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教案设计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案设计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案设计优缺点

第1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一、做好思想工作,巩固专业思想

新分配老师由于受社会、家庭诸方面的影响,对教师这个行来的看法各不相同,因此做好新分配教师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是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新分配报到以后,我们就组织他们和老师座谈,请老教师畅谈自己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从事教育工作的体会,交流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思想。介绍曾经的毕业的学生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成绩及作出的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教育工作的感情,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新分配教师的业务素质

1. 聘请骨干教师,加强新分配教师的指导。新分配教师到校后,我们首先安排一周见习,由指导教师上一节示范课,课前指导教师与新分配教师一起备课,具体介绍备课方法。课后介绍教案设计、作业安排、课内学生反应,教学的得失以及补救的办法等;还要求新分配教师对指导教师上的示范课提出意见,相互讨论,指导教师解答新分配教师提出的备好课,包括选定教材、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程序,写好教案等。然后,指导教师要指导新分配教师进行试教,课后同新分配教师交换意见,提出具体改进意见。这样手把手地指导,对新分配教师的帮助是很大的。

2. 抓好开始授课的讲评,帮助新分配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十分重视对新分配教师的听课、评课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新分配教师指导中的重要环节。新分配教师上课,大多只想完成“教案”既定的任务,至于词语如何教活,学生回答的内容如何判断,教学概念如何讲清,思维能力如何训练,板书如何设计,以及教学态度、教学语言、应变能力等等都有一定的困难,在评课时,我们首先让新分配教师自己谈体会,作对照,然后,指导教师和学校领导再示范指导,先肯定他们的成绩,再指出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的评课活动,可以使新分配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这一关上提高一大步,因而也深受他们的欢迎。

3. 组织好新分配教师的汇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们要求每一位新分配教师上一堂汇报课,听课的对象是全体新分配教师,有关的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我们要求新分配教师在汇报课上能克服平时上课中存在一些主要缺点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引导新分配教师认识汇报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他们都能认真对待,每一份教案都经过反复钻研、精心修改,一般说来,这些汇报课都上得比较成功。

4. 安排新分配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作为教育办,我们每学期安排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也比较多,这些课一般来说质量都比较高,我们尽量组织新分配教师参加,这样可以让他们有较多的学习机会,开阔眼界。此外,每周各校的教研活动,我们也要求他们参加,让他们与教师一起学习有关教育杂志、分析教材,探讨教法。总之,在这些广泛的教研活动中,他们学到了更多的课堂教学经验。

5. 指导新分配教师开展中队活动。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求新分配教师搞一次主题中队活动(或班会),在中队辅导员的帮助下,新分配教师根据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和要求和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确定活动的主题、形式、指导少先队员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如搜集材料、外出联系、排练文艺:节目等。一般来说,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受小学生的欢迎,效果也很好。

三、加强民主管理,培养组织纪律性

第2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6级五、七年制本科生。将七年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涉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解剖特点,深龋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深龋的充填治疗原则与方法,充填所用材料。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学生进行龋病的充填治疗实验操作3学时。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涉及嵌体的适应证、修复原则和制备方法,嵌体材料的选择。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其余3学时为学生嵌体洞型预备与蜡型制作的实验操作。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采用小组辩论模式,教师做引导,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讨论不预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临床思维方法。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不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教学考核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各项技能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在遵循口腔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于问题的课程模式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

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原先独立而割裂的不同学科知识点组合到一起,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该专题建立了系统而直观的认识,既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临床诊疗思维的养成规律。但该教学模式局限于临床问题,缺乏学科的整体框架。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如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后者正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但是,该模式耗时较多,学生在对该学科尚无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于专题的重点以及文献结论的可靠性等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设计及准备工作中应进一步细化自学提纲和进行专业指导。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

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例如本研究选取了深龋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既有相对独立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又有较强关联性的内容。创新之处就在于充分融合了基础与临床,涵盖了理论与技能。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第3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建议教师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时代的教学素材。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英语写作时学生通常面临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知识面狭窄,信息储备不够,提笔写作言之无物;二是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内心想法;三是学生写作缺少系统的技巧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写作指导中,应重视以课文为中心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课本阅读材料利用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课文作为写作信息输入的重要性,只是将课文看作为解决生词和语法问题的载体,缺少对课本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当学习者遇到较复杂学习任务时,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即学习任务支架化,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语言使用能力。通过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从而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在支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分解复杂任务的能力有相当的挑战性,需要较强的课程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帮助学生按照步骤,意识到活动之间的关联。

本文以高三一节读写课为例,探讨如何立足教材,帮助学生研读课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搭建写作支架,开展写作训练。

一、授课班级情况介绍

教材:牛津高中英语 模块十 Unit 3 Aids today

主题:Writing after reading

年级:高三

班级人数:29 (男18人,女11人)

英语水平:7-8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学校: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教具:多媒体电脑设备,课本,学案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文章,筛选有效信息,回复信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信件,归纳写作要点;阅读文章进行信息搜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进行信息输入;指导学生把课本阅读材料里的知识内化,并运用到写作中,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出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归纳和演绎

二、教案设计

Step 1: Step in(5分钟)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day it is today?”引出“It is Christmas.”。继续提问“Yesterday, I got an e-mail from my pen pal Lily. Are you interested in it? ”引导学生阅读e-mail。

学生活动:在圣诞节的音乐中,进行轻松愉快的阅读;在阅读中,找出笔友Lily在e-mail中提出的问题,归纳关键词。

设计意图:通过圣诞节,引导出笔友Lily的e-mail,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通过阅读,梳理内容,归纳关键词,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要点的铺垫。

Step 2: Warm up(5分钟)

教师活动:小组讨论回信的格式、内容要点;小组讨论Step1中归纳出的四个关于艾滋病的问题答案;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关键词。

学生活动:学生互相倾听讨论问题;小组交流回答问题;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关于艾滋病话题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对这四个问题的思考;在确定学生已有答案无法完成此项写作任务时,引导并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

Step 3: Reading(15分钟)

教师活动:利用课本,提供阅读补充材料,分析文章结构,提炼词汇和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目标语,增强课堂记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补充已有知识;背诵有用词汇和句式。

设计意图: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完成写作任务时,适时补充真实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弥补理科生知识结构中的缺陷,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保证语言输入,为完成任务进一步做好铺垫。

Step 4: Writing(10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下发写作稿纸,提供写作模板,提出写作书写和结构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观察学生写作,从旁进行帮助。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写作;如有必要,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设计意图:提供写作框架,可以降低写作难度,便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兼顾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模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Step 5: Assessment and feedback(10分钟)

教师活动:旁听小组交流、观察学生讨论各自文章的优缺点,进行改正;投影小组推荐文章,请同学大声朗读;请其他组的成员欣赏评价推荐文章;教师对推荐作文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正面鼓励。

学生活动:小组内阅读其他组员作文,根据“写作评价参考标准”互相评价作文,并改正作文中的错误;推荐优秀作文进行全班展示,大声朗读推荐作文;对其他组推荐的作文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小组间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在写作文时的不足,逐渐意识到其他同学写作文时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反思

理科生写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写作难度较大。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在写作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支架,把最终的写作任务分解成几个比较小的任务,通过完成分解任务,增强学生信心,最终完成任务。

在写作过程中,立足教材体系,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范例,结合具体的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保证时间进行写作教学(李琦,201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发展。虽然学生已是高三即将毕业,但是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把写作放在次要位置。高三学生语言输入较多,但是语言输出时,学生还是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在课堂上,课本阅读教材不仅仅是语言点和语法点的素材,更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有效利用课本教材,帮助学生搭建支架,一步一步完成写作任务,把写作和生活结合,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在回答关于艾滋病的问题时,内容涵盖不全,所以这时,如果能够适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课本文章的积极性。在梳理文章框架结构和语言点时,因为与最终的写作任务相联系,所以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比较高。通过任务的逐个解决,学生完成最终写作任务的自信心也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对课本材料进行二次开发,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是比较有效且确实可行的好方法。如果能够在高一初始阶段就能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高中三年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军.基于学生体验的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9).

[2]何美红.支架理论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10).

[3]李琦.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0).

[4]潘爱梅.立足高中英语课文,开展阶段性写作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7).

第4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微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33-03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on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Lin Shaoling et al.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As a main course in food application field, the theory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is mainly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the food research field.Due to the b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new teaching ways are develp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heory teaching of Food Biotechnology.With the advantages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online learning,micro-lecture play a good role in provoking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teaching effect.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lecture, and the topic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the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was choos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 idea and key points of micro lecture design, which could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Key words:Food biotechnology;Micro lecture;Teaching method

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研究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较多,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一种丰富有趣、微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这种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育教学非常有帮助[1]。

本文浅谈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步骤,并重点举例说明了其在食品生物技术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证实其在食品领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现食品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1 微课的定义及组成

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微课(Microlecture)以微小为显著特色,教师采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配套资源,围绕某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性和自主性。这种新型教学形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 微课的特点

当前,微信、微博、微电影之所以越来越受人欢迎,在于其“微”的特点。相比传统的长篇新闻,人们更愿意花费更少的时间看到更多的内容。微课正是利用此特点:主题突出、视频为主、时间较短[2],具体如下: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讲一个事,研究的问题一般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2)以视频为主、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3)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min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min。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min或45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3 微课的优点与不足

3.1 微课的优点 (1)课程资源由各种教学短片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网络传播与学习;(2)由传统的教师授课给学生学习到技术支持的学生自学并且教授给他人;(3)提供支撑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的支撑环境,提供教学分析、评价与诊断功能;(4)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教育数据。

3.2 微课的不足 事物都有两面性,微课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如单次授课只能讲解一个知识点、视频录制和制作较复杂等,同时也要考虑完全视频教学的形式在学生中的接受度。最好采取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3],循序渐进。

4 食品生物技术微课的制作及应用

制作微课时可以使用快课工具+PPT录制、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电子白板软件录制、平板电脑+“涂鸦”工具录制等多种手段。制作流程通常为:明确教学主题-撰写教案设计练习―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上传平台。

在制作微课时,选题要有针对性,结构简短完整,视频录制应内容丰富,注意分镜设计、时间的控制;授课时应注意语言明确规范,视频和现场的切换,与学生的互动[4];课后将微课放置网络平台供学生复习,听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教学[5]。

本文以食品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课程专题“转基因食品”为例阐述微课在这门课当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不足,争议较多,如果通过传统教学方式,需要45min的教学实践,而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我们设计成15min的微课,课前提出3个问题: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长期隐患?由此让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内容。视频中讲解转基因食品概念、分类、优缺点、争议问题以及各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等,同时PPT展示番茄、黄金大米等转基因食品的图片表征其重大社会意义,并配以图表数据展示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种植面积等,在视频进行中现场与学生互动提问,就市面上小西红柿、彩椒等是否为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课程结束时再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把相应的微课视频放在公众网络平台供学生复习思考。

运用微课这种授课形式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轻松学到知识,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可以深刻记忆,而且编辑好的视频资源能够帮助教师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技能[6]。微课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教学结构,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5 微课资源在高等教育食品学科中的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食品科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集中授课为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食品科学学科的教师而言,微课技术能突破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革新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有望成为食品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感官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课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但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模式,面向的学生情况有所区别,未来还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以适应我国实际教学[7]。

6 结语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网络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介入手段,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了新的教与学方式。

微课小而精、新颖而有趣,应用在高等教育食品生物技术理论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微课的制作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推陈出新的能力,比如对素材的选择、视频的剪辑、讲解的方式等,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何更好地制作微课,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其应用到食品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中是高校食品科学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惠敏,江长冰.微课,要微在何处[J].课程教学研究, 2015,2:92-93.

[2][4]郑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11:71-73.

[3]傅维.基于《食品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与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58:160-161.

[5][6]綦慧敏.微课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5:123.

第5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 教学策略 同课异构 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09-04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研活动范式,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同课”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相同;“异构”主要体现在执教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措施、教材处理、细节处理等方面差异。“同课”是基础,“异构”是载体,提升教师水平、释放教师个性风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目的,“比较”是其基本方法与手段。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同课异构”的基本建构

在“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采用递进式的建构策略,即“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其中,独立设计与课堂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总结提升是意义建构的价值所在,异质发展是教师个性教学的内涵与诉求。其基本流程与操作如图1所示。

2 “同课异构”的学科实践

下面以本校徐老师与陈老师执教的、由朱清时主编的“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第二章第六节《摩擦力的利与弊》一课为例,阐述“同课异构”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具体操作。

(1)理解教材。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前提工作。不同的教师对教材与课标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分析。但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最终会趋向统一。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③典型的科学探究方法。在与老教材的横向比较:新教材忽视概念的教学却强调科学探究,强调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想与能力,渗透STS思想……

(2)独立设计。独立设计的路径是个体设计—集体教案—个体教案(修改与完善)。即使采用集体教案,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风格和特点。强调独立设计,并不是说要否认集体教案。这是因为,集体教案的不同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大多数环节都是根据课标要求和集体共案进行适度修改的,在三维目标上、教学重、难点上基本趋同。但在局部上也存在着差异(见表1)。

(3)学段说课。说课环节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置于课后。放在课前,主要是让教师群体对教师的“教案设计”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便于教师个案的完善或引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某些环节或不足方面。置于课后则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诊断、整改与提升。在教学前徐老师和陈老师分别在年级(学段)备课组进行了说课。

(4)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课堂实践是验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可行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切片比较的方法,复原教学过程,重温教学环节,剖析教学细节,解析教学要素。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当然,切片要符合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一般规律。为了更精炼地说明问题,应把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教学片断一: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

两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有摩擦力,都创设了筷子提米的情境。徐老师教学过程如下。

(实验引领)徐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些米。“中间放了什么?”徐老师问。“筷子!”学生大声齐答。“看一下,我用筷子能不能把米提起来(同时做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筷子……”学生的声音较弱。“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徐老师继续问道。课堂上一片沉默,稍缓后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而陈老师则在实验前,创设同样情景,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吗?当学生的情绪和探究动机被激发起来时,再做实验。最后问:为什么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状态积极。

反思1:创设情境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参与积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同一实验情境,处理方式不一样,效果截然不同。其实徐老师的情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创设情境的过程比较平直。当然更多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研究别人的成功设计,积累典型的教学案例,备课时精心设计,经过一定阶段后,就一定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体验。

教学片断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

徐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以“先探究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其余的因素留到课后去探究”为由,仅仅探究了教材的两个猜想: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而陈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先运用理论或实例否定了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然后利用现有器材探究了压力、面积、粗糙程度三个猜想。

反思2: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猜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间的矛盾,教师如何处理是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仅仅围绕正确猜想展开的教学,显然不是探究式教学的宗旨;所有猜想都要探究也不现实。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象陈老师那样通过学生已有理论、经验、事实缩小猜想的范围,但对学生容易搞错或者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猜想必须给以验证。

教学片断三: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徐老师利用摩擦概念教学的巩固,让学生例举大量生活中的摩擦事例,并以此为范本,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上述事例中摩擦的利弊,以及在这些事例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然后总结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再巩固应用。

而陈老师则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出示实验方案:(将直尺用手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拉动直尺,可以发现,手对尺的压力越大,越难将尺抽出……)并问:“增大有益摩擦可采取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各异。对此,陈老师总结指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接着陈老师继续问道:“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

反思3:教学中是让学生去被动验证还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选择的结果无疑是变验证为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层层深入.让学生不但知道要如何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自然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课后,备课组和参加听课的教师对徐老师与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议,认为:

两位老师都对《摩擦力的利和弊》作了精心设计,教学设计紧扣三维目标,并分设不同环节对子目标进行设置与安排;在教学上二位教师都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场景,初步建构起双主体教学范式,基本养成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比较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三维目标。

徐老师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框架上合理组织教学,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在问题设计与探究活动中,组织较合理。另外,还把兴趣与探究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进行小课题《假设没有摩擦力》的设计与猜想,从多角度去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但问题是对小结往往由教师来概述,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教学环节的过渡预设性过强,束缚了教学生成,对部分同学缺乏关注和信心鼓励。

陈老师成功的实现了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层层剖析、环环相扣,教学在几个中实现了情感与思维的跌宕。教学在“引入新课—— 摩擦力”(摩擦力的利与弊)、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巩固提高等所预设的环节中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并还组织了压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关系的探究体验活动,是一堂成功的体验式探究教学展示课。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对教学生难点的拓展与巩固还有待于提高等问题。

(5)总结提升。该阶段主要通过授课人、学科组或相关专家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对“同课异构”进行综合反思与诊断、整改与提升;并根据“同课异构”的科研特征,对不同教师的“特质”与“同质”进行分析,关注教师的“共性发展”,但更关注教师的“个性发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借鉴、学习、提升的平台。其操作过程一般通过“自我剖析小组诊断专家指导整改提升”四个环节进行。

①自我剖析。即在听取听课教师评课议课后,执教者对比另一执教者的教学,进一步自我解剖的过程。徐老师认为:自己对教学作了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设计而展开,从课首到课尾始终贯彻学生的体验感悟、实验验证等结合学生心理要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摩擦力的“利”和“弊”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但是,对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和梯度,对教学生成缺乏必要的拓展。

陈老师则认为:自己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如学生实验、问题探究、小课题学习)等方式,符合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强,学生能积极参与,兴趣得到激发,因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对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困难学生能适度引导,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观。但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这一教学难点没有充分利用筷子提米这个案例进行突破,只作了浅层化处理。

②小组诊断。即年段备课组针对第一阶段的教学开展阶段小结。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科备课组长或相关学科的教研员负责进行。根据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组长做了如下诊断。

本节课徐老师侧重“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和分析论证”环节,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这是教学亮点。但在本课教学中,教学过于拘谨,教学过程不够流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本人缺乏“特质”要素造成。另外,预设与生成也是这节课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看,预设过强,没有很好给学生以留白,即对课堂有效反馈做的还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探究不完整。

③专家指导。是由学科教学专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点,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由于学科专家的指导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其对教学完善往往指点迷津的作用。本次活动的指导专家、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赵力红对陈老师课堂教学评述如下。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新课程“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的理念,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身边的摩擦等各种课程资源,课堂中教师注重在现生活实例,通过大量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分析它的特点。例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推动木块运动”和“手掌下抽尺”两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筷子提米”实验中,教师继续采取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探究教学的要素。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有些环节的收放值得思考;局部的细节问题处理略显粗糙,还需要教师的精细化酝酿和精品意识。

④整改提升。该过程可以由团队予以集体整改,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自我建构,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能够自觉地进行教学修正,从而帮助自己经验的内化与强化,促进教师的个性成长。根据教学实践,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供其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参考。

3 “同课异构”的若干思考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以“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为基本流程的“同课异构”,其主要思路如下。

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

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际,把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小课题”,基于“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有效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微格分析为手段,一方面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其他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面对其他教师的建议,授课教师有选择性地借鉴,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同课异构要充分应用比较研究法,明确比较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么效果,存在着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拿到一手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以同伴互助为桥梁,力求教师个人与团队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与精神共享;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辅相成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同课异构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探究,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忠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换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二是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在“同课异构”研究过程中,教研员或相关组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身份出现,而是同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上一节课,钻研教学,相互切磋,有利于调动们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三是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同课异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课异构”有个体独立的创设,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薛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1):24-26.

[3] 李永生.国内外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6):58-60.

[4] 肖振安,肖春彦.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新诠释[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5-17.

第6篇:教案设计优缺点范文

    UDK的音乐学院和表演艺术学院都设有声乐专业,但培养目标却完全不同。音乐学院里设置声乐教育学专业,隶属于音乐教育系,其目标定位是声乐教育方向,即培养音乐教育的师资,通俗地说,培养目标定位在具备声乐教学特长的音乐教师目标上。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也是集中体现出声乐师资教育的方向。其中声乐教育相关理论课程设置比重很大,也很全面,体现出声乐教育极强的目的性。譬如:歌唱心理学、声乐教育学、歌曲教学法、弹唱即兴伴奏、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史、歌剧与歌曲鉴赏、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音乐电化教学法、听音教学法、音乐教学即兴创作教学法、音乐教学实习等课程。这些罗列的学习课程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体现出声乐教学的技能课程方面,比如小课教学、集体课教学、观摩课教学等声乐技能方面的学习课程,这足以令笔者瞠目了。仅就UDK声乐教育专业这些课程设置来看,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对比自己在国内的高师声乐教学工作,上列许多课程在中国的高师声乐教育专业中是没有的。从课程设置上我可以看出:UDK声乐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广泛全面,培养了学生深厚的声乐理论基础和较为全面的音乐素养;并且,学习者目的是明确的,教育者的培养目标指向是清晰的,即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声乐、音乐教师做好所有知识储备。表演艺术学院里有专门的声乐专业方向,设置在声乐歌剧系,是专门定位在舞台声乐表演目标上的声乐教育,也就是在我国被俗称为学院派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和对比德国声乐教学的情况,除了以上的师资声乐教育专业,笔者也重点考察了表演声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声歌系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明显与音教系不同,表演声乐专业内容主要包括声乐歌剧和音乐剧、表演(话剧)与音乐喜剧等方向。这里的声乐教学在技能技巧方面比重明显加大,主要体现在演唱技能课的安排上:一对一的个别授课课时数比重加大,此外辅之以其他授课形式如小组课、集体课、舞台实践指导与观摩课,这些主要是针对演唱技能的训练。在这里,歌剧和音乐剧专业是笔者考察和观摩的重点,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是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个别课每周两次:一次声乐技能课,一次技能与作品演唱课。小组课每周也是两次:一次艺术修养课,一次声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课;即每个学生演唱一首作品,由每个听课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品头论足之中,教师加以引导,分析透露出的问题,并对演唱者的优缺点加以综合评述,实际上也是针对声乐舞台表演技能的补充教学。除了技能教学方面,在相关声乐理论教学方面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表演声乐专业与我国学院派的声乐表演专业大同小异,课程设置的课时比重和科目种类都差不多。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教授们十分重视声乐学生的艺术修养课,针对不同学生所涉猎的各种声乐作品,从作曲到歌词,从音乐、文化、哲学甚至作曲家创作意图,作品的时代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刻分析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完成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其实,理论上的教学,其目的也明确地指向了舞台声乐表演。

    二、踏实做事——声乐教学讲求实效,教学目的性强

    无论是师资声乐教育还是表演声乐教育,UDK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务实求真、讲求实效的教学风格,教学过程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从教学中,就能深深感受到教师们严谨治学的认真态度,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就像德国的汽车制造、德国人的生活态度一样,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德国风格的体现吧!声乐教学是操作性极强的一种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因此,关注UDK教授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零距离聆听正宗西洋唱法的学生演唱和发声训练,是笔者迫切的访学诉求。他们的教学是开放式授课,学生可以听所有声乐教师授课,可以参加其他声乐教师的声乐讨论课,并且堂而皇之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学形成合力。就这一点,在国内声乐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很难见到,这也正是UDK声乐教学水准居于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此外,就美声教学来说,中国与德国在歌唱发声方法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很多中国声乐学生总觉得学习美声唱法很难,或者觉得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程度。这种状况,笔者多年来在美声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着,力图寻找真正的原因和合适的解决办法。在UDK,似乎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国内的很多美声教学,过于片面追求美声的技能训练,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实施美声教学,对于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来说,很多知识是在课堂上和书本中获得,没有亲身体验美声发声和演唱作品中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这一点感悟,来自于这里务实的美声教学见闻,与我们美声教学不同的是,他们的美声教学是与生活和文化,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从作品与生活的联系中走向美声的发声技巧训练,再回归用美声来表达生活。这样的教学过程正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所描述的教育规律。而我们走的正好是一条相反的道路,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学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文化表现,使教与学最终缺失了继续流动的源泉,以至于教师感到难以达到美声教学应有的高度,而学生更是机械地模仿,导致“照虎画成了猫”,培养的“产品”四不像,这种状态至今仍然存在于我国高师声乐教育之中。另外,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声部的划分以作曲家的风格特点而定,例如:威尔第男高音、舒伯特男高音等。在歌剧或音乐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承担角色的分配,更注重从作品出发,谁适合唱什么角色,谁更具备准确表达作品文化内涵的特质和能力,而不是完全从学生的嗓音条件划分来配对。这种做法,折射出UDK务实的声乐教育教学风格,也间接地避免了过于强调技术表现,把声乐作品当作炫技表演的教学弊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求实效教学的UDK,无论是音乐学院还是表演艺术学院,声乐专业学生都会有许多演唱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整个学期中所学过的声乐作品,都要以不同的实践体验形式登台表演。另外,除了学院里组织的各种舞台实践机会外,声乐教授们也时常会精诚合作:围绕一个主题联合举办对外公开的学生演唱会,用以积累学生的实际演唱经验。这一点显着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提高歌唱艺术水平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很值得我们国内声乐教师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