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

第1篇: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前年10月,现有种植面积733公顷、养殖面积150公顷,吸纳社员86户。合作社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湘莲、莲藕种植和小龙虾等水产品养殖。

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相比,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整个组织架构、管理运营过程中,“统”字贯穿始终:统一播种、统一耕作、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因此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生产成本下降,社员增收。

高彭保家有5口人,但只有他一人在家种田。“8公顷稻谷,一个人怎么都弄不过来。请人割,1500元1公顷。”他说,“交给合作社,1050元1公顷。”在收割环节,合作社成立专门的机割队,全面负责社员水稻收割。从收割,到脱粒,再到装车,“一条龙”服务,省时省力还省钱。

按照传统惯例,水稻收割后需晾晒,而后才能卖出去。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都是小商小贩上门收购,压秤不说,有时还打白条。”高彭保说。

自从加入合作社,年年困扰高彭保的“卖谷愁”也迎刃而解。 在销售终端,合作社专门指定一家米厂负责收购社员稻谷,水稻脱粒装车后直接拉到米厂过磅。价格也有保障,50千克同等次稻谷,米厂均以高于市场价2.5元的价格收购。目前,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收割销售中稻600吨,最高收购价2.69元/千克。

成立1年多,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已获得初步成功,受到农民的欢迎。“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社员增收等等这些,归结起来是实现规模化种养殖,最终实现产业化。”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副理事邵玉叶介绍。她认为,合作社是一个平台、一根纽带,跳出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旧框框,可以把农民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第2篇: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43-2

庆元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仅25家,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4家,现已覆盖粮、菌、竹、果、茶、蔬、药、养殖等产业,总社员11637人,联结基地12.92万亩,带动农户5.7万户,注册资金10522万元。达到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80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8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2010年销售收入39649.92万元,盈余1913.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效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轻视财务管理

当前我县有部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盈利轻管理思想,有的合作社财务人员是兼职人员;有的合作社只有出纳没有会计;有的合作社甚至没有财务人员由理事长负责记录收入支出,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无法起到会计应有的核算和监督作用。

1.2 记账不规范

合作社存在记账科目运用不当、会计凭证不规范,有的合作社没有使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规定科目记账,用企业会计科目记账。合作社经营利润及上级拨款形成积累公积金只有总账科,大部分合作社没有建立财务制度和规范的会计账簿,只有内部收支流水账。外来的原始凭证和自制的原始凭证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会计资料,支出没有正式发票、白条入账普遍、缺少经办人审批人签字,绝大多数合作社不能结合自身业务的特殊性设置内部科目,不能准确恰当的反映合作社的经营状况。

1.3 成员账户管理混乱

没有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设置成员账户科目量化到社员,社员不了解自身权益增减变化情况。一些合作社连最基本的股权登记制度都没有,不发给社员股票权证,社员的利益从形式上得不到保障。

1.4 财务公开不到位

有些合作社财务收支情况长期不公开,有些作社年终不召开社员大会公布一年来的经营情况,社员对合作社的经营情况不了解。有些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没有经过社员(代表)大会批准,分与不分全由理事长一人说了算。

1.5 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合作社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大部份是只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进入工作,正规学校毕业从事合作社财务工作的人员很少,有的合作社为了减少支出,从社员中选取并不懂财务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不能准确反映合作社财务状况。

2 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

2.1 合作社重生产轻管理

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少管理经验和缺少管理人才,对合作社法律、法规、章程等学习不不够,管理上认识不到位,由于合作社性质决定他与其他企业不同,产品生产、管理、销售连结在一起,合作社主要重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把财务管理放在次要地位。

2.2 缺少财会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合作社发展较快,对财务人员需求较大,合作社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大部份是只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进入工作,正规学校毕业从事合作社财务工作的人员很少,合作社中有一部分财务人员是从事企业、商业会计兼职合作社会计,没有经过合作社财务制度培训和学习,用企业会计科目替代合作社会计科目,有的合作社为了减少支出,从社员中选取并不懂财务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2.3 成员账户管理混乱、盈余返还不符合法律规定

由于对合作社性质和经营方式不了解,对成员账户不重视,没有按照合作社律规定设立社员账户,合作社的盈亏情况没有直接反映到社员账户,社员不了解对自身权益增减变化。生产经营决策和盈余分配等重大事务由少数人说了算,一般成员没有发言权,社员行使基本表决权的机会被剥夺,可分配盈余返还标准和比率不符合法律规定,惠顾额返还低于60%的法律规定,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引发的矛盾而影响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

2.4 监督机构没有发挥作用

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是合作社财务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财务制度的要求,合作社没有按照章程操作,有些合作社年终不召开社员大会公布一年来的经营情况,社员对合作社的经营情况不了解。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造成合作社财务收支情况长期不公开。

3 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 ,确立财务管理在合作社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加强合作社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使合作社成员了解合作社法规、政策和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合作社整体素质。

3.2 加强对合作社财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建立合作社会计上岗培训制度,担任合作社会计必须经过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充分利用农经队伍的业务优势,从乡镇农经员中挑选事业心强、会钻研业务的人员组成合作社财务辅导员,与合作社开展一对一的业务指导,提高合作社财会人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3 落实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完善内部财务的控制制度,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化。

3.4 强化成员账户核算,提高社员监督意识

成员账户是合作社成员利益的载体,按照合作社律规定设立成员账户,成员账户应准确记载成员出资、成员公积金份额、形成财产的财政补助资金量化份额、捐赠财产量化份额、盈余返还金额,公积金份额。盈余分配等重大事务按照要一人一票进行表决,可分配盈余返还标准不得低于按交易额60%的法律规定。

3.5 依法推进规范化建设、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第3篇: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一)对合作社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是政府、烟草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缺乏对合作社的全面认识,欠缺合作社相关专业知识,理顺合作社、烟草部门、农经部门三者间的关系,建立一支指导、服务合作社发展的专业化、知识化队伍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是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广大烟农合作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合作社认识不到位,参与不积极,入社不主动。

(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越来越短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领头雁”越发难以物色。目前,大多数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在合作意识、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和营销理念等方面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要求。全市56家合作社的理事长、总经理共计79人中,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11.39%、没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占68.23%。

(三)设备配置数量有限

烟叶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烟农特别是种植大户迫切需要合作社为其及时提供育苗、机耕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但是合作社的农机具数量有限,农机具往往会连续性重负荷作业,易出现故障;加之合作社对农机具的调度不合理与维修不及时,导致农机具作业供需矛盾突出,烟农入社优越感受挫。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烟农专业合作社应坚持“集体决策,民主理财”的原则,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目前,郴州市部分烟农专业合作社出现成员个人账户管理不规范、交易量记录不齐全、财务收支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

(五)多元化经营风险大

虽然近年来烟农专业合作社在设施综合利用、多元化经营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但是资金、技术、市场问题仍然是制约合作社开展多元经营的三大瓶颈。首先是大多数合作社流动资金少,银行借贷利息高,社会融资渠道窄,导致合作社“缺钱用,但又难以借到钱”。其次是由于社员文化水平有限,对各种先进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加上技术“请不进来”,管理跟不上,导致合作社生产环节容易出问题。最后是由于多元化经营产品季节性强,流通环节成本高,加上社员经营经验不足,容易导致产品“走不出去”。受以上三个方面方面影响,合作社多元化经营风险较大。

二、郴州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一)加强宣传,转变烟农思想

一是广泛宣传。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横幅及专刊手册,采取张贴标语、发放资料、进村培训、入户讲解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合作社知识的普及。对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重要作用和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解决基层认识不够和烟农积极性低的问题,提高烟农加入、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把握重点。应着重向烟农宣讲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收入来源和盈利空间,引导烟农观念由传统闭塞向市场导向转变,思想由“等靠要”向“争着入”转变。合作社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如专业化服务价格制定时,需综合考虑用工工资、设备折旧及适当盈余,以用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及扩大再生产。

(二)健全制度,规范经营管理

一是规范机构管辖区域。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积极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一个基地单元组建一个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要求,为便于长期规范有效管理,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宜采取适度规模、因地制宜的原则,慎重考虑合作社的建设规模,建议以乡镇(站)为单位或以基地单元为单位建社和整合。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召开由全体社员参加的设立大会,制定规范的合作社章程,发展合格社员,通过社员民主选举,推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并明确其职责,真正实现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监督、群众监督。同时,合作社必须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且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其执行情况必须接受成员民主监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落实好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建立标准的成员个人账户,做好交易量记录和盈余分配。在整个合作社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烟草公司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指导,并加强监督,切实保障烟农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加强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指导机制。各产烟区相关部门要连起手来,组建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指导队伍,负责指导合作社建设、培训管理人员和专业服务队员;必要时,可将该项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目标考核中,推动指导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是丰富培训方式。要从烟农辅导员、村组干部、在外经商返乡人员、退休干部、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中,广泛吸纳精通管理、熟悉业务同时热衷于合作社建设发展的优秀人才,壮大合作社“智囊团”。要采取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打造合作社管理能人。

(四)加强扶持,增强发展后劲

各产烟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出台相应的综合配套扶持政策。一是完善烟基建设,配套必要的可经营性资产;合理设置烟农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二是设立发展基金,即从当年实现的烟叶税收中提取1%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贷款贴息、示范奖励、技术培训等;三是拨付烟基管护资金,每年提取烟叶税收的0.5%-2%作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管护资金,用于烟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四是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辅导员制度,鼓励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担任辅导员,实现“一社一大学生”;五是在经营贷款、土地流转、税收减免、风险保障、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烟叶烘烤用电保障及电价优惠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优惠政策。

(五)多方支持,化解多元经营瓶颈

第4篇: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l茸理机构不健全。我国相当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小、成员少、业务运作比较简单。因此,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没有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置会计出纳岗位。多数是委托村委会会计作账,或临时聘请其它人员结算账目,以作“流水账”为主,应付了事。有的出纳人员由会计、出纳一人担任,有的出纳员由董事担任。

2内控制度不完善。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有的只根据自己业务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一部分,而且内容比较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措施,没有具体量化定量指标和定『生指标,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3.民主理财意识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种植、养殖能手或农民经纪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集事权、财权、物权于一身,权力过大,主观意识强,财务预算缺乏科学l生,财务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没有理财意识。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l会计核算基础差。主要体现在“四不规范”上:原始凭证不规范。很多原始单据都是以自条抵账,没有标准的税务发票,报销审批手续不全,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不具全;记账凭证不规范。没有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制单,有的凭证内容不完整;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核算不全面、不真实、不能完整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管理不规范。白条充账较多,甚至出现其它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严重。

2威本核算不规范。在生产、销售、存货以及投资方面,没有严格按依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压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发生很多假账、坏账、呆账,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有的合作社对盈余分配中的盈余返还、股息分红以及股息比例规定不明确,随意性较大。

3档案资料不完整。财务会计资料收集不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均没有及时按规定进行整理、装订、归档,也没设置档案室和档案柜。财务会计资料遗失严重,资料不完整。

(三)资金营运能力差

l资产管理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财务人员对财物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没有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有的对资产清查结果,如盘亏、损失、报废和存货等,也没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处理,“账物不符”现象比较严重。

2.融资渠道较单一。由于有的合作社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能获得信贷支持的合作社比较少,个别得到农村信用社贷款,但贷款金额少,不能满足合作社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内部融资比较困难,合作社人员少、困难户多、收入较低,资金投入有限,内部融资不现实。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大,每年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都安排一定量资金支持合作社作为专项资金,但数量有限,并且多数是支持重点合作社。

3投资效果不明显。很多合作社投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外投资。不会运用资金和实物进行有效的对外投资,有的合作社虽然用资金入股形式投资,但投资效果不显著,效益较低。同时,没有考虑投资风险,造成资金回收困难,资产流失严重,有的甚至出现资不抵债。

(四)审计监督形式化

l内审监督缺失。合作社往往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有的虽然设置内部审计,执行监事或监事会对财务内审不力,很少开展审计检查工作。有的没有按规定操作,走形式主义,形同虚设。多数没有对实质性业务进行审查,没有将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或比较简单化,没有将会计信息向成员公布或公开,接受成员监督。

2.财政监督不力。财政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监督检查,造成有的合作社把财政补贴资金挪作它用。各级农经部门对经济活动发生监督不力。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未发挥指导和监督应有作用。

(五)财务人员素质低

l会计核算能力差。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叉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学过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不懂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财务分析能力比较差。职业素质不高,对国家财经政策理解能力低,没有掌握财务制度和财政税收政策。由于很多财务人员是临时聘用来处理账务,或是村委会会计,因此,很多会计、出纳都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2电算化操作能力差。由于农村的条件限制,会计电算化硬件设施及信息网络设施落后,未实现电脑操作财务工作。财务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加上很多财务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瞳得电脑操作,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设立财务机构,完善财务制度

I设立财务管理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财务工作管理,设立财务管理职能部门,设置会计、出纳和保管岗位,会计可根据业务需要安排l一2名会计,规模小、业务简单的合作社可以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记账机构记账、核算,会计业务。出纳要安排专职人员担任,不能由监事会成员或董事长兼任,实物保管要由熟识业务的人员担任。做到财务人员要持证上岗,特别是会计、出纳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资格证,才能从事财务工作。

2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制度是规范财务人员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在经营服务管理方面,必须加强财务经济活动各项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内容,量化具体指标,易于财务人员操作。如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存货、固定资产、借款、应收账款以及对外投资等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预算机制方面。做好预算编制,按预算安排各项资金及费用,同时,要做好财务决算工作,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3.增强民主理财意识。对合作社年度预算、决算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公示,让成员了解资金营运和财务情况,接受社员监督,保护社员的知情权、咨询权、质询权,增强工作透明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要实行民主讨论、集体决定。对外投资项目以及对重大经营项目投产,必须对项目做出评价、论证、风险、收益和效果等方面研究,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叉如合作社的大额资金支出必须经理事会讨论,集体决定,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陆,防范风险。

(二)规范会计行为,强化成本核算

l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财务人员要按《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噻的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原始凭证取得必须具备的票面要素,填写准确,才能制单。记账凭证要准确按项目填写,具备各项要素,会计、出纳、经办人、审批人以及事项摘要都要齐全;健全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国家扶持资金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等,账簿记录要清楚明了,做到“四相符”,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2.强化经营成本核算。从经营活动业务来看,合作社经营服务业务主要有四类:一是生产『生的,如种植业、养殖业;二是服务性的,包括提供技术服务和生产设备;三是流通领域的,主要从事农产品的采购、加工、储藏、销售、供应生产资料等;四是对外投资的,要做好投入资金、实物以及融资等环节工作,加强对投资收益的控制,对外投资获取的利息、股利以及其他收益,要作会计核算业务,不准设置账外账。

3加强财政补贴核算。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扶持合作社发展,给予财政资金和补贴资金支持,同时,合作社也存在不同程度地接受他人捐赠资金,这些资金必须按规定进行核算,专款专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固定资产、农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接受他人捐赠、用途不受限制或已按约定使用的资产计入专项基金。接受国家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人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成员,计入社员账户。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营运

l融资渠道。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耍完善合作社融资的外部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筹资渠道。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农业银行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村基本建设贷款业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贷款倾斜,提供资金支持,扶持合作社发展;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虽然作为商业性质的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作为农业和农村银行,要积极为农民及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合作社经营资金需求;鼓励开放农村资金市场,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充分利用农村的社会资本,加强融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2注重投资。投资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经营方式。合作社要重视对内对外投资两种方式的运作。一方面,充分运用资金,为合作社创造经济效益,在经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确定备类资产比例,满足合作社经营周转资金需求的同时,根据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可适当安排小额对外投资,拓展对外投资业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成员内部投资,大力发展股份制,增加成员收益。

3盈余分配。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股利分红和股息支付。合作社收益分配是成员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章程或成员大会决议,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作为可分配盈余,返还或分配给成员。具体操作办法是按规定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分配不少于可分配盈余的6O%,返还后的部分按成员出资额和成员公积金份额以及财政补贴资金与按受社会捐赠资产,确定向成员分配,平均量化到社员账户上,作为威员收益。

(四)加强内部审计,强化财政监督

1内部财务审计。内审是财务监督的主要手段,有利于经常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按自身的特点开展内审,对于设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的,执行董事要对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将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对于没设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的,委托审计机构对财务状况进行审计“I。内部审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备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或账务处理不当或财务手续不完备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财务部门要定期公开经营财务状况,并对社员提出质疑问题,给予问答,必要时要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供成员查阅,接受社员监督。此外,要积极督促检查盈余分配方案,确保成员经济收入落实。

2.农经部门指导。乡镇和县级农经部门要加强合作社财务审查和指导,督促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填写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撰写说明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审查监督合作社做好财务会计项目的修正和调整,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财政部门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基层合作社,了解财务会计工作,加强监督调查。一方面督促财政直接补贴资金的落实。另一方面,检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推进会计职能实现。对于一些示范性合作社获得各级财政奖励资金的,要加强奖励项目的日常使用情况审计,加大督促力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并保证资金分配落实到每个社员账上。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1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一个优秀财务人员,不仅能做好会计核算,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或组织科学分析经济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财务资料和建议。因此,除个别规模特别小的合作社委托记账核算外,一般都要设置财务岗位,配备财务人员。招聘财务人员可以招收农业院校大学应届毕业生,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

2提高业务素质。财政和农经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职业道德素质。组织合作社财务人员培训,学习《会计法》、(预算法)(合作社法)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执行财经政策水平和能力;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知识学习。举办培训班,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能力,学会处理账务。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提高学历层次。选送人员到高等农业院校学习,培养农村农业经济专门管理人才;四是财政部门和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为合作社财务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合作社建账,组织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供考证和评职称条件;五是加强经验交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外地考察,加强相互交流,交流工作经验。同时,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论坛,研究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第5篇: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问题;效益;对策

宁国市是安徽省第一被批列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2007年,宁国市将农村金融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机构[1]。在宁国市由农委组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宁国市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筹备方案》,按照“调查论证,筛选试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的思路,坚持“低门槛、严监管”,选择一个乡镇和一个行政村作为试点,组建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2]。

1试点基本情况

1.1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

(1)运作模式。对城郊失地农民开展资金互助,引导和扶持农民再创业、再发展。以城郊南山办事处行政村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失地农民为主体,利用村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手中闲余资金优势,让失地之初无所适从的农民,通过互助、合作,选择投资现代农业、开办小企业、运输和经商等途径再创业发家致富。

(2)组织形式。“三会制度”即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3)运行情况。互助社位于宁国市城关滨河路7号,由南山办事处双龙村村民发起,2007年11月8日挂牌试运营,拟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业务范围是在南山办事处行政区域范围内互助社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每股设置为200元,社员入股为200元的整倍数。共吸纳农民、农村小企业等入股社员279人,入股资金276.68万元。现有工作人员9人,平均年龄29岁,大专以上3人,中专6人。试运营以来,共接受农民咨询约6万余人次,印发资料1.3万余份,走访农户7万余户,累计互助借款369.3万元,其中种植、养殖业互助借款138万元,占总互助借款37.4%,个体经商户互助借款140万元,占37.9%,农村小企业借款87万元,占23.6%,助学借款4.3万元,占1.1%,借款方式均以社员之间互助联保方式借款,实行分期借款,不垒大户,做到“借前调查、借时审查、借后检查”,有效地降低借款风险,确保资金按约定期限收回。

(4)互助案例。杨山村一失地农民倪厚生,自家的逾0.2 hm2土地征用后,不知如何选择从业去向。通过互助社对其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建议该农民发展养殖业,并及时帮助联系市畜牧局,通过为该农户提供养猪技术资料,带领参观学习有经验的养殖业发展示范户,并给予3万元资金支持。2008年,该农民通过养猪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在互助社的借款也按期归还;独山村一家密封件厂在开办初期,由于缺乏资金面临困境,互助社业务员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在管理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企业很快渡过难关。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资金互助社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许多失地农民手中的闲余资金不仅可放心地放在互助社,而且还享受年终盈余分红,社员在发展生产和经商活动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可通过互助社及时解决,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当地农民称互助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和“农民理财的好帮手”。

1.2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

(1)运作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以合作社为依托,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合作社发展,帮助社员发展中药材生产,进一步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2)组织形式。“三会制度”即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自我约束和防范风险机制。

(3)运行情况。该互助社位于宁国市甲路镇庄村村,撤乡并镇区划调整后,原庄村乡改制为现在的庄村村,原庄村信用社一并撤销,当地几乎成金融服务盲区。该村有36个村民组,1 400户,4 000余人,有中小企业20多家和农特产品经营大户100多个,盛产莹灰石、山核桃、笋干等,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多数成员和核心基地都设在该村。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成员175人,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合作社发展,为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合作社社员发展中药材增加收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2007年11月18日由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联合甲路镇庄村村20名村民发起,组建宁国市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互助社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的运作模式,由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当地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拟注册资本50万元,每股设置为100元,社员认购股份为100元整倍数,不超过总股金的10%。主要业务范围是在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员内部及甲路镇庄村村内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办理社员存款、借款和结算业务。

目前,互助社入股社员495户,吸纳股金387.5万元,其中普通股85万元,优先股284.1万元,流动股16.6万元,互助借款余额347万元,惠及农民500余户。互助社试运行以来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当地农民和合作社成员的存借款资金需求提供便捷的服务,深受老百姓欢迎,有广泛的“草根”效益。

(4)互助案例。2008年初,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某社员,发展山核桃生产并采用林间套种药材“宁前胡”1.33 hm2,因资金短缺,向互助社提出借款申请,经调查核实后,同意其以社员联保方式,只用5 d时间就在互助社办好了3万元借款手续,及时购买了山核桃苗木、农用物资等生产资料。现在种植的山核桃长势喜人,在林下套种的药材“宁前胡”已收益,仅此一项收入就达3万元/hm2,借款也按期归还。另有一社员,2009年准备筹资兴办竹笋合作社时,一直苦于资金短缺,互助社在了解情况后,及时派人实地考查,经互助社理事会集体研究同意后,以其厂房抵押借款10万元,加工车间按期建成投产,该社员创办的百兴青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0多人,带动100多户农民致富。互助社内便捷的借款手续和资金的及时到位让农民深深感到加入互助社带来的好处。两年多来,互助社累计向社员互助借款800多万元,社员不仅在发展生产中得到互助社的帮助和扶持,而且年终参与互助社收益分配。互助社在这个偏远的乡村深深扎下了根。

2互助社效益分析

2.1资金互助贴近农民

资金互助借款行为只发生在大家彼此熟悉的社区范围内。一方面,贷款人对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还款能力、道德品质和信誉诚信度都有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违约或失信的损失不仅影响当事人以及与其相关其他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和质量,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后代,往往受到众人的谴责,具有广泛社会约束力。如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互助借款800余万元,未发生不良借款现象,仅有2笔借款办理延期还款手续。这种以草根组织形式存在的资金互助社,把小额借贷送进千家万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2运行机制安全有效

首先,互助社的运行模式均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组织机构健全,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互助、广泛参与、监事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其次,在借款业务开展方面,制定业务员互助借款操作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制及经营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实行钱账分管、账款交叉复核、审借分离及印证分管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可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业务操作风险的发生。

2.3办事公开,机构廉洁

由于互助社建立有效的社员监督体系,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收益分配方案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执行。理事会实行民主决策制,重大事项须经集体研究,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如天目山资金互助社单笔互助借款2万元以上须经理事会集体研究审批。老百姓需求资金只要符合借款条件,手续齐全即可办理。

2.4互助借款方式实用

互助社以社员风险共担为基础,借款在入股资金10倍以内,采用“股金担保、社员联保与信用借款相结合”、“约期收款”等比较灵活的借款管理办法。如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分期借款,不垒大户,坚持“三查”制度,充分发挥社员互助、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借款风险,确保资金按约定期限收回。

2.5社员权益得到保护

互助社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为每个社员建立个人账户,记载入股金额、互助交易事项、提取的公积金按比例量化的金额和盈余分红。每个社员的产权明晰,保护了社员的基本权益。对有小额借款需求的当地农村小企业,可以通过入股取得互助社股权,参与互助社监督管理,享有互助社提供的小额互助借款服务。如南山办事处2家小企业加入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后,互助社多次以最便捷的手续及时帮助企业缓解遇到临时性资金周转款困难问题。

3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自身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迫切需要身份合法化,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发展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有广泛的“草根效益”,农民需要,且在“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宁国市组建的2家互助社一直未得到金融准入许可,没有合法的身份,无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账户;二是老百姓对党在农村的金融政策知之甚少,对新形势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还有距离,持“等、观、望”态度,互助资金不足,经营规模不大,使发展受制约;三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四是互助社在没有金融准入的情况下,暂由农委负责牵头、主管,业务指导力量不足,监管手段、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缺失,对其资金经营的安全防范措施,贷款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监管存在“空白”。

4发展对策

4.1互助社的定位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互质和较小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其仅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一种补充形式。互助社应该在银监部门指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乡镇或村行政区域范围内应以血缘、地缘、业务缘为纽带,其性质应该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完全互经济合作组织,即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民间组织[3]。政府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大力支持互助社的发展,帮助指导和规范其运行[4]。

4.2发展思路和方式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调查论证,筛选试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的思路,坚持“低门槛、严监管”。一是采取财政支持与农民入股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二是采取政策性银行贷款、财政贴息与农民入股相结合发展资金互助社;三是通过规范民间借贷组织使其转变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四是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五是围绕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组建资金互助社,促进产业发展升级。

4.3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开展互助社试点工作的地方应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指导服务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日工作,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4.4加强互助社自身管理

在目前农村金融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互助社内部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内控机制[5],坚持审慎经营,规避风险,自觉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扎实为“三农”开展服务,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4.5制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

互助社的经营规模不大,服务的对象是“三农”,服务主体和收益主体均是农民。因此,在发展初期,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制定扶持政策。一是银行业机构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净额的若干倍数进行授信,给予互助社内部社员的担保权利,向其他商业银行的社员融资;二是引导支农商业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探索批发经营与零售服务的合作办法,建立互惠机制,开展试点;三是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以争取政策支持;四是将农业开发资金、贴息贷款、新农村建设无偿扶持资金通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落实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跑、冒、抵、漏,同时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6]。

4.6加强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层的培训

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互助社管理层和业务人员的针对性业务培训,帮助农民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精神,找到适合农民自身特点的互助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帮助互助社建立完备的章程,逐步完善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促进互助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和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农村资金互助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2):55.

[2] 李威.农村资金互助社起步期的行与思[J].中国合作经济,2009(12):29-32.

[3] 康蓉英.关于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研究[J].理论导刊,2008(12):67-69.

[4] 段飞.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