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分析与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城市区域灭火能力在保障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化的今天,不断强化城市区域灭火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阶段我国一些城市受经济、设施、发展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规划手段落后。主要是在我国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的当下,我国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规划依旧采用传统手工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能够准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完成布局规划,致使区域灭火力量无法充分发挥出来。(2)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规划未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目前,尚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相应的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规划方面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使得区域灭火救援力量不是非常充足,无法做到“5min消防”的标准。这就增大了当地的火灾风险,使得人员、财产安全受到一定威胁。(3)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的资源配置缺乏风险调配机制。按照资源配置风险调配机制,风险高的地区,灭火救援力量的配置应该较多。相反,风险低的地方,灭火救援力量的配置应该较少。而目前我国很多成熟属于缺乏风险驱动机制的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这就无法积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
2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原则及方法
对于区域灭火风险的研究尽管有很大进步,但目前对于区域灭火风险的定义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通常,相关人士愿意将区域灭火风险划分到风险管理领域中。从风险的定义来解释区域灭火风险,即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从此角度出发,可以将区域灭火风险划分为生命风险、财产风险、环境风险、消防员伤亡风险等。
2.1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原则(1)可用于评估生命风险。区域火灾风险一旦爆发,将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这可能直接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了确保区域灭火风险评估可以准确的评估区域灭火风险是否会威胁人的生命,在规划设计区域火灾灭火风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生命风险进行评估。(2)可用于评估财产风险。火灾事故中同样会造成财产损失,为了可以相对准确的评价出火灾风险中所存在的财产风险,所制定的区域灭火风险评估一定要具有评估财产风险的特性。(3)在区域灭火风险和各种消防措施之间保持平衡。主要是希望所制定的消防措施,可以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区域火灾风险。(4)具有良好的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规划论证基础。因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处理和控制火灾风险提供依据。基于此点,所规划制定的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区域灭火救援力量规划论证基础。
2.2区域火灾风险分析方法[3](1)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法。此种方法主要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火灾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和持续增长火灾对生命及财产造成的后果三个方面,评估建筑火灾风险。建筑火灾风险存在的一个特性就是比较易发生,并且一旦出现建筑火灾事故,燃烧速度较快,不容易救援。建筑火灾发生频率较高,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建筑本身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建筑火灾发生。而火灾持续增长,主要与建筑材料有关。通常情况下,一旦建筑发生火灾燃烧,火灾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就会较大。为了避免建筑火灾事故发生,采用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法来对其进行评估。即对建筑物的室内物品、人员、环境的了解;对建筑火灾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综合以往建筑火灾事故,评估建筑火灾事故中烟气发展,火灾蔓延的可能性;综合以上了解和分析的内容,对建筑火灾风险进行评估。(2)定量风险评估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事件树分析(ETA)的概率性风险评估法,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铁路部门、化工部门、发电厂以及其它重大危险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区域火灾风险提出相适应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决策。从此管理决策的角度出发,分析火灾事故引发的诱因,并利用相关技术来分析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得出区域火灾风险的相对数字化评估值,对区域火灾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
2.3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方法(1)历史火灾损失数据的直接量化法。此种评估方法是借助以往的火灾事故,对火灾事故中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数据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评估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通常,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区域居民火灾风险评估中,这可以相对准确的评估出地区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融合建筑火灾风险分析的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法。此种评估方法的应用更适用于区域的人员或财产密集建筑地区的火灾风险评估,如办公楼、工厂等。利用融合建筑火灾风险分析的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法来进行人员或财产密集建筑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可以从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区域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规范的、深入的区域火灾风险评价,这将提高建筑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3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优化策略
基于对区域火灾风险的评估,对于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进行优化规划,这样可以将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区域火灾风险,提高区域的安全性,避免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3.1优化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的相关参数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相关参数主要包括:消防响应时间、消防车辆装备出动指标、区域灭火救援力量成本效益指标。消防响应时间可以直接反应消防力量行动效率,消防车辆装备出动指标可以直接证明消防行动效率,区域灭火救援力量成本效益指标可以直接体现经济效益。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的作用,应当通过强化消防响应时间、完善消防车辆装备、降低区域灭火救援力量成本,以此来提高区域灭火救援力量的相关参数,为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区域火灾风险创造条件。
3.2制定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优化的目标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规划,可以将灭火救援力量发挥在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灭火的有效性,为提高区域的安全性创造条件。对于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优化目标的制定,主要是根据风险评估过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合理的区域火灾风险降低策略。这样从区域火灾风险降低策略出发,开展行之有效的火灾风险控制策略,如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完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改善消防装备等。所以说,制定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优化目标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实施的有效性,为更加有效的控制区域火灾风险提供帮助。
3.3消防站布局优化消防站布局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灭火救援工作效果。为了确保消防站布局合理,需要参照消防站布局指标,这样才能够保证所规划布局的消防站合理、科学、规范。消防站布局指标主要包括:消防站响应覆盖率指标、消防站交叉响应覆盖率指标和城市消防响应平均行车时间性能提升指标。实现区域火灾风险有效控制,再按照以上消防站布局指标进行消防站布局优化的过程中,对消防站消防覆盖率进行详细、准确的计算,有计划的规划布局消防站,提高其覆盖率;对消防站交叉响应覆盖率进行计算,分析消防站可以交叉覆盖的可能性,进而优化布局消防站。
4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信息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一个多专家评估系统,主要模块分为风险评估管理端、系统评估端、信息库管理端和知识库管理端,严格按照《指南》的风险评估流程进行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全面更客观。
一、前言
电力系统越来越依赖电力信息网络来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该数据信息网络出现的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波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刻不容缓[1,2]。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从早期简单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BS7799、OCTAVE、ISO13335、NIST SP800-30等相关标准的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3]。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已经完成了调查研究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段和全国试点工作阶段,国信办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4](简称《指南》)得到了较好地实践。本文设计的工具是基于《指南》的,涉及内容包括:
(一)风险要素关系。围绕着资产、威胁、脆弱性和安全措施这些基本要素展开,在对基本要素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业务战略、资产价值、安全需求、安全事件、残余风险等与基本要素相关的各类属性。
(二)风险分析原理。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可以是威胁主体、影响对象、出现频率、动机等;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已有安全措施确认、风险分析、风险消减[5]。
三、电力信息网风险评估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基于《指南》的标准,设计阶段参考了Nipc-RiskAssessTool-V2.0,Microsoft Security Risk Self-Assessment Tool等风险评估工具。系统采用C/S结构,是一个多专家共同评估的风险评估工具。分为知识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系统评估端、评估管理端。其中前两个工具用于更新知识库和信息库。后两个工具是风险评估的主体。下面对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管理端。评估管理端控制风险评估的进度,综合管理系统评估端的评估结果。具体表现在:开启评估任务;分配风险评估专家;对准备阶段、资产识别阶段、威胁识别阶段、脆弱性识别阶段、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风险分析阶段、选择控制措施阶段这七个阶段多个专家的评估进行确认,对多个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估结果。
(二)系统评估端。系统评估端由多个专家操作,同时开展评估。系统评估端要经历如下阶段:a.准备阶段:评估系统中CIA的相对重要性;b.资产识别阶段;c.威胁识别阶段;d.脆弱性识别阶段;e.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f.风险分析阶段;g.控制措施选择阶段。在完成了风险评估的所有阶段之后,和评估管理端一样,可以浏览、导出、打印评估的结果—风险评估报表系列。
(三)信息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由资产管理,威胁管理,脆弱点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四部分组成。具体功能是:对资产大类、小类进行管理;对威胁列表进行管理;对脆弱点大类、列表进行管理;对控制措施列表进行管理。
(四)知识库管理端。知识库的管理分为系统CIA问卷管理,脆弱点问卷管理,威胁问卷管理,资产属性问卷管理,控制措施问卷管理,控制措施损益问卷管理六部分。
四、总结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意义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工具的结构设计和系统主要部分的功能描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已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分析出已有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风险处理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Huisheng Gao,Yiqun Sun,Research on Indices System of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for Electric Power.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IEEE,2007.
[2]Masami Hasegawa,Toshiki Ogawa,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System,SICE Annual Conference 2007.
[3]左晓栋等.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计算机安全,2004,7:64-66
关键词:防城港;集中区域;定性;风险评估
一、引言
防城港地处北部湾北岸,是中国大陆沿海最西南的深水港,其东部为企沙半岛,西部为白龙尾半岛,湾口向南敞开,中间被渔澫半岛分为东西两个海湾。其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08°20′36″,北纬21°34′21″,东西两湾水域宽阔,纳潮量大,地形隐蔽,港池、航道淤积少。防城港渔澫港区位于防城湾内的渔澫半岛西南端,防城港现有的公用泊位、深水泊位及大型专业化泊位绝大部分集中在此,由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渔澫港区现已发展成为装卸各种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石油化工产品及其仓储、中转、联运的综合性港区,2020年,渔澫港区危险货物作业总量为4,696,782t,作业箱量为4,738个。为提高防城港渔澫港区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运营水平,使防城港渔澫港区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内,并得到持续、稳定、良性的发展,依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管理的意见》(交办水〔2017〕34号)要求,“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每五年要组织专业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港口储罐区等危险货物作业集中区域开展一次安全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通过区域定量风险计算,确定安全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并在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时严格把关。区域风险评估结果要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抄送安送安监、消防、规划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对防城港渔澫港区危险货物集中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二、危险货物集中区域
1.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港澳台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圈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出海的大通道,是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是广东省等沿海发达地区通往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大西南省区的必经之地,也是大西南地区唯一具有水运出海口的省区。防城港市东与钦州市相邻,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交界,北与上思、宁明县相邻。防城港是我国20个主要枢纽港之一,全市陆地边界103km,大陆海岸线210.54km。渔澫港区由第一作业区至第六作业区、以及马鞍岭作业区组成。港区规划岸线26,992.6m,其中深水岸线21,651.6m;布置84个100~200,000t级生产性泊位,其中深水泊位73个;陆域面积2,691.2hm2;年货物通过能力23,768万t、年旅客通过能力260万人次。2.自然条件防城港属于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温多雨干湿分明。防城港气温具有明显的年度变化周期,每年1~7月气温逐月上升,以7月温度最高,8月至翌年1月各地气温逐月下降,以1月温度最低,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该港区属季节性地区,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节是南北风向转换季节。雾在一年四季均有出现,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夏季雾出现机率最小。该地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台风,暴风,强冷空气。该港潮流类型以全日潮流为主,仅在小潮期间出现不正规半日潮流,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导地位,拦门沙以外开阔海域潮流具回转流性质,主流线与潮波传播方向一致,流速小。防城湾位于钦州背斜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线呈NNE-SSW走向,皱褶和断裂不发育。暗埠江以东为滞留系黄褐色砂岩,灰绿色千枚状页岩,微变质页岩夹砂岩薄层。暗埠江以西为侏罗系底层,下部为砾岩,上部为紫红色砂岩、页岩。在低洼地、海滩为第四系淤泥、粘土、砂和卵石覆盖。3.集疏运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钦防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直达港口,与西南出海大通道相连,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也经过防城港市上思境内。境内有南防铁路,铁路经南防线、钦北线、黎钦线、南昆铁路、湘桂铁路等与全国铁路相联。港口现有码头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2个,拥有20万t级矿石码头和西部地区唯一的专业集装箱码头等一批现代化大型港口设施设备,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20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0亿t。(2)防城港航道与锚地概况防城港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湾,整个海湾由南北走向的小岛渔漫岛分割成沿防城江主流深槽的西湾和沿暗埠江深槽的东湾。防城港域规划以下8个港外锚地和1个港内锚地,面积509.9km2。
三、危险货物集中区域辨识与分析
1.危险货物品种及数量分析危险货物集中区域涉及危险货物主要为柴油、汽油、燃料油、甲醇、乙醇、浓硫酸、液碱、磷酸、沥青等。防城港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内柴油保守储量为70,000t,汽油保守储量为80,000t,燃料油保守储量为10,000t,硫酸保守储量为95,000t,液碱保守储量为75,000t,甲醇保守储量为12,000t,乙醇保守储量为6,000t,磷酸保守储量为20,000t,沥青保守储量为15,000t。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及《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对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各企业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辨识,结果表明,集中区域涉及易制毒化学品为硫酸。2.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是指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标准辨识确定,港口区域内储存危险货物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交水发〔2013〕274号)明确规定,“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本报告根据该分级方法,进行危险货物集中区域重大危险源分级。防城港渔萬港区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分3个部分,在第1集中区域内,存在2个重大危险源,分别为汇通物流的12罐区和13罐区,经评估计算,12罐区和13罐区均为一级重大危险源。第2集中区域内储存货物主要为磷酸、硫酸、液碱和沥青,均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因此该区域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第3集中区域内,存在石油化工的1-6#罐组构成的罐区1个重大危险源,经计算,石油化工罐区属于三级重大危险源。3.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风是影响船舶靠离泊作业安全的主要因素,船舶靠离泊受风的影响较大。由于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潮)形成的风暴潮可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会给海港带来灾难性影响。地震除了对港区码头建筑物、地面造成破坏,对相关设施如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造成破坏外,对港区码头生产装置、设备、输送管道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地基沉降对码头、储罐区的建(构)筑物、储罐、介质输送设备和管线破坏性极大,可以使装卸设备、储存设备倾斜、介质输送管道断裂,造成可燃液体泄漏起火,以致酿成重大事故。浓雾将对船舶航行、靠离码头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小型船舶,遇雾或雨等视线不良的天气时,极易误入码头作业区而与其它船舶发生事故。4.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靠离泊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船舶靠离泊安全是码头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在靠、离泊和系泊过程中,会对码头产生撞击、挤靠、摩擦等作用。因船舶靠离泊不当或操作不当,或配合失误,或因水文气象条件不良等原因,造成船舶与船舶、船舶与码头相撞,对码头、船体以及码头面、装卸设备与设施产生影响,使船舶和码头遭受损坏。(2)危险货物装卸、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区域内以装卸、储运液化烃、油品和液体化工品为主,它们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扩散、流淌、易产生静电、易受热膨胀等特性。当满足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三要素等必要条件时,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液化气体管线、氮气储罐和管线等属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压使用、强度降低、外力破坏是发生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液化气体管线的金属材质受到内部介质和外部盐雾、水汽腐蚀的影响,在内外表面形成不均匀的凹坑,严重时腐蚀穿孔,引起危险货物泄漏;此外,电化学腐蚀会影响储罐和容器的结构强度,不但缩短其使用寿命,还会因强度降低引起物理爆炸。还可能会导致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灼烫)、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
四、定性风险评估
1.集中区域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安全评估集中区域内的码头、储罐区与相邻居民区保持了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但若码头、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货物泄漏,可能会影响到居民区。反之,若居民区发生火灾,或燃放鞭炮,也可能引发码头、储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集中区域内的码头、储罐区与相邻道路保持了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但当码头、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影响到相邻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或过往行人。反之,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或过往行人不安全行为,如抽烟、燃放爆竹或车辆发生撞击事故,可能会威胁到相邻码头、储罐区的安全。集中区域内的码头停靠的船舶、储罐区在装卸、储存、输运危险货物过程中,一旦发生运送危险货物的船舶或储存在储罐区中的液体化工品等危险货物泄漏事故,可能会流入港口海域,轻则对港口海域造成污染,重则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或人畜中毒事故。若运输危险货物的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发生船舶起火,则可能引发码头的火灾、爆炸事故。2.集中区域总体布局安全评估集中区域内的码头、储罐区之间,虽保持了一定的防火距离,但若码头或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则可引发多米诺效应,使相邻的码头或储罐区相继起火爆炸,从而使火灾爆炸事故进一步扩大。危险货物集中区域总体布局合理,并符合港口总体规划。危险货物集中区域中汇通公司的库区、牛头油库、0#泊位102#堆场和103#堆场等危货库区在地理位置、布局、罐区设置、防火距离等方面符合《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等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布局合理。牛头油码头、渔澫港区0#泊位和渔澫港区东湾液体化工码头等码头区域总平面布置基本符合《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JTS158-2019)、《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3012-2011)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3.集中区域集疏运条件安全评估评估认为防城港渔澫港区危险货物集中区域的水路、公路、管道以及铁路设置能够满足危险货物作业企业的进出港及港区道路集疏运的生产作业需要。但是,随着港区内货物的集疏运量的增长,港区道路上的车辆也会相应增长,加之社会车辆的增多,导致车辆行进缓慢甚至堵塞,此时,一旦港内危险货物作业企业发生事故,救援车辆无法进入现场施救,会造成事故波及范围扩大,增加救援难度。如果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道路拥堵的时候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会对周边的社会车辆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伤亡人员增加。
五、总结
(一)人员不足形成的风险。多年来基层行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目前县支行会计、国库、支付和反洗钱等合署办公,按制度要求和业务需要,岗位设置至少需要7人,同时《河北省国库会计管理基本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国库岗位“四个不能兼”、“四个不得参与”,要求国库岗位至少配备6人,而有的县支行综合业务部仅配备5人,造成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人多岗、相互兼岗或“一手清”等现象普遍,很容易引起工作效率不高或违规操作等风险。
(二)人员素质偏低形成的风险。基层人民银行国库队伍整体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一是年龄结构偏大,据调查石家庄辖县国库人员50岁以上的占1/4,部分人员已接近退休年龄。因国库业务不断更新,部分年龄偏大的人员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对国库电子化一知半解,戴着老花镜比猫画虎做业务,很容易出现国库差错风险;二是基层国库培训方式相对落后,基本沿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做法,用什么教什么,致使新上岗人员不能全面掌握国库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技能,国库内控的有效性也随之下降;三是个别国库人员不注重政治业务学习,责任感缺失,专业技能差,对工作得过且过,国库内控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工作质量不高。这些现状对国库资金安全造成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法规制度缺失风险。一是国库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自颁布实施30年以来,从未修订补充,内容陈旧,程序不细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不利于国库职能的发挥;二是制度建设滞后存在的风险隐患。如TIPS系统仍然沿用TCBS上线前的《国库信息处理系统税收缴库业务处理暂行办法》,其中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现行国库业务处理的需要。
(四)支付凭证潜在的风险。财政预算拨款凭证是人民银行国库为同级财政办理预算支出的支付凭证,其性能与银行转账支票基本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拨款凭证印制、使用、管理存在着很多漏洞多:一是拨款凭证由财政部门自行打印,凭证印制格式落后,易复制,真伪识别难;二是凭证使用管理漏洞多,没有纳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范畴,领用、使用不登记,凭证作废随意撕毁,不回收、不登记,更不作任何账务处理,潜伏着很大的风险隐患,严重影响着国库资金的安全划拨。
(五)软件系统及网络风险。一是TCBS系统没有强制签退操作员功能,若操作员临时离岗未退出系统,系统不能将操作员强行签退,致使系统长时间处于操作界面,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二是系统操作日志内容过于简单,操作日志作为国库核算系统的“黑匣子”,通过查看日志是发现操作风险的有效手段,应该全面记录业务操作情况;三是县级国库核算系统作为一个终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却没有与人民银行局域网从物理上进行隔离,存在着安全隐患。
(六)监督检查乏力风险。一是事后监督模式落后。目前县级国库事后监督仍采用原始的手工监督,很大程度上靠事后监督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监督行为带有随意性、粗放性,不能有效发挥国库资金风险防范作用。县支行国库事后监督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而且,由于人员老化、年龄较大的职工因知识结构及老眼昏花等原因,难以胜任国库业务系统操作方面的工作,被安排在国库事后监督岗,其所能做也就是凭证账表装订,漏章补盖漏字补签,不能真正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二是监督检查不到位。部分分管行领导深入国库一线检查工作较少,定期检查有时也是让别人代查,自己签字了事;国库部门负责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坚持不够好或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等情况;上级行及其它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多数是事先发通知再实施,很少采用突击检查方式,难以了解真实情况;责任追究施之于宽,虽然各种检查发现了问题不少,但真正因此受处罚和追究的甚少,致使违规问题时有发生,重复出现。
二、国库资金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国库岗位设置的合规性。遵循相互制约、协调配合、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设置国库岗位,做到以岗定人、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要害岗位不交叉,兼岗符合国库内控制度的要求。按照国库制度和国库核算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对国库各岗位人员进行岗位授权,国库重要岗位人员至少2年轮换一次,并对重要岗位国库人员实行强制休假。
(二)国库制度完善和落实到位情况。以“核算零差错,资金零风险”为目标,是否健全和落实国库内控制度、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建立和严格执行国库主任、部门负责人、国库主管和经办人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提高核算质量,形成人人有职责、办事有规程、工作有检查、考核有目标的内部制约机制。
(三)国库凭证控制。国库凭证的多样性和外来凭证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国库核算质量和引发资金风险,要评估是否按规定使用国库会计凭证,对外来凭证认真审查真实性和有效性,国库凭证的传递是否遵循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先外后内、先急后缓的原则,严禁由客户传递,并执行交接签收制度。财政拨款和凭证等支付凭证要视同重要空白凭证严格管理。
(四)重要物品保管和使用情况。印章、个人数字证书、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分别专人保管。1.各种业务印章由专人分别入保险柜保管和使用,日间营业时随用随拿、人走章收,营业终了打乱保险柜密码;2.个人数字证书由本人妥善保管,用毕收回,严禁出借;3.重要空白凭证专人保管,纳入表外科目核算,入库、领用、使用、作废等认真登记,每日核对账实相符。
(五)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国库各操作人员能否严格执行国库各业务系统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序时、准确地办理资金的清算、收纳、退付及库款的支拨等业务,国库重要事项由国库主管审批,杜绝账务处理“一手清”,确保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划分、留解、入库,退付及拨款准确、安全办理资金清算。
(六)事后监督的有效性。评估是否设置专职国库事后监督岗,未参与国库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最晚次日上午对上一工作日的国库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审查,逐笔核对凭证及附件、往账清单、日终业务汇总核对单等,确保账、表、凭证相符。
(七)内外账务核对相符。是否每日将凭证、账、表等进行勾对,确保账账、账簿、账表等相符;是否按月与财政、税务、集中支付行进行账务核对,签署对账结果,对账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切实处理。
(八)系统及网络的安全性。各级别操作员是否使用自己的用户身份上机操作,按照分配的权限范围进行操作,对自己用户口令的安全负责,口令设置要复杂,按月更换,业务处理完毕或临时离岗必须及时签退用户,调离时冻结其用户代码。国库核算系统网络应与内联网实行物理阻隔,防止内联网侵害造成核算系统网络无法联接或恶意攻击。
(九)检查监督情况。是否坚持国库主管每月、主管行长每季、国库主任及纪检部门每半年或不定期突击对国库工作进行全面实地检查,监督检查应突破简单的账平表对,要把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涉及资金出口的业务进行重点检查,突出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达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的目的。
(十)人员素质管理。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取决于国库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针对短期内不能解决县支行人员不足、年龄结构老化问题的现实,必须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国库队伍素质。
三、国库资金风险评级
国库资金风险评级是指管理者根据风险评估内容,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确定国库资金是否受险以及风险程度,根据风险评估分析对国库资金风险情况作出A、B、C、D四级定量评级。设置评级定量项目为15项:(1)国库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过硬,能熟练准确办理国库各项业务;(2)岗位设置及授权合理、相互制约、责任明确;(3)能认真执行总行及上级行制定的国库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4)结合实际,健全内控制度,落实到人;(5)国库凭证真实性和有效性,传递手续严密;(6)将财政拨款和退库等支付凭证要视同重要空白凭证严格管理;(7)印章、个人数字证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符合制约原则,遵循“谁保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8)业务操作规范,账务处理无“一手清”现象;(9)资金支付把关严密,符合国库资金清算相关规定;(10)事后监督人员熟悉业务,并能在事中对资金支付进行适当控制;(11)按日进行内部账务核对,按月与相关部门对账;(12)操作员口令密码安全意识强,离岗及时签退;(13)审查系统日志,是否有异常操作;(14)网络实行物理阻隔,计算机网络正常。
四、国库资金风险预警
关键词:某证;公司;负债损益审计;风险评估;分析
一、某证券公司审计业务概况
某证券公司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07年终财务报表进行常规审计。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事务所组织专家对证券公司的财务系统和交易管理系统完成。经过调查发现,该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由公司总部使用和维护,管理整个集团的财务账,业务管理系统由总部和各营业部共同维护,目前的交易数据、财务备份数据容量为17GB;所属的15个营业部中,其中14个使用统一的交易软件。财务数据为1.6GB,业务数据量达15GB以上。
二、审计与风险评估过程
在审前调查中,事务所查阅了证券公司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流程图和系统工作流程图,对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做了初步评价。通过以往的经验和向相关专家调查了解得知,证券公司的佣金收入是最主要的经营收入,对于经纪类证券公司,佣金收入一般要占营业收入的90%以上。因此,关于佣金收入的审计被确定为本次审计的工作重点。
三、预审分析与现场检查
数据采集和转换后,审计人员按照事先编制的计划,结合证券公司的行业特点和违纪违规的一般规律,形成初步预审方案,进行预审分析。预审分析结合审计经验和初步的专业判断,形成了涵盖证券公司业务的若干审计经验模型,重要的如佣金审计模型、透支审计模型等。
审计人员直接通过软件浏览电子账簿和记账凭证,使用“科目明细账审查”、“会计科目审查”、“日记账审查”功能展开账表分析,并结合纸质凭证和业务单据、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现场审计。
1.佣金审计模型
券商在从客户账户收取佣金时,可以实行浮动佣金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0.3%)同客户约定实际佣金比例。但是,由于券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吸引客户,常常通过返佣金、冲减手续费收入、挤占营业费用等办法,给“经纪人”一定程度的好处,作为他们为公司拉来客户的好处费,以刺激经纪人为公司保持住这些客户。近年来,由于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返佣金、经纪人佣金等由于不符合规定,券商在账务处理上越来越艰难。前台不行,于是开始通过后台交易系统处理这些事情,这样既偷逃了税款,又非常隐蔽,轻易不会被发现。证券公司自身对交易系统的监管能力不足,再加上财务监督的缺失,在交易系统中进行返佣提成,极容易造成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甚至引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所以证券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审查有无将返佣提成的资金另设“小金库”或不符合规定分配和使用。
2.审计步骤:
步骤l,通过对佣金收入二级清算报表数、财务发生效和客户账户收取数3个数据比较核对,从中发现证券公司隐匿佣金收入问题。计算在证券公司开户的每笔交易账户的佣金总额。
步骤2,查询佣金科目年度发生额。
步骤3,比较财务账佣金科目发生额和交易系统佣金收取额。如果交易系统佣金收取额大于佣金科目发生额,则初步判断证券公司隐瞒佣金收入。
步骤4,对公司业务类别发生频率进行分析,根据佣金收入收取和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查找那些发生频率高、发生金额相对小的业务类别,通过业务标志对照表,确定是哪个业务符合这一特点。
步骤5,在交易流水中,根据确定的业务标志代码,查询所涉及的资金账户。
步骤6,选取所沙及的几个资金账户,如果确实属于小额增加,则查询当天对应的小额减少的那一笔是哪个资金账户,据此迟踪佣金的客户账户来源;如果没有对应的小额减少的那一笔,可以初步判断被审计单位、软件供应商对系统做了修改或添加了与拥金收入相关联的辅助子系统。
3.透支审计模型
在对证券公司的审计业务中,确定透支账户是审计的重点。在申购盛行的前几年,证券公司常常采取透支股民保证金的手段申购股票,近年来又发展到证券回购。证券公司常用的恒生等股票交易系统只能打出审计当天的透支余额单,对于多次透支已经归还的“历史透支”却无法发现。证券公司把此类账户隐藏在股民账户中,将“股票中签”以及利用回购资金炒作股票的收益,以股民取款等貌似正常的业务转走,形成账外“小金库”,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对于一个有着成千上万个股民的证券公司来说,打出所有的交易记录进行人工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这时候就需要编制程序对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经过运算不仅可以发现至审计时透支账户,还可以发现隐藏的曾经的透支,进一步对这些透支账户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隐藏更深的问题。
【关键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评估
doi:10.14033/ki.cfmr.2016.33.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Method:83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group according to simple randomization method.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The risk management group was given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nursing management satisfaction,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hlebitis,local necrosis,drug extravasation and bone marrow suppression,patients’ care quality score,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1)The nursing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Value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anzhou 362000,China
乳腺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在40~60岁女性中高发,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对乳腺癌的治疗多建议采取手术根治治疗,但术后多需通过化疗抑制病情进展,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存率。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多,可带来严重并发症,加上术后化疗疗程长,化疗过程护理风险发生率高,均不利于化疗效果的提高,需强化风险管理[1]。本研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管理组。风险管理组42例患者:年龄28~62岁,平均(45.34±3.29)岁;TNM分期:1期23例,
2期10例,3期9例。常规组41例患者:年龄27~62岁,平均(45.55±3.32)岁。TNM分期:1期22例,2期11例,3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风险评估。化疗前对患者文化、家庭背景和化疗认知情况等进行评估,并对化疗护士资历、穿刺技能、健康教育等能力进行评估,要求化疗护士在给药前认真阅读化疗药物副作用,并严格遵医嘱配置化疗药物[2-3]。(2)风险管理。定期强化静脉化疗安全知识培训并列举静脉化疗不良事件,加强化疗护士的重视;强化护士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成立静脉化疗小组,完善静脉化疗操作流程,并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加强静脉穿刺技术培训,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处理;化疗过程加强巡视,并注意询问患者化疗感受,观察有无局部红肿和疼痛,若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和红肿,应更换输液部位[4-5];化疗药物给药速度把握合理,避免过快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刺激;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化疗期间有护理人员巡视和监护。因化疗药物局部刺激性强,在当天输液完毕后应将静脉留置针拔除,并避免多次同处留置针,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在静脉化疗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化疗注意事项的说明,告知患者避免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对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化疗风险进行说明,并告知药液外渗带来的风险和严重后果,确保患者和家属知情,更好配合临床医护工作,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告知患者化疗时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肢体受压而影响血液回流。(3)风险处理。一旦出现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等风险,应第一时间汇报上级,并根据发生原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进行处理[6-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护理管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M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2)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风险管理组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疗程长,加上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可对血管带来较大的刺激,容易引发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等安全隐患,需强化护理风险管理[8]。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早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化疗风险的重视度,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化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化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常规组进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为一下几方面:(1)风险评估。根据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和评估,为预测风险和预防风险提供基础。(2)风险管理。强化对护士和患者的风险管理,护士主要从学法懂法、提高操作技能、优化交接班工作、强化监护等方面进行管理,患者主要从风险告知、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管理,以强化护士和患者的风险意识,有效规避风险。(3)风险处理。主要是在风险发生后采取及时处理对策,并及时反馈,开展会议进行定期总结,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下次风险的规避做好铺垫。
经干预,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相比于常规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更高,静脉炎、局部坏死、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这说明风险管理的实施通过风险评估、管理和处理,及时有效规避或减少了风险的发生,经风险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能力水平也随之上升,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另外,因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因而患者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康复加快,对患者预后有益。
张梅梅等[9]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的研究中,对照组行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高,可有效规避静脉炎、局部坏死等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柴晓红,戎霞,戴建平,等.肿瘤外科病房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8):72-73.
[2]郭海珍,万贤琴.持续输液泵化疗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3):59-60.
[3] Keune J D,Jeffe D B,Schootman M.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and mammography in predicting pathologic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10,199(4):477-484.
[4]徐灵莉,邓本敏,唐玲,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36):3833-3834,3836.
[5]宋秀云.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48-49.
[6] Straver M E,Glas A M,Hannemann J.The 70-gene signature as a response predictor f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10,119(3):551-558.
[7]邓本敏,徐灵莉,李真华,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48-3450.
[8]谢诺.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27-129.
关键词:女子蹦床;参赛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SWOT矩阵分析
中图分类号:G8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87-03
The Evaluation of Chinese Women's Trampoline Athletes' Competition Risk and SWOT Matrix Analysis
QUAN Hai-ying1,KONG Wei-feng2
(1.Sports School,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2.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 116028, Liaoning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uses list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ompetition risk of Chinese female trampoline athlete in the paper, and uses AHP-FUZZY model to evaluate athlete competition risk, and uses SWOT matrix to get strategies of risk.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on risk of Chinese female trampoline athlete that is important to female trampoline athlet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for grate game.
Key words: women's trampoline; competition risk;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evaluation; SWOT matrix analysis
蹦床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蹦床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也是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冲击金牌的潜优势项目。近年来在我国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蹦床竞技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2004年第28 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黄珊汕获得女子个人铜牌以及在第24届世界蹦床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荣获男、女团体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我国蹦床竞技水平已进人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我国开展蹦床运动的时间较短,尽管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较快,但有关蹦床运动训练和比赛理论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为奥运新周期我国女子蹦床项目技术发展和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依据和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咨询了8名从事科研的教授、副教授和18名第一线从事训练的专业教练员的意见,调查对象主要是女子蹦床项目国家队或省队运动员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练员,问卷调查主要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被试基本情况
项目省份年龄区间人数专项训练年限女子蹦床福建、湖南、天津、广州、江苏、浙江
安徽、山西、上海、重庆、广西、辽宁19.56±3.672216.68±2.571.2风险评估与应对的主要方法
1.2.1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方法简介为了解各种参赛风险对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可能产生的影响,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以后,再对她们所面临的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参赛风险的影响程度。主要采用AHP-FUZZY(层次分析―模糊数学)模型的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评估。
1.2.1.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影响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主要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矩阵及其标度,如表2所示,构成了判断矩阵。
表2判断矩阵的比较标度
fij的取值含义1
3
5
7
9
2,4,6,8
fij=1/fjifi与fj同等重要
fi较fj稍微重要
fi较fj明显重要
fi较fj强烈重要
fi较fj极端重要
分别介于1-3,3-5,5-7,7-9之间
表示j比i的不重要程度3) 计算各层中因素的权重。 设判断矩阵为P,且P=(αij)
4) 一致性检验。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
投稿日期:2007-12-11
基金项目:200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规划项目《我国潜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与对策研究》编号:1036SS06168。
作者简介:全海英,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则Wi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即本层次各要素对上一层某要素的相对权重向量。
1.2.1.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通过构造各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边界不清、不易量化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以得到各被评事物的综合评价结果。
主要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指标集:U={u1,u2,…,un}
2) 确定权重:A=(α1,α2,…,αp)
3) 确定评语等级:V={v1,v2,…,vm}
4) 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
R=r11r12…r1m
r21r22…r2m
…………
rn1rn2…nm其中rij表示某个被评事物从因素ui来看时对v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5) 利用合适的算子将模糊权向量A与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B=AoR。
6) 模糊综合向量评价结果向量进一步分析处理。对不同评价等级分别赋以分值,再由下式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单值化处理以得到综合评价值。
1.2.2风险因素的SWOT矩阵分析方法SWOT矩阵是重要的战略管理模型,其可用于战略分析和战略决策。在分析阶段,分析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内部优势和劣势;在决策阶段,将机会、威胁和优势、劣势相匹配,就可产生四种匹配结果,相应制定出组合战略方案。
解决的策略可以分为:进攻(竭尽全力而为之)、调整(恢复优势力量)、防御(密切注视竞争对手一举一动)、生存(战略转移)。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指标个数应用《运动员参赛风险调查表》对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风险源因素进行测定。从四个维度:参赛运动员自身因素、比赛对手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评测,得出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参赛风险因素如下表:
表3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的风险因素
自身因素对手因素社会因素其它因素技能因素
心理因素
经验因素
伤病因素体能因素
技能因素
战术因素
心理因素
经验因素
伤病因素教练因素
裁判因素
环境因素
设备因素
规则因素生活因素
突发事件
工作难度
努力因素2.2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表4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结果
自身因素对手因素社会因素其它因素W(权重)排序自身因素14410.4081对手因素1/411/21/20.1114社会因素1/4211/20.1293其它因素12410.3522λmax=4.188C.I.=0.063 C.R.=0.069
身体特征方面,蹦床运动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蹦床运动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技能与战术能力方面,蹦床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而在战术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动作编排上的扬长避短、动作的合理布局等方面。
表5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来自自身因素
的风险评估
技能因素心理因素经验因素伤病因素W(权重)排序技能因素11/3530.2 9592心理因素31750.50 7261经验因素1/51/711/30.05 3144伤病因素1/31/5310.1 4373λmin=4.1 767C.I.=0.053C.R.=0.0 654
蹦床运动在心理品质上要求运动员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在智能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分析和判断动作。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表6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来自对手因素
的风险评估
体能
因素技能
因素战术
因素心理
因素经验
因素伤病
因素W(权重)排序体能因素11/224440.2582技能因素2145360.3921战术因素1/21/412220.1293心理因素1/41/51/2111/20.0646经验因素1/41/31/21110.0794伤病因素1/41/61/22110.0785λmin=5.213 C.I= 0.0 533C.R.=0.0 475
在蹦床运动中,参赛对手虽然对运动员产生的威胁比较小,但是,对手表现的好坏,对蹦床运动员的成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表7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来自社会因素
的风险评估
教练因素裁判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规则因素W(权重)排序教练因素11/321/340.1 3173裁判因素317190.3 8481环境因素1/21/711/720.0 6194设备因素317190.3 8472规则因素1/41/91/21/910.0 3695λmin=5.1 374C.I.=0.0 633 C.R.=0.0 504
蹦床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所以裁判因素很重要,运动员对场地器材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表8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来自其它因素
的风险评估
生活因素突发事件工作难度努力因素W(权重)排序生活因素11/3530.2 9592突发事件31750.50 7461工作难度1/51/711/30.05 3144努力因素1/31/5310.1 4353λmin=4.1 767 C.I.=0.0 732 C.R.=0.0 654
蹦床这种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运动项目,相对来讲,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机率较高,比如运动员的失误等因素,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蹦床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因此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有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观因素,也有竞赛条件、裁判员评分,以及对手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手得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排名成绩,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评分标准的变化,以及裁判员的公正、准确与否,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2.3我国潜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因素的SWOT矩阵分析因为SWOT矩阵分析的因素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分析的,外部分为机会与威胁,内部分为优势和劣势,所以选取各个项目内源与外源因素的前2种因素进行矩阵分析:
图1女子蹦床项目风险因素的SWOT矩阵表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风险因素的优势是自身的技能因素和努力因素,机会是裁判员因素和设备条件因素,劣势是自身心理因素和自身伤病因素,威胁是突发事件和生活因素。因此得出,战略Ⅰ:积极发挥技能因素优势与努力因素优势;充分利用裁判员机会因素,并可利用先进的设备器材,以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战略Ⅱ:尽量减少心理劣势因素和伤病劣势因素;充分利用裁判员机会因素和利用先进的设备器材,以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战略Ⅲ:积极发挥技能优势与努力因素优势;注意回避突发事件的威胁和生活因素的威胁。战略Ⅳ:尽量减少心理劣势因素和伤病劣势因素;注意回避突发事件的威胁和生活因素的威胁。
3结论
1) 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得出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自身因素(技能因素、心理因素、经验因素和伤病因素),对手因素(体能因素、技能因素、战术因素、心理因素、经验因素和伤病因素),社会因素(教练因素、裁判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规则因素)和其他因素(生活因素、突发事件、工作难度和努力因素)。
2) 用列表法对影响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排序,影响因素的排序结果显示,影响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因素既有内源的(优势、劣势),也有外源的(机会、威胁);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
3) 利用AHP-FUZZY(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模型对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评价,发现影响我国潜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因素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既有可以发挥的优势,也有可以回避的威胁;既有可以利用的机会,也有可以避免的劣势。
4) 利用SWOT矩阵对不同项目参赛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对策分析,得出各个项目的不同应对风险的策略:我国蹦床运动员存在心理素质差的劣势因素,还常受到伤病的困扰,运动员应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应赛的心理素质,并注意防护,防止伤病发生,以减少相应风险;还有,我国蹦床运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生活管理能力也较差,这可能和运动员年龄偏小有关系,所以应加强对运动员相应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文生,李军.蹦床项目的起源、发展与2008年奥运会蹦床项目夺金的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 谢亚龙,等.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
[3] 韩鹏伟.“十五”期间我国奥运战略应突出发展女子项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 (10).
[4] 林春源,赵俭,郑文海,等.我国蹦床运动项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0).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
[6] 池建,苗向军.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
[7] 田麦久,马雪田,赵国瑞,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
风险分析管理部门
新西兰农林部(MAF)是新西兰风险分析的主要管理部门,风险分析一般由MAF或MAF所管理的外部咨询机构来承担。在风险分析实施过程中,新西兰成立专门的风险分析项目管理组负责,该小组由项目管理者、项目团队组成。项目管理者在风险分析中的职责是:进行内部联络、公布利益相关者对风险分析的咨询、收集利益相关者提交的反馈意见、出具风险分析报告;由项目团队具体实施风险分析工作等。风险分析报告的初稿完成后,需要争取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评议,评议的时间一般是6周,之后也要对所有提出的评议意见进行分析。完整的风险分析报告通过项目组、工作组以及外部顾问的认可,并考虑了各个利害关系方的意见后公开风险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风险分析范围
新西兰的风险分析主要集中在有机体或病害、物品或商品、传播途径、运输工具等。对进口货物的风险分析主要是指对进入到新西兰的有关物品、运输工具等所携带的有机体、病害进行分析。物品可能是一系列的商品或单一商品;有害生物可能是一种或多种。
风险分析框架
新西兰风险分析框架是依据现有的国际标准OIE(国际兽疫局)和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框架制定的,并在某些方面对这些标准进行了扩展。风险分析框架包括:危害确定(Hazard Identification)、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交流和记录(Risk Communication and Documentation)。
危害确定是风险评估之前必须的首要步骤,确定可能或潜在可能传入新西兰的、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商品、有机体或病害所造成的风险。在确定危害之前,需要收集和记录大量正确的信息。危害确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与特定有机体或病害传入的风险分析;与传播途径的风险;审议或修订了措施和政策的风险分析。
在风险评估步骤中,风险分析专家对新西兰境内潜在危害的进入、暴露和定殖可能性以及对环境、经济和人类造成的健康影响进行评估,目的是确定代表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的危害。风险评估包括四个步骤:进入可能性评估、暴露和定殖可能性的评估、结果的评估、风险估计。
风险管理是指有效地管理商品或有机体所带来的风险,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风险交流是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将风险信息和风险结果双向、多边交换和传达,主要是指有关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的交流。
风险分析的方法
新西兰的风险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实际中还会用到半定量方法。定性分析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常常会加入专家的一些观点。半定量方法是指对定性的程度给予部分量化,但所给出的数字与可能性或结果的实际状况不一定能构成准确的关系。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必须记录所有的信息、数据、假设、未知因素、方法和结果,所有的讨论和结论必须合理和合乎逻辑。
研制和操作各个阶段的管理决策,决策问题包括设计替换、危害优化和减少风险方案的选择;②必须针对各个项目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风险分析方法,灵活、综合使用各种风险分析方法;③先用定性分析方法(如危险分析、FMEA),在定性方法不能精确描述风险时再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④必须逐步采用新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并与旧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对比,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⑤应跟踪、评价和记录各种减少风险的方案,如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案不可行,应采用其它风险减少效果好的方案,应收集各种元件每次风险分析数据供下次使用。
欧洲空间局(ESA)的风险管理
因此,ESA在标准中(PSS-O1-401)规定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应说明用于风险评价的数据源的主、客观性,并加以分类。用于风险评价的数据源有:①专家经验数据(完全主观的);②相似工程中获得的数据(部分主观);③从过去产品中得来的数据,如通用零件数据(客观);④直接从相关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客观)。同时还应考虑如下因素,鉴别所用数据的可信度:①专家的数量与类型;②试运行数;③与系统正常使用有关的数据量。应规定一个可接受的最小数据置信水平,由此来决定哪些数据可用于分析,应使用所有的可接受数据(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应考虑独立的风险参数和主、客观数据的置信水平,应给出分析结果数据的置信水平及其主、客观性质。ESA还制定了降低风险的准则:①在保证系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合理和符合实际地减少风险;②系统风险不应超过由相应系统环境引起的风险。项目经理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9]。
我国航天试验的风险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