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综合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综合实践;组织实施;交叉滚动融合
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过渡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设备操作基本技能,同时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在深化专业理论、活用原理上取得突破。在以前课程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过多的强调背规程、记现象、熟操作,出现了理论实践脱节的问题,偏离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制约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岗位任职技能水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逐渐总结出了理论、实践交叉滚动融合教学方法,并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解决了专业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衔接问题,实习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实践交叉滚动融合教学方法总体介绍
在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实施过程中,采用合理分组、循环使用仪器设备的方法,按照设备认知学习(了解设备)、程序训练、模拟操作、通电操作、故障分析与排除的技能训练步骤,在每一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设备器材和电路原理教学挂图、多媒体演示同步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通过设备原理分析促进技能的形成,通过观察设备操作现象升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每一步的技能都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时每一步的理论学习都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每一步训练都是在前一步基础上的加深与升华,在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滚动中完成训练,实现了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结合与共同提高,提高了活用原理的能力和设备的操作技能。
二、理论、实践交叉滚动融合教学方法应用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经历的不同和仪器设备的配置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制定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保证了既能充分使用设备,又便于学生间的帮带。为保证课程的实施,专门制作了各种设备原理的活动式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演示内容,确保了教学的组织实施。
设备认知学习阶段,主要结合设备讲解设备的组成、面板元器件的位置、仪器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所学原理分析仪器组成和面板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表头指示值的意义、开关及按钮的控制对象、插接件各点传输信号的意义等)。如果用相近设备组织教学,需要用多媒体演示两种设备的不同之处。
程序训练阶段,在操作流程推演、串讲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操作程序和操作现象,利用所学原理分析设备操作现象产生的原因、操作注意事项和把关要点的要义,结合设备熟练记忆操作规程。结合测试系统电缆连接图,讲解各仪器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和信号传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测试流程,使学生对测试系统的总体框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测试原理的深入理解。
模拟操作阶段,学生按照操作程序对设备(模拟训练器材)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每操作一步后能结合原理分析该步完成后的现象、仪表指示值的范围及表示的意义。在模拟操作阶段同步进行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规范的操作动作和要领,实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步提高。模拟操作要从单个设备、单个项目、整体测试的顺序进行,在原理上从单个电路原理到电路总体原理进行把握理解。
通电操作阶段,由操作学生负责对设备进行操作,教师指定学生结合电气原理图依据操作现象,分析操作流程、解释操作现象。使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在实践验证中得到升华;实践技能在理论指导下针对性更强,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也实现了操作与理论的有效融合问题。
故障分析与排除阶段,学生能依据规程准确判断、记录故障现象,对故障进行紧急处置,结合原理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排除。这一过程从技能上讲,会动手进行简单故障的排除;从原理上讲,会利用原理进行分析故障产生的机理,实现对测试原理理解的升华,进一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
上述过程是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滚动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实践技能也得到了迅速提高,克服了以前学生死背规程的现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每一次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滚动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从理论上看经历了仪器组成------仪器原理------原理应用(分析故障),从技能上看经历了仪器的结构组成(特别是面板元器件)------规程推演------模拟(加电)操作,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了同步迅速提高,克服了以前学生死背规程的现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赢和互补。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多次交叉滚动融合与渗透,每一次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的提高与升华,最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共同提高。图1展示了实践技能与专业理论的转化过程。
理论、实践交叉滚动训练法遵循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即理论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发展实践技能,通过实践又能使理论得以升华,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互相促进中同步得到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交叉滚动教学训练方法组织实施,顺应了任职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势,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原则在技能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较好的解决了课程教学过程中操作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脱节的问题,使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较好的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效率大大提高。适用于各个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特别适合于专业理论知识难度大、设备器材使用方法复杂的专业,对岗位操作人员,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归纳综合,并将其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作比较分析,揭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共性与特性,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教育部“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政策的出台,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教师方面的作用得以彰显。纵观近些年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不难看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改革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表现最为活跃。
一、改革认识上逐步趋同
(1)培养模式。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模式形式各异,主要有三种:采用校中院独立设置师范学院的传统方式;整合式“2(平台)+2(模块)”模式;融合式“3+1”模式。由于各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在选择具体培养模式上也不尽相同,如厦门大学是厚基础宽口径的混合培养模式,青岛大学是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培养模式,苏州大学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的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呈现“多课程、精内容、短课时、长学程、重能力”的特点。多数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均由五大模块组成,即教师资格类课程、教育理论必修课程、自主模块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也有采取改革公共基础课程、重组专业课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开设教育类课程和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来实现培养目标。其课程群包括:教育理论课程群、教育技能课程群、教育科研课程群、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群等。还有针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提出设置方案,从课程的功能结构、类型结构、形态结构三方面构建三维立体的教育类课程结构模式。
(3)特色建设。特色建设表现为众多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在自身特色定位与策略的构建上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有以“具有超前的办学理念”,“以‘新’、‘强’为特色建设追求的目标”,“用以变应变来强化特色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目标;有从“适应”转向“引领”,从“学术水平”转向“教育水平”;有“在‘研究’的状态下,培养、服务、引领”,“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成长的特点”;还有提倡把“教师教育深度融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中去”;以及“以多学科优势推动教师教育”,“结合专业陶冶‘师德’、‘师能”¨;以及“在‘研究’的状态下,培养、服务、引领”,“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成长的特点”等特色建设战略。
二、实践操作上彰显特色
1.模式设计
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从独立设置、定向培养、相对封闭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灵活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战略转变,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转变。我们重点考察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
第一类是采取师范学院和专业学院合作的办学模式,即把原有师范院校内的文、理专业按学科性质,与学校相同或相关的学科专业进行有机整合,分设文、理学院,同时设立师范学院,由它们分别承担师范生的学科专业教育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宁波大学采用“3+1”分段式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学生在相关专业院系学习基础课程、本学科专业知识和一些教育类选修课,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自愿原则进行师范与非师范生的分流,第四年由师范学院集中进行师范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扬州大学也采取了这种模式。
第二类是相对完整的集中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于合并类大学中。其做法是原来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学院合并后,成为新组建的综合性大学的师范学院,这种模式基本上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这类学校采用“3+1”混合式培养模式:前三年注重师范生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集中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强化师范特色。这种模式
以青岛大学和集美大学为代表,而集美大学原相对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模式正在向师范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合作培养师资的模式转变。
第三类是由原师范学院改制成地方综合性高校所采取的是分散培养教育模式。教师教育主要是将师范类专业以系的形式置于各相关学院,各学院统一大类招生和培养,或同一学科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一个学院内组织教学。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公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概论等教师资格模块课程的培养任务和研究生层次教育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苏州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教师教育即为此模式。
2.课程设置
在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环节。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选取了广州大学、宁波大学、集美大学引、大连大学、北华大学¨进行统计分析(2007年),各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课程结构上大致相似,基本包括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科研训练(体验)课程以及教育实习见习四部分,实习见习学分所占比例较大、理论和技能其次、科研最小。通过研究发现,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以其所具备的学术优势,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综合性提升师范性、师范性增强综合性”的教师教育办学之路,各校确有许多独特之处:
(1)教师教育均采取集中式管理模式。较之于将师范专业分散于各个专业学院的分散管理,集中管理和学的模式能够充分地将综合性大学中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融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2)教师教育课程模块设计更加突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为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各校均增设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内容;为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增设了自主学习学分、替换模块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在职前形成教师职业信念,获得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
三、几点改革设想
1.培养计划制定应在时空上占据优势学段
在部分地方高校实行的“3+1”的模式中,师范生第4年由教育学院负责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教师专业教育。学生在修读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同时,要进入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加上找工作、考研的影响,如果组织实施不到位,“职前”实践训练效果不佳,培养质量就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应将教师教育培养模式“n+X”的界限淡化,将过去师范专业的教育学科课程改变为“教师教育模块”、“教师教育”专业辅修证书制度、“教师教育双学士学位”等立体化培养模式。对有从事教师职业意向的学生,在各专业完成两年学科平台课程学习的同时,从三年级开始,通过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实行分流培养,进入“深加工”平台。也可从二年级开始,利用暑假实行三学期短学程制,或双休日上课制,每学期开设3—5门“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按学分而非学年制实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渗透式培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就可获得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将个人职业发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吸引到教师职业中来。夯实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行为等素质结构,为其从教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结构调整应该以教师专业能力教育为核心
在课程结构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各校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平均占毕业总学分的13.72%(表1),这一比例相比过去有所提高(国外高校通常为20%~35%),但课程结构偏重理论,有关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偏轻,势必影响到初任教师的从教能力。
(2)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平衡。目前,绝大部分综合大学在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且开设的选修课程数目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开设形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育科研方法”未列入课程体系,而该课程在培养教师职后研修、专业成长和履职技能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科发展史对专业人才的研究立场、价值取向和学术责任的形成至关重要,应将“教育科研方法”“中外教育史”列人选修课的计划中。
(3)在教育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比例上,技能课科目数量偏少,而且仅限于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学科教学法3门,缺乏一些智慧性的能够直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实用知识和行动策略类的课程,如“问题学生的教育”“表达技巧”“对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方法”等。虽然有些学校提出微格教学,这种系统的仿真的教学训练课程,不会受到中小学教学实习条件的限制,但目前普遍只设一个学分,无法真正起到由“知”到“行”而后再“知”的互动训练的作用。因此,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改进实践教学内涵,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不断线,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实现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创新。教师教育学科应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不同于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教师培养与成长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对象,建立研究范式,形成自身的概念体系。应将《教师教育学》或《教师教育概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旨在促进学生综合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全面提升专业化的教师水准。
3.课程内容更新应该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存在三个问题:(1)课程面窄,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实用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教师拓宽学科专业领域视野,具有宽广的知识底蕴。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既和谐又富有个性特长的人。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中,中小学真正急需的实用性课程少见,如“中小学道德品质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案例分析与研究…‘心理辅导与咨询”“校本课程开发”等。(2)关于教师职业信念、情感和道德培养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应增设“教师伦理学”课程。(3)课程普遍是显性课程,未能体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师教育的潜在功能。
4.专业技能实训应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从教力”的要求
关键词:综合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3-01
本文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用汉语解释英语以及无语言环境下死记硬背词汇教学法做了改进,并利用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出了“147原则”记忆法,旨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效的词汇教学法
(一)联想记忆法
1、故事之联想记忆
在大英精读第一册第一单元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中,用下面的一小故事就记住了本单元中重要词汇。
聪聪是个非常聪明的(intelligent)尖子生(top student)。他对英语和计算机很精通(have a good command of sth).每次上课他都全神贯注(concentrate on),每个人都相信他一定(be bound to do sth)会成功。然而(nevertheless)不久,他在网上邂逅(acquaintance)了一个她喜欢的女孩,他很在意(watch out for)她的一举一动,不料却被她拒绝。他很失落,开始抱怨(complain toof sth)一切,随心所欲(be free to do),最后自杀(commit to suicide)了。
由于把单词放到故事中去记就比孤立的记单词容易得多。德国一家记忆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实验证明故事联想记忆法比一般的记忆方法效率高出7倍。
2、词汇读音、词形、词义之联想
联想记忆单词意指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时不要孤立的记忆,要发挥思维潜能,一并记忆与之相关的词汇。“联想”辐射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由部分到整体,可以是由某一特征联想到一类事物,也可以是读音、词形、词义方面的扩充联想。例如:记忆单词compliment(赞扬、夸赞)从读音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同音词complement(n.补足物,补语vt.辅助);从词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夸赞别人的好词,如good,great,wonderful,terrific,splendid,brilliant,smart,fantastic,fabulus,amazing,surprising等词,从词形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以-ment结尾的词汇,例如:development(发展),implement(工具),movement(动作),agreement(同意),management(管理),advertisement(广告),establishment(确立)等。通过以上方法,无形中就极大地扩充了词汇量。
3、词根词缀联想记忆
英语单词中80%的单词是由词素,即词根和词缀构成的。如单词predict(预言)就是由前缀pre(提前)和词根dict(说)构成的。通过词根词缀记单词是一种科学、简捷而且十分有效的记忆方法,因词根词缀记起来相当枯燥,如若加以联想,词汇记忆会变得更生动形象,记忆更持久。
以记忆aspire,inspire,expire,respire,conspire五词为例。他们都含有-spir词根,-spir让我们联想到spirit——精神,北京人把精神叫做“精、气、神”,所以我们不妨把“spir”记成“气”。于是aspire可以拆解为a+spire,联想成“一口气”,俗话说“佛为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一口气”是指志向和抱负,所以aspire就表示有抱负之意;inspire=in+spire,in表“进入”,如把inspire理解成“注入”一股士“气”,它就是“鼓舞”之意,如把inspire理解成“吹入”一口仙“气”,就是“给……以灵感”之意;expire=ex+spire,ex表示“出去”,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就是“断气”之意,其引申义“到期”也不难理解;respire=re+spire,re表“反复”,反复之气息是“呼吸”之意;conspire=con+spire,con表“一起”,一起呼气,联想到“一鼻孔出气”,其“阴谋,共谋”之意就迎刃而解了。
(二)语境记忆法
语境是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记忆法是指将单词置于句子、课文或文化背景中加以记忆。一位外国语言学家曾说过:“可以把在不同上下文环境中的同一个词看作是不同的生词”。因此,一个词如果你只记住了它一个意义,那么当该词出现在一新的语言环境时,仍像是一个生词。在英语里,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例如“country”这个词:
(1)Have you visited this country before?(国家)
(2)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peace-loving.(全国人民)
(3)We are going to spend a few days in the country.(农村,乡下)
(4)Its a good farming country.(土地)
显然,“country”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是不一样的。
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英语吸纳了许多外民族语言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系统。在这些色彩斑斓的词汇背后,又蕴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
二、词汇记忆的“147”原则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保持率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但遗忘速度却是先快后慢。要想抵抗遗忘,就要遵循遗忘规律间歇性地反复强化记忆。因此记忆词汇就需要不断巩固强化。但是,复习和强化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的重复。为了有效巩固已学词汇,我们应遵循以下“147”原则。
“1”就是每天只学习单词一次。“4”就是每天学习单词40分钟。一般来说,一天之中,记忆单词的最佳时间是早晨醒来;早饭和午睡前后以及晚上入睡之前。大学生每天的注意力最高只能保持40分钟左右,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要在记单词的黄金时间里记40分钟词汇。“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天地运行是七天一反复;中医学上,7天一疗程;心理学上,7天也是一记忆周期。只要我们每天坚持40分钟学一次,坚持7天,就能记下所有单词。
三、结语
长期以来,学习者认为词汇学习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尽管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记忆效果差。久而久之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主张要指导他们掌握多种单词记忆策略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顺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和A、B级考试。
参考文献:
[1]李如彬.快速扩大英语词汇量的捷径[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2]桂诗春.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J].外语界,2006,(1):57-65.
[3]陈婕.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及教学探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141-144.
1 疫病为害症状
疫病在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为害,茎、叶和果实都能发病。
1.1苗期发病
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
1.2成株期发病
叶片产生暗绿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迅速扩大,使部分叶片软腐;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展,表现为淡褐色。茎、枝产生暗褐色和黑色条斑,边缘不明显,病斑以上枝叶很快枯萎死亡。茎基部常发生褐色软腐,有病部长出白色霉层。果实多从蒂部开始,初呈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呈暗绿色,甚至果肉和种子也变褐色,潮湿时果面长出稀疏的白色絮状霉层。
2 病原菌特性
2.1病原菌
据吕佩珂、李明远等教授研究,引起辣椒疫病的病菌是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无隔膜,生于寄主细胞间或细胞里;孢子囊梗无色,丝状,孢子囊顶生,单孢,卵圆形;厚垣孢子球形,单胞,黄色,壁厚平滑;卵孢子球形,细小,有时见不到。据调查,该病原菌在肃州区寄主范围广,除为害辣椒外,还侵染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30℃,最高38℃,最低8℃,田间25~30℃,相对湿度高于70%时发病重。
2.2侵染途径
根据近几年在未种过辣椒和不带菌辣椒栽种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辣椒疫病初侵染来源为种子带菌和土壤病残体带菌。大田生长期病菌借雨水和病残体带菌等介质传播。辣椒收获后,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里越冬为害。
3 发生流行条件
3.1菌源
试验结果显示,种植外来带菌散种死苗率较高,达47%以上;在新产区进行种子药剂处理,整株病株率为6.7%,出苗前至苗期发生,主要是种子杀菌不彻底或人为活动以及雨水传播所致。辣椒主产区既有种子带菌,又有土壤病残体带菌侵染引起发病。种子及土壤菌源量越多,发病越重。
3.2土壤
色素辣椒适宜于中性土壤,pH以6.5-7.5为宜。且最好在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有利于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色素辣椒绝对不能连作,间隔期应该都在4~6年左右。经过试验点的调查表明,第1年种植色素辣椒地块,病株率6%,第2年为22.3%,第3年为34.1%,甚至绝收。
3.3温度
色素辣椒喜温,不耐霜冻,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35℃以上的高温和15℃以下的低温均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据色素辣椒栽培区观察记载,7月初进入发病期,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9月份病情基本稳定。据色素辣椒生产主产区技术员进行抽查测定,7月初病株率为3.21%,7月中下旬为7.32%,8月中下旬达到27.2%,气温降低,病情稳定。
3.4湿度
色素辣椒在茄果类蔬菜中既不耐旱,又很怕涝,其植株本身需水量虽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故需经常浇水,多雨而高湿条件有利于疫病发生流行,特别是土壤渍水会导致病害暴发。据观察,近几年色素辣椒疫病的暴发都是因地块积水和连阴下雨造成全田感染,甚至绝收。
4 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4.1.1主产区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
根据色素辣椒主产区现状和色素辣椒生长特性,应该变传统的平作为高垄覆膜种植。从肃山区临水、三墩两乡生产区域看,95%以上辣椒栽培为平作栽培,再加上没有落实好合理密植措施,直播以密为主,管理上大水漫灌,雨后不能及时排涝,田内湿度过大,导致疫病重度危害。据试验结果,垄作栽培疫病病株率较平作降低20.98%。
4.1.2推行育苗移栽
采用120孔穴盘和无土育苗基质进行育苗移栽,杜绝带菌、带病苗入地。肃州区色素辣椒种植多采用直播,用种量大,出苗后一穴10株左右,苗弱不抗病,容易遭到疫病侵害,最终不能取得色素辣椒的高产。2005年以来,肃山区蔬菜技术人员在部分产区实行了穴盘育苗移栽技术,平均发病率仅为0.37%。
4.1.3轮作倒茬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耕翻土地,采用菜粮或菜豆轮作,实行4~6年的轮作期。
4.1.4重视水肥管理
水是引起病变的根源,往往在7-8月,传统生产区不敢给色素辣椒浇水,经本中心设计了一套管理方案,即:进入高温季节前,一般5~6d浇1水,遇有闷热天气、雨后晴天,及时浇穿塘水,切实做到雨停后田间无积水。进入高温季节,追肥以薄肥勤施为主,主要以硫酸铵、碳酸铵随水施入,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病性。据统计,此法施肥较常规栽培管理减轻病株率13%~21%。
4.2化学防治
4.2.1种子消毒
先把种子经52℃温水浸种30min或清水浸10~12h后,用1%硫酸铜浸种5min,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即可播种。
4.2.2土壤处理
播种前对土壤要进行药剂处理,一般每公顷用生石灰550~650kg,施后耕耙耱平,1星期后起垄,起垄后在垄面上用10%高锰酸钾100倍液进行喷雾后覆膜待种。据调查,处理过的土壤较未处理的田块疫病病株率减轻17.06%。
4.2.3栽植前后防治
关键词:会计教学目标;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针对性的培养不同类型的会计人才,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教学目标也是会计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
对于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在设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方面的要求是会计专业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另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实质上就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于岗位。就目前来看,会计专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等;每一个会计教育阶段的过程中,都是根据技术、能力以及创新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立,职业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更加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本科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比较偏向于理论知识与创新,不同的会计教学阶段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也不同,要根据每一个教学阶段中的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设立。
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当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提升会计在会计专业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让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中,有以下几个主要设立方面:
1.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能力,这一目标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会计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全面。
2.专业拓展能力与核心能力,能够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这一方面的功底,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课外的功课,则有效的培养了会计专业学生在这会计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会计教学方法的择取
1.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要重视首尾呼应。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概念框架的教学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假设、具体的研究对象等一系列会计要素,针对这几个方面对会计学生进行调查,很多学生都认为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并不重要,通过对会计学生进行询问,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内容非常的枯燥、乏味,很多知识都需要死记硬背,而且在会计专业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少,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太多的热情,而会计理论知识是会计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基石,是会计专业创新的基础,会计专业教师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择取,例如:会计假设中存在的主体假设,会计专业教师可以有效的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对某一个购销业务,对这一个购销业务中存在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分开的会计处理,根据处理的结果来对这一种假设的意义进行说明。
在会计概念框架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会计学生对具体业务的了解,例如:会计专业中的谨慎性原则,教师在对一系列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反复的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什么不能够转回,为什么要对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提,为什么不在账面上对收益进行确认;教师在对会计报表上的各个项目以及附注进行讲解时,要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多么的重要,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要重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反映。
2.会计思维在会计账务处理教学中的培养。会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会计思维进行培养,这对于会计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会计教师在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择取时的重点。
会计专业中的会计思维,实质上就是指会计处理过程中的思量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账务处理中的时空观。时空观,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相当于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的相对坐标,例如:拿资产来谈,无论对哪一项资产进行核算,主要都要经过几个主要的阶段,获得、拥有、使用、出售、减值测试、报废等,这一系列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资金运动,是会计账务处理中的核算对象。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时空观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在对账户进行理解的时候,例如:将某一项资金计入本账户,什么时候能够将其转出,将其转到哪个位置去,相关的账户是什么东西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会计学生对其进行预先的计算,所以时空观非常的重要。
(2)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全局观。全局观,实质上就是对会计核算中的结果进行准确的检验。会计专业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断代分期,责权发生制是会计专业中必须遵循的基础,这就导致会计人员在对账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不能够准确地对账务进行处理,而收付实现制与单式记账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使会计人员对复杂的账务进行有效的处理。会计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全局观进行培养,让学生以一个全局的视角对账务进行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局观,将一个复杂的事情进行拆解,然后逐个思考与击破。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前景,会计教育尤为突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对财务的计算,会计在各个行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要重视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与教学方法的择取,这对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孙正.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J].会计研究,2009(12).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效率 综合方法
一、引言
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基础入门阶段的教学,具有特殊意义。首先,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入门阶段和基础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次,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语音语调、基本句型、基础语法、最常用基本词汇和功能项目等,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初中阶段。再次,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均始于初中阶段。最后,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必须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培养。显而易见,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对更高阶段的英语教学及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而且必须着重加以研究。本文分析了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综合方法,希望对英语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综合方法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升方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认真学习英语教学论,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保证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
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就是多听、多读,通过听、读两条渠道向大脑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因此,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尽量使学生多听英语,多阅读英语。为此,初中英语教学应该致力于:
(1)用英语教英语。在英语课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讲解教学内容,用英语指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教师说的英语要结构简单、通俗易懂、重复率高。说英语时,口齿要清楚,语调要自然,语句要规范。并辅以表情、手势、动作,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对某些抽象、概括的内容,用英语讲解学生不易领会,可以用汉语说明,但需加控制。
(2)用英语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英语教师不但要在英语课上用英语教学,而且在课外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如用英语与学生交谈、问候,用英语组织英语角、英语课外活动小组、英语文艺演出、英语墙报等第二课堂活动。
(3)提供更多的英语听力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向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英语听力材料,供学生收听。听力材料应内容生动、有趣,题材多样,如对话、故事、童话、诗歌、小说等。
2.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教学路子。
初中学生学习外语显然与婴幼儿习得母语有明显不同:儿童习得母语完全是无意识的自然过程,遵循听、说、读、写的自然顺序,也无所谓学习方法;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外语却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就有各种各样的教学路子,有众多的渠道和途径。所以,简单化地规定所有的初中英语教学都要遵循某种模式(如听说领先),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路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受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的制约。教学目的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学路子和教学方法也不同。国内外的外语教学史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翻译主导、语法主导、句型主导、培养能力主导、功能意念主导、情景交际主导、理性认识主导等语言学派的途径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入手设计教学途径的;而对话问答主导、口语直观主导、动作系列主导、输入习得主导、情感控制主导等心理学派的途径却是从习惯养成的角度安排教学路子的。从安排语言训练的次序上考查,人们已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国内也有多种实验,如听说领先、阅读领先、听读领先、读写领先等。以上种种外语教学途径,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切实可行的。但任何教学途径都受教学目的、师资水平、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或设计教学路子的观点才是正确的,才是应持的科学态度。
3.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唯一目的就是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获得相关的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坚持“学习”与“使用”密切结合的途径,即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用中学。语言中表情达意的最小单位是句子,而表达完整、连贯意思要靠语段、语篇。所以,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都不应离开句子、情景、语段、语篇的连贯表达,避免孤立地抠语言知识,使英语的学习与运用挂钩,这才是科学的英语教学途径。
英语教学过程与英语运用过程相统一是唯一正确的语言学习途径。但是语言的运用只能逐步准确,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错必究未必是正确的,容忍部分次要的错误也并非不科学。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在运用中逐渐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才是科学的教学途径。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练习,在入门阶段,在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还很有限的情况下,单纯讲语言规则,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这时候必须以练为主。为了强化练习效果,教师应力求使练习多样化、趣味化,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练习。只有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学生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提高听读说写能力。
三、结语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就组成了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英语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师的发音、口语、板书、教态、教法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专业精益求精才能使学生获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沙茂云.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9).
[2]贾秀岭.谈谈如何做好初中英语的听、说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翟艳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8).
关键词: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 运用
1.任务驱动,有话说
不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如果没有目的,就不会去思考,也不会用心地做,更不会有好的成果。小孩子更是如此,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任务亲身体验,用心感受,才会有话可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现实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好课堂。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孩子们以任务为主线,在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例如:在《介绍家乡的景物》这一口语交际上课之前,我通过“我有表扬家乡的话语”“我为家乡最美风景拍照”等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运用观察、询问、查找等方法收集家乡风景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孩子们纷纷拿出了自己收集的资料,滔滔不绝地和小伙伴们交流着。
2.创设情境,愿意说
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实际的训练中,教学应在交际的情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接近生活,要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说和听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些既接近生活又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可将上课的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在“说说我自己”的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以介绍自己为范例,引入情境,归纳出如何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模拟课余兴趣活动小组招收新成员,让学生分别扮演主考官和应试者,进行一场应聘面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情境中情不自禁地交流着。
3.亲身体验,喜欢说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既以认知为基础,又是对认知的超越,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主体获得意义的过程,是一个情感触动且生成意义的过程。孩子们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内心产生了情感,便点燃了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这一口语交际时,我便让孩子们分小组合作去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环境受到哪些污染,去调查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讨论面对这样的污染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通过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激发了内心的情感,点燃了交流的欲望。课堂上此起彼伏的交流声,犹如一首悦耳的歌曲流入了我们的心田。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她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的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何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只有让孩子们e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主动去探索、体验、交往、亲力亲为去获取真实经验,才能在口语交际中有话说,愿意说,喜欢说。
参考文献
[1]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2]汪倩.语文教学中的语境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
[3]丁慧琴.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赵伟.交际教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一、藠头病害
1.藠头根茎腐病
经多次田间调查与室内分离培养与鉴定,藠头根茎腐病是藠头上一种重要病害。此病主要为害藠头根部,被害须根和根茎部变褐色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枯死,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50~80%,降低了藠头的产量和品质。
1.1 病状
根茎腐病主要为害藠头根部,受害须根,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后变褐色腐烂。根茎部受害,初呈褐色水渍状,最后变黑褐色腐烂。由于根部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叶片从叶尖向下逐渐枯黄,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
1.2 病原
根茎腐病菌Fusarium Qxyporum Schecht,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病菌的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小型分生孢子单孢,卵圆形、平直或略弯;大部分生孢子梭形,有2~3个隔膜,两端稍尖。厚坦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
1.3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着病株残体在土壤上越夏越冬,也能在田间病株根茎部越夏越冬,成为次年藠头发病初次浸染来源,种植带病种茎,增加初次浸染来源。连作3~5年,土壤中积累大量病菌,加重发病。如果我们采用藠头与花生、甘薯轮作,减少病菌源,发病轻;水旱轮作,不发病。4~5月温度为20~30℃,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发病较重。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施过量氮肥,降低藠头抗病性,发病重,藠头刺足根螨为害,造成根部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发病加重。
1.4 综合防治 以采用农业防治为主,适时喷药的综合防治。
1.4.1 建立无菌留种田:选用未种植藠头田块,培育无病藠头鳞茎留种,减少病菌源,减轻发病。
1.4.2 减少菌源:发病田块,藠头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夏季高温季节,翻耕晒土,7~10天1次共3次,可减少菌源,减轻次年发病。
1.4.3 实施轮作制度:发病田块,不能连茬,实行轮作2~3年。藠头与花生、大豆和甘薯轮作,减少菌源,减轻发病。水旱轮作是防治病害最佳效果。
1.4.4 合理施肥:用腐熟农家肥、枯饼、生物有机肥加15%复合肥拌匀后,开沟施入土壤中,土肥相匀后,再种植藠头鳞茎。不能施用过量氮肥,减轻发病。藠头幼苗在越冬前喷1次叶面宝,春季茎叶生长时期再喷1次叶面宝,每5~7天喷1次,共喷2~3次。促进茎叶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减轻发病。
1.4.5 加强田间管理:藠头生育期间,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鳞茎膨大期,结合中耕适当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健康发育。
1.4.6 药剂防治
1.4.6.1 种茎消毒:藠头种茎可用“永浩液肥”浸种8小时,捞起晾干后种植(坚决不可晒干)。
1.4.6.2 田间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用爱苗3000倍液喷藠头根部周围,5~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以用宝丽安20克/亩或银法利30毫升,可控制此病扩展与蔓延。
2.藠头黄矮病
2010年5月9日在生米镇一个农户藠头田中发现4株藠头黄矮病,但发病较轻,为害率很低,对藠头产量影响不大。
2.1 症状:藠头发病后,叶片上有淡黄条斑,病叶扭曲畸形,不能展开,病叶枯黄,病株矮化,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很短细小。
2.2 病原:藠头黄矮病毒Yellow Dwarf Virus。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子线形。蚜虫可传毒,蚜虫非持久性传播。
2.3 发病规律:蚜虫在病株上吸食获毒后,转移到健株上吸食传毒。蚜虫虫口密度大,种植藠头鳞茎带毒率高,发病严重。附近有洋葱、蒜类作物田块,发病重。
2.4 防治
2.4.1 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毒藠头鳞茎留种,减少毒源,可减轻发病。
2.4.2 治虫防病:藠头田中有蚜虫为害时,及时喷药治蚜,防止蚜虫传毒,减轻发病。用阿克泰6000倍液喷雾,5~7天喷1次,连喷2次。
二、藠头害虫
1.藠头刺足根螨
刺足根螨Rhizoglyphus Echinopus Fumouze et Rovin为土栖性节肢动物,属蜱螨目、粉螨科。该螨分布广、寄主多,葱、韭菜、百合、藠头、马铃薯、甜菜等作物均可遭受为害。经田间隔离调查与室内鉴定,刺足根螨是新建县藠头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藠头地下鳞茎部分,被害藠头,轻者生长缓慢,株型矮小,重者叶片发黄枯萎,导致藠头减产,一般为20~40%,为害重的田块,可达70~80%,严重影响藠头产量与品质。
1.1为害状
刺足根螨以若螨、成螨为害藠头地下部分,主要为害鳞茎和须根,被害后变黑褐色腐烂,致使地上部分叶片细小、发黄;藠头分蘖数减少,鳞茎细小。受害藠头轻者生长缓慢,重者全株枯死。刺足根螨为害鳞茎和须根造成伤口有利于根茎腐病菌侵入,加重藠头根茎腐病发生。
1.2形态特征
卵 椭圆形,白色透明,长约0.13mm,0.90mm。
若螨(幼螨):幼螨体长0.19~0.20mm,椭圆形,白色,足3对,淡褐色。若螨第一体长0.29mm,若螨第二体长0.40mm,椭圆形,白色透明,足4对,褐色。
成螨:椭圆形,乳白色,有光泽,足4对,浅红褐色,雌螨体长为0.84~0.90mm,雄螨为0.57~0.65mm,口器咀嚼式。
1.3 田间发生规律
刺足根螨在藠头种植后,即可侵入为害,但在越冬前,虫量少,为害不重,越冬后气温逐渐上升,湿度较大,虫量增多,为害加重。刺足螨在田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严重。以若螨、成螨在田间藠头鳞茎上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4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田间发生盛期,6月上旬藠头采收后,根螨随着留种用的藠头在田间越夏,8月上旬藠头种苗采收后,进入室内,根螨继续繁殖为害,严重时,造成鳞茎损失5~10%。9月上旬,藠头种植后至11月上旬,进行多次为害。中湿、高湿有利于根螨生长发育与繁殖。春季气温24℃,相对湿度70~80%,根螨繁殖速度快,为害最重。1丛藠头鳞茎上,少的有根螨10只,多的数百只,甚至近千只。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根螨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土层深处根螨较多,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多时,根螨即进入叶基或叶片内。
1.4 综合防治:以采用农业防治为主,适时喷药的综合防治。
1.4.1 建立无虫留种田:选用没有种植藠头田块,种植无虫藠头鳞茎,培育无虫藠头鳞茎作种茎,减轻为害。
1.4.2 合理轮作:发生根螨为害田块,不能连作,实行2~3年轮作,避免与有根螨为害寄生重茬。
1.4.3 整地时,深翻暴晒土壤3~4天,杀死虫孵,及时清除虫害残体,可减少虫源,有条件的地方可灌深水浸泡数天,可浸死土壤中根螨。
1.4.4 撒石灰:整地时对酸性土壤,每亩施石灰80~100公斤,调节土壤PH值,施磷、钾肥,促进藠头生长健壮,增强藠头的抗虫能力。
1.4.6 药剂防治
新疆地区存在着宗教对中职院校的渗透和影响,加之在新疆的嚣张气焰,各个学校也成为他们加紧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重点区域,宗教对学校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抵消了正面教育的应有功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宗教向中职院校渗透的原因,并对防范和抵御宗教在学校渗透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防范;抵御;宗教;途径
当前,新疆地区存在着宗教对中职院校的渗透和影响。这是新疆中职院校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其中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而且已经渗透在许多民族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等联系十分紧密。解放前,民族教育与宗教教育几乎混为一体,相互影响。解放后,随着政教分离政策的实行,民族教育逐渐摆脱了宗教教育的影响。但在一些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地区,地下经文点的宗教教育依然存在着,并随时在干预干扰着学校的正常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生着严重的负面压力。
二是民族分裂主义利用宗教向学校渗透。
由于学校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宗教意识或宗教感情。民族分裂主义看重了这一点,加大对学校的宗教渗透。他们利用一些学生朴素的宗教感情,引诱学生参加极端宗教组织,大肆灌输宗教狂热和民族分裂思想。宗教对学校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抵消了正面教育的应有功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新疆,尤其是在南疆地区宗教有着比较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社会氛围,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受到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而且还经常受到家庭宗教环境的深刻影响。加之在新疆的嚣张气焰,各个学校也成为他们加紧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重点区域,按照其“宗教政治化、教育化、年轻化、社会化”的目标,打着宗教的旗号,通过在学校周围私办教经点、私带塔里甫,吸收青少年学生入教经点“学经”,组织和鼓动学生在校内从事非法讲经活动,传抄和阅读非法宗教宣传品,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极力向学生传播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积极培植势力,与我争夺青年一代在他们的影响和渗透之下,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受到了封建迷信、宗教迷信和天命论等有神论思想的影响,这极大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如果不及时抵御和防范这种现象,它将严重影响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落实,阻碍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政治鉴别力,同时也会阻碍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素养。除了 “”和宗教有神论问题外,封建迷信思想近年来向学校的渗透也有所抬头。这种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坚决抵御“”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学校的渗透和对青年学生的腐蚀。
1 宗教向中职院校渗透的原因分析
拿我校为例,我们喀什财校是一所以“为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93%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中职生多数处于(16-19岁)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没有经历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学习成绩、自理能力、沟通能力都较差等问题,特别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宗教因素等影响,学生当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现象。学生信仰宗教是多种因素、多个方面相互影响的结果。
第一、由于家庭环境、民族风俗,承袭传统。学生信仰宗教受家庭环境、民族风俗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影响是造成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
第二、宗教书刊、宗教活动及媒体对宗教的宣传,宗教还借助于书刊、媒体、网络等现代的信息传播手段对学生产生影响,诱导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宗教活动,如集体做乃玛孜、封斋、穿戴具有宗教特征的服饰。
第三、中职学生自身原因。学生信仰宗教来自寻求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学生处于从离开家庭到学校住校过渡的特殊阶段,认知世界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加深,受到的挑战和挫折也在不断的增多,部分学生所遭受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会对他们造成心理困扰,他们容易转向信仰宗教寻求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
2 加强对防范和抵御宗教在学校渗透有效途径与方法
2.1 对学生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
学习科学无神论,反对有神论,不仅是中职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也是掌握科学文化、树立科学精神和发展自己的主要前提。
科学无神论所提倡的最平凡的真理是:宇宙中并不存在什么神和救世主,神不是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神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类摆脱各种错误思想和迷信观念的束缚,创造辉煌的未来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创造的整理、智慧和坚强意志等精神力量以及这些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所有能力。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和改变人类社会落后状态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所有辉煌的文明成果,都是这种科学无神论精神的启示、引导和推动的结果。
中职院校的学生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栋梁,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只有掌握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自觉的意识到掌握科学无神知识对自己的现实价值和重大意义。因此,每个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主动地学习和接受科学无神论教育,正确的认识自然,正确的认识人本身,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人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和辨别宗教有神论、封建迷信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为当作一名合格的学生而努力。
2.2 要建立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制度
定期分析学生的思想形势,切实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掌控他们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学生被敌对势力和宗教渗透利用要及时报告,采取果断措施切断其与宗教势力的联系。学校组建宣讲团,宣讲队成员进行集中式和面对面宣讲。宣讲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宗教事务管理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以及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性;民族风俗习惯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界限;为什么党员团员、教师学生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讲清近些年来各级党政落实惠民政策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实际效果;讲清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擦亮眼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信谣、不传谣,不受挑拨煽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详细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3 要强化教育鲜明立场
采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板报、横幅、讲座、讲座等形式强化师生的教育和学习,结合“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一反两讲”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态度坚决,经得起考验。
2.4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固根基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利用政治课课程不断加强马克思五观教育。通过大力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使广学师生了解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认清非法宗教活动对个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有效提高技校学生对非法宗教的辨别力和免疫力。
2.5 搞好教师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