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写人作文
在记叙文中,写人作文占有重要地位。写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写人作文的类型一般有一事写人、几事写人两种。一事写人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几事写人就是通过几件事(一般是二或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一个精神品质或多个品质。因此,写人的作文,应通过对事件的具体描述和对人物的外表(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内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着重刻画人物在事件中是怎样体现自己的精神品质的。
写人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介绍人物及人物外貌。
②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带出要写的人物及其品质。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详有略地写清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现。(若是几事写人的,重点事例要放在前头写,具体写;次要的事例后面写,略写。)
3、①总结全文,点明人物品质。
②照应开头,自我勉励。
(说明:开头、结尾的①与①相对应,②与②相对应。下同。)
二、记事作文
记事作文与写人作文一样,在记叙文中占有重要地位。记事的目的,一般是通过具体描述的事情,表现事情的教育意义或蕴涵的思想感情。记事的作文,应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着重描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注意事情发展中人物的外表和心理描写,从中揭示事情的教育意义。
记事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②抓住作文要求,开门见山点明要写的事情。
2、重点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对人物的描写。
3、①交代事情的结局。
②照应开头或揭示中心。
三、写景作文
写景,就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有条理,就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按游览景物的线路,或按景物的类别,或按观察点的变换顺序等依次观察,有条理地描写。因此,我们进行写景作文时,要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尤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地、细致地、有条理地描写,同时注意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恰当地进行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思想感情。
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
②总写景物的特点或感受。
2、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3、①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②照应开头或题目。
四、状物作文
状物,一般是指对动植物和物品的描写。状物作文,分以物写物、借物喻人(理)两种。对以物写物的作文,应抓住物的形状、构造、功用、特点、抓住人对物的情感关系,进行细致地描写,着重表达出你喜爱的思想感情或物带给你的帮助;对借物(一般是植物居多)喻人(理)的作文,应着重抓住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进行具体描写,并从中联想到人、联想到物所蕴涵的道理。在状物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合理想象,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状物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特点或构造。
3、具体叙述人和物的关系。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抒情结尾。
借物喻人(理)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生长环境和特点。
? 叙事作文
叙事文怎样写:1.首先介绍时间、地点、人物。
2.
3.思想感情。
1切合题意,围绕中心 请注意:如何选事:
2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
1如何叙事:
2
3
? 写人作文
人事不分家,通过事来表达人物的品质
写人作文怎样写:1.描写人物外貌,突出外貌特点。
2.与她/他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她/他独立完成的事情。可主要写一件
事情,也可详写一件事略写一至两件事情(重点在人物上)。
3.她/他对你的印象以及你对他/她的思想感情。
请注意:如何刻画人物:1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2中心思想。
3物写“活”,表现人物性格。
4人物内心活动有助于更深刻的刻画人物形象。
? 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怎样写:1.对景物进行描写,突出其特点。
2.进一步细致的描写景物,可运用想象与联想赞美它,也可写与它有
关的故事等。
3.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例如赞美,喜爱,敬仰
等)。
? 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怎样写:
1动物:1.
2.习性、生活习惯。
3 .思想感情(喜爱等)
2植物:1.外部特征。
2.生长过程,生长习性。
3.思想感情。
3物品:1.外观描写,抓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2.他与我之间发生的故事。
3.思想感情。
?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怎样写:1.看懂图,把握中心。
2.进口画面,合理想象。
3.抓住重点,突出中心。
? 想象类作文 请注意:想象需合理
? 童话寓言类作文 请注意:想象需合理
? 日记
请注意:1.描写时注意时间顺序。
2.
? 读后感
请注意:1.写作紧紧绕观看材料。
2.真情实感。
另:
?
?
?
?
写作文的第一个难点是写什么,如何从丰富繁杂的生活中,找到自己要写的素材;写作文的第二个难点是怎么写,确定素材后,如何从这个素材中选择写作的方向,如何取舍。这两个难点,困惑着同学们,不知如何写好作文。就像下面这位同学,选好素材后,又迷失了写人写事的方向。
【原文】
我是平板迷
浙江省永嘉县实验小学 胡梓萱
“梓萱,妈妈出去办点事,你在家里记得做作业!少玩会儿平板!”妈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知道了!”我边说边推妈妈出去,妈妈还在不住地嘱咐我。我连连点头。只听门嘭的一声响,妈妈出去了!我急急忙忙拿出放在桌子上的平板。像我这种平板迷,怎么可能少玩会儿平板呢?好了,现在可以玩个够啦!我心中窃喜。
“Yes,赢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我真想妈妈出去的时间长一些,真想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玩平板,真想玩平板玩到老!但我忘记了正事――忘记了妈妈交代给我的任务。我浑然不知时间,反而一刻也不停歇地玩平板。
不知过了多久,我无意中瞥了一眼时间。天哪,都过去两个小时了,妈妈快回来了!我急忙拿出作业,开始写。我多么盼望把一分钟变成一小时,多么盼望有一台作业机一下子能把我的作业写完,多么盼望妈妈能在外面多待一会儿……可是,一切都是徒劳。没过几分钟,妈妈就走进了家门,看着正在写作业的我,问:“梓萱,做了多少作业题了?”
唉――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我拿着写了一点点、字写得很丑的作业给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作业,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平板,似乎已经气到极限了,用手不停地拍着平板,严厉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后射出来,锁定在了我身上,抿了一下嘴,肩膀气得一抖一抖的,厉声呵斥道:“平板会害死你的!我今天要把它藏起来,看你以后怎么玩!”什么?我犹如晴天被雷劈一般定住了。如果我认真做作业,如果我少玩一会儿平板,如果我能控制住自己,就不会这样了!唉,心痛,心痛!
如果能……
优点点赞:
1.开头扣题,直接进入事情。作文的开头紧扣题目,没有绕弯子,通过对妈妈语言的描写,直接进入事件的叙述中,吸引读者快速往下读。
2.心理描写,推动事情发展。作文的心理描写生动、丰富。从妈妈出去时的交代,从妈妈走后“我”玩平板,从玩平板回到写作业,从受到妈妈批评时的后悔,这些环节生动的心理描写,既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又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3.内容集中,描写不枝不蔓。作文紧紧围绕“做作业,少玩平板”这个内容来写,写了妈妈出去时、妈妈出去后、妈妈回来时这三个环节,内容集中,描写细腻、生动,不枝不蔓,读起来干净简洁,主题明确。
缺点吐槽:
1.内容与题目不统一。从题目“我是平板迷”来看,是写人的作文。从内容来看,有写出“我”爱玩平板这个特点,但方向是写玩平板耽误了做作业,受到妈妈批评,“我”很后悔。这个方向是写事作文的方向,不是写人作文的方向。
2.结尾与题目不统一。写人的作文,结尾要落在人物身上;写事的作文,结尾要落在事情身上。这篇作文的题目,是写人;这篇作文的结尾,是写“我”后悔的心情,落在了事情身上。
3.写人与写事定位错。这篇文章是写得很不错的,但出现了上述两个错误,归根到底是写人与写事的定位错误,没有弄清楚这个素材是要表现人物特点,还是要表达事情感受。在二者兼有的情况下,一定要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提升建议:
1.在写人与写事上选择一个方向。导语讲了,写作文的第二个难点是怎么写。确定了一个素材后,还要在写人与写事上定位一个方向。这个素材是写事更好,还是写人更好,在写法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定要明白。
2.写人与写事的表达有不同点。写人作文,要表现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结尾要落在人物身上。写事作文,要表现的是这件事情的意义、启示,或是感受,结尾要落在事情身上。这篇作文从内容的方向看,是写事作文,题目要修改。
3.写事作文要突出事情的过程。如何突出事情的过程?就是需要有生动细腻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等。这篇作文虽然心理描写细腻,但缺少动作描写,小作者怎么玩平板,怎么写作业,这样的场景不清楚、不具体,读者读了没印象。
【修改文】
都是平板惹的祸
胡梓萱
“梓萱,妈妈出去k点事,你在家里记着做作业!少玩会儿平板!”妈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知道了!”我连连点头,边说边推妈妈出去。嘭的一声响,关上门,妈妈的叮嘱又从门缝里挤进来。听着妈妈渐行渐远,我急急忙忙拿出放在桌子上的平板。像我这种平板迷,怎么可能少玩会儿平板呢?好了,现在可以玩个够啦!我心中窃喜。
我熟练地划开解锁图案,翻到游戏主页,打开游戏界面,点开我最喜欢的游戏“小花仙”。哇,小花仙出来了,穿着美丽的衣服,带着可爱的微笑。按照任务的提示,和小花仙一起去寻找四叶仙草。我沉浸在与小花仙克服重重困难的路途中,陶醉在与小花仙一路披荆斩棘的喜悦中,浑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作业,只想着一直玩下去,玩到永远。
嗬――我惬意地伸了个懒腰,无意中瞥了一眼时间。天哪,两个小时了!我突然从游戏中回过神,妈妈快回来了!我慌忙退出游戏,关上屏幕,放好平板,急速地拿出课本,翻出作业,抓起笔,慌不择路地写起来。哎呀,字写得怎么这么难看哪?不管了!速度!速度!我争分夺秒,在作业本上“龙飞凤舞”起来。
唉,这么久,怎么才写这么几道作业题呀?我多么盼望把一分钟变成一小时,多么盼望有一台作业机一下子能把我的作业写完,多么盼望妈妈能在外面多待一会儿……可是,一切都是徒劳。没过几分钟,就听到开门的声音,接着妈妈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梓萱,做了多少作业题了?”
完了!我抑制住怦怦的心跳,硬着头皮拿着写了一点点、字写得很丑的作业给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作业,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平板,脸色变得阴沉冰冷,严厉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后射出来,锁定在了我身上,抿了一下嘴,肩膀气得一抖一抖的,厉声呵斥道:“平板会害死你的!我今天要把它藏起来,看你以后怎么玩!”
什么?如晴天霹雳,我一下子被定住了,真是后悔莫及。都是平板惹的祸呀!如果我能控制住自己,先做作业再玩;如果我少玩会儿平板,认真做作业,就不会这样了!唉,心痛,心痛……
写作方法总结:
1.写作素材,要认真定位写人、写事。
写作从生活中选材,素材是生活的原貌,从素材到作文,需要裁剪、定位。如本篇作文,玩平板是“我”的爱好之一,但因玩平板而耽误了做作业,这就变成了一件事情,是写事作文,不是写人作文。写之前就要定位好。
2.结尾掌舵,要照应写人、写事类型。
结尾一个最大的作用是点明中心。结尾,就是船的舵,控制着船的方向。表现人物特点的作文,结尾要落在人物身上;表现事情意义(启示、感受)的作文,结尾要落在事情身上。修改文的结尾就突出了事情的启示,照应了写事类型。
郭老师:这就需要关注――“怎样描写好人物语言”、“怎样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让你我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我认为,描写人物语言关键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尤芳:我理解是这样的――人物话语要有个性。这也是语言描写的最高要求。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有这样一个片断: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小楠:这里老奶奶的话就没个性,不符合她的身份。农村老奶奶,不会说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词语。她可能会说的也许是:“这孩子真乖。”
郭老师:你俩说得很好。就是要把我们平时耳朵听的,仔细筛选一番,与人物的身份进行“匹配”,然后再动笔。
尤芳:那怎么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这些与前面说的人物的语言有什么关系呢?
郭老师:就是指――写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同学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尤芳:是啊,一个人说话时,总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下来,可以增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小楠:老师、尤芳,请你们听个作文片断: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郭老师:你们看,例段中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与老师发出的“嗯嗯……”,“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相互配合,展示了更多的内涵。
关键词:关注学情;解析训练;课前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172-01
以往面对作文教学,我们所思考的问题仅仅局限于本次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刨一个坑种一次萝卜”,几番训练之后,学生的习作依赖性还是很强。纵观小学六年的作文训练,有些训练内容是有相似之处的。编者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使得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要想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
一、关注学情,乐于表达
学情,就是学生情况。以往教学前,教师更多地思考“这一堂课我如何上完”,新基础理念,带来的更多的是教师思维的转变。在作文训练时,我们要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
1、学生已有的能力积淀
如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夸夸我自己》,在三年级时,他们已经经历过两次关于写人文章的训练。对于写人的文章,他们心中是有清晰的框架结构的,初步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经过三年级一系列的作文训练,他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能做到有序、抓住特点,能用一定的方法将文字生动化。教者分析清楚学生已有的能力积淀,就可以把握教学的起点。
2、学生有待提升的能力
面对相似的作文训练,每个年级段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的能力提升点也不同。经过三年级多篇写人记事文章的学习,学生对于“事”是有概念的。但自己写起事情,往往会出现以下的状况:用一两句话将事情草草带过而忽略了事情的过程,或者过多地描述偏离中心的文字。究其原因,是没能捕捉到事情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无法用准确的文字进行具体化描述。他们知道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都是细节,人物的刻画离不开细节,但还不能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虽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但还不能全部准确地运用,这给学生的表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了解班级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能力提升是有参差的,若把他们定位在同一水平线上,就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面对写人的文章,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能结合具体事例来表述特点,语言清楚,并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另一部分学生,对于事件表达的框架还不清晰,他们需要在课堂中倾听、提升。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材要围绕中心”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模糊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选择契合中心的事例。基于这种情况,再去确立有层次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感,自然也就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解析训练,发掘联系
1、分析作文训练在年段训练中的位置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训练二的中心话题是“夸夸我自己”,纵观中年级段的作文训练,三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习作是《我的自画像》,教学目标是有序地说一说自己的外貌;下学期第二单元习作是《为别人画张像》,增加了说性格、爱好等特点的要求。本次习作,要求能用亲身经历的事说清楚自己的长处;而到了下学期,习作二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人身上的长处,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同学的特点。几次作文训练都是先写自己,再写别人,而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针对能力提升点的不同,教学侧重点理应随之而有所不同。通过本次习作训练,就是希望大部分同学能用事例将自己的长处、本领说清楚。一部分同学能在说生动说具体上得以提高,以便为下一阶段的能力提升作铺垫。
2、分析作文训练在单元文本教学中的位置
作文训练和阅读教学时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知识结构、情感体系的内在联系。就写人训练来讲,三年级下学期的课文,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中有数篇用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文章,如《雪儿》、《花瓣飘香》、《少年王勃》等,虽然三年级下册习作二《为别人画张像》并没有要求学生能结合事例来写出人物特点,但这一部分的阅读学习恰恰可以为习作训练在知识体系上作初步准备,一是了解事情是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些环节的,二是知道事例在体现人物特点是所起的作用。四上作文训练二所在的第二单元课文中有这样的两篇:《徐悲鸿励志学画》和林则徐《》。其中《徐悲鸿励志学画》更为明显地用事例展现了人物特点。通过这两课的学习,也可以为习作二训练搭桥,使学生形成“用事例展现人物特点”的认识。有了知识能力的铺垫,学生在面对作文训练时,自然也就少了些望“文”兴谈。
三、课前积累,搭桥铺路
1、语言素材的积累
低年级段积累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将一句话说完整。如说话练习《逛菜场》,课前可以积累和颜色有关的词语,这样“菜场有黄瓜、青菜、西红柿。”就可以说成“菜场里有绿油油的黄瓜,碧绿碧绿的青菜,红通通的西红柿。”
2、段落结构的积累
进入中年级段,阅读教学侧重于段的训练。作文课的课前积累,在语言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要更多地涉及段落的认识。如写人文章,可以让学生课前积累围绕中心句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
3、篇章框架的积累
那么,高考作文怎样写出个性呢?
西方哲人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沉稳老练……
考生如果能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人物,那这篇作文也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一般来说,考生写人时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肖像描写,是指对富于特征的人物外形(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的描写。它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考生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肖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不同,人物的外形也必然有着相应的痕迹。此外,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肖像描写的好与坏,对于能否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
例1 姑娘穿着白底点花布小褂和蓝士林裤子,裤腿挽到膝盖,赤脚穿着一双白色塑料凉鞋。她只有十一二岁,身架很瘦,正是预备抽条拔个儿的年纪。黑油油的头发编成两根紧紧的小辫。她模样普通,不是那种如烟如柳的倩妮,但是她身上透露着美。她像春天田原上的麦苗,蓬勃、清新、朴实、纯真。
――《卖鹅妮》
这段文字通过对“她”的衣饰、鞋、小辫的描写,表现了这个“像春天田原上的麦苗”的“卖鹅妮”的精神面貌:充满朝气,纯真朴实。
心理描写是用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道德品质、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任何一种心理都不会是凭空产生的。描写心理时必须抓住产生这种心理的现实依据,一定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自然、合情合理地写出相应的心理活动。考生写人时,如果能抓住人物的心理特点,就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例2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粮食的故事》
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为了革命的事业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这处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了人物的崇高品质,为文章增添了亮色,使得人物形象丰满。
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致,要完整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印象。好的动作描写,可以充分表现人物的动态,使人物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进而使形象显得更加丰满,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考生写人时如果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例3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 ――《水浒传》
这里“揸”“一掌”“一拳”的连续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言为心声。”不同思想、经历、地位、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中“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例4 “小妹妹,别学着大人讲话,要同你比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
这话可把我气炸了,我一声不吭,急起直追。说实话,阿根哥的体力,在村里来说,额角上放扁担――一头挑。我这毛头姑娘,就是浑身使劲,也斗不过他一只胳膊。 ――《比赛》
这段话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用的都是平常的口头语,既写出了阿根哥对“我”的善意的逗趣,又写出了“我”好胜的性格及憋着气干的神态。这些语句非常自然、亲切,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非常风趣,烘托出热情欢乐的劳动气氛。
其实,在实际的写作中,本文提到的这几种手法往往是综合起来使用的。
例5 无论开会还是上课,都少不了这位威风凛凛的“八路军将领”。一堂课才上了一半,他一声令下:“班委留下来开会,其他同学立即出去。”然后,他开始不停地敲击讲台,同学们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溜出教室……
“大兵,你手上的那个苹果,下课后拿到我办公室去!”说话时,他那单眼皮突然变成双的了,眼睛好像还睁得很大,要不怎么那么有神!
他对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下手从不留情:“王建强,你给我站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王建强站起来,他的手已经伸过去,把王建强拽起来了。王建强个头和“野蛮老师”差不多,额头差点撞上老师的高鼻子。“唉,王建强,你也是,胆敢在‘野蛮老师’的鼻子下耍‘野蛮’!”我在心里想。
其实,有时“野蛮老师”并不野蛮。他很幽默,上课时常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你对周瑜评价这么坏。你们俩都姓周,你恶评他,他晚上一定来找你。姓孙的同学站起来给评评理!”话音刚落,全班哗然!
――《 我们的“野蛮老师”》
例5综合运用多种描法。如:“大兵,你手上的那个苹果,下课后拿到我办公室去!”“王建强,你给我站起来!”这些语言刻画了一个严厉要求学生的教师形象。“你对周瑜评价这么坏。你们俩都姓周,你恶评他,他晚上一定来找你。姓孙的同学站起来给评评理!”这段话又刻画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形象。另外,此例还多处运用了动作、肖像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示了人物的独有风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利用课文;习作能力
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能力低下。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记流水账。干瘪、不具体、不生动的情况更是一直普遍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范例借鉴,缺少习作的技巧。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可以有效利用课文,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仿写,再创造性地写。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习作的技巧,从而激发兴趣,习得方法,提高其习作能力。
那么,怎样有效利用课文,以课例为载体,指导学生仿写,习得表达方法,提高习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记叙文等写实文章的文体特点习得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 从课文的修辞手法习得技巧,提高习作能力
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感染力,吸引读者。让文章具有活泼性,生动形象,能使文章唯美。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去掉用了修辞的词语后与原句对比读、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在课堂中让学生仿照课文5自然段的方法,用上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写你给山里的哪些朋友打招呼。孩子们由于习得了方法,写的语句使人如同走进了世外桃源,美极了。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仿写段外,我还让学生课后创造性地写篇,学习运用大量比喻、拟人、排比,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写你所访问的大自然的“朋友”。如:校园访友、田野访友……学生也写得异常美。
这样的课堂仿写段到课外创造性地写篇的迁移,不仅给学生搭建了梯子,降低了难度,还让学生习得了写景类文章的方法,自然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 从课文的细致描写习得技巧,提高习作能力
老师们都有同感,学生的习作干瘪、不具体、不生动。写人物的外貌没有特点,写人叙事缺乏具体形象的描述,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读来呆板无趣。主要是因为学生知道写什么内容,但不知道如何深入描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曾经试图用过很多方法,如:读别人的佳作,摘抄写得具体、生动的语段等。结果我发现,这些做法都是徒劳的,因为学生读、摘抄后根本不能加以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找到了引导学生仿照课例写具体、生动的方法,可以说令我有点欣喜若狂。
我针对学生写的外貌千人一面的毛病,以课例指导学生如何写出人物的外貌特点。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让学生找出闰土的两处外貌描写的句子:①闰土的第一处外貌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②闰土的第二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并找出这两处描写的相同点:项带银圈,让学生明白了“项带银圈”是闰土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体会到了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来写,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外貌描写如果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即使寥寥几笔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做语言实验――对比阅读去掉“项带银圈”和带有“项带银圈”的语句,说说每组的哪句好,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句式,体会、感知、习得了细致的外貌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接着师生共同小结: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并进行写法迁移:课堂练写人物外貌――抓住人物特点,用几句话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外貌。课堂展示时,学生写的外貌可以说是人人有特色。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自然能写出人物的特点。
我还针对学生的习作干瘪、不具体、不生动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充分利用课文描写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细致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对比有无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细致描写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悟,深入体会到了这种描写的作用,并习得了细致描写的方法。我让学生课后独立练习片段:请试着学习用上连续的动作描写(细致描写)来写一段话。如:妹妹摔伤了……我到地里种菜……孩子们由于习得了细致的方法,加之在课堂上的仿写练习后,他们的课后细致描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写下了许多具体、生动的片段。学生写的片段可以说是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是因为他们学会了细致描写的技巧。
可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课文为例,让学生习得细致描写的技巧,指导学生课堂仿写后课外再进行创造性地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好方法。
三、 迁移方法习得技巧,提高习作能力
(小博士)
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作文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眼睛的神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我的妈妈》。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他妈妈的外貌的——“我的妈妈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后来,我又让他写《我的妹妹》,结果他写道:“我的妹妹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我心想,他这么写也有“理由”,他的妹妹长得像妈妈,这没什么不对。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他写《我的奶奶》。结果,他写道:“我的奶奶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同学们,你们说他这样写对吗?如果按照他写的样子,把人物画下来,那这三个人就是一个样子。这个例子说明,这个同学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其实,我们抓住这个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来写就可以了。比如,班里来了一个瘦瘦的男孩子,有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他长着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细细的脖子,连眼睛也是细细的。还有些害羞,像个女孩子。”看了这样的描写,一个瘦弱的、有些腼腆的男孩子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比如,有一次我让我班上的学生来写一写我。因为我的头发长长的,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有一头浓密的、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真漂亮。”这样的描写,抓住了我的外貌特点——乌黑的长发,形象地表达出我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顺序。外貌描写的顺序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描写的时候,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总之,写人物的外貌时,要细致观察人物的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然后再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观察。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要写好人物,就要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使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
语言描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引语和提示语。引语指引用的人物原话,反映到书面,就是引号之内的内容;提示语则在引号之外,交待说话者及其情态。按提示语和引语位置的不同,语言描写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如:
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后用句号。如: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引语,“说”后用逗号。如: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4.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如: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最后一种形式时,读者应能根据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或者语境很清楚没有必要点明说话者。
以上是语言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在写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别人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其实,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出来。例如,人害羞的时候往往会脸红,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兴奋的时候往往眉飞色舞,痛苦的时候往往会满脸愁苦……这些心理活动可以借助外貌、神态的描写反映出来。
那么,我们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1.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形象。在写作时,可以用“我想”“他心想”“心里嘀咕着”“心里盘算着”等句式表达出来。例如,下面这段文章,就是人物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这时,我想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田洋。田洋平时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他总是非常热心地伸出援手。在班上,他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在路上,他替行动不便的同学背书包;每天放学,他还护送同学过斑马线……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田洋同学,他正满腔热情地帮助这个小弟弟寻找丢失的小狗。
2.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的心理描写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因为一个人的想、做、说,总是互相关联的。请看下面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明明最怕放鞭炮。除夕那天,屋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明明一听,跑到床上,钻进了被子里。过了一会儿,鞭炮声停了,被子里传出咯咯的笑声,明明慢慢地露出头来。看着他那通红的小脸蛋儿,我们都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做功课,不知谁在院子里放了一个“二踢脚”,吓了我一跳,明明也吓得捂住了耳朵。可是,他看到了我的神情,马上露出顽皮的笑容,大声说:“原来哥哥也害怕鞭炮!”我回头瞪了他一眼,他立刻不出声了,还朝我吐了吐舌头。
作者抓住了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状态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放鞭炮时,明明钻进被子里,一阵咯咯的笑声过后,才慢慢地露出头来,这样,就把小朋友既害怕又觉得有趣好玩儿的心态形象地表现出来。见‘我’被鞭炮声吓了一跳,他“捂住耳朵”,大声笑话‘我’,还朝‘我’吐舌头。这些描写,把明明顽皮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让人物在笔下栩栩如生,写出人物的个性来。
下面有几道写人的练习,请同学们动手练一练吧!
[挑战自我]
1.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
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
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2.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话,思考一下: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找一找描写徐新踢足球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他。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往左轻轻一拨,晃过了对方。然后,徐新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了对方的球门。
3.以《XX和XX的对话》为题,写一个对话片段。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体现人物的感情、性格,刻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并注意运用对话的形式,如:医生关心病人、老师教育学生、父母子女、同学之间的一场辩论、售货员对待顾客的态度等。
4.读下面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 指导 作文 体会
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比如,指导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我们可以针对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的特点。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作文,写作要求是: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新意;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像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根据写作要求,提出的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写出“特点”,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