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学生奖励制度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并且要求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方式应用的重要性,并探究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1 体育游戏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初中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朝着更为创新的方面发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体育游戏教学会更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他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1.1 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现代化教育要求学校着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初中学生面对学业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带去严重的不良影响。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这一环节,简单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暂时放下压力、消除恐惧,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在热情的环境正释放自己的压力,也能够使学生懂得合作竞争的意义[1]。
1.2 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理解创新能力
游戏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步入初中还未脱离小学生的稚气都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学生乐衷于在游戏中放松自我、锻炼自我,所以利用这一点,会使初中体育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更利于体育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体育器材展开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选取同一种类的器材进行练习,可以是足球,可以是乒乓球,保证小组人员分配男女比例平衡,然后进行竞赛,优胜的小组给予奖励,对于能力较低的小组给予鼓励,让学生的天性教学环境中得以释放。
1.3体育游戏推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初中生的教学当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从体育游戏教学来看,也是十分重视团队合作的,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会更多的体会到集体荣誉感,而并非只是自己的利益,因而这对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也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中就能很好的遵守规则[2]。此外,班级在举办体育活动时会变得更加团结,这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有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参与活动也会锻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针对性
如今的体育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更多的教学设施,丰富了体育教学环节,也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学方式的创新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一性、限制性的问题被解决。我国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观念不够先进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工作者也对体育游戏的研究和发现不够,只是单一的进行体育游戏教学,长期下来,学生对于体育游戏的兴趣在逐渐丧失,使教学结果适得其反。没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显然达不到有?M织、有纪律的效果,自然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2.2缺乏科学评价机制
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而很多教学过程中仅仅将体育游戏作为调节课堂氛围的热身活动,而并没有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虽然会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乐趣,但是缺乏相应的评价会让应有的教学目的难以达成,学生也很难在游戏中学到什么。
2.3缺乏一定负荷量
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张扬个性,而在体育游戏中,教学中更加重视的并非此,而是增加学习的乐趣、增加课堂学习氛围[3]。因而很少会在体育游戏的运动负荷量上重视,学生虽然会在体育游戏中体会到乐趣,但是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对学生体育教学的考量工作也是不利的。所以,今后的体育游戏教学中需要注重负荷量的问题。
3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发展策略
3.1增加教育趣味性
我们知道,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就是在于它的趣味性,如果失去这一点,体育教学也将难以突破。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把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尤其是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举例来说,仰卧起坐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单一的训练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如果采用比赛的机制,这样会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适当的奖励制度会更加有效果。所以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徒手操之类的趣味热身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全身肌肉,也可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保护工作。
3.2学生年龄与负荷量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的负荷量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初中生年纪较小,如果负荷量太大,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如果负荷量太小,又不利于锻炼身体素质。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需要科学合理,让体育游戏教学更加井然有序。还有为了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的安全教育,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教学环境下才可以进行体育教学。要知道,合理的运动负荷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还能确保教学工作的完善进行。
2014年,全县的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为指导,结合县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根本目标,牢牢把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以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为载体,不遗余力地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多样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水平优质化”,推动全县教育向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师资精良、管理科学、质量一流、均衡发展、人民满意的方向不断迈进。
二、主要工作目标:
全县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创建工作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更加优化,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精细;各类教育的发展更加和谐,教育更加均衡公平;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创新,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执教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破,质量管理机制和举措更加完善,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县汇文中学如期开学,借智办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考质量确保稳中有升,义务段教育质量力争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初三学业成绩的综合平均分和优秀率均达到全市前四名。
三、主要工作举措: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提升教育整体面貌
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履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首先,加强作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和教育梦的根本保证。伟大事业的起航,源于伟大的理想,伟大理想变成现实,源于优良作风的保证。理想问题至关紧要,决定了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动力,作风问题意义重大,影响着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甚至是教育教学工作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境界。其次,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树立敬业精神,强化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要淡泊名利,把教师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要高瞻远瞩,长远谋划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路径;要俯下身来,真诚倾听师生的真实呼声。第三,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要树立教育系统的正面形象,就要从根本上杜绝“”之害对教育系统的侵蚀,就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队伍纠风治乱工作,认真落实教育系统“阳光工程”建设7项工作,就要积极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实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只有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权利,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二是以促进公平,提升效率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我们要按照《决定》要求和上级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针对《决定》中提出的: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改革举措,我们要尽早谋划,积极应对,主动参与和融入改革的浪潮。
三是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生涯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2013年9月3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战略出发,对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作出了规定,明确了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及相应处罚原则。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师德的11种禁行行为。此外,多地已开始试行教师资格证5年一审制度,其中师德表现均为审核的重要内容,甚至是一票否决的关键点。从保障教育质量,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出发,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力度和师德规范的考核。
2、抓好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完善平安校园建设的各项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杜绝教育教学事故的发生;完善住校生管理制度,预防住校生在校期间发生各种因管理疏漏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件;建立家校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建立和完善特殊时段的安全预警制度以及特殊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二是狠抓各种制度的落实。真正将平安校园各项制度所编织的防御体系运转起来,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完善校园“三防”工作。民办等级幼儿园要逐步配备专职保安,提高保安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县属学校按市局要求,与公安协商在学校建立校园警务室,提升安保级别。四是做好安全工作台帐的记录。做到各类安全教育、学生谈话、预案演练等均有详细记录。五是启动校园纠纷调解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因校园意外伤害事件而导致的家校纠纷,保护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六是落实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切实加强AB级食堂的创建,不断推进品牌超市进校园等工作。七是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狠抓学生接送车的管理,确保接送工作安全有序。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努力避免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八是完善平安校园建设的考核工作。
3、抓好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项目的落实
《县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和《县幼儿园布点专项规划》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接下去要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一是抓好续建工程建设,主要是五中及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古市中学300米塑胶运动场和雅溪小学综合教学楼及运动场。二是按计划落实新开工项目,主要是:民族中学的风雨操场,三中集团学校城南校区的校门新建及300米塑胶运动场改造,二中学生公寓、玉岩中学、实验幼儿园的校舍维修。三是抓好打捆项目建设,主要有:一中体艺楼、县培智学校及民办学校过渡用房、标准化学校建设、岗寺小学综合楼新建和运动场改造、阳溪小学综合教学楼和校门围墙、县三中集团学校学生食堂和风雨操场、赤寿中心幼儿园、望松中心幼儿园。我们将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抓好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创建工作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小班化。
县城北职工子弟学校的竣工和使用,有效缓解我县城区学校教学用房紧张的局面,今后要狠抓新校区的软件建设,努力把学校办成精品学校。着力推进五中及教育培训项目的建设进程,到2015年五中建成时,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新引进的民办教育的校舍资源、布局情况都可以得到极大的调整和优化,初中段可以全面实现小班化教学,小学可以基本实现小班化教学,为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硬件基础。
(2)推进标准化学校创建、教师校长交流、教师素质提升、重点区块教学质量提升等工作,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
首先,今年计划安排城北职工子弟学校、玉岩中学、雅溪小学、阳溪小学和岗寺小学5所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教育局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创标”学校倾斜,加快我县“创标”工作的进程,努力改善农村山区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设备,保障城乡学校间硬件水平的均衡。其次,全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我县作为在全市率先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实施方案(试行)》已于2013年年底制定,并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14年1月由编委办、人事、财政、教育四部门联合发文,2月份要根据《方案》制定具体交流的计划(包括具体到各校的人员、学科计划)并下发给各学校讨论,6月底前确定交流计划,8月份将全面落实此项工作,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山区教师进城考试制度。第三,积极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借智办学工作,立足现实,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缩小教师素质的城乡差距。第四,采取一校一策的办法,破解重点区块教学质量提升的难题。重点抓好古市区块和玉岩区块的教学质量,带动我县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今年,我们通过标准化学校创建、教师校长交流、教师素质提升及重点区块质量提升工作的落实,努力促进我县义务段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3)推进教育装备升级和教育大网改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目前我县的计算机生机比达到了4.89:1,多媒体班套比为1:1。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厅的支持,用好县里的政策,加快计算机设备更新升级,确保在2016年前,提前达到省定生机比5:1的要求。同时加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培训,提高设备的有效应用率,探索基于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改革,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
(4)推进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合作办学和国际化水平。
首先,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在吸取前期与国外学校结对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领域的探讨与合作。其次,积极拓展和丰富“借智办学”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在初中段引进育才中学品牌,创办优质民办学校的基础上,一中要加强与宁波效实中学开展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合作,确保一中效实班创办成功,努力提升办学水平。继续推进电大学院与海大的合作办学工作。
(5)积极探索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决定》确定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政府将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要加强学校章程建设,2015年前全国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和承担相应责任。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局将制定出台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一是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依法保障学校行使办学自。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推进学校的管理创新。三是探索学校章程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四是开展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创建工作,促进每所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特色品牌学校建设打好基础。
(6)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以“敬业、爱生、清廉”为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师德师风水平。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针对我县教师群体年轻教师多,可塑性强的特点,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加快他们成长为骨干教师的进程。三是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成长工作室方案,落实《县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和《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完善对名师队伍的考核管理,让有限的名优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大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表彰、奖励力度。四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7)推进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学校的创建和以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评比条件为要求的内涵建设,实现高中教育多样化。
一是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快一中创建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和二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学校的步伐,明确创建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中力争在2014年创建成功,二中力争2015年创建成功。二是职业中专要积极开展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抓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7项工程的落实,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三是努力实现高中教育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控制办学规模,坚持做优做精的原则办好一中,为高校输送优秀的生源;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坚持特色发展的思路办好二中,在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做特做强原则办好职业中专,为我县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同时抓好中高职升学的衔接和管理。
(8)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化。
一是抓紧制订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等级幼儿园创建和教师持证率两项重点工作,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二是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要规划好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继续挂牌推出建设用地,引进优质民间力量创办民办等级幼儿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安保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的督查和指导,规范其办园行为;继续在政策、资金和师资上帮助具备条件创等级的幼儿园和有能力提升等级的幼儿园,提高等级园的招生覆盖率和幼儿入园率;继续开展幼师持证上岗率培训和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对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及时兑现县里的每人5000元的奖励政策,增强培训工作的吸引力;继续开展民办幼儿园的年审工作,以年审整改提升民办园的办学水平。三是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骨干、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努力构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和谐健康发展的格局。四是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学机制,逐步从乡镇中心小学中独立出来。探索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择优选取公办编制幼儿教师担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及省二级以上民办幼儿园业务园长。对现有幼师队伍进行核编,确保两教一保,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五是创新办园方式,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均衡发展。
(9)围绕教育公平,推进各类教育和谐发展。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上级招生政策,深入推进阳光招生工作,在总结小学阶段实行阳光招生经验的基础上,2014学年将在初中段实行“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的招生方式。二是高中段继续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择校生三限政策和分配生政策。三是完善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四是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体系,切实抓好学生营养餐工程,对困难家庭学生做到按规定标准“应助尽助”。五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明确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的职责,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学校是“关爱工程”的策源地和主阵地,落实“关爱工程”的关键在学校,重点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责无旁贷、一马当先的担当起此项工作的执行责任。六是办好培智学校,完善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确保适龄三残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七是抓好民办教育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将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2014年,将继续挂牌推出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扩大优质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加快原望松小学(现民办汇文中学)的修缮改造,派送民办学校干部教师到杭州文澜、育才等名校接受学习培训、做好民办学校的招生和开学相关工作,确保2014学年顺利开学,同时按计划做好城南中学的适应性改造。八是抓好成人教育,完善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成市里下达的成人双证制、预备劳动力、家政服务等各项培训指标,积极推进标准化成技校和社区学校的创建工作,完成大东坝、象溪区域中心成技校的组建和省标准化成技校申报工作;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和扫盲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做好电大学院以学历教育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社区教育为中心上来。
(10)加强财务管理,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教育系统财会队伍建设及校长的财务相关知识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规范财务行为,防范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二是加强非义务段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管理,防止各类未报先建行为的发生,努力控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债务并设法逐步削减现有债务。三是强化教育经费的预算编制及执行,发挥经费的最大经济效益。促使学校合理、规范、有计划的使用经费,确保学校运转正常。四是强化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指派专人负责,预防学校固定资产的损坏和流失。
5、抓好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将教学工作列入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要站在对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成长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不断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履行校长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教育局将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坚持做到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督查指导,教研员深入课堂示范引领,学校领导带头坚守一线,安心在校抓好教学管理,紧紧围绕教学工作,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学质量。
二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教育局将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制订并实施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校长兼课、听课、评课督查制度;领导和科室联系学校、教研员联系学科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评价制度;招生考核奖励制度,完善教育共同体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和问责制;校长竞聘上岗制;修订校长考核奖励办法等提升教育质量的系统方案和制度,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促进质量的提升。
三是提升教学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的素质。首先是要提升校长队伍的课程和教学领导力。教育局将开展校长评课比赛活动、课程和教学领导力知识测试、专家引领、研修培训、校长论坛等活动,为校长队伍的交流、学习搭建平台,促进校长队伍的成长。其次是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办好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教研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修班,通过研修班学习,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开办德育团队研修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第三是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修订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来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管理能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课堂教学、专业测试、命题、实验操作技能、课件制作等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四是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课堂诊断、指导教学的能力;提升教研员的学科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是强化教学管理措施。完善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制订教学教研常规考核办法;制订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五项行动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借智办学活动、创新优生培养方法、提升薄弱学科质量、后进生关爱行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在赤寿小学和古市中学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三中集团学校开展初中科学理化分科教学和创新优生培养方法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农村自然小班化的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五是努力提升高考质量。一中和二中要明确各自的高考目标和任务,通过落实好丽水市普通高中五项行动计划;深化借智办学活动,开展与名校合作办学;积极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鼓励优秀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稳妥做好高一新生的自主招生工作,吸引优质生源,利用自主招生引导初中教学;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学校管理等措施,切实抓好高考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要切实关注和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高中管理和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提早谋划,从容应对。
六是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教育局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级有关部门政策的落实、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学常规以及其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进行督查通报。
6、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一是创新育人方式,深化德育工作。通过学科德育精品课堂、育人精彩瞬间等微载体,积极深入的推进德育工作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努力探索贴近学生生活,感动学生心灵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活动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青少年学生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教育。二是稳步推进体卫艺工作。通过“绿谷”系列赛事、“一会三大联赛”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丰富校园社团活动,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不断搭建和完善体艺节等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康的兴趣和积极的心态,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学校要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活动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四是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切实发挥督导职能,进一步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深化学校发展性评估工作,努力促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
关键词:交流 合作 意识 能力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人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完成,合作能力显得很重要。我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的主体性。在实施新课程中,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初中社会政治课中,教师要常常在学生不经意的时候给学生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创业有方信用无价”时,论及如何规避风险这一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的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假如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伙团体,现在拥有100万元的创业奖金,你们将如何分配这些资金?分配要使你尽可能赢利而不致亏损!”关于投资,别说是七年级学生,就是教师也很难有多深刻的认识,所以学生不得不与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协商。他们讨论激烈:投资什么行业能挣钱?万一亏了有没有别的行业能挽回局面?每个学生俨然是个小老板,对自己“合伙”的事业兢兢业业。最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投资方案在班上与同学交流。由代表发言,然后让同学评比哪个小组的方案最好,哪些小组的方案存在缺点等,最后评出“创业能手组”。从讨论中学生体验到:上好社会政治课要合作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与别人团结合作才能够成功。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合作积极性
1.合作小组的成立。
合作时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改变课桌椅的齐刷刷式的秧田模式为马蹄形,给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人数的设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我开始以6人为一组,出现了这些情况:总有一两人容易脱离讨论,或被忽视;要统一小组意见难度也较大。因此,我将学生就近按4人一组重新分组,小组合作中个人的发言时间、受关注程度、统一意见的合作效率与意识立刻得到提升。
另外,分组必须灵活机动,不能固定不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时间和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做好分组的工作。
2.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小组的分配一般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实践证明,同质小组往往容易盲目自信,或者过于自卑,而在异质小组中,学习时可以互补。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全班而言,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的基础也就是平等的,竞争的动力才会更大。为了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合作,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我们通过三个步骤进行组长的培养:
(1)培养第一位组织者。小组讨论前,先选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2)对组长进行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有序的组织合作交流;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教师汇报。
(3)组织者的轮换。当第一位组长已具备一定组织能力时,就要更换组织者,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让他们都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3.创设完善的奖励机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为了促进小组的合作意识,我与学生们一起制定了一个 “我们是最棒的”的小组评比活动表,制表工作由小组长完成。活动表包括以下项目:成员名字、活动次数、获得的分数、非本组成员的评价量化等,分数最高的小组就被评为这个周的最佳小组。在这个奖励制度的激励下,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提高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学习求知欲望被点燃了,培养了较强的合作能力。
三、优化合作方式和过程,提高合作质量
1.优选内容,提出合适的任务。
首先,选择的内容要适合课堂合作,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大众传媒的影响”,我抓住现在学生课后普遍喜欢看电视这一特点,在前一节课时就让班上学生选择论题“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形成两大组。让学生选出四个主辩手,其他成员都是副辩手,要求每个人都找出论据收集资料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于是这一课也就成了两大组的辩论课。由于论题是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所以几乎没有学生不发言。然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对于论题的提出,我觉得应该符合以下两点: 1.适合进行讨论、协作完成。2.问题的难度必须处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但也应有一定的难度,若教师总是提一些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挑战性,合作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学生也会失去对合作讨论的兴趣,甚至会利用小组讨论的时间开小差。
2.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这是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在讨论时,我先请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教师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模仿教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导向,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比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时,草原风情这一块学生平时多少有些了解,我就让小组展开合作,让各小组形成一份介绍草原风情的报告,在课堂内向其他组展示。这就要求组内成员先整理出自己所了解的方面,然后组内交流,形成一份报告。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其他同学介绍,并对其他组成员不了解的问题加以回答,组内成员加以补充说明,对于一些其他组成员提出的,课堂内小组成员都没法回答的问题,我采取让学生课后查资料,向教师询问等形式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下堂课给予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要动脑思考,参予讨论,也使小组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进行讨论过程的监控,及时引导和点拨。
在小组讨论之初,也曾出现过频繁地冷场、嬉笑、戏谑以及毫不相干的闲谈。这其实也是在所难免的,刚开始,我很生气、着急,甚至打断小组的讨论活动。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我发现实际上这是学生达到真正讨论的必要阶段。当然,也不意味着教师的干涉就是错误的。后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不再打断他们的活动,而是巡回在各小组之间,担负着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旨在改变学生讨论的方向,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说话”为“交谈”。
合理的组织与调控是有效开展合作讨论的前提。下面我以《学习改变命运》一课为例,就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来说明。
师: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对照书本,请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和本课有关的问题。大家把你想提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提的问题有新意而且大家都感兴趣。
学生看书、思考,有的学生动笔把想提的问题写了下来。教师不断地在教室里巡视,与学生交流。
师:我看到每个同学都提了问题,但是那么多的问题都在课堂里解决是不现实的。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小组中交流你们的问题,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就在小组中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就拿出来,我和你们一起解决,每个小组都可以提出你们最想提的问题。比一比,那个小组提的最好。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的讨论很认真,很投入,有的小组甚至开始争吵起来。让初一学生围绕主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由于范围广、角度多,如果马上让学生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组织与调控既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控,以免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纠缠,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能让不同的小组都能有提出自己想提问题的机会,让多数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有利于全员参与,又激发和保持学生合作讨论的热情。
师:现在我请同学把你们组的问题提出来。
第一组:我们想提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有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难?
师: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提得太好了!哪个同学可以帮助我解答?
生1:我认为这主要是现在的大学生书本知识学得很多,但实践知识太少,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生活中去,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师:哦,我明白了,看来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学习实践知识。
生2: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太窄,就那么几门热门的专业,但社会的需求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师:这个同学的意思是应该一专多能,谢谢你对他们的提醒。
生3:我觉得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太多了,找工作当然就不容易,应该让他们学更多的知识,要继续深造,也就是要找到好的工作,就必须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
师:看来这个同学提的问题相当的好,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我知道同学们还有许多的看法,课后可以接着讨论。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问题是善于学习的表现。下面我要看看别的小组有什么问题?
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上个问题既不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使其他学生失去发言的机会,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4.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合作的气氛好像很浓厚。可一两分钟后,教师马上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这么短暂的时间,学生正在思考或根本就还没思考,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这种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样的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进行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合作的目的,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合作的内容、时间、方法,才能发挥出合作式学习的最大效率。
四、恰到好处的评价,使学生在体验中强化合作意识
恰当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重要因素。实质性的课堂评价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有效的教师反馈应该运用建构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而这种建议一次只能集中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就像上面这个片段一开始,当学生提出:“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时?”教师进行了适时的鼓励评价:“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提得太好了。哪个同学可以帮助我回答?”这既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做了肯定,又明确指出了好在哪里,而不是简单的用“是”或“很好”来应付。同时又巧妙地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教师有时间整理思路。这种技巧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是常用的,你看这里的“帮助”一词用得多好!是帮助教师哦!是不是让学生感觉很舒服,很自豪!当然,我相信读者们可能有更好的设计,不过,我要指出一点,只有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才真正需要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可能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我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中紧紧抓住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较好地形成了合作教学局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个性,释放了学生潜能,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创新性和理念性。当然,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个方面,以上各点只是几年来探索的总结,希望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各方能力和素质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杨宁.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