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公司深化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深化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深化改革方案

第1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国企改革在诸多改革中的确定性最大。2013年12月,上海国企改革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春风再起,当前各地各级政府、国有国资企业正密集讨论改革方案,预计2014年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将明显加速,或有模式创新和制度突破的方案出台。

国企改革投资年

新一届政府着力于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手段。

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手段将有助于形成有效率的政企关系,而进一步扩大开放也倒逼国有企业重新进行布局,以适应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也需要国有企业担当重任,通过国有企业的布局和调整激活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动力。

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赋予了新的战略目标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任务,也将通过自身的改革带动全社会的改革。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后期的经济转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将是经济继续发展深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国企改革也将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整体社会改革也将使得本轮以经营权下放、产权明晰向实现国有出资,市场化运营的高效率模式取得成功。

我们认为,本轮国企改革将带来一种全新的市场化模式的创新,政府职能改革权力下放和事后监管的转变也使得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更加清晰,国企在这一背景下,长期困扰的一些矛盾将得到解决。

2014年初爆发的中诚信托刚性兑付的考验和增长预期下调都在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风险偏好和市场无风险利率维持高位的背景下,主题投资主导市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其中国企改革主题的确定性最强,将贯穿全年。

一些地方政府进行国企改革的动力强烈。我们认为,相比上海市提出的国企改革方案,不排除有部分省市的国企改革将会以更快更深更强的方式展开,在未来的国企改革进程中跑得更快。

当前已有的国企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略有不足,未来可能在两大方面得到改善:①我们认为未来国企改革试点的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部分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制造业企业集团可能会被纳入试点范围;②我们预计政府会出台更多的配套落实政策。

目前配套落实的政策多集中在法人治理结构和任期管理相关的方向,未来不排除政府在培育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薪酬管理、工资总量调控和国有企业土地管理等方面出台进一步文件的可能。

国有企业高层人事任命制度也有进一步改革的可能,我们认为,伴随着国企改革铺开,核心高层以外的人事管理将逐渐市场化。在约束机制建立之后,长效激励机制可能会进一步放开。

国企改革投资大潮

国有国资企业将首先受益,主要投资方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竞争性行业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公司治理改善和股权治理机制理顺;②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③国资国企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重组。东方明珠、老凤祥、全聚德、上汽集团这样的国企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2.国企改革加快传统行业的国资国企向新兴行业战略转型:我们预计政府会在项目审批、融资和税收上给予政策优惠,加速国企向新兴行业转型。上海机电、太极实业属于这一类典范。

3.部分省市理念先进,改革准备充分,可能在本轮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形成独有模式或推行制度创新。物产中大、合肥三洋、广电运通、中华企业可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标兵。

4.央企改革进程加速,年内可能出现实质突破。中国海诚、太极股份、航天长峰这一类可能成为改革的先锋。

伴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国资国企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同时,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也有可能会逐渐放开,也存在相应的投资价值。

当前市场风格在短期内最大的敌人是风险偏好变化+资金宽松预期。

创业板和不少主题板块的调整来源于资金宽松预期在节后的放大,但这种预期是“无源之水”:首先,资产价格通胀在强化(如房价);第二,风险偏好上升推升资金价格中枢。全社会风险偏好在年前中诚信托事件后进一步加强。高风险属性股票回调在短期内提供新的买入机会。其中国企改革又是最能体现高风险属性的主题机会。

国资委于1月28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小组工作细节和分工方案。

我们认为,国资委紧跟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说明国企国资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国资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准备充分,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改革进程将快于市场预期。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求是》发文称国企改革将深化,重点在于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并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认为,核心刊物密集发文预示国企改革将再次加速,两会前后是重要时点,地方政府将用实际行动回应中央,地方性改革配套措施和试点企业短期内即将出台。

国企改革三部曲

我们理解的国企改革核心三部曲是:管资本—分类管理和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从出资人的角度进行分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最终的目的是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

以管资本为主,首先是要管国有资本的流动和进退。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然后就是管资本的再投入方向,把企业做强做优。

国企分类监管的划分标准: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竞争类国企要搞活资产,但需真正承担风险;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同时经理人也不再归政府管。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要保障稳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效益退居其次,考核主要由政府和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进行。分类改革将以“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为导向。发挥国企的窗口作用,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目标,逐渐向新兴产业转型;同时政府从国企中退出是有步骤有限度的。目前来看,政府暂时还不会放出相对控股权,竞争类国企绝对控股权则可以逐渐放开。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着力点。深化国企改革其一就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吸收非公资本转换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其二是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培养职业经理人。实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真正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防止个人独断专行或内部人控制的国企常见弊病;其三是改进和完善内部具有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处理好高管和员工的关系,实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配套。

无论从海外成功案例或者是中国国情出发,国企改革路径都会是先易后难。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是我们最看好的领域之一。

竞争性行业国企改革主要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靠企业自身上报方案,政府审批。成熟一家搞一家,搞好了就推广。总的来说,法人治理机制比较优秀的竞争类国企将优先进行。

我们认为,竞争性行业国企效率提升驱动力主要来源于: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利义务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衡。中国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距离。

在“管资本”进程中受益于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的行业将有重大的投资机会。机会主要集中在国企ROE与同行业的民企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的行业。毛利率市场化和严控跑冒滴漏降低三费占比是主要的改善举措。尤其是农林牧渔、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子行业中非国企ROE水平要显著高于国企,有较大改善空间,但这个过程较长。

二、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的比例,加大市场化管理力度。我们认为,薪酬市场化、股权激励和市值管理是竞争性国企提升经营效率的主要激励手段。

2013年12月17日,上海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突出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相配套。

建立健全企业核心骨干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实现收入分配与市场水平接轨。具备再融资能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符合条件的竞争类企业实施股权、现金两种类型的中长期激励。

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受益于通过股权激励、高管薪酬市场化和市值管理来提升经营效率的行业有投资机会。机会主要集中在人力成本占比较大、历史经验表明股权激励意愿较强、国企高管薪酬与同行业的非国企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及市值管理动机较强的行业。

近三年实施过股权激励的企业中,计算机、家用电器、通信、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行业市值占比较大,皆超过了三成。而计算机、通信、电气设备、建筑装饰、家用电器和电子行业个数占比较大,都在18%以上。实证这些行业股权激励意愿较为强烈。

在人力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中,人通常是最核心的资源,在这些行业中逐步放松股权激励限制将起到降低激励成本和提高激励效果的双重作用。数据表明,非银行金融、传媒、电子、国防、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内的国企受益最大。

2012年上市公司前三高管报酬总额中,大部分行业国企高管的薪酬要高于非国企,这一现象与国企所管理的市值、资产、营收、盈利、人员等要大于非国企有关。数据表明,纺织服装、农林牧渔、房地产、采掘和化工行业国企高管薪酬与同行业的非国企相比有提升空间,该行业内的国企将会更显著受益于国企改革薪酬市场化所带来的激励。

市值管理的本意是上市公司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市值管理不单是用来评价国资国企的工具, 也应该是调整国资分布和提升绩效的管理手段,会逐步成为国资带动竞争性行业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统计了近三年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钢铁、建筑材料、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和汽车行业回购金额占流通市值比重较大,其中的国企可能更显著受益于市值规模成为国资管理重要指标的过程。

结合股权激励意愿、人力成本占比、高管薪酬水平和市值管理行为的分析,我们判断,计算机、纺织服装、房地产和通信四个行业中的国企将最受益于竞争性行业效率提升。

“翻烧饼”的投资魄力

上海一大型国企领导提出“要大改要‘翻烧饼’”,我们认为这一改革思路值得在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中借鉴。

我们通过数次的国企改革主题调研,看到了过去一年多国企改革在各方面各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变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力度和速度来看,可以确定国企改革“改”是大方向,自上而下改革决心十分坚定。

改革决心决定了国企国资管理面临的各种困难必须被跨越。因此,改革不是修修补补,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制度性的变革。从微观角度上来说,改革对国企带来的影响,往往不是现状的渐进改善,而是非线性的巨变。

既然方向和变革的幅度都是相对确定的,又何必在乎一尺一寸的得失?在投资国企改革主题时,要有“翻烧饼”的精神,解放思想,勇于贪婪。我们一直强调国企改革是跨年度的主题行情,投资机会丰富且空间巨大。把握这个大方向才是关键。我们认为,东方明珠、老凤祥、全聚德、宝信软件、上汽集团这一类竞争性行业将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先行领域。当然,传统向新兴行业战略转型、理念先进地域的模式创新、央企资产证券化等方向也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第2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一、深化改革推进情况

(一)国资国企改革

通过开展国企调研,制定完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目标,稳步推进国企改革。目前,己完成了民族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改革,以县国资局代表县政府履行县民族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股东权益,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针对贯彻落实州各专项小组提交的“近期推进”改革事项,涉及国资部门牵头的事项,我局将与州国资委衔接,结合我县国企实际,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推进相关改革。对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我县己完成了独立供区移交资产相关事项,待省电力公司批复后实施。

针对贯彻落实州各专项小组提交的“深入研究”改革事项,涉及国资部门牵头的事项,我局将与州国资委衔接,结合我县国企实际,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开展企业调研,推进各项改革实施。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

按《省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金融改革文件的要求,制定了《县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进行了信用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和农行提升业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的改革。

1、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由县产权改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清产核资、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服务功能、转换经营机制。

2、农业银行提升服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改革:实现“做实存款工作、稳定存款总量、稳中求升”的存款工作目标,拓展中间业务、提升价值创造力,做好信贷市场调研、力求有所作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服务能力。

(三)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按上级要求,制定《县财政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范围,明确职责,从账户管理、专项资金核算做了细化规定,并组织对资金专户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规定、没有必要的资金专户进行了撤销、合并。

(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结合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涉农资金、存量资清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使用、管理不规范的进行了规范,并按县委、政府工作需要进行了资金整合。

(五)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

按上级要求,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已将交通运输行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电信业纳入增值税改革范围。

二、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顺利开业,农业银行服务水平和中间业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政资金专户的清理成效显著,不合规定的、多余的专户全部进行了撤销合并,资金的管理、核算更加规范。

(三)对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摸清了全县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为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办法打好了基础。

(四)增值税改革方面,纳入增值税改革的行业基本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平稳过度,实现结构性减税目的,减少流转环节,消除了重复征税现象,降低了企业税务负担。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不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个别企业虽设立董事会制度,但未真正发挥很好作用。大部分企业仅设有经理人员1人,未配备副经理和纪委组长。加之国有企业改革因涉及工作量较大,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内容,正逐步进行改革实施。

(二)信用环境缺失、诚信度差、无法落实有效的抵押担保等原因,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开展,降低了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信用社产权改革因涉及工作量较大、时间紧,造成开业仓促,业务不大,经营不佳,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地域、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原因,对金融政策、金融知识的宣传不能深入进行,众多金融产品、中间业务推广不理想。

(三)由于乡(镇)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问题较多,资金使用中来源、投向不明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改革内容众多,资源有限,部分改革事项尚未启动。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按照全州民爆企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州弘合民爆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改制系列工作。

(二)加快制定完善《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要求,完成县国资公司按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规范董事会建设,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三)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强化金融监管,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机构业绩考核、服务水平考核。组织金融机构,结合我县实际和地方特色,加强货币、金融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按上级要求,跟随全国增值税改革的步伐,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扩大改革覆盖面。

(五)加强与上级联系,逐步推行调整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出结构,建立科技研发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机制的改革,建立科技人员绩效支出。

(六)积极引导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县国资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担保、参股等融资融券业务,破解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七)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规范涉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强化国有企业监管,深化三项(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国企考核、业绩考核办法。

(二)严格按照省、州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县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为实现“两个跨越”作出贡献。

(三)对还未推行的改革事项,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抓紧制定改革方案,尽快推行。

第3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而在二月份铁道部召开的全路电视电话会议,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传达了总书记在海南考察铁路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铁路体制机制改革、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不断提高铁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证铁路安全万无一失、努力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注重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铁道部改革,这个十几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这一次又被提上了日程。

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

长期饱受争议的中国铁路系统,被外界称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演变,但始终保持着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铁路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曾有传闻称,铁道部和民航总局都将并入“大交通部”。但最后的改革方案中,民航总局并入交通部,铁道部仍然独立存在。

此后,体制改革长期让位于大规模的路网建设。尽管每年的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都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改革的内容,但大多集中在投融资改革、主辅分离、司法系统分离等层面,没有涉及政企分开的实质性内容。

据称,2010年下半年国务院曾经发文,要求铁道部尽快拿出改革方案。铁道部也象征性地拿出了一个,但由于争议较大,没有获得通过。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着铁路的体制改革,铁路内外一直存有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改革派”认为,铁道部政企不分的体制缺陷是目前铁路引资最大障碍,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体制,是导致铁路内外多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发展派”则认为,中国铁路目前的主要矛盾仍是运力不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大规模开展新线建设,铁道部政企合一的体制有利于中国的铁路建设。

中国庞大的铁路体系,多重利益纠结其中,剪不断理还乱。中国铁路体制改革经历了太多的反复,难点繁多,如今铁路改革终于走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相对于民众的急切,铁路内部人士还是强调稳重为先。“外部催促改革声音不断,不过,就铁路系统内部的情况来看,我们并不主张盲目加快步伐。”

人事、清算、债务成改革难题

据了解,此次铁道部改革将包括转变铁道部职能;扩大铁路运输企业经营自;推动铁路运输经营机制转换,调整现行铁路运输和服务清算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等内容

在整个铁道部改革中人事、清算、债务成为无法回避的改革难题。

铁路改革首先涉及人事重组问题。有消息透露,规划中有建议提出在交通管理委员会下设立铁路运输管理局。

除去人动,铁路改革还涉及众多铁路员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涉及铁路行业的人员及其家属超过1亿人,如何妥善处置人事关系将是改革能否长治久安的重点。

在清算问题上,铁道部在改革后要想更好地行使政府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能,就必须制定一整套与改革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这其中,协调收入分成是绕不开的槛,铁路改革的最大难点,正是在于对不同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和协调。清算问题是由铁路运输自身特点决定的,铁路是个大网络,客货运营都要经过很多路段,牵涉多个路局利益,科学的清算办法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积极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盛光祖在5月17日的铁道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铁道部将制定新的运输和服务清算规则,以此来激励各铁路局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增加收入。

铁道部巨额债务也是改革的难题。一旦要分拆铁道部,谁来背这些债务将是一个大难题。据了解,一部分人士主张继续保留铁道部,以便让其作为责任机构处理已经累积起来的债务并完成铁路建设任务。另一部分人士则认为,撤销铁道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才是铁路债务得到有效处置的先决条件。

地方铁路局试点改革先走一步

有消息称,铁道部的整体改革方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而各个地方上的铁路局则已经先行一步开始迈出改革的步伐。

多年来,地方上的改革实验连续不断,跨入今年后,动作更是密切。

今年年初,铁道部试图下放城际铁路主导权,由地方政府中钱建设城际铁路。

紧接着,辖属上海局的沪杭、沪宁两条铁路高调打折。“铁老大”放低身段降价求促销被看做是加入市场竞争机制的试水。步入5月来,铁道部纷纷推出火车票丢失可补办、未来购票将可选铺位等便民措施。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昔日冷冰冰的“铁老大”变得越来越和气,市场气息不断加重。

5月下旬《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由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印发。该意见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全国18个铁路局(公司)管理的工程项目,分两批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

第4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这种状况与电力发展的总体形势极不适应,与国企改革的设想和目标也不适应。电力改革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如何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明确改革三大重点

根据国家规划,到“十一五”末,央企将减少到80~100家。而且,在“主业原则不超过三个、企业链条最多不超过四级”的要求下,整合不仅在央企之间进行,各企业内部也要加大重组力度。

可以预见,未来两年,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在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大整合力度,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

电力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改革更多的将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方式及模式的改革。但电力又是众所周知的垄断行业,就要进一步探索电力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采取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健全电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使电力企业真正得到科学发展。

在电力改革过程中,应该强调三个重点: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范围和力度。包括市场准入、资本准入的范围和条件。二是政府电力监管的职能设计。三是电力国有资产的转让、委托管理、直接管理、投资控股等多元化管理方式的改革。最后达到电力企业监管法制化、运作公司化、劳动合同化、供求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把握四个改革方向

首先,电力在整合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消除国企原有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弊端,使之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电力改革的方向之一。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标志之一,就是使更多的国有电网电力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对于国家电网电力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庞大,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革比较困难,但资本市场为其股份制改革提供了可能――通过整体上市等方式,将电网电力企业变为公众持股公司,是一条较彻底的股份制改革之路。

其次,引入竞争、破除垄断是电力改革的又一大方向。电力企业改革无论怎样走,未来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垄断经营必然要被打破。

这是“十七大”达成的共识,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既需要社会推动和监督;也需要政府推动和监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引入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经营机制,这是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然,破除垄断并不是绝对的。引入竞争机制后,电力主业仍然会在一定区域呈现相对垄断性。如主干网是全国性垄断,还是某一区域相对垄断,输电企业、配电企业在多大范围内保持垄断。关键在于对电力企业垄断区域的合理定位,在什么范围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决定了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层次与深度。

第三,加大改革力度还在于对电力体制运作成本的清晰化。从目前改革的难点来看,电力网络建设成本与维护成本还很难进行清晰界定,导致改革很难进行深入。一旦深化改革,可能导致运作成本高于原来的运作成本,引起新的社会分配不公。由于区域或全国性的相对垄断,电力运作成本越不清晰,改革就越难以有效推动。因此清晰电力体制运作成本是将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依据。

第四,用工的社会化将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从国企运作成本来看,实行社会化用工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利用岗位劳动价值有效破除相对垄断带来的成本不清晰。因此深化社会化用工方式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获得新进展的必要条件。

着力推进五方面内容

面对深化电力改革的形势,作为电力企业,要在苦练内功上做好准备,为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5方面着手,来适应改革的需要。

第一,明确市场化战略导向。既然未来市场化是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将国企传统的运作方式转化为市场竞争的运作方式,改变过去形成的机关或事业化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导向形成未来竞争战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电力企业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与考核机制。由于市场化改革要求企业按照市场成本来核定企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要通过市场化的薪酬设计、绩效考核来确定人工薪酬、引入激励机制、控制国家投入成本,有效适应大众对用电成本降低的需要。

第三,建立职业化岗位职责体系与企业文化。从电力垄断企业来看,目前岗位或多或少带有行政化色彩,而不是按照职业化要求来设计,官本位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显然不适应企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只有实行职业化岗位职责体系才能促进企业根本转型。要从培养职业人的角度来考察人和任用人,改变过去培养行政干部的用人模式,形成市场化的岗位竞争体系和企业文化。

第四,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逐最大利润。但是,电力企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承担社会责任,接受国家监管,同时又是密集型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投资大,审批程序多,进入门槛高,导致电力企业收入难于控制。然而,利润是由收入减去成本而获得,在收入不可控的前提下,要增大利润就得在降低成本上下工夫。目前电力企业,80%左右是燃料成本,2%左右是人力成本,8%左右是管理成本,10%左右是生产成本,在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要压缩的只能是燃料成本和生产成本。而燃料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所以只能在量上降低消耗。因此,降低能耗,将是电力企业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

第五,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对于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电力企业,要安置好从原企业分流出来的职工。对于拟改制为私营或民营性质的企业,应在改制方案中明确提出改制后尽量接收安置原企业职工的要求。

企业改制要符合两条原则

前两年,在电力企业集团分拆发电业务、建立独立企业的过程中,曾出现过2003年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紧急叫停电力系统职工持股的“37号文”所指出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包括企业改制未经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国有资产未经评估或未通过公开竞价出售、国有电力企业的利润向电力系统职工投资的企业转移,以及此后出现的未履行必要的市场程序、通过层层交易将清退职工股后产权极不明晰的企业变成私人公司等等问题。

这些现象不符合国有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也违背了产权转让的程序公正原则。这种不公正改制很可能导致财富集中到少数对企业有控制力的人手中。

近几年,在电力改革过程中,由各地国有电力集团分拆建立的电力系统职工持股企业资产急剧扩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前一时期山东鲁能集团通过一系列运作,促使职工股退出并转化为私人企业集团,引起更大震动。这是电力改革过程出现的新问题。这些事件的症结并不在于国企改制和职工持股,而在于如何合理合法地实现国企改制和产权明晰。

电力企业改制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符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产权转移必须符合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要符合“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电力系统改革总体目标。

然而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鲁能改制”在多个环节上有悖于这两条原则。因为让电力企业管理层兼任职工持股发电企业负责人,电力企业职工同时还是所持股的发电企业股东,这实际上通过股权和人事关系将厂网重新一体化,在电网和部分发电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损于其他发电主体利益的股权和人事关系。这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形成竞争性的电力市场”等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十五”期间电力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然而,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改革推而不进,离当年改革方案提出的要求相距甚远。其原因与电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关系甚大。

第5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2009年新医改实施之后,我国基本上实现“全民医保”,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发生结构性变化,“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政策破题,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改善;允许社会资本办医,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发展权利。《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15》在回顾我国新医改成绩的同时,又对我国医改的方向提出了疑问。

中国医改何处去

在新医改“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

第一是药品定价改革思路走不通,政府虽然强化了对基本药物价格控制,并实施药品省级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但是药品价格依然没有实质性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诱发行政部门的设租、寻租行为,医药公司公关的对象除了医院管理层和医生之外,又增加了招标办和管理招标办的政府部门及官员。药品由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招标的问题所在。因此,很难有动机和动力来降低药价而损害其租金收入。

另一方面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可能事与愿违。基本药价改革方案要求医院药品零售价等于药品采购价,以切断买药和医生处方行为之间的利益链。然而这种管制措施并没有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药品价格和患者的医疗负担,其结果是反而再次消灭了一部分低价药。

现行的两种管理药品价格的方式,无论是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发改委)直接进行价格控制,还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都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药品消费者与药厂(医院)博弈药价,但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有效构建对政府招标(或定价)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得其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难以达到激励相容。主要原因是医疗服务合同具有特殊性,服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医疗服务合同的给付义务属手段义务,对其不完全履行,无法从结果上判断,只能从过程中判断,只能强调行为过程是否符合标准,而不能强调给付结果。

另外,传统医患双边合同的交易成本过高。传统医患双边医疗市场是由患者(消费者)作为购买人,无论医疗服务合同是采取显式合同还是隐式合同的方式,绝大多数患者为了获得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其签约和履行合约要花费的信息成本高昂,上述信息成本甚至会超出医疗服务的价格本身,这使得患者无法在医疗合同中明确界定医生的权利和责任。

据悉,国家将要在2015年9月前出台基本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执行规则,并按照分类管理思路,除麻醉、一类外,取消政府定价,由基本医保药品支付方与医院(药厂)谈判基本医保药品价格。

第二是公立医院改革思路走不通。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力图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为医生的医疗服务建立新的补偿机制。可以把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举措或思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于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卖药损失,政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综合配套改革,对其进行财政补偿,建立的是公立卫生院(以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据主导地位的基层医疗组织结构。二是对于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各地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财政拨款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当前公立医院改革思路之所以走不通,原因还是政府决定医疗服务价格,还是政府监督医生行为。

第三是分级诊疗改革思路走不通。从2009-2014年,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4万亿元,部分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意在强基层,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但是分级诊疗体系并没有在中国得以建立,如大医院处于“战时状态”,三级医院的住院和门急诊份额都在上升,患者和医保资金被三级医院“吸虹”,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未见缓解。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公立医院体制必须的行政等级制扭曲了医疗行业的自然特征。医疗体系的行政垄断以及与之配套的行政等级制阻碍了好医生流向社区,没有患者信任的好医生,患者自然不会到基层就诊。当前分级诊疗改革思路走不通,原因仍然是由政府医保部门引导患者进行分级诊疗,仍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为全科医生定价并监督其行为。

第四是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思路走不通。为了遏制基本医保基金支出过快增长势头,新医改以来政府医保部门推行了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包括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合理确定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的资金定额,依赖于政府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以及政府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精细化谈判。然而政府医保机构缺乏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谈判”的动力和能力。

当前我国医改问题的症结在于第三方购买人的缺位。现代医疗市场制度框架初步成型于美国1973年的医改法案――《健康维护组织法案》(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Act)。为了遏制日益高涨的医药费用,该法案大力推行管理式医疗,在医疗市场供需双方之外,引入商业保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等发起的健康维护组织(HMO)作为医疗市场第三方购买人,以完善医疗市场的信息结构和激励机制,降低不合理的医药费用。现代医疗市场是由第三方作为购买人的市场,可以用三边医疗市场模型表示(图1)。其运行机理是:医疗服务的使用方和购买方分离,医生、居民和民营保险机构分别是医疗市场的提供方、使用方和购买方。

在我国,无论是药品定价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改革还是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都是由政府机构同医院和药厂进行博弈,但政府机构缺乏激励,不能成为第三方购买人。而在我国现有制度框架下,商业保险机构不能像成熟医疗市场国家的民营保险机构那样成为第三方购买人。在第三方购买人缺位的情况下,无论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还是推动药品定价改革,很难找到抓手,无异于“缘木求鱼”。

大国医改方向及路径

通常来说,基本医保基金占国家医药费用的90%以上,只有当民营保险机构承担基本医疗保障运营职能后,团购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销售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德国、英国等代表性国家的医改则是把基本医疗保障民营化(以下简称“基本医保民营化”)作为改革方向。

以美国医改举例。美国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计划分别是联邦医疗照顾计划、医疗救助计划以及军人医疗保健计划。美国健康保险业迈向全方位承担基本医疗保障之路,也是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功能创新。民营保险机构可以发挥第三方购买人功能,对医疗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解决传统医疗面临的缺乏预防性保健服务、对患者过度医疗以及缺乏临床问责制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控制医药费用膨胀(图2)。二是交易方式创新。2010年的《患者保护与可负担医疗法案》指出,对于投保人和民营保险机构之间进行的基本医疗保障交易,引入强制保险条款,强制参保和承保要求。三是交易渠道创新。交易所建立了统一的承保和费率规则,推行基本医保计划的标准化,实现众多民营保险机构基本医保计划的集中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四是定价创新。奥巴马医改法案要求保险公司在经营基本医疗保障时采用社群定价。

基于以上创新改革,美国健康保险公司在世界五百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及获得了资本市场较高估值。

中国保险发展分析

与以上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基本医保没有民营化,但是商业健康保险保持了高速增长。举例说明,2014年中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1587亿元,同比增长41.27%。2003-2014年,健康保险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3.84%,超过了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增长速度。稳步有序开展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经办。截至2014年底,大病保险在27个省开展了392个统筹项目,省级统筹项目 13个,地市级统筹项目201个,县区级统筹项目178个。大病保险覆盖人口7亿人,参保群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10%?15%。各类基本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人数达3.2亿人。其原因何在?主要是我国和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医改方向不同。他们把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作为重点,而中国是把药品定价改革和医院改革作为重点,尚未触及基本医保管理体制。

另外,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为何其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同步提高?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一直在1.2%左右。或许与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结构有关,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呈现“寿险化”特征,以住院保险为例,其赔付率过高,仅被某些保险公司作为开发市场的“敲门砖”。

总结

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医改经验看,医改有规律可循,其规律是走基本医保民营化之路。因此,中国深化医改的方向在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民营化,创造条件让保险公司发挥对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功能和精细化谈判功能,解决医疗市场中的“第三方购买人缺位”问题,进而从机制上解决药品定价、医疗服务定价、分级诊疗等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民营化涉及政府人社部门、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多部门权利和权益,触动固有利益格局,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而近年来,人社部与卫生计生委之间由谁来管理“大医保”博弈不断,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管理职责难以整合。因此建议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医改办公室,与国务院医改办合并,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出台包括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民营化在内的改革方案。要有时间表和目标管理,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多种形式督促检查,指导和帮助各地区各部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第6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记2019年度招商引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这几天项目有没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3月12日,市贸促会会长石文斌忙完手头的工作,赶紧给阳泉中恒华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打电话,询问项目建设情况。该公司的废弃线路板综合利用项目是市贸促会去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并落地。除此之外,市贸促会去年还完成有效招商信息10条。

在近日我市下发的《关于表彰2019年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中,市贸促会会长石文斌被评为“2019年度招商引资先进个人”。“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发力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谈到招商引资工作,石文斌很有激情。

去年1月,石文斌由盂县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县长到任市贸促会,担任会长。不久,省贸促会深化改革方案出台,要求主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有序承担社会治理服务职能,由贸易促进为主转向贸易促进与投资促进并重。

“去年8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更激发了我的热情,激励我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石文斌说。会后,他立即响应号召,带领市贸促会行动起来,把招商引资当做第一要事,坚持“项目兴市”理念,凝心聚力狠抓项目引进。

石文斌抓住山西品牌丝路行、中华行活动的机会,积极推介我市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宣传阳泉的人文生态、营商环境,引起了多家企业的关注。借助市贸促会平时联系各地市商协会、外贸企业多的机会,石文斌积极与上海、贵阳、连云港等地商协会进行联络,主动与有扩大市场意向的企业联系,热情邀请对方来阳泉投资。

为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石文斌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广东惠州鸿伟电子有限公司和科为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有扩大企业规模投资意向,便主动与两家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企业概况、主导产品及生产能力。在他不懈努力下,形成了鸿伟AI智能量贩自动售卖机项目、年产3亿只集成电路芯片项目等有效招商信息。

第7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为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打下了基础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从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全面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试点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8年9月,全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结束后,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听取了汇报,召开县委常委会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今年6月,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结束后,结合全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省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精神,一是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于6月中旬召开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精神;二是在我县开展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上作了传达学习;三是向宣传意识形态口的副科以上领导作了传达学习。充分发挥县内媒体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积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省州文产办的有关精神,经县委研究,及时成立了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副县长担任,组员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等25个单位、部门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领导组对整个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保证了整个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前期工作方法形式多样,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保障拥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一)抓调研,摸家底。为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项工作抓得有的放矢,县文产办根据领导组的安排,从宣传、文体、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调研组,深入到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真实、详细、有份量的《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后又形成了《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调研报告。这两篇调研报告为起草《实施方案》打下了基础。

(二)方案结合县情,有可操作性。在三个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形成了《实施方案》,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后,报州文产办得到批复。整个方案的实质核心内容是:围绕两大优势,即:一是围绕我县是“核桃之乡”的核桃文化优势。用好“核桃之乡”金字招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赋予时代特征,充分挖掘和提升核桃文化,大力弘扬核桃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二是以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文化,一方面发展以特色旅游为平台的文化,另一方面依托我县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吸引力,带动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五个原则。即:一是坚持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原则;三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的原则。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和一项改革,即:抓好核桃文化产业、是抓好旅游文化产业、抓好广播电视产业和抓好教育改革。

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县文产办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文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州文产办的指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州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开展工作,围绕以上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相关单位的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完成了相关文化单位的改革。县电影公司有各类人员23人,其中,在职职工15人,离退休职工5人,供养人员3人。公司于2002年5月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到2008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启动后,加大了工作力度,重新启动了改革。以通过一次性出售现有资产(改革前),妥善安置企业各类人员的改革方案,共妥善安置退休职工5名,一次性支付3名供养人员生活费,分流安置15名各类职工,基本做到了尽可能合理地安置各类人员,尽可能清偿有关债务,实现了政府、企业、职工个人都满意的目标。另外,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的改革也以政府差额拨款30%的形式完成了改革。

(二)出台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内函发展”和“外延扩张”并重,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实现学校产权多元化,经营方式市场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努力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率,以及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以高中为龙头,初中为重点,小学为基础,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教育发展思路,切实把高中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按外延与内涵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一中的建设,实现一中高中部和初中部分离,实现加快普通高中扩招,增加高中容量。二是整体联动,协调发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做到高中、初中、小学一起抓,齐头并进,联动发展,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创新机制,推动发展。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一中实行校长聘任制、年薪制和目标奖惩制;创新办学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办学投资多元化格局,努力扩大和提升高中办学规模和水平;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对学校、校长、任课教师及学生都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改革,到2008年,全县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实施了相关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07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768平方米的县文化馆;投资55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588平方米顺濞乡文化站;投资36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308平方米的平坡镇文化站;以上项目建设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28.35亩的中国核桃城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了征地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目前完成项目总投资232.776万元。

第8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建议

一、国有集团现状概述

从我国国有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国有集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严重缺乏市场化发展的经验,在发展理念和行为上存在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结构存在缺陷。绝大多数国有集团是由行政机构改制形成,故管理仍处于行政隶属关系阶段,内部组织结构的规范性较差。[1]同时大量集团企业自身经济实力较弱,无法有效发挥投资中心和集团主导的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规范性有待加强。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结合市场环境、行业特征、产业特点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来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规范内部管理机构,这直接导致内部综合协调能力下降。虽然总公司与子公司间有明确的产权关系,但受制于行政管理模式,内部制度的可执行力大打折扣。

第三,经营效率不足。与民营企业集团相比,国有集团在管理理念和技术更新等方面与其相距甚远,导致国有集团的经营效益大大低于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集团,但它却占用了大量的经济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使对国有集团的前瞻性较弱,管理者难以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进一步加剧了过度投资、抵消投资等问题的发生。

第四,市场化程度不足。如今大部分国有集团子公司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能力已经大幅加强,然而由于尚未真正触动国有制的根基,因此国有集团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目标市场仍局限于不完全产品市场的交易层次内,另一方面,国家对国有集团进行倾斜性经济资源注入或救助陷入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这种形态对市场化造成了严重破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实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目标。[2]

二、国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长时间的改革,虽然我国的国有集团在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依旧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改革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的认识程度不足。不重视制定改革方案,其结果就是方案与企业发展战略出现严重偏差,甚至部分国有集团的发展战略清晰度不足,投资方向过于多元化,主营业务不明晰。这样一来,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国有资本去留和混合程度难以确定的问题,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自然无从谈起。[3]

第二,企业管理方式陈旧。大部分混合所有制的国有集团仍处于形式上混合的状态,管理模式未出现改变是这一问题的典型表现。虽然国有集团的子公司实行了混合所有制,但极度欠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这样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未完成商业化、实质化的转型,无法形成具有较高透明度和制衡性的管理模式。这一现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控股企业中尤为明显。

第三,尚未形成有效的后评价体系。在国有集团所属企业的混合制改革中尚未形成有效的后评价体系,无法对所有制改革后企业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优劣进行有效地评价,导致难以对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改革方案开展指导和调整。

三、促进国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分析

(一)加强国有集团的管控能力

强化战略统筹、形成协同优势是集团运作的首要任务。作为集团的“大脑”,总部应始终处于战略高度,统一调度所有子公司。完善集团母子公司体制,核心在于做到“三个强化管控”:首先强化战略管控,通过制定科学的整体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使母子公司的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性;其次强化财务管控,加强集团的预决算管理,实现资金统一调度,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资产的有效使用;最后强化人力资源管控,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与考核方面的管理。三个强化能使集团对子公司的“物、才、人”进行全面管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4]

(二)加大集团内部重组整合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能够向核心骨干企业及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聚集。核心骨干企业及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对集团发展主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集团应始终围绕主业打造核心业务板块,合理配置资源,整合经营内容相似的同类业务的资源以达到发挥规模优势的目的。此外,集团还应加速清理、调整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非主业资产及低效企业资产,将法人层级始终控制在三级以内,从而形成二级骨干企业与三级优势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积极引入外部资本,推动核心骨干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首先要面对的挑战,若改革不触及产权,那么终归只是纸上谈兵。引入外部资本走产权多元化道路,为国有集团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这是转变企业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引入外部资本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引入增量资本,二是合资新设企业,三是推动国有资本从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中退出。在产权制度改革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准确把握产权制度改革的“度”。除了少量具有政策性职能特殊目的的企业外,在市场竞争领域内的所有国有企业都应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对提供公共产品,经营范围涉及民生等领域的核心骨干企业,国有资本应保持绝对控股地位,而对优势支柱产业或金融业中的核心骨干企业,国有资本可保持相对控股。[5]除此之外的国有企业均应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做到进退有序、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全部放开。

(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优质企业上市

推进优质企业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企业上市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对转换体制机制和规范运作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国有集团应加大在企业上市方面的关注度,通过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实现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国有集团应大力推进核心业务资产注入优势企业,帮助其实现整体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集团优质资产聚集的主要载体。对目前尚不满足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可先在新三板挂牌。这样一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美化市场形象和提高认知度。同时近年来,我国正在完善新三板挂牌企业转主板机制建设,通过在新三板上市,企业能为后续向主板转移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组织结构存在缺陷、内部管理体制的规范性较弱、经营效率低是国有集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落后体制形成的。要真正实现国有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从而实现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管理水平和完善治理机制。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天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童露,杨红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联合重组与公司治理――基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案例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39-44.

[2] 卢俊,仝荣伟,叶佳敏.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中信国安集团案例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05):137-143.

[3] 温国林,卿松.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60-62.

第9篇:公司深化改革方案范文

蔡赴朝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广播影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学习宣传贯彻十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宣传和事业产业发展,着力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一是以宣传十精神为主线,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要着眼拓展广度、增进深度,大力宣传十精神;着眼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切实改进文风;着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热点问题引导。二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节目创新创优,引导电台电视台把发展的重点切实转到全面提高节目质量上来;大力提高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质量,努力多出优秀精品;大力推进产业改革,培育发展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三是以重点工程为载体,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要加快由村村通向户户通拓展;电影公共服务,要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电影放映体系。四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要加快电台电视台技术和业务升级,加快发展新媒体新业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五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新形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以完善布局、有效传播为重点,加快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努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六是以促进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要加强节目管理,加强播出机构和频道频率管理,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监管手段和监管体系建设。七是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作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事业新发展。

中国或启动新一轮大部制改革

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启动大部制改革,而最先实行大部制改革的领域主要有大文化部,其次是实行大交通运输部。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大文化部的改革方案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并入到文化部,大交通运输部是将铁道部并入到交通运输部。

此外,一些涉及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能出现交叉错位,也需要将相关部门合并到大的监管部门中,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监管市场的作用。

“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关键任务,而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大部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简并和优化机构设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环节。”消息人士称。

广电国网挂牌再度推迟

原定于2012年年底挂牌的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再度推迟。意在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同台竞技的“第四大运营商”呼之难出。

日前,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成立的原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正式出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此番调动后,张主政国网可能性已不大。有专家表示,受制于人、财、物,国网挂牌暂无时间表,而即便挂牌,真正要将所有的省网整合进来,估计还需要5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