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00字1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一段时间,我读了很多神话故事,例如:《后羿射日》、《十二生肖》、《济公传》等,其中我最喜欢《十二生肖》。那么我就来介绍介绍传统文化《十二生肖》里面的老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来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定好一个日子,让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来报名,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选举火热进行着,天下所有的动物都踊跃参加。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睡醒就去叫你,然后咱们一块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了,可是它光想着自己的事,把叫醒好朋友猫的事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却因为爱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只好拼命地逃。到现在还是这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有趣,以后我要学多几样跟朋友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00字2

春节前夕的扫尘开始了,“咚、咚、咚,”一大清早我和妈妈摆这忙那的,忽然,妈妈说到:“是不是人少了点?我们去叫奶奶吧!”我一蹦三尺高。最后,我们分好了工。

妈妈拖地,我擦桌子,爸爸在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奶奶在打扫墙角上的小蜘蛛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不一会儿,终于把屋子收拾干净了。此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笃笃笃”有客人来了呀!门铃的声音清晰的响了起来。

“妈妈,有客人来了”我小声对妈妈说。

我连忙打开门,呀!是最心疼我的爷爷,我忙伸出我的“攒钱手”对着爷爷不自然地笑了笑。在我身边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把拽过我说:“小孩伸什么手?嘴巴才靠得住,用得长久呢!”我恍然大悟,赶紧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呀!我爱您!”

“好!好!呵呵!”爷爷摸着胡子笑呵呵地说,顺手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画着娃娃脸的小红包,放在了我手心里,像个老顽童似的走了。

第2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书法;语文课堂;融合

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普及,开展的是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农村中学也在初步尝试。书法教学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当地主管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但是,书法教师的严重缺失,据统计,全国缺少的专业书法教师500多万,中学文化课负担重没有时间的客观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电脑的普遍使用,学生书写能力严重低下,连最基本的书写工整,字迹清楚都达不到。就更不用说字体优美,舒朗俊秀了,,更谈不上王,欧,柳,颜,赵体了。这种严重缺失体现在学生作业潦草,卷面混乱不堪。特别是近几年高考实行裸考,答案要扫描到电脑上,本来就潦草的卷面扫描之后就不堪入目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书法教学由语文教师承担义不容辞,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已经是刻不容缓。

同时,我觉得,书法教学的普及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趋势。书法课堂的开设不仅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写能力,长期坚持练习书法更能让学生学会静心观察的习惯,精心甄别对比分析的习惯,凝神静气思考问题的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中新课改也学生的素质要求进一步加强,语文课堂融入书法教学,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统一。

尤为重要的是,我校具备书法教学融入语文课堂的基本条件。

1.经典诵读、书法教学进驻农村中学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加之,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匮乏,所以书法教学由语文老师担任已经是普遍现象,而书法教学的开展已经刻不容缓,我校又有一大批书写基础良好,有一定书法专长的语文老师,因而有一定师资保障。

2.我校重视教育科研,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屯字中学近几年有七项省级课题立项新题,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套可供借鉴的经验;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及时间保障。

3.学校利用“改薄”项目书法教学与语文课堂完美融合,能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书写能力。通过实验之后如果在全校推广的话,将会使我校学生的书写能力大有提高,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显著提高。

4.书法教学融入语文教学,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书法教学下的语文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细心,认真,静心的好习惯,学会观察,借鉴,甄别,审美。书法静心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可以共同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我们尝试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走向完美统一,既体现了我校提倡的“感知------发现------互动------训练------反思”五步语文教学模式,也可以把这种五步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学习书法的具体方法之中。比如学生临帖的过程就是感知书法碑帖的整体特点,发现碑帖中字的细微变化,笔法运用。互相练习,相互指正,取长补短,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特征。最后反思。如果真正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融为一体,又以’五步教学法’为指导,这样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语文课堂的丰富,书法课堂的生动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3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那么,到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原罪思想”呢?常识、共识就是真理吗?——真理往往从怀疑常识开始。或如黑格尔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让我们先从西方的原罪说说起。

一、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说

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圣经》,西方的原罪说最早就来源于《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吃了上帝告诫不能吃的禁果——能够分辨善恶的“智慧果”。

“智慧果”好吃,但代价却是巨大的:亚当和夏娃失却了乐园。不仅如此,他们的后人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是西方人的宿命。虽然后来有上帝之子耶稣的救赎,但,作为背负着沉重肉身的个人,西方人是从未卸掉过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的。因为,这十字架是生长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里的。

不言而喻,西方人的所有努力和使命,就是“救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主旋律就是寻求救赎之道——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

那么,西方人的这种“原罪”到底是一种什么罪呢?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人难免会犯的罪——违约罪,或说是,失信罪。况且,此罪的获得是由于“轻信”。记得马克思夫人燕妮说过,在所有过错中,她最能原谅的是“轻信”。

二、中国文化中的原罪思想

与西方不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中国文化中有类似西方的原罪思想的。道理很简单,所有关于原罪的说法,都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而中国,是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民族。某些中国人的原罪观念,几乎都是来源于佛教的业障观念和迷信性的伤天害理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原罪观念等。

此外,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具体道德伦理操守,也往往给人一种缺乏原罪观念的印象,这在事实上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的看法。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慎独”的道德境界,只有在个别的圣人和士人中才能够出现。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唯一的“紧箍咒”来自于他们的现实上帝——统治者。在中国大众中,“忏悔”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忏悔意识?”的质疑就是证明。

无庸讳言,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并因此而缺乏忏悔意识。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人缺乏救赎的冲动和渴望。

——这一切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文化学者,几乎都将之归因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

这是真的吗?

恰恰相反,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庄子》中,读到了与西方的原罪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的原罪思想。请看——

《庄子·应帝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原罪思想即原罪说!可是,它却不是被学者们牵强附会地当成了与物理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督教的“创世说”相类似的具有“科学性”的宇宙起源论的“宇宙论”、“本体论”了,就是被自以为高明地而实际上是肤浅地解释为人由愚昧而“开窍”的积极的“文明”过程等等!——庄子“浑沌”寓言中所深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被遮蔽了。

中国人的原罪,就是从倏和忽合伙“谋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一思想时,有同学说是“过失杀人”)混沌开始的。尽管倏和忽的主观愿望是善的,但他们是难逃“杀人”之罪的。

从倏和忽“善”的主观愿望来说,中国人的原罪是由于讲“情义”而导致的,它与西方被“蛇”引诱是不同的。所以,中国人从一开始其“开窍”即理性智慧就与非理性的“情感”纠缠在一起。这正是中华文明迟迟不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M·韦伯看得非常清楚,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理性化”,我们中华民族迟迟不能够达到。

与西方原罪中的“违约罪”相比,中国原罪中的“杀人罪”罪加一等。按理来说,违约罪的惩罚是逐出伊甸园,杀人罪的处罚就应该是偿命。——中国人犯的是杀人罪,这罪行太过严重,实在是赔偿不起,不过,此杀人罪又是出于“好意”的,故而,可以从轻发落——判个“无期徒刑”罢了。可哀的是,这西绪弗斯式的无期徒刑对于人来说实在是“生不如死”,可偏偏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很管用——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原罪”就被我们不了了之并渐渐地淡忘、掩盖了,即将它逐出自觉的意识层面,埋进潜意识的深层。——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不见原罪的根本原因。间或有人从潜意识中将此原罪挖掘出来,如历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和明代李贽的“童心说”等,也终不成气候。——“我没罪,我没罪”。没罪就不需要忏悔,没罪就不会受到惩罚,从而也就不需要拯救。转贴于

三、 其所是,非其所非

各民族的文化有差异和特殊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同小异。原罪思想或原罪说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不独是西方文化的特有现象,中国文化中理应有它的踪影。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故事,正是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而知善恶羞耻的中国版本。西方人能够从原罪说中发现智慧、理性、文明的双刃剑性质,而今勇于检讨“现代化”的负面效应,我们中国人当且能够从自己的原罪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M·缪勒

21世纪,中国人必须重建自己的原罪意识,自觉地、勇敢地背负起自己应该背负的十字架。只有原罪意识,才能最终帮助我们走出世俗的沉沦状态而走向超越,斩断伴随我们几千年的“夭折的宿命”。而重建我们的原罪意识,首要的工作是复活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庄子》,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圣经”。

——有一位先知在2000多年以前等着我们……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 “你们看天上的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王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太6:26-28)!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

人在童年,当天真烂漫,纯朴无瑕,童言无忌,无忧无虑,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过分早熟,失却天真;

人在少年,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敢做敢当,而不能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少年老成,老气横秋;

人在青年,当认识自我,谦虚谨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而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心猿意马,胸无大志;

第4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患者自主概念源于生命伦理学的自主原则,它在概念上强调对医患关系的依附和医生对患者自利的尊重。传统儒家的仁学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没有否定个人的自主,通过对“人”的肯定和对人的“情感自由”的认可来体现自主的力量。传统中国医患关系中,要求医生尊重生命、尊重患者,治病时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感等,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容纳患者自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患者自主;道德主体;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5)03-0007-05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atient’s Autonomy

ZHUANG Xiaoping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Guangdong,China)

Abstract:Patients’ autonomy derives from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in bioethics,which emphasizes the doctor’s obligations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atient.Confucianism places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and on the other hand,it does not ignore autonomy of an individual, which shows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an individual through the affirmation of‘humans’and“emotional freedom”of humans.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doctors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patients’ life,respect them,be polite to them,and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y and emotions during treatment,and so on.This shows traditional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an be compatible with the patients’ autonomy.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Confucianism;patients’ autonomy;moral subject;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当“自主原则”树立为生命伦理学的首要原则之时,患者自主研究成为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中的热点。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患者自主的重要性”“自主原则为首要原则如何被证成”“患者自主的内容”“提倡患者自主的理由”等展开。国外研究认为,提倡患者自主不但因为自是人们的基本权利,还因为尊重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保障。尊重患者自是医学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制衡医务人员权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也认为,患者自主理论彰显了个人自由的价值,是西方社会所提倡的独立、理性的价值观体现。部分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建立在家庭主义的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家庭利益、血缘关系和宗法家族,较少涉及建立在个人主义、权利主义基础上且具有浓厚个人特性的自主性等概念。尽管如此,从当下的生命伦理视角来看,传统中国文化与患者自主并不相悖,它依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容纳患者自主。本文拟从患者自主概念及其具体含义分析出发来考察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理论与医疗实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能够容纳患者自主。

[BT1]一、患者自主的内涵

患者自主概念源于生命伦理学的自主原则,德沃金、比彻姆、查尔维斯、奥尼尔等学者对患者自主的相关内容研究较多。总的来说,他们是通过“尊重自主原则”来考察患者自主概念的。德沃金认为:“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他们都涉及一个共同的概念‘自主’,并将它表达为‘尊重’。一个自主的个人才是人生有意义的个人。” 比彻姆和查尔维斯认为,尊重自主不仅仅是“尊重态度”而且是“尊重行为”,即尊重一个人有表达观点、做出选择的权利和基于他个人的价值和信念而行动的权利。奥尼尔提出通过对“原则的自主”的理解达到康德的“自主”,必须基于相互义务以及对人的尊重来理解自主原则。

有学者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患者自主定义为:“依存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尊重并尽量帮助患者,让患者按照自己的意愿、价值和生活目标,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思考、选择、决策等方面的自主。”由此可见,脱离医患关系谈患者自主毫无意义。奥尼尔就认为:“爱、正直、责任心、对自主的尊重都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而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脱离社会来考虑自主,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之所以认为过分强调自主会导致信任的危机,是因为在强调个人自主中忽视了关系”。比彻姆等也认为:“提倡患者的自主必须放在(社会)关系中来理解自主的概念。所谓的‘独立的’自主是不存在的。”即使备受奥尼尔批评的德沃金,他对“自主”的界定也并非“孤立的”,他侧重从能力来界定自主,认为“自主与其他人的意愿、思想和原则是有关的”。所以,自主并非孤立的,它并非与社会和传统相背离或对立的概念,患者自主应与医者的义务相联系,医者必须尊重患者的权利。

[BT1]二、从儒家文化传统考察个人自主

考察儒家文化传统与患者自主的关系,应先从最能体现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个人道德品行的仁学入手,通过阐释其理论内涵来探析儒家文化语境下的个人自主。

[BT2](一)儒家仁学理论的内涵

1儒家之“仁”的基础是血缘亲子之爱。“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矣。”(《论语・学而》)“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儒家将血缘之爱的“仁”推至爱己及人,体现了爱的升华和族类整体意识,利于维系氏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凸显了个体对氏族以至整个华夏民族利益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将“仁”由血亲之爱上升至氏族之爱,体现了普遍伦理原则。“仁”就是实行“忠恕之道”。忠,尽己之心而中人之心,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忠恕之道,从忠的方面是积极主动践行“仁”,从恕的方面是被动消极实践“仁”。通过实践“忠恕”之道来实践“爱人”原则,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这种从自身义务出发,达到对别人尊重的思路与今人所理解的“自主”有异曲同工之处。

2儒家的“仁”包含着真性情及合“礼”性。“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可见儒家之“仁”是真性情的表露。这种真性情还体现在“直”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直”与“互隐”是人性中的事实和真情实感,做到情感真实与“仁”的无欺才能走向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彼此信任,所以儒家的伦理关系还讲求“情”。韦政通认为:“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特别重视的是‘情’,情是维系伦理关系的核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为了怕破坏父子之情……情与理不但非对立,而且理就在情中……儒家坚持爱由亲始的等差之爱,就是因为这种爱最近情。人与人之间若能‘动之以情’,可以无往而不胜。”“父子相隐”这一人之常情的真实情感是仁的基础和维护人伦基本关系的关键。杜维明认为:“父子关系之所以在儒家思想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因为孔子意识到,自我实现绝不可能没有他人的参与”,“儒家的自我需要他人的参与。”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兹也承认“父子互隐”之“直”的作用:“孔子把家庭置于政体之上。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替偷窃辨护。而是说,家庭细节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即使在这么难堪的情况下也必须维护它。‘仁’和‘礼’的整个神圣结构要以它为基础。正因为这一结构的存在,社会才能维持下来。”“直”与“父子互隐”是被设定在一个情境中的,其所体现的是一种“直”在情理和法中的表现与实现。赫伯特・芬格莱特认为,孔子不会在尊重法律与尊重亲情之间任选一个,否则将陷入荆棘的丛林,只有用智慧指引才能增加选择的可靠性。“对于孔子来说,在各种真实的取舍之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的选择的问题”,“孔子仅仅表明了他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实际上,“直”不仅需要智的指引,包含着学、知等内涵,它还通过礼的约束构成了“仁”的一部分,表达了仁学情理兼备的特点。

[JP2]孔子注重人的性情之自由,但真性情必须合“礼”。“仁”是“克己复礼”,“礼”就是“仁”的节度。“仁”与“礼”相统一,才能使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既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又有和谐而温情的人文关怀。李泽厚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仁的根本目标是对礼的体系的维护或恢复,礼的基础又是直接诉诸于心理依靠的――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世俗关系,它强调个体的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仁不只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仁的主体内容是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杜维明也认为:“仁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公共行为,一种对超越的回应。” [JP]

儒家的“克己复礼”体现了对礼的遵守和对仁的践行,也体现了“仁”对个体的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要求。儒家伦理道德中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它不但表达了儒家对自律的看重,也表达了在“矩”的范围内的自由愿望。儒家的“仁”学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没有否定个人的自主,反而强调个人自主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及其“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精神,这正体现着个人的意志和自主性。

[BT2](二)儒家的仁学如何容纳“个人自主”

儒家“仁”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个人”在儒家“仁”的视阈中是一个具体的、相互构建、相互关联的概念。个人是通过某些具体、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来确认自我的道德性存在。“自我”的完善与“身份”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仁”中的“己”不仅仅是“反身而诚”的内省个体,它还必须在与“人”的交往中界定自我和确认自我的道德性存在。“己”和“人”的定位是相对的,两者只有在交往关系中才能存在,并在“仁”的构成过程中融合。

2在构建“仁”的过程中,儒家着重于自我在共同体中的责任分担和自我肯定。在儒家话语系统中,“仁”的构成和作用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的指向是对等的。人们处在相互的人伦关系网络中,必须履行相互的道德义务。这种强调相互性的义务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而和谐人际关系也是良好社会政治秩序的保障。在“仁”的构建过程中,“己”和“人”的责任与义务需通过人际交往加以把握,并在多样往和多元对象中确证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3“仁”的内涵,除将“己”和“人”看成是一个整体、同类,还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的利益、价值、意志和愿望与尊重自己的利益、价值、意志和愿望是一致的。这种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同理心、同情心去真正实现对他人的尊重。

[JP3]4儒家不否定“自主”,它通过对“人”的肯定和对人的“情感自由”的认可,来体现自主的力量。“仁”的构建包含着“个体”与“他者”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链接,人既是仁爱所施予的对象,也是给予仁爱的主体,在仁的体证过程中,道德本体性赋予了人完全自主的力量,其德性成就完全取决于人自身的努力。儒家承认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是道德行为的承担者和道德原则的推行者,即“为仁由己”。“为仁由己”不限于独善其身,而是以此为基点扩展开去。“忠恕”是为仁之方,通过依赖于主体的理性自觉和情感认同来确立“仁”,从而实现“爱人”。[JP]

5仁学中的爱以“家庭主义”为基准和起点。只有“爱亲”才能“泛爱众”。认为:“吾族于建国以前,实先以家长制度,组织社会,渐发展而为三代之封建。而所谓宗法者,周之世犹盛行之。其后虽又变封建而为郡县,而家长制度之精神,则终古不变。家长制度者,实行尊重秩序之道,自家庭始,而推暨之以及于一切社会也。”

综上,从仁学的特点看,关系中的自我或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确证自身行为的合理性,这种特质以及儒家尊重他人、“爱人”等观点与当今患者自主概念的涵义不但相容而且相似。它与西方患者自主概念的最大差别在于:需在“家庭”的范畴内去考察儒家传统中的“个人自主”――这里当然包括作为医患关系中的“患者”个人。

[BT1]三、从中国传统医患关系考察患者自主

在我国医药文化传统中,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道家的行善积德思想、佛教的慈悲救苦理念均对历代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尤以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为重。“医乃仁术”在我国传统医德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也是中国医德价值体系的核心。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对医生更侧重于道德上的严格要求。

一位好的医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以患者生命为重。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强调医生对待患者要“皆如至亲之想”。(《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则强调要尊重生命、对患者负责――“天履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黄帝内经・灵枢・禁服》)。那些看病草率、对生命不负责的庸医应受到谴责。对患者生命的尊重,还体现在不论贵贱贫富,均一视同仁,“贫富虽殊,药施无二”(《万病回春》)。第二,不计酬报,不挟技邀财。孙思邈认为:“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耳。”(《大医精诚》)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批评了“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的不良风气,提出医生必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第三,出诊不畏艰险疲劳、医治不怕脏臭污秽。凡是病家有请,医生就应不顾艰险疲劳,立即出诊。正如上面孙思邈所言:“勿避d,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大医精诚》)第四,医者应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提及:“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皆如至亲之想”。待患者如“至亲”是传统中国医德的主要价值观,此所谓“医者父母心”。当然,患者也必须信任医生。

[JP3]“医者父母心”“患者必须信任医生”的要求不等于患者没有了自主。在中国传统医德要求中,医生要尊重患者,对待患者有礼貌,治病时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黄帝内经・灵枢・师传》载:“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己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古代名医不但要了解外感疾病,而且还要联系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和人体本身的条件来分析病情,且非常重视“七情内伤”等社会心理因素。名医李中梓在《不失人情论》中描述了三种人情,一为病人之情,二为旁人之情,三为医人之情――对待病人之情,医生除了一般诊察之外,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性格等特征;对于旁人之情(病人的亲戚朋友喜欢为病人出点子),要善于分析,才不会上当;对于医人之情,要慎重对待,不能被恶劣的习气所侵蚀。[JP]

[JP3]因此,从中国传统医患关系上看,传统医德的要求与患者自主是对他人的尊重,患者自主是体现在医患关系中的,是在与医生、家人、亲朋交流中的“自主”,是医生尽可能地帮助患者进行独立思考和决策。从这方面来看,借鉴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医德理论,对于研究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患者自主理论不无裨益。实际上,理论困境并非在于患者自主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容,而是当下的医疗实践已背离了中国文化传统和医德思想的一些基本要求。这是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ROBERT J LEVINE.Informed consent:some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the western model[J].law,Medicine and Health Care,1991,19:207-213.

[2]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1.

[3]DWORKIN,GERAL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tonomy[M].New York:Gmr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34.

[4]TOM L BEAUCHAMP,JAMES F CHILDRESS.The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M].5th e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3.

[5]ONORA O’NEILL. Autonomy and Trust in Bioeth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87.

[6][ZK(#]庄晓平.西方生命伦理学自主原则“自主”之涵义辨析――从比彻姆、德沃金和奥尼尔的观点切入[J].哲学研究,2014(2):93-98.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

[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9]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曹幼华,单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30,134.[ZK)]

[10][ZK(#]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02.

[11]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3.

[1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5.

第5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五千年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些年中也流传下来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元宵节了。

在元宵节,每家每户都会挂上大红灯笼,看起来喜气洋洋的,十分有节日的氛围。

元宵节最重要的就是吃元宵了,我们会从街上买来各种味道的汤圆,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还有山楂馅的,各种美味的汤圆煮在锅里,盛出来端在桌上,大家一起吃,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总是会团团圆圆。

除此以外,美到了元宵节的晚上,大家都会出来到街上看放烟火,五颜六色的烟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美丽无比,我们在这种节日的氛围下总是会觉得特别的幸福。

这就是元宵节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

第6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素以“文明礼仪之邦”屹立于世界各国之中;高尔夫在中国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是熟悉高尔夫的人不难发现,高尔夫的运动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竟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修身之道

中国儒文化,以“修身养性”作为内练功、善自我、提境界的一种行为,倡导“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因此,中国人养身处世之道,以静为主、戒骄戒躁、隐忍中磨练定力。

修身养性、磨练定力的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高球运动讲求不气不急、不骄不馁、气定神闲,培养球员平和心态,与传统文化“静以修身”的要求相一致,能满足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

礼仪道义

礼仪,即礼节和仪式,渗透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礼始于五帝,大成于周,故中华民族礼仪历史深远,中华民族永久保持了以“礼谦、礼让、谦和”为核心的社会特征。

对着装、球员间礼节的严要求,是高尔夫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深层次看,高尔夫也是以谦和、礼让为本质,与传统文化礼仪的核心是一致的。礼仪是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一脉,适应时代礼仪发展需求。

诚信自律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认为 “民无信不立”。 可见“诚信”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高尔夫文化中的诚信是通过球员打球时的自律来体现,要求球员诚信待已,不守诚信改变球况、虚报成绩会受到“惩罚”,球技得不到提高,形象受到损害。高尔夫球文化通过运动使球员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自尊自重。时代呼唤诚信,高尔夫通过运动塑造诚信。

公平与平等

第7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悲剧 《赵氏孤儿》 《窦娥冤》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直以来人们对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悲剧而争论不休,但在我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有三种之别,第一种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能交构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者,第三种悲剧,由于剧中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①只是中国式悲剧呈现的方式、内容与西方式的悲剧略有不同而已。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程,在这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其民族历史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式悲剧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我就以中国两部经典的悲剧《赵氏孤儿》和《窦娥冤》来谈谈我理解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式悲剧的影响。

经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之后,儒家思想最终被汉朝统治者选择,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正统地位由此确立,并在历朝历代逐步发展、延伸,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可以说儒家的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孔子最早提出了“义”,认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准,后人对“义”的理解有多种:“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朋友要讲求诚信;如“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舍生取义”的思想。“义”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总体上看来属于叔本华三种悲剧中的第一种,并且将中国文化中“舍生取义”这一传统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中间还包括了叔本华所说的第三种悲剧。作品从始至终始终贯穿着“大义凛然”“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这一线索,在主角登场前就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紧接着就是一批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使作品一开始就显露出浓郁的“忠义”思想。作品部分中韩厥的以死明志、程婴的舍子救孤以及公孙杵臼的舍身救孤的壮举将作品从悲剧推向了悲壮。作品着力塑造了程婴这一形象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一程婴必须顶着不孝子的心灵煎熬将自己的儿子无私的交予屠岸贾并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子被残忍的杀害。其二必须忍受着世人的唾弃,在世人不理解甚至仇恨的目光中度过余生。而这所有的一切只为“忠义”二字。从中我们更加能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

如果说中国男性的悲剧是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这崇高神圣的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那么中国女性的整体命运悲剧,则是儒家文化中妇女观,尤其是男尊女卑这一道德价值观的直接恶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利用各种手段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儒家创始者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他对这一思想虽没有发挥,但却是歧视妇女的经典言论,对后世影响颇大。到了孟子便直言提出“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离娄上》),在后来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这种束缚就更加清楚和严格了。《礼记》提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三从四德”观,把女性的一切全部不留情面的交给男性。至此,女性的独立人格完全丧失。至汉代,男尊女卑的道德教条开始以理论形态出现,董仲舒继《易传》之后,用阴阳之说论证男尊女卑观。他对男女夫妇的关系做出“阳贵而阴贱”的价值判断。他正式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明确为“三纲”并称之为道德的根本标准。至此,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从社会零散的议论中抽象出一套完整的道德价值系统,而到了宋代经过程朱理学的进一步加强更衍化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桎梏。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至此也愈演愈烈,以《窦娥冤》为例进行说明。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将窦娥塑造成了一个遵守传统的伦理纲常的典范。开篇作者就以窦娥三岁丧母的事实为其短暂悲惨的一生做了铺垫,奠定了全剧的基调。作为父亲、丈夫的附属品,她并不是作为一个自由个体存在的,而是根据父亲、婆家的需要不断地被支配着,毫无自主可言。她的一切言行都是被“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一思想支配着,而张驴儿父子的逼婚,昏官桃杌错判只是将窦娥的悲剧与时代社会的腐败结合了起来,让她的悲剧更加的明显、彻底.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另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张驴儿父子的逼婚,昏官的错叛,窦娥生活在一个清平安宁太平社会,或者是她和婆婆碰到的不是歹毒恶劣的小人,而是安分守己心地善良的男子,她是否就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交与他人呢?虽然剧本并没有这样设置,但我们从窦娥的唱词中已然能够预见其结果,

第二折中[南吕 一枝花]他则待一生鸳帐眠,那里肯半夜空房睡;他本是张郎妇,又做了李郎妻.…… 使了些调虚嚣捞龙的见识.

[梁州第七]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旧恩忘却,新爱偏宜;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多奔,少志气;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从唱词中我们不难看出窦娥已经被“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侍二夫”的思想彻底侵蚀,所以即便有好的姻缘再次出现,她也不会获得幸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后世的事实中得到证实。

在统治者的支持和倡导下,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指导下,妇女越来越受压迫,逐渐成为男性的、为夫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自宋代中期以来,直至明、清,性禁锢越来越严酷,对女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一方面倡导女子守贞护节,另一方面,对“失贞”的女子要严加惩罚,轻则赶出族门,重则施以沉河、火烧甚至凌迟处死等酷刑。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家长制和夫权制婚姻制度一直是中国宗法制社会的基础,它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其稳定的因素并延续数千年之久,男尊女卑的观念,封建伦理规范体制的桎梏,扼杀了妇女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这是造成古代妇女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女性自身的麻痹,要祛除这种深入到生命中的错误观念,尤其是女性同胞们自身的觉醒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否则,窦娥式的悲剧将不会成为过去。

第8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

0前言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在建筑设计上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其重中之重在于构思建筑及文化,而并非传统一词。中国传统元素是极其繁多的,而且范围相对较广,其定义可以分为很多项来列举。在中国元素的设计领域中,建筑有着传奇且悠久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受文化、地域、气候、史实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经研究后阐述了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传统一词是各个因素和各个民族之间相互磨合产生的结果,之后虽受印度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但并未影响中国根基性的东西,传统文化依旧流传,也表现出了中国的伟大之处。元素可称之为要素,是由一个一个的事物组成的形态,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下逐渐保留和继承下来的。同时,文化、精神、信仰等也是中国传统保留的成果。从古到今,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发展趋势,传统元素得以保留并继承,固有其存留的意义与原因,其目的是普及并弘扬文化,使其可以在现代人们的心中上升一个高度,以便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

2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才是根本。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注定是蕴含底蕴与功底的,那么中国建筑中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必然包含本土的底蕴,以至于成为独立的一套体系。然而,并不是说每个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都要大体相同,这是个错误的理论,文化与底蕴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每个个体做成的作品,所蕴含的底蕴与意境也会大不相同。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称建筑设计的方案是文化的延续与产物。开始,只是古人们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由于沿用时间较为久远,逐渐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并且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影响着当代对于建筑的设计。正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案的出现,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2.1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道家的文化与底蕴可谓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的根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在知识层面上的一种体现与表达。道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是我国宗教的代表,道法自然,其表达的喻义也拥有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更严格地遵循自然的规律,对顺其自然之法更是有相对的含义,顺应天地万物,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道,道也是万物的始端。由于道家思想中原有避世的思想,其在宫廷并不被推崇,无宜于战事。但是道家思想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其中很多思想观念和现代的思想观念是很多相辅相成的,如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之相对应的在建筑上也能体现出来,尤其在节能减排上其并不是凑巧思想和建筑的结合,如果没有长期的底蕴存在,又怎么会有这些想法呢?

2.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在汉朝时期,儒家文化成为典型的流派,可以说,其对我国未来在文化上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君主治国方面,更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底蕴与造诣上,这方面在建筑上也是较为显著的。例如,如今在北京的四合院,采用了“忠、义、礼、孝”的思想,其来自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另外,“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也来源于此,再加上建筑本身构造应有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建筑在造型上大同小异,而西方建筑在造型上却形态百样,一方面是因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儒家文化对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不是说中西方差异在于西方要比中国先进,而是说中国建筑相比于西方建筑有着更深厚的底蕴与历史背景。经研究,在中国建筑设计遵循儒家思想,更多体现在顺其自然。例如,山体或者湖边就是遵循自然的构造,顺势而做成的,这都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

2.3佛家思想

佛学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佛学并非中国本土宗教与学派,但佛学思想与文化在古代的权位之上和群众中十分有影响力,“三教并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出现过,可得知,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造诣是极大的。在中国古代,寺庙的形象非常多,如白马寺(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四百八十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等,佛学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保留,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看出,佛学的文化仅次于儒家文化。经研究后,中国的佛学演变至今,可谓独树一帜,更多的是追求心灵上的纯净与意境上的突破,人得以升华。而这种心灵与意境上的洗礼同样也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拥有自己风格的建筑体系。并且,佛学有着亲近自然的喻义,将其带入建筑中就会发现,很多寺庙都是在顺应自然而没有人为所建的建筑群的地方,如少林寺以及清凉寺等寺庙。思想的几经演变,使追求意境到达了一种新的层次,多会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使现代的城市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压抑与不满在寺院可以解脱,有一种遁入空门的感觉。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在论文或是演讲上展示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引导,国人和世界都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元素为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本文希望能对读者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然后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在建筑方面的知识。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内涵和观点,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不同观念下的设计方案体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新,曹梓煜.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04).

[2]王文刚.中西传统建筑浅谈[J].科技信息,2011(15).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庄裕光.物宇霓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吕洪波,于洪坤.图说中国建筑艺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伍联德.老照片•中华景象[M].南京出版社,2015.

[7]雷东霞.中国古典建筑图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第9篇: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大规模地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许多宝贵的、为中国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诸如科学技术、市场理性、法制精神、个性发展、创新智慧等等,我们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纳。同时,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等。而目前的中国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的物质消费主义思想。

在中国,到咖啡馆喝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在西方国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饭;“哈韩”现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时尚潮流。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艺术追求方面,年轻人爱寻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戏。他们喜欢美国大片,导致中国名导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来拍电影,追求宏大场面,而不追求实际内涵。酒吧摇滚乐近年特别流行,歌手边喝酒边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龄,一律疯狂。

由此,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越来越粗俗和越来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众趣味、时尚趣味的彻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赏,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艺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圈子内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

当社会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表现出心态失衡、浮躁。这种没有含金量、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满足了人们一时的需要。大家极端地追求物质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撑。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有经济学家调查发现,在全世界,东南亚人的幸福感最低。这其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虚、幸福指数下降,失去了主流价值观,一些人的道德开始滑坡。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人没有正义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恶现象的面前一个又一个地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领着社会价值观。“超女”、恶搞等现象是当代经济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畸形嬗变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传统道德被边缘化,社会就会陷入价值失调和道德焦虑。

据了解,在美国,很多人一周都要义务工作四个小时,去小学、养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发达国家,道德观念、信用制度、公益事业以及民主法制之间相互补充。如果在是与非的价值判断上没有主流价值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一片沙漠。我们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大可不必将其与主流社会的取向完全对立。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人们的基本道德底线教育可以由宗教来承担。

(2)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文化,我们过多地借鉴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当浓厚,但却缺少真正的时代精神体验;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往往在一种符号和包装意味上认同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却仍有待发扬光大。

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代代相传,在民间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些传统节日,也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因为传统节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个载体。民族感情弥足珍贵,将其弘扬、彰显,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归属感,是十分有益的。“过传统节日”,过“年味浓”的春节,则是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机会和手段。节日里,人们沐浴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品尝传统美食,回味民族历史,讲述文化传统,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节文化来说,其实它含有很丰富的内容,其中春节前的腊月,就有着很多的“说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饭等等。这些“说头”中,有传说、有故事,蕴含体现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如习俗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孝文化、餐饮文化、书法、剪纸文化等。这些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品位。目前,春节放假日期一般从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应从大年三十开始放假,因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团圆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本质和内涵渐行渐远,春节成了“送礼节”、清明成了“烧纸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了。近年来,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在洋节日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商业化和同质化倾向严重,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也越发单一了。

不少国人对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态度,至于民间庆祝传统节日的“八仙过海”、“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习俗,也一律被归纳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异常热衷于庆祝洋节日,目的是为了感受洋节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气氛。总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来自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就意味着“迷信、落后和愚昧”。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统统被列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属于人类文化进步的代表。这种状况有待国人深思。

中国传统端午节,总被国人当“粽子节”在度过,结果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3)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衰退问题的严峻性,纷纷发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呼吁声。但是,没有消除某些国人因崇洋而产生的民族自卑感,进而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持着扼杀、自毁、自灭的态度,又将如何发挥并提高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必须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转为“内销”?

当下中国文化氛围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强,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这是西方的传统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同时渗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这是对中世纪宗教的传统看法。现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变化,美国大多数人把它看作传统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化。

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可是,目前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很快,而对精神文明的重视还赶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堕落趋势,很多海外有识之士呼吁用东方文明来补救西方文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构建。当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加以重视的时候,外国人却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纷纷要求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说孔子并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武汉电视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塔)上面曾经出现的洋烟广告让有中华民族意识的中国人看着很不是滋味。这类广告若出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必定会引起民众公愤。可以说全世界对香烟广告一般都有限制,何况在民族精神象征之处。不久之后,有关部门来检查,洋烟广告才撤了下来。

由此可见,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我们不能采取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态度。

从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正式启动到《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从祭孔大会到新儒学,从汉服热到私塾热,孟母堂事件使得学者、教育部门和民间全被卷了进来。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诉求。

(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文化记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独特的、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传统艺术形式都会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独特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现代世界有着积极意义。[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如果我们摒弃偏见,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内向的深入挖掘,就会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它对提高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作用,将不亚于经济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营造一个清洁的文化氛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炒作“名人”隐私、网络、“恶搞文化”等如今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当下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火爆,其实也是在恶搞历史。这些必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这股“恶俗风”是一些精神“毒药”。虽然一个民族需要幽默和笑声,但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现在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什么都可以毫无禁忌地随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娱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传统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中国人最基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丢失了,久而久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被毒害。

2)使全体国人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体现为民族文化。要避免传统文化水土流失的现象,首先应当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豪感,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政府、社会、学校、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文艺社团都要想方设法。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它们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江苏、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继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现代传媒的决定作用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教授顾彬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国人对当代文学失望之际,2006年我们又经历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持续升温。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学术明星”掀起了一轮轮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读书热。他们的讲稿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女学者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首日销售超过一万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国》首印55万册的纪录。

调查发现,之前人们自觉读《论语》《庄子》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少,经过于丹的阐释,人们的兴趣提高了。学者从深居书斋到电视明星转变的过程中完成了传授方式的革命,电视讲座因此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胜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前总有人空喊要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可是效果不显著。有人甚至由此评价如今的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扬传统文化,有一个采取何种形式的问题。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且不论于丹等诸位学者的讲演引起了学者褒贬不同的评价,传统文化借助于现代媒体进行传播永远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4)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发展了,但它们把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国文化,因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已溶合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有用的东西来促进现代化,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决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北京本是历史名城,但现在已被钢筋水泥淹没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则保存得很好;法国古老的拉丁区至今风貌依旧。而中国摧枯拉朽地拆毁了老建筑,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发扬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义的优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创造,三点结合起来,以我为主,以今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我们不能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5)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历史上曾有两种片面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恨不得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

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经济、文化、科技已有举世瞩目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上应该和在经济、政治、外交上一样,无需顾虑重重,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把古代、近代、外国、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凡对我们有用的都拿来,统统为我所用,加以吐纳、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唐旺盛.幸福指数为什么不能取代狂热的GDP崇拜?[N].中国经济时报,2006-7-15.

[2]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