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物流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250 [文献标识码] A
1 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输送
对于目前市场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合理的生产物流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具有实用性和迫切性。以制造业为例,对于一个优秀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而且也体现在产品的交货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更快的完成产品的制造,这本身来说,就是强有力竞争力的体现。而提高工作效率,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各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在这样紧张有序的紧扣,最终体现的就是整个工作环节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工作过程中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此设计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反馈交流,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因此,更加贴进社会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人才的输送。
1.2 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理论方面的改革。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新颖的内容、新型的教学方式、风趣的老师、积极发言的课堂氛围,都是身处青年时期的学生最能喜欢和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二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实践方面的改革。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的培养,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只要牢牢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就是对学生较好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而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方面的投入,教学时间渐渐偏向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1.3 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竞争优势
对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说,由于国家目前提倡综合性大学的建立,再加上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对学校专业选择的多样性和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设了很多的专业。其中包括的专业各式各样,有的理科性质的大学,不仅开设文科性质的专业,而且开放的有医学、艺术、马克思等专业。不是说开放这此专业的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持反对意见。但是不得不承认,与那些专门以此类专业为王牌专业的学校相比,不管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差别。对于有能力的学校来说,对于较好的专业,都是自己编写教材,并有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其进行教学,并对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不管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对学校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带来较大的提高。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队伍中教师的资历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师资力量的引进来看,都加大了对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年轻老师的引进,但是在引进力度和课程安排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虽然对年轻老师有了一定程度的引进和重视,但是与具有资深的年老教授来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年轻的老师的教学课程,主要是比较文科性质的课程,比如思想教育、马哲等完全理论性的课程,并没有较大的教学难度。而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来说,学校可能会相对性的进行培养,但是也仅限于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课程,虽然也涉及到实践,但是含量也不是很高,其相对的课程多样性也较高。第二,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师队伍中,教学资历和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有较高资历的老教授来说,理论知识更加丰富,而由于思想的局限和思维的固定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并不是很高,因而在实践方面的教育相对的较缺乏。对于较年轻的老师来说,由于时间上限制,对理论知识的吸引并不充分,在理论知识的分析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由于思维活跃和对新事物的接收性,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对实践的教学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增加理论方面的教学。第三,教学专业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分歧。由于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每个教学专业老师可能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总体的把握上,还是一致的。对于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来说,理论和实践都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对两者的注重和结合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由于教学专业老师资历的分歧和见解的不同,并没有达成一致。
2.2 对于从事物流管理的毕业生来说,企业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
从目前企业关于从事生产物流管理的员工进行调查中发现,在此类员工中,专科院校的学生比例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出现此类情况,并不是由于企业对本科院校的关于生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偏见。企业也希望有较高学历的学生来公司就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整体学历素质,成为一个拥有较高学历的企业。但是,对于企业在应聘过程中,还是把机会给有较强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职院校的学生。
即使是这样,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毕业生仍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这种就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求职者来说,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放低身段来从事较基层的工作。梦想着一出社会,就能找到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从事物流管理岗。但是以于企业来说,把一个毫无经验可言的学生放在物流管理岗,并不是实际,出于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人资部在招员工的时候,既使求职中有较高学历的本科生,人资部也选择较务实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物流工作来说,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先下放到基层,对每个环节都较熟悉,为以后做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而对于毕业生求职来说,下放到基层与他们的职业意愿相关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求职者来说,当面对有机会时,应该紧紧抓住,并在实习中努力学习,吸引新的要求和新的内容,以此来表现自己达到公司的要求。公司在对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来看,更偏向于有努力表现的毕业生,而对在工作中并不努力不能吃苦,不愿意在基层工作,时刻想着换工作的毕业生较失望。
2.3 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大
虽然目前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在企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物流管理这一名词的出现,以及用的频繁程度,也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因此,即使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以后的发展前景和生产物流管理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都有较深的认识。但是由于生产物流管理出现的时间较晚,对此的研究比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而对于生产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普遍缺乏一个全面的,详细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分析。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不可能通过实践以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改革,只能根据仅有的企业在应用生产物流管理方面得出来的结论,来对课程进行一个规范。可见,高职院校想要投入资源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相应的没有投入渠道,投入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能在近期能够解决的,不仅需要目前相关学者,花费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生产物流管理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规范。企业提高了生产物流管理水平,高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也找到了相应的借鉴经验,在投入上也能找到相应的渠道,更能对课程的改革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因此在整体素质上得到了提高,更符合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3 提高工作过程中《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
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并没有涉及到课程设计这一理念,普遍的做法就是对学习直白的灌输。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更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既使来上课,也是上课自己忙自己的,看电子书、玩手机游戏、看电影、听歌等不好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对于老师来说,是极其不尊重的,对老师的尊严是一种藐视。更是对自己的求学生涯抱着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在学校里什么具体的知识也没有收获,反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气,对踏入社会生存和以后的成长也不利。
以达到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课程教案上,明确指出,此课程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用途。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老师也要说明白,这节课程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这种做法与以后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不仅提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更加增加了学生的集中度。老师在教学上也相应有了回报,更加投入到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去。(2)在某个阶段时,就对此阶段的内容做一下总结,并用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提出在些课程中,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养成思考与总结的习惯。
3.2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
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学生在求学中的兴趣和投入为主要目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就是要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与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中的要求为主。把这些要求加入到课程改革中,增加学生的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开始和结束时,都做一个调查,对于课程开始的调查,是以从对想从课程中学到什么为主。对于课程结束时的调查,是以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和还需要在什么地方加强为主。(2)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生产物流管理的学生带到企业参观,把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工作中的实际找到一个契合点,以明白自己以后在哪方面要加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目前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是很大,需要在很多方面都加强。这就需要社会、企业、院校的共同努力,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49-55.
[2]王亮,李世珣.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2):74-76.
[3]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教学改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0-91.
[4]王雅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4-115.
[5]屈颖,梁超强,曾立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3-25.
[基金项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2009年度“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课题
关键词 :汽车 物流成本 控制 管理
一、汽车生产物流与物流成本控制
汽车物流主要是针对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一种综合性的物流管理,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集合包装、现代运输、仓储、产品加工流通以及信息处理为一体。汽车物流是生产原料的供应厂商、生产制造厂商、物流配送中心之间的桥梁,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从生产出来到销售出去的环节的沟通。主要的内容有供应方面的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汽车生产物流贯穿于整个汽车生产的过程的一个物流活动。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其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就是企业在发生物流行为的全过程的每一笔物流费用进行统计、监督并且做出适时的调整,并且对于这个环节的控制与管理的力度要不断的加强。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资源分析,找出所有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的方法。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不是单个的考虑其中的某一环节,而是需要把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都要考虑在内。通过汽车产品效益与生产成本的对比,进而寻找最小化的物流成本。把汽车生产成本物流的控制与管理扩展到汽车行业的每一个部门,形成大格局的物流成本控制。
二、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原则与问题分析
1.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全面性原则,汽车成本物流控制和管理要面面俱到。具体来说,在生产物流的全过程要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的预算都要包括在内;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此外,还有全体员工的控制,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加入到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其次是目标控制原则。汽车生产企业的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人力、物力、财力等既定目标,物流成本控制是目标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参照汽车生产企业既定的目标,对于生产物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来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再次是经济性原则。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节省各方面的投入,经济性原则贯穿汽车制造行业的全过程。最后是重点控制原则。汽车制造行业重点控制的环节是偏离既定目标的部分,管理人员可以对于重点环节进行控制,不断的把生产制造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效率提高。
2.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产品种类繁多,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无论其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多么现代化,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对我国汽车生产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企业在生产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用在加工制造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存储、搬运等物流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缩减搬运和存储时间来提高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这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研究。而部分汽车企业对于生产物流有着严格的考核指标。但是,在一些大型汽车的生产厂区,中央通道在货运车辆密集阶段会发生交通的拥堵,严重影响了生产厂区物流的畅通无阻。按照每天拥堵五次,每次拥堵五分钟来计算,就会有二十多分钟影响产品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而对于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而言,物流状况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这些零部件无法按时到达生产车间,直接造成生产车间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延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随着汽车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运行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与物流成本控制已不适应汽车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生产经营的需要。所以,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新模式必须要提上日程。
三、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管理的新模式
汽车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形势制定出物流成本最小化、效益做大化的生产物流模式。根绝物流成本的控制预算可以看出,运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很好的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有些汽车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都可以纳入第三方外包物流的范围之内。汽车企业生产零部件的数以千种,可选择部分纳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制定物流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的情况下,会逐步把国外的采购业务也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经营。委托合同是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关键,尤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要采取妥当的处理方式,才不至于影响合作的效果。就委托来说,有的汽车企业采取了物流的模块逐渐外包的方式,对于第三方物流采取激励的措施形成规模化物流,从而控制生产物流成本。汽车企业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事先达成一个协议,根据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均给予不同的物流方案,然后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属于短期的合作项目。一旦物流放达到了汽车企业的既定标准,合作就会继续,否则,终止合作。要想达到长期的合作的目的,物流方必须为企业量身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团队,把费用控制在汽车企业生产物流的控制的标准之内,物流公司承担一些设备和员工的培训费用,在适应汽车企业外部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物流运输方案。这样一来,汽车企业就会与其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适应了企业不断的发展的需求的同时,把生产物流的成本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全方位的考虑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做好企业生产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邓丽君,孙宏声.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09).
[3]龚雷.汽车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关键词:钢铁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通过节约物资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已转向非生产领域,特别是物流领域。物流被公认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迅速加大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钢铁产能的提高为钢铁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钢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现代钢铁物流的进程,逐步使钢铁企业物流趋于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这是值得钢铁物流企业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
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现代钢铁生产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企业内部衔接,在制品的存储与库存管理,以及生产安排及节奏的调整等活动。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物流流程繁杂。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需要经过多分厂联合制造才能交货。因此其生产过程是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管理是分段式(分割式)的;而且从原料投入到最终产品产出,整个物流中多数工序同时兼有物理和化学变化,是高温、高能耗工艺过程,生产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很高。
生产过程中信息量大。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将矿石经过复杂工艺加工成钢材的过程,生产过程环节多、流程长,且伴随着原料、燃料、辅料的信息变化,及生产过程中各物流节点之间保持物流作业衔接的大量信息。因此生产过程中信息复杂。
钢铁生产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且主要工艺路线和设备比较稳定,整个工艺流程有很强的连续性或分段连续性,上下环节关联性强,后道工序受前道工序的约束。各主要厂之间的生产-物流的密切联系,各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量以及运输设备的停留时间等都对生产物流产生影响。
在制品的温度和生产时间在过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如实施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目的是提高连铸坯入加热炉的温度,其考核指标为连铸坯入炉温度和热送热装率。另外,在制品的生产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和比例性。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道工序的流转要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能够顺畅、最快、最省地通过各个工序,直至成品。期间不出现物流堵塞现象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的进行。
物流过程的单向性。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转要向一个方向流动,要避免迂回流动往返运输。单一方向的物流运输路线短,可减少运输工作量,节省运输费用。
物流过程的比例性。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中对各种物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而各种物料在数量上要有一定比例,这就形成了物流过程的比例性。它是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比例型遭到破坏,则生产过程必将出现瓶颈,瓶颈将制约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破坏了物流过程的连续性。
物流过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即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按照计划有节奏地运行,保证按计划均衡完成生产任务。
物流过程的适应性。这要求生产过程应具有灵活多变的能力,使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变化,具备从一种产品迅速转移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以满足生产过程品种变化的需要。
钢铁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物流系统各要素分散且难以实现系统优化
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内部各要素没有实现集成,缺乏整体优化。绝大部分企业物流组织还处于物流功能整合的初级阶段。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系统要素分散在企业各个不同的部门和一系列零散的活动之中,企业内部参与物流活动的部门包括采购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各自负责一部分物流职能;企业内没有物流管理专门机构,物流业务人员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物流合理化的计划、方案以及企业物流体制改善的任务都由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兼管。物流系统各要素间普遍存在着效益背反的现象,各物流要素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如果各部门仅从各自利益出发进行优化决策,虽能实现局部目标最优,但对整个生产物流系统而言,很难实现系统整理效益的最大化,甚至会降低系统的效益很难进行要素整合,实现系统效益的最优。
(二)物流资源分散管理且物流节点间衔接不顺畅
由于钢铁企业仓储、运输对象的特殊性,在长期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铁路、公路、港口、仓库、起重设备等物流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难以形成合力。钢铁企业生产的物流网络节点多、流向复杂,整个钢铁生产过程可能要几个生产厂共同协调完成,由于钢铁生产的连续性、特殊性,因此物料流转过程之间的衔接较重要,这就要求物流节点之间的信息顺畅。目前虽已有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而大多数钢铁企业生产物流节点之间还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无法实现充分即时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在不断改建、扩建中无法完全遵循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导致设施布局上形成一定的缺陷,物流流量大,运输方式复杂,运输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
生产物流管理涉及的部门、环节较多且各自为政,致使各部门连接处常常存在重复操作和多余环节,物流运作效率低,物流成本无法正确把握和控制。
(三)生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钢铁行业物流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但我国钢铁企业和钢材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都还相当滞后。尤其是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人才更加匮乏,有些钢铁企业在生产部门中成立物流管理科,其成员仍由原生产部门的人员兼任,而钢铁企业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具有很好的连续性,而物流管理工作却是由生产物流某一节点的生产管理人员担任,显然其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其最终的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专门针对钢铁行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几乎凤毛麟角。另外由于国企内部机制不灵活,导致钢铁企业薪酬结构与外资、民营企业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企业人才管理措施不多。
(四)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且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公司已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如销售管理、炉料管理、公司生产管理系统、一些工厂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问题,他们是零散的、局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厂际间的通讯没有运行,现行的操作仍停留在半自动化的操作阶段。没有形成整个公司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同步的完整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五)技术装备落后且作业效率低
钢铁物流装备较落后,仓储设施70%是普通平房仓库,旧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库设施较少,仓储空间利用率不足。物料出、入库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搬运车及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很多仍采取手工装卸,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另外很多企业运输、仓储手段单一,车辆可承载的货物种类有限,同时信息系统落后,企业内部运输规划不合理,交叉运输、迂回运输的现象普遍,同时货运车空载率较高,单位运输成本偏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发展合理化物流的相应对策
(一)实现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生产物流的基本含义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生产环节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建立起“外与市场接轨,内部高度集中”的物流管理模式,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一体化生产物流包括:纵向一体化生产物流和水平一体化生产物流。物流一体化是针对传统的物流分割式管理提出来的。
然而,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效益背反,使得各部分优化的叠加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劣化。为此,应将企业物流所有环节联系起来,将贯穿整个过程的物流看作一个整体;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这样做的结果消除了物料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的障碍,加快了产品流动的速度,缩短了交货周期,减少了库存量,使得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从战略高度促成了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协调,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运用MRP和JIT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生产物流
MRP是通过产品结构文件(BOM)、产品出产计划(MPS)和库存状态文件输入到MRP系统中,MRP系统运行后,输出企业的主计划即车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及辅助计划。MRP是以保证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的确定性、信息的灵敏性和企业资源的无限性为假设前提,以消除超量库存为目的。JIT采用拉引式生产物流控制原理,在生产中由下一个工序决定上一个工序供应物料的品种、数量、到达时间和地点,以改变传统的生产计划(下一个工序被动的接受物料,由于物料的提前或延迟到达,造成库存的增加或生产中断)产生的损失,达到降低库存、消除废品、实现最大节约的目的。精益生产(LP)要求消灭残次品,实现零库存,是同原来的大批量生产相对的一种以尽善尽美为目标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AM)则是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生产方式。这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以系统的观点,从企业的全局出发,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标,对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三)采用先进物流设备及信息技术
对企业的物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运用现代先进的物流设备及电子信息技术,实施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的物流业务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及EDI、GPS、EOS、条码技术等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使库存、装卸、运输、采购、配送、订货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电子化;另外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可视叉车、现代化立体自动仓库及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及特种运输车辆等先进的物流设备,从而提高钢铁企业生产物流运作的效率。
(四)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从业者大部分为基础性、事务型人员,缺乏理论知识,需要大批懂得专业知识、拥有业务技能并受过专业训练且对钢铁企业生产运作较为熟悉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应搭建高等院校与钢铁企业合作的平台,结合钢铁物流的实务,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达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真正的钢铁物流人才。并大力引进国外钢铁企业先进的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虽然作为高职课程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是最终的目的,但是理论基础的铺垫也是非常必要的。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可以最大化地让学生理解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复杂的物流理论运用到具体案例中进行教学设计,也便于引导学生随时关注企业在生产物流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物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水平。
2.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时在变化。教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而这种不断学习就是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最大化地传授给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物流前沿信息的及时掌握,理论更新可能比较慢,但实际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成功的案例教学可以紧紧抓住最新的物流动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生动化,鲜活化,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其应用能力。
3.有助于强化和活跃课堂气氛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加强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将物流企业的实际情景呈现给学生,以代入法进行情境式教学,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强化其亲历感,增加师生互动,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特点。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建立教学情境,包括背景介绍、相关数据等,这时就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讨论,代入式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如果希望最后的教学效果产出最大化,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如果辅之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物流管理教材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择陈旧,无法反映物流前沿的最新动态
现今物流教学中的案例并不少,但过于雷同,且更新太慢,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某些教材的主生产计划(MPS)章节,大多选用的是某电器公司的MPS的突发变化,主生产计划员朱女士如何应对。笔者在不下于三本的ERP教材中都看到过相同案例,甚至连主生产计划员的姓氏都懒得更改,虽说该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如此陈旧的案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吸收起到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案例选择随意性较大,无法真正契合物流理论知识
目前“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材大多以ERP为主线,以生产计划由粗到细进行讲述。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分为流水制造业和离散制造业,按照生产的特点又可以分为拉动式和推动式生产,不同的分类对于ERP的应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另外就MRP的核心BOM来说,制造业和零售业也有很大的分别。而现今教材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某本教材各个章节后面的案例应用中就随意进行举例,包括食品企业、零售企业、服装企业,没有针对性,也难以和相关章节成为有机的整体。
3.案例无连贯性,无法形成统一的知识脉络
以上一段为例,随意进行案例列举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的代入感不强,难以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试想,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章节时进入的是食品制造业,下一个章节又变成了机加工行业,后面可能就是零售企业。当然,如果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真正进入相关的企业,但关键是现在的高职教育还达不到这样契合的校企合作条件,我们现在讨论的还是基于案例的理论知识教学研究,所以如何使案例在整个教学进程中达到连贯的统一,使理论在所有的案例贯穿中逐步完善,才是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按照教学进程进行连贯性一体化案例教学
笔者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进程中既体现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又要使之达成一定的连贯性,根据生产计划的脉络把一个大型案例分阶段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进行情景化的教学由浅入深地完成“生产物流管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1.改革现有案例教学的不足,使之更加契合教学进程
前文提到,现有教材中的各章节案例连贯性不强,难以达到情景化教学的目的,笔者就从此入手,首先要做到案例鲜活生动。由于笔者在从事高职教育之前在制造型企业里任职多年,且从事的就是生产物流相关工作,所以以此入手,将之前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整理,系统化,以此作为整个连贯性案例的选材。这样的选择首先会使教学过程生动,;其次可以做到案例数据量足够大,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进程,按照生产计划的层次依次嵌入,逐步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基于此,案例选择定位为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业生产物流管理的全过程。
2.理顺教材思路,嵌入案例教学进程
首先进行教材的分析,大部分生产物流管理教材的进程都是以生产计划为导向的,具体如图1所示。对于高职生来说,其中的关键知识点是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和车间作业计划及采购计划,如何就以上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是行案例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做案例教学时首要考虑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代入感和情境感。所以笔者选择了另外一种思路:以新员工入厂培训为导向进行整个案例的脉络布局。首先,第一堂课就让学生虚拟地进入企业。明确课堂要求,以入厂新员工的要求进行课堂要求:进入教室就是踏入了工厂的大门,学生就是员工,而教师则转化成了车间主任,进行新员工培训、入门知识的传授。这种代入式的情境变化可以很快让学生有一个从学校到职场上认知的转变。其次,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首先要转化角色,既要有负责指导员工的老师傅的工作经验,也要有人事专员的耐心。最后,在梳理知识脉络时既要从课程体系方面考虑,还要兼顾学生认知上的接受能力。表1整个案例教学进程的实际划分情况。需要明确的是,所有案例教学都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案例体系中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案例都是发生在一个企业中,而进程就是从新员工培训,物料的认知,职能部门的虚拟参观,到生产物流系统的核心操作———MRP,最后到最高一级的人员绩效评估、系统的管理,按照人机物法环的流程进行讲解,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在一个真实的企业里进行物流管理的大部分知识。
3.加强连贯性一体化案例教学的监控
关键词:物流;管理;保供
马钢每生产1t生铁大概需要0.9327t烧结粉精矿、0.1625t块矿、0.3250t球团矿、0.2048t熔剂、0.7360t炼焦煤和0.1683t无烟煤。马钢本部在4号炉投产后,每年产铁约1660万t,那么上述原燃料需求总量如表1所示。根据表中所列数据,每月有350万t原燃料通过水运、铁运和公路运输进入马钢厂内。如此巨大的物流量,怎样才能有序、安全、经济、高效地组织到达和接卸,是物流计划管理的核心工作。物流计划管理并非仅仅体现在均衡到达的简单要求上,而是根据厂内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用料进度、卸货速度、堆存工艺等诸多因素对各种原燃料到达的数量和时间节点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外部资源组织的难易程度、运行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后的调整等等,因此,物流计划管理是一个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复杂而多变的精细组织过程。
1物流计划制定的依据
物流计划指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1.1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物流计划的根本依据,物流计划实际上是对采购计划在数量和时间节点上的分解。1.2库存标准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各种资源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库存标准。物流计划的制定要以库存标准为中心,以库存标准为杠杆,计划落实后要保证库存量上下浮动不能超出规定范围。1.3堆存工艺目前公司厂内原燃料存放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堆积工艺,封堆管理和复合堆积。封堆管理就是规定了一定数量的料堆在没有达到堆重之前不能使用,同样在没有取用完之前也不能覆盖堆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该堆物料成分与粒度的稳定。比如料场中的某个料堆规定8万t,在进料堆积前要保证上一个料堆取用完毕并整理干净,堆积中没有达到8万t前该料堆不可取用。完成8万t堆积作业后进行封堆,待进料过程中各个检验分样成分结果出来后形成大堆综合成分(作为配料依据),然后方能取用参与配料。该堆物料开始取用到取用完毕,后续物料不得在料堆上覆盖,即使是同品种物料。复合堆积没有封堆管理严格,只要同品种物料可以堆存在同一个料堆上。港务原料总厂一次料场含铁原料采用的是封堆管理制度,公司其他料场采用的是复合堆积方式。对于复合堆积的物料,物流计划按照用料进度结合库存要求均衡到达制定即可,而对封堆管理的物料,其物流计划的编排要复杂得多,要根据每个品种场地空出时间、料堆的规定堆重来确定到达的时间和数量,原料到早了没场地卸,到晚了跟不上用料进度,衔接更为紧密。1.4置换要求有些物料长期堆放会产生质的变化,需要及时用掉。对复合堆积的原料,底部或料堆末端由于库存的需要,可能会产生长期积压,因此,根据置换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要进行场地清空更新,特别是煤炭等燃料,这是制定物流计划时尤其要注意的问题。
2物流计划的过程管理
物流计划一旦形成,采购部门、物流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计划执行,实时跟踪,做好过程控制。由于外部因素的复杂性,集中到达、计划推迟是计划执行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都会对安全保供和生产组织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各卸料点卸料设施和库场能力是与生产规模配套而建的,因而不可能对超计划到达的原料在短时间卸掉,集中到达势必造成大量积压,其危害在于:1、铁路线路堵塞交接口,紧缺品种无法牵引进厂;厂内车皮保有量上升,铁路总公司有考核;2、水运待卸量大一是造成锚地安全压力增大,二是不利于运力及时释放,影响后续物料接运。炉料稳定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前提,断料是高炉生产最忌讳的现象之一,不得已采用替代品种会引起高炉生产的不稳,也会造成替代品种物料的短缺,形成连锁反应,因此,计划推迟直接威胁到用料安全。物流计划的过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要实时按照库存标准控制好到达节奏,采购部门一定要督促发货点按照计划节点进行发货。同时物流管理部门要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当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导致用料发生变化,一定要及时调整物流计划,及时传递给采购和物流组织部门进行外部资源调控。在生产正常情况下或出现小的波动时,生产单元不要轻易改变用料结构,以免造成整个物流组织的困难,因为外部控制环节多、范围广,没有管理权限,只能商量协调,故而难度更大。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物流计划管理是连接采购、物流、生产各个环节的整体供应链管理。如果市场发生变化需要提高整体库存,应该及调整库存标准;如果某些品种资源紧张或预测某些品种即将涨价,公司决定进行适当储备,物流计划也要随之而变,并制定好物流组织方案予以实施。
3物流计划执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自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与世界间的经济交流不断加深。国内许多企业积极学习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此来确保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不被冲垮。加强物流管理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拉近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经贸往来,形成互利互惠的局面。钾化肥生产企业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公司业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销售,就要有效的运用物流管理模式。
关键词:
钾肥生产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提高水平
自从物流管理模式在企业之间盛行,许多国内的企业希望以此将产品渠道拓宽,加大企业的生产产量。作为众多企业中的一员,钾化肥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大量原材料积压和产品销售的问题。所以更应该提升公司的物流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加强交流与改进。促进产品的销售,提升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化肥生产中来,同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结构也日趋复杂。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公司水平,以此在同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1钾肥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1.1缺乏物流管理意识现今的许多钾肥生产企业还缺乏物流管理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大力提高,化肥的生产力以及需求力大力增加。因此,许多钾化肥生产企业认为只要加大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量就可以了。生产企业领导也并没有关注物流管理模式对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性。要知道物流管理渗透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物流管理体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销售流程,减少了企业的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2物流管理不够全面许多氯化钾生产企业已经引入物流管理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但运用的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公司物流管理还不够全面,在钾肥生产原材料储量与生产产量的控制上还不是很准确。许多企业为了加大生产量不顾市场需求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储存原材料,也使得库存严重超量,浪费了资金,为公司带来发展困境。由此可见,这种管理是很不合理的,很大程度影响着公司的整体效应。要提高氯化钾的生产产量,突出产品特色,只有强化管理内容才得以实现。
1.3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良好的管理体系是钾肥生产企业良好的运营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然而,在我国钾化肥生产企业中这种物流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单一的或分散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运营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缺陷。例如由于还运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使得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无法准确的判断生产数量,从而无法最快的获取订单也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这不仅导致了供应商的销售问题并且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对钾肥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农业对化肥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农业粮食产量,就必须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氯化钾产品。而要准确掌握市场动向和需求则必须拥有完善的物流管理机制。以下我们讨论一下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几种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
2.1采取拉动式管理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变化,钾化肥生产企业必须要随时根据市场风向进行产业链的调整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物流管理模式。现代研发了一种被称之为拉动式管理模式的结构。就是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将这种模式融入自身的管理模式中。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针对各企业的不同现状做出不同调整的一种模式。一般比较重视策略的方法,它会在第一时间根据市场需求量对库存中的原材料以及生产量进行调整。确保公司的资金用在合理的位置,改善企业财力运用不当的现象。使企业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去综合发展,而不会造成发展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只有多方的配合,相互拉动,才能打造新时期的钾化肥生产企业。
2.2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模式为了完成生产目标许多企业不顾市场需求,单纯的通过加大生产量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却忽略了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方法。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模式,是让企业有计划的对资源进行使用,这样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为企业的扩大管理范围提供了保障。同时,更加的完善了物流管理工作。这种资源计划的管理模式不仅为钾化肥企业带来了管理模式上的优势,同时也使客户更加的满意,加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对资源进行整合计划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处理原材料的使用,使之达到生产任务的需求,同时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供应量,又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在物流管理模式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2.3采用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在钾化肥的生产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流程,加强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原材料的选用、成本的控制、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掌控能力。可以使生产企业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更快的适应市场更新速度快的状况。增加同行业的竞争力。在采用业务管理模式时,要注意与其他管理理论的结合使用。这样会在实践中产生更加高效的管理力度,从而改善生产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水平。虽然,在世界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钾化肥生产企业已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进,但还是不能与市场经济完美的衔接。管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必须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引入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加强产品的流通。以便快速了解市场需求,调节产品生产结构。在变化中求机遇,在挑战中求发展。
3结语
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药物流产 催产素 新生化颗粒 阴道出血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终止早孕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并且因其方便、无创伤、痛苦小、可消除流产者的恐惧心理。成为越来越多妇女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但是药物流产不全、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仍是临床尚未解决的公认的主要问题和缺点。诸多学者报道,妊娠物排出不全如子宫蜕膜排出不全、绒毛部分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1]。笔者将药物流产患者同时配伍应用催产素及新生化颗粒,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中心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40例。平均年龄29.3(19~40)岁,停经≤49天,尿HCG(+),B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2cm,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无药物流产禁忌证并愿意接受随防。
1.2.方法
受试对象第1天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间隔12小时服25mg,第2天同第1天的服法,共150mg,于第3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孕囊排出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研究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3小时后予催产素20U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并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12g/次, 2次/d,共7d。并常规预防性服用抗生素。
1.3.药物
新生化颗粒由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Z20064258,主要成份为当归、益母草、川芎、红花、炙甘草、干姜(炭)。催产素由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19993526.
1.4. 流产效果[2]及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于药流1、2、6周来站或电话联系进行随访。观察:(1)流产效果。完全流产:用药后孕囊自行排出,复查超声检查无妊娠物残留者;不完全流
产:用药后孕囊已排出,但复查超声提示妊娠物残留或在随访过程中因出血多或时间长而行清宫术;流产失败:用药后未见孕囊排出,复查超声提示孕囊继续存在或增大者。(2)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从服药第一天开始计算至血止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与平素月经量比较分为:少于月经量、接近月经量、多于月经量≤1倍、多于月经量>1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二.结果
2.1 流产效果
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流产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完全流产
不完全流产
流产失败
研究组
120
116(96.6%)
2(1.6%)
1(0.8%)
对照组
120
108(90%)
9(7.5%)
3(2.5%)
2.2 阴道出血时间
两组平均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完全流产后出血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7d
8-14d
>15d
平均时间
研究组
116
70
42
4
8±3.45
对照组
108
57
35
16
11±4.10
2.3 阴道出血量
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均以接近月经量为主,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及接近月经量者为105例 (90.5%),对照组为83例l(76.9%)。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研究组为11例(9.5%),对照组为25例 (23.1%)。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比较
组别
例数
少于月经量
接近月经量
多于月经量≤1倍
多于月经量>1倍
研究组
116
21
84
9
2
对照组
108
11
72
21
4
三.讨论
虽然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完全流产率,但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一直是影响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据报道米非司酮并非直接作用于孕囊,蜕膜变性并非均匀性,药物流产者对药物吸收代谢的快慢及体内孕酮受体的多少致使蜕膜产生变性的程度不同。加上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有可能导致药物流产过程中,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出现个体差异。也与药流后因蜕膜排出不全,子宫复旧欠佳及米非司酮影响凝血功能有关,并因此有可能引发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甚至继发不孕等并发症。因此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主要途径是促使妊娠物和蜕膜尽早排出。催产素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肌收缩,又能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本研究采用服用米索3小时后肌注催产素20u及加服新生化颗粒,其目的是协同流产药物延长有效浓度,加速蜕膜剥离排出,从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中医学理论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属于“产后恶露不绝”范畴,其主要原因是血虚、血瘀,血虚宜补、血瘀当消,消可伤正,营血本虚,不耐克伐。新生化颗粒中的当归能补能行,既可补血和血又可化瘀生新,使气血充沛,血液循环畅利。药理研究表明[3]当归中的水溶性、非挥发性、结晶性成分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加强;益母草碱对子宫呈兴奋作用,能增强宫缩,促进宫内残留物脱落排出,利于子宫复旧,减少恶露;红花活血化瘀,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川芎活血行气,也对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炮姜有止血作用。诸药合用达到祛瘀生新、温经、止血,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和减少不全流产的作用。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组完全流产率及子宫平均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于药流可弥补单纯药流的缺点,治疗效果肯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武金兰.新生化颗粒缩短药物终止妊娠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和观
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8):707-708.
2.张琳,张小娜,彭小茹.新生化颗粒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师,
1从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物流具备鲜明的系统特性,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又都有相应的子系统。它的各个节点企业通过各个物流系统相互连接,组成供应链,主要涉及采购物流、入厂物流、生产物流、整车分销与零售物流、汽车销售领域的金融和保险服务、日常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以及汽车废弃件的回收物流等等。以汽车入厂物流为例,由于构成一辆整车的几千、上万个零部件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因此,它的物流范围广泛、统筹难度大、影响可变成本的因素非常多,要求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平滑衔接,既要与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节奏相匹配,又要协调庞大的供应商群体。因此,汽车物流被认为是技术性最强、涉及面最广、复杂程度最高的最具专业性的物流领域之一。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汽车物流体系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据统计,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可节约的成本空间就有880亿元。所以,不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汽车物流人才。
2从岗位群需求分析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物流人才需求类型上看,企业除了需要战略型和管理型的物流人才,还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物流人才。目前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或物流工程专业多数侧重于对学生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作与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中等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多面向物流企业一线简单操作类岗位;而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面向企业物流一线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岗位,既要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单一或综合物流工作任务的能力;还要具备在生产物流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物流作业流程、建立物流作业标准、进行物流现场改善与创新的能力,即企业所需要的“多技能、高复合”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针对这一现状和企业的需求,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对长春一汽国际物流中心、一汽物流公司、一汽大众公司、一汽丰田、长久集团等汽车及汽车物流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工作任务进行了归纳总结。学生的就业岗位涉及汽车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汽车销售等各物流环节。在进行专业的“纵向”与“横向”定位之后,为学生设计了两条成长通道,一条是技术发展通道:工人班组骨干工艺技术人才现场工程师高级专家;二是管理发展通道:工人班组长工段长专项管理人员车间副主任。为了实现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专业紧跟前沿需求、服务企业用户、校企融合办学,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链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突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汽车产业链中的生产、销售、服务企业培养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的物流技术与管理应用型人才”。
作者:任玲 陈爽 单位: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营销学院
关键词:工时物量管理;生产效率;生产流程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hipbuilding is a huge and complicated systemic project. By us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the working hours and capacity management can be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to facilitate the calculation of ship manufacturing costs, preparation of production plan, improvement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 and to improve the economical benefit of shipyards.
Keywords: Working hours and capacity manage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d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1 引言
造船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造船模式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对产品作业任务进行分解和组合,生产作业要实现空间分道、时间有序,从而达到壳、舾、涂作业的精确协调,实现一体化造船。因此,要对劳动力、生产能力、工程量分割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建立船舶建造工时物量管理系统,可以为造船工程管理合理安排中间产品的进度计划,指导现场生产,做到计划可控。并通过对造船的工程物量、所需计划工时和实动工时的分析,了解船企造船生产效率高低,为造船成本、经营估价、全面预算等管理提供依据。
工时物量管理,日、韩的船企较早开始应用,上世纪90年代也引进到国内,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不过,国内部分船企在应用工时物量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单船工时总量及分解的来源和依据不合理;工时/物量原始数据采集点分布不完善;实动工时填写和收集不完全准确;完成物量与实动工时不真实等。导致形成的工时/物量数据不实,不具可操作性、指令性与可比性,使工时物量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真正起到指导生产、辅助船企决策的作用。
究其原因如下:(1)意图用一套工时物量管理系统复盖所有工种的实动工时采集、管理,忽视了各工种之间的差异性;(2)不能针对各工种的工作内容算出定额工时,只是采集实动工时,无法在具体工作内容上实现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对比;(3)缺乏管理监督手段,船企员工填写实动工时过于随意;(4)相当多的专业根本不使用工时物量管理系统,仅以工作日作为计算工作和薪酬的依据。
因此,要真正应用工时物量管理系统,使之起到提高生产效率、辅助船企决策的作用,建议分专业设立各自的生产流程管理系统,使之更贴近专业生产实际。文船的管子加工生产流程管理系统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实践,对工时物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以下对文船的管子加工生产流程管理系统作简单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管子加工生产流程管理系统
应用该系统的前提:管子加工要以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为基础,根据相似性原理将管子族细化、分类,采用虚似化生产流水线组织生产。
2.1系统设计
2.1.1 生产流程图
见图1。
2.1.2 生产流程简介
(1)资材准备
设计部:按计划将管子加工所需的生产物资预估清单提交物资部;
管子加工车间工艺组:,将设计部数据库中管子加工图纸数据导入系统数据库,。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种管理表格,提出经细化的资材纳期汇总交物资部,由其准备生产资材。
(2)生产环节
管子加工车间:根据管子生产计划、批次,按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表单安排各工序生产――下料、 弯管、较焊、焊接、打磨、报验分组 、表面处理分拣、管子表面处理、管子表面处理后分拣、入托、进库等。
(3)管子安装部门领用
管子安装部门按需求计划,办理管子领用出库手续。
数据库库间关系图 ,见图2。流程及数据来源步骤图,见图3。
3 工时物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1)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管子加工生产单元内场作业日报表,已经有了管子加工所有工序的定额工时和物量,并随管子加工单元按工序向前滚动。每个工序完工,作业员工必须要填写该工序的实动工时。完成作业后,将填好实动工时的管子加工生产单元内场作业日报表交给工班长,同时领取下一个工作任务。
(2)管子加工单元所有工序完成后,由专人将各工序的实动工时输入电脑,进行实动工时与定额工时、工时与物量等分析、储存。
(3)通过管子加工生产流程管理系统,将管子加工生产与工时收集有机结合起来,使实动工时收集的准确性接近真实工时消耗。这样的工时物量数据,可以用作生产计划编制、预算新船的工时预算和人工成本,起到作为估价、报价依据等辅助船企决策的作用。
文船应用管子加工生产流程管理系统,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较大作用,人均生产效率较高。与对标的日本水岛船厂相比:文船2014年6月为151根/月/人,约为水岛船厂的1/2。
4 结束语
船企分专业编写各自的生产流程管理系统,有利于解决本专业的生产计划、生产前准备、工时定额、实动工时收集等一系列问题。并通过生产流程管理系统,要求工人每天必须填报实动工时记录表,如实记录当天实际工作情况,并由专人按作业区域、作业阶段、作业内容等录入工时物量系统数据库。各管理层可以调用数据作为生产计划编制、平衡劳动力等依据;经营部门调用数据来预算新船的工时定额预算和人工成本,作为估价、报价依据。
如果各专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流程管理系统,船企就能够完善各工种、工序的原始工时收集,真正有效地建立和应用工时物量管理系统,实现船企间的纵向和横向对标。便于船企计算制造成本和制定生产计划,进一步提高船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东,马晓平,蒋志勇.船舶制造中的工时/物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研究[J].造船技术,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