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文化的统一性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这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全书分为十一章,对全球化伦理、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体现做了基本的阐释,并对多元文化中媒体的应对、性别与文化矛盾、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发展等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最后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存在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文化统治和文化霸权的产生,避免出现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高高踞于其他民族和群体之上,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判断行使权利的合法性。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说明不仅文化是多元的,表现文化多元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丰富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凡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大多是文化多元共存和文化交流发达的地区。
但不管是什么文化,单一的也好,多元的也好,其实都是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繁荣的。当今社会的很多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自我封闭。文化的活力来源于广纳四海,博取众家之长。“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国的唐宋盛世,无不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精神。今天的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哲学传统继承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源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和语言则来自欧洲,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所谓的伟大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i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没有任何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存在的整体,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其他文化。文化整体由于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从而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文化总是在差异中进步,在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繁荣。如果没有文化多样性,就会产生垄断。而垄断只能是少部分人进行资源的占有、享受,使另一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书中所说的:“事实上,正是多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赖以生发的创造性,使这些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生存繁衍得更加久远。”ii如果没有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的生活的独特性也就突显不出来。
二、文化多样性强调保持自身的特殊性
如今文化多元的现象被一再强调,但文化多元除了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外,还蕴含着保持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那么文化多样化这个概念也就无从提及。但事实上我们却还是能在全球化这个语境中看到大众流行文化的风靡带来的潜在危险。我们面对现代文明,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现代文明的标志与西方文明简单等同起来。手机、电脑、高速公路、高铁、快递,以及相关的电子元素形成全新的文化生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统一化,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能买到同一品牌的衣服和食物,这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适应上的便利性,却不能不说隐隐地有失望,是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被磨灭的失望。所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
最近几年来,随着非遗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习、了解本土知识。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每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保护各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避免文化霸权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
三、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以上论述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多样性之中,也有统一性的存在。就像《创造性破坏》一书中说的:“讽刺的是,艺术家如果学习了太多的外来方法,反而会失去在特定类型上的创造力。当代音乐家贝克是摇滚、乡村和布鲁斯音乐的折中派,他用简洁的方式道出了这一点:‘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乡村音乐。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阿帕拉契民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所有人都听过速度金属、鼓打贝司、早期嘻哈。就算你没有受它们的影响,就算你没有使用完这些元素,但它们依然在你的脑子里。’”iii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文化多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某些统一性。
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但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开发利用不同的文化,我们都必须注意要传承历史文化命脉,保证社会的凝聚力和政治的一致性。虽然这里列举的都是不同文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统一性,但也能从中看出各民族、各地区既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的文化形态,这种统一性既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认同、和谐共处的基础。
注释:
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i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
ii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谈城市文化离不开交通,交通的设计、品貌、结构、关系、人情,都是城市的文化。
在古代城市里,可以乘轿,可以骑马,当然还有以车代步,不过,更多的是两条腿走路,不用任何交通工具。这种不同不是简单的交通形式的差异,而是地位、身份、贫富的区分。在现代城市交通中,交通工具变成了血脉,失去交通工具就失去了城市居民的起码条件,交通工具停止则意味着城市的瘫痪,但这条血脉的干流指的是公共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必须是以平等的方式出现。
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暗示的是财力的不足、地位的低微、身份的可有可无,那么,公共交通工具本身也就标志着粗俗、随意、浑浊、迟缓。其实,这不是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只是八抬大轿、驷马高车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那个时代的流风遗韵。因为,现代城市的居民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其依据在于便利;现代城市的城铁、地铁、出租车、公交车的产生也源自于方便,没有显示身份的含义。一个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首先应该代表这个城市的典型文化,表现出这个城市文明的基本水准,所以,公共交通工具既要普及化又要整洁、顺畅、规范,足以保证哪个阶层的人士在此都不至于突显或者不适;任何一个人,无论衣着怎样、财产多寡,为了出行方便,都不妨身处其间,都不会因享受公共文化而低人一等。
在莫斯科或纽约,地铁是城市的文化风景,不乘地铁不如说没来过莫斯科没到过纽约。在香港、巴黎、东京,地铁、城铁、公交汽车让所有人的身份趋于模糊,特别是城铁、地铁的四通八达、迅捷方便,使每一位居民、每一位游客都会随时选择这样的交通工具。许多人中意公共交通工具不是由于没有私人轿车,不是因为没钱而不得已,仅仅在于方便,并且也不会有人认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是老百姓的专利,是人在经济、地位方面的某种标识。
说城市文化也不能不说饮食,饮食的种类、环境、方式,显示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进什么馆子坐什么位置点什么菜,是生存状况的反映;开什么饭馆招徕什么客,是饮食档次的体现,这是我们饮食经济的习惯,也是任何城市都无法规避的生活差异。可是在现代城市,快餐文化的诞生,恰恰是城市平等的一种标志。大致几种规格、划成几类价码,选取的动机不是阮囊羞涩,也不是平时家庭背景而带来的习惯,而是为了便捷和食量。在快餐文化面前,失去了饮食之外的一切附加值。
虽然包子馆、饺子店、馄饨铺也可以具有现代快餐的品质,但是如果内里阴暗、逼仄、污浊、肆意,缺少起码的卫生条件和城市饮食的现代规范,就自然而然地将平等的含义遗弃,只能作为一种低廉甚至低级的形象获取自己的地位,不过是鲍鱼、鱼翅、四压桌、件、水陆杂陈的对应罢了。我去过的永和豆浆、麦当劳、肯德基一类的快餐店,尽管对食品本身仍有争议,也没有大快朵颐之福,可敞亮清洁、规范简便,人人坐在那里,无大堂雅座之分,不见服务员的脸色之扰,仅仅为了吃饭,大份小份、套餐零点、油条豆浆、炸鸡薯条,无所谓高低贵贱,即使专为上一趟卫生间,也自在情理之中。
在现代城市中,文化的平等形式还体现在电影院、超级市场、连锁式咖啡馆等等,不过当超市也以等级为依托,普通超市好像过去的农贸市场,灰暗、污浊、劣质,这样的超市形式就失去了现代城市的文化意义。
高更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印象派不同,后印象派反对真实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而高更主张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强调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具有开创性。正如艺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所说:“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高更这一独特的视觉体验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们今天的各种形式的现代主义、原始主义开辟了新的道路。
综合主义的艺术观
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艺术追求真实地再现自然,艺术家把“求真写实”作为绘画的宗旨。高更早期的艺术风格是典型的印象派写实主义,而后期他以其敏锐的艺术直觉逐渐认识到印象派的局限性和浅薄性。他认为印象派对外光与色彩的片面追求,只能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愉悦,但仍然是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和延续,是模仿自然或是再现自然的艺术,是一种十分浅薄的艺术,缺乏热烈的内在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原始古代雕刻和日本版画,尤其是贝尔纳的综合主义理论的刺激与影响,他彻底摆脱了印象主义的束缚, 转而探索具有新的深度和丰富内涵的综合主义绘画。
高更自称自己的艺术创作并非来源于对客观自然的模仿,而是想象的自由驰骋。他认为在绘画中要善于幻想,并为这种感情寻找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高更追求原始的理性主义色彩的生活,期望在那里寻找到一方安顿灵魂的洁净圣地。高更综合主义绘画观强调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抽象就是对物象的概括提炼和色彩的装饰化处理,而象征则是通过艺术形式反映深刻思想和情感。高更这一观念,颠覆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模仿现实的传统绘画观,开创了新的视觉表现形式, 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和绘画理念。
强烈纯色并置的色彩表现
19世纪照相机发明后,传统“求真写实”艺术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有画家惊呼“绘画死了”。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艺术出路。于是,日本浮世绘木刻以其表现性、装饰性、平面性引起欧洲画家浓厚的兴趣。高更和凡高从日本浮世绘版画中汲取具有实质性的价值,而创立新风格。这方面高更最为显著。得益于日本浮世绘的启迪,高更把印象派解放了的色彩变得更加解放。概括客观、色彩夸张、强调主观、视觉变调是高更综合主义基本特征。高更作于1892的《塔希提岛的牧歌》,描绘的是如梦幻般具有诗情画意的塔希提岛的田园风光。画中两位少女,一个似乎刚洗衣归来,一个正在吹牧笛,树上开满鲜花,猎犬在草地上,一切都显得宁静浪漫。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高更是运用补色对比的大师,画面中强烈的红绿、黄紫的并置色块,使画面在最大限度的对比关系中取得和谐。在这里高更使用主观化的平涂色面(无阴影)、强烈的轮廓线来表现概括和简化了的形。形或色彩都服从于一定的秩序,服从于某种几何形的图案。画面富有异域情调,并透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展示出东方艺术的单纯美和装饰性的魅力。高更逃避现代文明的生活,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使他的艺术更加风格化,充分体现了综合主义绘画观的形式美。
平面装饰性的绘画空间
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西方绘画严格遵循的三维空间法则,以描绘再现式的物理空间为主,在研究焦点透视、物象结构规律及明暗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在平面上创造逼真的立体形象和三维幻觉空间。随着19世纪照相机的发明,这种模仿客观对象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艺术出路。日本浮世绘木刻以其表现性、装饰性、平面性受到了西方艺术家的青睐。
高更受日本版画的那种彻底平面化空间的影响,放弃了传统绘画的三维立体幻觉空间,追求装饰效果的平面化空间。从代表作《雅各与天使搏斗》可以看出高更是如何构建绘画空间的。该画描绘布列塔尼半岛上农妇在教区牧师讲解教义时眼前所产生的幻象。在画中树干把人和神从中隔开,形成两个单独的空间。一边是格斗的场面,另一边是被三顶特大的白色帽子遮住的空间,形成了观者群。画面左边一排跪着的妇女,按透视关系渐次缩小,在树干下方的牛尽管也很小,但它远近关系与同雅各搏斗的天使的远近,没有任何比例上的联系,因此它是第三个空间。大块平涂的颜色既表现了人物,又表现出层次。三种透视体系并存,既靠色彩也靠结构表现出的非物质的空间。这幅画的空间,没有像传统绘画那样,退缩进一种无限深远的透视中去。画面通过形象大小变化、重叠,大块平涂色面的运用,既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效果,同时又表现出绘画平面性特征。这种装饰效果平面化空间的处理摆脱了焦点透视对绘画太多的束缚,使画面空间和色彩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自由,充分体现了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
结论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 后现代性 解析
所谓新媒体,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因其外延及表现形态是依据传播载体的不断创新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却是相对稳定和明确的,即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不断创新的显著特征的媒体形式。其根本特点是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其中,数字化是其内涵本质,互动性是其根本表现,个性化是其时代特征。所谓新媒体动画,是指依据新媒体制作与传播而存在的一种动画艺术形式,其基本特征受新媒体手段的制约与规定,如交互性、衍生性、多样性、虚拟性等特点。
首先,后现代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分期,是指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之后的后工业社会的历史称谓。其次,后现代也代表了一种社会思潮,是指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的消解面而存在的一种社会思想形态。作为社会思潮的后现代的早期思想,以其消解权威、去中心、个性化及多元性为根本特征,强调反理性、尊重差异,提倡碎片化与相对性,否认整体性与同一性,反对中性性与主客体二元划分。作为后现代的后期,除了继续消解理性的压抑,更加注重了后现代反叛的建设性,强调回归传统,尊重文化差异,注重人的终极关怀,推崇自主性和主体间性。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对动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新媒体动画艺术恰好顺应与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反叛宗旨①。本文运用文化分析视角,对新媒体动画所承载的后现代性特点进行解析,以透彻地理解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动力及发展趋势。
一、消解与去中心
消解和结构是后现代性的根本标志和根本特征,其目的就是要反理性、去权威、去中心,反对二元对立,主张主体间性。后现端于建筑设计艺术领域,后来拓展到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各类艺术及传播学等。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就在于后现代思潮反映了人类对中心主义、权威主义、英雄主义、绝对真理等硬文化的厌倦和反感,而更加重视大众化、草根文化、民族化、个性主义等软文化。如果说过去人类世界运行的法则是男性主义方式,那么现在的世界运行规则似乎正朝女性主义这种相对包容和柔和的方式转变。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推动下,动画艺术正逐步响应这种思潮,反映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即相对主义、草根主义、去精英化。新媒体动画艺术消解了艺术的神圣和高大全形象,将宏大史诗般叙事风格拉下神坛,而崇尚个性化的、多样态的、日常生活化的草根文化形式,从而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酝酿了新的文化内涵与氛围,也培育了新的消费群体和审美取向,这一切都以消解传统具有压抑性的大一统为基本格调,而崇尚和倡导相对主义的个性之风。草根动画是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必然发展结果,它不仅反映时代文化,也孕育新的动画内涵;不仅回应受众审美需求,也创造着受众的审美倾向②。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草根阶层可以绕开严格复杂的文化审核制度,借助新媒体与自媒体,自由自己的作品,在体制外开辟广阔的生存空间。草根动漫群体作品适应了新媒体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满足了广大受众,尤其“80后”“90后”“00后”等被称为“新人类”的广大群体的精神需求。它的个性化与短平快特点,就是以消解和去中心为根本特征,快速占据了广大传媒的动画空间。新媒体动画与传统动画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淡化,这是对以前艺术形式的解构,同时消解了传统艺术形式所形成的艺术中心地位。
二、先锋性和反叛性
新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先锋性,一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它的传播载体与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一是新媒体作为一种不断变化的人类生存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这种先锋性与反叛性既体现着人对现代性压抑的无奈与反抗,又体现着人在不断寻找着新的自我解放的方式。
新媒体艺术的先锋性与反叛性不仅要消解权威与宏大叙事,甚至还要反叛正统,使新媒体动画走向了嬉笑怒骂、碎片化、零散化、肤浅化的时代舞台。所谓先锋性与反叛性是指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功能。后现代主义文化无意于探究深刻、梳理崇高,打造核心与英雄,而是反其道而行,以调侃和肤浅为基本特征,以能快速反映和表现日常生活的需求与发生为根本宗旨,快速获得“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喜欢,打造出了新的产业形态。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前卫的动画电影和数字化动画短片都以颠覆和反叛传统宏大叙事动画影片的姿态出现,很多新媒体动画艺术形式都很彰显个性,内容上都以自我表现为基本特征。
非主流动画是新媒体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先锋性和反叛性文化特征,以嬉笑怒骂反映着和讽刺着这个时代的种种态。非主流动画最大特点是原创③,只关注创作者世界的宣泄与表达,而不关注口味与票房,因而往往于不经意间具有了最原汁原味的艺术性,因为反映真实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极大的传播成功,最后影响主流商业动画快速与之结合,从而推动了主流商业动画的平民化和发展。这既反映了非主流动画的先锋进步性,也反映了非主流动画对传统动画模式的颠覆和反叛性质。
三、多元化与娱乐化
后现代主义消解了任何形式的中心与权威,主张差异性、多元化与多样性,崇尚个性化美学,民族的、地方的、本土的、民间的,异彩纷呈,将艺术标准从神坛拉下来,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造艺术的普遍群体。后现代认为没有任何思想、主义、宗教能主宰这个时代,能成为一切文化的标准,标准只有相对的。新媒体艺术最大程度地响应了多元化与差异性,兼容并包、异质同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多元化首先体现在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上,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等各种数码化设备使得互动性的多媒体动画可以快速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为动画在网络、手机、公交移动、IP 电视多平台上传播与互动提供了资源。其次,多媒体动画艺术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感官全息化上。与传统动画艺术不同,新媒体动画艺术在感官上除了视觉刺激以外还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比如,目前有些新媒体动画作品以互动电子作品为主,有声、光、电交融的趋势,受众通过身体各种感官的转换来体验作品的内容,如三维动画、互动型游戏机。
后现代主义也追求享乐和消费主义。娱乐是后现代要消解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的沉重与压抑,力图通过娱乐与消费使人们的压力得到宣泄,并在无尽的娱乐与感官刺激中消解一切沉疴④。娱乐本身反映了休闲文化和日常文化,同时也消解了深刻与权威。新媒体动画以互动性与娱人性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休闲文化下,人们崇尚自由、追求放松的精神需求。新媒体动画艺术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与便捷传播特性,使人们浸身于浩瀚的无处不在的娱乐氛围中。智能手机、无线网络、三维电影与游戏、公交电视、QQ表情,使得人们日渐融入到了无所不在的娱乐氛围中。新媒体动画艺术通过提供便捷的娱乐享受快速传播,获得了市场与商机。
四、建设性与回归传统
后现代初期强调解构和反叛,后期后现代厌倦了不断反叛与消解导致的人的精神的无所依,出现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题与取向,如回升、崇尚世界和平、回归民族传统等思潮。后现代艺术也体现了寻根的审美取向,民族化和本土化逐渐成为后现代艺术回归传统的基本表现形式。这也同样回应了“民族的即世界的”时代审美诉求。经过漫长的理性与宏大叙事风格的现代艺术历程之后,受众早已厌倦了普世价值,而渴望回归人类本心,寻找精神家园。多媒体动画艺术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不断进行艺术挖掘和精神挖掘,制作了很多精彩的使人内心安宁的优秀作品⑤。如美国1998年制作上映的《花木兰》、韩国制作的《生日男孩》,挪威与加拿大合作创作的《丹麦诗人》等动画影片,都通过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后现代的建设性对于工具理性的否定,和对于价值理性的回归,促使我们开始反思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漂泊感,回归传统文化,寻找精神根基,是后现代的重要目标。我们应该借助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在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中挖掘适用素材,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营养当代人们灵魂的优秀动画艺术作品。
(注:本文为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重点项目“数字交互媒介形象设计研究”成果,编号:13A0012)
注释:
①徐微徽,李立.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美术大观,2012(3).
②杨东润.浅议新媒介中的体制外草根动画[J].电影评介,2009(13).
③薛峰.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非主流动画的回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1).
④袁潇.狂欢化:动画电影的后现代叙事手法研究[J].电影文学,2013(12).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文化宪法爱国主义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
二、公民文化观的现代特征—宪法爱国主义
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必定不会是追求以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原则来平衡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定要用以理性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所以和谐社会必须要寻求社会认同。传统的认同价值,如血统认同、种族认同、传统认同等由于其包含的排斥性因素而显得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如果发挥到极至,暴力原则的解决方案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是层出不穷的。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宪法可以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宪法追求其认同价值。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尽管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但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仍然是哈贝马斯倡导宪法爱国主义的三大主要背景。
哈贝马斯提出的问题是:非强制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合会是什么样呢?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结合应从政治文化的形式普遍性得出它的原则标准。哈贝马斯指出,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性宪法体现了一种预先确立的、抽象化的原则性社会契约,它是一切具体共识和妥协的基础。他说:“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宪法代表一种形式的共识。公民们在处理集体生活时需要有这样的原则,这些原则因为符合了所有人的利益,因而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理性赞同。这样一种社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期待别人待他如自由和平等之人。因此,宪法是多元社会中表达形式的共识的最重要手段。文化多元主义的事实和确保公民权利的任务决定了民族国家层次上的整合力量只能是法,哈贝马斯把这个层次上的共同体称作“法的共同体”。对哈贝马斯来说,重要的不但是要看到,在同一个法的共同体即立宪民主国家中,不同的伦理生活共同体可以在同一个其核心为普遍主义原则的现代法律制度下和平共处。哈贝马斯认为,一种“形式普遍性”在实体文化或实体生存世界中普遍存在。形式普遍性承认由差异构成的多元文化整体。形式普遍性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在宪法共和国中的公民身份(共和精神)和他对一个文化群体的亲近感(民族感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概念纽结。这一关系只是历史的偶然,人们并不非要有相同的民族和阶级背景才能在一起共同提倡和维护普遍的公民权利。对于现代人来说,要紧的不是学会在民族文化中生活,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要紧的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而是学会如何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人理性的协商程序。
哈贝马斯指出:“公民们要组织和平共存,其原则之所以获得所有人的正当认可,是因为它们符合所有人的相同利益。这样的集体是由人们相互承认的关系所建构的。由于这样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要求任何他人尊重他的自由和平等。所有的人都应享有同等的保护和尊重,他们作为个体,作为种族和文化成员及作为政体成员(公民)都具有不容侵犯的尊严”。
因此,哈贝马斯在社会认同上的基本观点是:民族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体是前政治性的共同体,它的成员的身份不是公民,而是民族或文化群体成员。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与民族或者传统文化共同体不同,它的维持框架不是自然的血缘或文化亲情,而是刻意构建,因此也是“非自然”的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就是宪法。社会成员由宪法获得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承担公民身份也就意味着把与此不同类的民族或文化身份搁置起来。社会成员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应当是一种政治性的归属感,是他在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身份的表现,哈贝马斯称其为“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观虽然是基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而提出,但它对一切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均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统一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公民文化的政治文明逻辑
一个以追求和谐为宗旨的社会无不以追求文明的政治为己任,因为文明的政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和谐社会同时也必定是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但是,建设文明的政治也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能够为建设现代政治文明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能够加强政治角色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可以说,公民文化的政治渗透是实现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惟一通道。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条政治领域的牛顿定律。以文明政治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权力泛滥、专横的社会,因此,寻求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宗旨。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制度框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制衡手段则是公民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公民意识。
朱学勤指出:“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至少不会产生在这两者之前。”按照朱学勤的理解,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至少要具备下列特征:
首先,绝大多数公民普遍具有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意识,摆脱“顺民”、“臣民”情结,具有尊重和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的社会风尚。
其次,破除权力崇拜和迷恋心理,排除集权、专制,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始终保持对公权力足够的警惕。
再次,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意识、法治意识、意识,抛弃“清官贤臣情结”,并且确立权利为本位的法律体系。
最后是责任意识。
一般说来,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公民社会能够自动地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因为有了文化传统而可以代代传承。
对以上所说笔者完全赞同,但笔者认为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还必须包括一个重要特征—纳税人意识。税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概念: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的概念。否则,怎么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他者呢?所以,税与财产权密切相关,而财产权是一个人成为公民的重要特征,因此,一个公民社会也一定是一个纳税人社会。那么一个纳税人社会的税收原则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有税收法定原则(或称税收双向原则)才是惟一符合体现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税收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一个社会的税收由政府与民间社会协商而定,征税权由政府和民间社会共同享有,而不由政府单方享有,西方国家的议会就是双方议税的场所,政府每通过一个税种、税率都要在代表人民的机构—议会中进行激烈的争论。”很明显,如果一个社会的税收原则是法定原则,就是一个充分尊重财产权的社会、就是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和谐社会,因为税收法定原则从根本上杜绝了公权力泛用权力的经济基础,最终会使公权力不但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降格为“公仆”。可以说,税收法定原则是一个社会制约公权力并维持和谐的终极力量,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正因为如此,体现和谐社会文化观的税赋观察就应提上议事日程。“税赋观察,就是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服务关系,以确保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税赋观察的使命在于实现纳税人在税赋方面的两个根本诉求:一是当政者正当征税;二是即使是正当征税,也要把税负降至最低限度,藏富于民。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经过正当的程序,无权向纳税人征税。
关键词:文化调适;文化整合;地域文化;地方高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42-02
一、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塑造、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能量与养料,它以其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源泉。
(一)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源泉
首先,地域传统文化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建设的资源载体。地域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地方民族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如名胜古迹、考古遗迹、艺术品、民族服饰、民族歌舞以及颇具民族风情的节日文化、民族英雄史诗等都是建设地方高校特色课程的文化资源,有些文化内容甚至可以直接生成课程内容的素材性资源。其次,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有力保障。地方高校的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是与众不同的,是地方所有优秀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积淀、凝练和发扬,是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综合生成的一种精神、一种制度和一种氛围。再次,地域文化为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质量。地方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甚至是聚居于本地区的主要民族。他们受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自身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他们的人生态度、道德伦理、政治规范、等都源于地域文化的养成,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个体在校园中会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场”,对他人进行“辐射”,从而使地方高校带上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地方高校肩负传承地域文化的使命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传承文化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地方高校作为地区的“精神导向”和“智力宝库”,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在地域文化传承、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大学就要积极履行其文化使命,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二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场域,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成为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的进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与高尚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通过主动传承民族文化,对促进各民族成员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但是受现代文明的强势影响,地方高校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地域文化与现代化要进行文化调适,协调文化冲突,使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协调发展。
二、文化调适: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协调发展
“文化调适”是指“社会群体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经过接触、联系、冲突、适应、调整,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从而改变原有文化结构和模式的过程”[1]。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一种不变的、纯粹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独自延续的实体化文化,文化总是处于一种互相影响、不断演进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之中。对地域文化来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发展的文化,因而地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走向世界,实现地域文化在本质上的转换和更新,才能与全球化协调发展。
首先,文化调适的过程不能是因为受到外在压力而做出的被动反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历史上,“地域文化”常常被视为边缘文化,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挤,甚至和“落后”、“迷信”同语。文化调适要求地域文化不能自我封闭,要以宽容、批判、学习的心态接受现代化,要正视、承认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现代化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要发现、发掘地域文化与全球化协调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从共性中寻找发展的契机。从地方高校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要秉持思想自由和兼收并蓄的理念,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有选择、批判地吸收现代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积极吸纳现代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文化调适要求地域文化在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积极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分的同时,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点,不失个性,不断创新。创新就意味着要独树一帜、别具特色,但前提是一定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华多民族文化之间以及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撞击、融合的结果,它的文化精华是多地域、多民族文化调适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地域、民族的产物。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地域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调适状况,地方高校不是一般意义上对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是要不断创新文化。
再次,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协调发展对地域文化本身来说既是一种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从文化全球化的特点来看,这种挑战主要源于全球化最大的弊端就是毁灭了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减少。这就要求地域文化在调适的过程中主动放弃“唯我独尊”的性格,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树立勇于吸收的健康心态,不断学习,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迎接挑战。地方高校弘扬、传承文化传统的目的是让传统文化适应新的现代生活,而地域文化与全球化交流的实质就是让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一种相互的理解与尊重。
三、文化整合: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整合”是文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自从泰勒(Tylor,E.B.)在他的著作 《原始文化》一书中最先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整体”这一定义后,“文化是复杂的整合体”、“文化往往是呈整合状态的”就成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文化”与“整合”结成一体,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形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体的过程”[2]。这个定义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整合的前提是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整合是由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文化整合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纳、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可见,能否选择科学的文化整合模式与途径是决定地方高校文化传承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将地域文化融入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
一所高校若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力。“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3]。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而地域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理念生成的沃土。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如利用东北地区的“关东文化”,即以白山黑水为共同地域,农业兼营畜牧渔业的生活方式,汉语为通用语言,文化基础是儒家思想文化,习文讲武、轻利重义、开放大方、粗犷豪爽的民风[4]。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来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民族文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教学手段等方面保持独特性。
(二)加强地域文化课程建设
地方高校要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必须重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中体现“地域文化整合教育”。因此,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精选教育内容,在吸收主流文化及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进行地域化整合,开设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对来自其他地方或其他民族的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如东北地域文化中至少蕴含了十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赫哲族文化、鄂伦春族文化、锡伯族文化、鄂温克族文化、朝鲜族文化、回族文化、柯尔克孜族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对东北地域的文化繁荣、文明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积淀的结果,具有历史继承性。地方高校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地域文化的精髓,将之整合为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物质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底蕴,制度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传统,精神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利用建筑、环境设施等实物来凸现地域文化特征;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将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和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纳入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组织师生参与和举办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发挥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自觉传承民族文化。
总之,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开展特色化教育的源泉,是地方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和保障,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是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扬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94.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
[3]章兢.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兼论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4]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收稿日期:2014-01-04
【关键词】地域性;异化倾向;蜕变与保护
蜡染、银饰、刺绣、挑花、织锦、牙舟陶瓷、萧笛无疑是贵州民间艺术价值最高、表现力最强的作品,同时也是贵州民间艺术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精品。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严重的冲击着这些民间工艺品。经济社会中,民间工艺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增强。在城市的工艺品店,离开乡土的工艺品被肢解成无数碎片,也背离原初的文化意义,仅仅成为一个可观赏的饰物。最为典型的是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本与服装浑然一体的银饰、刺绣、编织等已脱离了服装本生,被化整为零,分割成无数的片段,装进镜框,挂在墙上。贵州地处西部,尽管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传统文化所遭受的冲击相对较弱,但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形式不容乐观。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形态之一的民间艺术,认识其价值和地位,对贵州民间工艺的现状和走向,作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寻求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使之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是当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贵州民间工艺的审美特征
稚拙、质朴并充满夸张相像的艺术风格,丰富的社会功能作用,同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
质朴在某种意义上隐含着粗糙的意思。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条件的制约,确实存在着材料的粗糙和手工制作的粗糙,这恰好也是民间工艺的特征之一,粗糙只是表象特征,质朴才是内心感受。贵州平塘牙舟陶就其制作工艺来讲难免粗放和简单,从制作过程来看,在塑造形象时,确实不够精致准确,线条也不那么流畅,釉色斑驳,成品上常沾有泥土甚至手指的印痕。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粗糙的工艺,恰好体现了手工制作的温暖,表现出生活本色,甚至成为一种风格。质朴也意味着简洁,简洁就是一种概括,省去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注重特征。贵州土陶一般造型简略,注重形体,少装饰纹样,非常单纯,而造型本身也很简洁,同样给人也美感!
想象与夸张,把平凡的事物加以渲染强调,赋予美好的愿望以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这正是贵州民间艺术所具备的特质。
苗族的剪纸、刺绣同为一体,只不过使用的材料不同,其风格一致。从图案的取材来看,丰富多变,有动物、植物、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形象处理上敢于想象,大胆夸张,其纹样的丰富多变可说是发挥到了极致。如在苗绣中出现的龙的形象就有好多种:龙的头上有牛角,尾部变成花或宽大的金鱼尾,“飞龙”呈现为鸟状,“人龙”、“蜈蚣龙”等。苗绣还常把花草、动物、人物集中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造型古拙,主题明确。他们把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或互不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织锦工艺中经常出现的适合纹样一般有中心主体,周围的空间布满花、草或小动物,构图饱满,整体感很强又富于变化,这与现代图案的结构非常相似。
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自成一体的艺术语言,贵州民间工艺无论从工艺技巧还是艺术表现来看,都呈现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精神。造型上的质朴、生动,色彩运用的奔放,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加上熟练手工技巧,形成最完美的艺术作品。这不仅只是形式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记录,是对美的认识与追求。
二、贵州民间工艺的现状
贵州民间工艺正处于由传统进入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渡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想要维系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急于投入现代文明的怀抱,两者之间呈现相互交织和矛盾的状态。在现代文明生活的强力吸引下,作为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袭者的农民兄弟,他们早已想摆脱贫困,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某一区域的原生态等于某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这常常意味着贫困和困顿。在贵州,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物质财富却相对贫乏,他们急于摆脱贫困,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难于顾及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他们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也是自己身边潜在的物质财富,因而不惜抛弃。新一代的农村青年舍弃贫困的农村生活,同时也舍弃了传统的手工技艺,投入到城市的怀抱。年轻人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大范围的传统手工技艺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这种状况还在继续。目前,年轻姑娘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许多女孩不愿学习织绣已成为普遍现象,刺绣、染织等手工技艺整体呈下滑的趋势。男性青年更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一些主要由男性传承的雕刻、陶艺、银饰等技艺更是出现断层现象。虽然传统生活习俗还在延续,在民族地区婚丧嫁娶及节庆活动中,仍然离不开盛装服饰,民族服饰还没有到弃之不穿的程度,也有一些年轻人仍能挑花刺绣,其他手工艺也还在继续进行,但整个传承情况来看已是今非昔比,前景堪忧。一方面民间文化的原生环境正在加速变化,源头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民间文化形态在向社会的流动过程中不断蜕变异化。整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是在没有引导、无序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传承保护的机制还未建立。
三、传承与发展
1.与旅游经济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工艺最容易与旅游相结合,但有利有弊。主要是因为旅游业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一方面,传统民间工艺品在转换为旅游商品时,为了迎合市场,或将优秀的手工业品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或开发一些低水平、低俗化的工艺品。往往很多人分不清哪些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品种,哪些是经过现代改良的工艺产品。另一方面,一些民间工艺作品经过提炼加工,注入时尚元素,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有时比纯民间作品更受欢迎。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似乎并不需要懂得什么是民间的、传统的东西,只觉得好看就行,并不想去研究它的来龙去脉。再说,纯民间的工艺品因远离时尚,难于被现代人所接受。所以传统民间工艺品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以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何继承与发展创新就要求我们要以变通的方式分别对待:传统的,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忠实于原生形态,不要随意的改动,即是现在所说的静态保护;创新的,应吸取民间美术精华,借鉴其材料、工艺等手法,既保持基本风格,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使之融入当今社会。两种方式可以同时并存,互不矛盾,既有利于保护,也利于传承。一种是文化意义上的承袭,强调精神和内涵,一种是商业性的开发,注重形式和美感,两者互为补充调节,是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之一。
2.保持本土文化和多样性
如何保持传统,如何接纳现代,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提倡和维护文化的多样,处理好原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就民间工艺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保存传统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可在一定区域内保留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典型的文化场域,保持民风民俗,提倡手工劳动,使传承不被割裂,这样可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时间内维持民间美术传承的稳定,从而优秀的民间工艺得到保存。
3.宏扬民族文化,政府有责
对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政府扮演作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到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和措施,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抢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行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值得欣喜的是,在2006年5月公布的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518项入选,其中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共140项,贵州就有31项入选国家级名录,排名全国第二,其中以“丹寨蜡染”、“雷山银饰”、“苗绣”、“水族马尾绣”、“玉屏萧笛”等项目位列其中。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贵州民间工艺品由于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因而被大量收购,特别是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越来越少,现在,想看到几十年前或更早时间技艺精湛的民间工艺品,已经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商业化行为,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的仿制品,影响了民间工艺品的正常流通。在当前全社会都关注建设的形势下,提高管理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和保护,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各级政府重要的一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了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加强政府的导向性,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宏扬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在适当的场所能将贵州丰富的民间艺术聚集一堂,为后人保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钟涛.苗绣苗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我们强调个人礼仪,倡导现代文明,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良好的礼仪风范,出众的形象风采,是我们自尊尊人之本,更是我们立足、立业之源。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讲有5个方面:
第一,以个人为支点。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
第二,以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第三,以尊敬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第四,以美好为目标。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第五,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个人礼仪的内涵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其在个人行为方面的具体规定,无一不带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尚而诚挚的特点。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主义公德为基础,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那些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而内心不懂礼,不知礼的行为,或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径均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为,众人将对此嗤之以鼻。“诚于中则形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流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等于尊重自己,懂得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知礼、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界限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
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论,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一国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均把礼仪视作是一切的准绳,认为一切应以礼为治,以礼为教。关于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的问题,我们的先人也有过不少的论述。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为:用政权推行一种“道”,并用刑律惩处违“道”者,老百姓想的是如何逃避惩处而不看行为的对错和荣辱,用德来推行“道”,以礼教化人民,老百姓懂得对错、荣辱,并会自觉地遵守之。这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在古代,人们对个人礼仪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天子》中的“礼仪谦耻,国之四维”,更明白、直接地将“礼”列为立国四精神要素之首,也可见其突出的社会作用。无数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一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按社会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最终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可以说,个人礼仪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由此可见,个人礼仪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个人礼仪的总规则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寥寥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
(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
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她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个人礼仪的培养与形成
我们已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一、现代主义艺术:《城市在上升》
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一书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叙述:主题的逐渐消亡,或逐渐让位于对形式本身的探索。在这里,本文将选取The City Rises作为佐证。
正如该书中叙述的那样,“没有一幅画能够比这幅画更形象、更全面地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的根本精神了”。 The City Rises现在悬挂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安贝尔多・波菊尼于1910年创作的。它集中反映了波菊尼对“未来派”理论的理解和阐述。波菊尼用细碎的笔触和“色点”来塑造这部作品形体与空间,体现了“点彩派”对他的影响。这部作品还运用跃动的短线描绘激烈运动中的人和物,其中,光线显得迷乱而富有动感,在运动中四处散动,色彩也起伏不定,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作品中一匹躯体巨大的奔马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它在城市中横冲直撞,几乎将整座城市带入骚动之中。这部作品画面整体的骚动和冲突,给人以混乱和惊恐的触感,表现出生活在现代社会下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因此,这是一部批判现代主义的作品。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在上升,人群在城市中间如蝼蚁般地拥挤。即使在那似乎还保存着过去安详宁静的小巷背后,城市也是重重叠叠的一个比一个巨大,人也是熙来攘往的一代比一代吵闹。
The City Rises这部作品还“暗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主题化的淡化。这里说“暗示”,是因为波菊尼的这部作品里尚未发生那种排除画面的主题形象:让绘画本身的形式因素完全取代主题的情形。这部作品只是弱化了主题形象的客观再现。河清先生将这种“主题形象的弱化或半路上的非主题化表述为 ‘借题发挥’:主题形象只是一个借口,形象之外的发挥变得重要起来”。在The City Rises整个画面中,运动与速度被彻底的展现出来,奔腾的骏马的形象和其他形象构成一个动态的感觉,马是被抽象化为动能了。
The City Rises也表现了现代主义艺术家将内心感悟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愿望。在个人中心主义膨胀,不断寻求个人意志扩张的年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与利用,使人类社会得以高速的向“现代化”发展。画面中所体现的钢筋水泥玻璃建筑都源自于“现代化”发展中的真实生活,而画面前方巨大的奔马则表现为人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中混乱惊恐的内心世界。随着人类对现代生活达到审美疲劳,感官得以苏醒之时,现代主义艺术又将何去何从?这就是The City Rises留给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的思索。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两支蜡烛》
后现代的主要理论家们,似乎都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艺术创作风格。因此,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等诸多领域,均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述。在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具体、单一的风格,也不因为其作品的时代而界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
《两支蜡烛》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于1983年创作的。“作为西方后现代情绪的形象传现”,它代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颠覆性的新思维。画面上两只烛干垂直着,与矩形的画框组成一个极其静定的构图;再看这部作品的背景,没有任何装饰性因素,显得异常空然;然后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现代主义鲜明易懂的主题对比起来。清河在书中讲到,它的主题“显得平凡,却无限深沉。尤其是烛光本身就有很深的宗教意味。中国的佛教道观与西方的教堂里,都是烛炬长明。面对微微的烛光,人们不能不悄然生出一种宗教情绪,不能不将思绪投向超个人、超人类的无限宇宙。”蜡烛静静地燃烧,渲染出一种沉思的气氛,对宇宙的静观与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是,人类再也不把自身看作是中心,个人的绝对自由与意志的扩张正在人类的意识里逐渐消退,后现代主义信奉大自然的崇高和伟大,承认人类与自然万物的休戚与共。这种倾向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写实形象绘画的再次兴起。《两只蜡烛》所代表的这种写实画风在一定时间内风靡世界,比如,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例举出的世界重要写实绘画画展;1972年至1973年巴黎“四运动”画廊展出“美国超级写实主义者”;1975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展出“当实绘画的趋势”;1984年,伦敦泰特博物馆举办的“得之不易的形象”展等等。在能源与资源危机的不断冲击下,现代主义理论在艺术领域根基逐渐动摇,向《两支蜡烛》这样回归自然的写实作品不断出现,后现代主义艺术迎来其发展热潮。
三、总结:文化对造型艺术的影响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是后印象派画家高庚晚年向着塔希提苍茫的大海发出过的三个“天问”。在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现代,这三个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释。
在人类中心主义占绝对领导地位,人类追求个性的解放与个人意志的扩张之时,现代主义艺术应时代文化特征的要求而生,极力标榜反传统理念,出现了例如修拉《大碗岛上的一个夏日星期天》,透纳《雨,蒸汽和速度》,塞尚《圣维克多瓦山》,高庚《黄色基督》,梵・高《向日葵》,波菊尼《一条街的力量》等大量展现现代主义特征的作品。但当现代文明走入一定高度之后,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使用,以及高技术对自然界产生的破坏无法自愈,资源与能源危机不断扩展,现代主义艺术不再适应社会文化的需求,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杜尚《下楼的裸女》,约瑟夫・波伊斯《荒原狼:美国爱我,我爱美国》,阿利卡《羞涩》等作品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特别是杜尚,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一个分支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
无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都是在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下为适应文化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类别。《城市在上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也好,《两支蜡烛》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好,都在西方艺术文化史上散发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