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第1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关键词:经营方式;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已被推进到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目标已从过去的追求产量、保障区域供给转为追求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已从过去的市场需求决定转为市场竞争决定,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了农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现行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方式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义:1、农业经营方式指农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如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等。2、农业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如在体制改革前,中国的农业经营实行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在体制改革后,实行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3、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经济单位经营的具体形式,如长年经营或季节经营等。

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就是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改变或变革

1978年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转变为现行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这一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势逐渐递减,问题开始产生。

1、不利于规模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现行农业经营方式不能实现这一原则。

2、不利于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家庭分散经营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3、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很低,经营方式落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4、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变农业产业弱质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格格不入的。

5、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现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下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统”和“分”两个层次提出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两个转变”的政策要求。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1、稳妥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技术、信息服务及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这些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使其成为带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粗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转变。首先,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培育和建立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范围较广、带动能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致富农民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其次,把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垫付生产周转金、赊销生产资料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关系,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不断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延伸。

3、优化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促进分散经营农业向合作经营农业转变。在项目建设、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同时,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第2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让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吃饱有“两保”,保今天“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殷实,保子孙后代“饭碗”和“餐桌”的丰盈;吃好需“两品”,品种丰富想吃啥有啥,品质优良吃啥啥好;吃得安全放心要“两抓”,抓标准化生产“种”出安全,抓全程监管“管”出放心。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主要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吃饱本不易,吃好更加难,吃得安全放心面临重大考验,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供给,发展优质农产品保安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保“万顷良田”永续耕种。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通过“家家包地、户户务农”的经营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根本解决了“温饱不足”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农民多了进城务工的新选择和市民化的新期盼,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户不种地了。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创造了现代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多样新的经营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集中体现在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和与传统生产要素结合上。现代装备等生产工具加快发展并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大,大马力、自动化、精准化高端农业机械已不鲜见,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你追我赶,正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电子商务等全领域积极应用,智能化移动终端将实现信息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就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谁来种地”提到战略高度,强调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要求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这个高素质应包括,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农业职业道德,高产优质、防灾减灾、绿色安全、设施装备等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决策管理、农场经营、产品营销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现代农民画像:双手粗糙――勤劳本色,头脑充实――知识化,举止文雅――文明素养。

第3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一方面是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的优势消退,一些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在规模化农业生产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寻求新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传统农业转型迫切需要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助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产品竞争能力提升。两个方面一拍即合,总体上顺应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客观需要,有利于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应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引导工商资本真正成为反哺农业的重要力量。

二、防止两个“挤出”

种粮比较效益低与资本固有属性的矛盾,农民文化技能总体偏低与资本密集型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决定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最大风险,是“挤出粮食”、“挤出农民”的系统性风险。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三、发挥两个作用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本质上是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选择权交给流转双方。要不要进入、要不要流转、流转价格多少,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则、自愿平等有偿原则由农户和企业协商确定。但是从农业特性、农民特点和农村实际出发,必须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之真正成为防控风险、促进共同发展的“稳压器”、“整流器”,避免因站位偏差而成为风险的“扩大器”。在实践中,一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搞少数服从多数,整村整组强推土地流转,为强势的土地流入方提供便利;一些地方片面强调招商引资,给予工商企业种种优惠政策,抬高了土地流转费用,错配了农业财政资源;一些地方在工商企业准入审查、流转合同审核、事中事后监管等环节上制度不健全、作为不到位。凡此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应当着力加以纠正。

四、用好两个手段

引导规范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经营农业,基础是健全法制。一要有法可依,加快土地承包法、管理法等法律修订,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二要强化工商资本租地营农监管和风险防范,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的产权交易、流转服务平台,有利于增进信息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发现土地的合理价格,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工商资本租地营农管理信息系统,定期采集企业经营信息并适当公布,有利于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以及纠纷事件的调查处理。

五、调动两个积极性

第4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发展,绍兴市的现代农业也在探索和实践中突飞猛进,对什么是现代农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征之一是市场的适应性传统农业按农户自身需要被动地组织生产,属于自给自足导向和生产能力导向。而现代农业则是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地组织生产,主动地适应市场,属于市场需求导向。这种市场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第一个转变,从适应自身向适应市场转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都是农民自己种、自己养、自己进行适当的加工;都是自己消费、服务自己;都是能够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就去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然后自己来消费什么。而现代农业恰恰相反,是一种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的农业;是一种市场需要什么,就去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提供什么的农业;是一种敏锐地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主动地去培育和引导新的市场需求的农业。是一种完全抛弃了“一己之利”,完全为的是“大众之需”的农业。第二个转变,从适应小市场向适应大市场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进一步开始了向市场的转变,但到目前为止,还更多地局限在农贸市场上,局限在区域性的小市场。2008年,绍兴市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还只有67.2%,农产品的出口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尚只有19.24%。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则应当是面对更大区域、适应更大需求的市场,应当是全国市场、全球市场。第三个转变,从适应单一市场需求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传统农业时代,农产品不是种出来的,就是养出来的,极小部分也只是在此基础上粗加工出来的,充其量也无非是农林牧副渔、粮棉畜禽油等单一的物质产品。而现代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现代农业正是为适应和满足这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服务的。

特征之二是功能的多样性传统农业始终没有跳出种植、养殖的框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周而复始,以食为天。而现代农业则在传统种植、养殖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这种功能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第一个转变,从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向帮助农民更加富裕转变。传统农业经过几千年的努力,才勉强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要让它进一步帮助农民实现小康、持续增收,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实践已经证明,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这一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现代农业的身上。第二个转变,从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向同时提供精神产品转变。传统农业只是简单地提供物质产品,是“饱口福”。现代农业则是在适应市场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消费者提供休闲、旅游、观光、娱乐、乡村风情、乡土文化和农业知识教育等自己特有的精神产品,通过让消费者“饱口福”的同时,“饱眼福”来发展壮大自己。第三个转变,从传统的一产向同时兼融一二三产转变。传统农业,就是种植业加养殖业。而现代农业由于农产品加工的不断深化,使它兼融混合了一二产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市场的不断拓展,休闲农业、城市农业的兴起发展,使得贸易流通业越来越发达。所以,现代农业实际上已经不是简单化的第一产业,它已是三大产业的融合体,成了混合产业,成了综合性最强、经营性最强的产业。

特征之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农业是一种简单再生产,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以注重眼前利益为优先。而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共享,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在于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这种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第一个转变,生产空间从绝对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传统农业是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而现代农业则是注重相对集中生产经营。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承包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承包土地、林地的流转,目的是为了相对集中的规模化经营。相对集中的主要优势,在于推动技术进步,维持和提高地力,取得规模效益。相对集中的基本形式,是以农业园区为载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载体的工业化生产,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化作业链。第二个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传统农业总体上是子承父业、家庭作业,经验办事,更多的是靠体力,靠自然资源的简单消耗。现代农业则特别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更多的是靠智力、靠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第三个转变,工作目标从单纯的发展生产向同时保护生态转变。传统农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狭隘农业、偏废农业,它时常表现为偏重甚至只顾眼前生产、即时需要,盲目地填河造田、垦荒造地,与自然界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至常常受到“报应”。而现代农业则是既重视生产,甚至更重视生态。什么叫生态?生态就是对生活的态度。这种对生活的态度,集中起来是三条—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关心他人的生活环境,尊重后人的生活权利。

第5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1.1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大潮中,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经济经营的产业化和模式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服务通道和农产品销售贸易通道的方式,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进而为企业实现快速的贸易提高条件。

1.2实现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之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区别于传统农业,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变。

1.3利于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等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所需要,而将信息化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则可以提升农民科学意识、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并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1.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强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快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通过市场的实际需求调节农业生产,科学决策农业生产计划,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并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调动并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2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在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信息技术的开发资本受限制。主要受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方面的限制:在人力资本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毕业人才多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参加工作,尽管这方面的受教育人才很多,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当中仍然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就导致在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严重缺乏人力支撑,并对农业生产带来峻的挑战;在物质资本方面,由于农业的自身的资本积累缓慢特性,加之大多数的经济建设都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开发领域,在农业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少,就导致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受资金的限制。其次,是来自科学技术本身的限制。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创新改变现有的传统生产模式,整体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技术创的新层面,实现技术创新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作用。

3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队伍的建设

首先,对于农村大多数农民群众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应该重视广大农民科学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展开必要的科学加强的农民培训,并普及农村信息化教育,提高农民认识农业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应该借助信息网络开展远程推广培训教育组织农业信息在线培训学习,并学发挥农技推广站、涉农部门的作用,建立必要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最后,科学的组建一支农业信息化经营专家队伍。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技术三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将现有的工作人员升级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进而实现整体的提升信息化综合经济管理水平。

3.2强化政府的科学职能作用

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林不开政府的科学组织领导。首先,政府单位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地位,科学合理的对信息化开发建设资金、系统日常运行投资费用等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健康发展。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有关政策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

4结束语

第6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熊丹(1993—),女,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贸经一班学生。

孟金松(1993—),女,河南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贸经一班学生。

摘要: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历程的研究,得出要改变西部地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就必须提高农民的合作化、组织化程度的结论。在此结论之上,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土地等为约束条件,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自身的优劣比较,寻求可供西部地区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西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目前,综观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二是农业经济组织与市场的联系方式。赖景生认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是选择适当的形式来把农户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形式既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让参与者得到较为乐观的收益,并且能恰当的把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起来。还有的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是产业化发展的载体,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载体的具体形式。他们认为构成完整意义的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的三个环节分别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这种一体化组织形式拓展为农业微观层次上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经营实体。

一、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概况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并且西部各省区围绕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了一批很好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企业。但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产品缺乏差异性、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等。所以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重庆垫江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调查研究

(一)垫江农业发展状况

垫江充分利用农耕发达和紧靠主城的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加快农业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步伐,推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速转变,在蔬菜种植、畜禽养殖、育苗制种等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初步建立了“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特色效益农业雏形。

(二)垫江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发展情况

1、“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是指那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过程中,下联广大农户,上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延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在这种模式中,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的特点是以契约,即合同或是协议为连接点,从而规范双方在生产、销售、服务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在垫江,这种模式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与农户的契约关系看似完美,但是由于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从而造成违约率高,契约稳定性极其脆弱。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指农民自愿参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特征为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退社自由、专业性强、民办民营民受益、实施范围广等。在这种模式下的利益连接点为某一产业或是产品,以自愿加入这个组织为前提,实现盈利的目的。

3、“经纪人+农户”模式

“经纪人+农户”是指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约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种养加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体。其基本特征包括农户交易行为组织化、农户生产专业化、利益风险共享化、生产服务社会化及管理规范化。而垫江的这种模式,由于产品经济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约束性不强,导致还没有一个产地批发市场。

(三)垫江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农业为主,优势产业不突出。目前垫江仍然是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仍占重要位置,优势产业不够突出,未真正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2.农业经营缺乏主体。垫江作为劳务输出大县,青年劳动力基本都已外出务工,而留下的大多是老弱人群,导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得不到保障。

3.产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不充分,带动农户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这导致各产业化经济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弱,未能完全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4.农业专业化合作社发展不规范,未发挥应有作用。目前领头人的能力和素质较低,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并且规范合作社的服务项目较少,导致很多合作社已名存实亡。

5.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档次不高。导致传统产业仍占主导,产品的附加值低。

三、西部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针

1.应重点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

首先应该明确定位,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培育和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其次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加强第一、二、三产业联动,提高农业附加值。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首先可以相应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形成以龙头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以中小微型农业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大户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生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其次,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3.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化组织主体与农户的利益互动

龙头企业和农户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探索多种实现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进一步推进股份制农民专业社的发展,继续探索农民入股的有效形式。

4.加大农业投入,完善政府相关扶持政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的投入,尤其在农产品病虫害防治防控、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其次,加大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

5.探索新型担保体系,努力解决产业化组织贷款难的问题

首先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立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新型合作机制。其次改革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扩大贷款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基金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1013)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第7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一、培育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基地

培育主导产业应当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创出品牌,形成规模,适应市场需求,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和区域化效应,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主导产业要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良种扩繁等方式加快发展,树立品牌形象,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等农产品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使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龙头企业肩负着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共同致富的重任,充当市场的载体和媒介,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千家万户。企业应一头向市场延伸,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疏通流通渠道,开辟国内外市场;另一头向生产延伸,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并通过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把个体农民联合起来兴办生产基地,从而把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公司+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作支撑,带动农民实现规模经营,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龙头企业,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重视品牌效应,做好龙头企业的宣传包装工作,树立龙头企业的形象,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农产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支持

第8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解读;农产品流通;合理化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9-0040-02

一、引言

十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谁来种”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种什么”的问题亟需回答;经验种地效率低、分散经营规模不经济、小农户与大流通不能有效衔接,“怎么种”等问题非常迫切,这些共性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之适应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我省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和根本选择。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解读

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确立起来,是“分”有余而“统”不足,传统家庭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不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坚持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四个鲜明特点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核心在于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工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第二,要继续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开展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市场”等经营形式。第三,要加强多元化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资农机农技服务、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等服务型组织。

三、我省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产品流通模式调研分析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年底,农业人口7466万人,占总人口70%。其中从事农业人口2541万人,从业人员6387万人,占40%。可见,农业生产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规模种粮已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据统计,2013年年底,全省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粮食规模种植已超过1.1万户。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种粮大户是兼业经营,占49.3%的种粮大户除种粮之外还从事其他行业,只有50.7%的种粮大户才是专业种粮。这类群体是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来源。

(2)截至2013年10月,全省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4000余家;大多数经营者具有比较明显的学历优势,参加过相关培训和具有非农工作的经历。96.6%的被调查者具有非农工作经历,其中,务工的有29.5%、个体经商的有40.4%、开办企业的有16.8%、担任干部的有13.3%。注册类型多样化,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占到一大半以上,注册为公司制的比例稍低。经营内容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养结合、种养植兼休闲比例较低,占到18%左右。

(3)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3年10月,全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9万个,出资总额1588.33亿元,涉及成员总数43.73万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9%。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涵盖了农、工、商、种、养、加、流等业务内容,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双汇、思念、雏鹰农牧集团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据统计,2014年我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8418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0余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60多家。

(二)我省农产品流通基本情况

农产品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本文基于流通体系主体、客体和载体这三个方面对我省农产品流通情况考查。

(1)农产品流通主体方面。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我省农产品流通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流通形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农贸市场为主要渠道,所以流通中介组织仍然是流通主体的重要构成。但随着流通形式的创新如“农超对接”、电子商务发展,出现了专业化合作社、大型零售超市、龙头企业等新型流通主体。但流通主体与流通需求不相适应,规模化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我省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重偏低,据统计,成员数超过500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846家,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9.44% ,参加合作社成员数占总成员数的3.75%。

(2)农产品流通客体方面。2013年,我省粮食总产量5713.69万吨,其中小麦产量3226.44万吨;油料作物总产量589.08万吨,其中花生产量471.37万吨、油菜籽产量89.80万吨、芝麻产量26.86万吨;棉花总产量18.97万吨;水果总产量888.30万吨;蔬菜总产量7112.51万吨。我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2013年我省肉类总产量699.05万吨,禽蛋产量410.23万吨,奶产品产量328.77万吨,水产品产量116.65万吨。我省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蔬菜和花生,2013年的比重分别为37.5%、22.4%、12.2%和7.2%。所以我省农产品流通主要是以粮油、畜产品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的流通需求。

(3)农产品流通载体方面。农产品包装难、要求保鲜、易腐等特殊性,对流通载体要求较高。我省初步形成了如郑州水产、众荣物流、双汇物流等一批现代流通企业,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齐全,基本适应我省农产品物流需求。专业合作社也投资建设了气调保鲜库、恒温库、冷冻冷藏库。但我省80%以上生鲜产品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流通的,腐烂变质比例高达30%左右,远高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在农产品流通载体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影响制约着农产品流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解决“农产品价值如何快速实现”的问题,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对实现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因此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势必会影响到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的规模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流通效率,我省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传统分散承包经营,由于农户产量小,需要流通中介组织参与带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带来流通分散、没有合理安排好流通加工等致使流通过程不合理;农户规模小、实力弱,对流通设施设备等投入不足,导致我省农产品“先天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产品流通,是解决农产品问题的根源所在。

(2)新型农产品流通主体有所发展,但组织化程度低。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大型零售超市、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出现,极大地优化了流通主体。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在流通中发挥应有作用,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农民普遍缺少具有独立产权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以分散化的状态进入市场,无法充分掌握物流信息和市场信息,受制于中间商,农民利益无法保证。缺乏现代化的有组织的流通企业。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我省农业经营仍然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更为必要。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跟集贸市场趋同,批发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交易方式和流通方式缺乏创新,中间环节多。农产品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流通量占农产品总量比重较低。我省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全国首家期货试点单位。截至2014年6月底,郑商所共有会员202家,目前上市交易期货品种16种,其中农产品10种,占62.5%。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快,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我省农产品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需要冷链运作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设备仍然落后,不能满足冷链运作的需求;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平台数量不够,流通主体和农民参与程度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

四、河南省农产品流通合理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视角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流通主体。 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农产品流通。加快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大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等模式;发展农业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配套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充当着新型流通主体的角色,加强其管理规范化与规模化,发挥新型流通主体的优势和功能。

(2)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来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除持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加大农产品市场模式创新,如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发挥其优势。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调解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问题。

(3)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明确产权,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流通主体、相关政府部门等投资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我省交通基础设施较好,需要重点改造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仓储、冷链配送车辆和农产品信息网络化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扫描、电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卫星定位系统等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运用。

五、结束语

本文在解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调研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流通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流通主体、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鞠红.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报告[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1):35-37.

第9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在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必须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015年,我县将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一乡一品”生产格局,不断强化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把传统农业主要依靠资源负责驱动尽快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农牧结合,构建生态友好型循环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同时结合我县土地流转规模大的实际,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技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跟踪服务力度,引导和规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经营方式多样化,避免耕地“非粮化”、禁止“非农化”,扎实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实现二个创建。

一是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稳步推进绿化造林,确保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力争植树800万株,同时提高绿化品质,提升景观效果。重点突出六大工程:河渠湖滩护堤护岸林工程、西南岗生态林果基地建设工程、永久性森林续建工程、乡镇和村庄绿化工程、绿色通道林带提升工程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在措施上,实施五大创建行动:创建绿化模范单位(乡镇)10个(5个)、示范工程10个、森林生态村10个、绿化示范村30个和绿化模范小区20个。二是积极创建全国农业执法示范窗口。严格遵守农业部“六条禁令”,认真践行行政执法职业操守,严格按照处罚程序执法,做到定性准确、认定事实清楚、运用法律准确、案件处罚适当、法律文书制作规范、查办案件公平、公正、案件结案及时、卷宗档案管理规范,保证执法过程中无违法违纪现象。加强部门协作,突出大要案办理,对假劣农资及侵权案件网络曝光率100%,行政许可审批发放网络公开率100%。同时,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等形式,宣传农资辩假识劣知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宣传单等多种手段,普及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普及农资科学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树立农业执法与为农服务相结合的新形象。