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垃圾处理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处理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垃圾处理的意义

第1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随着农村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离,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持续递增,加之农村村落分散,基础建设落后,以及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性,垃圾随意倾倒司空见惯,使农村面临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不断恶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目标相去甚远。垃圾处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案  由: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置,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垃圾产生成分繁多、数量增加。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较前更为复杂,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农用地膜、药瓶、电池、电瓶等难降解有机物质成分占很大的比例。这些垃圾释放出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又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2、垃圾堆放点多面广。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单位,村民们把垃圾随意倒在河塘、路边、村口等。垃圾侵占公路、蚕食农田、阻塞河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目前,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填埋。填埋方式不仅占用已经十分稀缺的土地,更是严重污染周边土壤、空气以及地下水,危害我们甚至子孙后代生存环境。而垃圾要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必须先进行垃圾分类后再进行处理。垃圾分类处理不仅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

措  施:

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加以行政手段,统筹安排,大力实施。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

一、试点先行。选择有一定基础的乡镇作为试点,突出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配套、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根据垃圾的产生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垃圾分类处理场地建设规模。由职能部门对分类垃圾箱配套建设标准,予以强制性规定,并做好有关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探索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对积极参与的农村群众给予适当奖励。做到边探索边总结,以形成有推广意义的经验,为推广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二、广泛开展媒体宣传。1、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编制专题栏目、互动节目、公益广告、新闻报道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2、扩大群众参与宣传活动面,适时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在喜闻乐见之中,不仅使垃圾分类得到宣传,还为民众所知晓、理解、支持与参与营造氛围。在媒体广泛宣传之下,将垃圾分类知识广而告之,进入千家万户。

第2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垃圾渗沥液; 生化加膜法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77-001

一、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与日俱增。垃圾不但污染环境,破坏城市的美观,而且还传播流行性疾病,如何解决城市垃圾的问题迫在眉睫。目前世界上有三种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二、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垃圾渗沥液回喷炉膛燃烧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春秋冬3季的垃圾渗沥液产生量不大,完全可以实现回喷炉膛燃烧,并且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由于夏季雨水增多,垃圾渗沥液产生量较大,大量回喷炉膛燃烧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容易造成烟气的二期污染。所以回喷炉膛燃烧方式受垃圾渗沥液量影响非常大,不能处理大量渗沥液,少量的渗沥液是完全可以的。

三、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该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反应器(UASB)+A/O+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工艺”。工艺先采用涡凹气浮,去除进水中绝大部分SS和重金属离子,而后进入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出水进入反硝化与硝化池,进行反硝化与硝化反应,以去除污水中的NH4+-N,为保证最后出水达标,后续新工艺设置了MBR和NF膜处理工艺。

2.技术要点分析

2.1工艺预处理。进水首先要经过预处理而后进入后续反应池,污水先经过涡凹气浮,以去除悬浮物及Hg、Cr等重金属,减少对后续生化系统的控制,同时对后续的MBR和NF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2.2UASB。UASB具有污泥浓度高、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的特点,采用中温发酵时,系统容积负荷一般为10kgCOD/m3・d左右;同时,该系统无混合搅拌设备,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上升运动,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的污泥层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UASB污泥床不填载体,可节省造价及避免因填料发生堵塞问题;在UASB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应区内,通常可以不设污泥回流设备。

2.3反硝化及硝化。对于接触反硝化池,其具有如下优点:

a.生物膜法的多样化,从种属上说,膜法比污泥要丰富的多;

b.膜法生物多,比污泥要多5~20倍;

c.剩余污泥量少;

d.有机物负荷和水力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小,恢复比较容易;

硝化池的池体分二级,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化。

3.2.4膜生物反应器(MBR)

MBR是生物处理与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其通过膜对曝气池出水进行过滤,水中SS被截留回到生化反应器。膜分离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泥水分离技术,提高了生化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使生化处理效率更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系统占地面积也远小于传统工艺。

电厂设计的MBR膜采用分体浸没式,利用膜的截留作用将SS及污染物截去,而后将污泥部分回流至反硝化池增加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部分输送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而后脱水最后进行焚烧处理。MBR膜设备放置在车间内,方便运行操作与检修。

2.5纳滤(NF)。MBR出水进入NF系统,可去除大部分的BOD、COD、TN、SS、重金属、大肠杆菌和色度等。另外,NF能透过单价离子,不至于使浓缩液盐含量越来越高,这样可以获得高的浓缩倍数,同时因透过部分单价离子,使膜两侧的渗透压降低,可大大降低运行费用。

四、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艺正常运行所需的条件要求较高,如气浮过程加药量的控制,厌氧、硝化、反硝化阶段对进水的T、DO、pH、水力停留时间等的控制,而膜处理系统中对进水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建议严格控制各反应阶段的运行条件,并在UASB前增加热交换器,以提高进水的温度,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另外在NF系统之前增加过滤器,以满足NF系统对进水的需求。

总之,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效果显著,出水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经过处理后的渗沥液排水达到国标一级A标准,将此部分排水回收用于生产,即减少了排污,还降低了部分买水的费用。

1t渗沥液生化加膜法的处理成本为15元/t(包括药剂、电费和人工),1t渗沥液回喷的处理成本为0.139t×850元/t(标煤)=118元,影响发电成本4083000kJ×75%/8959.6kJ/kWh(额定工况汽机热耗)×0.589元/kWh=201元,该垃圾电厂每天垃圾渗沥液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为210t/天,排污费1元/t,购买中水0.5元/t,每吨渗沥液可以节约资金为118+201+1+0.5-15=305.5元/t。

参考文献:

第3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的确,在肩负基础设施建设重任方面,中国兼具相应的能力与意愿。中国在与基础设施相关的资源、经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世界领先,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油气管线等领域比较优势明显,并且业已收获了颇丰的参与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知识。

此外,在与基建相关的机器设备制造方面,中国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为化解富余产能,中国政府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充分运用资源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加强与新兴国家的合作,特别是针对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缺失的国家和地区,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优势产能输出国外。

对拉美一方来说,改善基础设施这一任务可谓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该地区基础设施状况普遍缺失。横向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特别是与发展阶段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相比,拉美地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覆盖面积层面,还是其相关服务的运行效率层面均表现不尽如人意。

纵向来看,近20年来,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该地区对基础设施需求日益膨胀。贸易开放度大幅提升引起区域进出口贸易量迅猛增长,但这导致物流成本高昂的弊端,同时也对更加健全的道路运输和信息技术网络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各国政府正视基础设施短缺现状;城市化进程发展过快,基础设施供给无法赶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致使拉美各国在该领域供求矛盾越发彰显。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对消费更加优质的基础设施拥有更强烈的期待,但相对于各国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言,该地区基础设施呈现严重的滞后性。

基础设施供求不平衡性的加剧严重制约了拉美的长期发展潜力,但却为兼具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与投资意向的中国带来了机遇。拉美亟待改善落后面貌的诉求,可谓正中中国企业下怀。因此,近年来,双方基础设施合作案例层见叠出,如在能源部门,中国国家电网进入巴西市场,致力于该国输电线路的建设,再如葛洲坝集团参与阿根廷圣克鲁斯省水电站建设项目;在交通部门,最具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当属备受关注的横跨南美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工程;在电信部门,中拉共同推动通信和网络信息技术合作,有意参与智利建设跨太平洋光缆项目。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二重奏”

在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框架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一宏大课题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实施产能输出计划,践行“走出去”战略。以基础设施“走出去”为突破口,从而实现以资本驱动带动产能输出,能够为我国探求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一个有效的“抓手”,有助于深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而拉美一方,近五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对经贸结构过于向初级产品倾斜的拉美国家尤为不利。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一系列掩藏在外部环境向好的五年繁荣期(2003-2008年)下的经济结构顽疾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且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经济运行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脆弱性凸显、系统性风险发生率较高。

因此,拉美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欲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举措也有助于各国摆脱初级产品路径依赖,从而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但鉴于地区基建能力与资源的缺失,基础设施资本的“引进来”成为各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一剂“良方”。各国在吸引区外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经验、资源等要素方面采取了相当程度的优惠措施。

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认为,对于中拉双方而言,基础设施资本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既可以为双方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燃眉之急”,又不失为一项能够触及国家内部结构性痼疾、并有益于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拉美融资瓶颈的中国“破解法”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新自由主义政策影响下,拉美各国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共支出大幅削减。尽管21世纪以来一系列左翼政权的上台使这种局面有所好转,但据统计,1985-2010年期间这一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GDP占比从3%跌至1.6%,其间最低水平未及1%。为了填补公共投资的缺失,私人部门作为“公共预算外募资”的重要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越发活跃,致力于将其投资和专长运用到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中。

然而,纵然私人资本获得了较快增长,但拉美地区基础设施融资仍存在三大问题:从总量上来看融资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不少新兴经济体;资本分布严重失衡,过度向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倾斜,如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各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普遍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受不同时期国家国有化与私有化政策倾向影响,呈现“钟摆式”波动。

鉴于这种缺失,以及当前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一方面,拉美各国积极寻求“外援”,吸引外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可否认,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增强会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对低迷的地区经济表现产生提振效果。另一方面,自2013年以来,推动中拉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贸易引擎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逐渐显露疲态,驱动作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拉整体合作新框架下的另外两大动力源――投资和金融,将肩负起引领新时期中拉合作转型升级的重任,对此,基础设施领域无疑是一项能够将二者有效融合的绝佳选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拉美各国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技术,很多有益的主张被迫搁浅。此外,除了“单打独斗”以外,地区各国也不乏“同心协力”的尝试,最重要的当属2000年“南美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的出台,这一机制作为拉美推动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努力,旨在实现地区交通、能源、通信的联通。然而,尽管这一动议雄心勃勃,但最终受制于融资约束,很难形成大的建树。但是这一平台的搭建却为中拉在该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开辟了道路,因为拉美基础设施平台面临的融资缺口与中方正在积极筹建的融资渠道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多边融资平台的构建层面进行了重大的努力和尝试。世界范围内,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相继成立,这些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多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倾斜,业务领域直击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希望通过这些机制的构建,一方面为资金短缺的欠发达国家谋求另一种出路,另一方面,为激励我国以更加自主的姿态参与国际金融新体系的构建,进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全面铺开做准备。

第4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固体垃圾;处理途径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ural used more widely, agricultural economy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all kind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of degradation, ru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lea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pollutants discharged by and threatening the rural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solid waste,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way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is very necessary.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ural solid waste handl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effective approaches.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Solid waste; approaches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农村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各种消费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因此,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成了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固体垃圾处理技术几经不能够满足大量的垃圾处理要求了,大量的固体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使生物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农村固体垃圾的分类

农村固体垃圾的分类有许多种:如果根据化学性质分,则可以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如果根据危害状况分,则可分为一般垃圾和有害垃圾;如果根据形状分,则可分为泥状垃圾和固体垃圾。而现在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垃圾分类,即矿业固体垃圾、工业固体垃圾、农业固体垃圾等。当前,我国农村的固体垃圾可以分为农作物秸秆垃圾、塑料残膜垃圾、牲畜养殖垃圾、生活垃圾、乡镇企业垃圾等。

二、农村固体垃圾的危害

农村在我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占地面积广,因此,农村固体垃圾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造成的环境危害更是多方面的。首先,固体垃圾对土地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污染,固体垃圾的存在占据一定的土地面积,而且垃圾堆放地常常是苍蝇、蚊子众多,加剧了疾病的传染,而且一些有毒的垃圾,经过风化作用以后,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其次,固体垃圾对水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固体垃圾一旦遇到雨水的冲刷,就很容易流入河流,导致大量的水生动植物死亡,有的固体垃圾很容易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资源中,威胁到农村人民的饮水安全;再次,固体垃圾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农村固体垃圾在长期的堆放过程中,由于温度、水分等的作用,一些有机垃圾发生的分解,导致有害气体的产生,甚至有的腐败的垃圾产生非常大的腥臭味,大气污染严重,遇到刮风天气,小颗粒的垃圾漫天飞舞,不仅腐蚀了空气,更威胁到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农村固体垃圾的预处理

农村固体垃圾的预处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时在分选作业之前进行预处理,其中包括筛选、破碎等,以此使固体垃圾的被分成适当的级别,这样更有利于进行下一步工序;另一种情况是在垃圾的最终处理前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具体指对固体垃圾的破碎、压缩等,这样的处理方便了垃圾的运输、储存、以及填埋。农村固体垃圾的预处理技术事实上主要就是筛选、破碎等,这样工作通常都是用物力或者化学方法来完成的。

四、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方法

当前,我国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肥、焚烧和填埋三种。

(一)堆肥

堆肥一般是针对有机垃圾的,具体是指在人工的控制下,通过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然后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等的发酵作用,人为地促进有机垃圾的分解。堆肥是一种地质疏松、泥土味浓厚、深褐色的物质,跟腐殖质的土壤非常相似,也有的人称之为“腐殖土”,是一种肥效非常好的土壤调节剂。我国农村固体垃圾的堆肥主要包括秸秆、牲畜粪便、污泥等,其中畜生的粪便堆肥和秸秆堆肥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焚烧

农村固体垃圾焚烧技术已经有了130的历史了,当今,不论是焚烧技术、还是焚烧设备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了。固体垃圾焚烧是指将固体垃圾防治在焚烧炉中,然后将其燃烧,把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再回收,以供发电或者供热。焚烧的烟气通过净化以后再排出,一部分剩余的残渣被使用于其他的用途。固体垃圾焚烧有一些其特有的特点,比如处理量大、没有危害,而且可以进行资源的二次利用等。这种固体垃圾的焚烧技术不仅在我国的应用很广泛,而且已经咋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在固体垃圾的焚烧处理中,有一部分农村采用的露天焚烧,资源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我国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历史非常悠久,许多农村都是把秸秆作为生活的燃料,或者是供牲畜食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农村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秸秆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了生活燃料与牲畜食用的需求,这也就使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填埋

固体垃圾填埋技术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固体垃圾填埋的过程包括:首先要进行固体垃圾的分检;其次,要把固体垃圾送入输送机,在这个工程进行之前,最好要将能够利用的废纸、废塑料等清理出来,然后利用电磁设备将金属垃圾从中分离;再次,根据固体垃圾的大小进行分类,然后把不同类别的垃圾放入不同的机器中;最后,要将经过发酵的有机垃圾进行烘干、杀菌,然后再进行机械研磨,最终把有机肥料包装销售,还有一部分垃圾经过粉碎、研磨以后,将其与粘土掺和,最终用于空心砖的制造。

(四)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

当前,我国已经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农村提供了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我国政府针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有区别地采取了相关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财政支持和项目支持。政府对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给以了一定的财政补助,这样既能保证农村固体垃圾处理的有效性,又能提高垃圾处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大力支持农村开展垃圾处理的项目,对这些项目给予肯定,并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助。因此,农村固体生活垃圾服务在固体垃圾的处理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总结:

当前,在城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成了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的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就必须妥善处理农村的固体垃圾处理问题。因此,研究处理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措施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黄开兴.王金霞.白军飞.仇焕广.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现状与模式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06).

第5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餐厨垃圾;预处理;厌氧消化

中图分类号:X799.3;S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001-03

餐厨垃圾处理是近年环保行业新兴的热点领域,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8年以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基本以饲料化小规模作坊式生产为主。2010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的颁布,国内餐厨垃圾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逐渐成为热点,同年,重庆黑石子餐厨厂(处理规模500t/d)建成投产,引进瑞典相关技术,采用厌氧消化产沼发电工艺,开启了国内餐厨垃圾大规模厌氧产沼利用之路。2011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五批共100个餐厨垃圾试点城市,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今在建和已建餐厨垃圾处理厂超过120座,总计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日,吨投资约60万/吨,超过70%以上处理厂采用厌氧消化产沼工艺,沼气利用方式主要为发电自用余电上网或沼气提纯制CNG工艺。

1 工程概况

2012年,常州市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的选拔,成为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第二批候选城市。项目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为200吨/日,主体工艺采用ACS(Automatic continuous separation)预处理工艺+ CSTR(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厌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自用,沼渣堆肥处理,沼液经脱水后与填埋场渗滤液一同处置,项目于2016年初建成并试运行。由于沼气发电、沼渣堆肥属于成熟工艺,本文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重点探讨餐厨垃圾预处理及厌氧消化设计及运行参数分析。

2 餐厨垃圾成分及理化性质

根据现场运行监测数据,常州市餐厨垃圾的成分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常州市餐厨废弃物具有以下特性:

(1)含水率高,含水率高达约85%;

(2)易腐性,富含有机物,有机干物质占总固体物质高达85%(干基);

(3)油脂含量高,可达到1.3%。

现场餐厨垃圾照片如图1所示。

3 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

3.1 ACS预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将接收输送系统送来的餐厨废弃物破碎制成浆料,同时将餐厨废弃物中的轻物质和部分不易破碎的重质物分离出来,此外还需对餐厨垃圾中的油脂进行分离,以减少由于长链脂肪酸对厌氧生物反应的抑制[1]。

ACS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接料、分选、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等步骤,具有自动化连续运行、无需人工干预、处理效率高、故障率低等优点。现场预处理工艺设备照片如图3所示。

(1)接料步骤。收集车将餐饮垃圾倒入料斗中,其底部设置螺旋输送机,同时料斗底部开孔用于沥水,通过输送泵将沥水输送至分选一体机。

(2)分选步骤。自动分选一体机集破碎、轻物质及大块杂物分离于一体,具有一体化程度高、功能完善、结构紧凑、杂质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有机物损失

(3)制浆除砂步骤。自动分选后的物料进入带有螺旋输送装置的蒸汽淋洗系统,对浆料进行增温,升温后的物料进行挤压脱水固液分离,挤压脱水固相进入水力制浆机制成浆液,经除砂后泵入厌氧前端均质池。

(4)油水分离步骤。挤压脱水液相进入油水分离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相离心机及碟式离心机组成,经两级离心分离的油脂含杂率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餐厨垃圾中的杂质得到分离,大部分油脂被去除,有机质被制成8mm以下的浆料。

3.2 CSTR厌氧消化设计参数

厌氧系统采用中温CSTR厌氧消化罐,餐厨垃圾经过30天左右的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经脱硫后发电利用。厌氧罐主要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4 运行参数分析

项目调试后,目前已正常运行将近1年,餐厨垃圾经ACS预处理+CSTR厌氧消化工艺后的运行参数详见表3。

4.1 预处理浆液水质分析

由表3分析可知,预处理后浆液含固率约10.4%,COD约96165.8 mg/L,氨氮约356.5mg/L,总氮约1580mg/L,pH值约3.9。从进出料总氮与氨氮变化来看,进料中总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为主,较低的pH值表明餐厨垃圾往往在收运及预处理阶段已经发生部分水解酸化。

4.2 厌氧消化罐内参数分析

由于本工程采用CSTR厌氧消化罐,其罐内物料处于全混状态,日常监测取样从顶部、中部及底部取样后计算平均值作为日监测数据,厌氧消化罐内物料参数详见表4。

由上表运行数据可看出,2座氧罐内物料pH基本稳定在7.6,大于7.2,而中性偏碱性的厌氧消化有利于产甲烷菌的生长,厌氧消化产沼效率高[2];经厌氧消化后有机质被大量降解转变为沼气,COD降解率约97%;厌氧罐内物料氨氮含量较高,平均约为1757.6 mg/L,而氨氮既是微生物重要的营养物质,并提供厌氧消化体系部分碱度,但其过量后会对厌氧消化体系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厌氧消化系统失稳[3],因此,氨氮指标在今后的运行中应严格监控;厌氧消化VFA/碱度是监测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4],正常的厌氧消化系统碱度不应低于2000mg/L,本系统碱度超过10000 mg/L,VFA/碱度在0.1-0.2之间,表明系统耐酸碱冲击的能力较强;厌氧系统单罐平均产气量约6585Nm3/d,容积产气量约1.6Nm3/d,产气水平属于合理范围,从而验证了整个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5 结语

(1)从常州餐厨垃圾处理厂实际运行来看,基于ACS预处理+CSTR厌氧主体工艺,具有极高的自动化水平,适合常州餐厨物料特性,项目投产至今运行稳定。

(2)从预处理后浆液理化性质来看,餐厨垃圾往往在收运及预处理阶段已经发生部分水解酸化,因此设备的设计选型应特别注意防腐问题。

(3)厌氧消化系统是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核心,从COD降解率、氨氮、VFA/碱度来看,厌氧消化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但今后应注意氨氮累积可能带来的厌氧系统稳定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巧玲,等.含油量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2]韩艳霞,等.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产沼气的试验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6月.

第6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MBR纳滤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不断建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何处理垃圾渗滤液成了一个需要迫切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控制垃圾渗滤液产生的影响,国家环保部于2008年4月颁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2008),对新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出水COD标准限值由100mg/l调整为60mg/l。为满足新标准的要求,本文推荐采用MBR-纳滤处理的工艺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1垃圾渗滤液的性质

填埋垃圾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和各种渗入填埋场的水混合后,如总量超过了填埋场垃圾的极限含水量,多余部分就以渗滤液的形式排出。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有COD、BOD、氨氮、SS、pH、细菌、大肠菌群等。垃圾渗滤液水质的特点见表1。

表1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

指标 特点

色味 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一般在2000~4000之间,有较浓的腐败臭味;

pH值 填埋初期pH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pH可提高到7~8,呈弱碱性

BOD5 随时间和微生物活动增加, BOD5也逐渐增加,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高峰值,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随后BOD5开始下降,到5~6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CODCr 填埋初期CODCr略低于BOD5,随着时间的推移,BOD5急速下降,而CODCr下降缓慢,从而CODCr高于BOD5。渗滤液中的BOD5/CODCr的比值较高,说明渗滤液较易生物降解,封场后2~5年中BOD5/CODCr的比值逐步降至0.1,后期难生化降解成分占主要。

SS 一般多在300mg/l以下,垃圾填埋高度愈高,SS值下降。

P 渗滤液中含磷量少,生化处理中应适当增加与BOD5相当比例的磷。

重金属 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重金属含量很低,一般不会超过标准,但若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时,或填埋盖土为酸性红壤时,重金属含量增加,超标可能性大。

细菌 渗滤液含有毒有害物质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大肠杆菌数量很大。

渗滤液水质受垃圾组成、成份、填埋方式、季节、垃圾分解不同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化范围较大。国内部分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见表2。

表2国内部分地区垃圾渗滤液水质单位:mg/l,pH除外

BOD5 CODCr SS NH3-N pH

漳 州 2000 4000 300 500 6~9

宜 昌 1500 3000 600 300 6~7

上 海 200~4000 1500~8000 30~500 60~450 5~6.5

杭 州 400~3000 1000~5000 60~650 50~500 6~6.5

广 州 400~2500 1400~5500 200~600 130~600 6.5~7.8

2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

国内垃圾渗滤液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回灌法、物化法和生化法。循环回灌法处理能力有限,操作环境差,不适于年降水量大的南方。物化法处理成本一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生物处理分为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好氧与厌氧结合处理法。目前生物处理法国内应用较多的一般为好氧和厌氧的组合工艺。组合工艺主要适用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在氨氮的质量浓度较高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先氨吹脱,再进行生物处理。组合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污泥沉淀性能好,经济合理,技术成熟,已在废水治理领域广泛推广,但是对于可生化性低,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毒性高的废水,则处理效果较差。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采用氨吹脱-厌氧生物滤池-SBR工艺,设备运行良好,出水稳定达标。

近年来,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反渗透成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方法,这是由于反渗透具有高效的截留污水中溶解态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反渗透的缺点和不足日益显露,主要是操作压力大,能耗较高,设备损耗大,维护管理困难。为克服上述缺点,减少操作难度,各国的研究者相继把目光转向了操作压力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的纳滤技术,本文主要介绍MBR-纳滤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3MBR-纳滤处理工艺

近年来,国内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发展较快。由于MBR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了生化降解,不存在浓缩液需要进一步处理的问题,单一的MBR工艺出水不能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的排放标准,往往需要配合NF、RO、活性炭等后续处理工艺以满足新的渗滤液排放标准。目前青岛小涧西垃圾填埋场、北京北神树垃圾填埋场、佛山高明白石坳填埋场、哈尔滨西南垃圾填埋场等多家垃圾处理厂采用MBR十NF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处理规模最大的为佛山高明白石坳填埋场,处理规模达到860t/d。MBR十NF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常见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MBR+NF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

3.1 MBR

MBR是生化反应器和膜分离相结合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用膜分离(通常为超滤)替代了常规生化工艺的二沉池,大大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受二沉池对污泥沉降特性要求的影响,当生物处理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继续提高系统的去除效率很困难,往往需要延长很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只能少量提高总的去除效率,而膜生物反应器中,由于分离效率大大提高,生化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可从常规法的3~5g/L提高到15~30g/L,可以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减小了生化反应器体积,提高了生化反应效率,出水无菌体和悬浮物,因此在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提高出水水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超滤膜组件主要由不对称管式陶瓷膜元件构成。陶瓷膜元件是一种无机膜,是将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结合而构成,其内外表面为致密层,层面密布微孔,膜孔径0.05μm,中间是多孔支撑层。超滤过程很容易形成污染而导致通量大幅度衰减,因此需要定期清洗。清洗时可以选强酸强碱作清洗剂,也可进行反向冲洗。

MBR的主要特点:①能有效降解主要污染物COD、BOD和氨氮;②100%生物菌体分离;③出水无细菌和固性物;④反应器高效集成,占地面积小;⑤污泥负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⑥无需脱臭装置;⑦运行费用小。

3.2 纳滤

在MBR反应器系统后加上纳滤,纳滤的作用是截留那些不可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COD,污水经纳滤系统进一步深化处理后,可使出水COD降到60mg/L左右,保证出水的达标排放,同时MBR工艺作为NF的前段处理工艺也有效地保障了纳滤的处理效率。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NF后的各项截留率指标如表3所示。

表3垃圾渗滤液经纳滤处理后的截留率

项目 进水 出水 截留率(%)

pH 6.3 6.4 /

COD(mg/l) 17000 700 95.88

BOD5(mg/l) 480 280 41.62

NH3(mg/l) 3350 1420 57.61

SO4(mg/l) 31200 2345 92.48

Ca2+(mg/l) 2670 187 93.00

Mg2+(mg/l) 1030 72.7 92.94

Na+(mg/l) 10900 5010 54.04

纳滤净化水回收率80%,纳滤过程中产生20%的回流浓缩液,采用混凝沉淀进一步处理。实践表明,使用具有混凝和吸附作用的复合型混凝剂(主要含FeCl3),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混凝沉淀后上清液回调节池。纳滤回流液回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由于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在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相对停留时间延长,微生物得到有效驯化,难降解有机物也能部分降解,不会产生难降解有机物在系统中的富集现象。

3.3 污泥处理系统

渗滤液处理站的污泥来自生物处理的剩余污泥和纳滤回流液混凝沉淀产生的污泥。为了发挥生物处理的剩余污泥的生物吸附作用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工艺流程把生物处理的剩余污泥排到纳滤回流液混凝沉淀系统(即污泥浓缩池),经过混凝沉淀和污泥浓缩,上清液溢流回调节池,浓缩污泥通过污泥泵抽送到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饼运送垃圾填埋区进行填埋,滤液经收集后用泵抽送到调节池。

4结论

MBR-纳滤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受原水水质影响小、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和占地面积小等明显优势,随着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膜产品的逐步国产化,MBR-纳滤工艺处理渗滤液的优势开始逐渐展现出来,随着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出水要求的提高,该工艺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7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电厂

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快速增加,按照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年产生垃圾440公斤推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将年产2.64亿吨生活垃圾,产液量按20%推算,年需处理渗滤液5280万吨,而垃圾发电厂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又占了总量的40%,如何把大量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达标处理,是垃圾发电厂环保的首要任务。

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采用的处理技术相对要求较高,国内主要采用三段式处理技术,就是从三阶段进行处理,并有多处调节设施的设置,可确保整套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一、技术应用

三段式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三个阶段为:预处理系统、生化反应系统、污泥处理系统。

(一)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调节池反应池1预沉池1氨氮吹脱池pH调节池反应池2预沉池2厌氧中间池排污过滤器加热系统厌氧反应器沉淀池。调节池是调节渗滤液进水水量,缓解运行压力,降解部分COD。在反应池1里投加混凝剂和碱,提高水体的pH值,确保后续预沉池的沉淀效果和氨吹脱进水的DH值要求。

预沉池1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在反应池1产生的大量絮体,去除污水里的悬浮物和部分COD。脱塔是调节污水pH值至10以上,先进行预曝气,然后通过提升泵打入吹脱塔循环吹脱,去除氨氮。 PH调节池中加入酸对污水进行pH回调,以利于后续的厌氧

生化处理。

反应池2里投加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

预沉池2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在反应池2产

生的大量絮体,去除污水里的悬浮物和部分COD。

经过厌氧中间池的提升泵把废水打入厌氧反应器中,起到了调节和缓冲作用。

为了保护后续的超滤膜,在厌氧反应器进水前加了排污过滤器,去除废水中的小颗粒物、绳子、头发等。

加热系统安装在排污过滤器之后,用于加热进到厌氧反应器的废水,使反应器的水温达到30℃-35℃。

厌氧反应器是进行厌氧反应,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降解有机物。

沉淀池把厌氧反应器溢流来的废水利用重力作用进行沉淀处理。

(二)生化反应系统

生化反应系统工艺流程:反硝化池硝化反应池一接触氧化池MBR膜处理系统纳滤膜处理系统。

从厌氧反应器过来的废水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后溢流进入反硝化 池,在池内装有液下混合搅拌装置,使反硝化作用更有效进行。

硝化池内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气装置提供氧气。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并使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接触氧化池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训化,使其在曝气的作用下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MBR膜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曝气池里的混合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把处理合格的水从曝气池里分离出来,把浓缩污泥返回曝气池,提高曝气池里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有机废水的生化效果。

纳滤膜处理系统是去除水中多余的COD和盐分。

(三)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沉淀池污泥污泥浓缩池压滤机。

每天产生的污泥和絮凝后的纳滤浓液进入污泥浓缩池沉淀浓缩,浓缩污泥从池的底部抽出,经过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污泥进行固化,渗滤液打回调节池重新进行处理。

二、经济致量分析

第8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SBR工艺垃圾渗滤液应用现状

1 我国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与SBR工艺的简介

1.1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及我国目前采取的常用处理方法

我国城市的垃圾产量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且处于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处理通常使用填埋法,在填埋过程中,因垃圾物本身就有水分,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重力的物理压力作用下,垃圾中的污染成分会随着水分溢出,再加以降雨、地下水、地表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就形成了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透液属于废水中最难降解的一部分,它的这种性质源于垃圾的处理方式、组成成分及处理地点和气候等因素。其水质特点具体如下:第一,内含多种污染物且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其中不乏有大量致癌物质,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极大隐患。第二,水质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一般为1200-54412mg·L-1。第三,有较高含量的NH3-N,大约是1000-3000mg·L-1,去除该物质将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国目前采取的常用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方法、回灌法及生物处理方法,前两种方法成本较高,且脱氮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局限性强。后一种方法节能效果好且能实现高效脱氮,普遍被人们接受,SBR工艺就是其中一种。随着对污水处理技术要求的提高,SBR工艺已成为新时代的渗滤液处理方式之一。

1.2 SBR工艺的简介

SBR是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此工艺主要是根据间歇性的曝气方法来运行的,该技术的别名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核心技术是由SBR反应池组成的,反应池集进水、初沉、生物降解反应、排水,再次沉淀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活性污泥回流装置。SBR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可调试运行方式以除去氮和磷,SBR工艺也具有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运行稳定灵活、工艺简单、耐冲击负荷、工艺简单且占地面积少、节省费用且便于维护、泥水分离效果好、活性污泥高、可实现脱氮除磷等优点,因此SBR工艺技术在渗滤液处理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2 SBR工艺应用于渗滤液处理的常用操作流程

SBR工艺处理渗滤液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等系列过程。SBR处理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水箱、水泵、电磁阀、水流量器、搅拌电机、曝气头、充气泵、气流量器、排水斗。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进水:进水期是原废水或经过简单处理的废水流入SBR反应器,然后进入反应池。首先打开电磁阀,使水泵得以工作,将水箱中的污水注入另一端水泵。此时,水流量器对水流量进行检测,其余装置不工作,持续适当时间后,闭合电磁阀,使水泵停止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反应器的水位不宜超过50%,进水时间避免连续而是保持断续的。在进水期内,一定要注意反应抑制因素,比如反应物的积累和进水速度。还要及时调整曝气时间与方式。

(2)曝气:在这一阶段充气泵开始工作,通过曝气头将空气注入水箱。气流量计开始对空气的流量进行检测,保持其余装置不工作。使该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充气泵的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3)搅拌:此时搅拌电机开始工作,不断搅拌水箱中的物质,停止其余装置的工作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度可事先设定),然后结束搅拌机的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4)沉淀:这一阶段停止所有装置的工作,使水箱中含有的杂质得以沉淀,保持一段时间停止。这种充分的沉淀有利于释出不良污染物。为了缩短周期,也可以根据适当的条件对沉淀时间进行调节,以便及时地将泥与水分离开。

(5)排水:此时打开电磁阀,使一个水箱中的清水通过排水斗排入另一个水箱,最后排往别处,期间其他装置不工作,维持一段时间后闭合电磁阀。但反应器内必须保有一定量的活性泥污,以便供下个周期使用。

(6)闲置:闲置期主要是为处理渗滤液的下一个周期进行准备的,在此期间,不再进水或曝气,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反应进行脱氮处理,以便使活性泥污获得活力、有效发挥其吸附的能力。

3 SBR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实例

目前,SBR工艺处理渗滤液在我国有很大的应用。如:上海交通大学与澳大利亚BHP公司合作,使SBR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获得应用和推广,不过现在还处于初步阶段。近年,武进夹山垃圾填埋场在运用SBR的同时,采用厌氧及混凝法对渗透液进行处理,最终使得COD含量为1780.3mg的水质去除了63%CO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鞍山垃圾填埋场采用UASBF-SBR组合技术工艺对COD含量10000到15000、NH3-N含量800到1500mg、SS含量2000到4000的水质进行处理,最终使得垃圾渗滤液的进水水质到出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变,基本能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常德市环卫处桃树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使用SBR工艺和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选用较好的设备,其中采用隔振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来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特点采用梯田式布局,培植了近30亩人工湿地,最终使COD、NH3-N等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企业采用SBR工艺来处理渗滤液,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SBR工艺处理渗滤液技术会慢慢趋向于成熟,并且能被人们所理解接受。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强大,我们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发展的代价,而是要做好环保工作,这才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积累经验,通过SBR工艺做好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试验研究,从而有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凌.S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及改进探讨[J].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10(10).

[2]沈耀良.新型废水处理——人工湿地[J].污染防治技术.2011(1).

第9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

何爱丽,刘 捷,马肖容,杨 云,赵万红,杨惠云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氟达拉滨+马利兰(Flud+Bu)”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3.2mg/(kg·d)×2~4d;非血缘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d)×3d;供者为其HLA配型相合的同胞或非血缘;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合计CD34+细胞3.0~8.03×106/kg(平均4.29×106/kg),单个核细胞6.74~13.51×108/kg(平均9.01×108/kg);采用“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重建造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STRDNA证实均为完全供者植入;1例急淋L2患者在移植后早期(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预处理;氟达拉滨;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ludarabine plus busulfan conditioning regimen fo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in treating leukemia patients. Methods Of the 6 patients, 2 had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in their chronic phase, 2 had acute lymphoid leukemia, 1 ha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1 ha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ansformed from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The conditioning regimen included fludarabine 30mg/m2·d for 4 days,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busulfan 3.2mg/kg·d for 2 to 4 days, and rabbit 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 2.5mg/kg·d for 3 days in patients with unrelated donor. The number of infus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was 3.0-8.03×106 CD34+ cells/kg (average of 4.29×106/kg) and that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as 6.74-13.51×108 cells/kg (average of 9.01×108/kg). Cyclosporine and shortterm methotrexate were used to prevent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Results No severe regimenrelated toxicity occurred in any of the patients. Five patients achieved hematopoiesis recomstruction with their full donor chimerisms confirmed by STRDNA analysis. The other one had leukemia relapse within one month after HSCT. Except the earlyrelapsing patient who died later, the other 5 patients remained alive without relapse in the followup duration of 8 to 20 months (median of 10 months). Conclusion The conditioning regimen with fludarabine plus busulfa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malignant diseases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 The longterm efficacy needs further evaluation.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leukemia; conditioning regimen; fludarabine; curative effect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但常规的“Bu/Cy”(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1]常伴有较高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对年龄较大、全身状况差和重要脏器功能缺陷的患者不能耐受。我们采用“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alloHSCT,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3~49岁(平均29岁)。病例分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5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1例。诊断根据张之南等主编的《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2];接受alloHSCT前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患者处于化疗后部分缓解(PR)期,另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处于化疗后完全缓解期(2例CR1,1例CR2)。并发症:1例49岁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陈旧性结核导致的孤立肾。

1.2 移植方法 6例患者均接受alloHSCT,其中4例为HLAA、B、DRB1位点全相合同胞移植,2例患者接受由中华骨髓库提供的非血缘无关供者移植,其中1例为HLAA、B、DRB1、Cw、DQ位点(10/10)全相合,另1例为上述位点中1个位点不合(9/10相合);ABO血型相合5例,主要、次要均不合1例。供者均在移植前3~4d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μg/(kg·d)皮下注射动员造血干细胞,移植当天经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给患者,受者按体重共输注单个核细胞数6.74~13.51×108/kg(平均9.01×108/kg),CD34+细胞数3.0~8.03×106/kg(平均4.29×106/kg)。

1.3 预处理方案 全部患者采用“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其中5例患者为“清髓”移植方案,即氟达拉滨(Flud)3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Bu)3.2mg/(kg·d)×4d,在非血缘移植患者静脉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d)×3d;合并孤立肾的CML患者采用“非清髓”移植方案,即氟达拉滨3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3.2mg/(kg·d)×2d,ATG 2.5mg/(kg·d)×2d。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的预防在同胞移植患者采用环孢霉素(CSA)+短疗程甲氨喋呤(MTX),即CSA 2.5mg/(kg·d)分2次静脉注射,从预处理第1天开始,维持血药谷浓度在150~250ng/mL,一般在移植后1个月左右改为口服,移植后+60~+90d开始逐渐减量,维持应用达6~12个月;MTX:15mg/m2静脉注射(+1d),10mg/m2静脉注射(+3和+6d)。非血缘移植患者在CSA+MTX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MMF)1.0~1.5g/d口服,+60d后MMF减量至停用(患者一般资料及预处理方案详见表1)。

1.4 支持治疗 全部患者入住层流无菌病房,全环境保护,间断输注辐照血小板和红细胞,在“粒缺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1.5 植活及嵌合体分析 造血干细胞植活标准,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持续3d,血小板计数>20×109/L,连续1周不输注血小板。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即实时定量(realtime)RT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l或WT1基因的表达来监测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全部供、受者(包括移植前、后)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荧光标记的多重PCR扩增DNA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来鉴定供者干细胞植入情况。血型不合供、受者监测移植后受者的血型变化。观察时间截止到2009年8月,中位随访时间10(2~20)个月。

2 结 果

2.1 移植后造血重建及患者的生存状况 5例患者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1(8~12)d,无输注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3(12~13)d,其中接受“非清髓”移植的CML患者未发生“粒缺”和血小板

2.2 移植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所有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均未发生出血性膀胱炎、重症感染或出血、VOD、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在静脉应用ATG期间出现寒战、高热的血清病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体温恢复正常。4例患者在移植预处理后出现轻至中度消化道黏膜炎症,经加强护理,应用抑酸及黏膜保护剂等1周左右症状消失。包括“孤立肾”的CML患者在内,所有移植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损害,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经保肝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realtime PCR监测血清巨细胞病毒DNA定量发现,3例患者移植后+60d内出现CMV血症,经更昔洛韦5mg/(kg·12h)静脉注射治疗2周后病毒定量转阴。2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1例表现为局部皮疹的Ⅰ度aGVHD,经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另1例为非血缘移植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减量过程中出现局部皮疹伴肝功能损害的Ⅱ度aGVHD,CSA加量后症状消失。可评估的慢性GVHD(cGVHD)发生2例,1例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皮肤色素沉着及局部皮肤色素脱失,并伴有反复的口腔溃疡,皮肤活检病理提示cGVHD,该患者目前为移植后20个月,免疫抑制剂已全部停用,在持续观察中;另1例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时表现出全身皮肤瘙痒伴肝功能中度损害,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

2.3 移植标志物检测 除早期复发死亡病例外,其余5例患者在移植后20~30d内检测外周血白细胞STRDNA证实均为完全(100%)供者植入;其中1例ABO血型不合患者在移植后45d左右转为供者血型,移植后患者情况详见表2。表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特征

3 讨 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处理的目的是清除体内原有的造血细胞,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或肿瘤细胞,同时抑制受者的免疫,从而保证供者健康造血干细胞的植入,以达到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重建。因而预处理过程常采取超大剂量的放、化疗。经典的“清髓”移植方案如THOMAS[3]提出的全身照射TBI 1200cGy+环磷酰胺60mg/(kg·d)×2d及SANTOS[1]提出的马利兰4mg/(kg·d)×4d+环磷酰胺50mg/(kg·d)×4d(Bu/Cy)预处理,都可能会产生对机体主要脏器的损害以及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献报道,常规的Bu/Cy预处理相关并发症高达20%~50%,并随受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加[4]。降低预处理的强度,利用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 GVL)效应减少白血病复发的“小移植(minitransplantation)”或称“非清髓移植(nonmyeloablative transplantation)”方案[5]能减少预处理有关的死亡率,但与经典方案相比白血病的复发率增加。

2003年来自德国和美国西雅图的联合研究报道[6],应用氟达拉滨30mg/(m2·d)×4d和口服马利兰4mg/(kg·d)×4d的预处理方案,治疗42例高危CML和MDS患者(平均年龄52岁,供者为HLA全相合的同胞或非血缘),结果全部患者完全植入,100d内的预处理相关死亡率只有7%,随访13~27个月的OS和DFS分别为42.4%和34.9%。2004年美国Anderson癌症中心[7]报道,用氟达拉滨4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130mg/(m2·d)×4d的预处理方案治疗74例AML和22例MDS患者,1年预处理相关死亡率和治疗相关死亡率仅分别为1%和3%,1年OS和DFS在所有患者中为65%和52%,而在接受移植的完全缓解病例中高达81%和75%。研究者称该方案为一种低毒、清髓的预处理方案。ALYEA等[8]回顾分析了50岁以上的患者中采用非清髓“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移植[Flud 30mg/(m2·d)×4d,注射用Bu 0.8mg/(kg·d)×4d]与经典的环磷酰胺+全身照射(TBI)清髓移植方案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发现尽管接受“氟达拉滨+马利兰”非清髓移植方案的肿瘤患者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46% vs. 30%),但由于非复发死亡率比清髓移植患者明显减少(32% vs. 50%),故1年和2年的总体生存(OS)率前者均优于清髓移植。结论是氟达拉滨+马利兰非清髓alloHSCT总体疗效至少与经典清髓移植相当。

我们从2007年开始应用“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治疗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迄今为止收到较好的疗效。6例患者均安全耐受移植,未发生严重的预处理相关并发症。5例患者重建造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同传统Bu/Cy移植相似,且全部达到100%供者植入。随访至今的OS和DFS率均为83.3%(5/6)。1例合并“孤立肾”的49岁CML患者,因其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正常的50%,故我们在预处理时采用非清髓方案[Flud 30mg/(m2·d)×4d,Bu 3.2mg/(kg·d)×2d],并应用ATG保证造血干细胞植入,结果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STRDNA检测也达到了100%供者植入,观察至今无白血病复发,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类似“孤肾”病例接受alloHSCT的报道。普遍认为清髓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率在20%左右,复发因素与细胞类型、移植前瘤细胞负荷、HLA配型以及有无GVHD等都有关。本组研究中1例L2患者早期复发死亡,总体复发率未高于传统移植。另外采用“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移植的患者发生GVHD的比例较高(aGVHD和cGVHD各发生2例),但没有2度以上的重型aGVHD。分析原因应与Flud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而一旦供者造血干细胞成功植入,不受Flud免疫抑制,因而能在受者体内起到较明显的抗宿主和清除残存肿瘤细胞的作用,减少白血病的复发。总之,“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是一种低毒的移植前预处理方案,对机体的损害比传统Bu/Cy或TBI+Cy方案小,降低了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扩大了移植适应证。由于本组研究的例数较少且随访时间尚短,长期疗效仍需观察评估。

参考文献

[1]SANTOS GW, TUTSCHKA PJ, BROOKMEYER R, et al.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non lymphocytic leukemia after treatment with busulfan and cyclophosphamide [J]. N Engl J Med, 1983, 309(22):13471353.

[2]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THOMAS ED, BUCKNER CD, CLIFT RA, et al.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nonlymphoblastic in leukemia first remission [J]. N Engl J Med, 1979, 301(11):597599.

[4]DEEG HJ, SHULMAN HM, ANDERSON JE, et al. Allogeneic and syngeneic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in patients 55 to 66 years of age [J]. Blood, 2000, 95(4):11881194.

[5]SLAVIN S, NAGLER A, NAPARSTEK E, et al. 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 therapy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lethal cyto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J]. Blood, 1998, 91(3):756763.

[6]BORNHAUSER M, STORER B, SLATTERY JT, et al. Conditioning with fludarabine and targeted busulfan for transplantation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J]. Blood, 2003, 102(3):8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