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经济报道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报道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报道策划

第1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大河报

新闻报道策划是当前我国新闻学界与业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除了学术研讨,不少新闻院系已经将新闻策划这门课列入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程。这反映出我国新闻院校特别是高层次学生培养中对此课题的重视。①在中国知网,截止到2013年12月12日,输入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出现536篇相关论文,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关键词,搜出《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前景展望》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两篇相关论文。然而,输入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并含词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并没有相关研究成果。也就是说,研究新闻报道策划的论文占主要部分,研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论文还寥寥无几,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论文几乎没有。有鉴于此,本文摘取《大河报》2013年3月8日以来,按照原有的新闻报道策划而发表的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为例,贯穿新闻报道策划理论,探讨都市类报纸如何对重大事件进行新闻策划。

一、《大河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闻报道策划背景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形态的媒介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是每个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受众对媒体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需求上,这就使得出色的新闻报道成为媒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色的新闻报道离不开统管全局的新闻报道策划,特别是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就必须把新闻策划置于重要的位置,使“策划”贯穿整个“新闻报道”的始终。

媒体竞争是三维竞争,如何满足受众、如何胜过竞争对手、如何增强自身实力与特色,②这都是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报纸内容的“独家”而言,《大河报》已由原来的独家新闻信息,转化为对同一信息的“独家认识”和“独家表现”。所以一直以来仍享有“全球报业发行百强”和“中国百万大报”等口碑。

国务院于2013年3月7日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作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肩负着“内陆开放高地”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无论从区域宏观战略还是现实路径来看,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极为清醒的发展考量,不失为中原经济区实现突破口的现实路径选择。

《大河报》紧紧抓住行业市场行情与该事件的重大意义机遇,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相统一,于2013年3月8日相继展开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报道策划,一直与该区起步、建设同步,不间断,连续又持续的策划、报道,是以求最佳效果为目的的创造性策划活动。

二、《大河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策划的特色

1995年8月1日创刊的《大河报》,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宗旨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日报,其新闻报道策划向来注重以民生视角解读新闻专题。比如,此次关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策划涉及的临空经济,就是从民生角度考虑的速度经济,以航空物流为主要承载、以航空枢纽为主要节点、“尽快得到”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

1、新闻报道策划中注重民生理念

(1)报道时间。从2013年3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暨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规划方案新闻会”为起点,《大河报》持续至少两个星期(或三个星期)的新闻报道策划,即从2013年3月25日至2013年4月6日,并持续关注、跟进报道。可以说,《大河报》的新闻敏感性极强,在新事件即将萌芽时期,就已经策划如何报道该事件发展的动态趋势。因此,从时间上来说,《大河报》具有前瞻性、连续不间断性。

(2)报道内容设计。《大河报》3月26日见报内容有新闻会现场内容(预计一个版)、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规划文本(预计3个版)及延展报道。延展报道涉及航空经济的影响及对全国的影响。其中航空经济的影响分别从对经济的影响(产业升级、经济结构、总部经济及人才聚集、郑州嵌入了世界经济链)、对生活的影响(出行的改变、居住的改变)及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候机楼成为候机城、航空大都市)等入手。

2、新闻报道策划中精品意识强

《大河报》具有敏锐树立品牌与“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精品与深度意识。策划涉及探讨航空经济“为什么建”及“如何建”的问题。从国家布局的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中长网)、地理和区位优势(公路和铁路都是一般辐射的两倍,放在郑州辐射范围大)及对河南的支持(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推动河南产业升级,对产业形成引导)等方面深度分析报道。

总之,《大河报》起初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的安排是3月26日(预计6~8个版)、3月27日(预计4个版)、3月28日(预计3个版)、3月29日(预计3个版)、3月30日(预计2个版)、3月31日(预计2个版)、4月2日(预计2个版)、4月3日(预计2个版)、4月4日(预计3个版)、4月5日(预计3个版)、4月6日(预计2个版)、4月7日(预计1个版)及4月8日以后如何持续。

3、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灵活结合

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策划初步出来以后,接下来是记者们的系列成功采访。比如,2013年3月8日《〈大河报〉把握郑州航空港建设新机遇 打造全国智慧旅游示范》、2013年4月8日A06版《郑州航空港的博鳌回响》、《郑州航空港 引起三轮冲击波》、2013年4月10日A11版《一枝玫瑰的芳香之旅》、2013年4月11日A04版《郑州科技成果交易会交易额破200亿,“航空港”机遇被看重》、2013年4月15日A09版《“快”时代,快递“空战”序幕已开》及后来的系列报道2013年5月3日A04版《踏访“云端之城”上海》、《踏访“云端之城”郑州》。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7月20日,用了四个版面分别就此进行了报道,即 A11版《2012中国郑州国际航空物流对接会举行 航空物流巨头,追着商机到中原》、《“苹果”想搭“空桥”飞美国》、《半个小时发完一盒名片》,A12版《“为河南搭建通向全球的空中走廊”》,A13版《追随中国经济发展 一路追到郑州》,A14版《想到4S店里看飞机?这里可以满足你》、《20项支持政策 项项“真金白银”》等。

此次新闻策划,《大河报》再次凸显其“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报业理念。内容上涉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知识普及,让读者对其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后续报道其重大意义及如何建、建设中的问题等,具有紧凑性、连续性、相关性。可以说,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三、都市报新闻报道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大河报》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使广大读者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同时也通过媒体间接地促进了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良性发展。但是,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尊重客观事实。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新闻策划只有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摸准“脉搏”,吃透中央的精神,找准切入点。《大河报》策划3月25日的见报内容是基于3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世界500强的高峰论坛等。

其次,把握策划的“度”。新闻报道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必须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不应追求新闻炒作,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报道策划,《大河报》的内容报道不是迎合商家的需要进行宣传,而是基于社会发展有利的方面进行的报道宣传。

最后,强调现场应变。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但是策划不能过细,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报道策划方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报道策划涉及的采访对象一旦有变化,记者会立刻思考采访另一对象所要着重涉及的方面。

从近几年新闻改革实践看,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实践证明,新闻报道策划是做好报刊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新闻报道策划是媒体的集体创作,有利于充分发掘新闻价值,关注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弘扬主旋律,使编辑部在思想上取得共识,将新闻报道聚集到主题上。依据策划的方案,发挥报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记者深入采访,用实际行动扬善抑恶、为民分忧,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与舆论导向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①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的发展历程及现实责任》[J].《中国记者》,2007(12)

②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

第2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一、报道选题――大局思维,审慎确定

报道选题是构成新闻策划最为基础的部分。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策划就是依据报道选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离开了报道选题,新闻策划就无从谈起。如果选题不准,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报道选题关乎新闻策划的必要程度、关乎新闻策划的价值含量、关乎新闻策划的报道走向。因此,确定报道选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保持定力和大局思维,审慎把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注重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又要注重策划潜在的社会效果。

(一)认真领会党委意图,围绕中心工作策划选题

地市党报任何时候都要把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放在报道的首位。一般而言,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委、政府要推进的重大事项。这些重大事项,不仅直接关系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当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本身蕴含着极大的新闻价值。另外,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因其持续的时间长短、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从持续时长来说,有长期性的,如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等;有阶段性的,如承办全国全省性的重大会议、结合上级精神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等;有临时性的,如迎接全国全省性的某一项重大检查评比、每年的人大政协例会等。从内容上来分,有政治方面的,如党委、政府换届选举;有经济方面的,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有思想方面的,如统一意志提振精神。新闻策划就是要善于根据这些中心工作的特点,认真领会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吃透党委、政府的政策要点,认识中心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心工作的整体部署,从中发现选题、挖掘选题,搞好策划、做好新闻。如果将这些中心工作停留在泛泛报道的层面上,那么不仅党报的服务意识体现不出来,而且会漏掉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二)准确把握群众关切,围绕社会热点策划选题

社会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比较集中关注和议论的特定社会现象或者社会事件。能否敢于围绕社会热点策划选题展开报道,是检验地市党报是否具备担当意识和能力高低的试金石。特别是目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资源重组、道德再铸、观念冲撞、利益博弈、矛盾凸显,社会热点此消彼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当把社会热点看作策划选题的富矿,针对热点不避不闪、敢于面对、勇于触及、精心策划,以自己有效的报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而不能面对热点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或者躲躲闪闪、弃之一旁。这样,不仅辜负了人民群众对党报的期望,而且也是对新闻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围绕社会热点策划选题,这里面有个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热点的问题。社会热点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应当通过推动形成的,也有应当通过化解消除的,不能一说到社会热点就认为是洪水猛兽。同时,围绕社会热点策划选题,还应当把握热点的实质,防止被热点表现出来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热点的主流和支流,把人民群众真正关注的热点作为选题,正确地把握热点、分析热点,有效地引导热点、化解热点,通过策划报道让热点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三)周密制订应急预案,围绕突发事件策划选题

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还是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因其发生突然,出乎人们意料,使人猝不及防,会给社会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危害。这些危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慌、社会状态失衡,所以一旦发生便备受人们的关注。为了全面应对突发事件,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介入迅速,处置果断。作为地市党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决不能手忙脚乱、茫然无措,更不能无动于衷、作壁上观,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突发事件展开有针对性的报道。要及时地告诉人们突发事件目前的状况,造成危害的程度,党委、政府处置的措施,社会成员应当如何配合等。对于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还应告诉人们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预测突发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若有必要,还应当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避免造成人们精神上的恐慌和恐惧。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以及介入报道的迅速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突发事件报道不允许像其他选题策划一样,有充分的时间去慢斟细酌。这就要求地市党报要结合党委、政府的应急处置预案,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报道规律,事先制订周密的报道预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迅速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确定选题、展开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表现形式是新闻策划的核心内容。新闻策划在选题确定以后,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就是要根据选题来确定报道的最佳表现形式。如果说在确定报道选题时重点要考虑的是报道的立意、定位、基调的话,那么报道的推进方式、体裁的选择样式、版面的编排制式,则是体现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首先,表现形式服务于报道选题并受制于报道选题,不同的报道选题需要不同的报道形式来表现。其次,要承认表现形式对于报道选题的反作用,表现形式处理得好、处理得恰当,就会大大彰显报道的意图、体现选题的分量、实现传播的效果。在现代媒体竞争中,报道选题相同的较多,技高一筹的媒体往往就是靠苦心孤诣的表现形式取胜的。

(一)报道推进方式

一个经过策划的报道多数是由不同的系列和板块构成的,这些不同的系列和板块何时推出、如何推出,以及如何跟进,则是由报道的推进方式决定的。这里,何时推出是指报道的时机问题。通常的报道时机以第一时间为最佳,早了由于情况把握不准容易出现报道失误,迟了由于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而使新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时机的选择,对于报道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只有选择最佳的报道时机,才能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表达媒体意见,引导社会舆论。如何推出则是就首次报道以什么面目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媒体日常为引导某一种舆论而作的策划性报道宜采取常规性推出的方式,而临时为某一重大事项所作的策划性报道则应采取强势推出的方式;对于在某一重大新闻事件到来之前为其营造舆论氛围所作的策划性报道宜采取常规性推出的方式,而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策划性报道则宜采取强势推出的方式。如何跟进则是报道首次推出后下面的报道如何展开的问题。跟进报道方式一般分为直线型和立体型两种。如对于党委、政府某一项长期性的中心工作而策划的报道,宜采用直线型的跟进方式,分列出题目作连续报道;而对于党委、政府某一项阶段性或临时性的中心工作而策划的报道,则宜采用立体型的跟进方式,多个系列报道分头推进。

(二)体裁选择样式

体裁的选择,是由报道的内容决定的,但同时又受报道的立意、定位和媒体记者素质的制约,还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程度。体裁的选择要做到既遵循一定的原则,又不绝对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特别是一些大型新闻报道策划,体裁的要求更应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要力避单一呆板,力求生动活泼。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媒体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新闻样式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样式在满足不同报道内容、丰富报道形式、活跃报纸版面的同时,也被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新闻体裁选择得体并有效运用,对于彰显报道效果至关重要。例如,地市党报通常作的年终成就性策划报道,一般都是采用新闻特稿的体裁连续推出,这些特稿篇篇制作宏伟,确有磅礴之势。但也可以采用新闻小故事的体裁,用普通老百姓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反映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小巧未必效果就差。再如,对党委、政府某项重大部署的政策解读,不少报纸在报道时实际上就是文件的照搬照登。如果换一种体裁,通过访谈的形式,让有关权威人士解读政策,并在文章中穿插一些场景描写,这样的解读肯定会更吸引人。

(三)版面编排的制式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日常报道也好,策划报道也好,其报道的立意、报道的推进都是需要依靠版面来实现的。新闻策划,特别是重大新闻策划,凝聚着报社许多人的心血,如何将稿件通过有效的编排制式呈现在版面上,直接关系着报道的效果。笔者认为在版面编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重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现在人们在阅读报纸时有很强的选择性,视觉冲击力达不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使读者在不经意间放弃阅读。2.要有效运用综合的版面编排手段,包括集中编排、图文并茂、标题留白、色彩线条、加编者按等,特别是报道首次推出时,一定要以此形成版面强势,吸引读者的关注。3.要给读者提供必要的阅读便利。一般而言,策划的报道多是由一个系列或多个系列构成的,由此决定了策划的报道不可能依靠单独一期报纸或一个版面来完成。这也就要求,系列报道首次推出后,后续报道在编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稿件要尽量放在固定的版面上,同时冠以醒目的栏目引导读者阅读。4.要处理好策划报道与其他报道在版面上的关系。强调策划报道在版面上的视觉冲击力,并不是要忽视其他报道在版面上的地位,而是要保持好两者在版面上的协调。通常情况下,突出处理策划报道必然要弱化处理其他报道,但弱化处理并不是随便处理。如果一味地突出处理策划报道,也必然会造成策划报道在版面上的失重。

三、刊发规模――统筹考虑,合理适度

刊发规模是新闻策划在具体实施时,体现出来的前后持续时长、单期占版空间以及稿件刊发频次三者综合形成的统一格局。正确运用好刊发规模是新闻策划的重要策略,也是策划意图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刊发规模的正确运用,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要根据策划选题,统筹考虑影响报道规模的各方面因素,合理适度地确定刊发规模。不仅如此,不同的策划报道因选题情况,在持续时间长短、占版空间大小、刊发频次疏密方面也有所不同,在策划时要统筹考虑、合理适度。

(一)根据选题的新闻价值确定刊发规模

选题的新闻价值是决定报道刊发规模的重要依据。新闻价值是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一个新闻事实被确定为选题进入策划报道的视野,肯定是由于其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与记者对某一新闻事实的单篇报道相比,策划报道在新闻价值的认定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选题的新闻价值大,刊发规模就应该大;选题的新闻价值小,刊发规模就应该小。不仅如此,策划者还应该对新闻价值的具体要素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断定,是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还是重要性、显著性,是五者兼具还是某一方面突出。也只有这样,策划者才能够在确定刊发规模时正确运用策划手段――是报道持续时间长一些、占版空间大一些、刊发频次密一些,还是报道持续时间短一些、占版空间小一些、刊发频次疏一些。

(二)根据选题的宣传价值确定刊发规模

在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特别是各级党委机关报,上述性质和地位尤其突出,它们在承担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任务的同时,更是肩负着党委、政府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责。正因为如此,地市党报首要的就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选题的宣传价值与选题的新闻价值有所不同,选题的宣传价值主要在于选题与党委、政府政策和主张及中心工作的一致性,在于选题与党委、政府发展思路的针对性,在于选题与党委、政府推动工作的建设性,在于选题与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同步性。选题能够做到站位高、契合准、跟得紧,其宣传价值就大,刊发规模就应该大;反之,刊发规模就应该小。如地市党报大都结合每年一度的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策划报道,因选题的宣传价值大,在刊发规模的安排方面都体现得相当可观:不仅会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在一版包括其他版面上不惜篇幅充分报道会议内容,而且会紧接着开设栏目,进一步宣传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报道当地贯彻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

(三)根据选题的受众需求确定刊发规模

社会对媒体的期待是多方面的,譬如人们关心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势、关注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希望了解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同时,人们对社会转型期频频出现的一些现象、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的一些困惑,更是期待媒体给予分析和解释。社会的期待就是媒体关注的内容,受众的需求就是媒体报道的方向。对于一个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受众的需求,受众需求的程度高,刊发规模就要相应地大一些;受众需求的程度低,刊发规模就要相应地小一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受众的需求有一个综合考量和准确把握的问题。受众的需求是大众的需求,要防止为了迎合某些群体或某部分人的利益而过分地作不适当的报道。要注重满足受众高格调的需求,力戒炒作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特别是热点问题,人们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但在报道时一定要十分注意,避免因刊发规模安排不当而引发人们的过激情绪和社会的不安定。

第3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新闻

财经新闻报道对于一份地方党报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由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决定的;另一方面,更与党报受众日益增长的财经信息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各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地方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党报俨然成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由于党报的受众主要是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投资理财等财经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都倒逼着地方党报从业者加快思想观念转变,更加奋发主动地做好财经报道。就安徽省范围内地方党报看,由于受传统观念、人员专业素养等诸多因素影响,虽然目前各家党报纷纷加大了财经新闻的报道力度,但整体收效不明显。财经报道仍然是制约全省地方党报做活做深新闻报道的一大“跛腿”环节。作为一名在地方党报工作多年的新闻工作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对地方党报如何做好财经报道的认识。

一、把好“素材”关,让财经报道源源不断

做好财经新闻报道首先要解决的是新闻源问题,经常听不少同行感叹:“财经新闻专业性强,做活做深难度大。好的新闻线索尤其‘可遇而不可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充分挖掘财经新闻线索。

1、加强新闻策划

当前,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倒逼着地方党报由原来的“等料”向主动“找料”转变。地方党报不仅在重大财经事件发生时需要新闻策划,在无重大新闻事件可供挖掘时,新闻策划就成了制造独家新闻,扩大在行业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新闻策划包括宏观策划和微观策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重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不同时段的中心工作,抓住财经工作中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策划安排。以《池州日报》为例,作为池州市委机关报,长期在探索加大财经新闻报道的策划力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早在2001年,该报通过创办每期八版的《财经周刊》,培养了一批骨干财经记者。近两年来,每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财经热点,通过周密新闻策划,在正报头版显著版面先后推出招商引资、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等系列专栏,并长年开设财经简明信息集锦栏目——《经济速揽》,形成了财经报道的浓厚氛围。今年在整合《财经周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推出以深度财经新闻报道为主旨的《经济周刊》和《消费周刊》,目前已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财经新闻报道态势,不仅满足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需求,更让广大读者感到普遍受益。

2、找准新闻点,从细微处、小问题捕捉新闻素材

对于一份地方党报,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党报而言,能遇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财经事件的几率很低很低。要扩大报纸财经报道的影响力,需要紧扣中央、省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更多地从小地方、小问题切入,捕捉新闻素材。事实表明,地方报纸的受众不仅“渴求”大主题的财经新闻,对于与其息息相关的“以小见大”的财经新闻也十分关注。这些小切入口的财经新闻,能带给受众更真实可信的感觉,同样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二、把好“专业”关,树立财经报道的权威性

财经新闻具有专业性强、综合性强、政策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其他题材的新闻对信息的严谨度、精确度、权威性要求更严苛。我们要始终把真实、精确放在做好财经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切实把好“专业”关。

1、深入生产建设一线,获取最真实、最新鲜、最全面的新闻素材

市场经济日新月异,具体到每个项目、每个企业每天的建设经营状况都有不同。这就需要财经记者平日里要更多地深入生产建设一线,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广接地气”,才能逐渐培养出敏锐的财经新闻嗅觉,获取最可靠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同时,在采访过程中,要切忌盲目听取“一家之言”,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要进行全面、细致地采访,确保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

2、注重积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应具备足够的财经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财经命题的要义,在写财经报道的时候,要以专业化水准做分析,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评价财经事件,深刻揭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同时,做好财经报道,树立报道的权威性,还要求财经记者编辑培养超前意识,注重研究市场的变化,了解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通过新闻报道向受众提供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预见和对策。

三、把好“可读”关,让财经报道更贴近受众

1、“以人为本”,将财经报道感性化

当前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字过多,“不见人不见物”,以至形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痼疾。实践表明,财经报道一定要抓住财经活动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从人的角度来报道财经事件,把写人与写企业共同融于财经新闻中,让读者读财经新闻不再单纯读数字,而是感觉在与人对话,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财经报道传达的财经信息。因此,财经记者要在财经报道中,尽量贴近人的角度去发掘新闻,最大程度地了解财经事件涉及到的人,采取最容易被受众接受的方式,将实用信息及时、有效、规模化地传递给受众。

2、尽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在易懂的前提下做到精深

财经报道的文字如果写得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不愿看或者看不懂。因此,财经报道应多使用生动、形象、大众化的语言,把具有较强专业性、理论性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深入浅出、亲切自然地表述出来。

3、学会讲故事,让财经报道有声有色

对财经事件,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报道,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通过故事讲透经济现象。经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财经新闻说到底就是采写经济活动故事。财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发掘和掌握大量有情节有细节的、充满生活化的故事,为最终的新闻写作积累足够的新闻素材。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表达故事的技巧,力求将财经新闻事件表达得有声有色。

4、从非经济视角写活财经报道

这是指在报道财经新闻时,跳出从经济角度报道经济活动和现象的传统思维约束,强调把经济现象、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甚至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揭示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这样的视角去写财经报道,不仅可以使报道显得富有新意,还可以增强报道的深度,给人以入木三分之感。

四、把好“组合”关,让财经报道出彩

要顺应当前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需要,扩大财经报道的影响力,地方党报除要做好单个、具体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新闻报道外,还要通过配发言论、优化版面设计等手段,把好“组合”关。在这方面,《池州日报》今年以来也作了大量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言论是一张报纸的声音,甚至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但众所周知,鉴于其写作难度,言论一直是制约我省地方党报水平提升的薄弱环节。为切实扭转这一局面,今年池州日报社成立了由总编辑任组长负总责、编辑部全体人员和各采访部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言论写作小组,每逢重大财经新闻策划报道,及时配发言论,对丰富报道内涵,扩大报道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报纸的版面其实就是报纸的无形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该报纸的品牌特性。看人先看脸,看报先看头,是现今受众的基本心理习惯。在信息越来越繁杂和爆炸的当代社会,抓住受众的眼球就相应地抓住了报纸的命脉。《池州日报》在2003年就开始学习《广州日报》的二元结构,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借鉴其他报纸的先进版面设计理念,业已形成以二元结构为主、灵活运用各种版式,具有人性化、易读性特色的版面设计理念,赢得受众一致好评。今年以来,该报在重大财经新闻报道版面处理上除了大量运用照片和色彩来构建视觉中心外,漫画、图解、地图之类的帮助提示类图片越来越多,同时,综合运用字体颜色和大小、线条等美工变化造成视觉冲击,让受众对每期报纸的重要新闻信息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第4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 哲学视角 新闻报道 意义及方法

新闻深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思想性,另外一个是指导性。因此,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新闻报道方法是一个可取的路径。

一、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一)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更深化的主题。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地针对事件的表面现象,还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复杂变化的社会现象,由表及里,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核心内容,发掘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好的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和针对性。

应该牢固地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进而更加明确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正确地了解人们的思想,找到突破口,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哲学视角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

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深入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利用这一原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克服各种矛盾,增强新闻报道的内涵。

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哲学视角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对事实进行正确地判断,而且应该对事实的价值进行判断。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会面临价值的是与非的正确判断,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就应该选择恰当哲学视角把握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作为职业要求,新闻一定要真实。

针对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只存在对事实的取舍问题,而不应存在事实的真假问题。报道虚假新闻是绝对不允许的,尽管这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可能能够达到某些目的。所以,在哲学的视角中,目的的正当性并无法成为手段的正当性的依据。

(二)并不是所有的事实呈现在新闻报道中都是有利的。

这里有三层含义,首先,新闻媒体在报道真实的事件时必须能够区别哪些是有深度的报道。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事件都有报道的价值。依据这个思路,新闻报道的概念应该在“新近发生”的前提下再增加“重要”这一关键因素。其哲学解读如下:作为公共信息“过滤器”,大众传媒应该将那些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事件选择出来并进行报道。其次,作为人们监测自身生活环境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应及时告知人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对他们的生活有影响,尤其是有关键影响的事件,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必须既能充分反映媒体的监督作用,又有利于公众履行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比如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都有必要得到充分报道。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一些媒体似乎忽视了这些关键问题,却对明星的八卦或者社会的负面新闻更加关注。另外,新闻的真实和科学的真实并不一样,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判断,是一个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合一的复合判断,科学真实中则不包含价值判断。

三、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哲学视角

(一)哲学视角是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本质的联系以及必然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大量的事物进行分析,才能使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最终能够掌握事物的规律。

为了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策划的深度,必须能够正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因此,必须使新闻报道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新闻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能够深入地了解新闻报道的规律和市场运作的规则,对新闻工作者以及受众心理活动进行全面地了解。独到的哲学视角是能够准确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的前提,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的深度通常是和客观规律紧密联系的。

新闻报道的策划并不适用于所有新闻报道,通常以下几类新闻报道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工作:

(1)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比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等。

(2)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而且不能预见的突发事件。比如,日本核泄漏、利比亚危机等;

(3)重点问题和重要组织活动,新闻媒体需要持续跟踪报道。比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尽量选取独特的哲学视角,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从哲学的角度积极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客体。

(2)从哲学的视角来采写能够满足大众获取知识需要的新闻报道。仅仅传播给大众却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新闻报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新闻策划应以哲学视角作为切入方式之一,根据大众的需求提高报道的思想深度,尽可能地满足大众需要。

(3)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能够和媒体所具备的条件相适应。虽然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具有前瞻性,但是不应该只凭主观进行决策。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从哲学视角遵循客观规律,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合理选择,做出最佳的决策。

(二)唯物辩证法是新闻报道策划的有力工具。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所有事物是相互联系,并且不断发展的。每个事物都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任何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事物的功能是在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得以体现的。同样,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样,如果不能保持系统的思维,就不能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可知,分析问题应该从事物的全局来进行。一定要顾全大局,以下的几种关系必须在新闻报道策划中认真处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眼前和长远利益的联系;灵活性和原则性的联系。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策划活动的效果和策划人员的组成、技术和后勤保障状况以及新闻媒介内部管理状况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从哲学视角进行新闻报道策划,能够扩大新闻报道题材的范围,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突出新闻报道特点、能够树立媒体的形象,提高竞争力。在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能够使新闻媒体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四、新闻报道文化的哲学视角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思想,将该规律应用于新闻报道的传播实践中,如果仔细思考,就能够发现大量矛盾的背反情况。比如:大众需要的广泛性和新闻报道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新闻报道工作人员观念的局限性以及倾向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新闻报道的整体信息量和大众接受量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新闻报道传播者按照事实提取出来的论点和事物自身之间的差别形成的矛盾。但也正是以上这些矛盾不仅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存在着对抗性,进而能够促进新闻文化的发展,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从新闻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探讨,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哲学视角来分析各类新闻事件。

(一)经济分析法:在经济层面上对新闻报道中的政治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手段之一。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作用。不管是政治问题还是文化问题,都能够反映经济问题。

(二)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指哲学理论对新闻报道的实践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在实际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理论,并使新闻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提高。正确的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工作极大地降低盲目性,提高其层次。

第5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要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策划新闻报道不等同于策划新闻事实

媒体搞重大成就报道驾轻就熟,但也不一定都能做到尽善尽美。策划时对场面壮观和形式活泼比较重视,这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添油加醋”反而不如“原汁原味”那样得到受众的认可,因为受众对报道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与我们策划的初衷南辕北辙。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策划不是新闻事实的策划,要以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为基础,不能削弱新闻的真实性,而是要突出成就的亮点,化解受众的疑点,确保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认可,并让受众感受到该成就给国民带来的利益。

基于这一原则,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大连电视台提前一个月就着手策划报道,确定了三点:一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在高铁开通的前10天,大连电视台就陆续推出《大连北站准备就绪 迎接高铁运营》《新增调整线路 方便进出北站》等新闻,介绍高铁售票、信息查询系统及公交站点等配套服务设施等情况。在高铁开通之日,又全力推出《纵行大东北》特别节目,十几名特派记者在大连北站、沈阳北站以及哈尔滨西站分别设立直播连线报道点,实时播报哈大高铁运营情况。二是突出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这一亮点。大连电视台把此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组织了《隆冬时节 哈尔滨铁路部门应对风雪天气有哪些应急预案》《大连-哈尔滨现场连线:哈大高铁:多种措施应对低温严寒》,插播小片《记者厂家探营:高寒列车如何打造》。演播室还请来了参与多个国家级高铁研发项目的大连交通大学教授兆文忠,介绍了高寒列车的设计难点和解决措施。整个报道策划体现出清晰的编辑思路,显现出超前的意识和独特的创意,多角度地挖掘出题材的深度,使整个报道有说服力,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三是重视观众的体会和认识。前期报道已经让人们有了高铁快捷的概念,但到底高铁给国民带来何等便利还得让乘客体验后再说。在高铁开通当天,大连电视台的记者分别在早上8点多的大连北站,近中午时的沈阳北站,采访了陪同年迈母亲乘高铁从大连去沈阳的李爱琳。她的兴奋溢于言表:“以前开车去沈阳,时间要四五个小时,非常疲劳,花费也特别高。”“现在两个多小时,感觉特舒服。和在辽宁省射击队训练的女儿见面,吃个饭,溜达溜达,就带我妈往回赶。”李爱琳是记者在旅客中筛选出来的。这个记者即时采访的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语言,真实旅程,都是对新闻素材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要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注意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跟进策划

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策划的诉求之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新闻时效性更是至关重要。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要安定民心。在自然灾害等突发性重大事件发生后,如果媒体不能及早报道,往往小道消息流传,致使人心不安。所以,传统主流媒体需要及时跟进精心策划,迅速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和主动权。2010年7月16日,大连市大窑湾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中石化大连分公司的大量原油流入大海。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及时赶赴现场,《新闻60分》和《大连新闻》在第一时间分别播发了《大连新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的消息,向全市人民传递了“、立即做出重要批示,张德江紧急赶往现场指挥灭火救援,辽宁省和大连市迅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全力组织扑救”的重要信息,起到了稳定民心的效果。

重大突发性事件不仅需要及时报道,而且应该步步紧跟,对事件的每一步发展都应跟进,特别是事件每一个拐点更应该着力报道。从大窑湾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到8月5日的21天里,《新闻60分》和《大连新闻》的两档节目一天也没间断对这起影响全国重大火灾的报道。除了实时跟进火灾救援、海上清污进度外,还围绕起火原因策划了40多篇主题报道,共播发新闻76条。其中《原油泄露达50平方公里 “7·16”事故调查和清污工作全面展开》《28艘工作船全面展开海上清污 油污面积缩小至30平方公里》《大连港受影响部分水域通航条件得到改善,全面恢复通航》《利用新型吸油毡 加快海面油污清理速度》《“7·16”事故后首条30万吨油轮靠泊 大连港全面恢复生产》《“7·16”事故未殃及渔业生产 大连水产品可放心食用》等报道,始终在做安定民心的引导工作。“7·16”事故的前期报道是围绕事故本身进行,而后期的报道就体现出由周密的策划带来的“梯级推进式”报道,即采用“连续”的方式,对同一内容的热点新闻事件的社会背景、趋势、走向作深层次的跟踪报道。不仅展现了群策群力、争分夺秒,坚决打赢海上清污攻坚战的决心和力量,连续奋战的感人场面,还体现了媒体搞好策划,积极跟进报道的作用。

要避免新闻的趋同性,注意寻求独家新闻视角

随着采访、编辑、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播发的新闻趋同性现象严重,一家媒体想独享新闻或者垄断新闻几乎不可能,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大小不等、形式类似的会议、论坛,程序性的报道多,各媒体的报道更有诸多雷同。传统主流媒体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加强新闻报道的策划,注意寻求独家新闻视角,通过同一新闻事实的独创性报道在“平”中取“优”,“优”中取“奇”。

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2007年年会“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全球成长型企业年会”9月6日至8日在大连举办。这是中国内地承接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非官方经济论坛,国内外百余家媒体蜂拥而至。当地媒体也不甘落后。大连电视台为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报道达沃斯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大连,做了精心策划。

一是先声夺人。新闻频道提前半年就派出6名记者,到世界经济论坛总部瑞士的达沃斯采访,并在6月20号,推出40集系列报道《从达沃斯到大连》,介绍达沃斯的基本情况,在观众中营造出大连电视台最了解达沃斯的印象。

二是拉近大连与达沃斯的关系。《达沃斯与大连的“双D”情缘》(注:“双D港”是大连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达沃斯论坛上的大连新领军人物》《亮相达沃斯的大连企业》等报道说明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代表来大连并不是为了看美景、吃海鲜,而是助力大连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这类报道有助于引导受众关心达沃斯夏季论坛。

三是扬长避短。由于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成长的宏观问题,内容和形式都比报道其他会议更难发挥电视报道的优势。为解决长篇大论的会议受众不爱看、生涩经济理论受众弄不懂的问题,大连电视台为论坛办的特别节目《风云新领军》推出了一个个与大连关联度极高的经济小专题,聘请专家及本地企业家联系大连实际进行解读,把短项接长。如《新领军者领略新领军城市风采》就邀请了大杨、路明等本地17家成长型企业高管,通过达沃斯论坛捕捉经济发展脉搏,展现自身的成长魅力;《游大连看产业 达沃斯嘉宾寻商机》邀请参观考察了大连的港口物流、软件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的嘉宾代表,解读大连的城市个性与魅力,寻求与大连合作的契合点。晚间还邀请重量级嘉宾走进现场演播室,与主持人和评论员一起梳理当天会议的热点亮点,全面细致地解读论坛背后的故事。这些通过《年会头条》《年会直击》《热点透视》《首席播报》等小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把论坛消息呈现在市民面前。

就这样,大连电视台瞄准了达沃斯与本地受众的心理距离,找准了达沃斯与本地受众的心理接近点,一步步地化远为近,使整个报道声画并茂,既有电视特色,又体现深度;既有声势,又有感染力,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同质化竞争中拔得头筹。

第6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晚报;新闻策划;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出台政策,允许非公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允许媒体有序退出机制,这无疑是加剧了报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同时与网络媒体相比,纸质媒体无法在时间上抢先,只能通过在新闻报道中的精心策划,提高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媒体的整体形象,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以更多更好的报道吸引受众。那么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城市晚报类报纸的发展逆势而上甚至有所突破呢?本文以地方报纸《彭城晚报》的策划创新发展为例,从中找出可以供大家参考的发展新路径。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向社会报道即将产生的新闻信息。《彭城晚报》和《都市晨报》同属城市类报纸,为此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对彭城晚报实施“差异化办报、错位化经营”的战略方针,以“领路新生活”为办报理念,要求打造“新都市媒体”形象,做“特”晚报。在这样的背景下,彭城晚报开启了它的破冰之旅,为读者订制了“新闻+杂志”的全新阅读组合,彰显新都市媒体的特质,精心策划地方新闻提高报纸可读性,做好活动策划提升报纸影响力,策划专题为广告营销搭建平台,整合原来周六和周日版面资源,出版了《彭城周末》,延伸了晚报服务,满足了读者周末休闲的需要。具体如下:

加强对地方新闻的策划

地市级晚报的新闻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具有“亮点”性的本地新闻更是“稀有”。如何有效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获得最大的社会效应。关键是做好策划性报道,用足、用好难得的地方新闻资源。

1、运用“平民视角+思想高度”的创新方式,提升报道的内涵和权威性。

徐州市珠山公园建好后,如何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建设意义和社会反响报道足、宣传好。晚报组织了大量、详细、充分的系列专题报道,晚报通过景区景点介绍和规划特点以及建设者风采,全面充分地报道政府城建为民、投入巨资还绿于民及注重社会效益和城市文化底蕴传承的建设理念,及时反映市民感受,宣传道教历史文化特色等。珠山开园活动总结时,徐州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很高评价。

再如对徐州市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报道方面,晚报以读者的视角,宣传了城市建设中很多惠民工程,内容丰富细致详实,全面展示了徐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景象,反映出了城市建设成就和广大建设者的精神风貌,许多项目都可以直接让市民从中得到实惠,读者也在媒体的宣传中获得真切的感受,有效激发了大家昂扬向上的精神。晚报针对同城题材,在围绕主题宣传上,运用“平民视角+思想高度”的创新方式,提升了报道的内涵和权威性。

2、运用“版面创新+立体宣传”的创新形式,提升报道的氛围和实效。

为了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晚报提出用“硬新闻”提升晚报的媒体竞争力,狠抓媒体监控,拓宽线索渠道,加强集控线索,滚动指挥采访,将有限的版面超常规的配置给优质新闻,不断推出具有晚报特色的新闻报道,有力的提升了报纸的新闻性、可读性、竞争力。

一如晚报策划的“给力小康,奋进之城”系列专版。为配合在徐州市召开的全省苏北会议,鼓舞市民争先创优,力争2013年县县达小康,2016年市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彭城晚报精心策划出版了9个版(A02—A10)的“给力小康,奋进之城”系列专版。系列专版分“活力:刷新名片,排位前移”、“实力:新起点上,再掀”、“魄力:幸福笑容,绽放彭城”、“生力:更绿更靓,宜居乐业”、“韵力:舞动汉风,文化强市”、“和力:爱心涌动,慈善满城”、“动力:创新创优,争先率先”、“引力:中心,核聚效应”等八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徐州市站在新的起点,全面建设小康征途上昂首前行、催人奋进的骄人业绩。

二是彭城晚报还注意做有影响力的新闻连续性报道。如南京最美的清洁工沈现台做好事索要荣誉,我们在正常报道之外,找到网友、社会学家和法律专家予以评述,同时派记者亲赴南京专程为沈现台颁发彭城好人奖,引起省内媒体的关注和大量网站的跟风,影响极大。这些报道在版式呈现时,用漫画勾勒文章主线,新颖别致,报道时采用多方面、跟踪式、连续性等立体化宣传,提升了报道的氛围和实效,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3、强化新闻整合意识

现代读者的需求是:在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介特别是报纸能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要的新闻报道大餐,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针对此,彭城晚报逐步建立健全了机动灵活的新闻集纳规则,改变原来分类不够明晰,版面较为零散的状况,加大对当日新闻的分析、梳理、归纳、分类,灵活设置版标,同时注意创新时尚新锐、富有特色的版标,一方面对新闻进行包装,另一方面为记者写稿提供了方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加大了报纸阅读厚度。

二、策划各类活动,提升报纸品牌,运用“点面结合+长效宣传”的创新形式,体现报道广度和持久性。

策划是一种创意思维的整合,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的措施。在进行新闻策划时首先要理清自己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做好点与面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宣传达到长效的效果。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很多报纸在活动策划方面都展开了新的比拼,通过活动的策划,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整合相关资源扩大策划效应,体现报道的广度和持久性,让活动提升媒体影响力,提升报纸品牌。彭城晚报做了如下尝试。

一是《向幸福出发》徐州选拔引关注。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走进徐州,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沛县好人文化基金会”一起,共同在徐州地区选拔《向幸福出发》人选。活动启动后,在情义彭城引起广泛关注。晚报作为承办单位,开通了热线电话、网络平台两个渠道接受报名。活动有近100人报名,有的已经被评为“中国好人”、“彭城好人”的老典型,更有大量普通平凡的市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晒一晒平凡的幸福。活动启动后,CCTV-3《向幸福出发》官网立即在首页显著位置制作专题页面——《徐州选拔赛开始报名》,形成强大的影响力。晚报已报道了《五个堂兄妹想喊婶子一声妈》、《女儿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情感文章。此次活动不仅给晚报带来了很多鲜活的新闻素材,而且树立了晚报责任媒体的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二是晚报今年新设三个暖阳行动爱心基地。晚报爱心点对点特别行动暨第四季暖阳行动分别在徐州市鼓楼区牌楼办事处华夏社区、泉山区泰山街道泰山社区以及七里沟办事处举行了爱心捐赠暨挂牌仪式。至此,晚报创办的暖阳行动爱心基地增加至4处今后,晚报“暖阳活动”将在挂牌社区定点服务。晚报“春节暖阳行动”于2009年发起,连续4年,数以千计的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每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总价值在10万余元,帮助贫困家庭100余户,每户平均获得1000元左右的过年物资或慰问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三、晚报策划专题,为广告营销搭建平台

彭城晚报在前期精确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和集团广告中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策划出新、专题出新、版式出新的“三新”标准为前提,相继推出了《职场她》和《ILOVE油》以及《城中城》专题,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此举无疑是在新闻专题和广告营销配合上有力探索和创新,为以后同类型的操作竖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这种通过新闻专题和广告营销有机结合的呈现方式,事实证明是深受广告客户欢迎和推崇的。以《城中城》特刊为例,《城中城》大型专题报道以前瞻性地视野,在全城媒体中率先完成了对城市综合体这一房地产热点和城市经济焦点的整合式报道。报道新闻性强,几乎每一个在建的城市综合体,都是所在区域的经济新引擎,涉及千家万户,波及多个业态。这些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内容、建设进度、经营业态、区域影响,均为市民所关注。《城中城》大型专题报道主动适应读者诉求,以全面、精准、生动的报道,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报道招商效果好。《城中城》专题几乎囊括了徐州的所有城市综合体项目,从原来的单体宣传,提升为一次集纳式的行业活动,吸引了徐州众多地产项目运营商的踊跃参与。32版的特刊中,广告达19个整版,一个特刊赢得了30多万元广告。且专题完成后,广告客户均高度认可。

四、整合资源,出版《彭城周末》,延伸晚报服务。

为进一步落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实施“差异办报”、“做特晚报”的战略,彭城晚报在今年初进行了新一轮创新升级,作为此次创新升级的重中之重,推出了集时尚、情感、消费、休闲于一身的《彭城周末》,初步完成了由传统都市报向财经类都市报转型。彭城晚报将原来周六周日报纸停下不出,把版面资源进行再整合加厚,出版的《彭城周末》有铜版纸封面,与杂志一样,便于保存便于阅读,为了满足读者周末休闲的需要,提供消费、生活、情感、休闲服务,倡导最潮流的生活方式,为中高端读者营造一方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受到广大市民和读者的青睐。

报纸创新,服务延伸,体现在经营上就是将原来客户不做广告的时间段,通过《彭城周末》这个有效载体,吸附更多广告业务,扩大周报的市场竞争,产生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彭城晚报通过此次创新升级,另辟蹊径、换塘养鱼,确立新的视角,占领新的市场,初步实现了由传统都市类报纸向财经消费生活时尚类报纸转型,增强了晚报服务徐州中高端消费人群的能力,使彭城晚报同都市晨报在外在形式和内在品质上有了进一步的差异,为完善优化集团的报纸产品战略布局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第7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一 新闻可以策划但不能制造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为加强报道效果,而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做法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团体力量,可以围绕新闻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全方位报道,提升报道的整体水准。然而,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有的新闻媒体却在新闻策划的路上误入歧途一新闻策划成了策划新闻。

策划新闻,根本原因不外乎是利益的驱动。

所谓策划新闻,其本质在于制造事件、制造新闻,完全抛开新闻的真实性,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策划新闻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新闻传媒只能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策划,即讨论从哪些角度报道、如何架构与写作,或者对预计发生的事实组织前期报道。传媒不能推动或参与事实的进程,更不能制造事实,这应该是新闻从业者起码的素质。

二 新闻策划的负面就是新闻炒作

第8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主题 宣传 广播电台

主题宣传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主流媒体优势,营造舆论强势和加大引导力度的规模性武器。开展主题宣传,就在于它能够把零散的、分散的报道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起来,使之变成多角度、系列化的报道。作为县级媒体,电台如何做好主题宣传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围绕泰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都要开设10多个专栏,以鲜明的主题、密集的稿件和广泛的覆盖,形成舆论强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注重针对性,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方案

重要选题、重大主题的报道策划是有序实施宣传的前提。我们今年已经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建幸福美好家园”、“推进城市改造,建设美丽家园”、“当兵成才,报效祖国”等主题宣传,既有对实际行动的生动展示,又有对典型经验的系统总结;既有立足全局、视野开阔的全景式报道;又有以小见大、动感很强的现场报道。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行政服务改革是着力营造泰兴市经济社会稳中快进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对此,我台编委会成员一起商讨策划主题宣传方案,成立了宣传小组,按照紧扣中心抓策划、围绕主题抓策划、按照策划抓宣传的定位,注重做到动态性活动宣传与前瞻性报道相结合、后续报道和深度报道相结合、正面典型宣传与反面典型报道相结合,突出主题宣传的针对性。在我台《新闻晚高峰》节目中开辟专栏后,掀起了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促进了各部门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注重实效性,凸显广播特质,推进主题宣传

实效性是衡量主题宣传报道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建幸福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中,我们在《新闻晚高峰》、《行风热线》、《市民热线》等栏目中进行了充分报道,力求党和政府的精神与基层实践上下贯通,将主题思想与新闻要素有机统一。

我们充分发挥电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采用现场报道、录音报道、评论等形式开展宣传,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各类典型事例,围绕全市各乡镇、园区和基层组织的的工作措施和进度进行及时报道。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三个月来,《新闻晚高峰》栏目共播发主题报道70多篇,并增设了“民生回音壁”子栏目,及时答复听众和网民提出的民生问题50多个;《行风热线》、《市民热线》等直播栏目接听听众咨询投诉电话总数近400个,绝大多数都得到及时答复,暂时没有明确答复的,也及时说明原因,取得群众的理解。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力支持创卫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泰兴市为做优做美中心城市,集聚人气,增添商机,美化形象。为配合这一中心工作,我台开展了以“推进城市改造,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新闻晚高峰》中重点开辟专栏,对城市建设动态、工作进度、具体措施等进行及时报道;《行风热线》、《市民热线》等栏目则直接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同时进行深度政策解读,使整个主题宣传立体丰满,内容丰富,极大地增强了宣传效果,使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家喻户晓,形成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支持城市建设生动局面。

三、注重深入性,纵深推进主题宣传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开展主题宣传,重点在于扣准主题,把握重点,紧扣“以人为本”四个字,在“深度”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以人为本,在于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把这个结合点做好,主题宣传就活了。

为迎接党的十的召开,我们策划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策划一系列报道,反映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民生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浓墨重彩地报道了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特别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民生问题,包括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以及支农力度加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等,让广大听众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例如,在报道“农村道路十年大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记者小处着眼,从一个农民找不到雨鞋谈起,体现村庄道路已经是水泥路,已经用不着雨鞋了。进而通过前后对比,报道全市10年来农村道路发展状况,报道道路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点面结合,有血有肉,增强了主题宣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台已策划了“贯彻十精神,加快小康建设”的主题宣传,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组织记者深入一线,从大局着眼,从具体入手,努力做到用微观典型透视宏观政策,用新闻语言转化文件语言,用新闻报道代替政策阐释,使之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收听习惯,提高主题宣传的吸引力、亲和力。通过深入宣传十主题,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等,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泰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庄会锋.地方台栏目经营策略探析[J].山东视听.2006(02)

[2]刘作明.电视品牌栏目的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6)

第9篇:经济报道策划范文

【关键词】新闻策划 新闻采访 新闻媒体

随着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处理好它与现场采访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的成败。笔者认为,如果缺少新闻策划,新闻采访必然缺乏连续性,而且不能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和特色。相反,如果新闻策划方案过多或过细,也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新闻策划如何才能更好地为采访活动提供服务呢?

一、新闻策划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和变化

我认为,新闻策划应该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和某一重要新闻事件制定的带有导向性的新闻报道计划,策划方案确定的依据和思路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宣传部门的统一工作规划。三是某一新闻事件报道产生的社会反响。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开始或准备,策划的最终实现要依靠采访者的现场采访,因为受到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限制,所以,策划方案的出台不能靠编辑“闭门造车”或领导“拍脑门”决定。因为现实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策划方案也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实践。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变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才使得新闻报道精彩不断。掌握了这一点,策划方案就不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而要在具体的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重点。比如,在对西部大开发进行报道时,一家报社曾把采访的重点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可是在采访中发现,这个选题有些太宽泛了,要涉及的东西很多、很散,不容易聚拢到一起,不能集中精力开掘出深度,于是报社根据实际反馈的情况,再度调整策划方案,在仍然以报道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的同时,把采访重点落在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与育人的关系上,落在西部精神文明建设中怎样育人、怎样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上,这样使主题更明确,中心更突出。调整思路之后,采访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很快,相关一系列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由此可见,新闻策划必须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地更新思维、调整思路和改变采访报道的重点,才能有效发挥新闻策划的作用,并不断推陈出新,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作品。

二、新闻策划方案不宜过细,要有利于引导采访者拓宽思路

新闻策划决定着采访的方向和原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又不能过多过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紧紧捆住采访者的思路和手脚,势必会影响了采访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是机械地完成“规定动作”,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采访现场的新线索、新问题,更不会主动去挖掘采访过程中的亮点和聚焦点,而这些往往是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什么有的时候下大力气策划出来的重点报道、突出报道和连续性报道,而结果却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策划方案“越俎代庖”,牢牢束缚住了采访者的手脚。所以说,新闻策划的重点在于确定采访意图、采访思路、采访重点,帮助采访者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但是应注意,策划者要提供多种采访思路和方案,考虑到与采访主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促使采访者的开阔思路,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一线采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写出新闻精品。

三、采访者要创造性地贯彻策划意图并将其有机融于采访的全过程

去年,根据领导的安排,笔者去采访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情况,按照采访计划到文化、民政、教育社区等部门了解情况后,发现都是常规性的事务性工作,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如果坚持按照策划的提纲去写,写出来的东西读者肯定不喜欢。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市区两级宣传、文化部门计划把周边市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群众性文化活动统盘筹划,准备在我区某一著名旅游景点建一个文化长廊,以带动和促进旅游、文化乃至经济的发展。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笔者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相结合的最佳契机和价值所在,于是结合原先策划意图,从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来认识建设文化长廊的深远意义。稿子见报后,引起较好的反响,并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所以说,当发现实际情况与策划初衷存在较大的距离时,采访者一定要及时调整采访和写作思路,不妨大胆地创新思维方式,灵活而科学地处理策划意图与实际采访的距离,创造性地进行采访,才能化不利为有利、转危为机,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来。

四、采访者既要贯彻策划意图又要创造性地进行采访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