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第1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2002年度的各项诺贝尔奖已经陆续评出,获奖者中依然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迄今,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科学家总是与它无缘?诺贝尔奖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得奖不是科学家的目标

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得知获奖的消息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意外”,甚至“难以置信”。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瑞典科学家芬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感到万分惊异。”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田中则说:“接到电话时,我根本没有弄清他们在说什么……直到现在我还感到难以置信……”田中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他一门心思地搞研究,不参加升级考试,所以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主任。孜孜不倦地工作,这才是真正搞研究的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的潘维教授说:“向来,诺贝尔奖并不是科学家追求的一个目标,没有哪位获奖的科学家是为了得诺贝尔奖才搞科学研究的。”他说,诺贝尔奖是为那些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而设立的,以表彰他们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同时,这些在基础科学领域工作的人,平时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得到的薪酬很低,而他们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诺贝尔奖是对这种科学精神表示敬意。

金钱堆不出诺贝尔奖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的科研经费有了保障,实验设备先进,科学家的待遇提高,就一定能出诺贝尔奖得主。但潘教授认为,好的学者不是用钱堆起来的,一流的学术也不是靠钱就能做出来。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更不行。在建国初期,我们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既没有必要的设备,更没有充分的科研资金,但是我们成功了,那靠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强的精神。现在,我们的条件要比那时候好得太多,钱也比那时候多得太多,但我们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却不如那时候。许多学人都被名利所累,忙于出书,忙于出各种成果,忙于赚钱,忙于出名,这样浮躁的心态是做不出科学成果来的。

潘维教授说:“有人觉得花钱就能买来科学,其实不然。重赏之下不一定出得来学术成果,反而还容易出来学术腐败。科学不是为赚钱设置的职业,科学家不是商人,诺贝尔奖并不是给以赚钱为目的的人而设置的。”

纯洁的学术环境是诺奖的摇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大环境才会有利于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呢?潘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犹太人是靠手抄来延续《圣经》的流传,他们专门养着极少数抄写圣经的人,并把他们视为自己民族文明的传承者。在犹太社会富裕时,这些抄《圣经》的人仅仅享受最基本的生活供给,使之心无旁骛。在犹太社会遭到灾难、极端贫困的时候,社会也保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供给,因为在犹太社会看来,他们的生存是文明延续的希望。潘维接着说:“科学家就好像那些端铁饭碗的抄《圣经》者,只有给了他们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他们才能安心地搞研究,才有可能在十几、几十年的研究中出成果。就像美国教授的终身教职,就是为了给教授们提供一个永远有保障的条件。”比如美国的政治学教授,博士毕业后拿到教职,年薪4万美元,再经过6年的努力拿到终身教职,直至退休年薪也不过6万美元,它是一个稳定的职业,但绝不会赚大钱。如果想赚钱,就不当教授了,更不用读博士。美国经济好的时候,MBA一毕业,起薪就是六七万美元。选择了学术研究,就是选择了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而言,应为学者们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稳定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纯洁的学术空间,而不是拿金钱来诱惑他们。为金钱名利而做科学研究,突破的可能性就低,走邪门歪道的可能性就高。

从求学时期找原因

对于诺贝尔奖,中国人历来都有很深的情结。本届诺奖公布后,许多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发表了看法。

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一位研究生说,日本的几位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基本上都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天才型人物,尤其是2002年两位,他们在大学时的学习成绩甚至都不太好,因此不能把他们的获奖归功于求学时期。我觉得,主要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不错的,要想得诺贝尔奖,必须改变目前的太急功近利的研究体制,改革目前的官本位制度,为真正做研究的优秀人才提供较为宽松的研究环境。

在一家网站的BBS上,有位网友说:没有得到诺奖,并不能说明我们是笨蛋,但它一定说明我们培育人才的制度是有问题的。说实话,没有出现大师级的科学家,致使公众无法看到本土科学的发展方向,看不到要做科学家的意向……没有人再愿意说“我长大了要做科学家”!

一位哈佛毕业的博士说,一个学者的生涯,主要包括求学时期和研究时期。我们现在反思中国为什么没人得诺贝尔科学奖时,似乎都在关注研究时期,比如,重新审度我们的研究条件、设备、经费、课题等,希望在这方面加以改善,增进与国际接轨,以求早日出诺奖成果。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出台的“百人计划”等就是这些反思后的举措。这种只关注研究时期的思路,只对了一半。我以为,一个学者求学时期的情况,对他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尤其是那些在理论领域做出贡献的得主和其它科学大奖的得主,基本上都是一些天才型人物,他们有非常优异的天赋。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求学时期,在中学、大学里,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潜能被充分发掘,为日后在科学上做出杰出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大陆本土没人得诺贝尔科学奖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缺乏发现、选拔和培养顶尖人才的机制,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顶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有些天赋极好的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培养和训练,无法脱颖而出,错过最好时光,最终泯为凡人。比如,我们的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限制太死。一个班上的学生都上同样的课,大学4年,年年如此。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第2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当夜,“嫦娥”携带着“玉兔”,在亿万国人的注目中,安全平稳地着陆月面,至此中国成功实现了地外天体的软着陆。按照中国科学家的说法,其落月地点虹湾恰好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广寒宫所在地,而古老传说中的嫦娥正是广寒宫的主人。

2013年12月14日的夜,给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带来美好情思遐想的广寒宫不再清虚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月的梦想,终于由“嫦娥”变成现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如果宋代诗人苏轼在世,至少在当晚,他的诗句或许不会如此惆怅。

在随后一段时间,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人对月球充满幻想与渴望。从上世纪50年代起,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人类便开始着手探测月球。

与苏联、美国相比,中国一直都扮演着探月“追随者”的角色。虽晚,但持之以恒。

从1991年,中国科学家提出中国也应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建议,到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度披露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到2004年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再到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多年间,中国科学家用坚持和努力,终于等到了探月工程中的关键一步——“落月”。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由此成了绝对主角。

欧阳自远,一位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而毕生付出的老科学家的梦想,也得以实现。

神秘的月球:“僵死”的星体

探测神秘的月球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

自古以来,月球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就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国很早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其实除了中华民族,世界上其他民族都有月亮神的传说。所有的月亮神都是女性,代表了人类对女性的崇敬和对于女性的依恋。但月亮在从事专业研究的欧阳自远眼里,远没有这样撩人、神秘,“月球表面的环境最大特点是真空,这样就产生两个结果,第一就是没有声音传导,因此在月球上是听不见任何声响的:第二就是没有热的传导。所以在月球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能照到太阳的地方温度高达110到130摄氏度,而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则可以低到零下130到零下150摄氏度”。

欧阳自远认为,月球是可以被认识的,并且人类已经对月球取得了一些认识。他以对月球演化历史的研究,得出月球是一个古老的“僵死的”星体。月球的“地质时钟”停滞在31亿年之前,这对研究地球早期和地球未来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月球的能量时,欧阳自远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日本一位科学家建议给月球系一个腰带,将太阳能输送到地球就可以解决地球的能源问题。因为只要系一个全球性腰带就永远有半个球暴露在太阳之下。哪怕地球人口增加到100亿,这样的能量还是绰绰有余的。”

中国20年前开始论证探月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月球的探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8年到1976年掀起的探月,第二个阶段是1976年到1994年的宁静期,而从1994年以后,人类又开始重返月球,重新掀起一场探测月球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类重新对月球探测产生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国把探月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这个问题,欧阳自远有着自己的理解。

人类重返月球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月球上有着丰富的资源。这些能源中不但包括太阳能,还包括可控核聚变发电能源等。欧阳自远认为,氦-3可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的能源,而月球上氦-3储量丰富,至少可以提供整个人类今后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能源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要重新认识月球和探测月球。

人类重返月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利用月球特殊的环境。月球表面引力只有地球的1/6,没有污染,没有磁场,因此可以生产许多地球上无法生产的产品。此外,欧阳自远还认为,人类重返月球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目的就是占领军事制高点。他指出:“中国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否则对于月球各种各样的利益,中国就没有话语权。”

其实早在20年前,中国就开始了月球探测工程的论证。欧阳自远回忆说:“从1993年起,我们就向国家提出我们能不能探测月球的问题。国家要求我们提出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论证了3年,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完全有本事搞。”之后探月工程的论证进行得非常顺利。1999年欧阳自远和他的同行们完成了《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并提出了现今被广泛接受并作为立项目标的“绕、落、回”三步走设计思想。

2003年,兼具地质学和核物理双重专业背景的欧阳自远被任命为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2004年总理亲自批准了我们首次月球探测。我们当时向国务院报告的总经费14亿人民币,我说相当于北京市修2公里地铁的全部经费,我们就可以建设全球月球探测的基础设施。”

我国的登月历程

围绕我国探月工程的推进,欧阳自远院士娓娓道来,在探月一期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国曾遇到过四个方面的难题。“第一个难题是轨道怎么设计?卫星第一次跑38万公里外的太空,我们还没有相关经验,就先让卫星绕地球旋转,然后再不断的加速,稳扎稳打,积累经验。”据欧阳自远介绍,一期探月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三轴稳定的问题,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随时都在变化,所以计算难度非常大。第三个难题就是38万公里的远程精确测控。欧阳自远和他的团队经过科技攻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在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建立了4个观测点,这样我们就有4个三角形来精确布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38万公里的数据接收问题。“无线电传输的能量衰减非常厉害,我们经过很多技术改进,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用40米和50米天线直接接受数据,非常成功!”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探——就是无人探测:登——就是载人登月,精细探测月球;驻——就是常驻月球,并建立基地,开发利用月球资源。

欧阳自远介绍说,嫦娥二号的使命是演习嫦娥三号要完成的各种动作,所以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科学目标主要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以及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

据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二号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其速度可达每秒12M。嫦娥二号上装备的相机有两个视角,非常像人的眼睛,尽管相机只有数码相机那么大,但拍出来的照片却非常清晰。

“目前我们已圆满实现嫦娥三号登月在月面上软着陆的目标,中国人不仅能够降落在月面,我们还要在月面上用着陆器挖掘周围的土壤,选择一些地方打钻、取样,然后把所有样品装回返回仓。”欧阳自远说。

欧阳自远说,探月工程第三期需要发射的东西太多、太重,因此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新型火箭——五号现在已经在天津滨海新区研制。此外,火箭较大的直径也增加了运输的困难,只能采用海运,因而我国在海南建设了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发射场。

对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发展,欧阳自远充满了信心:

“探月工程第三期将证明,中国人第一能够到月球,第二能够降落在月球,第三还能安全返回地球。把这三部分做完了以后,我们要把中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要实现载人奔月,甚至进一步建设月球基地。”

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

对于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面临的形势,欧阳自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用8个字来形容我国的处境:“前有阻击,后有追兵。”

欧阳自远把目光聚焦到了美国的空间发展计划上来,指出美国的计划是继2008年将无人驾驶的探测器送上月球之后,在2015到2020年之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那里建立美国的月球基地。继而以此为跳板,在2030年后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美国有三个目标,第一保持美国空间科技的引导地位,第二控制未来的能源,第三占有能源的优势。”

与之对比,俄罗斯、印度等国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登月计划。俄罗斯计划利用10年时间(2010-2020年)探索月球资源,并在2020年至2050年实现载人登月并建设常设基地。而印度媒体则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卫星发射技术的成熟,印度将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将比中国早4年,可以夺回主动权。

面对“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形势,欧阳自远把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一代的身上:“嫦娥一号的任务是全球性、整体性的探测月球,我们要建设全部的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还要培养一批嫦娥工程的人才。这批年轻人是完全值得信赖的,他们一定会挑起重担,而且会比我们这帮老头子做的更精彩!”

不会停息的探月步伐

嫦娥三号的成功登月意味着,中国航天器实现了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此前,全球只有美国、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加入国际“深空探测俱乐部”,终于有权力与发达国家共享月球上的资源。

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

相较于过去的月球探测,中国迈出的这一步,蕴藏着巨大的突破。如嫦娥三号有80%是全新的科技,而它所携带的“玉兔”月球车更是百分百中国造,显现出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自主性。

当然,中国航天人不会忘记,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突破层层阻力的背景下换来的,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身科研能力的修炼。

事实上,早在中国探月工程立项时,就有科学家担心,美苏两国的宇航员和探测器,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登月,中国今天走这一步会不会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为何中国不能跟其他国家合作共享月球探测资料?它的科学与工程目标是否得当?

这一系列问号和困扰,曾让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如鲠在喉。

对此,他回应说:“虽然现在航天商业化了,但美国在航天领域禁止与中国合作是不争的事实,只要是含有美国敏感器件的卫星,他们都不会准许由中国来发射”,“中国曾经跟苏联关系那么好,而他们的月球探测器带回300克左右的月球样品,中国连1克也拿不到……”

中国人想突破的核心技术,只能“自力更生”。

与此同时,中国在探月工程中的艰难探索,却伴随着“太空”、“太空争霸”等“杂音”,发达国家习惯了独享太空这块“大蛋糕”,中国的后来居上,在他们看来显得“格格不入”。

如今,“嫦娥”如愿抵达“月宫”,中国的探月步伐,将迎来新的征程。而中国的神话故事,也将会有更精彩的续篇。

第3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下面我给同学们举几个有关积累成功的例子吧!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蒙古人训练大力士,就是用积累这个办法的,他们从小让参加大力士训练的孩子每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上山吃草,小牛犊刚开始不过十多斤重,孩子们可以轻松胜任。这样,随着牛犊的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力气也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当牛犊长成几百斤的大牛时,孩子们也就练出了能举千斤鼎的神力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古印度一个着名棋手和皇帝下棋,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只要在棋盘上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依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就行了。皇帝很高兴,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可后来兑现赏赐时,皇帝傻眼了,把全印度一年收获的全部粮食加起来也不够用。谁能想到,棋盘上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积累,到后来竟然成了天文数字。

第三事例讲的是: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来在部队一个科研单位工作。他原来基础并不好,学历不太“硬”,也曾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却“不放弃,不抛弃”,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成绩。他不放弃一切可以学习机的会,他向一切内行的人虚心请教;参加科研项目从小到大,从刚开始当助手,到后来自己牵头领着助手干;发表学术论文从一开始的一般刊物到后来的核心刊物到国外着名刊物;他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成了本专业的权威,博士生导师,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到2007年,他终于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入了中国科学家的最高殿堂。他的成功经历,再次雄辩地说明了积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无数事实证明,成功需要积累;需要积累经验;需要积累能力;需要积累成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恒心和坚持,任何微小的量变,我们只要能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最终必将导致质的飞跃。古人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个人若能每次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天天向上,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变平庸为神奇。他一定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业绩。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那些一事无成的人,而是他们缺乏耐心,急于求成;那些一事无成的人,而是他们总想一口吃个胖子。于是结果他们就放弃了每天一点点进步,也就放弃了希望,放弃了成功!

第4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就生活于此。它是广西喀斯特石山森林系统的代表,象征着从更新世早期形成的物种,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旗舰物种。白头叶猴的幼崽通体金黄,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转黑,而头部冠毛、颈部和上肩以及尾部的一段则保持白色,加之它们以各种树叶为主要食物,故而得名。白头叶猴一般栖息在悬崖峭壁的岩洞和石缝里,被称为峭壁上的精灵。

人与猴共同的生存危机

在壮族乡民中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很穷,村民们常常挨饿。有一天,一个老人去世了,人们披麻戴孝将老人送上山安葬。同行的小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便决定不再下山,以野果为生,为父母们省下粮食。后来这些小孩子们便变成了白头叶猴,猴子的白冠、白肩,正是小孩子穿的孝衣,而猴子的白尾,正是孩子们系在腰间的麻带。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白头叶猴不与人类争食,世代相互陪伴,和谐共存的状态。

然而,近30年来,人口增长,生产方式的落后,使这里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使人与猴子以及其他生物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展开了激烈的生存之战,白头叶猴及当地人民的继续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到1996年,弄官山区的白头叶猴数量仅剩96只。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的到来而改变。潘文石教授是我国生物学界的泰斗,他曾在秦岭群山中蛰伏13年研究野生大熊猫;他曾以坚守科学的态度抵挡住重重压力指出“竹子开花”并非对野生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而当时这一结论几乎是“板上钉钉”;他强烈反对把野生大熊猫统统圈进饲养场,致信中央,并最终制止了这种错误保护大熊猫的行为,挽救了大熊猫的生存危机,保护了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媒体尊敬地称他为“熊猫之父”;他是第一个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做人物专访的中国科学家;他是首位获得荷兰王室授予保护野生动物的“诺亚方舟”金奖殊荣的中国科学家;他对自然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宗教般的执着”让著名作家梁晓声心生“卑躬的敬意”。

1996年冬日的一个傍晚,一架水牛车把潘教授和他的一个研究生送到扶绥县岜盆乡的石山中,之后又转入崇左县的罗白和板利两乡的交界处。几经辗转之后,他们最终落脚于崇左县弄官山区一个弃置的军营。三间四面透风的屋子、墙壁上东倒西歪的裂缝、屋外简单搭建的土垒灶台,就是他们最初的研究基地。几张砖垫起来,上面铺几块破木板,一些稻草,一张席子,就是教授的床。在屋门口的墙壁上,潘教授用焦炭写下“君子之居,何陋之有?1996年11月17日”,至今清晰可见。

在最初的漂泊中,潘教授和学生在深山中风餐露宿,天天钻山沟,拿着5米望远镜探寻白头叶猴的踪迹,看到了这种濒危物种悲哀的生存状况。然而,最让潘教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当地民生的艰辛:“人类和猴子,都走到了生存危机的边缘。而人类的情况更糟,猴子可以在山上的石坑里,寻找存留的雨水,但老百姓不可能爬到悬崖上去啊,只能在泥塘中找水,(没有好的水井)他们吃的都是脏水。”

潘教授所说的泥塘,就在罗白乡雷寨屯的村口。其实就是一个大泥坑,水也不是活水,水质十分浑浊,偶尔还漂浮着老鼠的尸体。水牛在泥塘里洗澡、喝水、拉屎撒尿,旁边的妇女在泥塘里拿棍子洗衣服。村民们把泥塘的脏水挑回家,用明矾过滤,就成了全寨子500人的饮用水。这样的水煮饭又黄又硬,由于长期使用不洁净的水,这里的村民大多有肠胃病,肝肿大。村里的年轻人想参军,体检竟然没有一个合格的。妇女病和子宫癌更是高发,60%的妇女患有子宫癌。

同时由于水质的原因,乡民们种植水稻、杂粮等谷物的收入很低,不足以维持生计。加上以采用白头叶猴的骨头为原料浸泡的乌猿酒价格不菲,不少乡民靠偷猎白头叶猴来提高收入。一个盗猎队,没多久就把一座山头的几百只猴子全部打死。弄官山地区一度盗猎猖獗,潘教授回忆说:“乱七八糟,偷猎到处都有,竹竿、网、粘胶啊,就粘老鼠那个贴在树上,把小猴子粘住,我们要去救它,公猴母猴都来打我们,那是很危险的。”

此外,在弄官山区24平方公里的地区周围,居住着至少3000人,对土地的开发几乎达到了饱和。人口膨胀和土地供应的矛盾逐年激化,导致白头叶猴活动的丛林和平地灌木丛不断被平整为耕地,石山也伴随着轰轰的采石炮不断缩小,当最后一寸土地也被种上庄稼之后,人们便发现自己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当地农民的燃料主要来源于野生林木,每年对薪柴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野生植物的生长量,树木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白头叶猴的生存。自然界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的,这样发展下去,不但白头叶猴难以生存,其他动植物也将面临绝境,喀斯特地貌的水土便难以保持,农民们也会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而无法自拔。

潘教授发现,白头叶猴濒临灭亡的危机和人类贫穷的危机,是同时产生的。他目睹了当地人贫困的生活处境: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0元;一家五口人只有一条长裤,谁出门谁穿 ;一家人熬一锅粥,谁饿了谁吃。村子里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在家帮助做些家务和农活,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任何零食。潘教授心疼孩子们,就经常给孩子们发各种糖果,孩子们也渐渐喜爱上这个慈眉善目的教授爷爷。一天雨后,一群孩子来军营找潘爷爷玩,可是道路泥泞,一个小女孩的鞋陷在泥地里丢失了,潘教授带着工作人员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女孩哭的非常伤心,因为她只有这一双鞋。

第5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由于时间的限制,电影往往只截取“鱼的中段”,而忽略掉关乎起承转合的头尾。拿姚明自传电影《姚之年》来说,影片一上来就从“乒乓外交”切换到NBA选秀乐透现场,仿佛那跳跃的乒乓球真能决定姚明和中国篮球的命运。接下来,身材单薄、眼神飘忽的姚明开始了闯关游戏:语言差异、文化隔阂、思乡情切、每晚都有狠角色出来嚣张,直到遭遇最后的BOsS奥尼尔。

从出生起就被预定

这其实还是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恶俗故事,是西方媒体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观创造出的另一个美国梦。遗憾的是,在中国媒体毫无原则的照单全收后,中国受众接受了这种叙事方式,他们打骨子里觉得姚明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世英才,他们认为NBA的壮丽河山是姚明一手打下的,他们感谢美国人的给予和包容,他们鄙视中国篮协和上海方面对姚明薪水50%的抽成,更愤怒于中国男篮对姚明喋喋不休的召唤。

的确,姚明是西方商业化炒作的一大受益者,但同时,他也是中国举国体制最完美的作品,后者赋予了姚明职业选择、巨人身躯、甚至最初的生命。他或许将名垂千古,但终其一生,他都脱不了举国体制这座五指山的遮蔽。

姚明从未掩饰过自己的出身:“从出生起我就被预定了。”上海队老教练王重光说:“我们盼望姚明的出生整整盼了三代。”雅虎体育说:“作为举国体制的产物,姚明的出生就像一场科学实验。”

“中国体育官员为了通过体育为国增光,他们对姚明家族的两代人进行了追踪。”前《新闻周刊》记者拉默尔在《行动姚明》一书中写道,“姚明的祖父是上海身材最高的人,他的父亲姚志源身高2.06米,母亲方凤娣1.88米,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夫妻,因此当姚明降临人世时,全中国体育界都知道他是个特殊人物。”

举国体制的痕迹在上海《新民晚报》的故纸堆中得到了充分显现。1980年9月12日,为参加九城会的男篮决赛,姚志源无法陪在待产的方风娣身边,第二天,《新民晚报》在弘扬姚爸爸“舍小家为大家”优良品质的同时,顺道恭喜了姚明的降生,这也成为后来姚明从未改过年龄的铁证。

“姚时代”终将远离

落地重达10斤2两的姚明迄今依然保持着中国男篮国家队的出生重量纪录,而长到8岁时,他已经达到了中国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拉默尔写道,“当时尽管姚爸爸姚妈妈双双反对,尽管小姚明对地理和历史更有兴趣,但在各方压力下,小巨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

接下来,为了能让姚明更高一点,中国科学家尝试了一切方法,包括配置以中药成分为主的营养剂,减少有可能抑制青少年增高的负重训练,增长睡眠时间等等。可以说,姚明的超级身高是众志成城的结果,他的命运始终被固定在一条预定的轨道上,从未偏离。

当姚明的身高最终撑破了中国篮球的天空时,新剧本又恰到好处的送到了他眼前。

第6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请你围绕着“这个规定的好处”扩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2012年2月22日《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临近,校庆办主任龚跃向媒体证实:“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请你对这种做法,发表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典丽的辞句”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不能改变原意)

散文的美,不在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亦不在于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典丽的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言通顺,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近日,中国科学家打造出了一顶新颖的“纳米皇冠”。

②皇冠制作的原材料是铂金。

③皇冠的制作运用了分子纳米技术。

④皇冠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是文化的“自然”而非文化的“自觉”。____。____ 。

____。____。____。“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

①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即《易经》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②文化作为“人文”,在其构词的“使动结构”中,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化人”的自觉。

③文化自觉,是人的文化追求的自觉,更是文化人的人格陶塑的自觉。

④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就有“人文”顺应“天文”之意。

⑤此间“人文”相对于“天文”而言,“天文”是自然之“文”,而“人文”是人为之“文”。

A.①④⑤②③

B.③①⑤④②

C.②③①⑤④

D.①③②④⑤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张琴做得好坏,材料第一重要这也是为何一些新制的名家古琴价格同样不菲的原因所在。

①木材越老、越干燥,效果越好。

②制作古琴最好的老料大多取自庙宇老屋或败棺的桐木、梓木

③用老木制成的古琴声音频率范围远远超过用新木制成的,木质越老,颤音的频率越高,音色越是浑厚

④这样的木头历经百年,已经没有水分了,干燥清爽,坚硬如石,用手敲打,音色纯净清亮,但找到这样的老料相当不易

⑤收藏古琴最重要的标准是音色,而古琴的音色与其共鸣箱内所使用的木材有关

A.①④③②⑤B.③⑤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⑤

8.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鼠标、键盘、主机,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某一天,显示器叹息道:“唉,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他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我天天被他敲打。”这时,主机开始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别人盯着你看,证明你在被关心。

对鼠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键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主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而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动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具体情景,请委婉分别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

(1)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油站和燃气库,手机信号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使灾害从天而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被判六个月拘役,2011年11月8日凌晨零点,高晓松从北京东城区看守所刑满获释。高晓松曾许下心愿:愿意终身做义工,宣传不要酒后驾驶。

(1)假如请高晓松担任宣传“不要酒后驾驶”公益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句劝阻酒后驾驶的公益广告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并填写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表格中的具体数字。

年份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亿元) 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相关投入(亿元) 全国粮食总产量(万吨) 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

2009 7253 3873 53082 0.4%

2010 8183.4 4653 54641 2.9%

2011 10408.6 4985 57121 4.5%

(1)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中央财政三农支出____,特别是2011 年____ 。

(2)得益于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国粮食总产量____,特别是2011年,粮食总产量增长率____ 。

【参考答案】

1.示例: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

2.示例:这个规定对广大观众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我国电视剧的收视率较高,广告投放也比较多,观众意见较大,这个问题很受关注。电视剧中插广告被禁止,观众收视感觉会更好。

3.示例:按职位高低排序,是通行规则。但南京大学却打破常规,像家庭成员聚会一样办这样意义重大的盛会。相信对每一位南京大学校友们来说,这都是个温暖的消息。尊师重教、敬老尊贤本是大学应有的风范和气度,“序长不序爵”也体现了大学对每一位校友的尊重。

4.示例:典丽的辞句、旁征博引的故事用得多并不意味着散文就美,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5.示例:近日,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运用分子纳米技术打造出了一顶新颖的铂金“纳米皇冠”。

6.B(③紧承首句的文化的“自觉”,对文化的“自觉”作解释;①解释了“文化”;⑤紧承①说明了“人文”和“天文”的区别;④是对⑤的印证;②是对尾句的引领)

7.C(依据语境,联系上下文)

8.示例:

对鼠标:被人攥在手里,也是一种温暖。

对键盘:常常被人敲打,才能时时保持警觉。

对主机:被人按了肚脐眼,换来的是生命的流动。

9.示例: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

10.(1)请让您的手机休息一会儿;别让您的手机累垮了;这里不是手机发言的地方。

(2)火神正等着被您的手机唤醒;别让您的手机惊醒了死神。

11.示例:

(1)“不合适”:高晓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因酒驾被判刑,是一个负面形象,用负面形象进行正面宣传,是不妥当的。

“合适”:高晓松因酒驾被判刑后认错态度良好,依法服刑直至期满,为有错必改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后来者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2)示例:餐桌几滴酒,几行悔恨泪。

12.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第7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语言 艺术性

教学是一种思维和语言同时进行的双重活动,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应当有语言艺术的修养,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语言是执教的起码条件,而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学科的教学语言有其独具的特征。物理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与物理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物理概念、规律就是通过物理语言表达出来的。

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内容的精、简、活决定了物理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和科学性。物理学语言的确切、适度、简洁是物理科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物理思维逻辑性的直接体现,它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准确的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的进行推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概念,都会给学生思维造成混乱。

首先,物理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用词准确、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锤炼准确、使语言精炼上。因为语言是思维和客观的反映,是一切物质概念和规律的外衣,只有用科学性的语言才能逼真地反映客观真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把握住物理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区别,不能乱用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来代替物理语言。例如,说“某物体50公斤重”,这在自然语言中和重量似乎相同,可以通用,而在物理语言中就表示不同的概念,不能互相代替。“公斤”是质量的实用单位,质量和重量虽有联系,但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应说成是“某物体的质量是50千克或50公斤”。更不允许出现任何“好像、肯定、大概”等之类的模糊语言。在物理定律的描述中,经常会用到“在……范围内”、“在只有……下,才……”等关联词语,在教学中应准确地严格区分它们的含义。对此教师要运用自如,还要让学生掌握运用。例如“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机械能才保持守恒”,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在……下”,而要反复突出强调“只有”、“做功”二字,更不能省去不用。

其次,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难点和关键,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建立起物理学科的词汇“储存库”,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规律词语,加强记忆力。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一条思路,安排好课堂情节,使学生在“一波三折”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如光学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抽象,但可把它归结成一句话:“一个公式、二个定律,三条光线”,将这一、二、三的来龙去脉讲清讲透,各种类型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做到用简洁的物理语言讲课,用简练合理的最优方法解答习题,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样做,使学生能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简洁地回答问题,如“成熟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面,而天上的星星却掉不下来”,简洁的回答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又如“海市蜃楼与沙漠蜃景是怎样形成的”,简洁的回答是“由于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原因”。

二、生动、形象、传神,具有启发性

物理公式、概念及定理的抽象化,是增加学生学习物理难度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把抽象的知识讲得具体、形象、能够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准确、通俗的语言既能清楚地阐述教师的思维,又能为学生所理解并易接受,而且要象磁石般的引力那样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是物理教师语言的基础和前提。即从具体实例出发,用对思维和感官有启发性的声形并茂、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抽象概括,充分展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可采用项羽和将士们比力气的例子:楚霸王为了选大力士,命众将军坐在椅子上,看谁能用手把自己举起来。教师这样一说,同学们就会各自手搬凳子试图托起自己,结果和项羽一样,不管你用了多大的力气,大家还是坐在原地。最后得出“楚霸王决不能举起自己”。这就很自然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单独存在,项羽托椅子的力和椅子向下拉项羽手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外,生动的物理语言,还表现在教师应当把学生的联想或想象调动到教师所讲授的事物之上,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注意以诱发的手段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独立的感受与思维提供条件,指引方向,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使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力能充分地活跃起来。而且教师也要讲求教学的节奏性,一堂课,也像一部作品一样,是和谐而有节奏的。在内容的难易安排上,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讲授的情绪与速度上,要疏密得当,有张有弛;在教学的方式和结构上,应是多变与新颖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增强理解和加深记忆。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准确地表现教师的思维,达到教育、启发学生的目的。而那些枯燥乏味、呆板单调的语言,则会成为抑制学生听课情绪的信号,增加学生思维的疲劳。

三、选材精当、合适补充,具有教育性

教师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靠得是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因此,同样的话,同样的事例,由教师讲给学生,就必须考虑该怎样讲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之火,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首先,作为一名物理学科教师很好地将爱国主义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避免生搬硬套和单纯的说教。比如现代物理学家几乎为洋人所垄断,定理定律的奠基人多为外国学者,所以光讲外国学者如何如何,这对长国人志气,实为难题。因此要想办法寻找与外国科学家有关的中国学者,因我国也有众多的国际大物理学家的弟子,如原国家科协主席周培源是爱因斯坦的学生,原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施士元是居里夫人的学生。这样,通过讲述外国科学家的丰功伟绩,交错讲述包括我国学者的潜在贡献,既传授了物理史知识,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使命感。

其次,根据教材内容和物理学家的贡献适当介绍一些相应的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勇于探索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如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为报效祖国,不惜优厚的待遇,冲破种种阻挠历经整整五年才回到祖国,对中国的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作出了巨大的开拓性的贡献。居里夫人为纪念自己的祖国将她发现的一种元素命名为“钋”。同时还要通过一些分组实践活动,运用互动互助的行为导向法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因为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发展起来的。正如宇宙飞船能安全从太空回到地球一样,那是众多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再次,渗透一些历史的和现代的物理知识,在适当的地方开设一些“窗口”可以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那怕仅仅是一瞥,都会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学生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还可以促使他们从小立志为科学献身。如通过“泰坦尼克”号至今还沉睡在大西洋彼岸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白它不仅仅是表达了《我心永恒》的一段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那艘在当时最大、最豪华,而且也是第一次出海就失事的世界巨轮产生的疑惑。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寻宝探险家布洛克除发现一些坚守岗位的乘务员遗骸外,还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画……一方面体现了船上所有工作人员格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告诫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大西洋海面冰山移动的时空观是造成此次巨轮沉没的原因。

四、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巧妙有机地结合,具有直观性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高度集中概括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量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即运用语言和图像、模型等非语言手段有机结合的形象化物理语言,采用多媒体立体化教材和相应的课件,以及可以帮助学生互动、自学的网页,把抽象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问题,从而使学生便以观察、思考、理解和记忆。

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发挥形象化语言的作用,充分运用图像、图片、模型即演示等辅手段,会对学生改变单一的思维习惯,拓宽思路产生积极影响。如用电力线来描述电场,用磁力线来描述磁场,用发电机模型来演示交流电的产生等都是为了增强形象直观性。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一些电教媒体原理教学手段,有水到渠成之效。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运用电教媒体动画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例如“波的干涉”这一概念就是一个教学难点。首先,用《振动合成》投影片,从振动的合成讲波的叠加和波的不相干性,让学生深刻理解波的干涉演示,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线叠波纹投影片化动为静,将干涉现象停留在银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用《波的干涉原理》投影片讲干涉现象的产生。最后,用红绿两色互补原理制作的《波的干涉图样》投影来讲解稳定干涉的条件。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而且能够深刻理解波的干涉的概念。

总之,语言是人类生活中最难得可贵的一种艺术和能力,特别对教师来说,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教师若没有好口才,就像鸟儿没有羽翼。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要认识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克服自己随意性的语言,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应该严格自我要求,加强自身训练,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从而使物理教学力求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形象性和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张世忠.物理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魅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处时,教师的学识品格能力情绪志向等综合因素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教师教育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人格、学识、举止风度、音容笑貌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一定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正因为如此,魅力才有着很强的个性才值得品味。

当一位教师将教育事业视为天职,教师和名字一样,成为个人最自豪的部分。并把这份事业和人生的理想高度融合,并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那这个教师是拥有教育魅力的。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因而志当存高远成为千古以来,做人立身颠覆不破的真理,人要仰望天空,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又要脚踏实地直面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坚韧与执着,不断开拓新境界。

中国科学家院士北大教授姜伯驹就是这样彰显教育魅力的教授,他始终活跃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她怀着让数学服务于民族振兴与国计民生的理想,站立讲台50余载,直到70岁,还坚持查阅学生作业。在姜伯驹的课堂里,学生感到。数学并非孤立而超拔的,而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闪烁着自由的光芒的充满迷人的魅力。

于漪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即使他数十载的身体力行,也是他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悟出的为师之道。他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身上必须有时代的年轮,将是要克服浮躁,不为功利所裹挟,应坚守育人的使命,登高望远,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直到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把生命融入使命之中,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学生心目中,于漪老师是一个谦和、善解人意的师长,在同事眼中,于老师是一位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好校长,好老师。理想规定了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人的心理意志和精神状态。我们能从于老师身上感受到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的高度统一,因而它不断地超越自身,是无私和充满教育魅力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教书育人楷模中,徐英杰老师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学术魅力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汪金权老师面对高薪的诱惑,毅然选择返乡,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决心实现贫困地区学生求学求知的梦想。为更多学生提供平等就学的机会。学生愿意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因为它是如此坚定,他的步伐又是如此有力。《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教学故事鼓舞了许多教师。也让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雷夫曾在2012年的年初来到中国,带着他和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说了这样一件事。起初,在他的班里,总有一些顽劣的孩子。以破坏学校公物为豪。雷夫见到教室内的桌椅,破烂不堪就在放学后用心整理不料,第二天修好的椅子又成了淘气孩子的玩具,又被无情的损坏了。雷夫日复一日的修理,孩子们惯性似的进行破坏。终于有一天,修理过程中雷夫的手被钉子划伤了,泪水流了下来。他不明白学生为什么还不摒弃陋习,还学不会爱惜。这一幕恰好被班里的一个孩子王目睹。从那时起,桌椅就再也没有遭到孩子们的恶劣对待。

雷夫无声的坚持终于见效了,一遍又一遍,重复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能通过话语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时候就是无言的举动,同样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灵的共鸣,所谓春风化雨,是教育的感化,一个都不能少。

第9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30年后的今天,杨代常已从那名插班生蜕变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杨代常因“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这一项目背后,是他暌违30年的奋斗、坚守和那个逐渐成形、蒸蒸日上的产业。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花甲之年,杨代常走到了中国科学家至高的领奖台上。让他走到这里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项目,是他用8年时间孕育出的果实。

2005年,在美国生活工作了6年的杨代常回到祖国。回国前两年,杨代常几乎没有科研经费来源。导师朱英国院士派给他4名学生,并将自己的一部分科研经费借给杨代常,在这种艰难的境地下,杨代常在国内的事业开始起步。

杨代常拿到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863”计划资助的“种子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开发”项目。此后,杨代常的事业开始迅猛发展,先后得到国家科技重大转基因专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药创制”等的资助。这些令人炫目的项目串联起来,便是今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项目。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血浆中的蛋白质。在体液中,人血清白蛋白可以运输脂肪酸、胆色素、氨基酸、类固醇激素和许多治疗分子,同时维持血液正常的渗透压。在临床上,人血清白蛋白可用于治疗休克与烧伤,补充因手术、意外事故或大出血所致的血液丢失,也可以作为血浆增容剂。

在以往常规技术中,人血清白蛋白的主要来源是血浆和动物组织提取物。然而血浆来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潜在的传染病传播等安全问题,使得科学家开始将生物蛋白药物的源头瞄准植物生物反应器。

1989年,植物生物反应器的概念诞生。它是指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以常见的农作物作为“蛋白生产车间”,通过大规模种植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特殊碳水化合物、生物可降解塑料、脂类及其他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等生物制剂的方法。然而,长久以来,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量低、工艺复杂和规模化难等问题,成为从植物生物反应器产品进入市场的瓶颈。

自回国以来,杨代常便着手展开了对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这期间不乏来自专家学者的质疑声。“天方夜谭”是不少业界同行对他所做工作的描述。然而他却笃定而坚持地说:“科学就是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今看“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可以发现,当初那些被专家们称为“天方夜谭”的不可能,已经在杨代常的努力下成为了可能,并正在创造着财富。

以水稻胚乳作为“蛋白生产车间”,高效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OsrHSA),是杨代常团队的一项重要创新。利用储藏蛋白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不断合成与累积原理,他们采用胚乳特异性启动子表达,蛋白质定向储藏和目的基因密码子优化等技术,使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在水稻种子中积累到较高水平,是国际上认为可商业化的最低表达水平的20倍,是其他植物生物反应器的最高表达量。以水稻胚乳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为例,目前每亩水稻可生产1.5~2公斤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正如PNAS的评审专家指出的:“在科学上和经济上提供了一个解决因血浆短缺造成的人血清白蛋白紧缺的可行方案。”

同时,针对小分子多肽表达难、产量低的技术难点,他们利用水稻种子中分子伴侣帮助蛋白质折叠的特点,以此为融合载体,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建立了在植物细胞中高效表达小分子多肽技术,填补了植物生物反应器不能高效表达小分子多肽的空白。

在提纯技术上,团队发明了从水稻种子高效提取OsrHSA的技术。利用储藏蛋白与HSA在生化性质上的差异,发明了高pH值提取、低pH沉淀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从水稻种子中提取OsrHSA的简单工艺及其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OsrHSA得率和降低内源杂蛋白的含量。

针对提纯工艺复杂的问题,根据水稻种子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生化物理性质不同,他们又建立了工艺简单的三步柱层析方法,使得OsrHSA的得率达到55.75%、纯度99.9999%以上,不仅保持了HSA的正确分子结构与功能,而且各项指标达到药典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研究,药效与毒理与血浆来源人血清白蛋白没有差别。

这些发明创新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对HSA的大量需求、解决血液制品的安全隐患,同时更无疑是对基于发酵工艺的传统重组蛋白质生产技术的变革。2011年,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PNAS评审专家不无兴奋地评价道:“(成果)解决了在科学上振奋人心、在经济上非常重要的议题――即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血浆产品或其他蛋白产品的技术平台,该技术可代替其他基于发酵的表达技术,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篇文章漂亮地、而且接近完美地证实了植物生产的医药蛋白和临床上批准使用的血浆来源医药蛋白是完全相同的。他们还提供了植物系统规模化容易和价格低廉的巨大优势的详实数据。”

PNAS在线发表当天,英国Nature News杂志同时在线报道了这一科研成果,报道称成果是至今为止在植物中表达重组蛋白的最高产量,同时认为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产出的人血清白蛋白令人信服,比人血浆来源更充足、更安全,成本更低廉,十分振奋人心。

一时间,国际学界纷纷对这一成果表示了振奋之心,美国几大报纸纷纷以头版头条报道,全世界超过22个国家的媒体进行转载。“中国在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上走在了国际前列!”这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是对杨代常8年付出与背负质疑的最好回报。

为产业化发展再创业

在研发的道路上,杨代常走得很顺利。“863”项目着重前沿技术自主研究,科技部重大专项让他把品种做强,新药创制项目让他把事业做到了终端产业。国家科技项目对杨代常研究发展上中下游的支撑,让他得以迅速将发明创造转化为产业化应用。

2006年,杨代常创立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并担任公司董事长。自此正式踏上了产业化的艰辛道路。

产学研结合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是一个已讨论多年的命题。科学家埋首科研,不懂产业转化;企业注重成本,找不到合适项目,成为使诸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魔咒”。杨代常敢于以科学家的身份创办企业、冲刺转化前沿,这源于他曾在企业做过研发团队的经验与信心。

1999~2005年,杨代常在美国加州生物技术公司Ventria Bioscience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在公司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经历过科研产品转化并具有丰富经验,让杨代常挂帅上阵,在知天命之年为创业奋力一搏。

杨代常经常自嘲:“在大学老师中,我可能是做产业做得最好的;但在产业人才中,我却是做得最差的。”诚如杨代常所说,在产业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全才。要想将实验室中的成果转变为市场化产品,中间要经历放大、量产、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这中间的每一个命题都是一套新的技术与工艺,每一个环节的难度都不亚于科学研发的艰辛。

不断摸索、解决、优化,杨代常延揽各专业人才,分工明确,各环节严格把关。如今,企业的运营团队已接近60人,新药研发的步伐也正在稳步前进。公司采购了一批世界上提纯效果最高,提纯剂量最大的设备,这也使公司在大规模纯化领域站在了世界的顶端。对技术的投入、对管理的梳理,让禾元生物在产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明朗。

如此积极寻求产业化发展之路,源于杨代常心中实现“中国创造”的理想。“中国一艘大货船的东西运出去,换回来的却是一个集装箱都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与低端制造的硬伤。”“必须转型”这句话,杨代常说得格外有力。令他振奋的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一批科学家的努力,让他看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希望。“我相信,通过15~20年的时间,‘中国创造’的梦想可以实现!”杨代常充满希望地说。

追赶,只争朝夕

8年时间,从科学研发到产品转化,杨代常的速度令人惊讶。而他自己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速度。对于杨代常来说,他不是在领跑,而是在追赶,追赶那因“”而丢失的10年。

上世纪70年代,杨代常还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水稻技术推广员。1975年,朱英国院士来到湖北省举行三系杂交水稻培训班,作为技术推广员,杨代常成为了这个培训班的学员。师生二人就此结缘。与朱英国院士相识后,杨代常逐渐萌生了继续学习的想法。朱院士鼓励他参加自学考试,并在那个缺乏学习材料的年代,为他提供了许多支持与帮助。刚好武汉大学推出了“插班生” 制度,杨代常成功成为第一批“插班生”,直接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进行了为期2年的本科学习,随后又进行了3年的研究生学习。比起同班的同学,大了10岁的杨代常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要追回这丢失的10年。武汉大学因此成为杨代常生命的转折点。

1995年,杨代常已成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同时攻读学校在职博士学位。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一次青年教师出国考察再一次改变了杨代常的命运。这趟考察让杨代常看到了国内外科研水平的差距,“走出去看看”的念头也渐生心头。在导师朱英国的鼓励下,杨代常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取得了联系,并成为武汉大学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1998年,杨代常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后,他前往美国并于1999年加盟加州生物技术公司Ventria Bioscience,直至回国,在这里工作了6年。

回国前的两年,杨代常有时借探亲之际来到武汉大学,看望院里的老师,很多人劝说他回国。此后,他又见过一些科技部的领导,畅谈中看到了我国生命科学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杨代常开始细细思量自己在国外的生活:晚上不加班,周末不上班,那些闲暇的时间被他用来阅读了几千篇文章,然而这些新知识却只有30%能被用到工作中;当专利做好后,“名字一签,那专利就不再属于你和你的祖国,而是另外一个国家”。一直在寻找归属感的杨代常恰逢祖国亟需发展生命科学之时,2005年,杨代常回到了祖国,回到母校武汉大学。

回国8年,杨代常经历过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的困难,也经受过各种质疑。然而他顶着压力走了过来,他说带他穿越这些的,是自己对技术的自信以及“一定要做好”的信念。8年来,杨代常几乎没休过假,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他都待在实验室里。从早上7:30到晚上22:30的工作时间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他调侃自己的工作模式是“三零工作方式”:没有日夜,没有周末,没有假日。人们惊讶于他发展的速度之快,他却说自己依旧在追赶那丢失的10年,追赶的办法唯有勤奋地付出,只争朝夕地向前。虽然累,但他心里却是高兴的。他说:“那种为自己国家做事的感觉,很不一样。”

尽管忙,但有一件事却是杨代常绝不会敷衍的,这件事就是指导学生。在学生眼中,杨代常绝对是位严师。学生们第一次写的文章基本都会被他退回重写。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杨代常都要亲自修改,无论多忙,3天之内一定要修改完,有时甚至当天便返回给学生。

8年来,杨代常的实验室每周六都要开一次例会,从不间断。上午9点,所有学生来到会议室,开始讲文献、作报告。“我们的要求可是很不一样的,做报告要用英语,PPT也必须是英文的,就连提问和回答都要用英语。没有例外,包括我。”这种例会即便在杨代常出差时也要由学生自觉照常举行。因此在实验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通知才是不开会,没有通知肯定开会。

这样高要求、高强度的训练带来了许多意外收获。有一次,一个国际会议邀请杨代常去作报告,但杨代常由于刚刚经历了一次手术,不便前往,便派了一名学生前去。大会主办方深感惊讶:“一个学生能做英文学术报告吗?”而事实证明,杨代常为大会送去了一个惊喜。多年来,杨代常门下的学生由于这种训练,在找工作、面试时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严格之下,是杨代常对教学、对学生的那份责任心。

杨代常经常对学生讲,自己作为导师要为他们做好三件事:技术与研发上指导学生;经费上满足学生;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为此,即便在条件最困难的时候,杨代常也以满足学生的科研需要为优先。而他对学生的要求是结合实际,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科研前提。这一要求也恰恰吻合了多年来他工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