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社会建设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建设理论

第1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农村社会资本在不同的层面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村民社会资本、家庭宗族社会资本、功能组织社会资本及社区社会资本。这是从表现形式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划分。家族宗族网络主要表现为因血缘、姻缘或者说亲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农民自身占有的关系网络资源为村民社会资本。当前农村社会结构仍表现为“差序格局”,家庭宗族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但当代农村中家庭宗族不再以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形式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功能组织网络主要体现为村民为达到某些团体特殊利益,而自发设立的一些功能性组织所形成的网络,如经济合作组、果蔬协会、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社等。社区社会资本主要指因惯例、习俗、等原因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和一定行政区域内制度规范。宗教在农村某些地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农村社会的运转。如各种庙会、天主教组织等。一般人际关系网络主要体现为个体之间因地缘、业缘等而形成的个人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关系。如同乡、同学、同事等等。文秘站:

第二,现代信任型、组织参与型、制度规范型及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 这是从客体内容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进行的划分。村民可以通过个人诚信程度、拥有组织成员资格、与他人结成私人关系、认同和运作规范制度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如果以农村社区为分析对象,它可以通过和普遍信任、协调人际关系、调整社区或社会结构和强化规范制度风俗习惯等形式,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和提升。而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则是指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本的经济能人乡村精英。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传统的以政府与市场为二元因素的分析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传统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构建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本这样一个三位一体模式,使得社会资本角度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部分包括村貌、村容、基础设施等,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形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部分是指在农村社会关系上建立的无形的互信、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制度规范等,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社会基础。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即信任、合作、规范等是社会资本的最基本要义。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社会资本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加强村民之间信任、团结、互助、合作等公共精神,增强村民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寻求农村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还要更加注重农民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内生力量,侧重于从农民及农村社会关系等主体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不失为一个全新的尝试。

有学者认为,“农村社会资本体现在以参与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之上,这是与传统农村社会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结构相联系。”①“现代性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权利和义务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传统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②

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发掘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如何通过改革及制度创新等来有效增加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的存量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社会资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特定共同体之中存在的的以互惠、信任、合作及规范为主要特征的的关系参与网络。它本身是一种社会结构资源。其中信任、互惠及合作是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在我国农村社会,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而构成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参与网络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是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将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解释范式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资本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衡量农村社会转型期中农村社区的效率、农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们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发挥重要功能。社会资本是市场与政府发挥作用的中介,是“联结之手”。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协调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占有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政府和市场携手,节约政府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

1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二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协调粮食和其他作物种植比例,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2整合农村力量,促进有效集体行动的产生

通过对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关系网络的利用和开发,可以有效规范村民行动,不断整合农村力量,从而产生有效的集体行动。在当前农村社会中,村民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建立一个具有很好权威的组织,可以代表村民的利益来行动,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有效保证自身合法利益。在这个组织内,村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和协调,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及合作,不断提高组织的谈判力和凝聚力。比如一个良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规范村民个人的经济行为,使村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整体的规模优势。村民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可以通过和各种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互动及交流,实现生产互助、信息共享,从而增强彼此信任及合作,产生更多的有效的集体行动。

第2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Abstract: Is following our country social structure reforming, emerges enters a city to work the farmer massively, however these peasant laborers lack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security, has struggled in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crevice strives for the survival to strive for th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peasant laborer social security flaw reason - - constitutive social exclusion, the political stratification plane social exclusion, the functionality social exclusion, the self-dwarfing from social exclusion's theory angle of view and so on. And proposed the Local authority in constructs in the peasant laborer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to undertake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关键词:社会排斥城市圈农民工社会保障

Key word: Social exclusionUrban circlePeasant laborerSocial security

作者简介:刘悦,女,生于1985.4,籍贯广西,学士学位,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人力资源。邮编430074。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概念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的是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国家政策、现存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制造了社会排斥,而社会流动率则反映社会排斥的程度。

过去关于贫困的研究一直以一种垂直的分析视角来分析社会上层对社会下层的剥削排斥,如今托瑞纳提出了水平分析视角,认为社会排斥不再是富人对穷人的剥削,而是人们被社会排斥成为相对主流、中心社会的边缘。一个社会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多个中心,因此亦存在多个不同的边缘。生活在这些不同边缘的社会成员即是被社会排斥。[1]

(二)社会排斥的类型

1、从社会排斥成因方面来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结构性的社会排斥,指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社会排斥。(2)功能性的社会排斥,指被排斥的个体、群体或组织因自身功能上的欠缺而处于一种被排斥状态。

2、从人类生活的不同领域出发,可以分为:(1)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指人们在获取劳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公正对待,直接导致贫困。(2)政治层面的社会排斥,指人们参与政治时权利的不足或被剥夺,它通过明确法律规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3)文化层面的社会排斥,以自己或本民族的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其它人群或民族,同一民族中不同文化观念的群体也会排斥异于自己的群体。

3、被动的社会排斥与主动的社会排斥。被动接受社会排斥者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或自身的先天性因素而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而一些主动脱离社会者,往往是在一种亚文化的引导下,因其不认同主流社会而主动逃离。[2]

二、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

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极其关注,然而农民工的社保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大体表现为基本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只有30%左右,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更是只在5%左右。针对武汉等大城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民工中,单位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4%,城市本地职工在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却高达88%。农民工普遍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而我国相对封闭的二元城乡社保体系却成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接续、转移的障碍。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可以看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性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造就了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传统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明显倾向于城镇居民,国家对农民是没有保障的,农民的保障源自土地。这就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社会排斥。

我国的户籍制度充当了社会福利分配工具,对持非农户口的城镇人口建立了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业户口持有人只能自我保障。户籍身份的差异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体制待遇上的差别巨大,并迫使农民工付出高成本在城乡之间流动。因此,户籍制就成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被排斥的根源。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农民工的数量激增,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形成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

(二)政治层面的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

当社会政策层拒绝向某类社会群体提供资源,使其不能完全参与社会活动时,社会排斥便产生了,也就是所谓的“集体排他”,属于政治层面的排斥。集体排他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共同群体。政府短视从制度层面上加剧了农民工的就业准入排斥。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集团的利益考虑(如保护城市居民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或其他政治目的(社会治安与政治安全),出台一系列制度、法律、政策、规定限制农民工的工作种类和压低他们的工资待遇,表现出对农民工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折射出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位。比如北京市曾实行的“五证齐全”制度,要求外来人口必须同时持有暂住证、就业证、婚育证、出租房屋安全合格证、经商许可证方能正常就业,这是一种显性的社会排斥。就业制度的排斥除了迫使农民工从事底层的、边缘的职业之外,还加大了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有一部分来自于地方政府制定的针对农民工的各种监管和追查,农民工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游戏规则的违规者而被驱除,这属于隐性的社会排斥。[4]

(三)功能性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就业为中心的、封闭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息息直接相关。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的排斥很大程度上与农民工个人的劳动技能相关,这就是所谓的功能性社会排斥。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级,一级市场比二级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社会福利好。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多为进城务工农民,因为一级劳动力市场要求的是高技术的人才,而农民工这一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社交面狭窄,客观上阻碍了农民工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受教育少的人被认为培训潜力低,只能占据劳动力阶梯的末端或留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上。二级市场的雇主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产品需求变动频繁,企业对发展内部劳动力市场不感兴趣,工资由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趋向一个固定水平。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中的低素质劳动力一直供过于求,因此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普遍不高,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参加城市职工社会保障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加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负担,直接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单纯依靠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需要靠政府来改革一系列相关的阻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衔接制度和政策,同时政府必须提供其他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

(一)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然而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政策只解决了户口的归属问题而忽略了与户口相联系的福利保障,此外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保障和制度改革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各级政府应该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行多元化的改革模式。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城乡差距不大的地区,试行一元制改革方略,其他地区推行二元制改革方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二元制户籍制度逐步向一元制户籍制度过渡,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

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特权。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其目的并不是要取消户籍登记管理,而是剔除附在户籍上的不合理福利功能,使其只作为政府制定各项政策,进行社会治安管理的基础性参考数据。

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应当尽快出台一种新的户籍法,保护公民的迁徙、居住和平等的权利,限制某些地方保护主义或行政干预行为对公民的侵害,制止带有户籍歧视的行政条例和规则的出台,与户籍制度改革相连的制度也要进行配套改革。[4]

(二)转变政府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倾向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问题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无歧视的平等服务。地方政府和基层执法人员应转变对进城农民工的强制管理意识,树立为农民工服务的宗旨,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城市治安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和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污点,这必将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发展。

同时政府作为平等就业环境的营造者,必须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性歧视,为农民工创造宽松平等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政府的规划决策要把农民工放在城市主人公的地位上来考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要统筹兼顾;清理和修改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文件,建立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规则,使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利。[5]

(三)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完善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体系

政府作为边缘群体就业的服务者,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失业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农民工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和自身素质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就业和培训的服务机构,以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民工就业指导,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转变僵化的思维模式,努力促使他们积极的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在服务主体和形式上,政府可以自己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其他组织进行。总之,应当形成政府指导和扶持下的,包括企业、社区、社会团体、学校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服务网络。[6]

(四)建立利益诉求渠道引导其他社会力量来满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可以考虑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协会,使之成为代表进城务工人员利益、表达进城务工人员心声的组织,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政府作为社会支持系统引导者,必须调动各种非政府部门力量来协助政府满足农民工对就业社会保障的需求。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需要建立政府引导下的社区、群众性组织、农民工自治组织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在舆论上引导广大市民和企业树立尊重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思想和风尚。

注释:

[1]彭华民.社会排斥概念解析.[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03年第二辑上

[2] 代利凤.社会排斥理论综述[J]当代经理人.2006.(4)

[3] 刘畅.制度排斥与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社会福利.2003.(7)

第3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性别歧视 社会学理论 社会政策建设

论文摘要:职业性别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做了深入研究。职业性别歧视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社会学理论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这一现象,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政策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其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职责。

劳动力市场同样受“供需关系”的掌控,但现行中国显然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雇主的价值、偏好将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果。学者赵耀对雇主雇佣行为调查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存在的,一些雇主坚持不选择女性,认为女性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生育和照顾家庭会影响工作和加大支出成本,75.6%的调查者“同意”或“很同意”这种观点。还有部分对雇主对女性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工作内容和岗位变动的应变性表示担忧。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虽然每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变动,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非常深入地研究了职业性别歧视,社会学以独特的视角弥补了经济学纯理性考量的缺陷,且非常有解释力。

一、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1.女性劳动就业中的角色期待。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两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期望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到女性是否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雇主的招聘行为。

2.个人偏见理论。该理论是由贝尔克(Becker)创立,是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建立的,用贝尔克的话说就是,“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他认为,这种偏见来自雇主、雇员、顾客三个方面。(1)雇主歧视。假设一些雇主对一部分人具有主观的偏爱或对另一部分人具有嫌恶情绪,而与其技能无关。如一部分男性雇主对女性雇员抱有偏见,即使女性与男性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他们也只愿雇佣男性,除非女性雇员和男性雇员之间的工资差别大到足以抵消对女性的偏见的程度,才会雇佣女性。(2)雇员歧视。这与工作职位的竞争、工作中的磨擦、人们对民族、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等的认识的不同有关。例如,大多数白人对有色人种持有偏见,有些男性雇员不愿接受女上司的领导,或者有些人不愿跟老年人、残疾人一起工作,即使他们能够胜任。(3)顾客歧视。顾客有时对被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偏见。如外科医生、机械工程师、司机顾客喜欢男性提供的服务;护士、导游、空中小姐,顾客喜欢女性提供的服务。

3.互动理论。斯坦福大学的理姬薇 (ceciliaL.Ridgeway)教授于1997年在解释两性职业和报酬不平等的问题时提出这一理论,她认为,人们生活在互动的交往中,在求职、应聘、面试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基于性别的显著差异,互动过程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地位信心。在男性优于女性,更胜任工作的观念影响下,造成具有与男性同等能力的女性对自我的期望不同。同时,男性利用占据权威位置的机会,故意忽视或消除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使得女性很难改变这种状况。评价职业报酬时,人们通常较少选择异性参照群体,更多的采用与同等任职资历的、同样性别的人相比较的方法。这种通行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社会网络的同性化和职业性别隔离。

4.激进女权主义的自行就业观点。激进女权主义从强调私生活领域的问题出发,认为女性在社会劳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主要根源在于她们在性和生育方面受男性控制,不能自主。因此他们提供的战略便是使女性与男性分离,鼓励女性去创建自己的产业,如商店、银行、企业、饭店、医院、书店等,以做到自行就业,免受社会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 转贴于

二、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建设

1.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女性就业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值得借鉴,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失业保险政策、职业介绍和指导政策、公共就业工程等政策。美国(“一揽子职业中心”)、法国设立专门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很多发达国家积极介入女性就业,财政拨款补贴公立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和企业用人提供免费服务;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制订了明确的支持政策,这方面美国和欧盟都走在前列,取得显著成效。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我国社会需要制订《反就业歧视法》,依靠法律的强制来保证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同工同酬;当前,不少中小私营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缴纳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的行为,严重损害女性劳动者,法律要制定细则予以纠正。第二,女性承担着生育和照顾家庭两大社会责任,女工生育保险应尽快转变为社会统筹,实现企业的成本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来承担妇女生育哺乳费用以及生育保险金。第三,应该健全和完善女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长期失业和下岗的女性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帮助她们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再就业服务,把保障和服务结合起来。第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女性从业人员,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能够惠及所有女性,提高三条保障线的救助水平和力度,使失业女性的贫困状态能够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参考文献

[1]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7.

[2]苏艳明,曾春媛.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6,(3上).

第4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各类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中教育。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高中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政府(宏观)、学校(中观)和教师(微观)三个层面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尝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探析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期为我国高中教育发

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空前,高中办学点不断增多,办学规模也不断增大。在高中教育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是高中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而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高中教育具有承接基础教育、启发高等教育的性质,这种双重性质的教育必然要求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教学突出、能力较强的高中教师队伍。总体来讲,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我国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中教师的数量、质量都得到了提升,教师结构也不断趋向合理。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教师队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具体来

说存在三方面突出的问题:(1)高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及性别结构不合理四个方面。(2)高中教师队伍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

强。受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本位严重,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3)高中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结构单一。我国高中教育偏重文化课,重视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而对于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则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教师队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制约,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情况,就必须创新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被称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 Theory),是建立在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

brenner)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若

干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样可以将其分为微

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维持学校的

平衡。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单个的个人,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类型,如个人、同辈群体、家庭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主要是指与教学有关的教师、学生、学校工作人员、家长等。

2.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系统之间发生联系的数量、质量及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中观系统主要指的是教师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社区等。

3.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如整个社会长期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等。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宏观系统主要有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等。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探析

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可以从宏观(政府)、中观(学校)以及微观(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1.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认真解决高中教师队伍建

设面临的问题。

(1)改革教育制度,更新教育观念。高中是连接大学的最后阶段。目前,我国大学选拔人才主要是以高考分数的多少来为标准,这种教育制度造成了我国高中教育一直处在应试教育阶段,也使

得高中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交叉叠加下,高中教师队伍还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要解决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改变当前传统的以“分数”衡量人才的教育观念,还高中教师一个轻松愉快的职业环境。

(2)建立健全科学的高中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教育要处于领先地位,就要求有一整套科学的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对高中教师主要采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指标来就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加剧了应试教育倾向。而且我国教师管理体制封闭,教师管理实行“终身制”,缺少优胜劣汰机制,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应该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师评价认证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充分调动高中教师的积极性,推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步入科学轨道。

(3)提高高中教师待遇。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师有着较高的标准,但对教师待遇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一味强调教师职业的神圣崇高,应该依照市场经济,理性地对教师行为进行报偿。高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更大,如果他们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很难使得他们安心努力地工作。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教师待遇提高到比公务员约高50%的水平,如日本高中教师月薪为36万日元,而税务公务员为25万日元。因

此,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需要政府重视教师待遇,切实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2.中观层面:以学校为主体,创新教师培养的体质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中观系统)的主体作用,合理制订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人为本,关心和激励教师,为教师营造和谐奋进的教育环境,创新教师培养的体制与机制,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1)创新用人制度和机制。高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中学校应该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落后观念,建立“能上庸下”的人才竞争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大胆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促使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且爱岗敬业的教师脱颖而出。

(2)建立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培养机制。高中学校应该制订特级教师培养制度、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制度。可以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师范院校进修,进示范性高中学校交流学习或者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学科研究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教师队伍。

(3)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高中学校在学校住房安排、住房公积金、工资待遇、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确保学校教师同工同酬、同工同待遇。对于那些德才兼备的教师,应该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在学校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与激励制度也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创造性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3.微观层面:以教师(微观系统)为重心,建立学习创新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单个的个人,在高中教育这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微观系统中处于重心,他们的素质会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产生影响,高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与提高。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队伍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此,作为大学“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高中,高中教师更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总结新规律,寻求教学新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中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知识传播工作,有必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来跟上时代的发展。然而高中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经常忙于上课、辅导、监考、评卷的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很多的教师不想也不愿意继续学习与培训,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取时间来学习新知识、

新理论、新观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表明,每个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是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得以维持的。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重心的作用,在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密切合作下,从根本上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齐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6).

[2]刘彦文.要走出教师待遇观念的误区[J].教育研究,2001(09).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1.

[4]余扬,薛梅,姜世虎,等.试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4(08).

第5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和谐心理 社会功能 建构路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史经验看,变革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实际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参与的积极程度,我国二十六年社会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愉悦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也提示了社会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全方位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幸福感和对社会走向的影响。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

市场的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使原子主义思维主导了人际关系,社会在物质交换的关系上重塑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国家关系都功利化了,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爱心、关心和帮助。

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社会保障的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社会文化塑造出以社会精英体系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财富、职业和巨大的影响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牺牲自我,压抑个性,把个人与社会完全整合起来以忘我奋斗精神实现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实现,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实现,就产生挫折、失落、失败感。

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生产力,聚集更多的财富;需要调整社会成员利益结构,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和谐心理的释义

和谐心理属于和谐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基础层次,把社会意识划分为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以感性的自发因素为主,渗透着理性因素,它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习俗,自发倾向,其存在有个体心理、职业心理、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可见社会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它渗透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思潮,支配人的行为,良好的社会心理会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是变革社会的动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国家心理在失衡状态形成社会思潮,蓄积巨大的能量,会引发社会动荡,冲击社会基础制度,引发社会无序态,因而,分析社会心理的现状、性质和走势,整合社会心理积极因素,缓释和化解消极因素是目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和谐心理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层次,它为和谐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发展动力,对心理现象提炼升华形成理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心理的标志一是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协调统一,即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产生精神痛苦。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和谐心理形成有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后天努力并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加以改变。

那么,在目前能否塑造民族的和谐心理?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内容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目前社会阶级、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反差巨大、人际冲突加剧导致心态失衡,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就不会有和谐意识,即只有和谐社会建成了才会有和谐文化。这种观点有片面性,社会现实与人的心理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交互作用关系,社会心理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还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受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因素影响,历史和现实也影响社会心理的发展。孟子就曾提出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也有其它因素,后天若不适当控制,就会走向恶,走向善的途经是“修己”即自我修养,可见通过教育,汲取科学、哲学营养,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心理的发展是可能的。二是认为追求和谐心理会排斥差异和对立,抑制社会的生机活力,走向折衷求和,产生低效率,而且与科学的创新精神与竞争精神相悖,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和谐”并非把社会看作由均质、单一的人组成,而是以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心理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同一性起着维系要素,促使其互相依存、共生共长、良性互动,强调同一性主导作用的前提是矛盾双方是非对抗性的,其主旨在于维系矛盾存在,并促进双方互动,采取合理方式处理冲突的思维。 和谐思想是把保存差异、探寻共生作为主题。

和谐心理的表现和功能

和谐心理的表现

豁达平和的良好心态。不颓废消沉,不心存妄想,不牢骚满腹,善于多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对同一事物评价是由人的价值尺度决定的。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吸纳新观念,不断完善自己。

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在认知和实践中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好恶主宰对事物的评价。坚持唯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知和践行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客体的结构、层次、功能、环境及本质规律,同时客观评价主体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建立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理性节制的处世准则。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生活上节俭,物质追求上节制,情感和情绪释放有度,不无度,不贪得无厌。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换位思考。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的萌芽,只有经过社会的培养才能扩充为性善,因而他主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大批性善的人,这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真诚友爱互利合作的人际关系,节制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而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成员可以互相感应。

谦虚大度的待人方式。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时代,每个人既有别人没有的优质资源,又有不及他人的局限性,人只有与他人进行广泛交往,只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有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只有虚怀若谷,谦和、友善才能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和谐心理的功能

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理论化的和谐文化传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查德•尼比斯特说:“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人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谐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配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和谐文化培育为民族精神,使其进入到哲学、科学、道德、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塑造和谐心理,用之指导人的行为使人更好地调整人际关系。

调和人际冲突的功能。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了差异和优胜劣汰,但是人类的竞争特点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强食进化方式,竞争可以消灭一个社会组织结构,但并不消灭人的肉体,我们制定规则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和谐心理是激烈冲突人际关系的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这是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缺少的中心价值”。

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培育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佩鲁提出“新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他解释说,“整体”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内生的”是要促进共同体内每个个别成员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活力逐步灌输到整个有机体发展过程,激励每个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功能。和谐社会是以保持人的差异为前提,控制差异,建立社会成员利益流动机制,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自发挥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

建构和谐心态的路径

社会利益均衡结构是和谐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与之相匹配的不同人群共同体的利益均衡机制未相应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在社会地区、成员地位差异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人员流动机制,通过竞争实现奖优罚劣,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法制建设对权利进行约束,这是形成和谐心理的主要决定因素。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的中和观念教育。任何一个稳定社会都是以和谐心理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打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维持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也破除了高压环境下产生的敬畏神灵、崇尚等级、服从权威、屈从命运的被动的和谐心理,追求革命、创新、发展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在欢呼社会的剧烈变革的浪潮中产生了过度消费、物欲膨胀、极端自由的心理,在全社会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利用传统文化把和谐心情和态度的培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谐心理的教育主要是“中和”的价值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当今社会给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人自由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逐渐被消除,从自己感觉和欲望出发确定各样的行为方式都能被理解和合理化的解释,只要不违犯法律就可以存在,社会多样性剧增的同时统一性日益减少。冯友兰先生解释“中和”时说:“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序。”(《中国哲学简史》,1985)。从哲学上讲“正”和“中”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建立和谐心理就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选择“最佳度”对自我情感欲望进行适度调控。所谓“最佳度”指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探寻事物最优数量或数量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及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自发心态组成的观念系统,其内容有充满爱心、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有公正、平等理念,积极向上。和谐心理的本质是为人和人和自然谋求一条共生之道。“中和”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事物的平衡、稳定,主张“执两用中”反对过与不及具有哲学的适度思想。这一观念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历史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为人处事不走极端,,保持人际和谐有重要意义。

第6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058;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85-04

作者:刘镇江、肖祥敏,南华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肖明,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421001

人类经历了20世纪的辉煌,并带着困惑进入21世纪。21世纪的人类应该如何发展?从上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得出了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来说,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我们挖掘其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将产生有益的启示。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儒家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个统一的生命系统,既表现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理性,又体现了保护自然的道德精神。儒家认为,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万物。

(一)“仁民爱物”的惜生重生观

孔子奉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用生态从善的道德情怀来对待自然界,对自然界及自然界的万物施以爱心。提倡天道生生,仁爱万物,将义、礼、仁等伦理道德范畴推广至自然界。《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言说:“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这表明孔子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包含有对于兽类、鸟类、鱼类不可过量捕杀、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含义。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入道,所谓“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惜生与爱人悯人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观点,指人类对搏杀生物要有限度、有节制;捕鱼用钓鱼竿而不要用大绳网,不用箭射杀巢宿的鸟,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再生,造成资源枯竭。在孔子看来,保护动物,既是仁爱精神的体现,也是热爱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自己的手段。这种生态平衡观体现了孔子反对无节制的获取自然资源和毁灭生物物种的思想,也体现了孔子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弃恶向善的价值取向。孔子将对待动植物的态度与对待人等同并列起来,反映的不只是人对人的伦理道德,而是对待动植物和大自然的博爱之伦理。孔子把对待动物的态度看作是道德问题,初步实现了由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拓展,这是其伟大高明之处。

孟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热爱生命的“仁爱”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他说:“君子之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君子之爱包括对亲人的爱,对百姓的爱和对自然物的爱三部分,这三种爱是“仁政”的重要内容。亲亲必须仁民,只有仁爱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亲人的幸福才有保障。与此同时,仁民又必须爱物,只有珍爱保护自然万物,百姓的安居乐业才有物质保障。这是一种真正地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他把仁民与爱物相提并论。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爱已爱人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把这一爱心扩展到自然万物,这才是真正的“爱”和“仁”。在他看来,道德系统由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两部分构成,人际道德高于生态道德,“仁民”是“爱物”的前提,通过“仁民而爱物”这一途径可以实现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荀子更是把对生态的保护视为实行“王道”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神圣的价值选择。他认为,为了使自然界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必须对天地万物施以仁家的精神,按照自然万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建立一个依时采伐林木和猎取生物资源的管理制度。荀子甚至还提出要设专职官员负责生态保护,规定“虞师”之职责为“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保证国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虞师”专司法令制定、颁布及实施监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实行“以时禁发”,取予有度。从税收等经济政策层面鼓励老百姓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因此,荀子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冬藏四者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一自然保护纲领劝导统治者只有按照自然生态的演化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使用,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有足够的食、用、材等生产生活资料来养活百姓,维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观

“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或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但他的思想中却包含了这一命题。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后世儒家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说:“阴阳合而万物得。”这些论述,都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视为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人的协调、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不分”。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个“天”就是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自然界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不受人类主观意志的支配,正如荀子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此,人类在为自身 的生存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适时而动”的生态伦理原则。“时”构成了孟子“不违农时”、“食之以时”的生态伦理原则。孟子从一般意义上认识到了这一规律的重要性,正如他所引用的谚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滋基,不如待时。”孟子认为,手段和工具固然重要,但条件和环境却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人的活动会影响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在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的活动不能够代替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这就内在地将生态学问题与伦理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孟子对待自然也是主张爱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例如,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王道之始也。”孟子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掌握好度,按时收割庄稼,粮食就会丰产丰收;用合适的方法捕鱼,就可以取之不尽;按计划砍伐树木,木材就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并把保护生物资源以满足人们需要作为推行王道和仁政的基本措施,因为生物资源富足、人们生活稳定是仁政的基本要求和统一天下的基本条件。孟子的这种生态伦理观念,提倡树立永葆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荀子则从天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导尊重和保护自然。他否认“天”是有意志的神,认为“天”就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日月星辰、阴阳风雨,是水火草木、鸟兽鱼虫,它们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来创造自己的文化。荀子认为天人关系既是相互矛盾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建立了一个以“时”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体系,描绘了一幅农业社会中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蓝图。这种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保护思想,已超越了孟子。

(三)“尽物之性”的资源利用观

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和内核。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在中国古代就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载,大禹曾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自孔子起就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所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以及曾子所说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都表达了取物有节,节制利用资源的思想。孟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要求统治者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注意发展生产。他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认识到其他物类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爱物”。他认识到,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生息息,人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

儒家还认为,合理利用资源须从“尽性”开始。所谓“尽性”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中庸》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虽强调“人道”,但却没切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高扬人的价值,但又不否定自然物的价值。“尽人之性”就是“成己”,“尽物之性”就是“成物”。“成己”,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品德修养,“成物”就是使物得以实现其价值。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其为物不贰”,即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一种生物消失了,就永远无法再现。主张人应节制欲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那么,人们应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实现“成己”、“成物”,“尽物之性”呢?儒家认为,为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特定时期,即动植物的繁衍、幼体成长时期不要过分的砍伐、捕猎。儒家学说并不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反对杀生,而是认为应根据时令的不同来区别对待,不要对自然界过分索取。认为合理利用和养护生物资源,才能使其繁殖兴旺,否则各种生物资源就会在人们的违时获取和过度利用中耗尽。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两型”社会的主要启示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伦理学基础。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范畴,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尊重自然秩序和生命。但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速度超出了人类自己的预料,同时也正在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自食恶果。江河洪水泛滥,资源枯竭。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都警示人类:自然不是可以随意盘剥的对象,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警示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越来越无所顾忌地大肆攫取和挥霍自然资源,造成了生物资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如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已减少了四分之一,生物物种减少了两万余种。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的已探明的储量只能再开采50年(以上数据来自世界观察研究报告)。资源的急剧减少验证了儒家资源节约思想地正确性。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遵循生态规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人类对自然的改变必须 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限定在遵循生态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否则,就会动摇人类的生存基础,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并遵循生态规律,走与自然持久和谐的发展之路。我们只有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利用自然及其规律、按自然及其规律办事才是最终的和必然的选择。

其次,我们应该节约使用生态资源。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特殊的存在形式和生长发展规律,它们既作为独立群体拥有自己的平衡系统,又作为整个生物链中的一分子,维护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依循天地“生生”这一最高的自然和伦理法则,深受“顺天无为”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尊重和爱护天地间的一切生命,指导人类自觉肩负起保护动物、植物和天地万物健全的生存与发展的责任,履行人类维护整个生存体系内在平衡的崇高义务,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它还提倡人类在利用资源时“取之有时”、“取之有度”,禁止在野生动植物幼年期、繁殖期和生长旺盛期狩猎或采伐,使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经济和社会自身可持续性。儒家生态伦理中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实践准则,要求人们力主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消费的思想给后人留下一个重要警示: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已有之义,它要求人类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和节约资源,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才是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7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更智慧、更全面、更有效、更快捷的应用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一、城市智慧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1智慧城市理论

智慧城市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发挥多中基础信息设施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庞大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城市形态。

1.2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社会发展中各种活动大多以独立项目的方式开展的,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中,其将传统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从构思开支,知道项目结束。完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包含以下几部分: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使用和维护,不同阶段和过程之间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城市建设则是对这些联系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理顺城市发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化需求。

1.3精益建造理论

该理论的基础是生产管理理论,主要实施对象为城市建设中项目的各个过程,主要目标是在最短工期和最少资源,不牺牲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完成。精益建造理论来源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主要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时间等问题。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较为复杂和多样,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数据获取技术

现代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存储的可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的多种技术被提出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种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技术瓶颈,利用云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此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将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领域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解决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的问题。

2.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可以在虚拟的信息和现实的物质之间建立统一规范的联系。首先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网络,该网络主要用于对物体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然后应用多种通信技术,典型的如RFID技术等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跨应用的共享和互通。

2.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保证。云计算将大量的分布的独立计算机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建成统一管理的云系统,在该系统环境下,多个硬件设备可以协同工作,按照资源需求对硬件能力进行分配,实现多种传统计算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应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状况、产生的多种信息、要求的多种处理功能进行合理解决和分配,充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2.4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智能化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繁杂没有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只需要从数据池中提取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即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一种对大量数据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从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信息机理知识,协助推动城市的智慧化演进。

三、总结

总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技术,不仅是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2]张永民.“智慧中国”关键技术的研究(上)[J].中国信息界,2012(1)

第8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图书馆管理 人才素质 人才培养

面对学习型的构建和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知识化、应用个人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不仅需要图书馆一般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重要的是在这场变革中,图书馆管理层是否能跟上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构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建设一支思想优秀、作风正派、专业娴熟、决策科学、能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

1 跟踪学习型社会时代变革趋势,确立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

1.1学习型社会需要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奋斗目标。努力实现把我们沉重的人力负担转化成为丰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一切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志曾经说过:“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承担社会文化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创建学习型社会重任,发挥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作用。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要使创建学习型图书馆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从体制上、思想上、经济上、方法上、时间上作保证,才能使创建学习型社会真正落到实处。

1.2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纵观市、县图书馆管理层不难发现,大多数是半途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万金油”居多,很少有专业对口的图书馆领导。即使是受过图书馆等专业教育的管理人员,面对学习型社会和网络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图书馆管理者如不能把握学习型社会图书馆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及时充电、知识更新,整天纠缠于日常事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说,要把握学习型社会图书馆发展的规律,发展图书馆事业,就必须重点加强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将高素质图书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这不仅体现在图书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上,关键是培养用好了一个高素质人才,就可以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

2 应对学习型社会需求,努力提高图书馆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2.1加强职业道德与素养。提高图书馆管理人才职业道德素养,是坚持“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强根固本,奠基铸魂的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较高人格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单位精神文明程度的反映。图书馆管理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形象,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人才要带头适应学习型时代需求,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用自身的模范言行引导全馆职工营造一个团结协作、明礼诚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2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图书馆管理者不仅是图书馆工作者,更是业务的导航者、指导者。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管理者具备较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图书情报发展动态、规律,并能熟练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是图书馆工作者服务读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3广博的专业学科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网络时代学科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做好网络深层次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一专多能,具有判断、分析、识别,整序传播等信息处理能力,方能适应时代需求。

2.4熟练的计算机技能。电子计算机自产生以来,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网上信息传递与存取,网上信息资源与共享均是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在因特网信息资源爆炸的情况下,掌握网络基本技能与应用技术,成为因特网信息服务导航员。

2.5良好的外语知识。因特网上90%的信息为英语,中文信息相对较少,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动态,学科信息,这些均依赖于良好的外语知识。这不仅是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工具,同时也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重要方面,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工作者必备的一项业务素质。

3 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高素质图书馆人才的培养途径

3.1破除条条框框,更新人的观念。在21世纪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的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全面影响力的竞争。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更新人才观念,推进图书馆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资源和干部职务终身制等传统评价机制,摒弃求全责备,将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上来。同时,用人者本身也要心胸开阔、气魄宏大,要有海纳百川的用人品质,当好伯乐,敢于和善于任用不同类型优秀人才。

3.2整合人才资源,大胆引进人才。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开发和管理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整合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人才。在全社会通过自荐、推荐、考评竞争上岗,全程实行公正、公平、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那些热爱图书馆事业,有开拓精神、创新思维、乐于奉献的专业人才到图书馆来。同时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努力为高素质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发挥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的作用。

3.3深化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随着改革开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人事管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意义上一成不变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人才队伍的管理,也难以有效地用活人才。要对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打破铁饭碗,使图书馆的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动态的人才管理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激励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优胜劣汰人才管理机制,提升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水平。

3.4实施人才强馆战略。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在图书馆要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为一切有志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通过学历教育、脱产进修、函授学习、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培养和锻炼人才,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在馆内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会建设理论范文

在社会连带理论视角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

认为它具有社会稳定功能、社会补偿功能和社会公平功能,其中社会公平功能最为根本。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要遵循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没有付费或尽劳动义务,不能享受社会保险,但是公平原则仍然是社会保险法的首要原则。一方面,社会保险法是以实现社会公正或正义为宗旨的,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的措施之一,它要求制度安排必须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让缴费比例和供付标准符合公正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正)的重要制度设置。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世界上独特的二元社会保险制度,因此,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过程中,我们尽管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实现制度公平,但在制度建设之初就应当时刻不忘社会保险权益公平的目标,并应当以国民社会保险权益是否公平或者是否缩小了这种权益的不公平作为评价制度设计及其发展进步的核心指标,尽可能地在制度设计与推进过程中逐渐向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权益公平的目标靠拢。促进效率的实现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理想,意指事物的公正性、合理性,是社会竞争在起点、机会和结果诸方面追求公平的体现,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立法提供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农村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中,应当以公正作为其根本的首要的立法价值。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价值,真理和正义是不妥协的”。[5]这也印证了社会连带理论对于公平是法律首当其冲的价值这一观点。但这并不说明效率就不重要,公平和效率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保险制度中,既要坚持公平,也要坚持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公平机制可能会对某些个体在某段时期内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足的发展来看,效率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它必定会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进而在全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可能脱离经济制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福利制度,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制度设计本身也必须充分考虑效率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在坚持公平优先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效率的因素,实现制度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在社会连带理论基础上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目前相关政策的设计没有把失地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这不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因此,政府需要彻底转变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完成向“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转变,履行好城市化进程的领导者和监督者的职责。地方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过程中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尽其道德责任,维护政府形象,切实代表民众的利益,为民众办事。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需要政府的特别支持,包括从资金上、政策上、制度上等等方面。我国政府当前特别应当根据我国城镇化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进程,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远景规划与近期规划,以推进社会保险体系的城乡整合。1.扩大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解决资金的问题。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险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农村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和个人的缴费能力比较有限,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看出,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医疗和养老保险。现在不是钱的问题,土地增值收益那么高,从土地出让收益、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6]因此,政府承担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险的财政责任就变得非常关键。2.推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的立法建设。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尽快制订《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条例》,法律明确规定受保险人的范围、缴纳保险费标准、待遇标准、基金筹集与管理等,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此外,还应重视土地征收法律法规的配套修改。构建好在征收(用)土地过程中推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合理路径,解决好征收(用)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作者:刘丽萍 权守昭 郭兰英 单位:山西大学法学院 山西仁鑫律师事务所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