闪现的方式正是与片中所强调的内容形成对比。
色彩剖析。整部纪录片在展现人类所创立的现代文明时多用一些阴暗的色彩基调,而在展现多年之后大自然重夺地球掌控权的时候更多的是较为明亮的色彩基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本片一直在抨击人类对于自己所创文明的崇拜,从而传达给观众一种对人类盲目自我崇拜的批判。
布光欣赏。片中对于光线的运用也很独特,导演在拍摄人类废弃的大楼时,背景是阴云密布的天空,或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而光线只能透过云层隐约显现,而在拍摄丛林时,运用的也是从丛林所遮蔽的阴影中冲着阳光的方向拍摄,所展现的是一种被压抑的情感基调,在人类消失之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逐渐被大自然覆灭,最终完全消失,这种将人类自认为是成就的东西在人类的面前撕碎,这是对人类的讽刺,也是对人类的警告。
景别运用。片中大量使用全景和远景,为的是营造一种宏大的气势,尤其是在表现高楼大厦瞬间倒塌时,高空拍摄的大全景,让观众看到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是如何在一瞬间覆灭的。相比于近景与特写来说,远景和全景更能体现被叙述主体的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主题表达。综上所述,本片的主旨在于展现人类社会的渺小,而在人类消失之后,将会失去对世界的统治,自然也将重夺优势地位,最终人类所创造的现代文明也将完全消失。
片中处处展现了一种思考,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人类狂妄的认为自己已经征服了自然,对于自然的控制似乎是绝对的,而实际上,当人类不再存在,一切又将从头开始,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越是高级,便越是脆弱,本片对人类做出了理性的警示,同时打击人类的自大和狂妄。
原始人类造就了最纯粹的色彩表达方式,用色鲜艳、浓烈,传达出原始人类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浅穴中,由红、黄、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们祖先对色彩的认知掌握和运用迈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色彩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知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五色理论体系”也带有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对解读中国文化,探究五色理论背后的真正内涵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五色理论与现代色彩设计的关系
传统的五色理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久的生活和劳动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产。传统的五色理论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具有独特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当然,传统的五色理论也有其糟粕之处,其带有浓厚的道德和阶级色彩,具有一定的民族局限性。现代色彩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肯定离不开对于传统五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传统的五色设计理论毕竟经历了长期的色彩实践,积累了丰富和经验,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基础。在进行现代色彩设计时,一定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运用传统五色理论,既要学习和继承其中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民族经验,又要看到传统五色理论的局限和不足,结合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对于其中的糟粕予以摒弃,突破原有传统理念的限制和束缚,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得到突破,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的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有些误区是要避免的。有的人认为,现代色彩设计应该是一种现代艺术,应该全盘学习西方现代的色彩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五色理论在现代设计中完全没有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全盘否定了传统的五色理论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将传统的东西完全予以抛弃,在现代色彩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民族的特点,是不利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植根于中国的土壤的。另外,一些人认为,民族的就一定好的是有价值的,在现代色彩设计中,将传统的五色理论完全照搬照抄,不加以改进和发展,其中一些色彩的设计思维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在现代色彩设计飞速发展的今天,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一)传统五色理论与现代色彩设计的共同之处
色彩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慢慢积累和发展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理论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的形成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理论,其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宗教性等特点。而现代色彩设计是属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其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生存于各个民族的色彩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土壤上面慢慢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来源于各个民族的色彩传统和理念,借鉴各个民族色彩理论的精华,结合现代艺术理念从而形成。现代色彩设计在很多方面与民族色彩理论有高度的相通之处,许多现代色彩设计理念仍带有深深的民族烙印。以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为例,中国传统五色理论中,红色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的欢迎,经常被使用于嫁娶,集会等重要的喜庆的场所,来表达人们的喜悦欢快之意。据调查,时至今日,红色仍旧是中国人最常用和喜欢的颜色彩。在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红色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红色的理念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涵义,用来表达人们喜悦,热情,欢迎等思想和感情。
(二)传统五色理论对于现代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其创作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各个民族的传统色彩理论中。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来源于广大中国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几千年的积淀和创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现代色彩设计都是从各民族的传统色彩理论中融合发展创新而来,深受传统民族色彩理论的影响。传统五色理论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理论,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世界各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还是民族风俗文化的差异,在如今现代文明世界中,都越来越重视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传统五色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在色彩理论中的民族特征,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代色彩设计应该充分挖掘传统五色理论中的精华,将民族传统色彩与现代设计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发展出既具有传统民族特征,又符合现代艺术设计和美感的色彩设计理论。
三、如何在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发展继承传统五色理论
(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五色理论的精髓
在现代色彩设计理论的发展中,一定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将其作为基本出发点。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中融入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宝贵的借鉴价值。在现论色彩设计中,一定要将本民族的特色融入其中,将本民族的色彩文化发扬光大。继承和发展传统五色理论的精髓,将其融入现代色彩设计理念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要在传统五色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五色理论,但是,也不能完全对于传统的理论照搬照抄,不加否定的全盘接受。传统文化毕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现代文明日益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流行的背景下,传统五色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很多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在中国传统五色理论中,黄色是皇家和贵族才能够使用的特殊颜色,被用于宫廷的一些建筑设计中,普通百姓是严禁使用的。这种色彩理念明显具有很大的阶级性,在现代设计理念中是不可取的。
(三)引进优秀的现代色彩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