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第1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

一、引言

农村和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两种环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随后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相互协调。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达到了5127%,这个中国社会结构中历史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聚集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优先程度和相互关系,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以及具有“城市偏好”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的选择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来看,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975)在论述发展的型式时,提出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带来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的提高,从而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辜胜阻(1991)认为城镇化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资金,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土地制度会对城镇化产生制约。韩长赋(2002)认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实现小康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城乡统筹考虑,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两个题目一起解。尹成杰(2012)认为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在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方面,郑鑫(2005)论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不够重视农业现代化,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刘玉(2007)认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主要因素在于农业与现代工业、服务脱节、农民与城镇居民脱节、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韩长赋(2012)认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协调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孙云霞(2009)通过构建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来计算两者间的协调度,结果发现我国大陆各省市区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区域差异明显。曾福生等(2011)通过选择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加权计算城乡协调度水平,认为湖南省城乡协调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对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

综合来看,学者们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二者均为对方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在资源配置方面产生一定的相互制约。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学者们大多通过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认为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缺乏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其中已有的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性研究中,局限在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评估,没有从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角度对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进行综合量化测评。

因此,为了量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并计算其系统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协调度函数,测算二者之间的协调系数,以此量化分析中国近20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情况。

二、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依照严格标准选择出来的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构成。通过测算每个层次的权重和得分,可以得到系统的综合得分。

(一)系统构建原则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量化这些影响因素的效应,我们依据几个原则来构建系统。第一,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观察、评议和测试等方式确立评价指标;第二,系统性原则,要求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指标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即各个评价指标能够全方面、多层次、高效率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状况;第三,层次性原则,即评价体系应该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出系统变化的实际情况;第四,可操作性,即数据来源需要确实有效、可以获得,降低指标之间的冗余程度;第五,可比性原则,即保证数据统计口径和测算方法的一致性,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

(二)系统得分测算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AHP模型来确定各层次权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各层次的综合得分。

在系统分析中,为了更全面完整地说明系统受到的各种影响,会选择多方面、多层次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所选取的每个指标都反映出某种影响因素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系统整体中的统计数据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为了解决在研究多个变量时因变量太多导致的相关性和复杂性,可以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降维),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将能反映变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提取出来。本文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步骤有:

第一,对每个子准则层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KMO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对抽样充足量的测度;巴特利球体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过小、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表明变量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当KMO检验系数>05,巴特利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

第三,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累积贡献率选出主成分,一般认为,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因子,可以选作主成分因子。

第五,根据选择作为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因子得分,计算出各主成分总得分。

将各子准则层主成分得分矩阵与权重矩阵相乘,得出指标体系综合得分。

三、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评价结果

(一)城镇化系统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从数量上的发展转向内在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构建城镇化系统时,依照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我们除了考虑传统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考虑了城镇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等。具体指标见表1。

(二)农业现代化系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伴随着农业生产手段的改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优化等变化。因此,在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应该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水平出发,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综合考量。具体指标见下页表2。

通过比较各层次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层次权重(结果见表2),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农业现代化系统综合得分,见图2。

四、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协调度

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和内在关系。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可以看成是为了实现系统整体有序发展的目标,各系统间相互配合、相互调整而形成的各自自身状态、相互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两个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估,是对各系统实际发展水平的观测值与其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时的协调值接近程度的定量描述。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选取4个维度26项指标构建新型工业化系统,选取4个维度22项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利用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文章建立了协调度标度函数测算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城镇化系统与农业现代化系统总协调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4-1999年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较好,即这段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因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的弱质性和相对较低的农村发展投入回报水平,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城市发展建设中,结果导致城镇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越来越好,而农村依靠政府投入的发展则缓慢滞后。2000-2006年,城镇化水平离农业现代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步改变,政府开始着力进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并逐步为进程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打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2007-201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又开始变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和支撑力不足。

总体来看,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效果明显大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说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不可能光依靠从农业农村获得资源要素的积累,而将城镇发展收益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则会带来良好的效用。在我国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包括加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1991:《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2] 韩长赋,2012:《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的几个问题》,《农村工作通讯》第16期。

[3] 刘玉,2007:《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6期。

[4] 南江波,2004:《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生产力研究》第8期。

[5] 孙云霞、叶金国,2009:《我国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评价研究》,《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5期。

[6] 王维国,2000:《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 杨万江、徐星明,2001:《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 尹成杰主编,2012:《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9] 曾福生、吴雄周,2011:《城乡发展协调度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第1期。

第2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空间非均衡;Dagum基尼系数;Markov 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8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 Dagum 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 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 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 j∈N,∑j∈Npij=1,i 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 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 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 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 0,2013年则上升到0.254 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 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 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 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 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 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 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 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 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 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 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 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 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 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 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 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 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 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 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 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 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 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 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 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 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 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 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 [ZENG Fusheng, GAO Ming. A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 factor, with a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3(1): 24-39.]

[2]辛岭,蒋和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XIN Ling,JIANG Heping. Setting up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6):646-650.]

[3]GIBBONS D S, KONINCK R, HASAN I.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regions of malaysia and indonesia[R]. Westmead, Farnborough: Teakfield LTD,1980.

[4]BAHIIGWA G, RIGBY D, WOODHOUSE P. Right target, wrong mechanis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3): 481-496.

[5]周迪,程慧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5-35. [ZHOU Di, CHENG Huiping. Evolvement of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1): 25-35.]

[6]李丽纯. 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 7-14. [LI Lichun. Th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ostmodern agricultur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3(12): 7-14.]

[7]夏春萍,刘文清.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 [XIA Chunping, LIU Wenqing. A empirical research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based on VAR model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2(5): 79-85.]

[8]周战强,乔志敏.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 [ZHOU Zhanqiang, QIAO Zhim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10): 12-15.]

[9]陈锡文.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 经济研究,2013(2):4-6. [CHEN Xiwen. Build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 [XU Dawei, DUAN Shanshan, LIU Chunyan.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llaboration and mechanism design theory[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2(2):8-13.]

[11]尹成杰. 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 [YIN Chengjie. A few questions about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rural economy an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 中州学刊,2011(3):73-76. [WANG Yongsu. Try to talk about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1(3):73-76.]

[13]吴振明.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 [WU Zhenming.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s an example[J].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2(7): 101-105.]

[14]王贝.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 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 Be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 [J]. Urban problems, 2011(9): 21-25.]

[15]苏静.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 Jing. China’s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D]. Changsha:Hunan University, 2015:107-108.]

[16]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4):515- 531.

[17]刘华军,赵浩.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5):44-53. [LIU Huajun,ZHAO Hao. Spatial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J]. R&D management, 2013(5):44-53.]

第3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制约因素;资本投入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的高效运行,要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系统环境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它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及实现现代农业后的一种状态。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资本投入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以资本投入作切入点研究农业现代化进程时,包括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资本投入。

1.物质资本投入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依据物质资本投入为载体。以某种生产工具所代表的某种技术水平足以判断采用该技术的时代是处于何种历史发展阶段,所以,以物质资本投入推进生产工具的技术改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2.技术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推动力。为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基础,注入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结构,还可以改变农业的管理体制、劳动方式及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应用,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扩散过程其实质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得越广泛,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但技术扩散的速度却因地而异,正是由于技术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导致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水平在不同地区的差异。适应自身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缩短现实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结果就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人力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源泉。科技进步的快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较小,影响较大的是技术的应用程度,即技术的扩散速度,而扩散速度又受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如:资金来源、生产者的能力、技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等,其中以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尤为重要,其他各项因素都要通过人才能起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964年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就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做了系统阐述。美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实施以知识替代资源的战略,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农业现代化强烈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过去农民可以勤劳致富,现在却必须“科技致富”、“知识致富”,这正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要求。没有人力资本的有效投入,技术的应用及扩散将受到阻碍,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有人力资本这一能动性的价值作保障,才能使各项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发挥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

研究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必须对目前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测评。测评方法较多,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是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由于该法过程规范,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揭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技术与农业经济问题之间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遵照综合性、全面性原则以及单指标的客观性、独立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则,参考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统计局2000年制订的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曾于2001年制订的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江苏统计年鉴》中农业现代化情况的统计指标、权数及标准值和江苏省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与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6类17个指标,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江苏省、2002-2005年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评,得知其实现度分别为64.2%,67.1%,68.8%、71.3%①。

由测评结果可知,江苏省近年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在逐年上升,但上升速度不快,前三年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到2005年刚刚进入初级阶段②。实现程度的上升除其他因素外,与资本投入的加大有直接关系;江苏省近年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可能与我们所设计的指标标准值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里的标准值参考了发达地区的指标标准值,而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比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快,这是由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的。

从全省范围看,现代化标准值的实现度较高的类指标依次有:生产条件(得分15.8%)、结构与水平(12.5%)、农民生活水平(12.0%);其他分项指标得分较低;子指标中得分较低的主要有:劳均粮食产量、劳均农机动力,劳均耕地面积等,相对于第一产业比重来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得分也不理想。

从测评过程及其结果,分析其内在的一些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增长滞后。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276.3元,比2004年人均4 753.9元仅增长10.99%,增速较慢。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标准值实现度2002-2005年分别为49.9%、52.9%、59.4%、65.9%,均低于对应年份的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我们应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2.江苏农业经营规模较小。2005年,全省农业劳均粮食产量2 678.49千克,现代化标准值实现度17.86%,劳均农机动力2.96千瓦/人,实现度49.3%,劳均耕地面积0.464公顷/人,实现度46.4%,这几项指标值的实现度都远远低于该年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71.3%。当然,这与江苏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有关。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已成为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道路上攀登新台阶。

第4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农产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通过种养、加工产品、供销,农工商链条式综合经营,将农产品生产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会促使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的发展,同时,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也会促进农业技术的革新和设备的推广使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是农业现代化不断建设的过程。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人类通过一系列的改造自然,使得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产生。这种系统不仅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而且还要求坚持良性循环的思想,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不断投入

    高新技术不断投入,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的智力化操作,改善农作条件,科学推进农工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二)信息化的影响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技术及其他通讯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在影响着农业,农业的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的网络化,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农业规模化和工厂化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的工厂化是用现代科技装备,将作物从播种、生长、浇灌、施肥到收获整个过程都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优化农作环境。

    (四)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农村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保护、培植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的良性发展。以前人口的增加、机械化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加快,都不同程度地加重环境问题,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变得尤为重要。未来的农业发展,会抛弃现今的以消耗大量化肥、农药、石油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微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为主的高科技方式。当今时代细胞遗传工程、生物学等学科飞速发展,并开始服务于人类,将这些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农业的一些问题现在也变成可能,这样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思路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创造主体,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偏低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因而,只有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现代化意识及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塑造农民的现代性。另外,还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农村的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还要从政策上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使得农民的子女通过努力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使得他们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

    在科技的推广过程中,科学地建立一些不同层次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并加强科技综合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广的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科研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发展创汇农业技术,加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要做到物质上的优化,更要更新管理理念。首先要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农民经营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5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关系

在我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对各类工作关系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保证可以发挥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工作作用,使其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推广含义。主要就是为农业社会服务进行延伸处理,在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民提供农业相关技术指导,全面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保证可以满足农民在劳动中的需求。同时,在农业推广期间,相关部门可以站在农民发展角度考虑各类问题,创新工作形式,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文明化发展程度,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第二,农业推广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指导服务,保证可以根据农村需求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其次,具有服务特点。农业推广属于社会化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市场数据和信息、产品加工服务等,建设专门的推广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相关推广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最后,具有科学化特点。在农业推广期间,会对各类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推广,根据新时期下农业发展需求,完成科技推广任务,以此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1]。

2农业现代化概念与特点

2.1农业现代化概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形式等。对于农业现代化技术而言,就是相关部门用科研方式,研发农业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管理而言,就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农业管理工作水平。

2.2农业现代化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部分区域已经建设了农业水利工程,可以优化灌溉体系,在提高灌溉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第二,科技与管理相结合。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相关部门已经将农业科技与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利用创新方式为人们营造健康的农产品市场。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先进的包装与运输技术支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成效,还能满足其发展需求[2]。第三,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向着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专业化而言,国家已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引导农民开展专业生产工作,在节约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对农业用地进行整合,提高规模化经营经济效益,满足农民实际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化发展而言,主要就是国家已经开始引导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发展,相关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抵御市场农产品的销售风险,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3]。第四,农业教育与技术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期间,农业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国家已经开始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国家已经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农业教育活动,安排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农业技术转换成为农民的劳动生产技能,在提高农民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培养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创建新时期农业人才体系,保证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3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

在新时期下,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建设完善的方针政策,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联合,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提升其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在此期间,需要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将农民作为主体,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对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推广,建设完善的农业服务组织体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服务工作,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保证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推广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案,建设专门的服务组织,完善新时期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标准,保证自身工作质量。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要建立考核机制,将农业推广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挖掘工作人员潜能[4]。

4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需要做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管控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朝玉.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探析[J].科学种养,2016(3):227-228.

[2]唐红兵.新时期农业推广的内容及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J].北京农业,2014(30):312.

[3]邓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研究[J].魅力中国,2013(31):276.

第6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鉴于此,笔者从二者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运用耦合理论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方法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2]。从协同性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及其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的走向,即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因此,本研究构建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耦合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2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最后通过协调度函数计算2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

1.1耦合度模型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Capacitivecoupling)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得到n维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原始模型。定义C2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由公式(2)可知,C2介于0和1之间。当C2趋向于0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系统处于耦合失谐状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当C2趋向于1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系统处于高效耦合状态,即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者高度耦合。

1.2权重确定计算权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但这2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往往会使评价的结果发生偏差。本研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信息熵是指事物属性及标识的集合或反映事物信息量的集合。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

1.3协调度函数根据前述模型可计算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程度,它对于判断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作用的强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耦合度并不能反映2个子系统之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函数,通过计算2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真实反映2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情况。耦合协调度函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协同效应;a,b为待定系数,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同等重要,因此,a,b同取0.5。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D以及2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耦合系统按照协调度的高低划分为4个一级分类层次和12个二级分类层次(表1)。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川西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历年的相关统计资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多层次、连续性、独立性、系统性等原则,兼顾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效益、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U1),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U2)。具体指标体系列于表2。

3结果与分析

根据信息熵理论,求得指标体系的权重(表3)。再根据耦合度函数、协调度函数求得2个系统耦合度(C)、综合调和指数(T)、耦合匹配度(D)(表4)。将2009—2013年川西4个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导入ArcGIS,分析5a来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图1)。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川西地区的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雅安市2009—2013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跨越了几个类别,可以从地区及时间跨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地区上来看,雅安市、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同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甘孜州与阿坝州。2012年以后,雅安市与凉山州的耦合协同发展的水平达到了优质协调发展的程度。从具体协调类型上可以看出,凉山州除2012年外,其他年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发展要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而雅安市正好相反,5a间农业现代化建设都要略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说明雅安市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凉山州、甘孜州和阿坝州。甘孜州与阿坝州截止到2013年,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从具体协调类型上来看,都是经济发展严重超前,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009—2013年5a间,耦合协调度上升最快的是雅安市,凉山州略有上升,甘孜州与阿坝州则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雅安市在2009年处于失调发展阶段,经过5a的发展2013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凉山州虽然上升幅度较缓,但除2009年处于勉强调和阶段外,其他年份都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甘孜州与阿坝州5a来基本维持在同一阶段,耦合协调程度并未有明显的改善。

4结论

第7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安徽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6-11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4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Anhui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national and central region, as well as accompanied by women oriented phenomenon, reasons for the ageing and its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Anhui were pointed ou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plying the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ood security; land circulation; Anhui

诙力一直是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正加紧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受到严峻挑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流向非农业产业和城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进而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并导致农业的不景气,甚至产生衰退[2]。如何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安徽的现代农业,是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之一。

1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

1.1 安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人口老龄化同样具有城乡差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3]。据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安徽常住人口总量达到 6 030万人,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2.24%;另据2014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同期安徽省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2.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由表1可知,综合比较2005~2013年安徽省老年人口系数和同期的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发现除2009年外,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从2005年的10.87%上升到2013年的12.74%。可见,安徽农村老龄化表现出与全国平均水平一样的特征,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城镇水平,农村人口老龄化极其严峻。

1.2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高龄化、妇女化形势严峻

国际劳工组织把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划为老年劳动力人口。当劳动年龄人口中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在15%以上者为老年型劳动年龄结构,而在15~64岁成年劳动力群体中,50~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现日趋增高的态势时则称之为劳动力高龄化[4]。由表2可知,安徽在2006年底,仅51~60岁一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占比就达18.59%,已经超过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年型劳动年龄结构15%的标准,尚未将41~50岁和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中符合规定的人数计算在内。若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进行估算,安徽农村老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至少达到30%,远远超过国际规定。此外,表2的农业普查数据还显示,安徽农业劳动力高龄化(51~60岁和60岁以上占比)程度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水平,且年龄越高,安徽劳动力高龄化程度越大。在51~60岁年龄段内,安徽农村常住劳动力占比为18.59%,全国平均水平为17.10%,中部平均水平为17.80%,安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在60岁以上年龄段,安徽农村常住劳动力占比为10.02%,全国平均水平为7.89%,中部平均水平为8.43%,安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另外,安徽农业劳动力不仅呈现出高龄化现象,还表现出妇女化现象。安徽农业男性劳动力占比(49.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83%)和中部平均水平(50.35%),而安徽农业女性劳动力占比(50.54%)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17%)和中部平均水平(49.65%)。总体来看,安徽农业劳动力早已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和妇女化现象,且这一趋势在不断加重。因此“农民荒”、“‘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写照,农业发展危机与农业后继无人等问题随之而来[2],安徽尤为明显。

2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化现象,是社会老龄化、流动人口涌向外省、农村高龄老人被迫从事农业、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安徽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然而为保证粮食安全及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上[5]。因此,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必须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稳定发展。

4.1 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支撑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效率的源泉主要有两个,一是规模扩大带来的效率提升,二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7]。不管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还是利用农业技术,这都对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挑战。基于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十分严峻的客观情况,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素质、技能水平,鼓励新型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现代化农业装备,无疑是推进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此外,懂得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的农业人才,了解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型职业农民都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生力军和人才基础,都需要政府大力培养、重点支持。

4.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

城镇化的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进而使安徽的农业生产对新的主体产生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11]。然而,在中国传统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农业面临家庭承包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15]。现阶段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带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造成大量土地浪费,懒人农业和老人农业现象普遍,妨碍农业生产大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因此,为保证农业生产、粮食增收,安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进而实现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 杨长福,张 黎.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22-526.

[2] 何小勤.r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3] 林 宝.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J].西部论坛,2015,25(2):79-87.

[4] 李 澜,李 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6):61-66.

[5] 李 F,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6] 沈茂英.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政策调整[J].西北人口,2013(1):90-95.

[7] 夏正彦.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4市6县调查数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07-111.

[8] 冯 献,崔 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269-273.

[9] 贺雪峰.为谁的农业现代化[J].开放时代,2015(5):36-48,6.

[10] 毛 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改革,2012(10):9-21.

[11] 孔祥智,周 振.“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4(7):42-49.

[12] 纪志耿.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反思――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持续增产的悖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38-46.

[13] 姜向群,刘妮娜.我国农村老年人过度劳动参与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3(12):73-77.

第8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

1现代农业的概念

何为现代农业?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农业的生产、管理、到销售过程进行优化,让农业能够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使农业发展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现代农业之所以称之为现代农业,与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将现代化的科技引入农业。高科技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等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应用备受注目。如今,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能够让高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为各国所关注。在这种条件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推动力量,其所涉及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都与当今的科技发展热潮息息相关。智慧农业的到来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将来更进一步的科技化推进做好了准备。

2智慧农业的概念

所谓智慧农业,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技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通过设置的各种传感器和网络对农作的生长周期进行测控,通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并对农业作业进行指导,以最高效的资源利用、最低的成本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最低的风险使农业得到最好的发展。智慧农业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推动现代农业更进一步发展,其高科技的利用,科学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分析指导无疑都将农业现代化的因素融入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智能农业的发展将现代化的成分带入农业之中,推进了农业的更新变革,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智慧农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3.1智慧农业推动高科技发展,推进新技术运用于农业

科技的兴起带动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中所运用的高科技种类非常多,如电子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都是当今时代迅速发展起来高新技术,智慧农业是将这些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农业之中,使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得到更新。它改变了以往劳动作业中繁杂的人力劳动以及经验判断,采用更加科学的实时监测与实时状况分析,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了更好的判断,能够随时随地补充农作物所需的养分,给以农作物生长过程最好的照料。通过传感技术的应用,更丰富了农业作业的检测力度。大数据的收集,改善了农田作业制度,将高科技的数据化管理应用于农业,推动农业管理模式的科技化。物联网的建立使得农业的产业模式更加丰富,加深了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这些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无不推动农业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而这些应用的推进同时也扩展了高科技的应用范围,使这些高科技又在不断的实践中更新,进一退推动其在农业中的作用。智慧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更是农业的技术革新,智慧农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作业的手段变化,使农业作业管理

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智慧农业给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应用,技术的革新,更使的农业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智慧农业对农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智慧农业是通过传感器反馈,然后经过大数据处理得到的农业实时数据,这一点在老的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上实现了非常强的突破。老的传统农业对农业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管理,主要通过勘查、观测,做出经验性的判断然后对农业进行管理,缺乏实际评测的准确性,往往在管理中人为因素比较强。而智慧农业一改以前的管理模式,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对农作物生长时的土壤酸碱度、空气温度、湿度及作物的缺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每时每刻的问题的发现,对于各指标不足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控,同时对于作物的管理也免去了很多人力。在管理模式上,更多的是以数据分析为主,通过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作物阶段性的成长数据反馈到数据库,经过一系列审核,评测之后,有专家综合各种数据资料对作物整体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析,进一步指导农民农业的作业方向,从而使农业作业更具科学性与预见性。这种管理模式摆脱了以往对农业生产的经验判断,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管理更加现代化。

3.3智慧农业要求农民的作业更加科学化,职业技能更加专业化

智慧农业发展带动了高科技发展,使得农业的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更要求农民的职业素养能够达到更高的要求。首先,智慧农业中运用的高科技比较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从业者有更高的知识含量。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操作必须能够熟悉善用,能够对农业作业的各项数据的进行读取分析。其次,农业从业者要善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对农业操作、农业作业进行把控。再次,农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农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符合农业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只有具备了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所以,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的技术发展,更要求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得到提高,符合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总体来说,智慧农业的应用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推进。智慧农业将高科技应用于农业当中,将传统农业进行转变,使农业的生产、作业、管理更加现代化,使得农业更符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科技的进步来拉动农业的发展,让新的技术融入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之中,同时也让从业者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更加专业化、高素质化。不管从生产、管理、还是人的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使得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能够更加顺利,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高。智慧农业的出现实实在在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因智慧农业的到来更加迅捷。

4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4.1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智慧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场农业的高科技革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更将现代化的技术融入农业,我们应当推动农业的智慧化发展,以此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通过智能农业的高科技应用,来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特征,让农业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4.2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推动智能农业发展

智能农业发展能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各级政府应结合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引导,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有实力的农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到智能农业的发展中来。同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规划、激励与引导是智慧农业融入农业的发展之中,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4.3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

第9篇: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

知识经济是一种智能经济,知识资产是知识经济最为关键的要素资源,是知识经济核心竞争力本源。知识资产作为经济要素资源与传统的要素资源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它是生产力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知识经济形态下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价值增值的根本动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产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日益明显,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关键要素资源。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正从机械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向信息化发展,农产品供给多元化,知识、信息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以提高效率、市场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主,向高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信息集约的现代农业发展。而我国是在发达国家进入信息时代才进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前,我国农业处于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叠加时期,必须加快信息化的步伐,把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实现最新意义上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知识资产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深刻的积极影响,为农业知识的创新并参与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提高了农业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农业信息化和信息知识产品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附着性要素,通过劳动工具、生产者和劳动对象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改进农机具的技术性能,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劳动对象,节约各种经济资源,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信息知识资产应用与农业管理,提高了人们对农业经济增长过程的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摘自《改革》(重庆),2006. 6.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