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国际教育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国际教育前景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敬语,要素,半语,失误

一、前言

韩国是一个儒教文化浓厚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地位、辈分、老幼之分,尊卑有序的思想深入人心。本文致力于找出该敬语体系的主要脉络并举例说明中国人学习者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希望能对学习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根据使用情况区分敬语的类型

(一)年龄的差异。在韩国朋友交往中,经常在熟悉后互相询问年龄,一般来说当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岁以上时就要使用敬语。在职场中如果上司的年龄比下属小很多,即使职位高也要对下属使用敬语。以年龄为标准使用敬语涉及了韩国社会的一切领域。如家庭中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吃,在长辈面前喝酒也要转过身去等等。

(二)“前辈”与“后辈”。这是我们在韩剧中经常听到的词。无论是学校中还是职场里,先入校或入社的都有权利对后辈指手画脚,而后辈必须要对前辈使用敬语。

(三)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这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就使用半语( ),只是尊敬程度略低而已,如果随便对我们自己认为社会地位低的人不用敬语更会被认为没有教养。

(四)呼称。在众多语言体系中使用不同的呼称来表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韩国语在称呼上更为复杂繁琐。举例而言,在公司一个担任科长名字叫 的人,从不同角度对于他的称呼可有十多种

(五)终结语尾。很多学习韩语的同学都不习惯对终结语尾的用法,因此经常会出现讲话讲一半的现象,这样是非常不好的。首先必须明白终结语尾的定义。在韩语中,出现在句子的最后,和动词一起构成一个谓语结构的语法成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终结语尾。那么韩语中为什么要有终结语尾呢?大家都知道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长幼尊卑礼仪的国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敬语还是非敬语就要在终结语尾中体现。同时,终结语尾还决定句子的形式,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都要通过终结语尾的变化来区分。而且,在韩语中,想要表达回想,转诉,耳濡目染的客观情况等,都要通过使用不同的终结语尾来实现。

四、中国学习者在敬语运用中常见的失误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分层次培养;考研;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

1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的必要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汉语国际推广形势而设立的新型专业。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国家战略措施,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汉语热”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通过多年的考察和调研,我们总结出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一是找准定位,以培养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占领以本科生为主的初级专业就业市场。第二点更为重要,也是对于我们民办高校来说更具开拓性与挑战性的一点,那就是构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为提高考研率、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做准备。

放眼全球,“考研率”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目标对于民办应用技术类大学来说曾经非常遥远。但实际上我们有责任为具有更高层次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一次飞跃。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定位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升学历、更新知识也是职业要求的必然。目前除“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设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外,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人数均在百人左右,国家教育政策的扶持将为本专业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提供更多便利的客观条件。

2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的主要措施

2.1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

从新生入学起,专业主任教授就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入学教育,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主要课程及发展前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考研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往届学生考研的优秀成绩,主任教授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介绍与宣传,让这些高考三四百分的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起“考研改变出身,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日后四年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2 学业导师工作紧密配合

学生从入学教育起树立的考研动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去巩固,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业导师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全体青年教师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每人担任一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更时刻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形势,了解专业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波动,解决他们在考研路上的心理疑惑,不断巩固学生的考研动机。

2.3 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考研率较高,从教学角度上来说,主要得益于本专业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主任教授多年来带领专业全体教师在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之前,我们对全国多所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比较,在语言、教学、文学、文化、外语等几大板块课程的排布上做到科学合理,同时又能弥补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兼具前瞻性,我们开设了多门省内同类本科专业没有的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可以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进行对接。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入学普遍分数不高,外语基础差,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有意安排了多学时外语教学。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2%,考研初试通过率已达到40%。可以说,目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2.4 积极开展实习实践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托微格教学实验室,从二年级开始便组织学生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教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师生点评”等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于此同时,学生在校内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对子进行汉语辅导辅导,完成听课、助课、备课、讲课等实习内容。通过模拟课堂--帮学--教学实习这一过程,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实践能力得以切实的提高,这为他们的考研与就业均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加大考研辅导力度

除了教师日常的授课、辅导、答疑外,在本专业学生考研的冲刺阶段,为了加大考研辅导力度,我们还特别为他们开设“高级英语”和“考研专题”两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会聘请包括省内高校硕士生导师在内的若干名师轮流主讲,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考研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取得的效果与基本经验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6年起独立招生,多年来在培养学生考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统计了一下2010届到2016届毕业生的一次性考研率:2010届毕业生67人,报考22人,录取7人,考研率10.44%;2011届毕业生63人,报考25人,录取17人,考研率26.98%;2012届毕业生71人,报考18人,录取15人,考研率21.12%;2013届毕业生37人,报考8人,录取6人,考研率16.22%;2014届毕业生36人,报考10人,录取9人,考研率25%;2015届毕业生39人,报考15人,录取2人,考研率13.30%;2016届毕业生39人,报考23人,录取16人,考研率40%。

除此以外,一些当年落榜的毕业生在第二年也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七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八十余名学生考取了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分布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哲学、学科教学语文等。从以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2010年-2016年七年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平均考研率为23%。对黑龙江东方学院这样一所以三表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成绩。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这样的考研成果依然是不俗的表现,有些基本经验值得我们从中总结与摸索,进而继续推广:(1)坚持分流教学、分层次培养的基本教育教学思路,在保障基本层次教学的基础上,为有考研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条件。(2)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分流教学。在保障公共课、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选修课,面向考研学生可以增设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拔高课程,面向就业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基础技能类的课程。(3)在考研辅导方面,除继续开设相关专题的辅导课程外,还要逐步组织青年教师集中编写与考研主干课程配套的习题集。这将是一个繁重但意义深远的工作,无论对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日常学习还是考研,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学业导师在做好考研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择校、报考环节的有效干预。从过去几年的考研成绩上来看,考研率走低在20%以下的情况,大多由于部分学生报考了水平过高的学校,其中不乏一些班级中的尖子生,最后落榜着实可惜。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以每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为主的青年教师要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报考意见,切实为他们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考生概况:向同学,女,1990年出生,本科就读于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专业,高中由于贪玩,父母担心其文化成绩差考不上大学而强迫其学美术小专业,高考前突击两个月文化课最终考入湖南商学院。因为对留学和跨文化交际拥有强烈兴趣,向同学大学期间自学了韩语和日语,对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并没有认真学习。转眼到了大三,大家都开始实习并筹划自己的工作时,向同学陷入了迷茫,与其以后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不如趁早改变自己的专业,但究竟如何去选择,让向同学苦恼不已。在纠结中,她既没有安心去找过实习单位,也没有开始准备考研。由于高中和大学时期成绩一直不理想,向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信心不足,可谓“心中有梦,不敢追求”。

案例分析:向同学在一次跨考的考研讲座中找到我。在和她交谈中,我察觉她对于对外交流方面的兴趣特别浓厚,高中开始就特别向往国外的生活。向同学还自学了小语种,加之对于对外文化也有一些了解,那么对外汉语专业无疑是她跨考的最佳选择。

对外汉语专业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分,对文化课的要求非常高,而文化课一直是向同学的弱项,因此,报考对外汉语学硕无疑难度极高。向同学考研的目的是将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考研就是为了就业。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育人才的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理想的选择。

由于向同学出国意愿强烈,那么,对外交流频繁的一线城市的大学就成为首选。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翘首,是首先要考虑的。一方面北京语言大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绝对是国内的龙头老大,并且校内留学生众多,具有“联合国”式的学习氛围,每年派遣出国的学生数量也一直在各高校前列,出国机会众多;另一方面北京语言大学为非“985”“211”高校,其历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数线一般在310分左右,在文科类专业中分数线偏低,这对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向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录取结果:向同学最终以331分的成绩,成功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录取。

总结规律:向同学从艺术类专业成功跨考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与正确选择专业和学校密不可分。

第一,忠于你的兴趣。研究生所学的专业一般是与以后的职业挂钩的,从事自己兴趣所在的工作是当今职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将研究生的专业与兴趣和工作挂钩,能够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对于考研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弱点,如果再选择一个不是很喜欢的专业,既没有专业基础,又缺乏学习的动力,考研要想成功难上加难。

“我不知道我的兴趣在哪儿”是很多大学生的困惑。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只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妨列一张表,将自己经常关注的事物、最常做的事、喜欢的物品、自身的特长写下来,逐一分析,是否对其确实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再想想有哪些专业可以与这些兴趣挂上钩。如果仍旧一头雾水,不妨尝试和师长、同学、咨询师聊聊,让他们在交谈中引导你,发掘出你的兴趣。

第二,找到对你最重要的指标。报考一个专业一所院校涉及的指标包括自身学习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工作地域选择、院校历年分数线、院校历年报录比、院校奖助学金政策、院校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等等。在这些指标中,哪个指标最重要呢?

自身的学习水平、院校资料收集难易程度决定了院校选择的层次,家庭经济条件则是与院校学费、奖助学金政策直接挂钩的,属于“现实型”指标;而工作地域则关乎个人发展的前景甚至未来的家庭生活,属于“发展型”指标。这些指标因人而异,并无明确的权重。由于向同学家庭条件不错,并且选择了借助辅导班解决院校资料信息搜集的问题,所以需重点考虑的指标为自身学习水平和工作地域的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就业的地区最好为对外交流频繁的大都市,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广州无疑居于前列,同时由于该专业要求深谙中国文化知识,那么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皇城”北京必为不二之选。北京的对外汉语名校不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985”“211”名校均开设有该专业。通过对向同学各个学习阶段的测试结果,冲击热门名校的确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这些院校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多的十几人,少的仅四五人,报录比过高。而北京语言大学的招生人数一般在60人左右,增加了录取机会,所以最终确定了该院校。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2、调剂条件: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调剂基本分数要求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复试资格,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原则上要求考生所选择调剂单位招生考试科目与原报考单位招生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调剂类型:

同院系不同专业之间调剂

在同一高校的同一个院系里面,不同的专业方向由于就业前景、学习难度不同,报考的人数可能存在较大区别。比如,法学院的法理学、法制史专业,经济学院的经济师专业,历史学院的考古专业,哲学院的逻辑学专业,即使在名牌大学,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有时候也并不是太多。那么,如果在复试中被这些院系的其他专业刷下来了,可以选择调剂进入上述这些稍微冷门一点的专业,专业跨度不大,还有优先录取的优势,从而增加调剂成功的几率。

同学校不同院系之间调剂

在同一所高校内,不同院系之间虽然专业划分明显,但是一般都会有交叉的地方。如果在报考院系的复试中被刷下来,那么你所报考高校的其他院系或许有接受跳级学生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把报考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了解清楚,然后留意是否有调剂的机会和可能性。

不同院校之间调剂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372-02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国际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了解山西省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份,如何充分发扬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开拓中医药国际教育市场,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

中医药学以其以人为本的医学哲学思想,可靠的医疗保健经验,相对安全的医疗保健措施,正在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增加的欢迎和接受。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中医药热潮以来,迄今仍然势头迅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医药在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贸易等方面日益活跃。

多年来,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一直居来华学习自然科学留学人数的首位。中医药国际交流已由原来分散、自发的劳务和产品输出逐步向中医药教育培训、科研开发和医疗服务合作转变。目前130多个国家的中医医疗机构已达5万多家,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在中医学术活动方面,国外有许多国际性和地域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创办了中医药杂志并经常承办学术活动;中医在泰国、新加坡等国已得到立法保护,中药已在古巴、越南和俄罗斯等获得批准对治疗药品进行注册。全世界采用中医治疗疾病的人数,已占世界总人数的1/3以上。

2 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

世界中医药教育在近几十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主流科学界和主流教育界开始正视中医药学,不少西方国家的正规大学已经开始举办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局面正在形成,而且正在由民间性、小规模、低水平向着主流化、规范化、本土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性中医药正规学历教育已经起步,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建立了政府承认的中医药高等医学院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指出,2001年,中国与德国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这之前,中国已与13个国家建立了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国家将继续推动与国外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合作层面,并力争在学历学位互认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以江苏和上海为例,江苏省111所高校中。2005年共35所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6053名,南京师大接收1100多人(其中韩国学生占60%以上),博士生200人,硕士生400人,短期进修生比例减少,中小学留学生人数3000余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9个,项目175个。上海市,2004年留学生人数发展最快,比2003年上升62%,达到22205人,招生人数超千人学校有9所,长期生占60%o

近年来,到我国学习自然学科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居第l位。经教育部批准,全国有20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具备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1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接受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学习中医药。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快速上升。外国留学生、进修生学成归国。用所学的中医药知识为本国人民健康服务,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其教育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至一所大学、一个城市,大至一个省、一个国家的办学力量及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积极开展来华教育,有助于扩大国际影响,宣传推广中国中医药文化;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国教育质量。留学生不仅是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是中医药交流的媒介,也是留学生派出国和接受国共同拥有的宝贵的中医药人才资源。

3 山西省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全国各省市都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本省的留学生高等教育应当加快改革,努力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适应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需要,并且有必要建立起从汉语语言培训至本科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留学生培养体系,为世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高级专业人才,从而扩大本省国际影响,提高本省中医药对外教育质量。中医药对外教育是本省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摘 要:在汉语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前”、“后”来表述时间概念,但有时我们会遇到问题,即“前”究竟是表示“未来”的时间,还是“过去”的时间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外国人对其的困惑了。首先,本文对其产生矛盾的原因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说明。其次,结合自己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所问问题,对中英文“前后”指向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前;后;隐喻;视角;对外汉语;教学

一直都对“前”与“后”这一对概念有一些懵懵懂懂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日在家,问妈妈外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妈妈回了一句:“你把日历往前翻翻看”。我当场就迷惑了,往“前”翻?那天是2月11号,往前到底是往2月10号,还是2月12号呢?当时,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去多想。直到近日,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一名留学生的疑问让我再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表示,在汉语中,“前”让他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看来,“前”对应的应该是将来的,“后”对应的是过去的。可是在汉语中如“上课前”和“上课后”,却不是这样,“上课前”先发生,“上课后”后发生,这实在是让他觉得很头疼。经过一些学习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后,我在此对汉语中的“前”与“后”进行简单说明,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有帮助。

首先,简略分析一下在我们汉语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前”与“后”有时相互矛盾的现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在近年来已被上升到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 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想象, 而是一种认知活动, 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L & J 将隐喻分为三大类: 结构喻、方位喻、本体,时间隐喻属于其中的方位喻。时间隐喻指的是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Lakoff认为,人们的视觉系统使其具备了方位感知能力,从而能感知动作和物体的方位,但无法感知时间,于是人们运用这一生理感知能力去理解时间,而空间感知能力使人们能够运用空间概念去构建时间表征。所以才有了我们用方位词“前”与“后”来表达时间概念“过去”、“未来”。而到底是“未来”在前,还是“过去”在前,这就取决于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

(一)、人静时动型。即观察者是静止的,时间迎面向观察者移动过来。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比喻时间像长河一样流过我们的感觉。由于是时间在朝观察者移动,显然走在前面的时间将很快成为过去, 未来则总是走在后面。所以就有了“先来在前,晚来在后”的感觉,才有了“前”对应“过去”,“后”对应“未来”的概念。这种概念类型在汉语中是非常常见的。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史无前例、前所未闻、后起之秀、后继有人、瞻前顾后、惩前毖后、思前想后、前因后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等。在这些例子中,前都代表“过去了的”,后代表“将来的”。

(二)、人动时静型。即时间是静止的,观察者面向将来移动。也就是我们去拥抱未来的感觉。在这种模式中,很自然地,“前”对应的是“未来”,“后”对应的是“过去”。在汉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前程、前景、前途等,都是用“前”来隐喻将来的时间。

二、视角的双向性

在汉语中,关于“前”、“后”产生矛盾的例子还有一些,比如很典型的公交站点的问题。比如我们学校外公交站点叫做“四川大学站”,那么“四川大学前一站”到底是指还没有到四川大学那一站还是已经过了四川大学的那一站呢?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呢?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视角的不同,即视角的双向性。

我们在表述“前”与“后”两种方位时,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面向未来”,一种即“面向过去”。这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未来在前,过去在后,我们这样表述:向前走,莫后退;前不着村,后不着地。而当我们面向过去的时候,我们往往这样使用前与后:上课前/后,春节前/后,一百年前/后。

所以,现在我们回到“四川大学前一站”这个问题,若言谈者面向未来,便是指的已经经过了川大的那一站;若其面向过去,则是指还没有到达川大的那一站。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与言谈者的主观视角有关。

了解了我们在运用方位词“前”、“后”来表示时间概念时出现矛盾的原因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在汉语中的一个总体使用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我们用“前”、“后”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情况稍加留意,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在上文中所说到的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或者不同的视角,在汉语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我们明显更倾向于“过去在前,未来在后”这种隐喻。除了上文中为说明“人静时动”时所举出的例子外,还有很多,如:前言不搭后语、前辈/ 后辈、前人/ 后人、以前/今后; 前天/后天; 大前天/大后天; 前半天/后半天;前半场/后半场;前半夜/后半夜;开学以前/放假以后等等。而从“未来在前,过去在后”来看,我们则使用的较少,比如:前进、后退、我们要往前看,不能沉浸于过去等等,其数量明显要少于第一类。究其原因,我认为民族传统起其中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中,对祖先、对传统,是极为重视甚至推崇的。孔子认为最好的治世是三皇五帝时期, 就是我们现代人,说道明君,也是必称尧舜,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甚至世界所称道。因此,人们习惯于面向过去,习惯于从过去的优良传统中汲取精华,也吸取教训,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正是受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用空间范畴中的前、后方位说明时间范畴时,形成了“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

而在英语中,同样也存在人静时动型与人动时静型两种认知方式,但是与我们汉语不一样的是,其运用“人动时静”这种认知方式明显居多,如:in the coming 10 years;foreground。究其原因,其历史文化传统仍是主要因素。比如对西方影响深刻的文艺复兴,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在此基础上,西方是极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他们倾向于强调个人在面对时间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待时间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去拥抱时间,面向未来。这就与我们在上一段中提及的“中国人习惯面向过去”相反,西方人不会沉湎过去,他们着眼于未来,追求进步,追求变化。因此,导致了英语中对于时间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和汉语存在差别,他们明显更加倾向于“时间是静止的,而人是运动的,是人主动去跨越时间”这种认知方式。所以在英语里,常常是“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语中,当我们用“前”与“后”来表达时间概念时,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一些混乱。通过以上简要说明,我们对矛盾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但是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是否也要如此详细地解释这个“前”与“后”的问题呢?在我看来,这是不必的。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些太过于繁杂,不仅极为打击其学习中文的兴趣及信心,而且也并无太大实际功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即可:

一、对于初级的学生,关于“前”和“后”,我们可以只讲“过去在前,未来在后”这种我们汉语中更加常用的方式。如需解释其原因,可以适当对学生说明中华文化推崇祖先,推崇传统的习惯。对于稍高级的学生,可能已经遇到了矛盾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尽量简单地为其解释清楚。

二、我们在解释此知识点时可以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让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语言和文化作为相辅相成的两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把其结合起来,运用得当,会使得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其任重而道远。作为汉硕专业的我们,首先必须有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作为基础,只有自己把汉语学懂、摸透以后,才能担当此重任。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工具,再加以良好的教学技能,技巧,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传播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为世界文化的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王寅.认知语言学[M]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媒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43-02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渐渐成为对外文化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引领着外国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活动,它承载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在不断发展的教学环境下,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式,完善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在当时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僧侣,还有一些商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他们多数以学习、经商和传教的形式,更重视口语。也或者是专门以研究汉学为目的,在书面语上进行重点的学习。在当时有两部比较具有代表性并且影响很广的汉语教材:一部明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另一部是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一些传统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与一些新兴学科有着密切关联。

二、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留学生,其目的是要将留学生教好。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下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语言基础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具有全面性,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方法是直接作用在学生上,要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重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媒介,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充分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

三、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形成

随着传媒汉语教学这一概念的产生,面对传媒技术发展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传媒技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更要倡导教学形式的全新理念,丰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

(一)传媒汉语教学概念的产生

1.对专门用途语言的理解

在传统语言学上,对词汇的研究分为基础词汇以及词汇。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词汇运用特色的关注,成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体语境的合理解释的重要因素。面对于传媒技术作用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就要重视并借鉴传媒研究的成果。我们从传播学的理论中了解到语码传播是要经历发送、解码和接收及反馈四个阶段。在这个语码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社会、科技以及经济等因素会影响并制约语码的特点。所以在从专门用途的语言教学角度来看,传媒语言更是显示出一种通用、媒体和文化的特性。

2.对外汉语教学被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探讨

对外汉语被作为面向外国留学生的语言教学其实也是一种外语教学。自专门用途外语教学这个理论提出后,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这样五个阶段:语域的分析、语篇的分析、目标情景的分析、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分析、以学习为中心。在英语学习中,也有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例如广告英语、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和计算机英语等等。传媒英语教学也列入了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之中。而在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即传媒汉语教学也随之产生,被列入专门用途的语言教学之中。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语言学院首次设立留学生现代汉语本科四年制专业,开始在课程中加入了报刊的课程,这是新闻类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随后相继出现了商务汉语教学、理工汉语、法律汉语等等。在ESP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对外汉语教学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上也逐渐的发展。目前中国国内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以新闻听力、媒体汉语阅读以及高级汉语视听说等传媒汉语教学实践的课程形式。

3.对传媒汉语教学的定位

对传媒汉语的教学理论研究还有待加强,对传媒汉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要深入的考察,在传媒汉语被作为专门用途语言的基础上,对传媒汉语教学进行定位。由于汉语淳厚的文化内涵,全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一直很高涨。据统计,留学生在播音专业的学习人数日渐增多。而对于这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语言来讲,通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不能达到他们学术上的要求。传媒汉语教学应明确它的教学对象,而这些教学对象是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是为了能够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传媒工作,也或者是他们本来就是传媒工作者,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想要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传媒工作。针对传媒汉语教学的对象,它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商务汉语等一些具有专门用途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需求相同。

对外汉语教学应对这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既要提供基础的汉语学习内容,也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手段。传媒汉语的教学设计更要体现这一点。媒体语言是要体现它通俗易懂的一面,传媒汉语教学中也要让学习者认识到这个特点。对媒体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道别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需求来讲,传媒汉语教学也要顺应在数字化时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关注传媒为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改变,来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时代需求。

语言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传媒汉语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国就有开设传媒汉语教学实践以新闻听力、媒体汉语阅读等课程。

(二)传媒汉语教学的特点

由于传媒汉语教学的各项理论还未能完全与教学上的需求结合,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都存在一些难以确定的因素。而专门用途语言的教学理论让我们知道,对留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留学生对学习汉语的真正需求,是对传媒汉语教学的一个准确定位。在传媒技术的发展领域,信息的传播需求以传媒技术为辅助,并取得进步。传媒的内容和方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教育手段。传媒汉语教学具有更为丰富的层次,这也让传媒汉语教学的形式在设计上在指向高级的同时,还要从基础抓起。媒体语言的通用性和大众性,要求传媒对外汉语教学在初级阶段就要了解媒体,对媒体中出现的信息进行有效辨别。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传媒汉语教学面向的教学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的传媒界人员,另外一种是通过媒体手段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所以传媒汉语教学不仅仅是在国内的学校课堂,也存在于媒体的各种形式中。传媒汉语教学建立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库,并植入嵌入式的全新教学理念。从嵌入式教学理念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需要。

1.媒体技术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媒体技术丰富了对外汉语纸制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能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创造语境,解决了纸制教材在语境制造上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情境中,原汁原味的学习汉语的精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的设置内容死板,不灵活。在一些教学的素材中,缺少互动空间,让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能真正的学习到语言的技能。又或者一些教材中使用一些生僻的素材,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大并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缺少帮助。我们要做的是让传媒汉语教学在先进的媒体技术下,实现资源的流动,做到随时提取和交流共享的功能。让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链接起来形成系统,组建成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库。传媒汉语教材在突破了传统纸制教材的基础上,也突破了多媒体教材中独立资源的状态。

2.在媒体技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更多样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更多样化的汉语教学。在组建的数字化汉语教学资源库不光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还有娱乐性。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更有效的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会知识的运用。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以实用为目标的学科,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获取的能力。将多媒体电脑游戏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更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

教育是广义的,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发挥了它独有的能量。游戏作为人们的一种人生体验,对事物产生认知并进行创造,游戏的能量不容小觑。教育在人们的努力中,逐步走向制度化实用化,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社会活动,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其中,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

3.开设对外汉语的网络课程

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教室这个特定的环境。在媒体数字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得到了更全面的补充,让想学习汉语的学生们随时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汉语学习资源,为对外汉语在语境上的缺乏进行了有效的解决。网络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丰富。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发扬。

四、结 语

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媒技术为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形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外汉语教学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的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使学生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参与下有效进行。传媒汉语教学也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进行更全面的探讨更高层次的追求,逐步走向成熟。通过传媒技术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传媒汉语教学的前景将是一片明亮,我们的要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扬光大,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彦琳.电视游戏节目“jeopardy!”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9).

[2] 张文洁.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传播现状研究――以武大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调查为样本[J].青年记者,2006(22).

[3] 康健.全球“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新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 张幼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探索――浅谈“分层、异步、共进”教学模式的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18-02

学生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接受院校大量增加,接受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个中外双方都受益的双赢格局。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层次稳步提高,学科的专业化、差别化在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与目前的高等教育有共同之处,又存在需要积极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和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发现问题,积极有效地调整工作思路,以适应国际留学教育市场的变化。

一、制约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调整相对滞后

教育部2016年初的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显示,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万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近十多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同比出国留学生人数却相对增长缓慢。在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方向制定等方面,国家的政策调整都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和开展留学生教育多年的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存在着许多的空白,成为制约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革新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在政府集中控制和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中运行的。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隶属于政府,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等等,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办事。目前,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它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影响深远的社会效益。但是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鲜有变化,接受西方教育的青年人往往在适应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上需要一个过程。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运作方式制约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产业是近些年来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还处于摸索和学习的过程。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使得教育体制上的每一点改革都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投入,从而也束缚了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然而目前,尽管我国对教育经费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高校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方面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高校在设立奖学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经费,从而制约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步伐。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认识起步比较晚,另一方面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各高校看来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和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从而导致对此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不足。

(四)缺乏宣传力度

十六大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留学工作精神。然而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对宣传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海外的学生通过偶然途径得知国内某个院校的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是由于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无法得知具体的申请程序以及更详细的专业情况而作罢。海外学子对我国高等教育不了解,对我国的高校及与留学生活相关的情况知之甚少,这是我们来华留学生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策和建议

“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一直是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主导思路。教育部在2015年工作要c别提到:要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教育部部长同志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吸引全世界优秀青年来华留学。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宏观引导,制定发展战略,发动全社会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

1.应尽快制定发展战略

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步骤及主要保障措施。为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留学生教育市场体系,使高校自得到真正落实,能根据教育市场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等,从而以更灵活的方式适应国际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

2.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加快出台留学生教育发展基金的相关规则,使用好有限的专项发展基金,突出重点,连续投入。扶持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支持重点课题研究。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这种认识,认真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加大经费投人之外,逐步向国家、社会、学校、集体与个人多元投资方向转变。这也是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必由之路。这种观念、思路上的转变,既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较好地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此外,还要设立留学生奖学金,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协作,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推动各校设立校级留学生奖学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留学生奖学金供给体系。

3.营造良好留学环境

进行国际化的留学生社会管理设计,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为留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制定吸引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的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奖励和优惠条件。

4.构筑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必须重视和加强留学生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尤其在学校知名度有限的情况下,要打特色牌,采取措施,突出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招生地区上的特色,同时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网络平台,让网页成为宣传学校和让海外学子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还可以通过国际教育协作组织招生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在海外进行高校教育宣传,这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过去那种仅仅靠学生带学生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足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影响,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合作办学、举办夏令营、海外开办中国教育展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

5.形成各层次的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和各类形式的留学生教育。符合条件的有能力和相关资质的专科学校和民办学校也可开展留学生教育。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注重层次和质量的提高,大力发展留学研究生学历教育。

(二)从社会层面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1.建立支援机构

探索建立非盈利的社会性留学生支援机构,为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维唷⑿睦斫】档确矫娴淖裳服务。缓解和解决来华留学生对异地他乡的不适应感,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2.成立研究组织

成立各种形式的留学生教育问题研究组织,对在留学生教育中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依托这些组织开展留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

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协助市教委规范和指导留学生教育市场。在留学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留学生教育中介组织,对高校的留学生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

4.成立志愿者组织

积极吸收外国留学生参与奥运会、世博会等志愿者组织,运用他们的文化语言优势,积极发挥国与国,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从高校自身层面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留学生教育的能力建设

1.制定教育规划

各高校应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在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和多种形式留学生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学历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逐步提高其在留学生中的比例,以达到提高层次和扩大规模的目的。

2.加强教学管理

各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工作应当根据学校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教学方面,继续推动教学改革。各高校应依托强势学科,设计特色精品课程。

3.拓宽联系网络

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积极与国外高校和专业中介机构建立联系,积极寻求与国外相关学校开展双向交流、合作科研、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吸引留学生,鼓励骨干师资和学科带头人招收外国研究生,充分利用校际关系学校及相关学术合作伙伴渠道扩大生源。通过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来华开设分校等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探索高校与在华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建立高层次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

4.加大资金投入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 高职;双语教学;影响因素;中外合作办学;调查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4号文件,推动了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10年间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截至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已达500门。与此同时,各级院校也纷纷借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一有利条件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双语教学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物流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为例,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就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更加有效地组织双语教学提供帮助。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该年级学生已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双语教学。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其中财务管理专业46份,物流管理专业31份,回收率为96.25%。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设计46道问题,具体分为8个方面,即学生专业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教师教学模式、教材用语、专业知识收获、英语学习收获和双语教学态度。问题选项分为5个等级,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3、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数据首先采用Epidata3.0录入,然后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用单样本t检验与3作比较,α=0.05作为检验标准。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双语教学调查的整体情况与检验结果

表1 双语教学调查整体情况描述

NMinimumMaximumMeanStd.DeviationStd.Error Mean

专业学习动机771.604.403.0130.60814.06930

英语学习动机1771.005.003.4372.78595.08957

英语学习动机2771.675.003.2424.80138.09133

学生英语知识771.004.502.3539.65563.07472

学生英语技能771.004.752.9123.77562.08839

教师标准教学模式772.254.753.4545.44003.05015

教师过渡教学模式771.504.002.6883.68843.07845

教材用语771.673.832.7359.47168.05375

专业知识收获771.174.673.0043.70450.08029

英语学习收获771.505.003.4048.64120.07307

双语教学态度771.005.003.7316.72151.08222

表2 双语教学调查单样本t检验结果

tdf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Lower(95%CI)Upper(95%CI)

专业学习动机.18776.852.01299-0.12500.1510

英语学习动机14.88276.000.437230.2588.6156

英语学习动机22.65476.010.242420.0605.4243

学生英语知识-8.64776.000-.64610-0.7949-.4973

学生英语技能-.99276.324-.08766-0.2637.0884

教师标准教学模式9.06476.000.454550.3547.5544

教师过渡教学模式-3.97376.000-.31169-0.4679-.1554

教材用语-4.91376.000-.26407-0.3711-.1570

专业知识收获.05476.957.00433-0.1556.1642

tdf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Lower(95%CI)Upper(95%CI)

英语学习收获5.53976.000.404760.2592.5503

双语教学态度8.89876.000.731600.5678.8954

注:均值与3做比较。

2、专业学习动机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学生样本的专业学习动机均值(M=3.0130)处于一般水平(t=0.187,df=76,p>0.05)。这表明,该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超出寻常的热情或冷淡,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学生在校第一年期间基本上以学习公共课程为主,对各自专业的认识尚属模糊,对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仍然认识不多。但是,在后续的相关性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专业学习动机与专业知识收获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27,p

表3 专业学习动机与专业知识收获相关性分析

NrP

专业学习动机与专业知识收获770.4270.000

3、英语学习动机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学生样本的英语学习动机1的均值(M=3.4372)和英语学习动机2的均值(M=3.2424)都处于较高状态(t=4.882,df=76,p

4、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情况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学生对自身的英语知识(M=2.3539)和英语技能(M=2.9123)评价较低,尤其是在英语知识方面(t=-8.647,df=76,p0.05)学生也感到自身听力和口语能力欠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双语课的专业教学结果(见表4)。因此,我们认为在开设双语课前一定要强化公共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打牢语言基础,迅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适时加开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逐渐熟悉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表达习惯和篇章结构,为双语课程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表4 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与专业知识收获相关性分析

NrP

学生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收获770.3080.006

学生英语技能与专业知识收获770.2840.012

5、双语教学模式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对双语课的两种教学模式具有截然不同的反映。学生普遍倾向于标准型的双语授课模式(M=3.4545,t=9.064,df=76,p

表5 教学模式与专业知识收获和英语学习收获相关性分析

NrP

标准教学模式与专业知识收获770.3300.003

标准教学模式与英语学习收获770.3610.001

过渡教学模式与专业知识收获77-0.3360.003

过渡教学模式与英语学习收获77-0.2120.064

6、双语教材用语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仍然期望使用汉语版教材作为双语学习材料(M=2.7359,t=-4.913,df=76,p

7、双语教学态度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学生对双语教学普遍持积极态度(M=3.7316,t=8.898,df=76,p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本院物流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基本认知和总体态度,明确了学生专业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英语知识和技能、双语教学模式、教材用语选择对最终教学效果的影响。在今后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系统考虑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等各个要素,以学生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的双赢为目标,努力提升双语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推动双语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 张新明,牟占生,李宗荣.大学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浅析[J].科技信息,2009(9).

[3] 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4] 徐宇清,竺志超,杨文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实情调查与教学深化的思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5] Han Jianxia.An Empirical Study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Jointly Sponsored Bilingual Programs[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