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现代文明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文明体系

第1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所以要探索命题规律,找出答题技巧。

一、理解型

按照高考大纲要求,理解型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与重要句子的含意。该题型包括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两种:

1、词语理解

(1)命题规律:大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的规范义。

(2)答题技巧: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寻找对应的阐释。

(3)典型例题:“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分析: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呢?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不是作者的故乡,而是鲁迅先生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鲁迅的故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2、句子理解

(1)命题规律:高考大纲要求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而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2)答题技巧: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解释句子所蕴涵的意义,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转化为直白的语言;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典型例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赏析,要分析此句的表现手法,即运用了比喻和夸张;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即体现心的边疆的广大对人的意义,人类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答案: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说明了我们人类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二、分析综合型

1、命题规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命题形式有:文中刻画的人、物、事,具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2、答题技巧。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方法:要总揽全局,整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要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的答案。

3、典型例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分析:我们要总揽全局,整体把握。在本段中,可以找出“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听祖母讲,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音容笑貌”等关键语句,然后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的答案。

答案: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鉴赏评价型

1、人物形象分析型

(1)命题规律:分析人物形象,是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答题技巧:①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形象的意义;②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3)典型例题: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这个老狐狸,嘴倒甜!……竟一脸的灿烂。

分析:驼爷的思想品质,是在与“狗娃”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体现和刻画的,主要运用了语言、行为、神态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分析时应结合这些具体描写的语句,读出其中隐含的信息。

答案:表明驼爷毫不退缩、忠于职守、坦荡、镇定、自信的优秀品质。

2、技巧分析型

(1)命题规律: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方式的技巧,有表现手法的技巧,有材料安排的技巧,有布局谋篇的技巧,也有修辞运用的技巧,但不论哪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的作用和效果。在高考中,技巧分析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作用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请分析……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先明确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分析此手法在文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最后,这种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3)典型例题: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下面段落加以赏析。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分析:此题主要根据提干中的提示――“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两方面来解答。首先分析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端庄肃立”、“姿式高雅优美”、“商量”、“耳语”可知这是拟人手法,从“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可知这是比喻手法,而“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和“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再去联系全文,结合文章的结构、内容,进而阐述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步骤一)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步骤二)从形、声、色等多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步骤三)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1)命题规律:作者的观点态度,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常见题型有:文中的材料表达了什么观点;概括材料本身的观点。

(2)答题技巧:可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可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可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3)典型例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问题: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分析:我们应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从“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中失去了首领”,得知刘和珍是勇士,是革命的首领;从“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看出刘和珍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刚好得出5个信息点。

答案:刘和珍是勇士,是革命的首领;刘和珍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4、评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本考点主要是考查从整体上对全文或有关重点文段的思想观点、关键内容、陈述目的等的理解,侧重于对主要信息进行确认、筛选、辨别、评价,其核心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其难点是对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理解,也涉及对全文的理解。如果没有整体意识,就势必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1)命题规律:请联系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评述作者提出某种观点态度的原因。

(2)答题技巧:应注意: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关于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技巧,还有许多角度可以深入展开,但以上所说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是针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展开来谈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现代文阅读题题目如何变换花样,都不会脱离课标规定的考点,只要我们掌握了考点,掌握了命题规律,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明确了它与题目的联系,就可以从容应对,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①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②毕淑敏《造心》,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③林清玄《阳光的香味》,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④柯灵《乡土情结》,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⑤宁春强《雁阵》,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春季卷。

第2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生态意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既包括经济和社会,也包括人和自然。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和谐是文明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和重要的价值观。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危害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等。

所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审计与生态审计的区别联系

严格说来,生态审计是从属于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但二者也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和损害愈演愈烈,引起各国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受到拷问。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组织开展的。

其次是开展的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从而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审计则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资源消耗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

再其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以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的保护、维护、修复,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的营造等。

组织开展生态审计的对策

大力宣传生态审计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生态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生态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探索开展生态审计的有效方式。今后一定时期,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审计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中,逐步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审计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抓紧培养生态审计人才队伍。为开展生态审计奠定人才基础。

建立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合作机制。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切忌“单打独斗”,需要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聘请生态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长期开展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使生态审计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和拥护。

第3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原野》 原始生命力 意象

《原野》是一部充满诗性的剧作,将《原野》中驳杂的意象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张扬式意象、闭锁式意象和理想式意象三类。这三类意象两两之间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张扬式意象与闭锁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封建势力对原始生命力的压迫以及它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张扬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现代文明对原始生命力的摧残,闭锁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反映了现代文明对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摧枯拉朽的撼动力。

一、张扬式意象

张扬式意象象征着高扬的原始生命力,代表着人类的原始欲望和原始需求,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本我力量,这是所赞颂的生命意识,肯定了它蓬勃向上的催动力。在《原野》中,极力高扬原始文明所孕育的原始生命力的巨大冲击性,肯定了它对打破人类精神桎梏的积极作用和回归本我的建设作用。

1.森林

整部戏剧以森林开头,它不仅是人类的栖息地,为初民的生殖繁衍提供庇护,而且也是原始生命力的集结地。森林是由树组成的,就树这个个体而言,树可以结果,孕育生命是女性生殖的象征,树的根延伸到大地,作为大地之根,它又与男性的相互指涉,象征着男性的生育。因此,森林还象征着人类最原初的。在《原野》中,森林意象有着对立的悖谬性,由起初的原始、神秘魅力转变为恐惧和禁锢的象征。“巨树矗立在原野中,仿佛是那被禁梏的普晓密休士, 羁绊在石岩上。”将森林拟人化为普晓密休士,而普晓密休士却被羁绊在石岩上,这是一个有意味的象征,即人们追寻的远方永远也达不到,原始的生命欲求永远也无法被满足。在最后一幕又再次加深了这个主题,仇虎在森林中迷失自己而且出现各种幻觉和荒诞的体验,这里的森林呈现出恐怖和严肃的面貌,与前面的象征意义形成巨大的张力。在原始社会,森林正是如此,虽然为初民们遮风挡雨,提供生存资料,但同时也危机四伏。面对这些危险和恐怖,初民们的生命活力在一次次地锤打中变得坚韧不拔,拥有发达的肌肉和强健的身躯,燃烧起熊熊的活力之火,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精神上也被陶染得蓬勃向上,这是原始生命力应该有的姿态和力量。利用森林意象“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也是他绽放独异艺术本我和宣泄力比多的出口,他抓住森林这个意象表现人类欲求被压抑的困境,进而呼吁人们恢复日渐消亡的原始生命力,补偿了当今社会所缺乏的对真的追求。

2.红花

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文学作品在运用色彩时,一方面给我们物理视觉上的感知和影响,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心里也会出现某种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印象,这就是色彩意象。色彩与人的心理有某种特殊的联结,因而,色彩意象也成为了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集体无意识”,成为埋藏在心里的类似生活底片的“原型”。色彩意象在审美意象的表现、作品主题的揭示、主观生命体验的表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野》中设计了大量色彩意象的调度,形成了一系列色彩意象的谱系,尤其在仇虎送给金子花的时候用了大红色,十分耐人寻味。红和花配起来是一个有意味的设计。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带有浓厚的性意味,由花及人,这就象征着仇虎与金子之间的情爱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红色是一种原始的色彩意象,首先它是血和火的象征。在古代,表示红的字即赤,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里,便是由大和火构成。除此之外,它还是情爱的象征,男性对女性近似心形的臀部进行生殖崇拜,使得心带有强烈的色彩,又因红色是心的颜色,红色自然也点染上的意味。仇虎送给金子一朵红花,那种抑制不住的已经喷薄而出,这对金子是裸的诱惑,金子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仇虎和金子之间的是人类原始欲望的高扬,人类原初的欲望在此绽放,也是金子和仇虎对抗封建势力压迫的武器,金子勇敢地冲破了封建枷锁,遵从内心的原始冲动,追求爱情。但是最终这朵花破碎了,也就象征着封建势力的强大,仇虎和金子反抗失败,以及原始生命力的萎缩。

二、闭锁式意象

闭锁式意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封闭、禁锢,不与外界连通。几千年的封建文明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为基础,这就形成了我们民族闭关、保守、自大、专制的封建文化传统。闭锁式意象与这些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它象征着封建势力和无形的封建伦理道德,代表着封建力量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禁锢以及对人的本性的扼杀。

1.老屋

《原野》中的老屋,是一个封闭又隐秘的空间,以黑色调为主,充斥着压抑和阴森的气氛,它是固步自封的封建落后文化的代表,“门旁立一张黑香案,旁边立一焦氏祖先的牌位。”@个老屋,禁锢着焦母,囚禁着金子,更压迫着大星。几千年来的封建伦理纲常以其强大的专制性铸成了一道无形的枷锁,紧锁着人们尤其是女性的精神和灵魂,被神权、族权、政权和夫权禁锢的焦母在原罪意识的恐惧中自戕和害人,焦母在这个老屋中被异化,并且又在这里释放她残忍的母爱。老屋就是封建势力的化身,每当金子和仇虎时,阎王的画像就会以恐怖的监视力量出现,给金子以震慑力,因此,它是封建伦理纲常的具象化表现。在第三幕,焦母进来的时候,仇虎慌忙地从窗户里跳出去,奇怪的是窗户并没有破而是只烂了一个洞。跳出老屋,是仇虎反抗封建势力的举动,但是窗子并没有破碎,代表着封建势力依然很强大,仇虎用一人之躯与之对抗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老屋这个意象并不是的独创,鲁迅用铁屋子的意象来形容封建文化对人的禁锢作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这种老屋式文明。因此,老屋意象既是个体的创造,也是属于他时代的创造。

2.铁枷锁

枷锁是古代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代表着所受的压迫和束缚,是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人自由的工具。《原野》中枷锁的材质是铁的,在古代,铁就是黑色的金属。从光原理来看,黑色具有收敛和吸纳的性质,可以吸收任何颜色的光,这个特点与封建文化极其相似,封建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可以将其他文化或者个体差异纳入自己的体系之内,并将个体异化。铁这种金属具有沉重坚硬的特质,这就代表了封建文化的强大,表面是仇虎获罪入狱时受到惩罚带上的枷锁,实质上这幅枷锁就是封建文化对仇虎原始生命力的制约和压抑,仇虎本来是原始生命力的代表,在剧中他一出场却被描述为从地狱里出来的人,这显然是固步自封的封建文明对张扬的原始生命力的恐惧。仇虎挣扎了一生也没有打破自己身上的铁枷锁,他的死表明原始生命力对封建文明的最终屈服,仇虎在野性与理性的矛盾斗争中走向崩溃。《原野》的双重悲剧意识也在于此,它既是对野性的激情礼赞,也是对原欲的深刻悲悯,既是封建文明没落的挽歌又是原始生命力衰败的挽歌。

三、理想式意象

理想式意象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它是新兴的与封建文明相抗衡的力量,在三方的缠斗中,现代物质文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它具有双重悖论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象征着诗性的远方和人类理想的沃土,另一方面,它是用底层劳动人民的血和泪铸成的人间炼狱,处处充斥着暴力的血腥与掠夺。它是理想的存在,诗性的远方,但同时也是摧毁封建文明和压迫原始生命力的力量。

1.金子铺满的地方

金子铺满的地方是理想式意象的代表,现代物质文明裹挟着金钱的巨大诱惑力冲击着人类的心灵,对金钱的崇拜就是它的表征之一。在《原野》中,金子铺满的地方出现过许多次,首先在序幕中,“那金子铺的地方,张口就有人往嘴里送饭。”这俨然就是一个天堂,物质充足,金子将它想象成诗意的远方,一个人类的伊甸园,原始欲望在这里滋长,人类精神在这里自由翱翔。这里的金子铺满的地方从物质天堂延伸为精神天堂。在第三幕中这个意象的含义发生了“突转”,在森林中迷路的时候,仇虎向金子诉说“在那块地方整年整月地日里夜里受罪,挨鞭子。”在这里,仇虎揭示出了金子铺满的地方的本质,即它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化身。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将人异化,它用强大的物质力量冲毁了顽固的封建文明,用强烈的异化力量扭曲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压抑着人的原始生命力。金子铺满的地方,一方面充满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充满着血腥与掠夺。它是人们心目中诗性的远方,理想的乌托邦,是目前为止人类文明进程的最先进的一个阶段。金子本以为找到了原始生命力的栖息之地,却不知在那个充满诱惑的远方是一个剥削与掠夺铸成的世界。这个世界用摧枯拉朽的力量瓦解了封建文明,物化了人的原始生命力,在三者的缠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2.铁路

铁路意象与金子铺满的地方具有同质性,都是理想的远方的代表。《原野》的第三幕中,金子和仇虎在森林中迷路了,仇虎发出怒吼,“出不了林子,就见不了铁道;见不了铁道,就找不着活路。”显然,在这里仇虎将铁路看成是拯救自己的救世主,是通向金子铺满的地方的路径。后来,将跌路意象进行深化,揭示出它的另一面,即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铁路具有连通性,它的一端是封建文明,一端是现代工业文明,铁路修到老屋和森林边上可以看作是现代物质文明对封建文化和原始文明的入侵,现在物质文明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打破了固守的封建文化,现代物质文明对以原始生命力进行不断的挤压,异化人的心灵。“铁轨铸得像乌金,黑黑的两条,直伸到天际。”铁路的使用加快了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是速度的象征,但同时也意味着,快速发展的物质将人的精神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也是所担忧之处,人类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在《原野》的最后一幕,仇虎把铁枷锁砸开扔向铁轨并在巨树前面向铁轨自杀,砸开铁枷锁意味着他挣脱了封建势力的压迫,将铁枷锁扔下铁轨意味着只有现在工业文明才能将封建文明彻底取代,在巨树面前象征着仇虎对复归原始生命力的渴望,面向铁轨则表明仇虎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期盼,期盼着它能带领人类向着一个新的阶段迈进。仇虎的死象征着原始生命力在戏剧中的终结在与理性社会的对抗中走向毁灭,从更深的层次看,意味着人在异己环境中失去自我和精神家园。

第4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利奥波德;大地伦理观;内涵;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58-02

现代工业文明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危机早已为人类文明转型敲响了警钟,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选择一条从观念、制度和政策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道路,实现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前景并不乐观。自从20世纪后半叶人类生态意识觉醒以来,倡导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以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专门机构的环保立法和措施等,人类已经开始为生态文明作出了身体力行的努力。但是在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引领下,人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因此基本价值观的转变是人类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保证。

被誉为“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或开路先锋”的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在他1947年写成的《沙乡年鉴》的最后一章全面阐述大地伦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利奥波德反思了人类的文明,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真正的伦理应当是大地伦理,是将人类视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并自觉维护大地共同体的伦理。这一理论思想为今天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个可参照的理论框架。

一、大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伦理共同体的边界界定

突破对传统伦理学的局限性认识,利奥波德认为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文明的进步,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伦理共同体的成员。但是,人们还没有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大地和其余自然存在物的关系,文明还容许“对地球的奴役”。而大地伦理的任务就是“扩展群落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选择的土地”[1]208。尤其应把权利概念扩大到山川树木、鸟兽虫鱼中去,它们也有生存、繁殖的权利。人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不仅对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而且对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

2.关于人在共同体中的角色转变

利奥波德指出,大地伦理“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1]209,它不仅暗含着对每一个成员的尊重,还暗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因此,为了控制人类的不合理向自然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和种族的过分繁衍,避免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必须重新考虑他们作为自然界的成员和公民的角色,有必要用大地伦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限制在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存、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的范围内。此外,人类所拥有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技术力量,需要用大地伦理来加以约束,并对破坏自然和环境的经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行动加以道德上的限制,即“从技术化了的现代人的控制下求得生存。”[2]58-61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自然界赋予权利,而且要把“良心”和“义务”扩大到自然界,承认共同体中除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实体和过程所固有的伦理准则和权利。

3.关于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原则

传统伦理价值尺度从考虑经济利益出发对大地进行开发利用,认为以单一经济私利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系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不平衡的系统。利奥波德则提出了一条以生态系统、环境或大地的健康和完善作为衡量伦理“正当”与经济“有利”的标准的整体主义大地伦理原则,即“一件事情,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1]228这是利奥波德提出的人在大地生物共同体中的伦理道德准则。遵守这个准则是人类的一种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根据大地伦理中道德规范扩展的观念,人类不但要对自身负责、对后代负责,更要为整个生物圈负责。

此外,利奥波德所提出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是大地共同体的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所谓和谐,是指这个共同体的完整和复杂――保留至今尚存的一切生物;所谓稳定,则是土地的完好无损――维持生物链的复杂结构,以使其能具有发挥功能和自我更新的作用;美丽,则是伦理上的动力――不要仅着眼于经济,还要从更高的价值观上去看问题。因此,要实现人类、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树立整体主义生态观,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美丽视为环境保护的根本。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内涵发展演变

1.生态文明的体现和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高层次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以人为本人类文明递进和反思的结果,是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三大“转变”上:一是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二是经济观念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三是自然观的大转变,即由天人相分到人天谐和的转变。由这三大转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必须协同发展[3]。

2.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揭示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国内学者分别从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则主要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揭示其内涵。早在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类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份报告成为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之后,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各国作为行动纲领,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要解决可持续发展中一系列问题,必然诉诸对科学技术手段。新的科学技术观,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其核心则是生态平衡取向的“绿色科技观”[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选择绿色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主要体现在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社会共生共荣的深刻体会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人对自然的自觉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以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其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为其理想目标。因此,绿色环保理念成为推动企业实现生态转向的一个直接动力[5]。

利奥波德伦理思想所强调生态文明体现在价值观上,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整体发展观,即人类整体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

三、大地伦理观对构建生态文明范式的意义

从本质上讲,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是一种伦理整体主义。他的大地伦理观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揭示了当代文明进程中可持续发展观,绿色科技观等,符合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二者具有一致的生态学、伦理价值内涵。

首先,大地伦理观从意识形态唤起公众自觉自愿以人为本、共同维护人类的家园的决心和信心,这比任何一种制度的保障更重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生态消费上[6]。生态消费模式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理伦理学起到宣传和引导的作用,让公众深刻体会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而正确引导自己消费行为。

其次,大地伦理学对构建生态文明的作用体现在生态科技发展上。生态科技用生态学整体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中。坚持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

最后,大地伦理学所提出生命共同体“三位一体”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体系中,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不仅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个世界和谐,更强调个人自我身心和谐。稳定,作为生态文明的最高目标,是人类衡量生活幸福与否的指数。美丽,是生态文明追求的审美价值,利奥波德认为,大自然的美不仅仅通过共同体中各个元素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美,整体的美才是最高的美。

今天,当我们反思现代文明过度发展造成环境危机,想要解除自然环境的困境与危机,现代人的价值观必须要改变,个人与文化的意识形态也要随之打破,机械技术文明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无污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对话 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张琳.论生态文明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0,(2).

[4]李鸣.绿色科技: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J].前沿,2010,(19).

第5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免费开放 价值 意义

2008年1月23日,、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在一周年之机,全国文物博物馆界应重新就中央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展开 “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的讨论,从理论上确立这项工作的实 际可行性。作为博物馆专业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学习,界清相关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回顾

博物馆免费开放或降低门票价格,是国际博物馆界的大势所趋。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是一种常态。博物馆免费开放在中国则是从2004年开始试验的。

2003年12月31日,浙江省政府有关部宣布,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浙江省级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浙江省博物馆成为全国首次免费开放省级博物馆,同时实行免费开放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省级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其积极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006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二批宣布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湖北博物馆在免费后,遭遇了“万人挤瘫”的考验,免费开放仅仅两个月,观众达到30万人次,比以往一年接待的人数还多。

再到如今,将在全国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短短5年时间,人们期待多年的“博物馆走向大众”的脚步,行进之快,出人意料。

伴随着这样的脚步,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执政理念下一以贯之的民生追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政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务实举措。而发挥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辐射功

能,必将造就公众亲近历史文化的良好契机。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最重要的,公益性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保障社会公众文化基本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除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投入,还应该对全民教育予以投入,用无处不在的教育去造就更多的现代化公民。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其文化设施理应尽可能消除各种门槛,下沉到普通民众阶层。免费开放博物馆,让尘封千年的历史被更多公众的目光激活,文化的因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穿越岁月,流淌于我们时代的血脉之中,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动力。

长期以来,提到博物馆,人们总不免会想起两组数字:一组是中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2400个,近年来更新增1000多个,但大多数博物馆门可罗雀。一组是人口只有3亿的美国博物馆,每年观众总人次超过8亿;而人口达13亿的中国大陆,每年观众量只有1.6亿人次。

2、免费开放博物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

免费开放所有公益性博物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体现了十七大提出的“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正得到逐步落实。

无论如何,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意味着一种文化教育、爱国教育,具有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爱国意识、普及知识的积极意义。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我国广大群众多年的殷切期盼。它有利于促进博物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有利于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履行教育功能,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3、免费开放是解决小型博物馆人迹罕见的根本出路。

一方面是大型博物馆参观人数的川流不息,另一方面却是大批颇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人迹罕见。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将有条件的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二是博物馆要不断更新馆藏,多举办受公众欢迎的主题性展出。

4、博物馆免费开放,至少已达成两点共识。

首先,完全免费开放或者实行低价路线,是国内外博物馆界的共识,也是博物馆的必然之路。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其次,公益性博物馆的开放应循序渐进。从我国的国情看,循序渐进也有必要。一是免费开放需要积累经验;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需要从制度环境上解决公益性博物馆的经费来源问题。

三、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博物馆、纪念馆更好地履行教育功能和实现其公共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一个和谐、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博物馆、纪念馆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符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博物馆、纪念馆更好地履行教育功能和实现其公共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文化素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博物馆、纪念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纪念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了解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参观相应的博物馆、纪念馆。因此,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对于加强全民族素质教育,意义深远而又重大。

当参观博物馆不再是种奢侈的时候,人们走进展厅,活生生的历史就摆在面前,当他们为那些巧夺天工、甚至迄今无法复制的工艺品而惊叹时,无需多言,爱国主义、民族自豪就已牢牢地烙刻在了心中,无法磨灭。曾有某个博物馆举办农民工专场,当民工们在讲解员带领下走过一个个展柜时,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惊奇与神圣,没有人大声喧哗,有人还下意识地不断抻直自己皱起的衣角。无需“严禁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的警示,博物馆静谧神圣的气氛已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3、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机构,也是人民享受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

当参观博物馆真正成为公众自觉接受教育的时候,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成为现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对它的保护也是全社会的职责。不能让人民对遗产“高山仰止”,而要让公众对遗产有亲近感,要让公众认识到,遗产就在自己身边,保护行动就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机构,也是人民享受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

4、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教科书,人们在参观中穿越时空的界限,俯瞰历史的风雨沧桑。如今不少博物馆还增加了“参与、便捷、娱乐”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

博物馆免费开放,由政府财政来保障博物馆的运行,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表面上增加了财政支出,但是所带来的潜在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更多的人经常靠近博物馆,和历史对话,和文化亲近,就意味着更多人的思想灵魂被升华了,从而变成骨子里的文化历史涵养,也就提高了个人素质。这对于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大有裨益。

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精髓,要认识和融入这个城市,这个地区,这个国家,最简捷和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无疑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留住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根脉。

5、博物馆这种基础性社会公共设施表现为社会设施精神属性,其功能是帮助我们“记住”。

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的博物馆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拥有量上都是相对少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也就相当于相对增加了博物馆的数量,意味着拓展了博物馆这种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空间,增加了吸引性,扩大了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塑造。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免费开放,将让越来越多的公民走进博物馆,看见历史,触摸文化,感受伟大,帮助我们“记住”。

四、博物馆免费开放思考

1、博物馆是“非盈利性”文化机构。

博物馆的社会公益属性,决定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博物馆是社会全体公民的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这毫无疑义。政府投入为主,加上社会赞助一点,特殊展览观众支付一点,是比较合适的办馆途径。这样做,既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又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博物馆来。有步骤地、有区别地、分类地采取免费开放,博物馆才能做到管而有序,活而不乱。

博物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的,是产生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免费开放只是一项具体措施。把博物馆办成高雅的艺术殿堂和普及文化的精神家园,让博物馆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2、经济发展繁荣到一定阶段,需要以文化作为内源力来支撑,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愈加重要。

从社会科学理论来看:当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到一定阶段,则需要以文化作为内源力来支撑,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愈加重要。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价值取向,也无可避免地要深入影响到国人的文化人格养成。所以,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确有必要以公益性文化机构为主体,通过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来完成社会的文化精神救赎,并借此进行必要的扬清和重构。因此,我们对全国大范围内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寄予厚望。

3、公益性文化设施创造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公益性文化设施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资源,“公益性”就是不在于取得经济效益而在于体现其社会效益,免费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公益性场馆需要养护的经费,但这笔钱,说白了纳税人其实已经用赋税交纳过了,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再向公众收费。

免费必然能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接受教育,这与收几个费相比,孰轻孰重?国家从财政上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将为经济社会更好地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期待着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善政”尽快落实到每一个地方。

4、免费开放只是形式,教育国人才是目的。

“时间不可能弥补一切!”专家对免费前一些博物馆门可罗雀不无忧虑地说。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不能忽视青少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对此我们不容忽视和轻心。

5、我们必须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做充分的物质和制度准备。

现代社会里的博物馆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文化和休闲产业氛围之中。一旦免费之后,博物馆就不再是待字深闺的“藏宝”机构,而会被公众寄予更加深挚的厚望和激情。

在免费开放后,出现博物馆爆棚的现象,这固然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欠账太多,但更是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公众日益增长的强劲文化需求。要看到伴随全国博物馆的大门洞开,涌入博物馆的人流势必成倍陡增,管理成本也将随之攀升,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妥善协调管理场馆与引导公众的关系,否则不仅博物馆的社会效益难以达到,还会贻害本就稀缺的公共文化资源。

6、博物馆免费开放要做到“三免三不免”。

就如何应对由免费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三免三不免”的观点,供探讨。

第一是指免费不免票。免费不免票,就是指仍然用票来控制博物馆参观人数。

第二是免费不免责。在免费开放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必须强调公民既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同时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对不讲文明等种种行为,要进行劝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处罚,直至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是免税不免质。免费,免掉了博物馆的门票收入,由国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但是博物馆运营的拮据,再要通过对博物馆赢利性项目的适度减免税收,使博物馆能够服务能力上有所增强、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未尝不是件好事。

7、免费开放更是一次对政府和市民综合素质的考验。

首先是对政府的考验。博物馆免费开放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门票收入没有了,政府需要在公共财政中拨款进行补贴,给予政策倾斜,增加人员编制,确保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在科学管理上下足功夫,制定一些有效的应急措施。如对人数进行限制,免费但不免票;对于旅游团体,要采取提前预约制度,保证博物馆的参观秩序和鉴赏环境。

其次是对市民的考验。其实,参观博物馆与看歌剧、听交响乐一样,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行为,是绝对安静的。参观者如果有不文明的行为,会被其他参观者“另眼相看”。 严重过失者,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6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论述

一、引言

对于城市生态规划,人们会想到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IanL.McHarg),他和他的同事为生态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认为规划城市不能仅考虑经济因素而不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必须考虑“生态决定因素”。1969年麦克哈格出版《顺其自然的设计》(Design withNa-ture),总结了其哲学思想和生态规划方法。但这本书并没有确切定义生态规划,只提出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即利用生态学原理考虑所有的“生态决定因素”、确定可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最适宜的地段。可以认为麦克哈格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生态学的原理具体应用到城市规划之中并提出生态规划方法,但不是提出新的规划领域―生态规划。这种生态规划方法可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资源管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甚至环境规划中,而成为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协调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有力工具。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国内城市规划学界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成为一种新时尚。本文主要就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问题进行几点探讨。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2.1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

2.2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

2.3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

2.4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

2.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2.6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

2.7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破坏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活创业环境。

2.8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

2.9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自然整体系统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同时达标,既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达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三、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现状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政策上也支持不足,经验较少。而且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基础差,所以,我国只有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2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3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3.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3.2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

3.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鼍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4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五、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3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城市间合作。应整体、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各种城市规划条例。城市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之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的交换,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期共同发展。

5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充分利用街道绿化,使之成为贯穿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人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追究规划施工单位责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6鼓励大众接近大自然,看清自己生存城市的现状。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元素,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等系统有意识地让人们了解,使人们看清环境的现状,关心生态环境的现状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六、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还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敏.浅谈城市的生态规划[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

[2]傅博.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范围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2.

[3]林蔚.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与设计要求[J].山西建筑,2006.

第7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增长 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杜邦公司提出的“3R” 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该思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将其改进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量,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实践是从2003年开始推动的。

一、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一,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消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二、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议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中的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0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

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投资额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2%;英国电力公司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以达到欧共体SO2排放指标;我国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830亿元。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必然是各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应增加补充考虑绿色资产、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绿色利润等诸多问题,特别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

三、结论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2]程胜高周妍汪平:创建新型生态城市的探索――以黄石市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年9月

第8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不能忽视对于生态、景观的建设,因此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城镇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1、小城镇生态建设存在的优势:

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被自然山水和乡村田野所包围,并且有一条相当长的城乡结合带,这些景观将城市和乡村自然地连为一体;小城镇的面积相对小,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在进行环境建设时容易得到认同;小城镇相对于也城市避免了一部分机动车所带来的尾气和噪声污染;同时,小城镇的物质消费相对少一些,这也避免了一部分社会物资的消耗。小城镇的这些优势,表明小城镇与生态学的应用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优势,在小城镇中加强生态建设的概念。

2、小城镇生态建设存在的劣势

小城镇的生态建设也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形势。由于小城镇的主导产业多为资源产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长期的粗放式的开发形式,造成了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小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的后果,另外在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中,人们缺乏生态保护的观念,导致了生态破坏加剧,造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情况,而小城镇又缺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就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对土地的开发,也对小城镇的环境造成了影响。

三、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的内容

小城镇的生态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作为理论指导的。包括:第一,进行小城镇的生态景观功能区规划。这需要对景观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地分析,在此前提下对景观进行规划,调整和优化景观要素的布局,调整区域景观的总体的格局,划分生态景观的功能区。第二,对于小城镇的生态景观功能区进行优化。第三,对小城镇的景观进行细部设计,根据景观的功能,合理设计斑块、廊道、基质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丰富景观的形态,发掘景观的人文和历史内涵,并将其融入到生态景观的规划中去。

四、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的对策

通过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镇发展的阻碍;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要做好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自然景观带的保护,保持原有的景观资源,不要对其造成污染与破坏。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结合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区改造,增加镇区的绿地面积;建立并严格实行小城镇绿化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绿地的行为;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进一步增加小城镇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将有限资金投入到重点区域的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整体的生态绿化景观建设稳步前进;小城镇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提高绿化景观观赏效果;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乡镇的重点区域、重点村屯进行重点绿化。

第二,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路,根据小城镇的道路承载能力以及空间尺度,结合小城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

第三,小城镇景观规划要坚持生态的原则,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在建造人工景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有效减少人为的改造、损毁对小城镇自然生态所带来的灾难性威胁。

第四,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对小城镇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的利用和把握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在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关注日益加深。要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小城镇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镇区和村庄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镇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结合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科学的分步实施以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等为基本依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严格监管力度,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在规划建设上切忌盲目效仿城市风貌,要体现自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将自然的田园绿意巧妙地组织进空间环境中,架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在分析本地的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在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具有小城镇特色生态绿化工程规划,将景观设施和小城镇区域的森林生态建设、村庄绿化改造、本地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生态和景观优势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地方的历史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

第六,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应该注重整体协调,强调小城镇景观特色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并且立足于创造生活型的小城镇,把生活与自然的因素放在首要的位置,使小城镇变成风光秀丽、人情味浓、生活方便的生活空间。

第七,规划需要多方参与。由于小城镇规划只是城乡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解决如此复杂多元的小城镇发展问题,其规划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补充改善。同时,生态城镇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让居民认同环保生态的生活方式,从点滴做起,自觉减少需求,节能、节水、进行垃圾分类。在进行生态城镇规划时需要政府及相关方参与,政府在定制一个大框架之后,通过多方沟通,最后形成生态城镇建设的共识,保证生态城镇的建设具有持续性。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小城镇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科学的实施。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做好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是建设环境优美、规划合理的城镇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 1997年06期

[2]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城市规划汇刊》, 2000年06期

第9篇: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差异;旅游者;旅游地意象;草原旅游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6―0066-07

1 引 言

旅游地意象是个人对目的地持有的信仰、观念和印象的总和,其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旅游学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外的旅游地意象研究中,学者们一直较为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很多学者试图分析由文化因素导致的意象差异,研究涉及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地意象感知,主要集中于以国别、地理来源或语言为分类标准划分的不同地域文化组之间的感知差异研究。由于在个体对独特的文化价值反应中,国家通常被认为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素、属性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持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并对同一个目的地产生不同的感知,因此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国别形成的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的成果颇多,集中在个体的国家来源对目的地认知意象的影响研究上。少数研究关注了距离变量对旅游地意象的影响,主要是对不同旅游客源地样本进行比较,以此评估地理位置和意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距离对意象形成的影响程度随距离衰减,附近居住的居民和远距离的居民对旅游地的感知意象是不同的。此外,学者们也考虑到文化的界线与国家的地理界线是不同的,不能以国别或国籍来代替文化的差异,转而以语言作为文化差异的判别指标,分析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的影响。或者按照文化的地域差异,分析隶属不同世界文化分区感知主体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差异。从文献检索分析来看,国内有关地域文化差异对感知主体旅游地意象影响的研究远落后于国外,现有的研究涉及了距离对旅游地意象的影响;也有学者针对入境旅游者,分析了不同民族文化组持有的旅游地意象的结构性差异。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既存在着统一性,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中国这个同一文化体系内部,数量众多的国内旅游者背负着不同地域文化的烙印,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来对比分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差异及其特征,以使旅游地更好地明晰旅游者的感知,为旅游地意象营销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案例地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在中国文化区划方案中往往都被列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亚区,自治区内外的旅游者拥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本文试图分析对比区内外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的意象感知及其差异,借以揭示同一中华文化体系下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

调研案例地选择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和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这两处草原旅游区距离首府呼和浩特市分别为90公里和130公里,是呼和浩特市周边知名度高、接待量大、交通便利、距离旅游中心城市近、旅游活动项目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的两处旅游区,这两处草原旅游区草原景观特色明显、特征突出,其中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

2.2 模型选择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旅游地意象形成模型为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影响分析的模型。旅游地意象形成模型又被称为旅游地意象情感模型,其基本理念是基于人的认知过程,旅游地意象由感知/认知意象(perceptual/cognitive image)、情感意象(affectiveimage)和整体意象(global image)构成,旅游地意象对比分析时可以从认知意象、情感意象和整体意象三方面进行。

本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信度分析、基本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提取认知意象的感知维度,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

2.3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市场调查数据。调研组利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08年7月在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和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进行游客抽样调查,现场发放问卷500份并回收,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率为85.2%。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奥里瑞和迪根(O'Leary和Deegan)的流程,在相关文献回顾、旅游地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36个认知意象感知项目,使用了5点李克特量表量测,刻度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情感意象的测量包括2个项目,非常不愉快至非常愉快、令人昏昏欲睡至令人兴奋,由7级语义差异量表量测。整体意象的测量项目有1项,由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量测,1~5分别代表非常不好至非常好。

样本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男女比例分别为51.9%和48.1%。以25~44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50.3%)。多数旅游者是在城市长大的(占53%)。以大专和本科学历(69.3%)、月均收入1000~3000元的工薪阶层(占55.7%)为主,主要为学生(占28%)、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占27.8%)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占11.8%)。65.9%的多数旅游者是初次来草原旅游,对草原熟悉程度不高(47.7%)。问卷还显示出草原旅游者中本地旅游者最多,区内旅游者占22.9%,其次是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者,为10.8%,然后是山西籍旅游者,为5.9%,以及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者,为2.3%。旅游者的这种地理分布既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大背景相符合,也与内蒙古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旅游者的抽样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的市场特征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具有草原旅游客源市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样本情况详见表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显示问卷达到了要求。利用SPSS中Scale模块中的信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功能,在剔除了影响认知意象项目量表的效度(单项与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低于0.3的项目)和不易于解释主因子(因子载荷小于0.4的项目不 易于解释和识别)的2个感知项以后。得到由34个认知意象项目组成的量表。量表总的克朗巴哈a系数为0.9397,大于0.5,意味着评估项目有较高的相关性,内在信度较高。单项与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809-0.6363之间,而每一个感知项目在其所在维度上的单项与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910~0.6363之间(见表2),在0.01显著水平下相关,达到了内容效度的要求。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KMO指数为0.930,大于0.9,当其大于0.7时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越接近1,变量的偏相关性越强,分析效果越好;巴特勒球形检验用于考察变量间的相关性,巴特勒球形检验值为6501.810(df=561,Sig=0.000),表明不但量表的结构效度很好,而且适合于做因子分析。同时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也满足了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条件,即进行因子分析的一个问卷项目至少应对应5个样本,本研究中最低样本数应为170个,而实际拥有426个,满足了因子分析的条件。

经过信度和效度的两轮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问卷达到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要求。

3 实证研究结果

3.1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草原旅游意象感知特征

对旅游者的34个旅游地认知意象感知项目作因子分析。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最大正交旋转法,提取旅游地意象属性维度。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40作为确定因子的条件时,共提取7个主因子(见表2),7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398%,解释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1包含10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极富吸引力的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的感知;因子2包含了5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良好的草原旅游地社会人文环境的感知;因子3包含4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优良的草原旅游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因子4包含3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良好的购物环境与服务价格的感知;因子5包含了4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草原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知名度的感知;因子6包含了5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完善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的感知;因子7包含了3个项目,反映了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通畅有效的旅游信息与整洁卫生的感知。

对自治区区内外两个地域文化组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均值进行分析发现,根据托森(Tosun)的观点,5点李克特量表的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区内和区外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从认知意象维度的整体角度来看,7个主因子的感知均值在3.28―3.65之间,旅游者感知均值最高的是因子5“草原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知名度因子”(M=3.65),感知均值最低的是因子4“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价格因子”(M=3.28),认知意象因子的评估都是积极正面的。从感知项目属性角度来看,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认知意象的34个认知意象项目的感知均值都在3.13~3.88之间,绝大多数项目的感知均值都大于3.5(见表2),显示出旅游者的旅游地认知意象是积极正面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情感意象的两个感知项目的感知均值都较高,愉悦感为4.95,兴奋感为5.02,高于3.5的中间值,旅游者对于草原旅游地的整体印象的感知均值是3.49,说明旅游者感知的情感意象和整体意象也是积极正面的。

3.2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比较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区内外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差异。区内旅游者除了对于认知意象因子2“良好的草原旅游社会人文环境”和因子3“优良的草原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感知评估低于区外旅游者以外,其余的认知意象因子的评估都是区内旅游者高于区外旅游者。区内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情感意象评估低于区外旅游者,但区内旅游者比区外旅游者拥有更积极的整体意象。

而从区内外两个地域文化组各自对草原旅游地认知意象因子的评估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区内的旅游者对因子5“草原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知名度”感知评估最高,而区外的旅游者对因子2“良好的草原旅游社会人文环境”评价最高;但是区内外的旅游者对因子4“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价格”的感知评估都是最低的,所以草原旅游地要关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购物环境的建设以及旅游价格的合理性。

3.3 区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以地域文化差异为控制变量,以旅游地意象感知为观测变量,来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影响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显著程度。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4),区内外旅游者对草原旅游地的认知意象因子、情感意象和整体意象都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应的概率B值在0.056―0.771之间。都大于显著性水平(a=0.05),说明国内旅游者的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并没有显著影响到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

4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主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来分析对比不同地域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特征及其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从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特征来看,区内和区外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这个结果表明:在旅游市场上,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拥有着正面、统一稳定的意象,对旅游地的宣传促销、吸引旅游者的到来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从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的比较来看,区内文化组旅游者的整体意象感知高于区外,但区外文化组却拥有比区内文化组更高的情感意象。在7个认知意象维度中,区内文化组的旅游者仅对于认知意象维度――良好的草原旅游社会人文环境和优良的草原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感知低于区外文化组的感知,其他认知意象维度的感知都是区内文化组高于区外文化组。究其原因可能是:

第一,区内的旅游者处于内蒙古草原文化氛围之内,接受草原文化的熏陶时间长,因此草原旅游地给予他们的兴奋感和愉悦感相比于区外旅游者就弱了一些,而区外旅游者在看到与居住地的文化和景观迥异的草原景观时,会很兴奋和愉悦,因此区外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情感意象高于区内旅游者的感知。第二,区内外两个地域文化组不同的地方依恋感(place attachment)和恋地情结(topophilia)影响了他们的旅游地意象感知高低。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与 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区内的旅游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草原旅游地的自然景观、社会经济文化等感知意象属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带有浓郁的地方依恋感。对于区内旅游者而言,内蒙古草原不但是旅游地,而且还具有“家园”的情感特性,这种感情正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Tuan Yi-fu)所提出的“恋地情结”。恋地情结指的是人类与物质环境的情感纽带,这些情感纽带从强度、微妙性和表达方式上看彼此都有很大的区别。对环境的反应也许主要是审美的――这种反应会在从风景中感到的短暂愉悦到突然显现出的美所给予的同样短暂却更加强烈的愉悦之间变化;这反应也许是触觉上的――感觉到空气、流水、土地时的乐趣。更持久却不容易表达的感情是一个人对某地的感情,因为这里是家乡,是记忆中的场所,是谋生方式地所在。对于区内外旅游者来讲,由地域文化差异所诱发的地方依恋感和“恋地情结”的强弱会影响到其对草原旅游地意象的感知。

(3)从不同地域文化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程度来看,地域文化的不同没有显著地影响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其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