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生产计划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计划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计划制度

第1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一般来说,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力、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正式约束(宪法、法令、产权)和实施机制组成,目的是调节人与入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并促进社会进步。但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合理的制度是有效率的,是指在这一制度下,“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产出的增加”。任何一项制度或新体制都可以看作是被“生产”或“供给”出来的,与分析任何一种新产品的经济性一样,必须将实施一项制度所支付的成本与制度收益相比较,只有收益与成本的差大于机会成本(旧制度的净收益)时,实施新制度才具有经济性或合理性。

市场制度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在引导、协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它却没有很好解决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市场对生态问题是失灵的。产业生态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它指的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作为一种制度要求,产业生态化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它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二、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会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和内部经济效果。内部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主体追求的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果则是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效益。即便在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也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其外部经济效果,使环境资源难以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产业生态化在制度规定上无法克服这个矛盾,这是由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产权的非存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决定的。

(一)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

公共物品是指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物品。如果一个商品在给定的供给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额外的消费并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或者说任一消费者甲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乙同时对它的消费,则称该商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公共物品并非纯粹的公共物品,只不过其消费具有较高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罢了,环境资源即其一例。

环境资源作为具有较高程度的公共物品性质的物品,仅仅依靠私营厂商是无法充分提供其生产的。私营厂商通常以利润为追逐目的,如果私营厂商提供公共物品,由于该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它性,厂商很难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即收费难;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加入,厂商必将收不抵支,退出公共物品市场。消费者之间通过谈判,达成一个一致性意见,以实现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也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消费的非排它性,一些消费者出于搭便车的动机,不愿显示真实偏好;第二,消费者数量众多,谈判费用过高。最后,即使假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可无限分割,由各单个消费者分别提供,也会由于理性化的个人忽略其提供的公共物品产生的外部性,而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因而,在产权私有、自由交换的市场体制中,环境资源的供给必定是不足的,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短缺,而是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二)环境资源产权的非存在性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当前许多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和低价。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的产权没有任何界定而处于公共领域;经过漫长的历程,到了今天,其产权界定和保护实施仍是很不充分的,有许多在名义上、有更多在实际上仍处于公共领域(当然,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具有程度上的差异)。“资源低价、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使用者通常可以不付成本,或以极低的成本开发利用公共资源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低效率使用,没有也无法实现产业生态化。

环境资源也是一种可供消费(包括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的物品,当它不存在稀缺问题时,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必要,而是让产权处于公共领域(称之为非存在产权),可自由取用。但是不稀缺是相对的,随着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原来不稀缺的物品,会变成稀缺物品。稀缺意味着消费时存在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出了选择问题。而要进行合理选择,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而它总是存在的),首先要进行产权界定。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利用日益广泛深入,“公共土地的悲剧”必然在环境资源上上演。

(三)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它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在这里,我们把增进环境资源质量的活动称为自然资源的生产,把环境资源的利用称为自然资源的消费。生产环境资源产生的成本通常由生产者自己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利益却由社会或社区成员来部分分享甚至全部分享。同样,其消费带来的利益由消费者自己享用,而由此带来的成本却由社会部分甚至全部分担。这种生产与消费的成本负担和利益享用:的非对称性――外部性,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森林、空气、水等共有资源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一家钢厂向河中倾倒废水,影响到下游渔场的生产,且不因此而向渔场提供赔偿,这就是外部性(负的)。对于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物品,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导致产量过多。又由于产品不正确的定价,市场主体会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排放污染物。从短期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从其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或排污行为中获得全部的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及后来者,在获取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期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和毁灭,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制度性手段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谋求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高,就得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指出的是,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与其产权安排及其公共物品性质具有密切关系。如果环境资源产权得到较为完全的界定和保护,其产权的非存在性得到改进,那么,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将会减少,因而,要实现产业生态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使环境资源产权化。

产权是描述人们或厂商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则。针对环境资源外部不经济的问题,科斯在1960年所著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给出了解决方案,即用界定产权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的低效率。他指出外部不经济具有相互性,制止甲对乙损害的行为,会对甲造成损害。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即是将产权界定给甲还是界定给乙。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同时交易成本为零或可以忽略,那么,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自行解决。例如对于厂商向河里排放工业废水,造成河中鱼类大量死亡,环境破坏,使以捕捞河中鱼类为生的渔民造成损失而言,若假定厂商对使用该河处理废水有产权,而渔民对“无废水”河水并无产权,结果厂商就没有动因把废水包括进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排污,即“厂商把废水产生的成本外在化”了。若假定渔民拥有该河产权,那么他们就可以要求厂商向他们付钱以获得倾倒废水的权利,厂商需支付与废水有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就会内部化,从而使资源的有效配置得到实现。

第2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关键词: 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均衡生产;定量化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装备采购体制加速变革,航空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用户需求瞬息万变,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此外更面临多阶段任务并行和多型号任务并举的复杂局面,航空企业急需提升科研生产管理的水平,从生产为导向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从粗放经营转向成本控制。

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进度优化及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科研生产的成本、质量和工期,是保证航空企业科研生产按期完成、节约成本以及合理安排和供应资源的重要措施。良好的进度控制可以实现在既定工期内编制出最优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定期的检查科研生产管理的进度情况,并将其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偏差,就分析这个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科研生产管理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修改原来的进度计划,如此循环直到实现合理的科研生产管理。本文优化航空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探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在是世界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推进航空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航空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尚且没有广泛而深入地运用到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中去;第二,信息资源未做到有效地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第三,科研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不合理,只关注于满足应急管理的需求。正是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航空科研生产管理方面凸显出以下这样四个问题,第一,科研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相对不足,型号间和单位间的管理水平差异很大;第二,在科研生产的过程中跟踪和监控手段较落后,预防以及快速响应能力相对较弱;第三,在多种型号项目同时开展工作的状况下,型号之间的信息没有做到很好的共享与交流;第四,同一个型号项目的执行要素,如人财物和进度、质量等,在管理过程当中综合性体现的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在于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科研生产管理的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一方面,增强对多型号项目集中控管能力,以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对单一型号的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利用好并努力实现人、财、物以及信息等各因素的有机结合,以保证各项科研生产的顺利完成。

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航空企业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科研生产管理制度通过两条指挥线组织指挥系统,推动和促进了我国航空科研项目的研制及发展。在传统的科研生产管理当中贯穿一系列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有合同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管理、质量可靠性管理、试验管理、风险管理、经费管理等。对于单一型号项目的科研管理模式已日趋成熟,为单一型号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急需引进多项目管理理念,来保证企业的整体目标的实现。现在企业应该不断地完善军品任务责任令以及军品综合调度的管理制度体系,真正的做好对科研生产任务的全阶段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实现全过程管控、信息化、规范化、多元化、系统化和全方位管理。管理体系要进一步细化为具体作业文件,实现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简单问题变得流程化,流程问题变得信息化。第二,信息系统集成方法。本方法是根据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的实际状况,通过集成开发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集成的开发方式可以解决传统集成方法的弊端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多个应用程序运行于不同平台上且必须互相通讯的状况,这种集成方法尤其适用。第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讲,首先必须克服的是由航空科研生产管理的难度大和复杂性高所带来的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畏惧情绪;其次是科学地推进企业组织变革,进一步地优化管理流程;最后是要结合科研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论证需求、统筹策划和分布实施,以此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努力将信息化作为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科学手段,不断优化航空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是航空企业履行强军富国使命的根本要求。

2 科研生产管理中的均衡生产

第3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一、引言

当今,城市主导着世界,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提升城市知名度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扩大影响力、促进经济增长。秦皇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自然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根据统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全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未能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城市知名度也相对较低,发展较慢。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为秦皇岛实现跨越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如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随着对世界遗产认识的深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并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目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开发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概念、经济、价值、旅游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本地区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经济,惠及民众生活,树立民族灵魂。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可以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推进城市文化发展;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秦皇岛市于2006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通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地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推广情况

目前,秦皇岛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项,入选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26项。确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16名,市级32名。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人民世代积存的文化财富和智慧结晶,是秦皇岛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是延续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桥梁,更是民族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秦皇岛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举办了一批有文化品位、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投资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推出了优秀作品弘扬非物质文化,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作用

抚宁姜艳华的剪纸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嘉宾;屡获国家殊荣的昌黎地秧歌经典剧目《跑驴》、《扑蝶》以及昌黎皮影等节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亮相;第十一届亚帆赛开幕式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火炬传递起跑、结束仪式上,昌黎地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内外嘉宾大开眼界;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青龙猴打棒等表演项目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倍受欢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秦皇岛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扩大了秦皇岛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断探索新的推广手段能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面向国际推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秦皇岛,了解秦皇岛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知名度的策略

(一)找准存在的问题,加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以来,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关注,在推广传承保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集中表现在:城市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了解,认识不到其独特的价值;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缺乏科学的规划;缺少专业研究人员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等。我们要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科学解决。

1、加强多渠道宣传,内推外联营造良好氛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展演、比赛、艺术节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

2、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职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保护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分级,合理开发。

3、设立专项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资源普查、濒危项目抢救和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等,以此鼓励更多人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与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优秀传承人与专业研究人才,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壮大传承力量。

(二)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

与旅游业相结合,是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和上海世博会上让国内外嘉宾大开了眼界,已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等国内大城市,正努力迈出国门,向世界宣传秦皇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皇岛要借助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的名气、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三)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推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4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一直被国家视为地下金融,不能客观地评价其利弊,历史上民间金融屡遭禁止。事实证明,民间金融的存在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民营经济对GDP总量的贡献超过60%,在出口疲软的环境下民营经济仍以12.4%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6.9%。而正规金融渠道对民营企业不畅通,正是民间金融的大力支持才会有如此成果。

但是由于民间金融具有“草根”性质,存在着融资主体的信用、借贷手续的不规范等大量不规范操作,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经济纠纷问题,例如:浙江的吴英案、温州眼镜大王跑路事件、鄂尔多斯借贷危机……因此,深入了解民间金融的原因是规范民间金融的重要途径。

一 、民间金融的界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界和官方对民间金融研究的比较多,但对民间金融的定义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葛立新、张新光等(2012)认为民间金融是一种非国家所有的、由民间经营的、未经国家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且不符合《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规定的内生金融形式。尹锦霞、江翰(2013)对民间金融的定义是游离于政府所监管的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其融资活动发生在各个非金融实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融资交易活动。耿军会、李淑颖(2014)认为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官方金融而言的,是指民营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工商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认为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

从目前已有的观点是从所有权、经营权、法律角度、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定义。本文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民间金融进行界定。从宏观方面来看,民间金融主要指非官方性质的发生在个人或者中小企业之间的金融行为的总和。微观意义上的民间金融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属于非国有,未在国家监管范围的自发形成的融资行为。本文所论述的是微观意义上的民间金融。

二、民间金融产生的制度性原因

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协调,正规金融渠道的供给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融缺口,而缺口的存在恰恰为民间金融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从制度层面来讲,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信用制度缺失、产权制度单一和监管制度的缺失。

(一)信用制度缺失

首先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覆盖面极其有限,大量中小企业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并没有记录,因此社会信用体系的存在并不能为他们的信誉作出证明,在审核信贷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规模小、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而且限于实力,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并不能提供一定的担保物,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信用缺失。这也就意味着通过正规渠道取得贷款并非易事。

其次国家缺乏完善的信用惩罚制度。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存在着失信机会成本低,守信机会成本高的的情况。中小企业在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往往把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信用问题,不按合同要求使用资金,以至于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营利组织,需要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为了规避贷前的逆向选择和贷后的道德风险,因此并不愿意把资金投放到中小企业。

正规融资渠道的不畅通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民间金融通过把部分民间储蓄变成民间投资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具有手续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的需要。

(二)产权制度单一

1994年我国银行业进行改革,实行了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的分离,建立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执垄断金融资源重要部门,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占有垄断地位,具体表现为机构垄断、市场垄断、利率垄断,凭借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获得大量垄断利润,根据银监会的2013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国有五大行净利润占行业61%,平均日赚23.6亿元。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利润丰厚,但是由于所有制、交易费用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并不乐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而是倾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

2005-2010年五大行在上交所和港交所相继上市,实现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产权模糊的问题,股份改革后国有股份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领域的门槛依然较高,产权单一局面无法得到改善。产权制度的单一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必要的竞争必然会造成效率降低。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意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急需资金进行扩大生产或者展开发展计划,这就造成了社会资金需求与正规金融组织供给之间的错位。正规融资渠道不畅通,使得处于正规金融边缘的民间金融顺势而生。

(三)监管制度缺失

缺乏健全的监管制度也是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产生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在一定血缘、亲缘、地缘基础上的,具有横向性特征,其监管难度更大。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着重于正规金融,不能给与民间金融合理的定位,民间金融的定义不清晰,也导致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这就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降低,缺乏法律依据的金融监管使民间金融的监管进一步增大。其次,金融监管资源不足。民间金融情况具有复杂性和金融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特征,而金融监管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这与民间金融繁荣的地区明显存在差异,以至于民间金融往往处于监管的盲区。

处在监管体系外发展民间金融发展不受相关政策的约束,民间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受市场供求影响,由于缺乏对利率上限的监管,往往形成较高的利率,一些放贷人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从单纯的的借款活动中分离出来,筹集资金,进行高利率的放贷活动。民间金融在逐利性的驱动下,自然趋向能够产生巨大利润的资金供求缺口。

三、民间金融规范化路径设计

1. 建立担保体系和征信制度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民间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担保物也承担着较大的信用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可以增强民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状况的了解,提高业务的安全性。此外 ,目前我国的社会征信系统还不完善,存在着征信信息不全面的问题,然而民间金融具有区域性,在辨别征信过程中具有信息优势,可根据长时间对当地经济活动的观察和积累,有效地降低信息成本。

2. 建立多元化产权制度

适当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建立起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依照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体系,并不能满足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其让民间金融在“地下经营”,不如让把民间金融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中,形成多元的的产权制度,使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具有同等权力平等竞争,待时机成熟时把民间金融组织转化为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让民间金融合理合法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3. 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的标志,是提升金融市场化的重要一步。在利率管制下,我国银行存款利率较低,民间金融市场形成的利率较高,但长时期不合理的高利率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率结构,不仅有利于民间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而且还可以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为“高利贷”等不法行为降温。但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及到银行业、国有企业等集团的利益,因此要合理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关系。

4.加强对民间金融的有效监管

第5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对策;安徽宿州;??徘

宿州市??徘?卮Π不帐《?辈俊⒒苹雌皆?喜?耕地面积14.2万hm2,小麦种植面积12.3万hm2,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安徽省典型的产粮大区。2004年以来,??徘?菩行÷罅贾植固?⒉馔僚浞绞省⑿÷蟾卟?ス毓こ?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小麦生产形势较好。但在2008年、2009年对全区4 0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其分析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田交通不畅

在调查中85.3%的农户有灌溉条件,90.2%无沟渠等基础设施,52.2%排水不畅。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农民又无力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田路况较差,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推广,农田灌溉只能漫灌,田间灌溉率低、灌溉成本高。虽然??徘??昀?门┮底酆峡?⑾钅俊⑴锉曜蓟?ㄉ柘钅吭黾硬簧倩??解决部分地块的灌溉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农田交通、排水等问题也没有解决,内涝时有发生,遇灾害年份,农业生产波动大。

1.2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

在调查中所有农户均独自经营,小麦生产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水平,生产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农民惜地意识强烈,不愿交给别人经营,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流转机制,限制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畅,农业订单落实不好,比较效益不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小麦经营规模扩大。

1.3管理粗放

在调查农户中69.3%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在家留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相对较差,年龄偏大;加之土地零散,使农业生产采取粗放种植,农业种植表现为一种一收,不再精细,科技含量低下,生产后劲不足。整地质量差,耕作深度浅,一般15cm左右。耕作层变浅影响小麦根系下扎和吸收水肥的能力,进而影响产量。播种质量差,小麦播量偏大。农户受耕地质量差、近几年秋季干旱影响,小麦播量逐年加大,导致基本苗偏大,田间郁蔽,病虫害加重,倒伏危险增加。另外,撒播麦田增多也使播量增大。化学除草在年后进行。年前麦田杂草85%已出土,草小对药敏感,麦苗小覆盖少,省水省药省工省时效果好,农药残留对后茬影响小;年后草大抗药性强、麦苗覆盖多,成本大效果差,农药残留对后茬影响较大。普遍不施拔节肥。农户担心追肥会引起小麦贪青、晚熟和倒伏,普遍不施拔节肥,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提升。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程度低。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乱用滥用农药、不按规定使用农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2对策

2.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项目申请,争取项目支持、镇、村、农户四级联动,多方筹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田抗旱排涝工程建设,促进沟、渠、涵、闸配套,逐步完善基本农田的防洪排涝和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力争达到旱涝保收的效果。推动标准化农田建设,农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水畅流、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格局[1]。

2.2加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实施订单工程

依靠皖王面业集团、皖神面业、东方面粉厂坐落??徘?谋憷?跫?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标牌、举办培训班及印发材料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小麦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干部群众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品牌认识。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户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尽快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种粮能手和农业主体去发展规模化经营。大规模实施优质小麦订单工程[2]。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优质小麦生产,把订单生产作为优质小麦产业化的突破口,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和中介组织,将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粮食部门要充分发挥粮食经营的主渠道作用,做好订单购销工作。按照国家收购政策,优质优价优先收购订单优质小麦。加强外销工作,提高订单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2.3推动规模连片种植

大力开展“百、千、万”优质小麦实施工程,建立不同层次的示范田。区抓好万亩方,乡镇抓好千亩方,村要抓好百亩方。按照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的要求组织生产[3],使示范片成为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的典型。

2.4开展科技培训

依托??徘?┮悼萍既牖Чこ獭⑿÷蟾卟?ス毓こ獭⑿滦团┟衽嘌倒こ獭⑴┮底ㄒ导际跖嘌倒こ毯痛唇?躺?称沸÷笤?匣?叵钅抗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培训[4],提高农户科技种田意识和水平。立足适用性、先进性、指导性和规范(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2页)

性,参照小麦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切实加强技术标准的宣传和指导,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小麦生产规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供种、统一农业投入品的供应与使用、统一田管和收获,确保机械化作业、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化除化控等各项关键技术指导到户、应用到田,确保小麦管理科学化、生产安全化。

3参考文献

[1] 陈金平,崔满星,郭祯,等.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2(12):15-16.

[2] 王丽君.呼伦贝尔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1):30-32.

第6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制造企业发展和运营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着重对生产计划管理的一般概念简要介绍,对影响当前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制造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生产计划管理;有效性;措施

0引言

生产计划管理是以盖勒普MES与生产计划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工厂的实际运营状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其进行生产管理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科学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方式,以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为最终目的。而从当今制造业市场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来看,制造公司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迎合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清晰市场定位与市场风向,生产计划管理则是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有力武器。

1生产计划管理概述

生产技术管理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概念分析,生产计划管理以企业的整个生产系统为对象,涵盖产品制造相关的各个环节;从狭义概念分析,生产计划管理是以产品生产的基本过程为对象,其中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计划于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实行一级生产调度工作等。

2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现状与问题

(1)投产时间滞后、生产加工周期无法保证。

订购单位是企业生产的保障,也是产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企业与订购单位签署了合法的协议或合同之后,企业才会开始对产品进行生产。但是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合同的签订需要经历一个及其漫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投产时间滞后。在投产初期,就可能会已经减慢了产品生产的进程,即使采取增加工人数量,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也难以保证产品的生产;加之基础数据不足,生产效率不高,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这使得制造企业生产部门陷入混乱和疲乏,在企业关系中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2)生产计划管理流程不规范、奖惩不分明。

事实证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不健全、缺乏严格的奖惩制度、员工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带动起来等因素会致使其工作效率低下,业绩不突出。在处理问题事件时,部分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管理措施,处理手段也较为随意,不同的管理者也会相应给出不同的方案,最终处理结果的差异化导致员工态度散漫,直接影响了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

(3)信息不共享,数据到处找;库存堆得高,资金占不少。

部分制造企业缺乏公共的交流平台,各部门之间互不往来,导致信息阻塞与隔断,投资生产部和物资供给部没有实现良好的信息共享,这直接阻碍了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众所周知,产品生产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的共同配合,要求较高的团队协作性。而现今制造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在“闭门造车”,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极易出现问题。

3制造企业提升生产计划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基础建设。

强化制造企业基础建设管理,要对基础信息和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全面准确地掌握制造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确保信息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而且还要具体掌握各个单位成员的基础管理、物资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管理等情况,清晰明确各单位的职能和功能,帮助管理部门优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产品效率提升、物资准备、质量保障等各个因素进行确定,为产品生产建立良好的环境,进而促进今后产品生产有条不紊的运营。

(2)实施准时化生产计划。

产品完成的质量和时间都是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武器,更是市场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尽快确立科学系统的准时化方案,迎合市场发展的潮流,满足订购方的最先需求。对此,制造企业可以优先采取“取料制”,这也就是说,产品生产不可再按照单一模式进行,每道工序之间也无需保证高度的一致性,即使前一道工序没有完成,制造企业也可以按照市场生产经验和公司生产预算开始后一道工序,只要保证两道工序订单要求的一致性即可。采用这种生产措施,既可以解决时间滞后问题,又以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为导向,达到了省工、省料、省时的目的,为制造企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3)强化企业生产计划执行管理。

要真正实现强化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就要从管理工作的三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牢抓生产环节。生产车间应该根据企业确立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进行,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切不可拖泥带水,因为一点工作的拖延就会搅乱整个生产秩序。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使其成为一种制度保障;第二,实时掌控生产进度。技术部门要与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对影响工作进度的问题进行及时排查,确保生产有效有序进行;第三,加强企业对生产的控制力,杜绝窝工、消极怠工现象的发生。

(4)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制造企业要善于利用现今的科学技术,采用ERP系统为企业制定严谨准确地生产数据,减少人力劳动造成的误差;以科学技术代替脑力劳动,增加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减少对不必要的闲置人员的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5)在企业内部开展精益管理工程。

企业要追求创新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精益理念为导向,减少成本投入,增大产品输出,加快产品生产进程,保证产品兼具质量与效率;同时,企业应尽快展开精益管理工程,加大对管理部门的建设和投入,为自身发展增添生机与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管理在促进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要以生产管理作为一项有效的契机,强化管理,努力改善当今生产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实现飞速发展,为未来的良好运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

作者:刘言哲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程金胜.装备制造企业提升生产计划管理的措施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8).

[2]赵海燕.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3]李美叶.浅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25).

第7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序:一个典型案例

某外贸集团公司下属10多家子公司,集团内部审计师对这些子公司1998下半年业务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核,发现在1000万元以上大金额进口商品合同中,仅豆粕一种商品就占16%,涉及金额5亿元。按照国际惯例,购买豆粕须提前半年签订期货合同,各子公司不约而同地进口豆粕,对整个集团来说,占压在某个商品上的资金过多,势必会增大经营风险。内部审计师立即向集团管理层提出建议:豆粕进口须做套期保值以避免价格下降造成的经营风险。果然,1999年国际市场豆粕价格一路狂跌,内部审计师的建议使集团避免了近2亿元的损失。

一、现代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风险管理监督和风险承受部门必须有效分离,这已成为现代经营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在部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正逐步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在许多世界知名跨国集团,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正逐步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有效的发挥。

1、内部审计师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查错纠弊,对既成损失提出应对策略等。例如像经理离任审计这样的综合性内部审计,要对离任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业务经营、财务管理、费用控制、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透彻地了解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该经理在任期间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情况,进而对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作出评价。

2、内部审计还可以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极细微的环节上查找问题,分析其合理性。除了像经理任期审计或企业诊断等综合性的内部审计外,内部审计师更多的是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和行为,查找并防范风险。

3、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还起着协调作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师作为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这一投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有助于识别组织风险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的识别。内部审计正是以风险敏感性分析为起点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关注的风险主要有:财务和经营信息不足;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标准贯彻失败;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不能达到目的和目标。在决定所要审计的内容之前,内部审计师不仅要评估和备选内容相关的风险的类型,还要评估当前有多少风险。按照各待审内容风险水平的顺序排列,然后首先审查高风险的内容。风险的计算公式为:

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涉及的金额。

例如,某外贸公司内部审计师调查了公司的五项工作:(1)应收款的收取,涉及金额3700万元;(2)境外市场开拓,涉及前期投入资金460万元;(3)配额商品大蒜的出口招标管理,涉及金额1500万元;(4)豆粕进口业务合同签订,涉及金额800万元;(5)某食品加工厂投资立项控制,涉及金额1.4亿元。根据以前的审计情况和所调查业务的性质,结合内部审计师的经验判断确定:第(1)项出现坏账的风险为32%;第(2)项市场开拓不理想的可能性为63%;第(3)项未中标的可能性为43%;第(4)项执行合同出现的损失可能性为15%;第(5)项投资立项没有客观可行的可行性分析,有可能造成投资损失的概率为11%。

按照前述的公式,五项调查内容的损失风险排序为第(1)项(3700×32%=1184万元);第(3)项(1500万元×43%=645万元);第(2)项(460万元×63%=289.8万元);第(5)项(14000万元×1.1%=154万元);第(4)项(800万元×15%=120万元)。由此可见,第(1)项业务可能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应当优先列入审计日程。当然,这种风险识别是最初级的,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入进行,对风险程度的识别还会有所改变。

三、内部审计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并防范风险

1、环节中内部控制审计。在生产环节中内部审计识别并防范的风险主要是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脱节造成的产品积压和供不应求产生的损失。采取的方式是审查业务流程的合规性。

如:某集团所属食品加工厂可生产12种食品,其销售部反映,尽管销售部按月向生产部门提供销售预测,以便于他们安排生产,但产品不是延迟发货,就是产生积压。而生产部门报送的生产月报中,却反映每月实际完成生产计划数的98%。工厂管理层请集团内部审计师查明这种供销脱节的原因。

内部审计师调查了工厂经营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经营计划管理人员每月中旬从销售部接到下月度产品需求预测并据以确定每类产品的产量,同时还收到以后3个月的产品需求预测,据以订购下阶段生产所需原材料。每类产品的产量和生产周期都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系统中还存有产成品所需的原材料和包装物的耗用标准。由计算机输出库存原材料余额、生产领用材料数、需订购原材料数等。当计划管理人员被问及为何不能按时发运产品时,他们认为,有时原材料或包装物供不应求,有时生产计划超过生产能力,有时质量控制部门的检验时间过长而造成积压。内部审计师实施了如下测试:(1)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内部审计师阅读了工厂产量数据的汇总及报告过程,发现产量低或超产时,随时调整计划,然后用实际产量和调整后的计划数相比较,得出完成率。可见生产月报上98%的完成率存在水分。另外,完成率是由12类产品的实际产量和计划数相比,经常有这种情况:总体计划完成情况不错,但各类产品未完成计划或超额完成计划的差异相当大。(2)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师抽查了5月份12个品种的生产计划,并按照销售部提供的上月市场需求预测重新编制生产计划,发现4个品种需增加计划产量,2个品种需减少计划产量。据此估计这可能是各种产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原因。(3)存货水平。一是原材料。在5月份的生产计划中,有8项产品比计划要求晚了一个星期以上,计划管理人员反映,其中6项产品是由于订购的原料未按时到货所致。内部审计师抽取10例原材料进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5例未按时到货。原材料交货时间是由计算机确定的交货周期确定的,因而内部审计师抽取本年度20笔定货单,将其中每一种产品的计算机储存交货周期与实际交货周期进行比较,以检查计算机确定交货周期的准确性,结果发现7种原材料卖方要求的交货时间比计算机得出的时间要长,同时有4种材料则相反,这说明计算机对交货时间的确认有误,这是生产部门未按时完成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包装物。包装物也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当产成品报告输入计算机系统后,计算机自动按标准用量扣除所需包装材料。但内部审计师了解到,实际包装物用量并未输入计算机进行调整,而由于浪费等原因,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之间差异往往很大,有时还会发生额外的用途。例如,包装用瓦楞纸常被用来填充包装箱,而这一用量并未从存货数量中扣除。内部审计师抽取3种包装物库存,发现有两种账实不符,因此,计算机反映的包装物充足,但实际上已短缺,进而延误了产品的按时发运。(4)质量检查时间。根据规定,质量检查时间为两周,但这段时间未列入生产计划,内部审计师抽取了5月份8种产品的检测记录,发现2种产品是按时生产,但由于质量检验延误了发货。(5)生产能力因素。车间的生产能力是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生产预测程序确定的。内部审计师抽查了5个月来6个主要品种,将计算机确定的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进行比较,发现差异从-50%到+30%,造成1个品种生产计划规定的时间不足,而未能按时完成计划;同时造成2个品种生产计划规定的时间过分充裕。

经过审计,内部审计师提出如下建议,以避免生产计划和实际脱节造成的损失:1.生产计划按需求预测确定,不得随意调整;计划完成进度按每类产品分别统计。2.定期调整计算机系统中供方交货周期的有关数据,以保证材料及时到货。3.定期盘点包装物,包装物实际用量应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以保证计算机内反映存量的正确性。4.把每种产品的质检时间安排进生产计划中。5.至少每季度要检查影响生产能力的各因素,并据以调整计算机系统有关生产能力的数据,保证计划按时完成。

两个月后,后续审计发现工厂按照前次审计提出的建议进行改进后,有效地避免了生产脱节造成的损失风险。

第8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关键词]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TE93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372-01

一、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与多种制度冲突

目前,经济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现行的森林采伐制度与大规模的木材生产计划不相适应。木材生产计划制度是根据木材生产量和采伐量制定的森林采伐限额,每个地区的森林采伐量均不得超过此限额,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经营制度是根据区域特点,相关的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做出详细的规划,通过规划计算出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森林经营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制度三者应该是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的,但目前,我国的森林采伐制度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木材生产计划同时也受到其他两者的制约和限制,造成社会对于木材资源的供不应求,严重阻碍了我国木材经济的发展。

2、森林采伐管理制度难以平衡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施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但是限额采伐却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林业经营主体。随着市场的经济开放,对木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林业经营主体只能按照以前的限额进行经营,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变动,严重损害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打消了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森林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效益,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何时采伐,采伐限额、种植树种等都受到各地林业局的管理控制。林业经营主体不但不能够按照所需量正常经营,还要维护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对林业经营主体做出了如此多的限制,给经营主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西方国家,通过对林业经营主体减税、免税给予一定补偿。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国家对林业经营主体的补偿。国家通过限额采伐保护森林资源,但是却侵害了经营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利,降低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阻碍了林业的正常发展。

3、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合理

(1)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科学

森林采伐限额是由林业部门按照规划设计调查确定的,当地林业部门通过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调查销售量,将调查结果报告给上级,由上级制定出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限额既要保证经营主体合理经营又要保证森林的生态环境。但是,林业经营主体为了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几乎不再考虑森林生态环境问题,在上报时通常提高销售量。因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科学,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采伐限额分配存在设租和寻租现象

据调查森林的采伐量每年都要超过采伐限额,除了一些乱砍盗伐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森林采伐限额分配中存在设租和寻租想象。设租是指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人员对正常采伐的干预,阻止经营单位主体正常的获得木材资源,反而他们为行贿者亮灯,导致了不行贿就得不到木材。有设租就有寻租,寻租是指经营单位主体为了获得木材或更多的木材,通过对森林管理人员行贿,在上报采伐限额时故意提高采伐量,以此经营单位主体获得更多的采伐指标,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二、对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

1、重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制定,是确定我国森林采伐限额的前提条件,是影响我国木材经济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科学编制,完善方案内容,加强编制方案的指导性,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加森林资源投资与收益分析评估内容,保证森林经营方案的有效性。

各森林经营者还要严格实施经审核审批的森林经营方案。林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执行编案成果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建立严格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检查、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森林经营方案施业的森林经营者,不予安排采伐指标;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或经济损失的行为,依法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2、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中实行分项、分类管理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实行分项和分类管理,有利于森林资源管理更有效、更科学,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划分,对公有林和非公有林进行分类、分项管理,使得不同的森林类型和森林经营主体,实现了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对公有林的保护,深入贯彻落实限额采伐制度,提高环境保护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非公有制的商品林, 国家应当放松对非公有林经营者的控制,可以取消采伐许可证制度,建立采伐申报制度, 即非公有制的商品林的经营者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向地方林业行政部门申报采伐计划, 林业行政部门在生态不会受到较大影响、符合采伐技术指标等前提下,原则上应当批准。如非公有林被区划为公益林或者确因生态状况或公共需要不能批准, 国家应当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3、取消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实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国家用来控制、调节年度商品材消耗林木数量的法律手段,保证商品材年采伐量不突破相应的采伐限额的具体措施。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是在已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森林采伐限额包括商品材、农民自用材、烧柴等一切人为消耗的森林资源,其中消耗最大的可控制部分就是商品材所消耗的森林资源。国家通过对商品材采伐量的限制,保证年采伐限额不被突破,具体规定为: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随意增加,不得跨年度使用,国有和集体商品木材生产计划指标原则上不能相互调剂使用,不能把抚育采伐指标挪用于主伐和其他采伐等。我国对于商品材采伐的种种限制,实际上是在限制森林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降低了营林的效益,增加了营林的风险,阻碍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我国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方案和批准森林经营方案之后,其实没必要规定商品材年度生产计划,因为森林经营者是以营利为目的,会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如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会寅吃卯粮,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森林的实际更新情况,在国家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允许范围内自行确定采伐数量。所以我国完全可以取消木材生产计划、放宽对商品林采伐的限制,这样不但不会造成森林的大面积砍伐,还可以推动商品林采伐权交易市场尽快建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4、完善林业税费制度和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的林业税费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林业收费项目,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积极进行商品林经济发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加大资金支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在发展林业方面,应充分借鉴取消农业税费问题,降低林木采伐税,积极扶持林业经营,降低林业贷款利率,加强我国林业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对非公有制林木被化为公益林的情况,应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合理的补偿,提高人们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总结:森林资源的合理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建立完善系统的林木采伐制度,对林木限额管理试行分项、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同时,取消不合理的林业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提高人们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生产计划制度范文

为了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县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县政府对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特制定201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责任对象

各科室、客运站、农村客运中心主管经理是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科长、站长、主任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岗位操作人员是安全工作的具体责任人。

二、责任考核目标

(一)2014年办公室安全生产考核目标

1、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班子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依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2、妥善保管上级、公司文件齐全、整洁分类装订成册,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做好公司各种证件公章保管工作,确保公司各种证件及时年审齐全有效。

3、确保公司办公区域不发生火灾、盗窃等,财产损失控制在200元。

4、做好公司各项会议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5、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应专项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二)2014年xx县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考核目标

1、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

2、确保站场全年无火灾、盗窃等情况发生,财产损失不得超过1000元。

3、全年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隐患自纠自查行动(重点检查驾驶员资质、车辆安全例检、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4、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5、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应专项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三)2014年安全科、乡镇办安全生产考核目标

1、杜绝火灾和一次死亡失踪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轻伤率每月控制在千分之0.5之内,总轻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一,百车死亡率控制在1人以内,百车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8万元以内,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依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3、全年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隐患自纠自查行动(重点检查驾驶员资质、车辆安全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每月组织一次司机安全学习。

4、GPS设备完好率达100%,监控率达100%,严格按照公司GPS管理制度严格处理违法车辆及驾驶员。

5、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6、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应专项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四)2014年政工科、财务科、经营科安全生产考核目标

1、财务科为公司财务重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确保财务安全,各种票证规范、齐全有效,账款相符,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全年财产损失不得超过500元。

2、政工科确保全体员工“五险一金”的购买,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工伤险不得出现漏保,以免给本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3、经营科确保按规定及时准确审核车辆准入报废申报工作,确保监督执行“参营费”的及时收缴,入库率100%。

4、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应专项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三、责任追究

1、各主管经理、科长、站长、主任、从业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及安全生责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

2、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企业年度考核目标相结合,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四、考核与奖惩

1、公司对所有安全生产岗位人员实行500元的全年无事故、履职安全奖励。

2、奖惩

①完成责任目标的安全生产岗位相关人员,安全奖全额兑现。

②按公司安全奖惩制度,每违反一次扣除安全奖50%。

③第三次违反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严格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