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低碳城市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城市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城市特征

第1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软土地基;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软土地基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情况,其大多是由于水流的冲击、沉淀作用而形成的土体,土质以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较多的土体构成。在房建工程中,地基主要是指承受上部建筑荷载的那部分土体,是确保整个工程后续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房建工程的施工对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但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土质松软、天然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孔隙比大的地基,此种地基即为软土地基。

软弱土地基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及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必须采用一定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和加固,以提高地基强度,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在保证地基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基础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使得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

二、软土地基特征

通常情况下软土呈流塑状态,含水量较大、承载力较低而且压缩性较强,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大,内部土粒之间的缝隙也较大,所以一旦遇到水,很容易形成淤泥。软土的承载能力较差,相对于硬土来说,在受到外部的压力下产生沉降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土质之间很容易产生压缩。所以,如果工程施工遇到软土地基,则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

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性:① 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较强,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如果遇到外力的作用,则会造成建筑物结构本身发生严重的沉降现象:②沉降速度较快,建筑物在软土地基结构中发生沉降的最大速度为10mm/d;③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当软土地基受到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就会逐渐发生变形,而且这种变形具有不可控制性;④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在其没有受到外界压力时,会以一种相对较为固定的形态存在,但是一旦遇到外部压力,使土层受到破坏,就会呈现出流动状态,这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⑤软土地基具不均匀性,由于土质的不均匀,在软土中含有的土粒大小不一,而且聚集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造成了土壤的软硬程度不同,一旦土壤中的土粒发生移动,就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甚至是倒塌的现象;⑥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其本身的含水量较高,几乎可以认为其不透水,如果在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时其通过软土层进行渗透的时间会较长,进而导致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周期也变长。

三、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胶结技术

胶结技术指的是在软土地基中掺入一部分的水泥或者是水泥砂浆等固化物,在地基中形成一部分固体,与其他的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技术中,主要包含几种方法:①水泥土搅拌法,主要是利用水泥、石灰或者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将其与软土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软土逐渐形成硬结,进而形成坚硬的柱体,与原来的软土地基共同形成复合地基,增强地基的强度。②灌浆法,主要是将水泥以及水泥混合物或者是其他化学浆液,利用压力泵将其灌入到软土中,使其与软土形成复合地基,也能够达到提高承载力的作用。③高压喷射注浆法,其主要是使利用钻机钻孔,将浆液灌注到软土中的预定位置,通过高压设备使其形成高压喷射流,将土体进行破坏,当这部分混合浆液凝固之后,再将其与软土地基相混合,以此达到减少地基变形的目的。

2.孔内深层强夯技术

孔内深层强夯法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地基的机理是挤密机理和置换机理,施工一般采用钻孔、掏孔和沉管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由于桩间土被强行挤向四周,桩间土经过挤密得到水平压缩,桩间土地基承载力得以提高。在施工时成孔机应保持垂直,垂直度不应大于孔深的2.5%,成孔中心偏差不应超过桩径的25%,施工桩顶应高出设计标高500-1000mm,填料的种类、数量、锤击的次数应符合设计标准。

3.深层搅拌桩技术

深层搅拌桩主要是利用水泥、石灰等原料,填入适当的粉煤灰就地成桩,将软土地基转变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地基。通常情况下,深层搅拌桩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城市工程的施工,其不需要钻孔桩的泥浆护壁以及水下灌注砼等较为复杂的工艺,所以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同时,对于桩径和桩距等参数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施工起来更加容易。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在施工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也较小,所以尤其在城市建筑施工中较为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应当保证送灰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并且中间不能间断,每跟桩应当保持足够的喷灰量,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成桩质量。

4.置换技术

置换技术主要是利用砂石、碎石等材料对软土进行置换,同时形成复合地基,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常用的置换方法有:①石灰桩法。石灰桩一般被应用在塑性指标较高的软土地基中,在同样的施工环境下,利用石灰桩的固化效果相比水泥更为显著。石灰桩主要是利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机械或者是人工成孔的方式,并且填入石灰形成桩体,通过桩体吸水、膨胀的作用改善桩基周围的土质情况,有利于地基的稳固。②碎石法。主要是利用一种单向(双向)振动的振冲器或冲击荷载将桩管挤入地层并在地基中成孔,然后边填入碎石边振实,形成密实的碎石桩。桩体能够与其周边的土体结合形成复合地基,这时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起到的是置换作用,其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5.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一般在控制地基沉降和保证地基稳定性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在荷载作用下,利用竖向排水井的科学布置,将软土后中含有的孔隙水逐渐的排出地基,使软土地基中的空隙逐渐缩小,地基的稳固性增强,在承载力和抗剪强度方面也获得增强,从而控制地基的沉降速度。在排水固结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①电渗排水法。主要是通过降低软土的含水量来达到提高地基稳固性的目的,在软土中插入金属电极,通过电流的作用排除软土中的水分。②堆载预压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临时堆载与建筑物相等或者是大于建筑物结构的土石等构件,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预压,能够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③砂井法。主要是在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的砂井,在砂井上铺设砂垫层,以此来缩短排水距离,增加地基的牢固性。

四、结束语:

地基是建筑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地基都必须稳固。地基与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已及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处理方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做好地基的施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任荣常.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J].世界家苑,2011(10)

[2]柯荣臻,金小卫.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

[3]徐子平.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第2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阿特巴音敖包地区;铀矿化特征;铀成矿模式

Abstract: the paper through SiZiWangQi of Inner Mongolia o balak, sound artist are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ed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arth physical feature analysis, the authors uranium metallogenic model is also discussed. Think: o, sound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s of artist area.

Key words: o, artist and sound regio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Uranium metallogenic model

中图分类号: P619.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质特征

1.1岩性特征

通过矿区大比例地质填图及钻探施工,矿区内地表主要出露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组成岩体的岩石主要为浅黄色、浅褐黄色、浅肉红色碎裂黑云钾长花岗岩,属于过渡相相带。

由钻孔明显可见,矿区内岩体在纵向上,自上而下硅质、黑云母含量逐渐减小,石英碎粒具波状消光,钾长石和斜长石由于受压力影响而成大小不等的碎粒状,斜长石具绢云母化,云母成细片状,在空间上倾向于平行排列,呈似片麻状构造。但钾长石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呈似斑状结构,基质为中粗粒花岗结构,钾长石斑晶可达6~7cm,块状构造。整体上呈现出上硅下碱的趋势。

其次,钻孔接遇老地层震旦系艾勒格庙群第一岩段(Zal1)角闪钾长片麻岩,灰绿色,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次为角闪石和石英。裂隙中见少许方解石和黄铁矿,但因其于岩体接触带上普遍发育强烈的蚀变。

同时在钻孔中普遍见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碎裂岩、糜棱岩,其中糜棱岩呈灰黑色或暗灰绿色,糜棱结构和眼球纹理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新生矿物细小的黑云母和石英,次为眼球状长石、石英和角闪石残斑。

1.2 构造特征

钻探发现该区构造发育十分明显,岩石多呈碎裂结构的块状岩石,构造擦痕大量发育,轴心夹角65°左右,局部可见断层泥,ZK2011-1号钻孔底部揭穿十余米厚的石英脉体,通过其相互穿插关系并结合地表矿区地质填图,可以判定矿区内至少发育两期构造作用。

第一期构造以厚层石英脉体为标志,发育了一条走向大致北东向约40°的大型逆断层,将花岗岩体推覆至老地层斜长角闪片麻岩之上,同时伴随其形成了走向大致北西向约320°~340°的次级断裂。第二期以岩石多呈碎裂结构的块状岩石,构造擦痕大量发育为标志的区域压扭性构造发育。

2矿化蚀变特征

2.1蚀变特征

由于矿区内岩体构造十分发育,使得岩石破碎,有利深部及地表流体的侵入和运移,因此岩石普遍发育各种蚀变现象,尤其沿构造擦痕面上典型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如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较为明显,但其程度不深,说明热液活动不强。

同时地表水沿岩石裂隙、碎裂带对岩石进行风化淋漓,沿岩石构造擦痕面上形成的典型树枝状黑色铁锰质矿物以及长石的水解等即为此作用的证明(图3-4),而地表含氧水对岩石自上而下,进行氧化作用,使铀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并可在氧化还原界面上卸载,形成铀的富集体。

2.2 矿化特征

据钻探资料,该区铀矿化具如下特征:

(1)矿化产出于碎裂的花岗岩体中,矿体与围岩无明显的界线,且铀元素多富集在岩石的裂隙面上,如矿段内同一块岩心在物探编录是当仪器正对岩心碎裂面时,读数明显高于该岩心完整面上编录仪的数值。同时矿化段内蚀变现象均较弱,但品位较高的位置,可见赤铁矿化蚀变,岩心呈赤红色。

(2)矿化发育较为广泛,但强度普遍不高。本次工作共施工4个钻孔,均有不同程度的矿化显示,但矿化强度较低,其矿化厚度连续可达27m,且严重偏铀。

(3)受控潜水氧化界面,据钻孔资料统计,矿化位置均位于200m以上,且集中分布在120m~180m深度范围内,同时岩心越破碎则矿化段埋深相对较深,可见与地表水向下淋漓的作用关系密切,受地下水潜水面控制。

3 地球物理特征

3.1视电阻率特征

工作区视电阻率相对较高,平均视电阻率达到207Ω·m。区内视电阻率呈现出高、低视电阻率相间的剧烈变换现象。结合地质资料分析,高视电阻率为工作区内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体所致,而局部高、低场相间且转换较快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为工作区地质构造活动所致,由于矿区发育一条较大的逆冲推覆断层,同时伴随着北东向挤压、走滑运动,使得矿区内整体的花岗岩体普遍发生压碎、尤其是走滑的应力场下可形成相间隔的近南北向的次级构造,岩石破碎程度更高,由于其碎裂和完整的花岗岩赋水性不同,因而形成上述视电阻率特征。

3.2视极化率特征

区内绝大部区域的视极化率值基本都为正常值,视极化率异常区域较小、分布杂乱,异常体的走向也无规律性可言,但相对而言,在测区WN视极化率异常面积最大、强度最高的位置附近发现一工业铀矿孔,说明视极化率异常对区内找矿工作有一定指示作用。

结合地质资料,测区西南部的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区域对应花岗岩十分破碎、富水,易于各种地质流体的渗入和运移,同时含有较多金属矿物如黄铁矿等。

3.3大功率激电测深特征

测区做了三条大功率激电测深剖面(图1、2,3),图示测区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在纵向上均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浅部视电阻率值较高,可达300Ω·m以上,而视极化率较低,多小于2.2%;深部视电阻率值较低多为100~250Ω·m,视极化率较高,多大于2.2%,最高可达2.7%以上。推断为北西部的花岗岩体向东南推覆至古老地层斜长角闪片麻岩之上,两者接触面倾向北西。同时据钻探资料,测区上部的花岗岩体具有明显的“上硅下碱”地表发育“硅帽”的特征,因此其视电阻率值在整体高值背景下具有上高下低的特征,且下部的斜长角闪片麻岩因自身含黄铁矿等金属矿物较多。

图11#剖面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综合成果图

图22#剖面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综合成果图

图33#剖面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综合成果图

在大致了解了工作区的地层、构造、蚀变特征、岩性岩相等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工作区矿体的形成过程、不同成矿阶段的机理,矿体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建立铀成矿模式,指导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建立找矿标志。

4 铀成矿模式探讨

据国内外大量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结合工作区具体的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对测区铀成矿模式进行了探索,认为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图4)。

4.1富铀岩体侵入阶段

工作区内各个地质体的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测量表明,华力西晚期黑云钾长花岗岩eU含量平均值为3.95×10-6 ,是eU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克拉克值1.7×10-6 的2倍多,具备富铀特征。

1-大理岩;2-花岗岩;3-碎裂花岗岩;4-钾化碎裂花岗岩;5-钾化、硅化碎裂花岗岩;6-硅化碎裂花岗岩;

7-石英脉;8-矿体;9-断裂;10-相变界限;11-潜水位面;12-热液活动方向;13-风化淋漓方向。

图4 铀成矿模式示意图

4.2构造活化阶段

在岩体侵入就位后,进入构造活化阶段,即整体的花岗岩被后期的构造活动改造,于岩体中发生断层等,致使岩体发生碎裂形成大量的裂隙,从而使得各种地质流体易于深入和运移,尤其是拉张性的断裂构造最为有利,而挤压型构造在刚性的花岗岩体中也可形成大量的碎裂构造从而为铀成矿提供有利空间。

4.3热液活动阶段

该阶段实质上是与构造活化阶段同时发生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对其人为划分的,岩体中沿裂隙面普遍发育的热液蚀变现象,如“上硅下碱”、绿泥石化、黄体矿化、等即为此活动的产物。在构造活化阶段,往往伴随着构造活动,深部的热液可沿构造及其形成的岩石裂隙,岩体的接触面将深部的铀元素带入到花岗岩体内,同时由于热液的性质可以对花岗岩体自身的铀元素进行浸出和迁移,因此热液活动阶段,本身即为一成矿阶段,在有利于铀元素卸载的位置上可形成原生的铀矿体,同时可在热液流体可运移的碎裂岩石中形成铀元素富集地段,为后期铀成矿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4.化淋滤阶段

该阶段为工作区内的主成矿阶段,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地质作用,富铀花岗岩体经构造活化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和裂隙,深部热液沿构造和裂隙即可将深部的铀元素带入到破碎带花岗岩体中,同时也可将岩体本身的铀元素浸出,在岩体中形成铀元素富集地段,同理该地段也易于地表含氧水的深入,钻孔中可见岩体上部发育大量的褐铁矿化、树枝状黑丝铁锰质矿物即为此作用的产物,这种自上而下的氧化作用可对预富集的铀元素再次进行浸出和迁移,如钻孔中上部岩石钍含量较高,下部铀含量较高,这是因为钍不易于迁移而铀可随含氧水迁移所致,并于氧化水和还原水的界面,即潜水氧化面上卸载,富集成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脑木根幅 K-49-X],内蒙自治区地质局,1980

第3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Abstract: Yulong Liming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of Lijiang in Yunnan is located in the Shigu fold system of Sanjiang structural belt, which is a zone with simpl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development. Hydrothermal vein copper deposit and third faulted basin sandstone deposi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 type copper silver (change )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re.

关键词:玉龙黎明;铜多金属;中低温热液

Key words: Yulong Liming;copper polymetallic;mesothermal epithermal fluid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39-02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狭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在区域上处于三江构造带之石鼓褶皱系,III级构造单元属塔城~巨甸褶断束,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且较为复杂。区域上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及第三纪断陷盆地分布广泛。并与金属矿产有成因联系,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燕山早期酸性花岗岩类为主体的侵入岩出入广泛。此外,还有中、基性小岩体、岩脉,或岩枝的贯入,是本区众多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形成的有利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寒武系下统阳坡组第一段、第二段,石炭系下统,第三系始新统宝相寺组、美乐组,建新统金丝厂组第一段,及第四系地层。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2.1.1 寒武系 勘查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下统下部的地层,岩性为深灰~浅灰白色石英云母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砂岩,局部有混合岩。

2.1.2 石炭系 为一套下部以河流相为主,上部以滨海相为主的粗碎屑沉积岩系。

2.1.3 第三系 该层为断陷盆地组成的红色碎屑岩建造,以丹霞地貌特征产出。下部岩性为红色砾岩、砂砾岩组成,厚度不明。上部主要为红色长石石英砂岩。该层产状呈单斜层产出,总体产状70~122°∠20~30°与砾岩层接触介面产状60~90°∠6~15°局部20°。该层红色砂岩为本区主要含银铜矿的层位。

2.1.4 第四系 广布于全区低凹之处,主要为冲积、洪积砂砾层和亚粘土等组成,厚度0~40米。

2.2 构造 矿权区总体为一北西向的向斜。核部地层为第三系建新统金丝厂组一段地层,翼部为第三系宝相寺组地层。两翼产状平缓。矿权区内最大的断裂为位于矿权区西部的近南北向的“秋多~鲁甸深大断裂”,倾向东,产状直立,为一正断层,断层中见有闪长斑岩侵入体。其次,矿权区内发育有一系列的北西向的断裂,根据现场观察该组断裂应为喜山运动的产物,常见有含铜、银的石英脉充填其间。

2.3 岩浆岩 矿权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位于西部的印支期花岗岩,其属于鲁甸岩基的一部分。该岩体贯穿矿权区整个西部边界,在矿权区内出露宽1~3Km。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花岗闪长岩分布于边部。受构造影响,岩石挤压破碎强烈,节理发育,各种岩脉杂乱穿插,岩石蚀变明显。其次、矿权区内还发育有大量的煌斑岩脉,多为喜山期产物。另需特别阐述的是在矿权区南东侧紧邻矿权区的地方发育有一喜山期的闪长玢岩体-“刮定坡岩株”。

3 矿床地质

3.1 矿体矿化特征 该勘查区目前发现有两种类型的铜矿(化)特征:一种是热液型脉状铜矿;第二种是第三系断陷盆地浅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铜银矿(化)。

3.1.1 热液型脉状铜矿化 该点位于美乐村阿爱日洛戛村小组北西500米左右的Ⅰ号矿体,由工程LT10、PD01控制。出露的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深灰~浅灰色石英绢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该点的铜矿(化)主要产于石英片岩中的近SN与近EW向的一组剪切层间破碎带中,硅化较强,形成含绢云母石英片岩,并受其控制,构造带规模较小,构造带以破碎带的形式呈现;长断续约400m,宽1~2m,厚0.91~2.43米,产状:近EW向的为0°<40°;近SN向为265°∠30°。Cu品位0.3~0.98%。破碎带由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脉、石英片岩组成,蚀变范围不大,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绿泥石化等。

3.1.2 红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银、铜矿 该矿点位于黎明乡美乐村西4~5公里的马师吃华杂、聂着华杂至马市地一带。该点出露的地层岩性为第三系断陷盆地中的美乐组浅黄~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及浅色夹红色细砂岩透镜体。矿(化)体产于第三系始新统美乐组、砂砾岩顶部的浅黄~灰白色细砂岩层内并受其层位控制。该层产出于海拔高程为2700~3000米,厚度约200米,局部大于200米,与红色砾岩层组成丹霞地貌特征。该层层位范围较大,层位稳定,总体呈单斜层产出,产状变化较大,走向总体40°左右,倾向SE,倾角2~30°。浅黄~灰白色细砂岩层与底部红色砾岩层呈整合接触,产状90~130°∠2~15°,砾岩层砾石成份为复成份砾石,砾岩层厚度169.03米。

银、铜矿化主要产于浅黄~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层中,并受其层位控制,目前已发现银、铜矿化长度约3000m,宽度(沿倾向方向)约1200m,厚度2.78~14.09m;在50m厚的浅色含矿砂岩中均见有银、铜矿化。铜矿化因表生氧化,均呈次生矿孔雀石呈现,一般厚度为0.3~1.0m,最厚达3.2m,局部具有较富的矿化;银矿化以银的氧化物呈现,在含矿层中与铜矿化呈正比关系,一段呈灰黑色矿线及灰黑色麻点状呈现,矿线间距一段1~3M一条,局部地段较密集。在古采硐中可见到有10~20M的灰黑色银氧化物矿脉,但该区可见矿化均在陡壁上,表生氧化强烈,尚未见有银、铜的原生矿。目前从N到S分为Ⅲ、Ⅱ、Ⅴ号三个矿体:Ⅲ号矿体在矿区马师吃华杂及以北一带(120、136线及以北),长约350米,有露头工程LT01、LT02、LT03、LT04及钻孔ZK13201、ZK12801控制。厚5.65~11.59米,平均厚8.21米,控制斜深120米。品位:Cu0.65~0.84%,平均0.74%;Ag2.55~56.64g/t,平均46,46g/t。Ⅱ号矿体在矿带中部108线~107线之间,长约400米,有露头工程LT05、LT06及钻孔ZK10001控制。厚10.22~13.85米,平均厚12.04米,控制斜深200米(由于没有施工地形,根据实地位置布置施工)。品位:Cu0.56~1.58%,平均1.15%;Ag21.75~319.0g/t,平均192.71g/t。Ⅴ号矿带南边111线~123线之间,中间与Ⅱ号矿体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极大。长约400米,有露头工程LT07、LT08、LT09控制。厚5.85~14.09米,平均厚9.39米。品位:Cu0.63~1.16%,平均1.00%;Ag52,5~175.52g/t,平均115.45g/t。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区热液型脉状铜矿石因含矿岩石及矿石的贫富不同,其结构构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结构为显微他形中粒粒状变晶结构,叶片状变晶结构,片理化构造;贫矿石在片理面上可见孔雀石薄膜呈不规则条带产出,分布均匀,矿石矿物以细脉填充于片岩及构造破碎带岩石中。红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银、铜矿:矿区红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银、铜矿为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砂粒间见微量的孔雀石分布。

3.2.2 矿石的矿物成分 主要矿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片岩、绢云母片岩石英片岩、黑云母为主,其次为少量褐铁矿、长石岩屑及孔雀石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少量绿泥石等。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Cu、Ag、WO3,其次为Pb、Zn、Fe等,按组成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来分,本区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灰银矿、氧化钨为主,少量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少量绿泥石等。

3.3 矿体围岩和夹石

3.3.1 矿体围岩 热液型脉状铜矿:围岩主要为寒武系下统阳坡组第一段,灰色条纹状含黑云白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绿泥石绢云母片岩,矿体与围岩多呈斜交或切穿岩层产出。接触界线不规则,但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红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银、铜矿:顶板主要为灰白色含长石石英砂岩呈巨厚层状及块状产出。底板为灰紫、紫红色厚层-块状复成份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微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紫红色含钙泥岩、含硅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云母片岩,次为脉石英、紫红色粉砂岩、玄武岩、基性岩等。砾石分选差。磨圆度中等。

3.3.2 矿体夹石特征及分布 矿区矿体夹石均为矿化不均匀的含矿岩性,形态复杂、厚度变化大。夹石在含矿构造带内,空间上有分支复合之现象。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热液型脉状铜矿矿体主要产于寒武系下统阳坡组第一段灰色条纹状含黑云白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片岩的次级派生小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在构造带呈透镜状、豆荚状产出,矿体沿构造破碎带分布,矿体的分布及空间形态受该区构造带约束。矿体与围岩呈切层接触,表明矿体成矿作用与期后热液有关。矿石矿物富集与中低温热液蚀变的硅化、碳酸盐化关系密切,凡块状富集的铜矿矿石均可见细小密集的石英,方解石网脉。

因此本矿床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铜多金属型矿床。第二种是第三系断陷盆地浅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铜银矿(化)产于第三系始新统美乐组砂砾岩顶部的浅黄~灰白色细砂岩层内并受其层位控制。主要基于以热液型脉状铜、银矿为主,沉积―改造型铜、银矿为辅的找矿模式。

5 找矿方向探讨

黎明铜多金属矿区的矿点大多分布在构造裂隙中,矿体常呈条带状、脉状、扁豆状,在构造裂隙中呈零星状分布,矿化不均匀,但局部有富矿体出现。据已知矿点和矿化信息综合预测:“地表矿化现象可能以矿区东南角喜山期“刮定坡岩株”闪长玢岩体(δμ6)的形成有关,在岩浆活动时期地壳岩石通过多期的改造,形成容矿和控矿空间,交代作用的含矿热气液沿破碎裂隙充填于地壳岩石中(图1),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矿产、重砂异常和矿区的构造及控矿特征、侵入岩及蚀变矿化现象、化探异常等推测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矿体存在,建议采用深钻来探查深部情况。

参考文献:

[1]常丽华,陈曼云,等.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第4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APEC会议上,主席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走自己发展的模 模,建立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到2011年,已经有许多大中小城市(如江西南昌、深圳等)打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口号,这些种种都说明了在全球低碳时代,低碳生态型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走的道路。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发展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导向的城市。实质上“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运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城市研究者R•White(2009)所指出的那样:生态城市是一种不耗竭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和不破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人类居住者提供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座生态城市必然首先是低碳的,但是生态城市涵盖的范围要大于低碳城市,它是更为综合、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当然在当前的低碳时代,“低碳”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

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引入规划建设中

1、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分析

①目标的一致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使城市在保持城市自然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因此,生态环境承载力是使城市得到“长治久安”延续的根本保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人类营造栖息环境的阶段(当然这一行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适合城市、并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的行为);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则更为长久。在目标层面上而言,尽管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语义上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两者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我们建构融合两者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②效应的双向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对城市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又使其对城市发展具有广泛、深刻的“效应性”,即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们的正确的主观意志可使这种效应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这种效应完全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当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出现偏差时――这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效应的双向性表现。与之类似,由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可见,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功能属性,其至少具有支撑、保障、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及运行等正面作用和功能;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正面效应的另一面,则可以理解为,当坚持城市规划建设在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下进行时,后者对城市发展速度、规模等的限制和制约。显然,这种效应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时出现偏差时纯粹的负面效应有较大的本质区别。但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属性,以及“限制”城市发展的作用(尽管这种限制在长远意义上对城市有利)还是使其具有了明显的“双向效应”特征。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所共同具有的“效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的探索。

2、生态环境承载力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若干途径

①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评估在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所体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这一规定只是重点控制,局限在工程项目上,并未在城市整体层面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背景条件之一,它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强度。(2)生态环境承载力对该地域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较大;反之,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则人的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受到限制。(3) 城市发展受生态环境承载力制约,要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所有组成部分都作为城市发展的参照因素,如有所遗漏,则意味着城市发展有可能遗留隐患。以上说明, 掌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特征及趋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是城市生态化建设评价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体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规划需要具有全局层面和意义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信息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据。缺乏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的信息,漠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将缺乏目标,并可能因此步入歧途。具体从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可依据不同的城市发展目标与评估需要,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建立后应定期对城市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

②将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融为一体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实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目标的具体化工作之一。其功能具有多重性,既可对城市发展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及测度,又可作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及建设目标的分解之用,使之具体化、实际化和阶段化。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从构成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效率、公平等指标;在阶段上可以分成近期、中期、远期指标;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方面可以分成初级、过渡、高级阶段等指标;在功能或服务对象上包括低碳生态城市测度及评价指标、规划指标、规划标准指标;在指标体系来源上可分成国际性组织指标、国家级指标、城市级指标等。

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按照其构成元素,从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环境容量)等几方面分别构建。从类型上,生态环境承载力有综合承载力指标和专项承载力指标等数种类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明确和清晰地反映了其现状特征、问题、水平,可以作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控的重要依据。

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加强碳汇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碳汇系统是指存在于地球圈中的具有储碳作用和效应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含森林、草地、农田)、水体、湿地等等。城市碳汇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碳汇组分构成的具有碳汇功能的整体。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碳汇系统具有生态、空间和社会等多种效应。 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碳汇系统,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之一为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去碳化的重要方式是采用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同时,还包括加强城市的碳汇系统建设。 作为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空间的构成要素, 碳汇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的外在体现。一般来说,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应低于总面积的40%。可以通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估测,结合城市产业构成、污染强度等推算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所需的碳汇空间比例。更重要的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通过加强城市碳汇系统的建设, 将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水平,并因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第5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1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第6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 实践模式 发展趋势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所以低碳城市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 低碳城市的实践模式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多个率先开展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

1.1低碳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模式是指以大规模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一种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粗略计算,目前全国提出“低碳”目标的城市不下百个。这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表明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及其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力。这其中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主要的实践模式。

例如“中国电谷”保定市,其可再生能源企业目前已超过160余家,其中,在光电领域,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基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超过40家。形成了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链,实现与LED产业的紧密结合与广泛应用,并在光热发电、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风电领域,拥有涵盖风电叶片、整机、控制等关键设备自主研发、制造、检测企业近50家。形成了国内产业聚集度最高、最具创新能力的完整低碳产业链条。

1.2技术实验模式

技术试验模式是指以实验性质的高投入、高技术、高标准的建设新城为特征的一种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建设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很重要的因素是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在我国首批入选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两个城市是上海和保定,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根据规划,在这座新城中,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直接获得;将建立一个氢能电网用来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最高建筑仅有8层,建筑物采用环保技术,屋顶草坪和植物成为城区的天然隔热层,可储存雨水用于灌溉,一期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35万吨CO2排放量;人们的出行方式将主要是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水上出租车,并且建有不受机动车干扰的独立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任何地方到附近公交车站步行不超过7分钟。同时市区建立了集水、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城区内80%的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循环利用。东滩生态城将着力于打造成内循环、零排放、自供给的生态庄园。冷暖系统、节水系统、排水和噪声处理系统等,使用的全部是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没有任何污染的能源。这也意味着与国内的普通小区相比,该小区的建设成本要高出很多。即使是在环保意识很强的欧洲,这种项目也仅属于试点性质,且被视为是适合富人购买的商业项目。

这些高投入、高技术、高标准的低碳城市建设,虽然达到了一定的低碳效果,但由于其实验性质,不具备向一般城市推广的可能。

1.3项目改造模式

项目改造模式是指以小规模的节能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改造为特征的一种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某些领域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例如伦敦,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并制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目前,我国也有城市开展了一些低碳项目的改造工程,比如苏州市公布了市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补助项目,其中,地源热泵空调及生活热水、住宅楼道照明用太阳能光伏电、外墙及屋面进行保温节能改造、按国家绿色三星建筑设计施工,示范内容地源热泵、光导管自然照明系统、雨水回收、生态遮阳等都是此次公布项目的示范内容。这些都是以小规模的节能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改造为特征的低碳发展实践模式。

2 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以上三种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整体性、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所以在未来的“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避免这些倾向,具体来说将呈现三种主要的发展趋势:

2.1思路切入从低碳口号走向低碳转型

目前,国内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而“低碳”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低碳”的重要性与关键地位,将“低碳”作为城市规划的理念,并贯彻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城市交通方面,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而人们应以低碳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政府公车的使用量等。要让“低碳”理念深入老百姓的心里,也要让“低碳”成为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准则,真正做到从低碳口号走向低碳转型。

2.2关注重心从局部改造走向城市调整

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关注重心都集中在建筑节能改造、生产流线改造等,着眼的都是小项目和局部地区,都是具有一定实验目的,以期得到一些低碳城市建设的初步经验。

这种实验性的、小规模的局部改造只会存在于早期实践中,而在未来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更大范围的、更大尺度的低碳城市建设,在宏观方面调整城市的发展规模、形态结构、交通网络、用地布局、绿地系统等,把低碳城市建设的重心由局部改造向全面的城市调整转变。

2.3低碳建设从技术修补走向形态重构

低碳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低碳技术,更不能单纯做些末端的小修小补,而应该系统性地建设低碳城市,宏观地把握城市规模、城市形态、合理地布局城市功能用地等,不迷恋高技术化(例如新能源技术等)的手段开展低碳建设,而应该通过重新审视城市宏观形态,以传统的城市规划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高碳格局,使低碳建设从技术修补走向形态重构。

3 结语

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呈现出的低碳经济倾向、技术实验倾向、项目改造倾向都不能得以建设一个真正的“低碳城市”,只有脚踏实地转变城市建设的理念,调整城市的宏观结构形态,倡导以“低碳”价值取向的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地建设一个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1].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2A).

[2].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6(6).

[3].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6].罗宏斌,发展低碳城市与政府的应对之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0(3).

[7].熊青青,吴健,10措施建设低碳城市[J],城市观察,2010(2).

作者简介:

第7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Abstract: 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urba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ssessment in the urban traffic low carb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rban transport low carbon development, the Driver-Pressure-Status-Impact-Response (DPSIR) model was used to set up an initial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framework. The paper analyses every component of DPSIR model and establishs the index system, taking full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urban traffic.

关键词: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指标体系;DPSIR模型

Key words: urban triffic;low-carbon development;index system;DPSIR model

中图分类号:U121; F570.3; 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03-03

0 引言

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和工业领域是三大温室气体主要排放领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二氧化碳减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推进交通低碳建设。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模式,低碳交通的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是连接低碳发展理论概念研究与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战略制定和措施实施之间的纽带,是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目前学者对城市低碳交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碳发展的路径、战略和模式上,对于建立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尚无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交通的低碳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1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内涵分析

1.1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延伸,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城市交通系统在充分满足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运输需求前提下,通过减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注重提高运输效率、能源使用效率和优化出行结构减少交通运输系统对资源环境影响,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城市交通自身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经济和能源的投入,而产出运输服务这一特定功能。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过程是在人类活动面临能源威胁以及环境保护的约束前提条件下,驱使城市交通系统更节能更环保实现人和货物位移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层面上的作用关系和反映城市交通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 DPSIR框架模型

2.1 DPSIR框架模型概述 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是欧洲环境局(EEA)综合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D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管理模型[1-3]。能较好发展反映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能对各因素之间复杂的作用过程进行简化,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简单明了。能够监测各指标之间的连续反馈机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因而在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4-5]。

DPSIR模型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状况分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并构成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及相关指标的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一条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每一部分代表一种类型的指标,每类指标又分为若干指标项[6],如图1所示。

2.2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DPSIR模型构建思路 该模型的构建思路是以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因素作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驱动力产生的运输需求、能源需求增长以及交通运输环境污染和气体排放的外部性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低碳的状态会发生改变,如交通拥堵加剧、气体排放强度等都可视为状态因子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交通系统状态的改变,必然会对自身发展以及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在这些背景下,纠正和缓和城市交通领域负外部性政策和措施便应运而生,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用响应因子来进行表征。

3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反映交通低碳发展状况的基础,是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建设、制定策略措施的主要依据。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选取的过程中应遵循原则除了具备可行性、规范性以及客观性等基本原则以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地体现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内涵特征,又要突出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7]。②综合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能从各个方面比较综合地、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特征[8]。

3.2 基于DPSIR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DPSIR模型原理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用来度量城市交通总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第二层次为准则层,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部分;第三层次为因素层,将因素进行具体化构成评价指标第四层,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选取45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表1)

3.2.1 驱动力指标 驱动力指标指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阻碍或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因素[9],这部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运输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上运输需求产生的驱动因子,如城市人口数增长以及经济繁荣必然会给运输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居民出行以及货物流通量的增长,加重城市交通的负荷。第二部分为运输供给因素,城市交通的资金投入提高了运输供给能力,同样也是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交通运输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推动低碳发展。

3.2.2 压力指标 压力指标指人类活动对城市交通系统直接压力。其中压力影响因素不仅来自于社会经济层面的压力,如基础设施水平、机动车规模结构、运输量等压力。同时还应该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给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上带来的压力,主要可以通过能耗水平以及排放水平两个方面进行测度。

3.2.3 状态指标 状态指标表示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交通系统各个层次所表现出的状态和趋势[10],重点体现在交通运输系统在运输服务和能源消费方面的发展状况,全面反映城市交通运输运营水平、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水平。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主要包括日常交通流量、车辆运行环境以及交通通达情况等。能源消耗以及排放水平通过各类机动车平均能耗、机动车分类碳排放水平、单位运输量燃油消耗等指标进行表征。

3.2.4 影响指标 影响指标是交通系统状态指标所造成的结果。DPSIR概念模型中的影响指数是用来描述城市交通系统状况变化的最终环境效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系统的状态变化对系统中紧邻环境的影响,主要选取能够反映出交通系统提供的服务对居民出行带来影响的指标;二是城市交通对城市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选取气体排放物对城市空气的环境污染程度的相关指标。

3.2.5 响应指标 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塑造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最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显然为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人类社会的响应[5]。可见,响应指标所描述的是城市为促进交通系统低碳化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及在支持交通低碳发展建设上努力成果。结合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指标选取主要包括出行结构中低碳出行方式的分担率、低碳交通的建设投入和城市环境保护实施效果。

3.3 评价方法 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低碳发展中涉及的影响因素种类繁多,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复杂。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多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需要考虑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同时筛选后的指标要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指标体系所反映的信息。该方法在交通运输研究领域也得到了的广泛运用[11-13]。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考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熵值法、专家经验法(Delphi)等。

4 结论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城市交通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持续以及生态绿色发展研究,或是对城市交通具体层面的低碳发展评价研究,而缺乏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整体测度。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系统分析以及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研究领域进行探索。通过采用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能够为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当然,本文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晓蓉,邵超峰.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环境风险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68-73.

[2]Svarstad H, Petersen L K, Rothman D, et al. 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 [J]. Land Use Policy,2008,25:116-125.

[3]Edith, Rob.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ypology and overview[R]. Europe: Europen Enviromnent agency,1999.

[4]曹.浅评DPSIR模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6):110.

[5]于伯华,吕昌河.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68-71.

[6]Reena Shah InternationalFrameworks of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and Indicators [J]. InceptionWorkshop on the Institutional Strengthening and Collection of Environment Statistics,2002,(4):6.

[7]邵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0,(10):95-99.

[8]李智,鞠美庭,史聆聆等.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J].交通环保,2004,(6):16-26.

[9]姜玉梅,郭怀成.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59-160.

[10]左伟,周慧珍,王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J].土壤,2003,35(1):227.

[11]范东凯,曹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J].2010,20(10):147-148.

第8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能源

1 低碳城市概述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导向、低碳生活为理念、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客观上来看,低碳城市概念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环境及能源消耗情况却不容乐观,导致城市发展不协调,这也让低碳城市愈来愈受到关注。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调节产业结构、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利用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来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结构体系、设施体系、消费体系及相关制度体系,尽最大程度降低CO2排放及能源消耗,亩达成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期,但煤炭资源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以电力行业为例,火煤发电在电力能源结构当中占比超过80%。由此可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在煤炭资源大规模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环境持续恶化,这与可持续发展观显然是相悖逆的。发展低碳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并且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城市、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合理调整,有利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要发展低碳城市,除了需要良好的理念、科学的政策,还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换句话说,发展低碳城市能够刺激相关技术如环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能源再生技术等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以技术为动力,则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城市已经朝着低碳城市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社会发展依然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石化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要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必然要投入并消耗大量的石化资源。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了能源需求量。(2)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具有高收益、低污染的特征。但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仅为40%上下,基本上与第二产业持平。然而,第二产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在总能源消耗量中的占比高达70%。近年来,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愈来愈快,但在部分地区,工业经济依然占据了主导经济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碳城市发展。(3)低碳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多数城市都存在高碳排放量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先进的减排技术,并且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低碳城市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来购买发达国家已经普及的技术成果,这对于低碳城市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4 发展低碳城市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宏观引导

要实现低碳城市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通过政府的宏观引导,逐渐形成一种低碳城市发展氛围,引领社会群众形成低碳观念及低碳消费意识,让全社会都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当中,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要从低碳立法工作入手,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低碳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借助法律手段对能源浪费、肆意消耗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通过完善能源机制,大力发展再生能源市场,从侧面推动低碳事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并提升企业碳排放标准,促使传统企业转型。

4.2 优化能源结构

首先,要降低煤炭资源使用率。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石化能源,所产生的CO2及其他有害气体会对环境、气候产生较大影响。要实现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就必须降低煤炭等石化能源的使用率,逐渐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性。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如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通过发展这些新能源来缓解能源供求压力,并降低煤炭使用量。其次,在部分有条件的城市可构建新能源产业中心。以江苏泰州为例,江苏泰州属于老牌工业城市,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医药、食品、机电、纺织等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城区内具备较强的配套加工生产能力。但泰州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心,打造太阳城、科技城,为地区新能源设备制造及推广提供动力,逐渐形成一条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链,对新能源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降低传统煤炭资源使用率,为低碳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4.3 创新低碳技术

一方面,要加快低碳技术体系建设步伐。以政府政策体系为支持,逐步发展并推广低碳技术,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大相关科研财政扶持力度,为低碳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重视低碳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城市建筑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将低碳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能够有效控制城市整体碳排放量。例如,在年均日照时间较长的城市,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热系统,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以此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5 结束语

结合我国国情来看,发展低碳城市具有其必然性。当然,低碳城市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对相关政策、制度等不断完善,并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创新低碳技术,以技术来推动低碳城市发展,让经济与环境达到协调状态。

参考文献

[1]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12-17.

第9篇:低碳城市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园林;建造原则;策略

所谓低碳园林,指的是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为前提,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生命周期内,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以将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的生态效益全面发挥。低碳园林具有高碳汇、高观赏性、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特征,是现阶段园林绿化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园林形式。

1 低碳园林的根本原则

1.1 尊重场地

绿地场地的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而绿地实际承载的使用功能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应全面落实低碳原则,在对地形进行整理时,要始终坚守保护和利用自然地貌,或者按照绿地功能的要求科学地改造设计地形。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保持地形的原貌,不得随意改动,否则就很难将绿地场地的独特性充分显现出来,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还会增加工程量。

要想使园林设计更加优秀,就必须做到尊重场地,唯有如此,地域的精神才会被充分显现。场地特征与其所在的地域环境是紧密相连的,而地域环境又是实现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园林文化的前提。

1.2 彰显自然

园林设计师除了对景观的形式及功能进行设计外,还要将其自然特征体现出来,从而引导人们的视野与运动,不断启发人们对环境给予必要的关怀。重新显现出自然过程,使城市居民切身的感受到大雨过后河流的暴涨,感受枝叶的摇动所带来的清新的自然风等。只有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美与欣赏自然过程后,才会在自家院中栽种自然植被;才会把芦苇、茅草以及田野景观注入到城市园林中……这些显露自然的做法,对于城市绿地建造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低碳园林目标的最佳途径。

1.3 原生自然

强调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提高工程建设效果。园林建设过程中,与自然相符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过程其实就是对自然过程的一种适应与全面结合。主要涵盖了:园林水闸建造过程中,闸孔应和水流正对,这样,水流不仅能够顺畅地流过水闸,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水流不均匀冲刷水闸闸基而导致工程隐患的发生,确保水闸持续稳定的使用。可仿效自然的生态边缘带以及生物群落形式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将河流原有的形态予以保留,不得随意将河道取直,通过生态驳岸来更换河道渠化工程;根据水的具体流动动向进行瀑布、溪流等景观的设置等。

以低碳为核心开展园林设计工作,不仅要采用水平高的技术达到低碳化目标,同时,还必须对自然自身具有的核心价值予以重视,要将大自然具有的周期规律作用全面发挥。

2 建造低碳园林的策略探究

2.1 合理地建造绿色低碳园林构筑物

在建造园林构筑物时,应认真构思并采用丰富的形势达到预期的增汇目的,园林建筑实际建造过程中,可通过地下、半地下或者架空底层的方式及立体绿化屋顶、墙面等手段将绿地和绿化面积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确保建筑设计具有多样化的建设风格,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多种园林景观,以达到低碳园林这一特有风格。另外,建造地下或半地下园林构筑物,还能够使得夏季与冬季的建筑能耗不断降低,做到了节能减排。还可以将太阳能采光板当做框架面与顶棚等结构,把建筑物和太阳能有机的融为一体,以此达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目的。对风能设备进行科学设计与合理配置同样也可实现新的低碳园林景观。

2.2 增进园林使用的能源效率

建造低碳园林过程中,应重视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重新改造旧物,将其变为新的建造材料。同时,低碳园林中有一些小型的可循环利用设施,主要处理污水和废水,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等,这样,材料和能源得到了大大的节省。

2.3 雨水储蓄利用

首先,诸多的雨水会顺着市政管网流掉;其次,多数景观用水全部都是洁净的自然水;应积极构建雨水利用基础设施,真正做到就地滞洪蓄水,这是有效处理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最好方法,并且,还将园林景观和植物灌溉用水的难题予以了有效解决。园林设计过程中,雨水的再利用具体涵盖雨水集蓄与雨水渗透。

雨水集蓄设施具体涵盖了集雨系统、蓄水池和净化设施等内容,园林中常用到的集雨系统一般有道路集雨人工湖系统、屋面集雨系统等。雨水渗透设施涵盖了地面渗透池、渗透沟以及可渗透铺装。对于水源较充足的区域,可通过人工洼地的方式构建渗透池,以建造出有着一定野趣的小型湿地;对于降水量较小的区域,可通过渗透沟与铺满砾石形式的渗透沟进行雨水的蓄积。

总而言之,要想使园林工程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遵循低碳原则,合理地采用建造低碳园林的具体措施,唯有如此,园林工程才会真正的实现环保、节能、低碳的目标,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建造出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绿色园林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