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绩效改革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作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发展的核心环节,近年来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传统绩效管理模式,应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为立足点,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特点制定教师绩效管理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具有时间相对灵活、非重复性脑力劳动等特点,难以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督,难以量化其实际工作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不易进行有效的量化考核;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自尊心强及责任感高等特点[1],而传统刚性化的绩效管理模式显然违背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严重打击教师治学的积极性,对绩效管理产生厌倦情绪,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高职院校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绩效管理柔性化改革之路。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柔性化改革就是冲破现行管理模式的固有思想,不完全依赖于硬性的绩效管理制度,在充分尊重教师职业特点、教师个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在治学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引导教师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支持和参与高职院校发展,将个人发展前途与高职院校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同时,不断培养教师自主参与考核的意识,引导教师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促使教师从了解到重视到逐步参与到绩效管理中去。同时,高职院校管理层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情况帮助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高职院校发展目标通过教师绩效的形式体现到教师职业规划中,逐步建立完善适应高职院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绩效管理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柔性化改革必将改善教师与高职院校管理层之间僵化的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治学环境,进而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
二、现行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固化的绩效管理制度
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高职院校发展需求。首先,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师所在岗位分类进行绩效考核,而很少考虑教师职业发展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对处于职业起步阶段的年轻教师与有一定教龄的资深教师使用同一绩效考核标准,相对过高或过低的绩效标准严重脱离了教师实际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绩效成绩。同时,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化,有些院校仅对课程教学进行绩效评估,而有些院校仅对课题科研进行绩效评估,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师的绩效水平,导致教师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3]。其次,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不够明确,很难形成统一客观的量化标准,在核算绩效时往往只能根据绩效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和工龄来评分,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再次,某些高职院校在教师绩效考核上仅仅只选择学生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为个人利益获得高分绩效而一味地想方设法去迎合学生,在科研教学方面不思进取,放松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科研等非教学绩效上,仅仅以上级领导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唯一评价主体,而上级领导在绩效评价时容易受其主观印象影响,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也增大了暗箱操作绩效评分的风险。最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往往存在绩效考核一结束就完事,没有对绩效考核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延续性进行跟进反馈,教师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且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认同度较低。
(二)绩效管理过程缺乏有效沟通
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最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及绩效目标,因此,教师理应参与到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但是现阶段某些高职院校管理层在制定教师绩效目标时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绩效目标制定者无法全面客观了解教师实际学术教学水平,盲目设置过高或过低的绩效目标,同时教师本人也不清楚绩效管理内容和目标制定方法,从而导致双方在绩效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隔阂。另外,在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也同样缺乏有效沟通,教师本人只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其绩效评价,被动接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严重挫伤教师主动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在当期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且不能对后期教学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因此,大多数时候高职院校教师只是想着如何敷衍了事。高职院校教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打击了其参与绩效考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绩效结果进行反馈时也缺少有效的沟通,使得绩效管理过程与绩效结果脱轨,或者只是单纯地将一个考核分数反馈给教师,而缺少相应的合理解释或者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绩效管理者粗放的绩效管理方式和缺乏主动性的沟通技巧,很难引起教师对绩效管理的足够重视。
(三)缺乏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改革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多数高职院校内部只是激进地为了改革而改革,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绩效改革,而忽视营造和谐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氛围,刚性化改革对教师绩效管理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受功利心理的影响,高职院校自身为了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硬性要求教师按时完成科研任务,而忽视科研质量的高低,导致无法对教师绩效做出客观性的考核,教师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失去信心,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4]。另一方面,我国的人情化社会也影响高职院校形成了重人情轻事情的氛围,而教师绩效管理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了不伤教师之间的和气,绩效管理者以折中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教师绩效分数很难拉开差距,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难以保证绩效结果的准确性。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甚至为了绩效工资出现渎职、暗箱操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绩效管理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柔性化改革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柔化性改革的策略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要从三大点来进行研究,第一要建立健全柔化性绩效管理制度,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制度和方法,形成制度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就相当于有自己的准则和标准,做事情不能胡乱做,要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方法才能做好。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健全柔性化绩效管理制度。第二种改革的策略是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这个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沟通,沟通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多与人交换经验就多一个学习的机会,从更多人的经验中得到精华。集中多个人的智慧才能做出更好的决定。第三种方式是营造和谐的绩效管理氛围。有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心情,好环境下才能有好的方法,在心情舒适的情况下也能认真地工作。这几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柔性化改革策略。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个方式方法。
(一)建立建全柔性化绩效管理制度
柔性化绩效管理制度作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首先,应该承认教师个体的差异化,允许存在不同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高校是一个推崇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地方,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应鼓励师生在一定范围内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正是自由激发了不同观点相互碰撞,自由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包容多种观点,不仅是对教师个体的尊重,同时还是允许在绩效管理体系内拥有多种解决绩效问题的途径。在当前体制环境下,教师能提出新观点不容易,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层对于不同的观点应给予充分地鼓励和支持,吸取新的绩效管理观点,改进绩效管理理念,毕竟思想的变更影响更为深远。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其实也成为绩效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剂,允许存在多元化绩效管理途径,让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制度更加充满活力,而不是以固有的、刚性化的体制来制约再创新的实现。同时,绩效管理者应针对教师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教师自身情况出发引导其制定提升绩效的方案,通过增强分层化的绩效管理理念,进而有效引导其提高教师绩效成绩及专业水平。其次,简单的奖惩性绩效考核形式极易伤害教师的情感和自尊,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建全分层化绩效管理制度,并且有针对性地考核教师绩效水平。分层化绩效管理制度也能够和多维度管理模式相匹配,高职院校教师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可以充分表达意见,采取有效协作方式,跨部门交流绩效考核经验。既然教师绩效协作需要多维度,必然要求绩效考核也要相应采用多种方法,这充分体现了柔性绩效管理模式。再次,绩效管理者可设置滚动式绩效管理周期,将容易量化的教学绩效以月为单位,以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滚动式考核,而对那些时间较长、难以量化的科研绩效则设置较长的绩效考核周期,使绩效考核周期具有持续性和衔接性。同时,也可对比上年同期绩效考核结果得出当期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最后,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调节功能,通过及时反馈教师绩效考核结果,指导教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规划绩效改进方案。
(二)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
绩效管理者主动走出去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受到我国社会文化和体制原因的影响,政府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决策通常是上传下达,管理层在决策下达前后都很少与职工进行交流反馈,很难让职工真正地融入其中。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有效的互动和沟通。首先,校方管理层应与教师沟通后规划教师绩效目标和计划,不仅使教师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对绩效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绩效管理者能够及时根据沟通过程收集到的客观信息改进绩效目标,制定出更符合教师实际水平的绩效目标,提高教师对绩效管理的接受度。其次,在教师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应根据教师特点灵活主动地进行绩效沟通,这不但有助于增加高职院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粘性,使教师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消除其对绩效管理的抵触心理,而且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能够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反馈给绩效管理者,及时消除其心理困惑。最后,在反馈绩效考核结果时更应加强绩效沟通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绩效考核结果,绩效管理者可针对考核期内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与教师交换意见,指导其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使双方在绩效考核方面达成共识,消除教师对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从以往传统的刚性绩效管理转型为柔性互动式绩效管理,给高职院校带来新面貌。高职院校绩效管理者不仅要开展日常绩效管理工作,更要从多方面创造与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想方设法吸引教师直接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落实好个体或者团体的责任,全力推进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发展。
(三)营造和谐的绩效管理氛围
高职院校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能够有效调整教师的绩效行为意识及价值观,使广大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绩效管理中去,齐心协力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柔性化改革。高职院校管理层应摒弃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营造一种合理、公平、开放的绩效管理氛围。鼓励教师作为绩效管理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柔性化改革工作中以适应绩效管理的变化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高职院校为保证绩效管理者能公正、合理地进行绩效管理,应该健全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基础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科学设置教师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构建由高职院校主要领导者牵头,人事、科研、教学等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教师绩效管理领导机构,负责教师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日常监督工作。绩效管理者应全面做好绩效分析工作,明确参与绩效考核教师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者应科学地设置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可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指标则用典型行为事件进行界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高职院校还应建立有效的教师绩效结果申诉机制和再评价机制,通过教师对绩效结果的申诉和再评价机制来发现问题,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在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结果基础上,绩效管理者根据教师绩效水平的高低来分配绩效工资,使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工资挂钩,有效拉开高分绩效和低分绩效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绩效管理结果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从而主动营造充满正能量的院校绩效管理氛围。同时,绩效管理者应不断创新思路吸引教师个体参与日常绩效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真切感受到绩效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实践体验能够促使教师与绩效管理者之间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只有在和谐的绩效管理氛围下,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充满激情与活力。
四、总结
本文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柔性化改革探讨,将柔性化绩效管理做到最好,对柔性化绩效管理的意义、柔性化绩效管理的问题本文都一一进行了论述,然后通过这些问题总结出自己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我们能把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柔性化改革做到更好,更成功。
[参考文献]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做学习和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组织教职工开展“我与科学发展观”征文活动。
二是在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继续实行学校领导班子述职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领导班子竞争上岗制、民主选举制。造就一批能人和贤人。
三是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强化对学校招生、收费、基建、采购、后勤的管理和监督,抓好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工作。
(二)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确保杨守敬小学全面投入使用。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和进度,超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2009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推进农村寄宿制合格小学和初中标准化建设。抓住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项目建设工程”建设机遇,加快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全市投入350万元用于初中标准化建设。确保全市90%的寄宿制小学达到*市农村寄宿制小学合格要求,80%的初中通过*市初中标准化学校验收。
三是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认真搞好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管理维护,开展远程教育设备运用培训。加大远程教育投入,使部分乡镇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全覆盖。
四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扎实做好教育系统预决算工作,强化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规范财务管理程序。
(三)关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撤并4所薄弱学校。着重解决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坚持阳光资助,严格申报、公示、审批程序,资助工作全程接受人民的监督。全市资助贫困生人数达到15万人次,资助金额达到1800万元。
(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推进德育制度、德育队伍、德育课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五项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建立班主任表彰激励机制。在全市开展德育创新活动。
二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改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标准和操作办法,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体系。推进中考改革,对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等科目实行闭卷考试。
三是扎实抓好教科研工作。开展以“构建和谐课堂”为主题的达标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出“教学现代化策略研究”主导性课题研究成果,切实发挥教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龙头作用。
四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两基”工作重点,全市实现零辍学县市目标。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8%。继续实行小学、初中学科抽考制度,调考的科目覆盖到全部学科和所有年级。实现教育质量良性循环。优化高中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高考上线率居*市前列。
五是狠抓学校体卫艺工作。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项督导。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提高5%,近视率下降10%。
(五)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抓好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继续推行教职工病休政策。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交流聘任制度。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工作。
二是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学校行动计划。继续做好选派城镇年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实施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选派教师参加省级培训。
(六)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巩固扩大中职招生成果。2009年职教中心招收新生1000人。鼓励应届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教育。逐步实现“普”、“职”教育招生规模1:1的既定目标。
二是全面提高就业满意率。力争职业教育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就业满意率达到9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5%。
三是大力加强职业培训。为再就业工程和农民工转移服务,完成培训任务1000人。搞好安全培训,为企业特种行业培训1000人。努力拓展成教发展空间,与高等学校联合办学,努力提高市民的学历水平。力争使在籍学生人数达到300人以上。
四是稳步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各乡镇民办幼儿园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严格民办教育机构的考核、评估、审批和办证,把住办学的入口。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工作,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
三、关于近期几项具体工作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为了确保学期结束工作和明年开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扎实做好关心教职工生活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职工要真诚关怀,尽力为他们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各校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给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要上门慰问退休教师,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并请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对退休后仍在发挥余热的关工委成员、老科协工作者,我们要利用春节慰问的时机,感谢他们对教育作出的特殊贡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发展。
二是要全力做好中小学安全和稳定工作。春节期间,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对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查找火灾隐患,检查消防设施和通道。要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妥善保管危险化学品,切断关闭停用场所的用电设施电源,确保避免火灾。要加强安全保卫,严防盗窃和破坏。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工作,落实好防冻措施。要认真安排好寒假值班工作,学校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排人昼夜值班,学校24小时必须要有校领导在校值班。各中心学校、局属单位要将值班安排上交到市教育局办公室。中心学校校长、局属单位负责人都要保持通讯畅通,重特大事项及时报告。
1.对技工类院校会计理论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会计教育上,会计理论课主要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和税法为主,以教授学生学会计算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为主要目的。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到来,会计课堂逐渐由书本转向互联网络。例如在教授会计核算时,不再侧重于要求学生计算繁冗的数字,而是把重点放在要求学生学会把数字输入电脑,套用公式,使得会计核算转向自动化。
2.对技工类院校会计实操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的会计实操课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在结合会计实务的课程上,以强化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为目的进行。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除了要进行基础的实操课外,更应该学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例如用友ERP-U8软件的使用、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等等。
二、在会计信息趋势下需要进行的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岗位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教育现状,特别是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基本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趋势下,要使得技工类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能真正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会计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构建新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
(1)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的教学必须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结合传统中的优秀课程,吸纳新的信息化课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严谨、科学的课程体系。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税法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对跨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会计实操课除了要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中的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外,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应该建立起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和项目,向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现代会计实务、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提高动手能力的第二教学场所。例如在实操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手工记账、录入凭证、登记账簿和会计报表。之后,再让学生运用会计计算机知识,使用用友ERP-U8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从凭证的录入、计算、自动登记账簿到最后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到会计工作的便捷与乐趣,并自然的与手工操作进行比较,了解区分两者在同一会计实务上处理流程的差异。
2.专业教师队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学要改革,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面有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通晓计算机。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专业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面临知识老化、陈旧的尴尬局面,实操技能不强。鉴于此,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培训,及时、充分地开展教师新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是实现会计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3.加大硬件设备投入
[关键词]西方政府;内部管理改革;绩效化取向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英国、新西兰,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的行政改革运动一直持续了1/4个世纪,至今方兴未艾。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依莲。修拉。卡马克的统计,世界上超过340万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的123个国家中,99个国家开展了行政改革运动,其中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包括在内。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有两条主线,即市场化与绩效化。政府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体现的是市场化的主线,其背后的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内部管理改革体现的是绩效化的主线,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其指导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侧重机构调整不同,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改革侧重管理层次,其总的改革导向是绩效化。
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改革的动因
1、财政、信任和管理危机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经济“滞涨”导致的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包括:政府开支过大,造成经济停滞、财政危机严重、福利制度走入困境、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的不满越来越强烈等。1979年撒切尔首相上台时,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率达10%,政府的花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4%.20世纪70年代,美国gnp增长2. 9%,通货膨胀率却达7.4%.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14亿美元,1975年高达532亿美元,1982年更飚升到2000亿美元。因此,战后美国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始于1982年的里根政府。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1992年,其累计联邦财政赤字已达2.9万亿美元,所以才有克林顿政府持续8年的“重塑政府运动”。[1]人们以抗税等实际行动来表示对大政府的怀疑与否定。20世纪80年代行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在其封面上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政府死亡了吗?”对政府的信任一再降到创记录的最低点。据盖普洛调查显示,认为政府不能秉公办事的美国成年人从1958的23%上升到1980年的73%,认为官员浪费者从43%上升到78%.撒切尔夫人上台时政府满意率35%,不满意率54%.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改革的外部动力。从wto的23个协议,492页的文本看,仅有两项条款涉及企业。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再仅仅受制于本国政治系统内部的诸因素,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为了吸引国际商业与国际投资,必须通过政府改革来创造更好的投资和商业环境,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条件。比如,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压缩福利,减轻税收,降低生产成本,放松保护性经济规制,使企业有竞争压力,促使其成长。这一点日本的改革很典型。日本政府在金融、通讯、能源、农产品等方面放松规制后,效果显著,金融业逐步自立和成熟,通讯业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3、信息技术推动及经济社会变动是改革的深层原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革新迅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出现了微型化市场、马赛克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民众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社会公共事务极度复杂化,且变化迅速,时限性增强。政府必须更加灵活,更加高效,具有较强的应变力、创造力和响应力,更多地使公众参与管理。但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科层官僚制政府弹性不足,不能及时回应,比较僵化、迟钝,而且使行政机构规模和公共预算总额产生最大化倾向,易于导致高成本、低效率,显然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作用是改革的市场引力。80年代初,欧美银行业和航空业的缓和管制迫使各公司为赢得顾客而展开激烈的价格和服务竞争,进行了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上持续的制度创新,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组织绩效,赢得了公众和顾客的一致好评。这对公共部门产生了两方面影响。根据福林和斯特里尔的看法,“第一,它提高了公众对高水准服务的认识和期待。既然银行能够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征税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在那里耐心等候?既然我们能够通过电脑终端随时买到机票,为什么领取退休金需要那么多的复杂手续和函件往来?第二,它向公众表明,提供服务可以有更佳的方法,没有必要依赖官僚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和便利行事。”[2]因此,私营企业的革新精神及改革成果无疑对政府等公共部门构成了现实而又巨大的改革压力。
5、理论上的支持和推动是改革的指导力量。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以税收为来源,以垄断的方式和等级制的程序规则来供给公共服务;她既没有追求利润的终极目标,又没有竞争造成的压力;既缺乏评价绩效高低的评价指标,更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私营部门的管理水平比公共部门要先进、优越得多,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录用私营部门的管理人员来“重塑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的组织设计不是以官僚组织为基础,不是以特殊利益集团的需要为基础,不是以政治家控制官僚的方便为基础,而必须以社会的需求、公民的导向为基础。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绩效化改革的理念基础。为了取得纳税人关心的绩效,按以下6条思路作了相应调整。
1、决策与执行分离,设立独立的执行机构
1988年,英国政府开始推行“改进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决策与执行分离,主要形式是政府核心部门制定政策,在部门内部设立独立的执行机构,承担具体政策执行和服务提供职能。执行局的首席执行官只对政府首脑或部长负责,在机构编制、人员录用标准和程序、工资级别和待遇、内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后果负有较大责任。首席执行官实行经理负责制,级别通常为副次官,3级公务员,竞争产生,四年一任。2002年英国的执行机构为127个,占全部公务员的78%,承担了75%的公共服务。这一改革被称为英国政府全面转换管理和责任机制的重大努力,标志着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的一个转折点”。它减轻了部长的工作负荷,使之集中精力于重大的政策问题,主要是确立目标并对绩效进行有效控制,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执行机构实践中所体现的新原则可概括如下:工作目标从规则为本到结果为本的转变;上下级部门从隶属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控制机制从投入、过程控制到结果控制的转变;权力运作从层级节制的传统集权模式到分权制度化的转变。由于英国执行局的成功运作,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3个国家纷纷效法。
2、放松政府内部规制,推行弹性化管理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对权力进行约束,因而管理统一性、标准化的程序手续方面的法律规章很多。它们包括人事、酬薪、预算、采购等方面的规制。但由于程序越讲越严,预前控制的内部规制越来越多,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政府无效率。1993年《戈尔报告》指出:一个将要溺死的人不再要求哪怕是一滴水了,然而我们却已经向身陷规制沼泽的官僚施加了更多的繁文缛节。例如,美国《联邦人事法》850页,推行此法条例1300页,联邦人事手册1万页。《联邦采购条例》1600页,外加必遵条例2900页。联邦政府1/3职员的工作是为另外2/3人员制定规则。[3]
因而,近年来,放松规制,建立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成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很多国家都废除了过多、过严的人事管理法律规章,赋予基层组织和每个公务员更多的自主权,变恶性的监督为良性的鞭策,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为典型的是美国,1993年9月11日,克林顿签署了12861号总统令,要求取消联邦政府内部规制1/2.取消了多达10000页的“联邦人事手册”,取消统一申请表格,简化分类体制和公务员管理的程序及手续。通过放松规制,节约投资成本40-60亿,常规成本20亿,公文汇报1180万工时,削减83%,行政简化每年为民众与企业节省280亿。[4]
3、公民运动
质量和顾客满意是21世纪公共管理的主题。然而,传统的公共制度是“机构驱使的政府”,旨在便利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而非顾客,且服务水平低劣。1993年美国戈尔报告在其第二章“顾客至上”中,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倾听顾客的声音———让顾客做出选择”。1993年9月11日,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设立顾客服务标准》的第12862号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部门制定顾客服务标准。1992年的梅杰政府发起“公民”运动,用的形式把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程序、违诺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此外,大力推行“一站商店”服务,力争公民在一个站点能办完需办的事情。到1996年,的全国性公民达42个。英国政府把公民作为“整个90年代政府政策的核心”。
公民运动体现了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满意为目标,依靠公民评价和公民监督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理念。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共有美国、比利时、法国、葡萄牙等15个国家推行了与英国公民运动类似的制度。1999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调查表明,公民对美国联邦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打68.6分,对私营部门提供的商业服务打71.9分,大大提高了公民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满意度。[5]
4、绩效管理
组织绩效是当代政府管理的核心价值。政府管理改革的绩效化取向,推动了以结果为基础的责任机制的探索。1993年美国颁布《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以国家立法形式推动政府绩效管理。1999年的布莱尔政府出台的《政府现代化白皮书》提出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高效率与高质量。2003年英国中央政府开始实施“全面绩效评估”。2004年9月在荷兰鹿特丹召开公共服务质量大会,预示着欧洲已经开始从过分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转向强调公共服务的质量。
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开始出现以绩效为基础的合同管理。绩效合同明确管理目标,绩效评估确定奖惩依据。因此,各国都在探索有效的评估机制来评估价组织的绩效。英国的雷纳评审、财务管理新方案和走向未来计划,强调以群体(小组或集体)为单位进行评估和奖惩,这样既可以提高整体行政质量和效率,又可增强团体协作意识。新西兰与美国一些州与地方政府探索绩效预算,对某些行政行为实行投入与产出挂钩的政策。传统等级工资制正在被绩效工资制所取代,如英国、韩国、丹麦、芬兰、荷兰、葡萄牙等国都建立了业绩工资制和灵活的工资结构。到90年代中期,美国有39个州实施了公共服务质量计划,29个州开展了政府部门绩效测评,28个州就公共服务向作为顾客的公众征求反馈意见。[6]
5、淡化职业化,强调专业化
政府机构的常设性和公务员的常任制是政府僵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内部管理改革主张在组织上建立临时性机构,在人事上搞短期的或临时的雇(聘)佣制,任务完成后即解雇(聘)。淡化职业化,强调专业化,寻求专业化与灵活性的统一。英国除核心司的部分高级官员还沿用委任外,其他公务员都实行契约聘用。美国常任制公务员由20世纪30年代的87.9%下降为目前的55.5%.1985年,美国新增临时雇员7000人,增加22.4%,总数达到42118人。1993年临时雇员达到15.7万人,占联邦全部雇员6%.丹麦聘任制雇员占雇员总数为80%,德国为70%,比利时为10%,韩国3%.就连一贯强调终身制的日本,也提出要在部分人员中实行聘任制设想。[7]目前,实行聘任制已成为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
6、行政管理向信息化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环境,既向西方政府提出了改革其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又为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政府信息化增强了政府采购作业的透明度;通过电子支付、电子文件交流,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便于民众获得政府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政府的目标、计划、意图可以让公众明了和理解,还可获得公众的反馈信息,以改进政府的工作,这就等于是让民众参与了政府的决策过程。美国政府近年来着力推行“电子政府”的政策,关闭了近2000处办公室,减少了24万工作人员,联邦政府的开支则减少了1180亿美元。
三、对我国政府内部管理改革的启示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不同,行政法治化程度不同,但都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尽管成熟程度不同),行政管理的发展有其一般的规律,权力的运作遵循着普遍适用的规则,官僚组织的弊病有着类似的根源。所以,既不能生搬硬套,又不能对发达国家迈向行政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选择视而不见。
1、正确认识当代西方政府内部管理绩效化改革的利弊得失
多数国家行政改革后,“花费更少,工作更好”,这一良好的社会愿望比较好地得以实现。但是,正如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对改革得以成功的环境的理解和对改革障碍的领会是同样重要的。以下两个问题是亟待人们思考和解决的:
(1)注入了重新评价和认识政府的新观念。民主的政府不仅要体现人民的意志,更主要的是要更好地、更经济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既强调质量又强调效率。公民不仅要求制约政治家,也要制约行政官僚。在它看来,公民不仅是作为纳税人而存在,公民也是消费者。公民既可以凭借其纳税人的义务而享有公民的权利,又可以作为消费者通过其选择权来使自己和公众的利益得以实现。这样,就在公共服务领域赋予公众以消费者主权,即给予公众以“用脚投票”的权利。当然,也存在公民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把公民当作市场上的普通顾客来看待,强调的重点是公民的经济角色、经济权利,不再是政治意义上的要素,因而公民个人的权利和法律地位大大降低。
(2)正确处理管理主义与政治责任感的关系。当代西方政府组织内部体制改革推崇管理主义理论,并给行政管理者较大的灵活性和决策权,官僚的决策作用明显被强化了,而政治家的决策作用被大大降低,这对于过去把决策视为政治领导特权的传统观念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政府官员又不愿放弃政治控制,仍希望公务员增强政治责任感,保持对政策的高度响应性和坚决执行。如果政治统治者抱着既想“吃蛋糕”又不想承受打破“鸡蛋”的痛苦,必定会很快在改革的道路上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
放松规制,建立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人们也不无担忧地认为如果没有公务员的觉悟和高尚的道德信念作基础,一些公共组织和个人在没有规制或放松规制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恣意而为,并给组织效能带来严重危害。在中国,规制领域仍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所以在削减规制和简化程序的同时,更要加强规制程序的严密性以及对服务提供者权力的监督。扩大聘任制公务员的范围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临时雇员可能会因为“临时”而缺乏献身精神,甚至会丧失道德准则和职业感,产生行政管理的短期行为。
2、积极推进我国政府组织效能建设
(1)探索建立法定机构。国外成立法定机构的做法对我们的政府组织体制改革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已有一些城市试点“综合执法”,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在我国探索成立法定机构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克服部门职能利益化的需要;是综合执法与理顺执法体制的需要;是管理性事业单位改革的一条现实选择;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一种现实选择。决策与执行适当分开,有助于政府突出功能优势,集中精力制定政策以及研究起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政令的统一与决策的公平,有利于解决法出多门的难题提高执行效率,有助于实现政府的精简、统一和效能,也有助于决策部门相对超脱地监督行政执行。
(2)既依法行政又适度规制缓和。我国目前远未达到西方国家法律、法规多如牛毛“合法不合情”的地步,还不是完备的法治社会,公民的规制意识也不强。因此,必须加快法治建设步伐,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但是,机械照搬法律规定和红头文件,僵化教条、不思进取的消极行为和官僚主义作风都是共同存在的。作为行政管制基本形式的审批、许可在我国不仅范围过宽,而且审批、许可程序繁琐、随意性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放松政府对企业特别是非国有制企业和市场以及个人生活方式不适当、不必要的事前管制,乃是我国行政改革的任务之一。
3、试行政府雇员制
西方这种淡化职业化,强调专业化的公务员改革方向值得我们注意。现阶段我国也需要增加对公务员的弹性管理、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吸引专门人才。因此,保持行政职位和行政岗位的公共性、开放性和流动性,留出一定比例的高级职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定期聘任专家学者或者企业经理任职,是有现实意义的。政府雇员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不占用政府行政编制,仅服务于政府某项工作或某一政府工作部门。吉林省政府已于2002年6月颁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率先在全国建立并实行政府雇员制度。长沙市今年将探索试行政府雇员制。2004年6月23日深圳市政府首次面向海外招聘政府雇员!通过改革,创造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有利于提高人民对干部队伍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性和效能性。
4、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活动的需要。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其次,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
5、强化政府绩效管理
绩效评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不仅涉及工作量,而且涉及产出结果的质及其实际影响。目前为了避免质的争议绩效评估多应用于公务员的管理职能领域,而非强调质的政策职能领域。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要建立多重评估体制,形成人民监督和上级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从而建立让老百姓高兴和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绩效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的含义在内。十五计划23项数字指标中20项为社会发展指标。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不能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gdp成了“一俊遮百丑”的硬指标。另外,效能建设一定要抓长效的监管机制,用制度来管理和规范办事程序。要普遍实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一个依法行政、廉洁勤政、高效行政、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效能政府。
[参考文献]
[1][4]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2][美]盖。彼得斯。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a].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c].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红琴(1969- ),女,河南平顶山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白林如(1957- ),男,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32-02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已不是“零起点”,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搞好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是现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计算机操作已非常熟练;有些学生还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在上机实验课中,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把精力放在玩游戏上面,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不用心学习,甚至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而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学习吃力,缺乏自信,没有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首先,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灌输,没有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时忽视了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其次,对学生实验的要求管理不严,包括实验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实验中的因材施教、实验结果的检查和考核等,学生上机实验时没有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个个任务,引出知识点,使学生明确目标,把繁琐的理论知识融入任务讲解,直接看到理论知识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随堂实训中,学生借助提供的实训素材,仿照教学任务,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学生在“学”任务;每章通过一个综合的任务,教师先讲解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参考综合任务,自选主题,从互联网上搜集素材,制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做”任务。将“教、学、做”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掌握实际工作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技巧,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面向实际应用,适应企事业需求,在企事业单位顶岗,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2.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理念。信息素养能力是新世纪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能力之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乃至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石,是将来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高职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即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技能是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学好本课程能促进信息素养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本课程知识技能的提高。在课程教学之初补充信息检索技术知识技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与课程知识技能教学做好准备;在每章学完之后,结合教学内容、新技术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提出信息检索任务,先由学生独立检索,然后小组讨论,一方面可使学生跟踪课程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重点章节学完之后提出综合实训和工学结合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仿照任务,自选主题,从互联网上搜集素材,进行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和表达,结合课程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学生提高了信息素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3.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环环相扣,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随堂实训时,学生借助课程网站上的实训素材,仿照教学任务操作练习,掌握本节课的实践技能;其次,每章学习结束后任课教师安排综合实训任务,要求学生自选主题,从互联网上搜集素材,仿照综合任务,运用本章的重要操作技能,制作作品,以达到每章知识的综合运用;最后,课程结束时,综合运用本课程中所学技能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实践训练之后,能够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能使用本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标。
4.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的运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起点高低不一,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不同类型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差异,给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性的分层方式。
对布置作业分层。作业可以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所有学生首先都做基本练习,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基本练习完成之后,再做拓展练习。
在辅导过程中分层。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后进生,多加辅导,让后进生不至于不会做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于中等生,一般稍作辅导就可完成作业。对于优等生,一般不用辅导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完成得比较早,可以再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对于优等生,也不至于作业完成之后没事做,而把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上,防止厌学情绪。这样就使学习目标具体化,使入学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会因基础差跟不上而消极、厌学,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至于使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放弃学习和提高。分层实践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实践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分层辅导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以证代考,考证促学。由于科技的发展,专业的细化程度加深,出现了各类资格证书。大学生们学习期间既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又要忙于各类取证考试以获得社会的认可。以证代考把考证过程融入教学当中,既激励学生求学兴趣又促进学校教改与市场需要接轨。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证考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等级考试要求深度融合,学生学习完课程后,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可以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别从教学和考试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任务驱动、分层教学、以证代考,并提出了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理念和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总结新的教学经验。只有经过不断的改革和不断的探究,才能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有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廷轩,高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Analysis for Reformation of“Basic of Computer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LI jun1 LIU Mingtang1 YU Guijun2 ZHANG Weijian1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China;Henan Admissions Office,Zhengzhou Henan,450011,China)
Abstract:"Basic of Computer Culture"a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s a introductory course water fo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computer knowledge.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is and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Basic of Computer Culture“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then propos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individualized, focusing on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programs to develop quality,”,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culture of teaching object,and discusses new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reform ideas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hierarch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exam mode, and so on.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Basic of Computer Culture Guiding ideology Teaching Reform
随着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在水利水电专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就在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上就显得日益重要。作为水利水电类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计算机文化基础》就成为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水利水电类专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水利水电类高校教育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计算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成为高校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尤其是水利水电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学生更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目的就是使水利水电类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水利水电类设计软件操作,从而提高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的水利水电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目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还是较差,有的已经阻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为水利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和一般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对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
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突出的特点,即具有水利水电行业的特色,偏实践性和专业化。水利水电特色,也就是有意要培养学生的水利水电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往水利水电类专业设计上用,为水利水电类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计算机文化基础;所谓实践性,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专业化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既要跨越多个学科,但更要和水利水电其他课程结合,因此,水利水电的的理性知识传授相对多一些。另外,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还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能应用到水利水电专业中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没有考虑授课对象,不具有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都没有考虑不同的授课对象,所授课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大一统。但是水利水电类教学在地域上和专业上存在差异较明显,这使得水利水电类高校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存在着对计算机常识和基本技能的一些差别,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如此复杂的水利水电类学生群体,更加大了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教学难度。
2.2 内容陈旧, 时代感不强
当前,水利水电类技术日新月异,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加速的变革性,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更新周期总是落后于技术的发展,从而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上。例如操作系统部分仍然在讲述Windows XP,而Windows XP已经被微软公司不再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而学生自己电脑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实际上很跟进当前流行的系统,像Windows7,甚至是Windows8系统等等。使用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代感不强,没有新技术的引入,必然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所学的课程不具有时代感,实践性和应用性不高,对该课程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3 方式单一,效率低下
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面临着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目前,水利水电类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理论授课虽全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但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的初级阶段,大多数时候仍然是被动的听、看,而且和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样,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和实践,远不能满足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的要求,不能实现个性化和专业化教学,更不能因材施教,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突出水利水电特色教育
首先在新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将学生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类是只具备少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同一类别的学生要分到同一个教学班。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第一类学生知识水平都要通过教学得到提高,同时加入水利水电类专业软件的教学,进行简单的软件编程和设计。第二类就先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加强试验和操作能力,使学生每次上机都有所突破。
3.2 加入水利水电基本知识,引入专业软件的操作练习
水利水电类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及时地加入水利水电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应用,适时地引入水利水电专业软件的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水利水电类专业知识教学内容,才能促进水利水电类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大文化基础实验课时比例,让学生练习操作水利水电类专业软件,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水利水电类高校也可以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课堂搬到计算机实验室里进行,让学生能边听讲边操作,这样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我校教师实际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为背景,通过实际的相关水利水电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能参与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项目和科研实践中,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对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就能更深入的掌握。同时也加强科研项目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重视科研工作从前期调研、规划、设计和后期的调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全过程。水利水电科研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将来学生实际参与科研项目做好了准备工作。
3.4 参加水利水电创新设计大赛,加强水利水电特色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探索方法根据知识内容设置若专题,鼓励学生多参加水利水电创新设计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竞赛和课外活动实践和学习,锻炼了水利水电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整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同时还提高了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了水利水电类《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提升了水利水电类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和实践水平。
3.5 改革考核方式
水利水电类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应该采取上机考试和基础知识纸质卷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上机考核的方式是水利水电类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考核方式变革的大势所趋,同时也要结合传统的基础知识考核。上机考核可在计算机上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题库,考试时系统自动产生试卷,学生上机操作,最后系统可自动判卷,这样也更为专业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
[关键词]粮企;财务改革;经济效益
一、粮企改革的目标
2004年,国务院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根据该文件,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企业战略性改组,形成合理的企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目标也是粮企财务管理改革的方向性指引。在这一改革目标的指引下,粮企的财务管理部门也需要从财务管理的方向,推动粮企的改革发展,提高粮企的经济效益,促进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企业改革的顺利前行。
二、粮企财务管理的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所以在我国,众多的粮企归属与国有企业的行列。长期以来,我国的粮企亏损现象严重,费用支出较大,经济效益非常的底下,比如甘肃省在1993年、1998年、2005年三次对粮食企业的财务挂账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整个省的政策性挂账竟然高达43亿元,同时众多的粮企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粮食存活年期较长等等。另外一个在全国粮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老旧的财务核算工具、记账方式,比如众多省市粮食局的会计报表长期以来依靠的是人工报送和汇总,这就跟不上社会技术的进步。
概括我国粮企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可以分析如下:(1)粮企财务人员本身落后的、陈旧的观念,众多的粮企财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将财务管理的工作滞留在核算补贴、资金、经费等一系列的微观会计操作上,忽略了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让粮企的发展缺乏宏观上的指引,不能够从战略上适应粮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总体需要,让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宏观预算性。(2)个别地区粮企的历史财务包袱仍然很严重,粮食企业的财政财务保障机制仍然还不健全。从冗杂的人员配置到长期的政策性挂账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粮企的财务负担,降低了粮企的运营和经营效率。(3)粮企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存在众多的缺陷性,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比如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审计制度的缺失,预算制度的不健全等等。(4)粮企财务管理的具体运作上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与会计主表相伴随的应上交及应弥补款项表、基本情况表、政策性补贴明细表、粮食企业主要指标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油情况表等附表,这些报表应成体系性,应定期的编制并上报,以供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会计账簿是另外一个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文件,会计账簿的数据要真实,会计账簿的编制要科学,要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的记载情形发生等等。
除了上述的诸多缺陷之外,我国的粮企在改革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比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账的认定、清算以及剥离工作,从而减轻企业的历史包袱: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的管理的加强和提高也为粮企的改革发挥了关键性、主导型的工作。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缺陷性的同时,相比于历史上的财务管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绩。尽管如此,面对着诸多的财务管理问题,粮企改革的进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提高和完善。
三、深化粮企财务管理改革,切实提高粮企经济效益
首先,加强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组织领导工作的绩效。粮企的管理阶层只有把财务管理作为促进粮企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把财务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扫程,常抓不懈,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快速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粮企的规模和运转速度也在逐步的加快,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粮企管理阶层的高度重视和充分把握有助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不受任何其他的部门的约束,及时发现粮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粮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快速提高和发展。提高粮企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意识,从而提高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加强粮企的财务预算管理,严格财务支出,扩大财务收入,提高粮企的经济效益。粮企要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开拓进取,积极谋求自身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在不违反政策和规定的情况下,积极拓展经济收入来源。要加强对支出的控制,支出的控制工作要从预算做起。粮企的财务预算要做到祥、细、严:“详”就是对于预算要具体到各项支出,支出的方向,支出的时间,支出的负责人,支出可能取得的效益;“细”就是预算工作的作出要对逐个项目进行审查,严把关,细化每项支出;“严”就是要对预算支出精打细算,做到月月汇报统计预算的使用状况,季季分析预算的实际效率,后予以调整预算计划,让粮企的财务支出达到效益最大化。
再次,加强粮企内部的审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尽可能的避免和杜绝财务漏洞的产生,从财务记录的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达到开源节流的目标。比如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加强对粮食的征购工作的重点调查,实行征购前的实际调研,征购过程中的严格把关和管理,征购结算的全面监督,并对这三方面的工作予以分离,避免和减少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再如粮企可以统购严格本公司的采购手续,规范采购程序,杜绝违法乱纪的采购行为,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杜塞采购漏洞,节约经费开支。总而言之,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地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予以开展工作,建设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把粮企内部的控制制度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和工程来开展,坚持理论与粮企自身独特的特点的相结合,构建协调的、有效的企业内控体系,事前预防,事后监督,监督审大项目的经营决策、执行监管,构筑完善的内控体系,防范和化解粮企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经营效益最大化。
最后,粮企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粮企的所有员工要转变以前的财务运作、财务管理、财务使用的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理念来经营本企业的运转,提高粮企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严格国家政策,实现组织的革新,转换原有的经营机制,发挥粮企在粮食行业市场上的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开放进度的加快,都要求粮食企业能够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在新的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为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切,需要一个重要的保证,那就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深化粮企财务管理的改革,提高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让这个“管家”把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粮企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71-03
一、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初衷及积极效应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普教看高考,职教看技能大赛”的局面。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展示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师生提供展示平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教发展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提升社会各界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技能大赛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特别是参赛学校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急功近利。使得大赛的公平公正受到严峻的考验,与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有一定的偏差,其效度令人质疑。
1. 技能大赛有“精英化”趋势,未能真正做得“全员参与”。通过优异的技能大赛成绩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且可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解决招生难。为此,部分学校狠抓技能大赛,为了夺得更多的金牌,关注极少数学生,把优质资源率先用于大赛,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训练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技能的培养。技能大赛未能带动全体或大多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成为了“锦标竞赛”、“精英竞赛”,丧失了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即享有教育资源均等和教育成果的均等,与 “教育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悖。
2. 技能大赛参赛项目设置不够健全。职业教育涉及专业多,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的支柱产业结构和经济状况不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各省参赛项目各有偏重。但是,近几年国家级技能大赛以加工制造类的竞赛项目较多,文科类偏少,而某些地区的学校由于本地专业所限,未能开设与省赛、国赛相同的竞赛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积极性。
3. 功利化思想导致部分专业削减。部分学校参赛就是为了得奖,最好是少量的投入获取大的回报。一旦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就会直接砍掉本校师生在该项目的参赛权,甚至连该专业的相关实训也被迫大幅度削减、直至停掉。譬如,某校数控车项目的赛事的投入,一年下来仅耗材就投入一二十万元。而大赛结果出来后,学校领导发现投入很大,不仅没有金奖,而且获奖层次还没有文科类竞赛项目的高,数控车项目的一年投入抵得上财经类若干年的投入。参加这样的项目不仅没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且还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同时地方政府对学校这类资金投入大的实训项目申报也提出质疑。不仅造成学校参赛项目的选择性弃赛,而且导致该专业的实训被迫中止。技能大赛不仅没有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使学生失去了应该有的实训机会。
4. 技能应赛式教育未能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技能大赛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对于支撑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及相关人文素养关注较少。很多职业院校为了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锻炼选手比赛中需要的操作技能,被迫放弃了相关理论的学习。这与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5. 信息不透明与“公关”使得比赛失去公平性和严肃性。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把技能大赛的奖牌数和名次作为考核学校的主要指标之一,导致一些学校不惜代价争取好的名次,再加上一些比赛项目信息公布时间较晚、不够透明,而这些信息又会对竞赛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部分学校绞尽脑汁地对大赛进行“公关”以获取更多大赛信息。特别是在一些主观性评判较强的项目上更易出现不正之风,给大赛的公平性和严肃性造成恶劣的影响,挫伤参赛师生的积极性,偏离了举办技能大赛的本意。
三、对技能大赛改革的思考
1. 依托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人人参赛机制。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中职系统”)全面覆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装备管理、师资管理等五个方面的信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实现学生信息的高度集中和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各校把学生的信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全部上传到中职系统并及时更新。为此,在原有中职系统开辟技能大赛专栏、依托中职系统开展和监督技能大赛,从而促进大赛的全民性、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人人都享有受教育和分享实训资源的权利,学校不能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其独特的性格,只抓参赛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其他学生的技能教学。应该借助中职系统开展技能大赛,实施人人参赛。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名册,督查各校每名学生参赛项目。
(2)比赛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技能比赛,第二部分拔高层次比赛,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机了解各校的技能水平,督促学校注重每一位学生技能培养。譬如,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国家级竞赛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教育部从各省中职系统中随机抽取各校申报或系统生成参加该项目的4名学生参加考查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研究赛,把学生的成绩记作“y1”,第二部分是各省自己挑选高技能学生参加展示赛,成绩记作“y2”。把成绩“y1、y2”按一定的权重进行总评,从而分析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在该省实施情况。由于参加研究赛的4名学生是从中职系统中随机抽取的,营造一种人人参赛的氛围,并促使每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关注所有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建立起人人参赛机制。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深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42-03
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了深化课程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的学校,若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必须具有完善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本研究尝试对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予以探索性研究。
一、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的意蕴
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机理,它的确定预示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理可循、有据可依。要考量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首先要明晰机制的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的释义,机制主要指的是一个机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机制指的是组成一个系统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深化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不同构成因素和条件相互作用,契合成为适宜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最优化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众所周知,任何活动的开展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目的,同时离不开行为主体、环境条件、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改革同样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在一定的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改革主体发出某种与以往教学活动相异的行为活动,才能表明教学改革深化机制发生作用,开始运作。据此,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指的是在所创设的适宜教学环境条件下,师生根据特定的教学改革信念,选取恰当的革新性教学方法以作为促进师生成长和发展内容的人类文化知识为依托,而进行的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中,教学改革目标是依据,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目标的行为只能是盲目的,教学改革深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实现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目标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的教学改革信念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动力。没有正确而科学的教学改革理念,教学改革难以维持,更罔顾改革的深化。适宜环境条件的创设是进行教学改革深化的保障。方式方法的革新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手段。教学主体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关键,没有主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只能是自在自为的,作为人为的教学改革,一旦呈现自为的表征,必然失去它自身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机制由教学主体、教学改革信念、方式方法和环境条件共同构成,他们彼此之间以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为中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藕合成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
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的实现路径
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是课堂教学改革得以维持和深化的运作原理,它的实现必须以课堂教学要素的最佳优化组合与互动为凭借,否则,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因难以实现而沦为空谈。
(一)课程改革目标是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的依据
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于革新课堂教学中与实现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的教学要素,使这些要素以促进和实现培养目标为旨归。诚然,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但是教学过程却把这种目标予以悬置,或与培养目标发生偏离,即智力的发展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成为重中之重,甚至知识的教学被当做学生智育的发展,把知识的灌输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以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价值作为教师从事教学的取向,从而使得我们的培养目标难以全面实现。这种教学偏离教育教学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教学没能始终以培养目标作为依据和根本落脚点。可见,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始终围绕着培养目标运转,从而使得教学的本体价值得以正确实现,其工具价值也会得以实现,毕竟工具价值的实现以其本体价值为前提。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目标为依据,把课程改革目标具体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的方向。
(二)教学改革信念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根本动力
所谓信念,指的是人对某件事情不可动摇的观点和看法,在人的行为中具有意志力的作用。教学改革信念,指的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改革所持有的确信的观点和看法。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思想。教学改革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完全的抛弃,是改变传统教学中与实现培养目标不相符和的部分,以使教学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教学中固有的传统和教学惯习往往具有根深蒂固的特点,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可见其不足和危害,但是要割除和改变很不容易,教师只有持有坚定的教学改革信念,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教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其次,表现为对有关教学的新观点的信念。这些新观念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看法、课程内容的态度、对教学方法的观点、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教学价值的把握等等。例如,对教学的认知,不再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凭借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结不单单是学生记住了多少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多少,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在心理、个性、情感等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促进了学生对生活和学习有新的看法,从认知主义角度来看,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所有这些关于教学和学习的观点成为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促使教师改变以往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观点,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信念的指导下,从事教学改革的行为才不会终止,因为新的教学信念给予教师从事教学改革以不懈的动力。
(三)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是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的明显标志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的不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支配着,由他们决定学生学什么,学生如何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检测,其理论假设在于学生是未成年人,未成年难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管理,需要老师的支配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其实,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不是在教育之外,而是在教育之内,并且主要存在于作为教育基本途径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成长的最重要方式。成长是学生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外在强加给学生的被动成长,外部的一切只是影响学生自我成长的因素,所以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决定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学生自己。由此,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换句话说,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是展开教学的依据,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不是教师强压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和学生以知识为凭借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掌握和习得的。因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表现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往是教学改革深化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以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为中心,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对学生发号施令,迫使学生接受知识。因为,只有在平等关系下,学生才能感觉自己是课堂主人,才能明白教学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更主要的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对自己的成长和学习起到的是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积极性,进行主动积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这种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关系换转才真正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实现,也才能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的关键。因为,不管是教学信念的秉持,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环境的创设等等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过程学生积极主动的成长和发展。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文化对话和交流才是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
(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设是教学改革深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为,它关系到教师以何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环境条件的改良包括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改良。良好的环境包括良好制度环境的保障、积极心理环境的营造、和适宜物理环境的改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为教师课堂改革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和依据,使得教师的改革没有后顾之忧;积极心理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教师自觉主动的原意进行教学改革的实施,毕竟积极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适宜的物理环境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改革锦上添花,使教师能够更好的获取进行教学改革的物质保障。教学条件往往指的是教学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地、教学工具等,其实教学条件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学设施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方法的选取和采用,毕竟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以一定的教学设施为基础的,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往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就会变得具有局限性。但是,教学的创新往往基于方法的更新,方法的更新能促进教学的变革,教学方法的革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意。因此,教学改革的深化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革新。
当然,在环境条件中,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的重要性远远超出物质环境,因为他们为教师从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安全条件,物理条件虽然能够影响教师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己动手进行教学工具的制造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总之,环境条件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便于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和深化。
三、结语
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机制是课堂教学改革得以展开和深化的根本,表征为教学主体在特定的教学改革信念的驱动下,充分利用和创设益于教学改革的环境条件,以课程改革目标为依据,在教学场中实现民主的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