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低碳城市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城市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城市理论

第1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碳税;碳交易机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城市担任主战场和领导者的角色。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以城市为单元,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成为各国共同的追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

二、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1)低碳城市的概念。虽然国内外学者尚未给低碳城市下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不过一般意义上可以把低碳城市理解成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起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体系。(2)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量研究。第一类是基于计量经济分析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估计方法,一般意义上的EKC是指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形的曲线关系。第二类是基于投入产出的结构性因素分解方法。第三类是基于解聚的指数因素分解法,常用的是指数因素分解方法,它是指将一个总量变化分解为几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常用的分解公式有IPAT方程和Kaya等式。IPAT方程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人口、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而Kaya等式将碳排放因素分解为能源的碳排放系数、GDP的能源强度、人均GDP和人口四个因素。因素分解法凭借简单明了的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现阶段主要运用的方法。(3)碳税手段与碳交易机制研究。温室气体的排放属于一种负面的外部性。对于如何修正外部性的问题上,经济学理论中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基于庇古理论的修正的手段,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碳税的意义和影响、征税对象及征收途径的选择、碳税税率设计、碳税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及碳关税等方面对碳税进行了大量研究。另一种观点是基于科斯理论的碳交易机制。国外学者在碳交易方面的研究从政策层面的探讨到具体交易制度的设计,再到获得利益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都逐渐向纵深发展。而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相对滞后,国内有关碳交易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4)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目前主流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复合指标法,即利用层次分析法把所选取的指标量化,然后赋予一定的权重加总,以得分的高低排名。潘家华等(2011)从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个层面着手,构建了包括碳生产力、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或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在内的12个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5)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以英国的伦敦及丹麦的哥本哈根为例,在能源方面,伦敦通过采用分散式能源供应系统、鼓励垃圾发电及其应用、建设大型可再生资源发电站和鼓励碳储存等政策向分散式、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结构转型。哥本哈根则通过将燃煤发电转化为生物燃料或木屑发电、建立新能源发电和供热站、增加风力发电站、增加地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烟道气压缩冷凝机改进垃圾焚烧场的热能效率、完善区域供热体系等来转变现有能源结构。在建筑和交通方面,伦敦实行绿色家庭计划和包括建筑改造伙伴计划、绿色建筑标识体系等在内的绿色机构计划;改变伦敦居民出行方式,加大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上的投资,鼓励低碳交通和能源,降低地面交通运输的排放。并引进碳价格制度,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哥本哈根则通过通风、温度控制、照明、噪音控制4个维度进行节能管理,并重点计划将风能作为电动汽车和氢气动力汽车的充电来源,并为这类车提供免费停车优惠。在公众意识方面,伦敦政府建立起众多的教育项目,对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节能减碳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对减碳有深入的了解。而哥本哈根政府专门建立了气候科学中心,以儿童和青年为对象开展以气候为主题的活动,并培训教师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并且18岁以下的公民每年都有一次机会参加气候科学中心主办的活动。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低碳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在低碳城市建设的问题上,我国毋庸置疑还需要走一段很长很艰难的路。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我们都需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在摸索中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列春.以低碳城市为主线,发展低碳经济[J].工程机械.2010(1):72

[2]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2003

[3]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

第2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探钻探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钻探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应用技术,施工工艺流程、机械设备有着特殊的安全技术特性和要求,工作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作业条件艰险、艰苦,施工地区多为远离城镇的高原山区或荒漠地带,安全保障程度低、风险大,钻探工程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往往由于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管理不善,生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危及地勘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适应地勘单位找好矿、找大矿、多找矿发展要求的需要,钻探工程施工管理必须迎头赶上、与时俱进。这是地勘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地质勘探钻探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领导认识不到位,对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认识不足。安全虽已广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生产实践的管理过程中,一些工勘单位的领导或项目负责人,对安全发展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特别是生产任务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和妥善解决,而是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重生产轻安全。

2、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不落实,该投入的安全资金不投入,安全生产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状态,主观随意性大,致使钻探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或不到位,甚至留有死角。

4、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能适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以补充完善,缺乏约束力,使作业人员对违章操作习以为常,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

5、作业人员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和麻痹、侥幸及事故难免的思想在漫延滋长,导致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

二、加强地质勘探钻探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地质钻探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是地质钻探施工的永恒主题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大,给地质钻探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课题。一是地质钻探施工规模较小,工期较短,施工工地点多、面广、线长,容易造成主管单位对钻探施工工地的安全监管乏力。二是钻探施工现场转移频繁,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设备装、拆、运频次多,施工周期短,现场管理人员事务繁杂,对安全管理工作普遍存在认识片面、侥幸心理、粗放管理现象。三是由于地质钻探施工环境差、工资低,难以吸引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工人,没有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差,缺乏安全意识,加之为短期行为,从而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为此,要从本质型安全管理入手,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要人安全”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的“人、装备、环境、制度本身就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转变,最终实现钻探施工零事故。本质型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本质安全型制度措施。

(1)本质安全型人员是本质型安全管理的主体

本质安全型人员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高度重视,达到在日常的工作中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做好本质型安全人员管理,既要进行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自主安全理念教育,又要掌握充分的安全技能,同时还要提供可靠的安全环境保障,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再现。

(2)本质安全型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环境是本质型安全管理的基础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即选用的钻探设备既要考虑其生产效率,又要考虑安全可靠性。如果施工人员使用的设备、管材、工具、材料都具有本质安全型的性能,就可以弥补因人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施工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即施工现场应确保人员的作业安全,这样可减少因人员素质缺陷而引起事故。可采用“5S”现场管理进行施工环境的本质安全化。“5S”就是清除(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标准( Seiketsu) 、自律( Shitsuke) 5 个项目。清除是清除工作场所中不需要的一切物品“如果犹豫不决,即可马上扔掉”; 整顿就是安置所有物件,做到举手可得“每一物件都有其位置,每一物件都在其位置上”;清扫就是清洁并根除肮脏的来源“通过本质上的清洁,( 消灭肮脏的根源) ,达到不需要清洁”; 标准就是设定最佳日常工作程序和标准“一眼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律就是使5S 变成员工的第二本能“需要的自律越少越好”。

(3)本质型制度措施是本质型安全管理的前提

本质安全型制度措施,可弥补受科技、经济等因素制约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和受成本、观念等因素影响的本质安全型施工环境以及受员工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的本质安全型人员差异引起的不足。采取本质安全型制度措施,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规程、规定等制度。钻探施工中要结合施工环境和岗位对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和道德规范教育,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院、分院( 项目部) 、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地质钻探施工中的生产管理

地质钻探施工生产管理内容繁杂,涉及到人力、设备、质量等。

(1)人力资源管理

要按照钻探施工的工艺流程配置质量管理员、生产技术员、设备维修员和足够操作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操作工人绝大部分应为熟练工,最好能有兼职生产技术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加入其中,在生产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保障。对新员工应进行培训,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和操作技巧,杜绝不培训就上岗。联系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保障地质勘探施工的顺利进行。

(2)设备保证能力

地质钻探设备的好坏直接间接地影响钻孔数量、质量、成本和完成速率。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保持其应有的良好状况,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增强保证能力的关键是人,整个机台上的所有成员,要做到设备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使用者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凭证上岗处理机电仪一体化的突发事件;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机,自已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检查,以确保设备状态完好。

(3)钻探工艺和质量管理

根据地质设计和不同地层的岩石软硬度采用合金钻进、钢粒钻进、金钢石钻进等不同的工艺。在施工中应根据岩石的可钻性等级选择钻进方法、钻头结构类型、钻进技术参数,来确定钻进工作时间,材料消耗数量,做到以最少的投入确保达到地质设计要求和获取最大的效益。一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二是加强检查,掌握质量的动态。三是及时跟进质量情况的统计分析。

安全责任是天,质量是生命。在地质钻探施工管理中,围绕“钻孔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要素,坚持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立足于本质安全,使人、机、物等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做好安全文明生产,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优质孔率,在科学有效降低钻探成本的前提下,均衡有序安排,努力以最佳的手段,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洪波,朱江龙,刘跃进.我国钻探技术装备“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1(01)

[2] 赵炜.钻探技术在深部矿产勘查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4)

第3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一、污水处理背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以西安市为例,2000年西安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87k,人口326万。根据《西安市排水规划(1995年至2010年)》,西安市中心市区分为六个污水收集系统,现状污水排放总量约80万/d,污水处理率约34%.

西安市现状排水服务面积约152.2k,排水管道除老城区及东北郊部分为合流管外,其余以分流制为主。排水管网总长约835.4km.其中污水管道490km(包括现状合流管),普及率67%,雨水管渠345.4km,普及率45%,管渠密度约5.5km/k.目前污水管网接纳城市污水量约80万/d,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两座,总处理能力27万/d,污水处理率34%,其中北石桥污水处理厂15万/d,邓家村污水处理厂12万/d.

同时,西安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50,仅为全国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6和1/20,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所需1000的临界值,随着今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将会影响城市供水。而污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重要途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矿企业、市政环卫、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河道景观等方面。

二、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现在的污水处理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砂滤系统,设计投加氯化铁药剂于A2/O系统终沉池配水井中,强化生物除磷,降低终沉池出水中磷的浓度。沉淀后出水经提升泵站至砂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过滤后水至清水池,加压后进入回用水管网。如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西安市纺织城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店子村污水处理厂等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污水处理系统。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水凝沉淀,它不能形成颗粒凝聚的良好的条件,不能生成团粒型絮凝体,使得固液分离效率很低。

三、污水处理新技术——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1、流化床基本概念

当一种流体以不同速度向上通过颗粒床层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固定床——当流体的速度较低时,流体只是穿过静止颗粒之间的空隙而流动,这种床层称为固定床,如下图a所示。初始或临界流化床——当流体的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颗粒开始松动,颗粒位置也在一定的区间内进行调整,床层略有膨胀,但颗粒仍不能自由运动,这时床层处于初始或临界流化状态,如下图b所示;流化床——如果流体的流速升高到全部颗粒刚好悬浮在向上流动的气体或液体中而能做随机的运动,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力恰与其净重力相平衡。此后床层高度L将随流速提高而升高。这种床层称为流化床。如下图c\d所示;稀相输送床——若流速再升高达到某一极限值后,流化床上界面消失,颗粒分散为悬浮在气流中,并被气流带走,这种床层称为稀相输送床。如下图e所示。

不同流速时床层的变化(a)固定床(b)初始或临界流化床(c)散式流化床(d)聚式流化床(e)输送床

2、流化床的特点

流化床中的气固运动状态很像沸腾着的液体,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类似于液体的性质。流化床具有象液体那样的流动性能,固体颗粒可从容器壁的小孔喷出。并象液体那样,从一容器流入另一容器;再如,比床层密度小的物体可很容易的推入床层,而一松开,它就弹起并浮在床层表面上;当容器倾斜时,床层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而且当两个床层连通时,它们的床面自行调整至同一水平面;床层中任意两截面间的压强变化大致等于这两截面间单位面积床层的重力。

3、造粒型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自我造粒流化床是运用化学工学中准稳态操作原理和反应工程理论,结合混凝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初段化学混凝反应在水力混合器中完成,水力停留时间在1min以下;

§自我造粒反应在上向流机械搅拌装置内完成,机械搅拌强度(G值)在30s-1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min;

§固液分离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上部的固液分离区内完成,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污泥在分离的同时自动完成浓缩过程,以无机悬浮颗粒为主的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可达80%~85%,有机成分和无机悬浮物共存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为90~95%;

§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5mg/L,分离区设置强化分离辅助装置后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1mg/L;

§适用范围:原水(污水、废水)SS浓度1,000-20,000mg/L,COD不大于1,000mg/L.

该技术在特殊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得以实现。其主要特点是水力停留时间短,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适用性广,使用灵活,处理效率高,可同时完成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

该技术可广泛用于高浊度给水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废水处理与回用、水厂和城市污水厂污泥浓缩、建筑工地废水处理、灾害救助水处理等。

4、造粒型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在积极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资源再生以及水污染治理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水处理设备的市场容量会大幅度增加,市场竞争将是技术水平、适用性和价格的竞争。采用该技术的系列设备具有技术先进,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并可按照用户要求进行生产,在环保设备市场上将具有强竞争力。设备的主要用户将是中小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工业水循环再利用,城镇中小型给水处理、污水厂污泥处理等。

该项技术先后在郑州黄河花园口(高浊度水处理)、西安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消化污泥脱水)、陕西略阳钢铁厂(煤气洗涤废水和选矿废水处理)、深圳水务公司(沉淀池排泥水处理)进行了半生产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反复进行设备改进,申请了《高效固液分离器》发明专利,目前已顺利通过发明专利实审,技术得到国家专利局的认定和保护。该专利技术迄今已在西安西郊热电厂用于冲灰废水再生回用处理,在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用于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分离和污泥浓缩,在西安市区曲江水厂、山东枣庄市供水总公司、山东滨州市自来水公司用于生产废水的再生回用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和产业化前景。

四、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自我造粒型流化床在水处理过程中得到开发应用,尤其是以污泥脱水和高浊度原水、高浓度废液的固液分离为目的的造粒流化床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水处理界的关注。在国外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研究成果。然而在国内该技术起步较晚,尚需要继续完善!

对造粒流化床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实验或实践中研究,主要是针对造粒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实践的研究。例如,王晓昌教授的《自我造粒型流化床中颗粒流态的试验测定》以及潘涌章的《造粒流化床技术在洗车废水回用处理中的实验研究》等;另一个是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是对流化床中颗粒絮凝机理的研究以及对流化床的中固液流动进行模拟计算等。例如,黄廷林教授的《结团体流化床的运动平衡》、以及王晓昌教授的《Kineticstudyoffluidizedpelletbedprocess.Developmentofamathematicalmodel》等。然而,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实验研究上。

五、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现状

由于造粒流化床技术具有能够高效进行固液分离,它广泛用于高浊度给水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废水处理与回用、水厂和城市污水厂污泥浓缩、建筑工地废水处理、灾害救助水处理等。

运用造粒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工业废水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传统处理工艺:

(1)处理效率高,效果好.高效固液分离装置主体设备的水力停留时间为9min左右,加上前面水泵和管道混合,总水力停留时间在10min以内,远比传统处理工艺所需的停留时间短.经这样短的处理时间,装置出水浊度已满足工业回用水质要求.且需要的无机混凝剂投量低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

(2)分离污泥含水率低,无须专门浓缩处理.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的分离污泥脱水性能非常好,在存泥区停留1h以上,污泥含水率就降到85%以下,无须专门浓缩即可进行最终污泥处理.

(3)操作灵活性强,能满足不同处理需要,高效固液分离装置不仅能进行废水连续处理,也能进行间歇处理,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超过额定负荷50%的情况下也基本上能保证处理水质。

下面以造粒流化床技术在洗车废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为例介绍流化床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洗车业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现在,大小不同的洗车场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多数的洗车场所都没有设置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洗车水也只是经过简单的沉淀后就直接排入市政管道,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第4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城市聚集 层面划分 区域非均衡

[中图分类号] K90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281-1

随着我国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于人民居住地的概念也逐渐走到我国人口规划的台面之上,以此作为基础,城市的重要性也逐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此概念的强化与发展加速,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目前,城市已经从空间转变为一种概念,受到了各界学者的深入研究,而对于城市概念能够真正深入分析的领域就是经济学。

其中克鲁格曼等人在多年的研究当中总结出了一套崭新的经济地理理论,这使得人们可以从空间之外的视角对城市的形成以及发展进行观察,这就称之为城市聚集。

本文将通过新经济地理作为分析角度,对其与城市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从单个城市、城市系统以及非均衡区域三个层面对城市集聚理论进行归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加深新经济地理对于城市问题的研究力度,为城市当中的区域政策以及城市发展的相关策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新经济地理与城市集聚概述

在经济学当中,作为新兴分支的新经济地理来说,将与城市人口以及其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个经济学的分支是在传统经济地理的基础上将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以及报酬递增等因素完美融入其中,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干预的新经济学领域。

新经济地理概念在形成以后,将传统的城市概念进行新型理念的重建后,对城市理论、区域理论、增长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共同划分为同一个框架当中,并对这个框架进行深入的刻画与分析。

新经济地理在形成的初期,其目的是为了对人口以及经济活动在城市当中的集聚现象进行诠释,而其形成标志则被人们认为是在1991年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当中,由克鲁格曼首次提出。文章当中提到了中心-模型从非均衡区域的层面为企业以及劳动力在城市当中的集聚现象进行充分解释,虽然在1988年由Fujita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论,为垄断竞争模型对非单极城市当中的内生性进行解释,而概念当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则是由于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化之后,由产品的销售现象而产生的资金外部性,因此非单极城市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是新经济地理的前身。

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单极城市内生模型的来源进行解释,而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出发点就是城市集聚问题。

2城市集聚理论当中的非均衡区域

之前曾提到了进行层面的划分,而对城市集聚进行考察则需要从区域层面进行,而这个过程就是从城市发展模式的角度进行揭示,而对城市集聚的演化进行研究。

在新经济地理文献当中,以CP模型,即中心-模型以及后续的研究作为基础理论,在此之上将城市集聚以及地区之间存在差距的内在联系进行建立,而CP模型所强调的本质内容为自我强化以及基于联系的集聚机制,这种机制导致较为先进的制造业集聚地与较为落后的分散农业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收入水平以及空间形态自然也产生了相应的差异。而这种理念造成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建设生产区域的时候,首选市场较大的地区,进而可以将销售当中所产生的运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但是这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市场的规模与居民集聚的程度以及经济水平产生了必然的联系,而这种水平则与当地的劳务状况息息相关。这表明这种机制将使得生产制造业在一个区域的中心-模式当中相对集中,并且在金融外部性所产生的作用下,使得城乡分离程度越来越明显化,造成了区域分化的趋势。

3城市集聚理论中的城市系统

在生产以及消费活动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城市系统理论能够对不同人口规模以及不同产业构成的城市区域进行充分解释,而不是呈现平均分布的情况。

对于城市系统理论来说,其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则是在人口规模在分布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模式,在国外的研究结果当中显示,这个问题的首要核心就是要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基本模式进行检验,通过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则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分布方面的描述。从这一点上,可以延伸出两个比较显著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城市在规模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对某个城市的规模进行解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家与国家质检的城市规模分布所存在的明显差异。

国际研究当中的重点在首位城市以及平衡城市的两者之间进行发展模式的比较,首位城市指的是在城市等级以及结构方面受到最大城市的控制,而后者在主导城市的作用方面则显得微乎其微。经过一系列调查结果表明,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发达国家几乎均为平衡发展模式,而大多数不发达的国家则是首位城市模式。

4总结

得益于国际当中诸多领域当中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能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人口以及经济活动在城市当中的集聚现象进行观察,并且能够通过完整的框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这将使得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研究方面跨越出巨大的一步,并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延伸出更多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Au,Chun-Chung&J.Vernon Henderson.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9,73(3):549-576.

第5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1.1研究区域概况

1.1.1二卡自然保护区二卡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东北,地理坐标:N49°26′~49°32′;E117°45′~117°51′,属黑龙江流域。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凉短促,降水集中,春秋两季降水少,多大风。年平均气温-0.1℃,极端最低气温-42.7℃,极端最高气温40.1℃,降水量319mm,蒸发量1405.5mm。保护区的核心区位于北部,总面积1927hm2;缓冲区位于核心区,面积1611hm2;其余区域为实验区,面积为3143hm2。二卡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区划见图1。保护区主要由湖滨平

原、冲积平原、河谷漫滩、沙地沙岗、高平原等地貌组成。保护区中部301高速公路横穿而过,路基每隔400m设置一处涵洞,以维持南北区域的水力联通。1.1.2海拉尔河保护区主要受东侧的海拉尔河补给。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海拉尔河径流量年内分布极为不均:11月至翌年3月为冰封期,径流量极小;4月至10月为非冰封期,非冰封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约95%。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呈东至西流向。海拉尔河在二卡自然保护区附近为河流下游,属于典型的平原型河流。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开阔,当径流量较大时,河水出槽漫滩,为河漫滩湿地提供补给。海拉尔河上游拟建某水利水电工程(A工程),工程建设后将改变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的水文情势,继而影响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

1.2研究方法

1.2.1水文基础数据二卡自然保护区植物的主要生长季节为5-9月,因此以1961~2010年共计50年内的海拉尔河嵯岗水文站的5-9月水文资料为基础,针对月均径流量进行分析,总计250个数据样本。嵯岗水文站位于二卡自然保护区上游约30km的海拉尔河干流上,从嵯岗水文站至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海拉尔河段内,无支流汇入,也无取水口。因此,嵯岗站的水文资料可较好的表征二卡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海拉尔河水文情势。

1.2.2植被基础数据采用TM5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源进行遥感解译。遥感解译结合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进行:2011年8月通过植被调查以及现有资料为解译提供参照;2012年9月通过现场调查,对解译成果进一步验证。

1.2.3湿地分类对于湿地的定义及分类,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1971年于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湿地公约》。其湿地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公约》同时还对海洋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的湿地类型进行了细分。二卡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属于内陆湿地,参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分类,结合保护区植被类型,本研究区域涉及的湿地类型有:湖泊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灌丛沼泽、草本沼泽和盐化沼泽。

1.2.4湿地景观破碎度湿地景观破碎度表征着湿地被分割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为湿地的破碎度;N为某湿地类型斑块的总个数;A为某湿地类型的总面积。

2结果与讨论

2.1海拉尔河月均流量分析基于嵯岗水文站1961年至2010年5~9月份的水文资料,海拉尔河最小月均流量为5.91m3/s,最大月均流量为558.54m3/s。以10m3/s为梯度对海拉尔河月均流量进行频数及频率统计,统计值区间为0-560m3/s,根据统计结果绘制频率密度图及频率分布图见图2。海拉尔河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存在封冻现象,不适宜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进行水文周期划分。为了研究需要,将海拉尔河流域主要植被生长期(5~9月份)的月均流量划分为低、中、高三类径流水平:月均流量小于58m3/s为低径流(出现频率P≥75%);月均流量在58~186m3/s的为中径流(75%>P>25%);月均流量大于186m3/s为高径流(P≤25%)。综合考虑遥感数据的可用性,分别选取三个时段代表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2009年8~9月为低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61.42m3/s、56.01m3/s,时段平均流量为58.72m3/s(P=74.6%)。2010年5~8月为中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161.21m3/s、108.21m3/s、98.91m3/s、108.70m3/s,时段平均流量为119.26m3/s(P=44.4%)。2009年5~7月为高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149.09m3/s、157.43m3/s、264.53m3/s,时段平均流量为190.35m3/s(P=23.8%)。

2.2不同径流期内湿地差异分析采用三个时段末的TM5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源进行解译,以研究水文情势对二卡自然保护区的影响: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7日、2009年8月3日的影像资料分别代表海拉尔河低、中、高径流期。解译成果及统计见表1、图3及图4。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受水文情势的影响较大,在低、中、高径流期内湿地面积比例分别为43.03%、53.66%、69.56%。此外,湿地类型在不同径流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低径流期内,保护区湿地以盐化沼泽为主,占总湿地面积的50.31%;中径流期内,保护区内各类型湿地的面积较接近,季节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及盐化沼泽的比例分别为28.40%、25.14%和28.31%;高径流期内,保护区以季节性河流湿地为主,占总湿地面积的52.3%。对比三个研究时段可见,随着海拉尔河径流量的增加,时段末的湿地总面积以及季节性河流湿地面积增加、盐化沼泽面积减少。水文情势是制约湿地类型与演替的最基本因素。海拉尔河径流量的变化,引起保护区的水量、淹水历时、淹没范围、漫滩频率等水文情势变化,短期改变区域的淹没状况及湿地类型,如低径流期的盐化沼泽在高径流期被淹没成为季节性河流湿地。同时,水文情势对湿地的理化环境产生影响(如营养物质的可获取性、土壤和水体含盐量、pH值和沉积物特性等),继而引起保护区湿地植被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动,最终带来湿地的演替。地势较低的区域可得到较充足的水源补给,维持长期积水状态,成为湖泊湿地;地势适中的区域不定期得到水源补给,区域不断处于“干-湿”交替中,逐渐发育成为灌丛湿地、草本沼泽或盐化沼泽。而地势较高的区域不能得到足够的水源的补给,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湿地以外的生态系统。

2.3湿地生态阈值分析生态系统发生突变的点或区间,在生态学领域称为“生态阈值”。生态阈值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但公认的一点含义是:当生态因子扰动接近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或过程会发生不同状态间的跃变。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具有适应、调节能力,且该能力与湿地面积呈正相关,湿地面积也被诸多研究者作为生态阈值判别指标。以二卡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大部分河漫滩湿地缺乏观测资料或基础研究,制约了河漫滩湿地的生态阈值研究。河流的水文情势是河漫滩湿地形成与演替的最基本因素,与湿地面积之间也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河流水文情势为基础,从湿地面积角度进行生态阈值分析。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不仅引起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同时还短期改变了保护区内湿地类型的分布状况,带来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差异。景观破碎度反应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作为湿地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从表2可见,在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破碎度分别为1.02、0.84、0.64,径流量越低,湿地破碎度越大。更值得关注的是,湖泊湿地的破碎度在低径流期达到了1.37,比中、高径流期增加了一倍以上。二卡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河漫滩湿地,径流补给是湿地水源的主要来源。湖泊湿地形成于地势较低的区域,是整个湿地的中心区。湖泊湿地的面积萎缩且破碎化程度上升,表明整个湿地区域的水量已经较为缺乏,亟需得到新的径流补给,湿地已处于较不稳定的状态。本研究选取的低径流期末(平均流量58.72m3/s,P=74.6%),保护区湿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比例仅为43.03%,湿地景观破碎度达到1.02,尤其是湖泊湿地的破碎度出现一个较明显的跃变,由中径流期的0.57增加到1.37。结合生态阈值的含义,此时段的湿地状态可近似的作为区域的生态阈值,即维持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占全区域面积的43.03%。

2.4工程对湿地影响评价拟建A工程引起海拉尔河水文情势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平水年及枯水年:平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5~9月份月均流量由159.75m3/s减少至134.75m3/s;枯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5~9月份月均流量由66.9m3/s减少至52.6m3/s。基于本文2.2小节研究内容,海拉尔河月均流量与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面积比例存在着正相关,月均流量越大则湿地面积越多。月均流量对湿地面积的影响是多元的,其相互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半定量评价A工程对湿地的影响,假定月均流量与湿地面积比例为线性相关(如图5)。采用内插法易得,平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5~9月份月均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比例由58.87%减少至56.32%;枯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5~9月份月均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比例由45.23%减少至42.34%。结合本文2.3小结研究结果进行A工程建设对湿地的影响评价。平水年内,A工程建设导致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比例减少至56.32%,湿地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枯水年内,A工程建设导致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比例减少至42.34%,已低于43.03%的生态阈值,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及稳定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采用人造洪水等措施以减少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3结论与展望

第6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关中地区 景观生态学 斑块 廊道 基质

0 引言

陕西省关中地区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关中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化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带的建设,关中中小城市借此机遇,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 1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42%。然而在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城市新区的同时,由于规划理念的滞后,缺少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空间布局的相关性的考虑,导致城市绿地综合功能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1)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缺乏生态性评价

关中地区许多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没有对绿地资源、社会环境、土地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

(2)对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生物多样性缺乏考虑

为了维持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稳定,达到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需要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如今许多关中地区中小城市在新区建设中,由于规划原则的单一性,忽略了生物多样性的考虑。

(3) 城市旧区与新区在景观生态格局上的动态联系性缺乏考虑

关中地区许多中小城市在空间层面上,旧城区与新区的绿地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在时间层面上,城市在新区的分期建设过程中未与旧城区的景观格局进行有效的衔接。

2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以及最优景观格局的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主要包括以下理论[ 3 ]。

2.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景观生态学中理解的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单元,按照各种空间单元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而被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 、廊道( corridor)与基质(matrix) ,这三种类型要素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格局[ 4 ] 。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规模上每个生态系统都可看作是一个具有相当宽度的斑块体、狭长的廊道或基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景观组成的基本模式[ 5 ]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斑块一般指各级公园绿地、小游园、各企业事业单位、居住区的附属绿地等;廊道是指能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并对被隔开的景观起障景的作用,同时又能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绿色通道;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面状空间相当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基质。

2.2景观异质性理论

不同大小和内容的斑块、廊道、基质、网络共同构成了异质景观,即景观异质性。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注重构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身恢复能力的提升,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6 ]。

2.3生态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综合体。广义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7 ] 。作为人类聚集的城市,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是城市中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蒲城蒲南新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1蒲城蒲南新区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蒲城的城市建设在近几年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是蒲城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蒲南新区应运而生,成为承载蒲城跨越式发展的活力之土。

蒲城南新区位于蒲城县迎宾路以东,长乐路以南,西延铁路北侧,总用地面积482.34 hm2。目前,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迎宾大道与长乐路两侧。现状用地北部有高压走廊,留有一定规模的防护绿地,西北侧以及中部有水渠。从环境质量来看,现状多为农田和果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本次规划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采用因子加权评价法,分别对场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

(1) 生态适宜性评价

根据场地特征,选取高程值、坡度、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距水渠距离四个生态因子,对各因子进行具体的属性分级,并且对其评价值和权重赋值(表1)(图1)。

(表1)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表

编号 生态因子 属性分级 评价值 权重

1 高程值

480—500M 3

>500M 1

2 坡度

5-10% 3

>10% 1

3 现状土地利用类型 建成区、农村居民点、工地 5 0.40

整理开发区 3

一般农田、荒山灌木草丛区、林地、基本农田、河流 1

图1:生态适宜性评价图 图2: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2) 生态敏感性评价

为对场地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避免此次规划建设破坏敏感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并合理保护场地自然环境,从而进行该项评价。根据该场地特点,选取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口密度、声环境这四个敏感性因子,对各因子进行具体的属性分级,并且对其评价值和权重赋值

(表2)(图2):

(表2)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表

编号 类型 敏感性因子 属性分级 评价值 权重

1 生态环境问题 植被覆盖度(NDVI值) 0-0.1 极敏感 1 0.20

0.1-0.3 中度敏感 3

0.3-0.5 不敏感 5

2 生态结构压力 坡度(%) >15 极敏感 1 0.30

10—3 中度敏感 3

3 人口密度(人/KM2) >1000 极敏感 1 0.20

500—300 中度敏感 3

4 环境污染问题 声环境——据污染源距离(M)

100-300 中度敏感 3

>300M 不敏感 5

通过对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分析得出,规划区北高南低,总体坡度小于3.0%,地势相对平缓。生态适宜性较好,局部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

3.2蒲城南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在蒲城南新区规划区北部和南部各有一片东西向带状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与中心一条南北向的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相连,总体形态呈现楔形。城市规划道路绿地由十字网状防护绿地和街头公共绿地组成,因此规划区的绿地呈网状+楔形结构。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这种结构有利于建立生态廊道从而满足物种的流通和生态系统的循环繁衍 (图3)。

图3:蒲城南新区(东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3.2.1 斑块—廊道—基质

(1)斑块 在规划区间的高压线走廊引入“城市森林”斑块的概念。即将高压线走廊的大片防护绿地森林化,利用森林的生态系统延伸食物链,同时借助城市森林斑块踏脚石系统将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郊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空气库存与外界的交流,引入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而且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保护和安全的路线,并保持自然群落的连续性。

(2)廊道 蒲城南新区的绿廊布局为“一环、一轴、三带”的网状绿地模式。一环即是贯穿生活服务区和市场物流区的步行绿廊。一轴即为开元街方向两侧30M宽的公共绿带轴。三带指的是北部公园带,沿中部高压线廊道南北向线性滨水走廊带,沿五原路南侧绿带。

利用景观廊道布局理论,将蒲城南新区主要绿色廊道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物廊道型走廊如:蒲大公路周边的防护绿带,以及春晴街以北、五原路以南的防护绿带。这些绿色廊道主要由城区的自然山体,生态农田所形成的绿色空间构成。这种类型廊道能起到生态防护功能。②城市生态防护性廊道,如:仓储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绿带属于这种类型的绿色 廊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噪、防尘、降污等。③游憩景观型绿色廊道如:蒲城南新区内的开元街、富原路、五原路等城市林荫道系统。这些绿色廊道不仅起到连接新区与旧区的绿地系统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休闲、景观、文化等功能。

(3)基质 蒲城南新区在规划中将城区边缘大面积的乡村农田融合为城市功能的一个部分,自然景观渗透到城区中,使农田、自然景观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3.2.2 景观异质性

在蒲城蒲南新区(东区)规划中根据景观异质性要求,在规划区中合理布置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游园以及广场等不同类型斑块的数量。为更加突显景观异质性的特点,在本次规划区的高压线走廊内构建“绿色浮岛”,即营造人工滨水湿地浮岛景观。其作为人造生态斑块不仅能涵养水土、增加城市的景观异质性,还能为一些物种提供迁徙和扩散的暂歇地,从而达到天地、人、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愿景,并且符合景观生态学中“集聚+离析”的景观异质最优格局。

3.2.3 生物多样性

在蒲城蒲南新区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规划中,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绿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规划区中绿地景观植物配置主要如(表3):

(表3)主要植物配置表

乔木 灌木 地被 绿篱 爬藤植物

金枝国槐 金银木 鸢尾 红叶小檗 爬山虎

紫叶李 黄刺玫 月季 金叶女贞 凌霄

刺槐 红刺玫 荷兰菊 水腊 紫藤

银杏 丁香 地被菊 小侧柏 金银花

樱花 珍珠梅 白三叶 金叶莸 葡萄

4 结语

以蒲城南新区为例,本文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关中地区中小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现状绿地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新区内外景观生态格局缺乏持续性联系,公共绿地斑块的多样性不足且分布不均匀。在此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得出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应按在斑块—廊道—基质的基本组织结构上叠合集聚+离析的多样性异质格局,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网络。

本研究针对绿地斑块的尺度、形态的适宜性还有待深入,同时在规划中反映绿地景观多样性、异质性的定量指标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侯全华.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空间走廊的综合开发规划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05 -308

[2] 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城市规划会刊,2002,( 2) : 27- 29.

[3] R. 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许慧,王家骥.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第7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低碳城市规划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 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第8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摘 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需要,世界各国正逐步转向低碳生态发展模式。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是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论文从低碳生态的内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碳 生态 城市 评价研究 述评

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最早由Ann & Daniel(1998)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英国2003年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碳排放的75%~80%。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助于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测评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内涵研究

关于低碳经济,目前学术界暂无明确定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认为低碳是“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发展中国家则秉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低碳排放”(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09)。作为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解,出现有多种提法,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李迅、刘琰,2011)。

二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研究

1.个别指标法

个别指标法利用对低碳城市表征意义最强且便于统计的关键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常用指标有两类:一类侧重于衡量“低碳”特征,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国泉等,2006;胡初枝等,200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谭丹、黄贤金,2008;刘竹等,2011)等;另一类聚焦于“发展”特征,如人类发展指数(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等。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反映城市的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动态变化且计算相对简单;但缺乏碳排放系数的统一口径及指标间的空间可比性,不同指标衡量同一城市的低碳水平差异较大。

2.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个指标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如付允等(2010)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潘家华等(2010)则用六个指标衡量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即人均碳排放水平、碳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弹性、进出口贸易。该方法涉及较为广泛、考虑全面、时空可比性强,但侧重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

三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研究

1.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及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Hanley et al.,1999;Phillis & Riantiatsaholiniaina,2001;Cornelissen et al.,2001;Streimikiene,2005;Streimikiene & ?ivickas,2008),已形成多个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2.脱钩理论评价方法

庄贵阳(2007)以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GHG)排放国家在各阶段人均收入与GHG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相对于其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脱钩”评价方法注重时间序列推演,考虑历史趋势与预测结果,其“相对脱钩”模式对当前我国提出的单位GDP减排指标,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简称DSR)模型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如潘家华等,2010)。

四 结论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和评价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水平做出了有益贡献。整体而言,国外低碳生态分析注重实践检验,研究方法上,以数理模型应用为主,但模型与机制的适应性不强;研究对象上,对基于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讨论较少;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文献在指标设置上未予足够重视;评价方法上,大多为一维线性组合模型,缺乏低碳生态城市多维空间属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生态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充实并改进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Global Environmen-

tal Change,1998(3)

[2]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2003

第9篇:低碳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低碳理念与低碳城市设计的关系

关于低碳理念,目前仍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低碳理念,就是人们对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看法、态度和构想。即低碳理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降低碳排放的看法和态度,二是对如何降低碳排放的构想。目前低碳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认识,但对低碳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仍认识不足。作为城市设计主体,应充分认识到低碳城市设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城市的设计不能脱离城市自身发展实际,应结合城市自身资源优势,理性选择符合城市发展的低碳产业,形成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只有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充分认识“减碳”的重要性,低碳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城市设计路径,才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有效路径。

目前对低碳城市也没有确切的定义、界定方法和相关的标准,笔者认为,低碳城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市民生活等各方面。其中,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为核心,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艺等各个方面。低碳城市建设不可能依靠一两个项目或几个新能源产业就可实现,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一己之力,而应是城市全方位的低碳化过程,贯穿城市建设者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各方面。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故低碳城市应定义为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为核心,通过低碳城市规划、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改变现有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二、基于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城市设计思路

1 制订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设计规划是低碳城市设计的前提

据研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据77%。二氧化碳排放中,主要在四大领域的贡献,分别是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减少,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81.8%。其中交通占17.5%,建筑使用中的电力及供暖占19.8%,工业占44.5%。因此低碳城市建设首先应把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建筑、交通、工业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能真正实现有效减碳的目标。而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包括“五省八市”的低碳试点城市至今仍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这直接导致我国低碳城市盲目建设。

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与低碳理念存在错位。低碳城市最终体现为城市生活低碳化、城市空间紧凑化及物质生产循环化形成的三维空间格局。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国城市热衷于新城区建设,且新区规划宽敞、豪华,与城市空间紧凑化、城市生产低碳化相矛盾。低碳城市设计应规划先行,根据原有城市特点、资源特色,依托老城区,保持城市原貌的同时,科学规划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完善低碳交通运输系统、工业生产规划与布局,建筑设计科学合理,低碳节能,不仅能减少无谓能源消耗,还能避免城市趋同化现象。

2 推行“碳税”和碳交易制度,使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

碳排放属外部性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使外部性内在化。一方面如征收碳税,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碳排放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即碳排放许可权交易。碳税制度应首先在我国低碳试点城市推行,但征收碳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是政府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碳排放企业或个人征收碳税,从而给予低碳排放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补贴,增外环保投入从而使外部性内在化,还可利用碳税收入增加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即碳税征收的用途应是奖励低碳行为和低碳研发,增加企业碳排放成本,抑制企业碳排放量,鼓励企业积极减碳。通过征收碳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大单位和个人的碳排放的成本;实行碳补偿、碳交易制度,激励有效的减碳行为,约束高碳行为,鼓励低碳行为,奖罚结合,通过合理的碳排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实现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问题。

3 量化碳排放目标,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推行碳足迹信息公开制,通过“示范效应”促进低碳理念的推行和低碳城市建设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上温总理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我国已提出清晰的量化目标,但目前国内低碳城市的碳排放量化目标并不明确。低碳城市构建亟待一个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否则“这样大规模,没有目标的“低碳城市”口号,更像是一场“低碳秀”。

量化碳排放目标只是方向,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和推行碳足迹信息公开制才是具体的减碳手段。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推进建筑节能,在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统计核算信息阳光计划等。定期、公开公布城市碳足迹数据,有利于对低碳城市减碳行为的监测。碳足迹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即个人或单位的碳耗用量。碳足迹信息公开制以公布政府部门、高能耗企事业单位及“明星”个人等主要对象的碳足迹排放数据,通过城市决策者的示范效应推行低碳理念,形成低碳生活风气,能有效地改善高消费倾向意识较浓的城市消费趋于理性,减少对高排量、高级消费品等的需求,践行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最终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

4 完善低碳城市设计理论和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尚处于战略层面,其理论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多数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还主要围绕如何具体的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对建立低碳城市的研究阶段,属于理想的指导阶段。如何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定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相结合和协调,如何协调各个城市要素的利益关系还需进一步详细研究讨论。

低碳城市提倡高密度、多功能混合。但是有研究发现土地高度混合虽然会使交通成本降到最低,但是劳动生产率最低,会造成最大的“经济损失”。城市布局过于紧凑,人口密度过大也会产生高碳后果。低碳城市的“低碳”要到什么程度才叫“低”?这些都说明了低碳城市在建设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城市紧凑度的把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加入反映城市低碳情况的指标,并注意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5加强低碳城市的管理实施机制

低碳城市需要加强建设实施、运营以及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力度。协调管理者、建设者、运营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低碳城市建设在一个有序的、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6重视低碳城市规划成果的评估

城市规划成果具有滞后性,低碳城市规划成果更是如此。低碳城市规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有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这是在短期内无法测度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期的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绩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三、结语

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带来严峻考验的宏观背景下,在降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双重压力下,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向气候应变思路转换的发展趋势下,对城市设计的有关方法理论进行创新的需求愈加紧迫而重要,因此对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在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管理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分析和研究和如何落实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对于我国,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建设低碳城市,进行建筑区域能源规划,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体系构建》[J].低碳生态城市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