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的童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读《绿野仙踪》有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不少书,每本书都让我记忆犹新,但最吸引我的,莫过于《绿野仙踪》了。
《绿野仙踪》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作品。主要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女孩多萝茜被一股旋风从家乡堪萨克斯州吹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芒奇金国。为了回到家乡,她从此踏上了一条神奇的旅途。一路上,她碰到了铁皮人、稻草人和胆小狮等朋友。她与朋友们借着自已的智慧,坚强与勇敢克服了无数坎坷、困难,最终依依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读完这本书后,吸引我的不光是那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让我懂了不少道理。文中多萝茜与她的朋友一路中坚持不懈,不放弃、不灰心,最终圆满了心愿,可再看着我们,生在红旗下,养在甜水里,第天待在父母宽大的翅膀下。记得上个月我还答应过哥哥以后每晚做20个俯卧撑,可才3、4天我对被窝的诱感已远远超过了俯卧撑。读完一半《绿野仙踪》后,我就懂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要学习多萝茜那样。
去年春节,我和妈妈、奶奶乘坐飞机来到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
来香港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乘坐着如同长龙般的地铁来到美丽的童话世界——迪斯尼乐园。
一进大门,《真善美的小世界》这首熟悉的童谣像是乘坐着一面飞毯似的,飞进了大家的耳朵里。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走进了迪斯尼乐园。正对面,喷泉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米奇踏着滑板在一头大鲸鱼的上方冲浪,米尼正站在一只海豚上玩耍。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美国小镇大街”,这里富于怀旧色彩,有许多怀旧的设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探险世界”了,我们乘坐小船在解说员阿姨的引导下开始了一次原始森林的旅程。我们的小船随着流水缓缓的前进着。首先我们看见几头小象和大象正举起长长的鼻子向我们喷水,还有一只电动小象,刚开始,我以为它是真的,可刚想去触摸它时它却给了我一个必杀计——喷水,溅得我全身都是湿漉漉的。小象们与我们玩起了喷水,像是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接着船底传来几声“砰砰砰”,原来我们进入了食人鱼区,食人鱼探出头来仿佛要吃一顿丰富的大餐,我们大家都尖叫了起来,使食人鱼还是咬着船底不放,好像一定要抓住我们。解说员阿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船开走。不好!我们又误入火焰山,熊熊大火从洞里喷出来,大家吓得惊叫起来,还好旁边有个水雾喷出水来把大火浇灭。才让我们躲过一劫……接着我们又进入了喷水区,许多水柱一齐涌了上来,差点把我们的船打翻了,我们大家害怕极了!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超人”将我们的船给拉走了。我们才躲过这危险的地方。终于达到了终点,我们结束了这次惊险,刺激的旅程。最后,我还到了梦想花园和我心爱的迪斯尼人物一一见面合影。
香有的特色,糅和东方文化的精髓,令香港的士尼乐园变得独一无二,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个童话王国的奇妙,也许你们还会比我获得更多的发现呢!
也许你不会懂,在你离开以后,我的天空从此一片黑暗。你的离开好像在告诉我----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公主,当然你也不会是我的专属王子。你,可能只是一个不小心误入我内心世界的王子,时间一到了,你就必须回到那个属于你的世界。可是,当初你既然要选择离开,选择让我独自面对一切,选择让我承受
那些我们共同犯下的错,但现在,你又为什么选择回来。或许时间是解决问题最好的
方法,时间能让人会让人忘记一切,你也是这样认为吧,不然你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对不对?
还记得那次与你美丽的海湾相遇,那个美丽童话的开始,美丽的开始并不代表会有美丽的结局。可不!我和你就是这样-----美丽的相遇,伤心的离别,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雨,夏天的象征。记得你告诉我-----如果伤心就让雨带走一切忧伤,带走一切伤心的事情,带走我眼中的泪,带走一切一切。可是,雨为什么带走你,带走在我脑海中属于你的一切。
因为你的存在我才相信童话,相信王子与公主美丽的结局,相信每个女孩都是一个天使,都有属于她的王子。可是这一切在你离开以后全都破碎了,包括我的心也碎了,受过伤的心不再完美,无论怎样努力修补都会留下一条疤痕,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东西。
关键词: 童话故事 幼儿教育 魅力
童话故事之所以具有那么好的魅力,与童话故事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故事有关。它适合于儿童的趣味,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安徒生童话》的扉页这样写道:“如果人的一生中没有或多或少的看过一些经典童话,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完全的。”可见世人已经公认童话故事的魅力是无限的。
一、童话故事的三大特点
1.富于幻想。列宁说:“童话里如果没有神仙宝物,孩子们听起是不起劲的。”比如:《灰姑娘》里的老鼠、南瓜在神仙的指挥下,一到十二点钟就变成马车,拉着美丽的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这种作者的幻想往往使读者跟着幻想,让自己跟着灰姑娘一起喜怒哀乐。
2.内容单纯明白,人物善恶分明,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在童话故事《小狐狸变身法》中,小狐狸学会变身法,他变成蘑菇捉弄小兔,又变成石头捉弄小狗,小兔、小狗都不理他,不跟他在一起玩。最后,下起倾盆大雨,小狗、小兔没带伞,在危急时小狐狸变成一把大伞,为小狗、小兔挡住雨,他们又成了好朋友。
3.富于教育意义,通过幻想形式表现人们纯朴的传统美德、创造精神和智慧,也包含各种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
二、传统童话故事内容的分类
1.动物故事。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体多用以解释动物的形状、特点。在童话故事《太阳和小鱼》中灰色的小鱼把沉睡的大海里的太阳娃娃用哈痒的方式把太阳托起来,而其他全世界的人所想的办法都不能把太阳从海里捞上来,而小灰鱼由于用身体给太阳哈痒把身体染得鲜红鲜红的,最后变成人们喜欢的小金鱼。
2.童话故事是精灵故事。动物成了精,有了人形,但其动物的本性未变。这类妖精故事,教育孩子们勇敢机智,善于识破狡猾的敌人的伪装并战胜它们。在童话故事《小红帽与狼外婆》中,老狼变成了慈祥的外婆骗吃小孩,把外婆和小红帽都吃到肚子里,猎人经过它旁边,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子里救出来,最后把狼弄到井里淹死了。
3.童话故事是魔法故事。此类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宝贝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宝贝是劳动的产物或是对好人、好事的报答,它常常是劳动人民本身,是歌颂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在童话故事《渔夫和鱼》中,渔夫用渔网打到了一条金鱼,这条金鱼请求渔夫放了它,它能满足渔夫的三个愿望,渔夫答应了那条金鱼,但是他那贪婪的老婆却欲望强烈,最后小金鱼生气了,仍然把渔夫的家变回原样,什么也没有。
4.童话故事是人物童话。以现实人物为中心,但仍穿插了很多幻想和夸张的成分。人物童话多说儿童自己的故事,读来亲切易懂,有的带有寓言性,富有教育意味。如《一半的故事》中,教育幼儿要懂得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故事中,小猴是小朋友的化身,他爱帮助别人,可就是贪玩,做事总是只做一半,结果让别人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小猴就再也不贪玩,小动物们又都爱请小猴帮忙了。
三、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尽显童话的魅力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学习与玩乐结合的,利用童话故事让幼儿懂得一些道理,明白该如何做,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1.利用童话故事,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5分钟,15分钟,能够集中到15分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所以在上课期间,一般是采用童话故事给幼儿讲一些故事,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幼儿在听故事中不断锻炼集中注意力。
2.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在幼儿园的3―6岁的幼儿,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逐渐形成发展的。在幼儿园里,一般利用童话故事,就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如给幼儿讲《一半的故事》,那只小猴,乐于助人,但是有做事只做一半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多数小朋友都具有,讲这个故事时就能引发幼儿的共鸣,他们就找到想说话的理由,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幼儿们想想如何帮助小猴改掉只做一半的习惯。
3.利用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每篇童话故事都蕴含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在幼儿听童话故事的过程就能明白过来,因为童话故事具有富于幻想、内容单纯明白、富于教育意义的三大特点。童话故事通过幻想形式表现了人们的纯朴的传统美德、创造精神和人们的智慧。这个道理幼儿听懂了,在他以后的言行中就会不断地用这个标准看事物,运用思想分析,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观察世界。
文/曹英之
昨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乡下,汽车在道路上不紧不慢地行驶。 孩子们的目光被满山的映山红吸引着,那漫山遍野或是星星点点,点缀于一片葱绿之中。而我对于映山红,已没有当初的激情了。只感觉红色太累了,我们赋于她太多 的希冀,不堪重负。我的目光只专注道路两旁的桐树。前些天,有幸读到一位诗友的《桐树巷》 ,此时只感觉自己穿行在时光隧道中,道路两旁的桐树和那片片飘落的桐花,把我带到另外一个美妙而淡雅的境界之中。
我仿佛置身于洁白纯净的冬季,那漫天的飞絮就象眼前的桐花,飘飘洒洒,让人的内心宁静,宁静得可以听见彼此的心跳。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了,这就是普通的两排桐树和飘落一地的桐花。是的,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许就在同一辆车上,看着同样的风景,但遥远的莫过于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前些天,我对一位朋友讲,我忽然喜欢看很久以前的电影河南曲剧《卷席筒》,老版电视剧《红楼梦》 ,甚至十多年前的韩剧《冬日恋歌》。曹张苍的憨厚,善良,宝玉与黛玉的纯真爱情,俊尚和惟珍的生死之恋。尤其是《红楼梦》,宝玉和黛玉,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今生奇缘终虚化,只落得枉自嗟呀,空劳牵挂。我好象看到:在那片片飘落的桐花下,黛玉痴情焚稿,泪尽而亡,有情人难成眷属。人性的描写至情至善,完美无瑕。也许现实生活中找不到 这样的爱情。我每次读《红楼梦》,总感觉是人生最美丽的相约,那优美的文字自然流淌,美妙的意境就像游览绝佳的山水,令人流连忘返,那尘世的喧嚣已全然抛在脑后。这也许就是我内心深处的桐花情结,一次美丽的邂逅,便注定终生与你相知,相守。
但现实是无情的,我们的社会究竟怎么了?小三,二奶成风,龌龊和物欲横流;很多人恬不知耻,道德和良知荡然无存。现实与理想格格不入。我沉浸在过去的故事里,也许是在逃避什么,心灵的家园已经被浮躁的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被所谓的流行和风气协迫,不得不沉默,甚至于随声附和,我们已经迷失了自我。我一直活在自己臆想的桐花世界里,在梦想的边界筑下一道藩篱,现实与理想是分离的。每当夜晚来临,我尝试着忘掉白天经历的一切,脱下沉重的躯壳,沉浸在美丽桐花的意象之中,就象给自己灵魂的走向,一次次痛苦的矫正。
关键词: 《草房子》 悲悯情怀 古典美学 哲学思考
我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喜欢怀念那些逝去的流年光景,而后沉浸于往昔的忧伤欢乐中寻找继续前行的勇气,愿意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下抑或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让逆流的记忆填满心房,随声听里即使是一首听了很久的歌也舍不得更新,因为每一次都会伴随着温暖的旋律遥渡一段亦远亦近的相思。在过去将近三分之一的年岁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大人,那是一种伴随着撕裂般痛楚的过程,清晰而又深刻地铭记在成长的路上,从此无论我客居何地,漂泊的灵魂总能在诗性的空间找到一片栖息之所。于是,当我第一次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时,充溢在心间的是无以名状的感动和温暖,久久不能释怀。这一群孩子在孤独、尴尬和苦难中成长,梦想和信念却从未磨灭,善良与美好的人性犹如永不凋谢的花朵,始终战胜着丑恶和不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化时代,金钱利益成为人们整日忙碌奔波的唯一追求,钢筋水泥筑起的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心墙。这一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小说或因追求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而耽迷于叙述游戏,或因认同于形而下的庸常人生而放弃艺术美感,而曹文轩却在书写少年的成长岁月里,在回忆的现实姿态中关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又赋予了小说本应具备的“温馨与温暖”(曹文轩语)。正如有评论家所言,“回忆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的逃离,而是现代人承受生命之重的一种勇气”。[1]这正是曹文轩小说的成长主题所在:在那些逝去了的风景与梦一般的片段里,执着于传达一己的悲悯情怀,在一群孩子的成长背后捕捉更具深层意义的世界本质,以忧伤、纯净的语言和现代人多重精神维度的刻画实现古典诗情与现代生命的真实结合。
一
悲悯情怀是贯穿曹文轩创作始终的一条红线。他曾说过,“悲悯情怀(或叫悲悯精神)是文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我以为,任何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的确能称得上古老的话,它肯定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2]在曹文轩看来,具备成为经典可能性的作品,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具有道义感;二是文学应该具有审美功能;其三就是悲悯情怀。而“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这是正当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情怀,也是以上两点的底色”[3]。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悲悯情怀犹如一抹温暖的阳光,不仅仅照耀到那些善良温和的主人公身上,也照耀到那些遭受歧视与冷落的卑微个体身上,甚至投放到那些丑陋与变态的畸形个体上,从而使作品有了一种感人心脾的情思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草房子》是以油麻地小学的人、事为经,主人公桑桑的经历为纬,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满严谨的叙述结构。小说开篇的第一个人物是秃鹤。秃鹤本叫陆鹤,因秃头而被同学嘲笑,他少不更事的时候,对别人的嘲笑不以为然,后来知道秃顶给自己带来羞辱,就用帽子遮挡,却激起了小桑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他们摘去他的帽子,让他再一次在众人面前遭受侮辱。油麻地小学参加汇操比赛,秃鹤报复性地把老师要自己遮羞的帽子扔掉,从而导致了油麻地小学汇演失败。最后,秃鹤因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出色地饰演了一个秃顶的连长而大获赞赏,当他在河边放声大哭的时候,所有人的内心都在纯静的月光下得到了洗涤,对这个他们曾经嘲弄的对象产生了怜惜之情。作者把视角对准这样一个有着生理缺陷的孩子,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悯和关怀,形象地揭示了这类孩子身上固有的自尊和希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秦大奶奶努力保护和丈夫辛勤劳动大半辈子得来的土地,坚持认为这块土地是属于她的,这就造就了她和油麻地小学持续不断的对抗,从最初办学校到辟苗圃种谏树、栽杨柳再到鸡鸭大战扰乱教学秩序,秦大奶奶成了令人生厌的顽固老婆子。然而,孩子贪玩落水,秦大奶奶不顾性命下水救人,矛盾开始得到了善意的缓和,从此,她把对那一块土地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对油麻地小学和所有学生的爱护上,成了油麻地的守护神。直到有一天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溺水身亡,老人的善良赢得了所有人的敬意和爱戴,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对于小说中的一个富家子弟——杜小康,作者也是不吝笔墨,他家里本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人家,开着杂货铺,“红门”是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家境的富足让杜小康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别的孩子只能冬衣和单衣轮着穿,他却可以按照四季换穿不同的衣服,还有一辆别的孩子梦寐以求的自行车,他自己又是班长,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积极,因此他和桑桑之间有着一种潜在的敌意。谁料好景不长,杜小康的父亲做生意翻了船,一船货物沉没在水里,血本无归,从此家道中落。一直骄傲和要强的杜小康无法面对辍学的现实,他选择消极对抗,自欺欺人,原本的对手桑桑并没有感到快慰,反而对他产生了同情。随后他跟着父亲去芦苇荡放鸭,无边无际的孤独和艰难的生活使他逐渐成熟,可放养的鸭子吃了当地人家的鱼苗被扣,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杜小康只好带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回到家乡。在桑桑的帮助下,杜小康在油麻地学校门口做起了小本生意。他在生活几经起伏的重压下,依然没有被击垮,用自己的小小肩膀撑起了全家人的希望,作者借桑乔的口称赞道:“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我们并不能预测或者逃避生活中的苦难,但可以用坚强和毅力去承担苦难,历经苦难的成长虽痛彻心扉,却更刻骨铭心。这或许也是作者所要传达的悲悯意识。
曹文轩在将自己深切的悲悯和无限的关怀抛洒在人物个体身上时,选择的是用生活的苦难作为载体,他的作品弥漫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悲剧气息(包括《红瓦》、《根鸟》等),但是却从不使人感到绝望,相反读者却能够从他忧而不伤的笔调中读到一股至善至美的力量和明洁纯净的诗情,感受到个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因为在曹文轩看来,“文学悲剧不是对现实悲剧的摹仿。它是悲剧的悲剧,而不是现实的悲剧。悲剧的痛苦应主要关怀人的精神。文学不可夸张痛苦,夸张痛苦是一种撒娇行为,是缺少承受力的表现,是一个民族素质低下的表现。”[4]作为古代西方最崇高的艺术表现形式,悲剧不是把苦难叠加在一起,让主人公去承担很多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然后博取观众一掬同情之泪的艺术,而是能够让人们理性地看待悲剧人生,伴随着苦难和挫折一起成长,在悲剧中让芜杂的情感得以净化,在诗意中让凡庸的生命得以升华。
曹文轩曾在北大讲坛上不无叹惋地追问:“废名笔下的细竹姑娘哪里去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又哪里去了?”[5]这可以说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知识分子对日渐息隐的古典美的深情呼唤,他深感于当今文坛沉迷于游戏迷宫和庸常粉末的碎片化现实,决心重新追随那一条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幽香小径,在鸟语花香的梦中田园里,侧耳聆听叮咚作响的小溪,在蔷薇盛开的山谷里,只身沐浴皎洁如银的月光。在曹文轩的小说里,他用“田埂”、“青草”、“学校”、“鸽子”、“笛声”、“池塘”、“草房子”、“红瓦”、“月光”、“百合”、“山谷”的意象让我们重温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笔下的古典意境,他还塑造了纸月、陶卉、夏莲香、紫烟、白雀等一系列纯洁美好的女性,让我们仿佛又看见了细竹、翠翠、三姑娘、小英子向我们款款走来。从这一层面上说,“曹文轩的小说责无旁贷地承接着起始于废名,大成于沈从文,后继于汪曾棋的古典美学精神”。[6]
二
虽然曹文轩热衷于古典主义的情感与对美学趣味的追求,但作为一个生活于现代的作家,他不得不受到置身其中的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裹挟,他也意识到文学走向形而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临着现代商业社会涌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他也需要做出严肃的思考和积极的应对。因此,他的作品又试图在安宁美好的田园中蕴含对这个世界的哲理思考,在孩子们普遍而个性的成长背后捕捉更具深层意义的本质关系,从而使得作品也带有丰富的哲学意义。
曹文轩的小说虽说是在回忆一些少年成长的经历,但都有较强的现实性,是关涉到现代人精神情感世界的文本。“对于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叙说,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刻画以及永远的流浪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就成了其小说的内核。”[7]桑桑独自一人仰望天空,与鸽子为伴时的孤单;秃鹤被别人嘲弄,为讨回尊严而被众人遗弃的孤独;少年细马来到油麻地因为语言不通,被扔到了一个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世界,体会到一个哑巴才有的那种压抑与孤单;杜小康承受家庭破败而辍学,和父亲乘坐一条小船在芦苇荡上飘流时感受到的无边无际的孤独;还有《红瓦》里的马水清,只有在面对柿子树时心里才会有的一丝丝温暖;那个以梦为马的少年根鸟在寻梦的漫漫长途上孤独行走……孤独感像一张巨大的黑网,笼罩着每个人,这是作者基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因自我身份缺失而产生的惶惑和迷茫的思考。
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内心隔膜既是作者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得不到他人理解的关注,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相处这一基本问题的洞察。秃鹤因为生理缺陷被同学们嘲笑;秦大奶奶想要护住一块地与油麻地小学、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桑桑与纸月之间的无言沟通;蒋一轮和白雀之间的凄美爱情,他们心中的隔膜不仅伤害了他人,也委屈了自己,无法沟通和理解的状态使人陷入永远孤独的境地。
人的命运一直是作家们在小说文本中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有的作家将命运归为因果轮回,有的用宗教选择超脱或救赎,有的让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写既定的命运。在曹文轩的笔下,人物命运的偶然性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杜小康的家庭坠落到一贫如洗的境地,曾经骄傲的少年不得不中途辍学,扛起生活的重担,经受风雨的洗礼;因为一场怪异的疾病,桑桑被带到死亡的边缘,体验了一回即将远离人世的悲欢;因为一封信的意外误传,蒋一轮和白雀的爱情命运从此阴差阳错,两个相爱的人离散一方;随着一场将大染房化为灰烬的大火,赵一亮变成了一个“木讷的庄稼人”;根鸟在一次打猎时偶然打到一只白鹰,在白鹰的腿上发现一张布条,布条是一个叫做“紫烟”的女孩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个求救的布条彻底改变了根鸟的命运,从此他踏上了寻找大峡谷和紫烟的漫漫征途。命运充满了偶然,对于这些永在的“偶然”,人应该如何行动?“曹文轩的选择是以古典的悲悯和美感来解决现代性的困惑。”[8]他是用恒在的美去激发最强劲的生命力,反抗苦难,拒绝平庸。无论生存多么艰难,生命多么荒谬,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尊严不能被剥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被尊重。命运可以让一个人从生活的高峰跌入低谷,也可以使一个人从富有变得一贫如洗,但绝不会击败他不屈的灵魂,我们无法预测命运的不幸,也无法避免命运的捉弄,但可以用坚强的信念和美好的愿望撑起一整片蓝天。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犹如一阵清新的微风,给当今的文坛送来了纯美的诗情,给这个受到严重污染的世界带来了久违的温暖,他用自身的文学实践接续起了古典美学的诗意之途,也引起了人们对儿童身心成长的关注。他对形而上意义的追求并不像一般现代性作品那样对世界本质进行裸的丑化抒写,无谓地展览着所谓的冷漠、残忍、血腥、暴力和异化等等,他只是始终坚守着一方诗性的空间,追逐高洁的理想,尊重人性的美好,他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以古典的悲悯救赎情感淡漠的现代社会。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对成长的关注就是对人自身的关注。曹文轩坚持用他温情而诗意的笔触,诉说着一个个美丽与疼痛并存的故事,关注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于是,“肉体在成长,灵魂在成长。终于化蛹为蝶,成长了结,他们破壳为‘新人’”[9]。
参考文献:
[1][6]徐妍.坚守记忆并承担责任——读曹文轩小说[J].文学评论,2000(4).
[2]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A].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第1版:385.
[3]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A].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第1版:387.
[4][8]曹文轩.永远的古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31.
[5]曹文轩在北大讲坛上的讲稿.
【关键词】小学低段 欣赏教学 传统文化
美术欣赏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整体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教师合理的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传承,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的人文精神总和。通过对传统文化背景下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探索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学生通过对认知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背景文化的掌握,使他们的学习及迁移能力得到应有的宽度和深度发展。
一、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价值点
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只有在足够重视的状况下,才会被发觉和挖掘。不忽视每一个传统文化教学的“微小”价值点,并将其放大,才能理解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所谓“微小”,是指比较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传统文化点,如果教师不注意挖掘和思考分析,很容易把这些微小的价值点“走马而过”,这不仅失去了一次教学的机会,长而久之,也容易使教师养成不注意挖掘教材内涵的习惯。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需要有洞察时机的能力,有较高的对教材的理解和课堂处理能力,体现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低段美术教材进行整理,在相关内容中挖掘出传统文化价值点,如:第一册《我心中的太阳》可以欣赏古代出现在石头上、器皿上的太阳图案和太阳神图案,以人类对太阳的喜爱之情来切入传统文化教学;第二册《美丽的盘子》可以欣赏从古至今的各种盘子,如《人面鱼纹盆》、中国唐三彩《花叶盘》,以了解盘子上纹饰的特点来切入传统文化教学;第三册《小闹钟》可以欣赏古代的计时工具,如沙漏、水钟、铜壶滴漏,以了解钟的发展历史来切入传统文化的教学;第三册《下雪天》下雪天想到雪花,到传统纹样团花,到中国宝相花,以了解造型上相关之处来切入传统文化的教学。事实上,教材中已涵盖很多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有的内容在教材中有所提示,有的内容需要教师仔细挖掘,而这些内容之间也会有相关之处,如:第一册的《窗花花》;第三册的《手来手,好朋友》、《下雪天》;第四册的《剪花边》,这四个内容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都可以和剪纸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在教学上体现系列性、层次感。
二、挖掘节日中的传统文化感知点
节日是一种民俗文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在春节、元宵、中秋、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的特定环境中教学,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将节日里的生活经验与节日文化的学习相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加深。
根据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可以选择适合低段学生的相关主题教学。如:一年级《吃月饼》了解月饼的由来,知道传统节日中秋节,欣赏各种月饼,感受其造型特点和图案特色来切入传统文化教学;二年级《看花灯》欣赏各种造型、各种材质的花灯,了解元宵节的由来,花灯从古至今的变化来切入传统文化教学。
三、挖掘地域资源的传统文化结合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多,如: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挖掘资源的意识,并且能有效地将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就能让我们的教学 “如鱼得水”。如:一年级《杭州丝绸》一课中欣赏漂亮的丝绸,了解杭州丝绸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来切入传统文化教学;二年级《王星记扇子》可了解杭州的王星记扇子,以欣赏古代扇子的造型特点切入传统文化教学。
什么内容的美术课在什么时候上,什么情况下上怎样的美术课,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结合时机,将会使教学不断推向,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教师尽量将课本上的内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细微处不断挖掘点点滴滴的素材,如从生活用品、饮食习俗、自然景色、节气变换、风俗习惯等方面,向学生讲解并展示我国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课堂成为宣传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阵地,同时,文化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四、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罗列和研究,我们发现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我们也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但是这些内容是呈散点分布,如果把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散点进行聚焦,对学生学习的体系进行梳理,把原来散状的东西集中在一起,或连接成线的形状,形成一个整体,确定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教学更有系统性。在这个由散到聚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学习,会更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激发热爱中国的文化情感。
(二)达到“两种”参与
1.课内参与,掌握技能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注重给予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如实地参观、真枪实干地动手,对学生来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得很近,就能使他们很快地接受,并快乐地操作着,这些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2.课外操作,使用本领 知识和技能只有运用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通过教学让他们树立了用“渔”造“鱼”的观念,这也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拥有了学习的本领,在了解文化的同时让自己更加有修养、有内涵,通过学习,学生愿意主动投入感知文化的世界。课堂外的操作,他们更是得到了一种文化认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产生“三大”变化
通过一些尝试和研究,我们发现美术学习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美术的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
经过课题研究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文化学习兴趣浓厚;文化内涵感悟深化;身心得到综合发展。以《面具》一课为例,学生在这节课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面具认识、了解的过程,让学生难忘,据家长反映,很多学生回家还带着面具不肯拿下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意识,这更是完善人格的过程。
当然在学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变化:明确目标,统整教学;把握课堂,加强能力;对传统文化背景下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反思研究,促进发展。课题研究为我们确定了教学的目标,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的研究,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实现、教学水平提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围绕着总目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多角度的理解、分析和解读,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性继承与发展、对传统艺术的再认识,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重要责任。从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这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侯令著 《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煤矿;移动通信;模块化;建立
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建立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有井下小灵通技术系统、井下WIFI系统和透地通信技术系统,这三类技术系统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配套的设施来保证通信系统通信的质量。
一、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一)局限性和复杂性
煤矿开采的环境十分恶劣:在地下工作,见不到阳光,阴暗潮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过量开采可能导致地面塌陷,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无法自由行走,三餐不济,对体能和身体健康是挑战。此外,煤矿巷道的走向和横截面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严格按照煤矿开采前制定的方案进行施工,这无形中增加了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受煤矿井下客观条件的限制,体现出一定的通信局限性和布置复杂性。
(二)对通信设备要求高
支撑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地面设备,这组设备包括地面控制系统和接收机。第二部分为井下设备,这组设备包括进行数据监测的各种设备,如对一氧化碳含量和瓦斯量进行监测的空气质量监测器、对煤炭粉尘含量进行监测的环境监测器和各种通信设备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等监测终端。由于井下环境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更多,这就对井下通信设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具体来说,井下通信设备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防火花和防爆性能。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不断有一氧化碳和瓦斯泄漏,现有的通风条件还不足以完全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瓦斯完全排出矿井,由于机器的摩擦,时不时会出现火花和爆炸,因此设备具有防火花和防爆性能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方面;第二,抗摔打和耐震动能力。煤矿开采时由于开采工具的限制,技术人员根据对周遭环境的考察和判断,为确保开采工程的顺利按期完成,会采用炸药炸开坚硬煤层,这时煤矿巷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波影响,出现震动或塌陷,且爆破是进行煤矿开采的主要手段,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井下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要能经受住摔打和震动;第三,防水和防尘。井下通信设备不是一次性设备,由于其成本高昂,这些设备常应用于煤矿开采的循环使用中。煤矿储藏于地层的背斜部位,受地表水渗透的影响,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渗漏的情况,而且煤矿的开采本身是一项煤尘飞扬的工作,所以,为保证通信的质量,井下通信设备必须具备防水和防尘的能力;第四,井下移动通信设备应操作简单、重量轻且便于携带。由于煤矿开采人员的文化素质不统一,为保证煤矿井下与地面的正常通信,通信设备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煤矿开采是一次性工作,因而设备的易于移动和携带是煤矿工作的要求。
二、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模块化建立思路
(一)分站模块化的建立
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不仅仅是对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已实现了对井下人员定位的视频监控传输。这些传输系统在进行传输时利用各自的传输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分站的冗余,消耗了大量经济资源。分站模块化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站冗余的现状,节约经济成本。
分站模块化建立的思路:首先,应明确分站的作用。井下WIFI传输分站是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负责对语音、数据和视频进行传输。其次,应综合考虑分站建立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包括煤矿开采的条件和分站本身的设备条件。如煤矿巷道的粉尘条件和设备的体积大小等等。最后,应进行分站模块化的建立构思。为解决监测仪器与通信设备的分离造成的分站冗余问题,需要建立包含很多功能模块的分站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将各种终端设备全部安装在分站的隔爆壳内,使信号传输分站能够显示整个分站设备的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源、端口和各模块功能等。
(二)调度台模块化的建立
调度台是保障煤矿生产与煤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地面组织。为实现煤矿的高效开采和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进行调度台的模块化建立,提高调度台的工作效率。调度台模块化的建立,要能够实现呼叫系统的畅通无阻。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时间就是生命,实现呼叫系统的畅通无阻,有利于技术人员对煤矿工作的开采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与工作调配;调度台模块化的建立,要能实现通信系统的多路呼叫,且互不干扰。调度台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调度,煤矿生产部门众多,分工明确,每一个环节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保证煤矿系统的多路呼叫,对煤矿生产至关重要;调度台模块化的建立,可以通过设置值班话机,由值班话机应答呼叫调度电话并完成转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通话占线的情况。
(三)通信终端模块化的建立
根据矿井的特殊环境设计的通信终端应具备拨号、通话、显示、查询、存储和定位为一体的功能,汇集话音、短信、网络浏览与下载、图片与视频播放、拍照与摄像等功能模块。要达到通信终端的多维效果,必须使用防水、防尘、防爆、抗干扰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模块化的建立是在充分考虑通信设备的特点与煤矿环境的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提出的切合实际的构想,在日常的煤矿生产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与更新,以适应生产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
关键词:经典同化理论;熔炉论;盎格鲁归同论;“新”的同化理论
一、介绍
第一种是经典同化理论模式。强调社会的向上流动性和同化是齐头并进的。第二种是种族受阻模式。该模式强调在移民向上的社会流动中,学者认为移民的族裔身份,既是一种有效资源同时也是一种阻碍。第三种是多项分层同化模式。该理论模式强调美国是一个多层且不平等的国家,意味着移民可能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同化。[1]经典同化理论模式长期在美国社会学界占主导地位。其理论认为移民的同化就是其自身和后代与社会融合,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过程,强调移民的同化一定是会产生向上的社会流动性。[2]总的来说,经典同化理论包含了旧理论和新理论的范畴。原有的经典同化理论即包括盎格鲁归同论这样的理论,常常被批评为剥夺移民祖籍国的文化,是一种种族主义的建构。而新的经典同化理论将同化过程着重定义为向上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移民自然而然的向上社会流动的经历。美国的社会学界,正在不断地发展,拓展经典同化理论的体系和内涵,以更适应当代民族多元化、种族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等的美国。
二、盎格鲁归同论
盎格鲁归同论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盛行的同化理论。是美国对新移民同化的长久目标。盎格鲁归同论强调每一位来新来的移民必须要保持、支持盎格鲁制度,讲英语,遵守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模式。[3]而这就意味着无论移民来自哪个国家、怎样的族裔特点,都必须要讲英语以及接受和奉行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作为标准,而使得祖籍国的一切价值观和准则等被摒弃。
可以说,美国的盎格鲁归同论是受到了美国本土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排移民法案共同构建起来的理论。美国的早期大量的贫困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德国人涌入美国,其价值观念和核心文化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价值观,以及福音派的传统相悖。本土主义者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而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德国人的活动。比如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美国本土运动和50年代的“一无所知党”反对天主教,要求更加严格的入籍程序,并将非美国出生的美国人排除出美国的政治体系之外。1882年,第一个有选择的严苛移民的联邦移民法案出台,限制南欧和东欧的移民进入美国。新的本土主义观念认为老移民一代的英国人,德国人和其它民族是有着高贵血统的金发碧眼的北欧人和雅利安人构成的。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被吹捧为团结美国,教导低等人的经典价值观念。[4]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化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场美国化的运动是全力推行盎格鲁归同模式,剥夺移民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联系,迫使移民们尽快进入美国以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为主的美国社会。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法案,都是以来源国配额制为基础。在稍后出台的法案更是使盎格鲁归同理论的的移民同化模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制度化。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依然有不少美国的学者专家推崇盎格鲁归同理论。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就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在著作《我们是谁》一书中指出,面对美国国民身份认同问题,美国的分裂危机,他极力推崇以盎格鲁清教文化为基础的美国国民身份认同。他在书中坚定号召美国人参与到美国式的生活中去,学习英语,美国历史,习俗,吸收美国的盎格鲁清教主义文化,把自己看成是彻底的美国人,而非其来源国。[5]然而,美国历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更是一个文化多元,种族民族多元的国家。他本人被批评放大了美国的盎格鲁清教价值观在美国移民同化中的作用,而对其它促使移民融入美国的积极价值观轻描淡写。
三、熔炉理论的形成
熔炉理论也是包含在美国经典同化理论中的。熔炉理论则强调所有人在一个平等的,包容的,分享的社会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熔炉是一个比喻,寓意在美国社会不同种族,民族,团体,阶层融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拥有共同文化属性的社会。这种理念体现在美国的民族信仰中,用拉丁文表示即“合众为一”。象征着自由,民主和平等。熔炉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赫克托・圣约翰・克雷夫科尔在其1782年的著作中《一个美国农民的信》 中讨论何为美国人。这可以看作是对熔炉理论的最早的描述。他认为所有的美国人融合成了一个新的种族,发展了新的价值观念,拥有新的思想。美国人是欧洲及其后代血统的一个混合体,在原始广袤的美洲大陆接受了新的思想。爱默生发展了熔炉理论。不同于克雷夫科尔,除了欧洲人以外,他还将非洲人,玻利尼西亚人等纳入熔炉理论所同化的对象。所有的美国人经过熔炼,筛选,最终形成一个无与伦比的新的种族,新的国家,拥有新的宗教体系。艾默生还创造了“熔炼炉”(SmeltingPot)这样的术语来阐述美国移民的同化。艾默生在其“熔炼炉”理论中还强调种族和自然的选择这个要点,他认为美国先天就是一个拥有优生基因的国家。大西洋被看作是一个筛子,只有自由,勇于冒险,虔诚,美国各城市所欢迎的人才能进入美国。[6]弗里德雷克・特纳在19世纪晚期,尽管许多美国学者和历史学家认为塑造美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在于对欧洲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但特纳却在其书中《美国历史上边疆的重要性》指出,自1890年,殖民时代起,广阔的西部边疆,才是塑造美国民主和美国人个性的关键。特纳认为,边疆就像一个大熔炉,培养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进取的精神特质。伊斯雷尔・赞格威尔在《熔炉》的剧本中,也对熔炉理论做了诠释。不同于特纳将熔炉理论用于边疆,他将熔炉理论的背景搬到城市,并且表达了一种美国例外论的思想,认为美国是“上帝的熔炉”。
四、“新”的同化理论
在芝加哥学派之前,社会学是抽象的。在芝加哥学派之后,美国社会学就以经验、实验基础。另外,使社会学摆脱原来主要关注规范的做法,而强调客观应用。
在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现代种族关系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的开创者。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拥有大规模移民和工业不断增长的芝加哥市的研究之上的。罗伯特・帕克和厄恩斯特・伯格斯对同化做出了如下定义。他们认为同化是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在此之中,个人和团体分享彼此的记忆,情感和态度,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历史而合并成拥有共同的文化体。[7]帕克认为在一个民主和工业化的社会,民主是不开避免的。他强调在工业化的经济体中,评判人的标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天赋,而不是其种族和民族。他相信美国社会会继续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因而各团体和族群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消融,这个社会将更加团结理性。然而一些批判帕克的社会学家认为,帕克并没有指明完成同化的过程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也并没有对同化过程的本质的细节描述。因此,根据帕克的同化理论,很难测定同化的程度。二战时期,W・劳埃德・沃纳,利奥・斯罗尔拓展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新英格兰的欧裔移民。他们继承了经典同化理论的核心,指出所有族裔的同化过程都是向前的,只是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他们认为欧裔移民的同化时间比其它非欧裔的移民更少。沃纳和斯罗尔认为种族和文化的接收性与同化的可能性有关。他们认为,讲英语的清教徒是最容易被同化的,而黑人则最不容易被同化。他们的假设也被批评为学术罪恶,带有极端的种族主义思想。
米尔顿・戈登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体系之上,建立了更加清楚,一致性,可操作性强的理论,用来具体分析和评估个体和团体的同化程度。为在移民同化的量化研究中指明了方向。戈登在其《美国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建立一套具有分析价值的可操作性的概念。他将同化的过程拆解为次一级的七步:文化适应,社会结构的融合,婚姻同化,身份认同的同化,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族群间歧视行为的消除和社会的同化。[8]这是在社会学领域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的衡量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戈登坚定的认为中产阶级的白人盎格鲁清教徒的价值观念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在戈登的理论体系中,他认为,文化适应是其它六个同化步骤先决条件。戈登的综合分析,点明同化的指标,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测量各族裔和种族的同化程度。他的综合分析,为同化理论的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自1960年起,专门的精确的可测量的同化理论已经得到社会学家们的普遍认同。在量化方法上,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将注意力从结构融合转向了社会经济融合和空间融合。彼得・布劳和奥迪斯・戴德里・邓肯合著的《美国职业结构》一书就是对社会经济融合的论述。社会经济融合表明,同化和社会流动式密不可分的。总的来说,社会经济的融合等同于中等或中等以上社会经济地位的取得,这种融合是可以通过教育,职业收入来测量的。另外在这个时期,社会学家关注的是居住的流动性。居住的流动性融入是和戈登的结构融合一致的。道格拉斯・马塞的空间同化理论模式将居所对同化范式的重要性概念化。总的来说,社会学家的注意力从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层面的研究,转向社会分层的研究。[9]
或多或少带有种族主义的观点,经典同化理论今天在美国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二战后,美国移民来源国与之前大不相同,1965年以后的移民主要来自亚洲和拉美,这些因素都对经典同化理论的理论构建和运用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家理查德・阿尔巴和倪志伟发展了新的同化理论。在两人合著的书《重塑美国主流社会》中(RemakingTheAmericanMainstream)从个人,团体和制度层面,发展了同化的因果机制。他们讨论了各种因素的目的行为,网络机制,资本和制度机制的形成,以及族裔的社会动态。有目的的行为动力和网络机制是一种近因的同化,分别是建立在个人和族裔的基础之上。而制度环境的力量是与自身联系较远的同化因素,是发生在制度层面上的。谈到目的性的行动,他们强调移民通过自身的信仰和价值观,受到的激励。而网络机制则是紧密的族裔关系使族裔群体的福利最大化。制度机制则是在主流社会当中起作用,监督和执行国家层面的法规,可有利于移民的向上的社会流动。阿尔巴和倪重新诠释了美国主流社会是通过规则和实践建立起来的一套核心的相互关联的制度结构和组织,弱化了移民祖籍国的特性。[10]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种族、民族、文化多元化促使经典同化理论不断地发展。而旧有的同化理论被批评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试图剥夺移民们祖籍国的一切特质。而随着1965年以后拉美裔移民的大量涌入,盎格鲁归同论这样的经典同化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新移民的社会经历。传统的经典同化理论被提出质疑和挑战。而当代的社会学家如阿尔巴以及倪志伟等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经典同化理论,以适应战后移民更加多元化的美国社会。
注释:
(Endnotes)
1.http:///article/assimilation-models-old-and-new-explaining-long-term-process
2.Ibid.
3.MiltonGordon.“AssimilationinAmerica:TheoryandReality.”AmericanAcademyofArts&Sciences(1961):265.
4.Ibid.268.
5.SamuelP.Huntington.WhoAreWe?NewYork,2004..
6.LutherLuedtke.RalphWaldoEmersonEnvisionsthe‘SmeltingPot’.OxfordUniversityPress.1979:9.
7.RichardAlbaandVictorNee.RemakingTheAmericanMainstream.NewYork: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3.
8.Gordon,Milton.AssimilationinAmericanLif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