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文化创新的实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创新的实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创新的实质

第1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课程内容;发达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就是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天然联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硬套,而是经过主体的学习、选择、整合、优化等创造性活动,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纳入到高职教育的结构要素中,使高职院校教育处于最佳状态。

一、对企业文化战略地位的认同是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经营理念、社会责任、团体意识、文化结构、企业精神等,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辐射、品牌等功能,并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动力,竞争发展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新思维的浸润下,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伸,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找到传统与现实的支撑点,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校精神的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主动吸纳当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触摸到企业文化的灵魂。

二、从课程文化上寻找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突破口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市场调研,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了解人才需求趋势,由学校专家、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及企业家组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为学校老专业更新、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确保专业设置的新、专、精,使其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调整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创建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始终使专业建设处于动态发展中;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如经营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市场、创新、诚信、竞争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机电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办事精准、思维严密、技术熟练等特质,因此各专业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职业养成教育。

校企共建符合先进企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岗位的多变性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加强课程的整合,适应岗位变化,动态开发课程,不盲目搬用别人的课程模式。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企双方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按照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道德、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等素质教育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称之为“3456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22个专业共置换课程57门,其中48门课程由企业承担教学,95%的实践教学类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体系的优化极大促进了学院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层次,校企合作共建了80门院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联合课程群,9门省级精品课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未来职业人的企业文化素养。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为目标,任务驱动为手段,项目为载体,师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将普通话、心理学、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管理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学习情境,布置训练任务,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训练模块可以包括自我认知、沟通表达、体能意志、创新能力、情商管理能力、社交礼仪、择业求职能力训练等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和课外拓展训练。如应聘面试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文书基本格式和面试礼仪,准确收集与整理求职信息,写作自荐书,掌握社交礼仪,恰当地推销展示自我;产品营销训练了解产品策划及营销的相关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训练使学生深感制度文化的重要性。种种训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

三、校企管理互融,在制度与行为上深度内化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化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建立企业仿真管理平台,把制度文化引进班级管理,将文化建设与行业精神相结合,建立覆盖面广,深入师生观念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在实习实训环节营造企业氛围,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如把实习实训教室打造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统一实训服、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等;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上岗;采用企业模式的师徒制,让高年级学生担任教师助手;每项实习结束进行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认证。二是把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用于实训车间的管理,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凡事认真,革除马虎之心。三是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编制教学质量手册、教学管理程序及执行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等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功能;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四是借助管理学中的CI(也称CIS,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战略)理论,培育院校文化。良好的文化行为与管理常规相结合,由浅层向深层,由外化到内化,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建立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

四、教师与企业员工角色融通,是保障企业文化深度内化的重要因素

完善教师聘用、培训制度。除了每年的事业单位人才招考渠道外,从企业引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也是必要的;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承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鼓励校内教师有计划、深层次地融入企业的管理层和专业技术层,参与企业科研,共同承担和负责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改造或产品更新工作,提高教师企业文化素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专业教师。行业精英掌握该行业的最新资讯,并且对其企业文化理解深入、透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学校专业教师,既能给学生带来专业发展方面的前沿信息,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感同身受,又能促进院校专业建设,不同职业背景的教师还可以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激发院校专职教师的企业参与热情。选聘优秀企业家做大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企业家的鲜明特质———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的处事风格,解决生产、供应、销售、管理、财务等问题所必需的系统的知识素养,坚毅与理智的性格,冷静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气,较强的分析、决策、指挥、协调、用人、开拓能力。事实上大部分企业老总及其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精通企业管理,善于塑造企业文化,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了解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长处与不足;而且,优秀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的榜样和偶像。把优秀企业家聘为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可以让学生接受最直接、最宝贵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五、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借活动促交流。聘请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定期不定期地回母校分享他们的创业体会和经验;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展示周,邀请优秀企业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良好形象展示;鼓励支持企业承办命名或冠名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科技文化节、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还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从简单的学校搞活动商家出赞助,到商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各种技能培训,使校企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院校建筑、景观布局的文化展示。很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融合了企业文化的现代元素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并追求模块化、功能化、人工化和高效便捷,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校园的教室、雕塑、围廊、花园都可以营造专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彰显的企业文化空间,在校内建设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氛围的实习车间和实训教室,同时,要重视学校文化识别系统,像企业突出行业特色、职业特色那样,突出学校品牌和专业的文化内涵。关注工业贸易举办的各种博览会。

工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机械博览会、世界博览会,还有一些社会文化设施,如航天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奔驰汽车博物馆等,也是学习、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际参观或者视频观赏吸纳其中的文化精华。如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人类经济、文化、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的历史,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2015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刚刚闭幕,“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的主题,使加强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国际合作成为世界的中心议题。文化艺术产品和宣传媒体等也是弘扬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歌曲《劳动者赞歌》《中国梦》;电视纪录片《舌点上的中国》;电影《创业》;五一特别节目———时代楷模,劳动礼赞。这些形式各样的作品礼赞劳动者、礼赞劳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文化。

六、基于校企无界化合作的企业文化深度内化模式

无论是日本人“企业眼中的教育”,德国人“企业手中的教育”,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都说明世界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形式。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渗透,院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和攻关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工艺技能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院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院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管理、营销、咨询服务的同时,可获得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并且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保障,这是深层次合作,无界化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战略对话,是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破冰之举。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直接见面、对接洽谈,搭建深度合作的稳定平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举办“东部校企战略合作论坛”,努力推动地区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设备资源共享、员工双向交流培训、产品工艺技术协作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确立长期稳定、畅通、共享的合作机制。新郎希努尔集团、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中国得利斯集团、山东诸城对外贸易集团公司等19家知名企业成为会员单位。校企合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性,向紧密型、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潜移默化中深度内化企业文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体、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校企互融互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有机结合,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在院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育人空间和更优良的育人条件,学生在校园、企业及社会多种文化环境的协调下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全面素质。

合作模式具体体现为“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院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企业文化在校企之间这种全方位、高深度的合作基础上,水到渠成、潜移默化到高职教育中。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与诸城市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省内外25家数控装备企业,共同组建了“数控装备产学研一体化联盟”。该“联盟”集教学、研发、生产、实习、培训、售后服务于一体,全面实施“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截至到目前,运用这种模式培养的2600多名毕业生,有36人被机电科技研训中心留用作技术研发人员,2100余人赴苏州、无锡、常州等联盟单位工作,其中70%已从生产岗位成长为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培训人员,30余人成长为企业高管,职业成长率大幅领先于同期同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国教育报》以《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为主标题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共建职业化的实训基地,是有效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院校领导要积极走访企业,咨询专家教授,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科研试验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实习实训基地形式上强调技术的工位性,运作上讲求职业性,校内外结合,使校内实验系列化、校外实习实务化、实习单位基地化。通过对设备的动手操作、产品制作、项目试验等一系列模拟或真实生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训练项目,培养协作精神、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等综合素质。职业化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无界化的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置身企业文化中,真切、客观地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尽可能地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使深度内化企业文化成为主动诉求,我们思考和研究这个课题,无论是对培养能够尽快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人的全面素质,还是建立科学、高效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来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素质拓展训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韩卫宏.企业文化职业素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程琳.中小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10.

6.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57-59.

7.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黑龙江电力,2005,27(3):161-164.

第2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管理创新;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引言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同世界其它国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联系不断紧密的同时,我国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然而文化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家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有效实现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促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当代经济的发展

毫无疑问,在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逐渐变得丰富的当今社会中,群众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并且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保障。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所以,相应地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加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可以缓解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

群众不仅是我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管理社会的基础,能否有效地对实施社会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对群众进行管理。相关实践表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和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着相似性,所以,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策略,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慢慢将群众文化活动当作主要参考对象。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时代教育价值

丰富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利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促使人和人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然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那么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活动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性。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地区具有的这种地域独特性也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有效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其时代教育价值。

二、创新群众文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表现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同样要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只有不断改进以及更新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措施,才可以促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将本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加大重视思想的力度,不断改善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相关机制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国家应该重视对这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政治管理,国家应该对相关部门做出提醒,即尽快将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提到日程中,并且对于这类活动,应该在政策上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增加一些基础建设以及供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进并更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管理的相关机制,贯彻落实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要及时打压一些不良风气,为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加以创新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上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群众是开展群众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应该建立起创新型思维,即有机地将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群众的参与热情,可以有效地融入一些具有民族性质的活动内容;也可以为了迎合广大群众的喜好,适当地将一些流行元素加入到文化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且还能让群众文化活动对更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加以创新,加强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为了能够长期并且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其开展形式,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有效手段就是改进并且创新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能够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建立起庞大的群众基础,然而这种庞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群众文化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群众互相认同的象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是一种交流和娱乐的平台。广大群众能够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团结,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它也能发挥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利群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06):33-34.

[2]陈浩天 . 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56-57.

第3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中国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旋律背景开展的,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认为,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理念是要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随着时展、环境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发展创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也注意到了这些发展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创新点;有的简单否定过去的做法,超越社会实际的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不符实际的超前现象,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表现,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工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简单地讲道理,只要讲清道理就完事,使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脱离了实际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被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本来是做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独占教育舞台而不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对象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问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淡化。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思想领域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受“普世价值”的影响,有人认为要引导树立全人类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展不能合拍,首要的原因是教育者缺乏辩证思维,企图用一种静止的、封闭的、片面的思维去认识和处理问题,这显然是不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拥有辩证思维, 能否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对象思想的变化树立科学的理念。根据辩证法原理,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判断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历史角度、科学角度和价值角度。从历史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否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从科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否来源于客观实际、是否反映了被教育者对政治理论接受的规律?从价值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否从广大官兵的实际工作出发,真正促进中心工作的完成?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质上是党和国家教育要求与实际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包含了先进的教育要求与教学内容,两者不能割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包涵了这些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从某种程度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让被教育者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党和国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然而在传统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教育内容却没有与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统一起来。一方面教育内容没有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内容缺乏时代感、生动感,使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产生排斥心理,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只注重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忽视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情绪的表达,只注重“上情下达,不注重下情上达”,在教育内容上脱离社会成员思想政治的发展水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切实际的问题;有的则没有注意到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开阔视野,把各种对现代化有用的,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用的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来,按照“四化”、“四有”的要求,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技术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调整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开发人们的智能资源。

第4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一、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王泉根说:"儿童文学需要色彩美、音乐美,......只有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形象,才能使孩子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只有绘声绘色、悦耳和谐的的语言,才能使孩子全神贯注,激发想象。"儿童文学的色彩、音乐美能激发儿童的想象。童诗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形式。它有着健康的感情和内容,充满儿童化的想象和情趣,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能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反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并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更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和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用童真去感悟诗歌的内容美、形式美,并指导他们创作童诗,从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美。在欣赏、创作童诗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其心灵也会因为诗意的熏陶而变得更加清纯美好而富有创造性。

儿童用幻想的方式表达认识、看法、感受、评价。当对某一事物由此及彼地想象的时候,就会在事物之间进行沟通、连接。想象也就产生了。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从连接的进程来看,联想是不断连续的、反复影响的过程。从一个连接为起点再进行更远一点的连接,直到形成连接链。而通常的创新是从一般的想象活动开始的。想象的程度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广度、速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诗人高洪波在《我想》中也抒发了儿童的心声,表现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诗歌写道: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以儿童的思维抒发了儿童好奇、爱美、幻想、追求、创造的天性。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童真无不彰显了儿童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诗歌最后一节突兀变换,发人深省。儿童的现实生活、创造天性、自由追求还"需"成人的"允许"。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无处不在,但是成人尤其是家庭的影响对儿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塑造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激励儿童历练志向

童诗以其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儿童化的生活情趣,对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的志向,塑造儿童纯洁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练儿童积极的志向具有重要作用。儿童诗教育会让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都充满了诗意的阳光。

诗人洪建全在《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暗下决心做一名好孩子的心理描绘,"偷偷做"以及"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是多么浪漫美妙。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历程和心理凸显在儿童的面前。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于有趣的生活细节中悄悄发芽。一个美好的决定,一个可爱的儿童,一个重大的改变,就这样"偷偷"地满足了儿童向善、诗意的心理。

诗歌如白话,纯白隽永,意味深长: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儿们弯腰齐声问我好。//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好孩子、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暗下决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志向高远,这才会心中充满期盼和憧憬,生活才会处处有阳光。即使遇到挫折,有了自我调适的心理,儿童也会适应生活,坚强成长。

三、促进校园童诗文化建设

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儿童诗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的韵味唤醒儿童生命的本真,为儿童精神文化底蕴奠基。

在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各班利用校本课、阅读课开展读诗交流活动。班级布置充满诗意。教室四角布置诗海拾贝、文采飞扬、诗意童年、沐浴诗香、诗韵飘香、诗情画意、童诗歌扬等标语,增强了诗意氛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美化教室,装点校园,努力让校园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成为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精神家园。穿梭于校园的楼道走廊,名家诗篇、童诗作品以及中心甬道两旁微型童诗标语赫然醒目,名家论述、经典诗篇、美轮美奂的插图交相辉映,浓浓的乡村诗情氤氲期间,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浸润着文化气息,漂浮着童真的纯美。儿童诗课题研究为儿童诗教学研究提供了典范的研究范式,为儿童搭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创作、展示的实践活动中享受校园诗意的乐趣。

总之,作为沟通和震撼孩子心灵的儿童诗,不仅能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还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重塑儿童文化与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儿童精神成长和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底色。因此,儿童诗的价值直接关关乎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儿童诗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中国儿童是发展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4(1).75.

[2]杜春海.论儿童诗歌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8.

[3]王雅梅.儿童诗常见创作技巧例谈[J].作文教学研究.2009(3).86.

[4]袁玲.童心激荡诗意飞扬--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素质教育论坛.2009(12).88

第5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5.

第6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入手,针对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认识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根植思考方式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现代社会中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全面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企业需要针对自身文化建设创新和根植的基础进行全面有效的考虑和研究。

一、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与已经注重到积极发挥员工的作用,对员工的潜能进行充分发挥,同时有效发挥了文化熏陶的功能和作用,第二,企业文化中从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的方面入手,积极有效的发挥了文化凝聚的作用。第三,当前的企业文化中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作为了重要的切入点,将服务精品意识积极贯穿于企业工作中,有效发挥了企业的文化管理作用。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企业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很多企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形式化,并没有真正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第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很多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形式建设和内容方面较为相似。第三,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企业文化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很多文化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人们的用心。

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认识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积极采用良好的手段,从员工的实际发展情况入手,建设良好的文化运行机制,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需要积极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员工的需求,积极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一)着眼于发展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积极主动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灵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方向人物,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积极增强自身的积极主动意识,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最终呈现效果。企业管理者需要针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充分的重视,积极选择一些有效的建设方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企业经营管理这需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从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情况入手,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采用较为先进、科学的运作模式,并将这种意识积极传达到企业的全体员工中。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百年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有着根植于自身建设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积极融合了时代的发展背景、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消费者的自身需求,有效迎合了社会公众公认的文化,符合民族发展和文化需求,从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标准的,可以说是民族之魂在企业文化中的根植和融合成果。

(二)企业可以积极导入GIS系统管理工程

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的文化建设情况,导入GIS系统管理工程,该项工程是指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企业针对自身行为方式、经营理念以及视觉识别情况进行创新,开展统一传播活动,从而收获良好形象的重要战略。

GIS系统管理工程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文化建设首先需要针对自身炔康男形规范进行全面识别,这主要是企业针对自身全体干部、员工进行相应的组织培训和管理等,积极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之中能形成较为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优质的服务水平。第二,企业还需要对外部行为进行有效识别,企业想要获取到外界眼中的良好形象,所面对社会公众而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公益性活动、广告宣传活动等。第三,视觉识别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各种信息传达给社会公众,让公众能够了解到企业自身的精神和文化,这其中需要积极使用到具有较好系统性的识别方案。通过GIS系统管理工程的良好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形象,增强企业自身的文化风格。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更需要从根植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人的价值理念,因而只有在企业绝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存在才有着其根本价值,根植才不会是空洞的话语集合,才有丰饶的“土壤”。企业在建设文化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员工放在企业经营发展的突出位置中,积极开展各项经营生产活动。企业文化需要将文化建设内化成企业全员的内在素养和综合性的自觉行动,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创设出符合全体员工利益的重要文化形式,进而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创新性,使其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成为企业全体人员的重要行为准则,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着眼于发展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积极主动意识,企业可以积极导入GIS系统管理工程,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文化才能“血丰肉满”,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实现良性的可循环的新陈代谢。

第7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詹姆斯克特教授认为,在具有强力型企业文化的企业中。员工们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念,通过经理人员的积极协调和组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将会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但是,这是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经营环境的需求相一致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否则,这种强力型的企业文化甚至可能导致明智的管理者做出具有破坏力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削弱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使企业的价值观念符合外界环境的变化,与之保持协调一致。以此规范、激励全体员工的行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成为企业中最主要的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知识的传播、运用和贬值的速度加快。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抓住机遇。运用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面对剧烈的环境变化,紧抱住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事方式不变必然危及企业的生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放性、全球性、竞争性的国际金融环境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相应的改组、改制,以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立得稳、发展得好。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银行业改革中却存在一个被普遍忽视的而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许多银行企业在建立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同时。较少注重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创新与构建。不可否认,改制改组、制度建设等工作对增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我们的银行企业在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风貌、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层面上不进行相应的变革,那么制度、机制的改革所产生的效能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据专家预测,继第三次浪潮一一信息潮的冲击后。企业文化将是企业面临的第四次浪潮。”因此,我国银行业在加强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锻造自身的“文化力”。打破现有的思维定式、经营模式,树立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建立新的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快培育与国际接轨且又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以尽快提升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

二、银行企业文化与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银行企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

文化是指一系列制度、规范、准则、习俗、思想意识等的总和。文化在企业中具体地表现为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复合体。精神文化作为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层和物质层的中介的制度文化,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物质文化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外在表现,是指企业的环境、条件、设施、形象性等可感要素的总和。

银行企业文化既具有企业文化的共性。如社会性、民族性、传统性、渗透性等特征。更具有银行企业的个性。首先。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防范控制金融风险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风险文化的特征。其次,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其企业文化又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再次。商业银行是面向群众的窗口行业,企业文化具有服务文化的特征。银行企业文化作为在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金融管理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门企业文化理论,是对原有的银行管理理论与运作模式的总结和创新。它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现代银行业企业的运作,把银行的经营管理置放在企业文化构建之中,深刻洞悉到现代企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于与经济力、政治力并行的“文化力”的较量。

(二)银行企业文化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它具有差异性、价值性,积累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征。银行企业文化完全符合核心竞争力的以上特征。第一。银行企业文化是融知识与资产为一体的文化体系,是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其独特的竞争素质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第二,它具有客户可感知的价值,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既能服务顾客也能创造顾客。而所有的“商业目的只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定义,即创造顾客”。第三。它的影响可以覆盖于商业银行多个产品和服务之中,能为银行进入其他的潜在市场提供条件。实现最大限度的范围经济,即具有可延伸性和积累性。因此,银行企业文化本身就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提升和巩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银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尽管也在一些银行中进行了初步尝试。但从整个银行业的现状来看,却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模糊。不少银行尚未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少银行特别是基层银行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做一些表面文章;不少银行人想当然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等等。这一切,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成为好似互不相干的两张皮。(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化行为。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经营效益好时就想起摘一点所谓的企业文化活动,效益差时就少搞,甚至不搞,缺乏企业文化的建设机制和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的机构。(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合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参与度不高,基层一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有些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看做工会等群众性组织的部门事务。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4)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然而,现实中不少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缺少银行业特色,缺乏本单位个性。(5)普遍存在着舍本逐末的倾向。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但一些单位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只是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来看待,导致企业文化的建设,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内在还是依然如故,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从银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看,现阶段要提升我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建设企业文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建设的问题。即对现有的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创新。因为“银行新型企业文化……造就了银行引人注目的基础 经营业绩”。

三、创新企业文化,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

(一)制度文化建设是根本

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银行业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最为迫切和关键的一步。但制度的改革创新不能脱离制度文化的建设。现代银行企业制度要求银行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开放型企业。那么,最大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就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使其成为国家控股下、多重资本参股的完全市场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场变革其实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机构本身的变革。更是作为深透到人们心灵的一种制度文化的变革。因此,现代银行企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必须要紧紧围绕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新型银行企业文化和促进银行企业再造工程来展开。让员工在价值观上认同这种制度上的变革,并努力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适应这种变革。否则,现代银行企业制度建设变成了空中楼阁,而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林。

(二)信用文化建设是基础

“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两个原本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金融。”银行就是货币与信用的互动式结合的产物。银行业所从事的不是普通商品的生产与买卖。而是货币、有价证券等有形与无形金融资产的交易与流通,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良性循环。这种特性决定了银行企业的职工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更加讲究诚信原则。

当前,信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完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市场,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网络化信用数据库,通过这一系列的载体建设,构建企业信用文化。二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目前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个人信用制度几乎是空白,急需建立个人信用的登记制度、资信评估制度以及风险预测制度等。特别是通过现代消费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强化人们的信用意识,形成社会成员信用文化。

(三)营销文化革新是核心

营销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把银行企业当成机关进行管理,以及我国长期处于银行产品的卖方市场有关。进行营销文化创新,就是要强化主动营销的意识,认识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从顾客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是整个企业活动。”此之外,银行要加强企业形象和金融产品、服务的广告宣传力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就是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开发设计银行产品和服务,实施柔性化管理。目前我国不少银行企业虽然也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往往偏重于运用拉关系等手段去“争夺”客户和客户资源。而不是以一流的服务吸引客户。真正意义上的“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使客户成为需求的主体。

(四)品牌文化构建是重点

品牌文化在我国的银行文化建设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除了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外,银行企业经营同质的“货币资金”是一个客观上的原因。但是任何企业文化都是附加在其产品载体上的,世界上没有不附加在其商品载体上的企业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品牌。银行文化和金融产品品牌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是银行企业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策划创意和银行企业信誉的象征,也是银行文化凝结在银行服务产品上的结果。因此,品牌文化的创新除了要树立银行品牌意识,注重银行企业形象的设计和宣传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再次吹响银行品牌大战的号角。面对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银行应事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以了解顾客的不同需求、生活背景、消费观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实现银行间的“有差别产品”服务。同时还要注意,在进行品牌的推广时,银行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真实、有效的宣传。不断扩大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以利于银行品牌产品的成长。

第8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自然与文化遗产 管理体制 改革

近年来,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遍地开花,一方面各地通过旅游开发,加快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疏于保护,许多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遭遇了人为的破坏。而破坏的重要原因,一是保护理念的缺失,二是现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遗产)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直接导致了遗产保护的危机。

自然、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异同

旅游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的与历史文化性的资源,包括诸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以及可以展示的民间艺术、戏曲音乐、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然、文化遗产(狭义)指公认的、能为人们提供生态、科研、文教等功能的、具备独特价值的、自然界演变的产物或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产品。凡旅游资源都属于自然与文化遗产,但自然与文化遗产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有的文化遗产就无法直接展示给游人,譬如精神等,遂不能直接作为旅游资源。

鉴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范畴大于旅游资源,因此遗产的管理体制较之于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更为宏观。这就是本文为何要把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或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展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是面对着自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词句时,人们的潜意识里的反应是有明显差异的。面对遗产,人们首先映入脑际的是保护和继承,而面对旅游资源,人们可能会事先想到开发取利。《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应该说这是对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具有规定性意义。

我国现行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现状

(一)法制不健全且缺乏针对遗产管理统一的国家立法

由于自然、文化遗产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等,以及价值的多重性,有国家级、省市级等,这客观上增加了遗产管理的难度。目前涉及遗产管理的法律有《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法》、《城乡规划法》等几十部之多,再加上各地制定的条例规章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法规对遗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为法规多,执法单位多,推诿扯皮多,从而就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怪圈。

(二)国家指导及属地管理相结合

目前我国遗产的管理体制除少数归国家部委直属外,如故宫博物院,大多情况是遗产由属地管辖,国家部委负责业务指导。旅游开发给地方政府带来gdp的增长,激发了其发展当地旅游业的积极性,这是现行体制有利的一面。然而从实践来看,由于地方政府掌管着遗产管理的大权,他们出于gdp的考虑,往往置国家法规于不顾,不惜人为破坏遗产,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导向是各地遗产管理的主要阻碍因素。

(三)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

自然与文化遗产大都属于公共资源(私人藏品和一些非物质遗产除外),其管理主体毫无疑问应是政府。目前,我国涉及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管部门太多,有文化、旅游、环保、林业、国土、建设等部门,管理分散,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工作效率低下。另外,遗产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机构又兼经营,自己办公司,造成政企不分。

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一)建立自然与文化遗产统一的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正进行政府机构体制改革,这为遗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契机。由于遗产管理缺乏统一机构,造成实质上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效率低下、保护不力,为权力寻租开启方便之门。为此,有必要针对遗产管理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从而完善遗产管理体制。

基于以上思路,可以把涉及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管部门文化部、旅游局、林业局合并,并吸收其他部委如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下属的相关遗产管理部门,精简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政府机构(省市县对应设厅局),实施对遗产的监管。之所以将此三机构合并,是因为旅游局主要职责是负责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林业局负责生态建设和保护(此两局主要涉及自然遗产的管理),文化部负责文物管理、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化的监管(负责文化遗产的管理),这种整合打破了条块分割,降低协调的成本,管理易落实到实处。该机构(姑且暂称自然与文化遗产部)的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遗产的管理,制定遗产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制度、条例和规划,并监督实行。为提高该机构的权威性,中央应给予其适当地位和完全的执法权。

(二)废除属地管理体制且实行中央垂直管理

废除属地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垂直管理,将遗产管理经费纳入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新体制必须能妥善解决利益攸关方的利益关系,以防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公平的博弈,导致对遗产的损毁。属地管理虽能调动地方的开发积极性,但由此带来的地方主义、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理念,会使遗产的保护陷入危机。因此,要克服地方主义必须废除属地管理,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经费纳入中央财政,人事也由上级遗产部门管理,从而摆脱对地方的依赖。对于一个可能跨及数省或数市的大遗产区,其管理应打破区域管辖范围,由上级遗产管理部门任命一个专门的直属机构管理。目前许多地方风景名胜区采用的是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形式,这个直属机构亦可借鉴这个形式——即某某遗产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对整个遗产地的管理、保护与利用的各项事宜,至于该遗产地与所在省市的关系,可沿用中央直属企业与省市的关系来处理。

考虑到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各地遗产局即使不受各省市长直接管辖,各地遗产部门恐仍难以对当地政府的破坏遗产行为予以制止,可考虑将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与各省市主管领导的政绩直接挂钩(地方只对由于自身的不端行为造成的遗产损坏负责,而对遗产部门自身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免责),各省市长与上级人大或同级人大签订直接责任书,如发生遗产的重大损毁,则人大立即追究省市长的责任。

另外,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对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可以给当地赢得长期的无形资产——知名度,大量的人流物流(不超过限度)为当地居民源源不断地提供就业、商贸等机会,而地方政府也可获得稳定的税收收入。随着研究者、志愿者的到来,可以提高当地的文明水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政府应给予其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使其安心工作。新体制能否协调各方的利益分配,至关重要。

(三)健全法制并严格监督制度

健全法制,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遗产管理法,严格监督制度。我国涉及遗产管理的法规不少,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但执法主体众多,易产生内耗和惰性。况且遗产形式多样,价值多重,有些遗产陷入法规的盲区,只能以其他法规套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就套用文物法。因此为了妥善管理遗产,呼吁人大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遗产管理法,以提高遗产管理的权威性,使遗产管理部门有法可依。

为确保法律的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遗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应定期接受上级人大、政协与同级人大、政协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的监督和检查,同时,中央可以授权并委托专家和志愿者组织民间监督团体,对遗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实施监督。遗产管理部门实行首长负责制,对于查出的问题,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立即提出整改意见,由遗产管理机构遵照执行。对于出现严重的遗产毁损,人大可立即责成启动行政乃至司法程序,追究遗产管理机构首长的责任。

人大应责成政府将遗产管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形成经费每年适度增长机制,并监督预算的实施。政府应在每年度的人大会议上,就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情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人大审议,这应成为一个制度。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遗产管理部门退出经营活动。遗产管理部门按照遗产管理的要求,以特许经营方式授权企业或个人,对遗产进行合理开发经营,并向经营者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上缴国库,国家适当返还。遗产部门作为政府机构必须脱离经营活动,对其下属企业按照国企改革的要求,把企业从机关剥离出去,或由国资委托管,或市场化改制,至于经营者与遗产机构的责、权、利的关系可通过法规界定。

(四)拓宽经费来源且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拓宽经费来源,严格专款专用制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离不开必要的经费保障,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精简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减少支出,要将节约的经费和财政拨款专款专用,加强财务审计。但我国各类遗产丰富,政府拨款除去人头费往往捉襟见肘,拓宽资金来源也是当务之急。政府应成立保护遗产基金会,开展对外工作,积极吸收国际友好组织和人士的捐款;另外拓宽国内渠道,运用税收杠杆,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基金会捐款,并在应缴税额中予以扣除。

综上所述,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自然与文化管理体制,是保护利用好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官卫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12)

第9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07-02 收稿日期:2016-06-23

作者简介:田 野(1989―),男,陕西延川人,助理编辑,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和危机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

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

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

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

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

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

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

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

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

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

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

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

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

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

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