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规划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设计方法、以产品特性为基础的特性设计方法、模块结构化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化的设计方法是设计产品方法的类型。智能化设计方法将产品的设计向高智能时代推送,高端技术科学利用CAD等虚拟技术得以实现。在整体思想过程中,融汇了产品的实施、开发以及规划,而产品的规划则是首要阶段,确定外部特性的立体模型可采用CAD实现,配置分析产品可按照合成系统的原理,最终将产品加工成型。通过模块结构化设计方法能够形成不同产品,以及相异的效果。设计方法的系统化思维体现在统一上,由各个单元组成了设计的整体,各项单元互相独立,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实施、设计、规划、分析、构思,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将客户的需求变为在开发产品时的程序和目标。换言之,将系统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机械设计中,设计过程就是整体系统,而设计作品也应看成一整体系统。
二、机械产品设计多层次规划原理
在设计产品之前,为有效提升设计成功率以及设计效率,整体而全面地对产品设计进行规划,通过设计质量检验层、设计业务层、设计战略层等层面来有效实现规划功能。其中,包括了质量评价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分析、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内容、设计目标、设计思想、设计环境等。该设计规划原理对于整体产品设计工作具有着关键的作用及意义,其成果能够形成指导设计工作或者管理工作的措施或方案。
三、规划产品设计战略层
利用与战略的关系式相辅相成,要想企业发展取得成就,就离不开战略性目标。该层次具体有设计目标、设计思想与设计环境。
1.设计目标
如果确定的设计目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企业的终极利益产生影响,不利于产品的优质设计,因此,设计目标是通过实际中设计人员的设计,满足水平或状态的描述。在对产品设计目标进行制定时,应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分析各项目标因素。技术水平、设计思想、内部资源、市场环境等是对因素产生影响的四个方面,而技术水平和设计思想则被视为软因素,设计目标的制定从宏观上受到影响;而内部资源与市场环境则为硬因素,是能够直接影响产品设计目标的因素。一定要仔细和慎重制定设计目标,因为后续设计任务的实施的可行性会受到设计目标的直接影响。
2.设计思想
设计方法只有在正确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真正获得创新,设计的成功来自于科学、正确的设计理念,而产品设计正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一项创新的过程。在设计产品前,必须对设计人员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指导,事先将设计产品思想确定,将市场作为向导,秉承文化内涵,将科技作为武器,树立良好、科学的自主创新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指导下开展、完善产品设计。设计原则为设计系统化,设计理念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企业的设计思想可以按照模型进行规划,要想获得创新的成果,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对其设计思想的促进意义深远。
3.设计环境
产品设计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产品设计活动。从以下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对设计环境规划进行研究所体现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环境的规划方法的科学提出;二是总结和归纳出影响产品设计环境因素。产品设计环境在诸多方面得以表现,并是客观存在的。在科学分析产品所处设计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设计环境的合理配置。为了规避环境威胁,可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克服设计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产品的研发所具有的含义如下:第一,产品的开发所指的产品具体是什么;第二,在低端、中端、高端等档次定位中,划分出在该类产品中所要开发的产品定位。
四、规划产品设计业务层
1.规划机械产品设计内容
设计目标的制定受到设计内容的牵制,通常机械产品的设计内容通过机械产品设计流程角度及机械产品结构功能的视角展开分析。从设计流程的视角来看,实际设计机械产品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样机实验、模拟与仿真、装配设计、零部件设计等详细设计、方案设计、功能的设计等等。从结构功能的视角来看,分别由控制操纵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系统共同构成。
2.规划设计内容具体流程
在规划产品设计内容的过程中,表现了设计任务的确定、设计资源的利用、设计内容的规划、设计目标的有效分析等。为了提升设计效率,防止重复设计等情况的发生,在规划设计内容时,需要对已成形的零部件设计资料以及工程设计经验预先考虑。
3.规划设计方法
促使工程设计者高效率进行设计工作的具体手段和工具就是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要完成产品的设计应选择适当的方法、结合所确定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目标,这就是规划产品设计方法目标。下面以降低地基受设备传来的动载荷为例进行介绍。要将其有效削减,就必须设计隔振,可运用如下公式进行求解:假设传给地基未隔振的动载荷为Q(t)=Q0sinωt,而N(t)为传给地基隔振后的动载荷,将一次隔振作为方法,处理Q(t)为内容,O=N(t)定义为设计目标。
4.规划设计过程
在实际设计工作之前,应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因此有必要严谨研究产品设计过程。针对设计目标进行求解的一系列活动就是所谓的设计过程,在设计现代产品与物力、财力、人力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设计产品过程,可分为四个设计阶段,具体为设计概念、具体设计、分析设计、试制样机。但是,这些设计的过程往往将设计前期规划忽略,仅注重设计的具体的实施,所以在过程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非完整性和完整性是技术系统中的两派,技术系统是所有设计工作的统称。为了提升设计产品的质量,应在完整技术系统中纳入设计产品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中存在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设计过程管理方法的合理提出、设计计划的具体制定、设计任务的科学划分、设计步骤的合理确定是处理好产品设计过程中主要问题的关键。在划分设计任务过程中,同时应结合具体设计团队与各个子任务,对任务中存在的集成性、并行性、独立性进行充分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计划的制定不能忽略。在进行设计计划的制定时,应对设计活动时间进行估计,将各个子任务所需完成的时间科学地确定,需要形成计划表,从宏观上、整体项目中,具体到每项设计内容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应将管理的理念运用于整体设计过程。在规划产品设计阶段,要重视研发设计项目的复杂性,而复杂性来自于任务组织,同时也来自于工程自身方面。
关键词:课程体系;质量功能展开;质量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59-05
一、引言
在本科教育中如何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并有效实施是一切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此领域内的研究与实践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如何确定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再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各自规划,不能够很好地将各个部分进行系统的整合,这就导致在教学的各环节又会无法和目标相对应,本来应当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体系,结果却成了各自为战,这站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来看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一整套系统的方法对此进行规划,在构建这样一套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对本科教育的性质进行重新的认识。本科教育从实质上来讲是一个产品,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8对产品的分类包括: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大学教育当属于其中的服务类,其属性上是无形的,是服务提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ISO9000中对于产品的界定是“过程的结果”[1],那么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就是将输入的具有一定认知和知识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在对大学教育性质新的认识基础上,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实质就是产品的系统性开发,那么就必须使用产品开发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采用质量功能展来设计这一系统性的方法。
二、质量功能展开的理论回顾
1.质量功能展开的原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将产品的开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与顾客需求紧密相连。根据COHEN的界定其是一种结构化的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该方法能够使产品开发准确地确定顾客需求,并能根据所开发的产品与服务的性能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系统的评价[2]。而水野滋站在企业系统性管理的角度认为质量功能展开是利用一系列的目的和手段,把形成产品质量的功能和业务按各个阶段和步骤进行具体展开[3]。这一方法建立在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工具,也就是将顾客的需求变成可以进行和实施产品设计的质量特性,把需求落实到研发和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从广义来理解这一方法也是一种采用矩阵的形式量化评估目的和手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模式及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环境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应用中更要求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方法强调了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质量保证的要求以实施质量保证的措施,是CE环境下面向质量设计的最有力工具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顾客满意度有极大的帮助[4][5]。这一技术首先是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的神户造船厂在1966年进行了初步的使用,随后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赤尾洋二和水野滋对此进行了扩展及深化。这些工作又推动了在日本企业的应用,从制造业扩展到建筑业、服务业、软件业和医院等领域,在应用中大量减少了设计变更次数,将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1/3,成本降低1/2,后来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欧美企业所接受[6]。
2.QFD瀑布式分解模型。调查和分析顾客需求是QFD的最初输入,而产品是最终的输出。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顾客的需求后,必须要将顾客的需求一步步地分解展开,分别转换成产品的技术需求等,并最终确定出产品质量控制办法。相关矩阵(质量屋)是实施QFD展开的基本工具,瀑布分解模式则是QFD展开方式和整体实施思想的描述。图1是由四个质量屋矩阵组成的典型QFD瀑布式分布模型。瀑布分解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一个“什么如何”的转换过程,每一步的展开与转换都是基于将解决问题的“如何”变成“什么”,然后到下一层面提出新的“如何”来解决。但是,针对具体的产品和实例,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按照不同路线、模式和分解模型进行分解和配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QFD瀑布式分解模型:
(1)按顾客需求产品技术需求关键零件特
性关键工序关键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将顾客需求,分解为四个质量屋矩阵,图1即是这种方式的示例,本文研究即基于此模式。
(2)按顾客需求供应商详细技术要求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子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制造过程详细技术要求零件详细技术要求,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
(3)按顾客需求技术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产品性能技术要求)子系统/零部件特性(重要、困难和新的子系统/零部件技术要求)制造过程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制造过程技术要求)统计过程控制(重要、困难和新的过程控制参数),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4)按顾客需求工程技术特性应用技术制造过程步骤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步骤在线统计过程控制成品的技术特性,分解为六个质量屋矩阵[7]。
3.质量屋。质量功能展开将顾客的需求进行逐步的展开中,所用的基本工具是质量屋,此工具由J.R.HAUSER和D.CLAUSING于1988年提出,基本形式如图2。图的左侧是对顾客需求的描述,同时还包括了各项需求的权重,是质量屋的“什么”;上部的产品技术需求是对产品工程技术特征的描述,是质量屋的“如何”,作用是从产品的技术特征上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中间位置是顾客需求和工程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矩阵,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右侧是产品竞争性分析,从顾客需求的满足角度来评价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下侧是技术评估是用来测量技术的竞争性、特点和目标值;上部的三角形屋顶是产品技术特征之间的相关或相互冲突的关系矩阵。对于关系矩阵中的关系,可以采用诸如“、和”这样一些符号来表示关系程度,也可以采用9-1的数字来表示[8]。
三、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
从产品开发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是产品,是一种服务型的产品。对于这样一个产品的开发,就必须基于产品开发的专业工具来对此进行规划。在前述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先进行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是根据瀑布式分解模式来展开的。
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矩阵,首先需要明确大学本科教育的顾客是谁。应当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根据ISO9000的界定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9]。大学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而这一切结果的接受者(顾客)包含面较广: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可以说这些对象都会接受到学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并且他们通过使用而受益。作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第一步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从这些顾客这里来提取他们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作为学校就需要提出自身的产品技术需求。这两方面的对应关系就形成了相关矩阵也就是形成了产品规划矩阵,这也是第1个质量屋。这个产品规划矩阵是将顾客的需求转换成了通过高校所提供的课程体系的教育所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结果特性,将顾客需求转化成为服务最终的技术需求特性,同时通过顾客需求的竞争性评估和技术需求的竞争性评估,确定各个技术需求的目标值。
第2阶段是构建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项工作之前,先需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这个工作在常见的有形产品中,一般体现为产品整体结构与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在本科教育这样一个服务产品中,主要体现为针对专业教育的课程群的规划。这些课程群构成了整个大学对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产品结构,以课程群的组合来实现教育服务的功能。
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工作就是从前述的零件规划矩阵中选择关键的特性配置到工艺规划矩阵中,成为工艺规划矩阵的输入,然后根据生产要求布局针对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划,这些工艺过程是否合理,工艺路线中的关键步骤是否正确,相应参数选取是否得当,这些都是实现相应输入的保证。这个过程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表现就是在确定关键课程群的课程设置基础上,规划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这些课程的逻辑程序安排,各个环节活动的合理性分析,完善性分析、各环节活动的功能实现分析都是需要在此阶段考虑的。这些活动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可能会包含不同课程的课程设计、模拟训练、参观实习、见习实习等内容。同时还要在矩阵中确定这些内容所达到的相应要求。
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由工艺规划矩阵确定的关键工艺布局,在随后的工作中都需要进一步对每个环节进行工艺控制规划,如对工艺参数、控制点、控制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确定。这些工作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就会表现为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案例设计、作业布置以及考试方法等众多内容对各个环节、关键点、方法与技术手段等进行确定来保证每个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这些内容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隐患,同时通过质量工具查找原因,应用专业知识来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遵循了瀑布式分解模式,按照规划分为了4个相应的阶段。通过这一过程规划将最初的顾客需求一步一步逐渐转化到了课程教学的实施的每一环节,使得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有了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系统方法,使教学工作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了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指向了顾客的需求,而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明确的顾客需求来服务的,这样的框架使得本科教学工作成为一个严谨的系统过程,不再像以前每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目标性,同时所有工作的开展无法呈现出系统性,更没有办法把高等院校的所有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
四、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屋构建与规划
在上述对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基础上,就需要将瀑布分解模式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屋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具体落实,也就是对每个阶段质量屋的构建与规划进行研究,这是这一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下面以理论分析结合实例示范的方式对此进行分析。
1.第1阶段。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质量屋,这一工作先从大范围的调研开始。需要获得用人单位、学生自身、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相关需求。采用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小组讨论、观察法或者问卷等,采用的方法可以是自显性(Self-explicated Methods)表述、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KJ法、层次分析法(AHP)、功能分析法(Function Analysis,FA)等。对于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是针对未来对此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与任务来分析;对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可以从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模型如SERVQUAL等涉及到的有形要素、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和移情性等纬度来获取;对与父母与社会的需求可以从学生所体现出的品行等方面来考察。而高等院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最终体现出的技术需求是通过其提供的教育活动所能在学生处体现出的相应能力、素质和知识的特征,也就是对通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了通过教学过程而满足这些需求的特征。质量屋形式如图3。其中关系矩阵中rji可以用符号“、和”表示,也可用数字9~1来表示,用数字表示的形式下,可以对相应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继续进行分析。
矩阵的右侧是竞争分析区域,这里可以从顾客需求角度,将本校在需求满足方面的能力可以与国内乃至于世界上优秀学校,以及同档次的不同学校进行比较,并基于自身基础提出改进计划,再来判断相关改进后情况。矩阵下侧是技术评估区域,用来评价本校和其他学校在最终教学效果所体现出的在学生能力、知识和素质塑造方面的比较。
2.第2阶段。第2阶段是构建是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矩阵的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从产品整体结构上完成其概念设计,在前述分析中,这个环节对于高校就体现为专业教育课程群的设计与规划,这个规划实质就是完成了教育产品主要功能结构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各专业教研室、学院、学校教务、招生就业处等各环节、各部门的人共同参与完成,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之所在。以市场营销为例说明此矩阵的设计如图4,在产品规划矩阵中先确定了为了符合顾客需求所提出的技术需求内容,如市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营销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人际交往、团队配合能力,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营销管理的惯例知识的掌握,和诚实、守信等多方面的技术需求特征,而为了实现这些技术需求特征,就需要完成整体课程结构的规划,也就是完成总的课程群的规划,在此例中就设置了市场运营与维护课程群、信息采集与分析课程群、市场拓展课程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等多个课程群,而这些课程群的设置则会和前述的技术需求特征相关联,其中的关系即可以用相应的关系矩阵所表示,同样可以采用符号或数字的方式。同时根据实现技术需求特征的要求与不同课程性质可以做出不同课程群下相应课程的规划。
3.第3阶段。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形式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也就是说通常在硬件产品生产中的工艺过程在本科教育中就体现成为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每一个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关键步骤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和目标相匹配,采用的形式是否能促进目标的实现就成为这个阶段的重点。这个环节中首先将相应课程群下的特定课程拿出,将其转化为此矩阵中的“什么”,为了实现此目标就需要规划教学活动,从大纲制定、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一直到课后辅导、考试和实践环节都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将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划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进行相应的规划构建,如图5。
4.第4阶段。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在本科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出来就是必须要规划出前述的工艺规划矩阵中所提出的各个教学活动不同环节所有控制规划。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点进行控制,只有这些关键的点把控住了,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在相应的环节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或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等工具对相应过程与环节进行分析,不断对过程质量进行改进。图6是针对商务谈判课程的模拟谈判活动进行的分析矩阵。
五、结论与建议
以往高校本科教育中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实施等都是站在各自孤立的环境中来进行分析,由此带来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缺乏相应的目的性和整体的安排。本论文的研究站在产品开发的角度,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整套系统性的方法设计,按照瀑布式分解模式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分为4个相应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构建了相应的质量屋的规划方法。这一系统化方法的提出,使得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总体的规划指导,同时使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进行都会有明确的目标与导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00-2008:200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COHEN L.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how to make QFD for you[M].Reading,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YOJI A.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integrat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product design[M].London:Massachusetts Production Press,1990.
[4]邵家骏.质量功能展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7]杨晓英,王会良,等.质量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材料管理;材料选样封样;成本和质量管理
1 研究目的
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中材料费所照的比重是非常大的,那么合理有效的控制装饰材料费用就是我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处理的一点,同时加强装饰工程材料选样封样工作的管理也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质量。故此规范建筑装饰工程材料的封样及验收流程也是可以促进企业内正常的材料质量保障制度的有效措施。
2 研究内容
2.1 适用范围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样封样管理适用于装饰工程全项目周期内所有由发包方提供或发包方指定承包方采购的材料管理过程。具体材料包括:外墙涂料,公共部位涂料,外墙面砖、石材、屋面瓦、各种线脚、其他主要饰面材料等,公共部位(楼梯、电梯厅等)地砖、墙砖,门窗、栏杆、扶手、百叶、空调挡板、单元门、车库及其他材料等;下文中简称“产品”。
2.2管理部门职责
2.2.1 合约管理部及总师室:合约管理部负责提供材料设备清单;对于采购过程,合约管理部及总师室按照采购流程相关权限,负责整个采购过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必要的产品考察;安排与中标单位进行谈判并签订合同;工程实施期间,负责协调供应商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负责对产品的成本加以控制;在采购过程中,协助提供准确的市场参考价格信息;确定明确的结算方法。
2.2.2 规划设计部:负责确定产品的建筑效果,并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品质要求;按采购流程参与相关工作,负责设计寻样及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小样、实样进行审核;对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的实际建筑效果进行监督。
2.2.3 项目公司:协助规划设计部确定产品数量和规格;按采购流程参与相关工作;产品进场时,须负责对产品进行检查,全程组织验收程序,确保到场的产品与公司所确定的封样完全相同;负责现场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
2.3 管理内容
2.3.1 合约管理部根据施工图编制材料设备清单,此清单编制完成后送项目公司及规划设计部。规划设计部根据材料设备清单指定需要进行封样的材料。
2.3.2 规划设计部选出需要进行设计封样的材料,由规划设计部组织进行寻样,项目公司材料工程师应按照规划设计部的要求进行寻样中的配合。待设计寻样结束后,由规划设计部保存小样、实样。
2.3.3 规划设计部、项目公司负责共同提出提案,确定产品的各项主要参数,如:技术要求、材质、颜色、规格、型号、数量等,并将此类技术参数和品质要求填写在《材料基本要求表》中,以书面形式明确公司的要求。此件由规划设计部和项目公司完成后提交合约管理部,作为进行招标或核价的依据。合约管理部进行审核并认为能够符合要求的,方可启动招标、核价程序。
2.3.4 合约管理部、总师室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项目公司、规划设计部可以建议供应商,让供应商按照《材料基本要求表》中规定的要求,提供小样以供规划设计部遴选。对于饰面等材料,如有必要,规划设计部可要求供应商制作现场实样,由合约管理部负责督促供应商将小样、实样的用材和做法详细填写在《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的第一栏中。
2.3.5 规划设计部对供应商提供的各小样、实样进行审核,选出满足公司要求的小样、实样。
2.3.6 由合约管理部组织小样、实样基本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进入招投标入围名单;如有必要,合约管理部可会同其他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补充考察。
2.3.7 根据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及小样、实样,进行综合评定。规划设计部负责初步确定入围单位,并将对应的小样进行封样保存并贴上封样标签(见封样标签样本),注明小样编号、封样时间、封样确认人及其他必要信息。在招标或核价期间,封样应统一交由规划设计部保管。凡提供现场实样的项目,除须按上述规定对实样进行封样、确认并贴上标签外,项目公司还应当注意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加以适当保护(包括封样标签)。
2.3.8 招标或核价程序完成后,由合约管理部负责将中标单位填写的《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移交给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会同规划设计部、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公司等相关部门,针对封样的产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会议的内容及结论应详细、完整地记录在《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的第二栏中,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明确理解我方的具体要求。在交底的同时,规划设计部部应将保存的样品移交给项目公司,此后由项目公司负责整个项目施工期间对样品(包括封样标签)进行保存和保护。
2.3.9 合约管理部将《材料基本要求表》和《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的复印件提供给项目公司和监理公司。每批甲方指定供应商材料、甲供材料、甲指乙供进场时,项目公司均应会同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及供应商,按照《材料基本要求表》和《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进场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填写在《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中,加以记录备案。未经上述程序的,项目公司和监理公司不得让材料验收进场。
2.3.10现场实施过程中,项目公司应负责组织整个验收程序,协调供应商与其他承包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合作;监理公司须确保进场的产品必须符合《材料基本要求表》、《样品制作方法明细及交底单》和《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的要求,并且确实应用到公司项目上;未经上述程序的,监理公司有权拒绝验收或拒绝将材料应用到项目上,项目公司对此应给予支持和协调;规划设计部须定期经常到工程现场确认建筑效果和材料品质是否满足公司要求。期间,若有任何部门发现供应商或产品出现问题的,须及时指出并通过项目公司及合约管理部要求供应商立即予以改正。
2.3.11在材料进场或现场实施过程中,若发现甲方指定供应商材料、甲指乙供材料存在任何问题的,项目公司和监理公司有权要求进行抽检或聘请第三方进行并行检测。检测合格的,费用由我方承担;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产品供应商或施工方须承担全部检测费用,同还须承担相应的合同责任。
2.3.12由项目公司组织竣工验收。合约管理部负责将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工程实施情况及整体建筑效果等相关信息进行备案,作为供应商数据库的必要补充和评估依据。
2.3.13对于乙供材料的封样管理,由乙方提供小样、实样,项目公司及规划设计部选出符合要求的小样、实样,并由项目公司进行保存。进场验收及施工中的检查按本流程相应规定操作。
3 研究结论
对建筑装饰工程中所有由发包方提供或发包方指定承包方采购的材料进行选样封样管理是一个装饰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可以为以后的施工纠纷提供证据,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对质量和成本管理的水平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与目标市场契合
产品线的规划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主体包括企业的研发、市场和销售人员以及高管层和决策层,制药企业需要在充分研究整个市场的基础上反复讨论、逐步深入。因此,制药企业在规划产品线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将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细化分层,建立产品和细分市场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对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使不同的产品在合适的市场充分释放潜力。
运用细分市场的方法来规划产品线,能够保证每个产品都有清晰的定位,对于细分市场都具备较强的针对性,由此可以避免产品线之间的自相残杀。“制药企业都应谨记,有调研才有发言权。”在本报特约观察家、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吴延兵看来,满足市场需求是产品规划的第一要素。对于企业而言,若想做大做强某一市场层级,那么其产品线规划必然要适合该市场的需求和营销特点。
譬如,高端市场(以医院市场为主)的用药金额大、品种全、患者顺从率高,其营销的核心是医生的处方选择。因此,高端市场通常更适合盈利能力强、学术性强的产品。但正是由于这一市场特点,我国高端市场往往为外资制药企业所盘踞。
相对应的,中低端市场则成为了我国制药企业的主要阵地。以县级医院市场为例,其用药发展较之高端市场更为“滞后”,对产品的学术要求较低,患者对产品的价格承受度也较弱。因此,由于上市时间长、招标降价、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造成的盈利能力和学术性下降,在高端市场被逐步淘汰,但仍具有一定操作空间的产品更加适合在该层级销售。
而从不同的市场终端对产品线规划的影响来看,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OTC事业部总经理李从选认为,医院线产品应更看重产品学术推广能力和产品疗效的规划;OTC线产品则要规划成招商、流通、控销、KA专供、广告产品等类型。
不过,广东天奥医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曾军表示,制药企业还是要基于自身既往在不同终端方向的表现,以及现实情况下对未来趋势的认知、自身现在能调动的力量等来进行相应的终端产品线规划。根据李从选的说法,即企业一要看重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历史上形成的治疗领域优势,二要结合自己的营销能力。
关注不同品种的思路
同时,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不同的品种,如中药和化药的产品线规划也各有不同的思路。在李从选看来,中西医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体系和方法,制药企业应当作出相应的判断和调整,不能用西医的方法来规划中药。
他进一步指出,通常而言,化药是按照治疗领域或者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产品线的规划;而中药则是按照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君臣佐使、治未病、辅助治疗、体质养生等理论来规划产品线。
在曾军看来,目前我国化药仍基本处于仿制阶段,或是基于仿制上进行的创新。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化药的产品线规划仍是要结合人群的疾病现状和国内外的化学药现状来进行。
相应的,在中药的产品线规划方面,他表示则应更多地在深度上着手。“例如企业现有一个销售还算不错的某领域产品,只要有足够的差异性,那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临床研究等资源到该产品上去,直到把该产品的潜力完全释放出来,再考虑第二品牌等。”就此而言,曾军认为广东众生药业的复方血栓通胶囊便是一个相当很好的例子。该企业用力在复方血栓通的眼科与内分泌方向,使其产品潜力得以尽情释放,同时也有诸如脑栓通胶囊等额外的产品进行配合或补充。
再从基药与非基药品种的角度来看,基于基药能够解决广覆盖的问题,曾军的建议是应将重点放在成熟产品的工艺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而对于有研发思路的企业来说,非基药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可以着重于肿瘤、感染、心血管等热点领域,同时,也可以考虑走更为专科的方向,诸如儿科产品线或精神类产品线等。
“其实,同质化基药规划的必要性并不大。”吴延兵认为,独家基药显然是更值得看好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其研发、上市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太大,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去进行拥有独家基药的企业的收购。
然而,在李从选看来,基药与非基药的差异并不在于产品线,而在于营销模式:基药是卖给政府的,按照政府游戏规则运作是关键,企业需要把握招投标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最新趋势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招投标策略;非基药则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运作,掌握终端和商利益和最新市场趋势是关键,因此企业需要充分及时了解市场上出现的新动向、新方法。
兼顾战略和产品结构
“在考虑了上述因素以后,制药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的整体发展战略来规划产品线。”吴延兵表示,产品线的规划必须和企业的主业形成关联性。如某企业的产品线都是处方药,在临床渠道销售,则在进行零售终端的产品线规划时便应慎重考虑,因其在该领域的资源是相对匮乏的。据了解,为配合企业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羚锐制药将进一步整合其大健康产品销售平台,通过优势互补,加快销售网络的规模扩张,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的产品线建设若能和原有的产品关联,以形成大品类、大领域的产品线规划,不仅能减少推广成本,还可以延长了产品线,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就此而言,康美药业可谓“深谙此道”。以全产业链模式为主的康美药业,注重从上游即中药材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在自己企业的强势品种领域以及稀缺资源领域做出了核心竞争力。而未来,该企业还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中药产品和不同剂型的中药品种研发生产,如中药花茶类、中药滋补类、新资源食品类等都在其开发规划之中。
“把握企业对各个治疗领域的趋势,对其进一步做精做深,是企业产品线规划的关键。”曾军却表示,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与深,才是天奥医药的产品线规划思路——天奥医药的产品线涉及妇科/乳腺、神经精神与消化领域,而该企业的发展愿景,便是基于红金消结胶囊下,打造最专业的妇科/乳腺专科产品群,另外兼顾神经精神与消化领域。
除此以外,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一条合理的产品线,应当和球队般包含了不同位置的球员。换言之,企业在进行产品线规划时,还应兼顾产品结构齐全的原则,力求使产品组合达到最佳状态,保证目前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平衡。
对此,李从选认为企业可按照运营角度,划分出盈利类产品与走量类产品,普药产品与新特药产品,一线产品与二线培育类产品,以及营销学上的现金牛产品、明星产品、瘦狗类产品、问题类产品等。除此以外,也可按照产品属性将产品线分为处方药产品线、OTC产品线、保健品产品线、大健康产品线等。
“在一条产品线中,现金牛产品便相当于守门员。”曾军表示,此类产品的缺乏意味着企业随时会有洞开球门的危险。但他也指出,由于能量尚未得以完全释放,因此现金流产品也会负责部分前锋的任务,如天奥的红金消结胶囊便属于此类。
在曾军看来,对于制药企业而言,若产品过于单一,没有能及时接上的替补,将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在医药行业中,由于结构不合理,产品青黄不接,使企业市场由优势转为劣势状态的例子并不少见。对此,吴延兵表示赞同。“合理的产品结构、丰富的品种,有利于分散单一产品引致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事实上,这也是羚锐制药的发展优势所在。而未来,该企业还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其产品线。
专家观察
产品线推广的操作
产品线的规划和推广,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归根结底,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产品线规划的目的其实正在于推广,使产品推广更好更快地做大。更进一步地说,之所以会进行分类规划,也是为了实现不同产品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终端,让不同的人来高效销售的目标。
也正因此,产品线规划对于操作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合理恰当的产品线规划,需要高水平的、对市场和产品都非常熟悉的市场总监、产品经理,但这样的人才往往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因此,企业产品线规划中状态频出。相应的,企业在产品线推广中,也总会出现各种问题。
通常说来,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不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全国所有企业的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地位;不了解该类产品消费者消费购买的特点和渠道;对产品定位不准,对产品分析的特点优点使用何种模式销售不明确;产品线规划与资源不匹配;产品线规划一成不变,未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
旅游资源评价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有学者投身旅游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各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旅游资源内涵的界定不清,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性不明确,导致许多盲点和争论的出现。本文试图以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为目的,完善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综述
1、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国外旅游资源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旅游资源评价作为环境决策的重要内容,公众对其研究的认同性与参与性也逐渐增加,旅游资源评价正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增强。
在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主要为供给―需求评价,在供给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类型等)做出调查,然后就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做出的评价。这种方法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并根据游客需求指导旅游资源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以客观的数据做支撑,减少了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观性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偏向不合理的可能性。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人类文化遗产的评价、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的评价三个方面。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从取样到数据处理尽量做到客观,从黑白还是彩色照片对样本评价的影响到景观俯视视角与水平视角对评价的影响,甚至得出了观看样本的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这些都反映了国外旅游资源评价做到了量化到细微处,尊崇资源的客观价值。
2、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从改革开放至今,借鉴国外的方法同时结合我国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评价方法。从最初的以保护为主到以深度开发为主最后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从以定性评价为主到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各学派各抒己见到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国内旅游资源评价逐渐走向成熟。近年来,国内旅游资源评价主要围绕国家标准《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和评价》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而展开;其次是根据国家标准研究对各种不同的资源中进行评价,如探讨生态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方法主要为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判断矩阵得出相应权重,最后将专家打分乘以权重得出景区得分与相应等级。这种方法减少了定性评价的主观性,但专家打分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以个人爱好为转移的问题,忽略了从游客需求角度来评价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及不足
1、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规划通则》中明确规定旅游资源评价应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执行,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争论,国标并不能完全指导其评价,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学者提出,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不能划等号。因此,本文避开讨论国标的可执行性,探讨如何完善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笔者参加了华中地区高校主持的旅游规划近十项,总结其旅游资源评价内容如下。
资源分类与赋存状况概述:将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类进行归类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各种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根据《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景区各个景点打分评价,并将整个过程以表格的形式予以呈现。最后得出五级资源分别有多少个、景区拥有的总类别占整个分类类别的比例以及整个景区的得分。
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定性评价:通过以上对景区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对景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以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这里的概括是对整个规划文本的指导,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方向。
资源利用结构分析:将旅游资源分为基础层次、辅助层次、核心层次,以引导哪些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重点,分别赋予不同的开发对策,具体如图1所示。
2、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不足
(1)概念界定不清。在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的概念一般沿用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定义,但在定性评价中却把这个概念无限延伸。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就是旅游资源”,有的学者却反对将旅游资源无限化,国外一些专家认为“事物对游客有吸引力才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概念的泛化导致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评价对象尚且不明确的前提下,评价当然会出现一些偏差。笔者认为,在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应该以资源开发为导向,如何让资源开发适合游客需求,经得起市场检验,才是关键所在。
(2)目的不明确。现阶段,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评价仅仅停留在资源本身的评价,从美学角度评价的比较多,就资源谈资源,但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并根据市场、游客的需求开发成旅游产品。一般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估每项旅游资源在整个旅游区以及周边旅游区中所处地位,确定其有无比较竞争力;二是结合其开发条件,确定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开发成何种旅游产品;三是根据其所处地位,开发潜力大小,确定开发重点与时序。对照目前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一般只停留在主观、武断地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级别,没有对比确定其比较竞争力,对其是否能开发为旅游产品更不关心。评价目的不明确,导致资源开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投资得不到回报。
(3)主观随意性强。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性评价中给出的评价结果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大多数以规划者的主观感受和臆想为依据;二是在定量评价中,各因子的权重确认很少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后利用判断矩阵法等算出权重,更有甚者只是某一个人通过个人主观判断得出权重;三是只通过专家打分来判断资源的等级,没有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游客对资源的偏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三、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旅游需求的深度发展,以旅游规划为导向的旅游资源评价,仅仅按照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内容进行,已经远远不够。结合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新方向,本文试图探讨更能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环境区位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R―P关系评价(旅游资源转化成何种产品评价)。
1、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
国标已经给旅游本体价值评价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定性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建议采取比较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竞争力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时应把旅游资源放到周边区域的大环境中做比较分析,单体资源的某种特性还可以将其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同类资源中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增加了量化支撑和说服力的同时,也便于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避免重复、雷同开发。定量评价应建立在真实的调查数据基础上,从专家与游客两个侧面进行量化评价。
2、旅游地环境区位评价
不管是按照国标中旅游资源的定义,还是旅游资源的无限化定义,在旅游规划中评价旅游资源都应包括对其所处环境和区位进行评价。旅游环境主要包括视觉环境(原生态景观等)、自然环境(天空洁净度、气候舒适度、水的质量等级、植被覆盖率等)、人文环境(城市风貌、地域民俗风情、服饰、美食)、社会环境是否安全、所处区位以及其可进入性等。有的旅游资源等级较高,但开发后却游客稀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其环境和区位认识不够。
3、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不仅关注旅游资源的质量,还将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和开发效益等纳入评价范畴,便于根据开发潜力大小确定其可开发性以及科学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进行安排,从而为旅游地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开发潜力评价因子有承载力、可进入性、可利用性等,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因子组合,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评价方法国内目前采取的是多层次灰色方法。
4、R―P关系评价
通过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得出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等级,结合旅游环境区位评价得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小,哪些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高,最后通过资源―产品关系评价那些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资源开发成何种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从类型上包括观光型、文化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社会型、康体健身型、商务会展型、猎奇刺激型、生态型等。根据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确定几种主要产品类型。定位旅游产品类型,宜精不宜多。最后列出各项旅游资源对应的产品类型。
总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评价分类、内容以及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梁存修、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3).
[2] 郑建瑜、贺宝根: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 尹泽生等: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6(1).
关键词:Excel;规划求解;代数分配法
企业辅助生产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但提供辅助生产的耗费构成产品总成本或期间费用的一部分。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耗费应当按照受益原则由受益车间或部门承担,分别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等,由于辅助生产车间经常相互提品或劳务,相互之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是否核算及采用哪种分配方法都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企业在至少有两个相互提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且期末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可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等,其中交互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都具有交互分配的性质,分配结果较精确,分配过程也比较复杂。在手工计算条件下,采用代数分配法计算工作量大且计算结果容易出错,为克服这方面的不足,可利用Excel规划求解分析工具设计把复杂的数据处理变得简单,提高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管理效率。
一、传统代数分配法的缺陷
代数分配法的原理是通过联立多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出各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以此作为费用分配率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企业采用包括代数分配法在内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进行辅助费用分配时,都是把各车间按期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受益部门进行费用分配,而忽略了辅助车间为自身提供劳务而承担费用的分配。如供气车间为本车间提供动力、机修车间为自身提供修理劳务、供电车间需要消耗本车间提供的电力,不管是哪种分配法包括代数分配法都没有把自身作为收益对象,没有考虑辅助车间消耗自身提供劳务而应承担费用。很显然,这种处理方法与实际是不相符的,但从简化核算工作量角度出发,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在介绍这些分配方法时,都没有把辅助车间自身作为受益对象分配该车间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
虽然这种分配方法计算结果最为精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需要联立多元方程组求解未知数,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企业若有多个辅助车间需进行交互分配且采用手工进行求解时,这种方法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究其原因: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计算工作量非常大,计算结果时常出现错误,影响会计人员工作效率。因此,这种方法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规划求解应用实例
借助Excel分析工具,能够克服方程组计算工作量大的不足,极大的提高计算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下列案例加以说明:某企业有供气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5年3月,在分配费用前,供气车间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为29120元,供气车间供气88000立方米,其中,运输车间耗用8000立方米,基本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用60000立方米,基本车间一般性耗用6000立方米,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4000立方米。本月运输车间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为26880元,运输车间提供劳务量为42400小时,其中,供气车间耗用2400小时,基本车间耗用30000小时,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000小时。要求采用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假设运输劳务单价x元/小时,供气单价y元/立方米)。
根据要求列出方程组:29120+2400x=88000y且26880+8000y= 42400x,引入Excel规划求解进行计算。“规划求解”是一组命令的组成部分,这些命令有时也称假设分析工具。使用该项分析工具,可求得工作表上某个单元格中公式的最优值。在Excel2003版本中,通过点击菜单工具-宏-加载宏,加“载规划求解加载项”便可加载。在Excel2007版本中,在Excel选项-加载项-转到Excel加载项,然后加载“规划求解加载项”便可以加载规划求解的宏。本文以Excel2010版本为例,第一步,在文件-选项-自定义功能区-勾选“开发工具”-在“开发工具”选项卡里点击“加载项”-勾选“规划求解加载项”-确定。第二步,建立辅助费用分配率计算表,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分别在A1、B1单元格中输入x、y;分别在A2、B2、C2单元格中输入-2400、88000、29120,分别在A3、B3、C3单元格中输入42400、-8000、26880;分别在A5、B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A3:B3,A7:B7)”、“=SUMPRODUCT(A3:B3,A7:B7)”。第三步,运用“规划求解”,选定所求单元格,然后点击“数据”功能选项卡下“规划求解”命令并进行规划求解参数设置。设定目标:$B$5,目标值为26880,通过更改可变单元格设定为$A$5=$C$2及$B$5=$C$3,选择求解方法选定单纯线性规划。求解得出A7、B7单元格分别为0.7、0.35,即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第四步,根据分配率进行费用分配,建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设置相关计算公式。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内建立计算关系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费用分配,会计人员只需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即可。
三、规划求解意义
使用Excel工具辅助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符合当今社会会计实践工作的发展潮流。随着Excel软件知识的普及和会计人员对Excel软件操作能力的提升,Excel工具不仅能与代数分配法结合使用,还能体现在其他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这不仅提高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的精确性,而且可以将会计人员从诸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运算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其成本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另外,对于两个以上相互提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也可以直接利用Excel本功能完成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只需将此代数分配法稍作修改即可使用,这样极大节约了企业开发Excel软件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网 关键技术 负荷预测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07-01
1 电网规划技术概述
在电网设计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技术性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预测负荷、线损降低以及配置PMU等关键性问题。本文主要是对上述提到的三项关键技术做出大概的分析。电网设计规划的首要问题是进行预测负荷。电网是运营是否能够达到规划的收益主要取决于能否对负荷的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准确的预测可以实现电网的经济安全目的,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够使不同地区的电网依据不同的预测获得最为有效的运行经济效益。在结合不同地区的电网运行实际收益情况的仔细分析下,我们就可以得出具有一定地区适应性的电网预测负荷的方法。一般提出的新的电网规划的方法基本都是使用现有新负荷预测方法替换传统电网规划的办法,其中普遍使用的预测方法是组团预测负荷的方法,该方式在落实分层分区原则方面可以做到充分的好,满足实际预测的要求。
2 电网规划关键技术划分
电网规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负荷预测;其二是电源的规划。在电网规划时,主要是完成对电网建设的时间、电网建设的类型已经其地点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规划人员还要确定传输电路和配电线路的数量。在进行电网规划设计后,即可实现电网输电能力的合理的分配。另外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电网设计成本问题,因此在设计人员进行电网的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建设成本,设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使成本合理。
在电网进行规划时,要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分类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三大类。规划人员在进行实际的规划时不能凭空想象,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现状进行不同阶段的规划。
近期规划主要是完成细致安排,使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划中期和远期任务较重,需要根据具体的年限和经济状况做合理的设计。在我国,电网规划设计一直有较多的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其中问题主要包括:负荷的预测、配置PMU和降低线损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电网的发展。
3 负荷的预测简述
根据不同负荷的预测要求,[3]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可以对电量和调度预测进行分类。根据技术的不同,目前主要使用的预测方法包括:单耗法、负荷密度法、人均电量法、弹性系数法、和分类预测法等。
3.1 负荷预测方法
在对电网的预测过程中,一种好的预测方法可以使研究人员方便准确的对不同电网进行高效的规划。因此,在预测方法中,研究人员加入了一些预测理论,以期望可以使负荷预测更加准确。目前,主流预测方法主要是经典预测、时间动态预测和智能预测等。[4]经典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在预测过程中,通过找出简单变量之间的明显关系,通过不同预测经验得出一种近视的预测结果。
(1)在对不同工业用电进行预测时,研究人员一般会使用单耗法。单耗法预测时,通过观察电量使用情况和产品产量的关系,对生产一定数量该种产品使用电量的总和进行估计。其表达式为:
A=bg (1)
式中:A为用生产产品使用总电量;b为该产品生产的总数量;g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电量。
(2)在衡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时,通常会使用人均年用电量作为评判的一项关键指标,城市经济状况与用电量成正比例关系。其表达式为:
(2)
式中:为总电量;为人均电量;为人口数量。
(3)在对城市生活水平做评价时,城市平均负荷密度是另外的一项重要参考因素。城市经济在收到一些因素干扰时,与电力负荷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一种跳跃式的特点,其表达式为:
(3)
式中:P为总负荷值;为负荷同时率;m为地块总数;为负荷密度;为面积。
3.2 电网预测新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的电网和电荷进行了数据分析之后,都会对具体地区电网进行分组团预测。该预测方法选取了多种预测方法相结合,在使用组团预测方法时,可以使负荷预测尽可能精确,并且负荷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但是电网预测过程的新方法提出之前需要和电力部门进行沟通。由于预测之前结合考虑了不同地区的电网和电荷的数据,因此在使用组团预测方法时各个区域可以结合不同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潜力,并结合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使不同地区的用电量以及用电负荷得到准确预测。
4 降低线损的方式
目前,主要的降低线损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技术降损;另一种是管理降损。[5]在使用技术降损时,主要是通过改进现有的技术,使线损尽可能降低。在实际降损过程中,一般都会在现有电网中使用新设备和技术。使电网结构化能够得到最优的调整,目前使用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电网的合理规划以及降低小水电的影响。
5 结语
在我国,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可靠的性成为了目前电网规划的基础。目前主要是使用更多的新技术和设备去促使电网提高运行效率。本文对电网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电网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并结合不同分析,提出了电网预测过程中的主要办法。在实际的电网规划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满足电网的高效运行和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华峰.智能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
[2] 孙伟卿.电网储能技术应用规划评估方法探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7).
[3] 岳龙.浅析智能电网规划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7).
关键词:环保产业园; 规划布局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new indust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y many industry, based on the working practic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park planning methods to make some explor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layou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保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一、环保产业园区的特征和类型
1.园区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紧密围绕当地的自然条件、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环保产业园区的设计和运行;
(2) 通过园区内各单元间的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3) 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术(如信息共享、节水、能源利用、再循环和再使用、环境监测和可持续交通技术)的采用,保证园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4) 通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企业、园区和整个社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进。
2. 园区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 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例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糖业)示范园区;
(2) 具有区域特点的国家环保产业园区,例如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
此外,按照当前的建设状态和园区单元间联系程度的不同,生态工业园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建设重点是在完善已有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态工业网。
2) 尚未建成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建设重点是以生态工业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
3) 门类较多、企业数量大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如我国的大批国家和地方级的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是在这些园区中引进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并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4) 虚拟园区。其园区企业在地理上分散,但仍然组成一个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重点是从废物循环利用、资源梯级利用入手,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网络,建立企业间稳定、持久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
二、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 基本原则
园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2) 生态效率原则(3) 生命周期原则(4) 区域发展原则(5) 高科技、高效益原则(6) 软硬件并重原则
三、园区规划的步骤
园区规划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规划队伍建设:建立规划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
2. 园区规划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园区范围,原则上不得占用新的土地作为工业用地。需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区域、污染的废弃地区。
3. 现状调研阶段:主要调查和分析园区以及周围区域内当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现有行业和企业状况,物流、水流和能流,废物产生和处置,现有生态工业雏形,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可能的废物利用渠道,可能形成的产业链等。
4. 规划目标确定:针对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提出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5. 方案设计阶段,包括:
(1) 总体框架设计:根据现状分析结果,结合规划目标,进行物流、水流、能流、信息流的集成分析,从而给出园区的总体框架设计,包括主要的工业链、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设计。
(2) 产业发展规划:主要行业的发展定位、产品规模、支持项目等。
(3) 入园项目筛选和入园项目指南: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由于园区一般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因而需对今后的入园项目制定入园项目指南。
(4) 政策设计:制定相应的园区管理措施、鼓励政策。
(5) 支持系统设计:如企业孵化器、信息共享设施、废物交换系统、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6. 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园区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四、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技术
1. 对于各类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1) 园区规划应建立在传统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园区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传统的规划方法,如系统规划法、数学规划法、空间规划技术(如GIS工具)等均能在环保产业园区规划中发挥作用。
(2) 由于生态工业本身的特点,规划中应纳入清洁生产、生态效率、工业代谢、副产品交换、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联合培训计划、公众参与等思想和相应的方法。
2. 主要技术手段
(1)物质集成 (2)水系统集成 (3) 能源集成 (4)技术集成 (5)信息共享 (6)设施共享
五、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园区应按照下述四类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建设:
1. 经济发展指标 ;2. 生态工业特征指标;3.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4. 绿色管理指标。
为对设计活动流程进行有效规划,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设计活动模型。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下,建立一个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产品开发过程智能化的集成模型将大幅度的缩减产品响应市场的时间和提高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效率。由于坐标表示具有灵活多变、易于计算机化等特点,本文引入坐标表示法作为建模工具,建立了设计活动坐标表示模型。
1设计活动元模型
元模型是从最抽象的底层建立起来的基础模型,是过程建模的基本单元。通过对元模型的有序组合,便可建立设计过程模型。建立设计活动元模型保证了设计过程在元模型层上保持一致,为过程集成奠定基础。通过分析设计活动,提取出设计活动构成要素:设计目标、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设计进程。任何一个设计活动都具有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而只要具备这四个构成要素即构成了一个设计活动。于是,可建立关于这四个构成要素的设计活动元模型,如图1。
2设计活动的坐标表示
在设计活动四构成要素中,设计目标是整个设计活动的驱动力,是主动改变量,而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设计进程则受设计目标的驱动,是被动要素,是会随着不同的设计目标有所改变的,属动态变量。为使思路更清晰易懂和表述方便,引入设计行为来表达设计活动的动态变化集合。于是,设计活动可以表述成由设计目标和设计行为构成,设计行为由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设计进程构成。(1)设计活动的坐标表示模型以设计目标为横轴,设计行为为纵轴建立设计活动坐标系,如图2a;以设计对象为横轴,设计进程为纵轴,设计方法为竖轴建立设计行为坐标系,如图2b。其中DG、DB、DO、DM、DP分别表示设计目标、设计行为、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设计进程。需指出的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设计目标是驱动力,影响着其他三个构成要素,所以往往将它附着在设计对象上,用以控制设计对象的最终形态,而在设计活动坐标系中不体现出来。(2)设计进程编码规则设计活动间关系复杂多样,不利于低成本管理,为减少不必要浪费,实现设计活动统一管理,本文对设计活动坐标表示规则进行统一编码。由于设计活动的推进最终体现在设计进程上,于是引入二维坐标形式(i,j)来表达设计进程,并对其进行编码,对编码规则做如下规定:①规定初始设计进程为(1,1);②规定若某设计活动与进程为(i,j)的设计活动是串联关系,则在i上加1;若为并联关系,则在j上加1。这样,即可实现对设计进程进行统一编码,从而实现对设计活动的统一的坐标表示。
3设计活动的关联模型
在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间普遍存在着信息关联,一个设计活动的执行需先输入另一设计活动的相关信息,则在执行设计活动时需按串行方式进行;有些则相互独立,可并行实施。根据设计活动间这种信息关系,对设计活动进行分类并建立设计活动的关联模型,将设计活动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1)串联型当一个设计活动的发生是以另一个设计活动的完成为前提,在连续设计活动中没有分支,只存在单向信息依赖关系的设计活动模型为串联型。如图3a所示。(2)并联型任意两设计活动分支相互独立,不存在直接信息交互,无信息依赖关系。一个设计活动的变动不会影响另一个设计活动的设计进程。这种活动模型即为并联型。如图3b所示。(3)混合型设计活动间既有相互独立部分又存在信息的单向依赖的设计活动模型为混合型。如图3c所示。根据上述设计进程编码规则,对图3中三种活动模型下,设计活动的设计进程编码如图所示。又根据坐标表示方法对图3中设计活动进行坐标表示,(a)为串联模型,其设计活动的坐标表示依次为:(O1,My,(1,1))、(O2,My,(2,1))和(O3,My,(3,1))。(b)为并联模型,其设计活动的坐标表示依次为:(O1,My,(1,1))、(O2,My,(1,2))和(O3,My,(1,3))。其中O表示设计对象,不同设计活动一般不同;M表示设计方法,不同设计活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现有的常用设计方法有:传统设计方法、并行设计方法、人机交互、案例推理、专家系统、CAD、一般实验法等。
设计活动流程规划
设计活动流程规划是指根据设计活动的特点、设计活动间的信息依赖关系对设计活动的执行进行理性地组织、排序,消除掉各活动间的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以形成一个完整顺畅而简洁的设计活动行顺序系统。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的交叉和反复,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金浪费,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1.2中指出设计活动间存在信息关联,设计活动在执行时存在先后顺序问题,但并未给出相关确定设计活动执行顺序的方法。通过分析产品设计过程,我们发现设计活动之间的信息依赖关系往往决定了设计活动的执行顺序,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依赖度的设计活动流程规划算法。
1信息依赖度
在实际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各设计活动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流,一个设计活动的信息输出依赖于另一个设计活动的信息输入,设计活动间的这种关系称为信息依赖关系。
2设计活动间信息依赖度的度量模型
设计活动间的信息依赖关系有大有小,其对设计过程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此我们用信息依赖度加以度量。按照一般语义的描述方法,设计活动间信息依赖度可用“强”、“弱”来描述,这种“强”、“弱”概念本身是一种抽象模糊概念,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定量描述,给问题的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信息依赖度量化表示方法,并提出以下两个规则加以量化:规则1:将任意两设计活动Ti和Tj对上层信息的依赖度进行比较,采用模糊数1、3、5、7、9对比较结果进行模糊评判,1表示Ti和Tj对上层数据的依赖度一样,3、5、7、9分别表示Ti比Tj对上层数据的依赖度稍强、强、明显强和极强。2、4、6、8则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规定2:在流程规划过程中,规定设计活动对上层数据引用越早则对上层数据依赖越强;对上层数据引用越多则对上层数据依赖也越强。根据以上信息依赖度量化规则,对于共涉及n个设计活动的某产品开发,根据设计活动对上层数据依赖度的强弱,便可建立如表4所示的设计活动信息依赖度度量模型。图中aij为设计活动Ti与Tj对上层数据信息依赖情况的比较结果。
3设计活动信息依赖度的量化算法
AHP(层次分析法)总能按某种原则将与决策有关因素分解形成目标、原则和方案等层次,通过对因素的两两比较和一致性检验,从而确定各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权值得出结论。该方法思路清晰,易于将过程模型化,不需要很多的定量数据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将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析过程的主观因素,使结果更客观。为此,本文利用AHP算法来探讨设计活动信息依赖度的量化算法,从而实现基于信息依赖度的设计活动流程规划。实施AHP算法,过程如下:(1)根据各设计活动对上层(初始)数据是否存在直接依赖对设计活动进行分层。对上层数据存在直接依赖安排在离“上层”最近的下一层,建立设计活动的递阶结构,如图4。(2)建立各阶层如表2所示的判断矩阵。(3)计算设计活动相对权重wi。求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很多,有求和法、方根法、特征根方法等。常用的有求和法和特征方根法,本文采用求和法来计算相对重要度。首先将每一列元素归一化处理,然后将归一化处理的结果相加得到的结果除以n,便得到相对重要度。
4基于信息依赖度的设计活动流程规划
根据上述排序结果,确定设计活动流程规划案。总依赖度大的,表明对上层信息依赖度强,要优先考虑排在前面;结果小的,表明对上层数据依赖弱,排在后面。如此得到设计活动执行流程规划方案。
实例
下面以单级减速器为例说明基于信息依赖度的设计流程规划算法以及设计活动的坐标表示方法在设计活动流程规划中的应用。减速器在设计过程中,原始数据很少,对全机设计的相关参数全靠参数传递来获取。前面某些数据的变动会影响后面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建立参数传递依赖关系决定着最终的设计质量,对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有极大的意义。根据其设计计算过程,可得到减速器零部件设计参数依赖关系,如表4。首先,基于减速器装配关系建立减速器零部件装配关联图,如图6。根据设计活动关联模型的相关理论可知,轴承1与轴1、端盖1之间是串联关系;键1与端盖1间为并联关系;小齿轮和轴1间为并联关系;大齿轮与小齿轮、箱体间为串联关系,与轴2为并联关系;轴承2与轴2为串联关系,与端盖2为并联关系;键2与端盖2间为并联关系。又根据串并联模型下设计进程编码规则,对图6中设计活动的设计进程编码,结果如图6所示。假设在设计过程用到了案例推理、CAD、人机交互等方法,则对设计活动进行编码,结果如下:(轴1,CAD,(1,1))、(轴承1,人机交互,(2,1))、(键1,人机交互,(3,2))、(小齿轮,CAD,(1,2))、(轴2,CAD,(2,3))、(轴承2,人机交互,(3,3))、(键2,人机交互,(4,4))、(大齿轮,CAD,(2,2))、(箱体,案例推理,(2,4))、(端盖1,CAD,(3,1))、(端盖2,CAD,(4,3))。(3)设计活动流程规划方案根据上述排序结果,则可确定出减速器设计活动流程规划方案为:轴1、小齿轮、轴2、大齿轮、轴承1、轴承2、键1、键2、箱体、端盖1、端盖2。用坐标系表示如图7,其中(a)为图5中第三层设计活动的执行次序即轴1、小齿轮、轴2、大齿轮的规划结果,(b)为图6中所有设计活动的排序结果。每一个设计活动对应一个设计目标和一个设计行为,设计活动按折线向上递增的次序进行执行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