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遗产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认知;武陵源
一、研究进展和意义
国外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集中在20世纪末期。研究主要涉及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Ashworth&Larkham,1994)、遗产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Anne Drost,1996)、旅游活动对遗产地的影响(Ihab Mohamed Shaalan,2005;GreR,1996;GordonW,2000;CevatT,2001)等。
国内学者对于自然遗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自然遗产的价值(张成渝,谢凝高,2002;郑易生,2001)、保护和开发原则(徐嵩龄,2003;张晓、张昕竹,2001;张朝枝、宝继刚,2004)等方面。虽然国内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究文献不少,但专门针对自然遗产的价值认知差异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随着遗产的开发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因此,从更深的层面挖掘不同群体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认知差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重要性认知部分;二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权属和保护责任问题,他们都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5分代表非常同意,4分代表同意,3分代表不确定,2分代表不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三是基本的人口特征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获得基础数据的基础上,通过Excel、SPSS15.0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统计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加以体现,以此得出研究的结论。
(三)数据获取
本文以张家界武陵源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为调查对象,用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获得基础数据。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2份,有效率92%。
三、统计分析及结果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重要性认知差异
比较三个群体对武陵源各种价值的重要性的均值(见表1),可以看出: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都把环境价值放在首位,即认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环境价值最重要;当地居民和政府都认为经济价值很重要,但旅游者认为经济价值最不重要。
(二)世界自然遗产的权属认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旅游者、居民和政府三个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一般认为,均值在1-2.4之间表示不赞同,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
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权属问题的认知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群体之间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1、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当地居民所有”的问题上,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之间存在差异,当地居民的得分均值最低,为2.81,表示他们对此问题持中立态度;旅游者的得分均值最高,为3.46,赞成率为50%。
2、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中国人民所有”的问题上,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之间不存在差异,他们的得分均值分别为4.26、3.97、4.14,以此显示他们对此问题的态度都为赞同。
3、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全世界人民所有”的问题上,当地政府和居民、当地政府和旅游者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当地政府的得分均值最高,为4.01,对此问题的态度为赞同;旅游者的得分均值最低为3.25,对此问题的态度为中立。
(三)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责任认知差异(见表3)
第一,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世界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问题上,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均值分别显示3.85和3.59,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二,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责任”问题上,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当地政府和旅游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均值分别为4.58、4.31和4.15,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三,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中国政府的主要责任”问题上,旅游者和当地政府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均值分别显示4.03和4.34,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四,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旅游者的主要责任”、“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责任”、“是当地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中国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世界政府组织的主要责任”问题上,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得分均值都在3.78以上,持赞同的态度,他们之间的认知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通过对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的价值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认知,不论是从旅游者、当地居民还是当地政府的角度,他们都认为环境价值是最重要的。
第二,在旅游者看来,经济价值是最不重要的,而且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精神价值还存在争议;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则认为经济价值是重要的。
第三,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认为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中国人民所有,当地政府则认为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全世界人民所有。
第四,旅游者认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其次是当地政府和中国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而当地居民和政府的观点比较一致,他们认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责任”,其次是中国政府的主要责任。
(二)启示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发展过程还是延续了“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但这个惨痛的教训至少让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武陵源的空气环境、水环境等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环境是开展旅游的前提,旅游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自然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能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它具有普遍的杰出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自然遗产的环境价值、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到保护和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认为最重要的经济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并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Ashworth G J P Larkham.Building a new Europe:tourism,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e New Europe[M].Routledge, London,1994.
2、Anne Drost.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world heritage si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
3、Ihab Mohamed Shaala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Red Sea of Egyp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2).
4、Gre R.Sustainable Tourismand Cultural Heritage:A Review of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nd Its Potential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J]. World Heritage Office,1996(3).
5、Gordon.Heritage Tourism:A question of defin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
6、Cevat Tosun.Tourism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Singapo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S0160 7383),2001(3).
7、张成渝,谢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J].人文地理,2002(1).
8、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9、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6).
10、张晓,张昕竹.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
【关键词】世界遗产 现代性 反思
现代性的后果
世界遗产是一个现代概念,它产生于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大会第17次会议,该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对世界遗产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什么关系?首先要考察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后果。现代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自它产生以来,关于它的阐释一直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难以置疑的是,现代性改变了人类世界,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然而,人类也为工业化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断裂”,①中国学者也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②因此,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断裂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断裂也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丰富,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消失。如古希腊人记载的地中海地区的七大奇迹,它们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杰作,但现在只有埃及金字塔存留于世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也是现代性发展的产物,但两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是痛苦的回忆,它给人类创造的财富和自然界的神奇景观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比如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就认为二战中的种族屠杀是现代性的结果,并提出了“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③最近几十年来,人类间的战争仍然没有消失,现代技术和工业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而对世界遗产来说,战争、科技、工业化无异于毁灭性灾难,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的炸毁,伊拉克博物馆的毁坏,都是鲜明的例证,所以有学者认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新的威胁因素就是现代技术、工业、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城市化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对世界遗产带来的损害”。④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遗产是现代性的产物,一方面,世界遗产是与传统相并列而与现代性相对应的概念,传统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世界遗产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另一方面,世界遗产概念是现代性冲击的直接结果,正因为现代性产生的巨大威胁,世界遗产才体现出其作为现代性对应物的价值。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有学者认为,“《世界遗产公约》正是在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陷于深重危机的严峻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阵阵痉挛和频频剧痛中,在人类价值观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折中签署的。它的签署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和环境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悲怆意味。”⑤由此可见,世界遗产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
现代性的内涵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对应的概念,同时也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世界遗产也日渐显现出现代性内涵。首先,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发展内涵。断裂与发展是现代性的内在悖论,哲学家在理论上论述了现代性的发展特性,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断裂,现代性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发展,现代性体现出超越于传统的特征。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丰富的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遗产的概念界定,就明确规定世界遗产至少包括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为了展现和延续世界遗产的价值,就应该发展世界遗产。所谓发展世界遗产,主要是指充分阐释和挖掘世界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展现出世界遗产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如针对世界遗产的科研价值来说,虽然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人类对自然界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更是如此,人类对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施秉喀斯特作为国家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施秉喀斯特仍然值得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白云岩喀斯特是发育在白云岩中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当前人们对白云岩喀斯特的溶蚀机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由此对白云岩喀斯特与石灰岩喀斯特之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见解”,⑥另外施秉喀斯特的美学价值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
其次,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从时间范畴来说,现代性意味着对未来的追求,如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中认为,“现代性概念既包含对过去的激进批评,也包含对变化和未来价值的无限推崇”,⑦法国理论家贡巴尼翁在《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中,把“未来教”作为现代性的重要悖论,⑧阐释了现代性的未来内涵。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为世界遗产提出了要求,其实,世界遗产概念的产生就是着眼于未来,世界遗产在远古时期产生形成,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现代性的冲击,陷入了生存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担忧世界遗产在未来即将消失,所以号召全人类保护世界遗产。总之,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着眼于明天,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为人类的明天保存了美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人类的明天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要求人类珍惜当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之能够延续得更加久远。比如,无论是从科学角度看,还是从美学角度看,施秉喀斯特都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但是施秉喀斯特在当下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通向未来的途中也依然会遭遇危机,因此,自然景观的独特、人文价值的丰富和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入选国家自然遗产是施秉喀斯特走向未来的最佳途径。
现代性的价值
世界遗产概念内在的包含着“保护”含义,然而保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无论是保护自然遗产,还是保护文化遗产,现代科技手段都得到了运用。因此,现代性一方面给自然遗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现代性也为自然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因此,世界遗产遭遇现代性,不仅意味着危机,也意味着生机。危机与生机并存,毁灭与保护共生,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代性内在的悖论特征。从上述观点出发,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代性的价值以及与世界遗产的关系,尽管有观点认为,世界遗产包括“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七个评价指标”,但其忽略了世界遗产的反思现代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思性是现代性悖论特征的最好表现,西方理论家很早就认识到了现代性的反思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认为,人类行动始终存在反思性,反思性与现代性也始终相伴相随。艾森斯塔特在《多元现代性》一书中力主多元现代性观念,并把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了,反思性在现代性中的重要作用。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是万物的精华”这样的观念深信不疑,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地扩张,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气焰,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中心主义以当头棒。既然反思性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那么世界遗产可以被认为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首先,世界遗产可以被视作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表征。如果人类仍然沉迷于人类中心主义而不能自拔,那么当人类面对“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人类应当自惭形秽,人类在自然界伟大的创造力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其次,世界遗产也可以被视作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从而成为反思现代性的重要实证,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记录了二战中种族屠杀的罪行,给人类以清醒的警示。最后,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现代性内在悖论的典型表现,世界遗产的开发是现代性发展的目的,世界遗产的保护是现代性的逆反,保护蕴含着明确的反思现代性的内涵。总之,反思现代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台山形象与美学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黔科合SY字[2012]3156】
【注释】
①[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②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③[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④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⑤缪家福:“世界遗产:反思人类价值观的新视点”,《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⑥李世奇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008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specific types of properties),建议采用特殊导则以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份文件说明了文化景观和其他三类遗产类型不同以往的文化遗产,它们的研究方法、价值评估和保护策略都有其特殊性。2009年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编辑《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手册(草案)》,这是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文件,它就“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的核心议题如定义、类型、价值评估和管理框架进行了系统总结。中国作为具有丰富“文化景观”资源的国家,列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型的遗产地已有庐山(1995年)、五台山(2009年)和西湖(2011年)三处。“文化景观”这一相对陌生、新兴的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实践的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景观”一词已经有“文化”延伸内涵,但发展“文化景观”这一新遗产类型是为了明确表达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其景观中所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文化景观定义:“是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ies)的一种,代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它证明了人类社会和聚落在时间历程中的进化,这种进化发展的过程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内部或外部力量的限制或机遇的影响。文化景观概念的关键在于,它是人类文化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在地理一文化语境下的多样性表达。
文化景观在物质层面涵盖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其定义直接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文化遗产对三大价值即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估体系,而是强调“文化景观”类型的遗产地具有文化价值(cultural values in landscape)和自然价值(natural values of cultural landscapes)。这一观点的形成是因在文化景观保护实践中,常会发现一些文化景观提名地不僅符合文化遗产价值标准,同时符合自然遗产价值标准。这使得文化景观价值难以按照以往的评估标准而划定,从而发展出符合文化景观遗产特点的价值评估体系。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强调了景观的历史可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着作为一种可延续的记忆的属性。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直接联系,也可能存活于人类的记忆和想象中;并与场所名称、宗教和民俗等密切相关。文化景观的自然价值在于它的保护有利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持或增加遗产的自然价值;并且遗产地所延续的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文化景观虽带有景观一词,但它的自然价值并不僅限于遗产地的景观价值或美学价值。考察文化景观类型遗产地时可以发现,当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顺应自然环境条件时,遗产地的景观必然是和谐美好。
文化景观建立体现其遗产地特殊性的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文化景观,更确切地评估遗产地价值。以2004年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意大利Val d''Orcial为例,它位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锡耶纳。遗产地以其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格著称,文化景观形成主要在14世纪至15世纪。这时正是锡耶纳城市强盛期,也是锡耶纳画派(Siena school)艺术创作巅峰期。锡耶纳贵族和富有市民投资乡间地产,并按照他们对理想田园的精神追求而经营建造乡间的城镇、别墅、农合、田地。Val d''Orcial的优美风景给予艺术家创作的灵感,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和人文气息也影响了业主对Val d''Orcial环境的理解和建设活动。16世纪佛罗伦萨的崛起导致了锡耶纳失去其金融、艺术、经济中心地位,Val d''Orcial因城市的土地拥有者缺乏经济实力而逐渐停止建设。Val d''Orcial的人文景观保留至今,并因此具有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从这个案例可以了解Val d''Orcial的价值体现在文化和自然方面,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并增加了环境的自然价值;在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中,自然环境被赋予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其间人类的建设活动共同成为当时人文主义者理想家园的理想范式。按照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评估方式,将可能忽略遗产地的自然价值,并可能导致无法阐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遗产地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管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美国学者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 是最早提出“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这一说法的人。他在1832年的外出考察中看到在美国境内有许多野生资源、土著文明、原野都由于建设的需要而被破坏了,为此深感担忧。他针对看到的这些被破坏的现象谈到“保护这些并不难,仅须国家采取一些保护规定,将一些区域划为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里面有野生资源也有人,保持里面各类资源的原貌,严禁在里面随意进行开发,以给人自然的美感”。不久,这一词汇就相继在不少的国家得到使用,虽然各自的具体意思有些差异,主要含义都是指生态保护区而言的。
一、国家公园的价值
国家公园是为人类感受自然和休闲而设立的有着社会意义的大众性生态资源公园,它的有关管理活动都有可靠的理论支持。其作为一种大众化福利措施的运行载体,为人们的业余休闲提供了充足的自然空间。在现今注重生态建设的大环境中,划分国家公园有着不同凡响的政治意义。
国家公园这一说法自从在1832年被提出以来,其在享受“大自然美感”、保障“人们自然休闲”、增强民众自然意识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渐得到各国的认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很大的国家公园潮,使国家公园在12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相继涌现。由国家公园这一说法产生的背景来看,大众对于野生资源的原始保护和自然生态休闲需求是其兴起的深层动力,而这一说法能够维系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各国在规划上对于设立国家公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二、国家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国家公园的区域划分、管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生态关注度、公益化倡导程度、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环境保护程度等因素。由对旅游管理的相关调查看出,各国对于旅游管理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注重旅游有关资源的市场化的运作,充分发挥对各类景区的监督作用,引导他们正常地发展;二是,许多国家从自身的文化保护责任出发,逐渐重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扮演着历史文化保护者的角色,公益化倡导程度大幅提升。这样一来,可给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的作为空间,有利于国家公园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三、国家公园旅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遗产资源,这些遗产所在地的国家级标签地行动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法规,已逐渐得到重视与落实。但这些遗产所在地管理的公益化程度还不高,有的地方管理分散,一些法规的内容还不够完善,致使相应的执行力不强,没有很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四川、山西等地刚设立不久的一些国家公园试点,也存在着上面提到的问题。综合来看,我国自然遗产地的旅游管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制度保障不健全、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规范化意识、以及管理程序混乱等方面。总之,在部门管理与产权上的规制不清晰是导致我国自然遗产地治理效果差的主因之一;而价格规制、质量与数量规制、教育规制、环境规制等基本层面,存在着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地方、地方与企业的多元格局的权益博弈,对门票经济的追逐,导致自然遗产的公益性价值流失。
所以,为了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的自然遗产,迫切需要对各个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进行统一管理。经全面分析我国自然遗产的不同种类、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态休闲需求、旅游自然化意向、以及现行制度等层面后,认为可以采用国家公园模式来治理自然遗产地。在治理中选择“中央部门直管”的方式和“由零起步、分部纳入”为主的发展措施,具有明显的中国治理模式特色;而在形成国家公园旅游规制体系中,将保障野生资源原貌、维护自然系统健全、为人们休闲提供满意服务确立为目标,是我国关于生态保护政策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集中体现,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自然遗产地旅游规制方面的的进步。
四、国家公园旅游管理的发展建设思路
在国家公园旅游管理中,宜于采取以下的思路:以保护生态、维护生态系统健全的有着我国特色的自然环境理念为方针,以环境保护、生态教育、技术开发与自然休闲为主要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理念,改进管理方法,把区域自然保护的所有要素都列进管理范围,把国家公园彻底放在社会的监督之下,采取公众化监督和严格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式,以做到无害发展、持续发展、低消耗发展。具体就是将自然资源和人们休闲二者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管理吸引公众,让关注生态发展与对自然休闲感兴趣的人们逐渐进入,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与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深入挖掘区域内独特的自然资源,把良好的自然资源加工成生态产品,从而促进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布置方面,按照“游于内、居于外”的原则来做布置,以“行、住、吃、游、购、玩”为中心进行资源分配,在周边城镇建设公园管理服务设施和旅游所需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与自然景观协调、安全方便的服务,减少对园内原始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影响。让区域内的职工群众和企业参与旅游服务、文化娱乐业、旅游产品、通讯物流、旅游地产、综合贸易等产业发展,实现转岗就业和转型发展的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保护和保护下的合理利用,使之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和美丽的中国样板。
五、对国家公园旅游管理模式的借鉴
经过对国内外知名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和保护制度的认真调研考察,发现世界各国因国情的不同,国家公园的旅游管理也不同,由整体看,主要的类型有以下3种,横向管理型、地方自治型与联合管理型。经对这些管理类型进行分析,找出了它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之处:一是在所有权上,将国家公园看成是全民的资产,以公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与开发,一切从维护全民利益来考虑。二是在管理思路上,设立统一规范的组织部门与健全的管理体系,在保证政府一定投入的前提下,吸收社会各方的闲散资金,以拓宽资金渠道。三是在中心任务上,各类型均是以保护环境为国家公园的主要任务,保证符合相关标准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考虑休闲、教育等不同功能,尽量减少旅游开发,各国在国家公园中心地带以外允许用于开发的面积各不一样,瑞典是25%、法国16%、美国7%。四是在管理模式上,进行管理和经营分离,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资源保护和公共服务等,公园内盈利性商业服务等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进行招标。五是在监督机制上,强调公众和社区参与,将社会大众和地区居民纳入监督体系,保证监督机制具体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汪宇明.旅游发展价值取向与制度变革: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8).
[2]陈耀华,黄丹,颜思琦.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地理科学,2014(3).
[3]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
站在施秉云台山印斗阁的观景台上,眼前沟壑丛生、奇峰矗立,奇特的白云岩喀斯特景观映衬在青山绿水间,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耳边溪流淙淙、鸣蜩、松涛阵阵,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云台山景区位于施秉县城北部十余公里处。今年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云台山为主体的“施秉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让施秉原本重点打造的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之一的云台山-杉木河-黑冲景区更具含金量。
一张响亮的世界名片
施秉喀斯特完全包含在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和杉木河水源涵养区内,其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
早在2008年,施秉就踏上了申遗之旅。当年7月11日,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科考专家前往考察,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这里,有坡陡谷深的峡谷、绵延起伏的山峦、险峻的脊状山岭与奇特的柱状峰丛,加之完好植被和终年云雾缭绕,反映了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生命记录、地貌演化、地貌形态、自然地理特征。
据专家介绍,施秉喀斯特发育是在5.7亿年的古老白云岩岩性基础上的锥状峰丛峡谷喀斯特,保存了完好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质地貌、洞穴、地下水网系统和生态系统,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类型,在“中国南方喀斯特”谱系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史密斯考察后曾高度评价,施秉喀斯特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施秉喀斯特的加入将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整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地貌多样性。
不仅如此,景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宁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高等植物中,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动植物分别有41种、2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重点保护植物分别有35种、15种,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熊康宁认为,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重要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是对野生生物实施就地保护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依托“世界自然遗产”这张名片,施秉旅游业正持续升温,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幅宏伟的旅游蓝图
未拿到“世界自然遗产”这个金字招牌之前,人们更多记住的是施秉杉木河的水。每年夏秋两季,无数游客前往体验“矿泉水上的漂流”,使施秉获得“中国漂城”的形象定位。
“过去单独依靠漂流发展旅游,事实上造成了施秉过去的旅游旺季过旺,淡季过淡。”施秉旅游局局长舒忠平告诉记者。
如今,施秉抓住重大机遇,摒弃过去“一水独大”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施秉喀斯特的品牌效应,山水资源并重,将原先“中国漂城”的形象定位换成“奇山圣水、灵秀施秉”,并对未来旅游发展思路进行整体规划,一张宏伟的旅游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百年大计,规划为先。与同济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的《施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炉,结束了过去几十年施秉旅游发展没有统一规划的历史。
规划指出,将“一城三区”(县城、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舞阳河景区)进行整体包装,按照标准全力做好施秉杉木河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云台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充分利用杉木河景区、舞阳河景区、县城区水资源,开发好配套旅游产品,并集中力量将云台山景区打造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发展旅游,不能只是让游客“上车睡睡觉、下车拍拍照”,需要赋予深度体验,使游客留得下,住得久。
为此,施秉加快由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度假的复合型旅游模式转变,构建以休闲度假、施秉喀斯特风光、民族文化体验为特色多种主题、多日游的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云台山景区资源丰富、空间广大、城乡互动的特点,开发四季游、夜间游、重复游等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与游客体验。
规划建设集文化体验、民族工艺(旅游商品)展销、科技创意体验、特色饮食文化体验,以及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管理中心、景区展示中心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饭店、商务酒店及乡村旅馆,形成高中低档位的服务接待点,不断增强旅游服务功能。
随着余凯高速等外部交通逐渐贯通,凯里黄平机场正式通航,高铁时代即将来临,施秉着力创新旅游合作模式,联袂邻近景区实现抱团发展,在提升知名度和旅游综合效益上实现“共赢”。
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品牌为引领,加强与周边市县合作,培育“一山(云台山)、一水(舞阳河)”为核心,“一城(施秉县城)、一寨(西江千户苗寨)、两镇(镇远历史文化名城和黄平旧州古镇)”为依托的贵州东部重要旅游目的地,构建“雷山―凯里―西江―施秉―镇远”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城镇为互补的一条精品旅游环线;
合作构建“广州-凯里黄平机场(施秉)-贵阳-桂林-昆明-曼谷”世界级的国际旅游线路,积极与周边省区联合推介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开拓入境客源市场。
山与水的碰撞,在施秉大地上正上演一场激越的交响。
一个矢志不渝的坚守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保护好施秉喀斯特的生态环境是构建云台山景区最大的红利和机遇,也是云台山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点。”施秉县委书记彭世平说。
实际上,从2008年全面启动申遗工作起,施秉就特别重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配合申遗,城关、牛大场、白垛、马溪等4个乡镇都设置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通过明确专人保洁、层层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切实抓好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对遗产地村寨垃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清运,同时还设立了景区资源保护点,并与各村寨签订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责任书,每年进行评定,对先进的村寨、自然资源保护积极分子进行表彰,最高给予5000元的奖励。
“施秉自然遗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矢志不渝地守住青山绿水,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我们的旅游业发展才能可持续。”副县长陈国胜告诉记者,“今天的施秉已经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且子孙后代也将有机会看见这些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
站在新的起点,县委县政府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
――通过设立施秉县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建立以遗管会执法大队为执法主体,公安、工商、国土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强对景区的日常巡逻和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从源头上制止破坏水体资源、植被、开山采石等违法行为,使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建立一个集科学观测、环境监控以及信息统计为一体的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运行可靠的环境监测站,实现遗产地空气、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
――争取省、州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探索解决景区资源保护与群众生存发展等矛盾的有效措施,争取世行项目、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财政“一事一议”等资金,发展一批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着力改变景区群众的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施秉喀斯特的破坏。
关键词:赤水丹霞;科普旅游;世界自然遗产;评价标准;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69-02
一、背景
科普旅游是科技和旅游有机结合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中的科技成分和要素为基础,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活动产品的旅游形式 [1]。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普旅游作为非大众旅游地一种方式,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科普旅游在带领游客享受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更加侧重于景观深层次成因机理的科学表达。
二、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中国贵州西北部的赤水市境内南部地区,紧邻习水与四川叙永两县,105°47′39″E~106°2′33″E,28°22′11″ N~28°25′19″ N,总面积27 364公顷。2009年1月26日中国丹霞―赤水被世界遗产中心正式确立为第三十四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提名地。
本区位于贵州遵义西北部,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向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交通环境优越。作为贵州最大的通江港口,“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航运可达重庆至上海等沿海各大港口、码头;公路连接黔川渝,陆路距遵义300公里,距贵阳450公里,距重庆250公里,距成都350公里;赤水紧倚泸州蓝田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水陆空兼备,可达性好。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的古川黔凹陷湖盆南缘,以砂岩型沉积为主,出露侏罗纪―白垩纪以红层为主的地层,是丹霞地貌青年早期的典型代表。区内高山峡谷横纵交错,海拔起伏在221米~1 703米间,垂直高差大,地形切割强,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均雨量1 292.3mm,年均温18.1℃,雨热同期,高温高湿,植被茂盛。
三、赤水丹霞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1.赤水丹霞是高原峡谷型丹霞大观园。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地,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极为发育。在峡谷区,由于构造抬升,侵蚀基面下降,地貌回春,河流处于强烈的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过程中,这不仅造成发育高大的赤壁丹崖,也造成峡谷区产生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结构的瀑布群[2]。
在经历古湖沉积和抬升剥蚀的过程后,赤水丹霞发育了丹霞崖壁,丹霞崩塌石、丹霞壶穴、丹霞石柱、丹霞蘑菇、丹霞沟谷和丹霞凹槽等多种地貌单体形态。这些单体形态是赤水丹霞地貌演变的杰出例证,具有很高的观光价值和科考价值。
赤水丹霞在特殊的地质地貌背景及水文、气候环境下,发育了350多条急流飞瀑,素有“千瀑之乡”的美誉 [3]。这些瀑布或气势磅礴,声如擂鼓阵阵,或涓涓细流,勾勒丹霞山水的魂魄。如,枫溪河上游的十丈洞瀑布高76.2米,宽80米,雨季时最大流量可达329m3/s,湍流倾泻、堪称“中国丹霞第一瀑”;再如,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佛光岩瀑布,相对高度近400米,直线宽666米(弧长1 000余米)的巨大的马蹄形丹霞赤壁水平展布,中央一柱状瀑布,高200余米,宽40米,似银河落天,十分壮观。崖壁在夕阳照射下红艳绚丽,如同万绿丛中一幕壮美的壁画极具视觉震撼力和感染力。
2.赤水丹霞是侏罗纪时代的生物避难所。晚三叠纪巴蜀古湖消亡后,侏罗纪、白垩纪沉积红层经第三纪长期剥蚀夷平,在第四纪该区遭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快速流水切割作用的同时而未受到冰川的作用,从而使得大量侏罗纪、白垩纪以来的古物种得以保存。
赤水丹霞拥有完整的孑遗植物类型。研究区内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分布有大量的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中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罗汉松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共7科、12属、13种 [1]。蕨类植物中,裸蕨纲、石松纲、木贼纲和真蕨纲齐全 [4]。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桫椤等国家珍稀濒危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 300公顷,仅在金沙沟一代,高山深谷、河流纵横、水汽充沛,发育了以桫椤为代表的沟谷雨林层片,是蕨类植物生长的乐园。桫椤,作为一种和恐龙同时代的大型树蕨,享有“活化石”的盛誉。金沙沟拥有桫椤4万余株,堪称真正的侏罗纪时代的生物避难所。此外,该区还拥有26种特有植物,以山茶科、蕨类科、竹类植物较为典型。
四、产品设计原则
1.独特性。旅游行为是一种求异动机所驱使的行为,而越具有独特性的旅游产品越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一个成功的旅游地一旦拥有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就更易开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旅游产品。
享有“丹霞之冠”、“千瀑之市”、“桫椤王国”、“竹子之乡”和“遗址”等盛誉的赤水丹霞应将丹霞、飞泉、桫椤和竹海四大元素作为开发具有独特性科普旅游产品的着眼点。作为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六地(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提名点,赤水丹霞的地质旅游资源价值应得到重视。正如中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学家黄进先生在考察赤水的丹霞地貌后的感言:“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由此赤水丹霞地貌价值的独特性可见一斑。
2.市场导向性。随着自驾游,就近游的兴起,从前述研究区概况来看,赤水丹霞的游客主要来自中国重庆市。根据[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内游客出游多以观光、娱乐为主,在景点选择上偏好自然风光。因此,针对重庆这一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客源地,赤水丹霞的旅游产品设计应该针对市场推出能够集自然美与异域风情于一体的山水结合型观光产品。而作为西南片区丹霞发育面积最大最典型的赤水丹霞,其异域性和独特性毋庸置疑,同时丹山、白瀑、碧水在蓝天的映衬下所勾。
3.游客参与性。首先,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符合现代人追求体验旅游的心理。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和游客文化水平的提高开阔了游客的眼界。就以山水风光为主打特色的景区而言,传统的观光游和单一的导游讲解已经不能满足游客体验旅游的心理。于是参与性旅游产品呼之欲出。其次,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地心理需求。如今的城市人生活在林立的高楼间,饱受尾气噪声的污染,而在赤水丹霞的丹山、飞瀑间开发诸如攀岩、徒步、戏水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恰好能满足城市人纵情山水的渴望。再次,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另外,钟情山水游的游客大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传统的观光游和单一的导游讲解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旅游期望,回归自然,获取知识养分才是旅游的初衷。因此在赤水丹霞开展科普旅游应当更强调导游讲解和标识标牌内容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在畅游山水的同时又获得了地学、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五、科普旅游产品设计
1.传统观光型科普旅游产品。作为中国丹霞地貌高原峡谷型的典型代表,赤水丹霞景观价值具有显著的世界性。山高谷深、飞瀑流淌的地貌形态本身就极具观赏性。因此,针对大众游客尤其是老年游客的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新兴的代步工具和媒体系统可以为传统观光游提供便捷。如赤水国家级风景区王牌景区的十丈洞瀑布,运用电瓶车等新型代步工具既能减轻游客的旅途疲劳,同时又能使游客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山水美景中。再如,可以在景区的游客中心内设置多媒体投影,播放禁止对游客开放的世界遗产核心区的风光片。
2.深入学习型科普旅游产品。赤水丹霞地质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组织以丹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和科学考察可以使赤水成为丹霞地貌专题研究的一个国际性基地,从而带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赤水丹霞地质地貌和生态过程的关注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就为在赤水丹霞开发深入学习型旅游产品提供了契机。通过对步道沿线标识标牌,展示中心多媒体和讲解员解说词中的科普知识进行丰富完善,可以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在旅游沿途观察丹霞绝壁、石柱、飞瀑及生态体系的同时对丹霞地貌有深入的学习。同时加强赤水桫椤博物馆、在建的中国丹霞―赤水展示中心建设,完善解说牌、展品、多媒体、沙盘等硬件设施,发挥其科普旅游的窗口作用。
3.游客参与型科普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式旅游在强调游客自身体验感的同时也使游客自身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使游客的旅游行为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而非仅仅是旅游景色的看客。例如,可以在景区内部休憩处设计DIY创意陶吧;在瀑布跌潭浅滩处设计摸鱼池;在提名地缓冲区边缘设计攀岩、探险旅游线路等,让游客在身体力行中体会景区科学价值的意境、知识与魅力。
六、结语与讨论
在实施科普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游客的破坏作用,同时还应重视对研究区资源原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限制游客数量,避免景点的超负荷经营。本文是一个初步性的设计研究,希望借此引发景区管理者的重视,推动科普旅游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丹,刘元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J].产业经济,2007,(5):239-40.
[2]杨明德.贵州丹霞地貌发育特征及其旅游资源评价[J].经济地理:增刊,1999,(19):19-28.
[3]陈建庚.贵州赤水丹霞地貌及旅游资源评价[J].经济地理:增刊,1998,(18):102-108.
[4]陈浒,熊康宁,任晓东,刘寅,汪小春.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遗产价值[G]//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
本文通过ICOMOS、UNESCO等官方网站及国内相关的法规选编书籍,搜集了近百年来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献,在对法规原文及国内相关译文加以比较与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中涉及的旅游开发活动、游客活动、社区等相关内容加以整理,用中、英文关键词“旅游”(tourism)、“游客/参观者”(tourist/visitor)、“社区/当地”(community/local)、“设施”(infrastructure)、“环境”(environment)、“教育”(education)、“利用”(use)、“展示”(present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等加以搜索与筛选,然后对选中本文所直接参考引用的文献内容进行概述。《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①是第一部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它规定了古代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后来被ICOMOS大会所采纳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威尼斯)》(下简称《威尼斯》)②的基础。该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行政和立法措施、现代材料与技术资源以及国际协作来实现历史纪念物的保护。《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③、《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⑤及《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以下简称《内罗毕建议》)①等文献主要为本文提供了关于设施建设与环境影响方面的内容。《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最早注意到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旧城更新等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建设性破坏”,并就此提出积极保护景观与特征、保护历史地区等相关措施建议。其后的几个文件也是在世界各地重要文化遗产正遭受由迅猛的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破坏威胁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最具有深远意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有效的制度,共同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自其1975年12月17日生效②以来,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一问题才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逐步重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③为各遗产公约国提供了具体操作规范的文件,该操作指南据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而做不定期的修改(张松,2006),至今最新的版本是2013年版④。《历史园林(佛罗伦萨)》(下简称《佛罗伦萨》)⑤、《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华盛顿)》(下简称《华盛顿》)⑥《考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⑦和《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⑧等文件是对具有国际古迹保护权威性文件《威尼斯》的重要补充。《佛罗伦萨》是关于历史园林与景观保护的,它对历史园林的定义与目标、维护与保护、修复与重建、利用、法律和行政保护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华盛顿》针对历史城镇与街区的保护详细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该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重视社区的参与和发展,影响着以后的国际法文献对遗产地社区的关注,如《考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就把当地人民的遗产保护参与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纳入到整体性保护的政策中,进一步扩展了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的概念;《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根据时展变化的要求对关于历史城镇的保护与管理的定义与方法做了新的诠释,它进一步要求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作为目标,并阐述了旅游发展在其中充当的角色与作用。《文化旅游》①与《国际文化旅游》②是ICOMOS颁布的关于文化旅游的两个重要文件。《文化旅游》是在文化遗产地日益遭受旅游利用的破坏威胁同时旅游利用又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初步表达了早期国际法对旅游利用的态度。1999年的《国际文化旅游》取代了1976年版的《文化旅游》,重新阐述了旅游和文化遗产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并强调东道主社区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遗迹与国内外游客的兴趣、期望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与1976年版的《文化旅游》相比,《国际文化旅游》鼓励保护组织与旅游业的积极对话,不再将旅游简单地视为“被迫容忍的业务”,对推进国际法的旅游利用认识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文化遗产地的阐释和展示》③是ICOMOS2008年颁布的,它进一步阐述了文化遗产的“阐释”(interpretation)④与“展示”(presentation)定义与目标。《国际文化旅游》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文化遗产地的“阐释”活动,认为遗产阐释是同时满足游客体验与提高公众意识的根本途径。《文化遗产地的阐释和展示》则进一步丰富了阐释活动的内涵,对文化遗产地的旅游阐释和展示活动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2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认识过程
2.1从关注环境影响到关注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国际法对旅游利用认识的发展演变,首先表现在从主要关注旅游环境影响到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影响共同关注的过程。旅游开发作为文化遗产地的主要利用与发展方式,对遗产地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分为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⑤。其中,旅游环境影响是国际法关注较多的一个方面,而旅游对遗产地东道主社区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与经济影响是国际法较晚与较少关注的内容,但是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东道主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作用,国际法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各种保护措施与旅游利用对社区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1)对旅游环境影响的关注关注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早期的国际法,如《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和《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强调各类工程与修建活动对遗产地景观及其环境的影响。《内罗毕建议》则直接指出,“要防止因旅游业的过分开发而造成的危害”(第31条)等。其后的《佛罗伦萨》与《华盛顿》同样强调,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交通设施、停车场等要加以控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1997起还要求申报遗产的提名报告要提供遗产地的环境压力如污染等方面的信息(第64条)①。关注游客压力及不恰当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早在1931年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就开始意识到游客行为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建议“教育工作者应劝阻孩子和年轻人做出污损各类纪念物外观的行为”(第7条),而其后的多数国际法均强调通过恰当的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以及引导恰当的保护的行为,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议“缔约国应使公众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造成威胁的危险和根据本公约进行的活动”(第27条)。《佛罗伦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②和《文化遗产地的阐释与展示》还考虑到了游客的数量及其分布的不平衡对古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可见,从早期到近期的国际法,在文化遗产地所进行的包括旅游在内的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始终是国际法关注的重点内容。(2)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关注《内罗毕建议》是相对较早关注社区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变化的文献之一,它认为,“保护措施不应导致社会结构的崩溃”(第46条)。其后,《华盛顿》提出,“为了保护这一遗产并为了居民的安全与安居乐业,应保护历史城镇免受自然灾害、污染和噪音的危害”(第14条);《国际文化旅游》序言③指出,“过度的或没有妥善管理的旅游也可能使东道主社区的生态、文化和生活方式降格”;《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提到,“为了遗产和当地居民的利益,保护与管理计划应该要考虑到旅游所带来的预期影响”(第4条g)。这些都表明了国际法越来越认识到各种保护措施及旅游开发利用所导致的负面社会文化与经济影响。同时,国际法还认识到旅游利用可以带来的正面影响。如《国际文化旅游》序言指出,“旅游可以为文化遗产创造经济利益,并通过创造资金、教育社区和影响政策来实现以保护为目的的管理”等;《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指出,“旅游业可以在历史城镇地区的发展振兴中发挥积极的角色”(第4条g)。由此可见,国际法在对待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影响问题上,已经从主要关注旅游环境影响过渡到对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影响的共同关注了。2.2从关注遗产保护需要到关注社区发展与游客体验需要国际法对旅游利用认识的发展演进还表现在从对遗产本体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需要的认识到对社区发展与游客精神体验需要的认识过程。对遗产本体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的主旨与核心内容,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是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的认识逐渐完善的过程(刘爱河,2009;张朝枝,2008;张成渝,2010;张松,镇雪峰,2007),也表明了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需要认识越来越深刻与完善。而国际法对东道主社区发展需要的关注以及对游客精神体验需要的关注在近几十年的国际法文献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1)对东道主社区发展需要的关注随着国际法越来越认识到东道主社区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因此也越来越关注东道主社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强调实现东道主社区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如《华盛顿》在其原则与目标中指出,“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边的居民”,“居民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作用,应加以鼓励”(第3条);《考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序言表明,考古遗产的其他构成部分是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的组成部分,对于这类遗址和古迹,当地文化团体参与其保护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继《华盛顿》后的许多国际法也开始认识到东道主社区的保护参与需要,但对于社区具体如何参与遗产保护与发展计划则缺乏明确的引导;直至1999年《国际文化旅游》,才将如何满足东道主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政治参与需要的内容具体化。《国际文化旅游》将东道主社区的需求作为整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六大旅游发展原则中,有两大原则强调东道主社区和原住民的参与需要(原则四)和发展需要(原则五)。《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序言则明确要求,“对历史城镇地区的任何干预都必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为目标”;“可以通过信息、增强意识和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居民参与”(第3条h);“历史城镇的旅游发展应该基于对当地社区身份及其文化和传统活动的尊重与支持”(第4条g);“旅游活动必须尊重并不妨碍居民的日常生活”(第4条g)。可见,东道主社区的保护参与和发展需要已经成为国际法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内容。(2)对游客体验需要的关注游客体验的需求是多方面的(Quan,Wang,2004),而国际法最关注的常常是对游客的遗产教育。从最早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起,遗产教育计划就被写进各种国际法文件中,而“旅游”一词较早就是以承担公共教育任务的功能出现在国际法文件中的。然而,这些教育计划并不是以满足游客体验需要为主要目的,而是强调这种公众教育在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实际上也是从遗产本体保护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真正对游客体验需要给予较多关注的是《国际文化旅游》。的一大原则就是,要“确保带给游客一段有价值的经历”,提出,“古迹保护和旅游的计划应该提供游客高质量的信息,以确保游客最清楚地了解遗产的重要特征和保护其需要”,“旅游者应该能够以他们自己希望的速度和方式游览古迹遗址”,“提供恰当的设施,可以保障游客的舒适和安全,并提高旅游的享受程度”(见《》原则三)等,强调从信息、教育、精神提升、安全与舒适、娱乐等多方面满足游客文化遗产旅游体验的需求。从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需要认识到对社区发展与游客体验的需要认识过程,体现了国际法对旅游利用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2.3从被动、消极到主动、积极的旅游利用态度国际法在对待旅游利用问题的态度上,是一个从被动、消极地限制旅游开发利用活动,到主动、积极地鼓励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目标与管理规划的过程。早期的国际法文献大多只是为了尽可能地确保遗产本体的安全而对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有所限制,如旅游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相关的国际法文献对设施建设问题的处理,大多表现为通过“禁止”、“限制”、“监督”的手段来“控制”和“预防”可能威胁遗产本体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的影响;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则希望通过“劝阻”“教育”等手段来减少游客的不恰当行为对遗产物的污损;在对待东道主居民方面,早期的国际法文件也只是在意识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已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提出相关的建议,较少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参与保护和发展需要等。早期关于文化旅游的《文化旅游》把旅游业看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人文、经济和文化的事实”(基本立场第1条),认为“旅游将对人类的一般环境特别是文化遗址产生重要的影响”(基本立场第2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这种影响,使这些影响保持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基本立场第2条)等。由此可见,早期的国际法在对待旅游利用问题上处于被动与消极的态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从1997年就提出了关于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管理的要求①,但最能体现国际法对旅游利用态度的积极转变的是《国际文化旅游》。该序言将旅游看作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和“自然和文化保护的积极力量”。与《文化旅游》相比,《国际文化旅游》不再将旅游看作是被迫容忍的业务,转而更关注旅游发展的正面影响,并以“促进和鼓励旅游业”、“促进和鼓励保护文物各方和旅游业之间的对话”等作为的目标,体现了国际法在对待旅游利用态度上的一个巨大转变。在处理旅游利用与遗产保护的矛盾问题上,与过去的“禁止”、“限制”、“监督”、“预防”等手段相比,《国际文化旅游》更注重可持续的“计划”、“管理”和负责任的“推广”。在对待游客方面,与单纯的“劝阻”和“教育”相比,《国际文化旅游》提出通过“阐释”与“演示”等适当的、启发性的计划促进和鼓励高度的公众意识。在处理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问题上,《国际文化旅游》不仅提出要让东道主社区和原住民共同参与保护古迹和旅游的规划中来,还关注东道主社区在旅游和保护活动中的利益等。在此基础上,《文化遗产地的阐释与展示》又进一步为具体的阐释与展示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原则,使旅游利用活动更切合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最近的《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市与城镇地区的瓦莱塔准则》是关于历史城镇保护与管理的,它也将“旅游”作为独立的条目进行了相关的阐述,认同“旅游业可以在历史城镇地区的发展振兴中发挥积极的角色”(第4条g),警惕大量游客给历史城镇地区带来的危险,要求“保护与管理规划必须考虑到旅游所带来的预期影响并控制这个过程”(第4条g)。可见,与过去被动、消极的“应对式”态度相比,国际法如今采取了更为主动、积极的态度来充分“利用”和“发挥”旅游业在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的正面力量,并要求主动“控制”负面的影响,这显示了国际法在认识旅游利用的进程中态度的积极转变。
3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认识发展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
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认识的发展演进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国际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日益全面与完善。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态度的积极变化显示,国际法支持并鼓励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目标与管理规划来尽可能地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鼓励发挥其对于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积极力量。这一积极变化,对我国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应充分认识与理解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既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发挥旅游业在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中的正面作用,又要努力控制旅游业所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其次,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应该重视社区旅游参与和发展,既要尊重当地社区及其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又要将社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需要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并充分利用和发挥社区及其居民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中的积极力量。最后,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应该重视游客的精神体验,从游客体验需求的角度制定相应的“阐释”计划,通过满足游客的体验需要来实现文化遗产的教育目的。然而,在我国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实践中,相关的立法引导与规范仍然处于缺位的状态。虽然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简称《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为骨干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叶秋华,孔德超,2008),但现行的《文物保护法》(2007修正)及其它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多侧重于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叶秋华,孔德超,2011),却忽视了针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实践的引导与规范;对于社区与游客利益的法律保障、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尊重理解(叶秋华,孔德超,2011)更是严重缺失。与社区及其居民利益最为密切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2008.04.22),同样也只侧重于遗产本体的保护内容,旅游利用方面的内容则完全缺失,社区及其居民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被完全忽视。纵使是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第二版,以下简称《准则》)①也侧重于遗产本体的保护原则、程序与工程。虽然《准则》支持“文物古迹应当得到合理的利用”(见第4条),但对于保护与利用所产生的社会与文化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和保障社区及其居民在保护和利用过程的作用与发展需要等方面也缺乏应有的关注。此外,尽管《文物保护法》与《准则》均提及文物古迹的展示,并以其作为公众教育的宣传手段,但只是强调遗产价值展示与再现(张朝枝,2010),却忽视了游客实际的遗产体验需要。由此可见,我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和实践尚未体现出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体现出其对当地社区及其传统文化价值应有的认识和尊重理解(叶秋华,孔德超,2011),这与我国当前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实践完全脱节。缺乏相应的法律引导与规范,这就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变成了纯粹的商业化运作,文化遗产面临过度开发的危险(胡红梅,2010;叶秋华,孔德超,2011),并且频频出现游客与遗产地景区、游客与居民、居民与政府、居民与开发商等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卢松,等,2010)。文化遗产本体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文化遗产地内还出现了各种负面的社会与文化影响问题(胡红梅,2010),这不仅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的规定不相符合,也违背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摘要:
对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进行概述,指出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三种特性,并对三种特性具体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从自然景观、人造遗物(建筑、器物、图标)发掘和筛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可行性,以及传统符号向现代图形转化的方式。
关键词 :
世界遗产 博物馆 视觉符号 作用 特性 提炼
中图分类号:T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1- 02
一概念界定
1世界遗产景区
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义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0m那么,世界遗产景区指的是包含这种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区域场所。本文所述的世界遗产景区特指在中国境内的世界遣产景区。
2博物馆
1989年9月在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他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本文所述的博物馆特指地处世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以世界遗产为依托,集中保护、展示、传播代表人类文化的遗址、文物、建筑群、图证等。
二 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
视觉符号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所构成的用以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其实是一种可视的并承载一定意义的传播性图形语言,它包括各种物体影像和运用造型要素创造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形象”与“概念”高度吻合的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奇特效果,使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解读信息的含义,从而能够有效感知和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内涵,唤起他们的思索联想和情感共呜。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对于世遗景区博物馆的整体推广营销是及其重要的,它可广泛运用于博物馆不同传播体系中,如文化产品、广告宣传、视频影像等,从而达到“传播、记忆、购买”之营销目的。
三 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作为一种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民族性
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载体,深刻反映了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历史的记忆、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历史、文化、地域、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产。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如故宫、长城、兵马俑、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如今,这些遗产已经成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而为世人所知。由此可见,遗产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2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一定的空间范畴,不同的地域会形成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并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不同的世遗景区地处不同地域,其物、其景具有地区特有的丰富印痕,如传统图形与色彩、传统文艺、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必然对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取材、构思、提炼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视觉符号。
3艺术性
世界遗产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直观具体的东西,是最耐久、最稳定、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它是普通的“物”经过时间的鬼斧神工后逐渐演变而成。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这些“物”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二者的“物”,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审美特点,于是,利用这些“物”提炼的视觉符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四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
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不是对历史遗存影象的直接运用,而是要通过现代构成规律寻找其本身的形式美而获得全新视觉符号,使其具有遗产文化的意蕴。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作为象征性的图形语言必须具有三要素,即形态、色彩、象征。它们从原始物件中发掘和筛选,再融合、升华为具有当代审美特征的视觉符号。
(一)发掘和筛选
从内涵与形式的吻合度上发掘和筛选典型视觉符号,围绕设计主题收集世遗景区的各种“遗存”,从中筛选出最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物像,才能确保视觉符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1从自然景观中发掘和筛选
以中国为例,世界遗产景区属于自然景观的有:以山水为主体(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黄龙、四川九寨沟、湖南武陵源、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三清山、新疆天山)、以河流为主体(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以地质地貌为主(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澄江化石地)、以生物为主体(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这些自然景观主要以它们的纯天然来震撼着世人,并具有形态美、色彩美、象征美等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跟视觉符号三要素审美特性不谋而合。
2从人造遗物中发掘和筛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与消亡同时存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是,消亡并不是完全消灭,每个朝代的遗物或遗迹或多或少得以保存下来。可以说,这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物成为我们联系过去、了解过去的集体符号,并以此获得文明传承的慰籍、感受文化积淀的熏陶、开启创造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1)建筑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出丰富的建筑遗产,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建筑不仅具有功能和技术属性,还具有艺术特性。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以房屋建筑为例,在屋顶式样上不同时期、地域、民族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五种基本样式。在色彩处理上更为大胆和惊艳,丹红色柱子,斗拱梁和枋等处的彩绘,朱红色门窗,蓝、绿色的房檐,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等无不彰显古人对色彩的善用。长城、北京故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都是以建筑为主的世遗景区。故宫气势恢弘、富丽堂皇,以朱红与金黄色为主;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精致、优雅写意,以黑色、白色、灰色为主;云南丽江古城民居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格,整体风格朴实生动、精美雅致。这些形色各异的建筑,能够代表所在世遗景区的视觉形象。例如,杭州西湖博物馆馆标,采用始建于北宋元祜五年的瓶状石塔为基础符号,配以一轮圆月,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体现出了西湖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传达了西湖特征。(图1)
2)器物
博物馆颇具规模和体系、荤牵大观的“藏品”是提炼视觉符号的基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景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场面宏大的秦俑军阵,秦兵马俑个体塑造生动,面貌不—且神采飞扬,它们与真实的人和马一样大小,形态多样身份明确,生动再现了秦代军队的形象,传达了秦代的兵种、兵器和军队编制等丰富信息。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博物院,有十大镇馆之宝: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青铜之宝酗亚方樽等。这些典型器物无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凸显出符号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一些特别的器物经过历史、时间沉淀后已不再具备单纯的功能和审美价值,而是会逐渐转化成某种符号,表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诸多旅游纪念品中,几乎都以俑的形象作为基础符号设计而成,或经过提炼图案化后印制于平面产品上,或直接结合功能、材质等制作立体产品。使旅游纪念品充分体现展览主题,满足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意愿。(图2)
3)图标
图标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工创造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图形符号。在世遗景区博物馆中,某些建筑和器物上刻有图标:建筑物天花、藻井、屋檐等处的纹饰彩绘;青铜器上的铭文、饕餮纹、龙纹、鸟纹等;玉器上的谷纹、涡纹、兽面纹等;陶瓷器上的龙、凤、莲花、牡丹等。作为象征性的图形,图标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和可识别性,与视觉符号的属性是一致的。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iphone手机壳设计,壳体上绘制了以馆藏纹饰为基础符号衍生而来的卡通图形,有龙袍图案、补子图案和头饰等。既有传统意蕴,又有时代美感,深受年轻游客的喜爱。(图3)
以上分析表明,自然景观和人造遗物在形、色、意方面跟视觉符号三要素高度吻合,发掘和筛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知名度高的典型器物、符号性极强的典型纹饰图案进行视觉符号创作,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二)融合与升华
在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创作过程中,在“遗存”向现代图形转化过程中,会出现形式、观念、习俗等方面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运用“融合与升华”原则。这一手段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不仅需要对“遗存”的形态、色彩、象征具有深刻的认识,还应把握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二者之间从形式、内涵到精神的创造性融合与升华。传统图形进行融合和升华的有效途径:一是对传统审美精神和美学特征的符号形式进行现代的打散解构,二是重新赋予新的内涵与生命力。在视觉符号设计中,应从不同“遗存”物像中提炼出具有相同或相类的性质要素,通过延伸、拼贴、重构方式进行融合性再创造。同时,还必须把握观众与外在“遗存”之间某种的情感联系,从而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联想,在特定情节的诱导中产生视觉感染力。五结语
随着我国世遗景区博物馆的大量新建和改建,此类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营销推广、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将会愈发重要,而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研究是其前期重要阶段。研究其视觉符号,应在理解历史遗存的基础上使其形、意、神高度融合,将遗产文化植根于现代设计中使其得以延伸和发展,对传播遗产文化、树立世遗景区博物馆形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
一、国内旅游景点大全排行榜
第1名:丽江
第2名:凤凰
第3名:和顺
第4名:婺源
第5名:平遥
第6名:乌镇
第7名:西递
第8名:西江苗寨
第9名:丹巴藏寨
第10名:图瓦村
二、7-8月旅游国内最佳景点
1.青海湖
青海湖最美的,莫过于7、8月之时,环湖千亩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而最高气温不过20多度。雪山和湖泊交融成一大片蓝,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
⒉.茶卡盐湖
这里被誉为"天空之境”,中国的"玻利维亚”,你可以赤脚走到湖面上观看和拍摄自己的倒影,如果足够幸运,白天可以看到在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楼。
3.长白山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经过数次喷发后才形成现在的地貌景观。壮观的长白瀑布、秀气的绿渊潭、静谧的谷底森林都是长白的魅力所在。7-8月是长白山的最佳旅行时间。
4.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美自然不必多说了,最适合去香格里拉的季节是夏初和秋季;7-8月的时候,野花争相开放,成为一片花海。推荐一定要去梅里雪山,感受云南第一高峰的魅力。
5.承德
大名鼎鼎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的避暑山庄,也是我们夏季不可错过的旅游地。这里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片碧绿的荷花池蔓延满整个池塘,夏日氛围一级棒!
6.木兰围场
7-8月是木兰围场最美的时候,青山碧水,草木繁茂,由于景区内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区域小气候特征,空气也不错。
7.九寨沟
炎炎夏日,九寨沟是避暑的好去处,高海拔带来的凉爽气候让游客远离酷暑。此时海子的水量充足,碧绿的池水更添清凉之意。这时是观赏九寨六绝之"翠海"和"叠瀑"的最佳时节。
8.伊犁
有一句话说: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里有着著名的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每到夏天,伊犁风光秀丽,瓜果飘香,除了自然风景,还有各种时令瓜果可以品尝哦~
9.喀纳斯
喀纳斯,蒙古语是美丽富庶,位于阿尔泰山脉中,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片净土",富有瑞士风光特色。夏季气温只在15℃-25℃之间,草地绿意盎然,湖畔遍地鲜花,恍若置身仙境。
10.青岛
青岛,就是胶东半岛上的那一点,坐拥半亩海洋的万种温热。唯有来了这里,你才知道什么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三、3天假期可以去哪里玩
1、凤凰古城
三天的时间足够游遍凤凰的城里城外,城外除了去苗寨赶集还可以一登南方长城,并去古老的溶洞中看看沉睡千年的石钟乳。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2、黄山
三天时间游览黄山,非常适合体力一般的老年游客或时间比较充分的休闲游客,游客可以选择后山上,前山下。后山秀丽,奇景荟萃,景色清幽,是黄山风光的精华所在,也是游览的重点;前山路程较远,景点较后山分散,但前山雄伟,群峰鼎立,众壑纵横,磴道曲折陡峭,异常艰险。
3、三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