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气候类型;纬度分布;海陆位置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31-01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由于各地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是由各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有差异的,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中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由于地形知识综合性强、要求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对地形知识的拓展分析,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化解。一般情况下,从赤道到两极依次出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但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常出现一些特殊现象,笔者总结如下:
一、纬度分布特殊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O。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其实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从而使七述地不但气温较高,而且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所以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是因为处于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的。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时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相似的是南美洲圭亚那高原上的热带草原气候。
二、海陆位置特殊
1、沿海地区的热带沙漠气侯。一般而言,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但由于受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也有降水较少的气候类型分布。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一直分布到西部沿海,主要是由于离岸风和流经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西侧的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侧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侧的纳米布沙漠的形成都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索马里半岛沿岸的热带沙漠也跟夏季的离岸风和索马里寒流有关。
2、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J陛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性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西距海洋都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地处高大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而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是距海较近,但由于地势高,受海洋影响小,所以沿海地带形成地中海气候,而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类似的还有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内部的温带大陆。眭气候。
3、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O°一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有一些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常年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此区正当温带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用一句话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一、“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虽然没有具体说明要考查哪些气候类型,但教师应该深入理解,从而弄清楚哪些气候类型与“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考点内容密切相关。“课标要求”:“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试大纲》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与“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考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
与“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考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教材的案例列出三种: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这三种气候类型都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密切相关,学生必须切实掌握。除了这三种外,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类型也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密切相关,必须掌握。其余的气候类型,了解就好,不必花太多时间复习。
三、几种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征(见下表)
四、典型题训练
图1为世界某种气候类型部分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 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每年1月的气候特征为
A. 寒冷干燥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干燥 D. 炎热多雨
2. 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 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B. 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 喜阴喜湿的特点
3. 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
4.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2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D.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第5题。
5. 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的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读“1990~2009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 乙地的热量比甲地丰富
B. 甲地的降水较乙地丰沛
C. 甲地属热带草原气候
D. 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7~8题。
7. 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
B. 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 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 夏季降水丰富
8.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9. 读图6,回答问题。
(1)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3)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⑤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 C 图示分布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①地区1月份为夏季。
2. A 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农作物具有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3. C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③地区西海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
4. B M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5. B 读图可知有荒漠分布的地区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一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二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6. C 读图可知甲地属热带草原气候, 乙地属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7. C
8. C 由气温和降水量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9. (1)①②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2)③ 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季与湿季。
(3)高温多雨(4)终年高温少雨
分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西风带有关;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高温少雨。
(2014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图1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影响该岛屿的气压带、风带,即根据经过图示岛屿的经线是170°,纬度范围是42°S~46°S,四面临海,判断该岛屿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然后从图中等高线、山峰的位置及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岛屿中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水汽受山脉抬升,形成降水,故西南部降水丰富。
【答案】A
二、解题准备
(一)气候的成因
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主要因纬度而异)、大气环流(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等)、下垫面(海陆、地形、洋流等)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主要因素可以简记为“纬(纬度)、大(大气环流)、下(下垫面)、人(人类活动)”。
1.纬度因素
不同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温也就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全球可粗略地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2.大气环流
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本文主要指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其内在逻辑关系和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技巧点拨】形成降水的三个条件是:①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气流在垂直方向以上升运动为主,在水平方向由低纬向高纬运动等。②有充足的水汽。靠近沿海地区,有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等。③凝结核。
依据①②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受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夏季风、迎岸风等影响的地区或时段降水较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冬季风、离岸风等影响的地区或时段降水较少。
3.下垫面
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常使气候分布表现出非地带性。主要包括海陆差异、地形起伏、洋流、地表植被等。
(1)海陆差异。由于陆地具有热敏性,海洋具有热惰性,同纬度陆地与海洋相比,冬季陆地气温较低,夏季陆地气温较高。距海远,则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距海近,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2)地形起伏。在同一纬度地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量先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又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洋流。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改变大气成分,导致气候变化。
【技巧点拨】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了降水状况;根据纬度可以确定气压带、风带或季风环流;季风环流主要影响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下垫面使气候分布复杂化。分析气候成因的一般方法如图3所示。
(二)气候的分布
全球气候的分布是很复杂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学生可以借用一幅模式图(图4,以北半球为例)进行记忆。
【技巧点拨】学生应注意从纬度范围和大陆的东、中、西部两个方面记忆气候的分布,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一些常考地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如表1)。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根据气候的成因、特点和分布等判断气候类型时常用“三步法”分析气候统计资料(如表2)。
三、命题预测
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直接或间接考查气候知识,由此可以预测这部分内容在将来仍是高频考点。试题通常以气温和降水数据图表、区域图为背景,或者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以某一问题(现象)为中心考查气候的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和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能力测试
(改编)图5是位于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的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5,回答1~2题。
1.若曲线②代表地区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若曲线②表示罗马的气候,则关于曲线①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B.代表作物是水稻、油橄榄
C.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D.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图6,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4.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原创)图7为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7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带1由高纬吹向低纬
B.气压带被大陆的高压中心切断
C.风带2南移越过赤道
D.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
7.(改编)图8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箭头表示洋流及其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描述该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
(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角度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①和②所代表地区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当②代表地区位于南半球时,①代表地区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降水丰富,即西北风,选D。
2.C当②表示罗马的气候时,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选C。油橄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代表植被,A、B、D错误。
3.B从图6中可知甲是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选B。
4.A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选A。
5.D根据图7中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可以判断出图示气压带是位于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带1是盛行西风带,风带2是极地东风带,选D。
6.B“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即北半球的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所以A、C、D错误,B选项正确。
7.(1)特点:冬季暖湿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成因: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天体、天球;日冕、日冕;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教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会特别留心,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流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 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 40°-60°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侯。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物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物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做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4)垂直气温的计算。(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7)昼夜长短的计算。(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一、 不同因素有主次层次之分,体现了知识序列的内在逻辑,是形成系统思维的基础。
对地理因素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记忆层次上,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气候成因的学习,如果能明白图1所示的知识序列的内在逻辑,就能明白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这五大因素在气候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能应对涉及这一知识点的任何题目了。
从图1可以体会到上面提及的五大因素在气候形成过程中有如下逻辑关系:
(1) 各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础;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和地面状况是重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机性很大。
(2) 各因素影响的空间尺度不同。太阳辐射影响着整个地球;大气环流影响着某个纬度带;海陆位置影响沿海区域;不同的地面状况影响着不同的地形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局限性最大,范围最小。
(3) 尽管各因素共同作用,但其影响都是独立的,只是相互叠加而已。对任何区域的气候来说,其形成都存在着主导因素,而且各因素的作用都是通过气候特征来体现的。
二、 对某一地理现象特征进行分析时,可通过对条件因素的追加达到思维的有序化。
地理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地理特征就必须学会捕捉特征和分解不同特征的影响因素,最后进行有序的叠加、整合,从中悟出学习的方法。比如澳大利亚的降水具有呈半环状分布的特点,分析时应结合澳大利亚的区域特点,把影响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和有序的叠加与综合(见图2):
(1) 只考虑海陆影响(不考虑海洋、陆地的内部差异):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呈环状分布。
(2) 在上述基础上,考虑陆地地形差别:东部有南北纵列的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东部降水增加。
(3) 在上述基础上,再考虑东西岸海洋差别:大陆东侧海洋洋流为暖流,受其影响,东部降水增加;大陆西侧海洋洋流为寒流,受其影响,西部降水减少。
通过这样一个有序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清晰地整理出一条线索:在呈环状分布的基础上,东部有两个增加降水的因素,而西部有一个减少降水的因素,由此演化为呈半环状分布的特点。
三、 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知识的简单认知到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的每个环节,都是形成系统思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以掌握气候类型的过程为例来分析学习过程的层次递进。如下题:
读图3,填表1。
参考答案:
该题是要求对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进行比较分析,考查对有关气候的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的题目。看似简单,但必须要对气候有完整的认识,才能正确解答。
气候类型有13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以及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形成的多因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同学们必须分层次进行学习才能掌握并解答实际问题。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文字记忆。仅仅对13种气候的名称进行记忆。
第二层:归类记忆。对气候进行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的分类记忆。
第三层:特征把握。利用“气候分布的模式图”(如图4)进行特征记忆。
第四层:空间定位。将气候知识具体落实在地图上,进行空间上的把握。
第五层:成因分析。比较气候的异同点,能进行成因分析。
图的选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功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地理图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规律,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填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能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一、读气温曲线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气温状况
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较平直,年温差很小,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四季皆夏;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大,说明气温年较差显著增大,但最冷月气温仍在0℃以上,冬季温暖。温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化更大,气温年较差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极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也大,除最暖月气温在0℃以上外,其他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
二、读降水柱状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热带气候中热带雨林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年降水总量居各气候类型之首,且降水全年分配均匀;热带草原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较大,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最大,年降水总量大,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夏季;热带沙漠气候的柱状图几乎没有水柱,全年降水极少。
亚热带气候中地中海气候的柱状图最奇特,气温曲线图的高峰区,对应的是降水柱状图的低谷区,也就是说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夏季风来临,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温带气候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柱状图最平缓,各月降水分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也大,降水分布不均,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柱状图起伏平缓,降水总量小,冬夏降水差别不大。
极地气候的柱状图水柱极低,全年降水很少。
三、读地理轮廓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就是靠地图产生的灵感。魏格纳在卧床养病时,闲看墙上的地图,忽然注意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便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漂移分开了。他根据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在学习意大利时,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其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接下来让同学说出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地;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西西里、撒丁等岛,可引用意大利的足球赛很精彩,这些岛屿正好像是足球,长筒靴在踢足球。上述空间概念建立之后,用彩色粉笔边讲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及物产的分布。远远望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育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地理。此类可联想的图形还有很多,中国的轮廓酷似一只报晓的雄鸡等。
用地理轮廓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学科逻辑,就是学科视野下的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学科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思维规律、规则。而所谓生活逻辑,就是体现或反映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各种活动的内在规律。注重以学生的生活逻辑对学科逻辑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化归,有助于真正在教学中捍卫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处境,有效利用学生生活资源来丰富、延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可能性发展。
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需要对课前的教学起点、课堂的生活状态和课后的发展可能性进行全程关注。鉴于课堂是学生以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的具体环境,也是学生经验得以唤醒并生发的场所,以下笔者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为例,从关注学生课堂处境的角度谈谈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的相关问题。
一、在知识呈现上,注重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过程。从化归的视角而言,知识的呈现应当关注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合理诠释学科知识
从化归的视角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过于专业化的学科知识进行经验化的诠释。教材可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层深入式的逻辑结构,但欲使学生明确把握这样的学科逻辑体系,往往需要教师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直观的生活经验补足“为什么是这样”以及“这样办的理由是什么”等内容。
例1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教学
【教材解读】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对我国西北地区影响非常大的一种气候类型,对于学生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和风土人情具有特殊意义。在《气候万千》一课中,教材通过插图人物的直觉感受介绍以期让学生把握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全年降水较少”的特点。该特点是重要的学科主干知识。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能记住这个特点的层次,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合理化归这个知识点则思考不多。
【学生的疑问】(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什么是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
【调用学生生活经验释疑】(1)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学生发现西北地区离海洋较远,且有山脉阻隔,所以降水较少;(2)基于生活经验设问:“夏天的时候,水泥地面与一盆水,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哪个升温快?在太阳下山后哪个降温快?”学生并不理解“比热”的概念,但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构建出“降水少的地方,气温变化快”这一学科逻辑。
【调整后的逻辑结构】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气温落差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夏热冬冷―糖分不易流失―瓜果甜。
(二)以学生已有知识为依托进行新知识教学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基于生活经验,还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这也启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结。调用、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其过程既是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原有知识经验化运用的过程。
例2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教学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有:(1)运用地图上的定向法描述区域位置;(2)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特点影响气候类型;(3)降水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温特点。
【新授知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特点。
【新旧知识联结教学】(1)引导学生查阅《世界气候分布图》,设问:“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解决其分布。(2)“聚焦西欧”:“西欧在海陆分布上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会带来何种影响?”――迁移运用“距离海洋近,无山脉阻隔,降水较多”这一已有知识。(3)设问:“这样的降水特点会对气温造成怎样的影响?”――迁移运用已有的关于“降水多则气温相应项稳定”的知识,得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气温特点”。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将学生的已有知识迁移至新的问题情境之中,这一迁移、运用的过程,既是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化运用,也很好地同化了新的知识逻辑。
(三)知识应当是基于学生的解读和思考而自主获得的
以生活经验化归学科逻辑,要求教师除了注重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衡量学生课堂生存处境的一个重要的参照。
基于生活逻辑,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应基于对教师选用的素材、创设的情境的个性化解读和思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建构主义的观点也认为,只有当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赋意”,知识才能成为为学生所用的经验。
二、在问题设置上,注重科学性与共情性相结合
问题设置是学生经验生发、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节点。要实现学生运用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教师需要在设置问题时做到“科学性”与“共情性”的有机统一。
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情境必须尽可能地形式多样并且简练,同时,应当包含设问可以凭借的足够的信息量;第二,问题设置的指向性应当明确,切口必须合适;第三,问题设置应当注重层次明晰,符合思维规律和逻辑规则;第四,设问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关,能够有力推进教学的自然发展。
而问题设置的“共情性”,则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应答能力,以及可能遭遇的困境:第一,共情性的设问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所谓特点及规律;第二,共情性设问应当积极关注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变化、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节奏感和乐趣;第三,共情性设问应当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活动是充满活力的。
例3 “我国的远古人类”复习课教学
【材料】提供图1、图2所示的两幅图。
【设问】(1)观察图1、图2,说说图中的物品作为劳动工具各有什么特征,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2)历史学观点认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往往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图2中的工具取代图1中的工具时,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指向明确,主要考查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则给出明确观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两个设问层层递进,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由“具象”到“抽象”的逻辑,且设问严谨、明确,符合设问的“科学性”要求;同时,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学习过此块内容,有相应的认知储备,对于较难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先给出历史观点,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面,体现出设问“共情性“的要求。
三、在情境创设上,注重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相结合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借助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并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这三个过程应该是有机整合的。而为了更好地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成了一个常用的教学策略。
“情境”究其本源,有“真实性”“可感受性”“直观性”等特点,这本身是将学科知识放置入学生生活的一种特例。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存在两种误区:第一是情境是虚构的或者形式化的,违背了“情境”的原旨;第二是情境与学科知识相割裂,表现为情境的营造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者低相关。前者无力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后者则缺乏了化归的对象。
基于生活逻辑的视角,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做到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的有机结合,做到情境本身内含的知识逻辑同时也化归了学科逻辑,变成了学生的经验可以感悟的素材。
例4 “综合探究三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教学
【教材设置情况分析】此课内容在教材设计时,其本身就呈现为虚构的情境特质,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引引导学生游览南非,进而达到巩固、深化第三单元“区域认识”有关知识的目的。
【此课教学可能存在的误区】(1)教学变成借助风景图片直观体验、感悟区域文化、自然景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介绍片或者展览与南非相关的图片,学生可能看得很快乐,但只是看看罢了。(2)教师针对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和文化差异”等内容一一设问,学生则一一应答。虽然梳理了一遍学科知识,但学生对南非仍然缺乏直观的印象。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1)通过多媒体以丰富的视频、音频素材勾勒出南非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给学生以确实的视觉、听觉体验。(2)基于情境的“共情性”设问:“是什么造成这些自然和文化差异呢?”――以此确定探究主题。(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性探究学习,通过查阅《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先前接触过的地图,分别探究南非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等知识细目。(4)分组交流探究成果,评价学习体验和收获,总结探究方法。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必须以情境的“直观性”“真实性”“可感性”为前提,同时,能够为教学所用的情境还必须是内含学科知识和学科问题的情境。
四、在氛围营造上,注重学理的思辨性与生活的愉悦性相结合
如果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那么在教师主导下的由师生互动共同营造的课堂文化氛围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初中地理教学 应用
一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来延续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探究式提问。
探究式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因为它能激发学生自动探究学习,积极发散思维,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这种提问需要学生改变信息的形式和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比如,我国哪一个省或直辖市所跨经度最大?这就属于探究式提问,书中直接找不到答案,只有真正了解了经度的概念,了解了我国各省市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点,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在进行探究式提问时,教师要考虑到设问应设在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问题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否则与传统的提问教学方法没有区别,不能很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在进行探究式提问时,应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比如在灵活运用一些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内容加工转化成探究式问题。讲到气候时,提问:澳大利亚大周环海,为什么内陆的气候却炎热干燥?这是探究式提问,既有趣又有益。
(二)探究式讨论。
探究式讨论与一般的课堂讨论相比,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来调动学生整体参与,使提问贯穿讨论全过程。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证实一种观点上,因此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老师要精心设计题目,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是成功的探究式讨论。比如我们要使讨论的题目具有开放性,对讨论的问题可做出多种解释或结论。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一节时,我提问: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问题提出后,即可组织学生进入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互相启发;也可以在几个人组成的小组中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还可以抓住中心和要害,全班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三)探究式演示。
精心设计过的演示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设计一些以归纳为主的方式来演示,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容易引起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并做出假设,同时还要注意提问技巧。教师要依据演示的目的,认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提问,使演示过程充满着“谜”,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从探究演示中领悟道理,寻找“谜底”,但需注意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演示。
二
在使用探究式学习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探究式”和“非探究式”的有机结合。
科学探究是学生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求知、求真的熟悉活动,其中必有思想火花的闪现,它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关注种种地理现象,树立探究精神。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探究式”学习不能取代“非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要以“非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千万不要为“探究”而“探究”,当确实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当某些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时,我们就要科学地设计课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否则,就不要“探究”。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探究步骤。
初中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有点难度但经过一番努力也能解决,这个结合点的把握要靠广大教师去研究、去感悟。例如,我在讲授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从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等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欧洲西部气候形成的条件,得出本区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后,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转移到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让学生分析A、B、C、D四个因素对这里的气候形成的影响与欧洲西部有何异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问题、争辩、探究,然后让各小组发表见解。虽然对于初一学生来讲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中有一个小组得出了“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海洋、海风等因素对陆地的影响范围减少了,从而形成这种海洋性气候的面积也减少了”的结论。尽管这只是少数人的答案并且答案简单,但充分反映出:只要引导得当,那么即使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运用知识来解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探究目的。
(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形式。
探究式学习首先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所谓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在自主教育的氛围中,学生根据主体意识,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活动。在探究过程中,绝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适时作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路人和领航员。当学生在分析某一问题陷入困境时,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当学生在分析某些问题时误入歧途而难以自拔时,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方式把他引出来,使他步上正轨。例如:在探究“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时,在学生阅读北美地形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时,我不时提示北美的地形类型分为几种?主要分布在哪里?北美的地势是怎样的?在学生分析北美的气候时,我又提出北美洲为什么会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分布在西部的狭长地带?北美中部平原南北温差为什么变化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随时引导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初始和最终目的。
(四)在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知识;气候;中学
中图分类号:P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51-01
气候类型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卷中都涉及到该知识点,而且出题的角度越来越富有新意,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无从下手,更说不上准确地判断。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 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
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分析的突破点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分为三步走: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现汇总如下:
在上述三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的特点有类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区别: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总量大,为1500毫米-2000毫米。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只有750毫米-1000毫米。
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干、湿季明显
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这主要是因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的降水是受西南季风影响的,西南季风的出现是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移向北半球后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洋面上带来了许多水汽从而形成降水,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影响,降水是逐渐变化的。
第二组: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侯。
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500毫米-600毫米,温带大陆性气候4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二、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纵观世界气候的种类,其形成原因是各具特色的,为此就要把题中给出的气候成因与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加以一一对应,从而准确判断其气候类型。当然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
例如: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影响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又有哪些气候类型?从海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来判断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还是海洋性气候。现归纳如下:
三、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各气候类型都是分布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和海陆位置上,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把该地的地理位置与各气候类型进行恰当的匹配,一样可以迅速地加以确定其气候类型。这就要求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气候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如下:
具体步骤是:首先要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将气候分布模式图变成脑中地图。在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
(1)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2)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3)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四、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