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

第1篇: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微视频;高职;办公室事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00-02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给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微时代”的到来更是给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翼课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新一轮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办公室事务》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场景性、过程性、片段性的特点,以往的课程教学大都以课堂教学为主,沿用“理论+案例+情境模拟”的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实际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缺乏真实场景和过程的体验使得课程学习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并最终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做不了”(即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难以迁移应用)。因此,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办公室事务》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视频与混合教学模式

2002年,美国学者Harvi Singh和Chris Reed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003年何克抗教授将其引入中国。混合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整合,也是面对面教学与多种在线学习形式各自内部的整合,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微视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一些大学的公开课、教育宣传片和辅助教学资源方面,如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等。微视频教学资源具有主题突出、情景真实、易于扩充、使用方便等特征,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于微视频的《办公室事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重构课程模块,设计微视频主题。笔者及课题组成员走访了30余家省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办公室事务工作调研,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过程,将传统《办公室事务》课程的章节结构按照目标、过程、场景、条件的不同拆解成局部的单元,明确单元主题,以此为核心重构课程内容,构建10个教学模块。同时按照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以及教学模块中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微视频主题(见上页表1)。

2.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微视频制作并上传。采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DV拍摄等方式制作微视频,搭建“我的办公室”微信平台,按课程介绍、微视频学习、PPT、资源空间(含音频、视频)、任课教师、在线留言和个人中心等模块进行设计,搭建框架,并利用微信的功能,通过朋友圈在课前推送学习任务书,分享学习链接和资料,还可以通过群聊分小组进行线上的协作学习。

3.混合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设计及实施。构建“学生在线学习(课前)―课堂讨论答疑(课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协助学习活动站完成项目任务(课中或课后)”的混合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课前学习阶段。教师制作学习任务书、微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料并上传至微信平台,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测试题,对存疑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后提交至交流平台。教师参与平台的讨论区和QQ群的讨论和释疑,及时反馈和解答学生的疑问,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参与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互动讨论,提交作业。第二步:课堂讨论答疑阶段。学生个人或分组展示课下学习成果,提出难点或疑问,教师针对共性问题或应用性知识拓展部分予以系统解答。布置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训任务,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和目标后,组成协助学习小组,进行任务分工,讨论并拟订任务实施方案。第三步:协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阶段。协作小组按照任务分工,小组内部及师生间在线上或线下开展充分讨论,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完善项目方案。并在课程平台展示各小组作品或成果,组织学生在线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在点评中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第四步:总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和问题。通过问卷等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看法,分析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

四、基于微视频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89.3%的学生认可混合教学模式,80.9%的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得到了有效提升。我们认为,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混合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办公室事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式”的模式忽视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混合教学模式中通过大量微视频等线上学习资源,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时间及方式等,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

二是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课堂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与进度,同时在完成任务与协作学习中内化与建构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是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者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得到增强,线上线下师生、生生交流渠道得到拓宽,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当然,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带来了教师备课及部分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教学评价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困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乐平平.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微视频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陆P.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

Rearch on Blended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Practice Based on Micro Video

―Taking "Office Affairs" Courses as an Example

SHI Wei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53,China)

第2篇: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

1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影响

1.1传统造价人才岗位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在建筑、安装、公路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招投标等工作,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咨询服务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设计勘察企业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主要的典型工作任务有:确定工程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编制工程结算、工程结算谈判、工程项目投资财务评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等。量与计价的计算是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最主要的两项工作任务,现在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手算或软件计算工程量并进行计价。因为算量的任务量较繁杂,所以大部分造价人员的主要任务和时间都用在算量上。

1.2BIM技术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变化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目前BIM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很多工程项目上落地实施。近三年来,各省相继出台了推动BIM技术发展的政策,将BIM技术推广到建设领域全产业链。我国BIM技术经历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发展,从刚起步的三维实体模型(3D)发展到目前的三维模型+进度+成本(5D),它包含的数字化信息涵盖了建筑物的完整生命周期,有效集成了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信息共享,快速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BIM技术真正落地实施,就意味着设计阶段开始就建立完整的多专业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在后期的招投标、施工阶段提供准确的工程量,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算量工作任务量将大大降低。当造价员从繁琐的工程量计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时,计价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全过程造价管理中从设计阶段进行优化、招标阶段开展策划、投标阶段提出对策、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等这些更具有技术含量的业务。

2课程改革的思路

2.1必须适应行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与职业能力相对应。BIM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实际项目中得到运用,对于从事工程造价的技术人员来说,不适应BIM技术,就容易在这轮建筑业改革升级中被淘汰。因而,在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以适应行业改革升级需求,在课程内容中对接行业新技术,在技能培养中锻炼行业新技能。

2.2必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已40余年,职业教育各项基本建设得到推进,课程建设也随之革新,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加强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从最初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到现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也由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发展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BIM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实施“教学做合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2.3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高职专业的学生很大部分由于理解、接受、自控能力不强,在学习上的自主性不够,特别是造价专业的学习难点多,知识不易理解,技能不易上手,学生学习时难度较大。因而在改革时,应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引入BIM技术,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课程改革与实践

3.1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

通过网上进行的问卷调查,对于BIM技术下人才能力需求变化进行分析,确定BIM技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掌握造价技术为主线,以BIM操作技术为辅助手段,培养具有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能力和具备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

3.2制定课程改革方案

确定了改革的目标后,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对于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对于如何将BIM技术与课程体系结合,主要从以下两条途径入手,第一是新开设BIM课程,第二是将BIM技术植入现有的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3.2.1增设BIM课程

为了让学生对于BIM技术有更好的理解,新开设相关的BIM技术概论等课程,使学生对于BIM技术从政策、发展等方面有更全面的理解,认识BIM技术的实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在课程内容中植入BIM技术

在“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运用BIM技术建立建筑的实体模型,借助于BIM技术的三维仿真、虚拟施工等技术,展现建筑构造、建筑结构节点、建筑施工工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结构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施工工艺,为后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在“建筑及装饰工程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中融入BIM建模、BIM算量、BIM项目管理、BIM5D等内容,促进学生掌握BIM技术,培养学生全过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实施造价管理的理念。

3.3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实施的依据与标杆,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敲定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编排、典型项目的引入、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建立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充分地与BIM技术结合,比如,在“建筑及装饰工程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中,采用“网、赛、课”混合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引入典型项目的BIM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建筑构造、结构,强化识图能力,更好地理解计算规则;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标准中,考虑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仿真,促进学生施工工艺的理解;在“建筑施工组织”等课标中,融入BIM场布、模架等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编制能力。

3.4教学改革实施与成效

课程实施是教学的最为关键一环,将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方案整理后,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编制工程造价专业16级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在造价16级学生中应用,在“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及装饰工程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选用难度适中的典型工程项目,比如二层框架结构项目,运用revit建模;导入广联达土建算量、钢筋算量、安装算量完善调整模型,套用定额,导入计价文件完成计量计价成本文件;运用场布软件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运用梦龙软件绘制施工进度计划,最后将模型、成本文件、进度文件导入BIM5d,模拟施工进度、成本、质量控制。通过在各门课程中将BIM技术点的分散学习,再运用一个共同的项目将BIM各技术点串联在一起,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项目,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BIM技术,对于造价专业知识也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培养的学生也具有了更好的职业能力,多名同学参加BIM相关的造价技能竞赛获奖。

第3篇: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信息中心,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须重新制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体系。文章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以及课程诉求,提出面向能力发展的改革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分别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课程实施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方法,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应用型本科;分层教学;计算思维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59-05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Blended Learning理论的高校教学改革——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 2012GJJG124)。

第一作者简介:孙海民,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应用和教学设计,mikebnu@sina.com。

0 引言

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如何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重视计算机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工具性质的大学公共课程,应该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诉求出发,构建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体系。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定位及课程诉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人才输出出现与社会需求不适配的问题。一方面,每年大量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市场需要的岗位技能而难于就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有研究者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培养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己任,以服务特定行业和地方经济为首要任务。

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落实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而首当其冲的是课程建设问题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者所持有的课程理念,是进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注重知识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单一的课程理念,如功利主义课程观不足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课程的要求。多元整合课程观在课程形态上博采众长、各取所需,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有研究认为市场上真正适应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得益于一般能力的习得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深厚理论基础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要做到“综合化”和“基础实”,淡化学科发展规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来选择课程内容;在课程设施上要围绕学科知识设计问题,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以任务驱动实施教学,注重共同体成员的人际协作和问题协商以及默会知识的开发。

2 课程定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公共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该课程改革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整体思路,合理确定自身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1 基础性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各门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加工和应用,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会影响课程学习效果。该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非常必要,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避免让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成为制约高校信息化教学的障碍。该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毋庸置疑。

2.2 针对性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触角已伸向各个学科领域,很多专业都需要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例如美术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开发、音乐专业的数字音乐制作、理工科专业的CAD软件使用、会计专业的数据统计与处理等。如果说基础性将该课程定位于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那么该课程的针对性在于满足学习者由于专业不同而需要的相应计算机知识和能力。

2.3 服务性

服务性意味着该课程有工具价值,对学生学习和工作起到支撑作用,课程目标要面向学生当下学习和今后工作而设定。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情景中,利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淡化学科知识,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其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

3 课程改革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功能定位为导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3.1 课程目标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教学目标中包含了“应用计算机的问题求解能力”,即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基础。C9会议认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面向能力发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3个层级:第1级,培养大学生适应信息化学习和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基本目标;第2级,培养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重点目标;第3级,计算思维能力的养成,是核心目标。

3.2 课程内容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4个知识领域。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授课对象是非计算专业学生,没必要涉及4个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面向应用能力发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基础,以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需求为导向,表1列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具体课程安排。

该课程在课时分配上减少面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面授与自主学习时间比例为2:1;同时,依托Moodle教学平台展开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

3.2.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目标在于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表2为该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涵盖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须懂得在繁杂的数据中查询信息和识别知识,“Where”比“Why”更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文明与道德,这是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因此,“信息技术与学习”作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安排在本门课程的前面。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一些大学新生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的甚至达到较高水平;但也有一些学生对计算机仍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入学时对新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测试,按照测试结果划分不同层级,以便展开不同层次的教学。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初始能力可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和进阶班3个层级,图1为该课程分层教学的内容设计。

基础班添加“零基础”模块,和提高班一样没有安排“多媒体素材处理”模块。与提高班相比较,进阶班的“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和“电子表格”模块专注于高级功能应用。不同层级教学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表3为分层教学的目标设计。

3.2.2专业相关计算机课程

作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延伸的专业相关计算机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岗位工作奠定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通过文献调研和采访调查,笔者设计出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见表4),每个专业可从8门课程中选择一门进行学习,表中用“√”表示某类专业的推荐可选课程。

专业相关课程中剔除了C、C++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此类课程专业性较强且需更多课时才能让学生达到项目开发的水平,因此不建议非计算机专业开设。Access数据库应用、VB程序设计和Excel VBA程序设计3门课程与某些专业密切相关,学习难度系数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标,适合某些理工类专业开设。

3.3 课程实施

课程内容设计界定了向能力发展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3.3.1 初始能力评估

根据分层教学改革思路,在新生入学时对其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不同班级。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4年化学和数学两个专业189名学生的评估为例,此评估采用网络考试的形式,要求学生40分钟内完成40道单选试题。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虽然现在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其计算机水平不容乐观。113名学生成绩不及格将进入基础班,74名学生成绩合格或者良好将进入提高班,仅2名学生成绩优秀进入进阶班。

3.3.2任务驱动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符合面向能力发展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它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下展开项目合作,完成任务的路径包含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知识情景因素的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将来适应信息化社会奠定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学习任务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包含要习得的知识点。任务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标。

(2)包含多个知识点。某些知识点可能同属某一章节,也有可能跨越不同章节或领域,学生须综合应用知识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3)以问题为载体,包含时间、地点、工具、规则、人力、材料等情境因素。问题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学习任务完成的标志,设计学生感兴趣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

(4)多维评价标准。由于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具体情况不同,其结果存在差异,故完成任务的标准不应唯一,否则会走向刻板抹杀创造力的极端。任务驱动教学注重学习者对问题的感知、知识的建构、默会知识的生产和成员之间的合作,评价标准只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和专业相关计算机课程都具有工具性质,实践性很强,非常适合任务驱动教学。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时,可以设计“某大学学生消费调查分析”“某大学学生时间管理分析”“某大学学生对教师教学认可度分析”等任务。表5为“某大学学生消费调查分析”成果的评价标准设计。

在执行任务时,学生必须明确某些具体事项,例如:定义消费类型(如饭费、图书、零食、上网、日常用品);定义家庭经济状况(上、中、下);统计不同消费水平人群在各个年级的分布等。一个个子任务的界定和解决使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应用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课时较少,原则上每门只设计一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将为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而具体设计,学习者最终要提交一个完整的作品,例如网页设计与开发课程可以设计“承德土特产品展销网”,flash动画设计课程可以设计“避暑山庄广告片”等任务。

3.4 课程评价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改变以期末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这是因为该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质的课程,注重操作和应用能力,虽然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也存在学生考试成绩很高而应用能力很差的现象。

课程评价须以面向能力发展为目标,教师要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评价思想,认识到诊断和激励功能,将评价作为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外部动力,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将其融入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和阶段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同时,评价还须注重多元性,评价主体不仅是任课教师,还应有小组成员和学生自己,评价依据包括任务作品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例如课程论坛的发帖数量、提交学习反思的数量等。

4 结语

课程改革是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借鉴其他高校经验及展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还存在不完备的地方,如未提及任务驱动教学中小组划分与任务实施,未能有效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等,仍须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不断完善,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4.

[2]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18.

[3]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11.

[4]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4-15.

[5]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9,(2):19.

[6]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