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着,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第2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农村;法律服务;缺失;贫困;危害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20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1 关注农民权利贫困的现实意义

三农问题未解决,法律服务贫困现象已出现。三农问题提出来已经16年了,但离根本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古至今,土地问题解决不好,必然成为农村贫穷的根源。农业除了自然灾害、技术、经营管理外,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府的法律政策。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制度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物质贫困还未完全解决,法律服务贫困却已经来到农民面前。法律服务主体投入的服务资源与农村农民的需要不相匹配。

国家为了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法律服务,这些服务促进了农村、农民面貌发生巨变。过去,农民长期以来属于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城市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温暖。因此法律服务,首先需要在立法上为农民赋权,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服务。有了这个前提,才可以探讨第二层面即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归根结底,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靠制度变革,制度变革则需要法律保障,提供真正惠农的法律政策产品,并有强烈的愿望和完善的机制,为农民、农村提供优良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出来的法律的作用。由此看来,法律服务伴随着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全过程,是农村健康发展、农民生存状态改善的必要手段。法律服务在农村的缺失,短期看,会销蚀农民脱贫取得的成果,长远看,是比农民物质贫困危害更大的新的贫困。

2 农村法律服务缺失的主要表现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针对农村的制度建设不断推出新内容,与此匹配制定了大量的涉农法律法规,用以支持农村建设,改善农民民生,力度非常大。农民的各种权利在法律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殷殷关怀。正因为权利的不断增加和覆盖面越来越大,权力和权利的冲撞冲突比无权少权时代表现得更为激烈,利益格局调整将之进一步放大,伴随的是农民对法律服务十分迫切的需求。可是相应的法律服务却严重滞后。权利意识觉醒的农民和不熟悉法律操作的农民同体,缺乏法律服务的指引和助力,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让业已呈现蓬勃生机的农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出现震荡和迷惘,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2.1 民主参与困难重重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革命性改变,是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起点,被寄予厚望。可根据笔者的调查,多数地区农村的农民对此认识不足,了解不多,参与程度较低,反应非常冷淡,直接导致了日后维权的失位错位。也有的地方面对宗族家族势力、政府部门不当的强势介入,采取默默忍受的态度,还有的由于对法律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在原则问题上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选择而被利用,给自己带来损失。

2.2 社会经济权利的正常实现受到阻碍

由于不能及时方便地获得法律服务,农民在生产经营、子女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的实现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如生产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均作了明确规定,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广泛的生产经营权利。但在具体运作实现的过程中,不懂如何有效行使,被侵犯时不知如何寻求救助等现象仍然频繁发生。例如:某村村民将自己的水田通过村民小组组长转租,每亩(每亩≈666.9平方米)租金100元。事后得知邻村村民同样情况每亩租金是200元。问他有没有签合同或订协议,有没有问过承租人出的价格是多少,回答说都没有问,而且本人并没参与,由村民小组长一手代办。再问打算怎么办,答复是不知道,只能算了。就这一项该农户就损失将近3 000元。这位农民在附近工厂打工一月才1 400元。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早两年有兰考的袁厉害,最近的有杨改兰,惨剧的背后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她们身后,有社会保障的缺失,还有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工子女就学、高考问题等。

2.3 土地征收房屋拆w维权难度大、成本高

土地是农民的第二生命,失地农民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给予他们的相关补偿应当合法合理,不容侵占与削减。现实情况是法律上农民个体不是土地的所有权人,在涉及土地征收转让时,都是由村组作为协商主体,所得收益也必须首先经过村组集体。当农民个体觉得有失公平,需要维权时,往往找不到愿意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和组织,只能靠自己想到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于家于国,都是效率低下的抗争,房屋拆迁亦是如此。

第3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从根本上讲,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界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不是西方经济学里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或人手中。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高于效率原则。80年代初期农村以均平地权为实质的改革推行以来,一些地方为了效率目标,强调规模经营,结果未必都理想。十多年来,实际通过转让集中的耕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民在非农产业上有就业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大量的农民离开耕地也能够生存,就算我国顺利地加快城市化,而且耕地保持现在的规模,人均耕地能够扩大一倍,也才达到3亩多一点,还是谈不上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农村劳力就要流出近2亿人。但实际上,耕地总面积不增加还可能减少。在未来几十年里,即便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0%,仍会有8亿多农村人口,人地矛盾得不到任何缓解。因此在耕地问题上,先保障公平,再兼顾效率。只有在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耕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基本福利保障,而是土地收益率的时候,才有条件尝试那些以效率为中心的耕地分配和经营制度。当然,我国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已脱离了农业,部分耕地有条件集中经营。例如在浙江沿海,一些耕地通过转包集中到农业开发企业手中;在广东农村,在人地矛盾的压力下发展“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这就在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但在中国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没有一刀切的好办法。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但正是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将农民封锁在了有限的耕地上。在封闭的环境中,农村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无限细分,农业效率低下,教育落后,生态破坏,农民贫困。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个封锁圈曾经一度被打破,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将近2亿农民带出了耕地,城市化有了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在2000年达到36.09%。但是,对农民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个愈来愈重的阴影,这就是城市工商业资本和技术增密排斥劳动的问题。在农村,是劳动替代资本投入,在城市,则是资本代替劳动投入。对城市而言,这是产业升级、竞争强化的表现;对农村而言,则是农民逐渐被排斥出城市就业市场。这次对农民的封锁,是由于国际资本及其技术标准所演化出来的制度的力量,主要是农民受教育不足。小生产被大生产取代,区域市场被大市场压缩,小城镇经济功能被大都市经济功能替代,资本密集结构挤垮劳动密集结构。

“十五”计划的第一条大计,是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且已经列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列为农村经济的重大结构调整。建国50年,农业产值从85%降到17%,正在趋向15%。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上升到85%。但农业人口从1949年的85%降到现在的70%,只减了15%。过去85%的产值对85%的人口,这是基本吻合的。2030年中国人口高峰期大约是16亿左右的人口,我们按比过去速度增加一倍的水平来匡算,到2030年达到50%的城镇化率,8亿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还有8亿多,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承受人口过多的问题仍不能解决。而且每当我们加快城市化,都会造成土地大量减少。因此农村可能还是这样一个小农经济。

对“三农”问题,我们这样强调,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和农业的问题。21世纪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现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在这个正式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基础之上,恐怕还得加个30%,因为还有半劳动力,这么算下来,农村的劳动力就有6个多亿。我们的农业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需要1.5亿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还有将近5个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怎么不是就业问题呢?以前我们主要靠乡镇企业,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就算乡镇企业还有1.2亿的就业,农业有1.5亿的就业,一共才2.7亿。所以说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的问题,但农民的问题将主要表现为就业的问题。

一般讲农业经济科学,都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配置起调节作用。当某种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如土地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劳动力来替代它。假如劳动力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资金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叫做“优化要素的配置”,或者叫“优化资源配置”。这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当然农业经济科学也是这样认识的。但就我国农村经济来说,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任何其他要素都是价格昂贵的,因为劳动力可以不算钱。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被替代出去而到那里去。拿土地要素来说,我们的土地不可能增加,还在减少。每年非农占地几百万亩,再加上沙化、盐碱化的自然减损,比那个几百万亩还要多。人口增加,二元结构又不能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都产生不了,因为劳动力生产率是下降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是负值,那就产生不出利润来。假如认定资金按一般的规律它至少要分享社会平均利润,那么,如果农业生产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就进不来。这三个要素怎么在现在这样一个农业经济科学理论框架之内来考虑它的市场配置?更何况我们相当多的资金并不仅仅只是要求一个社会平均利润,它大量进入资本市场是要拿超额利润的。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投资条件之下,怎么可能让农业增加投资?再加上如果投资增加了,而其他要素不能相应地去优化配置,那么会导致什么呢?只会导致成本上升。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农业硬成本上涨10%。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农产品贸易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农业经济科学的一般原理来解释我们的农村经济现象。

第4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有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就是这么仅有的土地,还没有被有效地利用,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每年造成的土地流失也不容小觑。更何况农村城市化后,土地更是寸土寸金。另外,现在的农村耕地的非规范性也是农村耕地的有效面积并不是最佳的。每家农地处于不同的分散状态,不利于综合的管理和整体的作业。甚至会因为一些非良田的土地浪费和沦为草地,甚至是流失等现象。这样更是会造成能耕地的利用率下降。因此,的提出是必然,殡葬改革也是中的一个部分,当需放上日程。殡葬的传统做法,其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占用现象之一,因此改革势在必行。3.时代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使然农村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三化协调下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是新型农村农民农业的必经之路,所以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服务业尤其是殡葬业也要在体制和质量上赶超。

二、对殡葬改革的哲学反思

认识到殡葬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以后,殡葬作为相关部门的一项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当地全体村民的管理,也是对更好地提前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使农村城镇化目标早日完成,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和执行。管理的低效率情况随处可见,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和素质及其决策和执行力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要良好的和村民进行协调组织和控制,甚至在条件成熟后根据当地的区域特色和地域特点做出恰当的创新和改革。

(一)政策本身的完全理性化与人文习俗的感性之间的矛盾理性的政策制定严重违反了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和人本理念,甚至各种殡葬改革措施中都忽略了人文因素的作用,才导致各个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对那些“偷埋”后的丧户做出“掘坟挖墓”“起尸火化”,甚至到死者家中强制性巨额罚款和搬运农民自家值钱的物件等不合人性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政策的硬性和实施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执行者的目的与人民大众的想法之间的矛盾。政府作为管理者,其强制性的执行行为,既是像计划经济时期对上级政策策略的严格执行,这种严格说明其对上级指示的敬畏和贯彻执行的力度表现得非常到位和彻底。但是对于强制执行这种政策本身来说,先不说中国传统中对殡葬的重视,就这种完全和百姓对着干的政府,似乎完全有违政府的一贯宗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其本身的政治目的也使服务性的行业核心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对相关的管理理论的宗旨的违背,还利用批判的角度来分析说明理论在实践中的弊端,这样就使政府管理工作出现和人民意志相背离的现象。如:出现乱收费,没有固定的收费标准;以罚代葬的现象严重;服务完全不以服务对象的意志为中心,反而成了滥用权力和强制措施的“代言人”,对于相关的需要结合政策的实施的措施置之不理,主要表现在需要建立的农村公墓或者骨灰堂没有真正的实行和建立,甚至在建中还出现资金缺失而搁置的现象。同时,对于本地区文化的忽视,以及农民的信仰不闻不顾,执行者只一味的追求高火化率,但“二次棺埋”的现象屡禁不止。由此,首先,应该树立一个客观的态度,就是所有变革就像分娩一样痛苦,都会存在各种的问题和矛盾。其次,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前提的,因此以人为本必须从对待人们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充分认识到这个群体进行沟通。这就关系到不仅是对相关文件和思想,进行耐心的讲解和启发使农民自己认识到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真正惠民之处。而不是低沟通率,如:一些文件只是打印好贴在农家的院外墙上;即使在开村民大会的时候还总是一味地念文件,枯燥而让人生厌,有些地方百姓甚至不能明确地理解和领悟。第三,行政人员自身也要时刻进行反思和反馈。

(二)人的虚伪排场与实事求是之间的矛盾。中华传统的孝和“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的关系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从古至今,人总是虚伪的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一辈子都在满足别人而让自己虚伪的活着。古代传统思想对于孝的解释,总是觉得葬礼办的排场很大,坟墓修的很辉煌,就是对逝者的重视和孝。其实古代很多帝王更是畏死而修建更加宏大的建筑群,墓地或者祠堂越是修建的好就是对先人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现代人对于孝的做法,大多也是受制于传统的做法,即使意识到殡葬改革的必要性,可还是顾虑到邻里乡亲的看法和舆论而不愿意首先实行改革的政策,也害怕留下不孝的印象。其实作为一种现实的人存在,人们在辩证唯物的认识社会传统习俗的同时,还是从实际出发,结合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在政策的人性化和灵活性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殡葬事业的改革。但是人们是生活在21世纪的,是要辩证唯物的客观认识问题,并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人们自己,从心理上真正意识到并在现实实践中灵活的变通,才能实现理性与感性的有效结合并合理的解决问题。

三、结论和建议

第5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九亿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在城市,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第6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农业技术推广是获得当前农业迅速发展的支撑点以及重要保障。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期间,只有将农业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以及提升,才能够获得农业高效生产。当前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还没能够在基层获得全面的推广,所以相对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深度推广及实践。鉴于此,必须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良好推广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将存在的推广问题进行解决及处理,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具备实效性。

1 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有效策略

1.1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伴随国家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相继提出了有关三农问题的规定以及政策,为实现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进步进而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作出诸多努力。在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期间,实现迅速的农业发展有赖于专项农业资金的使用和投入。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工作,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相关投入。积极改善推广条件,在此期间重视健全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并不断完善,构建起多种途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以及融资体系,完成各阶段制定出的农业现代化目标。

1.2 积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通过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指引各方人员积极地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行列,再经过国家以及政府的辅助和支持,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自主地投身于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工作中来,有效地推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以国内三农发展实际状态作为依据,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更具科学化、多元化以及现代化,对于工作理念、工作的机制不断创新,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不断拓宽,进而可以从整体上增强服务质量以及水平,保障农业技术切实有效推广并加以应用。

1.3 提升推广团队的整体素养

重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具备扎实科学理论知识以及熟练农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行列中来。重点关注专业对口人才培养,也要提升对多种农业技术有一定见解的、可以掌握实践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扩充农业技术推广团队,进而获得推广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提升推广人员工作热情,进而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展开。

1.4 构建科学的基层农业科技成果同生产需求对接机制

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工作而言,在满足于实际农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将其称作为实用的、成功的成果,然后于基层农业中获得推广应用。通过构建起科学的基层农业科技成果和生产需求对接机制,有效推广实践基础农业技术,并且让更多的优秀农业科研技术成果转换为农民群众的实践应用,进而获取更多财富,让科研工作者和进行生产的群众均享受应有的实惠,最终促进国家农业向前发展。

1.5 加强宣传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为使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展开,就要加强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理解,通过加强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提升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等,实施农业技术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培训,让农民具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了解和接触新型农业科学技术,认知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

第7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突破二元结构 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就业市场、金融产品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就像一堵堵高墙横亘其间,而城乡统筹改革就是要“拆高墙”,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形象地说就是“让农民变得和市民一样”。工业大市――江苏省无锡市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走在了各市前列。

2007年是无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江苏省继续保持在领先行列。去年,无锡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人民币,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人民币。人均收入跨上一个大的台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经济增长更加重要。这表明,无锡正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正在大踏步地追赶城市。

城乡统筹发展尚待三个突破

无锡地区的发展是比较典型的苏南模式,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相对而言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许多到过无锡的人都有这种直观印象。这和无锡的工业文明进程有关,无锡的工业化发展是由乡镇工业推动的,而乡镇工业主要在农村,农民成为了工业化的生力军和动力,这也就造成了城市和农村在居住、生活水平、收入上的差距不太大。

无锡拥有全国最富裕的农村,江阴市的财力、华西村的富裕在全国首屈一指。在这些地方,许多农民的幸福生活甚至令城里人羡慕不已。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但差距同样不可否认。这不光在收入上,还体现在:农民能不能共享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能不能共享教育卫生资源?能不能共享社会保障?面对这些新期待,即使在无锡这样的发达地区仍然要努力。

在解决城乡统筹、进一步改善“二元结构”中,无锡还需要在三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基础设施城乡共享,也就是说农村的水、电、气服务能不能达到和城市同样的水平,能不能同样收看网络电视、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能不能实现道路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物质文明应该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使城市和农村实现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共享物质文明的成果。 二是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无锡城乡公共服务的起点均衡不均衡、公平不公平都是一个问题,目标是要实现城乡居民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同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政府公共服务。 三是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没有就业是不是应该领取失业救济金呢?农民年龄大了是不是有养老保险呢?农民生病了是不是有医疗保险呢?在这种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上,应该使农村和城市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逐步靠拢乃至于接轨。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尝试。

三大政策推进失地农民保障

无锡的乡镇工业发展得很快、很好,但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讲,还有一些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拆迁户的利益。过去乡镇工业在用工上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所以当乡镇企业职工年老体衰回家后,发现过去的工资用完了,养老没有保障。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大体思路就是城乡要同工同酬、同保障,无论是用三年、五年、十年来解决,这个目标一定要清晰。我们现在有三项主要措施来推进城乡同工同酬、同保障的制度建设。

一是现在无论搞什么项目,社会项目、机关项目还是道路建设等等,都要在用地上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险。无锡的征地价格可能是国内最高的。你用一亩地,哪怕是做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建一条城市道路,也必须要在用地的同时解决两个农民的养老保险。现在无锡的人均耕地只有0.5亩,也就是说一亩土地上一定有两个农民,所以要征地必须向社会保障基金交12.5万元钱。把两个农民转为市民。这项制度已从2002年开始实施,在全国可能算得上是最早的。这样,在五六年时间内几十万农民都进入了这个体系。这仍然是今后的一个主渠道。

二是各类所有制企业只要用工必须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这是法律规定的。现在《劳动法》出台后全国正在全面推进其实施的步伐,实际上无锡五年前已经开始实施了。目前无论什么所有制企业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金,由此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后顾之忧。

三是对没有养老能力的、也不可能再去就业的一批人,政府用财政支出予以保障。这个标准以后还要逐步提高,最后要实现和现在用工的农民同样标准的待遇。

通过这三个渠道,我想无锡农民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上提高到和城市居民一致的日期不会太遥远,五到十年在市区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多项举措破解民生问题

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消费,政府称之为“三大民生”,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三大民生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经济增长再快与百姓何益?无锡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来破解这三大民生难题。

在住房上,无锡即将出台一些规划和细则,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我们通过两个主渠道来解决:―是廉租房。今年制定的政府计划中有一条:要建立廉租房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依据国务院公布的低收入标准,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将低收入群体的标准大概设定在人均收入750块、人均居住面积16平米以下。这个群体有几万人。二是经济适用房。

医疗上,我们重点是解决好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按照统一标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须有3000平米、三五十个床位,三五百万的医疗设备,另外,可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在社区医疗中心药价是零差价。把社区卫生中心建好是近几年无锡政府在改善医疗、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的切入点。 在教育上,重点还是要把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落实好。在无锡,除了户籍人口外,常住人口也已经免了义务教育学费和书本费,我们用几亿财政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无锡的老百姓关心的并不是义务教育如何落实好,而是教育优等资源如何均衡化,人们关心的不是能否受到教育,而是能否选择到更好的学校。如果要到好的学校去现在还有障碍和限制,所以我们要扩大优质资源,使优质资源均等化,整体提高无锡学校的教育水平。

科学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什么是科学发展?过去人们对发展的理解非常窄,发展首先要看经济,经济主要是抓工业,工业主要抓项目,项目主要是搞投资,这是一条简单的等号,最后使发展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从比较宽一直走到很窄很窄,到最后就变成了几个数字。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发展”二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的内涵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发展既包含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社会的发展,更包含了人的发展、环境的发展,这是对发展的一个完整的界定。对一个地区来说,经济发展了,经济数字上去了,但是环境数字下去了,这是发展吗?这是有抵消的、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发展。

第8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额信贷;发展状况;机遇阻碍;推广建议

一、农村小额信贷的介绍

农村小额信贷是指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确保农民可信用程度的条件下,根据批准的限额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贫穷地区人民乃至低收入的农民群体提供的不需要抵押或质押的信用贷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试点工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了。遵照我国政府扶贫政策的变化以及扶植“三农”政策要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也随之陆续调整。而今,农村小额信贷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进。

二、齐齐哈尔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

齐齐哈尔市是农业大市,更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近些年来,齐齐哈尔市的经济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也面临转型和升级的问题,这就需要有资金的支持。为了处理广大农民的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2007年8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在纳河、富裕、龙江、克东4个县的25个基层农村信用社进行试点,使用“农户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第一批征集入库的农民信用档案为81000份。2009年齐齐哈尔市围绕“惠农”这个主题,积极完善信贷结构,加大信贷建设的力度。2010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又以“三农”政策为依托,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服务范围、放宽农民的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等措施。至2013年12月末,齐齐哈尔市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696097万元,其中涉及的农业贷款1257360万元,占全部贷款的74.13%,相比年初增加了206219万元;当年涉农贷款累计投放额为915215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2929万元。[1]

三、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情况分析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1988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恢复。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全区总面积2078平方公里,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右岸。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称为齐齐哈尔市的北大门,南北两座嫩江公路大桥将梅里斯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紧紧连在一起,是通往内蒙古的重要通道。嫩江、阿伦河、音河、二沟河流经境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区共有4乡4镇,全区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8万,达斡尔族人口1.2万人。该区如今约有农耕地130万亩,草原60多万亩,林地21万亩,能够开采的水源10万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2]1.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供需情况分析根据对梅里斯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每年大约有70%的农民需要贷款,而通过审核贷款成功的农户约占59%,这就表示梅里斯地区的农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要比实际发放的小额贷款高出11%左右。因此农村信用社还需要加大放贷力度,以满足梅里斯地区农民的需求。2.梅里斯地区农民贷款用途分析农户申请贷款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其中比例最大的是与农业种植有关,占据资金总用途的58%,这也反映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其次是用于子女的教育,占资金总用途的23%。这说明,农业生产和子女教育是农户支出的重要部分,也是农户借款的重要驱动因素。此外,也有一些农户申请贷款的用途是建房和突发疾病等医疗支出。3.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流程分析依据对梅里斯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访问及调查了解,农村小额贷款的具体流程情况如下:首先农户携带有关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等)到银行申请贷款,其次银行根据农户的申请先查看该农户之前是否有过贷款的经历,最后如果农户有贷款经历则根据其以前贷款情况进行信用评估决定是否为农户贷款,一般时间为3~5个工作日。如果农户之前没有贷款的经历,则由银行管理人员和专管信贷人员到农户家里进行评估决定是否为其贷款,一般的时间为7~10个工作日。4.梅里斯地区发展小额信贷的优势产业介绍梅里斯达斡尔族享有“中国洋葱第一区”的称号,近年来洋葱产业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3年全区共培植洋葱10万亩,出售洋葱48万吨,这当中在国内出售32万吨,收益3.6亿元;其次,向俄罗斯、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出口洋葱16万吨,获得2.1亿元的收入,而且推动了第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了1900多万元。仅此一项即让梅里斯区农民人均纯收益增长18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益的30%左右。[4]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相干农业部门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洋葱的栽种规模,全力以赴打造以洋葱为主的“龙江特色第一区”。梅里斯区政府正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创新小额信贷的品种,把扩大洋葱种植与农村小额信贷结合起来。为梅里斯农民的洋葱种植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洋葱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梅里斯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梅里斯地区洋葱产业的扩大又可以为梅里斯地区小额信贷提供来源,促进该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

四、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推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1)国家“三农”政策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日益严峻。其中最关键的原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大及流动人口等问题,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方法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梅里斯区作为齐齐哈尔市重要的地区之一更要抓住机遇,在齐齐哈尔市政府对“三农”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推广小额信贷。(2)梅里斯地区经济的推动2006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高达14.12亿,年递增速度为15.5%,远超过齐齐哈尔市的12.1%。全区的农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占区内总产值的47%;全区粮食总产值达36.6万吨,比以前年度增加20.4万吨20.4万吨,递增55%。[5]200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其中农业达到6.36万元,工业达到4.59亿元,第三产业是6.47亿元。[6]近年来,梅里斯政府又更重视以洋葱为主的绿色食品的发展。由此看来,在梅里斯地区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仍占较大比重,同时这也成为推动梅里斯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重要因素。2.挑战(1)农民角度①梅里斯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2006年,梅里斯区农村人口高达15.04万人,毫无上学经历的有6554人,占4.4%,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8546人,占38.9%,属于初中文化程度的达到77565人,占51.6%。首先,由于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市场信息的能力相对薄弱,同时农村小额信贷的宣传力度不到位,间接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其次,农户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了解和正确填写申请报告是困难的,许多农户提交的材料字迹模糊或者内容不完整,直接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②梅里斯地区农民对资金需求的紧急程度。一般来说,当农民对资金需求较为紧急,且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考虑去银行办理小额信贷业务。而是直接向亲戚朋友借。首先,他们认为去银行办理小额信贷提交申请到申请批复拿到贷款,时间上会很紧急,其次去银行办理小额贷款的手续也较为麻烦,不如向亲戚朋友借更方便。(2)银行角度①梅里斯地区内部控制不完善。小额信贷业务主要目的是扶贫而非盈利,因此对小额信贷业务还没有具体的规范,小额信贷的内部结构还不够完善。导致银行对管理小额信贷业务的人员管理松懈,同时信贷人员自身自觉能力差,对其工作没有具体规划。银行的内部控制不健全,虽然设立了稽核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事前预防措施、事中控制执行不严格、事后的监督检查也存在一定的盲区,稽核部门更重视对基层的制约,反而放松了对领导层的监督。管理者对农户小额信贷的认识不充分,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广小额信贷的发展。②梅里斯地区银行风险防范不规范。首先,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农业是一种受自然因素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其次,小额信贷业务不比银行其他的业务种类,其量小但分布广,资金少但发生相对频繁,再加上梅里斯地域广但管理人员少(如梅里斯农村信用社只有6个信贷员),风险较高。据我们对梅里斯农村信用社的调查发现,他们只是在农民贷款时建议农民购买保险,但大多数农民都不会采纳。面对这些风险银行至今还没有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这也导致了小额信贷业务不能更好的发展。③梅里斯地区信贷人员的素质。由于来办理小额信贷的人员多数是农民,而梅里斯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就会有诸多问题不懂,需要向信贷人员询问。有的信贷人员素质较低,对待农民的态度粗鲁不愿耐心解答农民的问题,致使农民不懂关于小额信贷的情况又不想再去向有关人员询问。这就使想办理小额信贷的农民苦无门路,这就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五、梅里斯地区小额信贷推广的建议

1.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提高梅里斯农民文化水平农民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户对小额信贷业务的认识,从而提高农民的借款意识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梅里斯区政府特别是下属的村委组织部门,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本村农户的教育,定期开展文化培训课程、开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讲座,还可以利用村镇图书馆,免费对农民开放,鼓励农民间相互交流知识经验。为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举办知识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农民学习,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2.加强对梅里斯地区小额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为梅里斯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小额信贷要想合理的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加强小额信贷业务内部分工合作,做到决策层、业务层和监督层分工明确,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对小额信贷有关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银行管理小额信贷的主管进行监督。同时,银行通过加强对小额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机制,增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3.提高梅里斯地区信贷人员的素质小额信贷人员的素质是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直接保障。首先,要加强梅里斯地区小额信贷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持续进行信贷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对从事的小额信贷业务熟练掌握。其次,加强信贷人员对金融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强化信贷员职业道德与职业风险教育。再次,加强信贷人员人际交往能力,小额信贷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因此信贷人员应与农民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要学会把专业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农民。最后,对信贷部门主管人员加强信贷业务管理。以便更好地发展小额信贷业务。4.加强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小额保险的结合近些年,小额保险在发展中国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它以农村的低收入群体为主要目标,其目的在于减少风险,为低收入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经济保障。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在帮助梅里斯低收入农民阶层、促进梅里斯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梅里斯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同时,小额信贷业务也面临着较高的信贷风险,这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同时,随着梅里斯地区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广,当前农村保险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农村分布较为零散不易管理、成本高以及信用环境等因素影响,保险公司开展农村保险业务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把梅里斯地区农业保险与小额信贷结合,既可以使保险公司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开梅里斯地区农村保险市场,又可以推动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促进梅里斯农村经济的发展。5.梅里斯政府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政策扶持梅里斯政府可以增补一些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优惠,来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首先,政府可以实行优惠利率和减免税收的政策。实行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差异化,对处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农户实行不同的利率,且灵活浮动,并对银行与农村小额贷款相关的业务实行税收优惠。其次,设立农村小额信贷专项支持款,用梅里斯区财政收入补偿,梅里斯区政府应理解农村小额贷款的服务特性,因此政府应该明白由其主导或干预各种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责任。再次,梅里斯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还应该进一步制定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小额贷款的政策优惠。最后,梅里斯政府也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前提下,根据梅里斯区域特色制定与农村小额信贷有关的地方性规范,为梅里斯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新卉.齐齐哈尔市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2]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N].齐齐哈尔日报,2007-6-12.

[3]根据对梅里斯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结果.

[4]梁兴旺,关升禄.关于洋葱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J].学理论,2014,(07).

[5]左岫仙,吴占柱.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

第9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是该做好什么。

知道自己该做好什么是大学生村官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很多工作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不仅仅陌生,而且工作难度大,例如社会稳定、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等,大学生村官难以施展才华。因此,大学生村官要立足年纪轻、文化高、观念新等特点和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对自己的活儿。

——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聚焦三农,越来越多的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广大农民是惠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村干部因文化水平问题,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国家政策而造成政策宣传不到位,引起农民不知晓、不理解国家政策,政策惠农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村官应该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利用网络帮助自己全面掌握政策内容,简明扼要掌握政策精髓;运用文字和电脑技术制作设计宣传单、宣传口号等,便于诵读、记忆和掌握。

——当好农民致富的指导员。从历年来科技下乡活动来看,农民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量很大,通过科技发家致富的心情迫切。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传统种养方法在农村依旧普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作为接受过现代科技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也要担当起致富的指导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农民致富。例如用农牧业专业知识指导种养环节,用市场营销、广告专业知识指导销售环节。总之,大学生村官就要充分挖掘自身专业、专长与农民致富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专业、专长的优势作用,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当好基层组织的服务员。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定位为村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助理相对于基层组织来说,就是服务员,协助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处理事务:电话通知,起草通知、请示、报告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党员组长会议的会务准备、接待。通过当服务员,不但使大学生村官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工作,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基本的办事程序和规矩,还能使大学生村官获得较好的声誉,有利于个人成长锻炼,有利于营造出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二是该学会什么。

大学生村官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基层工作来增长才干,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那么,大学生村官就要明白自己下基层到底该学会什么。

——学规矩,推进科学决策不武断。大学生村官是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将来扮演着决策的重要角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决策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而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就是讲究民主、遵守法律、尊重规律。在基层,需要执行上面林林总总的政令、在落实政令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决策与科学的密切关系,上级决策科学才能确保效果,否则只能为执行者带来麻烦。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决策流产。因此,大学生协助村主职领导落实上级政令,态度一定要认真,思考一定要积极,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要在深入实践中分析上级决策的科学性,增强自己对科学决策的感性认识,有助于自己日后在决策时把握科学性,提高决策落实的效率。

——学交际,密切联系群众不孤傲。在基层,面对的是农民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点就是淳朴、义气、维权意识强、文化水平不高,也会有地方民风特点以及个体差异。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要学会跟农民群体交流。在农村,乡镇一级政权组织的权力是很有限的,要推动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感情做事。学会跟农民交流,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有利于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切不要因为自己学历高而藐视农民,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实践,而且,民间也是各路人才汇集地。因此,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多向农民群众请教自己不懂的生产生活知识、当地民风民俗,一定要多联系农民,多走访农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以及其他诉求,及时向他们作出回应。这些都有利于拉近距离。更要善于跟喜诉讼的人交流,要善于从交流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