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传统体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体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体育的特点

第1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煤矿;副立井

1.黄玉川煤矿副立井建设情况介绍

神华神东黄玉川煤矿是由神华神东电力公司与亿利资源集团公司按照51:49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的,现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管理生产。

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2007年西部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63年。矿井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

我国第一个一次性设计、施工建设的千万吨竖井。

矿井副立井提升系统于2010年1月12日投运,开创了国内竖井全无轨辅助运输的先例。并在提升能力、大罐笼柔性结构和容积方面开创了国内的三个第一

2.副立井提升装备

黄玉川煤矿副立井提升高度为346m,井筒直径Φ9.2m。垂直90°布置两套摩擦式提升机。

2.1.一套特制双层大罐笼+平衡锤 ,具有可整体下放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功能,采用无轨运输系统,实现了井上下“一条龙”无轨运输,解决了传统副立井提升系统和无轨运输配套的一系列难题。

2.2.一套交通罐+平衡锤,运送班中零散人员,减少大罐提升次数,节约运行成本。任意一套提升机出现故障,均可用另一套实施救援。

大罐笼承载参数:

罐笼尺寸7700×3800×11000mm

罐笼总重50.3t(含滚轮罐耳、首尾绳连接装置等)

罐笼载人150人×2层=300人

罐笼最大载重47.5t(下层甲板)

3.副立井提升设备选型

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设备选型如下:

(1)核心技术和设备全部进口:

电控系统:德国西门子

制动系统和锁罐系统:德国西马格

提升钢丝绳:德国法尔福公司的达高钢丝绳

(2)其他设备选用国内知名产品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制造:

主电机:上海电机厂

提升机:洛阳中信重工

罐笼及大罐主轴:徐州安全设备厂生产,德国西马格公司设计、监造。

使用国内已成熟的技术、设备与国外先进的设备配套使用,在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与完全的进口系统相比,共节约投资5000万元左右。同时,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售后服务及时,备件采购周期短,后期的维护费用低。

3.1.提升机设备选型

提升机选用国内多数大型矿井广泛使用且口碑良好的洛阳中信重工生产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大罐笼提升机 JKM4.6-6(III) :设计最大提升速度8.19m/s,设计罐笼最大载重量46t,最多乘载2×150人,钢丝绳首绳6×48mm,摩擦轮直径4.6m,交通罐提升机 JKM2.4-2(I)

设计最大提升速度7.67m/s,最多乘载16人,钢丝绳首绳2×28mm,摩擦轮直径2.4m。

3.2.罐笼选型

根据运送大型设备的尺寸和质量要求:

特制双层罐笼的尺寸为7700mm×3800mm

采用柔性罐体的设计,有效减轻了罐笼的自重。罐笼自重:50.3t(包括首、尾绳悬挂装置等)本体高11m,属于特大罐笼。

根据大件运输要求,在罐笼内设有定位装置和阻车装置,平板车固定装置等辅助设备,方便无轨车辆的运输。为了节省能耗,保证提升安全,大罐笼平衡锤采用可调箱式平衡锤,在正常情况下平衡锤的质量,满足两辆无轨胶轮车(25t)的运输,在提升大件时装入一个平衡重车。

3.3.钢丝绳选型

综合考虑钢丝绳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钢丝绳选用德国法尔福公司的达高钢丝绳,而平衡钢丝绳则选用国内鞍钢钢丝绳厂的扁尾绳。

大罐笼:

提升钢丝绳48mm 6x36WS-FC型圆股钢丝绳(德国法尔福公司)

平衡钢丝绳 187×29ZAA P8×4×19 型扁钢丝绳 (鞍钢钢丝绳厂)

交通罐:

提升钢丝绳28mm 6x31WS-FC型圆股钢丝绳(德国法尔福公司)

平衡钢丝绳 67×15ZAAP6×4×7 型扁钢丝绳(鞍钢钢丝绳厂)

3.4.传动及电控系统选型

通过对交-交变频、交-直-交变频和直流驱动三种传动方案在工艺要求,电气性能、保护功能,投资、管理和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考虑:

大罐笼提升设备采用12/6脉动交-交变频传动系统,减少了复杂而且使用、维护费用昂贵的水冷系统。交-交变频矢量控制技术非常适合交流传动,特别是矿井提升机低速、大扭矩的工况。在低频段无脉动,受控运行性能好。在提升过程中,可实现无制动运行,大大降低了系统对液压制动的要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交-交变频系统在0转速时可以达到200%的荷载,并且可长期保持。

配套的磁控滤波和无功补偿装置,既满足系统的驱动要求,又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小了谐波污染。交通罐提升选用直流传动方案。

控制系统采用双套西门子S7-400PLC+FM458控制,S7-400 PLC主要用来实现逻辑连锁控制和保护功能,FM458主要用来实现工艺控制,比如位置、井筒开关检测、行程控制、速度控制、工艺控制等。重要的监测信号均进入两套PLC,参与各类重要保护和闭锁,相互监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省投资,电控系统的核心环节(变频器、控制设备、操作台、轴编码器、井筒开关等)为进口设备,其余为国产设备

3.5.操车系统选型

目前国内的立井提升,都是采用摇台做罐笼的承接装置,进出车采用推车机和阻车器。由于我矿的大型设备重量大,为保证副立井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防止罐笼在井底进出重型设备时,钢丝绳的弹性伸长过大引起罐笼上下起伏,给大、重型设备的进出带来困难。我矿采用了德国SIEMAGE公司的罐笼锁紧装置及摆动平台,有效的减少大型设备进出罐笼对提升设备及其钢丝绳等造成的冲击。

3.6.制动系统选型

选用德国西马格公司生产的恒减速液压制动系统。国内近些年多次出现摩擦轮提升设备的跑车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我矿提升设备的制动系统,使用两套独立的泵站系统,正常情况下两个液压站同时工作,进、回油管路相互独立,每个液压站负责1组闸盘的制动。一套泵站故障时,单台泵站可通过切换阀组同时供两组闸盘工作。这样,可以避免维护不当或其它原因引起液压站回油故障造成的跑车事故。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副立井提升系统运行情况

黄玉川煤矿副立井大小、罐笼提升系统自2010年1月12日正式投入运转至今已有4年,期间运转平稳、正常,未出现较大影响生产的故障情况,运行情况良好。至今累计故障影响时间不超过40小时,事故率仅为0.135% ,大罐笼提升能力突出,在生产任务较紧及综采搬家倒面期间,每班提升和下放车辆均在90车左右。有力保障了矿井的建设、生产进度。

我矿作为神华集团的第一个立井项目,副立井提升设备复杂,对检修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为确保副立井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引进了有立井提升维护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提升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对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技术力量。引进对提升机主轴轴承振动、温度等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的在线监测设备。以实现对设备机械损伤、故障的提前判断和预防。以弥补人员无法实时、连续监测和靠经验判断的不足,更好的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相信通过立井提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和高技术监测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成为神华集团乃至全国煤炭生产行业的高产高效矿井。

第2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进入21世纪,“新媒体”成为传播领域的流行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悄然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拓展了人们的视听新领域。新媒体中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为文化领域带来更多机遇与变革,创新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构建了新的传媒秩序。随着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则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能便捷、高效、安全地获取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传播渠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服务,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多元化、深层次、全方位的传播模式发展。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能提高中国文化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形式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77项之多,其中少数民族有676项,汉族有301项,在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蕴含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按照其历史发展及其运动的主体功能,可划分为三大类:技击类传统体育运动,如武术、举重、摔跤、田径、射术项目等;民俗娱乐类传统体育运动,如球戏、舞戏、舟戏、空竹、棋戏等;保健养生类传统体育运动,如导引、太极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意义,例如中国武术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因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淳朴的内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大众群体广泛练习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源于人们征服世界的渴望和具体实践,必然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如摔跤、赛马、赛龙舟、舞狮、散打、武术等民间体育项目,都呈现出激烈的对抗形态,在对抗中切磋一流技艺,取长补短,交流感情,决出胜负,将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和场下的观众融为一体,提高了互动的氛围,最终实现竞赛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社会,竞技体育还是人们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方式,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更是以体育新闻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传统体育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借助现代竞技技巧,百花齐放,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比赛规则。以对中国最具规模和最有影响力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这一届奥运会有28个大的竞赛项目,其中不少比赛项目都与中国传统竞技体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武术成为该届夏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在万众瞩目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化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感。

再则,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总是与节庆联系在一起,如每年端午节各地都要举办龙舟大赛,九九重阳节举行登山活动,春节庙会上举办花样繁多的体育娱乐活动,还有定期举办的武术节、太极文化节、文化庆典活动、拜祖大典,以及近年来在全国城乡兴起的广场舞,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广场舞大赛,使民间体育与传统节日结合得更加紧密,丰富了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推动了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了儒、道、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儒文化中的伦理、包容、和谐的特性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传统体育项目中独特的礼仪规范;道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使传统体育运动借鉴自然界的万物生灵的和谐之理,使人体的养生保健理念遵从自然的发展;佛教中的结缘、感悟、信仰等理念深刻影响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理念,使少林武术形成了独特的少林功法和套路,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习武爱好者争相学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其中的“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知行合体”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众多文化中形成具有自己显著的、鲜明的、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

二、新媒体拓宽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领域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12月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7.6%和38.7%,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电脑端向手机端迁移趋势明显;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中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较2014年底增加4546万,增长率为8.8%,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即时通信和搜索引擎之外的第三大互联网应用。显而易见,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越发稳固,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用户从手机、电脑上看电视、看报纸、点播和下载节目变得轻而易举。新媒体将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加强了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一)新媒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的传播手段使体育新闻更便捷地在第一时间走进公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满足人们对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的渴求。2014年3月21日,作为国家级搜索平台――“中国搜索”上线开通,自2013年10月起,中国搜索开始筹建,首批推出新闻、报刊、网页、图片、视频、地图、网址导航七大类综合搜索服务,以及国情、社科、理论、法规、时政、地方、国际、体育、财经等16个垂直频道和“中国新闻”等移动客户端产品和服务。在这里,体育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等传统媒体兴建的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百度等国内知名网站,各省市区委党报、都市报创办的手机报、APP、微信、移动终端都无一例外地把体育报道放在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领域。

(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体育报道的垄断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的体育报道尤其是奥林匹克等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报道,往往会由一家或数家实力雄厚的电视台出巨资买断转播权,播什么、不播什么都由其说了算,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受时间空间和媒体经营等因素制约,播出的内容十分有限,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无论传播媒体的平台与介质如何变化,媒体的生存法则还是内容为王,所以,为受众提供好的内容是媒体不变的责任[2]。新媒体出现后,进入每个人都是编辑、记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信息的新时代。在体育比赛和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现场,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视所听编成文字、声音和图像向场外发送,再通过层层转发,把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一家或几家传统媒体垄断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局面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公众。

(三)新媒体改变和优化了受众结构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通过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民大军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构成并优化了网络受众结构。在数量庞大的网民中,青年人是新媒体重要的用户群体,新媒体给青年人提供了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多样的展示平台,新媒体的发展成为影响和树立青年人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载体,而青年人个性鲜明的特点更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四)新媒体的共享性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博客日记、微信等形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体验、观点等,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在人际间的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目的从过去的单一信息传递向自我参与、相互交流的目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大众传播中,使受众群体主动性增强。利用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可以拯救、保护、发展濒危的传统体育项目,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非常高的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但是由于人们的参与度不高,在大众中缺乏认知度,例如朝鲜族的跳板、瑶族的打陀螺、布朗族的藤球等。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使有“可读性、唯一性、接地气”特点的文化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共享,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使传统体育项目以多样的形式得以传承。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发挥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形式多样,在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提升体育运动项目传媒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新媒体的传播现已成为人们接收社会讯息的重要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单一地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来了解信息,体育爱好者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中的微博、微信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自拍的图片、视频、声音,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感,形成一则“体育微新闻”,通过网络链接,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意见。利用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媒介即时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让人们即时、快捷地观看和了解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过程。通过手机电视的形式让人们不再受直播时间的限制,把相关视频下载后,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并能选择“暂停、重播、选放”相关视频,并且根据个人喜好保存相关传统体育项目的视频。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号传播体育权威人士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化文章,结合体育官方部门设置的公众号,发表权威的体育新闻,提高网友们的关注程度,达到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众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目的。

(二)利用新媒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体育新闻传播的是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关注体育新闻的群体具有以中青年为主的特点。竞技体育赛事是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展现运动员高强的竞技体能、坚韧的心理素质、精湛的运动技能为主,其激烈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悬念性能吸引青年人的持续关注,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由于竞技体育赛事的特点符合中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必然决定了其受众群体以中青年人为主体。中青年人对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尤其喜好,体育新闻媒体突出竞技体育报道,也是为了满足这一受众群体的需求。而新媒体受众群体更是以中青年为主体,二者的有机结合,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可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三)利用新媒体全方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丰富,有着很高的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但由于传播范围小,造成人们的参与度和认知度不高。因此,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利用其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图像、音频、视频、即时传播、互联互动等优势,为青年受众群体所喜闻乐见。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传统体育活动的传媒视听效果,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充分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中去,让人们体会传统体育文化给其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提升个人的文化精神。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公众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博客日记、微信群聊等形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体验、观点等,使每个人共享信息和体验,同时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有利于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人际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多渠道传播的特点,关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性、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性,依据现代大众群体文化娱乐需求,科学地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新媒体传播媒介即时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让人们即时观看和了解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过程,搭建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平台,扩展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交流,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众群体间的认知度,带动人人自觉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去。让传统体育文化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使每个人都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构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1.

[2]陈颢天.多屏化信息时代如何构建纸媒的良性生态体系[J].新闻爱好者,2015(9):72.

第3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学 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体育项目,而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明显不足。相继很多学者和教育领域专家展开了对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愈加认识到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此项目,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十分必要。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在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背景下, 形成的独具一格的、 具有民族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其教学不仅遵循了世界体育教学的普遍特点,同时,作为我国独有的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体育各种技术、 技能、 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从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 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目的。

2中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2.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其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民族体育是其民族人民在生存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对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如黎族跳竹竿,其需要根据竹竿状况进行跳动,对身心素质的要求较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势在必行。

2.2集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世界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而体育形式作为文化种类,其随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面临冲击和挑战。全球化进程带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西方体育项目逐渐涌入社会,使得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冷落。民族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地位和影响力非常重要。通过融入到中学体育中,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避免遭受冷落和遗弃。

2.3增加民族之间的交流

民族体育项目是民族独有的,具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及时联络感情,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桥梁。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不足,意识不到位

多数中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没有形成体育意识。其对体育教学不关注,更不要说民族体育。即使相关部门制定了振兴并引进民族体育,但是仍旧有很多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加以改革,甚至很多教育领导对民族体育项目并不熟悉,体育课程开展力度不足,经费投入不足。

3.2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低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模仿练习,而对教学创新方面比较缺乏,几乎为零。教师不够重视民族体育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其同样对民族体育项目不敢兴趣。同时,很多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低,缺乏民族体育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模糊。

3.3教学方法、内容不够科学完善

虽然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逐渐向阳光体育方向改变,但进度较慢,改革的效果不明显。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完全没有创新点。比较体育课,学生更愿意在课下自己做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

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对策

4.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学校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定期召开体育教学研讨会,为中学领导和教师传授新课程思想和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让教育者接受新思想,与现代教学接轨。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在学校张贴标题海报等,让师生全面了解民族体育文化。

4.2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

教学应改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 [3]。中学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业务能力的重视,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体育教学能力,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讨会,拓展教师对民族体育的知识面。

4.3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情景模拟和趣味性体育互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比赛形式进行体育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民族体育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过于枯燥,且完善教学方法,打造学校自身的体育特色。

5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继承。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体育,在娱乐中感受民族文化,认识到族体育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利用科学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让真正的民族体育走进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斌忠 .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 [J]. 教育界 ,2013,(17):27-27.

[2]刘相根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J]. 新课程・中学 ,2013,(11):181.

[3]王飞军 . 创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程的相关探讨 [J]. 东方青年・师 ,2013,(9):214.

[4]李庆贺,丁先琼 .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民族中学体育

第4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健身

1.前言

健身,就是使身体健康。达到健身的目的,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健身方法。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就是增进健康的具体方式。首先,看一下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文化类型,她与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世界体育有着极大差异,具有古朴、自然、轻松、和谐及生活气息浓厚、娱乐色彩浓郁等特点,是当今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基本内涵是继承和沿袭原有的精神文化。”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留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括武术、导引术(气功)、民俗民间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2.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武术具有如下特点:

㈠武术具有攻防技击性

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征。这也是最能体现体育的本质的属性,武术的攻防技击动作构成了最基本的身体活动,这一特点体现了通过从事武术活动,来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生理的适应能力。

㈡具有内外合一,形身兼备的运动特色

“练习武术既要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2这里说的内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运行;外为人体手眼身步的动作。内外合一就是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协调,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武术作为一中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进曾中以哲学为理论依据,追求艺术审美的的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

武术的作用:

㈠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㈡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这两点作用与武术的第一特点相对应。长期从事武术锻炼可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㈢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武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人的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这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㈣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人们通过欣赏武术套路和散打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励。人们“以武会友”,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1.2 导引术的特点与功效

导引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术和体疗方法之一。它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与自我按摩相结合,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为目的。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导引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特点鲜明、博大精深的体育养生和医疗体系。

导引术的特点:

㈠运动养生观念

导引术主张用通过身体运动来健身治病,有西方学者将导引术称为“古老的中国体操”。

㈡身体运动、呼吸运动及自我按摩相结合

与发源于西方,且以身体运动为本质特征的现代体育相比,中国传统导引术不仅强调身体运动这一体育的基本属性,而且主张将身体运动、呼吸运动、自我按摩三者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了与西方体育和现代体育迥然不同的健身理论与方法体系。

㈢养生治病功效明显

古代养生家认为,导引术是最好的健身手段,也是其他以心理修炼为主体的养生术的基础:“凡欲胎息服气,导引为先。开舒筋骨,条理血气脉,引气臻圆,使气存至极,力后见焉。”

导引术的练习原则:

㈠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在导引术运动属性的前提下,不能忽视其“动静结合”的一面。与现代体育运动突出竞争、刺激、力量、速度、大运动量不同,中国传统导引术强调缓慢节奏、精神安逸的轻松运动。

㈡以内为主,内外兼修

导引术的基本方法是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及自我按摩相结合。这种养生理论决定了导引术“内外兼修”的特点。这里的内为人体的内环境系统,包括精神、脏腑、经脉、气血等;外为人的形体与运动能力等。导引术更注重“养内”与“养外”相结合,实质就是通过导引术锻炼来提高人体内部精神、脏腑、血脉等内环境系统水平,进而促进人体整体健康水平提高。

2.2 西方体育

现代体育有西方发展而来,西方体育源于古希腊。在雅典城外的阿波罗神庙的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中方式。”3可见,这种认识体现了古希腊人把在参与体育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作为肯定自己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方式。他们寻求在体育竞技过程中的力量和欢愉的刺激。古希腊的田径比赛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追求发掘人的最高潜能,就是在竞争中追求最高胜利和荣誉,来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

与现代体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古希腊为源头,产生于欧洲大陆的现代体育更注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外在形体,通过各类训练与比赛,促使人的力量、速度、协调、灵敏、耐力等运动能力提高与形体健美。相比之下,中国传统体育基本不是以发展人的肌肉力量与运动能力作为目的,而是将促进人体内部生理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心理水平,最终达到益寿延年的养生目的。

第5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6-01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繁盛,作为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生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中,伴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在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部族繁衍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拥有其一定的地位和功能。在西方体育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和功能,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1]。1986年9月在新疆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提出了四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古代体育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是指近代体育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点,有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往往能够体现出少数民族强烈的民族愿望。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是指它与近、现代体育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1]。

2.1传统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2.2 地域性

由于过去我国少数民族多居高山、谷地,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量少,文化氛围狭窄,受经济自给性、地方封闭的影响,孕育出来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各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习俗差别大,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同一运动项目,所包含的内涵、技艺等均有较大的差异。[1]

2.3 民族性

民族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特性。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宗教、语言、经济、地理、心理、道德等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本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本民族最鲜明的特色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与文化特质。

2.4 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经纬度跨度大,各民族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迥异,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和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5 习俗性

传统体育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体育的民俗性特点。如苗族的跳鼓在“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 、“起秋”等节庆期间广泛进行,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深化和发展,传统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使传统体育的民俗性体现得更充分。

2.6 娱乐性

娱乐游戏功能是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的基础,也是其能够发展的优势所在。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欢快的氛围。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3.1 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民族体育是民族民俗文化之一,反映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的崇尚喜好,广泛的群众性使其得以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 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2]。

3.2 教育功能

《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氏族公社成员们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受教育之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等进行教育。”有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并在体育活动中对下一代进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和教育。

3.3 竞技功能

体育的本质之一就是竞争性,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体育最有魅力的特点,没有竞争的体育是不存在的。纵观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3.4 娱乐健身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促进人的体能的发展和体质增强,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更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保证之一。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不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同时也是现代体育的源头之一。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各民族运动员教练员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已成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难言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空前重视,继而带动了其保护和挖掘整理工作,具体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一、积极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不仅使一些被中断多年的项目得到恢复,而且还使一些濒于失传的项目重现体坛。二、对一些不够规范或者不够科学的项目进行改革,增强科学性,提高运动技术,制定竞赛规则,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逐届增加,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3]。

5.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和功能,使得它的发展对增强民族体质振兴民族体育事业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专家与学者为此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性,既不能忽视其主要功能,也不要刻意的夸大其能力,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努力拓宽其发展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48-49.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

第6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上往往追求的是动作上的高难度,操作上的高风险,技巧上的高刺激性,成绩上的极限突破。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长期以往将造成运动主体的身体失衡,机能下降,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展。与此相反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以实现精神和身体的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锻炼,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调节,保证其处于健康有序的运转状态。显然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运动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去,是符合现代城市体育的现实需求的。现阶段,我国人居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严重不足,城市市政建设往往忽视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立,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在这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基础设施,简单的自备体育器材就可以开展各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踢毽子,或者是打太极都不需要太多的环境要求;另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简单易学,不受年纪限制,对于体制要求不高,最适合在社区环境下开展;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也符合城市社区体育的宗旨:简单,娱乐,健身,趣味。其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其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浇灌。详细来讲,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氛围难以有效的构建,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的沟通,并保证工作学习上压力的减缓;网络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娱乐,消费,忽视了窗外的自然生活,忽视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开展传统民族体育将有利于改善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的健康和和谐;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给予大家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

1.2城市社区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

首先,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其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不同地域,不同人口,不同组织结构形成的全新社会平台社区,将会慢慢成为全新的文化平台。有了这样的文化平台,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创新,继承,发展。其次,城市社区群众数量众多,而在现代竞争的局面下使得其在体育方面的选择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更加向往和热衷。在这样的趋势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效能。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入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的时候,一方面要仔细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特点,保证其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在现有传统民族体育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刻的创新,保证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娱乐性,健身性的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结束语

第7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发展墩向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5-0114-04

Guizhou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into Traditional Sports

XU Yi-fen

(Physicai Education Dept,Guiyang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08,China)Abstract:Guizhou minorities traditional 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It has been the national wisdom and spirit of thenation and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specific expression.The features of it aredistinctive traditional and cultural blend.I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modernization driving of our country and popular fitness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theoverall quality of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s features;Trends

在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所开发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深刻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和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大多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格和民族性格,竞争勇猛而不粗野、情绪饱满而含蓄内向、妙趣横生而不庸俗,突出了身体活动的技巧性、艺术性和娱乐性。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传统的延续、继承,许多优秀项目世代相传,魅力无穷,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对贵州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苗族的划龙舟,舞狮;彝族摔跤,赛马;侗族抢花炮、斗牛、武术;瑶族的瑶拳,打陀螺;水族的狮子登高,踢毽等。笔者在此选择了其中在贵州影响力大,与贵州渊源深远的项目加以探析。

(一)竞渡

龙舟竞渡是中国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贵州苗族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由于贵州黔东南苗族同胞多靠水而居,舟船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劳动生产中逐渐形成赛龙舟的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龙舟文化。如台江、施秉的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清水江,生活中的部分来源是依靠清水江,便产生了对清水江的信仰,每年端午前后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

苗族龙舟长二十余米,宽一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二十三米为母船,两侧每根各长为十米为子船,龙头,龙须由一根二米长的水柳术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种颜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彩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水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的骠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的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浆,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比赛场面十分激烈,使人振奋,使人向上,的确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的体育活动,是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较为引人瞩目的一类,同时,也深得各族人民青睐。

(二)斗牛

贵州少数民族的斗牛,起源于黔东南和黔南苗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如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从江、榕江一带,斗牛时,斗牛场一般设在村寨外的平地里举行,平地四面有山紧紧围住、四周的延缓的山坡供无数人驻足观看,斗牛场地通常还插有高牌、旗帜。四周山上,旌旗飘荡,特别美观,斗牛以两牛为一组,各由其主人牵牛进场,然后呜炮示威,两牛登场后,则相互用角相抵,胜负从中确定。胜者由牛的主人牵牛绕场一圈,鸣炮呼号以示庆贺,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浸透了风土习俗,充分反应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

(三)舞狮

舞狮是贵州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娱乐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蕴藏着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

松桃苗族人民的舞狮是山两名青年扮演用彩布做的雄狮,前有一名手持绣球的武士逗引,后有一笑眯眯的大头佛“伴随",在锣鼓声中进行跌扑、翻滚、跳跃的表演,动作逼真,观众随舞狮者一起强烈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舞狮的世界,更为精彩的是高空舞狮,在场地中间重叠起九张或十二张大桌子,最上面那张桌子四脚朝天。“狮子"在“笑脸佛"的逗引下,从下一张桌子钻过,再翻到上面一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狮子"踩着那四脚朝天的桌子脚尖上,表演各种惊险高难动作、妙趣横生、舞狮最初是为了祭祀神,驱除灾祸,而苗族人民则视之为一项欢庆丰收,预兴旺的体育娱乐活动,松桃苗族的高空舞狮,是力量、技巧、意志和勇敢的综合表演,并在历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为贵州苗族的代表性项目登台表演,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称赞。

贵州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纵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看出所具有的明显特点。

1、地域性。一定的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民族体育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域的影响,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某个侧面反应了某一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各个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斑斓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而这些项目,又是当地人群生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技能,如生活在清水江畔的苗族,传统体育“划龙舟”是特定地理环境里人们生存需要和谋生手段,保留着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烙印,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伴随着地方民俗文化的演进沿袭至今。

2、传统性。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信仰相联系,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苗族的芦笙会、四月八、花山节、吃新节、鼓藏节,侗族的多耶祭萨、花炮节等,以及新办的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中国黎平侗族鼓楼艺术节等,都包括有诸如赛马、斗牛、斗马、跳芦笙、赶鸭子、抢花炮、赛龙舟、斗鸡等比赛项目。

3、兼融性。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兼具文体融为一体的特点。例如:苗族的上刀山、瑶族的打陀螺、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打铜鼓、壮族的抛绣球等运动项目就把竞技、舞蹈、艺术、音乐、体育融为一体,这些项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以民族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令参与者与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少数民族体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达到满足,人们在这些活动中直接得到情感抒发。

二、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也是最富于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少数民族个性和群体气质的文化领域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合理的传承和更新,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与发展已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认为,立足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取向中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再作一些必要的努力。

(一)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流、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功能价值、训练方法和竞赛规则、社会化与产业化途径、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配套研究,逐步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健康科学的轨道,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更快走向世界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二)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道路。

要用科学规律指导少数民族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用科学原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提炼,促使从民风、民俗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科学化是我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在科学化的过程中,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将从更新中得到升华。

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是少数民族体育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组队参加每隔四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节奏推向,而大量民族项目规则的制定,则为民族体育的推广和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形成规范化。

受一定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状况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打破封闭状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将逐渐打破民族地域间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而使其具备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基本条件。

(三)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基地,更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摇篮,从欧洲的各种球类活动到门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无不是以学校为载体全面推广和普及,作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更应如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将之作为民族文化进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作更深入的整理、改进和创新,让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得到新的发展。

(四)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现代体育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点,将使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使不同地区的人民普遍拥有适合各自生存环境,简单易行易开展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口遍及全省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从而达到身心愉快,强身健体的目的,可以预见,民族传统体育之花将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越开越鲜艳。

(五)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并参与,坚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办法,结合农业节令,民俗节日和乡村文化站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同时也可举办邻县,邻省民族体育项目的邀请赛、对抗赛,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参与到民族体育活动中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

结 语

体育是人类针对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来的文化,而任何体育的研究,都应当立足于人类体质和健康的终极效果来开展。贵州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充分地说明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种族的文化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在衡量文化时是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民族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的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正是由于如此,我们应当认识到:贵州各民族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体育形式,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族情感的强化,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进,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中,贵州少数民族体育之花,一定会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王 云.中国体育教育学报[J].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

[2]周传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卡迪纳.他们研究了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博阿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第8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活动,在项目选择上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地域特色、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体质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长,身体柔韧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儿童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差。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适宜耐力练习,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其实,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要让学生懂得规则,循序渐进。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总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课堂实践和提炼,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并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要注意以下几种:

1、以体育项目的类别、内容来决定组织形式。

有的是奔跑类,如贴膏药、跌手帕;有的是跳跃类,如跳山羊、跳房子、跳绳;有的需要攀爬,如爬杆、爬绳等;而有的则练习投掷,如打龙尾、轻物掷远、沙包掷远。还有一些综合类的项目,如舞龙、打陀螺、抢花炮等。这些游戏项目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每个都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乐趣。为此,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2、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组织形式。

这点尤为重要。学生喜闻乐见的,也就是生命里最强的,比如“贴膏药”游戏,学生百玩不厌。

3、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项目穿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的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策略: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认真构思活动内容,因为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是伴随这游戏而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熟识活动进行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并做好场地布置,准备,甚至可以一些制作简单的游戏器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在进行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渗透过程中应根据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尊重学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从而使每一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3、选择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学生体质发展相符合。

第9篇: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体育 传统体育 振兴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76-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国的社区体育也因此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可以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种形式,而群众体育又基本是以社区体育来体现的。社区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在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借社区体育来促进我国传统体育的振兴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借社区体育来挽救我国部分即将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则更是意义重大且形势迫切。

一、社区体育文化对促进传统体育振兴的可行性

1.为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所决定

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动范围的区域性、体育组织的民间性、更加广泛的群众性和体育设施的共享性等特点。

我国幅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围棋、象棋、弹棋、相扑、马术、舞蹈、秋千、风筝、龙舟、拔河、射弩、举鼎、登高、气功、太极拳(剑)、太极扇、武术、踢毽、打弹弓、秧歌、垂钓等。同时,由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性和群众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往往也只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加以传承和推广。

2.为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所决定

竞技体育在我国几乎都是由官方直接干预和管理运作的,学校体育则是直接由学校来进行组织管理,而群众体育往往都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发行为,这种自发行为完全可以从群众自身喜好出发,所受约束较少,从而就更能增强社区居民的舒适感、亲近感、文明感这一主要目的。

3.为社区体育的对象特点所决定

竞技体育参与人一般为专业运动员,学校体育参与人一般为学生,这些人群相对较为年青,而社区体育参与人则是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各种身份的人都有。这就为传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带来了先天的优势。比如,年龄大的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些太极拳、太极扇、秧歌、气功等项目,而中青年则可以选择一些棋类、拔河、龙舟、马术等运动项目,同时女性还可以选择秋千、风筝、舞蹈等项目。

二、借助社区体育文化为载体来振兴传统体育的必要性

1.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决定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民族传统项目繁多,且是最贴近广大群众的。要想把如此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并加以发展,仅靠那些专业运动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广大群众去做这一事情,而群众的体育活动又绝大多以社区体育运动来具体实现的。故要想较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就必须要依靠社区体育这一载体来进行。

2.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特点决定

由于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它的活动对象会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老年人可以去打太极拳,却难以让他们去进行拔河比赛;中青年也许更喜欢去相扑、马术、拔河、龙舟,却很少有喜欢去进行太极扇、太极拳的运动。另外,传统体育与一般竞技体育又不一样,竞技体育走的是举国体制,实施的是金牌战略,项目的发展有国家作为其强大后盾,所以不用担心这些竞技项目会消亡。而传统体育则不一样,有太多的传统体育不可能走上竞技的舞台,又因项目确实繁杂,国家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与物力去关注,只能由群众自己(民间)去传承和发展。

3.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决定

竞技体育一般都是由官方来组织管理的,但毕因其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兼顾到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故而要想去传承它,只能放手让广大群众根据自身喜好参与到相应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去从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面临的问题

(1)社区体育的导向问题。社区体育的对象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大都是一种自发行为,只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自身目的性很强的运动,这样就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久而久之就会让传统体育的真正内涵得不到体现亦或是让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体育运动在一种相对不规范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完整的传承。即传统体育项目在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传承后,已经变得和其原来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区别。导向性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相关职能部门未能较好地参与到利用社区这一特殊载体来有意识地挖掘、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中来。

(2)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问题。社区体育的管理向来都是个难题,甚至看似毫无头绪,有时是任由其自生自灭。没能较好地发动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的联动机制。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要不要、又如何去组织一些常规的或是典型的传统体育运动会,或是根本就没有哪一部门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影响传统体育能在社区较好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场地设施问题。由于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场地、设施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龙舟,就必需要有一定的水域;射弩就必需要有一定的场地空间等,哪怕是几个老年人在一起打太极拳有时也显得场地不够大。所以在很多社区,场地设施是制约传统体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障碍。

(4)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经费问题。要组织一项大的龙舟赛,大的社区运动会,不仅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费往往是一个更大的难点,要举行这样的赛事就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经费的来源往往是谁也不愿主动承担的。故即使有相关部门想组织这样的活动,必要的经费也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重大问题。

2.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相关职能部门及个人对社区体育的导向作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群众从事相应的体育运动,并可通过舆论宣传、定期举办相应的比赛等多种途径来有效地引导人们增强运动意识和参与运动的激情。同时,能组织特定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士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指导,还可较好地发动传帮教的方式进行。加大与学校、尤其是高校的合作,聘请高校里专门从事相应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讲学、教授、指导。多管齐下,增强民众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以此唤起全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另外,还要完善社会指导员的培养体制,要进一步扩大、优化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体育人才共享机制,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体育干部、体育爱好者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体育的领导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真正有为社区体育服务的服务意识,要努力形成以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区体育俱乐部等组成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体育的长效有序管理。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测试、群体活动的“六进社区工程”,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和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对于场地设施问题,这就尤其要求我们城市的设计者、建设者们在社区建设时设计好、规划好,留有足够的场地空间供社区群众进行体育活动。运动场地保障、运动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应作为城市设计者建设者们在进行社区建设时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可以发动与周边学校等相关机构的联动机制。

(4)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预算,同时街道社区应进行相应的补给,多方筹措,加大对社区体育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