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城市规模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模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规模发展

第1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关键词:世界城市城市规划 大都市圈

一、近代东京的城市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充分认识到其与西方的差距,确立了以东京为主的都市优先发展战略。东京超越大阪一跃成为全国工业中心。

伴随工业化发展而来的是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战期间,日本人口第一次向东京等大都市集中,短短20年,东京人口增加了三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东京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大主要是由经济的发展推动的。由于增加了工业城市的性质,以及随着产业资本、人口及以四大财阀为首的企业中央管理功能向东京的集中,政治、经济双重中心功能的聚集为东京日后成为世界城市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奠定了基础。

二、高速发展的东京与世界城市的形成

(一)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战后复兴阶段城市建设的中心是住宅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控制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其主要政策目标之一。在区域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框架的构筑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将城市建设与开发纳入法制的轨道。此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京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家政策的理念为中心,以大型国家和区域性项目开发为载体而进行的。

2、经济高速增长期各类产业设施进一步向东京及首都圈聚集,交通堵塞、基础设施不足,居住环境恶化、开放空间缺乏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此时的城市政策不再是消极的控制,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通过一些大型公共项目的实施,引导产业功能布局和城市结构转型。

为促进产业设施的分散,积极进行卫星城、副都心及新城的建设和开发。同时,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网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

在城市开发中,交通、住宅、公共配套设施等一体化开发模式和以公团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发挥了极大作用。城市开发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仍以国家政策和区域规划推动为主。

3、稳定增长期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在产业转型带动工业设施向地方分散的同时,第三产业和商务功能进一步向东京聚集,土地的投机性开发和房地产泡沫加剧了这一趋势,也导致居住向远郊区分散。

此时城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大力推动商务核心城市建设,加强区域通网络的完善,积极引导城市功能分散,促进多核型城市结构的形成。

配合建设国际中心城市的政策,大力推进副都心和商务核心城市的开发。这时的城市建设和开发具有项目大型化、综合化和超前化的特点。随着扩大地方自治权、增加民间开发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模式。在制定基层规划时,市民的参与度在扩大。

4、后泡沫经济期1990年后,东京在经济建设、人口规模等方面,都进入战后前所未有的负增长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老龄化对城市生活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转变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城市建设、开发的社会环境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时的城市政策不再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而是明确提出提高城市生活,调整各项功能的空间布局,将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变以居住与就业相平衡的生活圈建设。

在以生活型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开发的模式也从以前的政府主导型,更多地转向以民间开发和市町村基层自治体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三)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与发展

大都市圈的建立与发展是各国政府解决因高度集中所产生的各类城市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保持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东京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

东京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历经五十多年,这是一个以东京都为核心,以京滨、京叶临海工业带为依托,距东京都心半径为100公里的环状大都市带。由里到外分为三层,内层是东京市中心,又称核心区;中间是距都心50公里范围内的东京都市圈,包括一都三县;外层是涵盖100公里范围内的一都七县的首都圈。东京人口最早的增长点在内核区,1950-1960年间,其区域内的人口增加到300万。此后,随着产业等向郊外的分散,以及都心区地价上升、生活环境恶化等原因,人口向郊外迁移。交通设施完善及郊外住宅开发加速,使“中层区”成为东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口的增长点。1960-1980年间,其中层区的人口以每10年500万的高速度递增。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期之后,出现了人口、产业向地方分化的征兆,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经济泡沫崩溃,日本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减缓了人口向东京大都市区的集中。加之晚婚化、非婚化、少子化等原因,致使东京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趋于稳定。近些年,成为该地区的一个发展亮点。

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东京大都市圈的五次规划

战后,日本的国土规划在剧烈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经历五次大调整,与此相对应,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发展也历经五次大的修订。

1953年的《东京町村合并促进法》,促进了东京郊区的城镇化。在人口、产业集中、街市化区域的扩大及汽车交通发达的背景下,1956年出台的《首都圈整备规划》,受大伦敦规划影响,把原构想的40公里东京圈扩大到100公里。日本政府原想通过此计划,加强东京郊区的开发,以分散东京市中心人口,但结果是,由于郊区的开发和迅速的城市化,反而吸引大批地方人口到东京,使东京圈一跃成为拥有2500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带。

第一次规划(1958年)主要目标:1、明确东京23区和区域,包括作为“现有城市化地域”开发区存在的横滨,规范新工厂、大学等建设;2、在东京23区10公里范围内分配绿化带或郊区地带,把城市建成区限制在郊区地带以内;3、在周围地区明确“城市发展地区”,并将其发展成制造中心,以吸引人口和工业的集中。

这个规划是以伦敦规划为范本制定的。此时,工业发展主要是重化学工业。随着经济和工业向东京的过度集中,东京作为国家经济中心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地位不断得到加强。

第二次规划(1968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各项功能向东京一极集中的现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适应这一形势,东京大都市圈被作为一个大都市复合体加以规划,1“现有城市化地域”的城市空间被作为中心管理功能之用;2在“郊区发展地域”,城市化被有系统地提升,但要求与绿化空间相协调;3在“城市发展地域”,以建设卫星城为重点。

第三次规划(1976年) 虽然京滨工业带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但东京在经济方面的突出地位并不反映在它的工业产值上,而是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日本企业界经济管理中枢的作用上。日本乃至世界第一的大公司云集东京,丸之内和大手町一带各大公司总部大楼林立,堪称日本经济的心脏。同时,东京作为与纽约、伦敦并列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其金融地位遥遥领先于日本其它城市。成立于1949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后来居上,已成为仅次于纽约华尔街的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

办公功能在东京市中心的集聚导致地价上升,此次规划建议对城市核心区加以选择性地分散,其中商业功能向郊区疏散。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安全性的关注和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东京大都市的各个地域形成了一种社区模式。

第四次规划(1986年)决定在东京采取一种多中心的城市片块结构。依据以分散、均衡、协调为目的的“多心理论”。通过建设多个副都心,分散城市各类中心机能,使东京形成一个多核心的开放式的城市布局,使这个巨大城市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为此,东京加紧了对新宿、涩谷、池袋、上野・浅草、临海等副都心建设。现如今,作为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新宿副都心,其繁荣已不亚于都中心的银座,加之都厅的迁入,大有取而代之,成为新都心之势。东京的城市结构也随着多个副都心建设而形成了一个多心型的城市布局。

第五次规划(1999年)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IT产业和经济全球化导致工业结构的变化。这次规划致力于建立东京大都市圈各个分区之间的网络结构,社会经济保持本地特色,提升区域活力,保障其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空间。此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城市地区的重构也得到了关注。

战后,东京大都市圈规划的主要目地是分散东京市中心的人口、工业经济等功能,避免过度集中现象的出现。但持续增长的理由从来都是对更高收入的期望和对公司更高效率的追求,尽管对大都市功能的关注已持续了很久,对规划的实施也做了最大的努力,但与此相反,许多功能在东京及其大都市圈的过度集中并没有被完全遏制,东京一再就新出现的城市问题修改并制定新规划,城市空间不断向外延伸,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核心的地域结构。

2、东京大都市圈得以形成发展的原因

东京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优越的地理位置:东京位于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便于居住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人口的集中致使城市不断扩大。2)独有的地位优势,使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具有日本中枢的支配地位,集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于一身,是日本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同时它还具有国际间发展的最佳区位优势,是新技术、新思想产生的“孵化器”。3)结构空间特点:经过50年的发展,东京大都市圈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沿海岸延伸的带状城市群结构,这是一个以东京为中心,加之周围一群中小城市和市镇组成的一个城市群体,首都东京是这一城市群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4)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使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不断向其集聚的同时,也向其郊区扩散,进而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大都市圈。科技的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5)优先发展交通的促进作用:东京大都市之所以能够在过去50年里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有关键作用,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高密度的公路、铁路网络,加强了东京的聚集度,并对大都市规划中提出的疏散政策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它是大都市圈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对许多城市活动的效率也都有重大影响。

三、东京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 [ 「10年後の京ヘの行プログラム2010东京都知事本局计划调整部计划调整课编]

面向21世纪,东京明确了其作为“世界大都市”的城市发展定位,2007年东京都制定了最新的东京未来10年(2007-2016)发展规划。作为世界城市的东京,对未来规划设定了八个目标;1、以水和绿色焕发东京的活力;作为世界城市,水和绿色在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它是建设舒适东京最为重要的条件。2、依托三环状道路建设,使东京交通产生巨变;作为国际大都市,必须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交通设施的建设要给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这是建立便利东京的必备条件。3、建设世界上环境污染最少的都市;在环保得到全世界普遍关心的今天,大都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做法对全国具有深远影响。4、加强都市防灾能力,提高首都东京的信誉;作为多灾的国度,防灾工作要摆在都市政府的首要位置。作为一座上天入地的立体城市,高层建筑的防灾、逃生、救援十分重要,因为灾害对大都市的影响力是巨大的。5、创造可以让人安心的少子超高龄社会的都市典范;推动高龄人和残疾人安心、稳定、自立的生活,强化急救医疗体制,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保育需求。6、以都市魅力和产业能力确立东京的地位;培育具有丰富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东京,发展以文化为主的第三产业,强化旅游观光业,以此向世界展示东京的魅力。7、建设具有创新挑战性的社会;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培育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建立留住人才的机制十分重要。8、通过体育竞赛带给肩负未来的孩子们以梦想;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书本的学习,更要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东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转折点就是从东京奥运会开始的,为此,东京要实现与世界相连的运动都市的目标。

东京都订立的 “东京未来10年”规划,是为了让东京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变得日趋成熟,并转变为更具机能性且更具魅力的城市。希望东京在环境、安全、福利、文化、观光、产业、体育等领域有更高层次的成长。希望东京通过10年的努力成为21世纪世界新城市的楷模。

四、在政府规划主导下的世界城市发展模式

第2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关键词:规划;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指的是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城市指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坚持低消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现象,将高效率、高效能和低排放作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特征。我国在城市建设之中坚持低碳模式,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用节约型能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的内涵和定义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着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向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城市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也不断增加,早在2002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位居世界前几位,并且连续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消耗不断增高,使我国城市发展的能源消耗、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加剧,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了刚性增加,导致了能源耗费无法在短期内下降。

2、低碳战略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主要有一个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高增长的模式,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十分快。第二,能源的消耗水平很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土地和能源。第三,高排放。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三废的排放水平很高,远远多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四,存在着严重的乱开发的现象,同以往片面开发的情况不同,很多沿海城市的能源开发水平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发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五,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的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协调,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同时,在用地方面也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之中的生态用地和居住用地很少,但是工业用地的比重很大。第四,土地和人口急剧扩张,在近几年之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加,因此,生活方式、人口素质的转变和程式化进程不相适应。

落实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节约使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解决我国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的低碳城市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之作为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实现集约化程度高的资源,使公共事业、就业与之协调发展,让全体居民都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建设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安全运行、适宜居住、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城市。应该从容量和环境条件出发,确立完善的城市发展原则、区域发展原则,应该在完善主体功能的条件之下,保证城市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转变消费和生产的发展,实现低碳城市的推广和试点。不断完善低碳理念的建筑节能、交通系统和城市规划的政策落实和政策制定,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广和建设有效的绿色建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技术手段。

3、城市规划的引导手段和引导措施

城市的产业结构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在传统的生产之中只需要使用辅的能源,减少了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和工业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工业用地的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减少污染水平高的产业,对印染、制革、造纸、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煤炭和电力行业,应该提高行业的准入标准,对发展规模和备用地进行控制,坚持低排放和高能效的建设目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保证城市的持久化发展,对城市生活进行改善。

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交通规划的水平。第一,应该转变以往的交通模式,对交通体系进行绿色化的改造,对私人交通的数量进行控制,例如,使用单双号制度,减少城市交通体系的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对多种运输系统进行开发,对公共汽车进行辅助,能够方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将自然车和公交车的换乘相结合,最终使交通的能耗不断降低,减少空气污染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加人们的锻炼时间,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文明绿色的城市。

在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之中,应该重视推广和普及节能建筑,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方面,应该使用节能的建筑标准,大力推动太阳能建设,提高太阳能的适用范围,加快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在住宅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风能和太阳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可再生的能源网络。使用低冲击的模式,实现环境和人的共同发展,保证道路、小区和城市建筑能够对雨水充分的吸收,最终实现水循环。

在进行低碳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绿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做好城市内部的绿洲建设、自然绿化带建设,还应该对城市内外的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光合作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使用再造林和绿化森林等措施,使土壤和植物的固碳能力不断增强。

4、结语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刘宛.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a) :1-6

第3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音乐作品成交易对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往以实物交易为主的网络购物逐渐扩大到音乐创作领域。如今,歌词、歌曲、音乐伴奏等音乐作品和服务也成为网络交易的对象,一批以音乐交易服务为主的网站相继出现。

登录一家名为“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的网站,其页面左侧罗列着原创交易、伴奏制作、作曲编曲、录音合成、歌手组团、音乐器材、教学培训、软件教程、MV制作等多个选项。进入“原创交易”选项,下面又可分为原创曲调、原创歌词、原创歌曲几个板块,分类非常细致明确。点击进入某个选项,就会出现大量类似本文开头罗列的那些音乐买卖信息。

在原创歌曲板块内,记者随意打开一则歌曲求购的帖子,发帖人写道:“求购一首轻快些的原创歌曲,类似于五月天、飞轮海这种的,价格好商量”。后面的回复跟帖已经达到177帖,其中许多都是音乐工作室或专业音乐制作人的回复,上面附着QQ号或手机等联系方式。

像这样制作精良的网站不止一家,记者在另一家音乐交易网站“歌曲买卖网”上看到,该网站还把交易成功的歌曲挂了出来,成交作品的名称、价格、买卖双方的名字、成交作品试听的排行榜都一目了然,给人感觉透明公正。而从交易成功的信息来看,该网站一天之内有数笔大额成交,每笔成交价格都在数千元,其交易量可见一斑。

巨大市场催生网络音乐买卖

网络音乐交易网站之所以会这么火爆,源于其背后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消费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也不满足于去KTV唱别人的歌,更加不屑于去演唱会或者音乐会现场去听别人唱歌。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原创歌曲正逐渐成为时尚。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获取想要的一切资源,从而实现专门针对自己的个性化定制。原本只属于专业歌手的专利现在正越来越多的被普通人所享用。

根据CNNIC最新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12月,在我国网民主要网络应用使用行为方面,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而从发展速度上看,商务交易类应用遥遥领先,平均年增幅68%。

从数据来看,网络音乐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功能,而电子商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则意味着消费方式的转变。因此,当人们需要去付费获得音乐资源时,自然会想到通过网络消费平台进行交易,原本在线下就非常火爆的音乐交易活动被搬到线上进行,网络音乐交易的繁荣也就不难理解了。

版权保护仍是最大难题

第4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多元化;多极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49-03

应用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迫切需要,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高等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点。构建一套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又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本科院校应用人才培养个性特色,是所有应用型高等学校必须重点思考和着力探索的课题。宜宾学院以“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为办学理念,一方面尊重学生教育个人价值取向,以促进人格成长、激发潜能、发现适应人才成长规律;另一方面服从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依托,以模拟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为实验实训手段,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成长规律和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发展时期,宜宾学院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在围绕“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凝练出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能激发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讲,“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三”就是提升学生三项素养: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四”就是增强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五”就是实现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结合。

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特征。一方面生源的个性差异、高考学科成绩均衡度、家庭条件等多样性程度增加;另一方面就业行业、职业种类呈多渠道发展趋势,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就宜宾学院而言,专业对口就业占大学生就业总人数的35%,就业维度扩大。针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矛盾,宜宾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就是把各专业中最根本、最具原理性和学科代表性的知识点抽取出来,整合成能体现该专业核心价值与基本面貌、符合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规律的8~10门核心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即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对学生专业上的一般要求。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是针对学校生源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和人才就业的多维性,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应用人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要义指:“学生在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须根据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意愿自主确定所修拓展课程,其拓展课程方向可以是学科纵深的、横向应用的、多学科复合的,还可以是基础厚实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改变课程修读方式和学分取得途径”。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蕴含“以生为本”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力求改变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课程选择单一、课程修读方式单一,学生评价标准单一的“一元”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既高度凝练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品质,确保了专业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回应了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当今应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出适应区域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应用人才。作为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配套举措,学校突破性地允许学生学习期间有三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学校从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入手,在全校开展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意义宣讲和个性化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在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及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既增强了学生专业选择、个性成长与未来规划的自主性,同时也通过制度设计和教师引导,培养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不仅使宜宾学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了基本保障,而且成为决定宜宾学院未来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促进了包括拓展课程、应用实践课程等课程模块在内的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启了从课程的“物态”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变,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背景下区域性高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多极化特征

学校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主动适应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经济强市和人口大市的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应用人才的迫切需要,主动适应川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应用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探索,初步显示出学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多极化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即是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和不同兴趣爱好,针对学生个体价值取向所构建的不同培养模式。宜宾学院现已形成了以个性彰显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校中应试能力较弱而致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一年级集通识教育和发现专业兴趣以彰显学习个性,将学生四年应修的通识课程前移到一年级集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尝试“确立”自己的专业,通过试听试学专业课程以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在一年级结束时才最终“确认”自己的专业;在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在修完专业核心课程后,其余课程完全根据学生个性进行设计,集中力量发展专业特长。励志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考成绩相对较高且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再增加一轮专业提升课程学习。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所选专业为依托,以社会(行业)需求特别是学生需求为导向,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又凸显较强的行业(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卓越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极化,即是在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紧扣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从多个方向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使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优势与区域经济社会主体行业职业形成支撑和共鸣,该模式主要针对社会价值取向而设置。学校现已逐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专业群。

1.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行业)发展的专业群。学校立足服务宜宾地方的食品化工、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支柱产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分类定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化学与化工学院充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来谋划发展,按照区域内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的需求灵活地制定和修改专业设置及课程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应用化学专业主要围绕地方产业,在氯碱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磷化工、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绿色化工产品及其先进装备应用技术、化工过程集成及系统工程等方面形成明显特色。再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针对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加强实实践教学,与宜宾电信、移动、联通等建立了实验教学、实习教育及就业合作基地,大四学生可提前进入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同时还建立了宜宾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满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2.面向地方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学校借助校地战略合作联盟,构建了服务地方市政建设和区域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社会工作专业以宜宾学院社会工作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为契机,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的“东风”,以“宜宾市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及其他服务项目为学生初次专业实习提供平台,以四川省内外的一线社工机构为毕业实习平台,将已经进行了初次专业实习的学生按照各机构的不同需求送往机构完成毕业实习,形成了稳定的制度模式。

3.面向教师教育的专业群。学校依托区域地方已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了教师教育“2.5+1.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教师教育已成为宜宾学院服务区域社会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在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已形成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行业技术创新为特色、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教学组织方式不仅增强了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格的达成度,而且增强了学校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度,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新阶段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

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紧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学校以培养适应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专业群,并提出了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明确了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专业建设评价内涵和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应用人才市场变化的专业申报、建设、改革、评估与退出的良性机制。

1.根据地方建议和要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地方特色专业,积极打造具有特色专业的示范二级学院,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2011年开办农学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并组建了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2010年开办物流管理和音乐表演专业;2009年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2012年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相继成立了“文学与新闻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针对互联网及电信专业,2009年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3年开办软件工程专业;针对化工、机械、生态环境等专业,2009年开办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开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3年开办生态环境专业。

2.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对接地方产业群,构建专业群,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3.大力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行业企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发,加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在增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渗透力的同时,有力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促成了科研成果在应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化,既有效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加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度,增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适应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宜宾学院在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特色,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学校内涵发展。近几年,我们虽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做出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切实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明义.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汪明义.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4]汪明义.践行群众路线,确立学生中心教师主体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3,(20).

第5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摘 要:该文分析了北京城市规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涵义,提出城市规模扩张产生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是城市发展的平衡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规模调控的对策和建议,重点强调不应人为限制城市规模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北京城市规模调控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作者希望对提高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科学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北京 城市规模 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68-02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 151.6万,接近澳大利亚人口的2 400万。从表面上看,这给我们很大的错觉,许多人立刻指出北京人口太多了,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极限,控制人口数量迫在眉睫。果真是这样吗?目前北京城市规模真的到了必须予以限制并大力疏解的程度了吗?城市规模的合理水平到底由什么来决定?面对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应如何看待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由此产生的问题?该文将就以上问题,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给出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1 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涵义

1.1 城市发展产生的规模效益

城市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角度说,城市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个小的集市不可能准备齐全的商品满足人员的需要,那样成本太大,得不偿失;大城市就不一样,可以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居住在那里的人员需求,物品周转速度快,效益高。大城市产品服务齐全,生活便利,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大量的人员聚集又会产生更多的需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中很多行业都具有规模效益的特点,这促使城市不断地扩张。比如:电信业、自来水业、燃气行业、供热行业、公共交通行业。这些行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规模效益,即在发展初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很大,如果此时进入服务的人员少,则成本很大,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很差,这就是人口少的小城市面临的情况。但是,一旦接受服务的人员增加,其服务质量将大大改善,直至达到服务便利,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是人口多的大城市遇到的情况。城市中的服务行业,都面临建设初期投入成本大,一旦建成,随着服务用户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减,行业的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企业的效益越好,公共服务的质量也会提高,由此这些行业就形成了自然垄断,因此,城市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并不断地扩张。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聚集不仅使各种公共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人们生活更加便利,而且有利于创新发展。科技和文化创新发展中心大部分都来源于人员极度密集的大城市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大都体现在国内几个中心城市区域,比如: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世界城市。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细化了城市的社会分工,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体现出很强烈的规模效益的特点。

1.2 城市发展产生的拥挤成本

城市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其拥挤成本也在不断地加大,即城市规模扩大的边际效益增加的同时,其边际成本也在加大。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面积的限制,人口密度必然增大,就会造成拥挤成本上升。比如:高层建筑的增加,造成单位建筑成本上升;土地价格的提高,使得各行各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自然上升,这些都是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城市拥挤成本增加的例子。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交通行业为满足需要也必须向多方面发展,比如:修建地铁,建设高架桥梁,修建大型停车场,这些设施的建设都是城市规模扩大导致拥挤成本上升的例子。

还有造成环境破坏的成本。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导致空气污染,噪声干扰,水资源破坏以及城市垃圾的处理。这些都是城市规模扩大产生的拥挤成本。城市规模扩大产生的拥挤成本显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负效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1.3 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平衡分析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一方面,鉴于众多公共服务行业具有的规模效益的特点,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随人口增加而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便利。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的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种产业链之间的协调,并形成相互衔接、有效促进的格局,这就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的边际效益突显;另一方面,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拥挤成本也在加大,各种所谓的“大城市病”都在考验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可以说,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带来了城市发展边际成本的加大。因此,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说,城市发展规模就应该处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平衡点上。

2 北京城市规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的状况

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 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 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 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左右。

然而,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 152万,远远超出了规划指标,也反映出规划严重脱离实际,没有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

2.2 存在的问题

(1)北京人口不断地增加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不断增加的人口,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教育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匮乏、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

(2) “大城市病”体现出的本质问题。北京市出现的这些“大城市病”只是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口不断地增加所暴露出的城市发展中的表面问题,本质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资源供给不足,规划不到位,管理不当造成的,而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大城市病”等一系列城市发展中的表面问题,到形成这些表面问题所反映出的公共资源供给、规划和管理等本质问题,其中深层次还是我们应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人口调控指导思想的问题。

3 北京城市规模调控的对策建议

3.1 基本原则

北京城市规模调控应打破目前因为人口不断地增长导致“大城市病”因而严控人口规模扩大的指导思想。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机制在北京城市规模和人口调控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服务于市场机制,必要时才可以用行政手段弥补市场的缺陷,从而释放人口巨大潜能,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北京城市规模发展的几点建议

3.2.1 北京城市规模的发展要坚持“两分法”

一方面,北京城市规模扩张不可避免的带来“大城市病”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教育医疗资源缺乏、土地供应短缺等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的发展路径表明,大型城市的人口聚集有利于人才之间智慧的相互碰撞并极大地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城市人口聚集有利于公共资源发挥规模效益的优势,改善公共资源的质量;城市人口聚集有利于促进不同行业之间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匹配,更加容易形成产业链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应客观分析北京城市规模扩张的利弊得失,充分看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益处,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趋利避害,以城市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3.2.2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使市场价格机制在调控城市规模上发挥决定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市场规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北京城市规模调控也必须遵循市场为主的客观规律,让价格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居住者存在一个成本选择问题,导致住房需求强烈,房价必然上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需求和供给程度也必然可以通过价格得以体现,价格机制也必然反过来对人口不断增加的成本给以反作用,最终影响居住者是否进入大城市的抉择。这些方面都会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自发进行调节,形成良性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应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简单的用行政手段取代市场作用,比如:人为的限制跨地区的人口流动,人为规定一个城市规模的承载力限额,对于超过限额的行为,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禁止。

第二,用价格机制解决城市规模扩张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运用价格机制,将污染和拥堵的成本分摊给造成这些问题的个体或组织,在成本压力下,这些个体或组织将重新考虑自身的抉择。在城市人口规模的调控方面,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城市合法就业生活,本身就意味着符合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所以,不应该人为的提出限制人口规模的行政政策。

第三,在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城市规模调控方面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政府要为城市规模发展提供合理的规划指导和公共服务;二是在出现外部性问题时,需要市场价格机制与行政手段进行合理匹配,最大程度应用市场价格机制解决问题,避免对城市发展产生人为阻碍;三是在不得不考虑应用行政手段调控城市规模发展时,要更加注重效率基础上的公平目标,实行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实现城市规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11月20日,公众对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期待终于尘埃落定。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我国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对于这一调整政策的出台,舆论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相关舆论报道量从20日开始进入大规模报道阶段,于21日达到报道高峰。截至11月25日14时,有关“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报道传播量在传统媒体中达到2514篇,自媒体中为4510篇。

由于此次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涉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因此参与报道的媒体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几乎所有城市的主要媒体均对相关消息有所涉猎。报道内容则多关注于自身所在城市规模定位的变化。

总体而言,有关本次调整的舆论意见多以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解读和相关领域专家采访为主,媒体评论文章较少,网民发言也保持谨慎观望态度,舆论整体对该政策表现出相对积极的倾向,称重新划分城市规模定位将有助于制定大小城市差异化发展政策。

社科院城市研究领域的几位专家认为,我国此前将城区人口超100万的列为特大城市,按照政策,对特大城市有很多限制举措,比如人才引进、户口迁移等。按照新标准,很多中西部省会城市不再是特大城市,这将给这些城市人口政策提供更大自,有助于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使得区域发展向着更加均衡灵活的方向推进。

第7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模;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专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经形成了几个大的城市群。城市群作为许多不同规模城市的集合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生地,它所包含的不同规模城市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有什么差别?文章将对此问题做简单的探讨。

1 关于城市规模和创新能力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古典时代的城市规模不大,最大的城市也不过百万人口左右,数量很少,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城市规模真正开始大规模增长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经过百年时间的发展,全世界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规模和人口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城市将不同才能、教育、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创新及其溢出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从国内和国外的实际看,大中城市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科技能力,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一定的经济规模基础是技术创新产生的土壤。我国城市规模在1978年后快速增长,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资金与人员投入越大,空间聚集效应越强,则越有利于技术扩散,其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在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探讨城市规模和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能在理论上给我国城市发展提供助力,对城市提升创新能力的实践也有启示意义。

2 我国典型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特点

城市群是特定区域上集中分布若干数量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以一个到两个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七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城市群的代表性,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典型城市群进行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比较平均,比例基本在50%以上,也有高度城市化的上海,比例为70%以上,副中心南京、杭州比例在60%以上。在区域上呈扇状展开,不同规模城市层次由大到小,从上海扩散到合肥徐州等地,有一些较大规模的城市夹杂在中间。区域内有大量的公路、铁路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有大量的产业和研究中心集聚在这一区域,城市之间联系紧密,还能通过长江辐射到整个全国的腹地:中游的中部地区和上游的西部地区。我国已经有打造沿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就是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示范来带动长江中上游城市。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的特点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香港、深圳为中心。城市数量较少,却具有全国最高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比例在2012年高达83.84%,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该区域也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中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将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约1300万人口的城市。珠三角城市之间高速路网丰富,交通便利,是广东省重要的科技资源,是该省主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同时是国内最大的高新技术带,在国际上也是重要的高新技术生产基地。珠三角城市规模的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

按照《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中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即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数都在20万以上,所以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可以划分为4类,不同地区规模分类见下表1和表2。

注: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研究暂不考虑香港、澳门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3 不同规模城市的技术创新: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分析

本章将通过对典型城市群中城市的四大指标进行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这四大指标是科研从业人员数、科研投入经费、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其中专利的种类分为三种: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通过对四大指标做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初步了解我国典型城市群城市的创新能力高低,投入的指标是科研人员数和科研投入经费,产出指标是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采用的数据来自各省、城市的科技统计网数据和知识产权局数据,考虑到各个城市数据的可得性,故采用的是2012年的数据。

数据来源:各城市知识产权局、科技统计局。

由上表的均值统计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城市都是超大城市投入最高,产出也最高;特大城市投入产出第二,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投入产出依次排列下来,可以看出科研的投入产出大体是符合城市规模等级的,城市规模越大,能投入的资源就越多,能够得到更多的科研成果,说明该城市创新能力越强,随着城市规模的减小,能投入的资源和获得的产出也就越少;说明在这两个典型城市群中创新能力是和城市规模密切相关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处于城市群中心地位的城市,其科研投入和产出一般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珠三角地区主要是广州、深圳两地科研投入和产出水平均领先其他城市;长三角地区毫无疑问是以四个超大城市领头羊,科研投入和产出水平均处在该城市群前列,其他城市投入和产出水平基本与规模等级大小一致。从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专利的产出上来看,城市规模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规模越大的城市创新能力越强。越大规模的城市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能够具备更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开明,李金昌. 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8(3): 666-672.

[2]曹勇,曹轩祯,罗楚,秦以旭. 我国四大直辖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6): 162-170.

[3]刘凤朝,孙玉涛,李滨. 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创新模式分析与能力评价[J]. 大连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19-24.

[4]仇怡. 城镇化技术创新效应――基于1990-201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1): 27-35.

第8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法入手。所谓城市规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结构与分布,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可以明确人口规模与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关系。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较为常用的有城市首位法则、城市金字塔、规模序位法则等等。本文主要借鉴城市首位法则进行次核心城市划分。该方法由马克·杰佛逊(Mark Jefferson)提出,用来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大量人口、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首位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首位率将首位城市(the Primate City)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领导地位的城市,通常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他城市。所谓首位度就是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概念,分别表示第一大城市与第二、三、四大城市的人口比值,公式如下:

    四城市指数S=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P1/(P2+P3+…+P11)

    式中,Pl,P2,…,P11(Pi代表排名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为城镇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在现实应用中,通常可以采用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来衡量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

    2、城市首位度方法的借鉴思路城市首位度方法,主要用于测算核心城市影响力,其采用的四城市、十一城市指标,无法对次核心城市进行合理描述,因为次核心城市不能无视大于其规模的城市的影响,且城市群中城市个数不可能恰好对应。不过可以借鉴城市首位度的思想,对城市群每个城市计算类似首位度的城市规模比重,进行城市规模序位排列分析,从而划分相应的次核心城市。。。[1]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因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故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由于城市化程度的差异,总人口数很大的城市可能农业人口很多、市区面积很小、综合实力不强。如保定市总人口超过1000万,而非农人口只有63万,整体实力显然无法与总人口1000余万,非农人口562万的天津市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总人口数无法体现真实城市规模水平,并且根据城市群发展形成理论,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发展阶段,非农人口能更好体现城市规模。所以,非农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总人口数作为城市规模的计算依据。

    3 我国部分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划分研究

    本文选取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华东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中南地区武汉城市群、西南地区成渝城市群为例,进行次核心城市划分研究。

    3.1、辽宁中部城市群: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沈阳占38%,具有绝对优势,是核心城市;鞍山、抚顺两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6.5%和15.9%,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 ,处于第二梯队,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辽中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沈阳 鞍山 抚顺 本溪 营口 辽阳 铁岭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298 128 124 83 51.5 58.7 33

    城市规模比重(%) 38 16.5 15.9 10.7 6.6 7.5 4.3

    3.2、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济南和青岛分别占21.4%和21.2%,具有明显优势,同为核心城市,半岛城市群为双核心城市群;烟台、潍坊、淄博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4.6%、12 

    3.3、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南充、自贡、德阳、绵阳、眉山、乐山、雅安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重庆和成都分别占29.2%和24.3%,具有绝对优势,是双核心城市群;绵阳、南充、自贡、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0.1%、8.6%和7.8%,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处于第二梯队,是成渝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成渝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重庆 成都 德阳 绵阳 眉山 乐山 宜宾 南充 自贡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393 327 61 135.7 82 41.7 89 116 103

    城市规模比重(%) 29.2 24.3 4.5 10.1 6.1 3.1 6.6 8.6 7.8

    3.4、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开封、新乡、作、许昌、平顶山、深河、济源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郑州市占23.6%,优势非常明显,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洛阳、开封、新乡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4.6%、14%和14.2%,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处于第二梯队,是中原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中原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郑州 洛阳 开封 新乡 焦作 许昌 平顶山 济源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168.8 104.3 100.5 102 81 48 81.8 29.25

    城市规模比重(%) 23.6 14.6 14 14.2 11.3 6.7 11.5 4.2

    3.5、武汉城市群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看,武汉市占到52.9%,是绝对的核心城市;黄石和孝感所占比重分别为8.5%和10.4%,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优势,为武汉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武汉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武汉 鄂州 黄石 黄冈 孝感 咸宁 天门 仙桃 潜江

第9篇:城市规模发展范文

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其次,建设用地扩张较快,导致耕地资源锐减;另外,城市土地闲置严重,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研究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水平。一般而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建设用地利用越集约,反之则越粗放。要素投入水平和要素使用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要素投入的主要表征指标,投资规模大小直接决定着城市用地量的增加和资金集约度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建设用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因此其利用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城市建设用地投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城市规模。城市是一个聚集了人口、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种要素的并且以人为主体的大体系。聚集的最终结果是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而城市范围的扩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由此可见,城市规模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3.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水平提高,意味着城市经济规模的增大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

4.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一般规律是产业等级越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也越高。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天津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演变,市内的第二产业用地不断地调整为第三产业用地,而城乡边缘第一产业用地逐步转化为第二产业用地。

5.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在城市不同的发展时期表现不同。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人口较少而土地较多,人地关系并不紧张,人均拥有的土地较多,土地价格也较低,投资者一般热衷于用大量而低廉的土地来代替资本,因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人地关系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变得紧张,土地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使得土地稀缺程度较高,土地价格也随着提高,于是大多数投资者更倾向用更多的资本投入代替土地,从而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程度。

6.政策制度。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深受区域政策制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耕地保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的锐减,同时也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起到了促进作用,激励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往更集约的方向发展。

三、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1.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灰色关联度来分析和确定系统因素间的影响程度或者因素对系统主行为的贡献测度的一种方法,是用灰色关联度顺序(简称为灰关联序)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大小、强弱、次序的方法。

2.影响因素选取。参考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依据上述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选取7个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规模、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口密度、政策制度。

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因素。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本文选取人口规模作为衡量城市规模指标。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般而言,第三产业产值越高,表明地区产业级别越高,因此选择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作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产业结构因素。人口密度是人地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因此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人地关系影响因素指标。对于政策制度而言,依据天津市颁布《区县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时间为界限,本文将2007年之前的农地保护措施赋值为0,而2007年及以后的赋值为1。

3.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依据上一节内容所介绍的求取关联度的方法,结合天津市1999-2008年的相关数据,得到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关联序为城市规模(X3)>城市化率(X4)>人口密度(X6)>第三产业产值比重(X5)>地区生产总值(X1)>固定资产投资(X2)>政策制度(X7)。城市规模的关联度最大,达到0.9653,即研究区域的城市规模变化一个单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则变化0.9653个单位;城市化率的关联度位居第二,为0.9639,其含义也可解释为每提高一个单位城市化率,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就提高0.9639个单位;人口密度的关联度也较大,为0.9557,即人口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增加0.9557个单位,依此类推。

以上分析表明,各因素对天津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的关联度都很高,除了政策制度外,其他因素的关联度都达到0.8000以上,这说明了所选因素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性强,也证实了因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四、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1.宏观调控,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固定资产投入,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