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

第1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人事档案 问题 对策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状况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开拓人才信息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重要凭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档案内容包括:中学信息、学生登记表、军训登记表、高考报名表、在校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党(团)材料、大学期间在校表现、体检表、报到证等。

1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分析及其消极影响

据调查,对档案无所谓的大部分是自谋职业者,跳槽频繁的他们认为,商业社会中,用人单位不会太重视你的档案,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只要有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用人单位是不会管你档案到底怎么样的。

据广州市人才中心负责人介绍,人事档案之所以由昔日的“香饽饽”,变化成为今天众多毕业生眼中的“鸡肋”,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的作用在淡化。在过去,档案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工具。现在,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档案作用的弱化,一方面促进了人才流动,同时,也导致了个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由于档案转递手续繁杂而不再理会个人人事档案。按照规定,代管档案是收费的有偿服务。不理会人事档案者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就是,在人才市场存放要产生费用。

有关专家介绍,如果一个人遗弃自己的个人档案,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第一,影响个人利益。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第二,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第三,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有的毕业生自大学毕业后,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又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第四,导致留学人员保险断档。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但当许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荣归故里、大展宏图之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自己无意间做了几年“无业人员”,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第五,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可获得干部身份。然而,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将档案存进街道,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2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毕业生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作用低了”,另一些就业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非公有制单位的毕业生,更是“遗忘”了自己的档案,怀着一种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欠缺认识,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2)档案管理不规范。管档部门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另外管档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按学校或接收时间不同在原档案袋上直接编号,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更谈不上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了。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档案管理人员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在用新方法、新技术管理档案方面还缺乏新思路。作为当代档案职业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传统技能,还要具有信息技能。特别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准确快捷服务。

3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规范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强化对毕业生的档案观念教育。高校必须对学生人事档案的价值重新定位,重视学生人事档案的建档质量,加强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将毕业生档案送达学生就业单位,暂未就业的要及时向相关人才服务机构送达,杜绝随意搁置。各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档案意识教育,树立起重视个人档案、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2)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其次,要应用现代技术。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目前,计算机已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档案管理方面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

(3)采取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指在档案管理的生命周期内,注重管理活动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体现全程与全方位的管理思想,强调管理过程的延续性和科学性,结合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辅助现有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档案信息的挖掘与更新,从而使管理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即在“收、管、用”的过程中合理灵活的运用动态管理模式,以期达到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4)加大人事工作力度,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实行,毕业生择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种情况,应加大为广大毕业生实行人事的力度,使人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一是人事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继续做好“个人”的基础上,积极向各高校联系,宣传人事政策,并制定对毕业生实行人事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二是人事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转正定级、落户手续、养老保险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人事人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良生.档案管理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第2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策与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和用人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国家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入,打破了人才由国家培养,统一分配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机构、档案内容、转递渠道、管理方法、开发利用、重视程度等各方面出现了很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出现了随意涂改档案内容、档案自我管理、由于企业破产造成档案丢失、企业员工不能办理退休、因为档案内容不全不能够办理社会保险缴纳、转移等诸多问题,大大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合理流动。近期,就进入我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了座谈交流会、书面统计和实地调查形式,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1我市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政治表现、学习成绩、个人特长、身体状况以及在校奖惩情况等综合记录,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挑选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市人力资源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东营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和东营市人才服务中心是专门负责我市生源毕业生和来我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门机构。主要服务范围是学生报道、档案转递、就业协议签订、就业培训、创业扶持、三支一扶考试、职业介绍、社会保险缴纳等一系列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009年,我市接收高校毕业生共计有12108人,登记就业10590人,未就业1518人,就业率达到87.5%。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不统一

我市现管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部门大致有五类机构:一是考取了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用人单位上级行政部门进行管理。二是未就业或到非公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管理;三是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四是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国家企业或国有控服企业,例如:国有四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电力部门等。五是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原因,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档案目前还存放在原学校、学生个人手中或非公企业人力资源部。

(2)转递渠道不规范

现在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大部分由学校直接寄往学生毕业前所签约单位所在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构,然后再由毕业生就业机构根据高校毕业生毕业生所签约单位所在市县区将其人事档案转递至所在市县区人才服务机构。有的高校为了就业率,直接将学生档案寄往学生所签约用工单位。过了几个月这个学生要求到其它企业工作时,企业把档案扣住,造成严重混乱。有一部分在学生毕业前将档案让学生自带回家。有一部分学生档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滞留在原就读学校。

(3)档案内容更新不及时、内容简单、档案内容与档案相对人不统一,个别有不真实的档案材料。笔者在整理档案过程中,发现同是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有的有毕业设计书(论文)和学位认定书,有的档案没有这类材料。有的一份人事档案里面有两名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材料。还有的内容十分单一,就三五张纸,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特别是高职类或技工类学校毕业生的档案内容,很不完善。转入人才服务机构的学生档案,后续档案材料不全面,无法依据档案材料为其出具社会化证明材料。

(4)学生的档案意识不强,认为“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毕业十几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儿,也不知道评职称、缴保险、考资格证等各项社会化人才服务项目,结果耽误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3对策建议

(1)统一管理机构,从制度上避免高校毕业生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分布在在非公有制企业,属流动人员范畴。人发【1996】118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此《规定》的颁布明确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机构就是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其他任何机构不得擅自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这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下一步工作中必须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职能,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与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工作衔接,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统一转递渠道,从源头上杜绝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混乱的局面。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或未就业都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注册个人信息后,才能够离开学校。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学生网上注册时,提前告知学生将其人事档案转递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或户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其他任何机构不得接收学生档案。然后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再根据实际情况再细分到县区人才服务机构。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找档案,档案找不到当事人的情况。学生毕业后,用到人事档案时,会自觉到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来完善、查询、利用自己的人事档案,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

(3)提高档案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发挥档案价值。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准确、齐全、完整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历史全面地记载着毕业生的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等信息,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依据。所以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的将学生本人的各类档案材料归档。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学生在校期间的荣誉、参加社会活动的证明、毕业论文设计等等,为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参考。人才服务机构也应该适应新形势发展,就需要对人事档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不仅要继续保留传统和共性的反映个人年龄、经历、社会关系等内容,更要突出创建反映个人专长、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个性化的内容。创建能力档案,重点记载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

第3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人事档案内容失真、材料不全、管理政出多门、档案利用范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就必须采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等措施。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生命,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每次填写时也往往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给材料的归档造成麻烦,尤其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名字,如:建平,建红等,更是容易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档案中的考核鉴定材料大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成绩,没有差错。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干部职工在填写材料时没有实事求是,只看重自身的利益,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写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则随意性较大。人事档案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任其一错再错,致使人事档案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

(二)人事档案材料不全一些本该有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没有,一些本该有的学历、职称、工资材料也不全。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像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类似的表格已填过不少了,自己近年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填也罢。有的人在填写表格时能省则省,履历表中学习简历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填,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都没有。还有一些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一旦落在个人手中,他们就紧紧地放在自己身边,认为这样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二是分管人事的部门没有将材料及时收集归档。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于是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仅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内容不全,更严重的是当有同志调离时也没将归档的材料放入其个人档案中。

(三)人事档案管理政出多门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旧体制,但又有突破旧体制的趋势。人事档案总体上是单位、部门管理,分别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是传统“档随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缚人才流动的障碍之一,又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专毕业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上,个别部门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四)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人事档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档案工作的目的。从我国人事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人事档案强调保密性,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小,利用频率低。按照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最多的主要是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成为吸纳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而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中专毕业生要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而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又加快了人才流动的频率。显然,传统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化中介组织甚至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的利用频率应当适应人才流动的频率,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才能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才能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当作一种资源。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人事资源。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员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人事档案的性质决定了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是非常必要的。遵循《收集制度》,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明确收集的范围和要求,让制度使人事档案内容充实,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遵循《鉴别归档制度》,明确鉴别的内容和归档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有效的鉴别,及时存真去假、查漏补缺;遵循《保管保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延长使用的寿命;遵循《查阅制度》,明确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重质量,抓管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以制度来维护管理,以管理来保证质量,切切实实做好管理工作,让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四)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人档合一”的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改革思路,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它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重新上收归政府所有,成立政府所属的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除公务员身份的人事档案仍由党委组织部门管理外,企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改制破产的企事业单位置换身份后的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由政府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应设立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在建立档案管理相应设施和提供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从初始设置的“以档养档、适当收费”逐步过渡到由公共财政全额提供经费,从而以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为基础,逐步建立为社会公信力强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陈小薇.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初探[J].就业与保障,2006(2).

[2]吕春影.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蹼阳职业技学学报,2004(11).

第4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工作实绩、政治思想等内容。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加以改善,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

一、我市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利用目的转移,利用率的下降。一是档案功能的弱化。以往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学习、工作经历、考核奖惩、思想政治状况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帮助确定干部身份、代缴养老保险、保留连续工龄、转正定级、调整档案工资等。而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情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温州市已打破干部身份这一说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代缴,企业工资实行灵活制,不再完全依据档案情况等。二是以个人为主导致的档案动态更新慢,少。数据库显示,2013年温州市生源的毕业生为41600人,但是全市毕业生到档数为27156个,前来办理有单位的有15760人,个人未就业的为1319人。主要是有的学生的档案滞留在毕业院校,有的转到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的转给用人单位。三是档案保管收费机制引发的弃档。现在温州市本级的档案保管还是有偿机制,对于需办理人事手续和档案更新要按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档案保管费。因此,人才服务机构出现了人档分离的现象,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日益剧增的压力。

(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悉,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差。一是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很多人才服务机构或者单位缺乏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临时聘用的,有些是行政或人事部门人员兼职,并且没有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以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够。二是人事档案长期得不到整理,最常见的是一个人的材料一个文件袋,有归档材料时往里一装,根本做不到“归档齐全完整、鉴别认真、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要求。有的单位组织不相关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有的甚至整理自己或亲属的档案,严重存在零乱无序、档案泄密和材料丢失等问题。

(三)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被普遍采用,但在我市一些先进技术手段还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人才服务机构和一些有人事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仅收集整理材料,只立足于管理,对现代化、信息化很少涉及。对需要政审的人事档案,用人单位还需到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手工调阅,基本没有实现无纸化、网络化阅档。

(四)硬件设施差。对于档案室管理必备的条件落实差,个别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设备不配套等现象,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以及档案的完整性。

二、对我市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在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上,应从形式上由完全被动变成部分主动服务,从内容上由单一狭窄变为丰富全面。一是不仅人事组织部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和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人事档案管理方针、政策、法规,而且还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自觉遵守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要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利用效率,就需要对人事档案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通过网络查阅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三是我省将在2016年1月1日起对人事档案实行无偿保管,有关经费纳入财政经费管理,以此推进流动人员档案规范管理。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对档案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档案人员素质和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尤其是人才服务机构,作为人事档案管理集中地,更应注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一方面要提高对政策法规、信息管理,业务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做到档案管理专业化。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是一项政治工作,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三)改革陈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要加速领导观念的转变、配备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增添必备的管理设备、并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对人事档案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管理,使其更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2013年底我省已经提出对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实行“软件统一、分级存储、安全诚信、共享使用”,由省里统一组织开发“浙江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影像信息并存的信息管理系统。各市县统筹规划、分步推进,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建立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

第5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关键词 新形势 人事档案 开展 改革

人事档案,是由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构成的档案,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逐渐的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之所以这样,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首先,电子信息的冲击。在网络时代以前,用人要验证求职者手中的毕业证是否真实有效,则必须查看其个人档案或到对方毕业学校核实,而如今,只需要一台连接上网络的电脑和一个会基本操作计算机的人即可,登陆上教育部网站,输入毕业证编号,立即可知道结果,同样道理,要查看一个人的资信问题,也只需要将身份证号提供给银行相关部门即可,用人单位甚至可以不通过人事档案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录用该求职者。这种情况在现如今的社会中非常常见,尤其是私企,由于不具备管档资质,所以档案几乎上全是寄存在当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即不需要查看,也不会往里面添加任何材料。

其次,延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约。人事档案由于其涉及到人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从收集到销毁的极为严格的管理利用制度,相信查阅过人事档案的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首先不能查阅自己及直系亲属的档案,其次,即使由于工作关系必须查阅档案,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几乎上小到部门领导,大到该单位的最高领导都需要签字,而查档人也必须是党员。再次,经历了复杂的审批手续后,查到的档案也只能抄阅不能复印,不能拍照,这在手机随时拍照,复印件遍地是的今天来讲,对查档人确实有点苛刻,最后,千辛万苦摘抄回来的档案终于能用了,办事部门又不同意了,要求必须有原件或档案盖章的复印件,于是我们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审批工作,常此以往,相信为了避免麻烦,能不查人事档案则不查,能自己解决则自己解决,人事档案就慢慢的被束之高阁,失去了它本应发挥的作用。

最后,部分管档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造成人事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更加深了人事档案的尴尬性,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管档人员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严格坚持原则,利用起来困难重重,一部分趋于形势,服务于领导或个别人员,随意更改或添加销毁档案资料,这点对于处于深闺中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讲,非常容易做到,也极难被人发现,一是很少有人查档,二是由于不能查自己的档案,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档案中究竟有哪些材料,管档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直接加深了人事档案的地位弱化。

纵观以上问题,人事档案已经到了改革的分水岭,再不改革,将最终沦为形式,被其他所取代,成为死档,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历史的烟尘。作为一名档案专业毕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讲,这种结果是令人痛心的,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结合这么多年的人事档案工作经验,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改革意见:

首先,作为一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正视自己的历史使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畴。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无论哪行,要想做好,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档案也是,档案同其他行业一样,是一门系统的学位。我国已经有将近30所大学开设有档案学专业,并将档案学专业不断深化,最终定格在最高学历―博士,每一名档案人员都应该明白,如果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行业,国家是不可能开设那么高的学历课程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学无止境,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让自己让档案在单位中立足。

档案人员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前提下,也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人事档案是综合的档案,包含职称、工资等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材料,如果管档人员能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工资的构成,那样在整理档案的同时我们可以反查,并给工资部门提供可靠性建议,查漏补缺,同样,针对查档人员,也可以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不必再跑其他部门,如果真做到了这一步,我相信,人事档案首先在利用者心中的地位就会大大的提升

其次,加快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进程,简化档案利用手续。

目前,已经有一些单位走在前沿,将人事档案经过技术手段,全部扫描到电脑里边,这样,利用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翻看档案,这是很好的人事档案信息化过程,人们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将更加方便,比如,评职称需要的年度考核表,不再需要翻历年文书档案,只需要在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电脑里提出来(因为很完整)即可用,大大的简化利用手续。了解人事档案的人都清楚,档案里面的大部分材料,个人都有参与,这也是很多人奇怪的原因,明明是自己填写的东西,一进档案,则很难再用,所以,我们要对人事档案进行鉴别,将常规性的不违反原则的档案先进入电脑,方便提供快捷利用!

再次,扩展收集范围,提升人事档案附加价值。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应该只看到规定的档案收集范围,应该加大档案收集力度,除了按规定装入人事档案的材料外,其他的我们可以作为副本参考用,人事档案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单位用人方面提供有效建议,这点,光从现有的档案方面是很难看出来的,现有人事档案比较注重于凭证作用,所以我们就要从扩展收集到的资料中来提取数据,提供利用。

最后,人事档案工作要加强服务,宣传自己。

档案室不应该成为单位的死角,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服务意识,了解到档案工作其实也是一项服务工作,抓住每一个机会,真诚对待每一位来查档的人,尽可能的为利用者提供最大的帮助,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通过接触,让人们了解到档案,了解到档案的作用,加深对档案的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利用档案!

第6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员逐渐增多,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人事档案工作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目前,我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多头管理问题。由于客观原因,实际上现在省、市、区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和各级职业介绍机构甚至社保部门都在保管档案,还包括一些社会中介组织、行业机构所办的人才交流机构、职业介绍机构都在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2.流动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营企业对员工人事档案不够重视。很多的流动人员认为档案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而且越是年轻人越是不重视档案。但同时也反映出档案管理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种种管理制度同其他各类非公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档案在用途上的差异大。对于企业来说,多数企业认为人事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帮助他们正确判断某个人的真实才能和准确的客观背景,这些都影响了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趋向正规化、标准化。

3.有些档案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是档案的接收在一些方面的限制,比如没有报到证或者民办院校毕业生的档案接收问题等等,二是各省区在彼此间转递档案时对转正定级的要求,因为目前我们个人托管的档案很多是在转递的时候才根据对方接收单位的要求办转正定级,那么现办、补办等等问题各省区是如何处理的,全国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三是政策与收费方面,毕业生毕业后的2年是免费的,那么我们省还没有做到免费的这些档案都能有财政支付。可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职能,如何通过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才流动,规范人才流动,很值得我们研究。

二、努力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要提高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服务水平,就必须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1.形成共识,促进发展。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过程的管理,由于现在全国各省区之间档案流动数量也很大,各省区之间转递管理也有一些差异,导致档案在转

转贴于

递中有些政策不能彼此配套。建议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牵头,规范全国各省区之间的有关档案转递方面的要求,通过加强对人事档案流转过程的管理来规范、引导人才流动,使人事档案价值得以体现。

2.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重要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而材料收集、归档、鉴别是否规划化将直接影响进档材料的质量,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准确、精炼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对于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散失、不积压。

3.由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同,对于规。范西部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4.分类归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原则,因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目前档案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档案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对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有个统筹统一的标准,要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就需要首先解决档案管理的问题。

第7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D5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Personnel file information talents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is the main information source, talent is the important tool of restraining, can choose a merit-based. Manage and use good personnel fi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tal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advice

人事档案是知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是澄清个人有关问题的最佳信证,是人才开发的重要信息源,它能充分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重大事件。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因此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直以来,人们对档案的人事存在误区,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也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要做到不丢失,不泄密,同时又能应付外调、查档就可以了。在这种错误意识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单位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未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形成“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用起来重要”的状况。这样就会导致档案工作没有计划和安排,难以高质量的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二)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不少单位的人事档案由人事劳动部门管理,这些人大多不是档案专业毕业,,专业素质不是很高,对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方法不清楚;对档案的保密、保护工作不重视;对查阅、借阅人员的监管不够,这些都难以适应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在管理手段方面,由于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调阅档案时都是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由于反复使用原件,导致纸张发黄变脆、字迹褪色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三)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单位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收集归档工作管理制度,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又往往都是兼职人员,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不严格,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人事档案材料本是客观、历史地记载干部本人情况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而从收集归档的材料上看,有些材料收集的不完整,而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是雷同的,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这些都使档案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四)人事档案材料制作不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纸张大小不符以及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档案材料都要进行技术加工,折叠、裁剪及裱糊。但近些年来,时常有A4规格的材料归档,如《毕业生登记表》、《高校学生成绩单》、《职称审批表》等,这些材料裁剪非常困难,裁剪后甚至会出现四边文字不全的现象,这样人为的重复劳动,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使得人事档案案卷不够美观整齐。

(五)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程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办公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出来,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广泛运用,在调阅档案、资料检索时仍习惯手工操作,这样既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对人事档案的认识。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列为日常工作。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牵头,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应结合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档案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做到转入、转出、接收材料有登记,查阅、借阅档案由登记,有效地避免档案泄密、涂改等事件的发生,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同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新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进一步了解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三)注重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随着时间变迁,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学历、培训、任免、晋升等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这就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管理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信息,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输入人事信息,提高人事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将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与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参考文献】

[1] 莫若琦、杨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第8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档案管理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受到流动人员自身特征的影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难度较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流动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导致档案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大,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当前形势下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新形势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诸多部门都有档案保管职能,不论是省市的人才交流机构还是各级职业介绍机构,乃至社保部门都有这一权限,同时社会中介组织、行业机构所办的人才交流机构、职业介绍都可以管理流动人员档案,多头管理,毫无秩序,无法实现统一管理。

1.2流动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很多流动人员都将档案找到可以存放的单位后便置之不理,而一些民营企业更是不在乎流动人员的档案在何处。一些流动人员认为档案在其找工作或求职中不够重要,而且这种情形还受到年纪影响,越年轻越不够重视档案,同时也反映出档案管理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种种管理制度同其他各类非公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档案在用途上的差异较大。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事档案并无法准确判断人才的真实情况及准确客观背景,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正规化趋向。

1.3部分档案的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中,对档案接收有一定限制,例如没有报到证或民办院校毕业生的档案接收问题等;其次是各省区彼此间转移档案时对转正定级的要求不同,由于当前我国个人托管的档案很多是在转递的时候才根据对方接收单位的要求办转正定级,那么现办、补办等问题各省区的处理标准不统一;最后是政策与收费方面,某些省份在毕业生毕业后的2年是免费的,但大多数省份仍然是收费的,是必须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可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职能,通过加强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来推动流动人才的管理,实现人才流动管理的规范化。

2.增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对策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求,要增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2.1建立共识,推动发展

要想强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强化对流动人员认识档案转递过程的控制,受到当前我国流动人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各省所采取的标准不一,导致档案在转递过程中调节问题较难。对此,国家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要发挥主动作用,规范全国各省区间的档案转递的标准,通过强化人事档案流转过程的管理实现对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引导人才流动,体现出人事档案的价值。

2.2增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与鉴别的规范化

要想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的质量,关键是要做好档案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从材料的收集到后期的补充与归档,这些都将影响到归档的质量,对所收集的档案材料必须要按照规范检验其手续是否完备,核实其内容是否准确,精炼,仔细鉴别,确保所归档的产品是符合规定的,而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返回,限期修改,确定准确后方可归档,而对那些不在归档范围内的材料要及时退还给相关单位,避免丢失与积压。

2.3受到地域影响较大

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各地流动人员数量不等,情形不同,尤其受到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我国在进行流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4加强人口分类管理效率

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要遵循我国的相关法律,不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管理,要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所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当前我国档案多头管理问题较为严重,档案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各地、各部门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无法实行统一的规范标准,要想改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工作效率,就要改善人口档案管理的效率,做好分类管理工作。

2.5做好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的档案工作的都被定义为服务型的工作,但其实该项工作涉及面较广,牵涉到很多机要部门,因此其保密工作同样重要,与一般的服务工作不同,该项工作的保密性较强,一般我国档案工作是被归类为机要部门,是自然形成的,很多材料都是单一性的,不可复制的,一旦丢失那么将无法修补,因此,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所以,要想增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水平就必须要在结构设置、人事安排、经费保障等环节做好相应的规范,从制度上、组织上对流动档案人事管理提供充分的保障。

2.6实现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法制化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人事档案都是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从工作特性来看,是组织人事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然在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范畴内。因此,要想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就要以解决流动人员的切身利益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流动人员的身份认证、档案工作调整等问题,同时要建议相关单位及时出台对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策略,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材料收集与管理问题,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化目标。

第9篇:人事档案和毕业档案范文

什么是人事干部素质

(一)率先垂范,给人以榜样。做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在各个方面都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

(二)关心同志,给人以亲切感。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同志;二是在工作上支持同志;三是在生活上照顾同志,做到以诚相待,平易近人;四是在困难上帮助同志;

(三)业务熟练,给人以精灵感。组织人事工作部门工作杂、矛盾多、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政策性强,要求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要刻苦学习,做到熟悉业务,了解情况,掌握政策;

(四)办事公道,给人以正义感。组织人事工作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要求人事干部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五)善于创新,给人以进取感。随着时展变化的,总会有与现时不相适应的东西,这就要求组织人事干部要以时俱进,研究分析新情况、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六)踏实工作,给人以敬业感。要树立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不为名利所困惑,愿做“无名英雄”,树立人事干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力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提高人事干部素质的必要性

从事本职工作多年来,经过长期与同行的交流和观察到的现象,人事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从上级的重视程度到人事干部本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选用人事干部等方面都是不规范的,比如:

(一)各级人事干部管理机构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除了一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等级的单位以外,其它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大多都是兼职人员,有的还是出于工作照顾对象,有的甚至还不是党员;责任性、知识性、专业性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岗位专业知识技术培训还不到位。有的没有经专门业务培训就上岗,业务不熟悉,尤其新参加工作的人事干部, 不但不是该专业毕业,也没有经专门的业务培训,只好跟着边做边学;

(三)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章办事,出现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档案下落不明;随意办理传递干部人事档案,甚至造成有的毕业生档案自己存放现象;

(四)没有规范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查纠错机制,有的干部人事档案没经严格检查核对就发出去。不但纸张不规范,填写表格随便用纸、用笔、语言不当。就材料不全也没有及时追补续整,造成不必要的后续追补工作等等;

(五)各职能部门工作配合也不够好。在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密切,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教条主义,各有自己的做法,部门整理档案的口径和标准不一致,给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频设障碍。

提高人事干部素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就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前普遍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提高人事干部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手段。人事干部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相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也恰恰体现人事干部的素质,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也是相互作用的。人事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好坏的决定因素,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保证,因此,在具备组织人事干部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素: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领导应把人事干部素质提高作为政绩的量化条件之一。也就是要求人事干部达到怎么样层次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学习,必须具备怎么样的文化程度和政治水准,真正使人事干部组织是一个让干部群众放心的可依赖的部门;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信念,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这是每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不但要提高组织人事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还要注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人事干部素质是多方面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真正熟悉、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

(四)强化对新技术的应用程度,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实行从“纸质管理”转变为“电子信息”的升级,实现计算机数据库软件更准确更快捷的方式,不断挖掘档案中丰富的资源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单位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