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评课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课堂伊始,我播放钟表店的钟表课件,学生兴趣盎然。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8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之后还设计了师说时间让学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三、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第二个环节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学具钟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评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2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而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要求,一个很重要的检测方法就是评课,只有对教师的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评课作为一种检测教师教学质量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应该引起各方的注意与重视。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评课,成为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的进行高中数学评课进行探析,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选好评课教师
所谓评课,就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作出评价,为了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更加科学的评价,在评课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评课教师显得十分重要。在评课过程中,应该配备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些情况下,由于在评课教师选择方面存在问题、评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不丰富,或者没能有效的掌握评课方法等,导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教师的教学优点也不能及时被发现,这必然会影响评课的有效性,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评课目标,首先应该有效配备评课教师。
二、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评课过程中,评课教师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能否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而更加有目的的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会感觉十分疲惫,但是却能够有效的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并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获取,从而降低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这就提醒评课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目标引起重视,并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评课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还要对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引起重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一门规律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能否处理好教材十分关键。有些学科教师只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即可,例如历史学科,只要学生能够扎实、灵活的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就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而数学学科则非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生要能够有效掌握教材上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对教材上的题目进行运算,但是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讲解之余,能够结合一些课外的典型题目,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教学的情况,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及时对知识点的讲解作出调整,从而更好的适应数学学科教学的要求。
四、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所谓教学程序,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如何安排。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然而教师如何对这短暂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设计,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评课教师在对教师的教学程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看教学思路设计。在对教师的教学程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教师的教学思路设计进行分析。教学思路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只有有了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紧致而有效的开展,教师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输出,学生也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输入。
2.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安排也是评价教学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人们认为教师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就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随着现代教学越来越科学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对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在教学结构设置的过程中只有实现劳逸结合,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分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评课的过程中,要将教学方法与手段环境纳入评价范围。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适应。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学内容都相切合,只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尤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枯燥的教学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从教学基本功能上分析
而实现“精彩一课,课课精彩”的目标,应具备以下意识:
一、责任意识。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教学评估中的“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全体教师都关心、参与和支持教学,把教师的较高的教学水平作为全系工作的闪光点。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对迎评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不仅与学校、系的发展紧密相连,也与每位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树立“评估人人有关,优秀人人有责”的思想,树立鲜明的参与评估的主体意识;今天的打造是为了明天的辉煌,而明天的辉煌必须植根于今天的肥沃土壤。把上好“精彩一课”上升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识,要求教师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彩一课”,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学习和研究意识。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有关评估专家、已经参加过评估的学校的介绍以及学校的有关文件和要求。从微观上讲,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现代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方法,既包括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又包括虚心向同行学习,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还包括对教材的学习、甚至包括向学生学习。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
三、设计与创新意识。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理论方面、联系实际方面、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设计意识,精心设计教法、教学内容、教学辅助手段。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看似平淡的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看点”、“听点”、“兴奋点”。教师犹如导演,学生好比演员,教室就是舞台,教材、教具如同道具。通过老师的“导”和学生的“演”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形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和美的享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精彩一课”的作用在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观念、新模式,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增加课堂吸引力,形成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一课”可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课程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要上好“精彩一课”,就必须要有精彩的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精彩的教学手段,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信息量和趣味性;教师讲解精练、生动、流畅,深入浅出;要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严谨、轻松、活泼。
四、注重细节意识。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到“精彩一课,课课精彩”,教师就必须注重细节。大到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取舍、信息量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手段的采用、板书的设计、学生情况的分析,小到教师的服饰、言谈、举止、眼神、时间的把握,以及课文的导入、知识点的讲授、板书的规范、语音的准确、富有节奏感、音乐感的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言的幽默精练乃至教学环节的完整,无不从细微中见真章。每个细节都必须要考虑到,并且把设计与创新意识体现在貌似不经意的一个又一个细节中。如果将各个细节天衣无缝地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精彩一课”就有了充分的保证;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彩,“课课精彩”变成为必然。
五、体现办学特色意识。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师范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适应中学外语教学需要的教师。我们打造“精彩一课,课课精彩”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展示师范院校外语教师的特色: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严谨的学风、较高的教学理论修养、深入的教学理论研究、渊博的知识水平、精湛的教学实践技能、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的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师。有了体现外语师范特色的教师队伍,有了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学生突出的师范素质和良好的教师道德无疑就有了充分的保证。
六、精彩意识。所谓“精彩”,就是要以精湛的内容、高超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让人在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内容是重点和难点。有的课程、有的内容从形式和内容上看都难以发现精彩点,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认真推敲,适当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补充新的信息,辅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可以化平淡为精彩、变腐朽为神奇的。“精彩一课”授课内容要反映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在适当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有启发性的教学。
方法是桥梁。注重讲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 讲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逐步形成一套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得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颖、灵活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精心组织设计课件,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精神。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得出某些结论,包括一些重要结论。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讲好每一章的结论与讨论。展开课堂讨论,活跃学术气氛。师生在探究中相互支持、激励,在取得成果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兴趣是基础。创造性、探究性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趣味性教学可以调节气氛,提高人文素质。比如介绍伟人的奋斗史,讲人生哲理与感悟,探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语言形象幽默,增添人文气息和趣味性。只有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感到上课不只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还是一种享受,才能有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以学生为本是前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教学过程必须有情感交流、品德培养、行为习惯养成及教师人格力量和环境影响等全方位的作用。
七、从难、从严要求意识。精彩一课不易,课课精彩更难,对部分教师来说可谓难于上青天。但是,正如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讲认真,坚决不走过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此,我们将“精彩一课,课课精彩”的打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启动阶段。在全面部署动员的基础上,首先邀请学科教学法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说课技巧进行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分组组织全系教师说课。评委对每位教师说课的优缺点逐一进行认真点评。
2.全面铺开阶段。突出重点。要求全体讲师、助教,包括全体外籍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讲稿,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准备好教学文件包,根据准备的内容,带上任课班级的学生上课。上课结束后由评委、同行和学生进行点评。点评的重点是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情况、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特别是“精彩”情况。除了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提出改进意见。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对学校事业发展高度负责、对教学评估高度重视的主人公精神,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使被评议人、评议人和学生都受益菲浅。
外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师讲课结束后,系上立即组织评委和教研室主任总结成败得失,并根据开展情况布置以后的工作。
3.教学示范阶段。针对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系上精心挑选和组织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上示范课。被推选为上示范课的老师,既有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既有使用传统方法得心应手的同志,又有将现代教育手段使用得淋漓尽致的同志;既有专业外语教师,又有大学外语教师;既有艺术素养高的教师,又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既有中国教师,又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外籍教师。这样,所推选的教师、所上的课型、所代表的专业、所使用的方法,都有标本作用,都有示范意义。总之,每一个教师都有学习的榜样,都有借鉴的样本。
4.整改阶段。对部分在第二阶段打造中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老师,系上安排专人实行包干制,有针对性地逐一进行指导,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验收,但在规定的期限前必须完成整改任务。针对第二阶段存在的薄弱问题,如语音、板书等,验收时实行一票否决,以促使教师苦练基本功。
5.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有二:一是在前四个阶段没有登场的教授、副教授从后台走向前台,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向老教师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让老教师有进一步锻炼与提高的机会,新老教师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对搞好传、帮、带,对传承外语系的事业,对外语系的团结都有极大的好处。二是巩固第四阶段的成果,让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驾御教材和课堂的艺术。
6.抽检阶段。本阶段的任务就是继续巩固已有成果,同时让教师时刻明白承担的任务,明白丝毫也不能有自满心理和松懈情绪。抽查的对象是所有接受迎评的老师。
7.迎评阶段。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专家组进校后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听课工作。要求教师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同时要在心理方面给老师减压,让老师轻轻松松地把平时练就的过硬功夫展示给专家组。
8.后评估阶段。评估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应景之举,而是长期的、扎实的、艰巨的任务。外语系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旺盛的战斗意志,自始至终地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为争取早日成为四川省的品牌专业而努力奋斗。
[摘 要]评价关乎学生个体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要达到评价的目的,则应进行分层次评价。
[关键词]分层评价 有效 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81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的分层评价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在学习知识中有效分层评价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学中发现,尝试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都获成功。对于未成功者,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我们应该尽量发现其错误中正确的成份,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尤其在分层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明确哪层学生应达到哪个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成A﹑B﹑C三层。A层指基础层学生;B层指稳定型学生;C层指提高层学生。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旧知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形状转换、面积大小的关系,进而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在分层教学中多处实施分层评价。在验证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中,由C层学生带领B、C层学生一起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展开自学,并完成基本练习环节。学习前对各层次学生提出要求,A层:根据资源信息,阅读表述;B层:选择资源,学习表述;C层:自选资源,探究表述。这样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C层同学在得到结论验证的同时又得到了数学语言表述和归纳的锻炼;学困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在网络资源的辅助下,学会倾听,学会观察,从而获得知识。教师依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评价,对于各层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判断,这才是对学生的公平诊断。这样,教师既掌握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度,又及时促进了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又如“小数乘法”一课,学习重难点是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出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在实践比较中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先出示一组算式:25×0.3=( )、2.5×0.3=( )、0.25×0.3=( ),学生口答之后,让学生列竖式计算:0.25×0.3。A层有位学生列出了小数点对齐的竖式,班上有部分同学“哄”地发出嘲笑声。这时我问:“看来大家挺有意见,是吗?谁能说说对或者错的理由吗?”学生纷纷举手,在一次次辩论中得到结果:小数的尾数要对齐。同时得到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时,可以先将小数的尾数对齐。教师及时肯定小结:“是呀!计算小数乘法时,先将小数的尾数对齐,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最后数一数因数当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同学们在判断他人正确与否时,先要想一想他是怎么想的,不仅要发现他人解题中的错误,而且要发现其中正确的成分,你们说是吗?”这样处理,不仅发挥了B、C层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辨析的能力,也给了A层学生学习的自信,不再畏惧在课堂上答错题,保护了这一层学生渴望知识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二、在实践练习中有效分层评价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运用中充分进行分层练习,在完全达到预设目标中的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这两个环节的同时,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拓展练习,既满足优等生需要,也拓展了其他层面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分层练习环节,因此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要分层评价,通过分层评价环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学习检测。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例如“循环小数”,该课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练习中进行了分层,从简单到变式,再到拓展。通过情境演示学生知道了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及循环节的概念,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评价中,我明确基本练习题是人人掌握的,所以请A层学生回答,满足该层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答对的学生表示肯定;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是针对B、C层学生的,是就上两题的变式题,评价时目标明确,当然A层学生也可能答对,教师更要及时表扬,给予鼓励;第5题是拓展题,由C层学生回答,教师起点拨引导作用,评价时尽量让学生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而这些练习都考虑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各层次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再上一级。结果是第一、二题学生的回答正确率是100%;第三、四题由于学生需要判断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所以满足了思维较强的学生需要,回答正确率是75%。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在实践操练中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在延伸拓展中有效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无处不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固然有巨大影响力,但是作为同龄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同学之间的评价朴实、真诚、发自内心,学生也乐于接受。通过学生的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我在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实验学校交流活动中,对某教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课印象很深。根据《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提示,在拓展中,教师创设超市选购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拓展应用已有经验,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出示商品,问:如果你们小组有10元钱,你们想买什么?买完后还剩下多少钱?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游戏开始了,学生纷纷用自己学会的方法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小组间的活动十分激烈。有的说买1只面包、1根火腿肠、1只橘子,还剩1.7元;有的说买3支糖还剩2元;还有的说买1根火腿肠、1只橘子和1瓶橙汁,正好用完;等等。在评价中,教师明确这部分知识不一定有层次区别,因为它更突现对实际生活知识的渗透。讲评前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动向,以便评价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由于是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必须点评每位组员的表现,以此激发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初步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更在游戏实践中掌握小数的加减法,展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实践购物中应用所学知识,将选购、计算、合理、正确的理财概念合而为一,使人人都有收获,人人得以认同。
关键词:讲评课;暴露错因;优化解法;激发
高三总复习阶段,进行必要的针对性、适应性测试和练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有针对地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反馈资料,对后续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每次测试后的讲评课便是家常便饭. 重视并研究这类讲评课,提高讲评课的效率,通过讲评课启迪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化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何做到讲评到位,通过讲评确实使学生在训练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高,即有效地发挥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优化讲评课结构,是广大一线教师要潜心研究的,笔者认为应做到“三评、三讲、四为主”,现分述如下:
[?] 三评
一、评错答,以防重蹈覆辙
每次测试的题目,学生有做对的,也有答错的. 讲评时既不能像记流水账似地给学生报一个答案,也不能不痛不痒地简单提示,更不能漫不经心地东拉西扯,而要有的放矢. 首先应着重于评错答,原因是学生训练中的错答往往具有迷惑性和潜在性,暴露了其思维的缺陷,如果不从数学概念,规律的知识源头上帮助学生理顺关系,从规范解题的思路上指点迷津,就很难使原来答错的学生得到理解,一些糊里糊涂歪打正着的学生得不到领悟. 再则,每位学生都有把每道题做好,渴望成功的欲望,他们后悔答错,也想远离错答,所以讲评错答,学生通常会全神贯注,效果好.
为了让讲评错答做得更好,我们应该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做好答错情况统计,即了解差错率,选差错率高的作为重点讲评内容. 二是做好错答情况分析,即全面了解错答原因. 例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计算出错,没有注意隐含条件等.
总之,每道题的错答都有其原因,我们只有通过认真批阅学生的试卷,才能逐一发现. 我们讲评时才能有板有眼,学生听了心服口服、心领神会.
对于错误率高、重复出错的问题,要作针对性地进行补练.
二、评优解,培养创新能力
每次测试,学生做对的是大多数,而错答的毕竟是少数,那么,正确解答的讲评价值在哪里呢?笔者的体会是要评其中的优解,即创新的解法. 原因是:对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正确解答,有基本的思路,常规的解法是每位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而且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式. 譬如:
三个非空子集,且S1∪S2∪S3=I,则下面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
①CIS1∩(S2∪S3)= ;
②S1?(CIS2∩CIS3);
③CIS1∩CIS2∩CIS3= ;
④S1?(CIS2∪CIS3).
作为填空题,本题可以从文氏图或特殊法的角度考虑.
如:设全集I={1,2,3,4,5,6},S1={1,2,3}等. 但有的同学采用如下方法:
既然S3?I,不妨设S3=I. 于是CIS1∩(S2∪S3)=CIS1,CIS2∩CIS3= ,
CIS2∪CIS3=CIS2,所以①②④都不正确.所以选③.
要讲评优解,首先必须发现优解,所以讲评之前的准备工作为:做好分检工作,分题号逐一将解答结果正确的检索出来;认真仔细地复查正确的全过程,发现解法新颖、与众不同的做好记录,随即分析其创新思维之处.
三、评新题,增强应变能力
学生每次练会遇到一些陌生题型,这些生题对他们来说就是新题.我们之所以讲评新题,原因有二:一是学生面对新颖的数学问题有点不适应,答错率显得高;二是新题的新颖之处需要点拨,使之“一回生,两回熟”.
新题对教师同样也是陌生的,所以要提高讲评新题的质量,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摸清试题的新颖之处:①新题型;②知识点新的整合与衔接;③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陈题;④是否有高等数学的背景. (2)全过程解答新题:自己要亲自重做一遍(不能光看答案),把握其中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的切入点,发现和预感出现卡壳而容易形成错解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讲述不慌.
在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指导下,高考重点新题层出不穷,有些是陈题翻新. 所以,在讲评常规题、基础题时,我们要注意适当地进行变化拓展,赋予新意. 同时,针对不同的新题,做好及时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与策略.
[?] 三讲
一、讲共性和个性
讲评时,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应多花时间进行重点讲评,采取的方式是:注重以纲据本,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对错解有深刻的认识.
例 设函数f(x)=-(x∈R),区间M=[a,b](a
y=f(x),x∈M},则使M=N成立的实数对(a,b)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无数多个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体现出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即从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入手.
本题中定义域x∈R,又-1-x
当x∈[0,+∞)时, f(x)=-=-1+单调递减,又f(0)=0,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f(x)在R上是减函数.
所以f(a)=b,
f(b)=a,即
-=b,
-=a,
则ab[1-(1+a)(1+b)]=0.
若ab=0,则a=b=0,与a
另外,有时为了进一步检查、巩固讲评效果,笔者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个性问题也会花点时间进行巧评,如:有的共性问题中就含有个性问题,那么在讲评共性问题时,对此个性问题稍做提示讲评;有时几个个性问题之间存在类型和深浅方面有一定联系,不妨设计一个综合题将其巧妙串联进行讲评;还有些极个别且有明显孤立性的问题,若时间不允许或不必在课堂内讲评,也可留做课后单兵教练.
二、讲思路和规律
进入总复习教学,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 试题的综合程度、难度普遍加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故教师在讲评时应时刻做好思路、思维的示范,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与板书也应力求简洁扼要.
三、讲发散和变化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随便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但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式而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 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与学生一起作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对某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拓展. 如:可以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也可把习题的因果关系倒置;还可把几道题目、几个过程进行组合,等等.这种训练应立足于基础,不可以求难,注重渐进、合理性,学生思维就会拓展开阔起来.
[?] 四个主体
一、以激励为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进行肯定,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对于每一次的检测成绩,无论好与差,教师都应该用理智的态度做好质量分析,对一些创新解法应通过投影或印发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参考学习;而对考得差的学生,更应该以热情和敏锐的目光捕捉差中的“优点”,错误中的“合理”,细心寻找闪光点,使之胜不骄,败不馁;对于有放纵心理的学生,要注重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对于有自满心理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使他们进一步刻苦钻研,达到一定的学习深刻;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他们今后的努力方向,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这样做有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体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整体效应原理.
二、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检测内容的综合性,检测目标的层次性,检测成绩的差异性,所以在讲评时老师不能以题论题,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查常规失分,运算、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自查对数学概念公式理解不透之处;自查逻辑推理是否准确充分,表达是否严密等.
三、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根据试卷特点,对整个试卷作归纳整理,把涉及的同一数学概念,同一数学思想方法或不同知识点的结合等做好分类处理,能根据不同的类型展开讲评,做到有针对性、剃度性,使大多数学生有收获.监视可以通过个别提问、小组讨论、判断正误等方式加以引导,使渗透在不同题目中的同一知识点或同一种方法得以归类和提升. 实践证明,那种机械地从头到尾以题论题,面面俱到的讲评,板演或全体校对答案的做法,其效果是事倍功半.
四、以思维分析为主线,重视能力培养
一、试卷讲评要及时
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将考试的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因为学生在考试刚刚结束后对自己的考试情况是非常关注的,都迫切希望知道哪些题做对了,哪些题做错了。如果能尽快批改完试卷,并及时予以点评,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听课效果相应也比较好。有的教师习惯把试卷讲评安排在考试过后一个星期甚至更晚,此时学生解题时所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殆尽,能够刺激学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因此错过了讲评的最佳时机,使得讲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反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讲评和结果反馈的相对滞后,因此讲评要做到及时准确,把握时效性。
二、讲评要注意分类讲解
试卷讲评时更是需要讲究策略与方法。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试卷讲评中严格按照题目顺序逐题讲评,这种方法无法突出重点,不能把相关知识点串联到一起,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试卷讲评时要注重分析归类,可以把考查相同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集中讲评,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也可以尝试按章节知识、解题思想方法或错误类型等进行归类讲评。类似的错误并着讲,关联的错误串着讲,典型的错误重点讲,典型的试题拓展讲,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效果。
三、讲评要有针对性,应突出重点
数学讲评课要有所选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在阅完试卷后,首先要做好分析统计,如果是考试,除了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等分数数据外,还要重点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并统计出错题目和人数,以及出错的原因。要弄清学生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关于重难点知识的试题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得分率低的题目要仔细剖析,找出易混点和多错点,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试卷讲评课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讲评重在纠错,教会学生方法
高三的教学任务重,课时有限,因此不少教师对于试卷的讲评只停留在简单地公布答案上,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起不到纠错、防错的作用,同类型的错误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还会让学生养成只想知其然而不想知其所以然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因此教会学生方法是关键,发展学生思维是核心。教师应该加强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读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数学解题渗透了不同的思维方法,讲评试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讲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数学自身的特点,淡化非重要的一般性演算,突出数学方法,寓方法于具体讲评中。对于出现较多的错误,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如:排列组合中的错误,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错了,自己的计数方法重复在哪儿,遗漏在哪儿。如,给出数列的前项的和,求它的通项公式,学生容易忽略的情形;在用斜截式或点斜式直线方程解题时,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等等。
五、讲评要注重引导,要多引申,多拓展
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应避免“就题论题,浅尝辄止”的做法,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注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式、发散式讲解。教师应采取以题带面,纵横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充分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具体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对一道题目的深入研究,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六、试卷讲评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试卷讲评不同于对一般教材内容的讲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把蕴藏于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挖掘出来。讲评的试卷学生都已经做过,因此对题目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试卷讲评课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切忌“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把试卷中的典型错误提出来,和学生进行讨论、反思和纠正;也可以请同学上讲台讲自己的想法,发动其他学生适时补充和纠正。
七、讲评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注重激励性
考试除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外,还常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日常课堂上经常可见有的教师把试卷讲评课上成了“批评课”,碰上考试成绩不佳尤为常见。在课上常听到教师这样责怪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这道题都讲过三四遍了怎么还出错!”等等。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有时甚至会和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师生情感,其后果不言而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这对于后进生来讲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如:整洁的卷面,规范的解题步骤,新颖的解题思路等都可以作为表扬的依据,可以把做的好的试卷制成PPT展示给全班学生,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后进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怀,要帮他们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份,与他们共同研究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复习的信心。
八、讲评要注意课后反馈,引导学生积极纠错并总结出错原因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高年级数学;“绿色评价”;教学研讨
何为“生本”理念?即真正将学生视为教育主体、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最为重视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生本”理念,切实优化教学。尤其是高年级教师,考虑到处于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面对较大学习压力,更要遵循“生本”理念,完善课堂教与学相关工作,落实“绿色评价”便是其中之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过于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压力,降低了整体教学有效性,而“绿色评价”的落实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教学工作在“生本”理念支持下的高效展开。
一、“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内容简述
随着基础教育“减负”思想的提出,“绿色评价”一词开始逐渐走进小学数学教师视野,并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绿色评价”,实际上是不再遵循传统教与学评价原则,不再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是更全面地看待教与学,将学生为取得成绩而付出的努力、课堂学习中的态度、教师教学行为、学习品质、课上课下学习习惯和身心健康等都视为评价重要内容。将该评价方式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既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学情,也能使其及时认识自身教学不足,还能深化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思维与方法的认识,是增进师生自我了解、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其默契配合、提高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1]。因此,随着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在“生本”理念的不断深化中,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研讨课堂“绿色评价”基本方法,主动将其落在实处。
二、“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方法研讨
(一)保持尊重,培养自信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尊重是促进其在“生本”环境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探究课程知识的前提条件,若教师没有在评价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甚至伤害了其自尊心,学生极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越来越消极的学习表现,或是丧失自信心不再愿意主动表现,导致后续评价难以展开。反之,如果教师在评价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评价时也小心翼翼地维护其自尊心,学生就会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愿意在课堂中主动表现。所以说,想要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开展“绿色评价”教学活动,教师要在“评”中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师的尊重影响下,学生逐渐更尊敬、爱戴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学生在教师面前更勇敢、放松,可更自信地走进数学课堂、探究学科知识,不仅为“绿色评价”工作的开展奠LEARNINGWEEKLYAug.2022Vol.242022年8月第24期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高。然而在现阶段,依旧有一些教师习惯在点评学生时使用较为严肃、刻板的语言,如“你这样是完全不对的!”“你可真让我失望!”等,还有部分教师为了防止学生骄傲、自满,即便学生回答得正确且完整,也吝啬给予其鼓励和表扬,学生没有受到真正的尊重,其学习自信被削弱,不仅阻碍了“绿色评价”的落实,也制约了“生本”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教师首先应重新认识自身角色,明确自身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领路人,而并非主导者,降低权威意识。其次,强化对柔性教学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将其应用在点评学习方面,并多使用一些带有激励性质的语言。这样一来,学生一边获得源自教师的尊重,一边在其温柔的点评中受到鼓励,其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自主调整意识形成,能够在“生本”课堂更主动地调整自身学习态度和行为。基于此,学生可在教师的合理点评下重新树立学习自信,进而延伸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促使教与学得以在“绿色评价”支持下走上新的台阶。(二)体现过程,注重发展“绿色评价”是“将学生为取得成绩而付出的努力”视为重要内容的课堂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在“评”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将“学生学习过程”体现出来,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发展。此时,新的问题衍生了出来——教与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让其在增强学习品质时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中关注过程,除关注其“学知识”的过程外,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关注其课堂表现情况,关注其运用知识的过程[2]。但就目前来看,忽略后者的问题明显存在,很多教师仍是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成绩及对知识的掌握上。为了规避这一问题,教师可尝试在践行“绿色评价”基本原则点评学生之前布置一些习题任务,先指导学生进行解题,要求他们清楚写明解题步骤和思考过程,再对其解题步骤、思考过程体现出来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发表关于“我在课堂收获了什么”的想法,根据其提出的“我理解了什么叫自主学习”“我运用知识能够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等存在于教材之外的收获,评价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与情况。“生本”理念实现巧妙渗透,“教学评一体化”体现在每一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在教师点评中获得更多学习与成长启示,“绿色评价”积极影响力得以更好地发挥出来。(三)角度多样,增进互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要求教师、学生对教与学作出客观评价,但即便如此,在课堂评价中,仍旧会存在主观色彩。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生本”理念支持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中,应着力开展多角度的评价活动,不断在点评学生、点评自己的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互动,深化每一名课堂活动参与者对“绿色评价”的介入。1.师———生“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虽然教师也是课堂的组织者,但学生才是真正的“核心”。因此,构建“绿色评价”教学模式,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点评上,构建“师评生”体系、拉近双方的距离,促进师生互动的意义由此凸显。然而纵观实际,很多教师在该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评价的形式并没有得到创新。一些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点评学生学情,没有在发现学生存在与自身要求相悖的学习行为时询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也没有表示反对的态度,没有在评价学生时与其进行互动,而是选择了直接将学情点评结论告诉学生,忽视了对评价过程的阐述。在该状态下,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被评”地位,无法为自身学习失误作出解释,不会在后续进行针对性的改正,使点评丧失了指导意义,也容易对教师的评价内容产生误会,教师也难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评价结果缺乏实际意义,无法引导学生借助评价进行反思和针对性提升,与“绿色评价”“生本”理念严重不符。解决该问题,教师必须主动转变自身习惯,在点评学生时融入互动思维。如在发现学生存在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行为时,可能是由于性格上或心理上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使其非常抗拒举手发言,教师不要主观性地下结论,而是要先耐心地进行询问:“你为什么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举手发言呢?”再依托学生做出的真实回答进行分析,分析其综合学习表现,并对其展开客观性评价。“以生为本”思维切实体现了出来,促进了“绿色评价”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进一步落实。2.生———师在“生本”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不仅学生是“被评价者”,教师教学方法与行为也应接受点评,此时,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开始由单纯的“被评价者”转变成为“评价者”,“绿色评价”得以落实。反之,如果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在评价环节中,学生就会成为旁观者,而不是真正参与到评价中,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这也就意味着,为更好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上落实“绿色评价”,教师可尝试构建“生评师”体系,以自省为基础,给予学生针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方法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他们从“怎样学更高效”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在课堂中的真实感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建议[3]。师生课堂地位因“生评师”的融入而更加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得以体现,“生本”课堂模式基本上形成。同时,教师要悉心听取学生建议,凭借自身的判断能力对这些建议的价值进行评判,并考虑部分建议的可行性。学生的建议多是从课堂真实经历出发,因此,根据他们的评价可分析出其真实学习需要、指导要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与行为,课堂活动逐渐变得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绿色评价”在无形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对高效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构建大有裨益。基于此,学生会从教师的改变中,认识到自身的建议被采纳,从而由衷产生被尊重的喜悦感,并在未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环节中,与教师共同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3.生——生“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生生互评”体系,不仅满足了这一要求,还能够让学生在多角度互动中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更准确地认识自身不足,有助于“绿色评价”的落实。所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课堂评价环节,可将“评”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点评自己、评价他人,教师综合学生评价内容并进行点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存在认知误区,没有达成对“生生互评”的有效控制,在无形中削弱了“绿色评价”课堂实践效用。其实,与教师相比,最了解学生的应该是同桌或是其他学生,他们能看到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中开展生生互评,可更精准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基于此,教师首先应向学生说明正确的评价原则,如客观、全面、细致等,避免部分学生因一己私利,否定被评价学生在学习上的努力。其次,指导他们按照规范流程“先反思并点评自己,再关注并点评他人”进行“互评”,有助于帮助学生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介入学生的“互评”,管理该环节课堂纪律,避免学生因“不喜欢他人的点评”而出现争吵。也可采取匿名点评的形式,通过在空白纸条上写出对学生点评的形式,完成生生点评,这样既可保证点评的客观性,又能够防止影响生生关系。“生本”理念真正得到落实,有效的“生生互评”为“绿色评价”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课堂教学因此更加完善,整体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此外,促进“生生互评”,基于“生本”理念,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也可发挥较为积极的支持作用。这也提醒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落实“绿色评价”,还可融入合作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提醒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点评、互相帮助,在合作结束后将学习成果与点评结果再向学生进行汇报。
三、“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注意事项
“绿色评价”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和身心成长规律外,还应具有持续性,“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融入“终身教育”思想,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4]。而“绿色档案”的设计,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因此,为进一步增强“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绿色评价”效用,教师还可将互联网运用起来,面对每一名学生,建立独立的“绿色档案”,在档案中以图表的形式记录每一次点评学生的语言和结果,并将学生某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情况做一个总结,借助档案记录学生的数学发展过程。综上所述,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生本”理念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构建“绿色评价”体系的关键。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培养其数学学习自信的基础上客观点评学生学习全过程,并将多元、全面等思维融入进来,在评价中增进互动,推进师生之间关于教与学的多角度评价,持续优化教、学、评方法,以便切实优化课堂“绿色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友权.生本理念下数学课堂的绿色评价实践探讨[J].数理化学习,2020(8):25.
[2]吴建峰.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9(56):112.
[3]阮华平.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23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高效课堂
Abstract: teaching depends on evaluation, in high school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good guidance. The new round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 "based on process, promote development" of course evalu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became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tent of making a simple summary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evaluation, efficient classroom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探讨如何更科学 、合理地评价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一、高中传统信息技术课评价存在的问题
1、教师习惯于用传统的总结性的考试来评价。
这种习惯,无意中强调了标准的唯一性,潜意识里会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认知或操作的层次和水平。而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若把它当成评价的唯一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2、评价与教学脱节,不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对教学缺少及时地调整和有效地促进。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鉴于所教班级多,学生数量多、工作量较大的问题,经常采取比较简单直接的评价方式,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评价,继而使个人的教学也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调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水平也难有大幅的提升。
3、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其他的评价方式
学得好不好,老师说了算。在过去,我们的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以老师的评价作为唯一评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等内容,老师、学校、家长都很少去考虑。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评价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很难实现通过评价来达到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健全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学业、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是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原有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一些做法:
1、引入“无纸化”的考试方式
根据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的模式,尝试让学生一人一机在限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查的不仅是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上机操作能力考核部分。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操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在实际操作“无纸化”考试方式时,由于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考试系统,目前笔者只是自己建立一个简易的在线测试系统,系统中的题目也较少,还处于一个试验阶段。
2、使用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过程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评价功能上的拓展上,它强调通过一系列间隔性评价,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3、结合Blog建立“电子档案”
对于每个学习阶段,评价的重点就是学生在这一个阶段都学到了什么。在这部分评价中,学生需要在每一阶段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笔者的做法是在WIN2000服务器上为每个班级建立相应类型的文件夹,然后在每个班级文件夹中,建立与学生学号、姓名对应的文件夹,通过设置“安全”和“共享”,每次上课时,学生把作品保存到一个自己专用的文件夹中,学生的作品只能由这个文件夹所属的同学浏览和修改。然后在某个阶段或期末学习完成后,进行统一评价。
Blog是近两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操作简易、方便快捷的网上空间。每班学生之间通过Blog链接,建立起学生Blog群,从而形成了一个网上交流平台。Blog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空间,以可视化的形式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笔者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结合完成的作品写一些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其他同学、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等等。
4、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
Abstract: Course assessment is the process of survey, diagnosis, comprehensive judgment of course and giving guiding advice according to certain theory and means. A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urse theory has not formed a mature unitary system and model, the building of course assessment standard is signific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f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the related material, for the exchan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评价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Advanced Mathematics;course;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55-02
1课程的含义
在谈课程评价前,有必要对课程的概念加以说明。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概念给出了许多不同观点的解释,归纳起来大体有七种类型: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课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众多的解释或定义表明课程概念在中外学术界仍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差异和纷争,而且由于各种社会观念、历史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这种差异与纷争将会较长时间存在。既然如此,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追究课程的概念,关于课程的概念还是留给教育专家去研究,本文只想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这一教学科目的评价谈一些自己的认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更赞同课程是一种教学科目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是要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这个教学科目的师生互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比较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
2高等数学课程评价的意义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课程情况进行测量、诊断、综合评判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的过程。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几乎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技术课,这是因为,高等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一方面它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运算技能,另一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维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高等数学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更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课,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对21世纪的数学学科给出的综合评述是:“新世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将进一步结合并定量化,数学科学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将广泛和深入地向各领域渗透,成为整个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带动因素”。中科院院士在撰写的《今日数学及其应用》的文章中也谈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关键在于高新科技的发达和经济管理的高效率”、“高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养的哺育。”由此可见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迅速提高的今天,数学必将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和评价体系。因此,建立课程评价标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其意义在于:
2.1 可以更好地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在一个长期发展,持续改进的过程中逐步成熟与完善,而持续改进的内容包含教育环节的各个方面,通过课程评价可以对教育环节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诊断,综合评价,了解其发展情况,优点与不足,成功与缺陷,判断其科学、合理性,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不断调整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改进和提高,使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趋于成熟与完善,沿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2.2 能够有效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课程评价是要对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各个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诊断与评价,通过课程评价来准确把握这些内容的质量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调整、改进措施,使学科建设更加科学有效,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加强管理,不断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3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课程评价本身是要对该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测量、诊断与评价,它能够起到优化教育资源的作用,可以在发展优势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课程薄弱环节的建设,把握关键,有的放失,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设置与结构、内容和学时,合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高等数学课程评价的内容
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课程评价是要对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各方面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与测量,并根据课程过去和现在所反映的事实情况,对未来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评价应该考虑遵循客观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因此课程评价的主要指标不易过多,可以集中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的质量情况。师资队伍是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课程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要素,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课程完成的效果与质量,要想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除了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外,还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并希望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为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引导方向,保驾护航。二是教材的质量情况。教材是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课程活动与学生学习之间沟通的桥梁和通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线索与内容,又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和依据,因此,制定教材评价标准,依据标准选定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结构,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四是教学质量的情况。教学质量的评价既是对前面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完成情况的检验,同时又直接关系到总体课程运行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质量评价可以起到激励带动的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综上所述,课程评价应该主要围绕这四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将这四方面的内容确定为一级评价指标。
3.2 二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2.1 师资队伍质量的评价师资队伍的评价建议考虑下面内容,①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可以考虑按30岁及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4个年龄段所占比例赋分计算(每区间段含下限,不含上限,以下相同)。②学历结构,队伍中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等,根据学历比例赋分计算。③职称结构,可以考虑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理讲师4个层次比例赋分计算。④队伍完成总教学任务的能力情况,可以考虑按完成60%-70%、70%-80%、80%-90%、90%及以上4个区间段划分赋分计算。⑤科研任务承担情况,可以考虑按有成果人数不足20%、20%-40%、40%-60%、60%及以上4个区间段所占队伍人数的比例赋分计算。⑥近二年队伍评优情况,可以考虑评优人数占队伍人数比例不足15%、15%-25%、25%-30%、30%及以上4个区间段赋分计算。各区间段赋分应该符合有利原则,即有利于队伍自身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改革与发展,有利于课程建设与发展。
3.2.2 教材质量的评价教材质量的评价建议考虑下面内容:①教材内容和结构,可考虑是否属正式出版的规划教材,且具备科学合理性,符合大纲要求,在内容的描述上具备语言精练,思路清晰,文笔通顺,内容丰富准确,逻辑性强;教材编写符合高职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并且图文并茂;教材包含了一定的本学科新知识、新内容等。②教材内容在突出实际应用方面,可考虑教材内容是否突出职业教育应用为主的特点,是否符合“应用为主,够用为度,学为所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应用问题在教材内容中所占的比重情况,应用问题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等。③教材外观质量方面,如印刷质量和装订质量情况,教材的差错率情况等。④辅助教学资源方面,可考虑是否建立了配套的练习资料和习题辅助资料,网上相应教学资源的建立是否丰富,是否有完整的教学课件,并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料的查阅是否方便高效等。上述各项的赋分同样应该符合有利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教材建设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3.2.3 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建议考虑下面内容:①教学设计,考虑讲授内容的设计是否新颖独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有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好;板书的设计是否合理,逻辑性强,直观性好;课后问题的设计涵盖性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效率高,效果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即考虑教学内容又结合学生特点,且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做到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③教学手段,恰当使用现代技术,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课件完备且质量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手段的使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上收到实效。上述各项赋分应符合有利原则,即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创新。
3.2.4 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既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评价,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建议考虑下面内容,①准备过程评价,考虑是否具备完善的教学文件,包括计划、大纲、任务书、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师备课是否认真,充分。②设计过程评价,考虑授课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是否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的教学手段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板书设计是否合理且具有逻辑性,对课后问题的设计是否数量适中,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巩固知识。③实施过程评价,是否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是否讲授认真,思路清晰,阐述准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实,且重点、难点突出,是否能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并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手段运用恰当,能给学生较大的信息量,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辅导答疑耐心、细致。④结果评价,考虑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综合满意度,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提高,学生数学结业考试过关率高。各项赋分应符合有利原则,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4高等数学课程评价的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测试该课程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评价应遵循方向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评价队伍应该由学生、教学督导、教育同行等共同参与来完成,这样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获取信息资料,可以尽量降低数据结果的偶然性,充分保证获取的基本数据和最终结果的真实、客观性,在具体的评价检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量、资料查看等多种方法手段来完成,对不同的评价人群还可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微调,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有效、客观性,同时需要根据资料数据所反映的实际内容特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判手段,并最终得出对课程的总体综合评价意见,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寇平平.课程概念的文化阐释.中国教育学刊,2009,(5).
[2]任长松.课程的概念.中国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3]王景英等.教学质量评价的三个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
[4]方向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时间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