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科学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导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毕业考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许多方面将发生质变。学生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生活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改变,具体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的了解、大学生涯的规划等诸多方面需要有效的指导,以便顺利有效地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在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自2010级开始已经将专业导论列入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导论课程是针对入校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主要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各类课程和对后续的专业学习有初步的全面认识,为新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步入该专业的大学学习阶段。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作为“导论”,它的任务不是具体地为学生讲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某些概念和知识,而是要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它的基本知识结构是什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信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什么作用?它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科学技术?这些正是信息类专业大学新生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离开中学进入大学之后最为关切的问题。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各院校常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各领域的应用和辉煌成就,让新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为新生的专业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主要考虑:注意介绍应用;着重介绍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走向,通俗易懂;注意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大发明、发明的背景和发明者的相关资料。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消息数字化及应用(了解文字、语音和图像的数字化技术,知道这些技术在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子设备和电视系统中的应用)、电磁波及应用(了解电磁波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相关大学课程和电子设备系统的联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了解通信技术与通信网,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后续课程学习的针对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基础)、互联网与物联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自动化与控制科学(了解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学习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发展过程和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光电信息技术(了解光电信息技术中的激光技术、光纤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专业培养计划介绍及讨论(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在了解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之间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专业学习规划等)。
2 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
2010、2011、2012年作者分别为10级、11级、12级三个年级8个班讲授了专业导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感到专业导论是一门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之甚少,入学后很是迷茫。如何讲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是逐渐摸索和体会的。在授课中采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分组学习之后在全班做PPT报告、教师课堂讲评补充、课堂讨论、播放视频短片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也了解了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等内容,有利于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做好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的记录,期末考核采取撰写学习报告的形式,教师给出学习报告的基本要求: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领域;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产业及社会的联系;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简述本课程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个本课程中你目前还不懂但想弄懂的问题;谈谈学习本课程的收获和体会;简单规划4年的专业学习计划。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提前准备,最后一次课上手写提交。
这样,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的多种教学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近三年的期末学习报告来看,有不少题目拟得非常好。
3 教学建议
作者根据近三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的教学实践,感到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考核要求等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有待完善、改进和提高的。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最新版本的相关教材,并及时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新最新的数据,如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每年讲授时这项科技成果都有新的进展,都发射了新的卫星;同时可以给学生多介绍推荐一些参考书,甚至一些好的网站、文章、视频,也动员学生搜集共享;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加强教学互动,可以带一些电子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实物到课堂上,并适当带领学生到相关实验室参观,认识示波器、电源、万用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电子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在考核上,应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预习下一章内容,写出主要内容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完成情况课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查也可以结合学习报告让学生分组做PPT来介绍一些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
4 结论
专业导论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且内容宽泛,要求教师具有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具有把握学科专业的核心、跟踪学科专业的发展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才有可能讲授好本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容量大,教师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备课。此外,讲好本门课,需要本课程的教学积累,通过上一届的教学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需求、学生在哪些章节的学习上感到困难、学生的主要兴趣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的学习等等,为提高下一届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载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钟义信.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哲英.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杨杰,张中洲.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 史东承,梁超.信息与通信技术学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张文生,唐庆菊.浅谈机械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坛,2012(33).
[7] 谢文,滕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家,2012(14).
关键词:GIS;空间数据;系统应用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GIS; The spatial data; System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测绘技术
0.引言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是采集、储存、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的有效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它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结果。随着GIS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各部门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GIS的潜在价值正在不断地发现和挖掘。GIS系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在被广泛认识和接受。GIS正在逐渐成为各种各样基于IT的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公共平台。GIS需要发挥的已不仅仅是其传统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作为空间查询检索和专题制图辅助工具的那些功能和作用,更重要地,GIS正在逐步成为一种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
1.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虽然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很多,但对它的研究应用,归纳概括起来与两种情况。一是利用GIS系统来处理用户的数据;二是在GIS基础上,利用它的开发功能进行二次开发,成为用户的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了包括资源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九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 GIS的技术特点
GIS的数据输入是将现有资料按照统一的参考坐标系统、统一的编码输入到数据库中的过程。常规做法有地图上手扶跟踪数字化、图形扫描等,目前GIS的输入越来越多地借助非地图形式,如利用RS(遥感技术)数据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作为数据源;GIS的数据处理重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综合、数据变换等,最终形成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库。GIS中的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大多数GIS系统采用了分层技术,即根据地图的某些特征,把它们分成若干图层分别储存,重要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不同的图层叠加以形成各种专题地图。
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面GIS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关系,为用户提供一个解决各类专门问题的工具。GIS的空间分析分为两大类: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和属性数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栅格空间数据分析包括:记录分析、叠加分析、统计分析。
1.2 GIS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区别
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MBS。
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字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和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GIS有别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2.GIS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 GIS在城市建设的应用
空间规划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中主要内容。利用GIS技术可进行城市规划的辅助设计、工程选址等工作,也可进行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决策等工作。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综合考虑资源配置、市场潜力、交通条件、地形特征、环境影响等因素,在区域范围内选择最佳位置,充分体现了GIS的空间分析能力。
2.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在GIS中,由于所获取的地图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充分发挥数字地图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促进城市规划工作。
2.3对城市GIS的展望
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GIS将会在政府宏观决策、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GIS发展将面临许多方面的挑战。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后,有条件进行小范围的局部更新,要坚持通过竣工验收的方式,进行竣工测量,保证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和观势性。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善城市地信息处理数据系统,加强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的开发和城市地理信息网络交换系统的建设,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管理与分发服务,相信城市GIS必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3.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全面而又非常基础的应用系统,优秀的地信息系统可为许多专业领域提供基础的信息情况,并通过多种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及辅助觉得,本套系统中实用功能按照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需求进行设计,以人们的最熟知的操作习惯入手,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GIS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它正在与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系统)、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ES(专家系统)和多媒体技术进一步融合,扩展其功能。一旦更全面地解决了数字地图信息的自动采集问题,加强了空间技术的研究,将空间数据库与方法库、知识库联接起来,GIS又将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规划管理的严格性,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仁忠.空间信息[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李志伟.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5.
[4]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6]郭伦等.地理信息系统统一原理、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市场对GIS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外国企业、公司纷纷涌入,外向型企业急剧增加,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高校培养出适应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需要外语水平和在其专业上的应用能力。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GIS的理论和技术具有内容更新快、时效性强的特点[1]。当将发达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翻译后写进教科书拿到课堂上时,有的内容已经变得陈旧和过时了。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用最新的外文教材和资料,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3.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长期以来,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相分离。一方面,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是为了大学的过级考试,忽视了专业课外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外语工具的应用,不重视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目前,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进行了双语教学的试点工作,使学生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外语水平的提高融为一体,重视学生使用外语工具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有用人才。
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教师外语水平不断提高
任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要求教师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外语水平高。我系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如选送教师进修英语、出国培训等,为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和学习兴趣增强
就业市场的压力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生的外语学习自觉性增强,通过报纸、杂志和影视等各种途径来获取外文资料,增强自身外语水平。在专业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3.优良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在现有基本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学科交流,加强了GIS课程的教学资料的建设。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编写了专业外语等教学辅导教材。充分改善教学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多媒体双语教学课件,教学效果良好,实验方便。
三、加强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
1.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采用的双语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对GIS中基础地理、数学模型、测绘理论和计算机的知识描述在占有大量外文资料的基础上,应该详细、透彻。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地理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有关理论知识。
(2)对GIS发展较快的领域,如互联网GIS、三维GIS、时态GIS等[2],在双语教学内容中适当体现,对于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
(3)突出了GIS实践的应用,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GIS实例和新闻记者材料,教学方法也应革新。
(1)重视教学过程。双语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复习三个教学环节。课前预习环节: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预习课堂授课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予以明确,介绍并解释本章节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扫清阅读障碍。课堂教学环节:双语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环节。首先是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带知识面,逐步扩展开来。在教学中,英语的使用由关键词汇到词组再到语句,层层渗透,逐渐扩展。其次,开始时讲授简单的内容和知识介绍,以汉语讲授为主、英语解释为辅[3]。随后逐渐过渡到以英语讲授为主、汉语解释为辅。最后再到全部使用英语。课后辅导复习环节: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课后辅导,让学生在课后自己阅读。
(2)探索新的双语教学方法。双语课堂讨论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前,教师就本章节内容设计专题问题讨论,以创造思维活跃的课堂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学生思路开阔、思想活跃。学生通过课下英文资料搜集和文稿组织,在课堂上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以组织人和指导者阐述自己在该问题方面的理解。学生使用英语口语和专业词汇发表见解。值得商榷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双语口语训练和专业问题的解决。
双语案例教学方法[4]。GIS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5],现行GIS教材在理论性解释方面很强,具体的实例、案例却很少,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过于抽象。为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快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借鉴了MBA的教学经验,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用较多的例子来辅助双语教学,并提供完整的英文设计文档供学生参考。
双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GIS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通过GIS双语课程的学习,掌握了GIS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了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培养了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同时,任课教师也积累了GIS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取得了教学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健飞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张新长,赵元,张启春.我国大学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23-26.
[3]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地球信息科学,2005,7(2):65-69.
[关键词]GIS技术 数字 城市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867+.4 文献标识码:TH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102
1、GIS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GIS技术属于当前新型的高科技产物,它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数字城市的规划质量,促进我国数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
自1980年起,我国不断加大力度针对相应的新技术、新科技、新方法进行研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构建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扩展相应的数据信息,为我国的数字城市的推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逐步研制出以遥感为主的城市规划管理新技术。
随着1990年的到来,我国逐渐开始应用GIS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开发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而且促使相应数据库的资料更新速度更快、更新方法更为便捷。GIS逐渐应用于我国城市规划的相关领域,并逐步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与决策。当时,在开展南京市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通过应用GIS技术,结合各位工作人员在各项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对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用户使用权限设置,从而构建了审批管理的基础模式,使得城市规划过程更为高效、快捷。此外,广州市也于1995年开始应用GIS技术进行城市规划,通过使用该技术,广州开展了相应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区规划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公共设施规划支持系统等。
2、GIS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GIS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
GIS技术主要通过结合空间数据库,通过将数据库中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与各类图形构成相应的拓扑结构,即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将各类数据中的属性与相应图形中的相互关联性质表现出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快捷的开展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存储、修改与查阅。由此可见,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有效的开展我国数字城市中的交通规划工作,便于规划工作人员高效、快捷的获取、存取、修改、分析各类交通数据及对空间情况进行分析、规划与研究。
此外,GIS技术还具备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特性,从而可以快速的针对各项空间数据展开分析工作。例如,将GIS技术应用于数字城市的交通规划之中,可以在查询城市中某条公交线路及其站点之后,通过结合相应的公交线路图层与站点图层进行叠合,使用GIS技术特有的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特性便可以快速的获取相应的空间数据结果,从而及时分析出各项与该公交线路站点所在的公交线路及服务范围等有关公交线路的属性数据,实现了城市交通规划的高效性、快捷性与便捷性。
2.2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及建设中的应用
2.2.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与监督,结合相应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根据当前城市中的各项办公自动化设备,基于GIS技术的应用,逐步建立起市、区联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而可以有效的优化各类城市规划的管理流程与推进进程,便于各类城市规划信息的流通与传达。
针对相应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它对于改善城市规划的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各项基础地理信息由数字线划地形图发展到地面、地上、地下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其中包括航摄影像图、数字三维图、地下管线、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其次,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类辅助系统的规划建设,即审批GIS建设,包括规划建筑方案指标计算机辅助审核系统、三维实景辅助审批系统、业务例会辅助查询系统等。最后,通过应用先进的网络科技手段,结合当前的地形信息、规划审批信息、红线放验信息、竣工测量信息,航飞定期更新与竣工测量,进行各类城市用地规划审批信息的公示、法定图则的、规划方案的公众参与,实现全面、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与监控。
2.2.2 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上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一直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GIS的发展和应用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建设项目的空间分布和进度阶段:待建―在建―竣工)、基础设施管理(道路、桥梁及路面附属设施)、地下管线管理(管线走向、埋设位置、埋设深度)、建设计划管理(“五年”规划、年度计划、重点工程项目空间分布)、建设施工管理(项目地址、责任单位、总投资、施工面积、征地面积、拆迁面积、拆迁户数、计划开工及竣工时间、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拨付及使用等)、环境创新管理(城市景观区、历史保护建筑、灯光环境、广告招牌)等。
2.3 GIS技术在城市消防及抗震救灾规划的应用
2.3.1 GIS技术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GIS技术具备高强度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数据分析、叠合特性,而在数字城市的消防规划与建设中,其对于具体的空间管理与数据分析能力要求是极高的。基于GIS技术,通过应用现今已有的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预测、评价城市消防的作用、功能、现状及对策,即以GIS高强度的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字城市中各类数据与空间属性的分析,针对当前的城市消防规划与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其不足之处,从而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进,结合数据的处理结果与相应图形的制作情况获取相应的消防规划建设信息。
因此,通过使用GIS技术,可以促使城市消防规划的设计与管理更具实效性,将GIS技术应用于数字城市中的消防规划将是必然的趋势。
2.3.2 GIS技术在城市抗震救灾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抗震救灾规划应用中主要通过及时、准确的展示相应制图与图形,并对其展开分析以及辅助抗震防灾决策等方面工作。GIS能够同时对图形特征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图形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加灵活的应用,适应于盛加、分割以及统计分析。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GIS技术不仅具备高效的制图功能,而且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相同区域各类主题的叠合制作,并实现分层输出,以便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空间与属性的数据实现同步处理。GIS在地图上表现数据的能力很强大,并且具有很好的图形展示界面,这对于城市的震害要素的分析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抗震救灾规划工作的质量水平。
2.4 GIS技术在城市用地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如何更好的、合理的、科学化的规划城市用地亦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点任务。其中,城市规划设施中的基础公共设施用地情况及地址设置在整个城市规划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GIS技术可以提供相应有效、准确的空间分析数据,以便设计人员结合实际空间分析数据进行城市交通容量的评价工作及城市旅游区及垃圾站等公共设施区域的规划。通过运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规划中相关用地选择进行必要的坡度及坡向分析,根据相应的城市经济情况数据、交通容量数据、交通规划图等进行规划、研究,以便确定相应的城市旅游区域及缓冲区,充分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来确定最佳的旅游景点及景区位置,改善城市用地评价工作的质量水平及工作效率。
3、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展望
3.1将GIS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从城市建设向区域资源环境、从二维信息向三维信息、从地面信息向地下信息的转变,建设一个完整描述自然地理、社会形态、运行功能及其属性信息的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数据体系。
一方面,在城市,要适应城市建设迅速扩大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建立区域协调的测绘基准体系,扩大地理信息覆盖范围,缩短城乡结合部信息更新周期。另一方面,在城市内部,适应城市更新加快和空间综合开发要求,建立包括地面基础信息、地上空间景观、地下市政管线和工程地质在内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和动态监测系统。
3.2将GIS技术应用于规划管理
首先,整合工作流程,建立批前、批后、建后三个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监控体系,为规划管理提供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其次,通过集成化的政府门户网站,基础地理信息,融合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虚拟的城乡环境,图文并茂地反映各类设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基本市情。最后,针对城市建设热点地区定期组织航空摄影测,利用3S技术优势和详实的历史、现势数据,建立高效的综合监控体系,快速、全面地监测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GIS技术在我国数字城市规划进程中的具体应用,针对GIS技术的应用优势,并根据GIS高效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各项管理中,最大化程度的将GIS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从而有效的推进我国数字城市规划进程的发展与建设,同时实现规划与管理的高效性,便于早日实现我国的数字城市规划蓝图。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候至群.“数字城管”系统中城管部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2006,21(01):3-5
[3]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2):31-33
[4]李琦,刘纯波,承继成.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01):32-36
[5]张雅琼.浅析GIS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25):55-56
摘要: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路灯行业的技术与管理愈来愈先进。下面笔者将就现代大都市中路灯工程的智能技术及其管理进行重点说明。
关键词:管理模式;智能化;城市路灯
一、以前城市路灯管理模式
我市的路灯管理原先是以人工的形式进行操作的,主要凭借着人工分地段、分组巡检以及群众举报的形式挖掘并消除故障与问题。从2000年开始城市照明事业正以惊人之速向前发展,在路灯数量持续增加以及城市照明范畴持续拓展的推动下,传统的路灯控制运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再和城市迅猛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了。
二、当前大都市使用的路灯智能化管理的深远影响
在城市管理当中,大都市的路灯管理工作的复杂度最高、技术含量最高、难度系数最高。事实上,路灯管理的先进与否,从很大程度上能将一个城市的人文特色、经济实力以及现代化水平体现出来。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路灯设施数量的增多,以往那些传统人工管理的不足日渐显著已经被淘汰。详细来说反映在下面几点上:(1)无法时时刻刻地对路灯设施的运作情况进行监控,易导致设施故障信息的滞后性,引起故障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并加以维护,这不仅不利于市民们夜间出行,还会使交通上产生很多质量安全隐患;(2)需要消耗较多的物力与人力,增加管理开销,进而增加成本与造价;(3)一旦当地电网供电状况出现变动,路灯设施的馈入功率无法跟着电网电压的变动随时随刻地进行控制,导致许多能源耗费掉,这不仅会减少灯具的使用时间,还会降低电能的使用效率。
伴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电费日趋上涨以及电能消耗逐渐增多,我国能源问题也在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渐紧张。在国内,能源发展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利用效率的提升机能源节约上。而智能技术的大范围运用,不仅仅能提升路灯系统的管理水准和节约能源,获取到舒适、节能、环保的成效,还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三、在路灯管理当中智能技术的运用
3.1 城市路灯监控系统
城市路灯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上:
(1)遥测:随机检测抑或是自动巡测各个监控点的电流、有功功率、电压、频率以及功率因数等工作参数,并自动地统计、求算、查询各个路灯控制点亮灯的概率。
(2)遥视:为了更为直观地监视现场,应把视频监控功能增设至部分重要路段。
(3)电子地图:是一个集成GIS 电子地图信息平台,矢量化地图的平移、缩放、快速查找、目标锁定等操作。
(4)遥调:节约电能,合理、科学地调压,有利于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5)网络版管理软件:具有互联网远程登录的功能,可开展远程管理、远程查询以及远程维护工作,具备中心监控分级管理功效,可以设立多个分控中心。
(6)遥信:可获取到各个终端开/关状态、电缆防盗报警、水浸、故障、门启开关、报警、烟雾报警等信息,以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有效。
(7)卫星授时:对系统时钟进行精确地校准。
(8)遥控:依据季节变动管理中心计算机可以把合适的时间表设定好,从而实现对监控点路灯的临时变更开/关、群开/关的自动控制。同时,选用时控与光控相结合的手段设置开/关,以对景观灯、全夜灯、高层泛光灯以及半夜灯进行监控。一旦出现意外状况抑或是上位机不在线,那么各个监控点路灯监控终端就能自动地依据最后一次设定的时间自动地运作,从而确保系统可靠、安全、稳定。
城市路灯微机监控系统可以把传统意义上的巡灯制度改成值班制度,如此在减少管理成本的同时还有利于维修的及时性的提升。事实上,系统还能够自动统计、存储采集到的数据,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查询、打印,这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准;当然系统也可以和线路调压系统联合起来运作,节约电能,增加照明设施的使用时间;若多方案开关灯调度合理,则不仅能衍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如此,既强化了维护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便捷性,又实现了人性化管理目标,促使政府与城市的形象、社会服务满意程度得到大幅提升。
3.2路灯设备设施(GIS)地理管理系统
作为近几年以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运用数据库技术及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来对空间极其有关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理学、测绘遥感学、城市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空间科学的结合体。纵观地理信息系统,其最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够借助数字化手段把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各类信息同空间分布、空间位置以及它们的空间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并以屏幕形象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依靠路灯GIS 系统,人类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自电子地图中直接地知晓与之相对应的电缆线路的线路敷设与走向状况、路灯台区中的地下管线以及配电箱、灯具、电缆、灯杆以及邓姓的具体规格,并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展现出配电箱与路灯的外观,从而形象、直观、生动而又准确地对设施、设备、线路进行有效管理与运行维护。依照用户的报修电话及路灯检测故障,路灯监控系统和路灯GIS 系统的有效结合,值班调度人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电子地图上确切地找出故障发生地,并详细定位至与之相对应的灯杆、线路,凭借着车载GPS在最短时间内告知维修者其所处位置,减短故障处理时间,这给路灯的抢修及日常维护工作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为了节能,我们可以通过远程开关,采用GIS 技术来充分发挥出线路与路灯的远程开关、自动报警、实时监控、故障定位等功能。毋庸置疑的是,在路灯信息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运用前景十分广阔。
3.3无线局域网系统
不管是路灯地理信息系统,还是路灯监控系统,其均为独立的小系统,且其有关数据仅仅留存在本地。但是,因维护地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因此业务部门无法及时共享详细的系统信息,同时也很难较好地发挥出有关信息资源的真正效用。为此,我们要积极建设起无线电网络联网系统,充分运用无线中心基站,从而达到控制中心和所之间以及所和所之间的网络并网的目的,依靠对中心网络的控制各个管理所也能够实现网络浏览功能,以网络连至每盏路灯,确保能够实时获取到每盏路灯的运作情况的相关信息,如此可实现灯在管人的功能。换言之,假使路灯出现问题,那么网络可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出去,敦促管理人员加以处理,而非原先那样要想知道路灯是不是出现问题还得管理人员亲自进行查巡。
3.4电缆防盗技术
电缆防盗装置,也就是充分运用当前已有的路灯“三遥”装置,把报警终端安装于配电箱当中,并在各路电缆的尾部增设专用设备。事实上,一台报警终端能够对八条电缆进行检测,一旦其中有一条电缆受损,系统就会在短时间内把破话哦现场的名称、地点、电缆等信息传至控制中心,敦促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而在实际的实践操作当中,报警准确、及时,没有出现任何误报的情况,效果显著。在盗窃初期,通过运用电缆防盗技术很易发现路灯电缆,以减小经济上的损失。
四、结束语
物联网、 移动电视网、无线城市、智能交通、R F I D以及无线宽带网络等无线技术的大范围普及给在无线电管理部门工作的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日趋提升。为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对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新动态展开跟踪,绝不停下学习新业务与新知识的步伐,大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以及无线电管理水平及能力,从而与无线电事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等院校;遥感课程;教学;教材;教学方法;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88-02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光学、红外线技术、微波技术、激光技术、全息技术等)、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学方法和地学规律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1]。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球科学、国土、城市建设、农业、林业、环境、气象、海洋等诸多政府部门和社会、经济领域[2-3]。随着遥感技术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4],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自身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5]。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开设了遥感概论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内容在本专业其他n程上均有涉及或应用,比如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壤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普通地质学等[6],本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乃至学生将来的就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课时有限、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教好并让学生学好这样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需要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析。
1 遥感课程教学探析
1.1 教材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有关遥感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各类教材内容和重点各具特色,又各有其局限性,并且由于出版周期等的限制,其内容始终与最新的遥感卫星发展有一定的差距[7]。本专业一直选择《遥感导论》[8]作为教材进行讲授,该教材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但是该教材自出版后并未再版,因而存在对实际应用和学术前沿关注不够的弊端,故根据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领域精选了几本辅助教材,并整合教材内容进行讲授。辅助教材选择的是《高光谱遥感-原理、技术与应用》[9]《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10]《遥感基础与应用》[11]等。最新出版的教材《遥感原理与应用》[12]读者评价很高,也可以作为辅助教材。以上教材与专著的出版时间相对较晚,基本涵盖了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的最新领域,并结合了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应用,对主讲教材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当然备课时还需要到相关网站查阅最新的参考信息,了解遥感卫星的最新发展动态[7]。
1.2 教学内容
资源环境专业并没有设置很多关于计算机知识、测绘知识以及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内容的课程,这就给遥感课程的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13]。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掌握遥感基础知识,并学会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资源环境领域,比如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等。因此,根据遥感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涉及较多物理、数学、计算机、测绘和空间科学的电磁辐射、遥感成像原理及图像处理的各种算法等纯理论的内容进行简化、精讲。而对于学生感兴趣,并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资源环境遥感专题应用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课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实时演示,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实际应用的流程,增强学习兴趣,并为后续遥感实验课程的顺利开设做铺垫。比如讲解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专题时可以结合科研课题,以洛阳市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为案例,从数据收集、资料整理、技术路线与方法、结果分析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对于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及信息提取,比如几何精校正、波段组合、增强处理、图像融合、图像分类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对前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对于遥感技术的专题应用有切身体会,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方法
作为现代教学方法之一的多媒体教学法,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直观明了等传统板书无法比拟的优势[6]。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比如将教材内容原版搬至PPT,没有进行取舍,然后教师对着PPT进行“满堂灌”式的讲授;而学生在教师这种方式的教导下,被动地接收,缺乏思考,存在教学内容难以被消化、吸收的现象。要改变教师“眉飞色舞满堂灌”、学生“呆若木鸡听”的现状,就必须在利用课件教学时,创造性地运用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法,设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体性作用[14]。比如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内容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站免费下载学校或者其他熟悉区域的遥感图像,然后查阅资料以多种增强方法对同一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比较各种增强处理后遥感图像的变化及特征,并进行总结,准备好PPT课堂汇报和讨论。在教师课堂讲解“图像增强处理”内容时,可以选择一组制作美观且内容较全面的PPT由学生进行现场汇报,然后全班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并且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最终的教学效果远优于被动式接收知识。
1.4 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不但是遥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15]。目前,国内缺乏普适性较强的遥感上机实验课程教材,这是各大院校遥感课程教师普遍的感觉,因而各大院校使用的实验教材多为自编[16]。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材是教师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的。对于验证性的实验,教师只需要将必要的步骤在实验教材中体现出来,而没必要将每一个步骤细化,这样实验教程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也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余地。实验课设置的时间最好在理论课讲授完之后的1~2周进行,这样学生既可以对上课讲授的内容进行复习,又可以通过上机操作对遥感图像处理过程加深理解。最后必须增设一个综合性专题实验,将遥感预处理、增强处理、分类及野外调查、现场解译、专题制图等知识串联起来。鼓励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自己确定具体的专题实验项目,然后在教师的辅导和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下完成资料的收集、技术路线和方法的确定、野外调查和解译、专题图的制作。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完成,学生不但对所学的遥感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而且可以掌握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中肯的评价与鼓励。
2 结语
遥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其理论性、技术性和实`性都很强。本文仅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的4个核心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今后还将继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和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参考文献
[1] 周廷刚,何勇,杨华,等.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 汤国安,张友顺,刘咏梅,等.遥感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秦文俊.《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在地理学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测绘,2007,30(6):45-48.
[4]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M].北京:测绘科学出版社,1989.
[5] 刘继琳,万幼川,马吉平,等.遥感系列课程辅助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78-80.
[6] 刘秀英,熊建利.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 (22):218-219.
[7] 陈星彤,童洁,刘春红.遥感原理在测绘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矿山测量,2008(2):79-80.
[8] 梅安新.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童庆禧,张兵,郑兰芬.高光谱遥感-原理、技术与应用[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王文杰,蒋卫国,王维,等.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M].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11] 邓良基.遥感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2] 周廷刚.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3] 邓荣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56-157.
[14] 林卉,胡晋山.《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海洋测绘,2005,25(1):76-78.
关键词:现代物流产业;城市空间结构;聚集经济;空间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F0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6-03
2007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与邮政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8%,现代物流产业不仅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而且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流通部门通过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影响各个产业的发展。在许多城市,现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然而,在关于现代物流产业的研究中,对物流功能的研究一直居于主导,存在忽视物流实体的倾向。针对这一问题,宋伯慧、徐寿波(2009)从物流和物流的基本属性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流实体论”,并指出物流实体是第一属性,功能依实体而存在[1]。这为全面研究现代物流产业指明了方向。
关于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课题,已经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毕波、庄建伟(2004)分析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的影响[2]。韩增林、郭建科(2006)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指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性使其具有特殊的企业组织与产业关联效应,不仅影响城市产业布局,而且通过由此产生的空间特性,即物流业区位偏好、物流园区建设以及网络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模式的构建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3]。刘军(2008)指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因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经济因素,进而改变企业的选址决策,最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4]。刘勇(2008)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5]。
现有文献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大部分文献仅仅分析了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忽视了实体的作用。第二,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空间自组织是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现有文献大都没能在这两个层面解释现代物流产业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两方向努力,以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
一、概述
(一)现代物流产业特性
1.实体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实体特性是指现代物流产业形态的特性。在我国颁布的物流标准中,物流产业形态主要有四类: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物流园区[6]。为了研究方便,基于规模大小、布局、关联性、服务功能的角度将物流产业实体分为物流中心(包括区域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与配送中心。
从物流标准中可知,物流中心具有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的特点;配送中心具有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
2.功能特性
现代物流产业的功能特性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
由于现代物流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便捷性等特征,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以及运输等费用,从而使得现代物流产业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特性;随着运输量、运距的增长,在通常情况下,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运输规模经济的功能特性;物品作为技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且物流依附于商流而存在,因而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载体性。
(二)城市空间结构
陆大道(1998)指出,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7]。郭鸿懋、江曼琦等(2002)将城市空间结构界定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两个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建成区之内(通常指市区)土地的功能分区结构,或者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功能分化和各种活动所连成的内在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地域结构[8]。本文所指的空间结构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三)空间自组织
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鲁格曼的核心-模型中第一次指出企业空间布局的自组织性。克鲁格曼认为,核心-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并把它描述为由于规模经济足够大,每个制造商都想在一个地方生产,为整个区域的市场提品。每一个制造商的相同选择,最终导致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促成空间自组织。累积动力主要有三个来源:市场邻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前两种效应是空间聚集的向心力,后一种是离心力[9]。
二、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实体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通过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自组织或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来实现。
(一)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在区位论中研究企业布局的理论主要有最小费用区位论和最大利润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典型的最小费用区位论,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则是典型的最大利润区位论[10]。两种区位理论的本质是一致的,在受市场影响较小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小费用布局原则;而在产品价格受到市场范围、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条件下,企业采取最大利润布局原则。
物流中心主要为企业和配送中心服务,受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物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小费用布局。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是为末端客户服务,靠近市场是其重要特征,所以配送中心的布局主要为最大利润布局。
在物流中心的布局费用中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地租、生活费用等。运输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中心靠近重要的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出口、交通线等布局。地租指向决定物流中心布局郊区化。生活费用指向决定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生活费用指向有力的解释了物流园区等物流企业聚集区域的出现。配送中心主要布局在物流活动密集的商业区附近。
(二)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
依据-中心模型的分析思路,由于规模大、集中布局、关联性强为物流中心在空间自组织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且物流中心在城市郊区布局之后,在市场邻近效应作用下,物流产业通过其前后向关联效应引致其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时引致的产业又会引致其他产业的布局,并形成累积因果循环。
在企业布局增多的情况下,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与生活成本降低。在生活成本效应的作用下,居民向这一地区移动,促成房地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同时进一步带动各种要素向这一区域聚集。当各种要素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物流功能区域作为新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且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相关产业将开始向外扩张。物流中心的郊区布局形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并促进了生产要素向郊区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城市空间扩散的效果,并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一个重要节点。
(三)配送中心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
配送中心规模小、分散布局、关联性弱、主要为末端客户服务的特点决定配送中心的难以实现空间自组织,因而配送中心主要是参与其他产业的空间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配送中心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而存在,通过发挥物流产业的功能支持其他产业在空间的自组织。由于配送中心发挥的主要是物流产业的功能属性,这与下文的分析重合,所以在此不做展开。
三、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现代物流产业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促进功能分区形成。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8]。聚集经济的来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性。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代物流产业与聚集经济三个来源要素的关系来分析现代物流产业对聚集经济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分工专业化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企业在做出分工决策前,必然会权衡专业化生产之后,自己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的获得成本。获得成本主要包括:中间产品价格和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从外部获得中间产品的价格不会升高,因而交易成本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交易成本越高,分工的成本越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低;反之,交易成本越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越高。
交易成本一般包括:找寻成本、签订契约成本及其监督执行的成本、运输成本(指从发货到取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费以及货物价值损失)[11]。随着第三、四方物流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企业深入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现代物流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找寻成本;由于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签订契约的成本与监督执行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现代物流企业参与到企业供应链的过程中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现代物流产业的这些影响促进现代企业实现分工和专业化。
随着企业分工的深入和发展,渐渐上升到部门的分工并在各分工主体间形成一定的协调机制。这种企业间或部门间的协作,使生产专门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利益,促使企业产生聚集动力。同时,各分工主体在空间的聚集布局是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前提。
(二)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运输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介绍了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即边际运输成本随着运距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12]。在现实中,运输量也存在着这一性质,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递减,呈现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由于产品成本中具有运输成本部分,因而通过传导机制,产品成本同样具有这一性质。如图1所示。
由图2可知,在不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C1,均衡产量为Q1;而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成本区域为MC2,均衡产量为Q2。显然Q2大于Q1,在存在运输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运输规模经济,形成产品规模经济。
企业在内部扩大生产的同时,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够通过集中布局共同分享运输规模经济。因而运输规模经济不仅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内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也是企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聚集经济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三)现代物流产业通过载体性影响外部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中,正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知识、技术、信息等的溢出效应,负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效应。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是物品的流动,而物品同时也是知识、技术、信息的重要载体。现代物流产业通过物品所承载的这些非物质类“产品”形成外部经济环境。当现代物流的外部性形成之后,不仅使原有的系统获得外部经济,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经济主体来分享,从而促进企业在空间上聚集。
在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现代物流产业实现着对聚集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分工与专业化构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的基础,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性促进分区的实现。
四、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构建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所有功能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物流主要是作为流通部门促进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强,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物流产业而言市场拥挤效应开始显现,从而使得随之出现了依靠重要交通线,并布局在城市郊区的物流中心,此时的物流中心其功能(如仓储、包装等)还比较单一。同时配送中心布局在城市中心为客户提供配送的服务。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确,出现各种专门的功能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主要通过其功能特性影响聚集经济,并进而促进功能分区的实现。同时随着物流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通过物流产业的广泛关联性,物流中心的空间自组织不断进行,进而形成了新的物流功能区域。
当城市发展到大规模或超大规模之后,在市场拥挤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原有的产业开始向外扩散,并通过各产业自身的空间自组织在主城区周围新的功能区,新的功能区域的形成标志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的降低交易成本、运输规模经济、载体性等重要功能特性是城市各产业扩张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从而影响着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如图4。
参考文献:
[1] 宋伯慧,徐寿波.物流实体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27.
[2] 毕波,庄建伟.现代物流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95-99.
[3] 韩增林,郭建科.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机理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4):61-65.
[4] 刘军.现代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开放导报,2008,(6):104-106.
[5] 刘勇.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4):88-92.
[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流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87-188.
[7]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0.
[8] 郭鸿懋,江曼琦,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2-24,49-51.
[9]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240-242.
[10]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
关键词 旅游;本质;人学;系统论
A Probe into the Essence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Science and Systematology
MA Yaofeng, BAI Ka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ositions in tourism research.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tourism with hominological view of human ess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selforganizing and selfoptimizing principles of systematology. It proposed that tourism is an experience of selfperfection and a selfdevelopment activity with the aim of seeking estheticism and the joviality of both body and spirit.
Key words: tourism;essence;hominology;systematology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各种旅游现象的产生源于旅游者的活动。旅游的本质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学和系统论的不同角度分析了旅游者的活动,进而提出了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一、 相关研究评述
纵观现代旅游发展的百年历程,关于旅游本质的说法众说纷纭,这说明了旅游学科处在成长期的不成熟;但争鸣也代表着前进,争鸣能促进旅游研究的不断发展。
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本质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科学的旅游概念不仅应表述旅游现象学的特征,还应进一步阐述旅游的本质属性。因此,有关旅游本质的观点从旅游概念的变化中可以略窥一二。总体上讲,旅游的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性定义(实践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理论性定义)[1]。旅游概念的技术性定义在二十世纪处于主导地位,此间,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认知程度的现象学视角阻碍了相关人员对旅游本质涵义的揭示。艾斯特(AIEST,1942)的定义是“旅游”技术性定义的代表。此定义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综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马尼拉会议对旅游的定义也是典型的技术性定义,定义指出,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出于导致现实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1]。此类概念集中出现在二十世纪后期,正是世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出于功能性的动机,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于旅游现象的测度问题。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旅游本质的思考,旅游概念的定义呈现出以理论性表述为主,技术性表述为辅的特点。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旅游的定义为此类定义的代表。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强调了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2,3]。该观点得到国内学者广泛的认可。曹诗图等(2006)在对“审美和愉悦”观点加以肯定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进一步将旅游的本质表述为“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4]。和上述观点有所区别的是龙江智(2005)基于体验视角将旅游看作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和“旅游”技术性定义相比,上述观点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角度更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近两百年来真实性命题一直是哲学和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5]。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真实性命题被应用于旅游研究当中[6,7]。国外旅游研究学术期刊上近年发表的部分关于旅游真实性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6,8-12]。旅游研究中真实性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常住居民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主要讨论事物的真实、满足自我的人类特性或作为真实的本性[11]。国内部分学者已就遗产旅游和常住居民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评述[13,16]。在旅游活动真实存在的问题上,王宁(Ning Wang,1999)提出旅游的真实性存在于两个方面:旅游对象的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的真实性;他进一步解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且后者更能说明旅游者经验并不是完全依赖于目标的真实性[12]。以存在主义真实性的观点来研究旅游者,无疑触及了旅游者首先作为人因其活动而引发旅游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彭斯(Pons,2003)提出人的活动以特有的方式创造了机会去发现和体验人的涵义[17]。在此基础上,斯坦纳和瑞森格(Steiner和Reisinger,2005)以海德格尔①(Heidegger,1889-1976)存在主义观点分析了旅游真实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真实性研究应更多建立在疑问世界和人为什么会存在,或为什么旅游者和土著居民一起跳舞的时候会有特殊的旅游感受等本源性的命题之上[11]。这也说明了旅游本质的研究不应停留在旅游者本身真实存在的层面上,应更多地以整个人类存在的视角来揭示旅游的本质问题。
二、 人学视角下的人的本质属性
从古至今,人一直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哲学家们特别关注而又最为意见纷争的问题。对人的本质不同的表述呈现不同的历史痕迹。古希腊人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社会的存在;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神创论和原罪论对人的表述是对人的否定;文艺复兴时期立足于之分来说明人性,强调人应当有意志自由和个性发展自由等;近代资产阶级唯物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力量来自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于是就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过程[18]。
基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积累,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学者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人学”这个新兴学科[19]。人学(hominology)和人类学(anthropology)在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②。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人学则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0]。人学,作为特定的哲学形态,并非关于人的知识,而是对人的理念的自我追问[21]。
人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被看作是在人性的范畴之内,人性的范畴中包含了3个层级:人的属性(property)、人的特性(character)和人的本质(essence),人性被看作是客观存在的最复杂的物质运动系统[22]。人的本质是人的属性、特性得以形成、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所有属性、特征的根据,因此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因此,人的本质在人性的范畴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根本是社会性的实践,它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最终根源。这不仅是肯定了上文所述“人类存在”的理论观点,同时在更深层次上以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视角肯定了人不论是社会细胞的人,还是社会有机体的人,都以一定积极的方式主动、不间断地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能动并受客观世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生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特有的属性和本质的根本属性。
三、 人的本质基础上系统论视角下的人的旅游
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物质运动系统,从总体发展趋势上同样具有系统演化的特征。
“系统”一词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是指复杂事物的总体。到近代,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常用系统一词来表示复杂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23]。他1925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24,25]。笔者倾向于哲学层面对系统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26]。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为最终目的。
从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从基本粒子到宇宙,从细胞到人类社会,从动植物到社会组织,无一不是系统的存在方式。一个系统又可包括若干子系统,但它本身又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系统的子系统。人的个体也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生理系统、思维系统等,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系统在动态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具有自组织原理。该原理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内部部分要素出现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系统“破缺”),该变化使系统可能得以放大或缩小(涨落),进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成长和变化,这种变化是系统自发组织起来的,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27]。
系统自组织过程是系统发展演化的过程,其发展演化的目的是系统的优化[28]。系统优化并非是某种质点的优化,其核心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化。当然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有序和无序、竞争和协同、增长和衰退,但其整体的方向是向上的和积极的。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破缺”,对称和“破缺”是对立统一的[29]。系统对称和“破缺”出现频率越高表明系统发展越快,说明系统进化的程度越高,这是系统进化的一条基本法则,也是系统优化的一条基本法则。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在旅游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人对物质和精神的摄取既有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需要。这些需要会导致旅游者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对于隐含在旅游者各种行为模式背后的旅游本质的揭示,首先应该以人学中对人的本质来进行分析,这些形态各异的行为模式都是人社会实践性的表现,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和能动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旅游者活动构成了旅游者个体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旅游者个体系统,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呈现出和外部环境系统不同方式的信息和能量(旅游者行为模式)的交换,其表现模式因个体系统的差异而表现不同。相关研究表明,旅行是人们的一种对缺失和欲望的反应,这种缺失和欲望是人们在家庭环境中所不能获取的[30]。旅游行为的产生正是旅游者个体系统的“破缺”而导致的,旅游者个体这个开放的个体系统正是以旅游这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和外部环境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传递,来修复心理平衡状态的“破缺”,以达到心理平衡和对称。从表象看,这仅仅是系统运动的一种状态,但以系统自组优化的原理来分析,旅游者活动所呈现的行为模式正是个体系统为达到最优化目的而进行的。这种最优化的目的正是人在生活上追求完美、追求更高的境界的体现,因此优化具有绝对性,体现了人的根本追求和根本目的。总体而言,无论是将人看作是微观的个体系统还是宏观的大系统的组成份子,人体(不是单指生理)系统的自组优化以追求完美和更高境界是系统整体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 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旅游是一种综合、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旅游者出游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受求新、求异、求奇、求特心理的驱动,人们进行观光游览时主要是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知识;受心理压力的影响,人们进行休闲度假时主要是为了缓解情绪、减少压力、愉悦心情;受生理疲倦的影响,人们外出旅游时主要是为了休息、放松;受学习、发展愿望的影响,人们外出进行文化体验旅游时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发展自己。人们烦恼时旅游为了改变精神情绪;人们高兴时旅游成了高兴状态的外延和伸展;人们情绪正常时旅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等。
旅游现象――这种综合、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对旅游的本质得出不同的认识。从产业经营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从文化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从管理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群体或个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行为;从地理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时空经历活动;从环境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环境生态活动;从历史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历史探幽活动;从自然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自然享受活动和经历;从人文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人文活动;从教育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学习教育活动;从旅游者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经历性的精神愉悦活动等。
上述观点都有其正确的成分,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其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以旅游者为核心,旅游者活动应成为贯穿于旅游的主线。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旅游者角度的考量,从其它角度的认识都有以偏概全之嫌。
关于旅游本质的思考,不仅要从旅游者角度来认识,其更深层次地思考应从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旅游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其表象特征呈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追求享受、审美、愉悦、占有、刺激等等。人通过旅游这种活动方式不断地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活动同样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系统的活动,人所具有的“实践-理性-分析-修正”的能力,其最终的趋向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31]。
基于上述人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系统论中系统演化发展的原理,笔者认为,旅游作为一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其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阐述的旅游本质中追求身心愉悦的目的,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放松和愉快,其中也包括了旅游者经历了某些心灵震骇或压抑状态后,精神和理念获得升华的身心愉悦,如特意去参观纪念馆,参观的过程虽然是压抑和痛苦的,但参观后所得到的却是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等精神理念的升华,是自身精神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虽然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旅游的形式五花八门,旅游感受的结果各不相同,但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旅游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人在追求身心愉悦目的下对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或者说是人类追求身心愉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手段。
注释:
①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就读于教会学校。大学中先学神学两年,后转入哲学,并于1913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导论》(1952)、《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等。
② 关于人学和人类学英语翻译中反映的学术研究范围和侧重点的比较,参见陈志尚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人学原理》第6-8页。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0-31.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55-60.
[3]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4):1-6.
[4] 曹诗图,郑宇飞,黄蓉. 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4:71-74.
[5] John P. Taylor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8, Issue 1, January 2001:7-26.
[6] George Hughes. Authentic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2, Issue 4, 1995:781-803.
[7] Frank A. Salamon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The San Angel In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4, Issue 2, 1997:305-321.
[8] Yaniv Belhassen,Kellee Caton. Authenticity Matter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3, July 2006:853-856.
[9] Yvette Reisinger,Carol J. Steiner. Reconceptualizing object authentic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1, January 2006:65-86.
[10] John Tribe. The indiscipline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4, Issue 3, 1997:638-657
[11] Carol J. Steiner,Yvette Reisinger. Understanding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2, April 2006:299-318.
[12] Ning Wang.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6, Issue 2, 1 April 1999:349-370.
[13] 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J]. 思想战线,2003(4):66-69.
[14] 于岚.谈谈旅游真实性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33-37.
[15] 李旭东,张金岭.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6.
[16] 白杨.旅游真实与游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77-280.
[17] Pons, P. BeingonHoliday. Tourist Dwelling, Bodies and Place[J]. Tourist Studies,2003(3):47-66.
[18] 汪华岳,亓子杰.新编哲学纲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9-244.
[19] 王锐生.人学冲击波――近年来人学理论进路回溯[J]. 学习与探索,2005(1):57-61.
[20] 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5-6.
[21] 王国有.生存论及其审美观照:21世纪人学理论方向所在[J]. 社会科学战线,2003(3):23-26.
[22] 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89-90.
[23] 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9.
[24] 周建中.系统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涵义[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2):86-89.
[25] (俄)Е.Б.阿果什科娃,Б.В.阿赫里比宁斯基.系统概念的演化[J]. 哲学译丛,2000(1):60-65.
[26] 曾广容,易可君,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M]. 中南工业出版社,1987:8.
[27] 吴广谋.系统原理与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01.
[28]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49.
[29] 李喜先,等.科学系统论(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