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定位;实施措施;经济发展方式;知识产权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应大力开发与利用知识资源,这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环境资源的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2007年6月5日,我国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该战略制定历时3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导下,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制环境,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从而推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指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建设和不断造就庞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总体谋划。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实现富国强民。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其一,提升了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上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于构建诚信社会、规范市场秩序;其三,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四,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途径,让我国参与国际的程度得到提升,利于实现互利共赢。从其定义和作用中不难看出,国家知识产权覆盖许多领域,不仅仅只是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性战略。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切实落实这一国家战略。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知识产权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知识产权成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和富国强民的工具。总而言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是为我国发展而做出的一种总体性战略谋划,这是由于国家知识产权问题的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和关键性所决定的,必须全力贯彻与落实。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并行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贯彻与落实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清其定位,抓住关键要点,以便各行、各领域积极推进落实与执行工作。关键要点具体如下:
全局性:在我国,知识产权涉及的领域已基本覆盖全国各行各业,既涵盖精神文化领域又涵盖物质文化领域,既有有形物质又有无形物质,既包括遗传资源又包括当下智力创造成果,等等。
基础性: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知识”,所以我们常说生活在知识时代里。在知识时代空前发展的前提下,知识产权经济应运而生,而知识产权成为了各行各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知识产权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知识产权成了核心竞争力,没有知识产权,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竞争力,失去了竞争中的优势。
长期性: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其与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在经济社会日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知识产权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将会长期占据重要位置,它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国未来发展方向,是推动我国走上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能否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它在我国发展上的战略意义有多么巨大。
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战略有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等。为了完成每一重点战略目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实施措施。具体包括:第一,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第二,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第三,加快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第四,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第五,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第六,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第七,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第八,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第九,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提升重点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推动具有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在国内外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提供资源和基础,同时建立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稳定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各项工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国家的资金扶持,要积极拓展自主知识产权融资渠道,逐步健全自主知识产权融资体制,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另外,还要积极进行自主知识产权分析和预警工作,提升有潜力的行业及重点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仅仅迈出了一小步,可是对我国整个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仍要不间断地认真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发挥出其战略作用,推动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民生.创新国家与知识产权文化[J].中国知识产权报(理论版),2006(2).
[2]郭民生.论知识产权经济[J].经济经纬,2004(12).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作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运用相关知识产权策略和手段,已经日益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制胜法门。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产生影响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目前的状况和它的保护制度以及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这个大环境。采取相关有效的对策,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知识产权战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中,对调整企业产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前所未有的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强有力地保障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运作。
二、什么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民事主体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创造性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就是我们说的知识产权。而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从而为企业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便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它具有法律性、保密性、时间和地域性以及整体上的非独立性的特点。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从战略的共性出发,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且有效遏制本企业的竞争对手, 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这就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
三、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怎样加强深化企业改革, 逐步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资源的配置, 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是我们企业面临着的一个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资金、设备而且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些传统经济,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一生产要素是知识信息,传统的已成为过去,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知识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的财富中心,企业之间竞争的武器已变成知识产权的竞争。当今局势已成为谁优先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付出沉重代价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熟悉、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在一个国家中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与实施与这个国家富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战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国家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尤其注重开发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 实施全方位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不应只从被动的保护这个角度来认识知识产权,而是应该转换观念,大力借鉴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成功经验将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盈利。我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应该大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可行性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来说这是一个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边缘性学科,法律和经济两大方面是它的立足点。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三个完整的过程的。通过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战略,确定企业总体的战略目标,并且通过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企业进一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所处的战略环境,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被确定,具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在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框架下被制定, 接下来就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来说是知识产权行政监督与执法难落实、知识产权官司太难打、司法执行很困难。特别是有些地方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政府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阻碍,更有甚者有些侵权项目被当作政绩才作为重点科技项目来受到支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在我国当前属于新生事物,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而被制裁的非常少,侵权行为不能从根本上制止。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已被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意识到,并且相关的行政法规正在被着手研究制订,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逐渐加强,政府层面上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开始进行实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渐渐增强,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快速地形成和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被各级政府努力创造着。
通常来说,市场面、经营面和法律面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不同部门只有在各个环节被赋予了具体的职能, 管理的连贯性、应用性和落实性才有可能被保证。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展开的基础。因为联系技术和市场的中间环节是知识产权制度, 所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关系是最佳紧密的, 企业最高领导层在领导各部门工作的开展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被企业高层领导勾画出来。
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商标和专利申请量也提高了很多,尤为突出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和战略运用方面的工作在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展开,并且知识产权工作的覆盖范围被扩大到了国外,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效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将会日益显现出来。
五、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还十分低下, 体制障碍导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脱节是主要原因。目前国内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知识产权工作在企业领导决策层中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和重视,大多数都存在重研发、重成果、重评奖、轻保护等等。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忽视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它们只注重有形的实体资产。 企业对自己的重要科技成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能及时的提出申请专利,相反热衷于申报科技成果奖,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不能有效的转化成生产力。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性质,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保护意识和实践经验的素养。但是,知识产权的知识在我国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中还很不完整, 认识上存在很大的盲点和误区,对于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强。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企业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明确规定怎样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被转化为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不能顾及到其成果,有时甚至是侵犯他人专利的侵权项目。
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思考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 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时一定要参考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特别要致力于政策性的研究。应从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开始,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并且要把握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权限这个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促进保护、合理利用和推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知识产权评价与推广机制, 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注重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以此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在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后才能最终才能形成。要尽量避免对国外知识产权的过度依赖,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开发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 重视知识产权的整体战略效用。另外要避免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相产生矛盾,避免妨碍竞争, 完善体现科技创新价值的知识产权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要把争夺和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形成一整套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策略, 对构成核心竞争的知识产权要加以重点保护,制定出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知识产权战略。
七、结束语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提出了挑战。我国企业只有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 建立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宜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并有效实施,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 确立和维护我国企业品牌优势,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建设“创新性、国际型、价值型”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冯晓青. 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 J] . 法律科学, 2003
基本理论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关系
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是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并列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大力推进和深入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将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相混淆、等同或分离的误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厘清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由确权保护到全面发展,彼此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全面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增创竞争优势并扼制竞争对手,掌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综合手段,谋求实现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具有深层次、全局性、竞争性、对抗性的方略和举措。知识产权战略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彻底改变了以往法制对知识产权单一保护的状况;知识产权战略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注重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知识产权战略针对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竞争目标,引领创新主体以全面筹划和掌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综合手段来参与竞争,从而赢得战略发展的主动权。相对于知识产权法制而言,知识产权战略实质上是对如何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法制的总体谋划,它突出了知识产权全面发展的战略运筹。
关键词:经济危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给我国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抗住了这场“洪流”的侵袭,并继续健康平稳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企业为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排除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适合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对措施。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
1、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利润源泉
传统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已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作用,企业的财富中心是知识和知识产权。蓝色巨人IBM2001年共获得3411项专利,其通过知识产权许可实施获得的权利金收入更是高达17亿美元,占IBM年度税前收益(81亿美元)的将近1/5,如果通过产品销售赚到相等的金额,则相当于额外销售出160亿美元的产品。微软也明确宣称,公司最主要的财富就是版权。可见,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利润源泉之一。
2、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是累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比如:吉利(Gillette)透过专利分析,将刮胡刀核心技术申请了35项专利保护,成功筑起一道绵密的防护网,阻绝了竞争者的市场进入。此为成功结合专利管理与技术研发的典范。再如:英国最大的格兰素(GLAXO)制药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特效胃药雷尼替丁(ZANTAL)每年为其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1997年7月,当其在美国的专利到期后,不到半年时间,在全球的销售额急降33%。创建于1978年的格兰仕集团凭借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强化科研与技术,发展生产,在短短二十多年间一跃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媒体、专家誉为“格兰仕奇迹”。这些体现了知识产权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和市场表现。
3、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投资组合
对于新兴的公司而言,知识产权可能还是其获得风险资本青睐的一个重要筹码。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直接提高企业现有知识产权的收益。如今年第二届专利周,全国范围内共成交项目178项,成交金额人民币54.8亿元,美元1200万。另有300项技术达成意向,意向成交额5.1亿元。如此高额的成交量表明,企业可以凭借专利授权、转让、合作等手段来赚取利润。
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
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技术、资本和市场仍处于,特别是很多企业存在“有制造无创造、有创造无产权”的现象,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众多企业在此次经济危机的突袭下应对无措,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是破产倒闭。我国很多企业在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种种问题,并且对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形成合围的策略仍缺乏应有的冷静和思考,没有充分注意到自身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的潜在危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很少设置专门知识产权部门,安排知识产权专职人员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忽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企业一直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不愿在核心技术领域投资,进行自主研发,更没有及时地将技术专利化、将专利标准化、将标准许可化;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还依赖于进口,然后再进行重复组装、走仿制老路,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资金、技术的严重不足,导致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总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作情况堪忧。
三、经济危机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对
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经济危机的震荡将给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企业将经历其发展进程中的“冬天”。企业要想破除此次危机的魔咒并成功实现飞跃发展,就必须对企业本身进行战略性调整,其中,知识产权战略的调整更是迫在眉睫。
1、及时梳理企业知识产权状况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较为混乱。在经济危机中企业一般都会减少投资,节约开支。所以,企业可以利用空隙,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能够全面掌握自身的知识产权现状,诸如企业商标、专利、著作权拥有状况、保护程度;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管理状况、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等。2、建立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有效的运转有赖于科学的管理体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在上述梳理自身知识产权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管理需要,设置相应规模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可以仿照IBM、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分类处理所有与企业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布图设计保护、商业秘密及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事务。中小企业可以依其规模成立适合其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或者配备专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同时,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
(1)与其相适应的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诸如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等。
(2)应知识产权研发和利用需要,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内部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如企业员工关于智力成果归属、员工的保密义务、相关人员的竟业禁止义务以及员工奖惩制度等、对外许可使用、转让相关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制度等;
(3)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对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
(4)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奖励制度;
(5)研发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制定规范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可以使企业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确立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信息战略、申请战略、管理战略、经营战略、诉讼战略、保护战略、涉外战略等。
4、积极运用专利保护战略
专利是集技术、经济、法律三位于一体的产物,企业专利战略在企业发展中有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是企业其他任何战略或规划不能替代的。在前述梳理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专利战略模式。技术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适合进攻性专利战略,企业积极主动地将开发出来的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利用专利权保护手段抢占和垄断市场。而技术和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企业适合防御型专利战略,即采取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改善竞争被动地位。
5、积极实施企业商标战略
由于商标注册申请的周期较长,现阶段企业在梳理企业知识产权状况和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企业商标注册申请,以便在金融危机缓解的时候,正好使用已注册的商标进行企业经营。此番经济危机的来袭,已经使企业认识到沿海大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是其“低价策略”和“贴牌”战略的恶果,因此必须积极实施商标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实现对国外市场的渗透并最终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6、妥善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可见秘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明确企业商业秘密的内容,确定商业秘密的等级;落实保密措施;与商业秘密接触人或潜在接触人订立商业秘密协议;制止商业秘密侵害行为等。
7、积极进行知识产权维权
经济危机下企业在倾向于缩减开支,减少投资。因此,对于那些知识产权实力比较强的企业来讲,可以针对市场中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积极的维权,避免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关键词】专利权 商标权 知识产权 市场竞争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日益健全,拥有了一个授权专利就意味着代表一方市场,控制了专利就控制了市场。拥有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参数,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由于银行产品的同质性和易模仿性,所以当一家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后其他的银行也会随之提供相同的产品,从而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银行采取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对自己创新的产品申请专利后,不仅可在这增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使金融产品日趋品牌化,而且还可以从专利转让中获得利益。同时,法律对侵权者的制裁,给竞争者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迫使其转而致力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一、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与保护方式
(1)商业银行涉及的知识产权。商业银行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即商业银行的品牌和产品名称的商标或服务标志;著作权,即商业银行品牌通过文字作品、音乐以及其他作品形式来表现的,这些表现一旦具备了独创性与可固定性的要求,即可自动取得著作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软件无论是否发表都有著作权,商业银行的支票、本票的信用工具的版面设计,网络银行的网页设计也都受到桌子的保护。
(2)商业银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专利保护主要是通过授予市场金融产品计算机程序的独占权来间接地保护金融产品;商标、服务标志主要通过注册取得保护;著作权主要通过相关法律来保护。此外,商业银行的商业秘密主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
二、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专利权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截至2004年8月,国内外银行业和银行相关产业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220件,其中国内申请107件,国外申请113件。
著作权保护方面,根据中国银监会2004年5月的调查显示,国内银行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网络域名登记方面不尽如意,严重影响了往事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银行内部缺乏相应的机构
国内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第一:管理层不重视,员工缺乏产权意识: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较晚,许多银行业的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常识了解甚少,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银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很少将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来对待,不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利用知识产权来获取超额利润;第二:对金融专利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没有将金融专利纳入金融创新下的核心竞争战略;第三: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国内银行尚未充分认识到法律与科技在金融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不善于利用金融专利来开辟和占领银行业务市场。对已申请的发明专利由于没有及时维护而大多数“视为撤回”,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大多因未交费而被中止;第四:缺乏激励员工研发金融专利的机制。
(二)国内银行内部缺乏专门的致使产权保护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是有单一的法律部门负责所有的法律事务,没有专门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和专利管理的机构。银行的法律部门也对专利缺乏足够重视。没有专门从事金融专利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对专利研发、申请即侵权行为都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科研资金实力欠缺,研发能力薄弱
(1)国内商业银行科研资金实力欠缺。我国商业银行专利申请技术含量低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业整体水平低,资金实力欠缺,不能针对客户日益增加的需求设计和研制出方便、快捷、高效的银行产品和工具。
(2)国内商业银行研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缺乏。我国目前大量缺乏高层次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即使仅有的少数,也不搞开发,而以维护为主。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战略
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战略是整个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银行促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一个足以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也是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并保持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深层次、全局性谋略。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分析总结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实施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
(一)国内商业银行的专利战略
(1)专利战略的前提专利检索和开发。专利文献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科技信息来源。进行专利开发前,应合理高效地进行专利检索。
专利开发可以采取独立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形式。目前,我国的银行技术开发能力不高,可以采取以开发技术难点较低的专利为主。取得专利后可以采取交叉许可的方式,获得对方的先进技术,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专利战略的基础专利申请。申请专利主要是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注重有效期限。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金融服务业的行情来确定申请时机。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是国内市场竞争,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申请专利为主,申请何种专利要根据金融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价值因素来确定。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
我国企业应该意识到,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应该只局限在生产力的竞争上,归根结底,生产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核心技术的竞争,只有研制出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位置,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维护意识还很薄弱,忽视了对知识产权的风险预警,更不必说建立起相应的预警机制了,所以在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策略方针后,国内企业应该在维护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多下功夫,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1 企业应养成对知识产权的维护意识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我国与欧洲、非洲等各地的经济贸易往来,不仅对传播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刺激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企业走向海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要在海外布局以及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加大力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竞争,过去我国企业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造成很多侵权纠纷的出现,如何在海外市场上建立起关于知识产权的预警机制是企业走向海外首要面临的问题。笔者以当前的发展形势为例,总结了当下容易面临的几点知识产权风险。
2 当前企业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2.1 商标运营风险
首先,商标是企业的一个符号,看到这个符号,就能够联想起企业,可以说商标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具有核心价值的,因此一定要注重商标在运营过程中所具有的风险。不同地区对商标权的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海外,一定要遵循当地的商标权,符合当地的规定,这样才能得到合法的保护,不会被外界侵犯。在当前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主要遵循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产品未动,商标先行”,但是我国企业对于商标的运营并没有过多的经验,导致花费重金打造的商标形象早已在海外名花有主,可以说这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因此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企业一定要对商标权加以有效的风险防范。
2.2 自主专利侵权风险
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主要是依靠其内部的自主专利,这是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武器。我国企业在近几年来对于自主专利产权的防范意识逐年提高,作为技术优势得到推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主专利权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很多跨国公司会利用这一点而抢先在海外进行注册,只是我国企业有苦说不出,并且企业还会面临侵权的危机,所以说加强对专利布局工作的准备是相当有必要的,只有重视起产权的保护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 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的构建
3.1 明确目标与主要内容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的风险预警管理上需要满足两点目标以及职能,第一点是要拥有这样的意识,并且对知识产权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以及发出警报;第二点是要求提升企业在这方面的应对能力以及防范能力,让“一带一路”战略对此加以引导,建立起完善的预警体系,明确企业的重点预警产品以及核心技术,这些产品以及技术都将成为今后海外竞争中的优势产品,因此需要得到重点的保护。
3.2 对相关海外知识产权信息加以了解
需要由法律、技术人员组成预警处理部门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的搜集,搜集的范围包括: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对可能引起全球经济变革的高新技术进行跟踪和预测,了解竞争对手是谁,制定规避技术冲突的技术开发路线;我国对上述高新技术的专利申请和拥有情况;上述高新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拥有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我国重点预警产品在沿线国家的专利拥有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的分析;我国重点预警企业在沿线国家的专利拥有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分析,以及商标注册情况分析;可能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威胁的知识产权纠纷事件的判别,等等。
3.3 对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析与识别
对于获得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需要由预警处理部门通过分析和处理模型,利用数理统计、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系统等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对于专利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得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潜在市场、产品的竞争对手、技术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信息。对于商标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商标的保护强度。通过对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新的分析与识别,及时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是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
3.4 加强绩效评估与信息反馈
为了保证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该系统还必须包括绩效评估与信息反馈环节,由专家小组在每次知识产权危机处理完毕后,对该系统整个的所有环节和过程进行绩效评估,考核预警与管理机制系统的目标是否实现、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搜集是否充分、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的识别与分析是否准确、预警指标设计是否科学、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应对机制是否有效、信息反馈是否及时等,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和进行信息反馈,以提高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过程中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
结束语
我国企业在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必须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尤其要重视知识产权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并有效防范知识产权国际纠纷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星.警惕海外业务知识产权风险加快布局知识产权竞争资源[J].国际石油经济,2014(8).
第一类观点按照知识产权客体,即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把知识产权战略划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在这些战略下,进一步细分了一些子战略,也可称之为策略,如:专利战略包括进攻战略、防御战略、技术标准化战略、技术引进与输出战略等;商标战略包括联合商标策略、商标竞争战略等;商业秘密战略包括合法获取策略、保护策略等;而版权战略常见的有保护策略、传播策略、利用策略和许可策略等。这种划分方式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式。
二、以知识产权运作过程为体系的战略研究
第二类观点按照知识产权的运作过程划分战略,建构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一个动态模型,即:人力资源战略信息战略申请战略制度战略管理战略经营战略保护战略诉讼战略涉外战略。它既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管理系统,又是一个价值链系统,产生了系统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
三、以知识产权核心要素为体系的战略研究
第三类观点是按照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划分战略,即知识产权战略由若干维度构成。
东京大学的儿玉文雄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评价指标,定性指标包括: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战略、国际战略和法律业务战略5个战略方向,定量指标包括100项。该模型统一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为评价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美国学者V.K.Narayanan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选择一般机制,包括:(1)产品市场措施。企业可在产品市场上采取措施,防止竞争者通过仿制对自己竞争地位的侵蚀,具体包括:标准、仿制的障碍、合作协议等。(2)持续创新。为了阻止仿制和退化,企业应致力于持续创新,具体包括:不断改进、产品升级、产品平台、重大创新等阶段。(3)法律策略。企业通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或商标寻找法律保护。他提到的产品市场措施,实际上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选择的市场战略;持续创新,实质上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法律策略,则可理解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战略。
我国学者杨武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分析,提出了三维动态方式描述创新过程的方法——TMR三维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成功三个基本决定要素为:(1)把技术应用到适当的产品中——技术要素(T要素);(2)把适当的产品推广到市场上——市场要素(M要素);(3)在创新中获得创新产权——产权要素(R要素)。可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维度划分的借鉴。
四、理论探讨
以上三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和特点。
1.按照知识产权客体划分知识产权战略,从不同客体角度出发,相对孤立的策划某一类知识产权战略,甚至是具体的战术策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各分类战略的简单加总,而不同类型产权战略间的联系、影响、乃至组合没有反映,也难以通过一定的测度较全面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状态。2.按照知识产权运作过程划分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系统流程规划,比起第一种观点,建立了知识产权客体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性。但这种划分方式存在一定重合,如:申请、保护、诉讼战略具有比较高的相似和相关度,信息和申请、管理具有比较高相关度,而涉外战略则包含于信息、申请、管理、经营、保护、诉讼等各战略之中。
以上两种知识产权战略划分方式,从一定程度和角度上反映了其战略构成,但不够系统,更难以深入探讨和比较研究。(见图)
3.按照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划分知识产权战略,相对前面两种观点,更贴近企业管理实践,反映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思想和意图,可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这种观点的三个框架中,都涉及技术创新、市场经营和法律保护,体现了知识产权的三个根本要素,即: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产权开发(保护)。
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研究,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一套更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分析理论框架,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回顾,探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并不长,研究多为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研究尚未深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抵御风险提供指导和帮助,最终促使我国企业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优势,在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徐明华包海波: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petitiveAdvantage[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3]DanMcCurdy,Marshallphelps.WhyExeclusionisnotprofibr[J].ManagingIntellectualProperty,2002,26(11):56~59
[4](日)斋藤优:发明专利经济学[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5](日)高桥明夫魏启学译:日立的专利管理[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6]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7]何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事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张平马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9]郭晓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3):62~65
[10](日)儿玉文雄:发明专利经济学[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11]V.K.Narayanan.ManagingTechnologyandInnovationforCompetitiveAdvantage[M].Prentice-Hall,2000
[12]杨武:技术创新产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法制 互补关系 互动关系 互融关系
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是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并列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大力推进和深入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将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相混淆、等同或分离的误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厘清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由确权保护到全面发展,彼此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制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各类法律制度的总和。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依法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1]知识产权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享有支配的权利,知识产权属于一种对世权、支配权。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划界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确权,确定将哪些客体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之中。知识产权法制通过有效地调整因确认知识产权归属、知识产权内容公开、授予知识产权权利人独占、许可或转让等权利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法通过确认智力成果权,明确了智力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激发智力劳动创造者的创造热情,促进科技进步,使知识产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全面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增创竞争优势并扼制竞争对手,掌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综合手段,谋求实现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具有深层次、全局性、竞争性、对抗性的方略和举措。知识产权战略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彻底改变了以往法制对知识产权单一保护的状况;知识产权战略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注重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知识产权战略针对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竞争目标,引领创新主体以全面筹划和掌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综合手段来参与竞争,从而赢得战略发展的主动权。相对于知识产权法制而言,知识产权战略实质上是对如何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法制的总体谋划,它突出了知识产权全面发展的战略运筹。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到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从单纯强调“保护”到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的新跨越。知识产权法制侧重于对实现知识产权确权的切实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侧重于对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战略目标的总体推进,为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的有效实施指明了方向,弥补了知识产权法制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再创造方面的不足。因此,知识产权法制确权保护是实施并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和支撑,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法制的航标,发挥着引领知识产权法制不断健全与完善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系统推进,拓展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方向。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方位的运筹,涵盖了知识产权从创造到其运用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构成了知识产权立体式发展的体系,是对处于平面(基础)层面的单一法制保护的有效拓展延伸。知识产权法制与战略构成的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对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动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攻防竞争的战略谋划;维权保护是手段,攻防竞争是目标,彼此构成了保护与竞争的互动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制在强调对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所谓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是指依照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是将法律与制度结合起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知识产权执法是对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知识产权的执法权限和执法手段需要知识产权法律赋予。法制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是加速知识产权运用的基础和支撑,如只有有效阻止和打击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和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才能规范市场秩序和鼓励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经济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再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的维权保护正是激励知识产权由创造走向运用的保障,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地位得以巩固、使知识产权的运用价值得以实现,从而激励人们致力于创新、创造,支撑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知识产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攻防竞争
知识产权攻防竞争是指权利主体以知识产权竞争为核心目标,进行全局性竞争谋划,以对抗竞争对手并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是以知识产权防御策略和进攻策略为核心切入点的知识产权维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发挥知识产权财富资源的作用。如在国际经贸中通过主动运筹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与反垄断、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等一系列策略和举措,把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知识产权提升到引领和驾驭现代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充分体现出知识产权的独特优势和市场价值,进而成为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制高点的核心竞争力。为达到有效维护知识产权并赢得竞争优势的目的,知识产权攻防竞争通常是一种交叉结合、协同推进的策略。权利主体通过知识产权进攻策略拓展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对竞争对手加以制约或设置壁垒,实现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或自主标准长期占领市场,实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的目的;同时,通过知识产权防御策略建立坚固的防线,防御竞争对手采用知识产权进攻或反进攻手段所形成的限制。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保护与竞争的互动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是通过维权保护手段来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有利于激励创造,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毕竟单一的维权保护手段还不足以对知识产权运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还仅仅停留在满足于静态的维权保护手段,则无法取得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知识产权战略则是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手段的基础上,前瞻性地运筹知识产权攻防竞争的策略来加速对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并赢得竞争优势,发挥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实践表明,知识产权运用是自主创新的落脚点、知识产权创造的主要目的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对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法制是维权保护的基础,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拓展延伸,更是深层次的维权保护手段。因此,建立一个知识产权法制保护与知识产权战略运筹协同推进的互动体系,将是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实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略之策。
三、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融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规范管理是系统运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彼此构成了互融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
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指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制的规定,对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司法等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健全完善,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知识产权确权和维权的有效保证。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其侧重点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把握,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满足知识产权确权和维权对法律的需求。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规范管理不仅是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制的显著标志,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的知识产权宝贵财富的最大的发崛和集聚,对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
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是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在知识产权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所开展的以知识产权攻防策略为主导的一系列活动。当今,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和运作,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知识产权战略以激励创造为基础、有效运用为目的,依法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运筹。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有序、规范的知识产权竞争机制,使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知识产权效能的最大化,进而提高知识产权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管理与运筹的互融关系
从知识产权法制到知识产权战略的拓展,使得知识产权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平面管理向立体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知识产权资源由规范管理向系统运筹的提升,这是知识产权效能得以最大发挥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转变和提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知识产权系统运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管理,才能为知识产权系统运筹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制度,才能为知识产权系统运筹提供强大的竞争力。知识产权系统运筹需要掌握国际市场动态和遵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才能以更深层次的策略来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因此,知识产权规范管理与其系统运筹形成了相互融合、协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意见》(合知〔20__〕84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现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是为了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公司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提升竞争力,努力使公司成为合肥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
二、主要内容
(一)成立组织。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江峰任组长,副总经理张俊生、何鸣任副组长的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办公室,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李光宇为办公室主任,配备专兼职人员办公,落实办公经费。
(二)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和奖励制度、知识产权权益维护制度、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制度和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
(三)教育培训。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公司决策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专业技术人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增强经营管理人员把知识产权制度融入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教育培训,使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在员工中的普及率达到50,在决策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中的普及率达到80;培训1名能有效管理和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专兼职人员。
(四)文献资料收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特别是专利文献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建立公司主导产品或主要研发方向中外专利数据库,以建立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开展主导产品或主要研发方向的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知识产权或专利战略研究制定工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下基础。要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在了解同类产品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市场状况,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的基础上,从专利申请、专利实施(包括专利转让和许可等)、专利保护等各个环节出发,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专利战略。公司要以专利战略的研究制定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包括商标、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种类的知识产权战略。
(五)专利申请和实施。要以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和实施为主要内容,抓好注册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等的申请(登记)和实施工作,提升拥有和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增幅要达到20以上,专利实施率达到50以上。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__年1月至2月):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3月至5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做到制度、机构、人员和经费“四落实”;组织知识产权培训班。
第三阶段(6月至7月):建成主导产品或主要研发方向专利文献数据库,开展专利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专利(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定工作。
第四阶段(8月至9月10日):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得到全面落实,试点示范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是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公司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把各项工作部署认真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提供财力支持。为了抓好试点示范工作,公司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专项资金用于在试点示范期间内的知识产权申请(登记)、专利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专利(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制定、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有关费用的支出。
(三)邀请专家,指导工作开展。在试点示范工作中,公司将邀请省市科技厅局的有关专家指导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适时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帮助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协助建立和更新专利文献数据库,指导开展专利(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