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环境质量提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质量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质量提升

第1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群众是否知道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为标准,深入群众贴近社会服务民生,依托区城市协同服务监督指挥中心,构建纵横联合资源共享的供水保障服务网络,全力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用水。

二工作目标

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实现“全天候全区域全覆盖”的监管服务,第一时间了解反馈百姓用水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类供水问题。

三机构设置

组建区水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人民政府与市水务集团主管领导共同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市协同监督服务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对全区各水务所的业务指导协调和推进工作依托“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呼叫服务网络,建立四级网络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一级网络:由水务集团指派一名处级干部到区城市协同服务监督指挥中心挂职,负责水务工作。同时,委员派1名工作人员进驻指挥大厅,负责涉水案件的受理派遣督办回访等工作。

二级网络:在原“一街四所”基础上增设水务所,调整为“一街五所”机构设置。水务集团指派一名科级干部任所长,同时安排1至3名具体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涉水问题的巡视信息上报和区级中心转件的核查确认及反馈。

三级网络:在水务集团区营业分公司成立管网加压营业三个抢修处置中心,负责对区城市协同服务监督指挥中心转派案件实施处置并反馈信息。

四级网络:水务集团区营业分公司抽选88名党员与区88个社区书记进行对接,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与社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百姓用水信息,及时化解矛盾,开展“吃水难,找党员”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建区水务工作领导小组是进一步提高我区硬环境建设水平,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全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配合好领导小组工作,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第2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如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科学的管理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则是必须重视并应切实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室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地有效方法。

1 环境监测的时间性很强

如果过了时间或者在需要的时间取了不准确或错误的环境质量数据,想在事后弥补是不可能的,必须保证每一项监测活动室及时的,其结果是可靠的。这就要求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学中,全面质量管理是包含质量管理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部分组成的整体。质量保证是一项有计划的系统活动,目的是保证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具体的控制任务。质量控制也是一项有计划的系统活动,但其目的则是提供给用户以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由此可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两个层次的工作,质量保证是纲, 质量控制则是目,而质量控制也可看作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环节.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水平不仅与监测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管理水平亦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是由掌握有关技术的人去建立和操作的,它贯穿于监测的全过程中,一个监测过程的结束也就同时结束了与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组成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保证者(人员和机构),保证对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方法和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成果等。质量保证体系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的。

2 实施步骤

2.1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境监测网络

2.1.1强化环境监测责任制,监测站根据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将责任指标分解,使责任落实到人。

2.1.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工作组织体系。现在的监测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2 建立集中管理全面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要求生产数据的全过程有规可循,有据可查,各控制密切相关,最终产生数据的质量有明确的评估,从而使环境监测的数据质量满足监测目的所需的质量要求,且具有法律效力。保证程序各控制环节应有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相应的校正性活动,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改善监测数据的质量,使之能达到监测目的。

2.3搞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基础工作

2.3.1搞好技术支持“软件”监测数据质量目标是制定质量保证计划的首要问题,也是检验质量保证是否完成的主要评价依据。因此,要建立健全由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特征的质量目标技术支持“软件”系列。

2.3.2建立健全技术支持“硬件”系列。包括:标准物质与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传输设备,采样器及专用监测仪器,环境监测实验室。

2.4强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力度。

2.4.1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修订质量体系文件,修订环保管理及考核办法,明确奖惩措施,对污染源进行统一编号,实行规范化管理。

2.4.2建立质量保证审核制度。在质量保证审核中做到:建立质量审核制度,即对监测工作技术系统的各个环节做出定性评估,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开展性能审核,即对监测系统生产数据的质量进行定量的评价。确定系统审核的内容,包括各污染指标的基本现状,典韦,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等。在日常监测活动中,要积极参与计量认证工作和优质实验室评选工作。

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包含质量管理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部分。质量保证是一项有计划的系统活动,目的是有效地保证完成每一项具体的控制任务。质量控制也是一项由计划的系统活动,其目的是提供给用户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由此可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两个层次的工作,质量保证是纲,质量控制是目,质量控制也可看做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环节。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境监测质量的核心。监测数据的用途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错误的数据和质量不高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有害。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水平不仅与监测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监测的全过程中,一个监测过程的就是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的时间过程。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保证者(人员和机构),保证对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成果等。

3.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

3.1.1 分析人员可根据情况选用绘制质控图、插入明码质控样或作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自控。

3.1.2 凡能做平行样、质控样的分析样品,质控人员在采样或样品加工分装时应编入10~15%的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样品数不足10个时,应做50~100%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

3.2实验室之间质量控制采取下列方式:

3.2.1 各实验室配制的标准品应与国家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试验。

3.2.2 上级站经常对下级站进行抽查考核。

3.2.3 上级站组织下级站对某些样品的部分监测项目进行室间互查。

监测数据的计算、检验、异常值剔除等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各实验室在报出分析数据的同时,应向质控室提交相应的质控数据,待质控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全部数据方能认为有效,经三级审核,业务站长签字后数据生效。

4 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

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支柱。标准方法包括各种标准化的仪器测取和传递真是的环境质量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手段,保准物质是衡量数据准确的真值。标准物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主要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和验证标准方法,发展新的监测方法;校正并标定监测分析仪器;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标准物质的准确度传递系统和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国际同行间,国内同行间以及实验室数据的可比性。

5 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专业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5.1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5.1.1 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5.1.2 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5.1.3 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5.1.4 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5.1.5 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5.2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5.2.1 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5.2.2 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5.2.3 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5.2.4 负责监测人员考核认证和优质实验室评比的日常工作。

环保监测人员的素质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根本。通过定期培训学习使工作人员更新观念,提高环保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环境监测培训讲义》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7.(05).

[2]《环境监测质量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8.

[3]《环境监测》国家环境保护部宣教司教育处.2006.

第3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1.1统计的相关体制与统计人员的思想不匹配国家队与环境数据的统计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现在也已经逐渐投入到了使用,但是由于某些单位的培训或是讲解的力度不够,导致环境统计人员依然根据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进行调查工作,这种新的统计技术与工作人员旧的观念不相匹配,因此统计工作的统计会受到旧思想的阻碍,数据的准确性也有所降低。

1.22治理的背景过于狭隘在检测和治理环境的问题上,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对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化和研究,才会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提高环境数据质量的对策

2.1完善统计的相关法律制度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关于环境检测的相关法律《统计法》,环境的统计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对环境统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循法律法规,将环境统计的工作以正规的方式进行下去,在法律的支持下环境统计才能真正的落实下去,统计的数据才具有准确性,一般法律观念比较薄弱的单位对环境进行检测和治理的能力比较差。

2.2加强环境统计管理加强对环境统计的管理能够促进更好的完成对环境进行检测和治理,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统计管理制度,将环境治理的制度合理化、规范化,并且在实施环境统计的过程中进行落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3加强环境统计基础建设国家应根据不同环境治理单位的不同特点,协助有关部门建设完善的环境统计基础,包括原始数据和各种档案的统计[2]。另外还需加强单位对环境检测的能力,相关单位应具备完善的检测手段,包括统计数据方法的合理性,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应该给予重点的检测和统计,以免造成治理的不合理性。

2.4找出统计不准确的问题所在基层单位关于环境统计的相关报表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前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抓报表的上报速度和汇总程度[3],而忽视了对数据真实性的调查和了解,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环境统计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现在国家提倡对于环境统计实施现场式的方法,统计人员通过亲自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加强了数据的准确度。

2.5建立健全的统计网络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对环境数据统计的方法有助于对质量的实时监控工作,同时避免了人为性的数据计算误差,加强了环境数据统计的质量标准。

3结语

第4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近些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助推了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增多,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也面临了一定挑战。因此,一定要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足够重视,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顺应时展的需要。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在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几乎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且各个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多,主要原因是:首先该专业市场需求较大,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其次是该专业技能性就较强,能够与高职教育特点相吻合。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较强技能性与实践性,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因而更多学校在专业设置时都选取了该专业,而且也受到了众多学生的青睐。但是,由于国家在对于艺术生的在升学报考时,有特殊政策,对于艺术生而言,往往都受到了降低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政策的保护,因而很多学生当文化课的成绩不理想时就会选择艺术专业,这也是一种升学的捷径,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在生源上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存在一定局限。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不够准确,无论是在课程结构还是教学设计上,都以“本科教学”模式为蓝本,在专业设计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没能更好的体现出当代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长期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而且还会导致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环节,都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加强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合理设置课程,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提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通过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当前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还是目前仍然在校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都表明“CAD”、“室内设计”、“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常识”等知识内容很重要。因而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如果这些知识缺乏,就会导致学生的设计方案和实际工作施工之间出现较大偏差。此外,来自一些设计院和装饰行业的资料表明,多数用人单位,不仅仅亟需掌握过硬设计技能的人员,同时还需要能够进行施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要培养既会设计绘图又懂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设置中,可以分为专业课程设计和实际施工管理两个模块开展教学。在专业课程设中,要注重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应用,发挥出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设计技能。而在施工模块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施工技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操条件,使学生能够看到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修构造、节点、做法等,从而可以了解水、电、消防等隐蔽工程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加深对材料与应用、装饰构造与工艺之间的认识。通过实践,逐步提高个人能力,更好的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需要。

(二)引导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实践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在校内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创造条件,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当地各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鼓励并引导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操作。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训,如针对“工程制图”、装饰施工技术“装饰预算”和“装饰技术”等专业可把学生分散到几个相关的企业中,使他们跟随企业的设计师做一些相关的辅工作,如CAD绘图,或者做一些预算报表等。通过这些实践工作,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缩小教学课堂与社会的实际差距,在提高学生操作与应用的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

第5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47-01

1 对象和方法

共调查义乌市某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125例,男性46例,女性79例,年龄18~52岁,平均(38.6±7.1)岁,平均病程(12.9±9.4)年,平均住院次数(3.6±1.8)次;文化程度:小学32例、中学83例、大学10例;婚姻:未婚36例、已婚89例。均接受相应的治疗且病情基本稳定,同意参加调查,无理解力障碍。入组时评估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定式问卷,评估者(护士)由从事心理测量的专业人员培训。随后进行综合性干预,包括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 2周后评定WHOQOL-100。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常模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常模比较,显示患者主要在心理部分、社会关系部分、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常模(P

2.2 综合性干预2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干预2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见表1)在心理部分有显著提高(P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并排除药物的影响后,生活满意度仍显著低于正常人,主要表现在心理部分、社会关系部分显著低于常人,积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注意、自尊、消极感受、对药物及医疗手段依赖性、个人关系、社会帮助、性生活、经济来源、休闲娱乐活动等因子分均显著降低,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自卑感、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下降,社会功能受损等,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态,而不是物质生活条件。持续服药可以缓解精神症状,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不明显。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被社会、家庭隔离的倾向,人们的偏见、社会的歧视、工作能力的下降、就业困难、因病致穷、因病致家庭破裂、自尊的打击、社交活动减少等众多因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过程中,把社会上的不良态度作为应激因素给予干预,从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入手,将会对精神病的治疗与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另有研究显示接受家庭治疗,包括改变家属的态度,传授患者及家属解决问题的技巧,促使他们加强沟通,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并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综合性干预,包括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疏导,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家庭成员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疾病应对等。干预2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部分评分有显著提高,社会关系部分评分也明显提高,其中积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注意、自尊、社会帮助因子分显著提高,休闲娱乐活动因子分有明显提高。提示综合性干预可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同时可消除人们的偏见,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耻辱感,增强自尊心,此外,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包括工作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 PH 活性炭

格列齐特是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具有将血糖和改善凝血功能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2],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其关键中间体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简称:氨基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格列齐特的品质。目前的生产工艺是用无水乙醇对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提纯。但综合收率普遍维持在88%左右,收率较低。本工艺改进将精制一次收率提高到90%,综合收率达94%。

一、生产操作

在1500L反应釜中投入无水乙醇1250L、氨基盐粗品500Kg。用盐酸分析纯调PH值到4,加入5.5Kg活性炭。开蒸汽开始升温,回流30min当物料完全溶解后趁热压滤。滤液转入1500L反应釜中,自然降温30min后,开冰盐水降温至-5℃,停搅拌保温1h,离心甩滤干燥得到产品氨基盐。

二、结果和讨论

1.PH值对收率的影响

2.无水乙醇加入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按照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无水乙醇=1:6、1:7、1:8、1:9、1:10(摩尔比)的投料比例进行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发现随着甲苯加入量逐渐增加,产品外观色泽逐渐下降,但无水乙醇用量太大对生产造成不便,一次收率降低,成本上升,实际生产中按照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无水乙醇=1:7(摩尔比)投料。

3.活性炭加入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按照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活性炭=1:0.05、1:0.10、1:0.15、1:0.2、1:0.25(摩尔比)的投料比例进行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发现随着活性炭加入量逐渐增加,产品外观色泽明显下降,但活性炭用量超过1:0.15以后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效应明显减小,且活性炭用量太大影响生产成本,实施生产中按照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活性炭=1:0.15(摩尔比)投料。

三、结论

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提纯精制生产中,适当调节体系PH值有利于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的稳定,减少高温分解,提高收率。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精制的后续生产中采用氨基-氮杂双环盐酸盐粗品:甲苯:活性炭=1:2:1(摩尔比)的比例进行,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产品综合收率由88%提高到94%,产品合格率达100%。

参考文献

[1]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朱宝泉,李安良等。新编药物合成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58

[3]Zhao,Gang,Andrew J. Validations of Diacyl Glycerolacyltransferase I as a Nove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Using a Potent and Selective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J].Joum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8,51(3):380~383

[4]Suence Union et Cie-Societe Francaise de Recherehe Medicale(法),格列齐特的制法[P].日本特公昭53-33584(特公昭50-62971),1978-9-14

[5]Zhao,Gang,Andrew J. Validations of Diacyl Glycerolacyltransferase I as a Nove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Using a Potent and Selective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J].Joum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8,51(3):380~383.

第7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62-02

随着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根据社会的实际需出发,我国自2009年开始设置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是以专业的实践方面为导向,重视的是实践和应用,着重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突出的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目前我国在不断加大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国内5年来在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认识角度上出发,大量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没有把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优秀生源即使将来的职业规划不是科研工作,其优先报考的仍然是学术型硕士,这导致了专业型研究生的生源相对较差。其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过多地依赖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第三,没有建立起独立、客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了理工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体系,以期对相关领域研究生培养有所借鉴。

一、环境工程专业型学位简介与培养保障体系构成

环境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环保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密切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环境工程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可行的培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国内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经验,该保障体系可以简单归纳为:培养方案+培养环境+培养质量评价。培养方案主要定位培养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确定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课题进行具体要求等。培养方案执行成功与否在于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劣,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的配置、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料等)和师资条件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检验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的途径,及时调整相关培养环节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目前大部分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来。首先从课程设置角度讲,不少院校的两套培养方案的区别度不大,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相似,而在培养方案执行中,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甚至在一起上课。在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环节,还没有突出专业型硕士应当侧重的知识特点。很显然,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应当与专业型硕士将来职业化、技能化的特点密切结合。以水污染控制技术相关课程为例,学术型研究生应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以期将来从事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于专业型硕士授课内容来说,除了解最前沿的理论研究进展外,更重要的是重视那些已经在工程中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即将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要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场合与条件、工艺参数的影响以及设计方法。再以对毕业课题的要求为例,不同于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而言专业型硕士论文在一定的创新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专业型硕士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环境工程问题。选题范围包括:(1)环境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2)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或设备、工艺的改进设计;(3)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4)对各种行业企事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预研课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培养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现有条件和自身的特长,不要盲目模仿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三、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顺利实施培养方案的前提,硬件环境除了基础性的实验室条件外,还包括重要的师资条件及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等。专业型硕士培养在师资上有特殊的要求,即授课老师或导师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从目前大部分专业型硕士培养单位来看,相当数量导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要求,但实际上正承担着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工作。大部分硕士生导师,尤其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导师,普遍的经历是读书获得学位后就业到高校或科研单位成为硕士生导师,因此欠缺专业实践能力。对部分硕士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再提高,是构建良好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环节。国内一些高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校外企业中具有较高专业实践水平的工程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前来看,如何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落实企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是“双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落实“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技术服务也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举例说明,目前国内环保公司和生产企业寻找高校或专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或新设备用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校和企业开展的这些活动中,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边学习边实践参与上述工作,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工作主要面向企业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恰恰符合了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此外,通过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如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大型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需要程度进行判断的过程。构建完善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一般针对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的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在校期间的理论课成绩、实践环节表现出的动手能力、毕业课题完成情况、情况、毕业答辩情况、企业实践情况及企业导师的评价、就业情况及在就业时的表现等。而若要针对一个专业型硕士学科点评价其研究生培养质量则要复杂很多,可以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一般认为该体系应包括:师资评价、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评价、研究生评价、研究生管理措施执行情况评价、相关社会评价等。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构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

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在评价的层面和指标上肯定有相通之处,而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具有导向性的,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评价体系。举例说明,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中发表高水平论文是对其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尽管仍旧存在这一考察点,但其在对研究生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应相对下降。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并没有评价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的成熟体系,如何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价体系的引导和反馈作用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工作是未来本领域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冰,吴林娜.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科学,2012,20(5):18-21.

[2]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3]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研究,2010,97(4):7-9.

[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l-7.

[5]昊仁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1):52-55.

[6]赵巍.浅析对学术型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6):118-121.

[7]熊玲,扶雄等,李忠,谢明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⑴:51-54.

[8]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42-48.

第8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认证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20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 with Process Method Derived from Management Quality Cer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

LIU Xia

(Shougang Technician College, Beijing 100041)

Abstract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outcomes brought from practicalness teaching method drawn on the experien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 By such a practical method the exam passing rates on technical course and the student graduation rates have been largely increased, and the areas for student's employee were further extended from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testing into testing of food products, geological mineral gauging, metallurgical mat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ale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etc. and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the practicing of environment tests and using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in lab should be enhanced to increase the benefi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refore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Key words environments monitor; quality certification, teaching in practice

在技术院校的专业实验室管理和教学领域依据质量管理标准开展实验过程规范化和实验室管理标准化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不仅仅是使实验室实现管理质量认证,而是引入新的管理和教学实践方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并具有可比性与可信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是依据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文件及相关的人力、物力来实现的。所谓“标准”实际就是管理准则以及由此确立的具体要求,从而形成有目的、有意义和有效益的管控机制。我校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质量认证目的是使教师、工作人员达到分析检测过程规范化为主要目的,并辅以获得对环境监测的职业培训市场化能力。

然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认证工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效果――学生就业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其结果应是由于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教师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中建立了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到学生的规范化,使得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那么学校在实验室管理质量认证过程中具体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1 教学模式

1.1 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校环境检测专业2009年建立以来,对初中生起点层次而言,教学方法由传统教育模式逐渐确立为现在的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年制学生实验和实训教学实施步骤

从上述模式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三年中参与实训和实践的过程充沛,实践学时与理论课学时达到了3:2的比例,具体教学方式还可更加细化。

1.1.1 对环境专业新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化教育

对环境监测专业入校新生除完成应有的课程外,将班级学生每三至四人为一组,每组每周两天在一个实验室中帮助实验教师进行洗涤、整理容器具,每个学生一学期基本可以将环境监测15个实验室轮流完毕,这样安排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接近于环境监测职业素养的规范化教育。

1.1.2 高年级学生进行岗位零距离实训培养

在高年级学生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实验的每一步骤都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认证标准作指导,以实验室管理质量认证中的受控文件为核心,确保实验过程的重现性来强调学生实训过程的规范化控制,其过程方式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该框架方式也是与市场运作的检测单位无缝接轨形式,使学生适应这种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环境。进一步成长为知安全、懂原理、会维护、精操作的人才,提高其动手能力的熟练度和精准检测能力,并达到与用人企业的入职要求相匹配,特别是在企业中进行岗位适应性实训,基本满足了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需求。

1.1.3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通过两至三年的在校学习,学生检测动手能力提高而获得化学检验工证书。对于初中起点的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同时还获得化学检验中级工职业技能证书;对于中级工起点层次的学生通过两年获得化学检验高级工证书,并且获得大专毕业证书。这两种学生在毕业时实验与实训能力方面主要差别在于样品采集、污染物治理和日常设备维护。并且中、高级工在如图2的步骤框架下用标准化的受控文件指导下进行分析教学细则、指导中、高级工的实训和实验。

1.2 校企合作

我校环境检测专业目前拥有15个校企合作单位,每学期学生实训均可以分布在上述单位,同时在学校实验室或实训室可以开展的实训项目不比上述单位少,但是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常优先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训,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选择提供了保证。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高师生专业能力

2.1 学生参与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过程,提高职业能力

学生通常是尽快地完成实验或实训任务后离开实训地,因此一般只是按基本要求进行方法训练,教师要求其按规范化操作通常不能完全被执行,所以实验教学或实训效果通常事倍功半。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管理质量评价――可能间接影响学生今后就业可能性与方向性,我校让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室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实验过程的规范与否的重要性,了解到它可以决定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可以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就业或就业方向,由此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或实训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了整个实训效果。

2.2 实验室质量认证制度贯穿学生实训全过程,提升职业技能

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认证过程中,当学生集中在实验室实验或集中实训时,有意识地开展监测数据精准度、精密度等指标的评价,由此学生无形中自觉地提高了每一步骤的规范性,从而学生的监测能力不仅提高,而且养成了监测与检测全过程的规范性操作。为此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认证过程的学生在参加中级工或高级工的实操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改变了每一届学生均有考不及格的历史现象。

2.3 培养具有强理论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

我校环境专业所有教师在近年陆续参加了各种实践锻炼与培训,并成为实践性专家,如挂职锻炼、参加技师培训、参加高级技师培训、参加环境监理工程师等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获得大量证书或资历。特别是在实验室管理质量标准化认证过程中,全体教师参与其中,使得所有教师在原有的实践锻炼之后,又强调了规范性或标准化要求,在实验和实训工作中再按规范化考核指标要求衡量与考核,使得技能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3 硬件投入为监测和检测实验与实训服务

过去我校实验设备以分析化学设备为主,为满足环境监测专业或环境检测更宽泛的需求,学校在满足原有环境监测与检测设备(同室二十人共享十套设备)外,进行了设备的添加与更新,保证同室二十人可每人享一套设备,并更换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设备,同时设备数量翻倍增加(2台气相色谱仪、2台原子吸收仪),还新增液相色谱仪大型高精密度设备,所有设备均向学生全面开放,保证学生实训和实验。另外,将淘汰气相色谱和原子吸收设备,作为学生对设备检测、参数精确度调整、设备维护保养、检测参数的影响和控制的训练设备。由此又可以为环境监测或检测的相关专业进行训练学生,为将来学生更宽泛的就业方向作了铺垫。

4 教学成效

4.1 学生获得双证书率提高

过去初中起点的学生在三年毕业前学生流失率不小于20%,但自开展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认证过程方式教学至今无学生流失,并且获得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证书学生达99%,并获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而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起点学生获得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证书和大专毕业证书,近三年毕业生获得证书率在95%以上,但今年该系列学生获得证书率99%,由此看到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认证过程方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至今该系列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者均已与企业签订合约,企业对学生的订单增加完全证明我校学生完全胜任环境检测单位的职业需求,该状况从侧面也反映了今年在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认证过程方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4.2 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增加

第9篇: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关键词:环境质量;质量评价;环境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5002808

一、问题的提出

人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对环境治理政策、过程和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地理和范围进行精确识别,而且是准确把握不同群体对其所处环境质量的可接受程度和容忍度的关键。虽然通过环境监测也可以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但是通过人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掌握不同群体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及其偏好[1],更好识别环境质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同样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前提。环境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对其进行公共治理时,必须要评估对其进行治理的成本和收益。尤其是在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环境质量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如何使财政资金进行更有效率的投入,以及采取怎样的环境政策才能使不同群体从环境中获得的福利最大化和均等化,都是目前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

围绕以上问题,目前学术界有如下文献进行了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

第一,在环境质量的调查方面。訾非等对全国10个城市不同群体居民进行了环境质量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个城市的得分在56.96~66.77分之间,各城市差距不大,均处于中间水平,城市环境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不同群体的评价方面,女性对环境质量满意度高于男性;23~29岁之间的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满意程度越低;汉族对环境满意度高于少数民族[2]。黄季j等对5省101个村的环境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污染程度最高,1998年到2008年农村环境恶化的村庄占比达到43.6%[3]。卢淑华以本溪市为例,研究了居民身份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人与一般干部相比,居住在污染程度高地方的机会较大,污染程度高的地方居住领导干部的比例低,而污染程度低的地方居住领导干部的比例高[4]。冯仕政采用2003年全国综合性调查数据,研究不同群体对环境污染的抗争意愿,研究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大或势力越强、关系网络的疏通能力越强,对环境危害作出抗争的可能性就越高[5]。

第二,在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王韬洋用正义理论解释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所遭受的环境待遇较差,并认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与人生活和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6]。Ma通过河南省的调查数据分析环境负担的城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和农民工是环境污染的承担者[7]。王慧认为排污权交易、税收等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由于搭便车和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妨碍了低收入群体参与市场机制的运作,只能使其面临的环境风险问题加剧[8]。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环境质量调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就群体的分类而言,目前已有的研究在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方面不够深入,在不同群体分类方面还不够完整,在多种指标的综合讨论中往往忽视群体类型所隐含的意义,如职业本身所显示出的社会地位问题。(2)就抽样方法而言,多数研究采用街头随机抽样方法,没有采取固定抽样框,在人群分类结构上可能存在因被抽样数量较少而导致的数据不准确。(3)就调查范围而言,目前的研究普遍调查范围不是基于全国的大样本量调查,多数还是以几个城市或是几个省为抽样调查范围,不能进行省份之间的比较,同时不能得出全国的总体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全国大范围、大样本量的抽样调查,采集基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群体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出全国不同省份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基于对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和差异来分析评价结果产生和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调查设计

(一)群体分类

对不同群体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调查,首先是要对不同群体进行划分。本研究依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人口特征指标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年鉴中所列举的人口特征包含了省份、性别、年龄、户籍、城乡差异、受教育程度、国有单位或城镇集体单位就业情况、工资水平等特征指标[9]。因此,在借鉴该年鉴所统计的人口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省份、性别、年龄、城乡、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这7个人口特征指标来划分不同群体类型并进行调查。

对不同群体基于以上人口特征指标进行分类的原因如下:

1.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首要是对由于空间地理分布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查。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广,人口呈现出很大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区域可能由于其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也可能由于其人口整体性格特点不同而对环境评价产生差异,因而,对不同居民所在省份的调查是本研究的重点。

2.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上都存在差距,因而通过对城乡居民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我国城乡之间的环境质量是否存在二元性特征。

3.性别是人口特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系,因而可能存在由于性别差异而导致的环境质量评价差异。

4.不同年龄的人群可能面临着不同环境质量,如退休人口的收入、社会资源的掌握和社会影响力都会有所下降,因而,可能存在因年龄变动而导致的环境质量评价差异。

5.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与居民社会经济地位有关,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居民,以及国家干部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在面对环境质量问题时掌握了更多对环境进行改善的主动权,可以避免更多的环境风险。

(二)调查区域与样本抽样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通过2013年进行的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所获取,调查的范围覆盖我国29个省份77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除港澳台及甘肃省、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份、自治区的省会及首府。对地级城市的选取主要按照人均GDP排名分层抽样的方法来抽取,具体的抽取方法为:若该省人口低于5 000万,则选取排名中位值城市;若该省人口高于5 000万,则除省会城市以外再选取2个城市,按名次取第70%分位和40%分位的城市。

在所调查的城市里,调查样本按照城市和农村分别抽样,城市抽样按照职业类型的不同进行抽样,农村抽样按不同收入层级进行抽样,问卷量根据城市人口不同抽取60―100个样本。

(三)问卷设计和计算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获取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包含对很多种不同环境构成要素的评价,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环境可以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等。本研究是基于居民对环境质量主观感受的评价,因而选取了居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的5个环境质量构成要素作为问卷调查的问项,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噪音污染、植被覆盖与土壤质量。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三、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计发放6 560份问卷,回收6 217份问卷,有效问卷4 803份。经过统计检验,对环境各个构成要素的调查结果具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信度进行检验的Alpha信度系数为0.944,大于0.9,表明信度很好,各环境构成要素之间有内在的相关性。对效度进行检验的

(一)东中西部环境质量评价依次提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域差异而享受不同的环境,同时地域差异而导致的人对环境的态度以及容忍度也不尽相同,因而会存在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导致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本研究进行的调查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通过计算出的不同省份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东中西部区域,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别为62.58分、63.44分和63.68分,呈现出东中西部环境质量评价依次提高的特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上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的特点,从不同地区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走势来看,环境质量评价呈现出随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降低的趋势(如图1所示)。

通过将所有调查城市的环境质量评价作为因变量,把各城市GDP 由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各城市的GDP数据最新为2012年,因此这里采用2012的GDP数据。 [ZW)]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结果R2=0.059,P值为0.033小于0.05,反映出GDP水平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显著,标准系数为-0.243,说明GDP水平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GDP越高的地区,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越低。

(二)男性对环境质量评价高于女性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到,男性对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62.28分,女性对环境质量评价为62.12分,男性与女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值虽然较为接近,但是男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高于女性,其特点与通常所认为的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较于女性占有一定的优势相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性别差异可能导致对优质环境享受的不均等(如表2所示)。

从城乡差异上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男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女性。城市男性居民的评价为62.29分,高于城市女性居民的62.14分;农村男性居民的评价为62.26分,高于农村女性居民的62.07分。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中,男女所占比例也具有显著的区别,文化程度为研究生的居民,其男性所占的比例为57.51%,而且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其男女性别的占比大致上呈现出文化程度越低,男性所占的比例就越小的趋势。男性且是研究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为61.56分,高于女性且是研究生的居民的评价61.35分。职位上所表现出的男女性别差异,尤其在党政机关这个选项上较为显著,可以看到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有58.70%是男性,而且其中男性的评价为63.72分,高于女性的评价62.56分。以上评价结果都能够反映出男女性别在评价当中的差异(如表3所示)。

(三)环境质量评价总体上随居民年龄增长而提高

从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趋势上来看,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大致上呈现出年龄越大对环境质量评价越高的趋势。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高,为66.86分,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居民评价最低,为61.28分(如表4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到,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要低于相邻年龄区间的居民,一旦居民越过31~40岁这个年龄段,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则又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60岁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上升速度较快。

(四)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更低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城乡差异比较的重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表明城乡之间的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为62.21分,高于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62.16分(如表5所示)。通常认为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植被覆盖面积大、工业污染源较少,而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机动车以及其他污染源,因而农村环境质量应该好于城市,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低于城市居民,这应当引起对目前农村环境现状的重视。

(七)环境质量评价随居民收入上升而呈倒U型曲线

家庭月收入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家庭月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最低,为59.59分,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家庭月收入在3 001~5 000元之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最高,为63.30分。与通常所认为不同的是,居民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通过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等硬件设施,从而享受更高的环境质量。反而当家庭月收入超过3 001~5 000元这个水平以后,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出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月收入大于10 000元的群体,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甚至低于月收入在0~3 000元的居民,反映出对环境质量的主观感受并不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如表8、图5所示)。[KH*2]

四、讨 论

(一)中西部地区面临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

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评价依次递减,反映了其评价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联。较早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Grossman认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其原因是在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加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环境改善的拐点,环境质量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改善[10]。由此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整体上还处于Grossman所说的环境污染的上升阶段,从评价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出,西部离环境改善的拐点最远,然后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离环境改善的拐点最为接近。这也表明,当东部地区开始进入环境质量逐步改善阶段的同时,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风险会逐步加大。尤其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大量丧失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把环境污染的风险带向中西部地区[11]。由于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随着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持续进入中西部地区,未来中西部地区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风险。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属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其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为56.74分,远低于中部地区均值,内蒙古居民的评价分值仅为49.58分,均反映了目前中西部地区的潜在环境风险。因而,中西部地区需要重视潜在环境风险,设立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门槛,防止污染的转移。

(二)性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男性在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相较于女性占有更多的优势。性别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虽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仍然发挥着作用,其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解释力度在1%~2%[12]。部分人群仍然持有男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13],使得性别通过教育、晋升和行业等对个人收入产生显著影响[14],导致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更加困难,这与环境质量评价中女性居民要低于男性居民相一致,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相关联。

(三)农村环境质量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别为62.21分和62.16分,显示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环境质量差异。虽然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机动车数量和排放量也显著低于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就更好。与城市对环境治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处理厂,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植被进行规划建设相比,农村地区对这些具有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性质方面的治理和投入存在巨大差距[15]。此外,大量污染型企业并没有设立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而是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布局,这也导致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蔓延,农村的污染问题日趋严峻[16]。因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实际上反映出目前环境保护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城市,而对农村的环境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还很薄弱,农村是政府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的短板[17],目前亟需对农村环境质量的治理进行更多投入,完善农村基本环境公共服务。

(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对环境质量更为认同

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紧密相关,虽然不同职业之间不存在类似于数量的大小关系,但是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由高到低的排序可以发现,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在企业工作的居民和进行个体经营的居民。这也与卢淑华对不同身份人群居住环境污染情况差异的研究结论大致吻合[4]。反映出任职于党政机关的群体享受了更好的环境质量,并能够将较好的环境分配到自身所在群体上来。

(五)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居民对环境质量有更高要求

从居民的文化程度上看,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大体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的趋势。反映居民在自身文化程度提升的同时,其对环境质量的预期也会随之提升,使得其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做出较低的评价。这也能够体现目前中国城市居民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敏感,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除了迫使居民对环境质量提出基本需求外,居民平均文化程度的提高也会导致其环境意识的提高[18],从而在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上反映其对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

(六)收入增长拉高了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预期

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与收入之间大致呈现出倒U型,收入水平在3 001~5 000元这个区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高,之后则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说明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会随着收入的变化出现拐点。这个拐点的出现是由于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环境质量的预期也随之提高导致的,直到预期与环境质量评价相一致出现拐点后,再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增长,曲线向下倾斜[19]。这与Manuelli等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降阶段的分析相似,认为曲线的下降是由于经济增长之后,人们随之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从而对环境质量不满足造成的[20]。说明在研究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时,应当考虑居民的容忍度和预期在当中产生的影响。虽然经济增长前一阶段与环境污染是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居民的容忍度较高,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甚至可以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居民的容忍度下降以及对环境质量预期的提升,即使较低的污染也可能导致居民较大的福利损失。

五、政策建议

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环境质量评价调查,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环境质量治理以及改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风险,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将会带来中西部地区潜在的环境恶化风险。二是目前政府对环境质量治理的重心和投入主要在城市,而对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治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低于城市居民。三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党政机关任职以及高文化程度的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较高,反映出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占有更多优质的环境资源以及环境改善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的话语权。在环境质量改善的过程中,该群体会存在优先改善自身所享受的环境质量的利益动机,在掌握环境质量改善话语权的基础上,使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转向对自身更为有利的方面,从而蚕食其他群体在环境质量改善过程中应当获取的收益。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防止中部地区在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过程中,大量接收东部地区所淘汰的落后和高污染企业。综合规划产业布局和结构,设定合理的环境准入门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的投入,防止重蹈“先污染、再治理”的覆辙。

第二,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投入。重点投入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清理和整治,农村工业和生活废水的集中处理以及河道的清淤疏通等,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环境质量。

第三,防止少数人在环境治理的规则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对话语权的垄断。防止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群体,如机关干部、高文化程度人群等既得利益群体对环境治理的误导,谨防社会底层群体的环境利益受到损害。

第四,对于面临较高环境风险的群体要给予更高的环境补偿,例如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密度较大地区,以及处于垃圾焚烧、填埋厂等环境高风险区域的群体进行补偿。同时,提高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和宣传的投入,提升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认知和维权意识,使居民的维权行为成为促使政府改善环境的动力和压力来源。

.参考文献.

[1]程虹,李丹丹.中国质量出现转折――我国质量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4,(2).

[2]訾非,杨智辉,张帆,等.中国 10 城市环境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黄季j,刘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全国百村的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10,(7).

[4]卢淑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本溪市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区位分布[J].社会学研究,1994,(6).

[5]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6]王韬洋.“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J].浙江学刊,2002,(5).

[7]Ma,C.B.Who bears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9).

[8]王慧.被忽视的正义――环境保护中市场机制的非正义及其法律应对[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

[9]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0]Grossman,G.M.,A.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Z].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1991.

[11]陈计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2]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浙江学刊,2004,(6).

[13]刘爱玉,佟新.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4,(2).

[14]李军峰.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性别差异的通径分析――基于第二期全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2).

[15]杨妍,孙涛.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16]王波,黄光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

[17]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J].宏观质量研究,2014,(2).

[18]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