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第1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

为什么作这样的理解呢?

第一,城乡关系上最现实的问题是“三农”,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且根子很深;第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也就是说,必须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样一个实质,也可以说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换句话说,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要落脚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加大?就是因为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深刻背景和深刻程度。

这有三个理由:第一,历史的原因。各国普遍存在的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国的具体情况虽有所不同,但二元结构是普遍的。第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其特殊之处,这就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个背景特别重要。当时我们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这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带来两大问题。第一,钱从哪里来,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资从哪里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靠内部积累,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让农民做贡献,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二是让工人做贡献,实行低工资政策。第二,人到哪里去,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大量的劳动力没地方去,这就是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在资金和就业难题的面前,走向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体制,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生活福利制度,从供给制度到社会事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第三个原因,在近几年进入城市化加速过程以后,继续存在“城市倾向”。在指导思想上,在政策的设计上,忽视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有些方面扩大了城乡差距,甚至有损农民利益。

由这三个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三农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浙江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决策。正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所以有必要讨论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是什么关系。现在,有许多市、县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这些规划当中,对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已经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表述是“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这样一个表述,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要讲清三句话:第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结构;第三,目的是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或者说城乡居民有相同的共享现代文明的基本权利。

按照这样的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理解上,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在二者的基本关系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其核心是解决城乡居民多方面存在的“两种身份”,解决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第二,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充满着公平的理念。但这个公平的理念不能离开效率,不能过度地损失效率来达到公平。第三,要研究和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倾向。可能会产生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简单化,例如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把产业、生态等等都戴一个一体化的帽子。这个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如何来实现,并不是十分清晰。就产业来说,在一个县的城乡一体化中,一个县的产业能否一体化,如果一个县的产业是一体化的话,那区域的产业分工会怎么样?生态一体化,一个县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的一个部分?第二种可能产生的倾向是理想化。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要有一个过程,从城乡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社会保障做起,要考虑到国情,考虑到过程,考虑到条件。要有一个推进的时序。如果没有一个时序,在实践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或者是要求过急,或者是做不到,或者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三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陈锡文主任讲的钱、粮、地、人、权五个字,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虽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在于“发展”,发展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从公平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大致算了一下,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大致是2.4:1,按2003年的基数,2004年到2010年,假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8%,农民收入年均增幅提高到9%,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1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1。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12%,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4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9:1,接近1990年差距的水平。要达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水平,比如全面小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5:1,现代化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1,距离尚远,谈何容易。因此,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就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环节。

增加农民收入,至少要解决四个问题,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文化、科技、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具有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第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既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更要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设施。

第四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的分工、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素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第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第三是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三个方面,要做好八项制度创新。第一,土地制度;第二,财产权,特别是村级集体财产权的改革,这两项加起来是产权改革,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讲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三,户籍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户口问题,而是与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许多社会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户籍本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第四,就业制度,特别是进城民工的有关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第五,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第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体制;第七,财政和税收制度。主要是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等;第八,价格制度,粮食价格问题,一些垄断部门的价格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

第2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城乡差距并没有相应缩小,反而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1.7倍扩大到2002年的3.1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差距从1985年的2.2倍,扩大到2002年的4.1倍。如果将农民的实物收入、生产性投入和市民的非货币收入等因素考虑进来,则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惊人的6倍。而世界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l左右,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的140-160%。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不像中国这样大。

城乡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的形成,都与城乡分割体制和“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有很大关系。要想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分割体制,放弃“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之所以在小康建设中明显落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因此,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三农”的剥夺。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建立公平竞争、全国统一市场经济的需要

目前,公平竞争、全国统一、高效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远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的特权进行地方保护,以各种方式阻碍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二是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放开,农村人口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三是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不统一,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受到一些城市制定的歧视性就业和劳动用工制度的限制;四是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统一,农村居民还没有获得平等的福利保障和受教育待遇,这成为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大障碍;五是城乡财税金融制度不统一,本来就较穷的农村居民反而承担着比城市居民重得多的税收负担和各种非税负担如提留、统筹、摊派、集资、克扣等。

我国要想成为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建立公平竞争、全国统一的现代法治市场经济。如果城乡之间继续存在种种制度差异和权利不平等,要想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不可能的。

(四)统筹城乡发展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

我国近年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需求不足,而农村需求不足,主要是由农村居民购买力低造成的。我国农村实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多,但农村金融资产不到全国的30%,农村社会购买力不到全国的40%。

农村需求不足或农民购买力低是由农民收入水平低造成的。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资源少,劳动力生产率低等有直接关系,而所有这些又根源于城乡分割制度和“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或经济发展战略,或者根源于没有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理解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统筹城乡的全面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和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四个层面。

统筹城乡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统筹城乡GDP(或人均GDP)增长,要使农村和城市的GDP(或人均GDP)增长速度保持大致同步的状态,即使有差距,也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主要是要使城乡之间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农村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城市主要发展二、三产业。但也绝不能忽视在自然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农村也会大量地产生第二、三产业。只是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第二、三产业越来越多地布局在城市包括小城镇。统筹城乡企业发展,主要是要给予城乡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允许城乡企业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主要是要按照自由选择原则,允许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自由流动,形成合理的劳动力配置和人口分布;按照平等交易原则,实现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

(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等。

统筹城乡人口发展,主要是在尽快使农民享有国民待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城乡按照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按照城乡统一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全民的素质。特别是不能忽视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城乡流动人口的生育控制和素质提高。

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主要是要按照公平的标准,统一规划城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文化事业,国家对农村的科教文化投入要保持在与其人口规模和人口比例相适应的水平上,使城乡的科教文化发展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

统筹城乡福利保障,主要是要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特别是要统筹城乡医疗卫生福利保障事业的发展,要按照公平的原则,统一规划城乡的医疗卫生机构和设施建设,国家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要保持在与其人口规模和人口比例相适应的水平上。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各种补贴制度也要逐步实现公平统一。

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主要是要按照基本相同的标准和协调一致的步骤来实施城乡资源环境保护,既不能将农村的污染转嫁给城市,也不能将城市的污染转嫁给农村;既不能将城市的资源无偿划拨给农村,也不能将农村的资源无偿划拨给城市。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制度

只有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才能走出城乡分割体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规范政府行为,充分调动城乡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

我国目前的城乡产权制度是不统一的,如城乡土地产权制度、住房产权制度、资金产权制度就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城市公有和混合所有住房多,农村私房为主;市民的资金所有权能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农民的资金所有权常常受到侵犯。

城乡不统一的产权制度使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面临巨大障碍,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难以顺利进行,阻碍城乡协调发展。因此,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现有城市不断向郊区农村扩张,另一方面原有部分农村逐步演化为新兴城镇,两种土地所有制不断产生冲突,农民和国家的土地权益不断被侵蚀,因此,有必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城乡土地尽可能统一明晰到自然人和企业法人身上,政府只控制必要的土地。城市住房商品化的步伐要加快,特别是要加快放开和激活住房二级市场。要按照与市民同样的标准对农民的资金所有权进行保护,绝不允许各部门在国家法律规定之外随意侵犯农民的资金所有权(如摊派、集资、克扣等)。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

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的价格制度不统一、不自由,如存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城市部分垄断行业存在垄断定价,农村部分农产品存在保护定价。

城乡不统一、不自由的价格制度,扭曲了市场信息,不利于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对农民有利的农产品保护定价,事实上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能真正保护农民的利益延迟了农民向更有利的产业和区域转移的进程。因此,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自由的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定价,减少对部分农产品的保护定价。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有一系列福利保障待遇甚至特权,而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则不仅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而且要承担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收和各种非税负担。

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理想,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即任何一个人,只要其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有资格办理当地户口,并依法享受当地居民的权利,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城乡就业制度应是统一的。在城乡统一就业制度的引导下,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和工资率应趋于均衡。但我国的就业制度是明显城乡分割的,国家只负责城市居民的就业安排包括下岗再就业安置和就业登记,而基本不负责农村居民的就业安排和就业登记,农村居民基本上处于自发就业状态。进城民工一般不纳入城市劳动就业管理体系,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

这种城乡不统一的就业制度,扭曲了劳动力的价格和供求信息,破坏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因此,要想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就业制度,承认和实现劳动力的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等。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即使是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保障待遇也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但我国在改革开放前为了实施“城市偏向”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实行了城乡差别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改革开放后也一直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保障待遇基本上只施惠于市民,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大少于对城市的教育投资,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主要靠农民集资。这种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既不公平,也阻碍了城市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这种制度致使许多城市为了维护本市市民的福利保障和教育特权,对农民进城就业、子女上学和落户进行排斥。

因此,要想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农民也应同样享有。考虑到农民进城面临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应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可继续保留原籍土地和山林承包权,并可享受原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继续保留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等。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健康与营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六)建立城乡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

第3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

第4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发展 人口生育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4-03

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是湖南“十二五”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城乡要素的交换,尤其是城乡人口的流动。只有不断立足实际,实施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的人口生育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促使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建国60多年来,湖南人口控制工作经历了无计划增长到有计划增长的过程,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生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以20世纪70年中后期计划生育实施后为标志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点,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一个增长高峰期(1950~1958年)。这一时期,是建国后湖南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9年中增加人口686万多人,增长幅度达到22.31%,平均每年增加76万多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3.24‰。此期间人口的快速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的快速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从总体来看,建国后工业、农业、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为人口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无限制性的生育政策为人口迅速增加提供了政策环境。

第二阶段为湖南人口低谷期(1959~1961年)。这一时期,是湖南人口负增长时期。1961年同1958年相比,全省人口总量减少164.74万人,减少幅度达4.46%,平均每年减少54万人之多,年均递减率为15.2‰。这一时期人口总数递减,出生率逐年下降,特别是1960年和1961年,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不是人口政策的人为减少,主要是因为1959~1961年、经济困难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回升。

第三阶段为人口补偿性增长高峰期(1962~1971年)。这一时期,是湖南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猛增,形成了长达10年的生育高峰期。从1962年开始,连续4年出生率都高达40‰,1963年出生率最高达47.29‰。1971年后虽有所下降,但仍达29.13‰,10年中,全省人口总量增加了1090.29万人,增长幅度为31.08%,年平均增加100万人,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4‰。这主要是由于渡过经济困难时期后,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出现补偿性生育所致,开始后,计划生育工作被迫停止。

第四阶段为湖南人口缓慢增长阶段(1972~1993年)。这一时期,全省人口增量增加1545.02万,增长了32.87%,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5.08‰,比第三阶段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如以1970年出生率为基数推算,到1990年,全省少出生2000多万人。虽然20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波峰明显低于前两个高峰期,但波动起伏比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形势严峻,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小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得到严格落实,人口猛增的态势才得以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产生的惯性影响,再加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刺激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自由度更大了,也使计划生育管理困难增加,从而导致出生率仍较高。

第五阶段为湖南人口逐步进入低生育阶段(1994~2011年)。这一时期,湖南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开始淡化,人口增长进入稳定的低速增长时期,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据统计,2011年底湖南总人口达到7135.6万人,比1994年增加833.02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低速增长态势。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3.35‰,人口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5‰,与1994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0.5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了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3个千分点。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湖南人口总量控制在低速增长阶段,人口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生育政策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人口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仍然存在整体效用低,存在明显不公,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速等问题。

第5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现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认清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理清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中央和省、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摆上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既是落实上级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源于对市情的深刻把握,更是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区域持久竞争的战略思考。

全市统筹城乡发展会议召开后,我区迅速召开区四大班子会和各级班子会,认真传达会议精神,进一步在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谋划主城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以整合城乡资源、协调城乡利益关系、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体化为着眼点,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目标,从城市空间拓展、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新民居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促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镇化。在这一思路引领下,全区各级各部门站位全局,分工合作,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抓重点,求突破,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城镇空间拓展与产业聚集并重,努力把加快城镇化与农民现阶段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一是先制定规划,后分步实施。按照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和整合城乡资源为着眼点,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极推进城乡要素的对接,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内城乡发展趋势,细致深入的开展相关调研,结合全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系统的吸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要求,用以科学指导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打破行政区域和城乡界限,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秉赋、产业基础、环境特点,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要求,规划了中心商住区、临港物流园区、圆明山旅游度假区、大北部工业区、海阳古镇休闲区和西部商务区六大功能区。在城镇空间布局上,围绕城市区周边,布局2-3个小城镇,取消中心村,使人口集中到城区及周边,为产业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

二是先拉开框架,后配套设施。我们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公司,以高于现有城市区的标准规划设计,加快构建连接城区、覆盖城乡的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近2-3年内,我们要打通六大片区连接路,今年开工的有民族路北延伸、北港大街东西延伸、华山路等三条路,同时,促进水电气讯及环保设施向外延伸。不仅注重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而且注重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配套建设。中心商住区内按照现代城区标准改造提升。重点推进__x商业区、__x历史街区、西部四村改造、__x改造、火车站片区改造等旧城区改造工程,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特别要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承载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是先建设园区,后发展城区。我们按照园区、城区、景区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先聚集产业、再聚集人气。园区不仅是项目建设的平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的有效载体。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加大新民居建设的力度,加大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项目落园区、农民进社区。____区重点推进义务小商品城、兴龙物流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南四村改造进度;__x旅游度假区重点是“修路、栽树、招商、挖湖”,加快推进__x苑十村新民居联建工程;____区重点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加快推进__庄等八个村的新民居建设工程和市场、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启动国际风情园建设。在三个园区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尽快完善____区的服务功能,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其他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保障惠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环境更优美,使人民的生活更富裕、更幸福。不仅能使农民住进社区,更要充分的就业;不仅物质生活丰富,更要有更多的文化生活和更多的精神享受;还要使用困难群体的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在新民居的拆建过程中,将充分保障群众的既得利益,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保持稳定。在新民居建设中,要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努力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使 城乡统筹工作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加速推进。

第6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路径探析 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第7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城市”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8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5-0042-05

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问题属于新型城镇化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城镇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居民对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呼吁力度在不断加强,国家对此了一系列有关城乡社保制度的政策。然而,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存在以及农村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之间社保制度的客观差异依旧明显,并有日益向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势必会对新型城镇化运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中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统筹发展城乡社保制度。本文正是基于此种基调,对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展开探索性研究,以期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高效率运行提供行动贡献和策略贡献。

一、城乡社保制度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能够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多方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相对突出的发展成效,彰显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但从改革的空间来看,这种改革多是在城市进行,对农村的社保制度虽有关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的增多,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社保制度所蕴藏的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过大、社保资金供给不足、城乡社保制度区域化、社会保障覆盖率低等各式各样问题也日渐凸显,引发大量的经济社会后果,制约着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

(一)城乡社保制度的发展现状

城乡社保制度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根据社保发展的现实情况能够看出,我国在社保覆盖面、人员分配以及财政经费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城乡之间的差异日渐呈现出收敛的趋势,努力实现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单纯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转变。国家也开始重视并力争弥补我国社保制度的缺口,为下一步社保改革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制度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和国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建立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制度,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居民保障水平也因此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也初步建立。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基本形成多元化的城镇社会保障模式与多维度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存的运行格局。前者表现为个人、单位、社会、政府四维一体的架构负责制;后者表现为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农村医保等为主要内容的框架结构。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制度的日益完善,城乡社保制度将会在较大的空间范畴内统筹和协调,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广大人民通过享有社会保障得到实惠也将越来越多。这对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居民幸福指数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意义。

(二)城乡社保制度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城乡社保制度已取得特定的发展成效,这背后也隐藏着大量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大层面,首先,覆盖率低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城镇居民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的比例来说,农村居民的覆盖率却不到50%,尤其表现在农民工群体,其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仅有8%到20%。这种偏低的覆盖率严重影响着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对于未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高效率运行也将产生大量的负面效应。其次,城乡间的社保待遇差距偏大。就社会保障的本质而言,农村居民远比城镇居民更需要各方面的保障权益,然而,实际情况却有所反差,国家对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补助远远大于农村,城乡社保待遇水平相差较大,没有达到城乡均衡的发展效果。截止2010年,农村参与养老保险试点的人数为32 643.5万人,仅占农村总人口数的33%,且参保水平也在逐年下降。再次,社保基金的筹集方式颇失公平。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筹资方式可以看出,城乡社保基金在筹资方式上有失公平。一般而言,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表现为职工与企业共同缴费的营运模式,企业出资大部分,员工缴纳小比例;相比之下的农村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面,实施以个人缴纳为主、政府仅仅予以政策扶持的营运模式;在医疗保险方面,实施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出资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的营运模式。[1] 最后,农村社保管理机制缺乏健全性。目前为止,城镇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保管理制度,城市社保基金由中央政府通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下拨,并且有专业人员成立起专业社保管理机构,构建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农村社保管理体制成立较晚,少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管理,社保基金多由地方各级政府下属管理,体制分散,分头、多头管理;不同乡镇、不同地区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权责不明确,导致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城乡社保制度差异的经济社会后果

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引发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也会带来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后果。首先,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实现。在较长的时期内,城乡社保制度始终是城和乡的割裂状态,农村居民无法像城镇居民一样享有着同等化的社保待遇,无论是在覆盖比例,还是在参保水平,抑或是缴费方式均有所偏差,不利于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和惠民性,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的速率。其次,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降低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效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村社保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限,保险基金累积和缴费期限受到很大制约,外加社保基金城乡转移难度所在,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基金资源浪费,导致城镇化的成本加大;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社保制度的存在加大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也会严重降低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对城镇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导致城镇化的收益下降,最终带来的就是城镇化效率的降低。再次,城l社保制度的差异性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社会动荡的“稳定器”。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背后带来的是部分农民享受不了各种保障和扶持,尤其表现部分老年人口和农民工群体,严重缺失其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极大地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进行。与此同时,由于城乡社保制度上的差异,农村居民福利待遇少,村民预期收入无法得到确定,许多农民正是因为生活没有任何保障,从而走上了危害社会的道路。最后,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不利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扭曲了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导致收入分配既不公平也缺乏起码的效率,制约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这些经济社会后果的明确,对于未来推动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优势。

二、城乡社保制度差异的成因解析

对于中国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差异而言,有着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上到宏观层面的战略体制,下到居民本身的参保意识,都有着十分明显的联系机制。这既是长期以来国家所存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使然,也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不匹配的必然结果。对此问题的明确,对于未来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与推动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地成因价值。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户籍制度

城乡社保制度差异的根本成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明显形成了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划分出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给予不同户口于不同身份,对应着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相对于城镇户口的特权优势,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无法与城镇居民享受着同等的社保待遇,同工不同保现象依旧突出。由此看来,户籍制度的强划分性造成居民身份上的不平等,而身份上的不平等注定引发社会的不公平,严重影响着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就其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化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实质上是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工业化,通过收取农业储蓄来筹集资金,保障城镇经济利益。这就导致我国城乡发展政策的制定、服务的供给多以城乡二元结构考虑基础,多注重城镇空间的发展,忽视或回避农村空间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原因,我国的社保制度也呈现出城乡间差异明显且缺乏统筹性的运行趋势,二元性特点相对突出,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更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提升。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城镇和乡村社保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统筹发展其框架结构与制度体系,深度革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献计献策。

(二)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

城乡社保制度之所以呈现差异性,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财政在社保方面的支出不增反降,公共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城镇,农村成为社会保障事业投资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筹资异常艰难;2014年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5 968.85亿元,而用于新农合的财政支出为2 890.4亿元,仅占总支出的18%,城乡差距悬殊。从社会保障的本质出发,应首先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群体,然而实际并非如此。目前城镇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保资金运行体系和社保资金筹资模式,对社会保险方面各个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保证社保资金能够定时定点打到居民账户;而农村仍旧缺乏这一整套完整的筹资模式,资金不到位现象仍旧突出。同时,政府对于城镇居民的社保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对于农村居民或是不投入或是投入力度很小,绝大部分需要自己出资,外加农民本身的经济条件有限,很难承担这些社保费用,无法享受到社保所带来的福利。另外,由于财政投入水平的偏差,农村的社会保障也严重缺乏专业型人才,无法及时解决相应的社保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信息封闭性,无法享受新型网络模式下的社保方式。因此,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构成我国城乡社保制度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有效提升财政投入水平,完善城l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设农村社保制度,进而达成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初衷。

(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与参保积极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相对较差,参保积极性不高也成为城乡社保制度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发展史,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农耕文明的大国,农民自古以来与土地相偎相依,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农民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土地观念,对土地有着生存依赖,土地客观存在,农民的经济来源就有稳定渠道,农民就能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此种发展现状下,农民就会下意识的忽略除土地以外的任何保障制度,认为任何保障制度都无法土地保障相比拟,形成“只要是需要自己缴费的保障都是不靠谱保障”的思想观念。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原因,农民形成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禁锢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思想;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宣传力度不到位和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滞后性,广大农民群众根本无法真正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精髓,导致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薄弱,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力度偏小,参保积极性不高,进而引发农村社保制度不健全、城乡社保制度差异明显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强化社保宣传力度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居民的参保水平和参保热情,为更好的推动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国外社保制度模式及其经验特点

国外政府在社保制度方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保模式。同时,鉴于我国在城乡社保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需要认真吸取有益经验,以此促进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运行效率的提升。

(一)社会保险型的社保模式

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社保模式成为诸多国家借鉴和学习的重要标杆。该模式的独具特点在于,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用实行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共同担负的运行机制,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适当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同时,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关联,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保险缴费多少及个人收入情况相关联。[2] 该模式也比较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度,强化自我保障意识,切实体现互助互济的宗旨。这种社会保险型的社保模式对于我国推动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真正有效体现了以劳动者为核心的主体思想;以个人收入情况为基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运营模式,多挣多缴、少挣少缴,彰显出公平的内在要义;费用由国家、雇主以及劳动者承担,责任分明,资金压力分散化,有利于城乡社保制度的治理和完善。

(二)福利国家型的社保模式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型的社保模式属于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模式,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及保持欧洲社会稳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有着成功的内在经验。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在于用累进税的办法实行收入所得再分配;实行充分就业,使人人能有就业机会;实行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保障对象为全社会成员,覆盖面广;贯彻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保障原则;个人不缴纳或低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政府和企业负担;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保障;这种社保模式的优点在于社保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国家的居民能够享受到高等福利待遇,真正实现达成居民只要有需求,社会就能提供保障的水平。尽管这种社保模式以发达国家为适用主体,但对于我国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仍具有特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保障原则及推动实施较高的覆盖面,对于我国目前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现状及农村社保覆盖面低的现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为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统筹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和策略参照。

(三)储蓄保险型的社保模式

以新加坡和智利等国为代表的储蓄保险型的社保模式,有着自身内在的运行机制,对我国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也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该模式的独具特点表现在雇主、雇员共同缴费或只有雇员缴费,政府不提供资助,强调自我负责;权利和义务高度对称;政府不再是缴费主体,而是扮演监督者的角色,重点监督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运营状况;保障水平基本取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储蓄保险型的社保模式主要是以资金辅助为主,围绕着公积金、个人账户等展开社会保障模式,意在通过保障居民的资金积累财富,使居民本身拥有的资金数量增多,从而达到社会保障的效果。这种社保模式对于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可以鼓励居民个人,尤其是农村居民通过储蓄的方式积累社保基金,进而从经济层面缓解我国的社保压力,提高农村的社保水平,最终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协调发展。

(四)国家保障型的社保模式

由前苏联提起的以公有制为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实施的国家保险保障模式,虽已被摒弃,但对于我国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该模式由政府统一包揽,因而又称政府统包型社会保障制度。该模式的重要特点在于,主要是通过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社保支出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个人不再另交保障费;其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该种模式属于强制性的计划性社会保障政策,有着积极的作用,既能够推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现完整的福利水平,也能够有效贯彻社会保障的本质要求。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而言,这种社保模式对于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借鉴价值,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既要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要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并将其功效完美结合,方能达成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社保制度面临着大量的差异性及各式各样的现实问题,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及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均有着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路途中,找到切合实际且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策略,来高度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推动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

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首要策略就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首先,清理与户籍挂钩的各项政策。禁止各地新出台的各项有关政策与户口性质挂钩,逐步剥除附着在户籍背后的各种权益,对社保领域现有各种与户口性质挂钩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取消按户口性质设置的差别化标准,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新标准,使现有政策逐步与户口性质脱钩,推动社保制度的统筹协调。其次,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的落户条件,降低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对于半城镇化人口应实行逐级分布落户的政策体系,引导在城镇就业或者居住的人员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适当考虑出台人地挂钩和人财挂钩的运行机制,以此化解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冲突和不利,消除由身份不平等所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使城镇社会对农民阶层由经济接纳、社会拒入转变为经济接纳、社会接纳。[3] 再次,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保成本分担机制,降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压力,逐步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镇与乡村之间社保制度的差距,使每个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起全国性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既有利于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也有利于国家统筹社保资金,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推动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

(二)完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制定y一的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造成了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性,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中完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成为推动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首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实际的社保制度完善中,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为此就需要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4]使社会发展成果更多的体现在民生保障层面。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调转规则。城乡社保制度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统筹发展的效果,重要原因还在于目前缺乏整套的社保调转规则,导致各地间农民工跨地区调动时,其社会保障账户无法随地进行移动,这样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这就需要尽快完成社保体系建设,完善社保的服务职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机制,做到有重点、分层次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居民进行相应的社会保障服务,在保证全国范围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同时,平稳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这两大方面的有效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乡社保制度的差异,对其实现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三)提升财政投入水平,加快建设农村社保制度

城乡社保制度之所以存在较大差异,除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外,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其重要的成因。为更有效的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还需要提升社保的财政投入水平,加快建设农村社保制度。首先,加大社保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强化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扩大城乡社保覆盖面,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不断充实和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使更多的居民加入到社会保障的群体中来。其次,提升财政投入的效率,做到投入到位。提升财政投入水平不单单是要增加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数量,也要加强资金的预算工作,以增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5]社会保障的各个部门要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执行质量,要和财政社保的信息资源紧密结合,确保财政投入达成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理想效果。再次,重视政府推动力量,强化政府的推动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社保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把建设农村社保制度建设提上工作日程,明确其建设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并积极进行社会保障方面的组织宣传工作,认真进行资金统筹,全力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因此,提升财政投入水平,加快建设农村社保制度也成为新型城镇化中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重要策略。

(四)强化社保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居民的参保水平

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还必须强化社保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居民的参保水平和参保意识。首先,加大社保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新世纪是信息化的r代,信息间的交流碰撞推动着各项社会事业的高效发展,为更好地缩小城乡社保制度差异,就需要加大社保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优势,提高居民的社保项目使用频次;强化社保信息网络建设效率,尽快更新我国陈旧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完善各级社会保障信息体系,做到信息保存完整,随时可调查研究的基本效果。其次,要全方位培养信息建设方面的专业人员。由于农村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导致城乡社保制度差异的存在,为此就需要大幅度培养信息建设的专业人才,使其通过先进通信网络技术,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全覆盖,建立起庞大信息云,每位居民的参保信息、缴费情况可以共同存储在一个信息云云端中,可随时抽取,既能够有效节省时间,也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轻松完成大区域流动性人口社保业务办理,为实现异地社保的合理转移奠定基础。因此,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中必须强化社会保障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大网络使用频率,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政策的识别,全面提高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从而为我国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提供策略贡献。

五、结 语

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问题作为新型城镇化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体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为能够保质保量的实现转移人口享有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社保待遇的目标,就需要在有效明确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来推动城乡二元社保制度向一体化社保制度转变,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发展的美好画面。

[参考文献]

[1] 吴清,龙琛.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及统筹分析[J]. 理论前沿,2013(11): 150-151.

[2] 刘晓梅,邵文娟. 社会保障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5-63.

[3] 张明斗.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89-92.

第9篇: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

“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从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是摆在中央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1月1日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正式出台,纲要的牵头人正是迟福林,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在政府转型及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尤其深入,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应该成为历史”、“以城市化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等观念。对此,《小康》记者就城乡统筹主题专访了迟福林。

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突出矛盾

《小康》:您认为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应该从哪几方面突破?

迟福林:城乡统筹从大的目标上来说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现状看,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些问题产生的焦点在哪里?首先就是农民工问题,要把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水平,农民工市民化不解决,因为身份限制而只能获得不公平的劳动报酬;第二,农民工劳动报酬上不来,直接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第三,农民工不市民化,那么城市化也会受到影响,城市化首先是人口的城市化,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城乡统筹另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一五”期间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突破,“十二五”期间如果把制度可以统一和衔接(比如农村养老制度、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这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有相当大的作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上有重要的因素,所以“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城乡统筹突出的矛盾就是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就是能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权益。现在出现的土地换社保,合村并村是不妥的,我是反对的。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缩小城乡差距,明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到城里做同样的工作应该有相同的收入水平,土地永远是农民自己的财产,土地换社保的做法实际上是侵犯了农民的利益。

《小康》:有专家称,“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是一种变相的征地,您怎么看?如何避免城乡统筹变成新一轮圈地运动的助推器?

迟福林: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一体化,但在实践中,在追求GDP总量的过程中,城乡统筹变形的情况确实还是有的,而且有的还相当严重,以城乡统筹的名义做土地文章,瓜分农民土地,这个倾向确实存在。城乡统筹的目的是明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要确保农民的土地,土地收益的大部分应该返回给农民,而不是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国务院开会要规范城乡土地挂钩的试点,现在不建议扩大。

《小康》: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农民工表面上是可以到城里去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对等的社会保障,他们认为在农村好歹有一片土地,但到了城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户籍上改成城市,他们觉得还不如在农村好。

迟福林:这个问题是观念上的一个误解。农民工进城来,不等于剥夺土地,不管怎么城市化,农民土地所有权是长期稳定的,只是在家庭基础上有继承权,转让土地要遵循自愿原则, 这只是农民一个个体选择而不是群体行为。在符合城乡土地规划的前提下,要统一建立完善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的相关制度安排。

成都和重庆部分做法是值得推广的

《小康》:城乡统筹发展到底到了怎样一个程度?中部、西部、东南沿海等不同地区是否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迟福林:中国的城乡统筹从历史上说是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从现在看,城乡统筹和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在东部,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在西部,加大农业的投入可能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少数落后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地方,面临的问题就是以工业反哺农业的程度,能不能调整财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取决于国家的支持程度;最后经济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就存在国家再分配的问题,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底线确保,制度统一,使他们能享受最基本的标准,落后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更加突出,区域特点不一样,城乡统筹的任务也是有所不同的。

《小康》: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在搞城乡统筹,而各地的措施和经验也都不尽相同,重庆、成都是国家级城乡统筹试验区,能否对这两个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做一简短的评价。

迟福林:我对他们的研究不够。成都和重庆部分做法是值得推广的,比如成都提出的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比如说对愿意来城市的农民实行市民化,比如重庆做的“未来十年”,这些是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里面有一些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土地换社保,消灭村庄,是不科学的,这仅仅是试点,在全国普遍推开不成熟。

以城市化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

《小康》:广东率先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纲要,您有何评价?

迟福林:广东做了一个大手笔,把城乡统筹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广东不是就公共服务均等化谈均等化,而是以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大局。在这个大目标下,广东大幅调整支出结构,从原计划的8000亿投资追加到2.4万亿。到2020年,珠三角将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水平在全国领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小康》:这中间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障碍?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适合在全国推广吗?

迟福林:这个事情广东省委省政府酝酿了很长时间,总体上实施一年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广东的做法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一定要把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在一起;第二,受财力影响,但主要矛盾是财政支出结构,广东在财政支出结构上是下了大决心,这两条在全国来讲有普遍意义。很多地方不愿意做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改变支出结构,广东不是钱多了,而是把原有大盘子里的钱结构大幅度调整,当然很多欠发达地区面临中央转移支付的问题,需要加大转移支付。

《小康》:是以城市化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还是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城市化?

迟福林: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差距成反比。城市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小。大城市发展的实践,不支持“城市越大,贫富差距越大”、“城市越大、城乡差距越大”的观点。事实上,以城市化为重点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紧扣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以多种形式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国外城乡统筹模式

美国:城乡统筹的成功措施包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以外经济,加大对农民的直接经济补贴,2000年美国政府支付给农民的直接补贴超过了100亿美元。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运用税收手段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台一系列优惠的郊区税收政策,鼓励工厂和居民从都市迁往郊区。

法国:城乡一体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新城以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实现乡村生活方式城市化,乡村拥有跟城市同等的生活条件。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国通过“农业社会互助”形式,实现了全国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注重税收的协调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巴黎市中心区征收“拥挤税”,对从巴黎搬迁到郊区的企业,则给予60%的搬迁补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