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新常态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常态 企业变革 企业分析
一、问题提出
新年伊始,一个非常火的用词―“新常态”充满了报纸杂志。从“新常态”的字面上不难看出,其有两层含义:即“新”―不同于既往,“常态”―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的出处,也许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常用的英文“New Normal”一词的影响吧。
在201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即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的趋势性的变化,并称这种变化将成为“新常态”。这种趋势性的变化,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同时还意味着企业彼此间的竞争将更加激化,分工更加复杂更加精细等。如果企业对已经或即将面临的“新常态”不加以充分认识,置之不理,不努力去适应这种“新常态”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仅凭过往的成功经验继续去经营企业的话,毋庸置疑,企业将很快和“旧常态”一起成为历史。
二、企业目的与战略课题
企业存在于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联中,为满足多样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战略就是作为实现这种基本目的的主要手段。
企业战略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实现能够提供被外部客户识别的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必须洞察环境的变化,有效利用各种经营资源,做出正确的适合于环境变化的战略决策。
不同的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存续以及业绩,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新常态”下,能否应对这样的环境变化,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组织能力,在威胁与机会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地调整各种经营资源,加以应对。
三、战略与组织的适应性课题
为实现企业战略所期待的目标,管控好组织行为、并使组织行为能适应战略的调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借助日美企业常用的两个企业分析模型,进行阐述。
(一)Nadler.D.A和Tushman.M.L①的适应性概念
图1是分析组织适应性的模型。Nagler.D.A和Tushman.M.L把组织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分解成四部分,即业务(是指组织以及其下属部门所执行的基本的、固有的工作或者是组织依据战略所执行的活动),个人(是指完成业务的个人),正式制度(构造、流程以及正式的制度等),以及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组织、组织规范或潜规等)。并假设各要素之间的适应状况,将会左右组织的效率。
Nagler.D.A和Tushman.M.L的适应性概念是指,四部分构成要素之间、彼此相互适应程度。例如,从业务和个人的关系来看,为完成该项业务,对应的个人,就要求其拥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换言之,对该业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相应的个人也必须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如果彼此要求适应的话,个人就能获得更好的成果。其他要素间的问题,以此类推。
该模型是指:如果在其他条件相等的状况下,各构成要素间适应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有效性将越高。这里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战略执行,组织所期待的成果与实际成果之间,有多少接近。
现实中②日美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在既往的环境中,都采用了这一分析模型,来进行组织内部调整以及变革,相应地,组织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针对上述的适应性概念,也存在一些疑问。正如Saker.D.A③所指出的那样,在明确影响既有战略的组织问题上,有两点疑问。其一,多样的组织构成要素,是否一定无障碍地支持战略执行?其二,组织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拥有相互的一贯性?例如:在要求团队协作时,报酬体系与其说是基于个人业绩还不如说更偏向团队业绩?或者说个人要适应文化?个人在中能否进行活动等的适应性疑问被提出。确实,组织的构成要素间,彼此相互适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留意,上述的适应性概念是作为影响既有战略实施时、明确组织上的问题的概念,是能评价的概念。虽说有些疑问,但反过来说,正是这些疑问,给这模型揭示了其有效性的一面,即:该适应性概念,在既定的战略实行时,或安定的并且是连续变化的状况条件下,为实现战略组成,组织的构成要素间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提供了答案。
因此,该适应性模型,在战略实施以及拥有连续的战略选择的状况条件下,如何能够让组织适应其战略,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该模型,在环境激变的状况条件下,对有利于新战略形成的组织行为,其有效性未必充分。究其原因,该适应性概念的背景,是因为局限在战略概念本身没有变化,是在安定性的、变化是连续的前提条件之下的。换言之,在不变或拥有连续性的战略的条件下,组织必须不断地适应其战略,该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思考。当然,这对于组织在安定成长期,是一个较为妥当的概念。
(二)Miles.R.E和Snow.C.C④的适应性概念
Miles.R.E和Snow.C.C对战略、构造以及经营过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的基本想法是,战略、构造以及经营过程这些要素的适应关系,将左右组织的成败。并认为,适应关系的崩溃过程,是由组织整体的素质低下所引起的,其崩溃速度受到竞争环境的影响。另外,大的外部环境变化,不仅会使适应和成果降低,还会从组织自身产生内部变化从而导致不适应。
Miles.R.E和Snow.C.C的适应性概念,由下列四部分构成:
一类型:最小限适应(Minimal fit)。面对竞争环境,所有组织都不可或缺。
二类型:紧密适应(Tight fit)。对内对外达到紧密适应的话,就会产生惊人的成果和强大的企业文化。
三类型:快速适应(Early fit)。获得独占地位的成果,会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四类型:脆弱适应(Fragile fit)。对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内部混乱均脆弱。
由上述适应性概念的框架,可以看出,二类型的适应是最安定的,其作为长期地持续保持优良企业的地位是最适合的,而实现了快速适应的企业也会渐渐地,有必要去探索,并实现向二类型的适应转移。
对该理论把能够实现紧密适应的组织,其将能成为优良企业的基础―这一观点,值得肯定。原因是,能够实现二类型的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p以及对内部的战略p组织构造p经营过程之间的紧密适应,能够获得惊人的成果,其结果不仅强大的企业文化得到构筑p经营管理p组织上的调整也获得了简洁化这样的效果。不过,虽说这种紧密适应与由此形成的强大企业文化,确实能够保持一贯性与安定性,但其反面,也会造成对环境变化的柔软性减弱,渐进的变化虽然可以完成,但伴随不连续变化的巨大战略转移的潜在能力,有可能发生被消除的危险。原因是,在这样的组织中,有一贯性较强的倾向,由此会更加强调管控和安定性,这样有可能就会造成多样性被削弱的结果。
(三)适应性概念的课题
上述两个模型的适应性概念或者说适应性思考,是为了既存战略执行的组织有效性概念,是以不伴随大的战略转移的渐进式适应为目标的,在比较安定的状况条件下,对行为企业而言,可以说是有意义的概念。但这并非意味着否定适应性概念。其原因是,在激变的环境下,对企业经营而言,不伴随大的战略转移的适应关系,非渐进式的进行,而是像创造性破坏过程那样地进行,破坏企业自身的既存适应关系,尝试大的战略转移。为了战略实施,企业组织必须拥有能够实现新的适应关系的能力。
要企业能拥有这样的潜在能力,经营者自身有必要洞察环境变化的动向,顺应发展趋势,进行组织变革。如果不能顺应发展趋势,组织自身不仅会出现抵抗等,同时也有可能会陷入瘫痪状态。为此,重要的是经营者有必要不断地用与竞争者不同的方法,拥有能够对应每个时期的环境变化的姿态,引领组织创新,去实现大的战略转移。所谓组织创新就是要创造能对应新挑战的新能力与资源。这些新能力与资源是指,为组织而工作的个人的技能以及能力,另外不仅包括机械设备这些有形资产,同时还包括信息以及系统等无形资产。
由此,经营者不断创造出组织的某种紧张状态,促使组织成员不断改变思维,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并由这些能力所带来的创新思维去促进战略形成,将变得重要。
从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这里的适应性概念,是指渐进式变化的概念。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的对应,企业自身必须破坏这样的适应,在新战略转移的基础上,有必要朝着更高的适应阶段挺进。
四、启示与展望
上述对组织适应性概念的讨论,对中国企业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这些模型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如何提高组织有效性或曰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们如何分析企业,如何找出企业存在的课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中国不缺乏战略家,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官僚化,缺乏创造性等原因所引起的组织效率低下或曰执行力不足现象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新常态”的出现,企业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在此情况下,如若企业家不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变革加以应对,企业将很快和“旧常态”一起成为历史。
注释:
① Nagler,D.A.・Tushman,M.L.,"A Model For 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pplying a Congruence Perspective,"in Tushman.O’Reily・Nadler edited,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Harper&Row,1989.
② 笔者曾经在日本的大型经营咨询公司,就借助过该模型,对数十家日资企事业单位做过诊断以及咨询。
③ Saker,D.A.著、野中郁次朗等U〖槁允鼋U印渐昆ぅ浈猊螗缮纭1986年.
④ Miles.R.E.・Snow,C.C.,"Fit,Failure,and the Hall of Fame,"in Tushman.O’Reily・Nadler edited,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Harper&Row,1989.
参考文献:
[1] Nagler,D.A.・Tushman,M.L.,"A Model For 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pplying a Congruence Perspective,"in Tushman.O’Reily・Nadler edited,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Harper&Row,1989.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企业管理者 领导能力
一、经济新常态给企业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客观判断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力
将经济新常态作为治国理政在新时期的关键词,社会各界自此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概念描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对经济新常态的各种观点进行传播和介绍,研究角度和研究深度也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能够对庞大繁杂的信息进行精准地判别并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带领企业的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并坚持正确的立场,在充分把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辩证地分析和预测,意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极端性,从而精确地把握经济新常态一词的概念和内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正确地意识到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脉络,为正确决策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角度去制定战略。
(二)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公司治理结构科学性的决策力
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企业的管理者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受到董事会的行政指导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重要决策需要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和审核,企业决策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乎到企业自身、股东、债权人、员工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经济新常态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企业决策内容愈加复杂和晦涩。企业领导者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把握经济新常态大方向则是对其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
(三)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整合资源的能力
企业管理者在不同类型资源进行配置、融合、激活和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就是资源整合能力,优异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发挥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动态地反应出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和价值最大化追求。笔者对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表现良好的企业往往都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降速时期,企业如果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获取新资源、新技术的话将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但是整个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资源大量闲置、资产价格下降的客观现实情况。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的破立结合的一种改革方式。企业的管理者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该具备战略性资源整合的能力,做到重点把握、有的放矢。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大胆突破、发挥魄力,对现有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并通过资产剥离、资产出让、债务重组和股权转让等方式进行资源重构,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大胆地创新突破,设立研发部门、进行资产盘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者提升自身领导力的方式和方法
(一)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自助活动进行领导力的提升
西方管理学家和领导学研究者对自我领导和自我驾驭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注明的管理学家雷瑟姆认为自我驾驭是提升自我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能够将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优的一种能力提升方式。通常来说能否进行自我驾驭是区分平庸的管理者和卓越的管理者的重要方式之一。自我驾驭包含了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双重因素,企业管理者要提升领导力就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有效融合和有机平衡。企业领导者要提升自身领导力应该首先选择自我提升途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中管理人员是素质最优的一部分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和进取之心上都要强于普通员工,他们应该具备自测、自省和对照他人的方式来寻找自身能力尚需要提升的方面,然后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行动方式来深入学习和强化实践,上述活动过程中就是自助活动过程。自助活动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习实践经验,应该让学习和实践之间互通互助、相辅相成。当前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管理者应该借此机会发现能力和素质上的短板之处,自觉地进行学习,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发展型活动进行领导能力的提升
企业管理者可以选择任务学习、岗位轮换的方式进行领导能力的提升。任务学习是指通过安排给管理者实际难题和问题来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能力提升方式,任务学习的重点在于在学习任务的时候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经济新常态导致企业管理者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并且问题和情况的出现可能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企业管理者在任务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新产品开发和推广、人员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进行学习,从而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轮岗学习,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人员通过轮岗的方式到所需的岗位上进行工作,从而对自身所欠缺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进行全面的弥补。经济新常态中,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频繁发生的事情,部门和业务之间的 重组时有发生,岗位轮换则可以为企业储备足够的有效人才,使得企业能够平稳稳定地渡过市场经济转型和攻坚的关键时期,提升了企业内部组织跨部门协作的能力和经济效益。岗位轮换能够给予管理者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问题的机会,并能够使其在轮岗过程积累足够的人脉关系,全面地了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和所处的位置。
参考文献:
(一)“新常态”的概念及特点
“新常态”这一词是由主席第一次提出的,他首次提出这个词是在2014年5月前往河南考察的行程中。在这一次被提出6个月之后,主席于2014年11月首次对“新常态”一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的“新常态”主要指的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方面。“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点: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政治呈现“新常态”;社会建设也呈现“新常态”。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新常态”一词不仅适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方面,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也逐渐呈现出“新常态”的局面。但是,在“新常态”之外,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存在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一些缺点。
1.企业管理分层较多,责任分工存在交集较多
在中国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集中暴露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个:企业管理分层较多,部门、人员分工存在交集过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员工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存在,而这些领导出现不同意见时,员工的具体工作一般会陷入停滞。另一种影响工作效率的事也会产生:当部门、员工分工不明确、存在较多交集,而出现的问题多个部门、人员都有责任的时候,就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会导致企业内部出现矛盾,并且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2.没有将科学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引入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较晚,这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目前正处于过渡转型阶段,在这阶段,需要一个科学的、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帮助中国企业在人事管理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提供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如绩效评估功能、激励管理现状及建议、人力资源的规划。此类软件没有引入,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难以完成高效、科学的目标。
3.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不足
由于中国的企业大多缺乏发展的理念,只注重眼前的生产效率及所带来的利润,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职工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入职后的岗位培训计划,这也就使职工在单位一直使用陈旧的知识、技能,使职工今后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企业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不能及时使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也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常态”给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主要影响的是我国的一些外贸企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外贸企业也受到了冲击,企业的用工需求逐渐减少,企业在职员工多面临辞退、降薪的压力;许多企业在经营销售方面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这也就导致对企业销售量的预测不准确,也就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加大,从而使企业的运转、资金流转有出现周转不畅的情况;受经济组织整合的影响、大型跨国、跨行业企业的出现,许多大型企业出现了人员、机构的重组;我国相对落后的行业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面临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的压力。以上这些也就是“新常态”给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的众多冲击。
(二)“新常态”的经济也使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新需求
正如上文所说,“新常态”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区域经济上的结构调整、城乡经济上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上的结构调整,其核心就是平衡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这一调整必然会带来各区域的劳动力数量分布及劳动力素质结构产生变化,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各区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与区域经济上的结构调整类似,城乡经济上的结构调整也会导致城乡劳动力结构上产生相似结果,按照中国目前的城镇人口比例来看,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将逐渐提高,城镇的劳动力更加充足,城乡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出现新的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加快我国传统行业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的制造业持续稳步发展。这种变化将导致创新性驱动的产业中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相反,在各个行业中,企业对整体素质不高的人员的需求逐渐减小,甚至需要通过裁员、削减工资来保持企业的生产成本处在较低的水平。
(三)企业的管理逐渐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
面对“新常态”带来的种种改变,中国的企业必须积极应对。经过以上的分析,“新常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新常态”浪潮给中国各企业带来的冲击、影响,中国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将企业管理的核心逐步放到人力资源管理上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人事管理,仅仅注重员工的考核、绩效评估、及与员工的合同管理等最基本的方面。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人已经上升到了资源的高度,因此,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之间的重要联系,可以使企业更合理的利用每一个员工。更可以对每一个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构建一个结构更加合理的团队,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关键词:新常态;资源经济;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07-02
我国一向号称是一个“资源强国”,在陆地面积上具有强大的优势,而且大自然是“富裕”的,似乎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水域都蕴含着无尽的“财富”,于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资源的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此情形下,虽然我国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资源强国”似乎已经慢慢名不副实了。资源的几近枯竭对我国以资源为主的资源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同时明确指出,相关各国应共同努力,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项宏大、长远的战略,它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带来极大的改变,也将毫无意外地推动我国企业、装备等“走出去”战略不断向前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优化我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的环境,而且对我国国内资本、产业以及产品的输出同样大有裨益。
“一带一路”战略将会给资源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而推动资源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资源经济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与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
我国资源在总体上呈现出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少的特征。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总量,这表现了我国资源的有限性和短缺性,再加上较低的资源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无节制的开发造成我国资源的几近枯竭。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众多自然资源的一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物质基础,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
(二)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资源经济,从字面看即可以知道,此种经济形态的关键在于“资源”二字,而资源又意味着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够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去的。将“资源经济”调换一下位置,即“经济资源”,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才符合资源经济中的“资源”二字。因此,我国能够利用的经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也表明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状是,为了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经济产业对经济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开发,且缺乏科学的规划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可利用,在这种发展方式下,资源消耗急剧增长,资源的储藏量越来越无法满足资源产业的“大肆开采”,从而造成无法适应资源经济原本的发展速度,我国的资源经济发展即到达一个“瓶颈期”。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5月,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由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形态的更高要求,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从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第二,新常态要求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第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新常态背景下,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四,新常态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更高的追求,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都是如此。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的提出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不断达到新常态提出的高要求时,我国资源经济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实际增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引用的一句话,即使是仅有7%左右的增长,不管是速度还是数量,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资源经济主要是以资源为发展依托,而资源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资源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为了保证资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高发展效率,科学性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资源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从而有利于资源经济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减少的资源总量的现状。
最后,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政府不断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从我国国内的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内新的一轮改革吹响了号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举措,都将为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
2013 年开始,大型矿业公司的市值出现大幅度的缩水,全球对勘查的投资也大幅下滑,重要的矿产品价格随之全面下降,主要的金属矿产品出现供应过剩的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尽管市场和资源都呈现出有限性,各国对此的竞争依然日益激烈。全球化的最重要表现在经济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对矿产资源的配置也逐渐趋向于全球化,矿业的发展与竞争格局日新月异,资源经济作为其中关联性最为密切的一项产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资源经济发展伊始,由于该产业热衷于追求发展速度,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进行野蛮的、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随之而来的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无法满足高速下的开采力度,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新常态的提出,也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严格按照其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科学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应对机遇和挑战的策略
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为资源经济的新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范围,一方面为我国对全球资源的进一步实施、境外资源和市场的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涵盖65 个国家(含中国)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多数是新兴的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与我国具有资源互补、经济互助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充分认识现状,主动适应新常态
如上文所说,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经济的发展已经到达 “瓶颈期”,资源经济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而新常态对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资源经济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且由于其经济结构依然滞留不前,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
我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国土资源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观大势、谋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路。”在资源经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着重对资源的科学利用和配置,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全面深化资源经济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资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是一种耗竭性的经济地质体。我国在经过建国以来的十年的经济建设后,科技、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对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消耗,部分矿产资源甚至已近枯竭。因此,为更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解决能源的需求短缺,我们应该更多将视野投向境外,在加强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的大力合作的前提下,对该地区的现有的丰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科学规划资源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资源经济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这主要是当时开采利用的技术处于落后的状态,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资源进行开发时的不当行为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较大破坏,生态压力随之剧增。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减速转型和提质的重要新阶段,是生态减压的新契机,我们需要不断推进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细化利用步骤,提高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解决生态问题,提高我国的生态承载力,推动资源经济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模式。
结语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新常态”也不例外,其提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资源经济产业的向前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并在新常态的要求下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以不断获得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平.姜大明: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的机遇和挑战[C].2015-02-18.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整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经济差距显著缩小,第三产业代替传统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等等。这些变化无一不对我国企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人力资源决定企业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有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对企业整体经营成本的控制,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各行业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概述
所谓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即是指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相关体系制度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极强的推动性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提高企业职工对于其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相关工作的方案制定和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依据、正确反映且也当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济利益等等,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能力的显著提升意义重大。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难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前期投资大、投资收效慢、受益期限长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展开的过程当中,其成本管理工作中,诸如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实际确定和量化的,因而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的切实展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内容的涉及面十分广泛,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展开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诸如国家政策调控、市场波动等企业无法控制解决的因素影响,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最后,由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时日尚短,因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概念认识仍旧较为模糊,从而为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普及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优化完善策略的有效实施,是提升企业组织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对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我国各行业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不断加强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实施和展开:
1.不断提升我国各行业企业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并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加强培训等具体形式,不断加强其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的思想意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实际效益。
2.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和使用方面,企业理应切实从其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以适合企业建设发展作为其对于人才聘请工作有序展开的主要原则,切实将综合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作为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从而在满足其自身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企业在人力资源获取方面所白白浪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3.在企业组织系统结构管理方面,适当通过改变和调整企业管理模式的手段,切实明确企业内部任一部门职员的职能和权利,有效避免因企业管理基层过于重叠而造成的人员冗杂、工作效率地低下等不利现象,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组织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时效性,从而为企业职工的自身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4.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长期发展规划方面,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理应坚持以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为中心,充分结合当前时代、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综合现状,切实为企业拟定出一项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时方案,并及时组织落实,从而不断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规划性。
5.目前,在科学技术手段水平日新月日的背景下,我国各行业企业理应通过及时引进新理念、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等多样化的形式手段,不断加强其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实践能力,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从而有效提升其员工的综合工作效率及质量。
6.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随着人们的就业渠道和就业面不断拓宽,其就业选择也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更好的吸引员工、稳定员工队伍便逐渐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可以适当的通过合理化薪酬设计等方式,有效降低和避免企业员工流失的问题。
7.企业良好工作环境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集体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样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探索
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稳定的结构保证经济的稳步增长,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经济总量的情况。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关系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风险辨别途径也要不断完善与发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对审计理念的影响
随着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要发展的前提是保证其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国家对审计的规定,对于企业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原则性问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谨慎处理;2.坚持原则不退让:对于企业审计过程中对于企业发展中严重危害国家、企业利益的行为要严格处理,做好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共财产等问题要严肃处理;3.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以创新适应企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鼓励创新管理,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4.推动改革发展: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深化改革力度,促进企业,贯彻落实政府相关改革方案,促进企业改革升级。
(二)对审计范围的影响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审计工作的相关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设计范围变广,企业内部审计由原来的单纯的关注企业管理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以及对各部门、重要工作岗位等的关注逐渐扩大,立足于企业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三)对审计现代信息化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审计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审计工作效率,规范了作业流程,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更加规范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审计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是企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
(一)在管理角度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
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力度,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考虑所使用的制度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要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企业的文化,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力度,做好企业的全面预算,加强对企业的管控制度的实施,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立足业务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业务水平,从审计的人财物三个方面对企业的业务进行管理,首先对于企业的员工要人性化管理,给予员工符合规定的福利待遇,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提升企业的整体业务能力;其次关于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对于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营收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各种资金管理严格合法。关于企业的物资管理,要有详细的记录和严格管控,要观测物资的账务是否准确、营销方式是否合理,价格是否合理等等,做好关于业务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形态的变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状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常态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新常态是在经济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正常状态后又恢复正常状态的情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是保证企业经济高效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加强企业的内部对风险的评估机制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地提高且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经济新形态引导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要求生产企业各部门、各领域密切配合,从全局出发,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因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木.谈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J].财经界,2016,32(2):238+240.
[2]申保清.试论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24):213-214.
“新常态”对于“常态”的概念来说,是对于我国之前经济GDP增速平均7%~8%的常态来比较,而对于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要求来看,是必将经历的一个持续的经济增速放缓的“常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各行各业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形势,由于受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经济活动上压力陡然增大。
1.低碳环保的要求
新常态下要求电力生产结构要向着清洁低碳转化。我国“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承接中,环境的保护与减压成为了工业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电力行业要带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煤炭能源日渐枯竭、我国全国范围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电力产业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利用。到2020年,我国目标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15%,2030年要达到20%。经济新常态,在一个侧面成为了电力产业生产结构转型的重要的经济环境推动,实现能源节约、高效使用,千方百计降低煤炭使用,并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确保合理控制需求总量,科学规划供需关系、协调配合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以达到新能源使用比例的稳健增长。可以说新常态,给了电力生产向低碳环保方面转变的一个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对于电力产业改革,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技术水平分析、市场供需分析、国家建设分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这几个因素考虑。在我国电力技术与设备发展缓慢的时期,计划经济占主导,电力属于国家主要建设的环节。在改革开放时期,电力企业开始尝试自负盈亏,由于市场需求大,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电养电来进行经营,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力生产仍然属于统一调度、统一规划。21世纪初对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电力企业拆分重组,建了大型电力集团,由电力集团自主经营核算,重组是电力行业企业化的基础。随着企业机构改革的深入,电力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进而对国家建设与市场需求有了进一步的平衡,电力企业的市场化,直接影响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对煤炭行业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常态下,我国电力产业仍需要深刻的调整变革,尤其是要在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电力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电力企业在行业的垄断,提高电企竞争意识,促进电力企业在技术上与产业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深层次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电力企业求生存的必经之路。电力企业想要在新常态下潜心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研究电力市场发展要求与自身缺陷,更新管理经营观念,科学定位自身所处地位,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挖潜提效。
3.实现优化升级的要求
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在国内与国外的竞争形势,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的放缓而减弱。对于国内竞争来说,随着西电东送电量大幅增长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就地供需的平衡模式被打破,因而,我国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的竞争就涉及到了跨地域范围,成了全国性的竞争,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火电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能源约束和环保约束的不断加强,国家加大了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因此,对于传统的煤电企业,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必将要将其减产和停机作为代价来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要与其他电企以及新能源企业竞争。而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带来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外资或是跨国企业对我国大型电企的冲击,新能源的使用,在技术上以及管理方式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我国电企也将面临引进来的竞争压力。
二、电力企业经济活动需做出的调整
1.调整经营战略,整合现有资源
认清自身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这是电企从提高内部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常态,首要做的工作。加快转型,首要要以调整战略定位为基础,注重有效经营、符合市场规律、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生产进行可持续升级,注重实效与稳健,进一步的缩小改革风险。整个大客户与资源供需的产业链条,在捋顺上下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市场化
提升经营管理的执行力与创新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坚持积极开发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煤电项目。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围绕煤炭、科技、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的产业协调电力生产,要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逐步进行技术升级与产业调整。
3.细化经营管理手段
电力企业大多带有传统国企粗放管理的特点,而在新常态下,要精细化管理。在经济活动分析上,要通过量化与数据分析,引导对市场供需的准确理解。在财务管理上要在成本管理下功夫,在企业的节支降耗上加强管理。在经营管理手段上,要增强激励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作用,进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在内部管理上为企业在新常态下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王强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东光县供电分公司
[关键词]新常态下;中国社会;中国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6.01.201
1 正确认识新常态
(1)新常态概念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新表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由自身特点和当前世界经济特点决定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片面追求GDP高增长、缺乏市场经济下必要的法制和制度建设、缺乏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等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以及产能过剩所积累的问题,是形成“新常态”的内因;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我国的外向型经济部分承接的是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任务,而高成本、低收益、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的增加,致使经济结构朝外向型、低附加值、低端产品或零配件制造倾斜,国际收支账面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形成受制于美元政策变动的不利地位,加剧我国目前新常态的形成。
(2)新常态的特征:一是GDP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甚至是中速增长转换。二是增长方式从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向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增长。我们要“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低增长,而是通过调整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以期经济长时间发展。
(3)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六大趋势。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收入分配变化的阶段转折;职业结构变动的阶段转折;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转折;社会发展质量的阶段转折。上述六个阶段转折,意味着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领域,都出现了一种新的常态,或者说一种新成长阶段。这既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
2 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赶超发展症。如经济增速过快、经济增速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等。我们不仅要看到增速的业绩,同时还要看到其所付出的代价和产生的问题。
(2)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第三产业依旧滞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行业”比重偏高;高附加值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较低,低附加值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偏高;品牌产业比重低。
(3)经济效益低、创新驱动力不够。经济效益低即表现在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益较低,也表现在某种要素的生产水平偏低。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因为:知识资本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费用增速一直在20%附近上下波动;企业创新活动不普遍,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好模仿制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下降,特别是通信技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进口比重下降尤为显著;人力资本增加遇到瓶颈,据预测,2025年后人力资本将开始减少。
(4)资源环境形势严峻。中国资源能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雾霾、水土污染是困扰当今社会的常见问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遏制,森林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引发一系列灾害。
(5)经济风险飙升。中国经济杠杆率过高。其债务总额达GDP的250%~300%,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已超过16万亿,2015年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约1.8~2.0万亿元,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货币信贷过度扩张,不良贷款率上升;影子银行过快增长,风险较大;高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较多;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6)扶贫面临新挑战。新常态下,经济驱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部分就职于中低端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可能回流,极易使脆弱家庭返贫。
(7)治理秩序不足。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治理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依旧存在不足和缺陷。例如:政府公信力不足、人治状况依然严重、官员腐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政府问责制还未真正确立……这些都构成中国民主治理的重大挑战。
(8)社会组织体系不健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组织架构有“强政府、弱市场、弱社会”的特征,改革开放后具有“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的特征,这说明社会组织架构需合理调整。
3 适应新常态,攻克难题
(1)找到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要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关键在于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各种公平,化解中国经济泡沫。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是政府提出的改革的三大公平。在公平环境下保持合理增速以适应新常态。
(2)工业化的逻辑开发。处理好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关系;政府要着手确定一系列具有科技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以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以智力化、资本化、效率化、国际化为目标,既重视传统服务业发展,又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拓宽创新融资渠道;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般投资者无力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和全部风险,而一个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金融体系则能为技术创新的成功提供一个较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创新的宏观引导;建立有利的激励机制运作政策平台;加快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开拓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4)加强环境保护。新常态下环境管理目标必须强调和回归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根本目标。目标导向从管好污染物总量,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工作重点从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转变;管理途径从依靠环境容量,向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综合支撑转变;用法律守住底线,用制度划清边界,用治理保证效果,建立全面有效、标本兼治的管理体系。
(5)稳住大局,缓减经济风险。妥善处理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停止回报过低或完全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输血;停止刚性兑付;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清盘;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
(6)扶贫新对策。建立贫困村扶贫村资金项目;村级扶贫重点是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培育;在贫困村组设立公益岗位;积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推行有利于穷人的农业产业链政策;落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制度职责;加强贫困片区内中小城市的包容性返贫工作,把帮扶工作纳入到流入地政策覆盖范围。
(7)重构中国治理秩序。确立核心政治价值,重构政治认同;强化公民教育,提升公民在公共治理中的主体意识;强化执政道德,再造政治信任;完善制度环境,扩大公民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自治;注重地方自治和行业职业自治。
(8)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一方面通过社区组织、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改革盘活现有社会组织资源的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民间组织扩大社会组织资源存量。大力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实现人民团体的职能转变;稳步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冬冬.2015年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J].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15(2).
[2]蔡P等.以新视野面对新常态[J].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15(3).
[3]任保平,周志龙.新常态下以工业化逻辑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J].社会科学研究,2015(2).
[4]左停.新常态下扶贫工作面临新挑战[J].社会观察,2015(8).
“新常态”是经济学领域的词汇,2012年,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将“新常态”引入中国经济发展的语境中,为之赋予了中国语境下的深刻内涵。但是,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而论,“新常态”却渐次超越了经济领域而具有普遍意义。在“新常态”渐趋流行的语境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倡导“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常态。在“人们生态觉醒”的环境新常态视域下,一贯倡言践行的“生态旅游”面临哪些困境,当如何突破而获得新生?凡此种种,无疑是值得慎思的重要课题。
一、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旅游的内涵阐释与显性特征
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沉痛代价的,“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表征不断常态化,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临界值”[1],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可以承受的最大阈值。在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旅游也被注入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的。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颁布实施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GB/T26363-2010)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定义,即指“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而以生态环境与资源为目的取向开展的一种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又能进一步促进人类认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2]。此概念突出了旅游活动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借助生态优势继而尽现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让游客尽情地访问、鉴赏、享受自然美景和地域文化,突显了认识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活动主旨和意趣。遗憾的是,在征服自然、确保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力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始终难于寻觅,生态旅游也是虚有其表而缺乏应有的实质内涵。
随着“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经济观、生态平等新价值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资源观等观念的重新确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万物和谐、互动共生”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常态”。而新常态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在实现经济增速略微放缓、增长趋于平稳、增长动力多元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力促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提质增效,其终极指向是创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和谐家园,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国民幸福感显著增强。社会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旅游不再是一味地满足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旅游活动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尊重自然当头、保护环境优先原则下,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不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性提高,进而赋予生态旅游以尊重、顺应自然和采借地域文化知识为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的深刻内涵。
相较以往,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特征尤其鲜明:其一,尊重、顺应自然被置于相当突出的位置。基于“以人为中心”发展思维束缚,自然成了人类支配、奴役的对象,重索取而轻回报,甚至某些地方对自然的践踏和破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时至自然重要性凸显的今天,“自然资本代替人造资本成为稀缺要素,环境成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3]。重现蓝天、延续人类必须给予自然以尊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改造、利用自然。以自然资源、地域文化为重要吸引物,以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护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更是如此。其二,“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明显让位于保护环境优先。由于观念上的偏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才是硬道理”被人们恶意地曲解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果在带来GDP增长的同时,自然生态却趋于恶化。涸泽而渔的旅游资源开发显然与“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生态旅游旨在旅游自然的渐进开发、永续利用,给人以美的享受,资源、环境保护应当放在第一位,绝非传统思维中的经济发展优先。其三,在欣赏自然、愉悦心境的过程中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解”。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和解)是马克思的生态价值取向。生态旅游秉持生态保护优先的价值理念,旨在借助人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充分发挥自然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功能,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逐渐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理顺彼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解”。
二、新常态视域下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995年1月,首次生态旅游学术研究会在西双版纳召开,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正式启幕。然而存在于旅游经营管理中的现实困境却成为制约生态旅游稳步有序推进的桎梏。推进生态旅游的实践活动中,高扬生态旅游却“只是打着‘生态’二字的幌子进行泛滥式的游生态”[4]是其间最大的伤痛。此话尽管尚显夸张,然而也并非虚妄空论之语。基于此境,清醒认识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困境是探寻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和路径的重要前提。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中,生态理念尚未充分融入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5]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珍视自然、呵护环境的生态价值观念,这是需要认识和适应环境“新常态”。但是,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许多旅游经营者及管理者往往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生态旅游总是被视为掠夺资源的一块“遮羞布”,只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近期效应和经济效益纳入其间,而对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利用程度、远期的环境影响评估的关注不足,“大规模地打造景观,无论是在景观选址还是在新修建筑中,都呈现出对自然的过度改造利用和资源掠夺”[6]。而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方面,从产品营销的角度而言,对包装略加渲染也在情理之中,但抛开原生态的包装和设计则明显有悖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在民俗技艺的表演活动中,“迎合游客的兴趣随意改变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而逐渐世俗化,导致了民俗资源的‘庸俗化’”[7]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过渡消费导致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生态系统失衡
生态旅游是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借助旅游资源去追求意趣、陶冶情操、享受生活,但是攀比消费的观念和高碳的生活方式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这种不良现象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首先,自驾游旅游者数量的攀升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威胁。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驾车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自驾出游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而且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对环境质量、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不可低估的。其次,旅游食住中的享受型消费方式造成资源浪费、水体污染。在旅游活动中,便利、卫生、快捷、安全的消费环境是广大游客的基本诉求,而为了满足游客诉求,酒店宾馆往往提供以一次性洗漱用品的透支消费和新奇食物的诱导消费。多项调查表明,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使用率不高,绝大多数成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再次,旅游经营者坚持经济利益优先原则,游、购、娱等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经营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根本动机,利用游客游玩、购物、娱乐等项目活动,经营者采用多种手段诱导游客消费虚拟景观、虚假商品,不仅没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反而是对生态环境的又一次破坏。
(三)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条款基本上是鼓励性的,法律威慑功能难于彰显
我国涉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多,其中涉及生态旅游或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条款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所涉条款带有较强的弹性和较大的模糊空间,且鼓励性条款偏多而约束性、禁止性的条款较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主席令12届第3号)为例,从“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等诸多条款来看,“鼓励、倡导、应当”等词语或是鼓励性的,或为准许性的,而非禁止性的,况且就破坏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或非环保的旅游消费方式的惩戒措施又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缺乏相对明确的惩罚性条款。现行社会大环境下,倡导并践行生态旅游,增强旅游活动主体科学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鼓励性条款固然相当重要,但禁止性条款也是必要的,以提高法律的威慑功能和约束力。
三、新常态视域下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为免于“旅游使旅游成为不可能”[8]的悲剧发生,秉持环境生态理念,自觉践行生态旅游是必由之路,也是新常态下人与自然和解、携手迈向未来的关键。
(一)加强旅游行为监督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等旅游活动主体都具有趋利性的一面,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活动成本,酿成生态环境“公地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旅游管理者作为其间的中立者、协调员,却与之不同。在此层面上,旅游管理者在推进生态旅游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旅游管理者应当对生态旅游进行正面引导。根据旅游形势发展需要,适时出台生态旅游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对选择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拓展等活动进行积极宣传和正面鼓励,并给予适当的生态补偿。同时,对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却行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欺骗性旅游行为进行行政性约束,对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群众反映尤为强烈的消极旅游行为甚至可以借助法律武器进行适度惩处。
(二)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为要的原则
不容置疑的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循环利用的的最佳手段,而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则是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不再是强调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条腿走路,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前提,对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因此,在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在考虑经济回报率的同时,更需要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资源持续开发进程中,要秉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尽可能展示旅游资源原貌,突出旅游资源的本真效应,“真实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使旅游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意义”[9]。与此同时,就旅游景区的各类景观、生态环境、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使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高度融会贯通”[10],这才是符合高水准生态旅游目标要求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
(三)注重生态环境教育
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指导下,旅游者应当选择相对科学、健康的旅游消费方式,摒弃甚至抵制高碳、奢侈消费。[11]纠正不健康的旅游消费心态,树立健康消费理念,首先,需要对旅游活动主体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从过去的强调经济高速发展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常态”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部分旅游经营企业及旅游管理者依然沉浸在追求GDP增长的睡梦中,“经济先行、资源跟进、环境让路”的思维惯性难于在短期内消除,另一方面由于广大旅游者长期浸润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维意识中,科学的生态观念尚未形成,需要借助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给予适当引导,在树立生态平等观的同时有效提升其环保意识。其次,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重拾节俭消费观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游驾车、住宿上星、餐饮提档”成为旅游消费的一种时尚,而此消费方式恰是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杀手,对景区周边环境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绿色消费旨在旅游者出游时尽量减少私驾的次数,倡导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寻觅原生态,领悟“回归自然”的真谛;低碳生活意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的使用,旅游活动中倡导节俭、朴实的观念,做到绿色出行,生态消费。
(四)加强法律法规中刚性条款的制定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