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

第1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障 统筹发展 问题 建议

1问题的提出

2011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城保”)试点。经过努力,我国养老保险的最后一个“缺项”得以解决,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

随着“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化,“新农保”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开始凸显,诸如:制度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基金投资渠道不畅、保值增值难度大、保障水平过低等。在“新农保”试点工作呈现出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开始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谋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发展则可能会使上述问题的解决更加迫切。

当前,在很多省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分别实施,或者简单地将二者合并实施,这样做既不能有效解决两种制度各自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尤其是实现农村与城镇的同步提升。如何有效解决“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呈现出的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及二者统筹发展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十分重大的课题攻关。

2“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试点吸纳和借鉴了“旧农保”及“地方新农保”制度的优点及经验,应该说“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险和福利的双重特征,能够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但是从制度的科学性、完善程度和试点效果看,各地区“新农保”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度设计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试点制度总体上无法律保障,缺乏稳定性,百姓存在观望政策变动心理;各地方试点制度严重雷同,未体现“试点”制度的特点,更像是简单地片面追求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参保率;参保政策中的“捆绑式条款”被个别地方政府当做强制性政策执行,使得新农保受欢迎的程度下降;全国层面的制度衔接转换机制缺失,如城乡间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衔接政策不明朗,新、老农保及与其它社会保险之间缺少衔接政策。

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基础数据严重失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缺乏创新,保值增值难。

三是政府责任缺位。这主要体现在: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政策理解不到位,把引导群众积极参保当做政绩工作抓,偏离了中央试点的初衷;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地区对政策宣传工作不重视,宣传形式单一,部分参保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够,甚至将养老保险与大街上拉保险的混为一谈,降低了参保积极性;养老资金监管缺位,参保户对政府资金监管能力存疑。

3“新城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与“新城保”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城镇居民不同的群体,两个群体的差异和不同诉求,就使得“老问题”仍然存在的局面下,“新问题”又开始凸显出来,“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信息采集难度大;养老待遇偏低,使得参保政策缺乏吸引力,对参保抱犹豫和观望态度,参保积极性不高;不同年龄段参保对象对政策诉求差异较大;信息联查机制不健全,身份甄别存在困难;险种衔接不畅,保险转移难度大。

4统筹发展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是外部运行环境不配套,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分离,财税体制不利于地方财政专项补贴增长,金融机制不利于养老保障多样化等。

二是现有政策设计存在“制度空白”,主要表现为:激励性政策的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参保人员积极性;制度衔接机制的缺失,使得统筹无从谈起;财政补贴增长机制的缺失,将使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逐年增大;资金筹集保障机制的缺失,无法保障养老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是管理体制混乱,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跨区域协调困难;经办机构临时设置,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方式遵循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日常管理沿用旧模式,基础信息失真;资金管理与运营水平低,保值增值难。

5政策建议

第一、实施配套政策改革,努力营造良好运行环境。有效保障在二者统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的统筹,进而实现全国养老保障统。这些配套政策改革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机制改革等。

第二,继续完善制度。结合各地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着重完善以下几方面:一是按照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二是制定激励性政策,主要用于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投资运营和调动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制定并细化现有政策间的衔接机制,尤其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优抚、农民工进城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

第三、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立法工作。针对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在法律依据方面仅有《社会保险法》,地方性法规存在“空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根据制度完善情况,适时的出台法规,以增强制度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解决目前很多参保对象的观望问题,提高参保积极性。

第四、深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改变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混乱局面。通过改革,真正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地区协调同步化,机构设置常态化,管理方式制度化,日常管理信息化,资金运营多样化。

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然而实现统筹不仅要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形成长效机制,更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2010(10)

[2]夏梁省,蔺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探索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 2007 (13)

第2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一、创新审计项目管理方式,满足城乡统筹发展大局

“十二五”时期,城乡统筹工作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城乡统筹项目动态化管理的审计新机制,将城乡统筹项目纳入每年必审的重点项目。审计部门要根据当地党政府城乡统筹工作安排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城乡统筹工作审计总体方案,每年将围绕党委政府城乡统筹过程各阶段的工作重心,有选择性、针对性确定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努力做到审计重点和审计内容动态化,全程关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中政策确定、政策落实、资金统筹、资金安排、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效益,降低经济风险

由于城乡统筹工作涉及的面广、资金量大且资金安排渠道多,同时,由于资金安排信息没有实现共享,资金拨付的途径各异,审计部门要全面掌握资金的来源情况,仅从某乡镇或某村的账簿上很难得到完整反映,为此,一改以往微观审计的方法,从宏观入手,即对县级各部门下达到各乡镇、村的城乡统筹资金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并运用计算机手段,将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透视表的形式对历年来部门下达到乡镇、村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相关信息进行完整反映,在审计前对资金的构成进行了全面的掌握,以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三、统筹安排审计力量,保证审计覆盖量

城乡统筹发展资金量大与审计力量薄弱,是今后长期存在的矛盾,所以有必要充分发挥在现在审计力量的效益,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目前来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

一是各类审计项目有机结合。审计部门除了专门开展城乡统筹资金专项审计外,在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增加审计内容,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资金的筹集、拨付和使用情况也同步纳入其范围。同时延伸审计部分重点资金所涉及到的项目村,全面掌握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发现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提出建设性的审计建议。

二是整合审计力量。除了国家审计外,还要求对城乡统筹项目进行公示,并由村监会签字通过,保证事前的项目控制,同时由于国家审计人员少,针对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涉及面广的问题,为了加大日常监督的力度,还需要充分发挥各乡镇、部门内部审计的作用。由基层审计机关通过编制《城乡统筹工作内部监督指导性意见》,指导内审人员如何去关注内控制度的执行、资金拨付的合规性等方面问题,并要求对所属区域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的管理和监督。

四、开展跟踪审计,在发挥审计作用中体现时效性、针对性

城乡统筹工作资金量大、工作重心是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项目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复杂、程序繁锁,但是由于项目建设大多集中在农村,相对来讲工程专业管理人员缺少,对此审计部门要对重点项目、政策,采取分时段、分内空、分类别进行跟踪审计。在此监督体系下,保证对重点项目纳入到审计机关直接审计的范围,对其他项目由审计机关组织社会审计力量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关注决策、勘察、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等环节,紧紧抓住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老百姓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着力从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体制上提出建设性审计建议,通过审计力促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是促进完善了相关制度,保证城乡统筹专项资金安全、完整。去年以来,淳安县相继出台了《村级主体城乡统筹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试行)》、《淳安县新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试行)》等多个管理制度。

第3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土地管理 土地资源 城乡建设 规划

中图分类号:Y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73-01

1.城乡规划中土地管理存在问题

1.1 城乡规划建设形式单一

部分城乡规划建设形式单一,不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欠缺全面统筹规划,城乡规划建设缺乏地区个性与特性,规划偷工减料,基本上是照搬其他城乡规划的形式,最终影响城乡规划建设质量,欠缺生机活力,还很有可能为日后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1.2 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不到位

部分城乡规划建设布局混乱,土地管理不到位,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不高,城乡规划的许多细节都没有与当地实际情况相一致,只是简单套用常见的城乡规划模式,而且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善,没有对公共设施服务区、工业区、生活区及商业区进行有效划分,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1],阻碍城乡的统筹发展。

1.3 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衔接不紧密

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不协调,各项管理工作衔接不紧密,严重降低整个城乡规划建设质量和土地管理水平,给城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难点

为有效解决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存在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做好城乡发展统筹兼顾,我们必须把握城乡建设中土地管理难点,优化城乡规划建设方案,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1 土地管理不全面

任何一项建设规划都会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污染,因此,在进行详细规划建设时,必须全面考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尽可能将破坏降到最低。但许多开放商没有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只顾虑投入资金大且资金周转期长,在城乡规划建设时常常不顾气候和土地的影响直接开荒,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该区日后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2 土地管理质量低

由于土地管理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但部分城乡规划建设开发商在规划城乡建设时,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选择偷工减料,应用不合理的土地管理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降低土地管理质量,拖慢城乡规划建设步伐。

2.3 政府资源有限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管理者是政府,因此每一项城乡规划项目都必须得到政府批准方可实施,对于大型城乡规划建设项目还会适当进行投资,以推动城乡建设的进行。但我国经济水平有限,在管理土地资源的城乡规划建设时,虽持支持态度,但投入资金有限,导致本来预期效果极佳的城乡规划建设项目,因得不到政府资金支持而被延迟或取消[2]。

2.4 城乡规划不稳定

在规划城乡建设项目时,一些项目开发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缺乏全面认识,经常在城乡规划建设初步开展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随意调整城乡规划,导致城乡规划稳定性一降再降,也破坏了城乡规划的权威性,最终导致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时有发生。

3.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对策

3.1 处理好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关系

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走好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路线。对存在的违法占用土地、违法建筑的不良情况要深入探究其形成原因,加强土地资源执法管理工作,促进城乡规划建设顺利进行。

3.2 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

完善的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机制是保证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健全城乡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间联系与沟通,促进各部门协调和联动,促进城乡发展统筹兼顾。其次,在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此外,由于绿化环境对城乡规划建设有重要作用,兼有保护环境、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乡景观等功能,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重视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3],适当增加各种形式的绿地面积,提高城乡绿地覆盖率,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3.3 优化城乡规划建设

优化城乡规划建设,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土地利用发展,做好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转变土地管理方式,全面统筹城乡规划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土地管理规划的整体控制

各类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的规划都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最终制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相符合,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计划安排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及时作出恰当整改,核减用地规模。唯有如此,才能加强土地管理规划的整体控制,落实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优化城乡规划建设。

(2)科学规划城乡建设基础设施

城乡规划应严格遵循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加强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协调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城市土地资源。

第4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实践中通过对农村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将整治节约的少部分农村建设用地以指标调剂的方式按规划调整到城镇使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扩大试点范围、突破周转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等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权益。

关键词:增减挂钩 积极作用 存在问题

引言

200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根据该决定的要求,国土资源部自2005年开始部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同一县域内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项目区,通过先行下达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2006年至2009年,全国实际安排的周转指标规模约为43万亩,2010年安排了30万亩。截止目前,批准试点共涉及27个省份。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二、增减挂钩进展情况

从近年来时间看,一些地方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相结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所获土地收益返还农村用于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各地普遍认为,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有利于解决耕地保护“缺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缺土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统筹城乡“缺抓手”等问题。

三、挂钩试点存在问题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突破周转指标;二是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重视程度不够,在确定村庄拆旧、建新和集居规模时,对耕作半径、畜禽养殖、居住成本等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充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搬迁补偿标准,差异较大,收益分配方式和分配比例的确定在区域内差距较大。同时,一些设计农村土地产权、基本经营制度等深层次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

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合理运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进行规范管理: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共同推进工作的机制。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平台,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资源并积极参与的机制,统筹用好相关资金,强化全面监管。

二是注重统筹规划,有效控制整治规模。农村土地整治坚持规划先行,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地。通过周转指标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整治的规模,周转指标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三是把坚守耕地红线放在首位。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试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加大农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整治的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国家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新增耕地的质量监管,整治后新增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四是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和保持农村特色。在土地互换和利用方式、旧房拆迁、新居建设等方面要提供多种选择,实行公告公示;凡是涉及房屋拆迁等财产权益的,必须征得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同意,不同意的不得实施。注重保持农村建设,满足农民有力生产、方便生活和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需要。

五是坚持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农村土地整治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顺应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和能力,先示范,后推开,防止一哄而上,禁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更不能强拆强建。

参考文献:

[1]李君旺、王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利弊分析[J].国土资源报,2009(4)34-37.

第5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一、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所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城镇基本实现制度覆盖、农村多数还是空白

目前,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相关制度已经全部出台,截止2006年底制度覆盖率分别达到61%、50%、48%、44%、28%〔注:覆盖率=实际覆盖人数/制度应覆盖人数,制度应覆盖人数:城镇就业人数-机关事业人数,约23310万人,为估计数;实际覆盖人数:参保人数-已退休人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和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办法也已出台,有望3年内实现全覆盖。

相比较而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各种社会保险还没有建立或初步建立,所覆盖的人数在农村总人数中的比重很小。2002年农村才开始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前覆盖人群仅有50%,农村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空白,覆盖率仅为9.4%。从整体上说,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大大落后于城镇。

(二)城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距明显

与覆盖率相比,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相差更大。2006年,农村养老保险每人每年的平均支付额为695.36元,而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额为10325.13元,绝对值是农村的将近15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支付水平为398.4元/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支付水平为994.8元/年,是农村支付额的将近2.5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总额为1747亿元,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总额仅为109.03亿元。

(三)公共财政支持主要用于城镇

从总体上看,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逐年增加,但比例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2002年全国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为13.5%,2003年降为12.4%,2004年下降到12.1%,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11.9%。“十五”期间财政在社会保障投入方面没有实现政府的“逐步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的目标。

农村社会保障是政府财政投入最薄弱的环节,1998―2005年中央财政补贴城镇基本养老金缺口的资金是2834.1亿元。2005年中央用于城镇职工养老和城市低保的财政支出为660亿元,而用于农村救济和新合作医疗的财政支出仅为5.43亿元。

(四)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较弱

农村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较弱,基本没有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技术,且职能分散在民政、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同配合,无法形成工作合力,多头管理影响管理效率。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差别的根本原因

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我国当时工业化的需要而形成的,是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其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人口多且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的不同选择。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以城镇职工为目标对象设计的,而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则比较滞后。

(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适应当前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就业多样化的形势

1、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而其中60%的老年人口又分布在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保障作用,改变了传统大家庭相互辅助和相互依存的结构关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社会保障一是要在制度上做必要的调整,二是建立应对老龄化高峰时期的战略储备基金。目前这两方面的工作虽然开始进行,但比较薄弱。

2、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农民人均耕地减少,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到城镇或非农产业,目前进城农民工已近1.2亿,被征地农民4000多万,还有1.38亿乡镇企业职工。而我国大多数被征地农民、跨城乡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大多数既没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也缺乏农村社会保障,处于边缘化状态。

3、当前灵活就业成为新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缴费门槛过高,管理服务僵化,社会保险关系不能随劳动者流动转移和接续,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工业城市与贫困农村社会保障筹资困难

大部分未能享有社会保障的群体都集中在老工业城市和贫困农村,主要是社会保障筹资困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央财政所拨付的社会保障资金有限,这些地区没有强有力的地方产业来支撑其地方财政;二是这些地区人们的普遍生活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不高,无法靠个人缴费来筹集大量的社保资金;三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低,无法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资金调剂并以再分配的方式均衡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

(四)社会保障总体管理服务能力不足

社会保障各部门多头管理、制度不统一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社会保障总体管理服务能力不足,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管理经费紧张,制约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国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编制10.6万人,现有11.2万人,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比为1:3400,大大高于国外的配比。

三、关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包括项目结构、保障水平、筹资模式、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等,以有助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考虑到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实力有限等条件因素的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向制度相对先进、运行相对成熟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靠拢,如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尽量避免二者在基本构成要素方面的偏差,为将来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奠定基础。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发展趋势,尽快在乡镇企业中推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政府应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单独制定5年规划和长期规划,以突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以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衔接

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是介于传统意义上城乡居民之间的两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妥善合理地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将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提供宝贵经验。从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来说,尽量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标准、筹资模式和待遇发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安排。灵活性安排只能作为过渡性安排,待时机成熟后应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接轨。

(三)加强政府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中的导向功能

政府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中的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推动社会保障立法,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规范,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法律地位,以增强其权威性。第二,政府制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将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战略目标,调动相关社会资源以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优惠等。第三,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将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转移支付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接受人大监督,以增强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第四,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监督,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困难,出现很多问题,政府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供行政支持。

(四)构建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从资金上予以保障

社会保障的筹资机制与待遇模式高度相关,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要逐步统一两者的筹资机制和待遇模式。建议在农村逐步建立起与城镇地区相一致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行,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然后逐步推开。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统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制度理念,逐步调整到一致水平。

(五)改革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第6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 集体建设用地公开流转问题研究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初步构建与分析 创新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地权的激励模式 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研究 依法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实证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制问题研究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力研究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 鹤壁:集体建设用地可流转 浅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 上海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优化措施 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机制研究 对新时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研究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王家庭,张换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11(3):31-35.

[15]赵晨晨,罗海波,周慷慨.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8):145-147.

[16]买晓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经济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7]王晓平.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模式及意义的探讨--以广东省为例[J].城市地理,2016(4):18-19.

[18]张淑萍.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2):21-26.

[19]刘建华,剧彩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1)121-123.

第7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字:城乡规划;管理;问题;解决办法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But in reality,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 many aspects also has problem, these are hampering the our country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cognize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 and there are for the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solve it, really mak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ervices in the crowd life,

Key wor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Problem;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规划是建设的指导,只有好的规划才能产生好的建设,城乡规划管理关系到城乡建设的未来。合理的城乡规划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城乡规划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讲到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 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规划机制不完善

许多城市的城乡规划机制不完善,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有效的公共参与。城市规划的管理者又是规划的决策者,造成规划内容始终集中在少数组织和个人手中,对规划的决定性量权过大。公众对城乡的规划参与甚少,更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造成制定的规划缺乏支持,没有群众基础,规划随意改动。

2.2 城乡规划编制不到位

尤其是村镇级的人员编制少,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人力资源不足,造成村镇规划不到位,资料保管不规范。在实际规划时,收集资料困难,一些单位只能按照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不能掌握准确全面的资料就很难做成科学合理的规划。

2.3 城乡规划审批不到位

一些单位急于招商引资,时常出现先用地后规划的做法,使规划流于形式,造成短期行为和决策失误。将规划放在工程的次要位置,没有实际意义,造成规划的审批随意性大。部分地区表现出的急功近利、盲目招商、乱占耕地的现象。

2.4 监管机制不完善

有些地方行政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城市规划中不能按照正常的流程领导、决策、执行、监管,如此破坏了城乡规划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和不良影响。目前,城乡规划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各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系。没能让群众参与监管,群众举报制度不健全。

3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策略

3.1 调整规划管理体制

各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体制不同,同样是执行《城市规划法》,但由于执行的单位不同,执行的力度不一样,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思考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调整规划管理体制,制定相关的法律,从法律层面保证《城市规划法》的正确实施,使各个单位规划、实施、验收城乡规划设计时,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使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

3.2 加强公众参与程度

城乡规划的真正目的是让群众受益,如果脱离了群众,城乡规划设计就完全背离了初衷。目前的情况,一方面城乡规划方案的设计审批还主要掌握在政府机构和专家手里,群众很难有机会接触。另一方面,很多群众没有认识到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提高公众参与度方面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出台可行的办法,提供渠道,并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使群众认识到参与城乡规划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自己参与社会政治民主的体现。

3.3 重视多部门协调

城乡规划中,很多部门独立行事。有时一个建设有多个分区,由不同的单位组织设计,但设计的内容和规划方式不一样,导致在建设时,不能统一。想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和操作的规范,必须调动各部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各部门在编制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其他职能部门的了解,明确职责,以期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府基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乡规划的工作日益突出,为了适应这种形式,城市规划工作者们必须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规划体制改革创新之路,发现现有体制中的不足和弊端,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城乡规划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健全的机制、法律的保障、公众的参与、体制的改革,规划工作者有义务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水平,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蓝天.浅谈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策略[J]. 科技咨询,2009,(1):215.

[2] 王军,胡宏祥.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7):3-4.

[3] 彭大清. 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管理[J]. 中外建筑,2010,(2):102-104.

第8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Abstract:In resent years,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hich aims at perfecting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in the countries, has been improved effectively in Ningbo. But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quantity、quality and mechanism.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supply, perfect and innovate Public Service to meet their demand both in production and life.

关键词:农村 公共服务 宁波

Key words: Countryside Public service Ningbo

基金项目:本文为申屠晓娟老师主持的2010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授权的第3批决策咨询课题《宁波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编号:J10-C17)

作者简介:郝新蓉,女,1977年7月,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服务

“十一五”期间宁波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仍然存在。

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必要性

(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宁波在新农村建设建设中要实现这一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关系。当前宁波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自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差距。[1]

(二)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扩大内需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长期以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支出等在相当程度上压缩了居民的即期消费空间。如果居民在这些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即使家庭总收入增加了,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因此,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宁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够增强农民的经济安全感和消费预期,对于扩大内需有相当强的拉动作用。

二、宁波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2002年冬天,宁波在全国首批出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办法,并且在全市迅速推广。2007年11月,宁波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目前,全市农村居民参保人数为55.8万人,已有39.3万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67.3万名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民都已领取每月60元以上的基础养老金。2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提高。截至6月底,全市参合人数331.3万,参合率96.71%,人均筹资达342元,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平均达到46.9%,政策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到29.7%,住院最高支付限额均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3

3、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为化解农村劳动力就业中自身技能与用工需求、就业意识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宁波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数控雕刻之乡”长街镇,推出了“培训基地+创业”的模式。6年来,宁波市累计投入培训经费4.51亿元,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36.12万人。4同时,建设完善了一批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引导农民在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等领域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就业格局。

(二)问题

目前,宁波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涉及农民基本民生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依然不足、供给质量较低

十一五期间,宁波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但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在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2、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尚不健全,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主要依靠各级政府,但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从目前情况来看,财政投入虽不断增加,仍跟不上与农村公共服务巨大的资金需要。尤其是边远镇乡落实上级支农项目配套资金的压力较大,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基本依靠上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长效性不够。 [3]

3、现有的公共服务体制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十一五期间宁波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分割格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各级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仍较单一,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村公共服务投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四、进一步提升宁波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

1、加快完善与农村民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要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一要充分运用好各级政府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入实施“种文化、送文化”活动。三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标准。

2、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供给体制 。

宁波农村公共服务的主体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宁波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努力拓宽农村公共服务的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3、建立民主参与的、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公共服务需求导向就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是衡量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有效性的重要原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民主决策的要求,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结构失调,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且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使有限的农村公共资源配置效益低下。[4]因此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方式,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参考文献:

[1] 韩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农村建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2] 陈健生: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的制度分析――以国家统筹城乡试验区成都市为例[J].财经科学,2010(2):107-115

第9篇:统筹城乡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宿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95-0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宿迁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实现“洼地崛起”,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涉及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渐变过程。党的十报告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赋予城镇化新的要求和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具备以下内涵:(1)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立足于人的需求,追求改善民生。(2)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3)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产业支撑,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二、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率提升显著。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宿迁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得到显著提升。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31.0%提高到52.37%,年均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154.95万人增加到252.38万人,年均增加9.74万人。(2)城市规模扩张快速。宿迁中心城市由1996年的13平方公里扩展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70万人,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一般乡镇、中心村层次分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城镇格局。(3)产业城镇化推进迅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宿迁日益扩大的经济总量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1930.68亿元,是1996年的15.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7.7:30.8:21.5调整为13.0:48.4:38.6。可见,二三产业的总量扩张,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商业生产转化,从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4)工业能耗降低明显。2014年,宿迁高耗能行业中,化工行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等四大行业均实现工业用电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宿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3年下降12.8%,反映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宿迁林木覆盖率28.18%,中心城市绿地面积25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3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连续6年超过小康社会标准。宿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2.宿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宿迁建市时间短,经济社会发展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高速度必然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1)综合实力薄弱。宿迁的发展是低基数的高增长、低基础的快发展,仍是经济基础薄弱的新建市。从江苏省来看,2005年,江苏省城镇化率为50.5%,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92.1%。2014年,宿迁城镇化率为52.37%,但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7%,占比相对较低,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2)土地依赖严重。城镇化盲目追求土地要素的简单投入,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宿迁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城镇人口分别为建市初的6.54倍和5倍。同时,有些工业项目存在盲目圈地或征而少用的现象,导致土地集约化水平不高。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制约瓶颈。(3)人口城镇化滞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宿迁农业转移人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很低、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很多市民,只是简单的“上楼”。(4)城乡差距凸显。宿迁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面上看,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差距,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能适应人的流动需求。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来看,隶属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造成城乡社会保障不易相互兼容。从城乡收入来看,2014年,宿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7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源,占用大量的土地,让人口大量集中在城镇居住。宿迁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达城市相比,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吸附能力较弱,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制约。(2)人口城镇化成本较高。宿迁现有人口570万人,城镇化率为52.37%,说明仅有一半人口是城镇人口。但是城镇人口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未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难以有效转移,人口城镇化面临成本高,需要筹集巨额的资金,这是城镇化高速推进的突出难题。(3)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城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均超过60%,而宿迁不到40%,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动力不足。(4)城乡二元制度制约。近年来,宿迁尽管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但是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和市民享有平等地位,很多进城农民无法定居成为市民,有些甚至被迫返回农村,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难以彻底转移到城镇。

2.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1)叠加式的区位优势。宿迁地处江苏北部,属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海地区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宿迁产生战略叠加效应,发展契机显而易见。(2)外向型的战略优势。从东向战略到“四海”战略,宿迁一直主动追求融入沿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宿迁作为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大后方,其优惠的政策、壮大的产业、良好的生态、外向型的战略等内在优势,有条件对接、融入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3)经济发展的阶段优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决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宿迁处于工业化中期,高速的工业化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推动城镇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劳动力。(4)改革创新的动力优势。十以后,宿迁政府主导开展系列改革。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质资格去行政化等系列配套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为宿迁工业化、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四、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综上,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备优越条件,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拟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应着力于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建设。注重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机制来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释放城镇化红利,关系着城镇化质量。一是树立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宿迁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等,以常住人口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市民化诉求。二是营造平等公正的氛围。宣传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搭建他们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增进文化认同,减少隔阂。三是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避免因流动丧失社会保障权益,促使他们实现完全城镇化。

3.夯实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夯实的经济基础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宿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为51.1%,工业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通过招商选资、控制用地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集约化程度。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与城镇化相配套的服务业体系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大户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转移富余的劳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

4.主动融入大城市和城市群。利用宿迁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提升宿迁“外向度”。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4年宿迁外贸依存度为11.9%,远低于江苏省的52.3%,说明宿迁开放程度很低,外向型经济薄弱,外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快速推进宿迁综合保税区申创、仓储物流发展等工作,搭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平台。二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导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三是注重保护生态文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渐凸显,通过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做好大城市的“花园”和“氧吧”,利用生态名片提高宿迁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