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新闻报道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报道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报道方案

第1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策划要遵守5个原则

在开展新闻策划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不能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为策划而策划。

2.创新性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打破过去“有闻必录”、“信息传声筒”的角色,媒体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报道角度、策划方案到传播方式都要推陈出新,追求独家。

3.导向性原则

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策划必须遵循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统一,尽力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

4适度性原则

在新闻策划的实施过程中,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宣传要适度,否则有可能过犹不及,引起过度轰动而导致受众不信任;二是成本要适度,确保实际效益大于实际投入。

5.可行性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目的是付诸实践,在报道策划之初就应该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使报道方案更具操作性。在策划的最初阶段,可以大胆想象,天马行空。策划成型后,却要小心论证,对策划能否真正实施进行详细分析。

策划的流程

重大新闻题材的策划大体要经历这样一个流程:

第一步:确定选题。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及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重大政策出台解读等,都是读者关心的重大选题,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关注策划的选题。

第二步:选题策划。首先要吃透选题;其次策划要以我为主,明确体现策划意图;最后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研讨,从而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第三步:制定可行方案。报道方案是报道思路的理性化、系统化、具体化的产物,是策划实操的依据。

第四步:过程控制。策划的实施过程应该是一个闭环系统,即从开端要回到开端,从确定目标开始,最终回到目标,策划实操要衔接流畅、严丝合缝。策划的参与人员要经常交流、沟通,弥补策划实施中走偏甚至断裂所带来的报道目标的缩水。

第五步:见报或音频播出。

第六步:反馈阶段。一个重大策划完成后,收集各方的反馈很重要,如读者、本单位员工、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等的评价,有益于优化下一轮策划。

第七步:奖励机制。这一点很重要,以项目为考核单位,通过考核成本和效益,对项目负责人、编辑记者进行不等的奖励。

避免陷入炒作误区

在新闻策划过程中,个别媒体出现了“策划新闻”,即炒作的现象,媒体由新闻记录者变成了新闻制造者和推动者。“新闻炒作”是新闻策划的异化,本质上背离了新闻规律,要坚决杜绝。

“新闻报道策划”与“策划新闻”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报道策划,策划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后者则通常是通过策划活动,人为地制造新闻事实,然后当成新闻来报,这是主观操作的产物,违背了新闻真实的要义。

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反应,新闻报道策划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人为设计和策划新闻,但是报道过程则是可以设计和准备的。在有些情况下,媒体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新闻炒作”,是传播者为了造成社会“轰动效应”对新闻报道活动的一种不恰当的谋划和设计。通常以与报道内容不相称的形式任意扩大事物的某些枝节,所选择的具体操作手法不符合新闻规律的社会价值,在本质上背离了新闻规律。

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闻报道策划的属性,了解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炒作的本质区别,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

策划实施贵在应变

新闻策划选题时,事件尚未发生,往往有某些不可知的因素,因而在具体执行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报道主体有较高的应变能力。

策划活动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对策划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进行策划前,要了解媒体的人员、经费、场地、物质技术设备等,确保策划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策划方案要兼顾计划性与灵活性,最好是分阶段、长短结合并准备备用方案,对报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须作全面考虑和超前预测,并且要灵活适度,不能限制过死。这一方面是为了应付中途可能发生的突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记者的应变能力,鼓励创新采访。在报道进行过程中,监控环境、统筹稿件、联络人员、收集信息、听取反馈等方面都要有人员保证。

策划为王

新闻媒体报道活动策划,对于增强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力、丰富新闻媒体的各种社会功能、树立新闻媒体的品牌形象、提高新闻媒体自身的策划能力和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媒体通过组织和策划报道活动,有助于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此外,优质的报道策划还有助于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增强媒体自身实力。

新闻策划通常贴近于百姓生活,解决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为他们带来便利和好处,从而实现媒体服务社会、指导生活的功能。

媒体通过组织各种策划活动,扩大同群众的联系,并服务群众之需,展现出媒体友善、亲近、高效、平等、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媒体的品牌影响。

第2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所谓策划,就是记者对自己的采访行为进行优化和选择,保证以最佳方式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事前准备活动,即对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串联起来的过程。

记者访前的新闻策划,是报道新闻的策划。它包括报道题材、报道主题、报道规格、报道规模、报道方法、报道步骤的确定和与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采访是新闻策划已定方案的具体实施和“按图索骥”。

二、策划制定的原则

(一)策划要以调查研究做基础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电视新闻采访规律是在采访活动之中逐步总结渗透得到的。一切凭空想象都是有根据的,策划可以根据想象未知的还未进行的事件,但也要是合理合情的推断,是在掌握充分事实材料之后进行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有浅极深、由近及远的思考、判断、选择,它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混合方向。同时在平时调查研究的积累当中,我们会不断的探索出策划的规律。所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二)策划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电视新闻采访是新闻采访的分支,采访要遵循着新闻的规律,策划不能盲目的无中生有的制造新闻事件。比如有一家电视台,为了调查社会上人们是否乐于助人的情况,派一名记者装扮成一个过路人,假装自己的手机没电了,又想与家人联系,然后问路人借手机用一下,用隐藏的摄像机拍下人们对陌生路人的态度,这种对观众和行人都不真实的采访计划,即使真的拍到了什么,也是违背新闻规律的,不值得提倡。

(三)策划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策划出的方案应该对具体的事物是可以运行的。制定出来的不能是闭门造车,是应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记者来完成。只有经历过各种场合的记者才能胜任的在策划中预测策划方案是否可行,避免策划出的方案与现实的采访风格风马牛不相及,也防止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以及情况变化所带来的停拍。在整个的拍摄制作进程中,有很多因素是意想不到的,但是我们的策划要尽量的把能想到的合理化,增强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没有可操作性的策划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电视采访策划主体

编辑部是电视新闻采访的指挥中心。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采访机构把编辑部作为报道运作的核心机制。记者不能单兵作战。电视新闻工作是系统化的、协同化的采访方式。而编辑部是这一采访方式的统一指挥调度和采制新闻的系统和集体。

编辑部对新闻采访的宏观策划,就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制定这一时期的目标和方针。以及为实现目标和方针进行的重大选题部署和采访安排等。如果没有编辑部的统一部署安排,仅靠单个记者和摄制组是不可能完成一期出色节目的。而且,在当代的新闻运作当中,采访的内容也同样离不开编辑部的策划而独立存在。

(三)电视记者完成的采访策划

编辑部的指挥作用,不能完全代表策划的完整性,它只是代表整体,而不代表分支。在策划中,还有一部分内容需要有记者亲自完成。这些策划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微观,在实际运用中,多用对比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对整个采访的切入点、表现角度、表现手法等进行策划。这就是记者在实际采访中的优势。是从微观方面独立完成策划的。这可以使现场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地考虑到,尤其是采访的困难。在很多情况下,策划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想出在困难的情况下拍到第一手原始的画面。电视记者在采访中为了获得现场画面,经常需要在策划中绞尽脑汁地想出拍摄的最佳方案。这些策划的内容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采访题材和对象的不同而需要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四、电视采访策划内容

(一)报道题材与主题的策划

题材,指新闻报道作品所涉及的人、事、物。简言之,报道题材问题,实际上是“写什么”的问题,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科技题材,等等。新闻是客观存在的、无时不在的,天天发生的。而报道是对不可能就发生的事逢事必报、有闻必录。换句话说,报道是一种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进行了选择、加工后的新闻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新闻题材策划,实际上就是报道题材的选择。

(二)报道规模与规格的策划

新闻报道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包含着规格与规模,即事件重大,反映就大;事件小,反映就小。这是新闻报道于社会事件的一般规律。我们称这为“报道适中律”。实践表明,报道规格过高、规格过大,给人一种“炒作”之嫌,效果适得其反;报道规格过低、规模过小,势必造成信息的“流失”,不能满足受众的“新闻欲”,达不到应有的报道效果。“报道适中律”的内涵,包括报道篇幅的适中、报道力度的适中和报道文体的适中三层意思。

(三)采访步骤与方法的策划

步骤与方法是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采访步骤的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时序,即任何事物发生、形成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先后相连、连续更替的;二是指程序,即在策划方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具体事项。

方法是入门的“钥匙”。新闻策划的目标已经制定,报道的题材和报道的主题已经形成,余下的问题是记者执行和实施,这就是采访方法的问题了。总体上说,采访方法的策划包括宏观的采访方法和微观的采访方法。所谓的宏观的采访方法,是指采访题材、采访路线、采访对象、采访方式和采访手段的运筹帷幄。所谓微观的采访方法,是指采访的看、听、问、查等具体的手段。

五、结论

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新闻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要以主体性报道为重。怎样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做到不断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群。这就涉及到如何成功的对其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完整的策划可以将新闻手段与宣传目的有机结合。实现“媒介”的沟通功能也促进了媒体本身的发展。

第3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闻报道 博物馆 宣传工作

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博物馆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2008年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使得中国的博物馆拥有了公共文化空间的身份,社会媒体对这一热点文化现象的关注更是趋之若鹜,针对博物馆的新闻报道也日益增加。

一、新闻报道与博物馆的宣传推广

目前,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对新闻定义尚无定论,其中最权威的是1943年提出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①。当代博物馆作为新闻报道的产生地,不仅承担着向社会媒体提供文博类新闻信息的责任,同时现代博物馆还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展示、教育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大众传媒,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也遵循着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早在19世纪末,英国已经开始将博物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研究。②

宣传推广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业务工作内容,但新闻不同于宣传。区别于宣传工作的主观性与延续性,新闻报道更加重视传播内容的客观性与即时性。社会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新闻敏感性,不仅仅受到消息源的影响,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与新闻性更是主要因素。因此对博物馆新闻报道的抽样分析,更能客观反映媒介对博物馆活动的取向性与兴趣点,进而分析媒体对博物馆新闻的采编方向,为博物馆宣传和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2013-2014年度媒体对广东省博物馆新闻报道的涉及内容、新闻题材和报道的传媒方式做统计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重点分解和原因分析,以期洞察媒体对博物馆活动报道的基本情况。之所以选择媒体对广东省博物馆2013-2014年度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有以下因素:首先,广东省博物馆自2010年5月开馆以来,一直受到社会观众的热捧,参观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新馆正常运行至2013年,经过了开馆高峰与三年的试运行,广东省博物馆业务工作已渐趋平稳,各项业务指标均具有相对可靠的代表性与稳定性。其次,广东省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国内多次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该馆一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以较为客观的代表国内中等博物馆运营水平。综上原因,选取在这一特定时段的广东省博物馆媒体报道为样本,以期能够较为客观代表国家一级博物馆媒体报道的平均水平。

二、大众传媒2013-2014年对广东省博物馆的新闻报道分析

本文以2013-2014年各大媒体对广东省博物馆的原创报道为抽样框,进行整体抽样,共获得样本767个,分析单元为单篇报道。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的分析类目包括报道内容、报道题材、传播媒介,本文对2013-2014年的报道按此三项指标进行分类。其中报道内容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其它共六类;报道题材分为消息、特写、评论、其他四类;报道方式分为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其他五类。

本文对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了归类(见上图)。图表中可以看到,2013-2014年度社会媒体的新闻报道对于广东省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均有涉猎,其中关于陈列展览的报道条目最多达到530条,占所有报道总数的69%,社会教育与公共服务活动的新闻报道分别占16%与7%,报道最少的是科学研究与藏品管理,都只占到到所有报道的1%。另外,本文通过对陈列展览报道的统计分析,在530条关于陈列展览的新闻中,对这一业务活动的前期报道达到382条,占所有展览新闻报道总数的72%。陈列展览是最受社会媒体关注的博物馆业务活动,其关注度远高于博物馆的其他业务活动;媒体对展览活动前期的报道远远多于展后的跟踪;媒体对博物馆其他业务活动尤其是对科学研究与藏品管理业务的报道极其匮乏。

这一现状除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总量大,博物馆对陈列展览重视的原因之外,更大程度上源于博物馆的整体宣传工作特点。广东省博物馆实行的是临时展览负责人制度,各展览由展览负责人推进展览各项工作,并安排有专门的展览宣传主持人,负责展览的宣传推广工作。以2013年为例,广东省博物馆该年度举办的25个临时展览均具有宣传推广工作方案,将展览相关信息对各大媒体发放新闻通稿并跟进展览系列信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术科研与藏品管理工作完全由相关业务部门自发完成,经笔者调查,2013-2014年度从未针对此两项业务开展专门的新闻甚至消息工作,仅有的新闻报道完全由媒体自发挖掘报道,缺乏博物馆主体主动向媒体的“爆料”,造成这两项业务工作的新闻报道严重匮乏。另外博物馆的部门设置也使得宣传工作部门不能及时介入到收藏与学术科研相关工作,无法提前向媒体爆料,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特征,媒体得到的信息严重滞后,因而失去了新闻性无法。至于展览后期跟踪报道的不足,本文分析发现,博物馆的展览宣传方案将宣传重点放在展览开幕式上,大部分展览宣传仅仅局限于开幕当天向部分媒体发放展讯,缺乏纵深的宣传计划和规划。对展览后期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展览相关配套教育活动,缺乏对展览本身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对媒体2013-2014年对广东省博物馆业务报道题材分消息、特写、评论、其他四类分析,并将特写与评论作为深度报道来归类(见上图)。从图表来看,该年度媒体对广东省博物馆的767篇新闻报道中,消息占据679条,占了所有报道题材的89%,特写(新闻通讯)占总量的5%,新闻评论更是仅占3%。消息甚至小篇幅报道成为媒体对博物馆业务工作报道的主体,深度报道不足。但本文通过对各项活动的分类统计来看,媒体对于2013年的《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当我遇见你――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两大展览,以及《甲午海祭――纪念120周年展览》的新闻特写和评论达到了25篇,占到两年来所有博物馆深度报道总数的37%,其他活动的深度报道仅仅只有41条,多项活动各大媒体只是简单消息,没有一条深度报道。从报道的总体来看,媒体多数时候只承担了向广大受众播报博物馆活动基本信息的功能,缺乏对博物馆工作的深入挖掘。

本文对2013-2014年所有新闻报道的媒体进行归累(见上图)。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所有767条新闻报道中,报纸数目占到了501条,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仅114条展讯类消息,并且所有的特写和评论全部在传统纸媒。由上分析得出,报刊等传统媒体在博物馆的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介深度、广度以及跟进报道的后发优势,取到了关键的作用。

出乎意料的是网络媒体在博物馆新闻报道中的缺位,本文分析可能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原因。200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明文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的业务,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大多数门户网站并非专门的新闻单位,因此没有新闻采访权,本文统计到的博物馆新闻为新闻类网站所转载的同步纸媒信息。

三、对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理顺博物馆业务工作信息沟通渠道,积极主动文博信息。文博新闻不仅包含客观的文博活动的事实信息,文博单位主体的主观价值也应该在传播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透过新闻事实传递。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博物馆作为事实传播媒介,应该在过程中主动控制,精心选择事实信息,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表达博物馆的立场与观点,达到新闻传播功能中的“用事实说话”。③

(二)统筹博物馆整体宣传推广工作。加强对文博信息的纵深发掘引导,有目的对媒体提供信息。对各项活动的信息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为媒体提供发掘素材,主动与媒体联系形成文博信息新闻机制,逐步形成博物馆新闻发言人制度,权威文博新闻。

(三)贴近生活、紧扣时事特征的业务活动更利于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通过对2013年度媒体对广东省博物馆的新闻报道分析,本文发现2013年度广东省博物馆两大临时展览《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和《当我遇见你――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得到媒体较大篇幅的报道,分别达到35篇和36篇,并有相当部分的深度报道。2014年适逢120周年纪念,而中日关系也由于事件成为时事热点,因此媒体针对《甲午海祭――纪念120周年展览》的报道成为一时热点,因此出现了大篇幅的深度报道,这一报道特点也要求博物馆的业务活动应该贴近生活,扣紧时代特征。

(四)对不同传媒针对性的消息,达到宣传工作的最大效益。重视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功能,将各项业务后期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上;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优势,可以重点文博类工作咨询,扬长避短,本文注意到2013年度广东省博物馆在新媒体利用中注重新媒体的及时性与互动性特征,利用微博、微信展览、活动资讯,参与观众调查互动,成效明显。

当然,本文的这些分析,由于涉及的样本单一,仅仅只是对新闻报道这种单一传播内容取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另外样本的时间跨度不够长,所以在研究上难免。同时,本研究对文本内容以及传播效果方面上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理应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2]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4]谢晖.新闻文本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第4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移植创新原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移植原理是指把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移用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中去,促使其相互渗透、交叉,从而使研究对象产生新的突破而实现创新。该原理用于新闻报道,主要是指通过借鉴其他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或其他领域的理论、方法来实现报道的创新。

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移植了报纸的内容,《文涛拍案》移用了传统说书的形式,《一虎一席谈》把辩论会的元素嫁接到电视谈话节目中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特别节目《消费者学校》把课堂教学的形式移植到节目中来,由专家担任老师的角色来传授有关食品质量的知识,而由现场观众充当学生的角色,由嘉宾担任课代表。有的纸质媒介则通过引进电视的蒙太奇手法、影视剧本、日记等形式让受众产生别具一格之感。

移植创新法强调移植对象与研究对象的耦合性,比如《文涛拍案》作为聚焦于奇案重案的节目,以说书的形式来畅谈古今中外、指点奇闻怪事是非常契合的。而《每周质量报告・消费者学校》重在传播知识,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实现,也是能找到耦合点的。为此,应仔细观察和分析创新对象的属性,从中找出关键属性,并联想到可类比与移植的对象。只有当类比的属性越是接近创新对象的本质,移植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组合创新原理

在报道创新中,组合原理又可按照组合因素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梳理整合型和元素组合型两种。

梳理整合型主要用于报道内容的创新,它要求以独特的组合、独特的形式来梳理新闻信息。比如有的报道以“排行榜”、“盘点”、“检索”等形式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常常能使报道产生新的看点与新的价值。武汉的《长江日报》在报道高温天气时曾经把新闻与历史结合,以新闻事实为切入点,对相关的历史事实进行梳理,推出了专版“本世纪武汉家庭消夏备忘录”――《九十年代:夏天不再属于家庭》、《八十年代:家有电扇的日子》、《七十年代:竹床最后的辉煌》、《六十年代:泡进江河最快意》、《五十年代:露宿到天明》……

元素组合型主要用于报道形式的创新,通过把不同的形式元素,比如旧元素与新元素组合在一起,使报道形式产生新的突破。拥有新锐节目《娱乐现场》、《明星》的光线电视,有时做人物专访会在传统专访的基础上增加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因素,专访对象既要与主持人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也要回答现场记者们的刁钻问题。

移植创新原理和组合创新原理都与联想思维有着密切联系。联想思维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联想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丰富程度,一般说来,知识越多、见识越广的人联想的范围也越大,奇思妙想就越多。

分离创新原理

分离创新原理是与组合创新原理完全相反的创新原理,它是指将某一创新对象进行分解,以便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正确的创新点。分离创新原理用于新闻报道可形成要素列举法。

要素列举法是将事物分解成各种要素,由此寻找创新思路的方法。而所谓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及其关系,要素反映了事物的多侧面性。通过要素的分解,能创新我们的报道角度。比如对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我们可以着眼于相关的诸多要素:暴雨的迅猛、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对交通、农作物生长、洪汛、地质灾害、菜价等)、应对措施(比如如何有效地防止低洼地段被淹)、天气的发展走向等,当别的媒体着眼于某些要素时,我们就可以求异创新,以其他的要素为侧重点。

要素列举法还可用于报道形式的创新。很多媒体采用的模仿性创新就是对要素列举法的具体运用,首先对模仿对象进行要素分解,然后采用加减元素、换用元素等方法实现创新。董朝晖先生谈到他们如何做《财富大考场》:先分析境外的类似节目,把它所有的卖点写下来。有些卖点不合国情不能用,像太多的尔虞我诈。一番淘汰后,剩下四个卖点。①

分离创新原理在运用时可采用记录关键词的方法,对分解出来的要素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及时地记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激发创意。

分离创新原理离不开发散思维。因此记者在采制新闻报道时,不要满足于模式化的表达,而要有意识地构想多个角度、多种表现形式、多种结构方式、多个方案,再从中择优创新。

逆反创新原理

逆反创新原理指有意识地从与一般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完全相反的方向思考和处理问题,常常能导致新颖的结果而引发创新。逆反原理可用于角度和观点的创新,也可用以创新报道形式。新闻报道要求记者以客观的态度来报道事实,避免将个人的态度写在新闻报道中,而体验式报道、“口述实录”式报道却以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人物的感受体验为特色;新闻报道本是由职业记者完成的,而一些媒体却推出了由受众充当传者的报道和栏目。

逆向创新原理运用的是逆向思维,作为一种与传统或群体的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它总是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比一般的求异更能打破常规。逆向创新原理的关键是要清楚常规的角度、观点以及传统新闻报道的常规元素、形态是什么,然后大胆设想如果摒弃这些常规该怎样形成报道。逆反原理只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扩展创新思维的视角,但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

还原创新原理

还原创新原理指回到创新的原点,将创新对象的主要功能抽象出来,研究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凤凰卫视的创新术之一“是人不变的需求”就是还原了电视的“娱乐”本质,于是便有了《锵锵三人行》、《快乐财经档》、《大话足球》、《新闻FUN轻松》等追求的节目,用凤凰的话说,就是“以与众不同之形,求与众同乐之本”。正如风凰卫视“掌门”刘长乐所言:“对于中国电视而言,创新的内容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回归。把那些被异化的东西还原本质,还原其娱乐、轻松、自由的本质。或者说,是对于电视本质的再发现。凤凰只不过是用了一些新的方式张扬出来而已。”②

运用还原创新原理,关键是要有抓取问题要点的能力,要善于透过细节、枝节抽象出问题的关键。该原理主要运用聚敛思维,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链中,向着一个方向去思考。

以上五条原理在报道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运用中应灵活应变。当然,要做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报道创新方案,并不仅仅靠记住几条创新原理,更为重要的是要改进思维方式,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敏于观察,勇于实践。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基金会项目“多重视角中的当代新闻报道”研究成果】

注释:

①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第5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尽管有很多人频繁唱衰这两种媒体,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报纸和电视新闻不会消失。但是在迅速变化的数字新闻世界中,他们将会变得较先前弱势,新闻报道的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新闻的属性正在被重构,新闻报道正在被通过更多和更多种的新闻组织――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出去。

新媒体崛起的背景下,美国新闻业面临的现状

问题是,这样的转变来得太过简单:什么将会替代转变过程中我们失去的?新的媒体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会的报道会不会达到或者超过如今的新闻行业的水平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做,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原创性和可信度?我们确信,如今和在不远的将来做出的选择如果是合理的,则不仅会有长远的效果,而且会给很多人带来好处。

很多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互联网和那些抓住潜力的新兴媒体已经使在更广范围内采用新的方法收集和新闻成为可能――并且这些行动经常是很简单的。如今不仅是报纸和商业电视在做新闻,新兴的在线新闻组织、非盈利性的研究项目、公共广播电台、大学里的新闻组织、由市民参与的社区新闻网站、博客也在做这件事情。总之,他们正在创造的不仅是更多样化的独立报道方式,而且是对新闻的不同定义。

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具备共享性和协作性。新闻的收集者如今不仅包括编辑部雇员,还包括自由职业者、大学教师、学生和市民。如今对于新闻报道的财务支持不仅来自广告客户和订户,同时来自基金、慈善捐款、学术和政府预算、特殊利益群体和读者与观众的自愿捐款。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收集者之间有越来越多的竞争,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合作,自愿与先前的竞争对手分享资源和报道。这增加了他们生产的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传统媒体的新的生存模式。“我看到了未来,那就是相互合作,”英国《卫报》编辑阿兰・罗斯伯里德说。他看到了新闻业的协作方式的出现,他称之为“协作化的报纸”。

互联网使得一切成为可能,但是互联网也破坏了传统的美国新闻业的市场。互联网免费信息的易得性和低成本广告已经动摇了大规模的、近乎垄断的新闻组织对于受众和广告客户的掌控。但如果没有现在的纸媒体的印刷版和数字形式的同时存在,可信的独立新闻报道是不可能繁荣的。但是,看起来目前的印刷媒体,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印刷媒体都无法单纯依靠目前形式下的在线收入维持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开发一个综合多样的方式来支持新闻报道的原因,这样的一种方式必须包括慈善事业和政府力量这样的非市场化的资金来源。

美国独立新闻报道的力量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并非发源于一个不可打破的传统。实际上,新闻业的改变有时是戏剧性的,是随着国家的变化而改变的――经济(比如主要城市的大型零售商业的发展)、人口(因为人口经历了从农村向城市,然后又向市郊流动的过程)、政治(早期报纸很多由政党控制,后来多数报纸脱离了政党的控制)。在美国建国初期,报纸基本不做本地报道――实际上,那些早期的报纸多数都是4个版的周报,他们刊登的外埠新闻量远超过本地新闻,主要报道那些他们通过邮件从伦敦的报纸上看到的东西,就好像今天的互联网干的事情。本地新闻多数都是短讯或者来自读者的投稿,没有经过证实。

直到19世纪,报纸都是主要的观点者,报纸的出版者们尚且在生存上依赖于政党。直到19世纪20年代之后,他们才开始雇佣记者来主动收集新闻,而不是坐等新闻上门。到19世纪末,城市报纸变得更加繁荣、雄心勃勃和强大,一些报纸开始宣称他们在政治上的独立。

在20世纪的前半段,即使报纸的收入已经足够支撑其形成更加专业化的采编文化,报道仍然经常受制于政府。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在规模较大的都市报工作的记者开始显露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政府和其他权力中心的信息的质疑。更多的报纸开始鼓励“负责任的报道”,这些报道经常针对那些对我们的生活拥有力量和影响的目标――不仅是公职人员,还包括商业和教育、文化机构。

上世纪最后几十年富足的广告收入给了很多都市报一个显著提高报道质量和数量的历史性的机遇。《美国新闻学评论》开展的一项关于全美10家大规模都市报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1964~1965年和1998~1999年相比,这些报纸的新闻内容总量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对于新闻的概念也在改变着。根据研究,本地新闻、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总量从35%下降到了24%;商业新闻从7%上升到15%;体育新闻从16%上升到21%;特写报道从23%上升到26%。报纸从对于政府执政的重点关注、对特殊事件做出回应,转变到对于公众生活的方式和潮流的更宽范围的理解,不仅关注政治,而且也关注科学、医药、商业、体育、教育、宗教、文化和娱乐。

这些变化部分是由市场来推动的。报纸用这些转变来寻求减少读者转向广播或者有线电视、杂志的损失。同时,这些变化也由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运动所推动。妇女运动带来了诸如性、性别平等、生育控制、流产、以及监护权等话题。环境保护也构成了每天新闻报道的科学与医疗问题的内容。

这样的新闻如今是否被美国新闻媒体的变化所危害?或者说,新闻界还在独立报道那些需要关注的重大的公众利益问题吗?毕竟这对于社会就像干净的空气、安全的街道、好的学校和公众健康一样重要,这是新闻报道、解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本质目的。同时,新闻报道也为人们参与社会和日常生活提供着关键的信息。

报业与新媒体: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市民都能够收集信息、调查权力、提供分析。即使传统的新闻组织一起消失,信息、调查、分析和社区内的沟通交流也不会消失。但是一些别的东西将会丢失,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新闻对于公众议程和普通受众的判断趋向的引导。很多报道、分析和调查都必须由具备稳固的组织支持,包括资金、后勤和法律服务作为强大的后援的有经验的专业记者才能完成,只有他们才能把高质量的报道成果展示给大众。组织的权威或重要性经常能保证编辑部的工作不被忽视。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现在的变革时刻变成美国新闻业重构的时机,使得独立的新闻报道能够鲜活地、从传统媒体的趋弱中被放大浮现出来。这可能对于拯救任何形式的新闻媒体都不是最关键的,包括印刷版报纸,而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保持独立、原创、值得信赖的报道,不管媒体是大众化的还是追求利润的,不管媒体以何种形式存在。

人们发现,有如此多的新闻,无论是电视上的、广播上的还是互联网上的,其最初都来自于报纸的报道。报纸是绝大多数本地新闻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本地新闻比全国、国际新闻或者调查报道面临更大危险的原因。

同时,由新技术和风险投资联合起来的数字技术,正为新闻报道开启着新的可能性。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更广泛的资料搜索,反复地“升级”他们的作品,更彻底地追踪新闻,更容易地求证真实性,与竞争者们相互比较,让读者来丰富和验证报道。当然,实地调查报道仍旧是基本的,但是,今天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有特别的机会,因为记者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发现如此多的信息。

《洛杉矶时报》记者贝蒂娜・鲍科索和朱莉・卡特获得了2009年度普利策奖的解释性报道奖。他们通过综合使用互联网和亲身报道,分析了为什么野火的数量和强度在加州增强了。他们通过在谷歌搜索中键入“森林服务”和“退休”两个关键词,找到很多美国森林服务机构的退休人员,然后对他们进行采访。“互联网,”鲍科索说,“已经使得基础性的搜索更快、更容易,结果更丰富。但是它不能替代亲自到现场的采访或是叙述。”

报纸的独立新闻报道发生了什么

季度报表日益成为一些大型报业集团老板和经理们的重要工作依据,他们离报纸的编辑部和他们所报道的社区越来越远。为了在广告收入下滑的同时保证收入,一些报纸的所有者开始缩减新闻报道的人员和版面。在很多城市,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即使在网络大规模地竞争报纸读者,以及分类广告网站吸引大量的分类广告资源之前,报纸已经开始减少新闻版面了。

互联网革命加速了印刷版报纸读者人数的下降,报纸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免费内容作为回应。现在看来,这也许犯了一个商业上的错误,但是,那时报纸的动机是为了让网上的内容吸引新的受众和广告,而那时互联网上的信息已经是免费的了。尽管报纸网站的读者增长很快,但结果是很多增长只是昙花一现,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受到了搜索引擎、博客等提供的内容链接的指引,才来到报纸的新闻网站。最初的流量增加,帮助报纸网站实现了一个短暂的网页广告繁荣期。但是,最近报纸网站的收入开始走平,其收入与印刷版报纸收入的下降相比微不足道。

报纸的经营迅速恶化。利润陡降,尽管他们一再地缩减成本。一些报纸开始流失现金,很多收入下降的报纸已经难以支持他们的老板不断地向新的产业扩张。论坛报系,从《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到《每日新闻》、《巴尔迪摩太阳报》、《奥兰多哨兵》相继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几个小一些的报系和个人所有的大都市报如明尼阿波利斯、费城的报纸也相继破产。在丹佛、西雅图和图森,在2008年还是一城两报,现在那些有百年历史的报纸已经停止印刷版的发行。全美超过百家报纸已经取消了其周六或是其他时间的印刷版报纸。

仅仅几年时间,很多报纸以半数的数量裁减采编人员,大幅减少他们的新闻版面。《巴尔迪摩太阳报》的编辑部从400余人缩减到150余人;《洛杉矶时报》的采编人员从1100人缩减到不足600人。

各种研究表明,全美的报业采编人员,从1971年的约4万人,到1992年达到了6万余人,在2009年,重又回到4万人左右。

在多数城市,从事市政、学校、社会福利、城郊生活、本地商业、文化、艺术、科学或者环境报道的报纸记者越来越少,被派遣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也在减少。多数大报缩减了驻外记者的数量,这些记者先前很多是驻华盛顿的。全职报道华盛顿政府新闻的报纸记者的数量从2003年的524人下降到了2009年的355人。大量的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等内容的报纸报道就这样轻易地消失了。

这样的状况将会持续,一直到报纸和报纸的新闻报道不复存在吗

并非所有的报纸都处于危机中。较少受到经济下滑和网络媒体等伤害的报纸是那些小城市的报纸,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当地电视台,也没有互联网分类广告覆盖。那些报纸的记者人数多年来保持一定的规模,他们始终集中精力于本地新闻。他们当中的一些已经通过向浏览其网站的非付费订户收费,来制止其纸质报纸的广告和付费发行量的下降。尽管他们没有吸引到很多单纯的网络版的付费用户,但他们的发行人认为目前为止这种方法保护了他们主要的印刷版订户和广告收入。

更多的报纸正在认真寻找让读者为他们的网络内容付费的方法。他们的发行人一直在讨论来自互联网部门的各种不同的建议,包括改进数字订阅技术、小额付款(多指针对单篇文章的在线付款)、便于读者捐款的鼠标点击付费机制、使报纸能参与转载他们内容的网站广告费用分成的B-to-B解决方案等。

只有个别大型报纸已经开始对其部分有特别内容的数字新闻收费了。《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对他们的网络访客收费,《华尔街日报》同时对其发送至移动终端(比如黑莓和iPhone)的新闻收费,《匹兹堡邮报》为付费会员提供包含采编人员博客、视频、聊天和社交的网络服务。

一个名为“在线新闻”的机构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冒险,声称数以百计的日报和周报发行人已经与他们签署协议,同意通过他们建立的一个综合网站,使在线读者用一个账号和密码就能付费订阅很多在线出版物。硅谷的一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可以识别每个新闻机构的数字内容的“指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用来确定报道的内容在哪些网站上曾经出现过,跟随该篇文章了哪些广告。该技术的持有人为加入其“公平辛迪加协会”的发行人们提供与转载者分享广告收入的机会。美联社最近宣布了一项追踪美联社及其会员报纸的新闻去向的策略,要为被转载的内容在金钱上要个说法。

记录新闻消费者网络阅读行为的技术,使得新闻组织能够把具备特定特征的读者群以较高的价格售卖给广告客户。谷歌还为发行人们提供了一些使用他们的搜索引擎来为报纸的数字新闻寻求付费的方式。但是,基于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相对免费的文化,没人知道这些方法是否能为新闻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直以来就有慈善机构或是基金会作为捐赠机构购买和运营报纸的建议,就好像目前美国博物馆的运营方式一样。但是,要想运营一家大规模的报纸,往往会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美国参议员、马里兰州的本・卡丁已经提出了一项法案,允许报纸变成以教化为目的的非盈利组织,类似于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给报业的捐款将是免税的。但是,这项法案目前还没有走出国会。

尽管如此,如果刨除报业集团的一些所有者的过度举债,很多报纸仍旧是有利润的,这些报纸可以通过正在进行的破产重组和所有权变更来解决面临的很多问题。很多报纸正在试图将印刷媒体和网络运营相整合,以创造出能够既节省成本、又更有魅力的真正的多媒体新闻组织。

越来越多的报纸也开始通过联合其他报纸或者其他形式的新闻机构,来补充自己因为削减开支导致的新闻来源的减少。比如,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探询者》、《代顿每日新闻》等8家规模最大的地方性报纸已经形成了“俄亥俄新闻团”。他们共享州内市政、商业、体育、艺术和娱乐新闻,各种特写报道、社论、照片和图表。各家报纸独立工作,但通过合作,使得各家地方报纸可以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调查性报道这样的领域中。

当报纸大幅裁员和裁减新闻版面以缩减成本、维持生存时,他们也减少了对于读者和社区的价值。同时,他们把曾在自己报纸工作的大量训练有素的人推向了本地的互联网新闻机构。这就造就了未来地方性报纸的雏形:更少的雇员、更少的收入和利润――将会试图同时做多样工作:同时发行印刷版和电子版,发明新的产品和现金流入,寻找合作伙伴以更低的成本帮助他们生产更高质量的报道。

为什么电视和广播不能弥补报纸新闻报道缩减后的空白

一些本地电视台有时会做一些非常好的本地和地区报道。然而,即使在他们最好的年份,多数商业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数量都远少于当地报纸。1999年对于19个城市的59家地方电视台的调查发现,他们90%的报道是关于事故、犯罪和有计划的事件。近些年,随着地方电视台的广告费率和广告收入迅速下降,他们曾经惊人的利润率大幅下挫,很多地方电视台已经在缩减本来就不多的新闻采编员工。电视台生产本地新闻的数量也在持续下降。比如隶属于美国广播公司的几家地方电视台,已经同时放弃了本地新闻报道。全美大约有205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如今是由本城市的其他电视台提供。

过去,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要求电视台的所有者必须提供他们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实情况,才会为他们年审广电从业许可证。但是,如今FCC已经不能有效地对地方电视台进行“公众服务”方面的考核了。

至于广播,除了一些大城市的纯新闻电台,多数商业电台只做很少甚至是不做地方新闻报道。由全国公共广播提供的全国和国际新闻的听众数量正在增长,但只有很少数量的公共广播电台提供大量的本地新闻。美国国会曾于1967年通过了现行的公众广播和电视系统法案,通过这一法案,联邦政府每年向全国几百家独立的公众电台和电视台发放共4亿美元的补贴。国家和地方政府还通过将捐款、慈善基金和社团捐助的资金,拨付给由大学所有的电台,以及一些非盈利性的组织创办的电台。但近些年,由于经营收入下滑,这些钱多数用于填补这些电台、电视台的间接营业成本,而不是直接用于新闻报道。

独立新闻报道有没有新的来源

那些离开报刊业和广电业的记者,大学生、互联网公司职员、博主们,正在创办不同的新闻组织,成为了所谓的“市民记者”。这些新闻组织很多都从事所在社区的报道。有的专注于调查报道。还有的专门做国家政治、州政府或是健康方面的报道。他们中的很多是非盈利性的免税机构,很多正试图盈利。他们多数仅在网上内容,以避免印刷和物流成本。一些组织还与其他新闻媒体合作,通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他们自己的网站,以吸引更大规模的受众。虽然这些新闻组织很小,财务也很脆弱,但是他们稳步地成长着。

5年前,一个地方商人巴兹・沃雷发起了一个在线本地新闻组织――“圣地亚哥之声”。十几个在充满阳光的西班牙风格建筑里工作的记者,集中精力采写本地的、有责任感的报道。这个网站没有美食、电影评论或是体育内容。多数年轻记者都来自报纸,他们从事针对圣地亚哥地方政府的调查报道,以及商业、住房、教育、健康、环境和其他“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领域”的报道。

但目前为止,他们的盈利模式并不成熟,规模较小,很多是依靠基金会的捐助得以生存。

我们要做什么来支持独立的新闻报道

我们并非在建议政府对报业进行紧急援助,或是像很多欧洲国家一样,直接给予报纸补贴,尽管那些补贴并没有对报纸刊发对于政府的批评报道的意愿产生明显的激冷效应。我们也并非在建议政府对于电视网或电视台进行直接的财务补贴。

多数美国人对于直接的政府干预或者政治对于独立的新闻报道的影响怀有深深的不信任感,我们也一样。但是,这不应该阻止政府对于新闻报道的支持,艺术、人文和科学,他们都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支持。

国家在艺术方面的捐助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如,对于某些有争议的艺术形式,可以使用联邦基金进行捐助。所以,任何对于政府援助新闻报道的资金的使用,除了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之外,还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以使新闻媒体避免来自政府对新闻报道的压力、干预或是审查。

历史上,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帮助新闻媒体的法案,结果各不相同。在1789年宪法《第一修正案》出台后,国会于1792年通过了《邮政法案》,对邮政系统递送报纸予以永久性的财政补贴。这一补贴在很多年里,帮助新闻在这个发展的国家进行传播。

现在,我们的建议是要支持独立的、原创的、可信赖的新闻报道的生存发展,要使全美各个社区都有对本地的、可靠的报道。这胜于单纯依靠报纸和他们日渐衰落的报道资源,每一个具备规模的美国社区都应当有一系列不同的新闻报道来源。他们应当包括商业性媒体和非盈利性媒体,彼此间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应当寻求将传统媒体的新闻职业操守应用到多媒体上的方法,使传统媒体具备互动、实时的数字通讯能力,与市民、博主们共享新闻报道。

为了支持独立新闻报道的不同来源,我们特别建议:

1.美国国内税务局或者国会应当明确地授权任何独立的、能够充分地投入公众事件新闻报道的新闻组织,转变成非盈利性组织或者有低利润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让他们服务于公众的利益,不管他们的财务支持来自商业赞助还是广告;还应该明确地授权慈善基金对于混合新闻组织的相关投资项目。

很多初创的新闻报道实体已经被美国国内税务局认定为免税非盈利实体。一些有新闻内容的杂志,包括《哈泼斯》、《母亲琼斯》和《每月华盛顿》,及一些公共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成为非盈利组织好多年。他们都能接受免税的捐赠、基金会的赠与、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他们的“非盈利组织”状态帮助他们把来自捐助者和广告客户的钱用在了新闻报道上,而不是用在了利润最大化上。

2.慈善家、基金会和社团基金应当大幅度增加他们对于那些关注公共利益和可信赖的新闻组织的支持。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慈善事业一直以来是支持教育、研究、文化、宗教机构、健康和社会服务、公园和自然保护等的根本力量。然而除了对公共广播和电视的支持,慈善业在支持报业的新闻报道方面扮演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

基金会应当把对于公众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持续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一系列在他们控制下的特别项目。全美超过700家社团基金应当在支持自己所在城市的新闻报道方面起到领导作用。2007年,来自25家最大的社团基金的募款总数达到了24亿美元。例如“圣地亚哥基金会”已经是“圣地亚哥之声”的主要赞助者。明尼阿波利斯基金已经开始资助《明尼阿波利斯邮报》对于当地的教育和贫困方面的报道。

3.公共电台和电视台应当充分地提供大量的本地新闻报道。这需要增加国会对公共媒体新闻报道的投资。

4.大学,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应当通过运作自己的新闻组织,把自己的平台提供给其他非盈利的新闻和调查报道组织,并且成为收集和新闻与信息的数字革命的实验基地。除了教育和培训记者之外,大学应当成为专业新闻报道的中心,就像他们对医疗和法律、科学与社会调查、商业发展、工程、教育、农业所做的一样。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成为地方新闻网站和调查性报道项目等新闻机构的合伙人,在这些机构里,专业记者与学校的师生合作进行新闻报道。通过实践,可以向学生教授新闻工作的实战技巧。

5.新闻机构应当担当起教会人们使用政府公布的信息的责任。

我们将走向哪里

对于新闻报道、特别是本地社区的报道来说,美国新闻业混乱中的重新整合充满了危险和机会。危险是明显的,报纸的重构,对于未来的当地新闻报道是很重要的。新出现的地方新闻组织仍旧弱小,需要像样的帮助――正像我们所推荐的――他们属于要与报纸竞争与合作的媒体。大量的公共媒体必须戏剧性地转变其文化,成为地方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

然而我们确信,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新闻业存在大量的机会。我们看到了斗争中的报纸拥抱数字改革,开始与其他报纸合作;非盈利新闻组织,大学、博主和他们获得的自己的读者;我们看到了充满活力的地方新闻报道的启动,比如在采访“圣地亚哥之声”时斯科特・刘易斯时说过的:“我生活在一场梦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创新者们开发出了新的方式来收集公共信息;我们看到了第一支支持未来的新闻报道方式的新闻慈善基金,我们看到了将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组织和更多的对于他们报道的支持。

第6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一前提下的策划。它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2008年,由笔者主持编辑的《内蒙古日报》《奥运特刊》受到了阅评组的好评,不少同事问起获好评的诀窍,笔者认为,能够被认可全靠一点,那就是策划。

报纸的专刊是对重要新闻的拓展和延伸,《奥运特刊》就是为读者提供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个大新闻的拓展延伸阅读和相关知识的链接,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奥运会的历史,了解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性,了解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所以,在策划《奥运特刊》时,首先明确的就不能是几条北京奥运会新闻,几张运动员的照片的简单堆积,它必须为读者交代一个奥运会的来龙去脉。

《奥运特刊》注重系统性

《奥运特刊》第一期就策划了《北京奥运2007年新闻大盘点》,对2007年有关北京奥运的重大新闻完整地作了回顾,作为2008年《奥运特刊》的开篇,承上启下。接着,先从总体上介绍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再《带你看“鸟巢”》,介绍北京奥运场馆、奥运项目。圣火传递和奥运志愿者工作,环环紧扣,很有系统性。同时,《奥运特刊》各期又自成体系,如《奥运场馆大扫描》,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11个新建场馆,并介绍了各场馆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用途。

这些精彩的版面早在面世之前就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报道计划,并着手准备相关的新闻、信息和图片。

《奥运特刊》突出普及性

在如今的报纸越来越走向“读者选择”的买方市场后,我们不能只在微观上进行“可读性”的报道追求,而应在更高层次上追求一种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在这种大背景下,扮演爱教训人的“严父”,没有人喜欢,扮演絮絮叨叨的“慈母”,也没有人喜欢。只有兼备挚友的真诚、师长的恳切、母亲的周到的报纸,才真正具有“亲和力”,新闻报道策划是培养这种“亲和力”的一条捷径。这一特点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项目全接触》一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006年4月27日,国际奥委会最终确定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共设28个大项,302个小项,这一期的《奥运特刊》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作了详细介绍,普及了体育项目知识。

《奥运特刊》讲求贴近性

在《奥运特刊》的《创刊致读者》一文中,指出“刊发内蒙古人的奥运故事”,“让我区读者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奥运,让奥运精神传遍内蒙古”,体现了《奥运特刊》的贴近性。如在《北京奥运2007年新闻大盘点》一期中,除了分别介绍14个有关新闻事件外,还专门介绍了优势项目田径、柔道、拳击、曲棍球选手们备战奥运的情况,以及内蒙古民众为北京奥运做贡献的事例。而《传递圣火的乡邮员》则专门报道了内蒙古的一位乡村邮递员通过竞选当上奥运火炬手的事迹。

这些报道都发生在内蒙古,都是内蒙古人为奥运添砖加瓦的真实写照,这些报道在读者当中引起热烈反响,不少读者说,通过《奥运特刊》了解到“原来奥运就在我们身边”。

第7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上级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的工作目标,按照“求创新、寻突破、树典型、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宣传,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为实现街道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季度。集中做好街道春节前后相关工作的宣传。制订街道宣传工作方案,召开本年度第一次新闻例会,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做好对上发稿。在禁烧丧葬用品,森林防火,就地过年疫情防控,节日走访慰问,打造美丽宜居新环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每项重点工作推出5到10篇重点文章在电视台、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

第二季度。1、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对上新闻宣传,集中宣传街道老城文化、特色产业、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宣传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紧扣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的工作和要求,制定专门宣传方案,拿出专门宣传力量,抓好先进典型、学习成果的推广宣传,营造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3、搞好街道通讯报道队伍的轮训、培训工作。举办信息联络员培训班,组织信息联络员进行集体学习活动4、准备新闻宣传工作半年考核。

第三季度。1、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宣传。提前谋划,精心安排,制订宣传工作方案。2、和谐社会建设的宣传。积极宣传街道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

第四季度。1、年初发展任务的集中宣传,全面展示一年来街道经济发展成就。3、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集中宣传展示。组织宣传好和谐创建、文化建设以及惠民便民等方面的措施成果。4、准备新闻宣传工作一年考核。5、总结2021年新闻宣传工作制订2022年新闻宣传工作计划。

三、加强舆论导向把握

1、加强新闻宣传宏观管理,坚持和完善新闻例会和新闻报道线索月提报制度,实施新闻报道选题会制度、重点稿件审核把关制度,推进新闻宣传联动推介机制建设。2、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不同情况下的新闻工作,探索建立新闻监督预警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例会。3、做好媒体记者的引导、服务工作。

四、完善制度措施保障

1、制订《2021年度街道新闻报道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线索月提报工作的通知》,落实单位、部门和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制,调动工作积极性。2、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建立重点稿件每周集体点评制度,加强学习交流,督促提高。4、强化典型宣传。积极挖掘和提炼,分类选拨和推岀,重点培养和打造,集中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和运用好典型的典型效应,扩大宣传影响力。5、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一切新闻资源。

第8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人们对经济信息特别是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怎样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把最新的经济新闻写得通俗易懂,既贴近生活又让人想看、能看懂,就成了地方性报纸经济新闻报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性报纸 经济新闻 可读性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经济信息特别是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经济新闻报道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媒的质量。因此怎样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把最新的经济新闻写得通俗易懂,既贴近生活又让人想看、能看懂,就成了地方性报纸经济新闻报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地方性报纸如何在经济新闻报道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其可读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追求。

一、经济新闻要实用性与服务性兼顾

目前,我国的宏观任务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新闻成为了当前新闻报道结构的重要组成,媒体面向的是广大受众,经济新闻的受众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必须要有生命力,让广大的读者读得懂、读得进去、读得有用。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经济新闻要把人们最关心、最想得到的信息提取出来,不能让有价值的东西隐藏在一堆材料中。

对于地方性报纸来说,经济新闻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主要体现为从群众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采写报道新闻,为群众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实用信息,使报纸的经济新闻真正变成当地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参考。另外,经济新闻还应就当地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的经济现象及政策进行分析性报道,解读背后的成因和深层价值,分析走势,从而帮助读者拓宽对该经济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例如,2008年10月左右,六安市坊间开始有传闻,六安一中即将搬迁,这对于六安一中附近的新盖商铺及住房的出售、租房市场以及与民生有关的相关市场,无疑是严重打击,很多将房产提前购于学校附近的学生家长、在一中周围新开店的商家纷纷致电各媒体,一时间谣言四起,对一中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皋城第一报的《皖西日报》抢先一步,派出记者分头采访相关权威部门以及一中附近住户商家,做出了一组《六安一中即将搬迁 传闻不可信》的连续报道,按照以往新闻报道,只要选择到相关的建设规划部门核实一下,即可以完成报道任务,但从经济新闻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出发,如何让报道更能够吸引眼球,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本报通过连续报道这一形式展开跟踪报道,当时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先从一中本身的建设入手,通过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一中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单从引进硬件设备这块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搬走这将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且六安一中本身的地理位置是比较优越的,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也很成熟,如果搬走,新区的建设投入、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交通环境是否成熟,都将对一中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确定的影响,报道通过全面的采访和相关部门的权威,为附近的住户及商家解除担心的同时,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为报纸争取到了更多的读者。

二、故事诠释经济新闻更直观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紧密。这就要求经济报道在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全面客观的反映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全面而真实的经济新闻报道,从而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怎样才能让经济新闻通俗易懂、更加大众化,从而被受众接受并认可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经济新闻故事化,或者个案化,让故事情节与经济信息穿插其中,相互对应,既宣传了政策法规,报道了经济行为专业性的一面,又报道了让受众有切身体会的通俗化个案的一面。这可以让经济新闻报道从枯燥的政策法规、数字条例一跃脱胎为更加亲民的邻家故事。近两年《皖西日报》和《大别山晨刊》积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从政策及材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在基层中寻找范例故事来相印证,让受众既看了故事,也可从具体个案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的通俗化故事,更能打动人。《皖西日报》推出的走基层一线采风和百姓故事创业者小传就是在经济报道领域中创新带来的突破,通过一个个典型的发生在读者身边的生动事例,为读者提供最直观的经济解读,这样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让报道贴近生活的点滴,在潜移默化中将经济信息传输给了受众,让受众在不知不觉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了提供报道的媒体。2011年12月28日,笔者采写的《带领乡亲发羊财 私企小老板当上了“羊司令”》的通讯在百姓创业故事栏目刊发后,当日便被当地多家网站,甚至是外省相关网站转发,刊登当天多名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本报取得联系,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羊养殖业的信息和政策。由于通讯内容和信息量都比较大、比较新,读者的电话都是咨询养羊的政策性扶持等和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受众关心文章的内容,引起了共鸣,并得到了帮助,这就是创新的好处。

三、用报道的深度体现新闻价值

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在报道中必须将经济事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并从大视角寻找多个切入角度。内容与形式双管齐下,共同入手深度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挖掘新闻内外两面,深度策划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六安市是农业大市,每年都有各类农副产品外销,2007年,六安市部分乡镇油桃丰收,但是一直找不到销路,以至于果农眼睁睁的看着油桃烂在了树上,如此情景,如果不想办法,对果农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收到果农的求助后,《皖西日报》立即通过深入采访,推出了《油桃多收三五斗,果农却添无限愁》的连续报道,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见报后在长达十天的时间里,每天不间断密集式报道。从财经故事背后挖掘深度,对信息资源整合并形成新闻报道中读者与事件间的互动,见物见人,亦见深度。随后,《皖西日报》报道跟进,报道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倡议,推出“救市油桃”系列方案;《皖西日报》当“红娘”,为油桃找销路,发动读者,群策群力,积极为拓宽油桃销售渠道献计献策,提供油桃及相关产品的供销信息,想方设法,为油桃的运销、产品加工等提供便利。紧接着,订购油桃的电话纷至沓来。六安市各大超市、厂矿企业、个人均致电报社,称愿帮果农解决销售难题。《皖西日报》还携手“农信通”为果农搭建网络购销平台。一个个电话、一笔笔订单带来的销售商机,让当年果农滞销的几万吨油桃销售一空,果农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这个经济新闻不仅真实、新鲜、重要、人情味十足,还将服务受众涵盖其中,为受众带来了思想财富,为果农带去了经济效益,人文关怀深深地烙在了报道中,让报纸和受众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活动让经济新闻报道更具影响力

地方报纸的经济报道想取得主流话语权,围绕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共同关注的话题,不断的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不失为一条捷径。《皖西日报》近年来,频频策划,紧扣区域热点和群众生活,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六安十大经济人物评选、十大楼盘评选、读者服务日活动、大别山歌会、不定期的汽车站、小记者活动、摄影大赛等等活动,瞩目六安各界从创业、成长、成熟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对之进行挖掘、宣传、学习、弘扬,对阐释、塑造与宣传六安新形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寻找诚信企业,企业在成长中受到鼓舞,政府在挖掘和弘扬中找到了具有公信力的决策依据。多方互动,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经济新闻报道也同样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为新闻报道不断注入新的能量。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再博学的人也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完成超越,超越的动力在哪里,就是创新,尤其是经济新闻报道更是这样。社会发展了,受众、读者的要求提高了,不创新,不改变,必将被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甩在后面,甚至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相信只要现代报人有这种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定会在新世纪为当代报业的发展,打开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局面。

第9篇:新闻报道方案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新闻记者; 现场报道; 现场采访; 随机应变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78-01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报道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播报方式,也对电视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特点

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融的境界。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结构作用

1.划分段落的作用

如在新闻节目中,多个出镜记者在几个不同的新闻现场,分别负责不同的报道段落,构成一个有机的现场新闻整体。

2.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前段内容作总结,或引起对下一段内容的特别关注,保持新闻的连贯性。

3.跳进跳出新闻现场的作用

当节目需要离开具体新闻现场,进入大的新闻背景时,或者需要对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进行归纳时,可以通过记者现场报道实现切转,让观众在获得强烈新闻现场感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新闻的深刻内涵。

三、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新闻现场报道还处于探索阶段,电视屏幕上的现场口头报道主要是预知性的,突发事件比较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头报道应多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突际工作中,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形式单一

有些记者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记者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

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记者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作为出镜记者报道一定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

比如,记者的话不是现场的同期声,不是一次完成的口头报道而是后期配音,很多镜头明显看出是后来补拍的。还有现场该问的没有问出来而在制作时加问话等等,这些都破坏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

四、做好现场报道新闻的方法

现场报道作为一种迅速快捷的广播电视报道方式,它最大的优势是以独家视角迅速直观地传播新闻。那么,它的特点决定了作现场报道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报道方案、一些独到的报道手法和视角。

1.做好报道前的策划

现场报道的题材一旦确定,策划就是关系到能否完成报道的关键。因此,要运用独家的视角迅速做一套策划方案,其中,涉及新闻报道的导向、新闻发生的条件、新闻的背景、主题的构思、角度的选择、场景的运用、采访对象的选择、目击者的联络、采访提纲的拟订、细节的抓拍、现场气氛的把握、新闻的传播方式等等,如果时间上允许,都要做到细致的策划,这样可以避免在现场报道过程中少走弯路。

2.进入现场后的应变

现场报道一般都是正在发生的新闻,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报道前的策划只能是预测常规的情节和细节,而且大多数现场报道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策划,加上随时变化的情节和细节也难以预测。因此,记者要紧盯新闻事件变动的脉搏,以良好的应变能力使报道的节奏紧跟新闻事件变化的节奏,让受众通过现场报道最全面、最迅速、最真实地了解新闻的全过程。例如:《从后排到前排 15米走了15年》,整条消息只有1分钟左右,但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现场的瞬间变化:“在后排的观察员席位上,中国人已经坐了十年,从最后几排到第一排,不超过15米,中国人足足走了15年。”记者能够迅速抓住现场最能表达中国入世艰难之路的细节,体现出其快速的应变以及独家的思路。

3.现场报道必须抓住兴奋点

记者要抓现场中的兴奋点,就是在取景、状物、写人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生动传神,谋篇布局,工整而精巧,使新闻始终处在兴奋点上,吸引受众看下去。像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获得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连续报道《霸州“”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就是不断给听众传播兴奋点的成功之作。记者准确地把握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抓住了庭审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对法庭内外做了长时间、全景式的报道,激起了听众的注意力,把听众牢牢吸引在收音机旁,使新闻报道全过程都处在兴奋点上,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采访提问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