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林业工程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业工程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业工程技术

第1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林业;线状工程;外业调查

对项目区林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调查是林业外业调查本质。高效精确的林业外业调查规划为森林资源监测、营林规划设计等带来重要参考和指导,可显著提高林业各部门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随着无人机、遥感、智能设备和“3S”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林业外业调查技术日益革新,为林业行业飞速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2]。林业大型线状工程的外业调查距离远,调查范围广,为林业外业调查带来极大困扰,鉴于此,通过对传统林业外业调查技术、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和遥感+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3项技术进行研究,为林业外业调查技术进步贡献力量,推动林地调查技术的不断革新[3]。

1研究进展

林业大型线状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沿线调查、高铁沿线调查等,此类林业调查项目距离远、工作量大、耗时长,调查成果质量与调查技术密切相关[4]。传统外业调查技术,主要基于GPS技术和地形图,以地形图为外业调查基础,手持GPS和照相机为基础,开展林业大型现状工程外业调查;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主要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结合ArcGIS软件进行线状工程外业调查;遥感+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主要是基于奥维互动地图技术和Dailyroad行车记录仪技术,开展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5]。外业调查技术的进步,使调查成果质量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6]。

2外业调查技术种类

2.1传统林业外业调查技术

传统林业调查技术基于地形图或纸质遥感影像图,以手持GPS为硬件支撑,进行林业外业调查。该调查技术相对早期的调查技术有很大进步,早期的调查技术缺乏定位技术支撑,外业调查完全依靠调查人员日常工作经验进行确定调查并记录;随着GPS技术的出现,传统林业调查技术得到改进,林业调查效率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过程中根据手持GPS的定位坐标与地形图坐标以及google遥感卫片进行比对,以确定外业调查项目区位置,并进行相应林业信息调查记录。

2.2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

传统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过程中弊端重生,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无人机和航拍技术不断发展,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逐渐深入到林业外业调查规划过程中,且日渐成为林业外业调查依赖技术,尤其是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此类线状工程涉及距离远、覆盖范围广、项目区通行能力差。无人机应用于林业大型线状工程的外业调查,主要基于GPS+无人机飞控+航拍3项技术的组合。该项调查技术的主要技术流程为:基于项目区进行无人机航线规划,根据无人机航线规划成果,进行野外无人机航拍,最终航拍的结果导入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如pix4d、inpho等,将无人机拍摄图片数据进行拼接、校正等,形成内业航拍数据。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的兴起为林业大型现状工程项目调查提供极大的方便。

2.3遥感

+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无人机技术当前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而林业类项目费用较少,成为无人机技术在林业方面应用推广的障碍。针对当前林业大型线状工程调查地块位置和地类要精确的特点,根据当前基于Googleearth开发第三方应用,如奥维互动地图等,与Dailyroad软件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该项技术主要是基于遥感技术和行车记录仪Dailyroad技术,该文主要基于奥维互动地图进行研究。奥维互动地图+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主要技术流程为:将项目区数据导入奥维互动地图作为外业调查导航数据,再利用Dailyroad录制项目区沿线实况,录制完成之后,导入电脑,结合录制影像数据(含动态经纬度)和奥维互动地图提取需要的地类、现状等信息。

3结语

随着无人机、GPS、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以及基于Googleearth的软件的不断发展,林业调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外业调查数据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进步,同时外业调查的费用也在发生变化。目前针对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技术主要有以上3种,此类技术各有利弊:传统外业调查技术基于手持GPS和地形图进行,针对大型线状工程,技术成本低,但人工成本高,耗费时间长,同时外业调查的成果不方便进行复查核对,且调查的数据质量精度一般;无人机外业调查技术在林业大型线状工程调查过程中,耗费时间短,人工成本低,外业调查数据能够进行及时核对复查,但技术成本高,整体费用偏高;遥感+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在大型线状工程调查过程中,耗费时间较短,人工成本较低,技术成本低,外业调查数据能够进行及时核对复查,同时该项技术可操作性强,对专业技能要求低。

综上所述,林业大型线状工程外业调查技术对比显示,遥感+Dailyroad外业调查技术优势显著,成本低,技术要求低,可操作性强,将为林业调查带来极大方便,推动林地调查技术的不断革新。

作者:陈冬洋 李茂金 周梦君 常双双 单位:海南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建生,田金萍,郭际荣.PDA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初探[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4):31~33

[2]周梦君,李茂金,陈冬洋.基于ArcGIS与智能终端设备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J].热带林业,2016,44(1):50~53

[3]吴鹏.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卫星影像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6):10~15

[4]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第2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甘肃省陇西地区森林稀少、植被覆盖度低,在新时期,要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注重林业工程建设。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貌类型复杂,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多灾害性天气,水质不佳不宜灌溉,土壤类型多为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目前,陇西地区常见乔木树种有杨、柳、椿等;灌木树种有珍珠梅、柠条、沙棘等,但是受气候影响,工程林质量有待提升。

1.1选地

林业苗木培育基地要选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地区,交通便利可以减少后期的运输难度,地势平坦不仅易于管理,也易于后期的运输作业,从而降低林业生产成本。甘肃省地势复杂、山岭纵横,因此在选择林业苗木培育基地时,要尽量选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长途运输而导致苗木质量下降[1]。

1.2选种

选种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种时,可以根据整体自然环境、气候特点进行,陇西地区气候干旱,四季分明,地形复杂,以沟壑为主,年平均温度在7.7℃左右,年平均降水量较少,乔木树种可以选择杨、柳、椿、油松、柽柳、山桃、山杏等,灌木树种可以选择珍珠梅、柠条、沙棘等,尽量选择耐旱的树种。

1.3对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考量

林业苗圃种植地的选择要综合考量水分、浇灌条件等:第一,林业苗木培育基地应该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以方便浇灌,甘肃地区较为干旱,常年少雨,可以将种植地选水源充足的地方,或者可以选在水质较好的河流、水库地方,从而方便浇灌;第二,在选择林业苗木培育基地时,除了要注重对地形的考量,应进行整地,将不平整的地方进行翻修、整理,并做好排水设施,尽量选择坡度较低的地方。

2移植造林技术

2.1确定移植方案

要结合当地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移植方案,确保苗木成活率,避免移植问题。在移植前,需按照苗木移植规范进行操作,对苗木进行检查。坚持带土移植,如果绿化地距离种苗培育基地较远,要将种苗根部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水分流失,在移植前将根部塑料薄膜清除,按照树种生长需求挖栽种坑,移植完成后要进行浇水和施肥,为苗木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

2.2选择合适的苗木

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苗木要选择不同的移植方法,不同种苗移植后成长效果也存在极大差异,为了提升移植效率,选择适合的苗木规格十分关键。应根据林业工程建设要求,同时深度考量移植场地的地理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苗木。

2.3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

陇西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多风沙,温差大,移植时间不科学可能会造成苗木死亡、幼苗抵抗性较差。因此在移植苗木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移植时间[3]。甘肃省在3月下旬~4月上旬,温度逐渐回暖,此时适宜移植,可提升移植成活率,结合实际温度确定具体移植时间和移植方案。

参考文献

[1]朱洪玉.林业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21(8):170-171.

[2]王梅.新时期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49-150.

第3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问题;解决办法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林业资源规模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林业工程建设取得的这些成果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抗旱造林工程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为林业工程建设解决了许多问题,然而,抗旱造林技术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探索其中的原因,因地制宜的改进抗旱造林技术,进而实现我国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1加强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意义

抗旱造林技术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以林间抗旱为目标,利用各项造林活动和造林技术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林业资源转化率。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森林面积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北方多地由于气候等原因,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资源增速缓慢,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山区,受到地形影响严重,林木种植成活率较低,森林覆盖率始终不高。因此,加强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免受干旱影响,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造林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成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我国林业工程存在干旱土地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因地制宜的开发抗旱造林技术,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稀缺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和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其中,大多数的肥沃土地都用作农业用地和建筑工程,林业工程的用地大部分都是一些土地贫瘠,严重缺水的。要想在这样的土地环境下大力发展林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稀缺。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灌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再高级的灌溉技术都无处可施,必须采用先进的抗旱造林技术改善林地土地干旱的情况。通过抗旱造林技术,改善土地水分缺失的问题,保证土壤养分能够满足树木生长的基本需求。

2.2抗旱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是抗旱造林技术的关键所在。一旦树种选择不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后期的工程建设会产生诸多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整项工程失败。但是,当前抗旱造林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容易犯经验主义方面的错误,或者一些地区的技术人员会直接照搬其他地区的选择的树种,并未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进行详细的调研。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大量的林木树种、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往往还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树木的成活率不高,抗旱效果不佳。另外,很多时候选择树种会忽略树种本身是否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桉树在一些地区移植时,作为外来入侵的植物会与当地原生植物产生竞争关系,争夺养分水分等,导致周围的原生植物死亡。所以,抗旱树种是否能够与周围的植物和谐共处也是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3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尽管我国林业工程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注重林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断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然而,理论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效并没有在实际应用中体现良好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技术本身存在可行性操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操作不符合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对接出现问题,导致实践使用效果不佳,出现抗旱造林技术的实施不完整或者出现错误,操作影响工程整体效果。

2.4干旱地区造林标准化要求较高

抗旱造林技术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多部门配合以及多种资源。但是,在干旱条件下,造林本身极具挑战性,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本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加强对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和行为规范,按照其主观理念进行建设,实际的造林技术往往不甚理想,出现树木的栽种不符合要求,成活率低的不利情况。2.5管理模式与造林技术不匹配林业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具有长久的历史,因此,一些地区的林区在实施抗旱造林技术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出现过时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造林技术产生错位,导致先进的抗旱造林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和重复施工等情况,不利于抗旱造林技术的发展。

3解决对策

3.1改善土壤情况,增强水资源的储存率

改善土地贫瘠情况是提高抗旱造林技术成效的首要任务。根据已有造林经验来看,进行单一的土地改良技术或者完善灌溉技术是无法大规模的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大范围、长时间的实现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环境优化是抗旱造林土壤改善的目标,因此进行水土整治必须放弃传统抗旱方式,可以利用保水剂和覆膜两种方式为树种提供充足的水分。树木生长期间必须保障水分的充足供给,必要时修建储水设施预防树木缺水情况的出现。

3.2科学合理的选择抗旱树种

各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不同,在选择抗旱树种时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进行移植。首先,在种植树种前,要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以及备选树种本身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确保移植的树苗成活率高。其次,要考虑成本问题,作为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尽量降低成本的损失,选择成活率高且价格相对较低的树种进行移植。最后,还要考虑树木的美观性,特别是用于商业林的树木造林时,要综合考虑其造林美观需求。

3.3加强管理,规范造林操作

抗旱造林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操作规范性不容忽视。在施工阶段如果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流程标准,会使得实际操作与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施工开始前,相关技术和管理负责人必须明确说明抗旱造林技术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位施工工人都能够完全掌握技术要求,使技术的实施有规可依,促进管理部门在工作上也能够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减少工人施工错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3.4完善并创新抗旱造林管理体系和技术模式

抗旱造林管理的不规范和技术操作的完成度不高制约着林业工程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健全抗旱造林的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对造林实施过程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要求,确保抗旱造林的每项技术都能够完整实施,避免出现偷工减料、消极怠工的情况出现。鼓励各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本领,实现造林技术的与时俱进,能够及时发现现有技术的不足,积极做出改进。必要时,可以将抗旱造林技术与林业其他技术相结合,例如信息技术、数学建模等,运用多学科交互运用的方式提高抗旱造林技术的科学性,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

4总结

第4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 《园林工程施工》 学习情境

【项目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园林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C20

42125,主持人:陈彦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园林工程施工》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集工程原理、构造方法、工程设计、施工方法、艺术审美和植物栽植与养护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是城市园林建设、市政工程、房地产、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一门实用技术。因此,学生学好该课程,对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自2010年我校园林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以来,课程团队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思路,对课程做了全新的设计和改革。

1.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包括三个层面的定位,即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定位、岗位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定位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定位。园林技术专业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步骤,通过行业企业调研,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通过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以及从事该岗位的职业教育状况,确定了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通过对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归纳形成了行动领域,通过分析行动领域的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行动领域对应的知识领域,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完成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13门学习领域课程。《园林工程施工》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2.课程目标

课程以培养园林工程施工员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依据岗位职责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要求,在完整的体系化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理实一体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具体的能力为:(1)专业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园林工程原理、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方法,合理分析和解决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准确评价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劣。(2)方法能力目标:能进行调查分析、决策与组织管理,能独立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创新、自我学习。(3)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园林事业,养成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紧扣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与园林行业企业合作,在理清园林工程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参照园林施工员职业资格标准,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情境。以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为主线,在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进行教学评价。

4.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对园林工程施工实际的工作过程的教学加工。该课程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分析了园林工程施工的工作过程,系统分析了课程实施所需的各方面教学条件,在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完整性、涵盖性、范例性、可操作性、结果驱动性、可迁移性、适度性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园路工程施工、水景工程施工、假山工程施工、园林建筑与小品工程施工、种植工程施工、工程的竣工验收等9大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任务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成果和环境是变化的。但完成任务的过程是相同的。即按照“任务导入、任务分析、知识准备、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实操、评价反馈等6个步骤”组织教学。

5.课程实施建议

5.1教学组织

基于园林施工员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完成园林工程施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合一。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合作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方式上要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5.2教学团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即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选取课程内容,根据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二是要求教师具备教学实施能力,即更新教学观念,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教学团队是否是专兼结合,专任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双师素质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5.3教学条件

教学实施要求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做保障,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校内实训条件,还要求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校内实训条件,尽可能的仿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建设,合作企业可以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和氛围,也可以在某些合作企业建立“厂中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保障。另外,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站、教材等教学资料的建设也是重要的辅助条件,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5.4课程考核

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过程评价;二是方案成果评价;三是职业素养评价。每个学习情境完成后,按个人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30%,兼职教师评价占20%,专任教师评价占40%,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郭舜.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5

[2]周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27-28

[3]张百川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体系设计[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2):50-53

[4]孙红绪等.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学习情境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3):34-36

作者简介:

陈彦霖(1981-),女,讲师、工程师,硕士,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园林。

第5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人才培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园林下程技术专业是在高职中开设的一门专业相较于本科的园林专业起步较晚依旧采用本科园林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实践、实验、实训的特色。为了适应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人人才培养也在相应的发生改变。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与模式,打造高职园林人才培养特色。

1关于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也在随之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而口前园林技术专业人才资源相对不足,因此高职对于园林人才的培养有其具体口标。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他们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也存在巨大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川园林下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有以下特点:(1)技能的高级性。学生首先应该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学好专业课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能力以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加强实践锻炼。教师首先具备职业素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更好更专业的指导学生,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知识的职业性。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学校对于专业课的设置具备专业针对性性,设置合理的学时。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强、上手操作熟练等特点。要求学生做好你职业规划道路,针对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实现。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管理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知识的职业性的培养。

2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建立基于“实训、实验、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

基于园林技术专业的特点,加之高职教育培养的口标所以对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以项口为导向,落实任务口标,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加强练习强度,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机会建立基于“基础实训,项口训练,岗前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生产实训的比重,生产实训比重占80%,提升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努力考取资格证书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就业率。

2.2以专业综合技能为切入点,构建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针对园林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分析主要面向一此企业包括设计企业、施下企业、园林养护、花卉养护生产等领域,主要具体下作内容为园林植物花卉的种植、养护与管理,以及园林下程规划的设计与施下管理等。因此,将园林技术专业分解为三种能力主线教育,即园林植物培育与养护能力主线、园林下程与施下能力主线、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主线,以这三种作为重点的教学项口,构建教学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切入点,构建专业模块课程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结构化。

3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在园林下程技术专业建设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科理论为中心的培养体系,应该紧密联系岗位需求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要求和岗位特点分析制定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培训进行模块训练,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岗位需求,优化专项技能,构建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3.1教学模式

园林下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材料一、市场需求、科技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根据教学口标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与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可以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例如案例教学、模拟场景等教学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聘请一此企业有资历经验的老师为学生进行详细的实践讲解,学校可以聘请园林建设下程的专业人员参与本学校的教学计划,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至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入下作岗位胜本职任下作。

3.2教学内容改革

3.2.1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园林建设的方法与技术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学校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园林建设的新方法最先进的技术传授于学生。学生应该具备基础的计算机能力学习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加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学习学科领域前沿技术方法。3.2.2课程内容互相衔接,融会贯通对于园林下程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技术型学习,某一项单一的技能会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与实践。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不只是单纯的掌握一门课程,比如园林地形设计技能与《园林下程技术》、《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有关,所以在训练中要求指导教师熟练掌握这三门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互相衔接,融会贯通。

4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让我们明自培养园林专业技术型人才需建立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做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建立一支合格、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园林下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为社会、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朝伟.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科目一攻关”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06>:so一84.

[2]魏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探索—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0>:200一201.

第6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P键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校园绿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103-03

Construction of Campus Practice Base for Landscap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u Xiaoju

(Landscape Technical Faculty,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 831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 of campus landscape engineering major pratice ba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ampus major pratice base.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ampus greening maintenance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but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campus greening.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ampus major pratice bas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Campus practice base;Construction;Operation;Campus greening

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精湛、娴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1]。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它是一种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的是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人才,培养的是一线技术员,所以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环节的训练。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高等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关键[2-3]。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校内实训基地是实验室、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教学导师、实训教学计划、实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实训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涵盖了实验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教学竞赛承办、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技能培训、双师队伍培养、高新技术推广、对外增值服务等诸多服务功能[4-5]。

1 建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三段式,两联动”,它是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它是由园林工程技术的行业背景和要求所决定的,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内容为载体,结合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形成的。其中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的学习必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训练来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由于距离学校远、教学管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学成本高等原因,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因此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制约本专业发展及人才输出质量的瓶颈。

经过多次调研总结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景观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养护,花木生产技术员等3个工作岗位培养景观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园林花木生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根据这3个岗位群的技能、知识、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来建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2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

2.1 实验室 本专业目前拥有植物生理、种子检测、园林植物病虫害、土壤4个实验室,可以完成《园林植物》《园林苗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另有一个植物标本馆正在建设中,为《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等课程项目中园林植物识别与考核提供了实训平台。

2.2 实训室 2008年园林工程技术技术专业作为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的辐射专业建设了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插花与花艺装饰3个实训室。2014―2016年通过国家师资专业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对这3个实训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可以完成相关课程园林总平面图绘制、园林总平面图识图、小游园种植平面图绘制、居住区绿地设计平面图、花篮的制作、花束的制作等共46个实训项目的学习与训练。

2.3 实训场 2008年学校在示范建设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园艺技术专业辐射专业,建成了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和园林工程实训场,由于投资所限,实训场设备不足,特别是园林工程实训场只进行了场地规整,园林工程设备及作为实训的园林工程施工要素未进行建设。

2.3.1 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 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主要结合《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和《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进行园林树木、草坪、花卉的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实训项目。有草坪修剪车、草坪修剪机、打草机、打孔机、修枝剪、绿篱剪、高枝剪、油锯、打药机、打坑机等仪器设备。

2.3.2 园林工程实训场 园林工程实训场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该实训场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实训室、沙盘工程施工实训室、园林施工放线演练区、灌溉系统施工安装演练区、植物造景实训区。服务《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

2.3.2.1 设备维修保养实训室 主要是存放和陈列存放、陈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必需的园林养护机械;园林机械的保养、维修、示范及练习;操作示范园林施工器械的现场教学;园林专业学生设计、施工作品展示。

2.3.2.2 工程施工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室 内有1个主沙盘和7个子沙盘。主沙P供学生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作为经典园林作品的示教道具和教研、教学活动中已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的展示。子沙盘主要是学生模拟操作演练区,可进行道路、广场、水池、坐凳、花坛、微地形、亭台、廊架、假山、雕塑的施工演练,所需材料由缩小规格的真实材料或仿真预制品代替。子沙盘均可进行安装拆卸,对学生通过模拟施工形成现代设计理念,积累竖向设计体验,对提供潜育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子沙盘针对园林施工的7项核心施工内容,供学生进行园林工程各施工要素的施工流程学习,施工方法学习,施工管理规范学习。

2.3.2.3 园林施工放线演练区 学校南区划定2 000m2范围作为园林施工放线演练区,所用仪器及工具都已具备,不需要另行购置。该区主要用于园林测量教学、园林施工放线演练。

2.3.2.4 灌溉系统施工演练区 在学校南区划定在2 000m2范围作为灌溉系统施工演练区,主要为学生提供园林绿化灌溉管线安装的练习,在该区域学生可以进行管材识别、各种绿化管网安装布置的演练。

2.3.2.5 植物造景实训区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本地常见园林植物的造景方法和造景流程,通过实际动手训练提升专业技能,可以完成植物造景、立体花坛、绿雕的施工展示。通过展示植物造景的作品来体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学生的实践成果,同时可以锻炼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3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校园绿化养护

园林专业的在校学生按照班级划分片区,负责校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后勤派出1名技术工人进行统筹协调,每个班级指定专任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技能考核,同时结合《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的实训项目和教学实习完成树木、草坪、花卉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移栽、浇水、施肥、越冬防寒等项目,保证校园干净整洁、生气盎然,体现农业职业院校的特点和职业氛围。

2016年5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2014级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个时钟花坛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完成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工程概预算》等课程项目的实训,同时将学生的作品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的专业水平。

4 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成效

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完全由专业教师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与养护工作等都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同时是开展对外服务的窗口,每年开展对外服务项目20余个;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开展了8项校级课题,2项地厅级课题;满足每年的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的需要;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已经承办了4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景观设计项目”技能大赛,这与本专业校内实训及的的建设和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地基地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行业和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制图》等课程可以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体上提高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语

高度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高职学生的立身之本。高职院校发展的好坏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是息息相关的。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质量,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教师的培养水平。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与校园景观绿化养护的结合,对专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毓惠,汤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281-282.

[2]戴桂荣,张泽.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9):23-25.

[3]苏青,秦树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探析[J].科技导刊,2013(5中):244-245.

第7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1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实现互利共赢。

2.1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5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 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师资队伍建设

5.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校企合作中,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陈茂,汤书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园林工程技术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6~38.

[2] 常会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4~46.

[3] 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74.

[4] 张永玉,徐巧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探讨[J].才智,2011(2):271.

第8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杨青(1983-),女,上海人,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上海 20043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64-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最终是要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应该认真审视学校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订合适的发展策略。

SWOT分析法是一个决策过程,最早的时候是为了单个企业的发展策略,后来逐渐扩大应用领域,通过分析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为发展提供依据。SWOT的四个字母分别表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势和劣势主要是分析自身的实力和对手的实力的对比,而机会和威胁研究的是外部环境对主体造成的影响。通过SWOT能够分析出自身的各种强项和弱项、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在客观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将有用的信息分离出来,从而为主体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SWOT分析

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遇分析

(1)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非常重视绿化,不仅室外要求绿树环绕,在室内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开始注重室内绿色环境。随着在建小区的逐步减少,养护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上海是践行绿化新理念的理想之所,企业管理人员观念先进,是开展校企合作的理想城市。

(2)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支持。2006年11月,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具有标志性意义,被誉为推动我国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的“211 工程”。同时,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与2013年上海市级重点专业建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涵盖其中。

(3)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日渐提升。社会各界逐渐达成共识,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用功荒”和学生“找工作难”的解决方案。

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威胁分析

(1)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表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关键。而现在我国对校企合作只是提出了一些建议,立法上还不够明确,很多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各种奖励促进机制也不是很完善。

(2)校企合作中校方缺乏吸引企业参与的机制,学校要培养人才,尤其是实践性人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就需要企业的帮助。同时,企业也需要校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补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但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沟通还不够,行业协会的调节也没有形成规模,因此现在学校和院校缺乏有效的载体。

(3)校企合作缺乏监督和管理。目前政府没有办法对校企合作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校企合作双方只有相互签订协议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难免有纰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力度。

3.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优势分析

随着经济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企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用工成本的进一步提高,有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发现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以较低成本挖掘和吸引人才,便转向与学校合作。

校企合作的数量不断扩大,内容多样化。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也进一步多样化,除了学生参观、顶岗实习,同时双方还深入在“双师型”师资培养,企业培训中合作。

4.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劣势分析

高职院校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市场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虽然越来越感觉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受制于实践场地、师资力量等限制,课堂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问题。本校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但是受制于体制的限制,例如和党校、中专拆分,又从建委划归到教委,体制上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学校的管理层也经历了很多的动荡,精力就不能百分百集中到教学改革上来,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一些企业将学校顶岗学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是想去培养学生,而是挑剔学生,学生苦苦去实习,但是没有办法录用。一些体制内的单位受制于编制人数的限制没有办法增加规模,这些都存在一定问题。

二、构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SWOT框架

根据以上学校的SWOT法,深入分析了学校校企合作的优缺点和机会,还有劣势,制订出符合学校和专业发展的SWOT方案。首先是SO机制,在机会和优点中要大力加强学校校企合作的层次,朝多样化发展。WO优势是根据学校的缺点和机会制订的,学校应该克服自己的不足。ST战略是指内部优势和外部威胁,因为积极通过自己的渠道完成校企合作的不断优化。WT战略是指内在的缺点遇上外在的威胁。这样能够直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并对校企合作的难度有相当的认识,杭州比较小,用人需求比较多样化。只有这样,学校和专业才能真正有所进步。

三、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策略

1.大力提倡“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法上都应该遵从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也应该时刻提醒学生学校的定位,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课上和课后提升自己的实践性和职业技能。

2.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还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和需要,只有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才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只有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才能真正吸引企业投入到校企合作中来。

3.将企业引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中来

定期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修改,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听取企业人数的意见,制订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4.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学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地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实现人才可持续的培养。

5.组建一支双师型队伍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性能力,学校需要有一支“双师型”队伍。教师除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教师的职称水平,还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除了学校的老师,实习单位的师傅也共同投入到培养人才的活动中来。学校老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现在有的政策和双休日、寒暑假等到企业中进行再培训。

6.建立机制,鼓励校企合作长期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其运作,而不能光靠某位领导的魅力,或者一时的热火朝天,而是需要思考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和维护。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在外部要建立合适的机制来保障正常的运作,而内部又要激发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来保证其内在的动力,协同发展。

第9篇:林业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我国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有条件,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这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是在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促进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产生背景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相对困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衍生了许多次生灾害,例如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雾霾天气的加重、气候异常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人们再继续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过度采伐,将会对整个森林系统造成恶劣的影响,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建设现代生态林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有效地保护好生态、资源,同时还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对林业资源砍伐以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同时,及时做好优质种苗的种植工作,既可以促进林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达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二、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政府提出的一项伟大的发展战略,强调社会要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希望人们生活的社会可以稳定的发展,合理使用社会、自然资源,能够和谐、持续地发展。从自然这一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原则意味着要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能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坚持这样的发展原则林业工程就会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有利于我国长远发展,还有利于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更好地打开国门,实现对外开放,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目前我国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让林业拥有很强的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社会再生产能力是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的最终目的。要在生态效益这个方面实现生态再生的能力,让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再生速度大于人们对于林业的开采、利用速度,逐渐扩大现代生态林业的规模,是使社会经济的总收入高于社会经济的总支出的重要要素,从现在社会的各个角度观察,社会的各方面需求,如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都需要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满足,林业工程的生产量要大于社会的需求量才能保证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社会各方面的效益协调发展,就需要在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实现稳定、长久、高效地发展生态林业工程。

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不是盲目地实施退耕还林、规划绿植、栽种植物、放养多种多样的生物等措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技术方面的应用。实际中,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需要运用到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食物链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因地制宜等技术原理。众所周知,理论技术是从不断的实践中得来的,反过来理论技术又指导着实践。现如今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工程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用生态工程技术指导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成功机率。

三、如何进行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1.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

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应从中央、地方政府和政策方面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进行指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创建出令众人满意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现代生态林业的建设中,尤其是牵涉到退耕还林、放养生物等措施,以及与之有关的生态防护型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地方上的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在具体的林业工程进行实施的时候,受到利益影响的地方人就会与林业工程的实施产生利益冲突,林业工程的建设实施就会受到阻碍。任何计划不管设计的多完美,在实施的时候总会有预料之外的困难发生,就算是政府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在社会上实施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加强中央、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引,积极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等难题,使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2.兼顾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双重利益

集体的利益是为了保障集体内部每一个个体的利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了矛盾的时候,应当保护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在现代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林业的建设可以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都是集体的利益,一部分人不可以为了一己私利而置集体的利益于不顾。当在进行林业建设时出现了利益冲突,应在照顾好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尽量保护好个人的利益,二者之间应做好协调处理。

加大力度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对于我国生态、资源的保护有着非常大的益处,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需要我们对二者进行合理调配,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促进我国整体的稳步向前发展。

3.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社会各个层面可以有序、安稳地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与制约,这些法律法规也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顺利建设的保障。因此,应该积极制定、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系统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发展体系,推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

结语: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我国在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