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工程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电子技术分析
1.1电子技术的定义电子技术借助的是电子学原理,通过专业性的功能电路以及器件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技术。电子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力电子技术,另一类是信息电子技术。至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具体分类,则主要是依据电子信号处理方式,有些电子信息技术是依据信息发生的方式进行处理,而有些电子信息技术则是依据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电子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正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存在,集成电路与运算能力超强的计算机才能够出现,现代通信也由此出现。现阶段,电子技术已经迈入到了光子技术时代,电子与光子的有机融合,使得通信实现全光化成为可能,另外,计算机与通信之间联合越加紧密,这对未来网络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1.2电子技术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现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涉及到了电力电子技术,小到基础产业,大到高端技术产业,几乎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再加之,我国节能、供电以及其他方面还有很多未解问题,电力电子技术需要攻克这些难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具有节约材料、节约能源、高效率的优势,应用领域十分宽泛,应用角度也多元化。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是低频技术,而现今已经发展成为高频技术,我国正处于低频向高频过渡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兴起,而当时典型的器件就是硅整流。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已经从整流器时代、经过了逆变器时代,进入到变频器时代,而且在新兴的产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20世纪80、90年代,功率半导体复合器研发成功,该器件综合特性突出,成为了现代电力电子时代到来的主要标志。可以说,电子技术现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中,而应用最为频繁的就是汽车行业。目前汽车的发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电控系统等系统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发动机空燃比,点火期间控制排气。现如今,真喷技术、配气相位等都已经渗透了电子技术,电子技术依然在这两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此外,汽车动力传统控制系统也是依靠电子技术才能够发挥作用,现如今,该系统功能越加完善,性能越加优良,使得汽车性能也稳步提升。底盘电控系统融入了电子技术之后,再应用在汽车配置中,使得制动系统性能大大提升,保证了汽车加速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与安全。另外,为了能够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安全舒适,人们研发了电控悬架,而电控悬架也应用了电子技术。
2通信工程分析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通信工程迅速兴起,通信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相结合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应用迅速的发展,它包括: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微电系统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与技术等多个方面。
3通信工程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发展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逐步形成了相互促进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从二者发展的原理上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是相互依赖的;而如果从二者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领域来看,二者则是成相互促建的关系。新时展下,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紧密结合,带动了物理电子、光电子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拓展及快速发展,并且逐步构建了现代社会的信息工程,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知道,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相关设计等信息工程领域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要处理的问题都是与人类信息的传输、接收、交换、信号检测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从信息工程技术的领域来看,其所涉及的范围更是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如移动通信技术、宽带通信技术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直接接触到的,而这些工程中所应用的器材、元件都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在新时展下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工程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事业更好的发展。
4计算机对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的作用
计算机对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在通信工程方面,应用计算机能对各项交换机进行编程,并能将相关信息储存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而当系统操作需要进行变更时,无需改变交换设备,而只需要改变程序指令即可。这种交换机系统有利于开发新的通信业务、提供多种服务项目,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电子技术来说,计算机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CB板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计算机,芯片内部的程序代码需要计算机进行开发,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需要计算机,作为上位显示和控制的部分也需要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对电子技术和通信工程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结束语
1.软交换技术及结构分析
软交换是建立在如下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传统交换设备的部件化,包括呼叫控制、媒体处理等,两者采用诸如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MGCP)等标准协议,借助于纯软件加以处理。根据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nternetSecurityConference,ISC)对软交换技术的定义,其指的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与传输层相分离,借助于软件进行呼叫控制,如呼叫选路、管理、连接控制等,使呼叫传输、控制实现分离,提供交换、控制、可编程等多重功能的分离系统。具体而言,软交换提供了网关的管理与控制、连接控制、翻译、选路、呼叫与带宽管理、信令等多重功能。同时,还实现了网络资源、能力的封装,借助于标准、开放性的业务接口,实现与业务层的连接,便于通过网络开展新业务。
软交换系统主要包括4层:接入层、应用层、控制层、传送层,这4层结构相互分离,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实体加以实现,均具有一定的功能扩展性,且借助于IP网络,实现了物理实体的有效连接,形成了软交换网络。
(1)接入层负责提供不同的用户终端,将用户驻地网络与通信网接入到核心网关。软交换系统将电话交换机接入模块,形成独立的物理实体,即媒体网关,根据接入用户、业务的差异性,可以将其细分为中继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综合接入设备、多媒体业务网关、无线接入媒体网关等。
(2)应用层。借助于底层多种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业务、资源。系统将电话交换机业务控制模块相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物理实体,即应用服务器,负责借助于底层多样化资源,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业务管理。具体而言,包括对用户签约信息的存储,明确其业务权限,通过应用服务器、智能网传送命令(SecureCopy,SCP)实现基本电话业务及其补充服务功能,借助于专用应用服务器实现语音融合、数据集多媒体业务,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与特色业务。
(3)控制层。系统将电话交换机交换模式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物理实体,即软交换机,负责提供呼叫控制、处理、协议、互通、业务提供等多项功能,并对接入层各种媒体网关进行业务控制,实现媒体网关间相互通信的控制。
(4)传送层负责为媒体提供相应的宽带传送渠道,并负责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传送层实质上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将接入层中所涉及的各类媒体网关、控制层中的软交换机、应用层中的服务器等网元相互连接,为各类媒体提供所需宽带传输途径,并将信息选路到相应的目的地。
2.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软交换系统在通信工程中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信系统各阶段的应用方面以及在固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中的应用,以下具体进行分析。
2.1 在通信系统各阶段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建设初期,此时由于通信网络仍处在起步阶段,所能够提供的业务规模仍十分有限,因而,此时该技术在该阶段所能够提供的服务需求少之又少,主要利用该技术在网络中构建起多个单独的点,实现由点及面,逐渐拓展通信网络容量。在系统建立初期,关键是要对软交换系统进行建立,主要通过电话网络,对软交换设备进行构建,为系统提供所需硬件设备,达到电话、交换网络相互之间互通的目的。
在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网络业务逐步构建和发展起来,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此时对网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交换节点规模、数量日趋增大,应当构建软交换控制电路交换网、包交换网,不断吸引用户,增加网络用户。各运营商为满足网络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也需要对软交换网络的规模进行拓展,并与其他运营商之间保持紧密的合作,构建起良好的联系,确保电话交换网络覆盖面逐步拓展,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全面的网络。
在系统建设后期,此时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己经较为完善,用户对于运营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要求各大运营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身网络通信功能加以完善,确保网络服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可以增设多个软交换设备,借助于不同交换机间的数据传送、承载,达到多区域间的互通,还可对通用型媒体网关进行建设,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多运营商间更深度的合作,满足各用户的通信需求,最终形成一个完善、完整的通信网络。
2.2 在固话网络中的应用
软交换系统所提供的接口为开放式接口,因而确保了业务信息之间的自由互通、交换,尤其方便了各种设备的接入,确保了通信工程系统运行过程的便捷性、可靠性、稳定性。要想在固话网络中应用软交换系统,还需要进行一定改造。可以采用端局先行、汇接局先行两种改造方法,对于前者而言,在软交换改造过程中,要求网络的形态必须保持与常规形态相同,但演进的速度有限,该方法改造难度小。对于后者而言,工程建设难度、风险都比较大,对整个通信工程运行的影响也较大,而且软交换改造难以为本地固网提供服务。
2.3 在移动电话网络中的应用
由于交换机服务器可以提供对接的信令接口,且具有良好的业务处理能力,采用便于扩展的H.248协议进行MGW的控制,能够使媒体信息流达到汇合、映射、交换的目的。核心网络、接入网络之间需要提供转换、媒体转换功能。MGW结合用户及具体情况的需要,在本地网上进行分别设置。移动交换中心(MobileSwitchingCenter,MSC)服务器独立在本地网以外,一个MSC服务器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媒体网关(MediaGateWay,MGW)的控制,而且可同时支持3G,4G用户接入,因此实现了本地网的融合。本地网需要分别进行软交换关口的设置,因此,任何MSC端局与GMGWC关口局承载设备)间都必须进行直达电路设置,因此,还需要借助于软交换技术,将不同网络话务加以疏通,并提供本地IP话务落地服务。在长途移动网络中,需要在各大区中心城市进行软交换设备配备,各设备配置间应实现互为备份,确保各设备配置一致。在省会配置中继媒体网关,构建起省内交换机直达电路,实现长途网和传统移动网的连接。为避免承载网、传输中断可能带来的影响,防火墙(ThreatManagementGateway,TMG)与全国一级汇接中心设备(TandemMobileSwitchingCenter,TMSC1)之间需要进行过桥电路设置,使TMG设备提供相应的信令网关(SignalGateway,SG)功能,各服务器间借助于IP广域网实现互通,TMG/SG间则通过IP承载网实现互通。
3.结语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任务。实践教学对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重视不够0。许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实验设备也比较简单,基本以实验箱为主,与现实通信系统的设备有较大差距;任课教师的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后果就是不能培养出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难以快速胜任工作岗位。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锐意改革,勇于实践,在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做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实践教学目标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4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又有别于高职教育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和学校现状及其发展规划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北京城市学院于2003年从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本时就把自身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通信工程专业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人才培养上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系统化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建立以能力系统化培养为目标,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主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知识,能在通信领域尤其是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系统测试以及智能手机开发与维护的高级实用人才。
北京城市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突出专业定位,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通信行业的岗位就业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入现网通信设备,结合传统的通信实验箱,组建先进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与企业合作重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设备操作技能,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
2.校内实验平台的组建
通信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工程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加强毕业生对通信企业的适应能力,需要将企业培训中的基础技能部分逐渐向学校转移。为此,北京城市学院在原有的电子及通信实验箱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一中兴通讯公司生产的现网通信设备和仿真教学系统,组建类似于电信运营企业的新型通信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现代通信网非常重要的3个组成部分:数字程控交换网、SDH光纤传输网和数据通信网。另外分别购置了40套GSM和40套TD-SCDMA移动通信仿真教学系统,模拟移动通信工程现场操作维护中心。
通信实验箱的实验项目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信号系统、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物联网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如模拟调制、数字调制、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语音压缩、短信收发、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光纤传输等理论,增强学生操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但是实验箱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学生见不到现网实际的商用通信设备,不明白这些实际设备的组成结构和操作流程。
通过对引进的中兴通讯公司的实际通信设备的认知与操作,学生可以看到现网真实运行的通信设备,了解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及组成,初步掌握对实际程控交换机的物理配置和用户数据配置,基本掌握中继配置、七号信令配置、消息跟踪、状态查询及监控,实现本局电话业务和局间电话业务。对实际SDH光传输设备进行操作和配置,使学生对光传输设备有了感性认知,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的SDH映射复用原理,了解SDH设备各单板功能,初步掌握用E300网管软件创建SDH光传输网络,具备一定的SDH传输网络组建、维护能力。在数据通信网络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与配置,可以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单臂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如RIP和OSPF)、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等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实操技能。
学校已经把组建4G移动通信实验室列入近几年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如果按期建成,北京城市学院将成为我国最早拥有实际现网4G通信系统的高校之一。在此实验室进行充分的实践训练后,学生将初步具备TD~LTE4G设备的运营、配置、管理和维护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对4G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信令流程及整个移动通信过程的理解。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惠共蠃。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提供相当重要的场所。北京城市学院先后与Openlab、乐成3G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北广科技股份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Openlab联合建立了网络通信实训基地,与乐成建立了移动开发人才培养实习基地,与北广科技公司签订实习协议,每年暑期安排学生到工厂顶岗实习,学生以单位员工的身份参加单位的日常生产活动,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今年正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作,准备安排部分学生到北京多家移动营业厅实习,做手机终端和电信业务的营销工作,直接与顾客打交道,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提升电信业务的营销能力。
学校非常重视顶岗实习,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带队,并进行专业指导。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被安排在电子通信产品生产线,可以亲身体验一线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加对电子通信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学生在工厂接受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职业素质训练,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熟悉职业规范,磨练意志品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并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做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就实践教学体系而言,要充分考虑校企联合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实习实训的项目和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合作领域,学校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企业也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平台,促进产学结合,争取做到双赢。
4.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探索的能力。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必须构建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技能、围绕应用、鼓励创新的理念,以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依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多个层次,分层次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系统的、完整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通过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形成并完善注重行业特色的通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由公共教学体系,专业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公共教学体系的基础实践能力包括军事训练(国防教育、安全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和电子工艺实习训练。专业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专业基础课和四个能力模块共同构成。四个能力模块依次为:专业方向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模块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模块。其中,专业方向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两大课程模块形成专业教学平台,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两大模块主要由实践教学课程组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大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充分的学时保证。在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非常重视各项专业技能的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全国性和北京市的学科竞赛,动员学生参加国家级和校级创新创业训练,大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历年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以及参加过创新创业训练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普遍很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5.结语
中国企业运用工业工程的现状分析
工业工程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它的定义就是,通过对于工作人员、材料以及设备信息等的组合系统分析设计,并加以改善,最终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了应用数学、社会学以及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及技术,运用工程分析的手段对于组合的系统进行验证和评估。这个定义一直到目前也有人沿用。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在引入这一技术之后,结合本国的经验,重新对它进行了定义。IE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并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廉价的服务,使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技术。不管怎么定义,其实它都是一种能够整合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收益最优化的技术。
工业工程的显著特点就是投入低、收效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少企业根本不必投入大量的资金,甚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优化重组,适当改进操作的方式及工作的秩序,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就能使企业的潜力得以显现。这显然适应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形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引入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及推广可以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之下,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逐渐引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家用电器、信息咨询、建筑建材等行业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并且效益十分显著。根据调查的资料显示,投入和收益的比值在1∶200以上。尽管这些成绩十分喜人,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在工业工程的推广和应用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至今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的表现就是资金和人才的短缺,技术和管理的滞后等,这与外资企业不遗余力的应用工程工业的态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本土企业应该重视知识的累积,加强运用这方面知识的意识,使企业的员工能对工业工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中国企业引入工业工程的意义
(一)时展的需求
工业化一直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总体实力的表现,没有工业化也就谈不上现代化,更不能妄论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我国开始工业化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远远落后于西方,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但是因为基础差、底子薄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依旧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就是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工业大国的要求,但在人均上甚至达不到中等水平;在某些尖端科技上领先世界,但一般的技术却不尽人意。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还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总体竞争力,而这些都需要引入并推广工业工程。
(二)外部的需求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是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对于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的严密控制,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创业的初期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显露,特别是在我国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之后,这些企业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本土企业的竞争,还有外国企业的挑战。这些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关键在于生产效率的高低。因而在这种形势之下,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内部的需求
我国企业不少都是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没有相应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和制度,生产和经营的方式比较粗糙,并没有真正达到工业化的水准。这就需要大量的具备现代管理知识,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这也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所面临的问题。
因而,引入工业工程应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市场的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把握市场的变化,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占领市场先机,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一个企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引入工业工程就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地适应多变的市场。
工业工程的应用,不仅能够是企业走出困境,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由传统管理到现代科学管理的改变。因而,在企业中推广和应用工业工程,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对策
工业工程在我国起步很晚,目前属于新兴的行业,但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并不让人满意,特别是在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等方面有很多不足。将工业工程应用到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在整个竞争大环境中的实力。要做好它在企业内部的推广,必须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一)做好培训工作
一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课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对企业和员工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培训机构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员工素质的高低量身定做符合企业需要的工业工程课程,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培训,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二是不断开发新的培训方法。企业在进行工程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的开发新的培训方法。比如在技能培训的时候,课程可以设置成为课程指导,让学员自己实际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标准化的操作。同时还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针对学员在培训中出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和画面,让学员更加直观地看到所学知识,能帮助加深理解,使其接受更快。
(二)做好前期准备和对企业需求做出准确分析
企业要实施工业工程,就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找出解决的办法,明确自身需求,重新制定业务流程,在企业内部调整组织分布。工业工程中的“5WHI”技术的应用,就能为企业更快找出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企业实施工业工程做好准备工作。
(三)局部应用工业工程
在企业中工业工程的实施,不一定要在整个企业活动中全部应用,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企业的某一职能部门进行应用。比如运用生产计划技术合理的对生产的过程进行组织,以达到制造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成立跨职能团队
在局部的工业工程应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就应该在企业的内部进行推广,全面应用。在企业中采用工业工程模式可采用跨职能团队的工作方式。工业工程部门和企业其它部门同等地位,采用跨职能团队的方式参与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中但不参与具体业务,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
(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工业工程的应用,应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高校集中了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他们在工业工程学科的研究中掌握了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也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如果企业能和高校合作,借助高校资源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关键词】通信工程 多网融合 应用分析
1.前言
21世纪是信息飞速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短短几年内,我国网络技术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目前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领域应用广泛,通信工程系统与网络技术从最基础方面进行结合,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了一种有效的融合。智能化通信系统是未来通信工程发展趋势,在通信工程系统中使用多网融合技术有着显著优势,它能有效保障在物理层通信系统与各网络的互联、互通。本文阐述了多网融合技术的概念,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2.1多网融合技术概念
多网融合技术是以宽带网络为基础媒介,将不同子系统,如监控与管理、安全防范等控制网络直接植入到宽带信息网中,以IP/TCP协议为基础,将各种系统和技术进行联合,最终达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析。总的来说,多网融合技术就是将各子系统进行有机融合,统一管理,最终形成信息网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技术多指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对数据信息管理的融合,以及各子系统插口和地址接入的融合。
2.2多网融合技术发展趋势
多网融合技术在我国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借鉴国外已有成果和经验,对跟踪识别、融合算法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属于我国自身的多网融合机制是多网融合技术发展的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融合技术发展规划是多网融合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该规划必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现有技术水平以及当前通信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增加必要的财力、人力的投资,在理论和实现技术方面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
3.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优势
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因为其效率高、成本低、维护简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多网融合技术,我国也已经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渐替代传统分散管理子系统的模式,经济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中的巨大优势。
3.1经济性
通信企业最关心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在通信工程中采用多网融合技术首先要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调查与实践,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经济性分析报告。实践表明,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相比传统通信系统能够大大节约资金,最高可以节省约百分之三十,经济性能很高,并且适用性也强,因为其减少资金投入的主要手段是减少商业用地,共用宽带信息网的物理介质,避免了每个网络使用独立的传输媒介,节约资源。
3.2技术性
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强大的技术性优势,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的提升、增值服务和维护方便。如图1所示:
(1)提升功能。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统一管理各系统的操作,使得各系统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多网融合可以将多个安防中心合并成一个,节约投资同时也保障安全性能。投入相同的金钱获得更强大的安防保护系统,同时也可以进行其他功能的研发,使得通信系统更加完善。
(2)增值服务。数字化的多网融合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增值服务业务,新功能、新应用也越来越多,可视电话、4G网络也已经基本实现,给用户带来更多新鲜体验。
(3)维护方便。由于多网融合,各子系统共用宽带信息网,最基础的通信线路数量大大减少,故障率也随之降低。出现故障时维修也很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如小区的物业监控网络,实际使用时,降低对电信机房的日常使用费用,定期巡检路线,对报修故障及时排除就已经足够。
4.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应用的不足及防护对策
多网融合技术有着如此多优点,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通信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直接接入宽带信息网存在安全隐患。
多网融合技术是将各子系统合并,如果其中某一系统出现问题,很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这对整个通信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防护要求很高,要求有强大的科研团队抵御黑客的恶性进攻,及时整顿操作管理人员工作风气等等。
当前在我国,网络边界采用的保护措施通常是利用防火墙技术以及入侵检测机漏洞扫描这两种方式,使用效果很不错,可以有效阻止大部分外来入侵、杀除大部分病毒程序。但对网络终端的安全系统保护问题比较欠缺,一般采用NTM终端进行保护。采用主动防御方式抵御病毒入侵,NTM终端是将运行的程序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携带木马等病毒将拒绝程序信息入网,合格后会获得认证通行证,允许程序入网运行。这种主动式防御与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细菌病毒的抵抗机制很相似,做到对通信系统的最大保护。
5.总结
多网融合技术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势,已经在我国进入实用阶段。多网融合技术不仅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广泛,在自动化行业、商业部门,甚至是家用产品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同时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广泛应用又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何保障信息传输安全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对断电等突发事件进行智能自恢复、建立独特防火墙抵御病毒入侵,将是促进通信系统不断完善发展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16).
1.1信息系统基础
原有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4个系统:1)闸门监控系统。主要用于三汊河河口闸工程的监控,包括启闭控制、工况监控、闸室上下游水位监测等功能。2)原型观测系统。主要用于工程的安全监测,包含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储存和管理等功能,配备有专用的采集和监测管理软件。3)水质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秦淮河流域水质情况,包括三汊河河口闸、武定门闸和天生桥闸等3处水质监测站,监测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pH值、水温等7项。4)视频监视系统。用于对秦淮河流域重点控制工程的实时监视,分别安装于三汊河河口闸、秦淮新河水利枢纽、武定门闸、莲花闸、天生桥闸、南河闸等6座控制闸站。
1.2硬件设备基础
主要有硬盘刻录机、监控服务器主机和备机、视频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原型观测服务器、LED大屏幕、景观照明服务器、闸门LCU柜、配电和照明LCU柜、UPS电源柜、JGP动力柜、网络柜、EPS配电箱等基础设备。
1.3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建设的整套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由采集通信网、局办公内网和Internet等3部分组成,用于实现信息数据采集与传输、单位内部办公等功能。其中,采集通信网主要包括水情测报、视频和工程监控传输网络,各视频监控点、水质监测点及水闸工情监测的数据全部通过该网络进行传输,并汇总到管理处中控室的服务器中。
1.4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缺少统一的数据中心。未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各已建系统数据库独立运行,且部分人工采集数据无法录入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2)应用系统功能不全。已建的业务管理系统仅解决了部分业务应用需求,随着管理处的发展,在业务、用户、功能等方面对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进行完善[6]。3)业务协同办理能力不足。原有系统分散建设,互联互通困难,制约了后期数据的扩展及工程管理的高效开展,因此亟需建立统一的应用管理平台。
2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2.1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充分利用三汊河河口闸管理处及南京市水利信息化基础资源,建设以信息采集监控和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应用支撑平台为框架,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运行环境为保障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支撑管理工作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实现综合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快速传递。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可划分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中心共享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等5个层次。
2.2业务应用系统功能
业务应用系统具体功能设计包括数据查询、三汊河河口闸工程管理、外秦淮河调水管理、单位内部管理等4个功能子系统。
2.2.1数据查询子系统
数据查询子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以三汊河河口闸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为依托,向不同权限用户提供基于管理职能的各项重要信息的查询、分析、统计功能,为工程运行、工作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和依据[7-8]。具体实现功能有:1)工程状态查询。查询闸门工况的实时数据,查看各数据历史趋势,具有运行记录和预警功能。2)水质自动监测。提供单位设在秦淮河流域的3个水质监测站水质监测信息的实时与历史数据查询、统计。3)原型观测数据查询。可以查询闸室底板扬压力、闸室底板基底土和灌注桩桩顶的压力、闸室底板钢筋应力、底板不均匀沉降、伸缩缝开合度、闸墩门支铰处的钢筋应力、护坡深层水平位移等监测项目的实时或历史数据,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浏览查询、图形曲线生成、报表输出、测值输入输出。4)外秦淮河远程集中监控查询。将秦淮河流域6座闸站运行工况的视频信号接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闸站实时图像的查询及历史图像的调用。
2.2.2三汊河河口闸工程管理子系统
实现水管单位工程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养护外包服务考核等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化网上运行的功能,减少纸张、会务等损耗,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精细化管理。具体实现功能有:1)水闸运行管理。实现闸门启闭、水位调控等管理调度工作相关命令票和指令单网上运行,并支持信息储存和查询。2)水闸检查记录管理。实现经常、定期、特别检查等检查业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支持检查记录(文字、图片)网上录入、储存和查询。3)养护维修管理。实现工程维修养护业务流程化管理,各项维修养护记录网上录入。4)养护外包服务考核。建立工程养护维修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考核打分网上运行,系统自动汇总统计结果。
2.2.3外秦淮河水体管理子系统
记录秦淮河流域各监测站点每天的水质、水量数据,实现水文信息查询、水质评价和巡查情况网上登记。具体实现功能有:1)调水管理。支持调水工作相关报表的网上录入、查询功能;建立水质评价标准库,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评价水质;具有可拓展性,为调水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留有接口。2)外秦淮河远程集中监控养护维修。实现该养护维修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相关记录、报告网上录入,支持查询、统计等功能。
2.2.4单位内部管理子系统
实现单位队伍建设等内部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建立移动办公模块,方便工作人员利用移动终端随时获取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实现功能有:1)队伍建设管理。实现人事、工资、社保、医保、培训记录等人事信息的建库和分类查询功能,支持相关法律法规、水利行业规范的查询。2)移动办公功能模块。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移动办公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接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水位数据、水质水量数据、巡查记录等查询与展示功能,同时实现与市移动防汛平台的对接,并留有相应接口。
通信工程是一种结合电子信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通信工程具有集成化、综合性、复杂性的重要特点,设计开发一个完成的通信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果想要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我们首先要考虑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实践分析,和传统的通信工程相比,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多网融合技术,能够节省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资金投入,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将子系统的控制网和网络信息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了集成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资金投入,还简化了通信工程开发设计工序,具有其他通信工程技术没有的优势。因此基于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2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的技术优势
2.1提升功能
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系统,利用多网融合技术,实现了通信工程各个系统和网络信息网的联动,实现了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即使通信工程中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形成一体化的集成管理。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系统中这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通信工程中各个操作的子系统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快速处理和解决,因此和传统的通信工程相比,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的运行方案和操作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可以将综合性通信工程中几个独立的维护管理系统密切的联系起来,实现技术和功能的集成,形成一个主要的维护管理系统,这种设计方案极大地减少了通信工程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采用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结构,降低了对通信工程维护管理系统的安装要求,节约了很大的投资成本,并且也为开发商节省了安装多个维护管理控制中心的商业用地。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推动了通信工程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通信工程系统很难一次就完成全部的开发设计,因此智能化的通信工程可以首先根据通信工程的工程进度和使用进行设计规划,然后分析进行建设,减轻资金投入压力,为多网融合技术的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建设和完善子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技术融合,有效地提升了通信工程的综合功能。
2.2增值服务
和传统通信工程的运行模式相比,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在建设完成之后,通信系统就可以实现其特定功能,多网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和通信工程系统融合之后,可以提供多种增值服务。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开发人员还可以在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通信工程系统中开发出更多的服务功能,逐渐完善通信工程的多种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3维护管理优势
通信线路是通信工程中最难以维护和管理的地方,在通信工程的维护过程中如果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在网络信息网络融合通信工程的子系统,提升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功能,将数字化的通信系统作为维护的基础。例如,如果在某小区建设通信监控网络,开发商支付网络建设费用,物业公司可以根据使用仅支付使用费用和维护管理费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物业公司能够用通信机房的使用费用换取通信监控网络的维护费和管理费。
3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通信工程的安全性
3.1多网融合技术的安全问题
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通信工程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是通信工程各个子系统接入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多网融合技术将通信工程中各个子系统融合集成在一起,一旦某个子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通信工程系统瘫痪,会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安全云顶运行。
3.2多网融合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
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通信工程,可以采用检测入侵漏洞的扫描技术和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入侵者对通信网络的攻击和入侵,结合NTM技术,有效地解决通信工程网络终端的安全保护问题。NTM技术本身就具有主动防御的功能,因此在通信工程中应用NTM技术,可以不用再被动的封堵和查杀网络病毒,结合通信工程执行程序容易遭受木马病毒侵害的特点,NTM技术能够人体的免疫机制一样,对通信网络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病毒会立即终止该项服务,只有检查合格,才能在通信网络终端服务器上运行。
4结束语
“多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移动网络、物联网等统一在同一物理媒体上进行传输。本文就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进行介绍,浅析了多网融合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多网融合技术的价值,并对多网融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关键词:
多网融合;通信工程;技术
1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多网融合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其传输的物理载体为光纤,并采用TCP/I协议,通过兼容的方式,将不同制式的网络直接或者间接的融入到骨干网络中。作为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代表,其能够使得不同的网络得到很好的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在通信工程领域中,多网融合技术需要实现内容融合以及接入融合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中内容融合是指在各个网络之间的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传递,而接入融合是指在通信协议上各个网络需要保持一致。多网融合的理念以及相关的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极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2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关键技术
2.1兼容问题
兼容问题是多网融合中最重要的问题,兼容问题不解决,是无法实现多网融合的。就通信协议而言,目前在路由层广泛采用的一般为IP协议,因此多网融合技术的兼容性的协议方面一般是基于IP协议的,而在路由层之上,需要设计符合多网融合实际情况的控制协议,来解决不同网络传递的信息格式的转换以及兼容问题。以三网合一为例,各个网络的传播方式不同,其中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为分组交换传送技术,而广播电视网络采用的是单向的广播方式,计算机会出现分组数据丢失的问题,广播电视没有互动的功能,其兼容问题突出。
2.2安全问题
安全性是各个通信网络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多网融合技术中更是需要特别的重视。多网融合技术中,难以防范的安全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为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攻击,另一个方面为相关人员的误操作。应对黑客的攻击以及病毒的感染方面,应该通过入侵警告,部署防火墙等方式来防范,并且对于病毒与黑客的攻击,是需要主动的防范的,不应该采用被动防范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被攻击后产生的经济损失。而工作人员误操作的方面,可通过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进行网络管理工作时不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最好开发相关的自动化管理工具,来替代一些需要时刻进行调整的岗位,减少误操作的几率。
2.3要实现可视化
多网融合的管理工作是复杂的,并且很大一部分管理工作是需要实时的了解和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图的,这样才能够对相关的业务进行高效的管理,这就需要可视化。就目前而言,多网融合的中可视化技术不够成熟,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图上没有实现可视化,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网融合的管理起阻碍作用。因此要尽快的实现多网融合的可视化工作,尤其是在网络拓扑结构试图的实现方面。
3多网融合技术的工程意义与价值
3.1能够很大的提升系统的功能
多网融合能够使得通信系统具有统一性,并保证了通信系统管理的有效性。如安防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在多网融合之前,各个网络之间的安防工程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样难以进行统一的管理,极大的浪费人力以及财力;而在多网融合以后,可以把各个网络之间的安防工程进行统一的建设与管理,不需要阶段性的建设和单独管理,这样就不仅降低了建设的成本,还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并且极大的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进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功能得到提升。
3.2增值空间大
多网融合相当于对不同通信网络资源的整合,其通过改善传统的通信网络维护过于分散的缺点,充分的发挥数字通信工程的优势所在,通过实施一些网络活动,有效的吸引客户。另外,在日后的网络架构优化、技术升级等方面,多网融合也能够有效的节约相关资源,能够实现统一的优化与升级,这也是其未来的价值所在。
4多网融合技术的未来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电信骨干网资源浪费尤其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的原因就为各个网络之间相互隔离。多网融合技术在未来能够改善这一现象,随着多网融合技术的发展,能够化解不同网络之间相互隔离这一尴尬的局面,打破传统网络的局限性,使得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小资源的浪费。多网融合在在未来安全性能也会大的的提高,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如NTM网络终端检测,可有效的对在网络间流动的木马程序以及病毒进行过滤与查杀,被确认信任和安全的才能够进行通信,提高多网融合的安全性。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是大势所趋,也是通信工程中理应发展的方向。多网融合的理念以其突出的优势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多网融合为背景开展服务,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祖国甚至全人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修均.多网融合条件下的通信工程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4):30-31.
在通信成本审计过程中,相关工程监管人员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经验总结以及成本规划,以保证整体项目的优化运行。首先,要对基础的人工费用进行优化预估审计。在工程建立整合的过程中,基础人工费是对施工人员支付的相应费用,不仅包括基础工资、福利费用,也包括补贴和劳动保护费用。而整体费用的发放路径非常多样化,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工程审计过程中,集中优化相应的通信工程项目定额,保证对人工费用进行及时的登记和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集中考量单项通信工程中基础人员的编制情况,以及整体工程中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工期机制,利用合理化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整体预测审计结构进行有效的纠偏。其次,是针对基础设备材料的审计。整体电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包括原材料、数据交换设:备以及周转材料和辅助材料等。相关工程人员要集中力度对整体材料的购买价格以及运输方式进行市场的有效评估,在项目成本审计的同时,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整体审计结构的完整和科学。最后,是对基础工程间管费用的审计。在整体项目运行结构中,要有效的规划图进行整体目标的建立和维护。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基础的间管费是指针对通信工程对象有关的相应费用,不仅包含基础工程管理费用,也包括可行性研究费用,要实现整体费用的良性审计,就要根据历史材料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保证审计方法的合理以及目标值达成。
二、整合管理标准,制定贴合的控制要求
(一)工程全面控制原则
在工程全面控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要对基本工程进度进行全面的控制。其中,针对工程中员工的控制由于涉及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相关员工对于基础控制成本的配合程度以及积极性也比较高,在建立相关控制原则的工程中,保证了基础的全员参与以及优化成本的基本理念。另外,还有关于项目全过程控制原则,要对整个过程的设计理念以及进度进行优化的全程控制'要实现成本控制项目在工程推进的每一个阶段呈现出基本效用,并制定最适宜的工程运行方案,利用相应的工程资源,集中按照工程运作的相应要求以及工程规划进行项目的优化施工。另外,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要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保证最小化的返工率以及维修费用。
(二)工程成本节约原则
任何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相关成本控制人员要对基础的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优化控制,实现最基础的节约功效,也是整体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准原则。在节约原则的监督下,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运行相应的监督机制,为节约控制提供最佳的运行条件,并且保证对成本进行前期审计,中期监控,后期监督管理,保证整体管理过程中节约原则的优化运行m。
(三)工程目标控制原则
在相应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对的工程监管目标进行集中的管理,把整体工程的相应方针以及任务进行有效的目标化,并建立基本的落实机制,以促进整体工程项目的整体合理化运行。在目标控制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有效的阶段性目标,以实现目标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整体工程权责利的均衡式平铺,并建立阶段式检査监督机制,有效的促进工程目标的优化控制。
(四)工程发展控制原则
由于通信工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动态特性,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要针对相应问题进行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保证基础材料和设备投入过程中,成本的实际生产值符合相关要求,并进行无偏离式的检査和分析,在相关问题出现后运行必要的措施和管理机制,保证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P1。另外,由于是动态化管理,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结合工程的发展动态进行优化的项目生成。
三、创建有效路径,实现整体的管理目标
(一)践行制度化分层管理
由于通信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要依据基本的管理原则和规模,进行有效的分层式管理机制,要对工程的项目经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项目经理要对相对应的管辖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三级管理结构,充分运行基础的分层垂直管理机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要针对工程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文件进行优化项目的落实,建立基本的权责分配机制,以促进整体项目的常规化运行。并且,在理清整体分层管理结构后,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基础成本进行有效的项目运行管理,相关成本管理以及管控中心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并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实现适时考核以及奖惩结构的优化运行。
(二)践行组织化控制管理
相关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要针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的人员配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利用相应的管理机构以及施工队伍和企业的权责关系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运行。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基础的组织是项目经理部,要进行公司法人的委托运行,并保证工程经理部门对整体工程以及公司利益进行优化的管理,并优化相关管理人员对整体项目的责任意识,在工程建立以及健全的过程中,实现整体责任和权利的有效分工,保证基本质量成本以及效益的持续性增长。
(三)践行技术化成本管理
通信工程项目是符合时代特性的基础工程项目,需要相关工程成本监管人员集中力度对基础项目进行优化运行,并对整体工程项目运行人员采取一定的刺激措施,以提升全体工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升级全员参与的成本规划,并且在实际成本控制的标书中标注相应的技术项目以及基础运行方案。只有实现整体工程成本技术化控制管理,才能有效促进整体项目的优化运作。
四、细化经济扶持,推广完整的成本控制
(―)基础人工费用管理
前文提到过基础人工成本的有效审计,在运行过程中,也要对基础人工费用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控制,其中包括对基础工程性质、工程运行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整体工程劳动力的输出功效等,针对相应基础人工要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模式,并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对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安全效益进行实际的测评和审核。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基础经济和技术指标进行实体化的控制,以减少多余人工费用对整体成本控制的不良影响。
(二)基础设备费用管理
在通信工程建立过程中,基础材料费用会占据很大的部分,这就需要相关工程管理人员针对工程材料进行有效的项目费用管理,对于基础设备的费用管理主要运行的就是数量和价格分离的原则,以实现整体项目运行中费用管理的髙效升级。第一,针对用量的控制。相关管理人员要集中考量设计项目以及基础材料的功能分析,针对材料的运行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保证髙价材料能被低价高质的材料替代,从基础购买成本上优化基本的成本控制。第二,要针对设备价格进行优化的控制和管理,多方考察市场结构以及市场价格比例,运行优化的采购原则,并辅以招标形式,以实现整体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并对整体设备价格进行有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对比数据运行后,建立更加优化的购买方案。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