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文旅结合范文

农文旅结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文旅结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文旅结合

第1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3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发展思路。农旅结合对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农旅结合的规划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而各具特色,无法建立统一的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此,对农旅发展在基础规划方面的共性进行了总结。

1 准确把握当地惠农政策

了解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农耕改革、合作社扶持、生态农业、优特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扶持政策,并从中着眼于补贴力度大、扶持力度强的产业。重点向当地农业管理部门、“三品一标”管理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咨询,同时关注各大部委及省、市相关政策。特别要注意优选政府支持项目的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状况和当地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业项目。在此期间,多与当地政府、专家沟通,并按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材料。

2 理清当地的资源状况和文化脉络

主要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三个方面入手。

自然资源方面:了解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水源、植被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护多元化的原生态植物群落。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乡村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是都市所不具备的最优资源,结合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规划,打造特色乡村风情。在此基础上,无论选择何种经营模式(养殖业、种植业、种养结合等),都不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项目规划需做到可持续发展、节能、高效并重。

社会资源方面:从旅游交通的空间尺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即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的交通、旅游景区内的交通。

由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体系具有公共交通属性,难以按旅游要求进行变动(项目区位是受交通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在旅游交通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旅游原有道路与旅游景区的交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旅行通道。

人文资源方面:重要考察当地的古镇、旧居、村落特征、文化脉络(地方民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信仰文化、农耕文化、古文化及艺术等)。了解文化背景对现状梳理、改造或再建都是非常重要的。农旅项目规划中,这些因素常常用来构建项目的人文特色。比如河北太行山腹地的小龙窝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石墙石瓦古朴大气,穿梭其中,恍若隔世,曾被评为河北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从这点可以看出,以文化的传承作为项目特色,其自身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3 做好项目区经营状况调查

一是目标人群的调查。需考察资源优势及项目特色主要吸引的目标人群,针对目标人群需求做市场调研,并制定各个单项的开发定位。

二是周围同类项目的考察。包括经营模式、特色定位、商业推广、规划设计团队等,科学定位自身特色,避免项目雷同产生的风险,也可从中进行参考和借鉴,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4 做好项目区民众认可度调研及项目财务分析

与当地村民加强联系,实现资源与效益共享,减少资产投入,避免利益冲突。通过共同开发,合理利用当地水系、沟渠、古井、水生动植物等营造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景观美,既减少费用,又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要做好项目财务分析。要借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招商引资和村民土地、房产入股等)分担资金成本和运营风险。也可将传统商业模式、服务业态和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比如与企业培训基地、宠物训导中心、婚纱摄影基地、单位疗养基地联合开发,增强项目的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农旅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本着严肃谨慎的态度,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域价值、项目特点、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其他制约因素,从而合理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充分结合客户群体的消费愿望和消费特征,满足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从而让消费者从关注到参与,从消费到自觉维护,形成完整、高效、生态的产业链,提高项目竞争优势,规避经营风险。

总之,要做好农旅项目开发,首先要做到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然后科学制订项目规划,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长期优势。

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5-11-24.

第2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一、农旅融合模式下的传统农业园区转型与重构框架体系

目前,学术界虽未对农旅融合的概念作具体界定,但对其发生机制与本质特征已有共识,即农旅融合的本质是创新,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联动而形成新型业态,正成为当前我国传统农业园区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与路径之一。且我国传统农业园区的“农旅融合”模式才刚起步,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产业融合对策的研究如王安文(2016)就从产业、空间、功能、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德江县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产业经济、功能空间、景观生态、支撑体系、管理经营、五个转型方向所构建的框架体系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以实现农旅融合与园区转型与重构,具体如图1。

二、案例研究

(一)@区概况

地处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朝天区、利州区、旺苍县等三县区交界处的汪家乡蓝莓园,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过渡到温带气候,夏热冬暖,四季分明,空气质量极好,森林覆盖率高。其海拔、土地酸碱度和有机质富含量、光照使得玉米、荞麦、“三木”药材、天麻、香菇、蓝莓等作物生长良好。并且广元市、朝天和曾家山景区的旅游经济条件和发达的交通路网,使得该地区位优势明显。

(二)汪家乡蓝莓观光园的转型策略

1.产业深度融合策略

基于当前蓝莓园产品开发层次低和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低,体制不顺,接待水平弱等一系列问题。规划选取蓝莓、蓝色寓意、蓝色时间、蓝色音乐和蓝调精神5个“蓝”元素和蓝调文化、佛禅文化、女皇(女性)文化3个文化元素,以花果木、休闲度假为产业引擎,带动区内创意精品农业、文化产业、特色手工业以及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产品等加工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以高端度假为核心,蓝莓花海、乡野民宿、康体运动、文化体验为辅的五大空间景观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高端养生度假品牌产品体系。

2.空间结构转型策略

基于由小景点向大景区空间转型战略思维,整合当地五大特色资源,优化布局,延长产业链,强化科技,拓展农业功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等措施,最终构建一心(蓝调服务中心)一镇(蓝色风情小镇)三区(蓝田果庄采摘区、蓝花漫山休闲区、蓝山康体运动区)两谷(蓝心谷、悠蓝逸养谷)的空间结构。

3.支撑体系优化策略

蓝莓园应在平衡游客量的前提下从基础设施(包括旅游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卫设施)、服务设施(包括乡村餐饮、乡村民宿、休闲娱乐、特色购物、标识设施、医疗服务)、防灾(包括虫害、消防、抗震、防洪以及紧急救助)三层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4.景观生态营建策略

应巧妙融合原有植物、湖泊与溪流水势、山体、良田、村落等自然原生元素,改造原农村风貌打造高端度假环境格局。同时提炼该地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将蓝莓文化以及蓝调文化特色用艺术手法变为可视景观形象,并依托园内良好建筑群落,集中打造以自然主题元素特色名宿区。

5.管理经营体系

深度挖掘三大文化,紧抓蓝莓产业,创建“蓝调”为主题的蓝文化旅游品牌。并采用O2O营销模式做到线上下双渗透加强诸如SNS、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旅游咨询平台(包括网络软文和地图信息、销售信息)的创建与运营,大力合作传统媒体,精准投放如百度、腾讯等顶级门户造势,并通过四季节事活动,引爆市场关注度。

6.旅游路线设计

第3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灌注;做减法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31-03

1 肥城乡村旅游的概况

肥城是桃文化胜地,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桃花园――十万亩桃花园,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平原与丘陵相间的地形,使10万亩桃园极具游览价值。春季桃花遍野,争奇斗艳,秋季果实累累,香飘万里,宛若人间仙境。加之广大农村至今还保持了原始的乡村风貌,同时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桃民俗,为肥城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10万亩桃花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可以说,肥城的10万亩桃园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独特,是其它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另外,肥城还有“全国林网千佳村”、“千亩核桃园”、“千亩板栗园”、“汶河万亩大桑园”、“天然氧吧”翦云山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肥城还有牛山穆柯寨、中华商圣文化园、左丘明文化园等旅游区,可以与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肥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理想地域。

2 发展肥城乡村旅游的思路

一个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特色旅游产品,不可求全求大而投巨资,违背乡村旅游以“真”引人的本质,开发一些虚假的景观景点。因此,结合肥城资源优势、地域文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分析,发展肥城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 “文化灌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目前,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居民,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因此,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特别注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肥城也是国内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

(1)“天人合一”原则。桃园、田畴、农舍、篱笆、豆角秧,窗含新绿,努力增大“大自然”在游客心目中的份额,多在“绿色桃园”、“绿色户外”上做文章,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真正成为游客“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使游客从楼房和汽车中暂得解脱。

(2)宁静舒缓生活节奏原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丢掉钟表,不闻号令,凭意愿行止起坐,如炊烟轻袅,如闲云舒卷。农事活动安排要“里紧外松”,营造宁静闲淡氛围。

(3)农家活动展示原则。采摘,灌园,牧牛羊,饲鸡兔,都可让游客短时参与并配以讲解示范。

(4)农耕场面展现原则。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于乡野大地,让游客参与其中。

2.2 农旅结合复合性开发

乡村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搞乡村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肥城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可试行以下做法。

2.2.1 种“色彩田”

美学素质较高的种植者可以考虑到农作物的色彩。肥城的十万亩桃花园最大的缺陷就是春天色彩比较单一,除了一望无际的粉红的桃花之外,就是黄呼呼的黄土地,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因此,应该大胆尝试种“色彩田”。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秋季让桃园换上秋色的金黄。景色之“色”就是风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田”如同画在大地上美丽的图画,使农民在种田的同时为游客贡献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

2.2.2 种“迷宫田”

具有旅游知识的种植者都能种出“迷宫田”。无论是庄稼作物,还是桃树的栽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把田埂渠道设计成迷宫的线路,让游客在桃园、核桃园、板栗园或青纱帐内乘趣游走;也可以把桃园等各种果园搞成“迷宫园”,各路段设置不同品种的鲜桃为奖品以提高旅游者的兴趣。

2.2.3 设立“动物幼儿园”

把各户幼禽幼畜集中起来办“动物幼儿园”,能够吸引儿童游客;或在风景雅处设“牧场”,牛羊悠然食草,牧童手握横笛,于绿茵地上野餐或烧烤,别有情调。

2.2.4 增加游憩功能

在田园适宜处设石桌石凳遮阳伞,或利用树阴渠旁置躺椅秋千,把大自然建成游客的大“庄园”,让游客充分享受广阔的户外空间。

2.2.5 设立“戏水场所”

把用于桃园及农作物灌渠硬化并适当加宽,为游客提供戏水场所。也可修建“人工泉”(把出水口适当掩蔽),喷洒“人工雨”(把喷灌设施加高),这都能激发游客的兴趣。

2.3 “做减法”来营造乡村旅游环境

肥城发展乡村旅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轻环境营造,重设施建设”,以高资金投入去大兴土木,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低门槛”,“门槛”低了,广大农民就能踊跃参与,形成规模,进而创出品牌。同时,“门槛”低了,意味着投资少,效益相应的就高。降低“门槛”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减法”。第一是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减”,将已经建设或者准备建设的不符合农耕文化要求的项目或活动减掉;第二是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始设计时遵循“减”、“简”的思路进行建设;第三是减掉一些需要高额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以“俭”为原则进行投资建设。具体的办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3.1 减去污浊求“净化”

首先是“讲卫生”。卫生条件好了,游客才能放心吃住、安心游玩。所以,猪舍牛棚、粪坑柴堆等一系列不卫生的“辅助设施”,应该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只留果蔬“上阶绿”,花木“入帘青”的明窗净舍。

2.3.2 减去异质求“纯粹”

减却“异质”是去除或掩去工业化、现代化设施,使游客进入景区有进入“桃花源”的“隔世”之感,“只知有秦,不知有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暂时忘却现实烦恼,沉浸于田园乡梦。

2.3.3 减去繁杂求“自然”

减却“繁杂”是突出自然景观,弱化“人间烟火气”。“森林中的小屋”,“荒原上的落日”,景区只突出“天”与“人”,最容易唤起“天人合一”,心凝神释的高层审美感受。

2.3.4 减去“烦嚣”求宁静

“烦嚣”是都市生活的一大弊端,肥城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做“宁静”。不要机器轰鸣,喇叭高叫,人头攒动及人声鼎沸,也不要如电视剧《刘老根》中的俗艳色彩,“乡村集市游”除外。乡村旅游的客人多数有着高层次审美需求,他们追求“人间有味是清欢”,投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的舒缓宁静之感。“天籁”更能突出乡居之宁静,如鸡啼、犬吠、鸟唱、蛙鸣,可适当点缀。

对乡村旅游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经济,“做减法”后的乡村旅游环境更清简、更洁净,田园意趣更浓。“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出现在田野上的景观符号虽然数量少了,但蕴涵的乡村农耕意味更丰富、更典型、更纯粹。

2.4 要构建地方特色旅游接待系统

乡村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接待要素,长期以来,虽然以“农家乐”为主,受到了游客的青睐,但还应该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产业链。

2.4.1 住宿产品

肥城乡村旅游特色住宿产品的打造,最关键的就是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上,肥城农村的传统民居就是石头房子,非常有特色,给人质朴优雅的感觉。而且这些石头房子大多已经废弃不用。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该加以修缮和保护,这些就是肥城乡村旅游接待系统中的特色住宿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外粗内细”的效果。虽然外表粗糙,但内部却应该力求满足游客的需求,干净卫生,向“星级”看齐。不可以“返朴归真”为由,忽略了内部设施的完善。

2.4.2 餐饮产品

特色餐饮产品是现代餐饮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法宝。作为乡村旅游中的餐饮产品更是如此,除了餐饮企业应具备的基本卫生条件之外,作为经营者应该在菜品上下功夫。不要以自己的消费观念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认真分析游客的消费心理。游客在都市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他们想吃到的美味应是“忆苦思甜”式的菜品。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开发各种“田园农家菜”,例如肥城近年来开发的“桃花宴”、“肥桃宴”等特色餐饮产品,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但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打造餐饮名牌,吸引游客的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安全。

2.4.3 购物与娱乐活动

“购”是旅游六大产业要素中的重要一个,关系到一个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国内的旅游购物消费在不断的增加。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自2000年以来,在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肥城独特的地域文化――桃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桃木旅游商品,如桃木剑、桃木拐杖、桃木梳、桃木如意等,已获得“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等20多个国际、国内奖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到肥城不买桃木旅游纪念品已成为游客的一种遗憾。另外,笔者认为今后肥城还应深入挖掘桃文化,发展创意与桃文化、桃民俗有关的娱乐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丰富旅游内涵,真正打出桃乡的特色来。

2.4.4 旅游交通条件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不要因为道路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发生。道路的狭窄也会使驾车的旅游者在坑凹不平的乡村道路上行走艰难。现在人们驱车前往肥城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桃花旅游节,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肥城观光旅游。随着近年来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道路设施的完善使肥城的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

2.5 找准目标市场

一个旅游产品在开发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有着天然的市场优势。肥城地处“山水圣人”旅游热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而“山水圣人”旅游圈的资源构成中,人文景观过多,缺少满足休闲娱乐方面需求的自然景观。肥城发展以桃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恰好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与“山水圣人”旅游圈实现一个良性的互补,共同促进发展。

同时肥城方便快捷的交通,只要稍加宣传,就可吸引济南、济宁等周边市场及北京、天津、上海等远程市场的客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肥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对“山水圣人”旅游区还是对肥城本地的旅游,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乡村旅游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一方土地,亦农亦旅,同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游憩效益,是一项值得扶持及推广的优势产业。通过上述分析,只要开发恰当,桃乡肥城乡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使更多的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参与旅游市场经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路,把乡村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甜头。

参考文献:

[1]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2]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7.

[3]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4] 黄郁成.黄光文.论农业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19(10):79~81.

[5] 张延毅.董观志.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108~112.

第4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的支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农业大国跃身为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化,环境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在旅游消费观发生改变。据数据调查,人们亲切自然,深入农村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广阔的土地、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在市场需求下,以农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应运而生,形成了新时代的新兴农旅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对农业多功能拓展,促进农业经济生产、生态环境的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即1+2+3产业结合,将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最大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乡村旅游理解比较局限、片面,认为乡村旅游只是农民开展的经济市场活动,即农民结合自身所拥有的土地,进行加工,比如改造为休闲娱乐庭院、种植经济作物,并结合当地资源进行经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家庭式经营方式,像常见的“农家乐”“家庭旅馆”。在过去,以我国普遍为主的农家乐等家庭经营方式在旅游刚兴起时,的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乡村经营模式條件局限,在管理上缺乏特色和创意,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导致休闲娱乐的消费者回头率较低。因此,打造休闲农业需要有效的实体农产业支撑,休闲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更加外延和扩大了农产业。

第二,农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打造休闲农业的基础,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保障。农产业化发展中要求土地资源集中并形成规模经营,各类经济种植、畜牧业、生态环境打造呈规模性发展。利用产业链规模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再为乡村旅游规模发展提供生态产业、科技技术及服务的支撑。加强农产业的发展,进行招商引资,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为乡村进行资源、人力的培养,资源的引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经营成本。建设农村产业链生态园,配套完善的基础建设,改善乡村环境,吸引旅游投资者,为乡村旅游扩大经营范围。根据农产业自身条件,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培养大量农副产品,增加饮食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当地农产业结构,可延升本土文化,组织当地积极开创手工业,丰富本土文化,促进商贸发展,将乡村旅游聚中发展为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玩)一条龙产业链。

第三,丰富的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经济特色的农村风貌,也为乡村旅游保障了足量客源。乡村旅游的发展除了自然的乡村景观、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特色的农业资源等,还需要足量的客源支撑,没有持续客源的流入,再好的风光也要荒废。农产业的大量发展可吸引食品企业的入驻,生态食品企业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对乡村旅游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生态食品发展可带来良好的农业景观效应,吸引前来参观的旅游者,实质上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客源。

二、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展现乡村活力

第一,在休闲农业发展之前,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依赖于乡村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营模式相对传统。现代休闲农业应聚结多功能,将农业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中也处处体现着科技含量的农业技术,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让科技给新农业带来了惊喜,开拓创新了乡村旅游资源条件。

第二,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定要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公共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公共设施。要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管理,餐饮食谱绿色卫生,种植业和养殖业按卫生许可标准清洁,保证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第三,加强农产业的物质丰富,呈多元化生态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观光特色,活跃乡村旅游的游赏氛围。首先,将乡村土地呈规模化、集中化改造,种植当时适宜的经济作物。规模化的产园种植可以美化乡村田园,带来良好的视觉感,添加旅游景点。另外,将种植经济发展为一、二、三产业模式,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利用旅游消费者口碑,进行推广宣传乡村旅游。根据本土条件,开放养殖业,增添动态乐趣,与游客形成互动,使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带动乡村旅游经济。

第四,农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丰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如果乡村旅游没有持续新元素的注入,也不能保证持续对游客的吸引力。休闲农业应建立高科技农业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设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开展畜牧业,如奶牛和马群,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采摘、畜牧放养农业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的热情,参与到农事活动,体现农活乐趣。另外,建立农业科技园,请专家为游客讲解农业科技知识,让游客参与其中,对农产区的果蔬、茶卉等植物栽种讲解。我省是果蔬种植大省,其出产的梨、桃水分足,深受市场好评,应结合我市的地理结构,展开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在果蔬种植中,为游客提开放自已动手的场所,让游客参与到观果、品果、摘果、果实加工一系列工艺的乐趣。对游客开放畜牧业牧场,让游客和动物近距离接触,游客参与到喂养活动中,提高游客的动手能力。另外,根据当地盛产的农副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也为乡村旅游增添活力。

三、利用休闲农业拓展乡村旅游开发,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第一,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国务院下达的1号文件别强调的,打造休闲农业延升为乡村旅游,已成为成熟的产业链,带动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将农村闲散劳动力聚结起来,带动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农产业园区按照“产加销、游购娱”的模式发展,打造科技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田园旅游观光、餐饮文化,集“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休闲农业。这些农态园区在农业生产结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服务于乡村旅游,稳稳锁定旅游客源,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事业的发展,为农民经济收入打开渠道,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

第二,乡村为基础,地域适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选址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保留自然特色和景观,再根据本地人文资源打造优美、内涵丰富的特色景观,满足游客的观赏要求。

第三,突出文化,融入当地风土人性。休闲农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乡村风土人性,民俗文化,使游客感受到与其他游地不一样的别样文化。结合游客需求,可将当地的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形成集体规模活动,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参与其中。如云南傣族泼水节、西昌藏族火把节,都是利用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大型集团活动,让游客参与互动,玩得尽兴。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农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改造,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予保护。另外,对乡村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包括道路建设、住宿、餐饮、通讯、水电的完善,让休闲农业建设体现环境优美、科技农庄、生态农业的特点。改变过去农村的脏、乱、差不良卫生现象,使农村面貌发生质地的变化。休闲农业的农业种植环境改造,可通过菜园、果园、花园、林地、养殖场地进行防治污染,创造绿色景观,使产业园区随时保持清新、绿色的生态环境。在道路中多种植花卉和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达到减噪、滞尘的效果。休闲农业的发现推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使广大农民学习和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学习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农民文化素养,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优美整洁的乡村环境、文明优良的乡风民俗,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五、讨论

农旅结合是以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先天条件,再延伸出的乡村旅游策略。休闲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收入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将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结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链。休闲农业的基础源于农业、建设农村,发展目标是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空间、自身的自理条件和土壤结构,建设农业生产场地、培载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发展养殖等一系列的农产地活动,可以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休闲旅游用途,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城市游客与农村的亲近感,为城市空间狭小的人们提供回归自然、感受田园风光场地,从而带动一系列农产业经济活动,促进农业事业发展。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产业,告别过去苦、累、农作物收成落后的沉重局面,以引进现代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休闲农业是以开发具有观光、旅游價值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产品为前提,将当地的农业特点和种植业扩展为规模种植培养,并进行加工、销售,再融入当地乡村文化活动,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中,体验在其他风景名胜中无法领略的田园风光乐趣。休闲农业可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让游客产生互动乐趣的体验,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新型农业。

第5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创意农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业态也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

创意农业是以创意生产为核心要素,以农业投入品(技术、品种等)、生产过程、产出物品为创意对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和创意相结合,使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产前、产中、产后)串联起来,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创造更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一种新兴农业业态。

创意农业融合创意产业和农业产业的双重属性,具有创意强、智力密集、文化附加值高等特点,具有消费参与性、产业融合性、文化欣赏性、经济高效性等特征,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对农I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农业功能多元化拓展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新津县“花舞人间”景区就是创意农业的一种形式。景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是成都最大的综合性农业主题公园。景区以花为载体,品种多样、颜色各异的花在色彩、线条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同时,融合文化、人文、艺术和美学等元素,成为创意农业成功案例的典型代表。景区年接待人数可达3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10亿元,成为成都居民节假日旅游的首选之地,建设有迷宫花园、同心潭、杜鹃长廊、云海、花卉博览园、花舞天阶、森林漂流、金沙沟花海和海棠山舍等著名景点。

该景区将设计理念与环保相结合,利用景观的“顺势而为”,保留原有野生植被并选用本地栽培植物品种,既降低了维护成本,又保护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景区内每年举办郁金香节、杜鹃花节、鲁冰花节、向日葵节、百合花节、野节、花粉节、兰花红叶节等多个主题花节庆活动。

在花卉园艺的创意展示方面,景区融合美学、艺术等元素,自身设计、培育出全球独有的杜鹃花瓶、杜鹃围栏、独杆杜鹃、高杆杜鹃等创意产品,造型独特多样的花艺景观大大激发了游客的赏玩兴趣,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创意品牌形象。

“花舞人间”景区以“低碳旅游”为主题的开发理念和“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其“顺山、顺水、顺势”的设计理念既降低建设费用和维护成本,又利用山体的自然落差将蜿蜒而下的水势转换成能量。不使用任何电动设施,巧妙地运用流体力学和机械学原理,让水从山上往山下流动的过程中,一路串起30多个低碳景点,如“人间春色”“升降花亭”“击鼓喷泉”“开心一撞”等景点;还利用重力、磁力、浮力等力学原理,建设了“生命颂”“鱼水塔”等景点,被“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 VI)”授予“全球低碳景区最佳范例”称号,成为国内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景区。

第6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旅游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连续招生11届,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8届、1760名毕业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省级品牌专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定点旅游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11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确立了“大学水平人文素养和能工巧匠型旅游服务者”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工学结合、课证融合、赛训融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宽基础、窄方向、活模块”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了“工学交替、旺进淡出”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推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开发了一批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了以国家旅游管理数字化实训中心为核心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建立了以湖北高校省级旅游管理实训基地为核心的校外实习基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就业有技能、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旅游人才。

一、“工学结合、课证融合、赛训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将旅游专业与区域旅游产业对接、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旅游服务流程对接、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探索形成了“工学结合、课证融合、赛训融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建设

1.校企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旅游管理专业聘请鄂西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旅游职业教育专家组成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智囊和参谋作用,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自主创新提供信息交流和技术支撑,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参观考察、专家论坛、学术沙龙、课题研究、项目评审等活动,推动专业建设。

2.“政校行企”合作育人。神农架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自2012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与神农架林区政府、林区旅委、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神旅股份、神旅集F和28家旅行社开展了全方位的“政校行企”合作,按照“政府主导、学院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校地共建“神农架旅游学院”,每年合作开办1个“神农架旅游管理班”,合作建设“神农架生态旅游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目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神农架重要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旅游旺季景区讲解员来源基地;神农架已建成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重要的学生旅游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

3.校企共建实习生岗前技能特训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先引进企业培训师合作开办“实习生岗前技能特训班”。特训班成员对象是准实习生,教师是实习企业培训师,时间是学生课余时间和集中实训期间,形式是校企合作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内容是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与工作技能,效果是把企业入职培训前移至校内,降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成本,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提高教学实习的实效性。

4.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旅游管理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鄂西地区真实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业务流程、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先后开发了14个面向鄂西旅游业的本土化工学结合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身临其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突出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宗旨与就业导向。目前,这批教材已成为鄂西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教程。

(二)课证融合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对全国导游资格证、酒店管理师、茶艺师、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和普通话等级证等职业资格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实行“课证融合”教学改革,通过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与职业技能教学模块,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使学生毕业时,实现100%的学生持有双证书。

(三)赛训融通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赛项,在师生中构建学技能、用技能、赛技能的氛围,引导产学紧密结合,校企全面合作。通过赛训融合,促进教学改革,推动了课程标准与竞赛标准对接,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效果;同时,通过赛训融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风,历练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近三年,专业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36次,其中国家级团体一等奖2项、国家级团体二等奖1项、省级团体奖3项、个人国家级二等奖7项、个人国家级三等奖6项、个人省级一等奖5项、个人省级二等奖10 项、个人省级三等奖2项。

二、“宽基础、窄方向、活模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宽基础,壮后劲,窄方向,强技能,活模块,促发展”的思路,推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即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宽基础”和“窄方向”等2个一级教学模块。“宽基础”模块是必修模块,包括5个二级教学模块;“窄方向”模块是选修模块,共设置了“酒店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等3个专业方向二级模块,学生三选一;每个二级教学模块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细分为若个教学项目;各个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又根据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适时动态调整优化,构建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模块横向融合、纵向承接、动态调整、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1.5+1.5”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在构建“宽基础、窄方向、活模块”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上,用1.5年时间进行“宽基础”学习,系统掌握从事旅游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通用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后劲,使学生具有“大学水平人文素质”,为学生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后1.5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再经过1.5年“窄方向”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岗位实训,使学生成为“能工巧匠型旅游服务者”,实现“就业有技能 创业有能力 深造有基础 发展有后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二)“工学交替、旺进淡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旅游淡旺季交替呈现特点明显,旅游管理专业结合教学规律和旅游企业用人需求,采取“工学交替、旺进淡出”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即当旅游旺季人员紧缺时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实习,当旅游企业处于淡季时学生回学校学习。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既解决了旅游企业在旅游旺季服务短缺的难题,又为旅游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既保证了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岗位与职业发展方向的吻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使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得到了相应的实习补贴,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达成学校育人、学生成才、企业得利、家庭减负的多赢格局。

(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通用模块课程全部推行以“任务驱动”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专业技能模块课程和教学实习全部推行以“项目导向”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按照“校企搭台、教师导演、学生唱戏”的思路,突出学生主体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师生合作、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全程参与、主动学习、参与讨论、真正动手,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地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行动能力。

四、校企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数字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先后投资2400多万元建成了基于数字化仿真实训的信息化教学中心、素质教育实训中心、数字化旅游实训中心、导游微格实训中心、酒店实训中心、旅行社实训中心和景区管理实训中心。其中,“数字化旅游实训中心”和“导游微格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内一流的旅游实习实训基地。

(二)校企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在省内外优选了一批知名旅游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构建起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以神农架生态旅游实习基地、三峡人家民俗旅游实习基地、三峡大坝工业旅游实习基地、瞿家湾红色旅游实习基地、悦兮.半岛温泉度假旅游实习基地和神农架国际滑雪场体育旅游实习基地等18家4A级以上景区为核心的景区实践教学基地;以湖北峡州国旅、湖北康辉国旅和宜昌大三峡国旅等24家旅行社为核心的导游实践教学基地;以上海锦江饭店和北京华北宾馆等14家5星级酒店为核心的酒店服务实`教学基地。其中,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五、“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健全了教师“工教结合”制度,每名专业教师每年至少有一个月以上行业工作经历,以“工教结合”推动“工学结合”;建立健全了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制度,每名专业教师至少与一家旅游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建立健全了行业师徒制,每名青年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建设师徒制关系,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建立健全了赛教融合制,每年开展教学技能比武,通过说课、讲课、实操等比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强化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已聘请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25人任专业兼职教师,专业实践课题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校企共建互帮式“教学拍档”,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组成一对一的“教学拍档”,合作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研活动、技术开发,使专兼职教师互通共融,将校企合作具体到人与人的紧密合作,提高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鄂西旅游产业发展为己任,组建了三支社会服务团队,长期服务于鄂西旅游产业第一线,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一)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技术开发服务团队

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培养出以4名教授为核心的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团队。通过专业带头人带动骨干教师面向鄂西旅游行业开展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近三年,共出版教材及专著8部,其中国家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4篇;主持完成省市级研究课题23项;承担并完成旅游行业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开发项目9项,主持完成了《湖北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宜昌市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宜昌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神农架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神农架旅游标准化手册》等一批重点旅游技术服务项目。

(二)组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团队

近三年,旅游管理专业分别与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神农架旅游委员会、神农架旅游协会、神农架旅行社协会、神农架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华年生态投资有限公司、宜昌三峡环坝旅游集团公司、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宜昌市旅游局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6次、16718人次,年均培训3343人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充分利用学校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与宜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宜昌市旅游局和神农架旅游委员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每年职业技能鉴定规模达到5000人次以上。为推行“双证”教育提供保障的同时,有力的服务了社会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

(三)组建学生导游志愿者服务团队

第7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山区农业;贫困乡;发展;桶井乡

贵州省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距县城19km;地形切割严重,坡高路险,交通不便;坝地仅有20余hm2,土质极差,夏秋连旱等自然灾害、工程性缺水严重,以往以种植玉米和红薯等传统作物为主,2014年全乡总人口2.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1.9%,2016年9月被列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典型的贫困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乡村发展农业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桶井乡自2014年开始实施脱贫攻坚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了花椒、水果、食用菌、肉牛、生猪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并结合乌江红色旅游,建设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1],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实现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促进当地和类似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更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参考。

1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整乡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升级转型

按照“种植业为主导,结合生态养殖业,农旅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采取由村集体将可利用土地基本流转,企业、合作社进行承建,建立了承建主体、土地流转农户、贫困户、村集体按5∶3∶1∶1比例进行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了花椒为主导,水果、肉牛、生猪为铺的现代农业产业,还建设了红薯和加工厂,并结合乌江“新滩梦屿”旅游点建设160hm2的玉竹山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全乡农业产业已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转型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2],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于2018年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1.2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规模效益

充分利用乌江河谷区域热量充足和无污染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适宜产业。一是选择喜温、抗旱、耐贫瘠[3]的九叶青花椒和柑橘、李等水果进行发展,到2019年末,累计共建设九叶青花椒基地933.33hm2,柑橘、李水果基地433.33hm2。二是发展了占地面积小,效益高的黑木耳、羊肚菌、茶树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基地22hm2。三是发展了具有生产传统的肉牛养殖场13家,规模生猪养殖场4家,并带动散户发展生态养殖。

1.3产业发展市场化和生态化

全乡引进培育了68家企业、合作社,其中引进省级龙头企业2家,培育本地市级龙头企业1家。由企业、合作社开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分阶段验收兑现扶持资金的办法,督促主体按时保质开展基地管理,开拓市场。全面推广应用了生态化种养技术,禁止使用除草剂等破坏环境的农用物资,切实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消费者满意[4]。

2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合作社管理和运行不规范。二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造成对支持产业发展的脱贫攻坚子基金、扶贫资金使用性质认识不清,影响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十分严重,劳动效率不高,导致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推行返租倒包模式生产没有合适人选。

2.2专业化服务落后

一是技术服务落后,县乡政府提供的技术指导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导致盲目听从肥料、农药、种苗等供应商的技术指导,造成生产损失严重。二是金融部门间的壁垒,造成合作社融资管理极不方便。三是保险公司验损和赔付不及时,使合作社受灾后恢复生产困难。四是财务会计服务落后,质量不高。

2.3产业发展设计缺陷

全乡虽然在支持产业发展上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了投入标准,但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支持资金主要是脱贫子基金和扶贫资金,资金要求到期归还和兑现分红,但恶劣的生产条件使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失败风险,造成合作社压力较大。二是种植业项目设计了2年的田间管理费用,但种植产业实际第三年投产见效可能性较低,而合作社投入能力又普遍较低,使得基地后续管护仍然缺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要求仍不匹配,部分机耕道和蓄水池没有发挥作用,一些基地又缺乏建设。

2.4产业协作发展滞后

全乡共引进培育了68个企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发展,虽然以建立产业微信群、召开产业推进会议、现场走访等形式,努力推进合作社相互增加信息交流,成立行业协会,推进种养产业循环发展和规模化基地一体化发展,但由于思想很难统一,组织化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合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3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3.1强化政府服务和指导职能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引入有市场、有能力的企业,以“龙头企业+”模式发展产业。二是要加强政府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完善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推进主导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协作发展,共拓市场。

3.2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科技专家服务农村的机遇,及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二是在产业规划设计上强调基地建设标准化,提高机械化率,减轻后续管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6]。三是要加强产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到先进地区学习,开阔眼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3.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好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第8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就荔波而言,这里生态良好,拥有“中国南方喀期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是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先后荣获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地方、世界最美喀斯特森林等称号,更被誉为“地球绿宝石”。

所以,做好生态经济这篇文章,对于拥有生态优势的荔波来说,是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和必须途径。

为此,荔波将按照“两加一推”主基调和黔南州“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战略定位,以打造荔波旅游升级版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围绕旅游这一核心,抓好一产、二产、三产,围绕旅游功能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文旅、体旅、工旅、农旅融合发展,力求把荔波旅游“做美、做优、做强、做亮”。力争到2025年,实现有2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0个以上3A级景区,实现众星捧月、嫦娥散花的旅游大格局,努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

坚守底线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发展农业方面,荔波将立足“农旅结合、安全食品”的思路,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荔波精品水果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万亩梅园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农耕文化示范园区等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哈密瓜、枇杷、蜜柚、血桃、青梅等精品水果及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争取到2020年打造几个规模十万亩、产值千万元的特色高效产业。

以打造“全国安全食品示范生产基地”为载体,发展一批无公害绿色放心的农产品,提高遗产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龙头企业与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让农业发展市场化、商业化,千方百计加快农业精深加工,深度推进农旅结合的现代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物流、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荔波将依托“高铁时代”到来的优势,凭借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在加快景区的纵深开发,抓好景区扩容及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借助品牌景区带动效应,谋划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新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

2015年,全县将重点打造开发108个古朴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村寨,真正把具备条件的村寨都做成旅游村寨,把全县能开发的美景都打造成景点,创造性构建新的旅游大格局。

所有旅游之外的三产都要围绕旅游要素来做,充分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升级打造《水韵樟江》《瑶之韵》民族风情演出和节庆民俗文化表演等一批寓教于乐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冲击力,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索道、小火车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康体水疗、野外拓展等一批高山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复合发展转变;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建设;深化旅游综合体制改革,推行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制度,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旅游发展中来,打造荔波旅游升级版。

产城互动

做强做大“绿色GDP”

在发展工业方面,荔波始终牢固“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抢抓“互联网+”、工业4.0、创客时代等机遇,坚持高位嫁接、高端切入理念谋划工业发展,突出“绿色化”,走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与旅游相生相融的绿色、低碳、环保新型工业化道路,谋划发展一批如绿色轻工、农特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电商大数据动漫产业、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意研发产业等工业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支柱,做大“绿色GDP”。

同时,支持和培育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在每个乡镇创办一个以上返乡创业园进行孵化,县级层面重点打造电商大数据动漫产业、创意研发产业等,引导各类能人和返乡农民工到园区创业,围绕旅游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弥补荔波工业短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在城镇化方面,按照“做精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的思路,科学优化和精心编制县城总体规划、老荔波旧城改造项目规划、月亮湖湿地公园规划、荔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及四大主体民族建筑规划,将县城规划区拓展至朝阳高铁站,面积达27平方公里以上。

围绕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的定位,做足做好亲水文章,加快推进“老荔波”古街区旧城改造、樟江河景观化治理与旅游航道改造、三叠纪国际动漫乐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城镇交通网路、城市公交公厕等功能配套设施及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星级酒店、精品客栈和一批高档次的影视娱乐场所、购物中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

立足实情

让全域旅游战略落地生根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不管是空间上的拓展,还是产业的融合发展,都需要全民的参与,荔波将从“空间拓展、产业融合、全民参与”三个维度深刻阐述和全面诠释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交通的支撑。荔波已正式启动了交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陆空并进,内优外快”的立体旅游交通体系,为打造荔波全域旅游提供支撑。同时,加快推进贵南高铁建设,开启荔波“高铁旅游目的地”新时代,三都至荔波、荔波至榕江、荔波至南丹、荔波至环江“一纵一横”高速公路已纳入省、州“十三五规划”并提前实施建设。此外,陆续开通了荔波至贵阳、荔波至重庆、荔波至广州、荔波至长沙、荔波至海口等航班航线,形成高速、高铁、航空三位一体的外联大通道,加快打通各景区景点的联络线、断头线,形成全域旅游的大环线、小环线、网络线。

金融的支撑。加强与中信证券、华创证券、贵州兴黔财富公司、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投、融、建一体化发展,将荔波景区资源进行整体包装策划,加强银政企合作力度,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借助省州融资平台合作发行基金、债券等,巧借外力着力破解资金瓶颈,推动荔波旅游挂牌上市。

大项目的支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成功引进广州奇码科技、云南敏大集团等企业入驻投资兴业,并引入奇码电商、世界蜜月之都、三叠纪国际动漫乐园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荔波。目前,云南敏大集团正深入推进对世界蜜月之都项目的研究,贵州三叠纪有限责任公司正推进三叠纪国际动漫乐园项目建设。今年9月,上海东方卫视与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栏目联合在荔波拍摄《跟着贝尔去探险》,该节目是亚洲首档中外明星探险真人秀。届时贝尔・格里尔斯、韩雪等中外明星将齐聚荔波,助推荔波加快打造全球婚纱摄影基地和游客最向往地方的步伐。

人才的支撑。出台一系列引进人才、关心人才的政策,推出人才公寓让人才安居乐业,今后还将建设专家楼、人才房等,鼓励和引进更多人才到荔波就业创业,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第9篇:农文旅结合范文

这里峰丛与坝子交错,山地和丘陵7871平方公里,为区域总面积的84.9%,是“地无三里平”的典型代表。

这里奇色异景,天蓝风清,风景区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在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熠熠放彩,是“定会胜江南”的预言之地。

2014年底,安顺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为全国62个地区、25个地级市试点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批地级市试点。到2020年,这里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的目标。

“没有条件摊大饼,只有让你蒸小笼。”试点安顺,借势造势,将城镇化的足音点击在山水间,探索向前。

怎么因地制宜?

探索打造“一分三向”安顺模式,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步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集聚。

“以前这里又脏又穷,鬼都不来,做梦都想不到会变得像风景区一样,每天这么多游客”。旧州镇浪塘村的赵英妹、杜云伟夫妇,拖着2个孩子在浙江打工十多年,今年春节回家后开办了“农家仙”饭店,当起了老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家乡这么好,再也不出去了。”

“只要把家乡打造精彩了,外面的世界就显得无奈了”。旧州镇党委书记刘可立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旧州采取“1+n”模式,旅游古镇带动周边美丽乡村,浪塘、文星、把士等村寨已见初效,镇村返乡人员创历年来最高。

城镇化要见楼市栉比,更要有万家灯火的点缀。安顺山多绵延,城市容纳有限,城镇化更需融于山形水势之间。

“山为背景,点上着色,各美共美,点点相映。”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主任陈好理给我们诠释“蒸小笼包不摊大饼”的函意:“向市区集聚一些,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一些,向美丽乡村集聚一些,就地转移,就地致富,共同发展。”

市区:棚户区改造+综合体建设,新天地、万绿城、家喻大都会、22座城市山体公园、166座山体绿化……钢筋水泥为形,住购行娱为质,路网织密,绿地铺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县城及镇:旧州的文旅结合、夏云的城园合一、白岩的产旅融合、龙宫镇的农旅结合……15个示范小城镇日新月异,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生,都是看得见的福利。

美丽乡村:西秀浪塘、普定思源、云峰屯堡、鲍屯旧迹、平坝小河湾……50多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点,如一个个颜值高、气质好的“深闺美女”掀开帷帘,备受点赞。

何以安居乐业?

坚持“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化、农民市民化、乡村美丽化。

2015年6月1日起,安顺市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户籍登记中“户别”栏不再有农业或非农业,改为家庭户或集体户。10月,《居住证管理办法》、《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划分办法》等十项政策措施下发实施,涉及住房保障、教育发展、民政保障、卫生计生等各个方面。

当农业户口成为记忆,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就成了发展的一大课题。

走进镇宁大寨,百花齐放,百草争香,这个融合中药材种植和旅游产业的“百灵模式”基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到10%,除了近200人在基地就业外,还有十余户家庭旅馆,5个种植合作社,传统务农已渐行渐远。

“几分钟就走到家,干这个比做农活‘洋气’。”在基地会议室,几个90后的服务生开心地说。

“工资不一定比外边拿得高,但是离家近,花销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在基地做厨师的村民富很会算账。

挨着家就业,挨着业安家,安居与乐业如同孪生姐妹难分割。

在镇宁石材园的晨春石材厂,7栋小高楼比厂房还显眼。“这是去年建成使用的职工公寓,300套宿舍全是拎包入住。”厂办主任李献卿告诉我们,职工包吃包住,连公寓的水电费都是厂里承担。来自山东的技术员张洪乾接话道:“我跑了十来个城市,这里是环境最好的,我准备常驻这里呢。”

“我们正在探索以村(居)委会辖区为单元,凡实现劳动力非农就业在60%以上,其中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达70%以上,城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人群的村,均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贵喜告诉我们。

通过发展带动改变就业模式,通过城乡建设,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不需离乡背井,山里人已成城里人。

钱从哪儿来?

实施项目计划向上“摘一点”,推广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向社会“融一点”,各级政府、企业、个人“承担一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12月17日,获得安顺市中心城区污水综合治理特许经营权的黔鑫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这个由首创股份入股51%、安顺市供水总公司入股49%的股份制实体,第一批投入为3个亿。由首创股份委派的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推行PPP模式,就是让政府做‘裁判员’,社会资本做‘运动员’,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安顺山青水秀空气好,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做好这里的水环境。”

决胜千里,粮草先备。在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方面,安顺市多渠开源,项目争先。

数据说话:全市2015年整合各类资金共10余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45亿元;率先在全省成立PPP中心,收集PPP模式项目141个,总投资约452.67亿元。

节奏加快:制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测算和监测工作方案》,保障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投入;与深圳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PPP项目财政支持基金;与国开行、农发行和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顺新型城镇化融资规划》。

亮点鲜明: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获批总规模5.03亿元的两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中国农业银行将普定作为全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在开展4笔共1600万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前期工作;西秀区获得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事情怎么办?

探索建立“顶层设计、问题导向、项目引领、融资保障、末端落实”的工作思路,把既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到县区到部门到人头,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不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在做事,找镇领导帮忙是分分钟。”在外地打拼了十多年的詹里屯村民曾海燕,去年关掉自己的诊所回旧州镇创业,找铺面、谈价格、写协议都是镇领导帮着张罗。

分分钟,是态度和效率,更是作风和形象。

市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里,一面墙就是一个作战图,指挥员战斗员以及时间表路线图布局到位,措施细化分解,横到边、纵到底。

整合镇(乡)国土、规划建设和政法、综治、、司法等,组建“乡规委”、“法工委”,提升基层执行力;“多规融合”专章编制逐级获审,一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改革正在实施;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让基层有更多活力;全市千余名县处级干部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诺践诺,人人有责……改革,是动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