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与新媒体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与新媒体定义

第1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 新媒体事件 把关人 新功能 媒介新结构

一、新媒体事件的含义

正如对“新媒体”、“新媒介”、“新传媒”概念的争议一样,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事件,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众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研究新媒体事件的概念同时,他们也指明了新媒体事件的特征,正是在研究新媒体事件的特征中,才能概括新媒体事件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在界定新媒体事件时首先明确新媒体事件以网络、手机为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新媒体事件的外延来划分,可以分为广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

广义的定义认为:新媒体事件是指由网络、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技术支撑体系下形成的为民众广泛关注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引人注目的事件。蒋谢尔指出,所谓新媒体事件是指由网络、移动媒体等为主的新媒体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为民众广泛关注能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 蒋建国指出,新媒体事件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传播最近在社会上发生并引人注目的事情。 韩敏指出,所谓新媒体事件是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开放式媒介技术为基础,通过公民新闻运动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

中性的定义将新媒体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周葆华指出,“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nt)的概念必须追溯至“媒体事件”(Media Event)。如果说“新媒体事件”主要指向突发事件,则“媒体事件”更多的是非突发事件——即预先计划好的事件。

狭义的定义将新媒体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中的反抗权威性事件。许鑫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和传统媒体事件的比较指出,新媒体事件是“新”媒体事件,不是“新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主要指以为传播媒介,由网民传播、推动事件进程并挑战意识形态和现存社会权力结构的权威,带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新”特征根本上体现于两点:一是事件的意义并非完全由权力阶层来定义,草根阶层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二是事件的社会效果并非是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更多的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的挑战。

以上有关新媒体事件的定义,从外延上递进缩小,即从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挑战主流社会的突发事件。这三种定义,各有特点。广义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优点是普适性强,但本文认为,这个定义太宽泛了,除了媒体形式有所区别外,新媒体事件和媒体事件很难有所区分。媒体传播的形式区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差别所在。狭义的定义将新媒体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中的反抗权威性事件,和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由于中国处于过渡时期,各个阶层利益冲突相对比较严重,加之各个阶层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通,在中国发生的新媒体事件基本上都涉及公共领域,挑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获得社会的共鸣。这也与中国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缺乏独立精神有很大关系。这类新媒体事件也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但从现实来看,这种概括太单一,以至于把现代社会大量存在的新媒体事件的其他类型排除在外。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类新媒体事件的比例会逐步降低。本文赞成中性的定义,认为这一定义既说明了新媒体事件和传统媒体事件的区别,又为新媒体事件有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新媒体事件”之“新”

第一,新的把关人。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媒介=把关人。他说:“我们将媒体称为‘把关人’,而不是过滤器,这个词是库尔特·勒温启用的社会心理学术语。大众媒介是信息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的主要把关人。” 新媒体事件的平台载体从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变为新闻网站、博客、论坛、手机、视频、搜索引擎、SNS社区等,这种媒介形式的转化,使得传统媒体的“把关人”风光不再。新媒介技术门槛降低、互动性强,普通民众甚至是社会底层可以和权力精英或者明星一样成为新媒体事件的重要参与者或者赋权人。这样,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经新媒体披露和传播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孤事件发展为可持续的运动,在营造群体氛围的基础上影响主流社会,其传播效果得到放大。这不仅是媒体形态的变化,或是媒介生态系统的扩展,也是媒体内容、话语权、主体性的变迁,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笔者以为,这是公民新闻以及“群众书写”的要点所在,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信下阶层加入创造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媒体事件最根本的“新”特征。

第二,承担新功能。在媒体自由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形态下,传统媒体监督和批评权力精英的功能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挥,媒体事件的这一功能不算突出,突出的是娱乐社会的功能——这本是媒体的原本功能之一。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意识形态或者传统思想的影响,媒体的监督或者制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由于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精英主导与策划的,其程序单一,很容易被控制。但新媒体事件的出现使得政治精英对传统媒体原本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迅速走向失灵,其底层赋权与大众书写特征使得其发展方向充满着不确定性,它打破了事件传播与舆论进展的单向性而呈现出复杂状态,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往往很难由事件中的单一力量所能完全决向失控,这种状况下,预警失灵也就成为事件中的常态。 如果新媒体事件没有承载新的功能而仅仅是发生了传播形式和方式的变化,这种对新媒体事件的研究就会丧失其现实意义。

第三,形成媒介新结构。这里的媒介新结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形成的新的结构状态。由于不同社会结构性差异,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其新媒体事件的表现也并不同一。在港台社会,借网络平台而生的新媒体事件常常被吸纳进主流媒介的光谱之中而逐渐“常规化”,新媒体事件由此变成传统媒体获取经济利益的有效素材;而在中国大陆,由于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具有“另类”色彩,所以新旧媒体之间更多体现为竞争、甚至对抗关系,而较少出现港台社会的那种吸纳特征。就事件走向而言,在港台会因传统媒体的吸纳效果而使其常规化;但在大陆,新媒体事件的前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新媒体事件或者因其发展产生体制性变革,或者则因权力结构的打击而饱受压制、无果而终。 在中国,新媒体事件的频发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竞争性结构状态。

第2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ス丶词:下一代网络;软交换;IP多媒体子系统; IP承载网

0 引言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电信业提出的驾驭IP网络和业务的技术体系。从2004年形成架构至今不断发展和演进,其主体架构是构建基于统一的IP承载网络,能够进行连接认证和业务认证,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提供话音网络的演进,提供PSTN仿真业务、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 IMS)和其他流媒体业务。近几年来,话音业务低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运营商开始全面进行转型,并更加关注下一代网络的技术和业务进展。电话网的技术转型,在加快软交换引入步伐的同时,加大了网络智能化的改造力度。然而,随着多媒体业务需求和多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 IMS技术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而提供各种业务的IP承载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演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概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在交换领域业务网络的技术进展和IP承载网络的发展。

1 NGN标准化进展

NGN的标准系列是Y2000,Y.NGNR1Scope[1](NGN R1范围)是对Y.2000系列建议的补充文件, 该文件主要提供NGN第一阶段(R1)的范围,包括R1的环境、R1业务,业务描述以及应用例子等。

建议草案Y.NGNR1Reqts[2](NGN版本1的需求)主要规定NGN第一阶段业务和能力的高层需求,能力需求几乎涉及到了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传送连接、通信模式、媒体资源管理、信源编码、互连互通互操作、寻路、服务质量、计费统计、编号命名和编址、识别认证和授权、安全、移动性管理、开放业务环境等能力相关的需求。

Y.NGNR2Reqts是在2006年7月同意立项的新的建议草案,重点研究NGN Release 2的业务和网络能力。在先前的GSI会议上,主要明确了把组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消息处理、组播、Presence、位置管理、Push、设备管理、会话处理、基于Web的应用支持、内容处理、数据同步、内容管理等能力作为业务引擎。除支持NGN R1特性外,NGN R2还支持以下特性:高级多媒体业务、互连、基于多业务方案的附加的要求/能力、家庭网络、商业用户(企业、SOHO)支持、全移动性(真正的FMC)、高级QoS、业务传递平台、自动配置、用户数据(身份、单点登入SSO)、在线计费能力、高级管理能力、现有组件(例如NACF、RACF) 的功能加强等。本次会议主要增加了定义,业务特性中补充了家庭网络, 完善了高级多媒体业务的具体内容等, 目前,该草案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NGN业务方案和应用模型中,SG13目前重点讨论融合业务方案的通用模板和业务分类,以及建议草案:Y.wsconv,基于Web业务的NGN融合业务方案;Y.NGNRTCONV,基于IMS的实时会话型语音业务;Y.NGNCTMP,用于多网络提供商环境的支持融合终端的NGN能力;Y.idservreqts,基于ID(标识符)的业务要求;Y.NGNOPENENV,NGN开放业务环境;Y.ngnmcastsf ,NGN组播业务框架;Y.ngnmcast,带有基于MPLS QoS支持的NGN组播业务能力;Y.cwbs,NGN 集中Web浏览业务方案;Y.ngnaccount,NGN计费要求以及新建议草案,NGN环境中的数据库能力和要求。我国中兴通信设备公司(ZTE)新启动了一个新的建议草案Y.cmr――用于多媒体业务振铃业务(CMR)的 FMC 业务方案。

服务质量(QoS)是在分组交换网络上支持实时应用所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分组交换网络固有的无连接的特征, 使得IP网络中端对端的QoS保证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此,QoS已成为当今网络技术研究、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极为活跃课题。目前在QoS领域 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草案建议:Y.123.QoS、Y.mpm、Y.enet、 Y.2111(Y.racf)、Y.flowreq、Y.RestPriority和Y.RACFMPLS。提交全会通过了Y.2211,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QoS要求体系架构(原Y.123.QoS)、Y.2172,IP网络恢复优先级等级(原Y.RestPriority)。

表1列出了SG13有关QoS的新的建议计划。

2 软交换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呼叫控制技术,它以软交换设备为呼叫控制的核心,具有分层的体系架构、基于分组传输、能够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等特点。在这种体系架构中业务与控制、接入与承载彼此分离,各个网元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实现独立于网络的业务开发模式,并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实践证明软交换体系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分析可行,软交换技术正在逐步取代电路交换技术。

软交换系统由多种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网络侧设备以及IAD、SIP终端等终端侧设备。主要应用集中在利用软交换提供长途汇接和本地用户接入业务,以及为企业用户提供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运营商实现综合业务经营、向不同业务领域渗透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软交换已经在电话网的长途和汇接层面开始引入,已经承载了30%的话务量,质量稳定可靠,节省了投资和运用成本,是PSTN演进的有效技术手段。

我国成功地启动了国际基于软交换的NGN系列标准的研究,已经制定了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国际标准系列,形成了多个国际标准草案,树立了我国在NGN领域的学术地位,引领了国际标准的制订。软交换作为PSTN演进的方式和NGN的业务子系统之一已经成为ITU的NGN系列标准。在2006年7月28日结束的国际电联 SG13全会上,由中国电信主导的“PSTN/ISDN仿真体系架构”和“基于呼叫服务器的PSTN/ISDN仿真的实现”两项标准作为国际电联 NGN Release 1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TUT SG13全会上顺利通过。Y.PIEA(Y.2031)即PSTN/ISDN Emulation Architecture,Y.PIEA对基于软交换和基于IMS的两种PSTN仿真架构、接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标志着中国电信在国际NGN标准化过程中已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在国际标准舞台上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此次在国际电联获得通过“PSTN/ISDN仿真体系架构”和“基于呼叫服务器的PSTN/ISDN仿真的实现”的两项标准是根据中国制定的软交换相关行业标准[3]和中国电信网络实施的经验而提出的,得到了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和国内设备制造商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际上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响应,把中国基于软交换的相关标准和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推向国际舞台,并由中国电信主导了软交换国际标准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电联在软交换领域研究的空白, 也为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根据目前ITU-T 研究的NGN 的体系架构,已经明确PSTN/ISDN 仿真作为三个业务子系统之一。目前实现PSTN/ISDN 仿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IMS实现PSTN/ISDN 仿真,一种是用软交换来实现PSTN/ISDN 仿真。但是由于IMS实现PSTN/ISDN 仿真的演进方式还不成熟,而软交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运营商面临的网络演进问题可通过软交换的方式来解决。

电话网是中国电信的最大网络之一,而网络演进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电路交换向NGN演进的过程中应注重网络的衔接性、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网络运营管理的稳妥性。实践证明软交换已经具备替代电路交换设备的能力,灵活提供业务的能力也已经得到验证,同时软交换符合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型的总体发展趋势,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软交换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话音网络引入软交换技术,承载网络的服务质量,不同厂家业务平台的互通和业务应用薄弱是关键的因素,这三大技术问题已经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电话网的演进,将提升电话网的业务能力,降低成本,符合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软交换的引入使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转型为基于分组的网络,关键点在于其业务的提供是有序的,是可控制和可管理的,不同于一般的基于IP的业务。而且在其业务的种类上增加了基于IP的增值业务,使传统话音业务又有了扩展。

3 IMS

IMS标准由3GPP、ITUT和ETSI TISPAN三大组织协作制定。其整体框架基本一致、且相互引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3GPP侧重从移动网角度定义IMS系统,ETSI和ITUT则侧重于从整体NGN网络的角度研究IMS,将IMS作为NGN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定义了IMS与NGN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标准接口。其中:

1)3GPP定义的IMS子系统的概念是[4]:IP多媒体子系统由可在分组域提供包括语音、视频、文本、聊天等在内的IP多媒体业务的核心网功能实体构成,这些功能实体包括CSCF、MGCF、MRF等。

2)ETSI TISPAN在NGN整体架构中定义了核心IMS(coreIMS)的概念[5],并援引了3GPP的IMS定义:下一代网络中的IMS,也可称为核心IMS(CoreIMS),是3GPP定义的IMS的子集,仅包括会话控制功能,而业务层的应用服务器功能(Application Servers,AS)、传输/媒体层的相关功能如MRFP(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function)、IMMGW(IP Multimedia Gateway Functions)则不属于核心IMS。

3)ITUT FGNGN对IMS的概念定义如下[6]:IMS是支持基于SIP的业务的核心网络功能实体的集合。IMS支持用户和终端设备从特定位置向网络的注册,并作为注册过程的一部分,同时支持授权和其他安全管理措施。IMS采用基于SIP的控制机制。IMS支持的业务包括多媒体会话型业务以及部分非会话型的业务如呈现业务或消息交互业务。

综合上述概念定义,可认为IMS本质上提供了基于IP承载的、对实时会话业务进行控制的能力;且按照涵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核心IMS(CoreIMS)和IMS(或IMS网络)。其中,核心IMS主要包括控制层的P/I/SCSCF和HSS等功能实体,提供基于SIP的实时会话控制功能;IMS(或IMS网络)涵盖应用层的AS功能实体、控制层的CSCF和HSS功能实体和IMS终端。核心IMS是IMS网络的一部分,IMS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组成部分,IMS网络与NGN网络其他功能实体(如承载层的NASS/RACS子系统等)协作配合,并定义了标准化的、灵活开放的接口。

3GPP定义了R5、R6、R7等阶段性IMS标准。R5阶段主要定义了IMS的基本框架及3G接入的能力;R6版本定义详细定义了接口和功能,及WLAN接入的能力,已于2004年12月份冻结;R7版本对移动部分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引用TISPAN R1标准支持xDSL接入,定义了接入方式无关的策略控制和计费架构,考虑了VCC能力等,目前该版本尚未完成。

TISPAN定义了R1、R2、R3等阶段性IMS标准。R1版本引用了3GPP IMS R5标准,并扩展支持xDSL等固定接入方式,重点研究NGN架构下的IMS、PSTN仿真子系统、PSTN模拟子系统、NASS/RACS接入子系统等,目前该版本已经完成;R2版本将新增FTTP接入、WiMAX接入、FMC等其他业务需求研究,目前尚在进展中;R3版本将新增移动性管理能力,尚未开展具体研究。

IMS在业务能力上能够提供基于会话的多媒体会议、一号通、号码携带、Centrex、一键通(PoC)、呈现、组管理、即时消息等业务。在融合和组合的业务中IMS可以提供CSI(移动电路域与IMS域协作业务),如视频共享、固网移动语音无缝切换、混合Centrex、游戏(成员间通信业务,如即时通信、多方通话等)、Web搜索与点击拨号相结合、语音视频通信与IPTV相结合等。

IMS面临许多挑战,其结构的复杂性目前有许多专家开始质疑。其业务定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特别是基于SIP的固网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基于SIP的固网移动融合业务需求尚不明朗。IMS面临P2P技术和业务模式和控制模式的挑战。IMS面临非会话型业务的挑战。IMS技术和标准本身尚在完善之中。特别是固网移动融合技术标准尚在进行中,多种接口协议的标准和设备仍在扩展完善中。IMS设备产品尚在不断完善中,尚未经规模商用验证。特别是在规模组网、接入、漫游、性能、可靠性、多厂家互通、终端定制、计费管理等方面缺乏规模商用验证。这些问题需要积极研究和试验。

4 IP承载网络

基于IP/MPLS技术建设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已经被通信界认同,通过建设一个相对独立于已存互联网的精品网络,为商业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业务,已被大家普遍认同。国外主流运营商也采用了同样的双网运营的技术路线。英国电信BT、AT&T、韩国电信等世界跨国一流运营商都先后提出了基于IP/MPLS技术的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的建设规划。基于IP/MPLS技术的大容量多业务融合承载网采用了优化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组织、快速路由收敛、快速重路由、MPLS二层和三层VPN、QoS(服务质量)、组播、NTP(网络时间协议)、网络管理和安全等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成功实现了电信级IP网络的可扩展性、可用性、融合业务承载能力,以及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可同时承载大客户互联网业务、二层(包括伪专线和虚拟局域网VPLS)和三层VPN业务、QoS业务、组播业务(如IPTV)等高附加值业务。

目前在城域网层面主要提供宽带拨号接入业务,Internet专线接入业务和VPN业务。由于现网主要由2/3层交换机组成,导致网络结构不清晰(2/3层混用);此外由于网络范围覆盖广,造成了设备的级联数偏多,直接影响业务性能。现网设备对MPLS、组播、QoS等支持能力都较差,甚至不支持,所以网络对新业务的支撑能力不足。

在城域网层面,运营商积极进行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 IP城域网优化改造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使网络具有VPN等多种的业务能力,同时使网络层次更加清晰化,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城域骨干网)和二层接入网络(宽带接入网),采用城域骨干网的大容量、少节点和宽带接入网的广覆盖的原则,减少IP 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进行网络质量差异化能力的部署,通过在IP 城域网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 等级的差异化服务;在控制管理方面进行管理控制集中化,用宽带接入服务器和业务路由器构建清晰的业务接入控制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

在下一代网络架构的研究中,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寻求能够驾驭IP网络的解决方案,使得运营商能够控制和管理基于IP的网络并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并让网络的体系具备融合的能力,在业务层面具有灵活扩展和组合的能力,在用户接入层面能够进行接入控制、标识和管理。这样一种体系架构是NGN的内涵所在。 NGN中的NASS和RACF就是想使接入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NASS不仅完成接入的连接认证和用户配置管理,而且能够进行用户的位置管理; 而RACF则在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和传送功能实体之间,根据用户信息、SLA、运营商网络策略、业务优先级、接入和核心网络的资源可用性等因素完成QoS传送资源协商和预留功能。

未来IP承载网络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架构方面向融合多业务承载的方向发展,运营商优化改造其互联网,以便承载多重播放业务。高等级客户的需求演变为高带宽,网络能力将向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QoS、低延时和线速转发方向提升。

2)网络对用户和业务要求具有用户唯一性识别和业务感知能力。

3)网络支持大规模商业组播能力;在超级核心节点开始逐步引入路由器矩阵技术,以降低整体网络架构的复杂度;在核心路由器设备上,40@GPOS接口开始进入试商用阶段;城域网中10GE端口将会取代10GPOS接口而成为主流接口形态;业务路由器向综合性、大容量和高性能方向发展,未来将支持高性能的深度包检测能力。

4)电信营运商开始积极面对P2P流量对带宽的占用,对互联网中的流量进行引导,并积极探索电信级的IP承载网架构,逐步引入全网端到端资源管理和控制平台。

5)电信级以太网新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拓展了营运商针对客商的业务范畴。

5 结语

下一代网络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网络,需要逐步完善和实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电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演进为运营商的转型在技术方面提供了保证,网络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演进将为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提供基础。运营商也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投资质量的效益;从追求高新技术转变为注重性价比高的成熟适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ITUT Recommendation, Y.2000SerSup 1 -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Service aspect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NGN release 1 scope[S]. ITUT, 2006.

[2] ITUT Recommendation, Y.2201 -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Service aspect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NGN release 1 requirements[S]. ITUT, 2007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S], 2006

.

[4]3GPP TS 23.228 V8.1.0 -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 version 8[S],2007

.

[5]ETSI TS 183 021 V1.1.1 NGN Release 1- Endorsement of 3GPP TS 29.162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Multimedia (IM) Core Network (CN) subsystem and IP networks[S],2005

第3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同网络教育相关的名词很多,这些概念分别是:网络教学、基于Web的教学(WBI)、基于Web的学习(WBL)、基于Web的训练(WBT)、e-Learning、现代远程教育。

1.WBI、WBL、WBT和网络教学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称之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antInstruction),或者是基于计算机的教学(ComputerBasedInstruction)。如果是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称之为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涉及面很广,诸如局域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各种Internet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其中Web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引人注目,一些人士称之为“基于Web的教学”(WebBasedInstruction)。还有一些人喜欢使用诸如Learning、Training、Education,甚至是用e-Learning来代替Instruction这一名词。这样出现了WBL(WebBasedLearning)、WBT(WebBasedTraining)、WBE(WebBasedEducation)、WebBasede-Learning等名称。虽然有这些名称上的不同,含义却是基本相同的,归根到底都是使用Web来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Web为人们所钟爱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至少在现阶段来看,Web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为核心的一项技术,因此,现阶段网络教学指的就是基于Web的教学。之所以这样界定网络教学概念,也是兼顾到存在教育和教学这两个概念区别。在我国,教育这一概念比教学这一概念范围更广泛,Web技术单纯应用于教学活动称之为网络教学,而更为广泛的教育应用则称之为网络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为:网络教学是从属于网络教育这一概念的子概念,网络教育涵盖了网络教学。理解了网络教学这一概念,也就理解了网络教育这一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网络教学呢?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外一些学者以及国内学者给出的一些定义。

定义一:基于Web的教学是一种利用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得到促进和支持。这种超媒体程序能够利用WWW的各种特性和资源(Khan,1997)。[1]

定义二:基于Web的教学是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认知教学策略全部内容的应用,以便能利用WWW的各种特性和资源(Relan和Gillani,1997)。[2]

定义三:WBT是一种使用Web浏览器,在公共或私人的计算机网络上来实现的个别化教学活动。基于Web的训练并非源于基于计算机的训练,但是25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存储在服务器中的训练内容。基于Web的训练内容可以获得更快的更新速度,同时访问该方面的资源可以由训练的提供者进行灵活的控制(Clark,1996)。[3]

定义四: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4]这是我国学者柳栋在2002年给出的网络教学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教学有这样一些特点:(1)网络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教学特性。(2)网络教学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3)网络教学的过程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4)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更突出地体现了协作学习的重要性。(5)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控制所提供的教学内容。

2.e-Learning

e-Learning是近几年来国外使用非常普遍的一个名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各种名词前面添加一个字母e,已成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标志。就像在名词Mail前面添加了一个字母e,使人们对邮件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样,在Learning前面添加上字母e,也使人们改变了对学习的理解。从纯粹的英文单词来看,字母e表示Electronic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电子的意思。但把e-Learn-ing翻译成“电子学习”就不太妥当,这一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学物理的人士可能将其理解成基本粒子中的“电子”,从事电子技术的人士可能将其理解成是利用了模拟、数字等电子技术来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从事教育技术的人士则可能理解成“电化学习”/“电化教学”/“电化教育”,似乎上个世纪30年代我们就已经开始研究e-Learning课题了。即使是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开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不宜称之为e-Learning,毕竟那个时候使用的是速度很慢的单色显示计算机。所以不能从字面去理解e-Learning。首先来看看国外一些学者对e-Learning所作的定义。在互联网的一个网站上,我们找到了一个由VaughanWaller和JimWilson给出的定义[5]:e-Learning是一个将数字化传递的内容同(学习)支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有效学习过程。他们对此定义作解释时,特别强调了三个要求:一是有效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利用网络的时候可以分为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两种情况。比如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浏览商业网站和各种娱乐新闻方面,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无效的。二是结合。强调的是内容和学习支持服务两个方面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在开展各种e-Learning教育活动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要求以外,还要注意必须通过适当的技术来提供学习者学习上的支持和各种服务,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数字化传递的内容。就是说,e-Learning是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来传递各种内容。这又区别于幻灯投影、模拟电声电视技术。近年来e-Learning概念对我国的影响在逐渐加大,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其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我国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在2002年给e-Learning所作的定义是这样的: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6]除了以上两个定义内涵比较丰富以外,在网络上还可以找到更多的e-Learning定义,通过比较不同的定义,可以加深我们对e-Learning概念的认识。

(1)从纯粹技术的观点来看,一些人认为:所谓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各种电子媒体传递内容。这些电子媒体包括:因特网、Intranet、Extranets、卫星广播电视、音视频磁带、交互式电视和CD-ROM等。(2)从面向学习的观点来看,一些人给出的定义是:所谓e-Learning指的是使用网络技术来设计、传递、选择、管理和延伸学习。(3)有些定义则采用公式的形式:e-Learning=基于各种技术的学习。(4)一些喜欢咬文嚼字的人士则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e-Learning是使用了网络的强大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促进学习。(5)还有一些描述性的定义则是这样来表述的:e-Learning可以称之为电子学习,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将基于Web的教学材料通过网络来进行传递,可以使用音频和视频流、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Web上各种资源的超链接、动画、电子书籍以及各种Web程序等技术。(6)另一些简单的定义则是这样表述的:所谓e-Learning就是学习和Internet的结合。(7)有些定义则是将类似的名词作了一个比较,比如,所谓e-Learning是相对于传统的训练而言的,就像电子商务(e-Business)相对于传统商务一样。定义的不同,反映出人们对e-Learning看法的不同,同时也说明现在e-Learning应用的广泛性,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人士都参与到其中,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3.现代远程教育

在国内,另一个同网络教育相关的名词是现代远程教育。1999年11月,教育部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指南》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2002年,教育部在其的教技[2002]1号文件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7]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前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指的就是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从本文下面给出的网络教育定义中可以看出,网络教育强调了网络教和学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可以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包括了资源共享、开放教育、协作学习等功能。网络技术本身所包含的含义也很广,既包括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包括了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两者都是以网络形式存在的。因此,现代远程教育通常指的就是网络教育,而从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远程教育源自早期的远程教育或者是远距离教育,而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开放大学和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网络教育这一阶段。

二、网络教育的定义

同网络教学相比,网络教育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所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网络教育这一个概念又包含了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概念发展而来,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有更深入的发展。一个事实就是所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和方法都可以应用到网络教学过程中,因此网络教学这一概念又比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更广泛。从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来看,计算机辅助教育又是一个比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广泛的概念,计算机辅助教育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如网络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之间的关系一样,网络教育这一概念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是开放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教育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从概念的覆盖范围来看,开放教育包含了网络教育。

因此,开放教育、网络教育、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至于另一个名称e-Learning,是同网络教育比较接近的一个概念,或者说e-Learning是国外对应网络教育的名称。要理解国内的网络教育概念,e-Learn-ing的概念是有启发性的。那么,什么是网络教育?首先我们来看看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南国农教授2001年给出的一个定义[8],该定义这样表述:“网络教育是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这一定义说明了网络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另外,我国学者张杰也对网络教育给出了他的定义:“网络教育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9]再综合前面网络教学以及e-Learning的定义,我们这里给出的网络教育定义是这样的: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用数字化技术传递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本文给出的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强调了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在开展网络教育活动时,离开了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网络教育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也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网络教育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第二,网络教育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不能简单地在网络上呈现教学提纲。网络教育方法是灵活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另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使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高效率地被教师和学生所获取。第三,强调了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应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的提供者。教师在开展网络教育活动的时候,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上面,以促进学习者内部的知识建构。第四,定义强调了网络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并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反映出了网络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三、网络教育的功能

有了网络教育的定义,就可探讨网络教育的功能,以便对网络教育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网络教育主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共享功能从个人计算机到局域网,然后发展到互联网,资源的共享能力越来越强。这意味着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不再重复;对于学生来说,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可以高效率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同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他人分享。

2.虚拟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功能可以在网上实现所谓的“网上学校”。在这样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家里、在业余的时间来进行学习,真正实现终身教育。同时,也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3.交互功能计算机可以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利用计算机网络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信息传播。在这种人机交互、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中,学习也变得更有启发性和具有更高的效率。

4.协作功能以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单机教学,这样能够实现个别化学习。但是个别化学习只能解决部分学习问题,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更多的问题是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计算机网络提供了这种协作的环境,从而使网络教育也具备了这样的协作功能,可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开展各种协作学习活动。

第4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网络虚拟化可落地

Martin Casado表示,在数据中心架构中,新加入的网络虚拟化层针对上层应用呈现的虽然是一个虚拟化的网络,但它从功能上与传统的硬件网络无异。未来,所有的数据中心应用都可以构建于任意的硬件平台之上,硬件不用特意进行优化。这是VMware努力的一个方向。

无论是软件定义的网络还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让用户更具主动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控制自己的应用和硬件平台。Martin Casado表示,软件定义的网络带来的最直接改变有三个方面:第一,网络功能由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就比较容易实现,操作也更简便;第二,网络功能由软件来实现,硬件可以采用标准化的x86平台,硬件升级的成本相对较低,数据中心的整体运维成本也会较低;第三,网络功能由软件来实现,使得产品创新的速度会加快,以前新网络硬件的研发周期可能是1~2年,但由于有了软件定义的网络,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可能会缩短到3~6个月。

Nicira公司从事网络虚拟化技术的研发已经有七年时间,其网络虚拟化的商用化产品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三年多。因此,网络虚拟化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产品。

“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应用,并且可以修改自己的应用来适应体系架构变化的企业,才可能从软件定义的体系中获得应有的益处,而一些传统的企业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软件定义的网络在推广中必须克服的障碍。”Martin Casado表示。

别与OpenFlow混淆

VMware收购Nicira后,于2013年了NSX网络虚拟化产品。NSX在电信、媒体、政府、金融、大型企业和高校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应用。Martin Casado希望用户不要将网络虚拟化产品与现在大家经常提及的OpenFlow混淆。OpenFlow当初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网络虚拟化,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硬件。因此,OpenFlow原来只是被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比如有互联网企业用OpenFlow来实现QoS。网络虚拟化功能已经证明可以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里发挥其作用,而OpenFlow用于企业数据中心还比较少见。

“虚拟化遇到谁就会改变谁。”Martin Casado表示,“虚拟化已经改变了计算、存储,未来也会改变网络。在网络方面,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提升网络的可视性,增强网络的监视功能,以及提升网络的安全性等方面,而这些变化的前提就是网络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前景甚至将超过服务器虚拟化。”

建立生态系统

第5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走进传统教学,而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作为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中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主要使学习者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促进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和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网络课程,对于教学者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1.1网络课程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下面给出比较有影响的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以上四种定义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克抗教授在上述四种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得到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1]

1.2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主要用于网络教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通过总结目前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设计的网络课程,可以发现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2.1.基于Web的特征

目前,许多教育机构都在网上开设了很多网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Web的。用户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时,只需用WWW浏览器来访问远端的WWW服务器即可。

1.2.2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和对所有学习者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表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跳跃或进行超文本、超媒体链接,而且教师或系统资源管理人员,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或充实教学内容。

1.2.3交互性

网络课程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身处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

2.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

该课程的前台模块包括登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网上答疑模块等子模块。

2.1.1登陆模块

通过注册,系统获得学习者或教师的相关资料并存入数据库;通过登陆,并对身份进行选择,可以进入学生主界面和教师主界面。

2.1.2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是对课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用于公布该课程的课程要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到课程的学习要求、知识重难点,以及学习阶段、步骤,教学信息安排;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1.4讨论答疑模块

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讨论答疑模块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交流的各种问题以便恰当的进行指导,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协作学习。

2.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后台功能

2.2.1学生模块

①个人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个人消息:用户可以收到最新的教师通知、教务通知,以及其他学习者发送的消息,也可以发送消息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

③协同学习(短消息):这个环节是模拟传统教学中的协同学习设计的,每个成员都连接上发送短消息的超级链接方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和了解。

④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用于学员临时收集一些小的应用程序、图片、Word文档等资料,直接从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使用可以避免使用互联网进行重新搜索。

2.2.2教师模块

①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姓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通知公告:给学习者关于教学和课程的各种通知信息。

③教学内容:登陆后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更新,遇到新的教学情况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④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之间互动的内容,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调整课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⑤资源管理: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时用到的程序或图片等上传到这个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使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共享。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

3.1开发技术

本网络课程可在单机、局域网,以及Internet环境下使用,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

3.1.1Dreamweaver是目前网页制作比较流行的工具,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为增强教材的交互性,利用Dreamweaver编写HTML语言,将多媒体要素嵌入完成本网络课程。

3.1.2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支持基于IIS上的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具有程序和外观分离、浏览器独立、易操作性特点。可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本网络课程正是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的技术,增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3.2技术实现

3.2.1用户注册

第一次登陆的新用户都要首先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选择自己的身份,由于是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最好可以用实名注册,以便师生相互了解,促进学习。登录模块主要是对学习者和教师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

3.2.2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筛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文本、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媒体的整合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要注重超链接的科学合理。

3.2.3在线讨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通过在线交互,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中问题,并对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和后台功能进行系统设计。

4.1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网络的超链接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的叙述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2在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思考练习模块没有充分考虑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及时的评价反馈能够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点需要在后期的开发中进行完善。

4.3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网络课程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经常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2]张丽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140-142.

[3]蒋家傅.网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6-59.

[4]戴仁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78-82.

第6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及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新媒体的出现及影响是全面而彻底的,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模式,更是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和它巨大的影响力,新媒体一词也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也层出不穷,笔者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今天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认为,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于我们平时见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最常见的就是数字媒体。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认为,新媒体和旧媒体只是不同的形式表达同样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媒体和旧媒体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科技日报社汤东宁副社长认为。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主体的传播平台。上海东方宽频总经理张大钟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博客”报道形式首创者丹・吉尔默曾提出了“新闻媒体3.0”的概念:1.0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但新闻传播方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媒体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者在界定的内涵及外延上是不统一的,不在一个界定的层面,理解自然各人各异。但综合大家的相同理念,我们倾向于理解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

无限的包容性。笔者认为,无限的包容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征。这里的“无限的包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包容性”,从传播形态上看,新媒体的包容性非常强。传统媒体将媒体的形式界限分明,如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传输时代等,而这一切在新媒体时代已没有意义。因为新的传播技术将传统媒体的不同类型综合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新媒体可以进行文字传播,同时也可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用户可以将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随时浏览,也可以用流媒体的形式即时使用。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态的复合体。

第二层意思是“无限”,在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包容的形式和内容已经被趋向无限化。有学者说过,新媒体时代创造了无限的生产、无限的需求和无限的消费,正是对这一层意思的解释。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全民性的创造和传播以及无边界的传播带来的是无限的生产。创造无止境,欲求也无止境,生产的多样性必然带来需求的无限以及消费的无限。

个性化和精准性。新媒体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个性化和精准性。新媒体的受众已被做了很好的市场细分,例如像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这样的新型传媒公司的兴起,就是建立在细分市场、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基础之上的。

现代营销理论在新媒体迅速扩张的态势上推出了精准营销的概念,意思是建立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精准营销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手段,坚持与受众长期的个性化沟通,使营销达到一种可测可控的高要求。

新媒体在这种新型营销观念的指引下,也在进行着个性化、精准性的信息传递活动。如新媒体中一大重要内容“广告”信息的传递,其最高境界是让广告不像广告,而是用户需要的有价值信息。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可以精准到某一地区、时段、人群,甚至是对某一个体的独特广告匹配,根据你的IP、COOKIES等来识别。而广告精准匹配的有效途径,包括有与内容相关、访客潜在意向相关、用户主动订阅等。

费用低廉。网易精准广告投放是网易首创的一种网络推广方式。根据网易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爱好等特征,投放精准广告并按实际效果付费。通过精准广告投放,少量投入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潜在顾客。精准广告按照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顾客的实际访问数量计费,用户点击企业的广告才收取费用,不点击不收费,保证企业每一分钱的效果。这是有效提升企业销售额的一条很好途径。

新媒体对于企业广告是费用低廉而且效果显著的。而对于广大的普通使用者来说,信息几乎近于零费用,这种方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特征

针对以上分析的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在信息传播中,媒体环境发生改变,相对应地在媒体环境中彼此有联系的人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的2009年1月份全国通信业运营情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4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3亿。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用户,使信息的制作、传播、接受变得异常简单。笔者非常赞同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由单纯的“接受者”转变成“传播者+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身份发生巨大改变。

“受”众不“受”。传播学大家拉斯韦尔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过一个著名的“5W”模式的理论,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传播模式被改变。

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是早期在网络出现之前以广播、电视、报纸这类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这种模式下“传播者”是整个传播链的第一环,处于第一中心位置,他决定着传播活动后属四大环节,而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处于被动的位置。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早期的信息传播模式被完全打破,“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被模糊,媒介中心丧失。“去中心化”成为现今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所有人都可以进行传播,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并发挥自己的能量。

这个时代不再会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唯我独尊”,新兴媒体的勃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和个性的表达,每个人都掌握着话语权。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已经不是被动的、单纯的“受”众,笔者倾向于将“受众”更名为“用户”。

人人都有“麦壳风”。2008年年底,湖南卫视推出一档新的节目《挑战麦克风》,这档节目中每期邀请108名普通观众,每人手里一支麦克风,随着音乐齐唱一首歌,用机器测出谁在群唱中唱得最好谁就能脱颖而出,类似的节目还有江苏卫视推出的《谁敢来唱歌》。

中国电视发展至今,电视观众的地位类似新媒体发展中受众的地位。最初综艺类节目中,观众只是纯粹的“看客”,被动接受。后来随着《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一类节目的兴起,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再到后来真人秀节目的火爆,普通观众也可以成为节目的中心,决定节目的发展。《挑战麦克风》中选手手中的“麦克风”使普通的观众也成为信息的者。

在新媒体发展下,受众成为用户,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地信息,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支“麦克风”,传播和接受的地位平等。

第7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人们利用计算机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是网宅生活的基础,其背后的技术则是计算机通信技术。

定义:计算机通信技术是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把地理上分散的、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互联起来,形成计算机网络,并按照网络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技术。

分类: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直接式是指将两部计算机直接相联进行通信,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多点通播。间接式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通过交换网络进行传输。

发展历程:从主机-终端式网络架构,发展出LAN(局域网)技术,然后又演进为具有分布式信息处理特点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架构和与WAN(广域网)连接的Intranet(企业内部网)的形式。

宽带接入技术

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可以说没有宽带就没有网宅生活。

定义:宽带是相对传统拨号上网而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至少应达到256Kbps才能称之为宽带,其最大优势是带宽远远超过56Kbps拨号上网方式。

分类: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环路)技术、Cable Modem技术、FTTX+LAN接入技术、ISDN技术和SDH点对点技术。

操作系统技术

0S(操作系统)技术是整个软件技术的基础。

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集合。

分类:根据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源码开放程度,又可分为开源操作系统和不开源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功能:资源管理、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等。

搜索引擎技术

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入口,是网宅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定义: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原理:搜索引擎的工作步骤可分为抓取网页、处理网页、提供检索服务三步。

分类:图片搜索引擎、全文索引、目录索引、元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等。

WEB2.0技术

采用Web2.0技术创立的社区、论坛等已经成为人们网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Web 2.0是相对于Web 1.0而言的,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

内容:CSS和语义相关的XHTML标记、AJAX 技术、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简洁而有意义的URLs、支持为weblog、RESTian (preferred) 或者XML Webservice APIs、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应用:常见的Web 2.0应用包括Blog、Tag、SNS 、RSS、Wiki、P2P、IM等。

3D互联网技术

3D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人们的网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定义:3D互联网是2D互联网的升级,是具有连续独立统一编址的3D空间,并且3D空间和2D网页实现完全互链的模式。

实现方式:Web3D的实现技术主要分三大部分,即建模技术、显示技术、三维场景中的交互技术。

应用领域:目前3D技术已经应用在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出现了3D网游和3D虚拟社区等,未来3D技术还可以

使用在参观展览、商务会议、网络教育、虚拟旅游等多个领域。

IPTV技术

用电脑看电视是三网融合的重要成果之一,网宅生活少不了IPTV。

定义: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内容:IPTV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

优势:通过IPTV,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宽带IP网上各网站提供的视频节目;实现了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

P2P技术

目前P2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下载、即时通讯、网络电视等领域,可以说没有P2P技术,人们的网宅生活将大为逊色。

定义:P2P即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它使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而不是通过服务器来中转。

分类:根据集中化的程度,可分为纯P2P、杂P2P、混合P2P等。

优势:下载速度快、资源丰富

劣势:占有网络资源多、安全性不高、损伤硬盘、助长盗版。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对网宅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定义: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分类:一般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类。

主要厂商:亚马逊、谷歌、微软、IBM、中国电信、苹果等。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将来所有的物体都将接入互联网,人们网宅生活的边界将大大扩展。

定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第8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网络与新媒体定义范文

社交电视的发展

2009年1月2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通过脸谱(Facebook)社交网络直播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这是社交媒体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社交电视的开端。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观看电视节目。

“近3年来,全球有超过1000家公司在从事与社交电视相关的业务,包括平台建设、运营、数据分析、广告、技术提供等。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20多家初创公司获得了总计超过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预计在5年内会形成超过12亿美元的收入规模。” ①

国外的社交电视应用正如火如荼地稳步发展着,国内社交电视也开始初现端倪。国内社交电视应用主要有: “新浪看点”、“火花电视剧”、“微看电视”、“卫士通”、 “蜗牛电视”、“电视粉”、“TV-time”、“电视E族”、“Tazai-电视互动”、“Dopool”手机电视等。

社交电视的定义和传播特性

(一)社交电视的定义

何谓社交电视?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所谓社交电视(Social TV),就是将社交媒体(例如Twitter和Facebook等)同电视进行无缝地结合,让电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

维基百科的定义是:社交电视泛指能够在看电视(或电视内容)情境下支持传播及社交互动的任何技术,并包含能够研究电视相关的社交行为、装置及网络。社交电视系统在电视内容的基础上,直接透过屏幕或其他额外装置,可整合语音传播、文字聊天、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电视推荐、收视率调查或视讯聚会等服务。

根据社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发展现状和趋势,笔者认为:首先,在电视和社交两个元素中,社交电视的核心是电视,即以社交工具挖掘和提高电视的媒介价值,从而实现商业价值。其次,社交电视应从电视的娱乐效应出发,解决电视信息的延伸、深度交互及其分享和实现突破时空的个人频道三大问题。

社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和效果,可以为这一定义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社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需求

根据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热媒介”和“冷媒介”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②

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的特点是零碎、模糊、空间大,这些特性使受众可以形成潜在或者实在的互动的话题增多。微博等社交媒体附加的碎片化信息更需要观众填补信息,形成互动,从而使受众获得自我实现。因此,就媒介分类而言,电视和社交媒体同属“冷媒介”范畴,这为社交媒体和电视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就提供的服务功能而言,“娱乐性”则是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共同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间还有超强的互补性。由于新兴媒体的发展,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受限于技术手段,人往往是适应和改造技术;而进入新媒体时代,人需要以规则设计制造需要的媒体。简而言之,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的媒体。这就需要电视媒体解决电视信息的延伸、深度交互及其分享和实现突破时空的个人频道三大问题。

社交媒体或许可以解决这三大问题,并正在“不自觉”地介入。伦敦奥运会即是一个典型案例。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多数人不可能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这时社交电视往往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社交网络不仅是公众了解奥运信息的手段,更是公众评论奥运事件的平台。西方媒体质疑中国泳将叶诗文优异表现、亚洲羽毛球运动员“让球事件”、澳大利亚赛艇运动员醉酒等话题,都会有大量的民众通过社交网络来传播、讨论。

伦敦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发言人呼吁,现场观众比赛期间不要发送非紧急短信和Twitter消息,因为这类消息的发送导致通信网络不堪重负,影响电视转播。这一方面是“社交奥运”对通信网络质量提出考验,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社交电视的机遇?

以下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社交电视也有着广大的受众或潜在受众。

英国的被访者中:72%的观众在看电视时使用Twitter,56%使用Facebook,34%使用移动应用(Mobile Applications);62%的被访者同时使用三者。③

美国的被访者中:70%的平板电脑用户和68%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使用手中的移动设备。④

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中:87%的用户会同时使用互联网和电视;77%的用户相信社交媒体会增强品牌吸引力。⑤

问题与展望

(一)我国社交电视遭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