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范文

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

第1篇: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37-04

引言

从宏观经济发展层面看,出口、投资、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2008年金融危机揭示了一个道理:出口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但一国经济增长不能对出口形成依赖、受制于外国市场,并且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论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如果过分把投资当作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势必导致投资需求过多、信贷扩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助推通货膨胀。消费创造的需求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路。因此,经济增长需求的顺序应由出口、投资、消费调整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把消费当作提高经济增长的第一需求,有两个基本渠道:一是扩大内需,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到2009年末全国农民占总人口比重53.4%,而且恩格尔系数较高,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发展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深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结构性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农村经济现状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增收仍然是农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农民收入较低,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果在广大的农村能够提供一个发挥农民人力资本的环境,农民是不需要大规模离开土地的。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全国城乡经济指标分析(见下页表1、表2)(资料至2009年末)。

从下页表1、表2资料分析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和农村就业人口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和农村个私企业的就业比重相对不足,还有较大空间;(2)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农村居民消费与人口比重相比形成极大反差,62%的人口分享24%的消费,消费需求潜力极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仅靠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条腿是不够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这种现象在欧洲国家发展过程中也都出现类似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基本保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要素,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从农业中抽取劳动力过快,而二、三产业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这些劳动力,并且是较低的工资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可能要出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鼓励和刺激农民离开土地迁往城市,来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而是让农民自愿地留在土地上,留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深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的

农村集体经济是以农村资产、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产权为核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建立,具有组织农民、增加收入、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依附于一个载体即组织形式,其发展变化和处于的市场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集体合作经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到传统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这一现实,单靠家庭和个人根本无法适应市场、解决生产技术更新、集中人力物力扩大生产经营和销售等问题,农民开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体,是整个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深刻变革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力量。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管是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单项发展,还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双向互动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都是一个根本的动力。

(二)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其他资源要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资源、劳动力、流畅的资本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制度设计条件下,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科学技术和基层组织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等产权制度的不稳定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态度、长期投资和资源利用效率。

明晰的产权内容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财产分配面向明确的所有者,所有权具有充分的排他性;二是财产所有者获得资产增值和剩余收益;三是所有者拥有和控制资产使用、结构调整、处分、销售和出租的权利。这三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就可以判定产权是模糊的。

现价段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的资产利益矛盾重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制度创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现价段制度创新和市场化进程从市场规模构建转为市场秩序的完善和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的产权是一切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描述:当商品和市场统一在一起时,就必须建立在产权私有的基础之上。只有产权明晰的市场参与者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建立并有效发挥作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关系才能真正理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是生产力已经准备好才形成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制度创新就是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度创新激活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生产要素产权归属制约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来刺激、调动和释放农村经济的生产力发展,逐渐强大农村经济的经济总量和质量,从结构上达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从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商品、市场和交换关系,要求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的个人所有制,探讨、寻找使生产要素效率最大化的产权制度。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产权改革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集体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当务之举。从目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状看,存在着分散、闲置、非流动性、效率低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决定的。因此对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土地产权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和调整。

(一)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土地作为农村经济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土地流动的保障。相对集中的土地等资源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筹集资金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分析:小块土地所有制发展局限条件主要来自税收的压力、生产资料的昂贵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原因就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通过农村土地流动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走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可以增加生产经营融资。农村土地流动受制于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土地产权制度,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必然影响土地流动规模;国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指向使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土地流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保障。

因此,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农村土地利益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生产的社会性和市场化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

农民的土地等资源收益是在个人产权保障基础上,农民拥有生产性投资获利的机会,是农民自发创新最重要的动力,取决于制度允许的经济自由度以及努力和报酬的相关度。稳定的收益将激励农民一方面投资于农业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走合作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经营在市场中的利益损失和抗风险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股份制和依靠外来公司的问题。关于股份制,马克思这样描述:一个获得了拿别人的财产去冒险的权利,而又不负责任。农村经济在市场经济程度还不是较完善和深化的条件下搞股份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外来公司,从利益关系看,他们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外来公司往往希望得到土地和相关资源后,不用雇用那么多人,甚至降低工资,不顾及环境保护,掠夺式开发。农村集体经济从利益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农民的权益。

(三)在个人产权制度保障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向市场化发展

农民自觉追逐经济利益的行动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动力,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路径和进程。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较为弱小,盈利能力较低,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服务的支持,降低经营风险,扩大农民的经济自由权和生产的赢利空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适定位农村集体经济。合理确定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税赋负担。明确划分各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和乡村自主治理;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有效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农村的土地、山林、房屋、设施、其他自然性资源和历史经营积累起来的经营性资产,在产权制度改革后重建个人所有,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核心,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农民利益为原则,发展农村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形成集约化的集体经济进行市场化经营。这种方式的形成和持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薛继亮,李录堂.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研究——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篇: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初中教育 问题 前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7-01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初中教育逐渐凸显出其内在问题与矛盾,如教育教学配置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现象严重等,与城镇化进程不符,为了解决矛盾与问题,提升农村初中教育水平,必须在教育投资、师资改善等方面入手。

一、农村初中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受的影响

农村初中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是双重的,利与弊兼得。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得农村居民不断的向功能完善的城镇聚集,改变其原有的生活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使得农村初中教育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脱离贫困,逐步与城市接轨,向文明靠拢。农村初中教育具有辐射性的影响,接受教育的农村学生可以向其父母传递文化信息,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促使乡村工业升级、集聚的过程,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有研究学者指出,对于乡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每提高百分之十,将会使得近百分之七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性劳动。此外,城镇化也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与“市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农民更愿意提高其精神生活档次,以文化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空闲时间。

而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局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转移,架空了整个农村的内核,填充着农村主体的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表现出衰败迹象。与此相对照的是农村初中教育规模的缩小,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镇,生源急剧减少。

二、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中生源急剧减少

农村初中教育出现学生大量转学、生源流失现象。农村中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收入结构单一,并没有太多的剩余资金供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而,许多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得不辍学,这是导致农村地区初中教育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性也是导致初中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农村家庭仍然脱离不开“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并不支持学生继续学业,而是要求他们尽早离开学校,打工赚钱。这些短视行为也是影响农村初中生源减少的重要因素。

2.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水平下降,师资配备不足

农村初中师资水平有限,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难题。由于农村初中生源减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转入到了县城中学就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执教信心,教学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起来;而学生人数的减少,也使得农村教师基本处于饱和兼剩余状态,教师会时刻担心失去工作,生活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很难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师资队伍也就难以稳定,出现农村教师向县城中学转移,农村教师数量减少。

3.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短缺,软硬件配置落后

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农村初中生均可享受“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农村中学的教学经费主要是由政府补贴而来的,随着教师工资发放到个人的政策及农村中学办公经费的日益拮据,农村初中教育机构对教师收入的调控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没有调控,这就导致农村初中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无法调动教师办学的积极性。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不少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设备配置落后,有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语音室,英语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与县城中学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初中图书馆资源总量少,资源更新速度缓慢,不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要。而计算机的学习与实际操练,更是受到硬件配置水平的限制,计算机教育基本上处于应付层面,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执教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得不到指导和提升。

三、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方面使得农民接受知识信息的机会增多,更多的农村子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实现农村人口结构比例的优化;另一方面,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初中教育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生源减少、师资队伍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因而必须正面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初中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因而,必须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重视农村初中学校领导的选拔和任用,为学校的管理阶层提供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二是,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2.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倾斜力度

农村初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中,最大的就是教育经费短缺,因而,必须加强农村初中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购置更多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工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要积极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适时调整教师收入,让教师的收入与其付出更加相当。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语音室,改善英语教学环境;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及时更新图书馆资源,购进新书,丰富馆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材料,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四、结语

总之,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如生源减少、学生整体素质差,师资力量水平达不到既定要求,教育教学经费短缺,软硬件配置差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要从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倾斜力度方面做起,以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水平,更好的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06)

第3篇: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范文

一、发展现状

1.概况四川是我国花卉和盆栽生产大省,在改革开放以后,花卉盆景这一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全省农业的第三大产业。2005年,四川花卉业生产总面积50 321hm2,其中盆景1 293.2hm2,占花卉生产总面积的2.6%;花卉业销售总额271 243.17万元,其中盆景16 048.3万元,占6%。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观赏植物和食用植物,占60%左右。目前川西的盆景生产主要集中在温江、郫县、都江堰等地,约占99%以上,而盆景的销售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锦江区、温江、郫县、崇州等地。

2.主要特色优势品种

(1)大规模苗木雪松、乌柿、银杏、罗汉松、紫薇、六月雪、桂花、梅花、竹类。

(2)盆景园川西盆景园虽多,但各个盆景园又各具特色。如杜甫草堂盆景园主要展示川派各种类型的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望江公园盆景园以竹石盆景为主;离堆公园清溪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主要是展示盆景古桩;武侯祠盆景园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百花潭公园盆景园每年都要举行各类盆景展览;私人盆景园除了展示自己生产的盆景外,还展示从各地购买回来的盆景精品。

(3)温江盆景温江的川派盆景蟠扎技术起源于清末,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之一。温江盆景主要分布在玉石、寿安、踏水、镇子等乡镇。主要品种有乌柿、梅花、贴梗海棠、罗汉松、紫薇、银杏、六月雪等产品。

(4)观叶植物有红宝石、蓝宝石、万年青、龟背竹等观叶植物。

(5)彩色植物有红叶小蘖、红继木等彩色植物。

3.产业化发展现状目前四川省花卉产值20多亿元,以成都为主的川西平原花卉,生产面积超过8 000hm2,占全省总面积的60%,盆景、盆花生产量占全省90%。四川现已建成了都江堰――青城山花卉产业观光示范带、安龙镇花卉盆景产业万亩示范基地和中兴镇花卉苗木展示销售中心。可见,四川盆景产业化开发在种植、营销方面,拥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存在问题

1.专业化程度低,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雷同我省盆景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盆景生产面积近年来增长较快,但整体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小而全”的模式普遍存在,产业意识淡薄,设施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甚合理,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生产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各区县没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单位面积产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我省盆景科研力量弱且分散,现有技术人员仅占花卉从业人员的1.4%,科研经费相当缺乏,科研严重滞后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极少,科研转化率低,速度慢,重复研究,栽培技术不配套,对植物资源系统研究不够,没有突破性品种,技术含量高、商品性好的科技成果较少。绝大部分只能靠引进,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3.盆景运输绿色通道不畅,交易方式陈旧落后盆景产品运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目前我省对花卉、盆景未实行绿色通道政策,花木运输需办6个许可证,既烦琐且费用又高。加之我省盆景产品主要通过产地集散方式销售,对盆景拍卖、网上购货、定单交易等现代盆景交易方式仅才开始尝试,经营方式单一。销售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了花木盆景的及时销售。

4.信息不灵,产销脱节,出口创汇能力弱农户、企业信息来源渠道窄且慢,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市场信息而组织生产,部分地区出现盆景销售困难。大生产和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盆景在四川花卉产业中的比重还很小,尚未形成完整的盆景产业链,无盆景售后服务体系。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不力,致使我省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川派盆景无法大规模出口外销,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地方花卉资源保护、开发力度不大我省植物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尤其是野生资源如都江堰的高山杜鹃、大巴山区的古桩腊梅等,不少品种已多次在全国花展中获金牌。但由于重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造成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三、发展建议和对策

1.运用产业政策,加强政府宏观指导运用产业政策三大手段对川派盆景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宏观管理的政府部门,应抓政策制定和产业指导,完善盆景产业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推广工作,力争使川派盆景在国际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构建多种融资渠道,为川西盆景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研合作

加强对农业科技队伍的改造和提升,推动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的系统培训,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业大户参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科研开发中心,引进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种养业大户、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合作,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牵头或参与组建新型农技推广组织。

3.完善市场体系,扩大销售渠道

建立规范的花卉交易市场,减少中间商的流通环节,能促使花卉流通顺利、便捷、高效地进行,同时可降低花卉流通成本,得利于生产者,让利于消费者,从而促使花卉生产进一步发展。要着手研究和建立市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并重点做好市场引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花卉信息网络。进行花农合作社建设试点,联合分散的花农,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增强宣传力度,引导推进消费

动用各种媒体,正确引导、鼓励和帮助人们培养起对花卉消费的兴趣和情趣,增加他们对盆景的喜好,以从根本上促进盆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盆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因此在为消费者提供盆景产品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核心是要方便消费者群体购买,并作好售后服务。对于个人消费,最主要是提供方便。可以多设网点、送货上门、指导养护和开展盆景养护技艺培训。

第4篇: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计划范文

【关键词】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莫运佳,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22-03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不同区域之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不同区域,提升区域内所有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升该区域教育水平,同理,也才能真正解决好广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一、整体提升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要性

教育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要做到教育平等,首先就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广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向这种平等教育理想迈进的过程,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优质教育诉求所必需。通过整体提升某个特定区域内所有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该区域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是最终实现广西不同区域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均衡发展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命题。2010年10月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的目标。2012年9月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下称《意见》)指出,2011年我国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整体提升区域内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师资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十分注重提升基础教育师资质量,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全面开花,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教师关注不够,针对性不强的弊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间教师能力与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差距越拉越大的现象。成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薄弱环节。正因为如此,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了“坚持整体推进、实现不同区域、城乡、校际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分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可见,推进区域内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制约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主导型培训,未能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教师群体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培训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大多供给主导型培训,即由政府下达的大一统培训,缺乏对不同区域特殊性需求的考虑,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同样发力。导致后进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没有缩小。二是缺乏对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和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水平差距没有缩小,在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好的更好、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不能有效地解决后进地区和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提升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二)农村教师输入机制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现状。目前采取的从毕业生中招聘教师的做法,不能很好适应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落后地区教育发展需要。由于偏远落后地区办学条件、生活条件及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不尽如人意,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工作。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的压力,到了这些地区后也不能安心工作,形成了当前广西农村地区“下不去、做不好、留不住”的突出现象。由于教师输入机制存在缺陷。无法保障高水平毕业生进入农村教师队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好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师资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弱势学校向强势学校流动的趋势。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弱势学校在办学资源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最终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状况。政府如何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强助弱,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整体提升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路径探索

(一)分层培训。整体提升。国家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典型的供给主导型,精英化、城市化倾向比较严重,而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教师培训需求照顾不足。特定区域是指以行政区划、民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或教育发展水平来划分的有明显区别的空间。特定群体是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测评体系评测结果、以教育教学水平高低所区分开来的群体。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教师培训照顾不足,主要是指对农村教师、薄弱教师无法照顾到“面”上的培训需求,只有部分“精英教师”才能得到机会发展。不同区域与不同群体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以特定区域与群体为对象,是个性化地解决局部或个体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木桶原理,薄弱区域和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是一个区域教育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薄弱区域与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是提高整体水平的关键,是解决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有效途径。

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构建分层培训的研修体系来实现。按照学校教师群体的能力分布,实行“骨干、一般、薄弱”教师分层发展的研修体系。骨干教师通过“目标激励一专业引领一反思实践一榜样辐射”的培训模式来实现其教学、教研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一般教师通过“专家引领一同伴互助一自我成长”的培训模式来有效促进自我的专业化发展,而薄弱教师可通过“同行指导一学习提升一校本研修一内化成长”这一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实现专业能力的转化与提升,让薄弱群体教师补上短板,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定向培养。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广西区域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是重点。要破解农村教师“贫血”状态。可以通过“定向培养”这种“造血”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定向培养师范生是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有效延伸,国家对来自农村的这部分定向师范生给予经济支持,解决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既吸引了农村较贫困的学生报考师范,也坚定这部分学生回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实现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以广西为例,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小学段可以推行全科型的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着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学能手”。所谓小学教师全科型定向培养。是指选取有资质的教师培养院校,招录初中优秀毕业生,按照“2+3”五年一贯制,采用专门的全科小学农村教师培养方案,培养一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具有扎根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思想素养。能够承担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专业发展潜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农村教师。经费保障方面实行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政策保障方面,地方行政部门保证毕业生有编有岗。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最终解决农村师资输入方面的问题。

(三)换岗交流。激活教育资源。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优质资源更多地流向城市,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造成农村的优秀教师越来越稀缺,农村教育发展受到了阻滞,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教育发展失衡的重重矛盾。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特别是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下要解决这个问题,补充优秀师资到农村学校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可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教师支教、送教下乡、挂职锻炼等措施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城乡教师换岗交流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以城乡教育共赢为追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实现有效联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