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优先序
一、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政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政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政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政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政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政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政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政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关键词: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一、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2.原始农业发展策略——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这种耕作技术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来。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阶段,进入了所谓“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二、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传统农业发展历程水平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
2.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策略——精耕细作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三、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于19世纪40年代结束。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于 20世纪初期结束。其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2.近代农业发展策略——机械化、自动化
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四、现代农业及其发展策略
1.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2、“精耕细作”即“精细耕作”,是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也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3、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耕种;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进入文明时代,耒、耜成为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4、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人们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5、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扩大推广,铁器和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魏晋南北朝,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直至隋唐,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 优先序
一、引言
有关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总结出各国金融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方面带有的规律性的趋势。其后麦金农与肖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认为有选择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农村经济的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退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政策设计让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服务,使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需求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在制度上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发展的优先序依据。
二、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 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政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政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政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政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政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政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政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政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领域或直接由政府组建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保险。
3.在非农生产领域要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的进入,在政策上为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或提供贷款提供方便,吸引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J].财贸经济,1995(5)
[2]叶敬忠 汪淳玉: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谢婷婷: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 学术交流, 2007(3)
[4]熊军: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 商业现代化, 2006(4)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摘 要 题】农村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小农经济/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结构
【 正 文】
一、土地制度和小农经济:“二元均衡”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趋势
西方制度经济理论指出,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制度绩效。因此,以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经济效率时,必须考察特定的产权安排背景。事实上,在经营方式和效率等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其特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在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合法的制度安排下,土地的兼并成为一种不可抑制和逆转的必然趋势。兼并者为了从土地资源中获取更多的地租收益,有最大限度扩大土地规模的激励。在一定的技术生产条件下,他会选择能够最大化其地租收益的人地结合比例,这与资本主义中企业家行为选择存在着相似之处,就是以最佳的规模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大土地所有者会根据土地占有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假定技术条件是一定的),来决定租佃或雇佣劳动者的多寡,吸纳或渗出农业劳动者,产生如傅筑夫将中国的土地兼并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比较研究后指出的,土地私有和兼并造就了大量的农业无产者,使中国的租佃关系中土地所有者一方能够对租税进行极端索取,对农民残酷剥削,农民只有以此作为交换才能与土地相结合,从而“在形式上也形成了像鸟一样无拘无束的无产者”。[1]
这些农业无产者失去生产资料又不能全部被大土地所有者吸纳,就产生了极大的生存危机。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城市工商业不够发达,农业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没有渠道渗出,游离在生产领域边缘,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和威胁统治者生存的一个群体。因此,国家就必须担负起安置流民的责任。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国有土地平均分割,给无地农民经营。这就是均田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一种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的土地制度安排。国家将国有土地平均分配给他的编户齐民,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稳定可靠和最大限度的租税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当国家使土地承担起这种农业失业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时,对于人地结合的比例是否为一定技术前提下的最佳规模,可能考虑的就会比大土地所有者欠缺得多。
马克思在论述这种小农经济时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2]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不断扩大的应用。[3]据此,长期在我国史学界就有观点认为,这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不能发展的根源,甚至造成了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近年来开始出现其他角度的分析,认为这样的经营特点造成了高效的农业,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赵冈就认为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较合适的经营方式。一来是农业生产所要求的最佳规模不大,二来因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农业生产工作的监督很难,因此监督费用会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很多。其次,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耕作的各个环节工作质量无法按规定的标准来逐一检查,各环节步骤质量的好坏,只能从最后收成的好坏多寡体现。这样一来,家庭农场因依靠家庭成员而具有可靠的激励机制,比大规模农业生产要有较大的优势。这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耕作方式,是在井田制私田经营中,以及土地私有后自发形成的经营方式。国家在为了安置个体家庭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的均田制度中,沿袭了这种经营方式。对于大土地所有者,多采用租佃制方式将土地租给佃农,尤其是土地规模大时,也同样体现出大土地所有和小土地家庭经营的特点来。虽然在后期土地经营中出现了雇佣制,但是根据考证对于租佃制或雇佣制的选择中,雇佣制的替代与土地所有者性质与其土地规模大小虽有一定的相关性,更重要的却是来源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傅筑夫认为在中国,土地兼并导致的土地所有权的集中,伴随的是经营规模的不断缩小,经营方式的更加分散。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中国农业经营的“过密化”。这种特色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依靠国家的支持实现的,这种支持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政策(如均田、摧抑兼并等)稳定保持土地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另一方面,在农业领域中国家主动承担起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也成为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小农经济的保障
1.传统农业中的技术创新和信息传播
前文论及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的合法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首先是产生出大量的与土地相脱离的“自由人”。这些人的存在会对政权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还难以提供如此多的剩余产品养活过剩人口。因此,一方面为了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安全,“授田与民”来达到“人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贫弱”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能从产出中提取更多的租税收入,统治者对于能够提高授田农户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十分重视。为此,各朝统治者都不遗余力地鼓励推广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工具,通过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来增加总的产量。在土地授民的基础上,推广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成为了历朝历代统治者责无旁贷的职能。
反观中国农业社会经济史,农业技术的发明、使用和推广都深深打上了国家行为的烙印。早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曾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倡导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采用,大力推广犁耕和新的耕作方法(代田制和区田制),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出面在全国推动农业生产方法的转变,从而在短期内普及了新的技术,并迅速提高了农业产量,使中国农业生产就此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国家以完备的层级官僚体制为依托,承担起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主要责任,在客观上部分地替代了市场形成的自发力量。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地主政权虽然不是由于管理水利灌溉而出现的东方专制国家,但在实行重农政策,保护小农经济时,却类似地采取了一系列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干预下的几次重要的农业耕作工具的发展推广使用,先进的耕作方法传播普及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足以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传播机制有很好的替代性。
同以上分析相映证的是,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和传播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是统治者在各区域中对农业生产负责的人,某些朝代称之为农官。据史料记载,很多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创新也多是来源于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集农业生产者、技术使用者和租税收入执行者于一身,既有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兼有国家赋予的提高生产率的职责,是当时最具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传播动力和传播能力的行为主体。固然有提高国家收入的意图,但这种模式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有很高的贡献率。这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为了换取收入而向在国有土地上劳动者提供的一种服务。
随着国家经济控制权力被削弱和侵蚀,均田制度的逐步瓦解,这种技术创新和传播的信息体系也因之解体了。因此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再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突破,更多地是对原有技术体系的细化和完善。相较于国家主导型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而言,这一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值的提高,更多地体现了市场化导向的特征。
2.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
小农经济细微的生产组织和广泛的地理分布不仅带来了农业生产上技术变革的麻烦,而且使得“公共物品”——水利工程灌溉设施及运输仓储等方面产生了先天供给不足的缺陷。对于自然条件不稳定、不平衡的农业大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稳定的农业产出和防止因天灾引起的农业波动,统治者以其所获取的租金中的一部分用于向社会提供必须的服务。这类服务的特征是必须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有序的协作、计划和组织,复杂的技术和相应的大规模的劳动投入,这是国家机器所拥有和擅长的能力,可以凭借整个国家掌握的资源和权力作为支撑。
固然小农个体都可以意识到这类物品的供给对其再生产的重要性,但由其能力和性质决定,组织一个系统工程所需要的交易成本(组织费用、谈判、磨擦等等)足以破灭任何一个自发的小农组织下的雄心壮志。因此在初期,这类物品的供给是完全依赖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各朝发展农业的初期,中央集权的力量最为强大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大投资的水利系统工程的进行。从汉武帝至三国期间,各政权都曾普遍兴修水利。这有助于我们观测国家在对经济资源控制力比较,对其“编户齐民”的授田者的经济效率既承担后果(获取所有权收益租金与税收)又负有责任(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时,大型的水利工程、灌溉设施等有稳定、周期性和地域性增长的现象。
由于水利工程的供给是以大规模、大系统、大协作、大投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这样的国家供给部分替代了农户个体可能需要的投入。对于经济能力弱小、缺乏应对危机和风险能力的小型家庭农场,提供了较高层次的生产保障,使他们比较容易在现实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下生存。这样小规模、家庭经营、简单协作、小投入的生产方式与大规模、系统组织、高度分工协作、大投入的公共物品的供给相配合,宏观上减弱并消解了可能因缺乏此类供给而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和经济波动,提高了农业整体产出效率和生产水平;微观上为小型家庭农业的存在和延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防止了小农阶层的迅速分化,使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在兼并和自由买卖的威胁下,有可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再生产,降低了自耕农阶层瓦解的可能性。
一方面是国家机器上精密先进极具现代生产经营特点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是大量分散细小的家庭农耕方式的简单生产单位;不同于刘易斯二元经济中两部门的划分和两者间存在的巨大势差和隔离,他们都统一在中央集权的农业经济体系中。这两个规模、形式全然相反的二元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维护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
与技术扩散的特征相类似,我们可看到随着国家所有的土地的削减,国家“授田于民”的能力丧失,以及由此产生的财政收入的锐减,在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宋后),由政府规划实施的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寥寥无几。后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致力于既有水利设施的修复与改善。这一时期可数的较大规模的工程多是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被动实施的,而且往往因为对人力、物力和正常耕作的妨碍而受到相关利益阶层、豪强贵族的阻挠,最终半途而废。对原有水利设施的修修补补就成为这一阶段水利建设的主流。
其次,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和水利环境的破坏相伴。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起与国家权力向地方权力,主要是人口、土地和财力资源各方面的转移和分化直接相关。同国家追求的经济目标相似,地方政府和地方豪强对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自身利益极其关注,使区域性、小范围的水利设施建设既成为必要又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由于私有权(大土地私有和小土地私有)的强化和国家控制力的减弱,使土地利用方面的短期行为大量滋生。太湖流域就曾因豪强任意兼并和圈围,个体农民自筑腾岸止水旱,使得大圩田被分割为零乱的小圩,使塘埔圩田系统始终未得到有效的改变。
这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混乱无序导致的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用现代经济学观点可以解释为“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市场失灵”。徐浩在解释为何中国华北农业由先进变为落后,在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停滞和下降趋势时,认为农田水利失修是最根本的原因。农田水利失修造成水旱灾害,使农民生命财产被破坏,是对农村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打击,即使在一般年景也使农业水平下降,粮食单位产量普遍偏低。“河防不善,庐舍难保,水利未兴,耕凿何赖,试观历年以来土地之肥瘠,烟村之多寡,以及小民之贫富,大半均由河防水利之所致,合境大利大害无过于此。”[4 ]但我们也不能小视在这一过程里中心工程中私人投资兴起的意义,这是当国家财力有限却又需要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时,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公私合作的权宜之计。它以给予合作投资个体某种优惠政策为前提,同时投资个体往往也是当地土地所有大户,当这种合作触犯到其自身利益时,工程往往就会半途而废。
由于国家势力的变动和土地所有权结构的变动,这种“二元均衡”在中后期尤其是均田、屯田逐渐缩小的趋势下,逐步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这种小农经济中个体农业经营和国家保障的“二元结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体现并加剧了传统农业经济及其经营模式的逐步分化衰落,直至被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所替代。
参考文献
[1]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
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 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 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
2.3 污染小
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
2.4 产品附加值高
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 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 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 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 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 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 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 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
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 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 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
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 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 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 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内容摘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变化,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本文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整合与配置农业资源,研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结合,并使其他农业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发挥获得战略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农业多功能性 影响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陈秋珍等,2007)。农业多功能性跳出了“小农业”的狭隘范畴,从“大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角度重新定义农业,将农业内涵和外延扩大,强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产业优化升级对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态势(王岳平,2008)。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产业内部的不协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的重化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以环境、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战略重点将由部门之间的比例调整转向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
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平衡发展过程后,当前已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平衡增长关键时期。实施新时期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形成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将全面影响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向以多功能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迅速迈进。可以说,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本身就是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题中之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见图1):
(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强调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联动
一个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适宜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全面发展现代化工业不可行,必须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不同的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重点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分区与布局;而工业发展比重大的城市内部也会根据资源情况布局相应农业,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嵌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再边缘化,而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加剧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将提速,在农业发展领域,将出现三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即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形态;农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渗透型融合,即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延伸和服务业向农业延伸,这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大量新兴产业,比如农业与工业融合形成现代食品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旅游农业或生态观光农业;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例如电子网络技术向农产品流通领域渗透而产生了物流、连锁经营等农业现代流通方式,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多功能的内容,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
(三)优化和提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将使农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很小。现代农业则注重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偏重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偏重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多功能性突出显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状况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农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满足食物和纤维需要,还向制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阔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从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档次也随之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方向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原材料农业、食品工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时机。
(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一方面,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农业多种功能得以有效开发。随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与农业相互交融,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其他功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拓展。譬如永川茶山竹海的茶产业就是典型的融茶叶采摘、加工包装、休闲品茶、旅游于一体,体现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农业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多功能农业所具有的产业形态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分工分业的农民和专业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等都需要通过服务来解决。而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业和生活必然加快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和有力保障。
(五)技术进步决定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的高低
技术进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促进产业创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以及增值空间,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如生物化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生了生物质农业这一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优质专用化,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变革,机械作业、设施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种养殖方法、动植物疫病防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广泛采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涌现,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培训的广泛开展造就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要求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
(一)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
优化农业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比例结构,促进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一方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重保持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同时各部门内部注意多样化与平衡发展。扩大农业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配套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品种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要注重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特色镇、专业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谋划农业功能与产业拓展,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区域的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与功能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的程度、所起到的作用、人们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优化农业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特点,考虑农业多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农业多功能区域布局安排,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形态与功能
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的渗透与融合。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与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加快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业基地、农业园区等类企业组织以及农产品现代销售网络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组织农业制成品生产,真正实现增值增业、工农融合;注重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与壮大农业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农业还要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和商贸业等的发展,同时以第三产业带动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旅游、生态保育功能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必须注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与开发农业旅游、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土里利用立体化,既发展了旅游业,发挥了生态保育功能,又直接推动从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最终使得农村经济在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渗透中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农业多功能发展
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其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主要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作业中的机械化程度,在农业形态上,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等技术密集型农业;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优化农业技术体系,改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农业,在生物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有效管理。比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自动化、畜禽管理自动化、花林虫害的监测及防治、农产品信息服务等各个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加大农业污染的综合防治力度,实现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增效。建立和完善农业废物回收和利用通道,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将废物的最终处理量降至最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污染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圈。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循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多功能农业[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陈秋珍,John 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3.王岳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4.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5.吕军.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休闲农业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与技术支持,灵活适用市场杠杆,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其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着力点。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农业具有科技化程度高、产值收益高、综合效益高、环境污染少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现代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推动作用也日益加强,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10年公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现代农业总产值已达3821亿美元,比重占美国工农业总产值10%左右,并持续以每年9.3%的增长率递增,远远高于制造业3.2%的增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我国不同种类的生态农业的试点已达3000多个。但由于生态农业的前期投入较高,科技水平要求较高,而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科学研究与技术储备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后发动力不足,实际上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达到推广量产规模。
(二)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又称数字化农业或信息化农业,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提出,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GPS、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简言之,是一种基于变异的田间管理手段。精细农业的范围除了耕作业外,还包括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甚至包括农、林、牧、养、加、产、供销等全部领域。
(三)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或称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农业。具言之,即以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旨在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属于农业,但又不是纯粹的农业,是一种特色农业。在休闲农业区内,游客不仅可游览观光、采集蔬果、体验农活、了解乡土民情、享受特色民风,而且可提供住宿、度假、游乐。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要保障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稳定,建立充实的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经费保障,确保专款专用,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其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先进农科技术的扩散与传播,努力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三是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利用财政税收杠杆,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
首先,积极构建并完善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一体化市场,发挥市场在调解农业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农产品补贴、转移支付等多元手段,调解和控制农业经济积极向好发展,克服市场调控的不足。第三,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切实做好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把发展农业、改善环境、优化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加强农业保险政策扶持
首先,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制定适合我国农业保险特点的法律规范,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作用,避免其随意性,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整个经济社会制度的运转建立起强有力的风险保障制度。其次,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对保险人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弥补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鼓励其积极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一方面,对保险人给予保险费补贴,增强其对农业保险的投保购买能力,以增强其农业保险需求。第三,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利用再保险方式,将保险人风险责任在其他保险人之间分散、转移,使农业保险走向良性循环的路径,促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这是农业不可改变的特征。中国农业的国情,制约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不可能走人均规模取胜的路子。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众多,来自自然、社会、市场、政策等多个方面。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是作为中国社会成员最广泛的农民和相关农业从业阶层的利益诉求正一天天被唤起,牺牲和忽视他们利益的政策取向必须彻底抛弃,“三农”问题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加迫切的摆在了政府的面前。
参考文献:
[1]乔桂银:《农业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